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抗疫個人先進典型事蹟(通用30篇)

2022抗疫個人先進典型事蹟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事蹟的經歷,對事蹟都不陌生吧,從先進物件的形成和內涵上來分,事蹟可分為在一個較長時間內形成的先進事蹟的材料和在一時因突發事件而產生的先進事蹟的材料。那麼什麼樣的事蹟才是規範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2抗疫個人先進典型事蹟(通用3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2抗疫個人先進典型事蹟1

  在這個冬天,我們的生活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傳統的常規,過年出門訪友的事情今年也沒有了,公路上以前的喧鬧變成了現在的冷冷清清......聽,誰的聲音?她,又是誰?

  高偉紅,龍田鎮黨委委員,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高偉紅同志勇挑重擔,身先士卒,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深入防控一線,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從年初二至今沒有休息一天,早出晚歸,用義無反顧詮釋“基層逆行者”。

  作為駐村領導,為給群眾做好示範,高偉紅帶頭入戶開展宣傳工作,積極向群眾宣傳疫情防控要求,以“接地氣”的宣傳方式確保疫情防控真正入耳入腦入心,打好人民群眾的預防針,發動群眾開展群防群控,傳遞防疫最強音。

  耐心勸導感化人心。2月7日下午,在麗溪村龍田中心小學側防疫檢測卡點,突遇一男子拒不配合檢測工作還謾罵、威脅工作人員。面對對方的謾罵,以及隨時可能被誤傷的情況下,高偉紅依舊主動向前,不退縮,不畏懼,柔中帶剛,耐心勸導,經過與民警一同解釋與勸告,該男子最終意識到自己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對拒不配合工作人員和強行衝卡的行為後悔不已。

  愛崗敬業振奮人心。作為分管財政、民政等工作的領導,處理好日常分管工作的同時,積極投身戰“疫”一線,在這個本應萬家團圓的時候,面對疫情的洶湧來襲,她把對家人的思念和牽掛默默藏在心底,每天起早貪黑,舍小家顧大家,她用她的行動告訴家人,她不僅是女兒,是妻子,是母親,更是勇往無前的巾幗戰士。

  當我們被黑暗籠罩時,總有人願意變成光,而她,就是我們黑暗生活中的其中一束光,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高偉紅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展現了疫情戰鬥中一名巾幗“逆行者”的風采!

  2022抗疫個人先進典型事蹟2

  “要充分發揮紅色橋頭堡作用,聯防聯控,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市農業農村局黨組下達最新指示後,黨員幹部聞令速動,刻不容緩,快速對接,快速部署,快速投入戰鬥,堅持以“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為出發點,彰顯黨組織紅色堡壘在這場沒有硝煙戰爭中的宏大力量。

  一、生產保供我在崗,疫情防控我先上

  危難時刻顯本色,大事面前勇擔當。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市農業農村局領導靠前謀劃部署,黨員幹部紛紛請纓上陣,奔赴前線,積極開展“三援”行動。一是增援“突擊兵”。先後派出兩支先鋒突擊隊共20餘名黨員幹部派往淅河老街社群進行支援,堅持把責任制落實在防控疫情一線,把黨員先鋒崗設在防控疫情一線。二是增援“戰備物資”。局領導先後兩次深入基層一線為突擊隊員配備紅外線體溫計,優先保障一線突擊隊員的醫用酒精、醫用口罩等防護用品,組織慰問淅河鎮“三直達物件”(城市低保戶、特困供養戶、重度殘疾人、留守老人、留守兒童)100戶,送去百份米、面等生活物資。三是增援“指戰員”。局領導班子成員胡建鄂、肖剛、董學斌等同志多次親臨基層一線靠前指導防疫工作,紀檢監察組組長謝洪斌同志對基層防疫工作高度重視,對基層反饋的問題及時向上反映並得到妥善解決,領導班子成員劉炎華同志下沉到基層併火速任命為老街社群“第一書記”後第一時間掌握社群整體防疫實情,積極排兵佈陣,全面佈局防控,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注入強大的信心和力量。

  二、奉獻堅守喚使命,勇當“六員”展擔當

  防疫工作越靠後,戰役越吃緊,一邊是不斷升級的管控要求,一邊是應接不暇的群眾訴求。值守的幹部們除了守好大門,做好勸導工作外,十八般武藝齊上陣,以誠摯奉獻精準應對群眾各項需求,一般問題就地解決,困難問題協助溝通解決,特殊問題向上彙報解決,積極實行居民困難銷號制。“請戴好口罩開門,我給您將菜送進來”,每次執勤都要爬上老政府小區的單元房,已經成了蔡國海的慣例,那裡住著一個體弱多病、行動不便的老人,全面封鎖時期,外出買菜成了老大難,他每次都會問下老人是否需要什麼物資,靠前服務,主動詢問,在得知四樓老兩口腦梗發作需要去醫院救治時,及時聯絡當地衛生院,並主動將兩位老人抬上救護車。“誰家沒有老人呢,每個家庭都應該被好好守護。”在疫情防控中守護好每個家庭、每名群眾不僅是蔡國海的堅守,也是李進山的承諾。“不能讓武漢的悲劇重演,一天都不能耽擱,必須馬上上報解決”,得知有一戶兩位老人都住院,外孫無人照顧的情況發生在自己駐守的小區後,李進山第一時間向社群反應情況,主動聯絡外孫父母所在地曾都區鐵樹社群,開好相關證明,做好健康檢查,當天將外孫送到其父母家中。疫情如令,使命必達。“一定全力以赴,做好社群的宣傳員、宣傳員、排查員、服務員、監督員、保潔員、守門員”,這是市農業農村局值守幹部的莊嚴承諾,也是常亮不滅的初心。

  三、心存大愛舍小家,巾幗戰役亮風采

  在淅河鎮老街社群,常常看到“半邊天”的風采。女幹部們在小區和街道開展宣傳動員、排查登記,檢測體溫,她們市農業農村局突擊隊的“娘子軍”。楊東霞是淅河鎮的“姑娘”,丈夫在抗疫前線,幾天難得回一次家,家中還有兩個小孩,最小的不過1歲,為了響應黨的號召,她再一次遞交了入黨申請,向組織請求火線入黨,並多次要求奔赴前線,在加入突擊隊後,由於接觸的人較多較複雜,為了不將潛在傳染風險傳給家人,毅然在淅河老家一個人自我隔離,將兩個幼兒交予父母照顧,不與家人見面。“突擊隊只要有一天任務,就一天不回家。這是我的使命,也是我的榮耀。”2月15日,整個老街社群被風雪侵襲,汪豔華得知心腦血管患者周洪行動不便,問遍淅河藥店也無法購買所需藥品,積極聯絡在城南新區溳水社群負責慢性病藥物採購的丈夫王度雲,多處打聽淅河鎮居民在隨州買藥的相關手續,不顧嚴寒與冰凍,風風火火跑了多個地方,最後到曾都醫院買到所需藥品。在接到周洪的感謝信時,她有些意外,“這是我應該做的,以後有困難再找我”。她們是女兒,是母親,在疫情防控的決戰時期,她們紛紛請戰,發揚不懼危險、吃苦耐勞的戰鬥精神,堅決履行自己的光榮使命,始終衝在入戶排查、資訊收集、資料統計、重點人員跟蹤服務、宣傳發動等第一線,哪裡有任務,哪裡就有她們的身影,她們用羸弱的肩膀扛起了疫情防控阻擊戰第一道防線的艱鉅任務,她們以特有的堅韌、細緻、親和力展現了在大災大難面前新時代女性巾幗不讓鬚眉的風采,在巷戰中架起堅實防火牆。

  下沉到社群的突擊隊員中有很多畜牧、水產、農技、種管工作的“專家”和“尖兵”,他們既要抓春耕春防工作,打好生產保供攻堅戰,也要全面佈防,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但本著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承重,特別能打硬仗的特性,充分發揚“鑽”、“擠、”的釘釘子精神,不斷擴大作戰疆域,上班執勤,下班辦公,奔走在大街小巷、疾馳在鄉鎮公路、駐守在市場藥店,確保不誤農時、不誤春耕,力爭為全年生產發展開好局、起好步。這就是農業人,眾志成城團結一心,為早日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奉獻自己的力量,用愛國熱忱和熱血汗水在疫情防控一線鑄就使命擔當,讓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2022抗疫個人先進典型事蹟3

  新冠肺炎來勢洶洶,一場疫情,牽動著每個中國人的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疫情防控的前沿陣地,處處可見縣財政局女將們忙碌奔波的身影,為了抗擊疫情、為了群眾安危,她們毅然舍小家、顧大家,卸下紅妝,戴上口罩,摸排值守。一位位風霜雨雪中的逆行者,是她們對工作負責的最好詮釋;一次次走訪摸排的戰“疫”員,是她們捨己為人的最好體現;一個個堅定無畏的身影,是她們為民服務的最好展現。她們用柔弱的身軀,撐起了抗擊疫情的“半邊天”,她們是冬日裡最靚的風景,她們是寒風中綻放的鏗鏘玫瑰。

