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立德樹人第五期心得體會(精選13篇)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第五期心得體會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家庭教育公開課已經來到了第五期,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造就了孩子良好學習習慣。而一個人擁有一個好的習慣,它將使人終身受益。今天我就給大家整理了觀看家校共育立德樹人家庭教育公開課第五期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的工作和學習有所幫助,歡迎閱讀!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校共育立德樹人第五期心得體會(精選13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
教學教研常規管理細則心得體會1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是民族復興偉業的肩負者,是華夏文明的繼承者和傳承者。人無德不立,業無德不興。因此,做好未成年人德育教育工作,可以說於己是功德無量,於人是受益終生,於國則是播下和諧發展的希望火種。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好壞,不僅關係到個體的未來成長,更是間接影響到整個民族素質的高低,乃至國家整體文明的優劣和續斷。
父母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學生德育的影響不可忽視。伴隨身體與智慧的成長,學生的思想、品性日趨成熟,道德觀、人生觀也會逐漸完善。俗話說,“身教勝於言教”,這就需要家長率先垂範,以身作則,時刻正確引領,把學生帶入到德智兼備的人生軌道上來。
學校為了把體美勞教育真正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在現有背景下,開展好學校課後服務,讓學生從過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更多地去親近自然、接近生活、靠近勞動,不失為一個求真固本的理想選擇。只有加強認識,主動作為,因人、因時、因地制宜,才能有效落實課後服務要求,才能為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創造更為寬鬆、更為個性化的成長環境。
很榮幸為孩子選擇了朔城區五中,在教育教學的基礎上,注重課後服務,加強全面發展,在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潮中,按照教學的自身規律,自覺地培養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靈和豐富知識的一代跨世紀新人。
教學教研常規管理細則心得體會2
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採用怎樣有效的方式和家長合作教育孩子,幫助學生健康成長,我認為可以從家校合心,共同教育做起。要做到這點,就要善於與家長的溝通與合作。要知道,教育不只是老師的事,家庭的教育對學生也尤為重要。不同的家庭教育環境,會使學生有不同的性格和習慣,那怎樣讓學生在家裡也有個好的環境教育呢?這就要我們班主任多與家長溝通,多與家長交流,向家長介紹好的教育經驗,與家長一起查詢各自的教育問題和教育缺陷,一起共同進步。要讓家長們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裡各方面的表現,也讓家長告訴老師他們孩子在家的情況。在學生做了一件好的事時,家校可共同鼓勵他,表楊他,讚賞他;要是學生做了一件錯誤的事情,家校可共同教育他,勸導他。這樣就強化了孩子習慣的養成和對錯的辨別能力。不知誰說過這樣一句名言: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所以我們要透過家校共育,來締造學生的良好習慣和健康人格。
不管怎樣,我們的教育,不能僅僅只依靠老師,更多的還需要家長和我們一起來共同完成。學校家庭教育怎樣才有更有效,這是我們應該深思的.一個問題。更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管總結完善,讓自己的教育更為有效,讓自己獲得提高。
教學教研常規管理細則心得體會3
真正認識到教育,是在為人父母之後。從送去幼兒園的第一天,到現在成長為一個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可謂是一直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摸索前行。雖然每個孩子的家庭情況不同,每個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但想必每個家庭的教育目標是一致的,我們都想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品格高尚的有用人才。
初上小學時,我們作為家長對孩子的學習非常緊張,每一次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甚至是一次小測驗,我們比孩子還要焦慮,總想讓孩子的學習在起初打好一個基礎。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慢慢長大,我們才認識到,孩子的學習習慣和性格的培養才是教育的關鍵。從對家長的依賴學習到獨立學習,每一步都離不開家長和學校老師的共同引導。
我們既不能把孩子扔給老師,單純地讓老師管教,也不能干涉老師的教育,只有學校和家庭共同引導,才能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不走偏路。有些家長可能會認為孩子更聽老師的話,送到學校萬事大吉,認為管教孩子就是老師的責任,其實不然,孩子在學校裡跟同學和老師相處,很多的處世方式是來自家庭,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需要在孩子的性格習慣方面把好關。進入高年級,我會更加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有時候在家庭裡反映出來的問題,我都會和孩子的班主任溝通一下,瞭解一下孩子在學校的狀態,畢竟孩子還沒有像成年人有那麼完善的是非觀念,如果有不好的習慣,我會請班主任老師和我共同引導一下,疏導孩子的思想,這樣孩子才會向正確的方向前進。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相信班主任老師,說實話很多方面老師比我們家長更能理解孩子的行為動機,所以我選擇完全信任,我相信學校教育一定是朝著我們家長希望的目標前行。
四年的時間,我看到了孩子的成長,也看到了學校老師的'努力,學校老師和家長及時溝通,家長極力配合學校教育,才能讓我們的孩子懂得更多。家校共育,順勢而養,順勢而育,我們需要共同培養優秀的下一代,培養國家棟梁之才!
