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0篇)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0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書心得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1

  最近,讀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師讀本》,讀這本書,反思今天的教育,不難發現,儘管陶行知先生所倡導的生活教育理念已經有70多年的歷史,儘管我們的教育改革已經推進了那麼多年,但我們真實的課堂教學還是那樣像陶先生所描述的“傳統教育”,離他倡導的“生活教育”還差的很遠!

  首先,學生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十六年的教育下來,等於一個吸了煙的蟲;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黃肌瘦,弱不禁風,再加上要經過那些月考、學期考、畢業考、會考、升學考等考試,到了一個大學畢業出來,足也癱了,手也癱了,腦子也用壞了,身體的健康也沒有了。大學畢業就進棺材,這叫做讀書死,生活教育不教學生自己吃自己,而教學生做人。生活教育反對殺人的種種考試,教人讀活書、活讀書。

  由此,作為一名教師要適應知識經濟的需要,就要時時更新自己的觀念,及時獲取相關的資訊,不斷進取,發展自己,完善自己。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現在的社會日新月異,我們周圍時刻充滿著變化。一個有強烈使命感的人,應有一種危機感。怎樣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而不被社會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心懷進取心,下苦功夫學。正如陶先生說的那樣:“學習,學習,學習,學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們要虛心的跟一切人學,跟先生學,跟大眾學,跟小孩學,跟朋友學,跟大自然學,也跟大社會學,要學的專,也要學的博。”

  作為一名教師,我將永遠牢記陶先生的教誨,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論為指導思想,引導學生手腦並用,學會過硬的技能,使學生的素質全面發展,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2

  最近我有幸地拜讀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著》,讀罷這本書,我受益匪淺。陶行知先生作為一名留洋的教育家,在深刻了解了中國的文化和社會現實的基礎上,所提出的教育學說,既強調了教育的顯示功能,又關住了教育的終極目的,是適合中國國情的。他的理論和實踐,應該成為中國教育血液的重要成分。他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敬業精神讓人感動,我也為之折服。

  在讀到《教學合一》這節時,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學要合一的觀點,有三個理由。

  第一,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

  第二,新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

  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學生學的法子聯絡,並須和他自己的學問聯絡起來。

  簡而言之:

  一,先生的責任在教學生學。

  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

  三,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

  我仔細閱讀,細細品味,聯絡我的教學,我感覺陶公所提出的“教學合一”的觀點很有道理。我們教育的物件是學生,教師的課堂設計應適合本班學情,根據學情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那麼這樣學生就會樂學了。教師除了正常的教學工作外,確實還需要不斷的學習,用豐厚的知識去充實自己,不是有句話“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須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活水嗎?”

  《學生的精神》中提到三點:

  (一)學生求學必須具有科學的精神;

  (二)要改造社會必具有委婉的精神。

  (三)應付環境必具有堅強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我想說說我自己的感受。現在的學生正如陶公所說容易“自滿”,自己剛剛對這個知識點有一定的領悟,就沾沾自喜,但真正實踐做題時,卻無從下手。學生對學習缺少一定的目標,很多學生不知道自己到學校來接受教育是為了什麼。每當找學生談話時,我便會問“你準備讀完幹什麼?”學生的回答:“不知道。”他們從來很少會想過我以後的路該怎麼走?會是什麼樣?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上不想下功夫,更不願意吃苦,對於周圍的環境學生很少從自身找原因,而是把更多的原因歸納在外界的環境上。例如,學生作業未完成,當問其原因時,學生回答無非這幾種“我不知道什麼時候交作業?”“我不會做。”“我不知道做哪道題?”“我忘記交作業啦!”“課代表交作業時沒告訴我!”諸如此類的冠冕堂皇的理由讓人無可奈何,更多的時候我在問自己:“我們的學生到底是怎麼了?是什麼原因讓他們變成這樣?”

  回首這些年的教學,我在不斷的告訴自己:你一定要學會去轉變角色了,你現在已經是一名教師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著》中師範生的第一變——孫悟空,也是這樣告訴我的,只有先知道怎樣做一個好學生,才能培養出來許多好學生。可是為什麼是變成孫悟空呢?陶行知先生說孫悟空有目的,有遠慮,有理想。他是抱著一種目的去拜師的,這無形中就告訴了我們如何做一個好學生。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3

  利用假期時間,我拜讀了《陶行知教育名著》,該書彙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文章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平民教育”、“學校觀”、“創造的兒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獨特教育思想。

  透過反覆體會,我深切感受到自己的教育教學思想的不足之處,開始認識到自己的確需要不斷學習和積累。下面簡要地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首先,用愛心去對待學生,傳遞給學生一份愛心。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體現了真摯的師愛。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並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稱學生和學校為“愛人“,令人耳目一新,給我很大的啟示:我們也要像陶先生那樣,用偉大的愛心去滋潤無數顆童心,培養出無數顆愛心。作為教師,對學生的愛首先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他們可能在某個方面不如別人,但在另一方面卻勝人一籌。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來判斷一個學生,把“差生”視為“朽木”,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作為教師,對學生的愛還表現在對學生學習思想、生活上全面關心愛護,即老師想到的,教師想到了,父母未想到的,教師也想到了。教師要做學生的“親人、朋友和導師”關心學生的每一個部分。當然,愛裡有嚴,愛裡有教育。陶先生為學生竭力改善生活條件時,絕不可浪費,看到學生出現不良生活和思想傾向時,及時送上關懷與指導。作為現代的教師,更應多教給孩子一點謙讓、寬容、仁愛;多灌輸一點理想、道德、情操;多一份理智和引導,這樣學生在承受師愛的過程種找到前進的路,學會愛父母、愛他人、愛家庭、愛學校、愛祖國,心中充滿愛。

  其次,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讓每個孩子受益。

  “教的方法必須根據學的學法”,學生怎樣學就怎樣教。從實際出發,它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學生的知識程度和接受水平;二是指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由於學生個人的文化水平、道德修養、才能和各年段的心理水平各不相同,教師必須實行不同的教學方法。讓每個孩子受益。正像陶先生說的那樣“松樹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樹的肥料培養牡丹,牡丹會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養松樹,松樹受不了,會被燒死。

  培養兒童的創造力要同園丁一樣,首先要認識他們,發現他們的特點,而予以適宜之肥料、水分、太陽光,必須除害蟲。這樣,他們才能欣欣向榮,否則不能免於枯萎。補偏救弊,長善救失,這是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陶行知指出:“怎樣學就怎樣教,學得多就教得多,學得少就教得少,學得快就教得快,學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行知把教和學的關係翻過來,不是傳統的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而是學生的學決定教師的教;教學內容的選擇安排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來確定;教學過程不取決於教師的主觀意圖和外界加的壓力,而應該取決於學生的快慢程度。

  同時,他還特別重視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認為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當今教學理論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肯定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根據學生的可接受水平和最近發展來促進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發展,不可操之過急,拔苗助長。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豐富多彩的,同時我們教師所學習所要作的也是豐富多彩的。學習陶行知,向前輩們學習,多積累知識,將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作為我們教育現代化的一盞指路明燈。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4

  寒假裡有幸拜讀了張文質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藝術》,感觸頗深。張文質,福建閩侯人,教育學者,詩人。1983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系“生命化教育”的倡導人、負責人,多年來致力於“生命化教育”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長期植根於中小學課堂,推動中國基礎教育的變革和發展。

  在研究和實踐過程中,他創辦了1+1讀書俱樂部,推廣1+1式的讀書理念。透過學習,讓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於激勵與喚醒”,首先我們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平時,我們要更細緻、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與剋制。其次要廣泛閱讀,努力付諸實踐,積累經驗,構建自己的認識平臺。

  張文質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書中,詳盡而又靈動地提煉、詮釋了生命化教育的理念。當他提出“教育是慢的藝術”這個觀點後,很多人都提出了質疑,因為這天這個時代確實是泥沙俱下、萬馬奔騰的年代,有人認為教育不可能有慢的耐性,更不可能有慢的境界。

