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盪三十年讀後感(通用13篇)

激盪三十年讀後感

  讀後感書寫注意事項

  先要重視感

  感要多 讀要少,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

  要重視"讀"

  在"讀"與"感"的關係中,"讀"是"感"的前提,基礎;"感"是"讀"的延伸或者說結果。必須先"讀"而後"感",不"讀"則無"感"。因此,要寫讀後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準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容,正確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關鍵語句的含義,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

  會有許多感想和體會;對同樣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更是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啟迪。以大家熟知的“濫竽充數”成語故事為例,從諷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領悟到沒有真本領矇混過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餡",認識到掌握真才實學的重要性,若是考慮在齊宣王時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領導者要有實事求是的領導作風,不能搞華而不實,否則會給混水摸魚的人留下空子可鑽;再要從管理體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進一步認識到齊宣王的"大鍋飯"缺少必要的考評機制。

  激盪三十年讀後感(通用13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激盪三十年讀後感(通用1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激盪三十年讀後感1

  作者以寫實的手法和犀利的風格,描繪了1993—2007年部分國企和民企在改革和崛起中的艱難歷程。其中有柳傳志、張瑞敏、王石、馬雲、吳仁寶等成功的典型,也有禹作敏、牟其中、姬長孔、沈太福等曇花一現的悲劇人物。本書採用編年體的寫法,將1993年以來發生在中國大陸經濟體制改革中的大事作了全景式的描繪,其中有政府的決策,有高層領導的指示,有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更多的是企業界人士臺前幕後的種種作為。許多事實經過作者生動的描寫,使人們能從宏觀上看出經濟體制改革的艱難和民企在突圍中的奮鬥,無論成功與失敗,都真實地映襯出中國騰飛中沉重的翅膀。作者在企業史的寫作中,摒棄了從檔案到概念的模式,以鮮活靈動的典型形象,以人物為主體,以事件為血肉,勾畫出這一時期中國企業界的脈動,具有一種史詩般的力量。

  作者在書中說:“過去的三十年是如此的輝煌,特別對於沉默了百年的中華民族,它承載了太多人的光榮與夢想,它是幾乎一代人共同成長的全部記憶。”

  激盪三十年讀後感2

  改革開放的這三十年分明是離我們最近的一段歷史,然而我們卻對其知之甚少,彷彿無比遙遠。《激盪三十年》彷彿給我開闢了一條時光隧道,雖然無法親歷那個年代,但是透過另一種方式觸及了離我們感覺遙遠而實際最近的中國經濟改革史,仍舊感同身受。細細琢磨著1978—2008年中每一個充斥著“原罪”的商業故事,不知不覺的被時代氣息深深地感染與震撼。

  在吳曉波筆下所有的改革風雲人物中,健力寶的李經緯贏得我深深的同情。這個悲情的南方漢子失敗後仰天含淚不發一語的照片很長時間裡縈繞在我的腦海。作為政商博弈的參與者,李經緯成為制度的犧牲品已成必然,但作為產權改革的實踐者,李經緯的失敗必將載入中國改革史。在當年那一輪“國退民進”的產權改革中,李經緯的“以身試法”某種意義彰顯了資本在政治攪局中的脆弱,而整個產權改革中暗箱操的大環境客觀造就了政府企業間產權分置時的互不信任,“寧與外客,不與家人”的策略使之倒下的不止是一個李經緯,正如吳曉波在最後略帶戲謔的寫到“地方政府表現出的易於輕信和不善博弈的稚嫩,讓我們看到中國公司改革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景象”。這也讓我們從另一個側面理解了張瑞敏“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那耐人尋味的八字箴言背後難以言盡的苦處。

  改革開放的種種成就是政治家智慧與企業家智慧交織的結果。然而過去經濟還是由政府主導的,普通的人們在其中取得的種種成就,抓住的種種機遇都是由政府政策造就的,有的甚至可以稱作政治變革的副產品。民營的企業在政策面前更像是一葉扁舟,那一把握下一刻自己的命運。在未來,還是期待一個更完善的制度,一個系統更穩定的社會。中國經濟,至少在企業方面,應該有更多無關政治的商業智慧而創造。不過把握政府的脈搏,跟上時代的潮流仍然是最重要的,因為在潮流、時代面前,人永遠是渺小的。

  今天中國的雖然有點虛浮,但是你不能否認它的強盛,與1978年時落後而窮困的中國已經有著天翻地覆的變化。即使從1949年開始中國沒有走上發展的“最優道路”,但是如今的中國未必與所謂的“最優道路”差多少。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目標應該是相似的,雖然這個過程在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相互獨立的逐步進行,漸進的路徑與速度各不相同,但是我相信肯定會在一個時間點上匯成一股河流。

  激盪三十年讀後感3

  四十不惑的吳曉波象其他外國媒體記者一樣寫出了自己的史詩性大作《激盪三十年》,推薦研究中國企業管理和關注中國經濟的朋友們一讀。關於中國企業的軟肋有幾點感觸如下:

  第一,市場經濟或者資本的冷血性與中國傳統社會的人情觀念之間的矛盾將長期制約中國企業的發展。而偶爾有一兩個能夠衝破傳統人情觀念,嚴格執行資本的冷血性的,往往都能夠取得一點點成功。這樣的管理措施在中國就叫嚴格管理。80年代初期浙江海鹽襯衫總廠廠長步鑫生就是早期取得成功的一個人。他的改革很簡單,就是員工生產效率與個人收入的效益掛鉤,所謂“生產上要緊,管理上要嚴”。不過,即使到今天,對於很多國有的甚至是非國有的企業而言,這一招仍然是很靈光的。制度是冷血的,這種冷血來自於資本的逐利性,如果資本缺乏了逐利性,就會被中國傳統的人情觀念所堙沒。所有的家族企業,在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後,都會停滯不前,阻擋他們的往往不是資本,而是對打天下的親友們的安置問題!

  第二,難得的一兩個能夠衝破人情觀念的企業家,即使成功了,也只是靠著個人的鐵面,在小範圍內取得的成功。如果這個企業規模一經放大,往往面臨的是更大的失敗。中國企業的成功經驗複製難是人所共知的。1984年以承包起家的石家莊造紙廠廠長馬勝利同樣以改革分配製度、嚴格管理取得巨大成功。但是,頭腦發熱的馬勝利瘋狂承包了大大小小上百個紙廠。有人認為,馬勝利是缺乏戰略思考,其實不然,在當時緊缺經濟的形勢下,馬勝利即使沒有戰略思考,只要能夠成功複製他的管理模式,應該是會成功的。但是,馬勝利的成功模式是不可以複製的,一者他的石家莊造紙廠不是靠制度在運營,實質上是靠個人的強勢在運營,哪怕這種強勢以制度的形式表現出來。除非到有一天,這種制度成為一種文化,馬勝利才能複製他的模式。馬勝利失敗了,此後二十年,繼續這種失敗的比他的名氣更大,比如華源,還有正在壯大的中國化工!

  千萬要記住,除非你的制度成為文化,這種文化至少在核心員工中融入血液,否則,所謂快速擴張,只不過是給人送錢而已。我從來也不相信,只靠換了別人的牌子,就能使其他企業扭虧為盈!

  第三,創新將是中國經濟持續發展永遠的痛!改革開放以來的三十年,中國企業此起彼伏,如過江之鯽,但是真正能夠有持續的創新能力,而不是偶爾抓住一次機會的,一直堅持到今天的,幾乎用手指頭就可以計量!而要一再抓住機會,永遠抓住機會,靠的毫無疑問是類似任正非一樣的時刻處於冬天的心態,今天有的,明天就可能沒有。而以中國人樂於享受的天性,有幾個企業家能夠做到這一點呢?任正非和王石都已經老了,新一代的企業家呢,我還沒有看到。寫到這裡,我不禁打個冷戰!

  資本的冷血、社會範圍的資本主義精神、永遠沒有安全感的進取精神,恐怕日本人最符合這條件了!

  激盪三十年讀後感4

  《激盪三十年》這本書,吳曉波以一系列具有代表的歷史事件與人物描述了中國這三十年的發展歷程。改革開放三十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史上一個特殊的、不平凡的階段。它發端於國家領導人舉目四望後的英明決策,是十三億人民決絕地告別貧困、追求富裕的迫切願望眾志成城地書寫了這段濃墨重彩的歷史,是中國默默崛起的發展歷程。

  這三十年間,每一個代表人物都記錄了中國社會變遷的歷史程序。也許,三十年前他們的名字代表著囚徒和牢獄。但在今天他們毫無疑問的是這個時代的驕子和民族財富,他們靠著中國人與生俱來的勤勞和聰慧在1978——2008年三十年“摸著石頭過河”的複雜商業環境中譜寫了當代中國企業史。雖然有著不同的人生軌跡,但背後折射的卻是相同的時代烙印——見證經歷了激盪三十年裡中國企業所有的興衰榮辱世事變遷。正如書中所說,在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裡,僵化的計劃經濟體制日漸瓦解了,一群小人物把中國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試驗場,它在眾目睽睽之下,以不可逆轉的姿態向商業社會轉軌。

  所謂改革就是突破,突破不合時宜的觀念、法律、政策的障礙。而企業家作為市場中最有活力的人群,他們思想活躍、思維敏銳,能看人所不能看到的,想人所不能想到的,處處佔領高地、獨得先機,這是他們的優勢。然而,法律的壁壘、政策的障礙、民眾觀念的落後、媒體過猶不及的關注和利潤最大化的貪婪本性,常常使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身敗名裂,成為後來者的墊腳石。中國歷史上是個抑商的國家,然而步入全球經濟、實現和平崛起、完成復興偉業,無不需要優秀的企業家去陌生的國度開疆闢土。因此,如何發現、培養企業家成長,使他們在追逐利潤最大化的同時揹負上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的責任感,使追逐財富、創造財富成為一種快樂、一種成就。如今,中國正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即面臨著機會,也迎接著挑戰與競爭。企業家的成長將帶動著企業的快速發展,也折射出中國經濟的日漸繁榮昌盛。過去三十年的沉澱積累,給中國未來三十年的發展帶來寶貴的經驗與資本積累。