教學教研常規管理細則心得體會4
家校之間有個娃。家校共育幸福未來工程是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連雲港路小學的重點工作。多年來,學校一直探索前行,改變了家長的教育方式,也改變了教師的教育正規化,優化了教育生態。其結果就是學生有了更好的發展。這個發展不僅僅是教學質量,而更重要的是一個完整的人的發展質量的提升。
徐西強老師善於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引導父母做榜樣,而是引導孩子做榜樣,三是注重孩子的情感管理。都取得了理想的教育效果。
作為老師,我們要傳道授業,要傳送人性之美。我曾經讀過一篇《中國青年報》的通訊,寫的是河南一位姓張的女班主任。張老師也沒有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通訊中講了她和一位貧困學生的交往一件小事。
那個學生來自太行山區,家境貧寒。張老師發現他有兩個奇怪舉動,一是從來不與其他學生一起吃飯,二是洗臉總是到水管接水,洗完後也不擦。天漸漸變冷了,有一天,張老師把學生叫到辦公室,遞給他一條嶄新的毛巾,問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習慣,學生激動地哭了,說:“張老師,因為家裡窮,我從來沒有條毛巾來擦臉,您是第一個發現我不擦臉的老師!我吃不起食堂的飯,只好在吃飯時間忍餓出去。”張老師聽了,也很感動,之後就對他多了一份關心。這位同學後來在高考中因意外事件落榜,回到了老家。張老師依然牽掛著他,盼著他來信,可是,左盼右盼,竟然一封信也沒收到,“怎麼會事?出什麼事了嗎?”張老師想。半年過去了,張老師突然收到了來自太行山內的一個大大的郵包,拆開後一看,是厚厚的一沓信,信中說:“老師,我畢業後,每週給您寫兩封信,但我沒有勇氣發給您,因為我沒有考入大學,給您丟臉了。現在我鼓起勇氣把所有的信寄給您。您的恩情,我無法報答,我記得你愛養花,窗臺上總擺著幾盆花,我惟一的願望是化成露珠,凝在您的花上!”沒有讀完,張老師的淚珠便流了下來,如一顆顆晶瑩的露珠……
教學教研常規管理細則心得體會5
我是小五班蔡昕宸小朋友的家長,非常感謝老師給予我一次這麼好的機會,和大家共同交流探討孩子的成長教育這個話題。今天分享下,希望能對各位家長有所幫助,如有不認為的地方也請各位家長指出:
一、以身作則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學校。父母的言談舉止時刻在影響孩子,因為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別強,身教勝於言教,家長要以身作則。只要是我們答應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不能敷衍了事。
二、養成好習慣
1.講道德,懂禮貌,辨是非
個人品德就是道德行為的基礎,教育孩子講道德從自身,身邊做起,使其從小尊重長輩,友愛他人,孩子主動叫人。如果孩子有不對的地方,要捨得批評孩子,但是要掌握批評的火候。
2.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
開始的時候買一些孩子喜歡的圖冊,逐步的更換型別,和孩子一起看,讀給孩子聽,慢慢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3.讓他幫忙做些事情
現在的孩子都是寶,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也要培養孩子自立的能力,我們在家就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經過這半年的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孩子已經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潛力的培養
從小養成好習慣,有助於孩子自信心的建立,自信心能夠幫助孩子勇於應對困難、克服困難,使孩子更易於獲得成功,這也能讓孩子受益終生。
讓孩子自由的發展是我們在教育孩子過程始終堅持的原則,但是自由發展並不等於放任自流。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老師是父母是他們的領航員、指明燈。以上是我育兒的一些感觸,與各位家長一起交流。孩子半年的改變,是我們做家長看在眼裡的,這些都是老師和幼兒園的功勞,是老師們不斷的辛勤付出,才有孩子們的健康快樂的成長,真誠的說一聲:老師,您辛苦了!
教學教研常規管理細則心得體會6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家庭教育公開課已經來到了第五期,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造就了孩子良好學習習慣。而一個人擁有一個好的習慣,它將使人終身受益。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觀看家校共育立德樹人家庭教育公開課第五期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的工作和學習有所幫助,歡迎閱讀!
觀看家校共育立德樹人家庭教育公開課第五期心得體會1
孩子,是小到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希望,他們發展的方向和速度,決定了一個社會發展的方向和速度。而孩子的成長髮展,最先是由父母引導的,所以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也就成為孩子的終身教師,他們對孩子的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孩子到了上學的適齡,開始接觸學校教育,就存在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能否有機地結合。如果兩者的教育理念統一,那麼,孩子的發展會呈良性發展,否則,就會產生衝突,不利於孩子的健康發展。那麼,怎樣才能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更好的結合,使學生的發展向更好的方面發展呢?我認為應做到以下三點:
重視提高家長對家庭教育的正確認識。孩子的眼睛就像照相機,每天都拍下了父母的形象。家長的道德修養,言行舉止都會給孩子以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如,在我的班裡面有一名女生,其家庭條件比較優越,父母常常在她面前炫耀自己,並且時常表現出對別人的鄙視,因此,造成了她在班級與同學的交往當中也常常表現出驕傲自大,非常自我的情緒。她在和同學的交往過程中總是認為自己的觀點是對的,當遇到不同觀點時,她總喜歡說“好吧,我不和你說,讓我媽給老師打電話解決!”時間長了,身邊的同學都對她非常反感。這正是因為家庭教育中,她父母待人接物的方式對她產生了影響,而她父母在她面前變得更為高大,所以在她與人交往中,一旦遇到問題,她想到的不是自己去面對,而是求助於父母,這種家庭教育不利於她人際關係的發展。因此,父母要正確處理人際關係,帶給孩子正面的引導。
重視提高家長對家庭教育的重視程度。教育家馬卡連科在《家庭和兒童教育》中曾這樣寫道:“愛是偉大的情感,它總是在創造奇蹟,創造新人,創造人類最偉大的珍貴的東西。”我們常常會碰到這樣一些家長,他們往往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就把一切都交給老師了,自己只要給孩子吃好、穿好、住好就行。至於教育,那是老師的事。在我班裡還有這樣一名男生,其父母長期在外做生意,對其照顧很少,由於缺少父母的關愛,他的脾氣非常暴躁,常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和同學們發生爭執,例如他坐在班裡一個地方,當別的同學需要從他身邊經過,讓他起來讓一下的時候,他就會大發雷霆,甚至是大打出手,同學們對他的行為都很不滿,不願與他交往,這樣一來,他就更加自閉。因此,我們必須讓家長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學校教育不能取代家庭教育。那麼,如果我們要讓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二者之間成為互相補充的關係,就必須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做到目標一致,觀念一致,這樣才能有利於學生的健康發展。
適當教給家長進行家教的方法。在班裡還有這樣一個女孩,自小被養父養母收養,而養父養母的家庭經濟狀況也不是很好。當她上高一時,得知自己不是養父養母親生的,就感覺所有的人都在欺騙她,從此不再信任任何人。當自己的認知突然改變,而家庭也並沒有很好的對其引導教育,導致在她的心中仇視親生父母,對養父養母不知感恩,對身邊的人產生強烈的不信任感,缺乏安全感,性格上表現出冷酷、冷漠的傾向。這正是因為家庭教育中並沒有給她正確、及時的教育與疏導,才導致她在學校對所有人的懷疑和不理解,給學校教育帶來了很大的困擾。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沒有整個社會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養,那麼不管教師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學校裡的一切問題,都會在家庭裡折射反映出來,而學校複雜的教學過程中產生的一切困難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橋樑作用,把學校力量和家庭力量進行整合,把師生之愛和親子之愛融為一體,同心協力,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和諧統一。最終使我們的教育成為有靈魂的教育,達到教有所獲,學有所得的目標。
總之,家庭是學生接受教育的第一課堂,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加強與家長的聯絡,做好家長工作,不僅是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更是培養健康健全學生的必然途徑。只有家庭和學校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可能是加法。讓我們架起溝通學校與家庭的連心橋,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融為一體,相互配合,真正達到促進我們的學生健康成長的目的!