  巾幗不讓鬚眉。縣財政局黨員鍾素榮便是戰“疫”“娘子軍團”中一員。作為一名有著近14年黨齡的黨員,鍾素榮透過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責任與擔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鬥號角吹響之後,她主動取消春節探親的計劃,時刻待命,自年初三的疫情防控工作動員部署至今未休息一日,堅守崗位,時常加班加點完成工作任務、毫無怨言。按照縣委疫情防控指揮部的工作部署,積極抓好落實各項工作任務,及時上傳下達,細緻地彙總、梳理、核實每項資料資訊,做到不漏報、不瞞報、不遲報,準時報送局每天疫情防控工作開展情況,助推縣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有效開展。

  “無論是辦公電話還是她自己手機,來電總是接連不斷,總能聽到她溫柔耐心細緻地答問值守人員或是隔離居家的住戶。”

  “到下班時間,問她不下班嗎,她總說再等等,要把資料核實完、等值班表統計好……說一樣都不能耽誤。”

  “鍾姐,昨晚又加班了吧?你上班那麼久了,回去休息半天吧,看你好疲憊的樣子。”“沒事。”她總笑著說。

  鍾素榮在疫情防控工作上履職盡責,局內的上傳下達工作一樣也不耽誤,得到了局領導和同事們的一致肯定和支援。

  鍾素榮堅持每個位置都是陣地,每個崗位都是戰位。認真細緻地落實每項後勤保障工作,為一線戰“疫”人員解決防控物資後顧之憂。時常聽到有人對她說“你辛苦了!”這簡單的四個字,對於身心疲憊的她來講,無疑是這個冬天最溫暖的聲音。

  鍾素榮,是女兒,是妻子,也是母親,疫情防控大局面前,義無反顧,舍小家、顧大家。她,沒有專業的防護裝置,只有一口罩,卻勇敢衝在防疫抗疫最前線。她,是無數疫線“巾幗”中的一位,在“白加黑”、“5加2”無縫式輪班制工作中,夜以繼日地展現了一個共產黨員勇於擔當、無私奉獻、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精神,她是這個冬日裡最靚麗的“妹”!

  她和所有戰“疫”者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共產黨員!

  2022抗疫個人先進典型事蹟4

  張定宇,男,現年56歲,1986年7月參加工作,2003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職研究生學歷,臨床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曾任武漢市第四醫院醫務處副主任,院長助理,副院長、黨委委員,武漢血液中心主任、黨委副書記。2013年12月至今擔任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武漢市傳染病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現聘任管理五級兼任專業技術三級崗位。該同志2013年、2014年、2015年連續三年年度考核優秀,20xx年年度考核優秀。2008年原湖北省衛生廳授予抗震救災醫藥衛生先進個人榮譽稱號,20xx年原國家衛生計生委授予201620xx流行季H7N9防控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20xx年1月,湖北省委授予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武漢市委授予全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張定宇同志長期從事醫療一線工作,曾赴阿爾及利亞、巴基斯坦等國開展國際醫療援助,帶領湖北省第三醫療隊赴汶川抗震救災。無論是禽流感席捲而來、甲流爆發之時,還是這次疫情肆虐,身為黨員的張定宇都雷厲風行、毅然決然,跛足前行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的每一個角落,帶領著全院職工,站到疫情的最前沿,擔任衝鋒在前的逆行者,凝聚起眾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時艱的強大正能量。

  面對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他衝鋒在前、身先士卒。高度重視武漢部分醫療機構陸續出現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人情況,對首批7名不明肺炎患者組織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率先採集支氣管肺泡灌洗液樣本送檢,為確定病源贏得先手。在大量診治實踐的基礎上,率先將抗艾藥物克力芝用於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為治療贏得寶貴時間。

  面對艱鉅繁重的防控任務,他勇於擔當、連續奮戰。該院轉入首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以來,帶領600多名醫護人員,一直不間斷地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每天休息不到3個小時。在他的帶領下,該院240多名黨員,全部堅守在急難險重崗位上,用實際行動書寫著對黨和人民的忠誠。面對生與死的嚴峻考驗,他直面絕症、捨身忘我。隱瞞自己身患漸凍症的事實,顧不上照顧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入院的妻子,夜以繼日投入抗擊疫情工作,與時間賽跑,與生命賽跑,力爭搶救更多病人,與所有白衣戰士們一起,為患者、為社會燃起生命的希望之光。

  2022抗疫個人先進典型事蹟5

  xx,男,漢族,xx歲,xx縣xx鎮xx村人。19xx年從醫,是一名在農村醫療防保戰線上工作了近50年的老鄉村醫生,50年如一日,默默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曾被常德日報報道,年年都被鎮衛生院評為年度鄉村醫生先進個人。

  20xx年1月26日(大年初二),xx接到xx鎮中心衛生院的緊急通知,立即馬不停蹄趕往鎮衛生院參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緊急會議。由於疫情緊急,醫用口罩、84消毒液、酒精、體溫計等防護物資成了緊俏物,防護服、護目鏡更是極度缺乏,鎮衛生院庫存告急。會後,他開始思考如何在防護物資極度缺乏的情況下有效防控疫情,如何圓滿完成鎮政府及衛生院安排的工作任務。

  大年初三,即使防護物資不夠用、自我防護措施不到位,即使突發急性結膜炎,視力受到極大影響的情況下,他冒著被感染的風險,毅然決然地奮鬥在抗疫一線,挨家挨戶進行摸排,逐個量一遍體溫才算放心。到了深夜,在家人的極力勸說下,他在家接受了輸液治療,初四病情剛有所好轉,他卻坐不住了,昨天的工作與抗疫任務我還要梳理一遍,還有幾位病人的體溫未測量,摸排工作還未完成。一大早,家人準備好的早餐來不及吃就出門了,給村民發放口罩,給湖北返鄉人員測量體溫,一忙就是一上午。來不及吃午飯的他又急忙趕往幾位剛摸排出來的從湖北返鄉人員家裡,進行體溫測量並詢問情況。下午三點,xx在騎車回家途中,由於個人病情未痊癒、一天未進食,突然暈厥,摔至重傷。為了抗擊疫情,為了治病救人,為了他人安危,他未將個人的得失放在心上,始終堅守崗位,履行著作為一位醫務工作者的職責。

  由於病情較嚴重,需行手術治療,臨進手術室前,他對妻子說的最後一句話是:好餓,真想吃點東西后繼續奮鬥在抗擊疫情最前線。目前,他還在重症監護室,未脫離生命危險。(妻子xx是一位村幹部,一位優秀的共產黨員,一直非常支援他的工作。)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篤行方顯珍貴。xx是千千萬萬鄉村醫生的縮影,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他們默默奉獻、任勞任怨、辛勤耕耘、艱苦奮鬥。雖然他們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但是,正是他們幾十年來紮根基層,心繫群眾疾苦,關心群眾安危,疫情面前,才會毫不退縮、勇擔職責、踐行使命,保障了一方百姓的健康安全。

  2022抗疫個人先進典型事蹟6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蔓延期間,是醫院的白衣天使們給了我們勝利的希望,是堅守在各個路口卡點的基層黨員給了我們安心的後盾。“黨員,上!”已內化為山東郯城縣馬頭鎮廣大基層黨員的信念之基,帶頭入戶的是他們,不畏嚴寒站班值崗的是他們,隔離排查衝在前的是他們,捐資捐物的還是他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火面前,他們只記得自己是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只記得自己使命就是保護群眾,奉獻國家。

  普通黨員:捐贈物資 奉獻愛心。

  於志強是馬頭鎮的一位普通黨員,疫情擴散後,他看著熟悉的街道被封堵,村裡的黨員幹部不分晝夜的值守卡點,內心深受感動,在物資緊張的局勢下,託臨沂的朋友購買了100件棉大衣、44箱泡麵、45把手電筒,帶著妻兒一起送到附近8個村的路口卡點,送到奮戰在一線的黨員同志手中。他還利用自己搞建築的優勢,免費為各個卡點提供鋼管圍欄,先後捐贈近萬元物資,他的初衷很樸實,他說:“俺就是覺得身為一名黨員,做這些都是應該的。”

  支部書記:勇擔責任 堅定信心。

  肖付權是鎮裡第一批納入專業化管理的農村黨支部書記,他所在的民主街回族群眾多,又臨近馬頭老街交通路口多,封村攔路工作難度大,他迎難而上,帶領著村支兩委成員第一時間響應鎮黨委部署,分配人員設立卡點封路攔車、分小組入戶排查武漢返鄉人員,為了廣大村民的健康安全,他做通村裡回族群眾的工作,暫時取消了集中禮拜的習俗;族裡有聲望的鄉老去世,他深入其家中,講透縣裡的政策規定,只是簡單地舉行了葬禮;身為黨員,他不忘自己的使命職責,個人繳納3000元大額黨費,他說:“身為黨員,在國家危難時刻就是要挺身而出。”

  人大代表:後方支援 不忘初心。

  人民代表愛人民。趙文爭是一名縣人大代表,也是一名普通黨員,他熱心公益,多次捐款資助鎮裡貧困村民學生,資助村裡修路建廣場。疫情戰役打響後,他也沒落伍,第一時間上交了2000元大額黨費,又捐款8000元用於疫情防控工作。作為一個種糧大戶,他對社群書記說:“缺啥吃的俺給送!你們天天站崗巡邏都凍透了,老吃泡麵哪能行。”這就是一位種了半輩子地的黨員質樸的初心。

  人民公僕:履職盡責 永葆恆心。

  人民公僕為人民。呂博良一名基層社群黨總支書記,已經連著7年沒有回家吃過年夜飯了。今年除夕還沒回到家就接到了轄區內村書記的電話,說有一戶武漢回來的人員。他停下了回家的腳步,轉身去了社群,落實情況,與返鄉人員電話溝通,叮囑他不要隨意走動。他連軸奔走於各村的路口卡點,還記掛著那戶武漢返鄉人員,打電話再次核實,得知有發燒情況,他趕緊勸其去醫院發熱門診,並告知了詳細位置和電話,經醫院檢測,為新型肺炎陽性。他第一時間收攏患者行動範圍和接觸人員資訊上報領導,並帶領村幹部封樓消毒。家中寶寶未滿百天,他並沒以此為由推脫工作,每天都能見到他在社群忙碌的身影,車庫成了他第二個家。他最常說的話就是:“我自己的職責在那,我就得好好幹!”

