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培訓的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3篇)

教研培訓的心得體會範文

  教研培訓的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3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研培訓的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研培訓的心得體會範文1

  校本教研工作是學校當前更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教研方法,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工作。在新課程改革與實驗過程中,做好校本教研工作更顯的尤為重要。為此,我校適時調整了工作方法,制定了“科研促教、科研強校”的工作思路,為教師的成長和發展搭建平臺。學校強調教研工作要突出“以校為本”,注重“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的教研指導思想,完善“團隊互助,協調發展”的教研方式,形成“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教研工作模式,制定相關校本教研製度,完善教師激勵機制。

  一年來,隨著校本教研工作的深入開展,學校教師的實踐能力和理論研究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大大得到改善。為了著眼於學校可持續發展,我們堅持立足於課堂教學,依託校本教研製度,紮實推進課程改革實驗,發揮“求真、務實、團結、奮進”的團隊精神,開拓進取,在校本教研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和成效,現總結如下:

  一、健全制度,加強管理,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

  建立以校為本的教研製度是新課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新課程實驗與實踐的制度保障。完善以校為本的教研製度,有利於提高教師的自我學習、自我發展、自我創新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利於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為此,我校健全了機構,成立了以校長為第一責任人,承擔校本教研的組織,領導之責;以年組為基本研究單位;教務主任、科研室主任、教務副主任、年級組長為骨幹力量;全體教師為參與者、行動者、研究者的教研組織制度體系,擬定了相關管理規則,加強了組織管理。

  為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保障校本教研的全面順利進行,我校堅持改革創新,突破了傳統的單一教學研究方式,堅持做到“六個一”的學習教研製度:每週一次校本培訓;每週一次年組教研;每月召開一次教學月例會;每學期撰寫一篇教學論文;每學期每人上一節合格的教學研討課;每學期完成一本繼續教育學習筆記。為調動廣大教師參與校本教研的熱情,發揮教師的自主探究能力,學校還將教師參與校本培訓和繼續教育學習情況同評職晉級、評先選優掛鉤,並建立相應的獎懲制度,使每位教師以參與者姿態參與到校本教研中來,切切實實為教育教學服務。為此,我校被評為校本教研先進集體,校本教材開發先進集體,成為調兵山市2008年度的文明單位。教師在各級各類刊物上發表教學論文及相關作品近50篇,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和教師素質及學校品味。學校的研究文化、校園文化突顯,它將逐步形成我校可持續發展的原動力。我校開始走入可持續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二、依據實際,以校為本,明確教研內容和方式

  我校現有教師66名,學生1015人,辦學規模較大,根據教研實際情況和發展的需要,我們樹立了“學校是教研基地,教室是教研室,教師是研究者”的全新教研理念。以校為本,從實踐中不斷髮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在學校開展校本教研工作要特別注重教研的內容和方式。

  首先,要明確教研的內容。我校校本教研內容從組織形式上有:①學校集體教研(學校每週星期三下午放學後組織全體教師集會,校長負責,開展教學教研,解決學校一些重大教學問題);②年組教研(學校每週組織一次年組教研,年組長負責,解決年組中教師提出的重點問題);③年部教研(學校每週組織一次低年部或中年部或高年部教研,年部組長負責,解決年部重點教學問題);④個體教研(不定時間地點,自主探究、學習、反思)。從內容方法上有:①備課教研、上課教研、聽課教研、評課教研,即“校本課堂教學教研”;②學科課題研究教研;③教師學習教研。在每一個教研環節裡,我們堅持做到有負責人,有目標,有內容,見成效,使每個教師在教研活動中有自主權和主動權,形成互動交流,團結協作,文化氛圍濃厚的和諧教研團體。

  幾年來,我們在教研中不斷探索與研究,從實踐中出發,開展了《潛能生的潛能開發研究》、《以問題為中心的語文教學研究》、《備課與教案關係的研究》等課題研究,教師參與率達94%,在教育教學中起到重要的理論指導作用。

  其次,要把握教研的方式。教研有目標,有內容是關鍵,教研方式是教研活動見成效的有利保障。教研方式全面性、靈活性、適用性直接體現校本教研的實效。我校非常重視校本教研的組織,採用教師自學、第二小學教學部落格論壇、專題學習研討、課題實驗研究、觀摩課彙報、探索課研討、研討課交流、課程資源開發、考察學習活動等組織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以自主學習、自主實踐、自主反饋、自主檢查、自主評價、自主調控、自主體驗、自主完善的辦法提升自我,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能力提高。透過各種教研方式的開展,使廣大教師形成一個和諧的團隊,形成一種互相切磋、研討、協商的合作交流風氣,相互學習,分享經驗,彼此支援,共同成長,使教學教研多元化發展,全面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能力。

  三、反思教學,強化意識,形成和諧的互動交流

  反思的目的在於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反思能養成教師對自己教學現象、教學問題的獨立思考和創新性見解,真正成為教學和教研的主人。在教學教研活動中,要強化教師反思習慣,要學會反思,要經常對教學行為作自我分析,自我矯正,從自身教育教學中不斷髮現問題,從問題中瞭解自我,提升自我。我校開展校本教研工作以來,一直把反思教學作為一個重要教研內容來抓,在教研活動中經常組織教師如何進行反思進行專題研討,樹立教師反思意識,增強教研工作能力。

  如今,教師透過教學實踐的反思活動,可以檢驗自己的教學行為,拷問自己的教學思想,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能。教師對教學問題的反思,有效的提高了教師的教學預測和分析能力。教師的教學調控能力、應變能力、總結能力和評價能力大大得到提高,使教學經驗逐步形成理論化,在教學中起到強有力的指導作用。

  為了促進互動與交流,學校規定每學期每位教師聽課不少於15節,教學領導不少於120節,要求教師互聽互評,聽課教師提出自己的觀點與講課教師交流,取長補短,達到互相學習,相互促進的目的。同時,學校年組、年部之間廣泛開展課改實驗的行動研究,讓教師們就一節課中的某一個環節,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某一個問題,探究活動中的某一個細節提出質疑,由教育局領導、我校教學領導、我校骨幹教師、外校優秀教師等,作出教學操作最佳化的建議和方案,因事因人及時地解決問題。這一舉措在教學中切實解決了不少問題,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能,使我校形成和諧的教研學習交流氛圍。

  “會課”制是我校教務處提出並操作實施的。在具體操作上,第一步確定講授內容,第二步由各年組班主任教師備課、上課,各年組班主任教師聽課;第三步由各年組班主任教師根據上課的情況,交流意見。實行了教學資源共享,保證了集體備課的實效性,形成了積極熱烈的校本教研氛圍,讓教師能夠在反思中交流自己的思想,在交流中相互學習,共同提高。2008年上半年我們進行了數學學科一個輪迴的“會課”;2008年下半年我們進行了語文學科一個輪迴的“會課”;接下來的一個學期的時間我們將計劃完成所有小科課程的“會課”。我校的“會課”將以半年一個小輪迴、一年半一個大輪迴的步伐堅持輪迴下去。

