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救災稻穀簡報(精選15篇)

抗旱救災稻穀簡報

  近日,由於持續的高溫,使得農田中的稻穀慘遭旱災的破壞,為了保衛糧食,各單位積極迅速做出應對措施。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收集整理的抗旱救災稻穀簡報(精選15篇),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抗旱救災稻穀簡報1

  面對當前旱情,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立足“防大災、抗大旱、保民生”工作總體要求和本著“先生活、後生產、先農業、後工業”的原則,及時啟動了抗旱IV級應急響應,累計投入了抗旱資金1000餘萬元,全力保障缺水集鎮和村寨飲水需求,優先保障生活用水,解決人畜飲水困難,最大限度地滿足受災農作物灌溉,確保城鄉居民生產生活正常。

  8月21日,筆者在該縣甘溪鎮白鶴村境內看見,村民正忙著將從甘溪水庫抽到村裡灌溉稻田的水分配到每丘稻田中,讓已經乾旱的稻穀重獲新生。

  40多歲的村民譚貴平,看見路邊從水庫裡抽起來嘩嘩流動的水,馬上用小管子將水引進自家稻田中,確保稻穀收成不減產。

  “今年晴了一個多月,氣溫比較高,加之這段時間正是稻穀生長需要水分的時候,村裡透過積極向縣、鎮爭取,得到了上級的大力支援,把水從水庫裡抽到了我們的稻田邊,接進了稻田裡。”譚貴平說。

  該村像譚貴平這樣用塑膠管子將水引進自家稻田的村民在田間地頭隨處可見。據悉,該村有稻田200多畝,部分稻穀因缺少水分支撐而倒在田裡。村支兩委積極組織群眾開展抗旱救災,力爭將損失降到最低。

  該村黨支部書記蔣義秋介紹,8月20日,我們就已經將灌溉稻田的水從水庫裡抽到了公路上。但目前還不能完全滿足村民要求,今天我們將繼續安裝管子,力爭滿足我們村這一片稻田的灌溉,確保稻穀收成在80%左右。

  該縣除了農作物受災外,部分自然村寨人畜飲水也出現困難。各鄉鎮(街道)和縣消防救援大隊、公路管理段等相關部門紛紛開展送水活動,把“清甜”送到群眾家中和水缸裡,解決群眾飲水難問題。

  據統計,截至8月20日,該縣旱災面積1703公頃,其中農作物受災面積737公頃,成災面積646公頃,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249萬元,造成全縣23個鄉鎮(街道)88個行政村10535戶41433人飲水困難。

  面對旱情,該縣成立了由縣委副書記、縣長為總指揮長的工作領導小組,派出6個督導工作組開展抗旱救災保豐收督查指導工作。縣防汛抗旱成員單位,積極組織幹部工作深入一線指導和參與抗旱救災、核災、統災工作。各鄉鎮(街道)實行24小時抗旱應急值班,加強災情動態監測。

  同時,該縣已啟用抗旱應急備用水源22處,投入機動抗旱裝置(水泵)16臺,抗旱管材45300米,完成抗旱澆灌面積43。8公頃,組織出動機動運水車輛210余車次,為群眾拉水、送水1146。5噸,解決了上萬人的臨時飲水困難。

  抗旱救災稻穀簡報2

  “王書記,你好!我想請村領導想辦法幫助我抽點水進稻田,稻田都已經開裂了,田裡再沒有水,稻子就要乾死了。”良上鎮良上村村民萬繼權萬分焦急的找到駐村第一書記王林說道。

  近日來持續的高溫天氣,良上鎮部分稻田已出現缺水開裂現象,各村在接到群眾救“稻”申請後,及時組成“抗旱救稻服務隊”,投入抗旱救災工作。

  7月26日至27日,良上鎮組織鎮幹部、駐村工作隊、村“兩委”成員、黨員、志願者、民兵等80餘人組成“抗旱救稻服務隊”,頂著烈日,穿梭在田間地頭,尋找水源灌溉受旱災稻田。經過兩天的連續奮戰,為30餘戶群眾解決旱災問題,覆蓋水稻種植面積100餘畝,減少了旱災損生。

  接下來,良上鎮將繼續發揮“抗旱救稻服務隊”作用,為更多受災群眾解決實際困難,減少旱災給群眾帶來的損失。

  抗旱救災稻穀簡報3

  8月18日傍晚,天氣還有些悶熱,市檢察院派駐豐都縣暨龍鎮鳳來社群第一書記張力銳照舊忙著穿梭在田間小路,和鎮村幹部一起幫助村民抽水灌田,汩汩流水淌過,浸潤著稻穀,也浸潤著村民的心田。

