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行為的50個細節》讀書心得(通用5篇)

《教師行為的50個細節》讀書心得

  教師的教學行為包括哪些

  1、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

  2、 從事學術交流,參加專業的學術團體,在學術活動中充分發表意見;

  3、 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評定學生的學業成績;

  4、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守規章制度,執行學校的教學計劃,履行教師聘約,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

  5、 對學生進行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學技術教育,組織、帶領學生開展有益的社會活動;

  6、 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

  7、制止有害於學生的行為或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於學生健康成長的現象。

  《教師行為的50個細節》讀書心得(通用5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書心得如何寫了哦。千萬不能認為讀書心得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行為的50個細節》讀書心得(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教師行為的50個細節》讀書心得1

  暑假前學校佈置了一項任務要求全體老師在閱讀完《教師行為的50個細節》後寫一篇不少於1000字的讀後感。初讀了一遍後,覺得和自己預期的東西不一樣。教師充當的角色應該在傳道、受業、解惑這三個方面進行深入思考,這本書的側重點卻是不一樣的,《教師行為的50個細節》所說的內容大部分是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以及各個教學環節等方面來說的,在知識的專業性上闡述並不多。所以,在後來的閱讀中我站在另一個角度來學習來閱讀,有了不同的收穫。

  一、關注細節。

  真相在細節,細節捕捉讓我們再教育實踐中不只是聽其言,更是觀其行,而對於真相而言,“行”永遠是勝於“言”的;力量在細節,一種教學經驗的總結,加入僅僅只是告訴我們這些經驗是什麼,有哪些方面組成,而沒有細節性的事例呈現和說明,就很難走進我們的心靈;魅力在細節,在法學領域中經常有這樣的說法:程式是美的,那麼換成是教育領域,那麼細節是美的;問題在細節,教育中大而化之的東西還是比較多的,細節上的推敲不夠,把握不準,雕琢不細,從而導致教育的科學性不強,示範性不高;意義在細節,教育上有很多理論,教學上有很多規則,管理上也有很多規章,所有這些要求和規定只有在細節上體現時才有意義。

  二、強調細節。

  強調細節並不是不關注大局、放棄宏觀。事實上,細節只有在方向正確、戰略明確、目標設定合理的前提下才有意義。因而,在細節的把握上,老師們不能碎片化地理解細節,而要注意把細節放在全域性中去考量,這樣的細節雕琢才更有意義。所以作者將細節分為五大類:

  (一)、教師教育行為細節

  育人是教師工作的重要內容。教師的教育行為要發揮理想的效果,必須擺脫枯燥與乏味的單一說教,關注自身行為的細節,從細小之處來影響學生。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教育片段,常常源自與不經意間的一個細節。一句平常不過的話,一個細小不過的動作,都有可能給學生的心靈烙下痕跡。一次無意的非言語行為失誤,一句脫口而出的傷人之語,則有可能疏遠師生之間的關係,使教育產生的真實影響與預期的目標背道而馳。

  (二)、教師教學行為細節

  課堂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是教師的基本教學工作。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行為,能夠對學生產生教育影響,這些行為也體現了教師個人的基本素養。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表現出來的行為細節,不管是言語行為,還是非言語行為,不管是有意表現出來的行為,還是無意流露出來的行為,都可能對學生的課堂學習,乃至日常生活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以教師在課堂上的言語行為為例,假如教師表現出得當的言語行為,那麼就能夠感染學生,引導學生的情緒變化,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和熱情;假如教師表現出失當的言語行為,那麼就有可能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疏遠師生之間的情感,影響課堂教學的質量。

  (三)、教師管理行為細節

  在學校教育世界裡,教師經常承擔著管理者的角色。在課堂教學中,要進行課堂管理或者教學管理;在課餘與學生的互動中,要進行學生管理。教師在管理課堂、管理學生的過程中,也要注意自己的行為細節,努力從細節之處做好管理工作。教師與學生打交道比較多,尤其要注意管理自己的管理行為細節。