  目前,中國正進入經濟轉型階段,將從勞動密集型發展進入到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但核心技術始終是中國的軟肋。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透過引進外資及跨國公司不斷積累資本,吸取國外的經驗,學習先進的經營理念,市場經濟獲得快速發展。但是,極低的資源配置利用率,以犧牲一定的能源和環境為代價,也將給我們今後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嚴峻的問題。另一方面,在全球一體化經濟下,佔領市場就佔領著經濟制高點,中國引進外資的情況下也流失大量市場。我們可以實現宇航員的太空漫步,但是與老百姓生活質量息息相關的家用電器的核心技術卻沒有一項是中國自己的。實踐已經證明,核心技術是無法買來,也無法引進的。核心技術是科研人員智慧與心力的結晶,它需要全社會對領先技術、產品的選擇和支援,更需要科技人員沉靜而不浮躁地攻關克難。但一項新技術的發明與創造,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作為一名從事科學研究的工作人員,也親身體會到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力量,在國家科技興國的大背景下,以及作為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的一名研發人員,在這良好的科研氛圍下,將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為未來三十年的激盪做出一份貢獻。

  激盪三十年讀後感5

  《激盪三十年》是一本淺顯易讀的好書,它用平實的文字記錄了改革開放三十年間發生在祖國大地上激動人心的人、事變遷,難能可貴的是,他在描繪企業家們奮鬥歷程的同時,讓我們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脈搏有了清晰的瞭解,對三十年來各事件發生的前後邏輯因果關係有所瞭解。

  讀完這兩本書,掩卷而思,究竟它能留給我們點什麼?書中描繪了中國的企業家們如何進行原始的積累,他們中有成功的,甚至有成為福布斯富豪的,有失敗的,最終淪為階下囚的,也有淪為普通百姓的。不敢怎麼樣,他們的探索至少告訴我們,他們有著令人敬佩的頑強生命力和創造力,能把握時代的脈搏,走在了時代前列。也許,在當時,有的人所走的路是被禁止的,甚至被披上種種政治色彩,引發至階級鬥爭的高度,但不可否認,隨著時間的變遷,他們所走的路被市場經濟證明是正確的。三十年間,利益與風險的角鬥鑄就了企業家不平凡的成功路,正應了一句話: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改革開放探索路上,真理與無知更替著,國家在這些勇敢者的帶領下,跌跌撞撞地像個小孩,追趕著世界經濟發展的步伐。

  不敢想象,如果沒有這些勇敢者走出來,衝在時代的前列,改革開放會不會如此成功?我經歷了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大部分時間,切身感受了國家翻天覆地的變化,也一次一次聽著勇敢的企業家們如何開拓屬於他們的王國,這次看《激盪三十年》更給了我不小的觸動,看來善於把握時代脈搏,走在時代前列的人,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這是個快節奏的時代,稍不留意就會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抓不到時代賦予的機遇,我們無論做什麼都須緊扣時代的脈搏,抓住發展的機遇,做不到時代的領軍者,至少要跟上時代的步伐。

  激盪三十年讀後感6

  三十年風起雲湧撲面而來,八千路英雄豪傑絕塵而去。這是我在讀了《激盪三十年》後的感喟。

  改革開放三十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史上一個特殊的、不平凡的階段。它發端於國家領導人舉目四望後的英明決策,是十三億人民決絕地告別貧困、追求富裕的迫切願望眾志成城地書寫了這段濃墨重彩的歷史,是一個大國在三十年時間從3624.1億元向300670億元波瀾壯闊邁進的歷程。在紀念改革開放三十週年之際,總結、反思、表現這三十年曆史的書籍、紀錄片、影視劇數不勝數。在此,我向大家推薦吳曉波著、中信出版社推出的《激盪三十年》(上、下二冊)。它以編年的體例,網羅超多的素材,以一個記者敏銳而獨特的眼光,一年年、一件件、一筆筆忠實地記錄了自1978年來每一年可堪載入史冊的大事及人物。年代並不久遠,那些以前在報紙上、媒體上吸引了全國經濟界、企業界、政界、市場和民間的大事件、大人物、大品牌,那些耳熟能詳的人名、地名、產品名,如繁花般在眼前閃現,如群星般璀燦閃耀。在歷史的機遇面前,有人窺見先機,一躍而起抓住了機遇,獲得了飛躍的發展和急速的膨脹;有人隨改革的程序,在不斷廓清思路的拉鋸中起起伏伏;亦有人始終站在政策的前端,撈取著轉型時期中國經濟的厚利;還有更多的人,他們以自我的勤勉、奮鬥在這個英雄的年代,大寫英雄的歷史。