  “直接從暨龍河抽水灌田,解決了沒水乾旱的大難題,看著莊稼長得好好的,我們打心眼裡感謝政府!”村民譚貴發感慨道。

  抓好抗旱保收工作,守好群眾“糧袋子”,這已經是張力銳日夜奔波在抗旱一線的第三週。

  早在七月底,在鎮村兩級的組織領導下,駐村工作隊就開始了抗旱籌備工作。“八月正是秋糧生產的關鍵時期,眼看著持續高溫天氣就要來了,絕不能讓村民的勞動付之東流。”張力銳和工作隊隊員一起,連日深入田間地頭檢視、聽取民意,摸清旱情具體狀況,根據地域水資源情況,丈量暨龍河到農田的距離,為搭建抽水裝置做足準備。

  物資一到位,加緊安裝工作就開始了。酷暑烈日下,張力銳帶著扳手、鉗子爬坡上坎,逐個檢查抽水泵介面,捋平水帶、擰緊鐵絲、拔扯實驗,確保水帶與機器緊密連線。通電——水帶裡咕咕咕的空氣聲逐漸消散,暨龍河水嘩啦啦衝彎了稻穀,張力銳和志願者相視一笑。

  8月起,豐都縣晴熱高溫持續不退,抗旱救災遭受嚴峻考驗,得益於此前充分的準備工作,500畝稻穀夜夜享受著河水的潤澤,大大減少了糧食損失。

  給農田抽水後,天色漸暗,張力銳又加緊回到社群,當前正值疫情防控關鍵時期,生活用水量猛增,導致部分地方水壓較小。“大家要注意節約用水用電,另外現在天熱乾燥,防火是大事兒,一定不要悄悄去焚燒包穀杆。”張力銳一邊為村民加水,一邊叮囑著。明亮的路燈下,分發完生活用水的張力銳又一趟趟跑著為腿腳不便的老人送水。

  入夜後,暨龍河水靜悄悄地滋潤著農田,蟬鳴聲此起彼伏,山間晚風吹拂,陣陣稻花清香飄來。張力銳獨自坐在窗前,手中的筆不停在日記本上記錄著,一定要為農戶申請農業用電,減少農業生產成本,切實保障生產安全。

  抗旱救災稻穀簡報4

  面對全縣近期出現的嚴重旱情,開陽縣農機中心採取了六項措施紮實推進抗旱救災工作,努力將旱災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一是加強領導,及時召開抗旱救災緊急工作會議,成立了抗旱救災工作領導小組。同時認真分析災情,提出了具體的抗旱工作要求,派出工作組分赴全縣16個鄉鎮指導抗旱救災工作。

  二是積極爭取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在抗旱救災機具購置補貼上給予傾斜和保障,讓農民購買農機具參加生產自救。

  三是加強旱情統計,根據各個鄉鎮災情狀況,研究制定抗災救災和災後生產恢復措施,並負責指導實施。

  四是組織了抗旱救災農機維修服務隊伍5支到各鄉鎮開展抗旱救災各項工作。同時充分發揮全縣各類農機服務組織、農機專業合作社的作用,加強生產排程,組織好農機投入抗旱保苗和運送抗旱物資等作業。截止目前,共檢修抗旱抽水機、電動機、潛水泵等300多臺(套),抽水灌溉面積1萬畝。

  五是加強農機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確保農機抗旱救災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進行。目前,縣農機監理站出動執法車輛20臺次,農機監理人員76人次,檢查拖拉機62臺次,糾正違章8起,發放宣傳單1300份,未發生農機事故。

  六是做好抗旱期間應急值守工作。抗旱救災期間,縣農機中心辦公室加強24小時值班制度,隨時準備應對緊急情況,值班人員做好資訊報送工作。

  抗旱救災稻穀簡報5

  在抗旱的緊要關頭,開陽縣楠木渡鎮黨委向全鎮廣大黨員發出抗旱動員,全鎮“服務基層先鋒行”黨員志願者隊伍和包村包組部門就地變成“黨員突擊隊”、“抗旱應急分隊”、“抗旱突擊隊”,與200多名農村黨員一起組成了10支抗旱突擊隊,在抗旱救災一線創先爭優作貢獻.