  (四)、教師學習行為細節

  古人云,“活到老,學到老”。在社會生活節奏加快,知識激增的當代,作為以“傳道、授業、解惑”為己任的教師,需要抓住各種學習的機會,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素養,促進自己的專業發展。因而,不管參加有組織的學習活動還是自我學習,教師都要管理好自己的行為細節,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五)、教師日常行為細節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到為人師表,在校園之中的日常行為,也要時時注意細節,以免給學生傳遞不良資訊。在很多時候,教師日常的行為細節,就是對學生的一次次“身教”,而且這種教育比言教更具影響力。

  三、充分運用資源努力成為一名學習型教師。

  古人云,“活到老,學到老”。作為一名新教師更需要抓住各種學習的機會,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素養,促進自己的專業發展。本書中鄭教授提出在教研活動中向同事學習、向專家學習、透過網路學習等。其實學習的機會很多看我們怎麼把握,比如在教研組,很多有經驗的老師一些教學方法都非常值得我們學習,虛心向身邊的同事學習,避免自己出現不必要的的教學失誤。教師想快速的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每天必須用一點時間進行教學反思。透過自己不斷的學習反思,努力發掘課堂教學中一些不易被發現和難以解決的細節問題。教學反思也為教師經常性的修正行為方式,不斷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提供了努力的方向和實踐的策略。

  以上從幾個方面談了我的一些看法,對於其它的一些細節問題,也非常值得我們教師細緻體會和借鑑。讀了這本書,我深刻認識到我們教師要關注的不僅僅是這50個細節,在平時我們也要多觀察、多思考,時時刻刻關注自己的行為細節,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發現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我們的教學工作才能順利完成,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這樣我們的教學工作才會更上一層樓。

  《教師行為的50個細節》讀書心得2

  今年暑假,我研讀了《課堂教學的50個細節》書,感觸非常深,這也許是我從教以來對我感受最深的值得鑑的一本好書。我從教學方法探索、教師的語言行為、課堂突發事件、學生的學習狀態等幾個方面入手專心研讀,鄭老師抓住了以上幾個細節的關鍵核心問題來進行研究,但在現實教學中這些大多是被我們忽略了的或完全不以為然的小問題,而在鄭老師的眼中卻成為了非關注不可的大問題。

  曾經聽有人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是啊,連小事都做不好的人,談何做大事呢?更何況課堂教學中根本就沒有小事可言。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應該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師生的語言、行為、舉止,都應該嚴謹得體。本書中,鄭老師對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的語言、教學中的參與程度、教師的手勢、甚至是教師的行走路線都做了較為細緻的分析和周密的闡述,仔細的品味,確實有理有據,不容忽視。是啊!只有讀了這本書之後,我才感覺當一名老師難啊,特別是要做一名時刻都關注細節的老師,更是深感壓力之大。

  課堂教學是對教學智慧的挑戰,教師在解決一個問題時,要敏銳地察覺到還存在的其他問題,並且著力對後者進行思考與探索,在問題的深入探究中,形成自己的智慧和獨到的教學本領,才能形成自身的教育教學智慧。關注細節,將是提升教學智慧的必經之路。我們應該努力把細節做到位,讓我們的課堂散發著美麗,讓我們的學生在美麗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課堂教學也是一個艱辛的的旅程,我們要腳踏實地的,一如既往的堅持探究每一個細節問題,如果說一個細節就是一朵最美的小花,那麼我們應該致力於將其編織成世上最絢麗多彩、最賞心悅目的花環。讓我們一起來採花吧!

  《教師行為的50個細節》讀書心得3

  讀書是一種幸福,一種樂趣,更是一種享受。最近我讀了《教師行為的50個細節》,就像是在享受美味一樣,覺得津津有味。在讀這本教育專著時,我邊看邊與自己平時的教育實際相比較,不禁有了感觸,有了共鳴。這本書有助於我將來成為一個好老師。以下是我的一些體會:

  一、 我們需要關注細節。

  真相在細節。細節捕捉讓我們在教育實踐中不只是聽其言,更是觀其行,而對於真相而言,“行”永遠是勝於“言”的;力量在細節,一種教學經驗的總結,如果僅僅只是告訴我們這些經驗是什麼,有哪些方面組成,而沒有細節性的事例呈現和說明,就很難走進我們的心靈;魅力在細節。在教育領域,細節是美的;問題在細節,教育中大而化之的.東西還是比較多的,細節上的推敲不夠,把握不準,雕琢不細,從而導致教育的科學性不強,示範性不高;意義在細節,教育上有很多理論,教學上有很多規則,所有這些要求和規定只有在細節上體現時才有意義。

