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服務活動總結(精選14篇)

敬老院服務活動總結

  尊敬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敬老人既是對老人的關心和照顧,又是繼承前輩們“財富”的需要。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收集整理的敬老院服務活動總結(精選14篇)僅供大家參考借鑑。

  敬老院服務活動總結1

  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及豐富節日生活,陽海社群在第二十六個老人節來臨之際,在社群志願者和居民朋友們的熱情參與下,結合本社群特點,本社群開展如下重陽活動:

  1、開展關愛老人健康的醫療諮詢活動。10月21日上午聯合新安國際醫院,在海景怡大門舉辦一次重陽便民健康諮詢活動。參加活動的醫務人員免費為社群居民測量血壓,並耐心地回答著居民們提出的醫療保健方面的問題,還將一份份健康知識宣傳冊發放到社群居民的手中。此次義診為居民免費測量血壓35人次,健康諮詢40人次,發放健康知識宣傳冊50餘冊。透過此次活動的開展,使社群居民瞭解更多的健康知識,讓醫療服務真正惠及更多的轄區居民,大大方便了老百姓,是深得民心的一項活動。

  2、走訪慰問社群90歲高齡老人。10月21日上午,在重陽節到來前夕,陽海社群黨支部走訪慰問了陽海景社群內的三位九十高齡的老人,並給他們送去精美蛋糕和慰問金,同時致以節日的真誠問候。在老人的家中,社群工作人員仔細詢問了他們的日常生活狀況,並對老人們表達了社群對他們的節日問候和衷心祝願。

  3、開展“關愛老人構建和諧”為主題重陽文藝匯演活動。10月21日下午陽海社群舉辦了重陽文藝匯演活動。社群工作人員為小區63位80歲以上老人送上了節日的祝福和精美的蛋糕券,並邀請了越劇專場文藝匯演。把黨的溫暖和祝福及時送到老人的面前,並對她們表示節日的問候。社群在平時的工作中,也十分重視為老人帶給多方面的服務,讓他們真真切切感受到社群大家庭的溫暖,努力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增強社群敬老意識,營造良好的愛老助老社會氛圍。

  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的形式發展,社群老年人越來越多,如何關愛老人、讓老人們的晚年生活過的幸福、快樂,一向是我們社群黨支部的工作重點之一。經過多年的努力,社群的老年服務工作取得了必須的成績,也贏得了廣大老年朋友的認可,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還將一如既往地開展各項愛老敬老活動,努力開創社群老齡工作新局面。

  敬老院服務活動總結2

  10月是全國“敬老月”,為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進一步營造 愛老助老的良好社會氛圍,新開街道廣泛動員機關、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各界為老年人辦實事、做好事,紮紮實實地開展敬老月活動,精心組織了一系列敬老愛老活動,把全街道敬老愛老活動推向一個新的高 潮。現將新開街道敬老月活動總結如下:

  一、宣傳發動,認識到位

  為了組織好我街道的“敬老月”活動,充分體現新開街道老年人的精神風貌,各街道社群從實際出發,結合自身特點,利用社群宣傳欄、傳單、標語等各種宣傳形式,大力營造 愛老敬老的輿論氛圍,使這次“敬老月”活動豐富多彩,得到了全街道老年人的好評。

  二、傳遞溫暖,求真務實

  敬老月期間,我街道及社群積極主動為老年人辦好事、實事,工作切實到位。

  1、為百歲老人送溫暖。街領導對敬老月活動高度重視,在人武部長周健的帶領下,街道代表和星海社群幹部,帶著慰問金和慰問品看望了百歲老人王志元。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了老人家中。

  2、慰問80週歲以上老人。部分社群代表及居家養老服務員將慰問品送至老人家中,讓老人們切實感受到節日的氛圍和政府的關懷。

  3、尊老金髮放到位。各社群及時做好80-84週歲長壽老人尊老金的申報稽核工作,確保“敬老月”期間發放到位。

  4、關愛分散五保人員。新開街道對分散五保中六十週歲以上老年人開展了慰問工作,將慰問金及時送到了老人手中。

  5、進行慈善救助。街道代表對區敬老院的老人們進行了慰問,並將相關救助金交至敬老院領導的手中。

  6、開展豐富多彩的老年人文體活動。相繼組織了送戲進社群、進農村活動。沙家圩村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藝匯演”。街道領導及村居幹部同老人們一起觀看了演出。在演出期間,領導幹部們對全村80週歲以上的老人發放了節日慰問品。