  抗旱突擊隊的隊員們頂烈日,戰高溫,找水源,鋪管道,義務送水,積極組織群眾開展抗災自救.近一個月來,在旱災較嚴重的楠木渡鎮新鳳村,由村支書張紹國等20餘名黨員組成的黨員突擊隊,利用隊員自家的汽車、拖拉機、農用三輪車和摩托車義務為村裡的孤寡老人、留守婦女戶、缺勞力戶等困難飲水戶義務送水.黃木村黨支部利用去年抗旱留下的灌溉裝置和籌集到的20多根水管,帶領“抗旱突擊隊”和群眾挖水路、鋪設送水管道,努力擴大灌溉面積,以水補旱,使1000多畝的水稻高產示範田得到了有效灌溉.

  截至目前,全鎮各抗旱突擊隊投入抗旱人力15000餘人次,投入機動抗旱裝置400餘臺(套),動用抗旱車輛120餘輛,維修溝渠1000餘米,更換架設管道1500餘米,解決了3000餘人的生活用水,灌溉農田2.78萬畝。

  抗旱救災稻穀簡報6

  近日,南豐縣氣象部門釋出高溫橙色預警,南豐縣部分地區最高氣溫達到40℃。連日來的晴熱少雨天氣,導致南豐縣的中稻、晚稻出現不同程度的旱情,為緩解旱情,南豐縣各鄉鎮積極與抗旱指揮部、農業部門協調,借用大型抽水機抽水抗旱,為民解憂,確保水稻豐產、豐收。

  天氣高溫少雨,致使洽灣鎮桃源村不少農作物受乾旱影響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種糧大戶徐斌家的稻田因為地勢偏高,臨近河道卻無法直接進行引水灌溉,種植的300畝中稻灌溉用水不足。而眼下正值中稻抽穗期,沒有充足的水分,稻穗結實率就嚴重下降,對產量影響極大,嚴重的話可能絕收。鎮、村幹部瞭解到旱情和他的稻田引水困難後,第一時間積極採取應對措施,組織人員呼叫抽水裝置引水灌溉,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針對當前的旱情,南豐縣各鄉鎮黨委、各村黨支部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積極組織黨員幹部深入抗旱一線,為農戶切實解決實際困難。南豐縣同時科學合理調配水資源,用好山塘、水庫、堰壩的灌溉功能,並啟動了抗旱應急預案,投入抽水機和電動水泵10臺,力爭將旱情的影響降到最低。目前南豐縣農業受災情況還在進一步統計中,各項抗旱救災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抗旱救災稻穀簡報7

  連日來的晴熱高溫少雨天氣使咸安區部分農田嚴重缺水,出現龜裂現象,咸安區農業部門積極行動抗旱保豐收。

  8月8日,記者在汀泗橋鎮、奶牛場等地看到,咸安區農業農村局抗旱小分隊的農技人員正與當地村民一道,千方百計尋找水源地,全力以赴抗旱保生產。

  咸安區汀泗橋鎮黃荊塘村3組組長萬大強:村裡、組裡集中人力物力,把抗旱工作放在第一位。

  汀泗橋鎮黃荊塘村3組村民汪宣志看著汩汩清水流入自家稻田,對村組幹部及時抗旱表示讚許。

  咸安區汀泗橋鎮黃荊塘村3組村民汪宣志:他們工作做得及時,水抽得好,到邊到角都抽到了。

  據瞭解,今年咸安區中稻種植面積33.5萬畝,晚稻種植面積4萬畝,其中15.5萬畝水稻不同程度受旱。旱情發生後,咸安區農業農村局主動作為,組織14個工作專班150餘名農業專業技術人員,到各個鄉鎮指導農戶和主體透過水庫放水、溝渠提水等方式抗旱救災,指導群眾科學抗旱。

  抗旱救災稻穀簡報8

  今年夏季持續晴熱高溫天氣,致使田塊乾裂缺水,水稻大面積受災,為貫徹落實上級下發的抗旱救災檔案精神,林泉鄉高度重視,派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山塘水庫進行旱情調查與核實工作。

  為了解旱情,我鄉農技人員結合各村上報的農作物災情資料,按照受災重點村,到清塘村、小溪山村的受災田塊瞭解受災狀況,走訪並詢問種糧大戶核實旱情損失,對沿途的水稻,蔬菜等農作物進行檢查,核實資料並及時彙總上報。同時到上游的山塘水庫檢視水位,研究放水灌溉條件,指導農民採取措施生產自救,最大限度減少高溫天氣對農民帶來的經濟損失。

