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抗美援朝72週年觀後感範文(精選9篇)

紀念抗美援朝72週年觀後感範文

  抗美援朝,又稱抗美援朝運動或抗美援朝戰爭,是20世紀50年代初爆發的朝鮮戰爭的一部分,僅指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的階段,也包括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的群眾性運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紀念抗美援朝72週年觀後感範文(精選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紀念抗美援朝72週年觀後感範文1

  72年前,解放戰爭剛剛結束,在硝煙消散不久的中國大地上,一支中國人民志願軍橫跨鴨綠江,向著朝鮮方向進發。

  1950年11月,刺骨的寒風已經在長津湖肆虐,但突然提前的軍令依舊被徹底執行。還穿著夏季單薄衣物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九兵團六連抵達戰場,他們接到了堅守死鷹嶺的任務,而當時朝鮮的氣溫已經降到了零下四十攝氏度。為了完美地完成這項任務,連隊計程車兵在天寒地凍中待了一個晚上,甚至不敢生火取暖,怕引起美軍的注意。彼時戰況對我軍不利,伏擊美軍已經是當時能施行的最有效的打擊方式,連隊身上揹負的使命十分沉重。戰士們意志堅強,但單薄的夏裝抵擋不了寒風,即便如此,沒有人從戰場中撤退。

  第二日,正面戰場打響了,附近的兄弟部隊卻奇怪地發現,執行防守任務的六連沒有開火。他們派遣參謀打探,迎接他們的,卻是戰壕中仍舊保持著戰鬥姿勢的一座座冰雕。原來在一夜的堅守中士兵們居然全部凍死,而臨死前,所有人依舊沒有改變自己的姿勢。

  時至今日,距離那場戰爭已經過去了72年,鋼鐵鑄造的偉人們走了,但由偉人鑄造的鋼鐵留了下來,繼續庇佑著我們。在即將到來的抗美援朝戰爭72週年紀念日之際,我謹以那些中國英雄們的事蹟,來緬懷那場慘烈而偉大的戰爭,和戰爭中犧牲的,最可愛的人們。

  現如今炮火早已經離我們遠去,這些事蹟被輕飄飄的文字記錄,沒有人能看到這些數字背後的血肉。但我們能在今天吃飽穿暖,走在高速發展富國強民的道路上,是因為腳下踩著的,是先輩用血澆築的階梯,頭頂上,是沒有戰火的藍天。

  紀念抗美援朝72週年觀後感範文2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打響。

  於是便有了這麼一個情形:在那白雪皚皚的鴨綠江面,一排排衣著單薄的志願軍隊伍正徒步走過橋面,腳步鏗鏘而堅定。其實,在他們心中都非常明白,此次遠赴是為了保衛自己身後這片土地,而支撐著他們前行的是使命與擔當、責任與理想。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信念,他們無畏艱險,不懼生死,慨然奔赴戰場。這一戰,是正義之戰,戰爭的勝利粉碎了侵略者的陰險圖謀,保衛了新中國,維護了亞洲以及世界的和平,為世界反侵略戰爭歷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這一戰,更是立國、立威之戰,它打出了中國的氣勢與尊嚴,打出了國威軍威,也振奮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心與自豪感。在此場戰爭中,死傷無數,也恰恰是這些英勇無畏的將士築起了通往和平的道路。此皆種種,我們將永遠銘記。

  72年後的今天,2022年,我們身處於和平年代。如今的中國國力昌盛,神舟飛船不斷取得突破,港珠澳大橋的驚人成就,全面小康圓滿收官,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很慶幸,我們生於這沒有戰火硝煙的和平盛世,而作為新一代青年的我們更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向那些革命先輩們學習,將家國責任與擔當刻在心上、融進血液。也更應該牢記時代使命,不負韶華,砥礪前行,跑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接力跑,做一個時代的奮進者和奉獻者。

