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群眾工作心得體會(通用13篇)

基層群眾工作心得體會

  基層群眾工作心得體會(通用13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基層群眾工作心得體會(通用1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基層群眾工作心得體會1

  實施全省“十百千萬”幹部下基層駐農村、在黨員中開展“理想、責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動是當前的重要政治任務。在活動中,我被列為首批19名駐村幹部之一派駐xx,這是鎮委對我的信任和關心,也是鎮委對我的考驗,我一定不負重託,努力工作,認真完成各項工作任務,不辜負組織對我的信任。

  自12月20日全鎮召開實施全省“十百千萬”幹部下基層駐農村、在黨員中開展“理想、責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動動員會後,我與其他駐點幹部一起參加了全市召開的組織幹部下基層駐農村和開展“理想、責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動動員大會和培訓班的學習,透過動員會議、集中培訓和認真思考,我明確了組織幹部下基層駐農村和開展“理想、責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動的重大意義,思想政治素質有了顯著提高。

  一、實施全省“十百千萬”幹部下基層駐農村和開展“理想、責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動具有遠大的戰略意義

  實施全省“十百千萬”幹部下基層駐農村和開展“理想、責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動是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深入推進固本強基工程的重大決策,是把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引向深入的新舉措。結合我鎮的實際,我認識到,開展兩項活動是建設生態科技鎮、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保證。改革開放以來,我鎮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為我鎮的改革發展和穩定做出了巨大貢獻。但面對上級的要求,基層組織和黨員隊伍還存在一些不適應的地方。有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戰鬥力不強,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影響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農村基層的貫徹落實。抓緊解決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隊伍中存在的問題,使基層黨組織政治更加堅定、組織更加堅強、作風更加務實、制度更加完善;使廣大黨員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增強執政為民責任、提高促進發展能力、塑造乾淨幹事形象。組織幹部下基層駐農村、開展“理想、責任、能力、形象”教育,正是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而採取的重大部署,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重大的現實意義。

  二、實施全省“十百千萬”幹部下基層駐農村和開展“理想、責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活動開始後,我回到xx進行了調查,廣泛聽取了幹部群眾的意見,初步掌握了廣大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我的體會是,實施全省“十百千萬”幹部下基層駐農村就要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幹部下基層要“身下”兼“心下”,要深入基層進行調查研究,傾聽群眾的心聲,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做老百姓貼心的好朋友,贏得群眾的信賴。同時,要進一步接受發展是硬道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解放思想、艱苦奮鬥的再教育,在思想作風上要有新的提高。

  透過學習,我進一步領會了實施全省“十百千萬”幹部下基層駐農村的意義,明白了“下去做什麼?”的問題。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在鎮委的領導和指導下,著力抓好以下幾件事情:第一,認真搞好調查研究。找準存在的突出問題,找準工作著力點和突破口。作為整改的重點,提出了整改的具體措施和辦法。做到近期打算與長遠目標相結合;第二,協助當地黨組織整頓好軟弱渙散的基層領導班子,班子整改與個人整改相結合。同時要督促落實好村幹部基本待遇,調動好他們的工作積極性;第三,抓好基層矛盾糾紛的排查調處工作,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協調有關職能部門開展專項整治,積極化解群眾矛盾和糾紛,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第四,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建立責任制,健全規章制度,把任務落實到人,形成“人人肩上有重擔,項項任務有人抓”的工作格局。把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貫徹落實好,把上級黨委和政府部署的各項任務完成好。

  基層群眾工作心得體會2

  照鏡子是日常的一種動作,是人們追求美好的一種行為。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現實中,每個人照鏡子的角度都不一樣,筆者認為,從一個領導幹部的角度來說,需著重看三點。

  一是先看氣色好不好。一個人的氣色是其精氣神的體現,或榮光滿面、神采奕奕,或蒼白如紙、氣血不足。一名幹部的氣色,既是身體健康的展現,更反映出其工作熱情和為群眾辦事的激情。氣色好、精神足,思維活躍,辦事的效率自然就高。如何養就好氣色?需要規律的生活、良好的膳食,因此,我們的幹部若少一些胡思亂想、觥籌交錯,多一些清正廉潔、體質鍛鍊,氣色自然不會差。

  二是再看眼睛有無神。所謂“眉目傳神”,所講的就是一個人的眉眼直觀反映出其精神意志情況。從一個幹部的眼神,可看出其信仰是否堅定、目標是否明確。《論語》有言:“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告訴後人要時刻審視自己是否偏離人生的航道。一名領導幹部需要多問自己為了誰?要做什麼?怎麼做?“辦法總比困難多”,解決了思想信念問題,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坎坷荊棘也就不算什麼了。