  我鄉現已把抗旱工作擺上了重要議事日程,隨時掌握水稻的受災情況,針對乾旱嚴重絕收的稻穀,積極聯絡保險公司做好水稻理賠工作,保障農民的基本利益。

  抗旱救災稻穀簡報9

  8月23日一大早,湖南省汨羅市屈子祠鎮漁街村村民李建純來到田間,開啟抗旱機電井的電源開關,清涼的井水從管道噴湧而出,經灌溉渠道流入他家的農田。“多虧了它,我家的`農田沒有受旱。”李建純說。李建純的農田位於汨羅江北岸,過去全靠提灌泵站提水灌溉。今年,因為汨羅江水位下降,泵站無法提水,附近120畝農田用水受到影響。

  該鎮黨委和政府經充分討論,決定針對部分水源不足的村組,選取合適地點,採用打機電井的方式,引來地下水抗旱。李建純用上的是新建的第一個抗旱機電井。

  “幸好有機電井,解了抗旱大焦慮。”屈子祠鎮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周吉華介紹,該鎮新建抗旱機電井36處,4000餘畝農田因此“解渴”。小機井派上大用場。8月以來,湖南共打機井2414口,每口井平均日供水量約為524立方米,保障12.59萬畝農田灌溉。

  7月8日以來,湖南出現歷史罕見的持續性晴熱高溫少雨天氣,發生了大範圍、不同程度的乾旱,湘資沅澧“四水”及洞庭湖水位持續走低。湖南密切關注高溫發展態勢,以保水為關鍵,以保收為目標,透過早蓄水、打機井、保供電等方式,統籌各類水源,努力實現“水源有保障、水質有保證”。

  今年雨季結束前,湖南省氣象、水文部門預測,7月開始降雨將偏少。從6月中旬起,湖南省水利廳便開始排程水庫蓄水。7月初降雨明顯偏少時,湘江流域的歐陽海、雙牌等水庫,資江流域的柘溪水庫基本蓄滿水,成為如今寶貴的抗旱水源。

  旱情出現後,湖南系統排程水庫為下游補水,保障城鄉居民用水。各級水利部門聯合排程大中型水庫,為70多個城鎮、40多處大中型灌區累計補水24.8億立方米,保障了2000多萬人、1100多萬畝農作物的用水需求。

  面對旱情,湖南省啟動乾旱防禦應急響應,廣大黨員幹部深入田間地頭抗旱救災,引水、調水、提水、送水、節水、控水,促秋糧豐收,為群眾解憂。目前,各項抗旱措施落實有力,生產生活用水得到保障。

  抗旱救災稻穀簡報10

  7月以來,受高溫天氣影響,重慶遭遇嚴重旱情,截至8月16日,66條河流斷流,25座水庫乾涸,2138眼機電井出水不足,31個區縣遭受乾旱災害,累計88.9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達59.1萬公頃。

  “村裡本來就少水,連著大太陽,會不會生旱災?”已在奉節縣城定居多年的康樂鎮朝陽村的老支書劉本發,給村裡打去電話。

  “我們一直在抗旱,但再不下雨,這情況不樂觀啊。”接到劉本發的電話,村支書張勝亮語帶擔憂。

  聽到這話,劉本發馬上動身回村。一到村裡,就和村黨支部一起,組織村民召開院壩會,商討解決飲水問題。劉本發憑藉多年的經驗提議,以前陽北河有不錯的水源,可以接管道引水,解燃眉之急。

  第二天一大早,新老支書加管水員3人跋山涉水到了下河灣,沿著整片山找了很久,記憶中的水源卻不見蹤影。當大家準備打道回府時,卻聽見山腳隱約傳來嘩嘩的流水聲——原來因為之前發生地質滑坡,水源被蓋住了。3人來回挖了2個小時,亂石之下,一股碗口粗的水源映入眼簾……

  8月14日,村裡勞動力全員出動引水。村民手提肩扛,將千餘斤建築材料沿著河道徒步2公里運送上去,然後再用鋤頭、鋼釺等工具鑿出水源並修建取水池。鑿山取水、懸崖架管。經過10天的努力,潺潺的水流終於引進了朝陽村的飲水池。

  針對旱情導致的臨時性缺水,重慶鄉鎮、村組幹部加密監測,因地制宜採取打井取水、管網延伸、泵站提水、分割槽分時調水等方式予以保障,及時做好水源工程、供水設施裝置的維護、保養和應急搶修。預計至8月底,全市水利工程蓄水20.74億立方米,可供水14.92億立方米。

  眼下,重慶還有許多黨員幹部像劉本發、張勝亮一樣奮戰在抗旱一線。璧山區、巫山縣等地黨員幹部自覺發揮“抗旱突擊隊員”作用,全力打好飲水安全、抗旱保收“保衛戰”。雲陽縣委深入各鄉鎮街道瞭解災情,縣委組織部劃撥黨費100萬元用於幫助災區黨員群眾抗旱救災,解決生產生活困難。目前,重慶城鄉供水總體有保障。

