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保灌工作總結(精選10篇)

抗旱保灌工作總結

  不經意間,工作已經告一段落,回顧這段時間的工作,理論知識和業務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工作總結了。那麼一般工作總結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抗旱保灌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抗旱保灌工作總結1

  截至7月10日,全縣蓄水情況為:塘壩約6300萬立方米,小水庫約3800萬立方米,國有庫壩蓄水7100萬立方米,全縣累計蓄水量約1.72億立方米,與去年同期蓄水量2.1億立方米相比少蓄0.38億立方米,與全縣蓄水工程設計蓄水量3.85億立方米相比少蓄2.13億立方米,扣除城鄉生活用水和死庫容外,可利用1.2億立方米。全縣部分地區出現塘壩、水庫蓄水不足。

  為切實保障全縣農業灌溉用水,縣委、縣政府提前謀劃及時提引外水,於5月19日至5月26日從淠史杭引水500萬立方米,5月27日由城鎮供水轉為農業灌溉用水,全縣第一階段夏種累計引淠史杭水1900萬立方米用於農業灌溉;提巢湖水2800萬立方米;省駟馬山引江一級站於6月13日開機向肥東供水,本次向我縣供水3000萬立方米,已栽插水稻115萬畝,抗旱保苗65萬畝,累計提引放水16000萬立方米,為全年糧食豐收奠定基礎。

  此外,縣政府分管領導多次帶領縣水務局深入一線調研指導保供水工作,與有關鄉鎮對接,主動服務提引外水。截至目前水務系統共投入人力6700人次,提水機組123臺套,總裝機31000千瓦,累計開機16500臺時,向灌區供水8100萬立方米。科學調節內部蓄水,切實解決好當前農業灌溉用水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以實際行動呼應群眾的訴求,及時化解用水矛盾。

  據氣象部門預測,近期仍無較大降水過程,以晴天為主,水稻保苗用水任務艱鉅。接下來,肥東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科學抗旱。進一步科學分析水量與旱情,根據計劃排程用水,按照“先生活、後生產”的原則,統一調配抗旱水源,強化節約用水、計劃用水、規範用水秩序。統籌生活、生產、生態用水,千方百計保民生、保生產、保穩定。

  二是主動抗旱。牢固樹立抗大旱、抗久旱的思想,嚴格落實抗旱責任制,依法全面組織抗旱,最大程度減輕旱災影響和損失。

  三是全力提引外水。繼續做好引江、引淠和引巢供水,確保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和農業豐收。

  四是強化部門聯動。推進抗旱工作。氣象、農業、水務、應急等部門通力配合,千方百計增加抗旱水源;農業、水務、應急部門強化技術指導和服務,形成抗旱合力,推進抗旱工作順利開展。

  抗旱保灌工作總結2

  持續的高溫熱害與乾旱疊加對安徽銅陵市秋糧生產造成影響。銅陵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抗旱保苗工作,深入基層一線開展工作督導,堅決做到“有旱必抗、有苗必保”,確保奪取秋糧豐收。

  建立會商機制,凝聚工作合力。由市委農辦牽頭,氣象、農業農村、水利、應急四部門建立會商研判工作機制,開展抗旱工作指導。氣象部門及時釋出高溫預警和農業氣象週報,向種糧大戶推送相關資訊。農業農村部門加強墒情、苗情、病蟲情監測,指導農戶落實應對高溫熱害防範措施。水利部門科學調配水源,全力保障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水源。應急部門做好抗災救災物資儲備和調撥。截至目前,共推送手機資訊50餘萬條,釋出氣象簡報8期、墒情和病蟲情簡報34期。

  立足“四水並重”,保障農業用水。立足本地水源條件和用水需求,分階段、分割槽域算好水賬,合理調配和使用江河、水庫、塘壩、泵站、渠道等水源及水利設施,綜合運用江河引水、打井取水、灌區調水、人工降水措施,最大限度發揮水資源效益,保障在田農作物及秋種用水需求。累計引水0.6億立方米、打井36口、調水0.25億立方米,同時成功實施兩輪人工降水作業,平均降雨量累計達45毫米,有效緩解了當前旱情。