  新開街道將繼續堅持“敬老宣傳月”期間的好做法、好經驗,不斷提高為老服務水平,積極做好老齡工作。在市老齡委及區民政局的領導和支援下不斷開拓創新、求真務實,努力開創本街道老齡工作的新局面。

  敬老院服務活動總結3

  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進一步營造 愛老助老的良好氛圍,按照《縣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關於深入開展“敬老月”活動的通知》檔案要求,縣教育局結合教育工作實際,在全縣中小學校中廣泛開展敬老愛老助老活動。

  一、大力宣傳、營造氛圍

  1、充分利用國旗下講話、紅領巾廣播、黑板報、宣傳欄等德育宣傳陣地,加大輿論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敬老校園氛圍。讓學生明白老人是社會的寶貴財富,社會的發展凝聚著老人們所作出的貢獻,今天美好的生活是老人們昨天的努力換來的,明白尊老、愛老、助老是每個學生應盡的社會責任,積極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生牢固樹立尊老、敬老的理念。

  2、組織開展以“敬老、愛老”為主題的班會和團(隊)活動,觀看愛心影片,讓學生暢談觀後感想。開展”敬老”手抄報展評等活動。

  二、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敬老實踐活動

  1、在重陽節即將來臨之際,各中小學校開展一年一度的退休教師茶話會(座談會)。縣教退協開展了“學習十九大精神,夕陽更紅”系列敬老愛老活動和學習十九大精神座談會,並開展聯誼活動。部分學校還派專人到退休的老教師家中瞭解退休老教師的生活情況,統計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並給予解決和幫助。

  2、在廣大學生中,廣泛開展“敬老從小事做起”實踐活動,如每天幫父母做一件家務事,給爺爺奶奶洗一次腳或剪指甲等活動。

  3、嚴道一中組織學生志願者到小坪山敬老院為老人們打掃衛生、表演節目,慰問敬老院的孤寡老人,開展以“走進敬老院”為主題的愛心敬老活動。

  敬老院服務活動總結4

  為了進一步加強轄區老齡工作,我們堅持“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工作方針,堅持執政為民和以人為本的原則,根據長府28號檔案,按照長春市老齡委對“敬老月”活動工作的統一部署,我們社群紮紮實實地開展敬老月活動,精心組織了一系列敬老愛老活動,把全區敬老愛老活動推向一個新的高 潮。現將社群敬老月活動總結

  一、宣傳發動,認識到位

  為了組織好我區的“敬老月”活動,充分體現十七戶社群老年人的精神風貌,社群開展“敬老月”活動計劃,得到社群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援;其次,召開了工作人員會議,要求各社群工作人員,從實際出發,結合各自特點,開展各具特色的愛老敬老活動;第三,利用板報、畫廊等各種宣傳形式,大力營造 愛老敬老的輿論氛圍,強化了全社會的愛老敬老意識,使這次“敬老月”活動豐富多彩,得到了全區老年人的好評。

  二、求真務實,工作到位人辦好事、實事,工作到位不走過場。

  1、為百歲老人和貧困老人送溫暖。對80歲老人進行摸底,給80歲以上的老人有35名,造冊發放了生活補貼對90歲以上的老人進行摸底造冊,3位家庭困難的高齡老人進行了慰問併發放米、面、油。領導對敬老月活動高度重視,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了老人家中。走訪慰問了本轄區的百歲老人和貧困老人。

  2、“敬老月”期間對70歲以上的老人進行免費體檢。

  3、深入開展“青少年愛老義工活動”,發動全區中小學,在“敬老月”期間,走訪慰問孤寡老人和貧困老人,為老年人表演節目、剪指甲、梳頭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進一步培養青少年愛老敬老的思想品德。

  4、社群普遍建立了愛老敬老志願者隊伍,加大了對特困、孤寡老年人的幫扶助養力度,弘揚了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和鄰里互助的道德風尚。

  三、依法維權、保障到位

  在“敬老月”活動期間,我們開展了《老年法》的宣傳教育活動,強化全社會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意識,社群確定專人接待老年人信訪,發揮調解組織的作用,解決贍養、繼承等家庭糾紛15件,限度維護了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敬老院服務活動總結5