  抗旱救災稻穀簡報11

  烈日當頭,四川省成都市簡陽市施家鎮稻田中,收割工作如火如荼。數臺大型收割機轟鳴而過,飽滿的稻穀收割下來,秸稈還入田中。

  近期,簡陽市出現階段性高溫晴熱天氣,氣溫偏高,降水異常偏少。7月1日至8月16日累計降水量為40.6毫米,較歷年同期偏少85%,不少農田出現了灌溉困難。

  “為減小高溫天氣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我們必須把已經成熟的作物‘搶出來’。”施家鎮黨委書記李建華告訴記者,各村都在集合農機、人力,全力開展搶收工作,施家鎮的中稻已搶收了30%。“現在鎮里正在組織村民抓緊時間晾曬、入庫,確保糧食歸倉。”

  “別看搶收忙,保灌溉的工作也沒耽誤。”順著李建華所指的方向,記者來到稻田旁的溝渠,清水正沿著渠道向下遊奔流。“這是去年啟動建設的高效節水灌溉專案。提灌站將清水村水庫的水提到山頂一個500立方米的蓄水池,再透過渠道,送水到下游灌溉水稻等作物,受益面積能達到1800餘畝。”李建華說。

  看到水,奔忙的人們心中也有了底氣。簡陽市利用現有農業水利設施,蓄、引、抽等多種方式並用抗旱保灌。周邊的三岔、石盤、張家巖3座水庫持續開閘放水,灌溉用水得到充分保障,目前市內約25萬畝農田旱情得到緩解。同時,簡陽市撥發專項補貼,保證全市3箇中型提灌站、771座小型提灌站全力投入抗旱。

  旱情出現後,簡陽市存在農業灌溉困難的村子積極組織抗旱自救,有1萬多人參與其中。日頭降了點,種植戶都成洗了把臉,準備再幹幾小時。收完自家水稻,他就有更多精力為抗旱自救隊幫忙。“運水車到處跑,抗旱裝置、用電用油都有專門保障,大部分困難戶都得到了幫助。”都成說。

  據瞭解,成都市已結合當前生產實際,組織技術小組分赴簡陽市等旱情較重地區開展抗旱技術指導工作,儘量減輕乾旱影響和損失。目前,技術人員正在簡陽包片落實引水保墒、提水補苗、降雨補苗、改種補種等技術指導工作,最大程度保證大春作物田間管理用水需求。

  抗旱救災稻穀簡報12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州、縣關於做好防汛抗旱工作要求,進一步強化幹部群眾抗旱意識,提高救災能力,8月23日上午,洛香鎮組織幹部職工和登岜村村民在登岜村開展了一次“抗旱救災保豐收活動”。

  本次活動旨在加強幹部群眾抗旱保糧意識,推動全鎮抗旱救災工作取得突破,最大程度保障群眾利益。洛香鎮黨委、鎮政府高度重視,鎮黨委書記丁幫安同志親自上陣、靠前指揮,各班子成員、股室站所負責人各司其職,確保活動順利開展。在丁幫安同志的帶領下,大家來到受災稻田,與群眾一通收割稻穀、澆水灌溉,充分體現了黨員幹部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展現了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真正踐行著為民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

  本次活動組織領導有力、責任落實到位、工作開展紮實、宣傳效果顯著。

  抗旱救災稻穀簡報13

  7月以來,江口縣35℃及以上高溫天氣已達50天左右,面對持續的晴熱高溫少雨天氣,全縣水稻、玉米、大豆、茶葉、紅薯等農作物遭受不同程度的旱災,同時也造成區域性區域人畜飲水困難。

  災害發生後,縣委縣政府迅速啟動抗旱IV級應急響應,第一時間學習貫徹中央和省、市抗旱救災相關會議及領導指示批示精神,多次召開會議安排部署工作,主要領導靠前指揮,各級各部門快速響應,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防大旱、抗久旱、保民生,主動作為,全力協作,透過及時組建群眾生產自救突擊隊、黨員先鋒突擊隊、應急救災工作隊,不斷增強防災救災能力,確保抗旱措施落實到位,全面織牢全縣抗大旱、保民生、保豐收的抗旱救災減災防護網。

  群眾生產自救突擊隊 增添群眾抗旱信心

  當前正值稻穀抽穗生長關鍵期,閔孝鎮峰壩村不少農田出現開裂,村民龍建洪看著自家開裂的田土,心裡十分焦愁。就在這時,峰壩村生產自救突擊隊成員、黨支部書記王元同村委會副主任楊剛帶著水泵來到了龍建洪的田間。