  紀念抗美援朝72週年觀後感範文3

  豐碑永恆,光照千秋。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在短短几十年內,我國綜合國力實現躍升,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國際地位顯著提高。我們要珍視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留下的寶貴財富,使其成為我們開創美好未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無比堅強的領導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保證。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是在極為困難的情況下進行的:新生的人民政權既要面對一些西方國家的軍事包圍、經濟封鎖和武力威脅,又要應對複雜的國內形勢,凝聚民心、穩定社會、恢復經濟。萬難之中,黨中央作出了出兵參戰的英明決策,以有力的戰爭動員和超凡的戰略戰役指揮將戰爭引向勝利,同時順利完成了大規模剿匪鬥爭、土地改革,有力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這體現出中國共產黨具有無比堅強的領導力。只有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敢於勝利,才能牢牢掌握主動權並取得最後勝利。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面對侵略者的戰爭威脅,只有奮起抵抗,才能贏得世界的尊重。面對擁有絕對優勢技術裝備的敵人,志願軍將士用行動有力回擊了帝國主義侵略者,取得了彪炳史冊的勝利。這充分說明,一個不畏強暴、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敢於勝利的民族是不可戰勝的。如今,面對更加複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我們仍然需要發揚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蘊含的鬥爭精神,敢戰能勝。

  愛國主義是凝聚全民族力量的偉大旗幟,是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強大精神動力。在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將士高揚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旗幟,以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敵人所屈服的英雄氣概,創造了戰爭以弱勝強的光輝典範。在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同仇敵愾,積極投身保衛國家安全、維護民族尊嚴的正義事業中。

  緊緊依靠人民是戰勝困難、取得勝利的有力支撐。戰爭教育了人民,人民贏得了戰爭。成千上萬的鐵路員工、汽車司機、醫務工作者和民工組成運輸隊、醫療隊、擔架隊,志願開赴戰場,擔任戰地的各種勤務工作。工人和農民開展愛國生產並厲行節約。全國各族人民捐錢捐物支援前線。人民的支援是志願軍戰勝敵人的力量源泉。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中,需要更加深刻認識這一真理:只要我們緊緊依靠人民,就沒有戰勝不了的艱難險阻,就沒有成就不了的宏圖偉業。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2週年之際,我們更加緬懷在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中獻出寶貴生命的先烈們,更加銘記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崇高事業中所建立的豐功偉績。當前,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面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我們更要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紀念抗美援朝72週年觀後感範文4

  朝鮮五聖山,有兩個小小的高地——上甘嶺。發生在這裡的那場戰役,使這裡成為美軍的“傷心嶺”,也成為整個世界重新認識中國、重新認識中國軍隊的“分水嶺”。

  43天的上甘嶺之戰,“聯合國軍”發射了190多萬發炮彈,投下6000多枚炸彈,付出了2.5萬餘人的傷亡,卻依然沒有跨越這兩座幾乎被炮火削平了的小山包。

  上甘嶺戰役的沙盤,後來擺放在了西點軍校的課堂裡。

  1997年,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教授訪問西點軍校。一名美軍中校指著上甘嶺戰役的沙盤問道:“我們知道你們只有兩個連的兵力守衛,但是不明白為什麼我們7個營就是攻不下來。”

  其實,這個懸念一點也不“懸”——從自然界中攫取的物質的鋼鐵是有限的,而從中國人民心中喚醒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從中國軍人心中煥發的保家衛國的意志力量則是無窮的。抗美援朝戰爭是異常激烈而又殘酷的,我志願軍面對美軍的飛機、大炮和坦克等現代化武器裝備,不畏強敵,不怕犧牲,前仆後繼,英勇善戰,終於戰勝了敵人,完成了任務,打出了國威、軍威,是當代“最可愛的人”。

  紀念抗美援朝72週年觀後感範文5

  72年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穿越時空,始終放射著璀璨的光輝,給中國人的內心世界送來光明。我們要悉心體悟抗美援朝精神的科學內涵和深厚意蘊,擁抱從那歷史深處穿透而來的精神之光。

  弘揚和光大了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愛國主義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根本,是派生出抗美援朝精神中其他幾種精神的本源。愛國,既是對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堅定維護,也是對生養自己的土地和人民的真摯熱愛;既是對祖國和民族尊嚴的認同與自豪,也是對國家前途、民族命運和人民幸福的使命與責任。內心升騰著愛國主義精神,就會深深植根革命忠誠精神,昂揚起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歷時兩年零九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從決定出兵到勝利收兵,自始至終高揚著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志願軍和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有力維護了祖國和人民利益,打出了國威軍威,使剛成立不久的社會主義新中國能夠頂天立地地立足於世界舞臺。