  “尊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新世紀的小學生,更有責任和義務發揚這一美德。為了提高和培養小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社會公德意識,響應尊老敬老精神,瞭解老人生活的同時帶給他們歡樂,為他們晚年孤寂的精神世界獻上一份關愛,小大隊部帶著“服務之心,關愛之心”於10月25日走進了敬老院,進行了本次敬老院獻愛心活動。

  10月25日,在大隊部的帶領下,我校一行四十餘人乘車前往敬老院,一路上同學們熱情洋溢,激動萬分。

  在敬老院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我們對敬老院進行了清掃勞動,對敬老院的老人們進行慰問。萬事開頭難,這是學生們第一次來到這裡活動,還沒有與老人們熟識,所以剛開始幾位同學還有些手足無措。但是老人們卻是和藹可親,主動邀請我們一起坐。隨後在敬老院工作人員的溝通下,在同學們互相的鼓勵下,不多久,大家就各自找到了聊天的老人。本以為聊天只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但那時學生們才意識到原來同老人聊天也是要有技巧的。福利院的老人們大都是歲數比較大的,他們有的語速很慢,有的聽力很差,這都需要同學們有足夠的耐心。

  同老人聊天的內容也是很有講究的,畢竟是相差了大半個世紀的'人了,於是同學們盡力去想一些我們所知道的老人那個年代感興趣的事情,比如同老人聊子女的工作,聊最近的天氣或是聊老人的身體近況等等。在聊天的過程中,老人們精神狀態越來越好,到後來學生們不用想話題,老人自己就侃侃而談,同學們的熱情也隨之高漲,不多久,孩子與老人之間就少了份隔閡,多了份親熱。直到4點半老人們準備吃飯了,我們才依依不捨的告別,老人們希望我們學生們有時間一定再去看他們。

  此次活動得到了我校領導的大力支援,也體現了我校對社會福利事業的積極支援與關注,校裡各級同學的踴躍參與,不但對福利院的老人們奉獻了我們的一片愛心,還使同學們的內心得到了觸動和洗禮。

  敬老院服務活動總結6

  根據區老齡委的統一安排部署,我們緊緊圍繞“關愛老人,構建和諧”的敬老月活動主題,認真組織開展了尊老敬老活動,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現將工作開展情況彙報如下:

  1、領導重視,精心組織,周密安排。

  為切實安排好“敬老月”活動,區統計局專題組織召開黨組會議,研究佈署“敬老月”活動計劃,並指定一名分管副局長負責,具體由辦公室實施,安排好“敬老月”活動的具體事宜。

  2、邀請老幹部,召開座談會。

  9月23日,我局邀請退休老幹部到新區統計局會議室參加座談,6位老幹部全部到場,會議由副局長張良芳主持,會上首先由局長惠敬光介紹了近期南譙區發展狀況及各專業統計指標完成情況,讓老同志對南譙區的發展更加充滿信心。之後6位老幹部分別發言,他們回顧了以前的工作經歷,有的激動地說起從前發生的統計工作中的遇到的難題,經過努力加以克服;還有的談起他們是如何做企業老闆的思想工作,讓他們如實上報資料,總之,他們暢所欲言,都非常高興,給退休老人創造了相聚的機會,讓他們能夠重溫以前工作的日子,看到他們是那樣健談,我們也感到很欣慰。最後局長兩次邀請退休老幹部若有時間每星期一上午參加局機關學習,並給他們發放交通補助每人200元,共1200元。

  3、走訪慰問,退休老同志倍受關懷。

  在敬老月活動期間,局領導帶領機關人員一行分別走訪了6位退休人員,帶去了老幹部慰問金每人2000元,共12000元。為了讓老人能夠了解時勢,關心國家大事,讓退休老同志切身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

  4、突出主題,積極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建立長效機制。

  9月20日區統計局赴龍蟠西苑簽訂“文明單位與社群志願服務結對”共建協議。兩單位就敬老助殘、文體娛樂、社群公益勞動、社會調查、文明宣傳等達成協議。突出“敬老助老從我做起”的“敬老月”活動主題,把開展為老志願服務活動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與建立文明城市,切實為老年人辦實事、做好事結合起來。

  敬老院服務活動總結7

  為了讓孩子們瞭解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又叫“老人節”,知道尊老、敬老、愛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我們新硯池幼兒園結合“重陽節”開展“寶寶親手做糕點·重陽敬老喜開顏”為主題的活動。

  媽媽和奶奶媽媽、外婆、梁外婆、陳外婆作為家長志願者在上午8:30就來到了幼兒園,在園長媽媽組織的工作小會後,就開始幫助我們擺桌子、鋪保鮮膜、和麵,準備活動的一切事宜,陸陸續續地老人們來了。