  但是張老師認為:好的教育肯定是慢的。俗話說:“慢工出細活”,這樣的教育在我們任何人看來,或許都會覺得都是一種理想中的教育。教育是慢的藝術,張老師很顯然給出了他自己的宣告。一個字一個詞,字是慢,詞為藝術。

  張老師認為我們的教育太快,快在那迅速展現而又擦去的ppt上;快在了教師應對這一大群叫不出名字卻能把課演繹的完美而流暢上;快在了教師與校長們每一天似乎都在忙於應付各種各樣事務性的事務上,快在了教師冷漠地看到教室裡那些不解而又迷惑的目光上……正如那作者苦惱的快一樣,我們這天的學校裡。教室座位整齊,臺下人頭攢動,一派工業化大生產的氣勢。

  老實說確實難以看到具有生命個性的人。這也難怪作者所推崇的葉瀾教授不斷的發出呼喚,呼喚教育創新要有“具體個人”意識,呼喚要在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中“人”的轉向要從“抽象的人”到“具體個人。說到底快就是到了我們的課堂上都看不到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了。

  慢又是一種什麼樣的課堂、什麼樣的教育呢?作者眼裡慢是像W老師那樣的:”教師身體動作是慢的,說話的語速是慢的,等待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是慢的。“又如作者所說的,日本的佐藤學認為:”教育往往要在緩慢的過程中才能沉澱一些有用的東西。“在平時教學活動中,速度要放慢,慢下來教師才能注意到每位學生的困難並及時給予幫忙,多給他們帶給創造、交流經驗、合作學習的機會,逐漸增強自信心和自我潛力。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間和時間,需要有舒緩的節奏。高頻率、快節奏、大梯度,不利於學生的有序成長和發展。

  張文質老師倡導的“生命化教育”,在當今教育界為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生命化教育”,簡單地講,就是把對學生的的理解、關愛、信任、成全,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體現出來;它不是僅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達和理解,它務必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體現出來。

  “生命化教育”的實現包括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起主觀作用的,就是教師。教師要關注每個獨立的學生個體,不僅僅要尊重、善待學生,還要研究學生特點;在注重全體學生知識獲得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根據學生不同的認知風格,帶給與之相匹配的教學方法;關注學生異常的情緒變化,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注重情感交流;注重師生互動交流,引發思考……客觀條件,就是課堂環境,教學空間。

  張文質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文裡的一段話:美國教育家博耶說,學校還是小的好。那麼“小“到什麼程度為好呢?”小到學校所有師生都能彼此叫出對方的名字,亦即人數控制在二三百人內為最佳。博耶又說:“當班生數超過30個人時,教師的注意中心就從對個體的關注轉為對班級的控制。”這些見解都令人感佩。但博耶必須想不到,在中國有那麼多“名師”能夠在叫不出一個學生名字的狀況下也能把“課做得神采飛揚”,他更不可能想到一些更厲害的“名師”竟能夠在體育館數千名觀眾面前在叫不出一個學生名字的狀況下把“課做得神采飛揚”,也許,從某種好處上說,這正是中國教育勝過美國教育“難能可貴之處”。

  如果教學課堂環境沒有保障,首先就給教師組織課堂帶來了困難,資訊的傳輸呈單向化而不是多樣化,“生命化教育”也就成了一句空話。而一味地強調教學質量,並以此作為衡量教師業績的標準之一,也是對教師的不公,因為能把”課做得神采飛揚“的老師畢竟是少數。以”生命化教育“為理念,就要做到主觀與客觀的結合;既要強調教師的主觀作用,又要營造良好的關注學生獨立個體的空間,把“生命化教育”具體落實到教育過程中的每一細節和實處。

  教育是慢的藝術。在教學上,教師要慢慢地去感悟,就像為人父母,育人的經驗也是慢慢感悟出來的。一個好教師,應是偶有所得,有些獨特的理解、獨特的發現,然後順著這種正道,終成大器。教育是些潛移默化、潛滋暗長的東西。功利的教學都是短暫的,不關注長遠的,不關注正確的教育價值取向的。我們的教學研究,也是慢的藝術,有所發現,有所用心,慢慢地去做。這個慢,就是讓學生感受、體驗過程,構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個慢,就是不急於求成,要有足夠的期盼,足夠的耐心,減少教育浮燥與功利,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5

  陶行知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他以畢生的精力,批判舊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於教育改革並付諸實踐。對於我們基礎教育工作者來說,我們應該努力學習他的教育思想,服務於我們的教育事業。我有幸拜讀了《陶行知教育名著》這本書,受益匪淺。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什麼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麼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麼生活便是受什麼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他還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進棺材才算畢業”。生活教育強調的是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反對傳統教育以書本為中心,認為不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傳統教育脫離生活實際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單純知識教育的對立物。“生活教育”可以找到現實需要的根基,“生活教育”也是學生需要的教育。在每年對學生的教師教學情況的調查中發現,學生喜歡同現實生活、學生生活有密切聯絡的知識;學生喜歡能用生活的事件來解釋學科知識的老師。

  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這麼一個高度,是我前所未聞的,更給了我一絲震撼,震撼於他的精闢和深刻,同時感嘆教育家的前瞻性,這不就是我們現在提倡的素質教育嗎?教師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也,還要讓他們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學習,也就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也就是我們現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按照他的思想,“生活即教育”就是說“生活即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自有人類生活產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隨著人類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其次,“生活即教育”與人類社會現實中的種種生活是相應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種種生活中進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種終身教育,與人生共始終的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我們的教育才具有鮮明性,脫離了實際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說教。

  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教育,善於開啟學生感受生活、學習探索的興致,教師是一個活的教科書,孩子從“活”的書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不僅要教給孩子知識,更要讓他們學會生活,學會計算,學會學習。教師應該像一個有能源支援的火炬,後者性一個有生命的蠟燭,以便燃燒,一邊又在生長。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的豐富自己,使自己有更高的燃燒值,更高的照亮度,這樣才有可能在有限的從教生涯中,為祖國,為民族的教育事業,為千百萬人的成長做出一份自己的貢獻,陶行知的教育名言是我教育之路的一盞明燈,指引我繼續前進、感悟和探索……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6

  這天,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怎樣培養真正的人》,明白了教師要具備培養學生的愛心,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別人的愛心(或是痛苦)的潛力,進而才有可能把他培養成為一個真正的有愛心的善良的人。

  愛是教育的永恆的主題。韓軍的人文主義精神;朱永新教授高舉的“愛的旗幟”的新教育實驗;李鎮西的“走進心靈”的教育,似乎無不凝聚著愛的核心。

  反思自我的成長經歷,尤其是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我所奉行的不也是愛的惟一原則嗎?

  記得,我還是學生的時候,我就發誓成為一個善良的人,我要用我的善良感染周圍的每一個人。那時候,我在學校住宿,在同寢室中,我的人緣很好。因為,我當時做人的準則就是:無論是誰,只要有事求我,我就務必答應他。既然求我肯定就有難處,我要幫忙每一個有困難的人。那時,我家裡也不富裕,我吃和穿都很節省,但是隻要有同學跟我借錢,只要我兜裡還有錢我就必須會借。漸漸地,我發現我眼中的世界似乎變了,每一天我都會有無窮的快樂,每當我躺在床上要入睡的那一刻,我似乎都能感受到明天又是一個燦爛輝煌的日子。

  再之後,我當了一名老師。在教育教學,我首先教育孩子要學會關愛他人。關愛他人是現代社會中人所必備的素質之一,只有關心他人勝過關心自己的人,才能融入到使周圍的人都快樂的大我之中,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忙,相互提高。學會幫忙他人,也就學會了關愛自己。