  還有機關支部第四黨小組主動繳納“特殊黨費”,還有“兩新”黨組織企業捐資捐物,馬頭鎮還有許許多多的基層黨員在抗“疫”一線用實際行動守護入黨的初心,踐行一名黨員的使命,捍衛著群眾安全,感動著群眾。疫情無情,黨員有情,待春暖花開時,我們再走上街頭,不用口罩繁華與共。

  2022抗疫個人先進典型事蹟7

  覃鳳美,作為一名普通的社群工作者,同時又是一名普通的黨員,自從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以來,積極響應組織號召,時刻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積極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和所有奮戰在抗“疫”戰線上的所有“戰士”一樣,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全力以赴做好本職工作,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防“疫”戰而努力。

  她,瘦小的身軀裡充滿了大大的能量。她總是騎著電動車,為值守關卡的工作人員送水、泡麵、紙巾等物資,同時做好考勤、排班、協調等工作。只要鎮北社群關卡守護群有人提出需求,她便有求必應,急人之所及,第一時間趕到需要幫助的同志身邊。無論颳風下雨,總能看見那一抹穿梭於生活小區、巷口的身影,哪裡需要,她就去哪裡。鎮北社群共設定有29個關卡點,做好這些關卡點的後勤保障工作並非易事,但覃鳳美同志以極大的耐心和熱情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她說:“這是我應該做的。”

  自1月28日以來,覃鳳美同志和全體鎮北社群的所有工作者、黨員志願者,街道辦同事一樣,全身心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備齊疫情防控宣傳單、入戶登記表等趕往社群各個小區、街道樓幢,街巷進行入戶防控排查、資訊採集。前期作為社群“防控小組”,主要負責不間斷地對社群開展宣傳、巡查、排查、入戶走訪等工作。同時透過移動喇叭,張貼橫幅,發放宣傳手冊等方式把防疫知識傳遞進市場、小區樓幢。為確保不遺漏一個家庭,做到無死角全覆蓋,每天都要穿梭在每一個樓幢,每一個單元,每一個住戶之間進行採集,排查登記。與此同時,發揮黨員的積極性,組織開展流動黨員疫情防控宣導,為疫情防控自願愛心捐獻等工作。

  她說:“防疫工作尚未成功,仍需努力。經過這次的經歷與考驗,在今年後的工作中,我將會以更加飽滿熱情,更加自信地投入到社群的工作中,更好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是的,正如覃鳳美同志所言,目前,我們仍需咬緊牙關、齊心協力抗擊疫情,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

  2022抗疫個人先進典型事蹟8

  一場百年不遇的重大疫情不期而至,考驗著黨委政府應對風險挑戰的決斷力和行動力。面對異常嚴峻的疫情形勢,她扛責在肩、以身作則、勇挑重擔,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一名醫護人員的奉獻精神和本色。

  疫情面前,她是無懼無畏的“逆行者”。抗擊疫情,是一場沒有旁觀者的全民戰爭。雖然身為醫護工作人員,但她也是父母最牽掛的女兒,是孩子最親愛的母親。可是,面對疫情,她毅然選擇了逆向而行。從x月xx日開始,她就與單位同事在高速出口設崗值班,對來武人員進行疫情監測。白班從上午八點至晚上八點,晚班從晚上八點到次日上午八點。十二個小時的值班,全程不得離崗,有時車輛人員過多,忙的連簡單的工作餐都不能按時吃上,但為了群眾的生命安全,她毅然決然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同時更加感到身上的責任重大。

  疫情面前,她是認真細緻的“檢查員”。疫情監測,需要做到不漏一人、科學嚴謹,決不允許抱有敷衍應付、交差了事的態度。在具體工作中,她主要負責對外來人員體溫測量,健康狀況詢問,並進行登記,需要直接接觸過往人員,這也意味著有更大的感染風險,值班當中工作重複枯燥,有時遇到車輛聚集情況,她必須在車流中進行工作,加之車輛處於高速出口,工作十分危險,一輪值班下來,卸下防護口罩後臉上是深深的印痕,脫下防護服渾身上下已經溼透。經她檢測的車輛達x餘次,接觸人員x餘人,為全區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不懈努力。她也知道,自己也是血肉之軀,也存在被感染的風險,但是她更清醒的明白,作為一名醫護工作者,必須時刻衝鋒在前、不怕犧牲,為了疫情防控工作,她已經將個人的生死和安危置之度外。

  疫情面前,她是銳意進取的“實幹者”。疫情防控工作是辛苦的,為了切實落實崗位職責,她真正做到顧大家、舍小家。她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又要照顧好兩個孩子,但由於疫情防控責任重大,有時無暇更多顧及家庭,經常是深夜回家孩子已經睡著,總感覺虧欠孩子。工作的特殊性,她不能時時陪伴在家人身邊,不能給予他們及時地照顧和關心,她能做到的就是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在公與私的天平上,她毅然堅守疫情防控一線,這種以大局為重、勤勉努力、認真嚴謹、踏實工作的精神受到同事們的一直好評。

  生命重於泰山,抗擊新型肺炎、疫情就是命令!這就是一名普通的基層醫護人員,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初心和使命,她用自己的付出彰顯責任與擔當。她將與同事們一起,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同舟共濟、守望相助,堅決打贏打勝疫情防控阻擊戰,在防控疫情鬥爭一線彰顯白衣天使的責任與擔當!

  2022抗疫個人先進典型事蹟9

  抗擊疫情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有人輕裝上前線,有人在後方負重前行。打好疫情防控工作,基層醫生首當其衝,石首市高陵鎮衛生院的徐思紅便是其中一位。

  有擔當的護送員

  大年三十那天,天氣似乎也知人間疾苦,寒風刺骨,風雨交加。徐思紅忙完白天的診療工作,晚上又主動承擔起管家鋪大橋卡口的體溫監測工作。就這樣一輛接一輛的汽車,一波又一波的風雨,幾個小時後,身上的雨衣也似乎成了擺設,他不以為然。

  為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力度,各鄉鎮醫院需要接送肺部胸片異常、武漢返鄉人員或有密接史的高危人群到市人民醫院進一步檢查診治,於是徐醫生主動承擔了這項護送工作。這項工作既存在高風險,每次護送時間又不確定,一天下來他經常是忙到晚上十點後才吃上一頓飯。

  肯專研的“修理工”

  據瞭解,徐醫生的本職工作是放射科醫生,前面說的這些工作都是他完成本職工作以外完成的。就在2月8日,輪班的同事被臨時抽調走了,由於基層的醫務工作者人手不夠,所以他又兼顧著消防安全、汙水處理系統執行巡查以及院感染性醫療費物交接。有一次,汙水處理系統故障,他就蹲在汙水池旁認真的檢查修理,完全不顧髒和累。其他同事說“在平時的生活中他也挺愛鑽研的,這已經是數不清第幾次他在醫院排查修理故障了。”

  2月17日的晚上11點,檢驗科的血球分析儀突然發生故障,一直不停發出“滴-滴-滴”的警報聲。如果儀器故障,在疫情期間很可能聯絡到不到專業人員前來維修,那將會嚴重影響檢驗科的工作進度,同時不能及時將結果傳送給一線醫生作為診療依據,也會耽誤患者病情。顯然,在這個特殊時期,是極為不利的。所以大家再一次想到了徐醫生,跟他簡單講了一下情況,他二話沒說迅速趕來檢驗科試探性的開始排查修理,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經過反覆的摸索除錯,儀器終於修好了,等抬頭一看,已經是半夜三點多了。還來不及道一聲謝謝,他就離開了,臉上雖充滿了疲憊但他很欣慰。

  愛幫忙的“暖大廚”

  院裡院外總少不了徐醫生的身影,隔離病區組建時,床位需要調整,統一搬到指定區域,“來來來,我幫你”徐思紅立馬趕過去幫忙抬病床。只要同事有需要,他完成好本職工作後都是能幫盡幫,同事總是打趣:明明是個醫生,卻幹成了雜工,活脫脫的“徐雷鋒”。

  平時看大家值班挺辛苦,夜晚的同事偶爾也會覺得肚子餓,徐醫生只要有時間就會去廚房,搖身一變“暖心大廚”,承擔起替同事煮宵夜的工作。他說:“我做的根本不算什麼,跟那些在大城市一線奮戰的醫護人員比,真的微不足道。有時候,雖然是一個雜工的形象,不過能幫到大家,能把每一件事情做好,我覺得日子過得真的很充實!”