  四、專業指導,名師引領,提升教師的教學效能

  在教學調研中,我們發現一些教師在教學中還很難真正把握新課程教育理念,許多教師的課堂上似乎有學生的自主學習、有學生的合作學習、也有學生的探究學習等,但是有些只是停留於表面上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課堂教學只重表面,講究形式,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實際上是“換湯不換藥”,華而不實,大部分教師在集中培訓後仍很難把培訓到的理論真正運用到日常教學之中。我們反思這一現象原因,覺得理論轉化為實踐還缺少“名師引領”。

  我校歷來就有幾位像孫麗潔、王秀豔這樣的優秀班主任教師。她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埋頭苦幹、不辭辛勞,對領導分派的工作大力支援,默默地在本職上發揮作用。這些教師工作的勤奮、業務水平的高超、榮譽的取得,也是我們許多一線教師所不能及的。

  這些教師,教學領導對她們的指導不是很多,自身發展的空間跨度萎縮,又自身的優勢在周圍沒有蔓延。對於這種情況,2008年3月剛開學,我校決定並推出了“導師”制,並開始試行。也為使青年教師儘快適應教學需要並能脫穎而出。我校鼓勵四位教學領導和孫麗潔、王秀豔兩位“導師”與另六位青年教師協作,做到優勢互補,共同提高。“導師”們從教學常規、教案備寫、教學理念、教學手段的運用等方面進行指導。我們的“導師”熱情教授、無私奉獻,青年教師積極上進、勤學主動。在“導師”們的熱心幫助下,青年教師很快適應了教學,並透過一年的學習成長過程。同時,六位青年教師學科教學成績有了大幅度提升。

  “名師引領、同伴對話、自我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原則,其中“名師引領”是至關重要的。我們眾多優秀教師的成長無一例外地離不開名師的引領。每個學校都有一部分優秀的教師,他們都是學校的骨幹力量,更是學校的寶貴財富,學校領導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要充分利用這一部分優秀的資源為學校的發展服務、為整體教師隊伍的成長服務,要儘可能發揮學校內部優秀教師的帶動作用,給他們提供廣闊的舞臺,透過一定的形式、活動,引領全校教師走專業化發展的道路。這些優秀的教師就在學校老師們的身邊,隨時都可以與他們進行交流、探討,不受其他條件的限制,將會大大提高學校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速度,也會讓校內的優秀教師成長為真正高水平的行家裡手。

  五、團結協作,開拓進取,開創二小教研新局面

  教師之間的合作精神是教師團隊工作的核心。學校應用團結協作的文化氛圍來激發教師的緊迫感,並對此加以贊同、支援和通力協助,逐步形成改革的力量,全面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師之間以及在課程實施等教學活動中的專業對話、溝通、協調和合作,是校本教學研究的重要方式。它有利於教師間的相互學習,彼此協作;有利於解決學科的教學難題;有利於教師的迅速成長和發展。透過合作共同分享經驗,彼此互動支援,克服了教師之間孤立的自發行為,為學校校本教研帶來全新的活力。

  “團結協作,開拓進取”以逐步成為我校教研工作作風。我們依託團結協作的力量,開拓進取的精神,在二小教壇辛勤耕耘,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紮實的校本培訓和校本教研活動也使我校取得屢屢殊榮:在第一次的“鐵嶺市教育年教師崗位大練兵”業務考試中,我校取得了全域性數學教師平均成績第一名的成績。全域性政教領導考試個人成績第一名。全域性“普九”知識考試集體第一名。高效地完成了繼《獨輪車》校本教材之後的又一本校本教材《每日一題》的編寫工作,它已經成為我校每天利用20分鐘學生學習奧數的參考用書。圓滿地完成了由延邊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教輔用書——數學《神童課堂》第十一冊和第十二冊的編寫工作。我校先後還獲得了“校本教研先進集體”和“校本教材開發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成功和喜悅屬於過去,挑戰和曙光還在未來。今後,我們學校將乘著校本教研的東風,在課改的浪潮中努力拼搏,用開闊的視野、理性的思維、開拓的精神、實幹的態度、實事求是的作風,努力把先進的教學理念貫穿於學校的全部活動之中。致力於即課程開發校本化,課程管理制度化,課程實施規範化,課程內容層次化的“四化”建設,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以科學的態度研究問題,以人文的精神解決問題,那麼,我們相信在不斷創新與實踐當中,我校的校本教研必將開拓出更廣闊的天地,必將取得豐碩的成果。

  教研培訓的心得體會範文2

  經安排,本人參加了民建鄉中心校組織的第三期校本教研活動,活動時間為xxxx年10月20日至25日,為期5天。在教研活動的開展期間,參與了聽課、集體備課、借班上課及作業批改和評課等多個環節。透過本次教研活動,本人受益匪淺,現對參加本次教研活動的情況作出總結:

  我本著投師學藝的心理,用極其認真的態度參與了教研活動,努力尋找別人的優點,用來彌補自己的不足。在參加教研活動期間,專心聽課,認真備課,用心上課,客觀評課,自始至終不忘教研活動開展的目的。

  首先,透過本次教研活動,我瞭解到,其實,教師才是教學質量的主要取決因素。教材大家都一樣,可是一個學年的教學開展下來,教學結果卻大相徑庭,歸根結底,除了學生總體素質有輕微的差異外,還有教師教學方法與教師素質的不一樣。但是如果說有好的教法,就有好的成績,卻是不實際的。有人說,教育是一門藝術,這話一點也不假,我們即使有滿腹詩書,用到教育中來,不一定就能幹出好的成績;可是如果只有優秀的教法而沒有知識,那麼教育也就是空談。所以,作為教師,我們一方面要做到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知識,另一方面,還是要認真鑽研教材,認真研究學生,找到適合教材,適合學生的教法,我們的教學活動開展才行之有效。從這些來看,教研活動的開展正是給了我們教師一個互相瞭解,互相溝通,互相交流,互相借鑑,互相學習的平臺。在教研活動中,透過參加了聽課、評課的

  環節,我學到了以前自己沒有嘗試過的教學方法,例如小組教學法,利用小黑板教學的方法等。看到別的教師能熟練地運用多種新的教學方法而自己還停留在單一的教學方法上,確實感觸很深,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一定要注意方法的多樣性。