  我給他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充分說明了關愛與合作對人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上帝到天堂和地獄去考察,發現天堂裡的人同地獄裡的人一樣都是圍著一口鍋,拿著兩米長的勺子喝著相同的肉湯。但是,天堂裡的人卻精神煥發,滿面紅光,地獄裡的人卻萎靡不振,面容憔悴,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地獄裡的人心中只有自己,手裡拿著長勺子舀湯喝,勺柄太長,總是喝不上。而天堂裡的人則相反,他們的心中有他人,手拿長勺子舀湯第一口總是先喂他人,然後再被別人喂。由於有了先己後人和先人後己之別,於是也就有了天堂地獄之分。

  在和孩子們朝夕相處的日子裡,我發現了,比我的世界更動人的是孩子們的心靈世界,在那裡如小石潭記中的潭水一樣的清澈,在那裡如桃花源記中的桃源一樣的美麗,在那裡像聖經裡的天堂一樣沒有苦難只有關愛,在那裡像佛教中的佛心一樣沒有憎恨只有善良。你愛他們,他們也愛你。

  愛孩子們吧,即使他暫時不能理解你,終有一天,他會明白你的愛。愛是永恆的!為了你的學生總有一天如你愛他一樣能去愛別人,為了這世上的人彼此之間都能互相關愛,請你愛你的學生吧!師愛是一種激勵學生個性和諧發展的無可代替的教育力量。愛是陽光,能融化冰雪;愛是春雨,能滋生萬物;愛是橋樑,能溝通師生的心靈。有了愛,師生之間就能以誠相見,心心相印,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正如一首歌中唱到的:“愛別人就等於愛自己!”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當你培養出具有愛心的孩子,他就會對教師的愛很敏感,並以好心還好心;而教師的愛,最重要的是為了學生獲得知識,若是學生懂得了這些,自發向上,成績自然就好,成績好了,那作為老師的你不也會更加快樂了嗎?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7

  暑假中,靜下心來認真讀了《福祿貝爾幼兒教育著作精選》,福祿貝爾是19世紀德國幼兒教育家,是近代西方幼兒教育理論的奠基人。閱讀本書有助於深刻地瞭解福祿貝爾重要的幼兒園教育理論和方法,也能更好地瞭解當代世界幼兒教育的發展,並且也能從中得到很多有益的啟示。

  書中講述的觀點理論性很強,有很多段文字我必須反覆閱讀多遍,仔細咀嚼多次後才能體會其中的意思。但是就是在這樣反覆閱讀、思考,努力理解、探索的過程中,不自覺地領略到了很多道理,同時也讓我不禁感嘆福祿貝爾在教育方面的高瞻遠矚,在那個年代就能對幼兒教育擁有這樣深刻獨特的想法,令人由衷佩服。

  書中就福祿貝爾的一些經典著作做了精闢的分析和解讀,分別有《人的教育》、《幼兒園教育學》、《幼兒發展中的教育》、《母親:遊戲與兒歌》等經典著作中的重點章節。

  給我印象比較深的是這一章節:《絨球——兒童的第一個玩具》。福祿貝爾認為,球具有不同尋常的魅力,對兒童和青少年來說有恆久的吸引力,因此,它是童年時期無與倫比的最重要的玩具。球不僅對兒童具有意義重大的吸引力,而且是一件具有深刻意義的玩具和一種教育手段。兒童在玩絨球的時候,認識到,物體有時是被他自己抓住的、緊握的、可觸控的,但有時候也是自由運動的。球讓兒童感覺到自身是一個整體,並遵循著人類的本性去發現他自己的命運,在生命的早期,兒童就去尋求並且必須去尋求、去注視、去抓住、去佔有整體,即使是在無意識的階段也同樣如此。兒童尋求的這個整體也是透過絨球給予他的。

  球是一切事物的象徵(因為自身之中包含著一個整體),同時也是單個事物的特殊象徵,例如,蘋果和其他球形的物體,在這些球形的物體中多樣性得以體現,就像穀物的種子中所蘊含的多樣性一樣。因此,球非常適合滿足兒童的這種探究慾望。福祿貝爾所說的絨球——或與之相同的圓球——實際上是其他一切形狀的基礎和本源,所以,一切形狀都可以透過某些確定的簡單法則從球體中符合邏輯地發展出來。如同球體本身是一個整體一樣,它也是每一個整體的象徵和一般表現。兒童能夠在其中看到每一個整體和他自身,就像他能從中看到每一個整體和每一個物體一樣,他也能夠反覆地將自己的影像印入其中,從而使他能與自身面對面。

  書中反覆強調福祿貝爾這樣的觀點,對於需要得到發展的兒童和促進他發展的成人而言,十分重要的是,他們不僅應該觀察而且應該激發他們的孩子正在覺醒的個體力量和個體活動,以及在幾乎不易覺察的開始之中及表露的細微跡象之中正在覺醒的精神。

  人的發展(包括兒童的發展)的中心、真正的基礎和起點是心靈和感情。但是,對行動和思想的訓練,肉體和精神經常不可分割地伴隨它們。思想必須轉化成行動,行動必須透過思想來決定和明確,這兩者的根源都在情感本質之中。這些論述對於認識、促進和保護兒童最初階段的發展和認得發展的規律是必要的。

  當然,在談論兒童運用絨球遊戲的時候,我們也要考慮所有的兒童玩具和遊戲的共性,即兒童特別喜歡在每一個物體中發現整體以及從每一個物體中創造整體。許多中物體,不管是有生命的還是無生命的,都能在兒童時代的生活環境中發現,特別是那些有生命的物體的'來來去去會引起兒童的不隨意注意或者由於成人的提示而引起兒童的隨意注意。一般情況下,生命總是會吸引生命,就像生命喚醒生命一樣。兒童會看到狗和貓的走動,有時是大狗有時是小貓,兒童也會注意到鳥兒,籠中的鳥、窗前的麻雀,兒童還會注意到鴿子、公雞母雞等等。透過一個並且是同一個物體,甚至是一個無生命的物體(絨球),我們可以想象許多種物體,特別是有生命的物體傳達給孩子這樣的資訊。絨球提供給兒童觀察、創造和玩耍的僅僅是最基本的形狀,或者說,絨球是一切表現為整體並能自發行動的事物的素描。因此,可以用球體表現的一些現象,例如,呈現、分離、返回、尋找、發現、得到、接住、抓住、握住、滾動、滑動、轉動等,上述的每一個現象都能夠如球一樣地表現出來。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我們才說,絨球對兒童而言是一個多麼完美和有吸引力的玩具。

  圓球始終是萬物的統一物和解釋物,因而也是聯絡和理解萬物的真實途徑。正是透過圓球,將兒童與保育員和他周圍的環境聯絡在一起。因為球是萬物的特徵,是萬物本質特性的統一體和結合。球展現了容量、質量、物質、空間、形式、尺寸和外形,它自身蘊含著一種獨立的力量(彈力),因而它可以靜止和運動,也具有穩定性和自發性。它甚至可以提供色彩,至少可以引起聲音,它有重量,因為受到了重力的吸引,具備了萬物的一般特性。所以,絨球透過下落,透過或快或慢的運動,使兒童思考地球生命和自然生命中最重要的現象和規律,思考一般的引力——首先是地球的引力,特別是地球引力的規律和限度。

  運用絨球的第一種遊戲也實現了從不同方面對兒童智力的培養。透過絨球的運用,兒童不僅可以看到靜止的物體,而且也可以再不斷變換的現象中觀察物體。運用絨球進行的遊戲喚醒並訓練兒童的智力,使它能夠在內部重現已經在眼前消失了的物體。這些遊戲喚醒並訓練再現、記憶和在記憶中保持以前見過的物體的能力,也就是說培養記憶力。

  絨球給予了兒童所有這一切和許多其他的東西,並且成為兒童所有玩具中的第一個。透過絨球的運用,兒童得以發展自己,加強了生命和本性的統一性,也相應地增強了身體和精神的統一性。正是在運用球的最初的遊戲中,兒童知道了自己的生命以及作為統一體的外部世界。

  福祿貝爾針對絨球和兒童的發展詳細地從人類發展層面、兒童發展層面、語言和遊戲對兒童的影響以及精神的發展等都作了獨特而詳盡的思考和闡述。在沒有拜讀福祿貝爾的作品之前,我雖然一直從事幼兒教育工作,但是對於孩子們的各種球類玩具的認識和理解是多麼膚淺啊,這促使我重新思考和審視自己對於球類玩具以及其它簡單玩具、民間玩具的看法,也不得不重新理解和定義玩具對孩子發展的重要性。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8

  看了《愛的教育》這本書使我感受很深,它裡面的內容寫得十分真實,讓我看得進神進肺。沒有任何虛偽的說教,並且教會了我很多道理,所以,我特別喜歡愛看這本書。

  《愛的教育》是阿米琪斯最著名的作品,1866年出版後即暢銷不衰,目前已成為世界公認的文學名著。該書主要講了:一個義大利四年級小學生安利柯的一年來的經歷,描寫了發生在學校、班級和家裡的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父母對兒女的愛有多深呀!在學校老師的關懷和鼓勵之下,同學之間相互幫助的氛圍裡,朋友間的關愛都無不流溢於紙上,真是動人心絃啊!