教學教研常規管理細則心得體會7
父母是孩子永遠的老師,必須不斷學習。而在育兒教子的過程中,孩子的成長也會不斷帶給你新的體會。父母影響著子女,子女也同樣影響著父母,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互動過程,在9年的育兒過程中,我有幾點粗略的體會。
一、首先教孩子學會愛、學會做人。
日本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就說:“教育就是授人獨立,自尊之道,並開拓、躬行實踐之法。”說明做事得先做人,人格的魅力要勝過任何地位和金錢,所以首先注重的是對孩子人格的培養,做人要大氣,不要太計較利益,對人要有愛心,善於寬待別人,做個情商豐富的人;取得成績不要驕傲,碰到困難不要氣餒,樹立與人為善,以誠取勝,樂觀向上的人格。
二、從小事做起,培養良好的習慣。
有人說:“優秀是一種習慣。”因為如果學習習慣好了,學起來就比較輕鬆,並且學習效果好,所以我要求孩子做完作業再玩,做作業的時候認真做,玩的時候也要痛快地玩;有個好的生活習慣將會終生受益,自己感覺好,別人也喜歡。因而我從小鍛鍊孩子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時注意培養其待人接物、衛生等習慣。
三、提供鍛鍊的機會,增強自信心。
不要總以為孩子小,太多事情做不好,或不放心他做。當遇到困難時,可以提示孩子動動腦筋,也可以鼓勵他實踐,透過鍛鍊使孩子獲得自信,增強戰勝困難的意志力。有時候要設定一些小小障礙,放手讓孩子去解決,培養孩子獨立做事,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能力的培養對孩子將來有很大的幫助。永遠記得兒子第一次過馬路的事情,那是上學期的事情,雖然我兒子已經8歲多了。永遠忘不了他過馬路時那種戰戰兢兢、小心翼翼的神態,也忘不了從6樓的陽臺看見汽車駛到他旁邊時心快蹦出來的心情,更忘不了兒子回到家那一刻自豪地說:“媽媽,我回來了,我自己會過馬路了!”眼睛寫滿了自信,當然也忘不了我當時激動地緊緊抱著他說:“兒子,你真棒!你真的長大了,謝謝你。”因為那一次,是兒子教會我學會放手,才能飛得更高。
四、言傳身教,把握時機
孩子成長的過程,其實很多的言行是仿效父母的,因此做父母的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經常給予孩子鼓勵和幫助,有進步應肯定,遇到挫折要疏導,幫他分析道理,找出問題所在,以鍛鍊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平衡能力,在困難面前不低頭的堅強意志和性格。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要看時間和場合,把握好時機,別傷了孩子的自尊心。今年,我兒子上三年級了,和其他人一樣,英語科成了最頭痛的學科。第一次上課回來,老師要求背誦課文,由於沒讀好單詞,又跟不上錄音機讀的速度,有點找不著北,急得只想哭,時間很晚了,該睡覺了,有點想放棄了。我及時鼓勵孩子說:“兒子,不用怕,有媽媽在,我和你一起讀。”於是我跟他一起讀單詞,教他讀課文,跟他講課文的內容,還與英語老師經常溝通。一段時間下來,兒子終於入了門,不怕英語了。這次成功不但使孩子不再對學英語怵頭,而且培養了孩子克服困難,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五、放飛心情,留點玩的空間
孩子是童真的,玩是孩子的天性,玩也是鍛鍊,玩也能玩出智慧,玩還可以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和素質,留給孩子一定玩的時間。我會在節假日帶孩子到郊外旅遊,或遠途,或附近的公園,或爬山,或做運動,讓他放飛心情,增加知識面,減輕壓力,創新思維。愉快的心情,將帶給孩子生活上,學習上更多的收益。
成長是一種殷切的期望,成長是一種美好的心情。
教學教研常規管理細則心得體會8
透過在家長學校的學習,使我進一步認識到家庭教育在推進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幫助我樹立了正確的教育觀和人才觀。我會好好配合學校和老師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的,在家長學校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動而有意義的課,我深感受益匪淺。在每位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同時,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多麼重要,同時也使我更加親切地體會到,當教師難,做家長也難,做一個合格的家長更難。做一個好的家長真是任重而道遠,幸好有家長學校,透過她,使我對家庭教育有了更深、更新的認識,在盡力做好家長的同時,使我在各方面也有了一些不同程度地改變和提高,現將粗淺體會淺述如下:
第一是教育觀念的改變。
通過幾個老師的講座,使我瞭解了學校對孩子的要求,知道了如何配合學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因為我感覺孩子最聽老師的話,以前,我甚至這樣認為,我將孩子送進學校,學好學壞就靠學校老師了,形成了一種依賴心理。透過學習,我明白了家長要積極投入到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之中,要和老師多溝通、多交流,從而在學校和家庭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夠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取得教育的最好效果。透過老師的講座,使我明白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孩子的健康人格,培養孩子的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培養良好的習慣比分數更重要。
第二掌握了家庭教育知識和方法,提高了教育能力。
透過學習,明白了家長應該怎樣教育孩子。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課堂,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庭教育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透過言傳身教教育孩子禮貌待人,遵守各種行為規範,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要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要主動培養孩子的各種興趣愛好,經常帶孩子參加有益身心的活動,假期帶孩子出外旅遊增長知識,培養孩子熱愛勞動、尊老愛幼、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等一些好的習慣。同時,我認為在家庭教育中,對孩子教育要有耐心,切忌粗暴,我親身體會到,孩子有時的“不聽話”也是有他的原因的,只要有耐心,一定能找出他犯錯誤的原因,也只有這樣,對孩子的教育才能做到標本兼治。
第三提高自身的素質。