  其次,透過本次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在瞭解別人的同時,更加深刻的瞭解了自己,自己的教育觀念與教育思想並沒有存在問題,自己的知識體系也還跟得上,但是在教學上下的功夫太少了,對學生的瞭解也不夠,也就是每天的備課環節不夠認真。所以,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要時常記住去了解學生,將教學落到實處,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校本教研活動的開展,使教師之間能更好地相互學習與交流。在與別的教師多接觸後,能夠更客觀地審視自己,找出自己存在的問題,及時彌補自己的不足。希望以後多開展這樣的教研活動。

  教研培訓的心得體會範文3

  本學期,我校的校本教學研究以新課程理念為導向,以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以教師為研究的主體,是一種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即注重切實解決實際問題,又注重概括提升,總結經驗,探索規律,開拓創新。

  一、樹立校本研究的全新理念。

  以校為本,是學校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全新觀念。實現以校為本,就必須樹立校本研究思想,建立教學研究的各項機制,走科研興校之路。讓全體教師共同參與,把教育理論和課改理念轉化為教育行為,只有這樣的校本教研才是切實有效的。

  二、校本教研活動要求落到實處。

  本學期,我校以校長為校本教研的第一責任人,以主任、教研組長為具體教研的實施者和指導者。結合教學質量年,組織了大量的聽課評課活動,校長帶頭次次參與聽課、評課、講座和指導等。聽了大量的“推門課”,對照課堂教學的評價標準,在評課的當中,克服了那種說套話、說好話對提高教研目的毫無幫助舊習慣。而是能夠結合課改理念、新課標的要求,提出較有批判性的評課意見,為今後的教學提供了有力的幫助。學校教研組的著力點,不僅僅是備課的職能,要組織教師學習專業理論和安排教研活動,強調教師之間的專業切磋和協調合作,共同分享經驗,分工合作,共同成長。結合教學質量年實際,安排了大量的校內公開課。人人上課,人人評課,紮紮實實地進行。充分地發揮教師個人的作用。以往“傳授型”的教師己遠遠不能適應課改的需要,課改需要“研究型學者式”的教師,我們提出要求,在教師參與集體學習之外,應擠出時間自我學習,自我反思,不斷增強研究的意識。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開一節校本教研課。每週進行一次的教研會進行佈置和小結,安排一週的教研內容和教研活動。

  三、開展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動。

  1、學習理論,更新觀念。組織教師繼續學習教學大綱與《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瞭解新課程改革的最新動態,不斷更新教學觀念。

  2、人人鑽研教研,人人有自己的教研專題。我們指導每位教師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努力發現工作中的問題,將這些問題作為自己的教研專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尋找今後努力的方向。這一做法極大的推動了各科教學。

  3、收集資料,利用各種資源。我們所生活的是一個資訊社會,我們每天生活與工作都被資訊包圍著。在這樣的環境中,教師如何更好地收集教學資訊,從而解決校本教研中遇到的問題,能夠提供可借鑑的教學資源,是值得探討和思考的。為了提高校本研究的效益,我校提出,一是收集教師個人教學資源。二是收集他人教學資源。教師進行上網下載,把一些有價值可利用的課件,好課案例,試題以及課改理論進行收集歸入自己的教學實踐中。這樣,把個人教學資源和他人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修正,有助於校本教學研究的價值。校本教學研究沒有現成的模式,一切都在探索和摸索中。

  教研培訓的心得體會範文4

  本學期在上級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圓滿地完成了本學期的各項教研任務,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指導思想

  為了真正讓素質教育走進課堂,把教研活動作為教學工作的突破口和重中之重,切實改進教研工作,形成濃厚的教研氛圍,為實現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學生的全面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加大培訓工作

  1、培訓目標

  透過校本培訓,解決學校,教師所面臨的具體實踐問題,改進學校的教育教學,不斷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和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從學校實際出發,最大限度地開發和利用學校自身的各種資源和潛力,推動教師主動學習,自我完善,自我發展,建設一支師德高尚,素質優秀,業務精良的科研型、創新型教師隊伍,促進學校的全面、整體發展。

  2、培訓思路

  確立"人人為本,科研興校,理念治校,質量立校。"的思路。把過去的工作加以改進,把教研活動的形式和方法作大膽的創新。

  三、主要工作

  (一)狠抓學習與交流

  針對教師的理論功底還很薄弱的現狀,工作中,我們採取瞭如下形式進行學習。

  1、形式上集體學習和個人學習相結合,理論學習,培訓與課堂教學實踐相結合。

  2、內容上除學習外,還要求教師有針對性地學習新的教學理念,閱讀有關教育教學的雜誌和刊物,並摘抄新的教學理念,學習新的教學方法。

  3、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利用教研活動經常組織教師對新教育教學理念和新的教法進行交流,共同解決課堂教學中的困惑。交流有針對性,時效性,督促教師學習和自覺運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實踐好的教育教學方法,提升教師教學技藝和水平。事實證明,透過學習,教師各方面素質都有了提高。

  教研活動推動了新課程改革。使開學初計劃落到了實處。尤其是孫雪峰的課,教學環節和方法安排的新穎,課堂氣氛活躍外,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高,教師啟發得當,還培養了學生動手動腦的實踐能力,寓教於樂,滲透了思想教育,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張彩雲的語文課體現了小組探究的合作方式,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學生能主動尋找合作伙伴探究問題,並及時反饋,學生在濃郁的學習氣氛中自主學習,發表自己的意見,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學效果良好。

  4、倡導教師撰寫學術論文,積極鼓勵教師參加學歷進修,自我提高培訓,本學期教師共撰寫5篇學術論文,並發表在相關刊物上,有效地提高了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

  (二)注重聽、評課。

  以教師"認真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為宗旨,組織教師有計劃,有條理地進行了備課、上課。

  1、狠抓集體備課:

  ①教師集體備課前,必須做到熟悉教材,熟悉學生,做到"四結合",即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公開教學與日常教學相結合,公開教學與課題研究相結合,教與學相結合。

  ②集體備課以學科組為單位,進行備課、聽課活動,堅持每週集體備課制度,各教研組長負責,分科分組定內容學習、備課,針對比較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探討,不斷最佳化教學目標、過程和方法,以做到熟悉教材、研究教材,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2、加強常規聽課

  鼓勵教師多出精品課,認真備好、上好每一節課,規定每位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少於10節,中層領導每學期聽課不少於15節,聽課後注意評課,同時實實在在,針對課堂中出現的難點,重點問題進行評析,且做好了記錄。

  3、倡導推門聽課

  為提高教師的基本素質和基本機能,提高教師心理調控能力。在本學期中,我校積極倡導推門聽課,教研組長及中層領導不定時推門聽課,並做好指導,各教研組長推門聽課節數每學期不少於10節。

  4、指導課後評課

  對於每一節課,每一個做課教師來說,只聽不評達不到提高的效果,所以,指導教師確實,有效地,實事求事地進行評課,並提出建設性意見,導向性建議。並做好記錄,以達到共同進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組織保證,措施到位