  愛,像人的靈魂,天天陪伴在我們身邊,實在他的意義已融進我們的生命。就如父母的愛,不說操勞奔走,單是穿衣洗臉,催促孩子看書學習,往書架上放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頭疼發熱,問冷問熱尋醫找藥就擺放在眼前,臨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們需要張開雙臂才能擁抱的沒法形容的愛。

  當我們墮進窘境,沒人支援,是父母依然陪伴在身邊,晚上不忘吩咐一句:早點睡,別熬壞身子。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熟悉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著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輕易忽視,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沒法感遭到。

  親情是我們生活中最普遍的感情,也是我體會最深的感情。但我需要的不是單純的無條件的溺愛,而是相互的尊敬。家長的行為是最能夠作為榜樣,成為孩子模仿的榜樣的。這要求家長要從平常小事中留意自己的言行,打鐵先要本身硬。只有一個能夠剋制自己嚴格要求自己的人才能嚴格要求他人。書中孩子的父親就是這麼做的,他用他的博愛、無私、熱情贏得了孩子敬佩。這一點對我一樣也很有幫助,它指導了我怎樣和我的學生進行交換。

  還有孩子之間的最純潔的友誼,這也是這本書的重點。它教導孩子們看待一個人不應當從他的穿著,而是應當從他的行為。只有關心他人的人才是真實的好朋友。有時候友誼不是從嘴巴上說出來的,而是從他的一言一行中表現出來。在朋友有困難的時候你能伸出支援之手,那當你面對障礙的時候,你會欣喜的發現你實在不孤單。書中側重描寫了小主人公和他好友卡隆的友誼,也描寫了他怎樣處理和別的同學的關係。它告知孩子們交往要以寬容為本。

  中國的文聖孔子有一句名言:仁者愛人。可見有仁者之心的人,首先要具有的就是愛心。作者精心構思的一系列感人的情節,把美好的感情與思想送進我的心靈: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崇敬、對四周人的愛、對同學們的關心,面對出現災情的災區人民的關愛與幫助等。當年的汶川地震是非常嚴重的特大災難,我敬佩災民們那種求生的意念,敬佩第一時間衝鋒在廢墟中搶救傷員的英雄們。這一切的一切,一樣也看到我們全中國人民同胞的團結,充分體現了祖國人民一方有災難,八方支援的崇高精神,讓我從中明白了很多的道理。

  讀完這本書我感悟到:愛是教育氣力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沒有愛的教育是虛偽的。但只要我們專心感受,愛就在我們身邊。作為一位教師,我們的愛則愛在平凡的工作與生活中,愛在點滴的地方。愛體現在紮實的基本功、高度的責任感、精深的專業知識、和一顆愛孩子們的心。

  所以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將努力對學生更多地給予一份真情、一份關注、一點庇護、一些寬容,讓學生感遭到來自老師的關愛。我手寫我心,把真心亮給學生看,用真情訴給學生聽,把真心帶給學生讀,我相信作為教師的我,從中也會獲得到無窮的動力與愛我堅信孩子未來一定會回報祖國的。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9

  有幸跟著一位愛讀書的校長,這些天我們學校的老師又共讀一本教育戰線上人人稱頌的好書——《陶行知教育名篇》。領會了陶老先生的教育思想,感受頗深。

  陶先生所倡導的教育理論和方法與新課程理念不謀而合。他提出“教學合一”,“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認為好的老師不是教書,也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教學一方面要老師負指導的責任,一方面要學生負學習的責任。對於一個問題,不是要老師全現成的解決方法來傳授學生,而是要把這個解決方法如何找來的過程,組織好,指導學生,使學生以最短的時間,經過類似的經驗,自己將這個方法找出來,並且能夠利用這種經驗來找別的方法,解決別的問題。有了這種經驗,學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識,成為主動學習者。教師應不斷研究,才能時常找到新理,只有學而不厭,然後才能誨人不倦。

  陶老先生提倡“愛滿天下”,他是對學生充滿愛心的典範。書中的一句話特別震撼我的心靈:“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裡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裡的深處。”從先生的話中,不難領會,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作為一名教師,特別是一名班主任,如何以“愛滿天下”的精神,去愛每一位學生呢?

  一、不可輕視小孩子的情感。

  小孩子的'喜怒哀樂就在臉上,做為班主任,你一定要做個有心人,細心觀察他們每天的心情,心理疏導也是你的職責,千萬可別忽視了小孩子的情感。

  二、把指責、批評、抱怨,換成啟發、表揚、激勵。

  正如陶行知先生說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裡有愛迪生。”尊重學生還要學會欣賞學生,特別是對那些學習基礎差、紀律鬆散的學生更要努力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並把這閃光點放大,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在成就感中獲得自信。當你面對“恨鐵不成鋼”的學生時,當你面對家庭和社會的煩惱時,一定要冷靜。

  總之,陶公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本源,是值得我們終身學習的!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10

  最近,讀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師讀本》,讀這本書,反思今天的教育,不難發現,儘管陶行知先生所倡導的生活教育理念已經有70多年的歷史,儘管我們的教育改革已經推進了那麼多年,但我們真實的課堂教學還是那樣像陶先生所描述的“傳統教育”,離他倡導的“生活教育”還差的很遠!

  首先,學生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十六年的教育下來,等於一個吸了煙的蟲;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黃肌瘦,弱不禁風,再加上要經過那些月考、學期考、畢業考、會考、升學考等考試,到了一個大學畢業出來,足也癱了,手也癱了,腦子也用壞了,身體的健康也沒有了。大學畢業就進棺材,這叫做讀書死,生活教育不教學生自己吃自己,而教學生做人。生活教育反對殺人的種種考試,教人讀活書、活讀書。

  由此,作為一名教師要適應知識經濟的需要,就要時時更新自己的觀念,及時獲取相關的資訊,不斷進取,發展自己,完善自己。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現在的社會日新月異,我們周圍時刻充滿著變化。一個有強烈使命感的人,應有一種危機感。怎樣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而不被社會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心懷進取心,下苦功夫學。正如陶先生說的那樣:“學習,學習,學習,學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們要虛心的跟一切人學,跟先生學,跟大眾學,跟小孩學,跟朋友學,跟大自然學,也跟大社會學,要學的專,也要學的博。”

  作為一名教師,我將永遠牢記陶先生的教誨,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論為指導思想,引導學生手腦並用,學會過硬的技能,使學生的素質全面發展,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11

  《給教師的建議》一書系20世紀蘇聯教育經典譯叢之一,由前蘇聯著名教育家B·A·蘇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編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譯者根據我國的情況和需要,選擇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的精華部分,另從蘇氏的其他著作裡選擇了有益於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條目作為補充,全書仍有一百條,統稱《給教師的建議》。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例項,娓娓道來。它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原來學生該這樣教。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現選一例作以說明。

