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可行性研究報告

跨境電商可行性研究報告

  一、報告的基本要求

  1、總結必須有情況的概述和敘述,有的比較簡單,有的比較詳細。這部分內容主要是對工作的主客觀條件、有利和不利條件以及工作的環境和基礎等進行分析。

  2、成績和缺點。這是總結的中心。總結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績,找出缺點。成績有哪些,有多大,表現在哪些方面,是怎樣取得的;缺點有多少,表現在哪些方面,是什麼性質的,怎樣產生的,都應講清楚。

  3、經驗和教訓。做過一件事,總會有經驗和教訓。為便於今後的工作,須對以往工作的經驗和教訓進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並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來認識。

  4、今後的打算。根據今後的工作任務和要求,吸取前一時期工作的經驗和教訓,明確努力方向,提出改進措施等。

  二、跨境電商可行性研究報告

  在生活中,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中提到的所有資訊應該是準確無誤的。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跨境電商可行性研究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跨境電商可行性研究報告1

  一、交易規模快速增長,進口占比逐年增加

  跨境電商,全稱為“跨境電子商務”,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透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交易、進行支付結算,並透過跨境物流送達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

  近年來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快速增長,20XX年預計將突破8.8萬億。就進出口結構而言,20XX-20XX年間進口占比不斷增長,5年間從11.5%增長至21.8%。本報告研究物件主要聚焦在跨境進口電商平臺。

  二、跨境電商政策變化

  20XX年國家政策整體以扶持為大方向,提高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交易限制,降低相關進口商品關稅稅率。一系列關於正規跨境電商平臺政策紅利的釋放、稅收優惠限額提高、商品清單範圍增加等,為行業發展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三、跨境電商融資分析

  20XX年是具有相當分量的一年,資本對進口跨境電商展露信心。

  四、20XX跨境電商梯隊分佈

  可大致將當前進口跨境電商平臺進行三大梯隊歸類,其中第一梯隊特點明顯,由於分別背靠阿里和網易,天貓國際與網易考拉擁有較充沛的現金流以及流量資源,在競爭中優勢明顯。

  五、跨境電商使用者畫像

  1、女性佔比過半,其中以年輕人為主

  跨境電商使用者中近六成為女性,34歲以下使用者共計佔比超八成,其中18-24歲使用者佔比28.8%,25-34歲使用者佔比48%。

  2、本科學歷為主,月收入在10K以上比例接近半數

  使用者學歷分佈上以本科為主,與此同時受到碩士及以上學歷偏愛,收入分佈上普遍偏高,月收入10-20K佔比最高,達到35.3%。

  3、“隱形貧困人口”居多,有房有車比例均不高

  大部分使用者未婚且無未成年子女,有房比例達到38.2%,有車比例15.8%,均佔比不高。

  4、主要來自於企業白領和在讀學生

  職業分佈來看,主要聚焦在企業白領與在讀學生兩大群體,佔比分別達到59.0%與16.1%。

  5、新一線城市佔比最高,北上廣是使用者大本營

  使用者主要聚集在一線、新一線與二線城市,其中新一線佔比達到17.5%,北上廣是使用者大本營。

  6、媒介偏好

  跨境電商使用者偏愛旅遊出行、聊天社交和拍攝美化等相關觸媒。

  六、小紅書vs網易考拉

  作為跨境進口電商裡的佼佼者,小紅書和網易考拉近年來發展勢頭迅猛,小紅書代表的UCG社群型電商與網易考拉代表的綜合交易平臺型電商又有何異同點?使用者特徵如何?

