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奮鬥成就夢想的心得體驗感悟(精選15篇)

開學第一課奮鬥成就夢想的心得體驗感悟

  每到開學的季節,同學們都會優先關於著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專題節目,開學第一課“奮鬥成就夢想”有感心得有哪些?下面小編為給大家整理了開學第一課奮鬥成就夢想的心得體驗感悟(精選15篇)歡迎閱讀。

  開學第一課奮鬥成就夢想的心得體驗感悟1

  我從來容地坐在電視機旁,從7點30分我就開始等待,等待著那一刻的到來。

  第一個字幕是愛國,我頓時心中開始了鬥爭,愛國,終究該怎麼愛,亡國,這從來是一個陌生的詞。

  華夏五千年的歷史,可朝朝代代地更換,我至始至終都不明白為何一華夏國是從來都沒有被制止的,它還在繁榮生長。

  我聽著主持人在不停地講著,講著一個又一個的故事,甚至有時,我都入迷了。

  印象最深刻的,或許就是人民用血肉築成長城的那一刻吧,在那一刻,多少個孩子少了父親,在那一刻,多少婦女為其傷心。

  我的血燃燒起來了,或許是當聽到日本軍玩殺人遊戲時,整個差點兒跳起來了,這個集結英雄好漢,智勇雙全的華夏民國,真的落後到這種地步嗎?我竟一時不知該恨誰好了,是恨日本軍的貪得無厭嗎?還是恨那是人的軟弱。但,恨誰都沒用了,一戰即兩敗俱傷,而這一戰,不管誰勝了,都會成為未來的患難,哪怕,一方為勝,或許明日將從名茅跌至谷底,成為任人欺負的弱國。

  從歷史甚至從現在的角度來說,中國出現了太多殘忍的局面,隋煬帝殺父篡位,又一代暴君,從暴君以及今古謀士的角度來說,日本軍沒錯,是我們太落後了,落後了就要捱打,這是至始至終的道理,沒有會憐惜的人,勾踐王臥薪嚐膽,難道到了大勝會手下留情嗎,不,他不會。所以痛恨前恥不如恨自己的文化以及貢獻。

  看著一個又一個的字幕浮現在電視機上,我笑了笑,不都是圍繞著愛國嗎?團結、自強……不都是在把繁榮的祖國交給我們嗎?未來著重於我們,而我們的功成名就並沒有國家重要,而我們的功成名就卻進一步幫國家進入全盛時期,永遠記住!沒有最好的風景,只有不懈的努力!看了《開學第一課》,我知道了: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是來源於那些不畏犧牲的革命烈士們,是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這和平、幸福、安定的生活!

  英雄就要愛國,女游擊隊員――趙一曼,年僅31歲,這生命之花綻放得如此美麗,如此燦爛之時,卻被可惡的日本軍官的嚴刑拷打下凋零了,可她至死都沒有透露關於任何革命之事,寧死不屈,這是多麼偉大的愛國精神啊!

  相信大家都知道王二小吧,他是個13歲的孩子,他為了鄉親們,為了小夥伴們,把敵人引到埋伏圈,卻被狡猾的日本軍官識破了,把他挑在槍尖,摔死在冰冷的石頭上面,四處才響起乒乒乓乓的槍炮聲,敵人終於被殲滅了,而可憐的王二小卻死在冰冷的山間……他才13歲,就懂得把傷亡減至最小,就懂得把生的希望留給小夥伴。他真是勇敢又懂事的兒童團團長!

  看到南京大屠殺這悽慘的場景,聽到這30萬人殉難的訊息,我們的盟友終於按捺不住,挺身而出。美國飛行員組成了一支“打抱不平”的飛行隊――飛虎隊!每當響起“突突突突”……的飛機飛行的聲音,每當到頭頂上那張開“血盆大口”的飛機時,老百姓們都會向他們投去感激的目光,目送他們遠去。正是這些帶著友好旗幟的盟軍,給我們的民族帶來了光明與希望,我們同心協力,我們彼此信任,我們合作共贏,我們,友誼地久天長!

  作為下一代的共產主義接班人,我們要自立,我們要自信,我們要自強,因為,只有自強才能無敵,我們要繼承我們前輩的抗戰精神,我們時時刻刻為自己的祖國感到自豪!我們要做偉大祖國的接班人!