家庭作為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就時刻充當著“老師”的角色,因此必須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質。透過聽老師的講座,讓我掌握了一些親子溝通方面的知識。知道了如何給孩子佈置任務,如何處理孩子的要求和拒絕,如何處理孩子的憤怒等。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從構建良好的親子關係入手,與孩子交朋友,尊重孩子。作為一名合格的`家長,同樣要為人師表,這就要求我們家長必須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給孩子限定時間可以幫助他專心地做事情,提高學習效率。
第四關於孩子成才的看法。
透過學習,明確了要將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時代要求社會造就複合型的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新型人才,我們就要把孩子培養成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單純追求高分、高學歷,而忽視孩子個性、意志、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要教會孩子與不同的人共同相處,培養孩子的交往、獨立生活能力,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及與人合作精神,讓孩子將來能夠成為一個健康發展的人。
總之,孩子畢竟還小,他分辨是非能力和良好的行為的養成,要來自平時生活中看到的,所接觸的環境和接觸的教育,對孩子要選用正確的教育方法,現在我已經深深地體會到做家長是一門需要終身學習的藝術,在關心孩子的吃穿和身體健康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在各方面對他能正確引導,耐心的教育,讓孩子將來成為有用之人。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礎和根本,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很難搭起良好的學校教育。當然,學校教育反過來也影響著家庭教育,孩子在學校的時間長,同學的交往和老師的鼓勵將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孩子的成長必須靠家校共同努力。
教學教研常規管理細則心得體會9
我是一名高中生家長,我和廣大家長一樣都期望自己的子女能夠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出人頭地。寫這篇家庭教育的心得,是希望能夠相互學習,讓我們更好地培養和教育孩子。現在,將我的感受分享給大家。
一、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
我在許多報紙和雜誌上看到許多家長十分愛他們的孩子,認為對孩子的愛的付出是理所當然,不需要感激和回報的,只要孩子學好知識,其他一切都不重要。因此,常常有新聞報道,某某孩子因為一點小事和父母吵架而離家出走,使其父母心急如焚,四處尋找甚至打電話報警,而孩子卻正在網咖中玩遊戲。
這實在是讓人痛心,但歸根到底,是孩子沒有對父母的感恩意識,對父母給予的關愛,毫無感覺而造成的,所以,我很重視這點。從小,我就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教導和培養,孩子很小時就會在我下班前將地板擦乾淨,並給父母做好菜。
現在平時的雙休日,只要我在家,中午,他就會燒飯給我們吃,當父母過生日時,孩子就要做家務來報答父母,這是我們家預設的規矩,由此,透過勞動,來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有一顆感恩的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
二、讓孩子學會獨立,學習生活技能
現在的孩子就像是溫室中的花朵,在長輩親人的呵護下成長,導致許多孩子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毛病,喪失了生活能力,出現越來越多的“啃老族”。我認為,孩子必須要學會獨立生活,因為孩子長大了,終究要一個人生活,不可能一輩子生活在父母身邊,所以,我一直培養孩子的生活技能,從最基本的洗衣服、疊被子,到燒飯做菜,在此期間,我發現只要你肯教他,他就會很感興趣地去學。
現在,我還和孩子有一個約定,那就是在高考結束的暑假中由他來做飯給我們吃,以此來培養他的生活能力和家庭責任感。
三、民主平等,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
很多報紙上經常可以看到父母因缺乏與孩子的溝通而導致的一系列問題,甚至有的還相當嚴重,進入青春期的少年,多少都會出現“逆反心理”,這點,身為一名高中生家長的我深有體會,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個子越來越高,他和你的交流就越來越少,並且現在學習如此緊張,孩子每天上學早出晚歸,回家後吃了晚飯,又回房做作業去了,這時候,我們也不便打擾他學習,相互之間交流的時間少之又少,我們只能找尋時間來了解孩子的情況。
於是,我們選擇了在飯後,大家坐在一起,彼此之間像朋友一樣談談心。這時,我們會把自己的情況和孩子說一下,一起分享。因為交流是對等的,只有透過相互分享才能成功,做為另一方,孩子也會很樂意地將自己的心事告訴我們,由此,既可以讓我們及時瞭解孩子,又可以讓孩子明白父母的辛酸。
四、和孩子一同學習
父母的所作所為會深深地影響到孩子。譬如,我喜愛看戰爭、偵探一類的電視,受我的影響,孩子也特別喜愛,常常,我們母子倆會在空閒時一同坐在沙發中看這類影片。家長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潛移默化,“孟母三遷”,說得也類似於這個道理,只是將重點變成了周圍環境。
很多家長不願意自己的孩子打遊戲、看電視,有時候家長要求孩子一放學就去寫作業,而自己卻守在電視機旁,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我從孩子上初中就開始實行孩子做作業時不看電視的措施,孩子的父親除日常新聞外也基本上不看電視,他看看報紙,或是到公園去散散步,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環境,有利於他學習。
五、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活動
學校中的老師很負責,尤其現在高中的班主任,他們總是辛苦地將孩子在學校中的表現及時地反饋給家長,透過聯絡卡、家訪、家長會等方式進行老師和家長間的.溝通,幫助孩子,引導他們進入正常的軌道,我常常定期打電話向班主任瞭解一下最近孩子的情況,便於及時教導孩子。
六、適當鼓勵。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考試對於孩子和家長是最熟悉不過的了,所以面對孩子的考試失利,我會根據他最近的表現情況幫他進行分析,例如:最近做作業時經常走進走出,來來去去的次數變多,由此判斷孩子最近的心思沒有完全放在學習上,雜念太多,於是,我就會告訴他在接下來的時間當中要安下心來,認真學習,減少這些雜念。
對於已經進入高三的孩子,我會每天在他出門時對他說聲加油,或者伸起拳頭給他鼓勵,激勵他努力拼搏!