  三是還要張嘴笑一笑。笑口常開是一種處世態度,是一種良好心態的外在體現。領導幹部為民服務的時候多笑一笑,既能讓自己心情愉悅,也能讓群眾更暖心。微笑,好比一種幹群之間的潤滑劑:幹部對群眾微笑,說明重視群眾、親近群眾;群眾對幹部微笑,說明尊重幹部、信任幹部。若我們的幹部都能改變粗暴的工作方法,多對群眾微笑,就能避免很多誤誤解,我們的信訪矛盾也絕沒有這麼大。

  有一俚語叫“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其實人民就是這樣這一面鏡子,能照出一名幹部到底是誰。自身醜惡,照出來的自然不堪入目;潔身自好,展現出來的必然賞心悅目。黨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會議中特別提到,領導幹部要將“照鏡子”貫徹始終,就是提醒我們的領導幹部明確目標,提升精氣神,多與群眾打成一片。因此,於私於公,多從這三個方面檢視自己,都是每名領導幹部的“分內事”。

  基層群眾工作心得體會3

  作為選調生,我已經在基層工作五個多月了,我對這段時期的工作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總結,同時對基層工作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認識。

  一、此階段的思想工作彙報

  (一)在思想上,不斷加強思想政治修養鍛鍊,加強理論學習,增強黨性,提高政治素質。

  自工作以來,我堅持學習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七大以及十七屆三中全會等重要會議精神,並且有地閱讀有關黨建、及黨員先進事蹟的書籍和報刊等,不斷加強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認識和理解,從根本上提高政治素質,儘快適應鄉鎮各項工作的需要。儘管自己在母校南開的四年裡曾經系統地學習了很多黨的理論知識,但到了基層鄉鎮,我將面臨一個全新的領域和天地,所以要保持一個選調生黨員幹部的先進性,就必須不斷地加強自我學習。

  (二)在工作上,腳踏實地,安於本分,嚴於律已,嚴肅認真,謙虛謹慎,完成領導交辦的每一件事情。

  自從從事黨政辦、組織辦、團委的工作以來,為了能更好地勝任這項工作,一來,深入農村,瞭解農民生產、生活情況,弄清楚當前農村工作的熱點、難點問題,抓緊時間加緊學習業務知識,努力提高理論修養、寫作水平,與同事一道認真做好上傳下達、檔案收發、檔案管理等各項日常工作,熱情接待來訪群眾,能力範圍內及時為他們辦妥各種事情。作為黨政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我嚴格要求自己,注意言行舉止,做到不亢不卑,樹立良好的辦公室人員形象,與同事和睦相處,注意做好團結工作,團結同事,協調好各方面的關係,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二來,作為組織幹事,我積極配合組織委員做好黨委的各項組織工作,同時根據上級要求完成各項組工任務;三來,作為團委書記,我積極籌備共青團高陂鎮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並順利地完成了新一屆團委委員和出席縣第十八次團代會代表的選舉工作,超額完成團縣委下達的09年度重點團報團刊的徵訂任務以及團費的收繳上交任務,工作過程中的積極表現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一致好評。在包村工作中,我認真地做好計生、新農合、非法煤硐和森林防火巡查的相關工作。

  (三)在學習上,堅持做到邊工作邊學習,終身學習。當今社會處於一個以資訊作為重要生產力的時代,誰掌握的知識,誰就擁有了進步的階梯。更何況我作為一名選調生黨員幹部,更需要善於學習,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謙虛好學,多請教領導和同事,學習他們科學的工作方法、優良的工作作風和高超的人際協調技巧。我記得,龍巖市人事局領導在08選調生報到會上的講話:“到了基層鄉鎮,你要忘記自己曾經是多麼的優秀,忘記選調生頭頂上的光環,一切要從頭開始,虛心學習各種農村工作的方法和知識,儘早融入到基層工作隊伍中。”因此,在基層工作中,選調生黨員幹部更需要不斷地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己在所在崗位上的認知水平。

  在取得工作成績的同時,我深知成績的取得和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支援是緊密關聯的,我也明白自己身上還有很多不足,如理論水平不足,公文寫作水平有待提高,工作經驗有待豐富,組織協調能力有待增強。因此,我一定會在今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揚長避短,使自己政治上更成熟,學習上更進步,言行上更符合一個選調生黨員幹部的標準。