  作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們要愛國、勇敢、團結、自強!我們要好好學習。我們要珍惜現在的分分秒秒,成為社會的棟樑,為祖國盡一份力!銘記歷史、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開學第一課奮鬥成就夢想的心得體驗感悟2

  當冰涼的筆觸與柔軟的宣紙相遇,就像粗糙的斷木與堅硬的卵石摩擦,生出希望,產生了溫度,變為了永恆。

  而你,舒展著柔軟的腰肢棲居在那,承載著情感的溫存的墨跡。是竹,是石,是紙,你以不同形態,深深地雕刻,傳承,成為驕傲。這就是你——漢字。

  在第一課中,“字以溯源”的主題,讓我深有感觸。

  漢字,從商代的甲骨文到西周的金文,再到秦代的隸書,一代代不可缺少的根基。是它撰寫了歷史,闡明瞭道義,是它成就了人才,實現了進步。漢字僅憑它的出現便已成為我們的驕傲,中華的驕傲。

  巖洞裡道道稚拙的痕跡,竹簡上筆筆用心的雕刻,綿帛上字字有力的墨跡,宣紙前行行瀟灑的書法,這便是文字的進步,歷史的基礎,漢字的演變。同時也標誌著古人的智慧,與一份對進步執著的恆心,而這,需要我們來保護、傳承、發揚。

  正如王寧教授所講的,古代文字發展到今天,中斷是非常可能的。正因此,我們更有一份義務去讓我們的“漢字”走出去,發揚光大。

  至今,正如我們所願。是作家,讓漢字變得更富有情感,富有藝術性;是翻譯家,讓外國人看見中國深厚的底蘊,感悟漢語之美;甚至是熱愛漢字的他國人,為了研究和傳播漢字,隻身來到中國,讓更多國人看見每一個字的歷史。這讓每一個國人驕傲,也同時敲響了愛國的警鐘。

  當我們走出國門時,我們可以像漢字一般,有骨氣地抬起倔強的頭顱傾訴著:“我是一箇中國人!”不再彎著腰背,讓人踐踏,以一個文明的禮儀之邦走出來的人的身份,過著自由而有意義的生活。當我們書寫或朗讀漢字時,因為它的美妙與婉轉,鏗鏘與陽剛,或因為筆墨的飄逸流淌,搖曳在風中,譜寫出喜怒哀樂,而享受、而自豪。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屬於我們的中華驕傲!

  漢語啊,你輾轉在世界各地,攜著或開放或婉約的資訊,載著或明朗或愁苦的情感,由一國的文字形式變化為另一國的文字形式時,你可曾想過——你功蓋千秋,你是永恆的文字的傳承,中華的驕傲!

  開學第一課奮鬥成就夢想的心得體驗感悟3

  時間總是喜歡在人們不經意間就悄悄溜走,轉眼間溫馨愉快的暑假已經面臨結束了,學子們終於迎來了新學年新學期的來臨。面對這一年一度的開學季,同學們的心情想必也是格外地歡喜吧,又可以重新迴歸美麗的校園,見到熟悉的同窗以及老師們,坐在寬敞的教室,繼續求學的程序。除此之外,每一年的開學之際,央視專題節目《開學第一課》如期而至,2021年的也不例外。

  說起2021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與往年相比更加有意義以及內涵,那便是理想照亮未來,相信從這個主題中,你們都有不少的感慨以及感想吧,而我也如此。2021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今年又是黨的100週年紀念日,所以這一期的《開學第一課》,我們跟隨康輝、撒貝南攜手課代表楊雅淇、彭友馨一同回顧百年光輝歷史,展望未來理想之光。此次節目再一次向我們詮釋了更加有價值的人生觀念和給予人深刻的反思與覺悟。

  《開學第一課》,是一門獨特而有意義的“課堂”,也是我們中小學生每年必看的節目。在觀看了這一期的秋季《開學第一課》嶄新的主題學習,讓我們汲取了各種知識之外,還能在觀看節目中,更好的理解各個人生意義,因而對於我們而言,可謂是收穫不淺呀!