  王元告訴記者,峰壩村在從鎮裡借來抽水泵的基礎上,又從縣城購買1臺水泵用於抽水灌溉農田,確保把災害減到最輕,切實守住糧食安全、保障糧食豐收。

  “都進入秋天了雨還是遲遲下不來,我家田都幹了,眼看即將收成卻缺水,心裡面焦急得很,村裡面生產自救突擊隊的幫忙,讓我一下就有了抗旱的信心和力量。”得到幫助後的龍建洪不時忙前忙後,不一會兒,稻田裡水逐漸多了起來,龍建洪緊鎖的眉頭也不見了。

  同樣,連日來,壩盤鎮各村“兩委”、駐村工作隊全員把抗旱保收作為當前重要任務和中心工作來抓。一方面,動員村民摒棄靠天等雨思想,積極參與到開闢水源、投工投勞生產自救的抗旱保收這場攻堅硬仗中來。另一方面,藉助村級廣播、小喇叭、微信群、上門入戶、召開群眾會等方式,加大抗旱保收宣傳力度,引導群眾適量取水、節約用水,提高群眾抗旱減災和節水意識。

  截至目前,壩盤鎮各村“兩委”、駐村工作隊下組召開群眾會宣傳動員50餘次,動員參加抗旱人數達800餘人。

  一首充分發動群眾、依靠群眾的抗旱救災壯歌在江口大地唱響。

  黨員先鋒突擊隊 抗旱一線黨旗紅

  “全縣各級黨組織要強化擔當,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廣大黨員要挺身而出,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日前,縣委組織部發布《致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積極投身抗旱減災工作的倡議書》後,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聞訊而動,紛紛衝到受災最嚴重的地方、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

  在閔孝鎮雙屯村下鄉組的田壩裡,村黨支部書記姜啟雲正在同村民們一起清理水溝、修補溝渠,以期引水來時“暢通無阻”;

  在怒溪鎮田壩溪村,廣大黨員幹部深入各村組田間地頭、村民家中問需於民,在開展護渠引水,宣傳節水知識中保障村民生活生產用水,提高村民的節水意識;

  在民和鎮四寶村,黨員幹部做表率,動員青年群眾齊上陣,共同協作組建引水隊伍,在驕陽下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真正為民解憂;

  “今年的秋天堪比炎夏,天天都是‘秋老虎’,為了保證種地豐收,我們基層黨員幹部就要走在前、衝在前、幹在前,切實為群眾著想,用實際行動牢牢守住農民‘糧袋子’。”閔孝鎮雙屯村黨支部書記姜啟雲說。

  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充分發揮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支部先行,透過黨員帶頭示範、帶頭實幹,聚焦服務群眾,主動擔當,肩負抗旱重任。

  據不完全統計,江口縣300多個基層黨組織、8000多名黨員幹部參與到這場“抗大旱保民生保豐收”的攻堅戰中,紛紛在查旱情、查水情、查苗情、查病蟲害,找水、引水、調水、送水中彰顯黨員的先鋒本色,抗旱一線黨旗更紅。

  應急救災工作隊 因類施策精準打贏硬仗

  應對高溫“烤”驗,江口積極謀劃“涼”策:

  縣應急管理局充分發揮縣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牽頭抓總作用,科學協調指揮各方力量共同參與抗旱救災並協調調撥抗旱設施裝置;

  縣水務部門加強水源排程,保障抗旱用水,組織開展全方位抗旱服務;縣農業農村部門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加強抗旱保苗和田間管理;

  縣財政局、縣供電局等部門加大抗旱機械裝置、資金、用油、用電等保障協調工作;

  縣消防大隊、縣綜合執法局組織送水;縣氣象局加強氣象監測,並侍機採取人工降雨;團縣委廣泛動員青年志願者參與抗旱減災;

  面對這場時間長、範圍廣、旱情重、危害大的高溫乾旱,全縣各級各部門紛紛投入到抗旱救災工作隊伍中,擰成“一股繩”,形成“一盤棋”,在抗旱減災救災行動中各顯神通、書寫出不同的履職盡責“答卷”。

  壩盤鎮“駐村工作隊+包村工作組+村“兩委”幹部”200餘人組成全鎮“抗旱保收志願服務突擊隊”,在充分發揮“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機制作用下,全鎮600餘名網格員、聯戶長與志願服務突擊隊按照網格劃分責任體系,按照“先保人畜飲水後保莊稼的原則”,透過引流抽水、輸水、送水等方式灌溉農田1200餘畝,挽救受災莊稼700餘畝。