  1、在裝量趨勢

  2、性別與年齡分佈

  小紅書使用者以24歲以下年輕女性為主,網易考拉年齡層偏大,與此同時,雖兩者皆以女性使用者為主,但網易考拉的男性比例明顯高於小紅書,佔比接近三成。

  3、人群偏好

  從人群偏好來看基本一致,兩者的使用者群體在購物、煲劇、旅遊方面均表現突出,但小紅書使用者更愛音樂,網易考拉使用者喜理財。

  4、裝置偏好

  網易考拉使用者高階機居多,其中以華為機比例佔比較高。

  5、地域分佈

  使用者均主要分佈在東部沿海地區,網易考拉在北上廣使用者比例更加集中,小紅書在在天津、武漢等城市具有較高吸引力。

  6、小紅書使用者畫像

  女性居多,年齡偏小,本科及以上學歷佔比接近五成,收入分佈較均衡。

  7、網易考拉使用者畫像

  男性比例接近三成,主要來自一線城市,年齡偏大,月收入較高。

  七、跨境電商行業趨勢預測

  1、“保稅倉+海外倉”物流模式將成主流

  為了縮短配送時間、提升購物體驗,同時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保稅進口或將成為跨境電商的主要物流模式,但海外直郵仍將是不可或缺的必要補充。保稅進口模式配送快,與常規網購配送速度相當,但商品種類受限;海外直郵不受商品種類限制,卻要以漫長的配送時間為代價,降低了消費者購物體驗。

  因此,許多跨境電商平臺選擇將兩種物流模式相結合,以保稅進口模式滿足消費者的常規商品需求,同時以海外直郵模式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商品需求。根據天貓國際推出的“雙百計劃“,目前天貓國際與菜鳥網路已建立全國10個保稅倉,計劃三年內增加至20個國內保稅倉以及10個海外倉。

  2、家政策預期向好

  20XX年11月,商務部、財政部等十幾個部委聯合釋出了三份進口跨境電商政策檔案,就跨境電商進口稅收、享受稅收優惠的商品限額、試點城市範圍及商品清單範圍做出一系列調整;“四八”新政得到第三次延期。

  一系列的政策紅利為跨境電商的發展帶來實質性重磅利好,預計20XX年國家政策依然向好,將配合《電商法》共同規範跨境電商行業,促進正規平臺的持續發展。

  跨境電商可行性研究報告2

  1、網際網路+外貿,跨境電商蓬勃發展

  1.1電子商務縮短跨境貿易中間鏈條,跨境電商全產業鏈打通

  跨境電商推動外貿模式改變,縮短外貿交易鏈條。跨境電商是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透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交易、進行支付結算,並透過跨境物流送達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傳統貿易模式中,往往是專業外貿經銷商專門從事跨境貿易,幫助製造商生產的貨物出口,在目的國對接專業的外貿採購商,收貨後分給各級分銷商、零售商。而在電子商務的幫助下,製造商僅需透過跨境電商平臺即可觸達消費者,貿易鏈條大大縮短。

  跨境電商產業鏈中的企業可以分為跨境電商平臺和跨境電商服務商兩類。跨境電商平臺中,從貿易方向可以劃分為跨境出口電商和跨境進口電商,從交易雙方型別可分為B2B模式、B2C模式、C2C模式等。其中,B2B跨境電商又稱線上批發,外貿企業透過網際網路進行產品、服務及資訊交換;B2C是跨境電商企業針對面對個人消費者開展的網上零售活動;C2C跨境電商,是從事外貿活動的個人對國外個人消費者進行的網路零售商業活動,但由於語言門檻、社交軟體和物流時效的侷限性,目前主要以B2B和B2C模式為主。跨境電商服務商則主要提供跨境支付、跨境物流、境外營銷、供應鏈管理等服務或者一系列服務的組合。

  1.2支援政策密集出臺,跨境電商發展進入穩定增長期

  我國跨境電商發展歷程經歷了萌芽、起步、爆發、穩定四個階段:2005年以前,跨境電商主要是網上展示,線下交易模式,2005-2013年我國跨境電商行業逐漸實現了交易全流程電子化,跨境進口方面向規範化、平臺化發展。2013年起諸多跨境電商扶持政策密集出臺,促進我國跨境電商進入爆發成長。2017後,行業進入整合發展期,阿里巴巴收購網易考拉,跨境進口平臺集中度提升,並擁抱新零售,開啟多家線下店,多家跨境出口平臺接觸資本市場尋求上市融資。

  1.3跨境電商市場規模破十萬億,行業趨勢向進口和B2C模式轉換

  跨境電商行業快速發展,2019年市場規模達10.5萬億元,滲透率為33.3%。受益於網際網路基礎設施的完善、全球性物流網路的構建、強有力的政策支援推動和改革創新,跨境電商市場規模日益擴大,成為推動中國外貿增長的新動能。根據網經社資料,2019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10.5萬億元,較2018年增長11.6%,跨境電商滲透率(跨境電商交易額佔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的比例)達33.3%,較2018年提高3.8pct。2014-2019年的五年間跨境電商市場CAGR達20.1%