  觀看2021年《開學第一課》,用心感受節目裡的故事內容,我們會發現這個時代真的很美好,有機會能成為這個時代的人,可以說是幸福無比。除此之外,節目裡滿滿的正能量呈現,不斷地給我們這些新時代祖國少年們灌輸著正直思想,詮釋理想的重要性,因而我們都要樹立正確的理想與目標,以實際行動拼搏,讓理想照亮我們的未來。所以這也是《開學第一課》為什麼如此受歡迎的原因了,接觸課堂學習不到的知識,感悟大道理。作為新時代青少年的我們在觀看《開學第一課》之後,也更應該好好地反思節目中的故事內容,領悟好真正的人生意義,並且往後要更加認真刻苦學習,為將來能成為有用之人努力不斷,積極進取!

  開學第一課奮鬥成就夢想的心得體驗感悟4

  開學第一週的星期六早晨,陽光明媚,還帶著一絲絲晨風,而我,老早地就坐在電視機前,等著中央頻道播出的《開學第一課》。

  節目的主題是“我愛你,中國”,我非常專注看完所有的節目,節目內容豐富多彩,這無疑是對我們的一次心靈洗禮。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十四歲的嘉賓主持,名叫馬鵬飛的男孩。他在8個月大的時候,父母不幸雙雙去世了,他和奶奶相依為命,生活非常清苦,每月僅靠200元的補助金維持生活。由於沒錢吃藥,奶奶的糖尿病進一步惡化,以致雙目失明。五歲的鵬飛扛起了家庭的重擔,承擔了所有的家務。鵬飛每次放學都是跑回家的,因為他要回去照顧奶奶,做家務。七年,整整七年!他都這樣來來回回地跑著。看到這我的眼睛溼潤了。更令我感動的是鵬飛8歲時,為了給奶奶過生日,他去撿廢品賺錢,買了一根粉腸和一條鯉魚,煮好了端給奶奶並執意要她吃完,自己捨不得吃上一口。聽到這我再阻擋不了早已在眼睛裡打轉的淚珠,淚水奪眶而出。

  親情是多麼偉大呀!可是,有些人卻偏偏不珍惜幸福。我在CCTV的道德觀察欄目,看到喪失人性的男孩,他為了進娛樂圈要父母的錢,而父母不給他錢,結果竟用老鼠藥毒死自己的父母,還騙人鄰居說他的父母出車禍死了,當然,這種人最終也逃脫法律的制裁。我真替那人的父母感到氣憤和悲哀。為什麼同在藍天的男孩,差別是那麼大呢?

  我覺得對於我們這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孩子,應該好好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因為幸福就像拴在繩上子的輕氣球,只要你一不留心,它就會悄悄地從你的手中竄走,怎麼抓都抓不回來了。不過,人間的愛就像一顆果實,它會在你苦不堪言的時候,給你蜂蜜般的甜和小桔燈一樣的溫暖,讓我們在幸福的同時,摘一顆愛的果實給失去幸福的人吧!

  看了這個節目,讓我懂得了什麼是愛?愛是分享,愛是力量,愛是承擔,愛是榮耀……愛讓中國更美麗!

  開學第一課奮鬥成就夢想的心得體驗感悟5

  看了《開學第一課》後,我很感動。這一位位登上成功之路的人讓我明白了有夢想要堅持才能成功。

  女航天員王亞平,十年前的她看到楊利偉登上太空時。她心中暗暗決定:我要像楊利偉一樣,成為一名航天員。為此她刻苦訓練。終於,2013年6月11日她實現了這個夢想 。她成為了一名英雄。她用行動告訴著我們,夢想是一種動力,只要你堅持這個夢想。你就會成功!