  72年前發生的那場戰爭,是帝國主義侵略者強加給中國人民的。朝鮮內戰爆發後,美國政府自恃有足以壓倒一切的實力,悍然派兵進行武裝干涉,發動對朝鮮的全面戰爭,並不顧中國政府多次警告,越過三八線,直逼中朝邊境的鴨綠江和圖們江,出動飛機轟炸我國東北邊境城市和鄉村,把戰火燒到了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之上,對新中國的安全和發展利益構成了嚴重威脅。面對美國,面對新中國剛成立後百廢待興的局面,要下抗美援朝這樣的大決心,極為不易。但為了捍衛祖國和人民的利益、為了維護祖國和民族的尊嚴,毛澤東同志果斷決策:我們認為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1950 年 10 月 24 日,周恩來同志在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會上,對為什麼作出抗美援朝決定作了詳細的說明:“朝鮮如果被美帝國主義壓倒,我國東北就無法安定”。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正義之戰、愛國之戰。全國各條戰線和廣大人民積極響應黨和政府號召,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運動,支援前線,支援戰爭。在全國燃起的愛國熱情,形成了同仇敵愾、戰勝一切困難和強大敵人的無窮力量。

  紀念抗美援朝72週年觀後感範文6

  中國志願軍用他們的頑強而無畏的精神戰勝了敵人,也震懾了那些曾經侵略過我們的人。這是史無前例的戰爭;是窮國打敗富國、弱國打敗強國創造歷史奇蹟的戰爭;是中國軍隊打出國威、打出軍威、打出骨氣、揚眉吐氣的戰爭;中國志願軍譜寫了中華民族戰爭最光輝的一頁,他們不愧是我們最可愛的人。一位日本教授感慨道:“看看你們中國人,100多年來一個失敗接一個失敗,幾千個外國入侵者、一兩萬個外國入侵者就可以直入你們首都殺人放火,你們就得割地賠款。後來你們出兵朝鮮,把美國人從朝鮮半島北面壓到了南面,我才感覺中國與過去相比不一樣了,看來中國人是真的站起來了。”

  今天,我們的祖國一天比一天強大,作為中華民族的兒女,我們不應該忘記抗美援朝戰爭,更不應忘記那些在戰爭中浴血奮戰的最可愛的人——志願軍,是他們讓世界從新認識了中國,是他們保衛了祖國領土的完整,讓中國人民免遭外國侵略者的再次侮辱。在和平年代成長的我們應銘記這段歷史,以他們為榜樣,時刻以祖國的強盛為己任,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為中國的發展和壯大作出自己的貢獻。作為中華的兒女,我們更要好好學習,用知識打敗未來的敵人,保衛祖國的領土與祖國的強盛,為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回報祖國和那些在戰爭中浴血奮戰的志願軍們,不辜負祖國都對我們的悉心栽培與無限期望。

  讓我們銘記那些最可愛最可敬的人——曾經奮不顧身向前作戰的.志願軍吧!

  紀念抗美援朝72週年觀後感範文7

  這是世界戰爭的奇蹟,一支鬥志昂揚的軍隊在異國他鄉拿著簡陋的武器,吃著“一把炒麵一把雪”,迎著漫天傾瀉的“炮彈雨”,硬生生地把全副武裝起來的不可一世的對手打到談判桌前,把一百多年來中國的恥辱和列強的傲慢打得粉碎。

  這個奇蹟的創造者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每思祖國金湯固,便憶英雄鐵甲寒。72年時光荏苒,“最可愛的人”身上閃耀的英雄氣仍充盈天地間。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這是現實的需要。“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這是深思熟慮後的答案。征塵未洗,鞍馬未解,英雄的志願軍將士“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這是一支“摧敵鋒於正銳,挽狂瀾於既倒”的正義之師、威武之師,捨生忘死作戰的志願軍將士贏得了“最可愛的人”的稱號,湧現出黃繼光、邱少雲、楊根思、孫佔元等一大批英烈,他們把勝利寫在用鮮血染紅的戰旗上,把革命的英雄主義和崇高的國際主義精神留在朝鮮的山山水水間。

  一個國家、一支軍隊的尊嚴不會憑空得到,也不是僅用先進武器就能堆起來,而是無數英烈在戰場上用一槍一彈打出來的,用鮮血乃至生命換來的。面對裝備落後的志願軍,狂妄的對手起初表現得極度自負,他們根本看不起這支從近代以來屢戰屢敗的國度中走出的軍隊。

  很快,“撕心裂肺的軍號聲”“尖利刺耳的哨子聲”讓他們膽寒,凍僵後仍保持著戰鬥姿勢的“冰雕”讓他們敬畏,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仍繼續戰鬥的志願軍將士讓他們絕望,“謎一樣的東方精神”成為他們的夢魘……“為什麼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這一仗,志願軍將士打出了國威、軍威,他們用血肉之軀築起共和國不可侵犯的尊嚴豐碑。