  二、 細節決定成敗。

  “細節決定成敗”是我讀完這本書感悟最深的一句話。在讀完書中第一章“教師教育行為的細節”後,我明白了教師的教育行為若要發揮到理想的效果,一定要擺脫枯燥與乏味的單一說教,關注自身行為的細節,從細小之處影呼響學生。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教育片段,常常源自於不經意間的一個細節。一句平常不過的話,一個細小不過的動作,都有可能給學生的慷烙下痕跡。一次無意的非言語行為失誤,一句脫口而出的傷人之語,則有可以疏遠師生之間的關係,使教育產生的真實影響與預期的目標背道而馳。書中 “你們又給老師一個奇蹟”,“轉移話題,迂迴批評”,“體現尊重的小小獎勵”,“巧妙警示,間接批評”,“更多關愛令人頭疼的學生”,“把書作為獎品獎給學生”,“無聲批評”,等等,這些好的方法,讓作為教師的我再一次反省自己,讓我在日常的教育實踐中處理各種細節時了更好的參考借鑑方法。同時,我也反思到自己在一些細節上還需更加註意。記得教育家朱捷爾任斯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他,只有愛才能教育好孩子。是的,教師的愛不能常掛在嘴上,而是要流露在舉手投足之間。

  三、有細節才有感染力。

  在讀後第二章節“教師教學行為細節”這部分內容時,我最大的感受是——教師的教學行為是有細節才有感染力。課堂是我們老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行為,能夠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在課堂教學行為中,我們教師表現出來的行為細節,不管是言語行為,還是非言語行為,不管是有意表現出來的行為,還是無意中流露出來的行為,都有可能對學生的課堂學習,以及日常生活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如果我們在教學時能注重細節,比如,教師表現出得當的言語行為,引導學生的情緒變化,就能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和熱情,增加師生間的感情。那樣,我們的課堂一定會有感染力。課堂充滿感染力,重點表現的不是老師眉飛色舞的講解,也不是以點帶面的互動,而是所有的學生都積極的參與,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參與上臺展示活動,參與積極的互動和交流。教師的行為無非是在這些活動中捕捉其中的細節,雕琢這些細節,激發和支援學生的學。這樣的課堂才有感染力,才能讓學生喜歡上這節課。

  四、細節潤澤教育。

  在學校教育世界裡,我們教師常常也是一個管理者。在課堂教學中,要進行課堂管理或教學管理;在課餘與學生的互動中,要進行學生管理。我們在管理課堂、管理學生的過程中,也要注意自己的行為細節,努力從細節之處做好管理工作。在書中的第三章中,裡面所列舉的方法都很實用。如,“今天老師做一次值日”,“轉過身吹講桌上的灰”,“向孩子承諾後要兌現”,“不替學生完成分內事”,“幫一年級新生做衛生”,“提醒學生拉開窗簾”,等等。當然了,在教育管理實踐中,我們需關注到的細節遠超過書上所列舉的那些。但透過書中列舉的案例,讓我讓清醒地意識到,教師是學生生的榜樣,教師的言行能對學生起到示範的作用。在更多時候,我們對學生的身教重於言教,我們不經意間的一言一行,比空洞的長篇說教,更能對學生的成長髮展產生重大的影響。因此,我們作為教師。一定要透過細節來潤澤教育。反思我自己的課堂管理和教學管理,雖然還有些管理行為細節沒做到位,但只要我以後更加勤於反思自己的管理行為,勇於改善自己的管理行為細節,那麼,我以後的管理水平就會不斷地得到提高。

  讀完《教師行為的50個細節》這本書,反思自己日常的教育和教學行為,我覺得自己在一些方面還需改進和加強,這也是我與名家的基本差距。同時,我深刻認識到我們教師要關注的不僅僅是這50個細節,在平時我們也要多觀察、多思考,時時刻刻關注自己的行為細節。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發現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我們的教學工作才能順利完成。