  時間還在向前,與疫情惡魔的戰鬥仍在進行,徐思紅依然忙碌地穿梭在醫院各個角落,一如既往地發揮他的“多功能”作用,不遺餘力的在崗位上發光發熱。

  2022抗疫個人先進典型事蹟10

  華江二委社群黨委副書記宋紹紅,在疫情防控工作開展初期,就按照街道要求全面瞭解自己網格中各樓棟的資訊,排查外地返津人員。自從大年三十疫情防控攻堅戰打響之日起,她就堅守在工作一線防控崗位,她所負責的網格中一位在隔離期的居民想要購買溫度計和蔬菜水果,當天,她為了確保隔離居民的正常生活,立刻從網上購買日用品並親自送到這位居民家中。除此之外,她還陪同社群獨居老人購買蔬菜水果和日用品,並幫助老人送到家中。有一天晚上9點多,她剛剛完成一天的工作到家,一位獨居老人打電話告知宋紹紅身體不舒服,可能是心臟問題,宋紹紅立刻和社群書記曹毅聯絡,並一同前往老人的家中,同時給老人的兒子撥打電話告知老人的情況。當她們到老人家裡時發現老人嘔吐不止,宋紹紅再次和老人孩子取得聯絡,這時老人兒子及時趕到,老人的孩子說應該是頸椎引起的反映,沒有大礙,宋紹紅和曹毅這才放心離開,當她回到家時已經是晚上10多了。

  宋紹紅就是這樣一位普普通通的社群工作者,疫情防控期間堅守社群大門的同時,還要為居民生活瑣事奔波。她曾說:“居民的事情都是大事,居民有任何需求,我們都應該第一時間去了解。尤其現在是疫情期間,居民生活有很大的不便,保證居民正常生活更是我應該做的。我累一點沒關係,看到居民臉上的笑容所有的疲憊就都煙消雲散了。”

  2022抗疫個人先進典型事蹟11

  覃鳳美,作為一名普通的社群工作者,同時又是一名普通的黨員,自從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以來,積極響應組織號召,時刻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積極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和所有奮戰在抗“疫”戰線上的所有“戰士”一樣,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全力以赴做好本職工作,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防“疫”戰而努力。

  她,瘦小的身軀裡充滿了大大的能量。她總是騎著電動車,為值守關卡的工作人員送水、泡麵、紙巾等物資,同時做好考勤、排班、協調等工作。只要鎮北社群關卡守護群有人提出需求,她便有求必應,急人之所及,第一時間趕到需要幫助的同志身邊。無論颳風下雨,總能看見那一抹穿梭於生活小區、巷口的身影,哪裡需要,她就去哪裡。鎮北社群共設定有29個關卡點,做好這些關卡點的後勤保障工作並非易事,但覃鳳美同志以極大的耐心和熱情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她說:“這是我應該做的。”

  自1月28日以來,覃鳳美同志和全體鎮北社群的所有工作者、黨員志願者,街道辦同事一樣,全身心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備齊疫情防控宣傳單、入戶登記表等趕往社群各個小區、街道樓幢,街巷進行入戶防控排查、資訊採集。前期作為社群“防控小組”,主要負責不間斷地對社群開展宣傳、巡查、排查、入戶走訪等工作。同時透過移動喇叭,張貼橫幅,發放宣傳手冊等方式把防疫知識傳遞進市場、小區樓幢。為確保不遺漏一個家庭,做到無死角全覆蓋,每天都要穿梭在每一個樓幢,每一個單元,每一個住戶之間進行採集,排查登記。與此同時,發揮黨員的積極性,組織開展流動黨員疫情防控宣導,為疫情防控自願愛心捐獻等工作。

  她說:“防疫工作尚未成功,仍需努力。經過這次的經歷與考驗,在今年後的工作中,我將會以更加飽滿熱情,更加自信地投入到社群的工作中,更好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是的,正如覃鳳美同志所言,目前,我們仍需咬緊牙關、齊心協力抗擊疫情,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

  2022抗疫個人先進典型事蹟12

  東昌里社區書記李桂芳。她是一名軍嫂、是社群黨委書記中的老將。今年,她自覺放棄休假回老家,主動擔當在抗疫工作一線。大年三十當天,她和她的女兒一起在社群防疫工作中度過。她90後的女兒主動支援社群工作,加入到防疫材料張貼、發放明白紙的工作中。這是兩代人的共同堅守,也是家屬對於一線防疫工作的支援,更是我們戰勝疫情的底氣和希望。

  從大年三十之後,她從未停歇。在開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各項工作過程中,她都親自部署,全力推動,帶領全體社群工作人員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社群居民紛紛稱讚說,東昌里社區李書記,工作上熱情與耐心,事業上堅定與執著,是一個優秀共產黨員的真實寫照。

  2022抗疫個人先進典型事蹟13

  把休息留給別人,把工作留給自己。東昌里社區殘疾專幹曹學軍,大年三十,不是當天值班的他正在親戚家團聚,聽聞要走訪入戶下發明白紙等宣傳材料的通知後,主動向社群書記打電話主動請纓,並當即從親戚那邊回到社群發放各類宣傳材料整整一天。從大年三十到現在,一天也沒有休息過。

  主任說讓他休息一天,他說我離家近,家裡也沒啥事,讓別人先休息吧。每天值班之餘,都回到社群繼續做殘疾人相關工作。連日來,他主動值夜班,在沒有排夜班的時候就去替值夜班的同事站崗,並主動問其他人說誰有事需要值班都找他。社群書記稱讚他說關鍵時刻真給力,是一位用行動詮釋擔當的好同志。

  2022抗疫個人先進典型事蹟14

  楊楊,女,中共黨員,先鋒街道西三社群副主任。1月12日,該同志排查發現兩位自綏化市望奎縣來牡人員,因疫情無法回家,臨時租房居住在轄區新天地公寓7號樓,她第一時間在小區門口以及單元門張貼告知,並按照中風險地區返牡人員管控要求,及時做好相關穩控工作。同時,耐心做好小區居民思想工作,經多次溝通交流後,2人同意到指定賓館接受集中隔離,並按要求及時與小區物業公司對接,對該戶居住樓棟及公共區域進行清潔消殺,有效杜絕安全隱患。

  2022抗疫個人先進典型事蹟15

  時夢澤,女,中共黨員,先鋒街道郵政社群黨委委員。該同志嚴格落實“五有一網格”和“四方責任”的工作要求,透過電話、走訪入戶等方式,對其所負責的網格內小區居民進行多次詳細排查,並逐一核查返牡人員的出發地、隔離措施以及身體健康狀況。在排查祥和家園小區時,發現一戶居民妻子提供的資訊與其丈夫上報的資訊不符,懷疑其丈夫很有可能從澳門返牡,而非之前上報的海口。立即聯絡轄區民警,並對該戶居民做了長達2個小時耐心勸導,最終勸解其去集中隔離。目前,該戶居民一家三口已經按照防控要求進行集中隔離,核酸檢測均呈陰性。

  2022抗疫個人先進典型事蹟16

  王丹丹,女,先鋒街道郵政社群工作人員。該同志注重在排查工作“細”和“實”上下功夫,確保不走過場、不留盲區。在排查到國貿二區一樓商戶時,發現一旅店內4名年輕人入住資訊登記不全,經與旅店老闆反覆詢問,轄區包片民警核實調查後,確定其中3人於1月5日林口抵牡人員。按照區防指工作要求,入住4人和旅店經營者已全部完成核酸檢測,並對4人進行14天健康監測。

  國有難,操戈披甲;人有危,眾士爭先。他們不顧安危、義無反顧衝鋒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他們是敬業的“排查員”,走遍千家萬戶摸排資訊;他們是多面的“宣傳員”,深入群眾宣講防疫知識;他們是暖心的“疏導員”,為群眾排憂解難開展心理疏導,為特殊人群和困難家庭代購送餐,他們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作出了重要貢獻。

  他們也是妻子,是丈夫,是父母,是兒女。他們的家中,有耄耋的老父親需要照顧,也有新生的小嬰兒需要保護,還有一家老小的日常需要打理,然而疫情之下,他們卻舍小家顧大家,全心撲在社群裡,把所有的`溫暖和愛獻給了社群居民。