  激盪三十年讀後感7

  回到歷史本身,78年以後中國企業的發展說白了就是國營、民營、外資企業三股勢力的鬥爭史,至今依然。相比國營企業出身正統以及外資企業實力強大,民營企業家們除了敏銳的嗅覺和頑強的鬥志之外真的拿不出什麼與對手抗衡。然而正是這樣一個“出身草莽,不無野蠻,性情漂移,堅忍而勇於博取”的群體,令人難以置信地讓自己的企業在體制外壯大,在資源、市場、人才、政策、資金甚至地理區位都毫無優勢的前提下實現了高速成長。這其中自然有機遇問題,也迴避不了原始積累的灰色性,但毋庸置疑的是民營企業家在開創事業的過程中所展現出的一往無前的氣質,對我們年輕人的成長更具借鑑意義。我突然想到一個人——史玉柱。和大部分中國人一樣,我向來都把“史玉柱”三個字視作黃金搭檔、腦白金的代名詞,可如今讀了書中關於他的故事,看到一個“巨人”閃耀登場、迅速覆滅、然後頑強重生的過程,看到一個民營企業家絕不言敗的傳奇人生,心裡竟生出幾分敬佩。失敗、挫折是人生無可逃避的課題,對於成功、順利的嚮往甚至會加大解題的難度,那麼,在前途未知獨自前行的人生路上,又有幾個人能交出史玉柱那樣的答卷呢?

  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撇開中國企業的具體案例,改革開放以來國家意志的變動軌跡對於個人的發展也是有所啟示的。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到蘇南模式溫州模式再到可持續發展,從無條件保護國營企業到大規模推廣國退民進再到國家堅決壟斷命脈行業,從開放沿海城市到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到成功加入世貿組織……一路走來,雖然政策設計常有反覆或者模糊不清的情況,政策效果也常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國家為完善體制機制的努力並沒有白費,且改革的意志無可阻擋。反觀我們自己,從蹣跚學步對人生作出第一次嘗試那刻起,不也是踏上一條無可回頭的成長之路嗎,註定要不斷地接受考驗、不斷地走岔走彎,併為此不斷地調整自我、不斷地明確目標。其實我們的人生同樣是“摸著石頭過河”,就像國家的改革實踐那樣,經歷過諸多次激情嘗試後才能夠把準方向穩步前行。只不過個人對未來的預期無法與國家相比,所以我們還要懂得“三十歲之前做加法,三十歲之後做減法”的道理。當我們不再年少青春,不再敢說“大不了從頭再來”這句話時,我們就必須學會理性思考並慎重選擇,以對人生負責任的態度,將有限的精力投到自己認定的事業中去。

  閱讀《激盪三十年》,無疑是一個百味雜陳的體驗過程:親切,因為和這段歷史有25年的交點;陌生,因為向來處身事外不問天下;激動,因為青春的躁動被企業家的故事挑弄起來;遺憾,因為匆匆走過一個充滿機遇的年代。所幸的是,作為一個小人物我至少沒有在改革的跌宕沉浮中成為犧牲品。90年代末的基金黑幕給大眾留下的教訓是慘痛的,它提醒小人物們千萬不要被財富左右理智,集體的瘋狂可以瞬間叩響天堂之門,但必將猛地跌進地獄之淵。在此我並沒有給出價值判斷的意思,每一個人都有權利選擇參與歷史的方式,每一種方式又都暗示著歷史的必然選擇,然而就像湖光千色,水波是冷的那樣,光陰百代,時間也是冷的。時間會冷卻所有的喧囂和躁動,只留下有秩序有理性有韌勁的力量,穩穩推動歷史前行。如果這麼講,曾經波瀾不驚的生活倒勉強可以算是有秩序有理性有韌勁的了。只希望下個三十年,我們這些小人物能多一份熱情和自信,以及對這個時代的擔當。

  激盪三十年讀後感8

  本書一大特點為作者文筆出彩,讀來朗朗上口,頗有韻味。

  本書為下部,介紹中國企業1993~2008發展歷程。其中國企、外企、民企三者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所有的發展均起源於改革開放的偉大試驗。

  國企:力圖提高效率,擺脫體制束縛。它背靠雄厚的國家政策和資源支撐,處在得天獨厚的競爭高位,最終靠強勢的壟斷戰略實現巨大成就,數家壟斷國企位於世界五百強前列。

  外企:在稅收、用工和土地政策上享受了優惠,繼而在行業准入上優先,然後又在壟斷領域的開放中獵取驚人的利益,在中國的發展可謂順風順水。

  民企:與前兩位相比,民企的發展可謂歷盡艱辛。而它又對中國的體制變革貢獻最大。民企發展幾乎沒有任何資源扶持,成長受到多重侷限,並每每在宏觀調控時刻成為整頓和限制的物件。民企擔當著改革先鋒的角色,並承擔著改革的政策風險。在它們的行為被政策認同之前,它們既是計劃體制的突破者,又是現行制度的違規者,不得不遊離在合法與非法的灰色地帶。無數民企的悲劇就發生在這裡。有些企業家的成功不是因為政策,而是因為他們無視了政策的存在,敢於闖灰色地帶。這是中國獨特環境下的獨特產物。