  對於新中國來說,這是一場關乎國運的戰爭。因為,飽經戰火的新中國正準備和平建設,對手卻“要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國的身上”。中國要想真正贏得和平建設的環境,就“不能置之不理”。

  和平需要保衛。只有讓那些和平的破壞者受到應有的懲處,真正的和平才能實現。“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為了這個信念,黃繼光捨身堵槍眼、邱少雲烈火焚身巋然不動……一個個超越人類承受極限的壯舉背後,是因為他們知道,身後就是祖國,自己的犧牲能換回祖國人民的和平生活。

  烈士遺骸化作他鄉泥土,英雄精神永駐人民心間。英雄的名字和事蹟早已寫進人民軍隊光榮的戰史裡,以英雄命名的部隊活躍在人民軍隊的編制序列中,英雄的精神在神州大地上被廣為傳頌併發揚光大。毛澤東同志在總結抗美援朝勝利的意義時指出:“帝國主義侵略者應當懂得:現在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這就是那個群星燦爛的年代,無數英雄犧牲奮鬥寫下的結論。

  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時代的中國面臨著各種各樣可以想象和難以想象的挑戰,任何人任何勢力企圖透過霸凌手段把他們的意志強加給中國、改變中國的前進方向、阻撓中國人民創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努力,中國人民都絕不答應。歷史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這一點。

  紀念抗美援朝72週年觀後感範文8

  抗美援朝戰事一場難以忘卻的戰事,是一場戰強敵、驅惡魔的生死大搏鬥!是一場百萬中華優秀子孫再次湧現豪邁氣概的英雄讚歌與神聖洗禮!抗美援朝戰事打出了國威!打出了軍威!偉大的抗美援朝戰事是一場偉大的人民戰爭!

  我們衷心向中國人民志願軍全體將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地懷念!中國人民志願軍全體將士不愧為中華民族最可愛的人。抗美援朝英烈永垂不朽!讓我們懷念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羅盛教、楊連娣、李家發、楊育才、任光華、孫一增等30萬2千7百24名功臣及5953功勳集體。

  志願軍戰士究竟是抱著怎樣的信念衝上戰場的?而我們偉大的毛澤東是怎樣下定決心,在建國之初國力極其貧弱、武器裝備極其落後的情況下,即讓小米加步槍的戰士與有先進武器的美國人對抗的?我們的戰士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是如何生存的?

  這場戰爭打得驚天地,泣鬼神。一個個奮不顧身、衝鋒陷陣的戰士把敵人打得抱頭鼠竄。這場戰爭打得震五洲,驚四海。中國人的勇敢無畏讓世界上所有國家都倒吸一口涼氣!

  這是中華民族遭受百年凌辱的大爆發:這是中華雄獅的怒吼:這是一場改變民族命運的賭博:這是一場維護民族尊嚴的決鬥!“我們中華民族原有偉大的能力,壓迫愈深,反抗愈烈,蓄之既久,其發必速。我們一定要拼命地向前!”這是1919年的毛澤東代表中華民族發出的沖天怒吼!

  紀念抗美援朝72週年觀後感範文9

  在抗美援朝的戰爭中湧現了很多為了他人的安全而放棄自己的生命的英雄。羅盛教也是其中之一,他是1950年7月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1年4月響應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號召,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任某部偵察連文書。一天,連觀察所附近的山村遭美軍飛機轟炸,他冒著濃煙烈火,搶救出一位朝鮮老大娘和一名兒童。1952年1月2日晨,4名朝鮮少年在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裡附近的櫟沼河上滑冰,其中一位少年不慎掉入2.7米深的冰窟,另3名少年大聲呼救。

  羅盛教路經那裡,聽到喊聲,立即向出事地點飛奔。他邊跑邊脫掉棉衣棉褲,冒著-20℃的嚴寒,縱身跳入冰窟,潛入水中找尋。他兩次把少年托出水面,都因冰窟周圍冰層破裂,又跌入水中。幾經周折,他凍得全身發紫,渾身打顫,難以支撐,但仍以驚人的毅力再次潛入水中,用盡最後的力氣,把少年頂出水面。

  這時一名戰士趕到,遂將那位少年搶救上岸。他卻因力氣耗盡,無力浮出水面,而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志願軍為朝鮮人民付出了自己唯一的生命,這也證明中朝兩國人民的友誼之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