  2022抗疫個人先進典型事蹟17

  馬正明同志,男,現年56歲,漢族,中共黨員,初中文化程度,自2018年1月起,擔任永昌街道中村社群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他始終以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品格嚴格要求自己,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默默地踐行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黨務工作上兢兢業業,恪盡職守、辛勤工作,出色地完成了永昌街道黨工委交給的各項任務,為社群黨建及其它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由於工作出色,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可喜成績,多次榮獲“優秀黨員”、“平安村(社群)”、“優秀社群幹部”、“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發生以來,為切實做好中村社群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居民生命健康和社會穩定,嚴格落實保山市隆陽區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馬正明同志長期堅持帶領社群“兩委”成員紮根疫情工作,兢兢業業,全力以赴做好各項疫情防控工作。“疫情如同戰情,關鍵時刻,黨員應衝鋒在前,我作為社群黨支部書記必須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堅決帶頭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把居民的安危放在心裡,把防控疫情的責任抗在肩上,把做好疫情監測、排查、宣傳、防控等作為第一職責,堅守崗位、勇挑重擔、衝在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使命和擔當。

  根據疫情形勢,永昌街道在中村社群設定新冠疫苗接種點。自從疫苗接種到現在,他每天都積極配合醫務人員的各項工作,經常拖著疲憊的身軀很晚才到家,但只要接到有情況的電話,又匆匆趕來處理。排查是否有高風險地方入隆,對其嚴格管控、重點觀察,及時掌握每日身體狀況並上報上級部門。在防控第一線,他帶頭對來往人員進行登記消毒、逐戶排查返鄉人員、走訪隔離家庭、進行消毒等等,嚴格落實管控措施,阻斷病毒傳播途徑。不管什麼事,他都走在前、帶頭幹,為了讓居民瞭解疫情防控知識,他親力親為給居民發放宣傳單、貼上公告,面對面給居民講解防疫知識,引導居民少出門,出門戴口罩,做好自我防護。他的盡職盡責和主動熱情,堅定了大家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

  在疫情防控緊要時期,因為天氣逐漸變冷,工作任務重,他的左手關節疼痛病又犯了,疼痛難忍,但他咬牙堅持,從未放鬆一絲一毫,大家勸他回家休息一下,他卻笑著說,與在各醫院前沿陣地搶救冠狀病毒肺炎病人的醫護人員相比,我這點疼痛根本不算什麼,繼續奔波在防控工作的路上。

  多年來的社群工作經驗,讓馬正明同志充分認識到事業興衰關鍵在黨、根本在人。他認為社群工作千頭萬緒,作為“班長”不僅要提高自身素質,更要培養一支廉潔高效、務實為民的社群幹部隊伍。因此,他十分注重強化社群“兩委”班子建設,提出了有創新意識的目標:以人為本創先進,服務居民做表率。即勤奮工作,做社群幹部的表率;發揮作用,做黨員的表率;創先爭優,做同行的表率。在他的帶動下,社群工作人員以把自己打造成一個“複合型”的社群幹部,經常深入居民瞭解民意,排查疫情,管控居家隔離人員,紮實練好“三套基本功”,即“會做、會說、會寫”,切實幫助居民解決實際困難,充分發揮了“一個支部一座堡壘”的作用。

  “疫情不退,我們不撤”。中村社群兩委班子及工作人員在馬正明同志的帶領下,以實際行動踐行“站得出來、衝得上去、迎難而上、勇挑重擔”的諾言,有信心、有能力打贏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阻擊戰。

  2022抗疫個人先進典型事蹟18

  應紅麗,女,44歲,中共黨員,青雲譜區人大代表,青雲譜區岱山街道堯順社群書記、主任。

  在中國傳統新春佳節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傳染病席捲大半個中國,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命安全。疫情意味著命令,責任意味著行動。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應紅麗帶領社群幹部一道,全身心的投入到防控戰鬥的第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人民代表為人民”的鏗鏘誓言。

  堯順社群是剛成立不到兩個月的新社群,社群有三千多住戶,一萬多常住人口,屬典型的城鄉插花地段,為開放式小區,人員結構複雜,人口流動性大,同時小區各種社會配套設施相較完善,店面有160多家,疫情發生後她親自帶領社群幹部到每家店面做解釋宣傳工作要求暫停營業,透過不斷地宣傳和說服,店主都自覺關停店面。目前,對外開放的有一箇中型象湖農貿市場,七個大小不等的超市及四家水果店,以及多家藥店等保民生的店面營業。

  “我是人大代表,有著豐富的群眾工作基礎,我是群眾選的,我理應為群眾做點事”在防控第一線,她總是身先士卒,衝鋒在前。自疫情暴發以來,她帶領社群幹部始終奮戰在防疫第一線,充分發揮了人大代表的先鋒楷模作用,讓奉獻精神閃爍光芒。時刻把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了第一位,把風險留給自己,忘我工作,充分展現了一位新時代人大代表的亮麗風采。

  她,事無鉅細、親自參與

  疫情就命令,防控就是戰場。在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戰中,應紅麗代表深知該戰役責任重大,在上級部門的領導下,帶領社群幹部制定了嚴格的防控措施。一是廣泛開展疫情防控宣傳教育,提高社群居民的防範意識,引導社群居民不出門、少出門,不到人多的地方聚集,出門戴口罩、戴手套,正確佩戴防護口罩,勤洗手,勤通風,學習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身體免疫力。該同志親自錄製宣傳音訊,利用小喇叭在小區迴圈播放,同時為確保宣傳到位,印發了數千份宣傳單,貼到每棟樓的每個單元,對個別人員進行上門入戶宣傳,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二是落實責任制,堅持以制度管人,細分工作責任,把責任落實到每個人,形成防控疫情人人有責的工作態勢;三是對小區封閉進行管理,封閉小區部分出入口,在主要出入口設卡,對進出的人員和車輛進行登記和測量體溫,嚴密監控小區的進出人員的身體狀況,做到早發現、早處置、早隔離,確保小區居民不發生疫情。四是加強社群衛生保潔,落實病媒消殺措施,嚴格落實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對電梯按鍵、門把手、門禁開關等高頻次接觸裝置要重點清潔和定期消毒,設定廢棄口罩回收桶和回收點,並集中銷燬;五是加強重點人群的管控,全面落實重點人員居家隔離管理制度,加強返鄉人員排查管控,尤其是對在疫情期間有過武漢出入或接觸史的人員登記造冊,摸清疫情期間的活動軌跡,切實築起群防群控的最嚴防線。當她排查出居住在北區7棟1001室的蘇秋香夫婦來自武漢時,她第一時間向上級有關部門和領導彙報後,迅速對其採取隔離措施。

  她,不懼風險、堅守一線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爆發,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帶來極大的危害。由於該病毒的潛伏期長、傳染性強、危害大、潛伏期會傳染等特點,同時小區屬城鄉結合部,流動人口多等方面,給防控工作帶來諸多不利因素,加上社群幹部大多不具備醫護的專業知識以及口罩等防護裝置嚴重缺失,防控工作充滿了風險。應紅麗同志沒有懼怕,而是主動跑到防控工作的最前沿。她帶領社群幹部,在有限的防護裝置條件下,近距離接觸每一位社群居民和來訪人員,進行宣講、登記、體溫測量、把守卡口和護送隔離人員。

  她,忍辱負重、堅持原則

  在舉國上下都在齊心協力抗擊疫情時,由於認知上的差異,仍有不少人員對疫情的危害認識不足,對社群的疫情防控工作不理解、不合作、不支援、甚至出現排斥、抵抗等行為,強行衝崗,公共場合不戴口罩,有事沒事在小區閒逛、聚集,故意反覆出入卡口,拒不接受體溫測量,謾罵社群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等現象時有發生,她總是耐心的給他們做思想工作,給他們講解國家政策、疫情的危害、防控的知識與重點,以及不做防護可能帶來的危害等知識。她常對社群幹部說,只要疫情不在小區出現、只要居民身體健康,受點委屈沒什麼,為人民服務是我們共產黨員的宗旨。

  她,舍家為民、不計得失

  應紅麗,一個弱女子,疫情發生後,作為社群負責人的她,就不再是個弱女子了,而是強者,在得到父母、丈夫、孩子的理解與支援下,她全身心地投入到防控工作當中,每天工作14小時以上,從早上8點到晚上10點後,一直都在防控崗位上,部署工作、落實措施、小結分析、查漏補缺、總結上報、小區巡邏、勸離聚集、宣傳講解等已經成為她的工作中心詞。她,是個孝子,父母今年都已經八十多歲了,是需要子女照顧的年齡,疫情發生後,她卻無暇顧及年邁的雙親;她,是個好媽媽,和放假在家的女兒卻沒有時間說上半句話,每晚她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看到的是已經熟睡的女兒。

  她常說:社群是我家,為社群做點事情是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何況我還是一名人大代表,群眾選我,我理應為群眾做點事!”