  為了使教研活動的開展得到保證,行政領導要主動配合教研組長,督促和指導教師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活動,以保證教研活動順利有效的開展。

  一學期下來,我們堅持了每週教研活動,收效很大。但由於能力有限,工作中還有許多不足,要在以後的教研工作中不斷改。

  教研培訓的心得體會範文5

  兩天的培訓很快結束了,回顧這兩天的學習過程,備課、上課、聽課、評課,理論學習……。感受很深,感悟頗多,同時還聽了兩節高質量的數學課,這兩節課教師帶的輕鬆,學生學得輕鬆,我們聽得輕鬆,真的是一種享受。

  我們時時刻刻都在提: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認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主要應體現在有效教學。所謂有效教學,就是學生在學習上有收穫,有進步,學生在認知上,從不知到知,從不會到會,從不能到能,從不智到智。“知”,指的是知道,掌握知識;“會”指掌握基本方法,學會學習;“能”指提高學習能力;“智”指發展智力。而這兩節課,我認為都儘可能的做到有效教學。

  一、導課,突出“生活”二字。

  導課是一堂課的開始。好的匯入能引起學生的認知的衝動,打破學生的心理平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好奇心和求知慾,能引人入勝,滿堂生輝。一節課的匯入是教師對教學過程通盤考慮、周密安排的集中體現。《24時計時法》從學生的生活出發,讓學生去猜想:8時的明明在幹什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旋轉和平移》一課從遊樂園入手,讓學生模仿遊樂園各種運動的動作或聲音…… 從而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

  二、新課,突出“有效”二字。

  新授是一節課的中心環節,提高新授的教學效率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教師只有在課堂教學中緊緊圍繞培養和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教材的主源作用,舊知識的遷移作用,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師生之間的情意互動作用。老師們儘量做到理論和實踐,教與學的有機結合。這兩節課從“有效”兩字入手,讓自己的確課堂實實在在的“有效”起來。

  1、引導學生有效觀察。

  兩節課充分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觀察和操作機會,讓學生用多種感官去感知事物和現象。透過比較、概括,反映出客觀事物和現象的直觀性的特徵,就能獲得正確表象。特別是《旋轉和平移》一課。教師在引導學生觀察小魚在格子圖上的平移時,由點的平移,到線的平移,最後到面的平移。讓學生真正理解了平移的含義,掌握了平移的特徵。

  2、有效的教學有有效的提問。

  仔細回味這兩節課,教師在設計問題時都做了充分的考慮和準備。問題有開放性,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問題保持一定的難度。

  3、有效的教學有效的傾聽。

  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顯示出對學生的關注、對學生的欣賞,能夠極大激勵學生積極回答問題。例如:遊老師請一個學生對黑板上的小人發出指令。一個學生髮出指令:把小人向下平移。遊老師說:“你的指令很準確,如果再加上一個請字就更好了。”經老師這一提醒,後面的學生在這一方面就表現的很好。一個學生在發指令時說:“請把小人向上斜著平移。”遊老師輕輕的提醒:“向上怎樣斜著平移呢?”學生馬上意識到自己的指令不夠準確,立即修改自己的指令:“請把小人向右上角斜著平移。” 遊教師將提問的過程變成使學生相信自己,展示自己,欣賞自己的過程。

  三、練習,突出“實用“二字。

  練習,是數學教學的重要一個環節。它既是促進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重要途徑,又是使學生形成技能技巧的基礎。兩位老師在練習的編排上做到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在練習結果的處理上,做到了及時的反饋與評價,引導學生在對比中弄清區別,在辨析中加深理解,在概括中把握聯絡,在評價中受到激勵。

  教研培訓的心得體會範文6

  透過兩天的教研組長的培訓、學習,特別是聽了李雪梅主任的講座後,使我受益匪淺,感觸頗多。這些年來,我教過各式各樣的學生,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問題,在這裡,我想把自己做教師多年來的一些體會給大家共享,希望大家都做一個讓學生喜歡的教師。

  首先教師自己要業務精通,教師一定要多學習。博覽群書,不僅要知道本學科的知識,還要儘可能去學習學科外的知識。只有但教師的視野比課程標準寬廣得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中的真正能手、藝術家和詩人,才能讓學生感受到你的博學多才,自然會贏得學生心中的敬意。讓學生自覺主動的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教師要以身作則,做好示範,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例如:要求學生上課不遲到,自己就應該提前走到教室,做好準備;要求學生做的作業,自己先要作一遍;學生考試做題時,老師也要跟著一起做,讓學生確信老師不僅“動口” ,而且還真“動手”。這樣在老師的帶動下,一定會有許多的同學跟著老師做好每一件事。

  最後,教師要尊重學生,因為要求學生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學生,不要大聲訓斥、體罰學生,即使學生在課堂內外做錯了事,教師也應該帶著愛心走向他們,並且用一種委婉的方式機智的同他們交談,也能達到教育效果。“張蘭遺像”的故事,就體現了老師的機智,讓全班同學都理解掌握了“像”和“遺像”的聯絡和區別,也讓那位調皮打混的學生從此改正了缺點,認真學習。

  作為一名教師,只有當你受到學生喜愛時,才能真正的體現自己的最大價值,只有走進孩子的心靈,才能走向教育的成功。

  教研培訓的心得體會範文7

  校本教研作為一種嶄新的教育理念,是“基於學校、在學校中、為了學校”的教研,對學校和教師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可是什麼校本教研?要如何開展教研工作?作為站在教育第一線的我們,長期以來卻一直對校本教研的概念模糊不清,存在著很多困惑。

  長期以來,很多老師以為校本教研無非就是聽課、評課,或者是由學校制訂好課題,教師在進行課題實驗……有時候,會抱怨校本教研的繁多,感覺筋疲力盡,無從下手。最後,校本教研活動就變成一種任務,為了完成任務,為了應付學校及上級的檢查,校本教研沒有真正達到校本教研的目的,最後難免影響了校本教研的質量和水平。