  聽著那一個個刻苦努力成功的故事。我不禁覺得臉紅。五歲時,看著老師用纖長的手指 在琴絃上流動出美妙的 音樂,如同天籟之音。我便吵著鬧著要學琴,學了不到兩個月,我便感到枯燥無味而且很辛苦,就不學了。六歲時,望著臺上演員那輕巧靈活的動作。我便嚷著要學跳 舞。一天,學校 要組織跳舞小組。我自告奮勇的要去參加,剛開始學 的津津有味,後來越學越難。我就覺得難學,又不學了。九歲那年,看著同學們畫的畫特別好看,而我畫的卻亂七八糟的。我便覺得很丟臉,我便對媽媽說:“媽媽,我想學畫畫。班裡的同學畫畫都很好。我也要學嘛。”母親對我說“不行,你學了那麼多。一樣都沒學好,讓你去學你要不好好學怎麼辦?”我撒著嬌對媽媽說:“媽媽,我就要學。你看人家畫的多好,你可不要讓自己的女兒丟臉哦!”經過我的死纏爛打,媽媽最終還是答應我去學畫畫。一開始為了爭口氣,我很認真的畫畫,老師也誇我進步了許多。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我漸漸地變得驕傲起來,也不好好畫畫。我總是這樣認為:沒事,反正我畫的好。不用那麼認真。就這樣我的夢想換個不停,最終麼有能去實現。

  生活中每個人又有自己的夢想,可是他們總是半途而廢最終沒有成功。讓我們把夢想變成動力,向夢想出發吧!

  開學第一課奮鬥成就夢想的心得體驗感悟6

  9月4日晚上,我與家長一同觀看了《開學第一課》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與往年大不同,以《英雄不朽》為主題,緊緊圍繞“愛國”、“勇敢”、“團結”、“自強”四個篇章,用一個個真實的英雄故事,共同緬懷這段歷史。

  第一節課 愛國

  93歲的老藝術家秦怡奶奶,帶我們重溫國歌后的故事。1931年3月11日,我們的英雄血肉之軀堵住倍小鬼子用炮轟炸的長城缺口!秦怡奶奶反覆告訴我們“國歌不是編出來的,而是在戰鬥中創造出來的。這節課讓我明白了,戰爭年代裡,愛國就是為祖國和同胞奉獻自己的一切,今天要像愛自己的家一樣,愛護它、建設它。

  第二節課 勇敢

  這節課中描述了很多抗戰英雄任務,給我記憶最深的是王二小。王二小是很多少年英雄的化身,史林山爺爺講述了“王二小“原型的故事。《歌唱二小放牛郎》就是當時王二小故事的真實寫照,至今感染著無數青少年。讓我深知,今天的我們要不怕困難,勇於擔當,做一個勇敢的人!

  第三節課 團結

  班主任撒貝南老師給大家講了曾經援助國我國的美國“飛虎隊“。孫九宏爺爺也給大家講述了自己和戰友們解救飛虎隊的故事。這個故事讓我深深的懂得了,戰場面對敵人的時候,只有同心協力,並肩作戰的團隊,才能克敵制勝。今天的團結表現在大家為了共同的目標,彼此信任,互相幫助,合作共贏。

  第四節課 自強

  在昔日少年用鮮血與生命換來的和平時代,今日少年正茁壯成長,兩代人相隔70年,愛國、勇敢的精神一脈相承。

  我們的小八路們跟著肖爺爺參加了實踐體驗,小小年紀,棒棒的,在這些孩子中有的是真正八路軍的後代。

  撒貝南老師講的好:“我們小夥伴,心裡有著夢想,自強的夢想,一個奮發圖強的夢想,一個讓未來沒有再敢來欺負我們的夢想。精彩的航模表演,足以證明。

  最後《歌唱祖國》為今晚的形成畫上圓滿的句號。

  難忘的歷史 英雄的故事 震撼的演出是我最難忘的《開學第一課》!

  開學第一課奮鬥成就夢想的心得體驗感悟7

  今天晚上,我看了中央一套播放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父母教會我,教會我們孝、愛、禮、強。

  第一課是孝。有一位作家叔叔,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他好不容易買到了一臺電視機,馬上送到了自己父母家裡。這位叔叔的孝心感染了兒子,在一次吃飯時,餐桌上擺著一道難得吃到的菜,就是對蝦,爸爸想把自己的那份省給兒子吃,但兒子卻堅持要爸爸吃掉。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孝敬父母,孝敬長輩。這一點是我從來沒有想到的,總以為父母對我們的愛是理所當然的,所以今後我要先想想父母的感受,做一個有孝心的好孩子。

