抗疫先進個人事蹟(精選8篇)

抗疫先進個人事蹟範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要用到事蹟的情況還是蠻多的,事蹟可以很好地體現和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那麼事蹟怎麼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抗疫先進個人主要事蹟材料(精選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抗疫先進個人事蹟範文1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候,黨員就要帶好頭,衝在前,面對困難不退縮。”xx說。今年35歲的xx是一名具有10年黨齡的共產黨員。大“疫”當前,不容有失,他以自己的方式扛起疫情防控責任,彙集最大合力向疫情亮劍,踐行一名老黨員的初心與使命。

  臨危受命一言九鼎顯擔當

  1月28日,湖北丹江口市連夜成立225個臨時黨支部,xx被任命為該市集團新村第四臨時黨支部書記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臨危受命必須全力以赴。xx管轄的四個小區,因為有工人上下班,人員流動量較大,導致管理難度大,必須採取可行的防控措施。

  “組織選擇我們,就是相信我們,有困難我們自己克服,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堅決不給組織添麻煩”,看著四通八達的老舊小區,“最年輕”的臨時黨支部書記xx跟六個“年長”的支部委員們打氣鼓勁,“要想控制人員出去,首先要設好卡口,俗話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我們可以找些廢舊的桌子、木板把其他出口封起來,只留一個出口便於我們進行出入管理和勸導”。說幹就幹,不到半小時,簡易卡口架起來了,在廢棄的桌子加警戒線的雙重作用下,居民出入可控可守。

  接著,組建黨支部、黨小組、樓棟長三級組織構架,建立值守排班表,明確工作範圍和工作職責。經過短暫的混亂後,xx所在的臨時黨支部開始平穩運轉。

  新“官”上任三把火,xx克服硬體及物資不足的窘境燒出的這三把火,不僅守住了陣地,還讓他收穫了支部同志的信任。

  “原本以為這個跟我女兒差不多大的年輕小夥子沒經過事,靠不住,沒想到遇事還怪有板眼兒”,58歲的市幼兒園教師戴東斌說。

  率先垂範二話不說幹在前

  一個人的努力不足以照亮前路,一群人的堅守才能迎來春天。xx深知,作為一名臨時黨支部書記,絕不是組織任命那麼簡單,是希望他帶領黨支部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守護好小區群眾的安危。

  他身先士卒深入小區,挨家挨戶上門排查,全面瞭解小區情況,特別武漢返丹人員,他將他們的手機號碼全部錄入手機,隨時瞭解他們的身體狀況,為社群疫情防控提供最新資料。

  他每天主動在四個卡口來回巡轉,遇事現場辦公,有時甚至中午也不回家,一直堅守在支部轄區的陣地。小區消殺、健康排查、物資代購,他始終帶頭衝鋒在前。因為xx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始終帶頭衝鋒在前,也是在他的帶動下,更多的人加入到志願者行列,支部從建立初的7人迅速增長到68人。

  “他在哪裡,家就在哪,在這個時候,就是想跟他一起同進退”。xx的妻子用實際行動支援他,這別樣的“秀恩愛”也為倒春寒裡的抗疫值守帶來了一絲暖意。

  顧全大局三言兩語化干戈

  “他們不能去集中隔離點,就讓他們在家隔離,不然我的孩子和父母有什麼閃失,我一定跟你拼命,讓你不得好過”,電話裡一名男子憤怒地說。

  “特殊時期,請您理解,集中隔離才是對他們負責”,面對沉默的老人和電話裡的咆哮,xx耐心地解釋道。

  原來,2月4日晚上9點,照例晚間巡邏的xx,看見早上出發去武漢的居民喬某居然回來了,“老喬,你咋回來了”,同時發現車裡還多了一個小女孩。“他們剛把孫女從武漢接回來”,站在遠處的保安尋聲回答到。

  武漢?xx立即警覺起來,在對老喬一家進行消毒的同時,xx迅速向社群反映。

  “從武漢回來,即使身體沒有症狀也要到集中隔離點進行隔離,確保萬無一失”。得到上級指令,xx開始對老喬做思想工作,因涉及到小孫女,老喬只能打電話徵求兒子的意見,電話中孩子的父親告訴xx,他2歲多的女兒因抵抗力差,得過兩次敗血症,這也是他們把孩子送回丹江的主要原因,可是xx的近乎“無情”激怒了他,這才出現了xx接電話被威脅那一幕。

  掛掉電話,老喬帶著孩子和妻子直接去了集中隔離點,因為xx對他兒子說的話,雖不多,但,他聽進去了。

  2月20日,xx滿懷期待,因為這是小女孩和她爺爺奶奶集中隔離期滿的日子。一大早,xx就在老喬居住的小區門口等著,幫老喬一家安置行李,“哎,如果我兒子也能像你這樣有大局觀就好了”,看著xx忙碌的身影,老喬嘆息道。