  書中提到一個問題:教師的時間從哪裡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啊!確實,做教師的都知道,每天必須做的幾件事:備課、上課、改作業、課外輔導,現在還要抽出時間來讀書搞科研。帶著這個問題,我閱讀到書中所寫:怎樣進行呢?這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是啊!我們應當在自己所教的那門學科裡,使學校教科書裡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裡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之一粟。

  讀了這些,我茅塞頓開,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所以讀了這本書,我想給自己,也給我的同行朋友們說一句:讀書吧,朋友!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12

  這段時間在電腦上讀了法國教育家朗格朗的《終身教育引論》,感覺受益匪淺。

  隨著社會的發展,文明的進步,每個人必須要適應這種發展,所以就必須的學習,得接受新的教育,而且要終身的學習,不然就會被社會淘汰,終身教育的基本含義就是指認在其一生的不同發展階段都要接受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教育。終身教育觀念是對傳統的一次性終結教育觀念的徹底革新,也是人類對教育與社會關係認識上的歷史性飛躍。

  教育和訓練的過程並不隨學校學習的結束而結束,而是應該貫穿於生命的全過程。這是使每個人在個性的各個方面——身體的、智力的、情感的'、社會交往的方面,總之是在創造性方面——最充分地利用其稟賦和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條件。正是透過不斷的努力學習和研究,透過實習培訓,人才會有更大的潛在可能性去有效地、應付裕如地迎接他一生中遇到的各種挑戰。

  終身教育已經是形式所迫,社會所需。我們每個人必須認識到這點,並且欣然接受這種形式,最後祝願終生學習的人們整個人生終生受益,生命的全程感受和享略教育與生活的無限美好!

  教育的任務是培養未來的成人承擔生活的責任和義務,接受變革和各種形式的智力和文化的冒險活動,適應社會習俗、道德觀念和理論學說的迅速變化。這說明了學習的主要是讓我們掌握學習的方法,去適應以後的生活。培育“學會學習”的個體。朗格朗主張任何學習都把學得的知識加以條理化的能力、應付自如地處理抽象與具體之間的關係和一般與特殊之間關係的能力、把知和行聯絡起來的能力以及協調專業訓練和學識廣博的能力。在終身教育的條件下,要用方法來武裝人們,使人們能在自己的整個求知道路上和文化生涯中得心應手地運用這種方法。當今時代,那種憑藉某種固定知識和技能就能度過一生的觀念已被拋棄,教育不再是為了傳授知識,而是為了促進人的發展。傳統教育是傳授知識的教育,把對學生的培養封閉在狹窄的對現行知識的記憶和背誦上,重點在於文化模式的再現而不是創造,忽視人的全面發展,重知輕能,陷入“唯書”“唯上”的泥海里。

  這種教育的結果是,教育與生活缺少聯絡,脫離具體的現實,偏向於選拔和分數,所培養的是失去個性和獨立性的人。顯然,傳統教育帶有明顯的工具性特點,僅“滿足了統治階級和普通大眾的利益”,卻不能滿足人性的一般需要和個體的特殊需要。這樣的教育不可能培養出能應對現代社會挑戰,為人類世界創造美好生活的人。學習過程的重點都不能再放在設定侷限、安排刻板的內容上,必須著眼於能力發展。終身教育意在“教人們掌握一種在自己整個求知道路和文化生涯中能得心應手地運用的方法”,即“學會學習”,從而造就具有新的生存價值和生存能力,能夠解決新的生存問題的人。終身教育的主要目標在於打破傳統教育的固有格局,整合社會多方資源,促使人從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終結能夠獲得不間斷的發展,從而在度過富有意義的人生。

  終身教育不是簡單地進行成人教育,它的實現有賴於整個基礎教育體系進行相應的變革。它是一個整體的、連續的、系統的教育思想,為教育能更好地為人類的生活謀求幸福而努力將是以後教育發展的方向!終身教育賦予成人教育以新的意義。成人教育不再是學校教育的簡單延伸,而是立足於成人的特點和成人的需要、是非強制的、自由的教育,是對人的“長遠利益的關懷”,讓終生學習的人們整個人生終生受益,生命的全程感受和享略教育與生活的無限美好!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13

  《愛的教育》,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裡,愛究竟是什麼帶著這個思考,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

  《愛的教育》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建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裡行間洋溢著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著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們所表現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這正是小說極力頌揚的地方小說記錄了長輩們對孩子的教育和啟示,附在日記後面還以第二人稱寫了他們嘔心瀝血的教子篇這本小說在漫長的歲月裡,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長可以說,這是一本永遠不會過時的書它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勇於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愛祖國,愛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與苦難這本書一出版就受到教育界的重視和歡迎,可以說超過了任何一種《教育學》或《教育概論》有夏先生的推崇當然是個原因,還有個更重要的原因,當時有許多教師要求衝破封建主義的束縛,而這部小說給他們塑造了一個可以讓他們仿效的模型。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就總被我們忽略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不說操勞奔波,單是往書架上新置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咳嗽,藥片就擺放在眼前,臨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們需要張開雙臂才能擁抱的深深的愛當我們陷入困境,沒人支援,是父母依然陪在身邊,晚上不忘叮囑一句:早點睡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著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如果說愛是一次旅遊,也許有人會有異議但愛正是沒有盡頭的,愉快的旅遊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們為了某一天刑滿釋放,得到超脫而幹沉重的活兒;那麼這樣的生活必將使人痛苦厭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遊,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著對於生活的追求。

  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那麼,我認為這就是對於國家的崇高的愛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這種愛應牢牢植入我們的心田當讀到安利柯描繪的一幅幅義大利人民為國炸斷了雙腿,淋彈死守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光明,同樣可以拋棄一切地廝拼,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折服

  轉眼間,我們離開《愛的教育》所記載的那個年代已經很久了,但是"愛"這種教育的方式卻永遠不應該遠離我們,特別是遠離我們這些教育戰線上的工作者我們要全身心的去愛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關心他們的成長,為他們的每一點進步而欣慰,用愛的泉水去滋潤孩子們幼小的心靈,讓孩子們沐浴在愛的陽光中,自由,健康的成長!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完成了對於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是教育中所不能缺少的。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14

  最近讀了《教育的55個細節》和《愛的教育》,透過讀書讓我覺得,讀書是一種幸福,一種樂趣,更是一種享受。讀這些教育專著時,我邊看邊與自我平時的教育實際相比較,不禁有了感觸,有了共鳴。這些書在教我如何當一個好老師的同時,也教會了我們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體會:

  一、做一個不斷進取的學者

  海納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無邊。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就就應是一個不斷進取的學者,向前輩學習,向優秀者學習,甚至向我們的學生學習。陶淵明說: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堅持不懈,就會天天成長。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人才的培養者,就更就應勤奮的讀書學習。最終到達一種境界:讀書內化為自我的精神需要,讀書成為自我的一種生活習慣,讀書成為自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教師讀書不一樣一般人讀書,要活讀書、讀活書、讀書活;要帶著問題讀書,深入思考、大膽懷疑、努力實踐、勇於創新。學習的方面要博而精,要有自我的主觀選取。如讀教育名著,與大師對話,和名校交流,拜專家為師,以學者為友等等。不僅僅學大師們的理論精髓和實踐經驗,更要學習他們不迷信權威的創新精神,學習他們不懈追求探索的人生境界和獻身事業的人格力量。同時要懂得把學習資料轉化積澱為自我的綜合素養和創造潛力,這樣才能提高自我的業務水平,提升追求的境界。許多專家也給我們帶給了經驗和指導意見。

  李校長總結的讀書方法是:在身邊尋找問題——帶著問題讀書——透過讀書找到解決問題的觀點、立場、方法——用書中找到的觀點、立場、方法解決現實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改善自我的行為。融會貫通,學以致用,值得大家借鑑。

  特級教師宋如郊認為:“讀書學習這個過程貴在堅持和得法。”他總結出一線教師讀書的要點:

  第一,讀書要堅持這樣的習慣:

  1、勤,天天讀一點。

  2、博,各種書都看一點;