  從貿易方向來看,出口貿易佔比較大但進口貿易增速更快。跨境電商市場中,進出口結構的佔比總體較為穩定,但進口比例正不斷擴大。2019年,國際競爭優勢顯著提高,尤其是出口品牌建設成效也比較顯著,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及拉美國家的出口比重提升,開拓新市場的成效明顯。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符合國際需求結構變化趨向於小額化、個性化的新特點,在滿足國內消費者對國外商品個性化需求的同時,也可以帶動國內同類產品產業的升級,對國內產業的發展和結構調整帶來積極影響。

  從交易模式來看,B2B模式佔比較高但B2C模式增速較快。進出口B2B佔據八成的交易規模,B2C交易模式佔據近2成,並且繼續擴大的勢頭明顯。5年來,跨境電商綜試區主要的發展方向也是以B2B為主,出口和B2B的模式佔到綜試區跨境電商交易額的七成比例,重點在技術標準、業務流程、監管模式和資訊化建設等方面開展先行先試。綜試區將繼續透過開展先行先試,並適用跨境電商零售出口稅收、零售進口監管等政策措施。

  2.跨境進口:市場規模高速增長,商業模式多元化

  2.1政策、使用者、渠道共振,跨境進口零售電商市場從千億走向萬億

  政策持續支援下,跨境進口電商產業持續最佳化帶動規模高增,2019年進口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破2.47萬億元。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隨著相關政策的完善、跨境進口電商平臺的豐富、商家供應鏈配套設施升級、社交化營銷的滲入、直播帶動購物體驗感的提升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動跨境進口電商使用者、交易規模高速增長。根據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釋出的《2019年度中國跨境進口電商市場資料監測報告》,2019年中國跨境進口電商市場交易規模為2.47萬億元,同比2018年1.9萬億增長30%。(含B2B、B2C、C2C和O2O等模式);使用者規模1.25億人,同比2018年的8850萬人增長41.24%。

  從業務分類上,跨境進口電商業務模式分為B2B為主的貿易、B2C為主的零售模式及導購等不涉及貨物所有權轉移的支援性電商。B2B模式在跨境進口電商業務模式中佔據主要規模,但B2C模式涉及到更多的利益環節,近年來保持較快擴張,是研究的主要方向。

  政策、使用者、渠道共振,跨境零售電商市場快速發展。跨境進口零售電商,以國家的視角而言,是促進海外購物迴流的重要發展方式;從需求側而言,中國消費者收入水平不斷提升,對健康、品質生活等的消費認識水平不斷提高,對奢侈品、保健、化妝品等需求強勁;從產業角度而言,產業參與者不斷應用新的技術、探索新的商業模式,整個行業正在良性競爭中不斷前行。

  2.2要素一,政策:有意引導消費迴流,5輪城市擴容+3輪品類放開+商品稅率下調促進跨境進口電商發展

  海外購物規模龐大,政策有意引導消費迴流,跨境進口電商為重要手段。根據商務部估算,目前我國居民一年去境外購物消費大約2000億美元,購物清單中包括高檔商品、日用消費品等,而根據要客集團《2019中國奢侈品報告》,僅境外消費奢侈品消費就達1052億美元。目前國內對於進口商品的需求強烈,擴大跨境進口電商規模,可以增加關稅收入、吸引境外消費迴流。

  5輪試點城市擴容,制度、業務體系逐步完善,為跨境進口電商的運營提供良好的生長土壤。自2015年設立杭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以來,國家在北京、杭州等105個城市和地區分批次設立了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旨在跨境電子商務交易、支付、物流、通關、退稅、結匯等環節的技術標準、業務流程、監管模式和資訊化建設等方面先行先試,透過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和協同發展,破解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體制性難題,打造跨境電子商務完整的產業鏈和生態鏈,逐步形成一套適應和引領全球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管理制度和規則,為推動中國跨境電子商務健康發展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隨著大量試點城市跨境電商運營的進行,跨境進口電商產業鏈、相關制度逐步成熟,為我國跨境進口電商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3輪放寬跨境進口電商進口商品品類、限額,跨境進口電商購物條件持續向好。1)品類限制:2016年3月,進口清單中僅包含部分食品飲料、服裝鞋帽、家用電器以及部分化妝品、紙尿褲、兒童玩具、保溫杯等8個稅號商品;2018年11月,國家開始擴大商品清單範圍,增加了葡萄汽酒、麥芽釀造的啤酒、健身器材等63個稅目商品;2019年12月,商品清單進一步擴大調整,新增冷凍水產、酒類、電器等92個稅目商品。2)購物限額:自2016年3月財政部等部門宣佈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清單內商品實行限額內零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按法定應納稅額70%徵收以來,2018年11月相關部門再度宣佈進一步提高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商品限額上限,將單次交易限值由目前的2000元提高至5000元,將年度交易限值由目前的每人每年2萬元提高至2.6萬元,今後隨居民收入提高進行調增。