  4月18日,晉江市進修學校姚永寧副校長為我們進行專題講座,題目為《加強改進日常教研 建設校本教研製度》。這次講座猶如一場及時雨,姚副校長為我們精心地解答了這些困惑,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我們對校本教研的困惑,聽完講座後,感覺受益非淺。姚副校長告訴我們,校本教研就是教師為了改進自己的教學,在自己的教室裡發現了某個教學問題,並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以追蹤或汲取他人的經驗解決問題。也有人把這稱之為“為了教學”、“在教學中”、“透過教學”。由此可見,校本教研的目的就是提高教師的素質。那麼,如何讓校本教研活動做到實用、有效,而且不會造成教師平常的教學負擔呢?原來,校本教研的真諦就是以教師為主體、以教育教學問題為出發點、以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為目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校本教研和日常教學工作結合起來,在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進行自我反思。葉瀾教授也曾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 由此看來,教師專業的成長要把反思和校本教研緊密聯絡在一起的。所以,我們要經常反思,如果遇到無法解決或有意義的教學問題,就可以在教研研討會上與其他教師進行教學切磋、協調與合作,透過互相學習、彼此支援、共同分享經驗資訊,在碰撞中產生火花。產生火花就是校本教研的一個突破口,完全有可能是校本教研一個好的課題研究。然後,按照“問題——課題——研究——解決問題——實踐”的教研流程,想方設法在教學過程中解決問題,並且不斷地反思解決問題的效果,這樣的校本教研就能收到“教研相長”的效果。

  另外,姚副校長也提出了校本教研已經不是侷限於面對面地進行教研交流了,渠道出現了有各式各樣:個人部落格、qq群、視訊會議等等現代化的網路交流工具正日益成為我們校本教研的一個載體。如果我們能結合這些方式,校本教研就更有助於把我們從研究的“配角”或“執行者”的地位解放出來,充分調動教師教學研究的積極性和創新意識,提升我們的專業素養,使我們的教學水平在課堂中淋漓盡致地發揮。

  教研培訓的心得體會範文8

  教學教研是學校與公司合作的長久是否的生命線之一。這項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同時制約著學校與公司的經濟效益。面對目前經濟新形勢和各家公司對外勞務輸出招聘數量的增減,學校對培訓部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教學教研為主線,加強學生的日常行為管理”針對這一要求,我對日語教學教研體會如下:

  一、培訓日語的教學教研的現狀

  教學教研指導教學,影響著教育質量的提高和人才的鑄就,為此,培訓部開展“教學教研為主線,加強學生的日常行為管理”活動。得到公司和日方的認可。在參加外經委的結業驗收考試中及格率達到100%,教師的科研水平得到了提高,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1、 師資隊伍建設

  建設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是全面推進學校與各家公司友好合作的基本保證,幾年時間證明:我們的日語教師是勤於深思的,他們對於教育現象以及教育問題的觀察和思考不是就事論事。他們都能以敏銳、全面獨到的眼光對待教育現象,他們對教育中出現的同一問題已經不是用多年不變的雷同的方式去應付了。同時培訓部的日語老師是能對熱點問題冷靜思考。盲目從教的老師沒有了。

  2、 教研活動的開展

  透過宣傳發動,培訓學習和穩定實施,我深感到:新的教學觀念所催生的嶄新的教育教學行為。

  我們的教學教研的運作程式是:在備課上下功夫,課內打破以往駕駛一言堂的傳統式教學風格,課上多提倡教師學生的互動的畫面,課後教師知道學法,學生參與,不斷整理與去研修有關工種的日常用語和專業術語。即使總結同時按每個單元,每位教師自編出課本4個單元知識的分析,提出異議,最後教研組長歸納總結好,整理出既符合學生的特點又適應教學的教學風格,還滿足公司和日方需求的一套完整的教學模式,這樣活動的有效開展,使得教師得到鍛鍊。同時,在團結協作的基礎上,又促進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有效地營造了培訓濃郁的教學教研氛圍。

  二、開展教學教研存在的問題

  1、認識上存在誤區

  在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發現有些教師認為自身的實踐經驗較為豐富,無需開展教學教研也能搞好教學,還有人認為開展教育教研是搞形式,對教育教學質量不會有多大影響等,這些誤區在一定程度上對教師參與教育科研帶來了負面影響。

  2、缺乏研究能力

  培訓部教師普遍認識到教學教研的重要性,並且希望能在教學教研方面有長足的發展,但以前實際參與教學教研的活動太少,迫切想能在這方面幫助

  缺乏研究能力的內在因素主要有:

  (1)不能有效的駕馭索需資料

  (2)缺乏對具體科研方面的掌握和應用

  (3)參與教育教研的經驗比較缺乏

  (4)缺乏必要的研究時間

  三、做好今後教學教研工作對策

  幾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採取如下實施:

  1、 加強教育教學教研的相關理論學習

  一方面,教師自身要不段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另一方面,透過上網、看書、看報、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手機資料、散發資料、宣講相關知識、提高教師教學教研的理論水平,同時,組織校外教育科研專家和同行到校考察、指導、開設講座等方式,進行教育科研交流和學習。

  2、加大對教育教學教研的宣傳力度

  3、幫助教師掌握各種常用的教學教研方法,如調查法、觀察法、實驗法、貢獻法、個案法、經驗總結法。

  4加強教研實踐的鍛鍊

  一方面,我們的教師正處於教育改革的浪潮之中,面臨許多新的研究課題,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才能有所收穫;另一方面,具體方法的掌握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在不斷的應用過程中才能對各種方法的含義、操作程式、注意事項等深刻理解和領會。

  綜上所述,教育教學教研工作是學校教育的有機整體。只有兩者和諧發展,共同促進,才能讓教師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發揮最大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教研培訓的心得體會範文9

  20xx年4月27日和28日,我和學校的幾位教師有幸參加了雲南省科教院培訓中心組織的《校本教研策略培訓》的學習,不但使我加強了對校本教研的認識,而且讓我有機會學習校本教研的新理念和校本教研的具體實施。

  在昆明理工大學新迎校區大禮堂兩天的學習中,我們分別聽了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師教育中心王潔主任的《高效教研活動的策劃與實施》、《有效校本教研活動開展的問題與解決》兩個講座,雲南省教科院中學研究室方貴榮主任的講座《聚焦問題,提高質量》,江蘇省如皋市教育局教研室袁玥副主任的《教師微型課題的生成和研究方案的制定》、《教師微型課題的研究方法》兩個講座,還聽了昆明市盤龍小學李紅校長作盤龍小學校本教研的實驗經驗交流。

  聽了王潔主任《高效教研活動的策劃與實施》、《有效校本教研活動開展的問題與解決》兩個講座後,是我認識到:有意義的校本教研必須做到心中有規則,手上有技術,腦中有智慧。還讓我充分意識到校本教研的目的不僅僅是培養教師去傳遞課堂或者完成書本,而且確保為具有不同需要的學生而學習。

  在方貴榮主任的講座《聚焦問題,提高質量》中,方主任冷靜分析了制約課堂教學改革的原因:學校沒有成為真正的學習型組織;教學研究的思路有問題;教學研究的方法不得其門而入。還了解了深化校本教研的基本路線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從中總結出:教學即教研,成長即成果。