  落實田管措施,確保秋糧穩產。抓好田間管理。透過小水勤灌、以水調溫、噴施葉面肥、追施穗粒肥等措施,促進中稻正常結實、晚稻正常孕穗,努力穩住產量。截至目前,科學田管面積417.06萬畝次。抓好病蟲害防治。突出水稻“三蟲三病”等秋糧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在防治視窗期,採用生態控制、理化誘控、生物防治、科學用藥等綠色防控措施,累計防治面積達140.6萬畝次。抓好追肥提苗。對三類苗追施偏心肥,促進苗情轉化升級,施肥面積15萬畝次。抓好科學補改種。對受災較重甚至絕產的,提前收割留茬發展再生稻或者補改種晚秋作物,已安排補改種面積0.31萬畝。

  強化要素保障,提升抗旱成效。爭取省級抗旱專項資金360萬元,市、縣區財政根據實際情況及時撥付配套資金2151.4萬元,確保抗旱資金充足。落實科技特派員制度,發動全市300餘名農技人員深入一線開展抗旱技術指導服務。科學發揮抗旱機械作用,市、縣、區調動各類灌溉機械7278臺套、應急供水車輛114車次,累計灌溉面積502.1萬畝次。涉農保險公司迅速啟動災害保險理賠,目前已賠付近40萬元。

  堅持“四級聯動”,壓實屬地責任。健全市、縣、鄉、村四級聯動機制,成立抗旱保苗工作專班,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抗旱保苗網格體系。市級牽頭抓總,縣區制定工作方案,鄉鎮將抗旱保苗措施落細落地,村組抓好措施落地末端支撐,打通抗旱保苗“最後一米”。

  抗旱保灌工作總結3

  為妥善應對多日來持續將維持晴熱高溫天氣造成的嚴峻旱情,洋溪鎮黨員幹部積極投入到抗旱保苗工作,在落實黨委政府關於抗旱保苗各項決策部署過程中,全面深入抗旱一線,既開展好各村抗旱保收的監督工作,又引導好群眾、農業生產大戶做好生產自救,全面提高全鎮人民的抗旱保苗意識,為維護洋溪鎮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增強風險意識,確保人員責任到位。按照全市抗旱保苗工作會議部署,洋溪鎮全面加強對抗旱工作的統一指導,第一時間對全鎮抗旱保苗工作進行排程,並要求鎮紀委壓實監督職責,深入田間地頭,瞭解全鎮旱情實際情況,督促黨員幹部認真履職盡責,全面摸排旱情底數,掌握群眾生產生產用水情況。截至目前,受損農作物面積約1.31萬畝,搶修提灌設施7餘處,投入搶修資金12萬餘元。

  增強服務意識,確保科學調配到位。成立16個督導組下沉一線督導,積極引導群眾、農業生產大戶開展生產自救,根據旱情發展和灌溉需要科學排程水源,現已免費為83戶231人缺水群眾拉水送水,及時組織洋溪提灌站和灌區泵站共27臺套設施運轉工作,灌溉水量達120萬方,保苗保灌田土面積達8500餘畝。同時,對已成熟和能搶救的農作物想盡一切辦法保收減損,對絕收田地做好立馬翻地、清苗準備,提前謀劃晚秋生產和下季小春生產,努力把損失降低到最小。

  增強擔當意識,確保措施落實到位。以“抗旱保苗”工作為契機,全面貫徹市委關於“防風險、保安全”專題會議精神,進一步落實落細安全生產、疫情防控、森林防滅火、消防安全、電力保供、地災防治等工作的'防範措施,在抓好重點工作的推進過程中,結合每日夜學夜訪,開展安全警示教育和秸稈禁燒監督檢查工作,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為全鎮安全穩定提供堅強的紀律保障。

  抗旱保灌工作總結4

  近日,大足城區持續的高溫天氣,已經多天未降雨水,嚴重影響城區公園植株生長存活。為迎戰高溫天氣,確保苗木成活率,大足區公園管理所採取灑水車澆灌、抽水機抽水澆灌和搭建遮陽網等方式,全力以赴、多措並舉打贏抗旱保苗攻艱戰。