  德旺鄉淨河村組織應急管理所用消防車運水為蛋雞養殖廠輸送生產用水,為企業解燃眉之急;閔孝鎮綜合執法隊利用消防車,為峰壩村的香芋南瓜送去甘霖,保住豐收;太平鎮成立“抗旱應急保障小隊”,快速投入抗旱送水保民生行動,為區域內群眾義務送水40餘噸,有效緩解了群眾生活用水問題;

  旱情面前,江口縣組建群眾生產自救突擊隊、黨員先鋒突擊隊、應急救災工作隊三支隊伍齊心協力積極打好防旱抗旱主動戰,全力做好抗災救災減災工作。相信在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和科學統籌下,江口定能打贏這場抗大旱、保民生、保豐收的硬仗。

  抗旱救災稻穀簡報14

  近期,接連不斷的高溫少雨天氣導致孫家壩鎮人畜飲水及農作物灌溉用水困難。面對嚴峻旱情,該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運用“十抓十防”工作方法全面貫徹落實省、市、縣關於防旱抗旱工作部署,廣泛發動全鎮幹部群眾踴躍投身抗旱救災活動,力爭將旱情影響降到最低。

  一是抓思想認識,防麻痺大意。面對連續高溫乾旱天氣,該鎮黨委、政府迅速組織召開抗旱保豐收等相關會議,第一時間成立工作小組,擬定抗旱方案,明確抗旱任務和要求。強化幹部職工思想認識,提高鎮村幹部政治站位,堅決把抗旱保豐收扛在肩上。

  二是抓尋找水源,防長期停水。該鎮主要領導強調旱情阻擊是一場民生大考,是一場應急大考。要求各村(社群)要組織力量尋找水源點,應對高溫天氣可能導致的停水情況發生。

  三是抓民生保障,防工作大意。該鎮重點關注人畜飲水和農作物用水保障,特別是重點人群的飲水保障工作。針對轄區五保戶、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等重點人群開展深入排查,對重點人群飲水無保障的,及時採取送水上門等措施。同步注意轄區農作物供水重點挽救,開展抗旱補水,解決水稻揚花、大豆成熟等耗水難題。

  四是抓裝置利用,防資產閒置。該鎮各村(社群)積極統計村域水利設施和農具。該鎮黨委、政府一方面主動與縣消防隊對接合作,利用消防車和抽水裝置為農作物“止渴”。另一方面積極利用鎮域自然資源和民生工程優勢,透過引水龍王山水庫、青槓壩灌溉工程、水井等為農業產業“消暑降溫”,做好精心護理,保障農作物增產增收,保障糧食安全,有效應對高溫天氣,及時止損農民收入。

  五是抓領導帶頭,防人員散漫。該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積極主動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各自包村包組到旱情嚴重區域、高山村組檢視稻穀、大豆及玉米等農作物長勢,瞭解旱情形勢。

  六是抓部門合作,防責任推諉。該鎮根據站所職能對抗旱工作進行精細分工,明確綜合、救災、應急、管理等任務。及時釋出高溫天氣預警,切實提高企業、群眾安全生產意識,加強高溫天氣安全生產管理,有序推進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七是抓排查統計,防漏統錯統。該鎮各村(社群)工作隊採取村級大喇叭宣傳、微信群詢問、實地到田間地頭走訪等形式詳細瞭解受災嚴重的人戶、區域,細緻統計農作物受損面積和受災情況。

  八是抓經費投入,防無錢抗旱。該鎮在黨委會、工作例會、專題會上多次強調將抗旱工作納入現階段工作重點和核心。將抗旱工作耗費物資納入財政預算保障範疇,做好後勤保障工作,穩固抗旱“軍心”。

  九是抓追責問效,防工作不力。該鎮迅速成立以紀委牽頭,黨建辦、綜合辦協助的追責問責機制小組,加強對各村(社群)、鎮直各站所在抗旱工作的監督,以有效的“事前述責、事中問責、事後追責”制度機制倒逼幹部改進工作作風,齊心協力抗旱保豐收。

  十是抓組織人力,防群眾被動。該鎮鎮村幹部按照工作領導小組要求,統一部署,服從排程,聽從指揮,著眼實際,紮根幫扶村域,深入排查當前“三農”工作實際旱情。並在院壩會、黨員大會、群眾會上宣傳普及抗旱措施,提升群眾節水意識,積極組織引導群眾開展抗旱自救,形成抗旱合力。