  面對老人兒子的威脅,他沒有退縮,因為這涉及到小區居民的生命安全,是他的底線,必須堅持,無路可退;他也沒有惱怒,因為他能理解當父親的軟肋在哪裡。他知道只有換位思考,才能理解疫情籠罩下人們的焦慮和不安。

  “危難時刻,就需要xx這樣能管事、會管事、敢管事的同志,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xx所在的集團新村社群黨總支書記宋華說。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xx是千千萬萬個抗疫一線值守黨員幹部的縮影,截至目前,xx所在防區內318戶,716人,無一人感染、無一人疑似,我們堅信,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我們一定可以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

  抗疫先進個人事蹟範文2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是村第一書記,就是村裡的一員,疫情來了,總要有人站在一線。”她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悍然淚下的請戰書,她只有作為一名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為一名駐村書記的保村民安康。她是播州區人社局下派到三岔鎮高山村的第一書記xx。1月27日,xx主動請纓到崗,與村兩委一起奮戰疫情第一線。在區委組織部、鄉鎮黨委沒有通知駐村幹部到崗的情況下,自覺參與疫情防控,她說駐村工作隊不光肩負著脫貧使命,更肩負著鄉親們的生命安全職責。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xx到崗後,組織駐村幹部根據村委實際情況,立即制定防控措施,制定防控網格。高山村共有1316戶5500人,26個村民組,19.8平方公里,是由原來的三個自然村組成。為了全覆蓋無死角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和排查省外返鄉人員,高山村制定了三個網格組。田書記除了要協助總支書記統籌排程各網格的防控情況外,自己擔任一個網格組的組長,她所擔任的網格組涉及8個村民組405戶1347人。自1月27日以來,每天她都帶頭走遍每一家每一戶,登記聯絡電話,新增微信群,發放宣傳資料,張貼疫情防控最新公告,用喇叭錄方言宣傳,針對部分村民全家居住在三岔鎮、南白鎮、遵義市的村民都電話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累計發放資料近3000份,張貼宣傳資料60張,播放方言宣傳20次。為了加強宣傳效果和覆蓋面,她動員包片幹部組建微信群17個,每個微信群覆蓋了該組80%的村民,對沒有在微信群裡的村民,透過電話宣傳防控最新資訊。全村排查到399名省外返鄉人員(其中14人從湖北、武漢等重點疫區返鄉人員),真正做到了家喻戶曉,宣傳無死角。

  群策群力,嚴防死守,打贏疫情防控戰

  田書記說這場疫情戰是一場全民戰,必須要發動黨員與群眾主動參與,發揮好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提升群眾的自覺防護意識,這才是打贏戰鬥的基礎。她組織駐村幹部與村兩委發動村民組長、村護林員、農村年輕黨員共74名,組成26支疫情防控自願隊,負責每天巡查外來人員及外來車輛,負責蹲守7個主要路口,做好全返工作和出行登記工作。

  危險時刻衝鋒在前,電話溝通心理疏導

  1月31日中午,xx帶隊到紅山組宣傳排查時,聽村民說劉某一家1月17日從福建回來,劉某的妻子陳某發燒,一聽有返鄉人員發燒,立即趕往劉某家,瞭解到他的兒子劉某1月30日晚上因發燒到區醫院治療,她立即聯絡村醫上門為其量體溫,測量體溫38度,村醫檢查開了感冒藥,下午她還是不放心,再次到組內做詳細的調查,發現劉某一家與一名外鄉鎮武漢返回學生有間接接觸,於是立即聯絡上級部門將劉某夫妻接到區醫院進行醫學觀察,同事們對她說,別再去了,打電話就可以問清楚,但是她不放心,再次到密切接觸者家中做更詳盡的排查,教會接觸者做更好的消毒、防護等,告知他們管好自家門、管好自家人,一定不要外出串門,別人來也一定不讓人進門。xx每天都要對居家隔離期間的重點人員、其他在隔離期的返鄉人員撥打電話,聊天拜年、詢問身體狀況,做好心理疏導工作。目前劉某一家核酸檢測為陰性,已經解除醫學觀察。

  防疫和防貧兩不誤

  防疫中,xx和村支兩委的同志組織駐村幹部統計村民們種植意願,幫助送生產物資,告知村民做好防護參與勞動,合理安排生產生活,堅決不能有因疫情返貧發生,她不忘村民脫貧攻堅工作,合理安排好生產和生活,堅決不讓村民因疫返貧致困。