  二、基層工作面臨的五個困境。

  (一)困境之選調生在管理上沒有明確的制度。

  沒有明確的管理辦法和實施,使選調生對自己的奮鬥目標沒有足夠的認識,找不到奮鬥方向,從而影響工作熱情。希望組織部門能夠為選調生制定科學的管理制度。

  (二)困境之城鄉生活差距大。

  剛走出“象牙塔”,過慣了城市生活和校園生活,剛來到農村,首先要面對的是艱苦的生活條件,可能出現吃不香、睡不好、住不慣等問題,特別是農村基層各方面的設施跟大城市無法比擬,道路、商店、就醫等各方面在規模、檔次上都有差距。曾經的霓虹燈不再閃爍,象牙塔的日子成為了永久的回憶,眼前只有幾幢破舊不堪的老房屋,簡陋的辦公桌椅……因此,我們要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加快適應基層生活的步伐,實現從“城市”到“農村”,從“學校”到“社會”的轉變。

  (三)困境之語言交流困難。選調生裡面有相當一部分未按照生源地分配,由於工作所在地的本地人習慣講本地話,並且選調生在農村基層工作,接觸的基本上是基層幹部群眾,許多群眾的講話中還帶有濃厚的地方方言,用普通話和基層群眾打交道,無形中有一種距離感,我記得有一次用電話通知流出的計生物件落實“雙查”任務,對方一聽到我用普通話說自己是鎮上的包村計生幹部,就“哐當”把電話給掛了。因此,選調生到農村工作,語言障礙將成為制約選調生工作生活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我們到基層後,要儘早脫離身上的“書生氣”,大膽地、真誠地與基層幹部群眾打交道,儘快瞭解和熟悉當地地方語言,多結識朋友,在交往中瞭解基層、增長見識、學習經驗,使自己迅速完成由“大學生”向“基層幹部”(小學生)的轉變。

  (四)困境之精神寂寞。基層工作,離開了繁華和熱鬧的城市,夜晚也沒有什麼娛樂設施和場所,而鄉鎮幹部晚上的娛樂方式大多是喝酒,而偏偏自己的酒量太差,又會過敏。在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除了同期來的一個選聘生和兩個“三支一扶”的同齡人,能夠說上話的人沒有幾個,出現短暫時期的精神寂寞空虛在所難免。因此,選調生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工作中多和基層幹部交流學習,生活中多看書看報,努力從寂寞空虛的生活中走出來,學會用工作和學習的辦法充實自己的生活。

  基層群眾工作心得體會4

  鄉鎮是行政層級的末端,是黨執政大廈的地基。我有幸做為一名鄉鎮幹部,工作十年來和廣大群眾的打交道中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現與萬千基層幹部一起分享。

  幹工作既要“人情世故”,更要“堅定原則”。

  基層幹部身在基層一線,直接面對群眾,所以密切聯絡服務群眾的重任就落在你我身上。更何況黨的群眾路線就要求我們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一名幹部,就要是一面旗幟;一個黨員,就要是一位先鋒。我們不僅有幹部身份,更要有群眾底色。放下官架子,擺正身段子,在增進與群眾的感情上多下功夫,既要“人情世故”,更要“堅定原則”:我認為“人情世故”是和群眾打成一片的前提,它能讓生活和工作融合,那就是要把群眾的生老病痛看在眼、記在心,尋找時機多關懷、送溫暖,自然而然群眾就會把你看成自己人甚至是親人。

  於是我就和群眾互動,碰到問題一起來出謀劃策,就會讓困難越來越少、阻力越來越弱,使得政策到位、工作落實、任務完成變得輕鬆容易起來。但個別群眾在只為個人利益考慮時也會靠近你、拉攏你,甚至收買你,要你給予照顧時,一定要會劃清原則和人情的界線,處理好公與私的關係,在黨性原則問題上絕不讓一寸、後退半步。那麼你我就會得到群眾信任、獲得群眾點贊。

  幹工作既要“苦口婆心”,更要“甜嘴公心”。

  群眾是個大群體,各式各樣的人從事各行各業,懷著各自的需求要讓你我去服務;群眾整體的素質還是參差不齊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接受能力比較差的事實要讓你我去化解。過去的“苦口婆心”工作方式和耐心不能拋棄,現在的“甜嘴公心”工作技巧和愛心更要流行。“甜嘴”是溝通時掃除障礙的利器,正如“良言一句如春風,吹進人心化堅冰”。我一是主動和群眾打招呼,把群眾看成自己的親人來稱呼,先尊重群眾必得群眾尊敬;二是把生硬的政策儘量的用群眾樂於接受的方式講出來,做到入鄉隨俗、如蜜如餞的語氣很重要,往往事半功倍。