  增值稅+消費稅連續下調有利於激發進口商品境內消費,跨境進口電商徵稅方式改變不改跨境進口電商價格優勢,而有利於引導行業長期向提高供應鏈效率方向健康發展。

  1)跨境進口電商綜合稅率:2016年3月,國家財政部、海關總署等部門釋出《關於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規定跨境進口電商限額以內商品關稅率為0,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按法定70%徵收,取代先前的行郵稅。行郵稅較低且易被拆單避稅,新政在短期衝擊了跨境電商的成本優勢,但削弱了不規範的跨境進口電商經營,有利於長期中引導有供應鏈優勢的跨境進口電商走出來。

  2)增值稅、消費稅:2018年4月,財務部和國家稅務總局釋出《關於調整增值稅稅率的通知》,將原17%、11%的增值稅率調整為16%、10%;2019年3月,增值稅進一步下調為13%、9%;2016年9月,釋出《關於調整化妝品進口環節消費稅的通知》,免徵普通化妝品消費稅,高檔化妝品進口環節消費稅稅率由30%降低至15%。增值稅與消費稅的調降將更好地激發進口商品境內消費。

  2.3要素二,消費者:消費分級背景下差異化、品質化、多樣化需求旺盛推動進口消費品持續增長,資訊科技應用正在重塑消費行為模式線上化程度大大加深

  以日本為參照,中國正在快速地完成第二向第三消費社會的過渡,消費分級成為時代旋律。三浦展在其著作《第4消費時代》之中對日本消費社會做出了經典的四階段劃分:

  ①第一消費社會(1912-1941),以大城市為中心的富裕階級誕生,西洋化;

  ②第二消費社會(1945-1974),戰後復甦帶來大量生產,中產家庭崛起帶來大量消費,推動批次擴張的家電、3C快速普及;

  ③第三消費社會(1975-2004),經濟換擋降速,家庭結構小型化,注重個人消費/品質消費;

  ④第四消費社會(2005-2034),低速經濟、人口減少導致消費市場縮小,理念迴歸質樸、共享、社會化。

  中國情況較日本複雜得多,但整體看大概處於第二、第三消費社會。消費者的主流行為模式,表現為:對部分品類注重品質品牌,部分商品注重價格,消費品行業趨勢從消費升級為絕對主流轉變為部分品類持續升級、部分品類分化。

  消費分級之下,消費者對部分品類差異化、品質化、多樣化等需求旺盛;部分海外消費品受到消費者追捧,整體需求持續擴張。根據易觀和考拉的資料,一二線城市消費升級從資料體現在享受與便利類商品增速較快,三四線城市的消費升級體現在剛需品的增強和補充需求旺盛,進口產品成為消費者需求的有力補充。據商務部2019年7月釋出的《主要消費品供需狀況統計調查分析報告》,消費者和生產者擴大進口的意願均高於減少進口的意願;根據商務部的進口資料,我們隨機挑選了美妝、食品、菸酒等重點品類,自2015年來進口均處於逐年擴張的趨勢,商務部亦在2019年的新聞釋出會上宣佈,中國的進口消費品金額在2019年1-9月同比增長。

  除了消費動機外,圖片、影片等資訊傳播方式的應用,以及興趣社群、移動社交等都對消費者的行為模式產生了深刻影響,跨境進口電商主要的品類如中高階食品、化妝品、服裝鞋帽、休閒用品等非標準、可選消費品線上化趨勢進一步加深。短影片和即時通訊使用時長增長最顯著,小社群和熟人關係為代表的社交網路持續取代中心化的資訊分發。圖片、影片和熟人關係更有效地實現了非標準可選消費品的營銷和信任構建,持續推動相關產品線上滲透率提升,以休閒食品為例,在移動網際網路普及後,2013-2019,線上滲透率從2.6%持續提升至14%。