  疫情防控刻不容緩、村民安康重於泰山。xx正帶領駐村工作隊與村全體黨員幹部和村民,和疫情抗爭,和時間賽跑,她組織駐村幹部和村兩委幹部站在了疫情防控第一線,與村民同心。她堅信,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一定會戰勝疫情。

  抗疫先進個人事蹟範文3

  崔同友,男,xx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現任六盤水市水城區玉舍鎮玉舍社群居委會黨委書記。20xx年12月參加工作,先後在武警貴州省總隊、貴州省水城縣公安局玉舍派出所、水城縣玉舍鎮青松村、六盤水市水城區玉舍社群等單位工作,20xx年3月任現職。

  經過武警貴州省總隊第二支隊一中隊和水城縣公安局玉舍派出所多年鍛鍊,2018年5月,根據組織安排,崔同友異地到玉舍鎮青松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20xx年3月又到玉舍鎮玉舍居委會擔任村黨委書記,雖然換了“戎裝”,但依然衝鋒在為人民服務的第一線。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嚴峻鬥爭中,做為黨員幹部牢記人民生命利益高於一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為了有效遏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蔓延,切實保障人民大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面對突如其來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崔同友從大年初一就和村兩委人員戰鬥在一起、戰鬥在一線,看到廣大村民對新冠肺炎還是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他立即和鎮下派的幹部、村支兩委一起商量,把村裡德高望重、有見識的人組織起來,從開始的入戶講、身邊人說,到後來的小喇叭天天播、微信群天天轉,崔同友和抗疫小分隊把宣傳貫穿整個抗疫始終,懸掛橫幅和標語、入戶走訪宣傳,發放各類宣傳資料,切實提高了群眾的防範意識。

  成立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把駐村幹部、村支兩委人員、村衛生室人員編隊分組,嚴格群防群控“十條措施”,逐組逐戶開展排查,看是否有從中高風險地區返回的打工人員,看是否有與確診病例有過接觸的人員,看是否有和中高風險疫情區返回人員有過接觸的人員等,看是否有爬山越牆進村未報告人員,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對在排查中,有發生持續咳嗽、流鼻涕等患者立即組織醫務人員進行監測,進行體溫檢測,並建立臺賬進行重點管控。對排查出的重點人員進行了“日監測、日詢問、日反饋”,並充分發動群眾自我監督,建立群眾防控管控工作臺賬。

  根據鎮黨委的安排和部署,在9個村民組重要路口設定疫情防控卡點3個,每個卡口實行兩班倒,帶頭嚴格防控卡點值守工作,先後排查登記車輛494個,排查人員830人,勸返13人,沒有高風險地區旅居人員進入青松村的情況。

  面對疫情,我選擇迎難而上,衝鋒在前,兌現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許諾。”因春節期間是外地工作人員的返鄉高峰期,又恰逢冷風夾雨的惡劣天氣,從除夕夜開始,我沒離開過一步,每天帶領村兩委成員穿梭在村內各個村民組,向村民詳細耐心科普新冠病毒肺炎知識,講授發熱病人的多種誘因;引導大家戴口罩、勤洗手、多透風、回家後,少外出,堅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可防、可治、可控制的信心,消除群眾恐慌心理。時刻叮囑阻擊疫情是頭等大事,值守同志不但要保護好自己,黨員幹部更要積極發揮先鋒模範帶頭作用,積極作為,要積極學習疫情防控知識,積極正確應對疫情防控工作;挨家挨戶訪問排查,一戶戶拿到準確的資訊,雙腳踏險路、隨時雨溼衣就是每天的寫照。“我們多走一步,多摸排宣揚一戶,其他人就少走一點路,疫情防控的工作就向前一步。”面對重大疫情“堅守使命,是無悔選擇”、“ 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以擔當作為彰顯新時期共產黨員的風采,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抗疫先進個人事蹟範文4

  張紅同志,女,1976年2月9日出生,中共黨員,土家族,思南人,大專學歷,現任貴陽市白雲區雲城街道迎賓居委會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2011年2月參加工作至今一直在迎賓居委會工作,2012年當選為迎賓居委會副主任,2014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5年4月升任迎賓居委會主任職務,2015年至2016年任職迎賓居委會黨支部副書記,2016年6月任職迎賓居委會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入黨誓詞字字鏗鏘,令人振奮,這是每個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在全國上下一心,眾志成城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戰疫”中,白雲區雲城街道辦事處迎賓居委會黨支部書記張紅同志始終堅守“陣地”,衝鋒在前,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錚錚誓言。

  “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疫情形勢嚴峻,席捲全國,正威脅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作為黨員,縱使刀山火海也必須身先士卒,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當好群眾的主心骨,做好群眾的貼心人,為居民群眾樹立起必勝的信念!”這是張紅書記在這場來勢洶洶的疫情面前,默默許下的誓言。