教學教研常規管理細則心得體會10
一、家庭教育要堅持“健康第一”。
健康不僅僅是指沒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種軀體上、精神上和社會上的完全良好狀態。也就是說健康的人要有強壯的體魄和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並能與其所處的社會及自然環境保持協調的關係。
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看是否有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上特長班,吃飯就要應付一下,和孩子的健康相比,特長重要,還是健康重要?更有一些家長,在孩子發燒打針的時候,不是讓孩子好好休息,而是讓孩子做練習題,孩子的身體比學習成績重要嗎?還有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張嘴就說:“你看人家_×,你怎麼這麼笨呢?”,或者是:“你真給我丟人呀!”等等,這些話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都不利,孩子的健康重要,還是我們釋放自己的情緒重要?
另外是良好的社會適應,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多做些題,多學些特長,把孩子的時間安排的滿滿的,孩子沒時間和同學、朋友玩。我們應該冷靜的想一下,孩子學習最終是為了生活,如果成了學習機器,孩子談何生活?怎麼讓孩子學會相處,學會良好的社會適應。這些問題,我們在安排孩子生活和學習時,要統籌兼顧,要堅持健康第一。
二、家庭教育要人性化。
把孩子當成人,聽起來難聽,但做起來很多家長真的沒把孩子當人對待。在和孩子交流時,大部分家長擺出家長作風,你要怎樣怎樣,一副居高臨下的姿態。孩子是我們的寶貝,更是我們家庭重要的一份子,在處理家庭中的問題時,我們要考慮孩子的感受,要聽取孩子的意見。
我曾經看到一位家長,在孩子學習輪滑時,由於輪滑鞋質量比較差,孩子本身力量又小,學習速度比較慢,這位媽媽家長一著急,過去就把孩子一腳踢倒。孩子是自己,還是家長長面子的工具,這位家長拿孩子當人看了嗎?我們身邊還有一個孩子,現在上三年級,家長每天讓孩子練琴、學習,很少讓孩子玩,現在看這孩子,不僅運動能力極差,個子很矮,而且心智年齡很小,基本不會和小朋友交流,我想這位家長沒把孩子當人對待。在學校門口,我還看到過一幕,也是位媽媽走一步踢一腳孩子,孩子顯然是有話要說,但家長不給孩子機會,愣是把孩子踢進了學校,我不知道這位家長是把自己的孩子當寶貝,還是把孩子當什麼,起碼不像是人。
作為家長,我們的確很辛苦,孩子有時也的確不聽話,但我們在發火前一定儘量剋制一下,儘量用平等的語氣和孩子講道理,孩子和我們一樣需要尊重,因為他們是人!孩子也是她自己,不要把家長的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因為他會很累!
三、家庭教育不能盲從。
很多家長在孩子的特長髮展上選擇盲從,_×學跳舞,參加了電視臺的演出,我們也去跳舞吧!_學小提琴,參加考級了,我們也學小提琴吧!總之,是看到了別人的光彩照人的一面,很少考慮孩子的感受。
我們家的孩子就是受害者之一,李怡萱四歲半開始學鋼琴,其實她並不喜歡,我固執的認為鋼琴對女孩子的氣質很有用,就堅持讓她練。李怡萱很喜歡畫畫,我以沒時間為由一直沒給她學習的機會,直到六歲半,在孩子的一再要求下,我才給她報了畫畫班。我身邊也有位小朋友,非常喜歡畫畫,可是媽媽認為跳舞可以增強孩子的氣質修養,一直堅持讓孩子學習,孩子不喜歡是一回事,在學習過程中孩子受到的打擊對心靈的影響恐怕是很難彌補的。在孩子班級排練舞蹈時,我看到很多學過舞蹈的孩子也不是特別出眾,相反有的動作很不協調,學習舞蹈究竟是不是該成為女孩的必修課?(當然還有男孩的跆拳道。)我們在給孩子選擇特長髮展時,結合孩子自身的特點和愛好,絕不能盲從,只有愛好了,學習才會持久,才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另外,很多家長看到一些家庭教育的文章,或者發在班級的帖子,或者聽到別的家長的教子經驗,經常感覺好就趕緊用這些方法拿自己的孩子做實驗。這些家長可能忘記了,每一位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拿別人的辦法扣在自己孩子身上,傷害的是自己的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習慣,在教育方法上絕不能盲從,我們要學的是理念,是科學的家庭教育觀念,絕不是別人的操作方法。
四、家庭教育中身教勝於言傳。
每一個孩子剛出生時,都沒有任何缺點。孩子的很多缺點主要是家庭教育的問題。我很想提醒各位家長,在你訓斥、責備、抱怨自己孩子的時候,先想想自己是怎麼做的?有的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合群、太內向,那平時你和孩子玩的時間多嗎?孩子有自己喜歡的群體嗎?你給孩子創造孩子合群的機會了嗎?有的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學習不認真,你在處理問題時認真嗎?在孩子學習時,你認真輔導了嗎?有的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說髒話,你平時說了嗎?有的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不講衛生,那你平時怎麼做的?當我們靜下心來仔細思考的時候,會發現很多問題是出在家長身上,而且很多壞習慣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和以後的生活,所以家長朋友們真的要檢討自身的問題,習慣不是一天就養成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首先自己先做個優秀的家長。
李怡萱參加了我的碩士論文答辯,當我答辯完後,答辯委員會和旁聽的同學給了我長時間的掌聲。孩子很驕傲,過後她問我是怎麼做的,我就給孩子說了一句話:“不管幹什麼,都認真對待,爭取做的。”孩子好像聽懂了,也像沒懂,但現在看自己的孩子,不管幹什麼的確很認真,很上進。
為了孩子,我們的舉動必須非常溫和而慎重馬克思。作為家長,我們要時常提醒自己,做好孩子的榜樣,因為,你給孩子說教一百句,也不如做好一件事教育效果好。
教學教研常規管理細則心得體會11
初中生家庭教育心得體會中學生家庭教育四大方法。初中階段是孩子從童年走向青春的第一步,這個階段對孩子今後的人生非常關鍵。抓好這個階段的教育,就等於孩子有了人生的一個美好開端!以下是三好網初中家教班老師給家長的4條建議。