  整個活動在孩子們熱烈的掌聲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重陽節快樂!”祝福聲中開始,孩子們把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請到椅子上,孩子自己則享受著長輩們溫暖的懷抱。簡短的說了本次活動的目標後,家長志願者就送來了和好的麵糰,給我們示範講解怎樣擀麵,怎樣做花捲。隨後,孩子們洗手後戴上“小小麵點師”的帽子,帶著自己的小幫手“擀麵杖”(有的則準備了“哇哈哈AD鈣奶”)下樓開始做花捲了。孩子們都是第一次跟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動手做麵點,這一團團的麵糰,在孩子的心中可能把它們當成了玩物“橡皮泥”吧,一個個玩得不亦樂乎;想必家長朋友們平時也很少有機會接觸到麵糰,看他們臉上洋溢的笑容,我知道他們已經全身心的在體驗“麵點師”這個角色。畫面中:擀麵的擀麵;撒粉的撒粉;刷油的刷油;撒蔥的撒蔥。不一會,我們班的三個蒸籠全擺滿了,看到自己的作品,很多家長顧不得手上的油和麵粉,紛紛拿出相機記錄下自己的成果。

  在蒸花捲時,孩子們回教室跟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聯歡。首先孩子們邊唱邊跳了《紅纓英語的歌曲童謠》;隨後,孩子們玩起了手指遊戲,長輩們也跟著他們的孫輩們一起玩;之後,我們又唱跳了《紅纓寶貝》;緊接著,我當郵遞員為菠蘿爸爸媽媽把信送到長輩們的手中,在他們細細品味孩子們“感激之情”時,我與大家一起分享了壯壯、爸爸媽媽寫給長輩的信,信中:他們送上了對長輩的祝福與感激,還有一些接下來要做的事,樸實的語言————感同身受的我,讀著讀著不禁淚流滿面,週末時,我們總在說自己這忙那忙的,有時就連爸爸媽媽做好飯等我們也沒時間過去吃。相信長輩們在看到孩子們寫給自己的信時,心裡都是暖暖的。隨後,孫輩們親手送上爸爸媽媽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準備的禮物,在長輩們的心中,在這樣的日子裡,他們收到的遠遠超出了禮物的份量,而是孩子們的沉甸甸的孝心。

  當我們還沉浸在這溫馨的畫面時,有老師來請我們下樓分享自己的作品的時刻到了,我們迅速的套上手套下樓了。孩子們為長輩和自己準備好花捲,不忘先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先品嚐,祖孫們你餵我,我餵你,好一幅溫馨的、感人的祖孫情畫面!伴隨著孩子們的一聲聲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再見!我們的“寶寶親手做糕點·重陽敬老喜開顏”活動接近尾聲。願所有的長輩們節日快樂!身體健康!開心每一天!願爸爸媽媽們多為孩子創造條件,讓孩子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關心和愛護,推動孩子們在生活中關愛老人,懂得感恩!

  敬老院服務活動總結8

  重陽節這天,我校有6位退休老師(共9位退休教師)來到校園與我校全體教職工進行了座談。其中周進才、周世雄、李成賢、陳東等退休老師先後發了言,談到了校園對退休老師的關心;談到了校園近年為全鄉人民的教育事業做成的成績和貢獻;談到了今後對校園發展的推薦。校園校長李良、工會主席劉開兵和部分教職工也先後發了言,肯定了各位退休教師為我校的發展及本鄉的教育事業的貢獻,期望他們經常來到校園指導工作、參加校園各項活動,真正體會到老有所為、老有所樂、老有所依。

  座談會後,退休教師們和校園全體教工一齊會餐,相互交流、互訴離別情誼、暢談人生讚歌,互勉互勵使整個活動進入正軌。

  這種活動的開展,充分體現出了“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的主題,不但讓老人們感受到了校園的溫暖和關懷,更讓他們真實地度過一個溫馨快樂的重陽節。我們衷心期望這些老人們,以及天下的老人們都有一個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晚年生活。

  透過上述形式多樣、富有實效的敬老主題活動和良好的社會氛圍的渲染,展現了我校師生尊老敬老的精神風貌,營造出了敬老、親老、愛老、助老的社會風尚;感受到了古典詩詞的魅力,加強了對傳統習俗的瞭解,增強了對老人的敬愛之情,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進一步激發起全體師生孝老愛親的內在自覺,並由愛家、愛老推及到愛國、愛社會,進一步樹立起了對社會的職責感和歷史使命感,使大家自覺用心投身到當前的和諧社會建設、實現偉大中國夢的行動中來。