  大災面前舍小家

  1月24日,大年三十除夕夜,在接到雲城街道黨工委緊急通知後,本已按程式請假返回思南老家的她還來不及吃上一口父母精心準備的年夜飯,便毅然連夜驅車踏上了返回單位的路途上,來不及緩解長途奔波勞累的她,返崗當日即投入到“疫情阻擊戰”中,扛起一線防疫工作的“千斤重擔”,有條不紊地嚴格落實街道黨工委的各項工作安排部署。她每天從早忙到晚,一會兒組織居委會工作人員召開工作排程會;一會兒帶領大夥入戶排查、宣傳;一會兒又到各卡點安排佈置工作任務,確保居委會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一線疫情防控工作本來很危險,一旦防疫措施不到位,很有可能沾染上病毒。迎賓居委會管轄的粑粑坳片區本來湖北籍老鄉居住多,這讓張紅的家人非常擔心。時間就是生命,2月3日,為了第一時間傳達上級的重要指示精神,已經凌晨1點,張紅還是堅持把居委會的同志全部召集起來,把上級安排交辦的工作內容一一進行傳達以後才安排大家回家休息。因為擔心她的安全,張紅同志的丈夫李哥一直在辦公室外足足等了一個多小時,加上天氣寒冷,李哥有點不耐煩了,看見她散會出來,李哥隨口說了一句氣話“就你這點工資,還這麼拼命的幹,我看你還是另謀出路算了”。張紅同志聽出了李哥心中的怨氣,不但沒有生氣還反而安慰道:“這場疫情來勢洶洶,街道黨工委上下都很重視,在這個時候我作為一名黨員,又是迎賓居委會的書記,更應該衝在第一線,這段時間家裡的事情你多費點心!”聽了張紅書記這番話,李哥反而有些愧疚了。

  艱難險阻渾不怕

  1月25日,貴陽下起了鵝毛大雪,給群眾正常出行帶來困難,加上疫情防控工作形勢嚴峻,讓居委會的工作人員紛紛感到手足無措。在大家都正在手忙腳亂的時候,張書記明確居委會要立即開展撒鹽除凝工作,話音剛畢,她就帶頭組織人員12人、車輛1輛,分成兩個小組分別對金園路、白雲公園、白雲南路的人行道、天橋、居民小區等地段開展撒鹽除凝工作。由於安排部署到位,處置及時,轄區各重要路段、區域未出現大面積凝凍和影響居民出行的情況。在抗凝保障工作中,張紅書記因為不小心被刀劃破了手指,雖然鮮血直流,她也沒停下手上的活。寒冬裡,這一幕幕讓在場的每一個人心裡都是暖暖的。

  身先士卒挑大樑

  2月初,迎賓社群閥門廠片區發現白雲區首例確診病例,也是白雲區唯一一例確診病例。自疫情發生以來,迎賓居委會黨支部第一時間召開黨員大會,對人員進行了分組,把黨員分組安排在防疫疫點第一線,對值班值守組、宣傳排查組、資訊統計組各組職責進行了明確分工。在防控疫情一線隨處可見居委會黨員的身影,隨處可見黨旗飄揚在各個居民院落。

  在防疫工作中她是指揮員。迎賓居委會黨支部共有42名黨員,加上還有“王英志願服務隊”等3個志願者隊伍50多名志願者,共計百餘人,在張紅同志的帶領下,大家以捨我其誰的堅定信念,凝聚起更多居民參與的源源不斷的戰鬥力量,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為戰勝病魔提供了強大的人力保障。防疫工作中她也是戰鬥員,她親自帶頭做示範進家入戶排查宣傳疫情,帶領黨員幹部、居委會網格員深入小區、居民院落,宣傳防疫知識,統計入戶排查資訊,上報有關情況資料,挨家挨戶摸排從武漢及湖北等地方來的人員還有從外地返鄉的人員資訊。發現有從武漢疫區返鄉的人員,張紅書記都會親自帶領居委會工作人員第一時間上門瞭解情況,並組織衛生院工作人員、粑粑坳派出所幹警為重點人員測體溫、登記基本資訊,確保摸底排查“橫到邊,縱到底”。

  在疫情防控過程中,防疫物資緊缺是各個居委會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針對迎賓居委會老齡人口多的情況,張紅書記爭先帶頭開展服務工作,還從居委會本來就很緊缺的防疫物資中,拿出部分口罩、消毒藥水、生活必需品親自送到老年人家中,獲得了轄區群眾的一致認可。家住源亨小區的周老伯在收到張紅書記贈送的醫用口罩、消毒液和酒精等防疫物資後露出會心的笑容,對張紅同志表示由衷的感謝“張書記你太熱心咯,你們開展工作也要注意安全啊!”