1.要重視孩子初中階段的家教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進了初中,年齡大了,知道學習了,不用操心了。多年來,我遇到許多家長,當孩子在學習、行為方面出了問題時,講“我交著學費,教育孩子就是你學校的事情,孩子出了問題就應該由學校來負責”。這不是簡單的責任推卸,而是家長對家庭教育的認識有了問題。父母是子女的首任老師也是子女的終身老師。初中階段是孩子學習打基礎,是非觀、人生觀初步形成的關鍵期,家長的責任更重了,對孩子的引導教育不但不能放鬆而且還應該加強。
2.瞭解初中各階段的特點
學生進入初中,面對新的環境他們普遍懷有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渴望給新老師和新同學留下一個良好印象。對初一新生家長要給他們以熱情的鼓勵和期望。對原來就比較好的同學要鼓勵他們放下包袱,在同一起跑線上跟同學們展開友好的競爭;對原來成績欠佳,表現不夠理想的學生,要鼓勵他們從頭做起,千萬不要當老師或同學的面揭原來的“老底”,以免挫傷他們的上進心。當然,家長有必要將子女的情況(包括缺點和錯誤)如實地跟老師交底,但要講究方法,避免在公共場合給孩子造成難看。
孩子進入初一後慢慢會遇到一些困難。一是學習知識量上的困難,初中增加了許多學科如政治、歷史、地理、生物等,學習負擔明顯加重,許多學生覺得難以應付。二是學習方法上的困難,進入初中後,學科增多,知識量增大,老師盯的又沒有小學那麼緊,所以許多同學課堂學習的知識慢慢出現不夠系統,作業完成的不夠好,甚至出現不願意做作業的現象,時間長了成績就受到影響。三是知識特點上的困難,初中的知識較小學要抽象一些,光靠死記硬背不足以解決問題,孩子學起來感到有困難。四是受中考影響,初中的學習時間抓的比較緊,考試的頻率較大,有時學生感到心理有壓力。家長應及時瞭解孩子進入初中後易出現的這些新情況,經常與老師溝通,瞭解孩子進入中學的適應情況,及早採取相應措施,幫助孩子在中學起好步。
初二學段最關鍵的時段。經過一年的學習,有些同學適應了,有些同學感覺知識內容越來越多,學習有點吃勁,對這些同學來說,咬咬牙多用些精力學習就跟上了。反之,思想一鬆勁成績上就變為差生,既原先成績相差無幾的同學,學習成績出現兩極分化,少數同學由於學業跟不上而喪失進步的信心,甚至自暴自棄。如果此時沒有及時的幫助,或被社會上的不良青年引誘,行為就可能越變越壞,甚至走向犯罪。初二學生年齡多在14歲左右,他們認為自己已經長大,於是思想和行為上總想獨立,但又缺乏對真善美和假醜惡的分辨能力,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響。因此,這一階段喝酒、吸菸、早戀、出走、輕微犯罪等不良行為經常發生。而一般家長則認為這一階段孩子已開始懂事了,可以放手不管了。但事實是“多事之秋”,更需要家長對孩子細心觀察,耐心交流,同時與學校積極溝通、攜手配合共同做好孩子的疏導工作。
當孩子進入初三階段,臨近中考,老師和家長也抓得更緊。這個階段,多數學生都有一種強烈的緊迫感,少數基礎差的同學,則表現出信心不足,甚至自暴自棄。由於進入青春期,性機能日趨成熟,對異性由好奇而渴望接觸,甚至戀慕。因此,這一年段的家長,要多進行人生觀、成績觀、就業觀的教育和引導,調節孩子的心理壓力,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關鍵期。
3.要創設良好的家教環境
家長要加強自身的修養。作為家長必須嚴格要求自己,一個滿口粗語,開口罵人的家長,孩子講話肯定也不文明,只有家長的素質提高了,才能多給孩子一些正面的影響,起到榜樣的作用。如果家長文化水平較低也不要緊,要緊的是一定在語言、行為方面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形象。
孩子進入初中以後,已經具有成人感,家長對他們要平等相待,家裡的一些事情可以同他們商量。家長如有不當之處,應作自我批評。如果家長在這些問題上處理不當,就將影響自己的威信,影響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例如:有一個初一的學生在作文中寫到“每當她聽到父母因一些小事而吵鬧不休時,自己就像親臨一場戰爭,恨不得馬上離家遠走,再不願進這個家門”,字裡行間,流露出對家庭環境的不滿,孩子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學習和心理肯定會受到負面的影響。
家庭的作息時間要有規律,要做好孩子的生活保障。作為一個稱職的家長應該在作息時間上照顧孩子,根據孩子上學的時間,適當調整自己的作息時間。如孩子在家學習時間儘量不要約朋友來家玩,看電視要控制音量,早上要早起且給孩子準備早餐等等,這些看似小事,卻對孩子的成長有著深刻的影響。
4.要主動與老師聯絡並支援學校的工作
教育好一個孩子,光靠家長或光靠教師都是不夠的,只有二者緊密配合,才能形成的合力,促進孩子的成長。有些家長特別是學習成績和行為表現不太好的學生家長,很不願意見老師,這是不對的。一方面由於自己不夠了解孩子在校學習和表現,對子女教育就缺乏目的性;另一方面對孩子在心理上將是一次打擊,認為家長都看我不行了我肯定是不行了。所以,家長要積極主動地與學校和老師溝通,瞭解孩子的在校表現,配合學校的教育,同時也使家教更加有的放矢。
孩子上學回家後往往和家長談起某某老師怎麼樣,同學們怎樣議論某某老師,說起某某老師的一些缺點。這時家長不要盲目順從,而應該講一些自己所知道的這位老師的優點,幫助老師在孩子的心目中樹立威信,因為“親其師、信其道”,只有孩子信服老師才願意聽他的課,進而學好他所教的學科。當然對某某老師確實存在的缺點,也要經過正當的渠道幫助其改正,如透過信件交流、請學校的老師或領導轉達溝通等等。
觀看家校共育立德樹人家庭教育公開課第九期心得體會3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過,“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道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我國思想家陶行知曾說“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性格態度多半能夠在六歲以前培養成功”。揭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應及早抓起的必要性。