  3、新,追蹤前沿的新資訊;

  4、思,回味咀嚼。勤,是保障;博,是寬度;新,是銳度;思,是深度。

  第二,讀書要堅持內化:

  1、由數量上的積累進而構成質量上的積澱;

  2、將資源轉化為能量。即將所讀資料有效轉化,為己所用,變成自我的專業思想和技能。

  第三,讀書要堅持務本:“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

  1、即重點要突出,教育理論和本專業的著述是讀書的重點,數量上要保證,時光上要傾斜,整合上要優先;

  2、返“本”,即經典著作要常常“回頭看”,常讀常新,像《葉聖陶文集》這類著作就應多看幾遍,每一遍都有新收穫。

  在教育新形勢下,做一個與時俱進的教者,學習是唯一的途徑:學習,學習,再學習;以平常的心態對待學習,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氣躁;從錯誤中學習,在合作中學習,在探究中學習。

  二、做一個有思想的教者

  人沒有了思想,根本就屬於酒囊飯袋、行屍走肉。教師沒有了思想,就不能稱其為教育者。教育需要思想。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學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更需要有成千上萬有思想的教師做一個有思想的教育者,具有兩方面的好處:

  一是用思想去重塑我們的教育行為,“觀念改變行動,行動改變命運”。

  二是用思想陶冶學生的心靈。只有思想才能滋養豐富的心靈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豐富的思想熠熠生輝,倘若有豐富的思想相互碰撞,淌若有高尚、豐富、獨到、深刻的思想來鼓舞人心,我們的工作,我們的人生,才更搞笑味,更有魅力,我們才真正無愧於上蒼給予我們的不可重複,不可替代,無比珍貴的生命。

  三、做一個寬容的智者

  在《給教師的一百條推薦》中有一條就是寬容,在《中國教師缺什麼》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很欣賞:土地寬容了種子,才擁有了收穫;大海寬容了江河,才擁有了浩瀚;天空寬容了雲霞,才擁有了神采;人生寬容了遺憾,才擁有了未來。寬容意味著承認兒童的差異,承認兒童的未完成狀態。教育應從寬容開始。寬容地對待自我的學生,你會得到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喜悅;教師寬容地對待自我的學生,意味著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師寬容地對待自我的學生時,就是科學地看待教育過程。正如陶行知先生說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裡有愛迪生。”

  對待工作如此,對待人生也是如此,人生在世,難免有許多不如意,同事相處、朋友相交,難免有一些誤會,但如果能用寬容的心對待一切,那麼,你就是生活的智者。

  有人說,人生有三大境界,一是物質人生,二是藝術人生,三是宗教人生。宗教人生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可能一輩子也達不到,但追求一種快樂的讓心靈釋放的藝術人生還是能夠做到的,那就是多讀書。作為教師,尤其要多讀教育類書籍。願讀書能讓我們的人生充滿智慧。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15

  暑假裡,我認真閱讀了《每個孩子都能成功》這本書。

  《每個孩子都能成功》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作者是美國著名的學習問題專家托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進行了15年深入的調查研究寫成的經典教育專著。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實際上根本沒有天生的所謂學習上不行的孩子,絕大部分也是世人帶著有色眼鏡看待的結果。

  書中說到一個叫比利的孩子,總是喜歡發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兒,例如讓水沿著水槽流下,帶著乒乓球滾入洞槽,輪番撞擊數只鈴鐺鳴叫,使一頭玩具小豬旋轉起來,最後進入玩具鱷魚嘴裡。這樣,一個鱷魚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啟動了,你可以在裡面削鉛筆。他發明的一些其他機械,也是既富創造性又有實用性。然而,比利還是被勒令退學了,他似乎不會按學校規定的方式辦事,甚至不會計算房間的面積。

  還有一個活潑好學的六歲小姑娘,當她第一天入校時是何等地激動。她已習慣於把時間花在小池邊與朋友們畫畫、戲水、堆磚和唱……在入校第一天這麼一個有紀念意義的日子裡,她充滿了期待,期待能在四周走動走動,期待能瞭解一些事物,期待學校能隨處歌唱、玩耍,她還期待著能與其他夥伴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她發現自己生活在一個不得不長時間坐在座位上的世界裡,在那兒,她必須去解析老師複雜的說辭,眼睛必須一眨不眨地盯著味道怪異的書本上那些細小而又彎彎曲曲的數字與字母。當她在老師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失望與迷惑時,老師就建議她去專家那兒做個檢查。於是,她接受了挑、串、刺等一系列深入檢查後,又被人認為是徹頭徹尾的“痴呆生”。

  托馬斯先生髮現,孩子學習有困難,本質上是他的學習方法壓根和你不一樣,他具體分析了很多孩子學習不好的原因,最後歸結到是現今的學校教育很難適應孩子們多種天賦型別和學習方式的多樣性,老師們僅僅重視孩子在有限的幾個能力方面的培養,使得很多孩子天生的才能和潛能被打壓了,從而產生了很多不適應學校教育的差生、學業上的殘疾人,但這些標籤被無情地貼到孩子身上時,孩子們就真正地成了學業上的殘疾人了。

  其實像《每個孩子都能成功》一書中描述的這些外國孩子,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又何嘗少呢?在報告文學《每個父母都能成功——李聖珍老師的教育勝經》一書中介紹的北京一位叫李聖珍的老師,好幾年來,她已經將來自全國的50多個家長和老師認為在學業上無可救藥的差生轉變成了人見人愛的好孩子。來李老師家之前,有的孩子在學校考試幾乎門門都不及格,有的孩子上到小學四年級,數數還超不過20,有的孩子一見到書本就想撕……在李老師的教育下,這些孩子在學業上全部脫胎換骨,全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有的一躍成為班上的前五名,有的當上了三好學生,還有的已經考上國內重點大學,有的還赴世界一流大學留學深造。

  同托馬斯先生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李聖珍,這位被中國教育界譽為“拯救差生的聖手”的本土教育家,在談到她的教育經驗時,她語出驚人:世界上不願意學習好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學業差只是教育不當的結果。

  “學業殘疾”這一概念應該換成“學習差異”,成千上萬的被認為有“學業殘疾”的小孩,並不是真正的殘疾,而是他們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而老師和家長並沒有認識清楚。而且,數以百萬計的孩子,之所以在校學習未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患有學校恐懼症或厭倦教室,是因為沒有誰認識以及開發他們應該在學校表現出來的東西,也就是說他們特有的天賦與才華被教師和家長的傲慢與偏見徹底泯滅和忽視了。李聖珍常說,教育是一門神秘科學,需要耐心地探求和細心地分析。

  古今中外不乏許多大器晚成的偉人,中國就有齊白石,年少時只能以木匠為生,五十歲時開始學習繪畫,終成一代國畫大師;而外國也有愛因斯坦,年幼時數次不及格甚至零分,也沒阻礙他成年以後智力的蓬勃發展,“最偉大的發明家”桂冠無可非議地屬於他。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16

  最近,讀了加拿大教育家馬克斯.範梅南先生《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一書,對其中教育條件的論述感受深刻。

  是的,教育學是應該具備根本條件,缺少了它們,教育生活就不可能了,至少是不可能成功了。

  一、愛和關心孩子是教育學的條件

  這是因為學生不是老師選擇的,老師與學生的聯絡也不是血緣的那種關係,

  而是非常簡單地,當孩子出現在教室裡時老師與他相見。所以說老師作為一名教育者必須具備愛心,且這種愛心真是教育者的偉大之處。老師對學生的愛成了教育關係發展的先決條件,大凡一個愛學生的老師總是一個好老師,一個成功的老師。反之,一個不太愛學生的老師其教育生涯總是不成功的。

  愛是教育的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用心去愛每位學生是教師的職責,師愛是師德的靈魂。教育是愛的事業,只有投入“情”和“愛”,才會盡心盡力去幫助學生,才能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學生“親其師”,方能“信其道”,也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遵循“師愛為本”的思想,用愛心去滋潤每一位學生的心靈,像春雨潤物似的浸潤、感染,關注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幫助他們解決他們學習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他們感悟生活,做有心人,從周圍的人和事中汲取有用的養分,不斷地完善自己。愛護每位學生,展現教師人格魅力是我們教師的工作原則。今天的孩子不缺少物質上的愛,缺少的是精神上的。而精神上的愛是那些愛呢?