  黨旗飄揚在前線

  沒有豪言壯語,只求無愧初心,這就是雲城街道迎賓居委會黨支部書記張紅在疫情面前的心聲。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負重前行,從來不會有人面對可能致命的病毒無所畏懼,但關鍵時刻為群眾利益挺身而出,才是共產黨人的永不褪色的光輝。投身戰“疫”,衝鋒在前,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是檢驗初心使命的試金石,看黨員領導幹部是不是牢記人民利益高於一切;是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一大考場,真正檢驗基層黨組織有沒有堅定不移把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在雲城街道辦事處的四個居委會里,像張紅一樣正奮戰在疫情一線的同志還有許多許多,他們都正在以“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巨大勇氣和堅定信念在這場“戰疫”中譜寫著一曲曲“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的壯麗凱歌! 有這樣一群堅定勇敢、無私奉獻的守護者,我們相信:待到春暖花開時,山河必定無恙,人間必定康寧!

  抗疫先進個人事蹟範文5

  李安霞同志,女,1984年5月出生,群眾,大專學歷。現任貴州省銅仁市碧江區銅興街道梵淨山社群居委委員。2017年1月參加工作,一直擔任該職務。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1月24日晚(除夕),李安霞同志接到社群工作群訊息“因疫情情況緊急,請社群兩委所有成員立即回到社群上班”後,李安霞同志義無反顧地衝上了疫情防控第一線。然而此時的李安霞同志,已是一位懷孕四個月的孕婦。

  從那天開始一直到在她分娩之日的前幾天,她一直奮鬥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並沒有因自己孕婦的身份而要求區別對待。在疫情防控剛開始時,她和同事們挨家挨戶地入戶進行外地回銅人員排查登記並宣傳疫情防控方法,面對很多不理解、不配合的居民,她都耐心地解釋政策和為居民們做思想工作。設定卡點執勤後,考慮到她孕婦的身份不能久坐,社群並沒有為她安排工作,然而李安霞自己主動請纓去做抗疫後勤保障工作,為在卡點上日夜執勤的抗疫戰士們送飯送水。有些卡點缺乏物資,她積極與辦事處對接,並主動開車到辦事處領取後又送到卡點上。卡點上登記表沒有了,她又開車到辦公室列印好,送到需要的卡點。社群共設定有19個卡點,給每個卡點輪流送餐一次下來起碼兩個小時,李安霞同志就這樣每天從早上8點30分開始開著車在轄區內來回穿梭,直到下午6—7點每個卡點的戰士們都吃上熱氣騰騰的盒飯後才回家。都說懷孕的孕婦是大熊貓,但是她一直和前線抗疫戰士並肩作戰,並沒有因為自己是孕婦的身份而懈怠,反而打起更多精神投入抗疫工作中。有人曾問李安霞為什麼在懷孕的時候不好好休養身體反而這麼努力的工作,李安霞回答說“看到同事們都這麼辛苦的工作,如果我就這麼休息著我心裡會感到不安”。

  有段時間李安霞孕吐反應嚴重,但卡點上人員緊張,很多同事都是連軸轉,甚至剛值完夜班後第二天又要值白班,為了讓值班的同事休息得更好,她沒有請假,而是強忍著不適把東西送到需要的同事手中。李安霞同志還主動幫同事承擔在電腦上錄入資料的工作,孕婦不能久坐,而她卻為了疫情防控的任務常常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幾個小時,這讓被她幫助過的同事們十分感動。

  李安霞同志就是這樣一個熱愛社群工作、敢於擔當的社群工作人員,她平時工作中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在疫情防控這種特殊時期更是如此,不因自己特殊情況而講特殊,從1月開始到6月份生產的這5個多月的時間裡克服懷孕帶來的各種不適,堅持投入工作,團結同事。這樣的精神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

  如今疫情防控的工作暫時緩和下來了,但她在疫情防控期間所表現出的捨己為人、敬業愛崗的精神,讓群眾們看到了一個社群居委委員的責任與擔當。李安霞同志為疫情防控所付出的努力,也讓身邊同事們對這個帶著身孕堅持工作的女同志感到由衷地敬佩,李安霞同志身上的堅韌品質與不畏苦不怕難的光輝形象,也一直鼓舞著身邊的人們。

  抗疫先進個人事蹟範文6

  xx,男,布依族,中共黨員,1987年2月出生,籍貫貴陽市白雲區,大學生退伍軍人,於2015年2月到沙文鎮人民政府從事禁毒、信訪、綜治等政法工作,於2017年4月28日至今任沙文鎮人民政府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負責人。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盡責履職勇擔當