  2.4要素三,渠道:平臺多+直播帶貨+社交傳播,跨境進口電商業務模式持續升級

  多個平臺網羅各渠道流量,做大跨境進口電商規模。目前經營跨境進口電商的平臺多,包括天貓國際、考拉海購、京東國際等經營品類豐富的綜合性平臺,蜜芽等經營母嬰等細分產品的垂直類平臺,利用各自平臺流量資源開展跨境進口電商業務,使得跨境進口電商觸達人群規模逐步擴張。目前各大跨境進口電商平臺都採用自營+平臺模式,擁有自營的保稅倉或海外倉的同時向廣大跨境進口電商企業提供交易平臺。跨境進口電商企業可以入駐多家平臺,挖掘各個平臺不同的流量優勢,最大化客戶來源。

  直播帶貨打造場景化購物體驗,成為跨境進口電商平臺的增長新動力。對於跨境進口電商而言,直播帶貨更、是同時解決獲客與體驗兩大問題,成為引流及提高購買轉化率的法寶之一。目前海淘直播主要有三種形式,海外購物現場直播、保稅倉直播和跨境電商線下門店直播。主播與使用者高頻、強互動、強信任感的場景,多方位展示海外商品,起到較好的導購作用。根據艾媒諮訊統計資料顯示,51.9%的海淘使用者觀看過海淘直播,其中61.2%在觀看直播後會購買相關產品。隨著直播帶貨模式的興起,更多平臺上線直播功能,更多人透過直播的方式來了解商品,跨境進口電商的購物體驗得以提升,線上銷售效率有效提高。

  主流跨境進口電商平臺加強社交化佈局,擴大跨境進口電商影響力,吸引更多流量。將關注、分享、溝通、討論、互動等社交化元素應用於跨境進口電商傳播過程,具有更強的導購作用,有助於跨境進口電商平臺擴大影響力,吸引更多流量和熱度帶動銷量。各大主流跨境進口電商平臺紛紛佈局社交化傳播,利用拼團、分享等模式,快速傳播實現使用者裂變。社交化傳播已成為主流營銷方式,在獲客成本日益增加的當下,隨著社交零售的發展,跨境進口電商借力進一步擴大使用者規模。

  2.5跨境進口電商商業模式探討

  2.5.1商業模式總覽:B2B以傳統貿易的'資訊化為主,B2C商業模式多元化

  跨境進口電商B2B分兩大運營模式:資訊服務平臺和全流程服務平臺。

  ①資訊服務平臺將貨源供應商和境內採購企業的需求對接,起到“撮合”交易的作用。典型的這類B2B資訊服務企業是採伴網。

  ②全流程服務平臺型:典型的企業如海豚供應鏈、行雲全球匯等等,除了撮合境外供應商和境內採購企業的需求對接,還從供應鏈管理、供應鏈金融、營銷管理、分銷系統等多角度提供B端全流程服務,提高海淘企業採購效率。

  跨境進口零售電商(廣義B2C)業務型別按貨物所有權流動方式可以分為兩大類:平臺型和自營型,涉及到幾個主要的參與者:使用者、電商(自營/平臺+店鋪)及其基礎設施、品牌方及政府。平臺型以B2C為主,包括C2C/M2C等多種演變模式,平臺為店鋪提供履約服務、店鋪管理和流量分發,店鋪完成海外進貨和銷售,典型平臺如平臺為主的天貓國際、海囤全球,透過流量分發等獲取收入;自營型自身提供產品,依靠商品價差獲取收入,代表為考拉。

  圍繞品牌方參與模式、對消費者業務業務、拿貨等情況,當下跨境進口電商的商業模式大體可以分為B2C、C2C、M2C等三種平臺跨境進口電商及效率取勝、社交型、促銷型等三種自營跨境進口電商商業模式。總體來看,在B2C平臺、C2C平臺、社交型自營和提高供應鏈效率的模式中,壓縮供應鏈環節、提高供應鏈效率以持續滿足消費者需求則是業務開展的基石,而在M2C和限時促銷型模式中,與品牌方/大渠道方的合作模式同樣對商業模式成敗較為重要。