  敬老院服務活動總結9

  愛老、敬老、助老這一中華傳統美德也越來越急需讓孩子們繼承和發揚。所以,在重陽這天,決定做一期重陽節主題活動,幫助孩子們瞭解中國傳統節日,推動孩子們在生活中關愛老人,懂得感恩。

  活動分三部分:

  一、重陽節的傳說

  透過影片播放《重陽節的傳說》,讓孩子們透過欣賞影片,瞭解重陽節的故事,並引發對重陽節的興趣。

  二、重陽節的風俗

  透過觀看《重陽節》ppt,孩子們瞭解了“重陽節”命名的由來,以及風俗習慣,之後就開始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地想要去登一登高,插一支茱萸,吃一塊香噴噴的重陽糕呢!

  三、重陽節的禮物

  孩子們知道重陽有賞菊、喝菊花酒的風俗,透過幻燈片欣賞到許多各具特色,婀娜多姿的菊花,然後就開始著手製作重陽節的禮物了。

  用紙黏土捻出細細的條條,搓出一個個卷卷,按照菊花的形態,一片片地貼上到板上,孩子們做得細心又細緻,認真又虔誠,活動室裡一丁點兒的聲音都沒有,所有的愛與祝福都纏繞在孩子們靈巧的指尖上。

  敬老院服務活動總結10

  9月初9是我們中華民族一個傳統佳節——重陽節。在改革開放的這天,重陽節這個傳統的節日被賦予了新的含義。今年重陽節期間,為了弘揚中華民族愛老、敬老、養老的傳統美德,增強人們的敬老意識,進一步推動我鎮的精神禮貌建設,由鎮文化站、團委、婦聯牽頭,經過周密安排,精心組織,開展了以“溫情老人節”為主題的一系列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讓老年人度過了一個快樂、溫馨的節日,在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同時,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禮貌祥和的尊老敬老氛圍。

  一、周密安排,用心爭取領導重視

  今年重陽節是第二十二個敬老節,為了確保活動有序開展,月初,我鎮下發了《關於開展“溫情老人節”活動的通知》,要求各單位結合實際,圍繞“溫情老人節”為主題開展活動,在全鎮營造一個敬老、愛老、養老、助老的濃厚氛圍。

  10月2日上午,鎮宣傳委員孫磊組織團委、婦聯、文化、等相關部門召開協調會,安排重陽節活動事宜,明確各單位職責。主動向黨政領導作好彙報,爭取重視支援,黨政領導親自參加活動,帶頭慰問老人,充分體現了對老年人的關愛。

  二、開展系列活動,廣泛惠及老年群體。

  老年人是社會的一筆財富,孝老愛親也是我們民族的一種精神,一種人格,一種力量。我鎮在重陽節來臨之際為弘揚中華民族孝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切實增強全體公民的孝德意識,推動公民的道德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特邀了2020年度東營市“十佳孝星”、生產村綜治辦主任張學信舉辦了巡迴報告會。報告會上,張學信用質樸的語言回顧了十年來,他無微不至的照顧父親的感人事蹟,使在場的人員都感受到:他用他的真情和孝心完美的詮釋著那句千年古訓——-百善孝為先。使我們受到了一次思想洗禮。

  老人節來臨之際,我鎮老齡辦的工作人員用心與上級部進行聯絡與協調,使全鎮的7名老人獲得了老年慰問金。慰問金到位之後,工作人員就立即行動起來,挨家挨戶地把慰問金送到每位老人的手中。

  老人節期間,敬老院裡更是熱鬧非凡,由鎮婦聯、團委、文化站、民政辦的工作人員組成的巾幗志願隊,來到敬老院,與老人們一齊包起了幸福的餃子,使孤寡老人們享受到了天倫之樂;衛生院的工作人員更是拿起了手中的儀器,利用嫻熟的技術,認真地為每一位老人檢查身體,詳細地把有關資料記錄到老人的健康檔案上。對查出的問題及時反饋到敬老院,並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採取必要的治療措施。確保每一位老人能度過一個健康、快樂的老人節。