  該同志於2020年1月28日被區委組織部抽調到白雲區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沙文收費站卡點執勤,擔任該卡點執勤班長,執勤時段為每天18:00——24:00。該同志工作嚴謹,時刻以一個黨員的身份要求自己,強擔當做表率。該同志積極協助點位長王遠統籌開展工作,合理安排該班次成員的工作分工,有效統籌該班次卡點的值班值守工作。自1月28日以來,有效統籌協調該班次工作人員156人次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檢查車輛1400車次,檢查人員3358人次,其中,涉及外省車輛(或本省車輛從外省返黔車輛)259車次,嚴格落實了檢查防控“站不漏車、車不漏人”的工作要求。作為黨員,他時刻帶頭做表率,在風險高危處總看見他,遇見省外或從外省返黔的車輛檢查時,他都是站在最前面,詳細瞭解該司乘人員情況並做好登記,嚴格按照相關程式進行處置,充分發揮了黨員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精神,為穩定轄區防控形勢奠定了堅實基礎。

  情防控監測點撤了後,他以最快的速度進入新的一輪抗疫工作中,統籌好綜治辦的大情小事,做好包村工作,帶隊進家入戶指導村民們及外來人員掃描貴州110及貴州健康110兩個二維碼。從防疫工作開始至今,持續的加班加點他一直保持著高漲的工作熱情,充分發揮黨員模範作用,以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他常說:作為黨員,就應該站在最前面做好表率,嚴守第一道防線,盡責履職擔當,就是保護家人,就是用實際行動為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

  勇站疫情一線,“夫妻檔”值守盡責,初心如磐決勝疫情防控阻擊戰

  該同志自己是這樣做的,並將這種勇於擔當、敢於付出、甘願冒著被病毒傳染的風險的精神影響著家人,其妻子曾曉梅,女,苗族,中共黨員,現年30歲,於2013年8月至今在貴州醫科大學附屬白雲醫院急診科擔任護士一職,目前,夫妻兩人都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在疫情防控狙擊戰中,妻子踴躍報名參加第一批次赴武漢援助的醫護人員,因名額有限,科室特殊,人員較少的因素,而沒有被入選,她不但沒有氣餒,而是更積極地投入到急診科的抗疫一線,貴州醫科大學附屬白雲醫院作為貴州省指定開設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發熱門診的183家醫療機構之一,該發熱門診就設定在急診科,她說:“因為我是一名中共黨員、一名護士,就更應該站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盡責履職擔當,只要疫情防控工作一天未結束,我們將一直‘逆行’,衝鋒在抗疫一線”。

  舍小家顧大家,愧疚化為動力,無悔堅守到底打贏這場硬戰

  該同志夫妻現有一個小孩,女,一歲半,正是學習說話的階段,因夫妻兩人都在疫情防控一線,不能很好的照顧孩子、陪伴孩子,便將孩子送到老家給爺爺奶奶照顧,每天休息的時候透過微信影片和孩子拉近乎;年邁的父母身體也沒有那麼硬朗了,每次跟他們影片都叫他們保重身體,父母卻笑著說“沒事,我們身體好著呢,娃兒你們也放心吧,有我嗎照顧著呢,你們就安心投入到工作中吧。”無論是對女兒還是父母,作為兒子、兒媳都是愧疚,但是夫妻倆說:“我們都是黨員,都有崗位職責,疫情面前更應該站在前面,只有這樣,才能盡責履職擔當,只有守好第一道防線,才能保護親人,才能真正踐行有國才有家。孩子長大後,她也會像其他親人一樣支援我們的抉擇”。小兩口不分日夜、不畏辛苦,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時光,只因他們的名字叫“黨員”,他們的使命就是為人民服務。

  抗疫先進個人事蹟範文7

  xx,男,xx歲,中共黨員,一級警督警銜,現任xx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教導員。2017年在十九大安保工作中榮立個人“三等功”,連續多年被省市評為先進個人。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xx同志恪盡職守,愛崗敬業,立足教導員工作崗位實際,著眼全域性抓隊伍,放眼實際促管理,緊盯疫情防控隊伍實際想對策,透過緊抓民警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民警政治站位;緊抓從優待警,鼓舞隊伍士氣;開展民警談心幫教,解決民警思想問題,不斷在提升民警忠誠履職上下功夫。同時立足崗位,強擔當,切實抓好城區疫情防控工作和機動車限行工作,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良好的隊伍保證,貢獻了應有的力量。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xx同志將善學習、善鑽研的精神發揮到了極致,不僅始終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進一步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增強自身修養。特別是能結合實際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及部、省、市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會議精神,做到充分領會精神實質和思想內涵。並堅持知行合一,將講話精神和推動隊伍思想工作相結合,立足政工幹部工作實際,積極發揮“傳幫帶”作用,每當上級及大隊新下達了工作任務,他總是第一時間趕到執勤崗點組織民警傳達學習,對執勤民警進行思想發動。同時,他積極發揮思想教育引導工作職責,每天2次深入防控勸返點及禁限行管控點,瞭解中層骨幹、一線民警思想動態,將民警思想談心幫教落實路面執勤一線,及時疏導、化解思想問題,切實為民警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思想保障。