  概括起來就是幾種愛:

  1、平等的愛;

  2、理解的愛;

  3、尊重的愛;

  4、信任的愛;

  5、民主的愛。

  如果我們做老師的做父母的都能經常不斷的與孩子進行民主平等尊重信任這樣的交往的話,那麼我們的教育一定是服務型的而不是管理型的。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如果一個老師愛他的學生,師生感情好,那麼老師表揚,學生認為是鼓勵,老師批評,學生認為是愛護。如果一個教師不愛他的學生,師生關係緊張,那麼表揚,學生認為是在哄人,批評,學生認為是在故意找岔、整人。

  二、對學生的希望,信任是教育的條件

  “我不會放棄對你的希望的,我知道你可以造就你自己的生活”。希望指的是那些給了我們對學生的發展的各種可能性的耐心和忍耐,信念和信任。信任的希望激發了孩子,使他們能夠對自己的發展和前途充滿了自信。在我的教育實踐中,因為信任而改變的學生數不勝數,一個學生偶而犯小錯,老師對他說;”相信你會該好的,老師對你是信任的”,又是比嚴厲的訓斥效果要好的多。

  多年來的我深有體會:信任對師生是雙向調節的,老師對學生信任,學生也會對老師信任。有據話說得好,信則靈,不信則無,所以說,給學生的希望,信任也就是給你自己的希望和信任。總之愛的教育是一門深而活的學問,愛的教育是一本大書。讓我們用愛的實踐來譜寫教育職業生涯的亮麗樂章。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17

  寒假有幸拜讀了李鎮西老師所著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書中的內容猶如陣陣清風吹進我的心裡,讓人感動,盪滌心靈。這本書是李鎮西老師25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萃,它集中展示了李老師的教育教學思想、藝術和具體操作方法,書中沒有對缺陷的掩飾,沒有對成功的浮誇,讓我深深感受到了李老師的與眾不同。他從自己身邊的故事講起,樸實形象的語言中透露著詩意,包含著深情。讀著書,我時常會被李老師的充滿智慧和哲理的語言所打動,不禁為之讚歎,折服。

  什麼樣的教師才是最好的教師?怎樣做才是最好的教師?李老師這樣告訴我們:“最好”是相對的。因為是永遠沒有止境的追求——從這個意義上說,“最好”其實就是“更好”。雖然“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比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李鎮西老師的所謂“最好的教師”,是自己和自己比較而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鎮西與昨天的李鎮西相比——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今天我組織班集體活動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幫助“後進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細心???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便不斷地向“最好的教師”的境界靠近,“做最好的教師”是我一生的追求,直到我教育生涯的終點。

  一、愛是永恆的教育理念,做心中有愛的教師

  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感情的教育,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這種情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對教育事業執著而深沉的愛,是教師對學生真摯而無私的博愛。愛學生,才能理解學生,才能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成長中的每一個細微的變化,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成為他們的親密夥伴。這種愛,不是表面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師對學生居高臨下的“感情恩賜”,更不是為了達到某種教育目的而採取的“感情投資”,而是朋友般平等真誠的感情。一位優秀的教育者應瞭解學生的需求,力圖讓教育知識滿足學生的精神需要,讓教育更符合人性。

  李老師對學生的愛讓我感動,他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自己的人生追求,書中的每一個章節、每一段文字中都充滿了他對學生濃濃的愛意和對教育事業無限熱愛的情感。心中有愛的教師必定會與眾不同、必定會在他所不懈追求的事業上取得累累碩果。

  二、堅持閱讀和寫作,做學習型教師

  在《做最好的老師》一書中,李老師對於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如數家珍,對陶行知等

  老一輩教育家的教育理論也是隨手拈來。李老師之所以能夠這樣引經據典,娓娓道來,正是他長期閱讀、積累的結果。李老師一直在不停地閱讀,從教20餘年,這已成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也可以說,“閱讀欲”就是李老師的“生存欲”。

  此外,有效的閱讀總是伴隨著思考,而思考總是讓人的思維迸發出火花,於是,一篇又一篇的好文章從李老師的筆下誕生了。在此,李老師告訴我們,寫作要日積月累,不能急功近利;要獨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要自然樸實,不能故作高深;要讀寫結合,不要讀寫分離。這樣才能提高教師的寫作水平。

  三、把問題當成課題,做研究型教師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給教師帶來一些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致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應當引導每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李老師在書中談到,把在教育上遇到的每一個難題都當作科研課題來對待,把每一個“難教兒童”都當作研究物件,心態就平靜了,教育也從容了。每天都有新的發現,每天都有新的領悟,每天都有新的收穫,因而每天都有新的快樂。

  四、堅持不懈,做永不止步的教師

  李鎮西老師時時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教師,我的生活在講臺,我的生命在學生”。他從教20餘年,每天都堅持完成好“五個一工程”——上好每堂語文課;找一位學生談心或書面交流,思考一個教育問題或社會問題,讀不少於一萬字的書;寫一篇教育日記。正是這種堅持不懈、永不停歇的努力,才成就了今天的李鎮西老師。

  社會在發展、科學在進步,教育更不能停滯不前。在教育的漫漫征途中,教師不能有絲毫懈怠,每天都要學習,每天都要反思,每天都要爭取做到“更好”,也許我們永遠成不了“家”,但透過努力,我們完全可以成為最好的自己。

  總之,做最好的老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也是一種激情的行為;是對某種慾望的放棄,也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閒適從容,也是“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蕩氣迴腸。

  《做最好的老師》的確是教師提高自身素質的首選教材,讀後感受頗深,但還有很多尚未完全消化之處,我將繼續學習下去,爭取不斷向“最好”靠近。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18

  這個假期,我一口氣讀完了《愛的教育》,真的非常喜歡,也讓我很震動:書中一個個小故事很平凡很質樸,但卻非常真實,其中蘊含的濃濃的:“愛”,更是激盪於胸,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這本書以一個義大利小學生安利柯寫日記的形式,記錄了發生在他小學四年級期間所發生的一個個小故事。故事裡,有善良高尚的卡隆,他總是挺身而出幫助弱小者;有聰明懂事的德羅西,他學習優秀,卻從不驕傲;有勤奮好學的斯代地,他不善言辭,卻毅力非凡;更有可愛可親、慈愛溫和的新老師,以及熱切愛著小主人公並給他指引的爸爸媽媽……這裡洋溢著濃郁的親子之情、師生之情、同學之情,還有小小少年的愛國之心,小主人公在“愛”的氛圍中漸漸成長起來。

  書中的故事,我最喜歡的是《少年愛國者》。這個故事講述的是一個貧窮的義大利少年,乘坐輪船去熱那亞,船上的幾名乘客看他可憐,就掏出了一些錢給他。雖然少年很需要這些錢,可是當他聽到這幾名乘客對自己的祖國指指點點的時候,他忍無可忍了。他抓起銅幣,劈頭蓋臉地向他們砸了過去,憤怒地說道:“你們這些可惡的傢伙,居然侮辱我的祖國,我不要你們的錢。”讀到這裡,我的心沸騰了,我深深地被少年強力的愛國之情打動了。

  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那麼,我認為這就是對於國家的崇高的愛。也許它聽起來很空洞,但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這種愛應牢牢植入我們的心田。

  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在我看來——愛世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19