  第二課是愛。有一位歌唱家叔叔,他的兒子一生下來就得了重度感統失調症,他為了兒子,放棄了自己的事業,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兒子,他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兒子學會了游泳、騎腳踏車……,聽了這個故事,我覺得這位叔叔是一位偉大且很有愛心的爸爸,我們應該愛家人,愛長輩,愛身邊所有的人。

  第三課是禮。一位女歌星姐姐,她媽媽從小就教他懂禮貌,吃飯時讓老人先吃,吃飯不能發出聲音,儘量夾自己面前的菜……,其實這些奶奶平時也經常對我說,但是我從來沒有把這些話當一回事,禮貌不是一兩天養成的,是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的,我們應該做一個懂禮貌的好孩子。

  第四課是強。我們應該自強不息,不能光靠別人,只有自己強大才算是真正的強大。

  開學第一課奮鬥成就夢想的心得體驗感悟8

  9月1日晚上七點五十分,我迫不及待地坐在電視機前等待著《開學第一課》的開播。等待的時候感覺時間過得好漫長,終於開播了。

  首先是“中國功夫明星”成龍的登場,因為他要拍電影沒辦法到現場來演說,只能遠端述說,他告訴我們他現在六十三歲了,還要拍那些危險的動作,但他從不用替身,他全身沒有一處是不受過傷。撒老師還以一枚枚勳章在他的人體標像上標註,全身標滿勳章。他雖然受過無數傷痛,但他一直堅持不懈追求自己的夢想,永不放棄。他告訴我們要創造,要有夢想,還要拼搏。只有堅持不懈,永不放棄,夢想就會成功,拼搏精神鑄就中國夢。

  第二位是以“我要上學”系列照片震撼國人的紀實攝影師解海龍,他講述相機背後“大眼睛”蘇明娟、“大鼻涕”胡善輝、“小光頭”張天義等著名照片主人公的故事。當時紀實攝影師解叔叔為了尋求答案用了整整10年的時間行走了兩萬多公里,行走中國二十六個省,一百二十八個縣,接觸了100多間學校和上萬名的孩子,拍攝了上萬張照片,被山村孩子的淳樸與善良和孩子們求學的眼神所感動。在他們的眼睛裡看到了他們的夢想,於是用他的鏡頭關注了他們,幫助了他們上學的夢想,用知識改變了他們的命運。這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愛心鑄就希望,知識改變命運,夢想讓我們成長,我們沒有理由不珍惜當下的幸福。

  最後一位是張傑帶來充滿激情和力量的《少年中國強》。“少年強則國強”的錚錚宣言,激勵著我們向未來進發,創造新的奇蹟。

  《開學第一課》讓我懂得,夢想啟發創造,青少年要敢於夢,夢想是未來的動力,是追逐目標的燈塔。只要敢於拼搏,不怕挫折,勇於不斷探索,堅持不懈,一定創造出奇蹟,夢想一定會成功。

  開學第一課奮鬥成就夢想的心得體驗感悟9

  “愛,讓中國更美麗”,聚焦“愛”是今年九月一日的《開學第一課》主題。

  《愛是分享》,相互信任,愛是分享和快樂,只有我們團結互助,和諧友愛,我們這個大家庭才會和睦共處,蒸蒸日上。愛,讓中國更美麗!

  《愛是力量》,透過互動遊戲“手指抬人”,發出了愛的倡議:“只要我們人人付出一點愛,齊心協力,什麼困難我們都可以戰勝!只要獻出一點愛,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會越來越強大”。讓我們每個人都成為愛的源頭,付出愛,傳遞愛,小愛能聚城大愛,大愛中國要從小愛做起。愛,讓中國更美麗!

  《愛是承擔》,“學會自強自立,學會幫助父母分憂解難,讓我們不光愛自己,還要愛父母,愛家庭,愛身邊的每一個人,還能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愛是承擔,承擔身邊的親情之愛,友情之愛,要全心全意,盡心盡責,愛國,要做一個有責任的人。愛,讓中國更美麗!

  《愛是榮耀》,當航天英雄楊利偉叔叔的出場,引來了雷鳴般的掌聲。他講到:“為了人類的和平與進步,中國人來到太空,表達一箇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也表達了一箇中國人的榮耀。”

  國旗護衛隊的入場,又一次掀起了高潮,一個灑旗的動作看似很簡單,但是作為一名灑旗手平時的訓練時少不了的,榮耀的背後是付出和不易。愛,讓中國更美麗!