  企業的成功最大的體現在於進入“世界五百強”榜單。中國企業經歷了多年追逐之後也成功進入了這個榜單。但令人遺憾的是,進入這個榜單的中國企業中沒有一家是在完全競爭領域中誕生的。這些企業因制度安排而成為了市值最高、最賺錢的公司,卻沒有積極的企業文化,沒有文明的管理思想,沒有強大的核心技術。他們有的,只是壟斷。

  中國企業的成長過程中受到了兩大方面的限制,一是產權的模糊,為些消耗了企業家大量的智慧並直接導致決策的迂迴;二是沒有應有的金融支援,無法在最合適的時候完成偉大的跨越。在完全競爭領域成長起來的中國企業無一不受其中之一的困擾。所以說,產權制度的畸形和體制的落後是造成中國企業無法完成世界級跨越的重要根源。

  激盪三十年讀後感9

  吳小波的激盪三十年讀完有一段時間了,早該些感想了,現在把欠賬補回來。

  這書其實寫的很好看,而且夾雜了作者的一些傾向。

  我看完後最大一個疑問是,中國的改革之路該怎麼走下去?按=作者的說法,改革三十年其實就是國有制逐步的退,個人所有權不斷的進的一個過程。改革已進入深水區,目前的壟斷性國企將如何進一步改革下去。

  在所有權,經營權不同的情況下,企業如何發力成為世界性企業?按照作者的想法,無解。若管理者僅僅有經營權,順利時無所不為,但不順利時由誰承擔責任,或者說管理者會不會負責?這一點我承認作者所想,人性是自私的,不是自己的所有權,不會盡全力去拼搏,這不僅僅是國企的問題,而是所有百年老店的問題。國外的百年老店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或者說如我所想,他們也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因為企業有它的生命期,過了成熟期自會消亡。

  最近看到一些報道,說中央有意圖將國有企業分為兩大類,社會保障型企業,例如石油,通訊,金融,公用事業等,這些將會一直壟斷下去。另一類將會發展成競爭性國企,增強它的競爭性,實現用進廢退,不行的就破產。我比較贊同這種思路,至少部分的會再次實現國退民進,但也有一點憂心,當國企退無可退時,當石油,金融嚴重阻礙了整個經濟的發展,那時我們又當如何處理?

  激盪三十年讀後感10

  閱讀《激盪三十年》,是一個百味雜陳的過程,帶入感、激動、憤青乃至莫名的悲壯,直至最後一頁。帶入感,因為對這段歷史有交集或者說自己就是伴隨著這個時代成長起來的,清晰地記得自己上大學時還需要帶糧票,那時學校食堂的饅頭也才3分一個,及至後來的中關村興起、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股市狂熱,再到當下的移動網際網路,回憶沒有任何門檻;激動,主要是被企業家的故事挑弄起來的熱情以及由此而引發的躁動;憤青乃至悲壯,則更多地是看到種種失敗以及背後無以言盡的曲折痛苦,特別是這種失敗背後的體制和時代原因,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無奈與無力感。

  三十年改革開放的目標是實現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艱難轉型。不可否認的是當市場的主體已經實現了從產品生產到商品生產再到資本運營的階段,對於經濟的管理卻還在計劃與市場的泥淖中拉鋸。為每一個改革的失敗者惋惜,為每一步歷史的跨越感動喟嘆。這是令每一個瞭解、歷經這段過程的人心潮澎湃的三十年。空間跨度如此之廣,所述人物、事件如此豐富詳實,《激盪三十年》展示給我們的是中國改革程序中的成敗得失。當年那些曾轟動一時的爭論或者個案在今天的一代人看來,或許早已成了歷史的飯後談資,但當我們透過時光的長河以另一種方式觸控曾經離我們很遠卻又分明很近的中國改革史,一種悲情油然而生。在時時因為好奇而掰開手指計算1978-2008那三十年裡每一個充斥著原始資本積累中不可避免的血腥和銅臭味道的故事時,這種震撼又遠遠超出聽故事所能得到的快感。這是從骨子裡流淌著中國人不屈躁動血液的三十年。