此刻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陽,家人對孩子的生活照顧得無微不至,給孩子吃的、穿的,幫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限度的滿足孩子的要求,從不在孩子面前說一聲:“不”。祖輩、父母過分的溺愛嬌慣,造成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適應潛力較差,任性,怕苦等問題。從開學初教師的上門家訪及調查問卷中發現,小班大都幼兒在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少家長很重視對幼兒的認知教育、智力開發,把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則以“孩子還小”為理由而包辦代替或不予以糾正,在幼兒發展中存在著認知潛力和行為潛力不和諧性、不一樣步性。不少幼兒在表演節目時還很自信,但一旦讓他們去獨立完成一件簡單任務時,就顯得不知所措。有的幼兒尚未構成用餐、入廁、傾聽、玩玩具等方面的基本行為習慣,如果任由這一狀況發展下去,幼兒行為方面的問題將越來越多,幼兒的不良發展將不可避免,對今後的一生都將產生不良的影響。
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家庭教育和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構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比知識的獲得更重要。而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構成的事,要培養一個人良好的行為習慣,務必從小抓起。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要比知識的獲得重要得多,養成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獨立於社會的基礎,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並進而影響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能夠說,習慣是體現一個人素質的重要方面。小班是幼兒從成人呵護中逐步走向獨立生活的重要階段。小班幼兒的許多行為尚未建立或定型,可塑性很大,因此,小班階段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具有更重要好處。
教學教研常規管理細則心得體會12
孩子一出生就意味著教育的開始。教育分為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家長不能僅僅關心孩子的智力開發,學習成績的好壞。我認為,家長應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社會道德;意志品質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即家庭教育。隨著孩子的成長,知識教學、智力開發這些一定要由專業教師來完成,即學校教育。即便家長懂得這些知識,也可能不懂得解決問題的方法,甚至和專業老師的方法相矛盾,所以作為家長做好家庭教育就是對老師工作的支援。下面,我就對女兒的教育談談我的一些心得。
一、“嚴”字當頭,絕對不能走向“寵愛”、“溺愛”
現在的獨生子女多了,家庭條件好了,隔代管教,甚至他人管教孩子的現象多了。以上現象均容易導致對孩子的“錯愛”、“寵愛”、“嬌生慣養”、“自私”、“以我為中心”。本該自己做的事情而要求爺爺奶奶代辦。例如,在我所教的高二、高叄學生中均出現過父母給孩子盛飯事件。我們絕對不要認為那是小事,我之所以稱之為“事件”,是認為這種孩子沒有同情心,沒有自理能力,沒有克服困難的意志。小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容易犯錯。家長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幫助他克服缺點,同時也嚴格要求孩子保持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我要求孩子不要以大欺小,對人要很有禮貌。對待孩子我嚴格而不專制。專制是強迫孩從育從,嚴格管教一定要注重講道理,以理服人,在對女兒的教育上,正確的觀點我尊重她,不傷害她,在不傷她自尊心的前提下給她講某些她能理解的道理。
二、時刻注意恰如其分的誇獎
孩子和大人一樣也可能面臨很多苦惱,例如:有時作業做不出、沒有朋友、怕寫作文等。我們首先不能忽視這些問題的存在,然後要想盡辦法幫助解決。此時父母親的及時鼓勵、開導尤為重要,通常情況下,我會認真仔細地讓她向我傾訴煩惱的塬因,然後總有一句話:“你一定行的,自己的事情自己能解決,媽媽相信你。”孩子需要鼓勵、誇獎。“誇”不僅表明了父母的信心,同時也堅定了孩子的信心。我認識很多這樣的父母,他們自己妄自尊大,而對孩子缺乏應有的尊重,對孩子不公平。孩子都會以自己所特有的手段來回應,他們或者哭鬧,或者任性,或者幹一些“壞”事來加以回報。“誇”要注意技巧,也要注重方式、方法。孩子考試成績一般或差時,不要給孩子世界末日之感,多幫孩子找一些塬因,關鍵是找出孩子閃光之處給予誇獎,千萬不能讓孩子失去信心。
三、努力培養良好的習慣
習慣可分為學習習慣和各種行為習慣。現在的孩子智商都較高,大多數孩子因習慣不良引起學習較差。如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一邊做作業一邊講話,或者要大人陪伴做作業。特別可怕的是有的孩子從小做事磨磨蹭蹭,即使他們現在學習非常好,到以後的學習都非常麻煩。所以,我提倡在最短的時間內把作業做完,當然還要做好,這樣做的目的,是要培養孩子做事專心致志,敏捷靈巧,提高學習效率。否則孩子很容易出現因學習時間較長,失去學習興趣,被動學習而厭學的心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我們的言談舉止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孩子不是我們手中的一件物品,她是有思想、有感情的複雜的人,如果你從小就不能瞭解透她,不能與之交流,只是依靠父母所謂的“權力”來壓服他,那當他上初中、高中時,學習成績會一落千丈,因為在學習中找不到樂趣,他就會學會說謊,把精力放在交朋結友,沉迷於遊戲。經常聽到有的家長說“我兒子不怕我們,就怕老師。”其實這種家長的觀念有兩個錯誤:一是自己不願意承擔管教孩子的責任,想把責任推給老師,寄希望於老師把自己的孩子管好,自己等著摘果實;二是說明自己根本不會管孩子也不知道怎樣管孩子。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礎和根本,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很難搭起良好的學校教育。當然,學校教育反過來也影響著家庭教育,孩子在學校的時間很長,同學的交往和老師的鼓勵將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