  08年,我們共同經歷了很多,南方大面積罕見冰凍雪災、汶川特大地震、舉辦奧運會、神七航天員太空漫步。中國人用堅韌、勇敢、智慧向中國和世界交出滿意的答卷。

  梁啟超老先生在《少年中國說》中說到:“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

  今年開學的第一課,對於我們學生來說,應該具有深遠的意義和深刻影響,也必將成為我們人生中最難忘記的一課。

  我自豪,我是中國人!

  我愛你,中國!

  開學第一課奮鬥成就夢想的心得體驗感悟10

  九月一日晚6:30到8:30,我們一起觀看了中央電視臺為全國的中小學生演播的愛國主義教育大餐《開學第一課》。

  《開學第一課》以“愛”為主題,分為四個專題:愛是分享,愛是力量,愛是承擔,愛是榮耀。這四個專題由小愛到大愛,讓我們的胸懷逐漸放大,讓我們的情感一步步升騰。一個個感人的真實的故事,一個個優秀的傑出的中華兒女的專題演講,給我的靈魂進行了洗禮,讓我的內心為自己的自私自責,慚愧,為生活中那些有“大愛”的人感到敬佩。感謝于丹老師的愛的分享,感謝李連杰老師的愛的力量,感謝俞敏老師的愛是承擔,也感謝天之驕子楊利偉老師愛是榮耀,他們用自己的真實行動懂得了“愛”的含義,用自己的行動感染了許多人,從而使他們的生命變得鮮活和生動起來。

  其實,現在看來《開學第一課》愛的教育不僅僅是對中小學生的“愛”的教育,就是我這位老師也是被生活中的“貪嗔痴慢”所矇蔽,也是整日活在功名利祿當中,也是被“我”的慾念佔有著,痛苦著。我何曾體驗過“無我”,一心一念就是在為社會大眾服務的快樂呢?大愛無疆,我走不出“我”的狹小的空間,就不會得到真正的人生的快樂。

  既然《開學第一課》觸及到我的靈魂,“愛”不管是分享、是力量,是承擔還是榮耀,“愛”是為他人付出,愛是奉獻,這樣的人生註定是快樂的。

  開學第一課奮鬥成就夢想的心得體驗感悟11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學校組織全體師生共同觀看了中央一臺的“開學第一課”。

  “開學第一課”主要講了三個故事,其中令我感觸最深的是小男孩劉浩學鋼琴的故事。雖然他是一位盲人,但是他和他的媽媽都非常堅強。劉浩雖然失明瞭,可是他的媽媽發現劉浩在音樂上很有天賦。於是,劉浩的媽媽帶上了家裡僅有的四百塊錢,和兒子劉浩一起去了北京。剛開始,沒有老師願意收劉浩。劉浩就到琴行裡去彈琴,有的時候一彈就是一整天,別人都打烊了,劉浩還不捨得離開。為了追求他的鋼琴夢,為了實現他的音樂夢,他們母子在苦難中開始了追尋夢想之旅。

  他們母子就這樣一天一天的挺過來了,聽了他們的故事,沒有人不會為他們心疼的。多少個日日夜夜,多少個艱苦的日子,不論多麼炎熱,也不管多麼寒冷,他們母子二人都堅強的挺過來了。悠揚的鋼琴聲響起,那是夢想的聲音。把不可能變為可能,這是夢想,用行動來證實想法,這是夢想……。每個人都有夢想,但不是每個夢想都會實現的,只要堅定自己的夢,並不斷努力,就一定能實現4了劉浩的故事,我在想自己做一件事情如果有他們的一半勇氣,我相信不論我做什麼,都一定能夠堅強的挺過來的。除了勇氣,堅持也很重要。堅持是一種向上的.力量、積極的信念。它會助人實現遙不可及的夢想,並創下輝煌的記錄,帶來意想不到的生命奇蹟。堅持是夢想的執著,也是人生的馬拉松,堅持到終點獲勝的人,也許不是最強的,但是一定是最有毅力和恆心的人。不單是劉浩,開學第一課中其他的人物故事也讓我觸動很深,我決定給自己制定一個學習目標。我平時做作業比較馬虎,但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如果能堅持細心、耐心,一定能改掉自己的壞毛病。萬事開頭難,我在開學之初這樣勉勵自己,爭取每天一點進步。