  朋友向我推薦了《每個孩子都能成功》這本書,近段時間藉著學校讀書活動的開展,我從頭到尾細細看了一遍,看後感觸頗深。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著名的學習問題專家托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進行了20xx年深入的調查研究寫成的經典教育專著,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實際上根本沒有天生的所謂學習上不行的孩子。絕大部分也是世人帶著有色眼鏡看待的結果。在今天我們當前的學校教育中幾乎天天都在製造著大量的“學習殘疾人”,只不過是我們中國人給他們貼上了“差生”這個標籤而已。他們帶著這個標籤在學習生涯中艱難跋涉,永遠走不出失敗的陰影。這樣看來,我們教師豈不是變成了千古罪人。

  書中講到有一個活潑好學的六歲小姑娘,當她第一天入校時是何等地激動。她已習慣於把時間花在小池邊與朋友們畫畫、戲水、玩沙、唱唱跳跳,在入校第一天這麼一個有紀念意義的日子裡,她充滿了期待,她期待能在四周玩玩,她期待能瞭解一些新鮮事物,她還期待著能與其他夥伴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她發現自己生活在一個不得不長時間坐在座位上的世界裡,在那兒,她必須去解析老師冗長複雜的說解,眼睛必須一眨不眨地盯著書本上那些細小而又彎彎曲曲的數字與字母。當她在老師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失望與迷惑時,老師就建議她去專家那兒做個檢查。於是,她就接受了挑、串、刺等一系列深入檢查後,又被人認為是徹頭徹尾的“痴呆生”。實際上像《每個孩子都能成功》一書中的描述的這些外國孩子,在我們中國的現實生活中又何嘗不多呢?

  李聖珍,這位被中國教育界譽為“拯救差生的聖手”的本土教育家,在談到她的教育經驗時,她語出驚人:世界上不願意學習好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學業差只是教育不當的結果。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她成功的教育改變了這些所謂“差生”的人生。在這位老師身邊曾有過這樣一個女孩子。她從小就被老師當作“傻孩子”“瘋孩子”,是不可救藥的學生,是木頭腦袋,被誤送過精神病院。鋼琴老師無情的將她淘汰,學校老師把它看作傻子不讓她參加集體遊戲,因為怕她給班級丟分,老師不允許她參加全班大合唱。她的身後常有冷漠的目光,她的耳邊常響起老師同學諷刺的話語,幾乎所有的人都拋棄了她,她的心陷入了無邊的黑暗。她多次割腕自殺,兩隻手上佈滿了自己用刀片劃的傷疤。就這樣一個在老師家長眼裡註定要失敗的孩子,可在這位優秀老師的關懷教育下居然考上了北京重點大學,還在著名報刊雜誌上發表了許多作品。是什麼力量是這樣一個瀕臨崩潰的孩子變得如此優秀呢?這位老師是用什麼魔力拯救的這個孩子呢?是自信,培養自信。

  看到這裡,我也真有點愧疚感。雖然從沒有歧視過成績差、紀律不好的同學,而且加倍關懷,但是在幾次活動中,為了不影響班級,我也有過不讓餘偉坤同學參加比賽。真沒想到,這樣竟然會給孩子帶來這麼大的傷害。昨天我聽餘偉坤媽媽講,餘偉坤叫他媽媽去買些小禮物,他要送同學,這樣同學會對他好一點。聽了此話,我心頭一震,可憐的孩子多麼需要大家庭的溫暖。看來對這些孩子來說,老師的愛遠遠不夠,更需要同學的幫助,他們才會感到幸福,才會樹立自信。

  我們老師的責任應該是鼓勵每個學生樹立自己的奮鬥目標,而不是狹隘的追求超過別人,以提升自己的聲譽,使考試和學習成為每個學生自我提高的途徑,而不是個別能力較強的學生獲得獎勵的能力競賽,要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就感,讓每個學生都樹立必勝的信念,讓每個學生都把自己想象成一個成功的人,讓他們表現的堅強又自信,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20

  《終身教育引論》是這次我讀的書。讀著這本書總是讓我有一種驚歎的感覺。其中他闡明瞭終身教育的概念,集中講述了終身教育思想。他的觀點得到許多西方國家的贊同,被認為是“知識社會的根本原理”,並最終發展成為世界性的教育改革的主導理念。書寫成於上個世紀70年代,可其中作者朗格朗對於現代社會的一些認識,社會對人的挑戰以及由此教育應該如何在其中發揮作用,幫助人更好地謀求美好生活,都讓我覺得即使在今天我們依然沒有實現。書中提出的終身教育的思想,並因此而要對整個從兒童時期開始的教育進行系統改造的想法,依然是我們現在追求的一個目標。

  以下使該書中一些打動我的文字和段落,摘錄如下:

  “教育和訓練的過程並不隨學校學習的結束而結束,而是應該貫穿於生命的全過程。這是使每個人在個性的各個方面——身體的、智力的、情感的、社會交往的方面,總之是在創造性方面——最充分地利用其稟賦和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條件。正是透過不斷的努力學習和研究,透過實習培訓,人才會有更大的潛在可能性去有效地、應付裕如地迎接他一生中遇到的各種挑戰。”

  “由各類中小學和大學所提供的基礎訓練,並沒有使兒童和青少年為成年後所承擔的義務和任務做好充分的準備。……重要和迫切的事情是在單純的智力活動這個狹窄範圍以外,大幅度地擴充套件教育和培訓的內容。……必須為基礎訓練提出新的目標,必須制定、保持和發展判斷能力、思考能力、科學研究能力的方法,並且保持和發展屬於每個人的、往往受到傳統的教學方式損害的獨特表現方式。……兒童教育、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在個性發展的完整概念中密切地聯絡在一起。”

  “我們力圖不用先驗的方法去向人們灌輸現成的、陳腐的文化;我們深信,教育工作者對其他任何一個人、特別是成人能提供的幫助就是給他以工具,將他置於一種環境,使他能夠依靠自己在社會上的地位、自己的日常經驗、鬥爭、成功和挫折來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進行獨立思考,並逐步地形成和發展自己的個性,使個性的各個方面得到充分的表現。”

  “如果一個成人對自己的教育失去了興趣,如果他除例外情況以外總是對正規和非正規的教育沒有熱情,那就是由於他在易受影響的年齡即青少年時期沒有從提供給他或強加給他的教育中發現他所需要和期望得到的東西。……考慮整個教育,考慮教育個階段的連續性和相互關係。當我們說到終身教育的時候,我們腦子中始終考慮的就是教育過程的統一性和整體性。”

  “從長遠來說,實現更美好的生活這個問題的唯一答案在於建立一個徹裡徹外地滲透著終身教育原則的社會,在於實施一種與社會的進步和成就緊密相聯的教育。”

  書中的語句總帶給我一種溫暖,讓我覺得教育的美好,它對人類福祉的關懷。同時,又有一種悲傷,因為,時至今日,我們中的許多人依然接受著錯誤的、失敗的教育。

  書中說目前在大中小學進行的教育是基於對個性的一種短視的認識:獲得知識的能力被放到比情感、社交、審美、身體諸方面發展都重要的地位上,沒有考慮到個性的差異,那些不符合模式的學生也就同發展低於正常水平的學生一樣成了不受重視的邊緣人物。選拔的需要壓倒了訓練的要求。正是現代教育的寫照,我們為了考試為了上大學而學習,對結果的重視遠遠超過了學習的本質。

  “教育的任務是培養未來的成人承擔生活的責任和義務,接受變革和各種形式的智力和文化的冒險活動,適應社會習俗、道德觀念和理論學說的迅速變化。”說明了學習的主要是讓我們掌握學習的方法,去適應以後的生活。

  教育是對人的“長遠利益的關懷”,在現代社會中教育更是一種生存的必要準備。因此,在面對社會對人的諸多挑戰時,教育應該成為幫助人們應對挑戰、更好生活的手段,這就與現存的不適應社會生活要求的教育體系發生了激烈的衝突。可以說,終身教育不是簡單地進行成人教育,它的實現有賴於整個基礎教育體系進行相應的變革。它是一個整體的、連續的、系統的教育思想。

  為了教育能更好地為人類的生活謀求幸福而努力將是以後教育發展的方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