教學教研常規管理細則心得體會13
我的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中最關鍵的就是:家長特別要注意孩子身上一些細微的變化,運用正確的方法去幫助和教育好孩子,使之朝著健康向上的方向成長。
我的女兒現在讀五年級,從她出生到現在,我們努力做到科學施教,儘量營造家庭的民主氛圍和輕鬆環境來對她進行教育。目前我們一家人感情融洽、溝通良好,孩子健康活潑,茁壯成長。看到孩子在學習中有不錯表現,做父母的感到無比欣慰。這些年來,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我有著十分深刻的體會。下面就是我的教育孩子的心得。
一、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則。
我們夫妻二人都是老師,透過多年的觀察發現:學生的許多缺點是能夠在父母身上找得到的。所以,我們要教育子女還要先約束好自己,規範好自己的行為,這樣子女有一個好的榜樣,不必我們家長有多少說教,子女也會跟著去做。所以我們應該用良好的環境和榜樣去影響、薰陶孩子。小孩的模仿能力很強,他們時常受周圍環境的影響,模仿身邊的人或事物,因此,家庭的生活環境、家長的榜樣作用便是一種“無聲的教育”。我和我愛人從不打牌或打麻將,休息的時間看看書和電視,或者上網查查需要用的資料,還買了許多古今中外歷史經典書,如《四大名著》、《百科全書》、《成語故事》、《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話選》及一些適合兒童閱讀的英雄人物傳記、科學家傳記等等,愛人還喜歡國學方面的書,女兒有時也跟著學一些,我們有意培養女兒“與書為友”的習慣,這些好習慣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對她人生的發展是有益無害的。
二、積極配合老師對孩子進行教育。
小孩在讀書期間,老師的作用是相當大的。非常幸運,我女兒的老師是非常負責的好老師,教學經驗豐富,很受學生歡迎。作為家長要多與老師聯絡,關心孩子在校表現,和老師探討孩子的不良習慣,有錯誤能夠及時的糾正。這樣老師也能夠更全面地瞭解你的孩子,更有利於老師從孩子的個性出發,尋找一種更適合這個孩子的教育方法。正因為這樣,我們要經常教導孩子尊敬老師,認真聽從老師的教導,“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這正是老師的偉大之處。
三、培養孩子生活能力和行為習慣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被培養成了“小皇帝”“小公主”,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更別說知道感恩了。在家裡,我們有意識的讓女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七歲時讓她單獨睡一個房間;八歲自己會洗頭洗澡;晚上單獨在家,寫完作業後再看一會電視,到了時間會自己先睡;會主動幫忙洗碗……除了正常的零花錢之外,我們很少給她錢,因為從小她就沒有亂吃零食的習慣,她要買什麼都會事先徵得我們的同意。有時我們會有意無意地在孩子面前說大人在外面工作有多麼辛苦,賺錢是多麼不容易,這樣孩子自然而然知道珍惜,懂得感恩了。此外,在打掃衛生時,可以叫她負責收拾自己的房間,大人則負責其他地方。一方面讓她感受到了父母的辛苦,另一方面也培養了獨立生活的能力,就可以贏得孩子的敬重,從而更加珍惜為她所做的一切。
四、學會換位思考,不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女兒讀一年級時,年齡比一般人要小一些,剛開始什麼都不懂,還不知道讀書是怎麼一回事。語文成績總要比別人差一點,數學還曾經考過不及格。作為家長,當時我們很著急,但卻沒有責備她,也沒有額外佈置課外題來她學習,更沒有規定她考試非得考多高的分。而是從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入手,提醒她上課要認真聽,不能受同學的干擾而影響聽課,放學後首先要把作業獨立完成,有問題先查字典,不要依賴父母的輔導,就這樣一步一步,潛移默化,成績逐漸在提高,從三年級到現在每年都是三好學生,數學還經常考滿分。經常聽人說小孩在週末要上輔導課,還要學習樂器或舞蹈,學了之後每天還要練習,這樣孩子幾乎就沒有休息和放鬆的時間。在我看來,除非小孩自己非常樂意去學,如果的話,那是不可取的。我們應該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挖掘孩子的潛力。孩子比較小,天性好玩,要保證孩子有充裕的時間去玩和放鬆,去做自己歡的事。我們曾經帶過女兒去學二胡,後來發現她對此不感興趣而是歡繪畫,於是就放棄了二胡,她堅持學習繪畫直到現在,並且樂此不彼。
五、與孩子進行溝通,注意恰當的獎懲
注重與孩子日常交流,幫助孩子克服缺點。從細微處發現孩子的優點和缺點,幫助孩子發揮優勢、彌補不足,並及時發現孩子的變化,表揚和鼓勵進步,批評和糾正錯誤,防微杜漸,防患於未然,保證孩子健康成長。我們非常注重與孩子的交流,每天都與孩子聊一聊學校發生的事,從她的講述中就能夠發覺她的進步或問題,有進步及時表揚,有錯誤要嚴肅批評,但表揚與批評的尺度應該把握好,不要用物質和金錢,而以精神獎勵為主。不光如此,更要全面瞭解與小孩經常在一起玩的夥伴,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發現交往密切的同學之中有行為習慣不好的,要教導她不能受別人壞習慣的影響,並且要注意與這種人保持距離。
以上是我們對子女教育的一些教育孩子的心得和子女教育的一些做法,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和特點,相信每個家庭也都有教育子女的成功經驗和方法,所以我們還要繼續學習和借鑑其他家庭如何教育孩子的經驗與方法,最終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能夠使孩子健康茁壯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