  1978年以後中國企業的發展史就是國營、民營、外資企業三股勢力的鬥爭史,至今依然。三十年間市場主體的力量變換與博弈,是文中最為精彩的演繹。在時光的推進中,我們看到國有企業、民營企業、跨國企業在中國的大地上縱橫捭闔、異彩紛呈。相比國營企業出身正統以及外資企業實力強大,民營企業家們除了敏銳的嗅覺和頑強的鬥志之外真的拿不出什麼與對手抗衡。法律的壁壘、政策的障礙、民眾觀念的落後、媒體過猶不及的關注和利潤最大化的貪婪本性,更是常常使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身敗名裂,成為後來者的墊腳石。然而正是這樣一個“出身草莽,不無野蠻,性情漂移,堅忍而勇於博取”的群體,令人難以置信地讓自己的企業在體制外壯大,在資源、市場、人才、政策、資金甚至地理區位都毫無優勢的前提下實現了高速成長。這其中自然有機遇問題,也迴避不了原始積累的灰色性,但毋庸置疑的是民營企業家在開創事業的過程中所展現出的一往無前的氣質。

  歷史的洪流滔滔而過,作為後來人,我們回顧歷史,總會有千般感觸,也只有後來人的事後諸葛亮,才能查覺到歷史的冷酷,理解重大事件當事人的喜悅、辛酸和進退維谷。中國過去的三十年是高呼改革的三十年,政治、經濟和社會中的變化起伏可謂波瀾壯闊,“當這個時代到來的時候,銳不可當。萬物肆意生長,塵埃與曙光升騰,江河匯聚成川,無名山丘崛起為峰,天地一時,無比開闊。”吳曉波以此作為題記確實恰如其分。每一個人都有權利選擇參與歷史的方式,每一種方式又都暗示著歷史的必然選擇,然而就像湖光千色,水波清冷,光陰百代,時間亦然。時間會冷卻所有的喧囂和躁動,只留下有秩序、有理性、有韌勁的力量,穩步推動歷史前行。

  隱約中,我們感到今天所處的環境從某種維度上恰如三十年前的中國,機會與挑戰並存,舊的秩序不再適用,新的秩序等待肇始。無論是國家、企業乃至個人,都不是一個完全理性的存在,都會茫然、猶豫甚至犯錯。但是隻要堅持方向,有勇於開拓創新、推翻自我的精神,前景一定光明。甚者,唯有如此才有新生的可能。而身處其中的個體,如何調整自己、設定個體的方向則各有主張。是堅定跟隨外部環境,享受政策紅利,還是執著於自己認定的方向,等待風口的到來,相信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選擇。

  無論如何,可以肯定的是不同的觀察角度導致了不同的判讀,猶如盲人摸象,每個人都自以為憑藉火眼金睛看到了未來。於是,流行在各個微信群裡的文字被反覆轉發,肆意解讀。大多數人都在充滿興奮地傳遞各種觀念,卻在幾個月後發現仍然在同一漩渦裡,彼此強化處在所謂前沿的感覺,遙遙地看著新大陸,卻沒有一支安全穩妥的艦隊。

  激盪三十年讀後感11

  這段時間裡,我沉浸在這本《激盪三十年》中久久不能自拔。作者吳曉波先生站在國際視野的高度,透過民間觀察的角度,用真實和激情相交融的優美文字,整體和個體相結合的描述手法,將一部改革開放30年的中國企業發展史清晰地呈現在讀者面前,客觀、全面、細緻、生動地再現了幾代企業家在歷史創造中的激情與迷惘、喜悅與傷痛、成功與沒落、經驗與教訓。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借用這樣一句頗為矛盾的話語可能的確反映了1978到2008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歷程。

  作者按照編年的體例介紹了改革開放三十年每年出現的重要事件或現象,並歸納出這些事件或現象的原因,並在每年都附上一個典型的案例介紹,如廣為人知的禹作敏倒臺、健力寶的沉寂等。可以說頗有當代中國經濟資治通鑑的感覺。作者以尖銳的視角幫我們概括了中國這三十年這樣一個發展模式。

  改革開放早期、初期,在國家呵護和政策扶植下一批國營企業拔地而起,茁壯成長,但當時代漸漸步入改革開放成長期後,國家開始放手這些溺愛的“孩子”時,他們開始掉隊了,他們原有的市場開始不斷遭到自主能力更強的民營企業和私有企業的猛烈蠶食,有些國企甚至砰然倒下。這10多年間,國營企業、私有企業、以及股份制公司的興衰變化,中國的經濟發展帶有強烈的政府和民營資本博弈的色彩,改革之前,政府掌握了基本上所有的經濟資源,而改革便是讓民營資本一步步向國有經濟領域發起進攻,這其中有成功,有失敗,有掙扎,於是便有了書中一個又一個的故事。

  中國企業的三十年曆程,有多少激動人心的輝煌,就有多少令人揪心的隕落。過去我們講,“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但現在我們發現,中國絕大多數的企業只能各領風騷三五年,一時風光無限,不久就銷聲匿跡。即便是一些巨型企業,也難以倖免地經歷了從神話到噩夢的輪迴,“泰坦尼克現象”此起彼伏。究其原因:正是在這個激情年代中,中國企業界和企業家形成了一種非理性的市場運營模式和思維,湧動在激情之中的那股不可遏制的投資和擴張衝動,上演了一出令世界矚目的中國企業崛起大戲,可也正是這種過度氾濫的激情把中國的市場推向了新的無序和盲動,使如今的中國市場呈現出非線性的迷亂態勢。更要時刻警覺的是,一旦我們因盲目自信、自我膨脹、急功近利而喪失理性,就有可能撞上那足以令船毀人亡的冰山一角。