  1、召開專題會議,探討解決方案。大足區公園所園景科召開專題會議,科學有效制定抗旱保苗方案,將抗旱保苗納入近期園林綠化管護的重中之重,採取“定人”、“定時”、“定責”的方法,劃分路段,分片負責,確保各項抗旱工作任務的落實,切實做到“責任到崗,任務到人”的工作態度。

  2、採取多種措施,提高灌溉效果。根據高溫天氣給綠化植物造成了嚴重的萎焉脫水現象,合理安排了澆水時間,選擇在清晨和夜晚溫度相對較低時進行,避免工人們在高溫時段作業,確保良好的澆灌效果。需水量大的花草樹木要加大澆灌力度,採取多渠道澆灌措施,利用消防水龍頭、灑水車等用水途徑,有效避開用水高峰期。

  3、加強督導檢查,全力抗旱保苗。為了打贏這場抗旱保苗的攻艱戰,需要不斷加強工作排程,全面巡查督查,隨時關注各種綠化植物的狀況,發現問題及時上報,進行整改,全力做到全覆蓋、無遺漏,保障城區綠化植物成果不受損害,確保綠植安全度夏。

  下一步大足區公園管理所持續開展抗旱保苗工作,確保園林植物正常生長,不斷鞏固全區園林綠化景觀效果,讓市民切身感受到綠化環境帶來的幸福感和滿足感!

  抗旱保灌工作總結5

  夏收鏖戰硝煙剛剛散盡,夏種抗旱保苗衝鋒號已吹響。當前,持續的乾旱天氣給夏種和秋作物生長帶來嚴峻考驗,面對旱情,睢縣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全面發動,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旱搶種保苗工作中。

  當前正值夏季作物播種、出苗生長的關鍵時期,隨著溫度升高,需水量加大,做好抗旱保苗工作,對於確保在地作物生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該縣針對當前旱情的嚴峻形勢,及時召開了抗旱搶種保苗工作動員會,實行包抓責任制,發動群眾開展生產自救,增強抗旱保苗意識;要求各幫扶單位同鄉鎮積極銜接,科學指導幫扶鄉村制訂抗旱預案、購買抗旱裝置。

  該縣透過媒體及時宣傳旱情形勢,反映抗旱救災開展情況,指導群眾抗旱自救。縣農業農村局組織120餘名技術人員和機關黨員幹部深入田間地頭,動員廣大群眾利用現有一切水利資源及水利設施,開展生產自救。

  確保水源供應,是做好抗旱保苗工作的根本保證。縣政府組織有關部門科學指導各鄉鎮採取抽、引、截、提相結合的辦法,充分利用機井、河塘等水源,千方百計擴大澆灌面積,保障抗旱用水需要。同時,組織農業農村、水利等部門的抗旱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三查”(查苗情、查墒情、查蟲情),指導農民科學抗旱搶種、防蟲除草、澆水追肥。

  截至目前,全縣共出動幹群1.5萬餘人次,宣傳車輛100餘臺次,開展田間技術指導1600餘人次,投入抗旱機械2800多臺次,秋作物澆水60餘萬畝。

  抗旱保灌工作總結6

  為降低高溫乾旱影響,保障秋糧及主要農產品生產安全,連日來,金壇區農業農村局種植業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分赴各地開展“抗旱保苗”行動,集中精力幫助農戶解決取水灌溉、田間管理等問題。

  堯塘街道種糧大戶唐文峰今年種植了200多畝水稻,由於種植區域灌溉水源單一、地勢較高、水利設施配套較差,部分田塊出現受旱跡象。正值水稻孕穗抽穗關鍵期,種植業支部黨員們經過檢視和討論,一致建議採用集中灌溉裝置抽取外河水至內河,再由內河進行抽取灌溉的應急方案。專家組還指導種植戶做好葉面肥噴施、無人機補水增溼等措施。

  相比水稻,茶葉受旱更為嚴重。據不完全統計,金壇區近90%的茶園已出現紅葉、脫水、枯枝等熱害現象,嚴重影響來年茶葉產量。方麓茶場每年茶葉種植面積達千餘畝,年產茶葉近5噸,受今夏極端高溫天氣影響較大。得知受災情況後,由支部黨員組成的專家隊伍趕赴現場,檢視受損情況,指導茶企運用噴灌、水泵澆水、灑水車澆灌、遮陽等抗旱保苗綜合措施,減少乾旱死苗和強光灼傷,全力降低因災損失。