  為凝聚力量,充分激發黨員民警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必勝決心,xx同志立足本職工作,以落實隊伍教育引導為己任,透過抓黨建引領、強宣傳宏警、促從優待警等一系列舉措,不斷增強隊伍戰勝疫情的堅強勇氣,努力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良好的隊伍保障。首先,他強化黨建引領。旗幟引領方向,先鋒凝聚力量,身為大隊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的他,為充分調動黨員民警面對疫情奮勇拼搏的主動性、積極性,他堅持將黨建工作和疫情防控工作相結合,讓黨旗迎風飄揚在各執勤崗點。期間,他號召黨員民警積極搶佔疫情路面防控第一線,第一時間報請上級,在大隊7個疫情防控檢查點成立了臨時黨支部,設定了黨員示範崗等“戰地”黨組織,在黨旗引領下,大隊先後53名黨員紛紛主動請戰,中層骨幹不顧病痛,帶頭作業,全身心投入;青年民警舍小家、顧大家,勇於擔當,在他的帶領下全體民警講奉獻、比奉獻蔚然成風,民警隊伍戰鬥力和凝聚力成倍遞增。其次,他緊抓宣傳宏警,為激發民警職業榮譽感,xx同志透過組建宣傳力量,引導宣傳民警從民警日常工作點滴著手,從民警最為樸實的一面切入,深挖、細抓民警工作生活典型事蹟,期間先後在三秦網等新聞媒體宣傳報道交警動態75次,利用雙微平臺專題報道50餘次,利用大隊官方抖音推送的民警衛二勇事蹟,吸納粉絲1萬餘人,點選量突破20萬次,及時捕捉到了xx交警一心為民的唯美畫面。最後,他堅持從優待警,不斷強化疫情民警安全防護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間,他逐個對民警餐飲、防護配備等後勤保障個個環節,提要求,抓落實,解決了民警工作生活後顧之憂。期間口罩、手套、消毒液等防護用品堅持按需發放,辦公場所定時消殺,為民警提供了放心的工作環境。同時他透過適時組織開展戰時表彰,堅持戰時慰問一線,增強了民警歸屬感。

  城區範圍人口、車輛較為密集,為此,疫情防控重點、難點在城區,為全面做好城區範圍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作為城區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的他,先後數次深入城區勸返點、車輛禁限行防控點,開展路面一線調研,針對路面實際,查問題,想辦法,找對策,聯同城區中隊民警逐一研究11處車輛禁行防控點、2處勸返點的警力部署、安全防控等各項工作,確保了防控措施落實到位。同時,他堅持每天早、晚必到防控檢查點進行督導檢查,看望民警,慰問一線。每天8點準時抵達各點,為民警加油打氣進行戰前動員,已成為他20余天忍受頸椎病痛,堅持深入路面一線的工作常態;實行、崗點、定人、定責是他每天必有的工作安排,與城區高速、沿黃路崗點民警同吃、同作業,是他從不推卸的責任與擔當。特別是在落實城區防控勸返任務時,他指導城區中隊合理部署勤務,抽調車管所民警補充一線,採取防控崗點勤務三班倒,嚴格落實24小時全天候管控,對重點車輛採取不漏一車的勸返登記,既保證了民警休息充分,又保證了工作順利推進。作為一名黨員,xx同志時刻把群眾的安危裝在心裡,時刻不忘初心,服務群眾;作為一名交警,他時刻把平安刻在心中,不忘立足本職,保駕護航。在此次疫情防控攻堅戰中,他做到了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彰顯了人民警察的英雄本色。

  抗疫先進個人事蹟範文8

  “趙支書,最近這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很嚴重,你看看,我有什麼能幫得上忙的......”2月2日早上,某某市某某苗族鄉腰巖村疫情防控值守點來了一位村民,是白泥組村民某某。

  於是,一輛摩托車、一臺小喇叭和一張口罩,組成某某開展疫情防控宣傳的全部裝備。

  據村黨支部書記趙慶友介紹,按照鄉黨委、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從1月28日開始,腰巖村就開始利用“村村響”大喇叭和宣傳車在全村各組道路上迴圈播放防疫宣傳音訊,2月2日早上,某某自願加入疫情防控宣傳工作。

  “現在新型冠狀病毒嚴重傳染,請大家不要出門擺寨,不要聚會打麻將,不要吃酒、吃野味,這個特殊時期,請大家在家好好待到......”一段段接地氣的廣播宣傳,讓鄉間小道更加“熱鬧”起來。