  2022抗疫個人先進典型事蹟19

  從事精神科臨床工作20餘年,谷偉同志始終把高度的政治覺悟和擔當意識融入到工作之中,高質量完成各項業務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作為一名精神科醫生、一名黨員領導幹部,他時刻衝鋒在前、響應在前、引領在前、行動在前、指揮在前、擔當在前,以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為己任,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擔責,用實際行動和忠誠詮釋了一名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工作中,谷偉同志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努力鑽研業務,理論聯絡實際,善於總結提煉。堅持每週到臨床科室查房、檢查、指導、督導,現場解決問題。主動參加各種規範化培訓及繼續醫學教育學習,掌握精神科新知識、新理論、新方法、新經驗,運用於臨床,服務於患者。尤其對精神科急危重症能夠進行快速識別、有效診斷、及時處理。他經常指導下級醫生工作,形成傳幫帶教氛圍。在抗擊新冠疫情工作中,谷偉同志帶頭立足本職,主動請戰,衝鋒在前,堅持戰“疫”情。在全院形成支部書記“帶頭衝”,班子成員“跟我上”,廣大黨員“向我看”,全體職工“跟著幹”的戰鬥氛圍。他就是這樣以黨員的先鋒表率始終衝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最前線,為保護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2022抗疫個人先進典型事蹟20

  白雪陽同志自從承擔住院部四病區及急診科主任以來,堅持病人為親、醫院為家的原則,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工作兢兢業業,多次被醫院評為先進個人及優秀醫師,作為一名精神科醫師,他數十年如一日,以嚴謹的科學精神鑽研提高著醫術,為眾多的精神疾病患者帶來了光明和希望。

  他帶領科室無私奉獻,聽從上級安排,積極應對各種精神科急診出診,完成健康扶貧及應急演練等任務。面對各種精神病患者的衝動傷人事件,不懼危險,衝鋒在前,配合政府及公安系統排除安全隱患,為社會和諧安定貢獻出自己的力量。2020年初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加劇,急診科在外出接診一名精神病患者時,因患者具有發熱症狀,且是從有確診病例的城市回來,為防止感染可能,需要給患者戴上口罩。由於患者受精神病性症狀控制,極不配合,且防護物資的缺乏,接診人員僅配備有口罩,被感染的風險很高,大家都有些束手束腳。關鍵時刻,接診醫師白雪陽果斷上前,安撫住了患者,戴上了口罩,並將患者送至漢中市第二人民醫院進行檢查,最終排除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可能。事後有其他工作人員問他萬一該患者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你怕不怕,他簡單回答“沒有什麼怕不怕的,當時只想著趕快控制住患者,防止感染傳播。”

  2022抗疫個人先進典型事蹟21

  針對醫院的決策部署,在疫情期間,考慮到精神病患者發病就診的因素,我院應急處置病區於2020年1月27日臨時組建。應急處置病區醫務人員堅持8小時輪換,儘可能不接觸外界,嚴格落實病房及辦公區域每日的消毒,防止交叉感染,病人就餐前嚴格洗手消毒、測溫,落實一人一餐桌,相隔一米,互不搭話。

  記得2020年1於28日收治患者郭某某,男,22歲,臨床診斷:癲癇性精神病,在新入院病情不穩之際,癲癇發作頻繁,家屬因特殊原因無法照顧,宋平作為病區管理者,以身作則,時時刻刻密切關注患者一切動態變化,在病人不能自主進餐,不能自主解決大小便的情況下,他主動協助患者進食及排尿排便,不怕髒、不怕累,在精心的照顧與藥物治療下,於2月10日患者病情得到明顯改善,家屬對此治療效果非常滿意,因住院期間關愛幫助,患者家屬當面向他表達了感激之情。

  疫情期間,院領導考慮到應急處置病區的特殊情況,將捐贈的口罩傳送給醫務人員,宋平堅持能省則省,把口罩分發給新入院的患者及家屬,讓他們感覺到安慰,覺得有保障。宋平說,在疫情沒有結束之前,會繼續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與時間賽跑,為生命護航。

  2022抗疫個人先進典型事蹟22

  餘亭,今年43歲,金銀潭醫院隔離病區南四病區主任。

  從去年12月29日接到院領導的命令,火線成立全新的病區。金銀潭醫院成立抗擊新冠肺炎病房,餘亭主動請纓第一批上前線。時至今日,他已經連續奮戰了近60天。目前他所在的病區6名醫生,20名護士,共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近200人,出院患者達150人。和以前不同,他們現在每天都會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進入病房,病房住的滿滿當當,所有的患者都沒有親屬陪護,甚至有些老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每次離開病房,全身都是水,但是餘亭馬上會換一身衣服,繼續投入到緊張的疫情當中去。

  面對這次疫情,醫護人員壓力很大,都不敢回家,有的醫生、護士就住在值班室,有的醫生護士在附近酒店,這樣既能夠遇到緊急情況馬上集結,同時也為了保護家人,他們的家人都很擔心,但更多是關心、鼓勵。目前,這次疫情正處於最關鍵的時候,餘亭說:“所有醫護人員更應該團結一心、互相鼓勵、堅定信心,相信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疫阻擊戰。

  餘亭是金銀潭醫院隔離病區南區主任,每天,餘亭一大早就進到隔離病房查房,挨個瞭解患者的情況,從喘氣嚴重不嚴重、獨立去上廁所困難困難,到血氧飽和度等醫學資料,他認真記錄。接近中午時,他才能脫下防護裝備回到辦公室,整理患者們的病情,逐一進行分析,誰需要調整用藥,誰需要進一步檢查,誰需要重點監護。除了技術上的治療,也得幫患者做心理建設。他要求手下的醫生護士,一定要為患者豎立信心:“患者有了戰勝疾病的信心與意志,就會更努力地去做有益於自己康復的事情,再加上實際的治療措施,恢復就會快一些。”

  “我經常對我的醫生和護士說,我們都很疲憊,但心理一定不能累,心理防線一定不能垮。當我們穿上這身白大褂,就時刻牢記自己神聖的使命,救死扶傷,大愛無疆,這是我們應該去做的事情。”

  2022抗疫個人先進典型事蹟23

  一聲電話鈴響,驚醒了午夜的夢,從請願得到組織的批准到踏上奔赴武漢的機場,李慧平一直處於激動興奮和不知所措,激動的是承擔著光榮而又艱鉅的任務,不知所措的是等待他的是一個陌生而又危險的境地。與他同行的天津市支援湖北河西醫療隊的九名戰友,即將拉開一個屬於自己一生銘記的序幕。赳赳黃炎,復我河山,血不流乾,死不休戰。

  2月9日出徵;2月11日任天津市援湖北河西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2月12日作為組長的李慧平帶領隊員進艙。3月10日赴武漢協和醫院西院重病區。李慧平開始了他不平凡的工作。由於他的特殊身份—男護士,被抽調物資處,負責天津醫療隊和河北醫療隊伍的醫用物資以及將近1000病人生活物資、治療物資、重要物資的配送。每每一個班以後他都是大汗淋漓,刷手服已經浸溼,帽子下面是溼漉漉的頭髮,但沒有埋怨與不滿,因為他堅信這是一名醫務工作者、一名共產黨員應有的職責與擔當。

  2020年3月8日,這是一個雙重節日,不僅僅是女生們的節日,也是江岸方艙醫院休艙的日子,就在這一天,隊員們手舞足蹈的慶祝時,接到了新的任務--武漢協和醫院西院重病區,303人的醫療團隊選派40人,而李慧平就是其中的一員。

  重症區裡面臨的.是一個個重症的病人,緊張強度和技術強度讓他感到略微的不知所措,但推起了治療車,走進病房,每個人的生命體徵,隨時處理醫囑,病重的病人隨時翻身拍背,推藥、測血糖、打胰島素、時刻會檢視病危患者的情況,每一樣的操作他可以迎刃有餘,四個小時的班雖然時間不長,但一分鐘也不停歇,與武漢戰友扛起了那個時段的病房,出紅區到緩衝區再到綠區,到車上已經腿邁不開了。回到駐地已經凌晨三點,因為關艙,身為黨支部書記和宣傳委員的他還需要做大量的文字和宣傳工作,一刻也不能停擺,他跟自己說一句“繼續加油”,它不是終點,而是駛向另一個彼岸的開始。

  2022抗疫個人先進典型事蹟24

  突如其來的新一輪新冠疫情,威脅著菏澤百姓的生命健康。在這關鍵時刻,有無數的勇士挺身而出,為守護菏澤群眾的健康嘔心瀝血。海巖同志是菏澤市立醫院藥學部的一名主管藥師、中共黨員、轉業軍人,他於第一時間就響應市委市政府和醫院領導的號召,勇於向“疫”而行,扛責在肩,不畏辛苦,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一名醫務工作者的奉獻精神和新時代的軍人本色。

  疫情面前,他是無懼無畏的“逆行者”。抗擊疫情是一場沒有旁觀者的全民戰爭,身為一名醫務工作者,一心為了群眾的生命安全,海巖同志毅然選擇了逆向而行。7月24日起,他總是利用休班時間,主動參加小區的志願者服務:協助小區醫務人員開展核酸檢測,認真幫助查驗身份資訊,並耐心向居民講解核酸檢測注意事項等。有時剛剛下夜班後他也投入到志願服務工作中,為了將這種精神傳遞給下一代,他還帶領16歲的女兒一起服務,透過言傳身教,讓女兒也感受到了“不忘初心、服務大眾”的精神操守。女兒向爸爸媽媽表示,自己感受到了服務工作的價值和不易,自己平時會多學做家務,讓爸爸媽媽少操心,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工作中去。