  跨境進口電商的稅費相較一般貿易稅費成本優勢顯著,品牌直採/採購自海外大經銷商/二次採購模式也會產生顯著的成本差異。一般貿易為傳統清關方式,以到岸價格為稅基,全額繳納關稅、消費稅、增值稅。跨境進口電商以終端零售價格為稅基,在限額以內(每年2.6萬,每次5000元),按70%繳納消費稅與增值稅,個人直郵或攜帶以海外零售實際價格繳納行郵稅,或有一定機率不繳稅(未抽查)。按照海外批發價500、零售價800、國內零售價1000算,直採方較二次採購的成本價低了50%。

  儘管使用者、平臺、政府三者訴求共振,品牌方參與跨境進口電商短期中有顯著成本優勢,但跨境進口零售電商在品牌商的長期參與模式探索上仍不成熟,這也是跨境電商商業模式多樣化的重要原因。新渠道為品牌帶來了增量,在跨境進口電商上,由於產品多為滿足高層次需求的可選消費品,在定價和品牌塑造上的品牌與渠道的矛盾較為突出:平臺有動力干擾品牌定價權,而價格是品牌維持調性的最重要因素,特別是價格體系會影響品牌的分銷體系;平臺有動力同化品牌文化調性,而品牌調性是建立大眾品牌認知的基礎,亦是品牌方追求的長遠目標。當下跨境電商業務模式和品牌在這類訴求上的矛盾也是阻礙品牌投身跨境電商業務的關鍵,是跨境進口電商假貨多(艾瑞資料,41.4%的海淘平臺購買者買到過假貨)、退貨難等部分痛點問題的根源。品牌方和跨境進口電商矛盾屢見不鮮,例如2019年年初起,消費者投訴在網易考拉購買的加拿大鵝羽絨服的真假問題發生了多次反轉,持續發酵;上半年,雅詩蘭黛(上海)起訴網易考拉及網易公司主體公司侵害商標權。

  2.5.2跨境進口電商物流模式

  跨境進口電商的物流模式主要有三種:國際直郵模式、轉運模式和保稅進口模式。國際直郵模式是指顧客線上下單後,商家直接透過國際物流方式發貨,由物流公司代理清關,並配送至顧客手中,常見於直郵平臺類公司和海外代購。轉運模式下,顧客下單後,貨物將由轉運公司集中運送至國內,報關後拆分包裹傳送給各個顧客,是目前海淘的常見物流方式。保稅進口模式是指跨境進口電商企業將貨物提前從國外運送至保稅倉,待顧客下單後,直接從境內辦理清關、發貨等流程。

  目前的三種跨境進口電商物流模式各具特色。保稅倉是指由海關批准設立的供進口貨物儲存而不受關稅法和進口管制條例管理的倉庫,儲存於保稅倉庫內的進口貨物如再出口則免繳關稅,如進入國內市場則須繳關稅。在政策對於跨境電商保稅倉的支援下,保稅進口模式具有時效快、運費低、稅收優惠的特點,可以基本滿足大眾對一般進口商品的消費需求。海外直郵和轉運模式可以滿足更多個性化的購物需求,但是消費者需要在高昂的運費和正品率當中做出取捨。

  保稅進口模式時效快、運費低、稅收優惠,各大平臺紛紛佈局國內保稅倉。天貓國際、小紅書、蘇寧易購海外購、聚美優品均以保稅進口模式為主,海外直郵模式為輔。京東全球購、蜜芽、洋碼頭則是保稅進口模式和海外直郵模式並行。其中洋碼頭自建了跨境物流體系貝海國際,在美國擁有3個集貨站。

  海外倉成為跨境進口電商競爭的焦點。海外倉對於跨境進口電商來說是競爭的第一站,透過在海外建立倉庫,可以增強海外採購能力,尤其是海外直郵模式下的響應能力。進口平臺海外倉庫通常為2000-3000平方米的面積較小的倉庫。目前海外倉佈局主要集中在香港地區、美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地。

  3.跨境進口相關公司梳理(詳見報告原文)

  3.1阿里巴巴:天貓國際、考拉引領中國跨境進口電商發展

  3.2中國中免:依託免稅門店規模優勢享受採貨優勢和議價能力,疫情期間跨境電商和直郵業務擴張迅速

  3.3渤海輪渡:渤海灣客運龍頭企業,發力電商運作國內首箇中日韓跨境電商專案

  4.跨境出口:海外市場廣闊,政策扶持“中國製造”走出去

  4.1適應消費需求,跨境出口電商運營方式多樣

  4.1.1跨境出口電商B2B模式佔比較高,B2C模式增速較快

  B2B模式:(businesstobuesiness)商家對商家進行交易。是指企業與企業之間透過專用網路或Internet,進行資料資訊的交換、傳遞,開展交易活動的商業模式。更側重產品的功能和廠商的售後服務。跨境出口電商B2B分兩大運營模式:資訊服務平臺和交易服務平臺。