  《教師行為的50個細節》讀書心得4

  讀完《教師行為的50個細節》,讓我受益匪淺。光從目錄中我就能看到該書的作者對於教育的具體細節作了深入的探究。他指出作為教師的我們在教育教學和管理班級中要從細節出發。把教育當中的細節經驗提煉出來,做到從大處著眼從小事入手,把細節放在大局中考量,"精雕細琢"的細節才能發揮它的真正意義。其實我認為書中的每一個教育細節都蘊含著一種智慧,一種愛,而這種愛,是平凡的,如果做到了,那也是偉大的。

  "細節決定成敗"是我讀完這本書感悟最深的一句話。如讀"教師教育行為的細節"讓我明白了教師的行為若要發揮到理想的效果,一定要從教育的細節開始。 "言傳不如身教","批評不如幫助"、"巧妙警示間接批評"等等這些好的方法,讓做為教師的我再一次反省自己,在處理班級中發生的各種各樣的事情當中,自身行為的哪些細節還需要注意和加強,言語中哪些地方還需改正。記得教育家朱捷爾任斯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他,只有愛才能教育好孩子。"是呀,教師的愛不能常掛在嘴上,而是要流露在舉手投足之間,只要我們發自內心的關心,關愛孩子,我們的孩子何嘗不愛我們的老師。

  "有細節才有感染力"這也是我讀完這本書最喜歡的一句話。如在讀"教師教學行為細節"這部分內容時,讓我明白了一個真正的課堂中教師不是高高在上,不是每句話都是聖旨,而是要關注到孩子的心裡,不同的孩子在課堂上的要根據他們的學習成績和性格特點進行鼓勵和表揚,無論我們的加分激勵,無論我們的批評指正,對於孩子來說,都是有助於他們進一步的提升。課堂充滿感染力,重點表現的不是老師眉飛色舞的講解,也不是以點帶面的互動,而是所有的學生都積極的參與,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參與上臺展示,參與積極的互動和交流。教師的行為無非是在這些活動中捕捉其中的細節,雕琢這些細節,激發和支援學生的學。這樣的課堂才有感染力,才能讓學生喜歡上這節課。

  反思自己的課堂,需要在很多方面還改進和加強,這也是我們距離成為名家的基本差距,但並不能代表我們在課堂教學的細節方面不能做到,或許做的更好。在我校開展課堂教學的變革以來,課堂教學的真實性越來越多的要求老師去給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讓所有的學生積極的投身於學習中去,在抓住機會的同時,學生的參與情況就是衡量一節課效果好壞的一個重要條件。課堂的精彩和有效,需要從孩子們的表現上可以看出,但往往就是一些細節沒有稍加註意,會導致一個甚至一個小組的學生失去興趣,時間一長,課堂中總有一些學生會走神,會故意搗亂,會讓老師頭疼。其實,這些都是學生按時給老師需要注意的細節問題,我們應該感謝這些學生為課堂提供生命力,為老師及時提供自己需要改進的缺點。()所以,作為老師的我們,一定要正確面對課堂中出現的"異類",這些正是需要我們關注的細節,老師的自問自答讓學生不知所措?老師的板書龍飛鳳舞讓學生照葫蘆畫瓢?老師總是走不下講臺學生又如何能走上講臺?已經走神的學生你關注了嗎?等等這些行為,並非一些較難的改變,只需要我們有意識的去關注。

  教師的教學行為的細節,並非偉大的壯舉,往往這些細節的修為,會讓學生對你這個老師"死心塌地"的愛上你和你的課堂。正所謂"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教學也許就是說的和這些相關的教育細節點滴吧。

  《教師行為的50個細節》讀書心得5

  最近讀了《教育的50個細節》,透過讀書讓我覺得,讀書是一種幸福,一種樂趣,更是一種享受。讀這些教育專著時,我邊看邊與自己平時的教育實際相比較,不禁有了感觸,有了共鳴。這些書在教我如何當一個好老師的同時,也教會了我們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體會:

  一、做一個不斷進取的學者

  海納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無邊。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就應該是一個不斷進取的學者,向前輩學習,向優秀者學習,甚至向我們的學生學習。陶淵明說: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堅持不懈,就會天天成長。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人才的培養者,就更應該勤奮的讀書學習。最終達到一種境界:讀書內化為自己的精神需要,讀書成為自己的一種生活習慣,讀書成為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教師讀書不同一般人讀書,要活讀書、讀活書、讀書活;要帶著問題讀書,深入思考、大膽懷疑、努力實踐、勇於創新。學習的方面要博而精,要有自己的主觀選擇。如讀教育名著,與大師對話,和名校交流,拜專家為師,以學者為友等等。不僅學大師們的理論精髓和實踐經驗,更要學習他們不迷信權威的創新精神,學習他們不懈追求探索的人生境界和獻身事業的人格力量。同時要懂得把學習內容轉化積澱為自己的綜合素養和創造能力,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提升追求的境界。許多專家也給我們提供了經驗和指導意見。

  李海林校長總結的讀書方法是:在身邊尋找問題----帶著問題讀書----透過讀書找到解決問題的觀點、立場、方法---用書中找到的觀點、立場、方法解決現實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改善自己的行為。融會貫通,學以致用,值得大家借鑑。

  特級教師宋如郊認為:“讀書學習這個過程貴在堅持和得法。”他總結出一線教師讀書的要點:

  第一,讀書要堅持這樣的習慣:

  1.勤,天天讀一點。

  2.博,各種書都看一點;

  3.新,追蹤前沿的新資訊;

  4.思,回味咀嚼。勤,是保障;博,是寬度;新,是銳度;思,是深度。

  第二,讀書要堅持內化:

  1.由數量上的積累進而形成質量上的積澱;

  2.將資源轉化為能量。即將所讀內容有效轉化,為己所用,變成自己的專業思想和技能。

  第三,讀書要堅持務本: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

  1.即重點要突出,教育理論和本專業的著述是讀書的重點,數量上要保證,時間上要傾斜,整合上要優先;

  2.返“本”,即經典著作要常常“回頭看”,常讀常新,像《葉聖陶文集》這類著作應該多看幾遍,每一遍都有新收穫。

  在教育新形勢下,做一個與時俱進的教者,學習是唯一的途徑:學習,學習,再學習;以平常的心態對待學習,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氣躁;從錯誤中學習,在合作中學習,在探究中學習。

  二、做一個有思想的教者

  人沒有了思想,根本就屬於酒囊飯袋、行屍走肉。教師沒有了思想,就不能稱其為教育者。教育需要思想。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學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更需要有成千上萬有思想的教師做一個有思想的教育者,具有兩方面的意義:

  一是用思想去重塑我們的教育行為,“觀念改變行動,行動改變命運”。

  二是用思想陶冶學生的心靈。只有思想才能滋養豐富的心靈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豐富的思想熠熠生輝,倘若有豐富的思想相互碰撞,淌若有高尚、豐富、獨到、深刻的思想來鼓舞人心,我們的工作,我們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們才真正無愧於上蒼給予我們的不可重複,不可替代,無比珍貴的生命。

  三、做一個寬容的智者

  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有一條就是寬容,在《中國教師缺什麼》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很欣賞:土地寬容了種子,才擁有了收穫;大海寬容了江河,才擁有了浩瀚;天空寬容了雲霞,才擁有了神采;人生寬容了遺憾,才擁有了未來。寬容意味著承認兒童的差異,承認兒童的未完成狀態。教育應從寬容開始。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學生,你會得到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喜悅;教師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學生,意味著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師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學生時,就是科學地看待教育過程。正如陶行知先生說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裡有愛迪生。”

  對待工作如此,對待人生也是如此,人生在世,難免有許多不如意,同事相處、朋友相交,難免有一些誤會,但如果能用寬容的心對待一切,那麼,你就是生活的智者。

  有人說,人生有三大境界,一是物質人生,二是藝術人生,三是宗教人生。宗教人生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可能一輩子也達不到,但追求一種快樂的讓心靈釋放的藝術人生還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多讀書。作為教師,尤其要多讀教育類書籍。 願讀書能讓我們的人生充滿智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