  這本書讓我深深地懂得了兩個道理,時勢造企業,識時務者為俊企業。在中國特定的國情背景下,事業要有所成就,一定要及時關注中央的政策走向,把握歷史的風向,因為根據“叢林法則”——存活下來的物種,不是那些最強壯的種群,也不是那些智力最高的種群,而是那些對變化做出最積極反應的物種。只有能夠不斷適應政策及時代變化的企業才能長治久安,才能長盛不衰。企業這樣,人亦如此!

  讀罷《激盪三十年》,不禁讓我想起《三國演義》中的卷首詞《臨江仙》中那句“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三十年的中國企業史,在歷史的長河只能算是很短的一段,但由於處在改革開放這個時代背景中,卻顯得尤為不平凡。在歷史的機遇面前,有人窺見先機,一躍而起抓住了機遇,獲得了飛躍的發展和急速的膨脹;有人隨改革的程序,在不斷廓清思路的拉鋸中起起伏伏;亦有人始終站在政策的前端,撈取著轉型時期中國經濟的厚利;還有更多的人,他們以自己的勤勉、奮鬥在這個英雄的年代,大寫英雄的歷史。作者的寫作目的`絕不是簡單地為這段高歌猛進同時又充滿曲折的30年商業史歌功頌德,恰恰相反,他正是要用飽醮激情的筆觸,“在事實和理性的層面上抽絲剝繭”,為我們揭示“一個空前複雜而大半面目未清的時代”。同時也告誡我們,在進入改革發展事業的“深水區”,更要摒棄早已氾濫的激情和“自我崇拜的熱焰”,以一種更理性的思想狀態,更良好的職業操守、更奮發的拼搏精神,努力走向希望的春天,真正成就企業的不朽。

  激盪三十年讀後感12

  新中國成立至今,已有六十年有餘,若以1978年召開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分界線,則前後兩個時期剛好在這六十年中各佔三十年的時間。而我出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三十年來所生所長的環境正是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經濟取得飛速發展的年代。對於新中國成立的前三十年,我對那個時代的認識只能來自父輩的描述以及歷史課本,而這最近的三十年,卻是親身經歷並體驗著國家、社會乃至身邊的生活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改革開放的前些年正值懵懂孩提時代,對於很多那個時代所發生的事情並無太多感觸,但是當讀到吳曉波先生所著的《激盪三十年》一書時,卻如同又被打開了一扇時光之門,讓我回歸到那個時代,重新審視了從改革開放至今我國改革開放波瀾壯闊、激盪人心的三十年曆程。

  《激盪三十年》這本書主要為我們描述了數百位中國當代著名的企業家們在1978年至2008年的三十年間的奮鬥歷史。文中真實記錄了改革開放這三十年來,代表著中國改革開放縮影的這些企業家的成長曆程。其中不乏王石、劉永好、任正非、柳傳志、史玉柱這一代人的發家史和奮鬥史,也有像丁磊、陳天橋、馬雲、江南春、求伯君這樣在當代中國IT界叱吒風雲的精英人物。同時,也詳細記錄了年廣九、孫大午、褚時健、牟其中、唐萬新、禹作敏、張國等人在改革開放過程中的命運沉浮錄。時至今日,無論這些曾經叱吒風雲的名人是成為福布斯富豪榜上的翹楚,又或是鋃鐺入獄成為階下囚,又或是泯然眾人成為一個普通老百姓,《激盪三十年》都將他們作為這本書中一個個鮮活的例子,用他們的成功或者失敗之路勾繪出一幅白描版的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畫卷,同時,也為世人講述了一段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崛起的歷史。

  《激盪三十年》這本書之所以能夠引人入勝,在於它既不是空洞無物的歷史書,也不是虛擬縹緲的幻想小說,正是一個個真實而鮮活的個人經歷,栩栩如生而又樸實無華的將中國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歷程記錄了下來。作者理性的站在各位普通企業家的角度,以一種完全不同的視角分析了這些企業家的崛起史或是從成功走向末路的過程。這樣,就為廣大讀者提供了一種新的視角,從這些活生生的例子中,我們才真正瞭解到了衣著光鮮的成功者背後,也曾付出無數不為人知的艱辛和努力,更加了解到這些創業者成功以後面對各方面出現問題時的種種困境。也許我們並不能深層次的去挖掘到導致這些問題出現的真正原因,但是起碼我們透過這本書,真正還原了歷史,感受到了那個時代。而這,恰恰是當今很多青年人所缺乏的。我想,吳曉波先生是否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才以這樣一種特別的方式,意在提高大家關心、瞭解國家經濟發展歷史的興趣。事實上,這本書的確做到了這一點。