  疫情面前,他是銳意進取的“實幹者”。據瞭解,自2019年底新冠疫情以來,海巖同志總是第一位報名,請求投入到第一線服務工作中,至今在醫院發熱門診藥房已連續奮戰3年時間。7月31日,海巖同志被抽調到菏澤市方艙醫院進行支援。菏澤方艙醫院緊急啟動後,一切工作都要從頭開始,工作內容和流程也是千頭萬緒。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海巖同志在不辭辛苦,加班加點地梳理和執行工作。有時,他連續工作3天,每天都工作達13個小時以上。由於廢寢忘食,他經常錯過飯點,餓了就用泡麵充飢。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方艙醫院建立和實施了全面地購藥、驗收、入庫、出庫、養護等流程,全力保障了方艙醫院的藥品供應和藥品質量安全,極大地提升了方艙相關工作的效率。

  疫情面前,他是舍小家顧大家的“奉獻者”。由於疫情防控責任重大,為了切實履行崗位職責,海巖同志真正做到了顧大家、舍小家。海巖同志的愛人也是一名醫務工作者,夫妻二人都堅持在抗疫一線。兩人協商錯開排班,輪流照顧老人。由於不能時時陪伴在家人身邊,他對於近70歲的母親和16歲的女兒不能給予及時地照顧和關心,因此心有愧疚。但是他表示,由於防疫工作的特殊性,他能做到的就是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因為只有守護好大家,才能真正保護好自己的小家。在公與私的天平上,他毅然堅守疫情防控一線,這種以大局為重、甘於奉獻、紮實工作的精神受到同事們的一致好評和讚揚。

  疫情在前,責任在肩。海巖同志作為是一名普通的醫務工作者,在抗疫一線,默默無聞,任勞任怨,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付出彰顯了責任與擔當。

  2022抗疫個人先進典型事蹟25

  歲末年初,本該熱鬧、溫馨的春節被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開始了。

  我叫xx,xx中心衛生院的一名防疫醫生。新年第一天清晨,我從老家趕回醫院,來不及思考疫情防控工作的風險,一心想著:作為醫務工作者,參加疫情防控我責無旁貸,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院領導的工作安排下,我負責流行病學調查和密接者體溫監測工作。

  從1月25日起我每天穿著白大褂、防護服,戴著防護帽、口罩、手套,抱著體溫計盒穿梭在石寶鎮的大街小巷,為密切接觸者進行每天兩次的體溫監測和異常症狀資訊登記。隨著疫情的發展,我鎮疫情防控工作越來越嚴峻。在感染病例持續新增的同時,意味著需要體溫監測人員也越來越多,工作量增加,心理壓力不斷增大,緊迫感也越來越強烈。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時間和體力消耗,提高工作效率,我迅速熟悉全鎮每條街的位置、環境,合理規劃每天的步行路線。即便如此,一輪體溫監測下來也需要花上3、4個小時,每次脫下防護服時,後背已經打溼一片,取下手套雙手已經被汗水泡得發白,每天至少步行2萬餘步。有好幾次,當我在入戶爬樓梯覺得疲憊吃力的時候,當我戴著口罩一路小跑踹不上氣的時候,就想想在前線抗疫、逆風前行的同行醫務人員,在四處籌措防控物質、加班加點工作的醫院領導,在挨家挨戶排查外來人員的鎮村幹部,深夜還在烈烈寒風的值守交通要道的同事和民警,大家都在為抗擊疫情出力,我必須調整好自己的狀態堅持下去。一天的體溫監測結束後,資料登記彙總上報是我最幸福的時刻,一是因為看到記錄本上沒有一個異常資料,覺得一切辛苦都沒有白費;二是終於可以不用再走路,因為實在邁不動腿了。

  在近2個月的體溫監測期內我共為14戶人家61名密接者監測體溫,未發生疫情擴散,所有密切接觸者順利解除醫學觀察。在那一刻,我感覺自己如釋重負,順利完成了使命。

  作為一名“90後”醫務工作者,代表著新時代的精氣神,我們懷揣著對工作的滿腔熱情,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精神充分展現了醫務工作者的亮麗風采。這場特殊的戰役於我是一段不平凡的經歷。我想,在未來,它將成為我職業生涯的崇高信仰,支撐著我一路向前,併為此感到自豪!

  2022抗疫個人先進典型事蹟26

  疫情如火,分秒必爭。連日來,xx街道廣大黨員群眾為抗擊疫情踴躍捐款捐物的事蹟層出不窮,讓人無不感動落淚,充分彰顯了全村廣大群眾團結一心,抗擊疫情的堅定信心和決心。

  “今天是誰在值班?我要為國家抗擊疫情捐款。” x月x日上午,xx和xx在父親的陪同下,來到xx辦事處,將自己的壓歲錢xx元捐給街道里,為疫情防控盡一份力。姐姐xx就讀於xx中學x年級,弟弟xx就讀於xx小學x年級,這讓值守人員很是詫異和感動。

  當班值守人員看到是兩個孩子捐款後,提出他們是孩子,執意不接受他的捐款。“我們雖然是學生,但是沒有黨和政府,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聽說現在國家有災難,疫情嚴重,有很多人在受苦,大家都在為國家捐款,我們也來表個小小的心意,我們就把春節的壓歲錢捐給國家”。兩個孩子說。

  “作為一名黨員,我經常教育他們要做黨的孩子,愛黨愛國,看到他們長大了,很欣慰,我今天帶著孩子來,把他們攢的xx元零花錢捐給國家,用於這次疫情防控,貢獻一點心意。”孩子父親xx說。

  據瞭解,疫情發生以來,該街道積極號召黨員群眾為抗擊疫情捐款,大家紛紛慷慨解囊、伸出援手,包括很多貧困戶、五保戶也都積極捐款,大家用愛心繪就出一幅幅溫暖的畫卷。群眾的行動給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以巨大鼓舞,大家紛紛表示,有廣大群眾的支援,一定要嚴防死守,抗擊疫情,堅決打好疫情阻擊戰,守護廣大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像這樣無私奉獻的愛心人士還有很多,在他們當中,有黨員幹部,有做生意的個體商戶,有衣著樸素的村民,還有小學生。他們在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支援、捐贈款物的同時,彰顯了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在國家有難時,此舉更加增強了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彰顯了黨員幹部和群眾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援與理解,體現了幹群同心協力共抗疫情的決心,必將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注入強大動力。

  2022抗疫個人先進典型事蹟27

  張繼先奶奶,1966年出生,今年54歲了,醫學碩士,參加工作三十餘年。張繼先醫生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此刻是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與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教授、內科黨支部書記。

  抗擊“非典”的故事。2003年“非典”時,37歲的張繼先就是江漢區專家組的成員,每一天的任務就是下到各個醫院排查疑似者。從那時起她就養成了看病要問病人的住址、職業的習慣,也正是“非典”時期鍛煉出來的思維模式,使她養成了對病毒敏銳的洞察力,對疫情高度的警覺性。榮獲抗擊非典戰役“三等功”。

  “疫情上報第一人”的故事。去年12月26日上午,張繼先奶奶接診了家住醫院附近小區的老兩口兒,他們因發燒、咳嗽就醫,拍出來的胸部CT片,雖然症狀看起來像是流感或普通肺炎,但CT片的結果與兩者有明顯的區別。他們兒子的CT片,肺上也有特殊表現。同一天,還有一位華南海鮮市場商戶,存在同樣的發燒、咳嗽和肺部表現。28日、29日,門診又陸續收治3位來自華南海鮮市場的病人。前後7個病人症狀和肺部表現一致。張繼先敏銳地意識到情景不對,向醫院進行了報告。醫院高度重視,立即決定上報。張繼先的堅持上報,為武漢市、湖北省,乃至全國衛健部門拉響了警報。12月底,國家衛健委派出高級別專家組,赴武漢調查病情,迅速應對處置。張繼先成為“疫情上報第一人”。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張繼先奶奶“像救火隊員一樣”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在離新冠肺炎疫情最近的地方戰鬥。她從網上又團購了30件帆布衣服用作防護。至於為什麼團購而不是讓單位配發,她說:“如果醫院配發的話需要訂做,而網上買能夠很快到貨。”她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張繼先的情緒不止一次崩潰。有的病人病情發展太快,手段用盡,還是走了,她大哭;有時防護服快沒有了,口罩快用完了,她大哭……“我這次把一生的眼淚流光了!”這一個月來,睡眠嚴重不足,體力嚴重透支,她說自我已竭盡了全力。

  2月6日,湖北省給予張繼先同志記大功獎勵。把最高的榮譽給醫護人員!把最美的稱讚給白衣天使!把最便利的條件給一線的戰士!把最優厚的待遇給為這次抗疫做出貢獻的人!

  張繼先奶奶在疫情面前,身經百戰的,臨危不懼,敢於擔當,如今又一次衝在了戰鬥最前線。她是最美的白衣天使,也是一名抗擊疫情的老兵,更是一名勇敢的戰士。值得我們每個小朋友學習,讓我們向張繼先奶奶致敬!