  我鎮青年幹部更是開展豐富多彩的志願者活動,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開展說一句貼心話、做一件暖心事活動,為老人們帶給力所能及的服務;組織排練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為老人們義務演出;協助敬老院的工作人員進行環境衛生清理;聽老人們講革命故事。全鎮沐浴在一個敬老、愛老、養老、助老的濃厚氛圍中。

  三、結語

  我鎮這次“溫情老人節”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老年人搭建起了交流平臺。鎮領導對老年人的關注重視,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今後我鎮會舉行更多這樣的活動,來豐富老人們的生活,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同時增強全體公民的孝德意識,推動公民的道德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敬老院服務活動總結11

  今天,我覺得是我人生中意義很深的一天,雖然太陽照常升起和落下,我的生活也沒有任何變化,但有一種情感在我心底悄然生長,那就是孝順。

  這一天,我們早早的就出發了,我們要去養老院看望老人。因為我是被分在表演的小分隊,所以一路上我都在聽老歌,在查詢他們那個年代喜歡的歌曲。當時我的內心是激動的,因為我從小就沒有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平時也是放假的時候跟著爸媽回老家去看望他們,所以對待這麼一份親情我是稍顯陌生的。路上我想了很多應該怎麼去跟那些爺爺奶奶交流,去帶給他們歡樂,想象我們做遊戲,包餃子。但到了以後給我的第一印象和我想象中完全不一樣,在一條老巷子的盡頭有一棟不算高的樓房,老師告訴我們,就是這了。我抬頭環顧了四周,在一個小視窗看到一位爺爺正看著我們,他的眼神並沒有很開心的樣子,當時我的心裡是難過的,因為在我想象中他們是很開心的歡迎我們的到來。隨後我們走進這棟樓房,裡面並沒有很多爺爺奶奶,我們順著管理阿姨的引導來到三樓,這時一位胖胖的奶奶走了出來,她大聲的喊著一個名字,雖然我們聽不懂,但看得出她很好客,我的心頓時就放了下來。我們問那位阿姨其他的爺爺奶奶都在哪裡,阿姨告訴我們,他們還有很多人都在自己的房間。我們開始商量著怎麼去給他們表演節目,可是這是一個奶奶被推了過來,我們就開始跟奶奶說話,沒說幾句奶奶竟然哭了起來,這時我們都手無足措了,慌亂中我們瞭解到奶奶是因為她的孩子已經有一年多沒來看她了。後來我們又輪流在各個房間給爺爺奶奶們表演節目,給他們剪指甲,唱歌,跳舞。但是他們並沒有真的很開心,從他們的眼神裡我們能看出是對孩子的思念。途中有一個奶奶一直沒有說話,但是最後她拿出一張紙,上面寫著一個電話號碼,我想著這肯定是她孩子的聯絡方式,就詢問她是不是要打電話,她激動地點著頭,告訴我這是她兒子的號碼,我立刻撥通了這個號碼,並沒有想太多,只是覺得老人可能沒有手機不太方便打電話罷了。可接下來的事情讓我感到一陣心酸,電話那頭剛一接通我欣喜的給奶奶聽電話,可是對方聽到奶奶的聲音就立刻把電話結束通話了,再打過去就變成了關機狀態。這時我又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好像有很多情況都是第一次出現在我的生活裡,還好旁邊來了一位同學,問奶奶怎麼了,奶奶指著電話說打電話!在奶奶不太清楚的話語裡我感受到了無盡的想念,卻又無助的。後來這個電話一次也沒有打透過。其實真的是人心是滿滿變冷淡的,之後的時間我對這裡的活動開始有一點點牴觸,可突然有一位爺爺讓我感受到了另一種心態。遠遠的就聽到了琴聲,我順著琴聲來到一個房間,這裡的氣氛和之前是不一樣的,我看到一位爺爺正和大家一起彈著琴唱著歌,臉上的笑容十分的.開心。我開始對這裡的一切感到好奇,後來瞭解到爺爺已經八十二歲,當年還是一名大學生,最關鍵是爺爺活的很快樂。之後他還送了一封感情至深的感謝信給我們,讓我們著實有些驚訝,也有些欣慰。

  很快上午就過去了,我們踏上了回學校的路,我的心裡感觸卻十分的多,雖然我很不能理解為什麼會有孩子把自己的父母送到養老院去,但我不瞭解他們的苦衷,所以我沒辦法批判他們的行為是否合情合理,但中國有句古話,百善孝為先,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去孝順,這確實說不過去。但是也不能一味的說養老院的生活不好,在那裡有其他的老年人與他們作伴,但如果只是把他們丟在那裡,再也不去看望他們,那跟把他們丟在大街上有什麼區別呢,所以不管有什麼苦衷都一定要盡到自己的孝道,不要讓他們孤獨的度過晚年。

  我也很感謝學院能帶我們去參加這次活動,讓我成長了許多,讓我明白了親情有多麼可貴!