  聽了江蘇省如皋市教育局教研室袁玥副主任的《教師微型課題的生成和研究方案的制定》、《教師微型課題的研究方法》兩個講座後,使我知道了什麼叫微型課題,微型課題是一種應用性研究,即運用教育理論解決實踐中具體問題的研究。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完成一項工作,科學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對於教育科研來說,針對研究課題的不同型別,採用恰當的方法,同樣顯得十分重要。它不僅有助於我們便捷、有效的完成科研課題,而且使我們的研究顯得更具有科學性和實效性。一般來說,中小學教育科研常採用的方法主要有文獻研究法、調查研究法、實驗研究法、個案研究法和行動研究法等。當然,這並不是教育科研方法嚴格意義上的科學分類,而是因為這些方法跟日常科研工作聯絡緊密而被經常採用。同一研究課題,往往會交叉採用幾種不同方法,這在研究過程中要是具體情況靈活處理。

  聽了昆明市盤龍小學李紅校長作盤龍小學校本教研的實驗經驗交流後,是我深有感觸。聯絡我校校本教研的開展,發現我校校本教研的開展存在諸多不足。李校長從四方面介紹了他們學校校本教研的開展情況:

  首先,建立一個生機勃勃的校本教研保障體制,讓校本教研滋生活力。1、領導班子理念創新,步子堅實;2、校本教研網路清晰,職責明確;3、活動經費捨得投入,合理使用。

  第二,完善一套全面規範的校本教研管理體制,為校本教研注入活力。1、制定校本教研遠景規劃,明確學校實施校本教研的目的性;2、建立校本教研管理獎勵體制,激發教師參與校本教研的積極性。

  第三,建立一個富有成效的校本教研工作模式,使校本教研富有活力。1、加強研究,不斷反思,促進教師不斷成長;2、利用優勢,積極承辦教研活動,成為校本教研的起點;3、全面參與,積極開展課題研究,成為校本教研的焦點。

  第四,走出一條持續發展的校本教研特色之路,使校本教研充滿活力。1、在課堂教學上,堅持“一個理念,積極發展”的課堂態勢;2、在教學研究上,堅持“課題研究,全員參與”的教研機制;3、在師資培訓上,堅持“重點切入,全面提高”的培養方法。

  從幾位專家、老師的彙報交流,我受益匪淺,特別是在課堂教學上。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了語文教學的基本理念,即:面向全體學生,立足學生髮展,體現語言本質。

  課堂教學要有梯度,照顧好各層次的學生,是語文教學面向全體學生的關鍵。從備課開始,就應該考慮到學生差異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在課堂上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施展身手,各顯神通,讓能力強的學生得到提高,基礎薄弱的學生增強自信。記得讀書時代的我,非常內向,害怕回答問題,因為我沒有自信啊。其實,基礎好、能力強的學生一般是能主動參與課堂的,但基礎薄弱的學生就不同,他覺得自己不會,怕錯,怕被笑話,等等。這些心理都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所以,我想,在課堂教學中,在不挫傷學生積極性的基礎上,要特別照顧基礎薄弱的同學,給他們參與的機會,鼓勵他們加入活動,增加他們的自信。

  還要抓好課後作業、課外輔導,是語文教學面向全體學生的保證。基礎薄弱的學生課堂效率一般都不高,這會影響到他作業的完成率和準確率。因此,需要老師關注課後的他們,對這部分學生進行課後作業跟蹤和課外的輔導。這些工作可以是老師親自去做,但是基礎薄弱的學生較多的話,不妨調動學生力量。讓基礎好、能力強的學生與基礎差的學生一起完成課後作業,有問題可以互相討論。在這一過程中,基礎好的學生鞏固的知識,基礎薄弱的學生解決了問題,對課堂知識可以基本掌握,一舉兩得,共同進步。我曾經在班級開展過一幫一活動,但由於自己跟蹤不足,致使效果不夠明顯。僅僅做好課後作業跟蹤是不夠的,對於基礎薄弱的學生還應該做好糾錯講解、定期單獨複習的工作。

  面向全體學生中的培優工作這一步不可丟。在科組討論過程中,有老師就反映了,培優補差工作中,大部

  分老師都慢慢將重點放在補差這方面,而忽略培優工作的開展。我自己在這方面也是做的嚴重不夠,課堂上給基礎好的學生準備的挑戰問題不夠新穎、不夠尖端,有時只是完成了教學任務而已。課外呢,只是給基礎好的學生推薦了一些資料,在他們買回資料後沒有做跟蹤和具體的輔導,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高分不高,高分不多”的情況。

  總之,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培優補差,這是一件長期的細緻的工作,只有抓早、抓細加堅持,才能真正將這項工作抓好。在這次的學習過程中,我認識到自己做得不足,我會爭取在以後的工作中認真做到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面向全體學生,用自己的“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所進步,使自己的每一項工作都有所收穫。我相信,付出過,努力過,一定會有收穫。抓好校本教研工作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相互促進的,所以,搞好校本教研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教研培訓的心得體會範文10

  為期兩天的XX市小學科學、品德與生活(社會)鄉鎮教研員培訓已圓滿結束,這為每個教研員業務素質的提高提供了一次不可多得的學習機會。透過參加這次活動,我受益匪淺,陳大偉教授的講座;每位授課教師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和精湛的教學藝術以及徐文達主任的“讀書 寫作”報告都在我的心裡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記憶……下面就談談我的一點感受。

  學習期間,正趕上陰雨天氣,很多老師都是冒雨趕往二小,活動安排的也很緊湊。但沒有一個老師有怨言,一方面是與會人員的素質較高,主要的還是學習內容本身吸引了我們的目光,累並收穫而快樂著。

  本次所聽的幾節課優點很多,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體現課標精神,重視營造愉快課堂。

  透過觀摩六節展示課,感受到每位教師都是在努力體現新課標的要求。新課標指出學生的學習活動應該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現在的課堂教學不再是單一的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而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探究,師生合作交流的愉快的課堂活動。我們看到每位教師都體現了這點――重視營造和諧、愉快的課堂。

  二、教師自身的良好素質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證。

  1、授課教師普通話標準,表達清晰,語言感染力強。教態親切,表情豐富,在課堂上能輕鬆,活潑,瀟灑地進行授課,富有藝術性。尤其是重視對學生的評價,讓學生的每次回答都能得到及時恰當的評價。

  2、善於利用多媒體等多種手段輔助教學,使孩子接觸到的知識更立體,更直觀,更生動。如張萍老師在《誰的本領大》一課中,用課件展示電路圖,讓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檢測器怎麼使用。公緒蘭老師在《螞蟻》一課中的圖片應用,比實物更加清晰。三節品德與社會課更是藉助影片給學生以強烈的視覺衝擊。現代資訊科技的發展對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這些課中,每位教師都根據自己的教學需要使用了現代資訊科技,這些現代技術的應用,突出了教學重點,同時突破了難點,提高了課堂效率。