  同時,透過這本書中對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回顧,透過這些各種各樣的現代中國企業和企業家的成長和發跡史,我們可以看出,一方面:時勢造英雄,這些風雲人物跌宕起伏的命運離不開時代的大形勢,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無古人並無成功的道路可借鑑,因此在這個改革的過程中,正如嬰兒蹣跚學步,需要不斷調整自我,不斷明確目標,這樣就不可避免影響到個人發展的道路;另一方面:先學會做人才能學會做事,個人的性格和為人處事的方式是決定是否能夠成功的關鍵因素。改革開放是對受數千年封建主義思想緊緊束縛的人性的一次解放,但是並不意味著做事可以完全自由主義,如果不能堅持基本的價值觀、道德觀,在改革的過程中急功近利不擇手段,則最終必然要走向旁門左道甚至鋃鐺入獄。

  以上是讀完《激盪三十年》後的一點點感觸,我想再過三十年來讀,《激盪三十年》仍然是一本好書,不僅在於其以紀實手法描述了改革開放三十年這段激動人心的歲月變遷,更在於它激發了青年人對國家經濟發展史的興趣。

  激盪三十年讀後感14

  掩卷沉思,這本書令我印象深刻、時常回味和思考的不僅僅僅是紛繁的事件和卓俊的群雄,而是以下幾個問題。我想,這也是作者的高明之處,他明白在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他不以自我的結論來圈囿別人的思想。作為宏觀經濟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系統、宏觀、冷靜地思考這些問題,對於我們進一步把握規律、趨勢和大局,做好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就應會有所裨益。

  一是三十年改革開放的目標是實現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艱難轉型。不可否認的是:當市場的主體已經實現了從產品生產到商品生產再到資本運營的階段,對於經濟的管理卻還在計劃與市場的泥淖中拉鋸。就好像兩隊接力賽,一隊已經跑到了第三棒,另一隊還在進行一、二棒的交接。這是值得深思並需要急切加以改變的問題,只有這個問題解決得好,才能說是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有助於解放生產力而不是束縛了發展的活力。

  其次,三十年間市場主體的力量變換與博弈,是文中最為精彩的演繹。但它不是明線,明線是時間。在時光的推進中,我們看到國有企業、民營企業、跨國企業在中華的大地上縱橫捭闔、異彩紛呈。這三大力量究竟誰優誰劣,誰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誰更能代表未來經濟發展的方向,誰更維護了大多數中國人的更長遠的利益,作者沒有說明,我也難以做出誰是誰非的簡單的兩分法的結論。這個結論需要每個有獨立思考和決定潛力的人來做出。就應說,這三大力量在中國經濟發展史上都做出了並正在做著巨大的貢獻,正確地評價它們的作用有助於藉助這三方力量正確地發展我們的經濟。但是,蛋糕只有一個,而他們都想多切一點。於是,不絕於耳的就是它們各自對對方缺陷的批駁。說白了,是利益之爭,是市場份額之爭。作為宏觀經濟的管理者,明確了這些,對於那些聒噪自會作出明斷。

  三是改革程序中的企業家命運值得我們悲憫和關注。改革就是突破,突破不合時宜的觀念、法律、政策的障礙。而企業家作為市場中最有活力的人群,他們思想活躍、思維敏銳,能看人所不能看到的,想人所不能想到的,處處佔領高地、獨得先機,這是他們的優勢。然而,法律的壁壘、政策的障礙、民眾觀念的落後、媒體過猶不及的關注和利潤最大化的貪婪本性,常常使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身敗名裂,成為之後者的墊腳石。中國歷史上是個抑商的國家,然而步入全球經濟、實現和平崛起、完成復興偉業,無不需要優秀的企業家去陌生的國度開疆闢土。因此,如何發現、培養企業家成長,使他們在追逐利潤最大化的同時揹負上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性的職責感,使追逐財富、創造財富成為一種快樂、一種成就而不是萬惡之源,也是一個需要正確看待和引導的問題。

  第四,核心技術始終是中國製造的軟肋。技術在古代被視為奇技淫巧,從業者“工”也被排在士、農之後,社會地位僅高於商。對於技術的重視就應是從建國後完整的工業體系建設時開始的,但我們的技術分層就像是中國的勞動力分層,有尖端的科學家和低端的農民工,就是缺少中端和高階的技師和工程師。我們的宇航員實現了太空中漫步,與老百姓生活質量息息相關的家用電器的核心技術卻沒有一項是中國自我的。實踐已經證明,核心技術是買不來、引不進的,不是我們不想要,是人家不願給。核心技術是科研人員智慧與心力的結晶,它需要全社會對領先技術、產品的選取和支援,更需要科技人員沉靜而不浮躁地攻關克難,還需要商家不以價格為利器而赤膊上陣。但一項新技術的發明與創造,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當中國的產品以其質高品優走向世界的時候,期望中國的技術也能在自我的產品中佔一點份額。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