  敬老院服務活動總結12

  10月2日是農曆的九月初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根據實際,校園抓住“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有利契機,展開了“我向老人表心意的敬老活動”,。透過一系列活動加深了師生對“九九重陽節”的認識,展示了師生的風采,讓老教師和教師的老人度過了一個祥和、快樂的重陽節。

  一、加強宣傳、弘揚美德

  為了更好的落實上級的精神,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我校開展了一次宣傳活動,利用前一週的晨會、廣播操等時間向師生加以宣傳重陽節,在校園中張貼宣傳畫,給學生講一講“尊老、敬老、愛老”的先進事蹟,瞭解並寫一寫身邊人尊敬老人的人和事,讓全校師生共同參與到尊老愛老的活動中,不但把宣傳落手到位,更重要的是落實到了實際行動中,並且把此次活動作為校園精神禮貌和學生感恩活動的一部分,讓我們的師生度過了一個值得回憶的重陽節。

  二、服務社會、從我做起

  為了把尊老、愛老的精神落到實處,切實讓老年人體會到社會的溫暖,確定“為身邊的老人做一件好事”,過一個有好處的重陽節,透過親身體驗來加深印象,讓我們的特殊學生能弘揚我們的傳統。校園採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每一位教師在重陽節前後,利用國慶長假時間與父母團聚,溝通交流;二是讓學生為父母處理家務,為父母秋收秋種季節減輕負擔;三是組織學生到孤寡老人家中走訪、打掃衛生。透過以上活動,讓教師走進家中、讓學生走進家庭、讓師生走進社會,開展尊老、愛老、幫老活動,使師生真正去關愛老人,為學生樹立了榜樣,也把校園的德育建設得有聲有色。

  三、老友相聚,共度佳節

  召開了老教師座談會,學區老教師歡聚一堂,石校長代表校園致辭,在致辭中感謝老一輩教師為茶業口學區的發展作出的貢獻,衷心祝願他們節日快樂、身體健康,並簡要彙報了一年來校園取得的成績,面臨的壓力。之後,退休教師就健康話題暢所欲言,坦誠交流,並感謝校園對他們的關心,對校園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對校園發展充滿了信心。座談會結束後,老教師觀看了校園的建設和教學資源設定,並參觀了茶業口鎮汪洋中學建設效果圖。一致認為,在各級政府和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援下,茶業的教育終將蓬勃發展,並相約明年再相會。

  尊老活動,不僅僅體現了全體師生退休教師和所有老人的完美祝願,同時也彰顯了校園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

  敬老院服務活動總結13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為百行首”。愛老、尊老、敬老、助老作為中華民族幾千年燦爛文化之精髓源遠流長。對於生活在校園中的中小學生來說,秉承起愛老、尊老、敬老、助老的傳統美德是義不容辭的職責。我中心校根據縣老齡工作委員會檔案的要求,在全鎮校園範圍內開展以“敬老”、“愛老”為主題的道德教育宣傳月活動,以此增強中小學生的敬老意識,透過活動,使中學生增強了“敬老”、“愛老”的意識,並付諸行動。現將工作小結如下:

  一、宣傳發動,認識到位

  為了組織好我鎮校園的“敬老月”活動,充分體現關愛老年人的精神風貌,首先,發動各校認真開展“敬老月”活動,得到了各校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援;其次,要求各校,從實際出發,開展各具特色的愛老敬老活動;第三,利用各種宣傳形式,大力營造老敬老的輿論氛圍,強化了全鎮校園的愛老敬老意識,使這次“敬老月”活動豐富多彩,得到了老年人的好評。

  二、求真務實,工作到位

  重大節日期間,如春節,用心開展了慰問困難老人活動,為困難老人送去了溫暖,確保了困難老人們過一個歡樂、祥和的節日。教代會及重大活動,校園都邀請離退休教職工或代表參加,組織他們參觀校園,介紹教改的形勢,徵求他們對校園工作和老教師工作的意見,瞭解他們的退休生活,研究關心下一代工作。重視和鼓勵離退休教職工老有所為、關心下一代,這也是對老教師晚年生活的關心。