  但“甜嘴”如離開了“公心”這個基礎,群眾就會評價為“口蜜腹劍”,反汙了個人以及黨和政府的形象。我一直秉持為民為公的理想信念來涵養或調整出自己的好心態:“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苦不苦想想紅軍二萬五”;“比比下崗職人和農民工”;“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狄更斯曾言:一個健全的心態,比一百種智慧更有力量。只要擁有一顆小小的“公心”,那麼任何困難都會給你我讓步。

  幹工作既要“多面手”,更要“專一招”。

  上面千條線,你我就要是個“多面手”,爭取做個“全科幹部”。幾十年來我們鄉鎮的核心工作是計劃生育和社會維穩,到現在重心轉移到了美麗鄉村和生態文明建設上,工作政策性越來越強,工作物件的要求越來越高,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寬,這些事實和形勢壓迫你我“學習上要不知足,工作上要知不足”。同時,下面一根針,你我要“專一招”,爭取做個“專武幹部”。“專一招”專在“實”字上。千忙萬忙,不抓落實都是瞎忙;千條萬條,不去落實都是“白條”。所以要自覺踐行“三嚴三實”,在“抓落實”和“善落實”上用“踏石留印、抓鐵留痕”的堅韌及專注去重實際、講實話、做實事、求實效、得實績,讓工作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經得起群眾的評判。

  幹工作既要“問題意識”,更要“過程哲學”。

  為人民服務是我黨的宗旨。在為人民服務中要有“問題意識”,更要“過程哲學”:農保地紅線和農村宅基地需求、農村醫療合作與農村醫療資源、農村留守兒童教育、農村養老服務、農村開發和利用等等的問題,不僅需要你我正確的去面對和思考,更要去正確的引導群眾:歷史無非就是問題的消亡和解決,現實也無非是問題的存在和發展。正如恩格斯所說,“世界不是一成不變的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我們固然有“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但也不能期望萬年之事、朝夕解決。

  如山西右玉十八任縣委書記一張藍圖、一個目標,讓不毛之地變成塞上綠洲,就是“過程哲學”的註解。但個別幹部只求政績,恨不得什麼問題都在他手中解決,開空頭支票、喊誇張口號、求“一招靈”的萬能良藥,做起秀來是“短、平、快”,汙了黨員形象、害了地方發展、壞了國家建設。我直面問題,做一分是一分、做一寸是一寸,今天變一點,明天再變一點,持續地進步,讓群眾看到和感到發展還是大有希望的。

  風雨多經人不老,關山初度路猶長。我工作十年,調過四個鄉鎮,幹過後勤、社會綜合治理、司法、信訪、禁毒、計生、人民武裝等工作,這些經歷不斷的豐富和充實自己,讓我也獲得過市級和縣級的一些榮譽。但金盃銀盃不如群眾的好口碑,所以我還會一邊工作一邊總結,時刻鞭策和完善自己的行為,努力用好心態、好思維、好眼光、好身手在基層的大舞臺上繼續做點實事、發點熱光。

  基層群眾工作心得體會5

  我有幸參加了組織舉辦的"清華大學-江西省教育系統領導幹部公共管理高階研修班"。可以說,這期研修班起點高、模式新穎、效果良好。整個課程體系設計科學合理,既關注了當今公共管理和理論前沿,又關注了教育管理的工作實際,既有前瞻的視野,又有豐富的案例分析。雖然本期研修班只有短短的17天時間,但我覺得感觸很多,收穫也很大。下面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彙報一下個人的感受:

  一、拓寬了視野,開闊了眼界

  這次研修,我們完成了120學時的課程計劃,22門課程基本涵蓋了公共管理專業應涉獵的主要領域,從宏觀經濟學、危機管理、公共管理、公共財政、公共政策、教育管理到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人力資源管理、媒體新環境及應對策略、領導語言藝術、資訊科技等等,內容覆蓋面廣,資訊量大。聆聽了教育部有關官員及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人保部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中國教育電視臺等知名專家教授的授課,領略了名師的智慧和風采,老師們學貫中西、博古通今,知識淵博、理念精深,在各自的研究領域都有獨到的分析和精闢的見解,他們精彩的講解不時閃爍出智慧的火花,使我的思維理念不斷地受到新的衝擊,從而進一步理清了思想認識上的誤區,解開了許多工作、學習、生活中的迷茫和疑惑,大大地拓寬了視野,開闊了眼界。正所謂:聆聽的是智者的聲音,感悟的是知識的力量;學到的是管理的精華。