  在指前鎮周舍村,種植大戶呂志忠近10畝葡萄的葉片因高溫呈現灼枯,黨員專家組深入果園地頭檢視葉片熱害發生程度,提出採用合理負載、加強灌溉、增大通風、增加遮陽設施等一系列措施降低熱害。在指前鎮新河村,高溫造成銀湖公司10個大棚的草菇產量大幅下降,黨員專家組實地查看了解後,建議採用在棚頂鋪膜、上水澆頂降溫增溼的方式,有效促進草菇的繁殖生長。

  據統計,截至8月15日,金壇區水稻、茶葉、果蔬等共計受災面積近5萬餘畝。“目前,抗旱保苗形勢依然嚴峻。”金壇區農業農村局種植業黨支部書記季忠說,“透過農戶與全體黨員的共同努力,加上近期的小範圍降雨,部分地區旱情得以緩解,但仍不可掉以輕心。”接下來,該黨支部將進一步加大踏田指導的力度與次數,持續做好抗災減災技術指導工作,打好打贏秋糧及主要農產品生產安全保衛戰。

  抗旱保灌工作總結7

  8月23日上午7點左右,在安徽省壽縣堰口鎮魏崗村,程明傳早早來到自家農田。當天,他請來的施工隊正在稻田旁打井取水。

  “準備打口井,大概兩天能打完。”程明傳告訴記者,他和自己的兄弟二人共有20多畝地,就等著打好井給稻田上水。

  近期,壽縣大部分水稻正處於孕穗期至抽穗揚花期,是水稻對水分最敏感的時期。然而,由於持續高溫、降雨偏少,當地稻田出現不同程度乾旱。面對旱情,當地政府和村民共同採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災害損失。

  “我們村已經打了15口井了,目前還有3口井正在施工。一口井一天一夜出水量能夠保證大約10畝地的'灌溉。”魏崗村黨總支書記江劍說。

  在堰口鎮江黃村,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針對該村外出務工人員多、缺少勞動力的實際情況,組織全村20個村民小組分別購置大功率抽水泵,以3人一組的抗旱服務隊幫助群眾將水渠中的水抽送到每戶田頭。

  “抗旱服務隊幫助群眾統一抽水灌溉,省去了每家每戶購置水泵、電線、水管等成本,省錢省心又省力。”江黃村駐村第一書記陳彬介紹。

  據統計,今年入夏以來,壽縣透過科學排程引水、清淤疏浚渠道、組織人工增雨等措施共完成抗旱澆灌面積198.7萬畝。

  連續的高溫少雨也使長江水位不斷走低。安徽省銅陵市義安區老洲鄉地處長江江心洲,是當地重要的蔬菜種植基地。入夏以來,長江水位(銅陵段)比往年同期低了4米多,老洲鄉農作物累計乾旱受災面積1.6萬畝。

  8月23日下午,在老洲鄉老洲泵站外江口,站長潘和平正帶領工人將水泵取水口下移到江水中,確保水泵能夠順利抽提江水。這裡抽提的江水將透過老洲泵站提水到主幹渠,經過長江一級提水、圩內二級提水、支幹渠三級提水,最終被送到田間地頭。

  銅陵尚誠種植專業合作社在老洲鄉建有142畝蔬菜種植基地,今年受旱情影響較大。合作社負責人洪祥說:“江心洲多是沙土,蔬菜種植用水量大,好在鄉里組織提引江水,讓溝渠裡有水,我們基地只用在附近溝渠抽水澆菜,很大程度減輕了旱情帶來的損失。”

  據銅陵市農業農村局統計,目前,全市300餘名農技人員深入一線開展抗旱技術指導服務,調動各類灌溉機械7273臺套、應急供水車輛114車次。當地透過江河引水、打井取水、灌區調水、人工降水等措施最大限度發揮水資源效益,減少受災損失。