  3、體現主動性學習,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

  在教學設計中,教師重視孩子的動手操作,重視孩子的手腦結合。要想真正的學好知識就是要學生們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那麼動手操作就是孩子們最好的學習活動。李德英老師執教的《不願做奴隸的人們》,課前就讓學生蒐集了大量的學習素材,為課上的交流打下很好的基礎。三節科學課,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動手操作,自主探究,以合作交流的方式學習知識。很好的體現了教為主導,學為主體。

  4、上課時精神飽滿,充滿激情,教師的每一節課都是自己創作的藝術作品、都需要教師付出創造性的勞動,都需要教師的激情和智慧。教師的激情不僅可以感染和調動學生的情緒,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學習主動性和參與意識,而且可以有效地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李德英老師執教的《不願做奴隸的人們》一課,老師激情澎湃,給聽課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這幾位教師本身紮實的基本功。吸引了所有聽課者的眼球,課後聽到最多的就是某某老師的素質太好了,這種高素質帶來的積極性一面毋庸置疑,但也給我留下了一點思考,老師太強勢了,太過於表現自己了,是否從另一個方面弱勢了學生呢,幾節課聽下來,總感覺熱鬧有餘,但感覺還缺點什麼,學生真的喜歡這樣的課堂嗎?學生的表現機會是否在老師的強勢下,已經被壓縮了很多呢?我們追求的高效課堂好像不是這個樣子。儘管徐主任也指出研討課不同於優質課評比,但是授課教師卻沒有很好的落實這一點,想放手又擔心不好收,這種猶豫使得課堂本身有點意猶未盡。

  21日晚上的各縣區分組議課是本次活動的中心主題,我參加的科學一組的議課氣氛熱烈,在王鑫主任的引導下,各自發表了自己的見解,透過這次活動,也從其他老師那裡學到了很多東西,我想取長補短、相互借鑑學習應該是議課的最終目的。聽了徐主任的“讀書 寫作-----教研員成長的階梯”報告,感觸很深,以前因為懶惰不願及時記錄個人的成長過程,不願意寫一些總結感悟。我想以後要改變自己,可能一開始會寫不好,但我會堅持下去。

  這次活動,留給老師們最大的“痕跡”應該是陳大偉教授講座中的幾句經典語錄,我也從中領悟了許多,“不要輕易剝別人的衣服”,這句話讓我認識到在評課時,要想讓別人接受你,首先要尊重他,只有在一個平等的平臺上對話,才能更好的讓別人接納你的見解。這需要我們很好的反思。“假如我來教”,一句簡單的話語很好的體現了這一思想,這種不帶強制的溫馨話語,應該是教研員所必備的。

  總之,要跟上時代的腳步,就要不斷學習。今後,希望能多參加類似的學習活動,使我能不斷地進步。就像徐文達主任講的那樣,一個教研員水平的高低就代表了一個地區講課水平的高低。這讓我想起了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這既肯定了教研員的指導作用,又是一種壓力,這種壓力必將激勵我們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從而促使本地區教師授課水平的不斷提高。

  教研培訓的心得體會範文11

  這個學期,我有機會參加了這次區組織的教研組長培訓班,為期三個月的學習,想起來還是有一定收穫的。在繁忙的教學工作之餘,讓自己有時間坐下來聽幾場有水平的講座,也是一種很不錯的學習機會。儘管培訓安排了好幾次培訓時間都是在週末進行的,培訓地點又路途遙遠,大部分老師都感到很累很累,但是回過頭看看,這樣的累,換來的是一次次認識的提高,一次次地促使自己也更多地對教育教學進行審視和思考,應該說,還是值得的。

  從接到培訓通知開始,就能感覺到教育局對這次語、數、英教研組長培訓活動的高度重視,這種重視甚至於有點讓人受寵若驚,因為,有不少老師也許也有像我一樣的感覺,哪有這麼嚴格的培訓活動啊,從來沒見過。嚴格的考勤制度讓人就覺得氣氛的非凡,果然,在培訓中我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這一點,極其嚴格的簽名、點名、請假制度,是我見過的最為嚴格的一次。有了制度的保證,讓大家對這次培訓的重要性有了全新的認識。

  應該說,最為難得的是,這次能聽到來自上海的六位專家的高水平的講座。他們有著多年的研究,總結出來的思想,既精闢又簡潔,有不少思想讓我們感到耳目一新。

  如第一場周彬博士的《叩問課堂:課堂教學的前因後果》,從多個角度引領我們思索了現實中的種種教育教學問題,也讓我們跟著他,能冷靜地思考我們的工作性質、工作矛盾,以及種種可以解決或解決不了的問題。周老師的演講生動活潑、引人入勝,富有感染力,是一場很難得聽到的講座內容。

  再如第二場王建軍博士的《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與實踐》,也是一場不可多得的講座,儘管他的普通話聽起來比較不流暢,但是老師們都聽得很認真,普遍感到他對於教育教學的思考非常深刻,專業性強。廣博的知識面也讓我們擴充套件了視野。

  而最有收穫的應該數王潔老師的《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課例為載體的校本教研》,儘管這是我筆記記得最少的一次,但是卻是感到最有收穫的一次,王潔老師有著豐富的經驗,尤其是她曾長期深入課堂,尤其是深入普通學校的課堂,面對面地、平等地、友好地、善意地帶著一線的老師,經歷了一次次完整的校本教研活動,讓我們能有機會地看到了如何真正進行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動的範本,是非常難得的一次示範。我個人認為,王潔老師這樣的研究,這樣的講座,對於我們教研組長來說,是最為有效的及時雨,因為她就像一位知識淵博的長者,手把手地教你幹活,教你如何做研究,如何做有效的教學研究。聽完的感覺就是,如果能真正有機會跟著王潔做一次這樣的教學研究,那將是作為一位老師最為幸運的事了。而我們的現實呢?遠遠無法達到這樣的境界,因為,沒有專家的引領,只有憑空地編造材料,那樣的研究想起來也許只能算是偽科研,假研究吧。

  另外幾場講座也各有所長,在此不再多講。只一點遺憾就是,經過了這次培訓,應該是有了不少的收穫,但是對於如何更好地當好學校教研組長,似乎沒有太大的進步,不知道是不是大部分講座的針對性不太強的原因,這是我個人的感覺,也算是實話實說了。

  教研培訓的心得體會範文12

  透過參加甘肅省第五期義務教育學科教學網路教研培訓使我在思想上、專業理論知識上有了進一步提高。首先真誠的感謝網路培訓為我們提供了學習與交流的平臺。在這裡,有不懂的地方你可以向老師和同事請教,可以自由發表自己的觀點,供大家交流。你可以瀏覽班成員的帖子,學習他們好的地方,取長補短。群策群力,把以前的單打獨鬥變成了齊心協力,把自己的閉門造車變成了資源共享,使教育資源得到最佳化。