  敬老月期間,全鎮校園用心主動為老年人辦好事、實事,在活動中,各個校師生向老人們講解了有關老齡方面的知識,用心倡導每個家庭關心、愛護老人,透過宣傳在中小學生中營造出了關心老年人,支援發展關心老齡人的濃厚氛圍,為孤寡老人和貧困老人送去了溫暖。

  在深入開展“關愛老齡人活動”的活動中,發動中小學生,在“敬老月”期間,走訪慰問孤寡老人和貧困老人,為老年人表演節目、剪指甲、梳頭等,進一步培養了青少年愛老敬老的思想品德。

  三、依法養老、保障到位

  在“敬老月”活動期間,我們開展了《老年法》的宣傳教育活動,強化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意識,發揮調解組織的作。使尊老敬老活動真正落實到實處。

  這次活動加大了對特困、孤寡老年人的幫扶助養力度,弘揚了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和鄰里互助的道德風尚。也就應學會了關愛自己的家人,珍惜身邊的完美生活!

  總之,從前期的活動策劃到中期的活動宣傳,再到後期的活動舉辦,這一切都凝聚了中小學生對老人們無微不至的關愛。同學們將把敬老愛老的思想融入到日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把敬老愛老的火種傳遍各家各戶。

  敬老院服務活動總結14

  農曆的九月初九,時值秋高氣爽的金秋時節——這是屬於老年人的節日。為了培養幼兒尊老愛老的良好文明禮貌,關愛身邊的老年人,我們結合重陽節這一傳統節日,組織幼兒訪問了敬老園裡的老人。以此使幼兒能學著關心身邊的老人,瞭解重陽節的意義與習俗。

  早晨,孩子們從自己的家中到來了鮮花和水果,以及重陽節所特有的糕點——重陽糕。老師告訴孩子們重陽節吃重陽糕寓意是“步步高”的意思,人們希望生活能步步高。老人的牙口不好,吃軟軟的糯米糕點有助於咀嚼。孩子們知道後一直小心地將糕點捧在手中直到敬老院裡。

  敬老園裡的老爺爺老奶奶們看見天真活潑的孩子,各個都非常喜悅。孩子們同老人握握手,祝老爺爺老奶奶節日快樂,身體健康,並送上自己帶來的鮮花、水果、重陽糕。老人們更是樂得合不攏嘴。大家一同唱起節日的歌謠,歡樂氣氛溢滿整個敬老院。以至於離別時,老人們不捨地拉住孩子們的小手,希望下次再來。

  孩子們通過了這次活動,知道怎樣從老人的角度為老人選禮物,在高興的同時,他們發現自己竟有能使爺爺奶奶們高興的魔力,這種魔力只要陪伴爺爺奶奶們聊天歌唱時便會出現。同時也瞭解了重陽節是老人們的節日,過重陽為什麼要吃重陽的民間習俗。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和諧社會的基本的道德取向。成人很容易做到愛幼,但幼兒卻往往不懂得應該尊重老人、如何尊重老人。對尊老的概念僅停留到這類膚淺的口號和理解上,很多時候並不能真正做到關心和愛護老人,並不能真正的理解應該怎樣尊重老人。所以,對幼兒實施尊老教育有著重要意義。

  雖然到了大班,但這個時期的幼兒還是比較自我的,平時很少能體驗到爺爺奶奶的辛苦,很多幼兒感覺爺爺奶奶對自己好是理所當然的。正逢重陽節,我班開展了重陽節敬老活動。讓孩子主動去關心爺爺奶奶,體驗他們的辛苦和不易。主題總目標:讓孩子學會尊敬老人,愛護每一位老人,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能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禮貌對待老人,愛護每一位老人,同時享受對長輩的付出給自己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在活動的前一天,我告訴班裡的孩子:農曆9月9日,是中國的一個古老傳統佳節--重陽節。中國古人以九為陽數,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但大部分幼兒都不知道重陽節是什麼節日,只個別幼兒知道是爺爺奶奶的節日。因此我給幼兒講解了重陽節的來歷,讓幼兒更深刻了解重陽節的含義。然後學習和重陽節有關的古詩,然後教師小結:爺爺奶奶每天精心的照顧我們,我們也要懂得關心,照顧他們。也讓幼兒們做手工小花貓送給自己的爺爺、奶奶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