  抗旱保灌工作總結8

  7月以來,瀘溪縣出現持續高溫炙熱天氣,林業生產普遍受旱,特別是油茶育苗地、林業產業、新造林地旱情嚴重。面對嚴峻旱情,為減少旱災損失,保護林業生產、造林綠化成果,瀘溪縣林業局積極組織育苗單位、產業主體,採取一系列科學有效措施,開展抗旱保苗護綠行動,維護林業生產成果和林區安全穩定。

  及時謀劃部署。該局早謀劃、早部署,及時啟動抗旱救災應急機制,成立林業生產抗旱救災領導小組,召開抗旱救災部署會,全面落實抗旱救災責任主體。

  精準指導抗旱。該局組織編制了油茶育苗高溫抗旱技術、油茶新造林高溫乾旱抗旱技術、林業產業高溫抗旱技術等,發放給林業生產主體。安排林業技術人員分時段、多形式宣傳推廣抗旱技術,同時下沉到村組和山頭地塊,深入山頭林間,靠前開展技術服務,為產業主體和林農排憂解難。

  開展實時抗旱。對油茶育苗地、林業產業基地、新造林地抗旱,進行分類指導,精準抗旱。

  該局一系列紮實有效的措施,在應對高溫乾旱期間抗旱保苗護綠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收到了較好效果。

  抗旱保灌工作總結9

  連日來,隨著天氣持續晴熱高溫、乾旱少雨,蜀山區小廟鎮旱情不斷加劇。為切實做好抗旱保苗工作,面對持續高溫乾旱情況,小廟鎮及時進行安排部署,深入旱情嚴重的村組,實地檢視掌握水源情況,切實採取有效措施,充分調動抗旱資源,確保莊稼的“救命水”及時充足。

  “小廟鎮全面排查全鎮水利抗旱基礎設施,加強對灌溉提水泵站的檢修維護,對存在問題的水利設施及時組織技術人員進行突擊搶修,完成4處電灌站維修。”該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針對部分堵塞的農渠進行清淤疏浚,打通水源通道。,並積極穩妥調處用水矛盾,把各類用水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千方百計保障抗旱水源穩定,按照“能放則放、能提則提、能引則引、能調則調”的原則,科學排程轄區有限水源。“全鎮所有灌電站已全部啟用,投入使用大小泵站約42個。目前,所有的渠道、泵站、機井運轉穩定,不間斷從淠史杭總乾渠和小蜀山分乾渠提水,基本能保障農業灌溉實現24小時便利提水。”該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全鎮共投入抗旱勞力600多人次,投入抗旱經費約80萬元,透過泵站提引水量約710萬立方,灌溉農作物3.2萬畝次。

  “我們及時指導農戶做好田間培管、排程用水、遮陽降溫、改種補種等工作,將災害損失降至最低。”此外,針對因乾旱嚴重的田塊,小廟鎮安排農技工作人員及時指導農戶因時制宜移密補稀、催芽補種,力爭夏種損失秋種補、秋收損失夏收補。目前,段衝村集中補種補植約300餘畝。

  抗旱保灌工作總結10

  由於我縣地形、地貌特殊、氣候異常,加之我縣水利設施相對滯後,全縣能正常供水的(小一)型水庫僅有一座,且基本無灌溉水源可引,境內雖有南廣河、赤水河、白水江等幾條河流,但水低田高,利用非常困難,據現在的狀況和財力幾乎不能引用。去冬今春雖有少量降水,但大都歷時短、強度小,形不成地表徑流,種種因素導致我縣乾旱面較廣,程度較深。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作物的生長。在旱期我縣各級各部門採取多種有利措施開展抗旱救災工作,現將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旱情及抗旱救災情況

  年初以來,我縣氣溫持續增高,造成全縣遭受不同程度的旱災,其中:江邊河谷、低海拔地區受旱較重。由於受乾旱災害的影響,我縣總體上水資源較為短缺。據調查大部分泉水比常年出水量減40%,加上今年出現歷史以來的春、夏、秋降雨偏少,氣溫較高,持續時間較長,土壤含水較少。

  截止到現時為止,我縣10個鄉鎮均不同程度受到旱災的影響,受災最為嚴重的是水田、三桃、高田、舊城、廟溝等鄉鎮。因旱災造成9.2萬人、3.8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受旱作物達9.83千公頃,其中成災7.72千公頃,乾枯2.11千公頃。造成經濟損失達3091萬元。