  1.資訊服務平臺:B2B網上商城是買賣雙方集中進行資訊交流的平臺,這類B2B網上商城模式網站行業範圍很廣,幾乎所有的行業都可以在同一網站上進行貿易,有很大的流量優勢且客源穩定,然而這類平臺不參與使用者行為、不保證平臺資訊的有效性。透過這類平臺客戶只可以瞭解到商品資訊,但物流和支付環節仍然線下溝通解決。典型的這類B2B資訊服務企業是阿里巴巴國際站。

  2.交易服務平臺:是在資訊服務平臺之後出現的一種模式,致力於幫助中國中小企業透過跨境電商平臺進入全球市場,開闢全新的國際貿易渠道,使網上交易更加便捷、安全和高效。盈利模式大多為佣金制,免受註冊費,僅在交易雙方交易成功後收取費用。典型的這類B2B交易服務企業是敦煌網。

  B2C模式:(businesstoconsumer)商家對個人進行交易。是指電子商務的一種模式,也是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產品和服務商業零售模式。主要圍繞產品或服務的品牌和價格。跨境出口電商B2C分三種運營模式:平臺模式、自營模式和第三方模式。

  1.平臺模式:建立在網際網路的基礎上,採用線上銷售的形式,直接面對消費者。這種平臺行業集中度高,產品豐富,降低了交易費用同時也提高了交易效率。平臺上的商品價格低於傳統商店的價格。具有代表性的有亞馬遜、eBay、速賣通和Wish。

  2.自營模式:跨境電商在公司自建的網站或者移動App上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產品,透過自建或合作物流的方式配送商品。自營平臺可以針對特殊的產品、銷售要求定製開發,也可以根據自我需求釋出任何產品和服務。不用受到第三方平臺嚴格限制與監管。這類模式的企業要求有強大的跨境供應鏈管理能力、強大的供應商管理、更好的跨境物流解決方案和足夠的資金儲備。如環球易購、沃爾瑪、Tesco、樂天等

  3.第三方模式:企業無需搭建銷售平臺,直接入駐亞馬遜、eBay、速賣通、Wish四大B2C跨境平臺,透過合作或使用平臺提供的物流的方式配送商品。中國賣家依託第三方平臺快速發展,成為品牌發展的重要力量。藉助第三方平臺的紅利來全面推廣自主品牌,透過擴大自己的品牌佔有,進而整合境內外線下渠道,最佳化供應鏈,形成自身競爭優勢。

  2019年跨境出口B2C模式交易規模1.7萬億元,增速23.6%。從交易規模來看,目前跨境出口電商中,B2B模式的交易規模更大,2019年達6.3萬億,佔比也較高,2019年達73.5%。但是B2C模式下,交易鏈條被進一步簡化,是未來的發展趨勢,跨境出口電商B2C模式下的交易規模2019年達1.7萬億元,增速達23.6%,在總體交易規模中佔比也在逐漸提高,2019年佔比21.5%。

  4.1.2海外倉模式成為跨境出口新常態

  跨境出口電商的物流模式主要有兩種:國際物流模式和海外倉模式。國際物流模式即由物流企業將貨物從國內直接運送到國外,配送到客戶手中的,依據承運商不同,目前國際物流方式主要有5種:郵政小包、國際快遞、專線物流、國內快遞企業的跨國物流業務。其中,郵政小包和國際快遞是目前使用最多的物流方式,尤其是對於眾多中小外貿企業。郵政方式覆蓋地區範圍廣,價格便宜,但是丟包率高,時效慢且不穩定,旺季往往需要30天以上。國際快遞方式與郵政方式相反,價格昂貴但時效快。專線物流往往採用航空包艙方式,透過專線的規模效應降低成本,速度比郵政方式快。近幾年國內快遞企業加速跨境業務佈局,目前覆蓋地區有限。