  開學第一課奮鬥成就夢想的心得體驗感悟12

  剛吃過晚飯,我便和爸爸媽媽守在電視機前,等待《開學第一課》的開始。

  本次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知識改變命運,夢想創新未來。

  《開學第一課》以十分歡快的氣氛開場了,接著大明星成龍用他自身的經歷告訴我們:只有經過不斷的努力,才會有一番成就。也正是如此,才造就了今天的國際明星——成龍。

  之後,謝老師想我們講述了他的攝影故事。他獲得過很多攝影獎,還曾去過農村,拍攝那些窮苦的學生,他們每天要走很遠的山路去上學,但是不管條件有多差,他們始終都沒有放棄上學,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深深的震撼了我。謝老師用鏡頭記錄了那些孩子的生活,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進步。他當年幫助過的兩名學生來到了現場,曾經貧苦的孩子,現如今,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相信這個結局是每個人都最想看到的,很美滿。

  接著王桐晶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堂令人驚訝的數學課,她簡直就是一個數學天才,擁有超高的數學天賦,和人人都向往的珠心算能力。

  後來俞老師以“奮鬥”為主題,給我們上了一堂課。他向我們解釋了“奮鬥”的含義:1.定下自己的目標;2.為這個目標而努力。他告訴我們,他用了好幾年的時間才考上北京大學,之後他開了一家培訓機構,他用自己賺來的錢去資助貧苦的孩子讀書,我們要向他學習。

  接著,我們認識了首架國產飛機C919的試飛員,我們都認為試飛員十分帥氣,可有誰知道,他們每時每刻都面臨著生命危險。之後,我們又認識了C919飛機的總設計師:吳光輝,他是一個有抱負,有上進心,十分優秀的人,他為祖國付出了很多。

  然後,我們觀看了無殼孵化小雞的過程和薛教授及王源的演講。

  開學第一課奮鬥成就夢想的心得體驗感悟13

  今天,是全國中小學校開學的日子。8月30日,華西都市報記者獲悉:央視2015年《開學第一課》,日前已在北京全部精心錄製完成。節目長達近兩小時,十分精彩。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中央電視臺大型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的主題,與往年大有區別。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英雄不朽”為主題,緊緊圍繞“愛國”“勇敢”“團結”“自強”4個篇章製作而成。透過一個個真實英雄故事的講述,讓孩子們共同回顧歷史。

  由於今年的開學期正值9月3日北京大閱兵,央視特別將《開學第一課》改在了9月4日20點在綜合頻道(CCTV-1)首播。

  《開學第一課》是教育部與中央電視臺合作的大型公益節目。自2008年起,教育部就和中央電視臺密切合作,於每年新學年開學之際推出《開學第一課》。這一節目針對中小學生的特點而設計,有利於增進教育的實效性。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因為正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週年,節目主題確定為“英雄不朽”。上至九十多歲的抗戰老兵和老藝術家,下至十幾歲的少年兒童,透過講述一個個英雄故事,共同來緬懷這段歷史。

  節目還特別邀請了人氣組合TFboys在現場帶領觀眾齊唱國歌,並帶領同學們共同朗誦“少年自強宣言”。“宣言”號召同學們明確新一代年輕人的責任,共同傳承抗戰的精神財富。

  另外,節目組還邀請93歲的老藝術家秦怡與35位親身經歷了抗日戰爭的老人作為貴賓出席。他們當年以士兵、藝術家、兒童團員等各種身份走過那段歲月,而今最年輕的85歲,最年長的已有98歲。《開學第一課》將以“搶救式”的態度,盡最大可能地向這些英雄老人致敬。

  開學第一課奮鬥成就夢想的心得體驗感悟14

  暑假匆匆地過去,迎接我們的是新一學期的學習。在9月1日的晚上8:00,央視一臺播放了這幾天籌劃已久的《開學第一課》,因為我也是一名初中生了,所以我也開啟電視,期待地坐在電視機前看了起來。