  旱災發生以來,xx縣委、政府及縣水利局領導高度重視,及時組織工作組趕赴各受災較重鄉鎮,調查瞭解受災情況,全力幫助受災群眾抗旱救災。要求全縣各級各部門全力以赴做好抗旱救災工作;同時要求縣級各機關單位、鄉級人民政府認真分析現有水資源條件和用水需求,細化供水計劃,制定應急預案和應對措施,加強水資源統一管理和排程,精心調配水利設施投入抗旱,全方位滿足抗旱要求。

  一是千方百計抓好灌溉。利用有限的水庫、壩塘的蓄水,在保證人畜飲水的同時灌溉保苗,合理調配水量用於農業生產。制定了“以節水灌溉為重點,多方挖掘水源潛力,強化用水管理,優質服務農戶”的抗旱方針,牢牢把握了抗旱主動權,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抗旱效益。

  二是增加投入, 加強水源工程建設。為了提高今年的抗旱能力,我縣組織群眾大力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修復水毀工程,對現有河渠進行清淤,因地制宜修建了各種投資少、見效快的抗旱應急設施,千方百計增加抗旱水源。去冬今春,累計投入勞動工日13.75萬個,投資1021萬元。完成土石方25.5萬米,新增蓄水能力0.107萬m,治理水土流失28.5平方公里,新建蓄水池54個,增加灌溉面積0.16萬畝,增加旱澇保收面積0.011萬畝,改善灌溉面積0.10萬畝,改造中低產田地0.01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0.21萬。

  三是落實應急措施,解決好群眾的飲水困難。XX年度xx縣飲水安全建設指標為6.6萬人。截至9月10日,共安裝各型管道366公里,完成總投資2067萬元,解決了4.16萬人飲水安全問題。

  四是充分發揮抗旱服務組織的作用。加強抗旱裝置管理,提高抗旱效益。經過幾年的建設,我縣已基本形成了縣、鄉、村三級抗旱服務網路。在縣、鄉各級政府的領導下及水務部門的正確指導下,抗旱服務隊發揮“抗旱生力軍”的作用,走鄉串戶,活躍在田間地頭抗旱澆地,加強技術指導,提供優質服務,充分發揮了抗旱減災的作用。

  三是制定和全面實施抗旱預案。按照市防辦的要求,結合我縣實際,進一步完善了抗旱預案。面對旱情,我縣及時啟動抗旱預案,針對不同水源和不同工程條件,採取不同的抗旱措施,使抗旱工作更加具有科學性,發動群眾做好各項抗旱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部分幹部群眾對抗旱工作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存在靠天等雨思想。

  二是田間工程老化失修、配套不全,造成一定程度的水源浪費。

  三是抗旱服務組織不健全,抗旱服務裝置較差,不能充分發揮作用。

  四是抗旱資金來源渠道少,資金缺乏,籌集難度大,影響了抗旱工作的順利開展。

  五是縣防汛抗旱辦公室固定人員少,難以滿足抗旱減災工作的需要。

  三、下步抗旱對策

  (一)積極搞好配套抗旱設施。因地制宜地增建各種抗旱應急設施, 千方百計增加抗旱水源,提高抗旱能力;

  (二)牢固樹立長期防旱抗旱思想。

  一是密切注視天氣形勢,做到旱情早發現、早彙報,抗旱早安排、早行動,爭取主動。

  二是做好旱情及抗旱動態的資訊統計和上報工作,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

  (三)科學分析預測抗旱形勢,準確把握抗旱工作的規律性。進一步完善抗旱預案,做到防控有方,使抗旱預案更好的體現理論和實踐的統一,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的統一,宏觀和微觀的統一,夯實抗旱工作基礎。

  在下一步的抗旱工作中,我們將牢固樹立長期抗旱、科學抗旱思想,不斷的完善和嚴格執執行抗旱預案制度,加強抗旱工程體系建設,搞好水源統一管理、科學排程、最佳化配置與節約保護,強化各項抗旱措施的落實,滿足城鄉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要求,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