  抗旱救災稻穀簡報15

  秋糧產量佔全年糧食產量的75%以上,當前我國秋糧進入產量形成的關鍵階段,各地各部門多措並舉克服高溫乾旱等不利影響,加緊推進抗災穩產關鍵措施落實,全力減輕災害損失、奪取秋糧豐收。

  落實穩產措施 科學抗旱救災

  “對處在分櫱期的雙季晚稻,田間最好保持2至4公分水層;對處於抽穗揚花期的一季中稻,在千方百計保水源灌深水的基礎上,適當噴施葉面肥,提高植株對高溫的抗性。”連日來,江西多地遭受旱情,農業灌溉受影響,農科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員方福平領隊的科技小分隊來到瑞昌市範鎮和橫港鎮的田間地頭,為種糧大戶“把脈”糧食生產。

  “眼下正處於水稻拔節孕穗的關鍵期,旱情下若沒做好田間管理,可能面臨水稻減產甚至絕收。”瑞昌市天意糧油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聶武林說,村裡來了“稻專家”,從技術上幫助農田“解了渴”。

  7月以來,南方地區出現持續高溫少雨天氣,為196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高溫日數最多、持續時間最長、降雨量最少,給秋糧生產帶來嚴峻挑戰。“距秋糧大面積收穫只剩一個多月時間,糧食生產到了對溫度、水分反應最敏感的時期,高溫熱害與乾旱疊加對糧食生產造成嚴重威脅,如果應對不及時、措施不到位,可能對部分地區糧食的授粉、灌漿、結實等產生一定影響。”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吳天龍說。

  做好水分管理措施、促進糧食生長髮育、努力增加粒重……農業農村部作出一系列部署,因災因地因作物精準指導服務,科學抗旱救災。同時,派出25個包省包片聯絡工作組和12個科技小分隊赴秋糧重點省和受高溫乾旱影響重點地區開展技術指導。

  地方也加緊推進抗災穩產關鍵措施落實。

  增施葉面肥,防高溫熱害,提高水稻結實率……在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牛首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任陳富華正在田間地頭巡查指導水稻生產。結合當地水利條件,根據不同作物、苗情,農業農村部科技小分隊和湖北當地農業專家提出適時灌溉保溼降溫、病蟲害防控及補種改種等措施建議,千方百計抗旱保秋糧。

  加緊排程管理 廣闢抗旱水源

  “現在是水稻抽穗期,最關鍵的就是不能斷水,沒有水會直接影響水稻產量。”湖北省漢川市楊林溝鎮大蘆村村民張官超說。

  面對嚴重旱情,為保障農業灌溉用水需求,多方正加強排程管理。水利部組織湖北、湖南、江西、安徽4省1983處大中型灌區逐一編制取水計劃,做好與長江干流、洞庭湖“四水”、鄱陽湖“五河”來水情況的有效銜接,科學排程閘門、泵站等設施,及時開閘引水、開機提水。農業農村部推動有灌溉條件的區域統籌調配水源,對於丘陵崗地、“望天田”等缺乏水源的區域,透過機械、機井等提水送水,儘可能擴大水源。

  為幫助灌溉用水流進田裡,地方也加緊調劑調運抗旱機具等救災物資。在楊林溝鎮,為幫助農戶及時抽水灌溉,當地供電部門緊急架設5根電杆,安裝315千伏安變壓器1臺,為6臺抗旱水泵提供可靠的電力保障。在江西省德興市龍頭山鄉暖水村,當地緊急協調10多臺大功率抽水裝置,幫助村民抽水抗旱……

  截至21日,湖北省共排程398處大中型灌區放水灌溉,夏種以來累計供水近68.46億立方米,已灌溉農田約3761萬畝。

  水利部農村水利水電司司長陳明忠介紹,經過積極應對,6省(市)2500多處大中型灌區已灌溉農田1億多畝,基本保障農作物時令灌溉用水需求,有效控制農作物受災面積。

  多方集中支援 減輕災害損失

  全力抗旱救災的同時,多方也集中資源力量,加大支援力度,最大程度減輕種糧農民災害損失。

  日前,財政部、應急管理部下達4.2億元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其中,預撥2.1億元,支援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新疆等7省(區、市)做好抗旱救災工作。

  地方層面,四川、重慶等多地銀保監局督導保險業加快農業保險理賠進度,應賠盡賠,早賠快賠,幫助其開展改種、補種和增種等生產自救。

  “公司要求快速完成材料收集和賠款支付,目前調集旱災賠款準備金800萬元,為應對旱災災情做好資金準備。”人保財險江西省永修支公司農險部經理廖凱說。

  與此同時,農業農村部也指導受災較重甚至絕收的地塊,適時補種改種紅薯、雜糧等晚秋作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