  其次在學習中,我認真觀看了專家在教育教學方面及課堂教學的講座影片,使我受益匪淺。讓我認識到未來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師,而不再是教書匠。教師要想從教書匠轉為科研型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給自己不斷充電,消除職業倦怠。下面就談談我的一些收穫:

  一、拓寬視野,提升理論素養。

  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要時時為自己充電,不斷更新觀念,加強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教育教學技能,提升理論素養修養。這次培訓的專家、教授們用淵博的學識,旁徵博引給我們講述深奧的理論知識,同時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給我們談對小學數學教學的感悟和獨到的見解,深受啟發、感觸頗深。我深深感受到作為基礎教育工作者的我們決不能死教書書教死教書死,除了要給學生答疑解惑,還應創新其思維,培養其習慣,滲透其思想,教好書育好人。因此我們必須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完善,不斷地提升,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才能適應世紀的挑戰,才能勝任教師這一行業。

  學海無涯,如果只滿足於對小學階段的知識點掌握牢網路研修固,就會制約自己,不能站在一個更高的層面來應對當前的教學內容。在教學中,容易只關注知識的傳授,而忽視知識原形態發生發展的來龍去脈,忽視數學文化歷史和數學思想。

  二、結合工作實踐,探索各種教學方式。

  吸收各位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經驗,與自己工作實踐結合,把新課程標準下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數學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設想結合起來,轉變思想,積極探索,不斷探索多種教學方式,如注重情景交融教學和有針對性的對各型別學生進行重點教學等多種方式,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每一堂課,真正讓學生自覺地、帶著主人翁的態度積極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中,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願望,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能力。

  三、尊重學生,教育學生,樹立新型的學生觀。

  新課程改革以來,教師角色進行了轉變,教師們轉變教學理念,透過聽取專家的影片報告,我認為作為一名教師要樹立新的學生觀,尊重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針對學生的不平衡發展進行有針對性地教學,相信每個學生都是可樹之才,透過良好的教育和訓練,每個學生都能成才。

  四、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

  除了在課堂上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我還注重對學生課前預習能力和家裡學習作業能力的培養。教給他們自學的方法,引導他們怎樣進行課前預習,把遇到的疑難問題記錄下來,以便在課堂上與老師和同學一起探討,提高學習效率。並透過手機簡訊常與家長聯絡,及時交換資訊,共同關注孩子的成長。使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和學習興趣有了一定的提高。

  這次培訓,我還認識到:一節好的數學課,新在理念、巧在設計、贏在實踐、成在後續。一節好的數學課,要做到兩個關注:一是:關注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和認知需求,關注學生的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二是:關注數學。抓住數學的本質進行教學,注重數學思維方法的滲透,讓學生在觀察、操作、推理、驗證的過程中有機會經歷數學化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真正體驗到數學,樂學、愛學數學。

  教研培訓的心得體會範文13

  今年7月,在榆次教育局局領導的親自安排下,我們赴東北師大參加了教研員研修班培訓,培訓時間雖然短暫,但是獲益匪淺。

  東北師大的培訓團隊陣容強大,鄧濤、王海英、鄔志輝、侯刷孔凡哲等教授、博士生導師和碩士生導師為我們做了關於教師專業發展、教師合作、中小學生學習和心理、教師的實踐品性、中學課堂教學方法等方面的講座。東北師大附小的王廷波、於曉琳兩位副校長做了關於校本課程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講座。此外還聆聽了東北師大附中的孫立權老師的關於課改和教師素養的講座。

  幾位專家教授的講座為我們開拓了視野,增長了見識,讓我們從新的角度來關注教師、關注教學、關注學生。尤其是鄧濤和王海英兩位教授的講座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鄧濤教授的講座非常嚴謹,他在《教師合作文化與專業共同體建設》講座中,就“教師合作文化、教師合作的必要性和價值、教師合作的影響因素及現實障礙、如何推進教師合作”等問題進行了詳細的闡述。透過鄧教授的講座,我們對教師合作的重要意義有了更深遠的認識。尤其鄧教授把教師合作文化形象比喻為雁行文化,使我們印象深刻,他介紹的“雁陣工程”為我們進行教師培養、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提供了很好的方法:

  頭雁領路,雁陣齊飛;

  強強聯合,雁陣高飛;

  優勢互補,發揮雁陣團隊效應;

  打造雁陣核心競爭力工程。

  合作文化,是在教師之間開放、互信和支援的基礎上形成的合作。實際上,學校中每個教師的成長都需要專業支援與幫助,而且最有益的支援與幫助往往來自於同事。教師透過合作,交流資訊,分享智慧,相互支援、鼓勵,能共同提高專業素養,實現自身價值,有效地完成共同目標,促進學生髮展,從而真正實現合作、提升、共贏。作為一個教研員,我們正在透過自己的努力促進教師之間的合作,校際教研聯合體不正是教師合作的一種途徑嗎?

  王海英教授的講座風趣幽默,案例詳實,深深吸引了我們。她做了關於中學生心理健康和學習策略方面的講座。

  我們常聽到中學老師們抱怨中學生的管理是最難的,老師就像消防員,隨時準備處理學生們的突發事件。尤其是不懂中學生心理的老師,往往因為處理不當,給學生帶來一些傷害。王海英教授的《中小學生心理發展的反思和回應》,從中小學生的心理發展方面進行了詳盡的講解,分析了中小學生的情緒體驗、人格發展的特點,列舉了中學生容易出現的問題及其心理活動,指導教師如何正確引導學生對待挫折和進行積極的自我評價。中學也是學生容易出現學習分化的階段,王海英老師詳細分析了中小學生常用的注意、記憶、思維等的學習策略及運用學習策略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從而能讓教師對症解決學生在學習方面出現的各類問題。王海英教授的講座對於教師的教學實踐有很強的指導作用。

  對於課改,東北師大附中的孫立權老師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指出了課改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不允許批評學生、教師主體性的弱化、每節課只講十分鐘、氾濫的分組合作學習、資訊科技的過度使用、輕視知識等。這給我們一個啟示:要不斷學習、還要不斷反思。

  我非常珍惜這次培訓的機會,因為這次培訓和我以前參加的培訓有很大的區別。過去,我是作為一名教師參加各類培訓,培訓的目的是希望能提高個人的專業素養和業務水平,能給自己的學生和學校提供更好的教學服務。而這一次,我是作為一名教研員參加培訓,心裡有了更多的想法,希望透過培訓不僅能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業務水平,而且能有機會把自己的所得讓全區所有的教師分享,使大家都能受益,都有提高,都能更好的服務於學生和學校。

  培訓時間是短暫的,收穫卻是巨大的,帶給我們的影響是一生的,留給我們的思考也是長遠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