  海外倉模式可以解決時效、成本、清關及本土化等問題。海外倉模式包括頭程運輸、海外倉儲和終端配送三個環節,基本模式是中國出口企業批次將貨物出口,儲存在海外倉庫,待顧客下單後,再在當地進行分揀、包裝、配送。海外倉模式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客戶收件的時效性,同時由於退換貨方便,能夠提升客戶體驗,但是缺點是可能由於預判不準確,造成海外倉庫存積壓。目前,跨境出口電商的海外倉模式有三種方式:自建/租用倉、亞馬遜FBA倉和第三方倉庫。

  海外倉發展迅速,成為跨境出口新常態。目前歐美髮達國家的海外倉已經發展非常成熟,40%的倉庫集中在美國,英國、德國也佔了很大一部分。不少企業也不聚了小語種國家和地區的海外倉,但總體來說中東、南美、非洲等地的海外倉比較稀缺。規模較大的跨境出口電商平臺大多選擇在國外自建海外倉,平均每個海外倉面積在3萬平方米至5萬平方米之間,規模較大。其中,蘭亭集勢、敦煌網、大龍網等知名平臺更是在全球佈局。

  不同出口目的地的線上消費者對於物流有不同的偏好,如亞洲地區的消費者更追求速度,而非洲的消費者更看重運費成本。跨境出口電商企業在經營時應當結合公司實際出口地區匹配合適的物流方式。

  4.2需求端:海外電商滲透率提升空間大,疫情催化消費習慣轉變

  全球電商銷售市場規模2021年將達4.9萬億美元,複合增速20.8%。根據wearesocial資料,截至2018年,全球網際網路使用者達43.7億人,網際網路滲透率達57%。隨著網際網路使用者的不斷增加,線下消費逐漸向線上消費遷移,全球電子商務滲透率和銷售額不斷提升,eMarketer預測2021年全球電商滲透率將達17.5%,銷售額將達4.9萬億美元,2018-2021年複合增速20.8%。

  主要目的地國家電商市場滲透率逐年提升,且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我國跨境出口電商的主要目的地為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等發達國家市場,2017年這四個國家的交易規模佔全部跨境出口電商的47.6%,其中,美國份額最高達15.0%。從電商滲透率來看,主要出口目的地的電商滲透率均處於穩步提升狀態,2019年美國的電商滲透率為15%,電商滲透率最高的英國,也僅有18%,相對中國的電商滲透率23.4%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海外疫情催化銷售向線上遷移。受到海外疫情影響,海外國家線下實體零售商出現短期營業暫停到長期財務狀況惡化的關店潮的轉變,線上零售出現高增長,根據美國商務部資料,2020Q1美國電商零售同比+14.8%。在對海外疫情防控的中性預期下,線下購物場景將在中長期內持續受到限制,獲將促進線上消費習慣的培養,實現電商滲透率的加速提升。

  4.3供給端:“中國製造”的產業支撐+政策持續性利好

  3C電子產品、服裝服飾類產品佔據跨境出口電商優勢地位。3c電子產品在中國供應鏈優勢明顯,為標準化產品,重量小、價值高,物流成本佔比較低,適合跨境電商銷售,佔據中國跨境出口電商經營品類第一位,2018年市場份額達18.5%,服裝服飾、家居園藝產品緊隨其後,前三類出口電商經營品類市場份額合計達39.4%,前五類出口電商經營品類市場份額合計達51.1%,集中度較高。

  中國賣家大多數來自珠三角、長三角,具備低成本、高效率、柔性供應鏈優勢。中國憑藉低成本、高效率的製造業優勢成為了“世界工廠”,在紡織服裝品、3C電子產品等上優勢明顯,尤其是製造業發達的珠三角、長三角地帶。近些年,賣家地理分佈由珠三角、長三角不斷拓展,向內陸延伸,覆蓋更多的產業帶。同時中國賣家對海外環境與消費者需求變化的快速響應能力不斷升級,能夠快速識別全球消費趨勢走向並靈活調整選品策略,形成了柔性供應鏈優勢。

  政策端:國務院、海關總署、財政部、商務部、外匯管理局、國家稅務總局等政府部門給予跨境出口電商企業一系列優惠、便利措施的組合,包括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海外倉和共享海外倉的建設支援、出口貨物免(退)稅政策及便利、海關查驗通關便利以及外匯管理便利等政策,支援中國跨境出口電商企業走出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