  在宣傳過程中,某某堅持不用上級下發的普通話版本宣傳音訊,而是在村組幹部的幫助下將其理解透徹後,自行錄製的本土方言,“講本地話,大家聽得懂。”某某說。

  為了讓村民聽得清楚內容,他的車子開得很慢,路上要是遇到行人,或者到達一處民房,某某都會停下來入戶宣傳,確認該戶已經瞭解疫情的嚴峻形勢並且自覺居家不隨意外出後方才離開。村子不大,但走走停停,怎麼也要大半天的時間。

  “雖然這樣更累,但是精準性更高。”某某說到。

  面對疫情防控工作時間緊、任務重、人手不足的情況,某某苗族鄉黨委、政府向全鄉人民發出號召令。作為村裡為數不多的黨員之一,某某透過網路和電視早早了解到此次疫情的嚴重性,並且叮囑親戚朋友做好一切防護工作。當鄉里發出全員號召令時,他放棄在家陪伴妻女的時間,果斷報了名,自願加入防疫一線,與全村幹部群眾一起築牢疫情防控堅固防線。

  “我是村民,但我更是黨員,國家在這種危機的時候我就應該衝到前面。”62歲的某某說道。

  像某某這樣自發加入防疫宣傳工作的人還有很多,如沙鵝村返鄉大學生張寶、陳韋,馬連村村民郭家林等人,組成了村級疫情防控的重要力量。

  “小朋友,等一下,你認識我不?不認識我就不準從這裡過去哦。”

  “曉得嘞,你是徐支書嘛,你天天在村裡竄來竄去,我咋個會不曉得呢。”

  在某某鎮茅草村的疫情防控卡點上,一名戴著口罩的男子正在詢問一名小男孩,他叫某某,是貴州省清鎮市某某鎮茅草村黨支部書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村黨支部書記,肩上責任更是重大,在抗疫“集結號”吹響後,某某充分發揮“領頭雁”的作用,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精心組織,靠前指揮,群策群力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嚴防死守 阻斷疫情

  “現在全村只有我一個人能夠自由進出村子,這是大家給我的‘特權’,也是我的責任。”某某開著玩笑卻又認真地說。

  某某鎮茅草村與平壩區齊佰鎮相鄰,人員流動較為頻繁,為減少人員流動,在交界路段,茅草村設定了疫情防控卡點,還成立了臨時黨支部,嚴格按照“三個一律”輪流值守,即:凡不是本村人,一律不準進入;凡本村車輛外出採購生活物資,三天內一律只能進出一次;凡外出購買物資群眾,一戶一律只能一人外出。值守人員在值守過程中必須對進出村的車輛及人員進行詳細登記,須經仔細核實方可放行,為落實好這“三個一律”,村支“兩委”商定除某某外的兩委成員率先帶頭,均不出村,村支“兩委”工作對接、群眾所需物資採購均由某某統籌負責。

  物資代購 溫暖到家

  “這是盧啟勇、陳杰家要買的洗衣粉,這是老張家需要的紙……”某某對著採購單,一一點數。

  “這是你家雞蛋,小票在上面,你看一下。”某某對委託他買雞蛋的周安有說。

  為避免人員聚集,取消趕鄉場後,有的群眾因出行不便而在購買生活物資上有困難,為解決這一難題,某某搖身一變成了不收取一分跑腿費的代購員。群眾可透過微信、電話或直接告知等方式將需要購買的生活物資告訴某某,由他到集鎮採買後再逐一送到群眾手中或放在集中的地點,由群眾自取。“村代購”既減少了人員流動又溫暖了村民的心。

  “有的群眾要得急,有時候每天要跑3、4次,至少每天是要跑一次的。”某某說。

  疫情不滅 喇叭不停

  “廣大村民不要到處逛,能在家中就是驕傲,沒事刷刷抖音,累了就睡覺,既給國家省口罩,又能給自己省鈔票……”走進某某鎮茅草村,便聽見這一趣味疫情防控宣傳。

  疫情防控阻擊戰全面打響後,茅草村就把疫情防控知識宣傳作為重要任務並長期堅持,村第一書記、村支“兩委”成員、聯絡站(所)幹部逐戶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和外來人員排查登記。茅草村委會主任楊畑、副主任陳古德還用私家車裝上了“小喇叭”,每天走村串寨滾動播放。此外,各村民小組長手持“小喇叭”以簡單易懂、易於接受的方式時時進行宣傳,提醒並督促村民多居家、不聚會,還將宣傳內容錄製成影片透過抖音進行宣傳,讓疫情防控知識入腦入心並能落在行動上。

  “疫‘情’不滅,我們的喇叭不會停。”楊畑堅定地說。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