  節目開始是精彩的歌舞表演,之後主持人撒貝南和何炅登場,舞臺上燈光閃耀,還有像人工衛星似的裝飾“懸”在空中,再加上開頭變形金剛的第一人稱電腦視角與機械化的配音,使整個舞臺充滿科技感,這也呼應了這堂課的主題:創造向未來。

  在節目的第一課“夢想”中,主持人撒貝南邀請了國際巨星成龍遠距離連線,由於成龍的工作原因,不能趕到現場,但我們仍然可以請他“上臺”,投影在了大螢幕上與主持人開始了一場特別的“隔空對話”。成龍分享了自己的成長曆程,從一個不起眼的配角,成長為了光鮮亮麗的大明星,走上了國際影壇,雖有榮耀,背後卻也心酸。成龍在拍戲時把身上弄的全是傷,甚至還有腦出血……看到這裡,我不禁打了個冷顫:當演員這麼的痛苦啊!我心想,為什麼成龍還要繼續拍戲呢?當我帶著疑問看著電視裡那個渾身貼滿勳章的紙板人,心裡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成龍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廣大青少年,迎接未來要永不言棄、堅持不懈,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無論是王泓翔和虛擬歌手“犀”共同演唱的《墨梅》,還是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飛機“C919”,或是無殼孵化小雞“小茶缸”,神奇的“非牛頓液體”……都在向我們展現創造的魅力,科學的偉大。在“創造”的引導下,我們大膽想象、勇於探索、堅持奮鬥、不斷實現個人目標和未來夢。

  每個人都應該有夢想,每個人都應該朝自己的夢想發展、進步,人類沒有想要“登天”的夢想,就沒有現在的“宇宙飛船”,如果人類不向往光明,就只有白晝,沒有明燈。因為夢想創造了我們未來的生活,所以我們生活地很好,這一切都是用我們自己的努力爭取的。

  人為夢想而創造,夢想為人創造未來。

  這堂課我受益匪淺,不僅讓我感受了科技的進步,更讓我體會到了源頭夢想的重要性。這是一個良好的開頭,使我在這個學年更加努力。開學了,努力向前進了一步,離夢想就更進了一步。

  開學第一課奮鬥成就夢想的心得體驗感悟15

  夢想,會在分叉的路口為你指引正確的道路,

  夢想,會在你摔倒時讓你重新站起,

  夢想,會在你放棄時,給予你前所未有的動力向前,

  夢想,會帶領生命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今天,《開學第一課》就給我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夢想課。

  這一堂課是先從付麗娟的故事開始的。十三歲,年幼的她就離開家人開始了跳傘學習。學習期間她克服著對家人的強烈思念,連家人都不能見上一面。不止如此,她每天還要跑六個小時的步、練習五到十分鐘的跳傘動作……可即使她吃了這麼多的苦,付麗娟和她的夥伴們還是依然為了夢想而堅持努力地奮鬥著。

  看到這兒,讓我很是觸動。每天六個小時的跑步,這是什麼概念?先不看路程,光看時間都是那麼地不可思議,這遠遠地超出了人的生理極限,何況他們還是和我差不多的年紀。

  每天早上,我也要跑步,每次都是固定的二千米,絕不多跑,而且時不時還找各種理由耍賴少跑或者和家裡講條件,甚至臨睡前都祈禱著第二天早上能下雨就好了。可這些學生呢,每天都要跑我十二倍以上的路程,少跑一點兒就會被淘汰,不論多苦,他們都這樣熬了下來,他們的這份堅持、堅毅正是我所欠缺的。

  接下來廖智阿姨堅持“能隨著音樂快樂起舞”的夢想戰勝了失去雙腿的苦難過程讓我看到了夢想的巨大力量。郎郎在“穿著燕尾服帥氣地演奏”夢想的指引下,最終博得滿堂乃至全世界的喝彩的經歷讓我明白了,為了夢想,要努力做一個有準備的替補者。

  《開學第一課》讓我知道了擁有夢想會讓我們的生命變得閃亮,充滿激情;心懷夢想、會讓我們體會到為之付出的快樂與成就;堅持夢想,將鑄造我們堅毅的性格和精彩的人生。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嶄新的校園,十九本嶄新的課本,教室裡一張張嶄新的面孔……

  嶄新初一,我的夢想起航。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