  2022抗疫個人先進典型事蹟28

  目前,新冠肺炎重症人數佔確診人數的比例不斷下降,治癒率也顯著提高。今天(3月14日),我們就來認識一位重症醫學專家。17年前他曾參與抗擊非典,17年後他再次站到抗疫一線。他說,我是一名老兵,一定會圓滿完成任務。

  作為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童朝暉每天要巡診兩到三家醫院的重症病房,除了武漢,還要奔赴孝感、黃岡、黃石、鄂州等地指導重症患者救治。每到一個床位,他都會向主管醫生和護士提出一連串的問題,督促醫護人員專注於每一個診療細節。

  17年前,童朝暉在北京臨危受命,擔任SARS病房主任,收治近百例非典患者,無一病亡。17年後的今天,他再次請纓來到疫情一線。

  剛到武漢時,童朝暉用了兩天時間,把當時定點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三家醫院的收治情況摸查了一遍,並做了詳細的查房筆記,總結新冠肺炎的發病特徵,為後續來到湖北的重症醫務人員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目前,湖北已彙集了1.9萬多名重症專業醫務人員。

  每天在不同醫院的重症病房之間奔走,分析病例、參與救治,忙碌之餘,童朝暉還會及時整理發現和思考,寫下診療日記。關口前移,就是他和專家們經過臨床觀察和研討之後,提出的重要診療建議,已經納入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經過他們的努力,很多重症患者都在逐步恢復中。

  白天忙完病房巡診,晚上回到駐地,童朝暉還會和國內外的同行們交流會診心得,探討和分享治療新冠肺炎的經驗。

  童朝暉是湖北黃岡人,父母就住在離武漢兩個小時路程的黃岡蘄春縣,而來武漢的這50多天,童朝暉卻沒進過一次家門。母親發來微信說:你聽從黨的召喚,從北京來到武漢。我們為你感到驕傲,我們二老在家不出門、不串門,你不必擔心,就是守望你早日歸來。

  2022抗疫個人先進典型事蹟29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在疫情襲來最危險的第一線,是駐守鄉村的村醫,堅守崗位,勇敢逆行,用平凡之軀,守護你我的安危。就是這些平凡的村醫,為我們撐起了疫情防控的一道屏障,守護著我們的生命健康安全。三口塘鎮兩位年過七十的老村醫,原本應該退休在家頤享天年,但毅然選擇了成為一名抗“疫”戰士,在重病纏身的情況下,仍不顧自身安危,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他們的事蹟,感動了鄉親們。

  鄭新選是三口塘鎮石湖塘村的村醫,今年73歲,身患肝病,體質很差。為了抗擊疫情,積極響應縣防冠指揮部的工作要求,每天堅持上門為湖北返鄉人員、密切接觸者測量體溫。其中有一位密切接觸者極不配合,且體溫反覆,每次測量體溫鄭新選都不厭其煩地耐心解釋,反覆宣傳,風裡雨裡從未間斷,積極為該密切接觸者聯絡上級會診,並安排了4次轉診檢查,成功排除了患有新冠肺炎的可能。

  莫朝雄是三口塘鎮豪山口村的村醫,今年71歲,身患高血壓、糖尿病,腿腳行動不便。接到疫情防控命令後,從未抱怨,堅持為武漢返鄉人員監測體溫,宣傳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相關政策。一開始也受到了武漢返鄉人員的冷諷和口頭謾罵,但是透過不斷的解釋宣傳,最後得到了他們的認同及配合。因工作勞累,在2月9日發生低血糖反應導致昏迷不醒,及時送往縣人民醫院住院治療,在住院期間依然不忘安排其女兒莫金梅(本鎮另一個村的鄉村醫師)繼續給豪山口村的醫學觀察人員測量體溫,自己身體略好就堅持要出院回來工作,希望透過自己的力量,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給村民帶去一份安心。

  七旬抗“疫”戰士鄭新選、莫朝雄,就是我們身邊平凡英雄,是防控一線“最可愛的人”。我們之所以能健康、幸福、平安,正是有許許多多像鄭新選、莫朝雄一樣的人,在危難面前堅守崗位,無私奉獻,他們平凡而偉大。作為被這些平凡英雄默默守護的普通人,為鄉村醫生鄭新選、莫朝雄點讚的同時,也應該積極配合他們的工作,助力早日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2022抗疫個人先進典型事蹟30

  “醫學的使命,就是健康所繫,性命相托,救死扶傷,為民服務,我會從一而終的堅守一個醫者的崇高使命和責任擔當。”這就是家庭醫生醫生鄧青當初選擇醫生行業時的內心宣言。13年來,她始終不忘初衷,在平凡的醫生崗位上恪盡職守,兢兢業業,履行著她當年的承諾。她認為凡是關乎生命健康的都不是小事,作為居民的健康守門人,要警鐘長鳴,防患於未然。

  “醫者父母心”,在她這裡從來就沒有貧富貴賤,老弱病殘之分,只要來她這裡就診的每一位患者她都認真對待,仔細檢查、耐心施治,用真心、愛心、耐心去呵護每一位患者。

  4歲的小琳,從小一直反覆咳嗽,四處尋醫,久治不愈。鄧醫生耐心的接診了這位瘦弱的小患者,經仔細聽診後發現其心臟有不明顯的雜音,綜合分析後鄧醫生向其家屬提出了“先天性心臟病”的考慮,給出轉診建議和指導,囑咐其家長儘快帶孩子到上級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和治療,由於診治及時,為治癒疾病贏取了時間,真正做到“防患於未然”。孩子出院後,鄧醫生做好追蹤隨訪和術後健康指導,小琳及其家人表示鄧醫生“醫術精湛,醫德高尚”,並感激鄧青醫生首診負責和細心醫治。鮮花和掌聲固然美好,但是對於鄧青醫生來說,最讓她感到幸福的是患者痊癒後的笑容。

  病人的信任和認可,是她源源不斷的前進動力!所以她在臨床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在專業知識和技能提升的同時,還廣泛涉獵心理學,營養學,健康管理學,中醫適宜技術等學科。她總是自嘲的說:“家庭醫生在同行口中就是“萬金油”,但是不要介意,我們更不要低估一個家庭醫生的職能,作為一個健康守門人,我們要像一個超人,方方面面都要替居民考慮到,並且照顧到位,若想真正做到防治結合,是真的需要我們這些一線的全科醫務工作者去擔此重任,其實我們就是“萬金油”中的戰鬥機,也是群眾生活中的剛需。

  為了更好的服務患者跟蹤病情,鄧醫生利用網路優勢組建了一個家庭醫生群,她堅持在群裡面分享正確的養生知識,她說:錯誤的觀點可以害人,但是一個正確的知識可以救人無數。為此她還親身錄製影片教大家去做養生操,手部穴位操,分享一些常見病慢性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小細節,所以群裡每天都那麼熱鬧,如果家裡有什麼頭疼腦熱的,他們第一時間就會想起鄧醫生平時普及的一些簡易的中醫適宜手法,也會第一時間在群裡電話諮詢,鄧醫生總是不厭其煩的解答與幫助。

  每天在群中公佈自己的坐診時間,所以她出診的那天就經常會被圍得不能準時下班。然而她總是說:“醫生的辛苦外人難以想象,但是醫生的幸福亦是別人體會不到的,我很知足,也很幸福。”再苦再累都會在患者的一句“謝謝”中煙消雲散。接診每一個患者,鄧醫生都會和患者聊生活細節,因為她認為:現在基本大部分疾病都是和不良生活方式有關,所以想要根治疾病一定要從生活細微入手,這樣才能一勞永逸。

  有時候同事不解的問,為什麼病人愁眉苦臉的進診室,面帶笑容的走出來?鄧醫生笑笑說:其實現在很多人哪來那麼多嚴重的疾病呀,年輕人有工作家庭上的壓力,老年人有特殊的空巢期,他們此刻最需要的是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說白了就是平等的聊天方式,心理的疙瘩解開了,病也就好了一大半。基於鄧醫生獨特的診療方式,讓很多周邊的群眾慕名而來,有的甚至是鄰近鄉鎮專程趕來的。她總是力所能及的給予幫助,甚至為病人墊付藥費,因而錦旗不斷,“妙手回春傳四方,醫德高尚暖人心”這是病人對她的高度評價!

  她用平凡的行動詮釋著“醫者仁心”高度境界。鄧醫生及其團隊成員不辭勞苦,常年為困難孤寡老人及行動不便的殘疾人上門送醫送藥,她是村民口中的“好醫生”。

  她還致力於宣傳急救知識,常常受邀到學校和企業進行健康講座以及相關技能的培訓,保障萬千居民健康。鄧醫生常說:生命極其脆弱,自救和他救同樣重要!

  醫路是一條充滿挑戰和責任的漫長路,醫療事業是需要人人參與,人人奉獻的一個偉大工程,儘管從醫路上有多少阻礙和艱辛,她從未想過要放棄這個職業,她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動去改變中國醫生在國民心目中的`地位,慢慢摸索出一條新型的改善醫患關係的路子,她堅信真誠是人與人交往的基礎,只要你用心待人,對方一定會感受的到。

  醫路走來,不忘初心!這就是我們可愛的鄧青醫生,一個睿智俏皮的姑娘,本著對醫者的執念,風風火火的追逐著。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