  二、增長了知識,提升了能力

  一是學習了很多科學的管理方法。如中國人民大學侯景新教授的"傳統文化與現代管理"、中國人民大學周石教授的"高績效團隊建設"、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李克實教授的"公共部門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國際關係學院郭惠民教授的"突發事件處置與危機管理"等專題講座都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可以說,透過這次研修,切實地增長了管理知識,增強了工作自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管理能力。"管理的一半是科學,一半是藝術","管理的一半是科學"指的是管理的制度要合理、科學,即既要符合當前的教育方針政策,又要適合本校的實際情況。"管理的一半是藝術"指的是學校的管理要講究技巧。即要"善管巧理"。它告訴我們,只有把合理的制度和管理的技巧兩者合二為一,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可以預見,在培訓期間所學到的這些先進的管理方法,必將給我今後的工作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

  二是學習了很多新穎的思維方法。如"中國基礎教育辦學現狀、熱點和發展趨勢"、"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宏觀背景與戰略選擇"、"公共財政學"等講座,從不同的研究領域出發,以不同的研究視角,展現了許多新穎的思維方法,這些新的思維方法,是在既符合政策法規和教育規律,又充分結合自身實際的基礎上,直面現實困難,突破常規思路,創新解決問題的辦法,達到問題迎刃而解,效率不斷提高,成效事半功倍的效果。實際上,這些思維方式所閃現出的智慧,就是解決問題能力的具體體現。因此,我覺得這些新思路、新方法對實際工作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它使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能夠心態更加自信,思路更加開闊,方法更加靈活。

  三是學習了很多有效的溝通方法。但凡成功的管理者,無一不是善於溝通的好手。作為管理者,一方面加強團隊內部管理,需要與成員溝通,良好的溝通,能夠使團隊成員理解管理者的管理意圖,能夠激大家的參與感和熱情,能夠引導團隊成員朝著共同的目標團結一致,發奮努力。另一方面創設團隊發展的良好環境,要與外界溝通。無論是要爭取領導的政策支援,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還是要贏得外界的大力幫助,這都需要重視溝通,一方面要保持自信、充滿誠意,另一方面要善於尋找雙方的關注點、興奮點和共同點,促進工作的有效推進。

  四是提升了個人修養。如清華大學劉書林教授的"科學發展觀與幹部素質提升"、清華大學李燕教授"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漫談"、清華大學朱漢城教授的"走進音樂世界--音樂賞析"等課程,對提高個人的素養有莫大的幫助。

  三、提高了認識,完善了自身

  在學習中提高,在實踐中成長,這是我這次研修的重要心得體會之一。透過學習,不僅逐步地提高和完善了自己,而且,透過學習,還促進了反思。

  一是要注重提高理論修養。透過這次學習,我深刻地感覺到得自己的教育理論水平和管理理論水平離工作實踐對自身提出的要求差距大。這不僅體現在自己學習的習慣上,沒有養成有計劃、有規律地學習理論知識的習慣,而且體現在自己的學習成效上,既沒有對各種理論做到大量涉獵,擴充知識面,又沒有精讀某種理論,融會貫通,更沒有形成自己獨特的觀點。因此,以後要在學習上更進一步加強,不斷提高自身理論水平,在學習中提高、在學習中成長。

  二是要注重積累實踐經驗。理論是在實踐的基礎上,透過概括提煉而成。專家們的工作經驗和理論成果,都是因為他們不僅勇於實踐、不斷探索,而且是因為他們善於總結,注重積累。因此,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要注意收集、總結、提煉成功的經驗,使之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方法,並逐步成為自身工作特色,不斷提高工作水平。

  三是要注重提高業務水平。透過這次研修,我深刻地認識到,要做好工作,還需要進一步提高自身業務水平,以適應現代社會對一名管理者的要求。一方面要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要不斷提高管理能力,掌握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益,使學校發展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能夠勇立潮頭,立於不敗之地。

  總的來說,個人的工作能力和思想認識需要在不斷學習中去豐富和提高,培訓和學習能夠讓我們分享更多成功經驗和提高發現和處理問題的能力。透過這次培訓,我更明確了自己在工作中的成長方向,也認識到了自己更多的不足,我會朝著新的目標進一步扮好自己在工作中的角色。

  基層群眾工作心得體會6

  自己認真研讀了市長《著力解決群眾工作的四個關鍵問題》。透過學習,深刻體會到:解決好群眾工作的'理念、感情、本領和標準等問題,對於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促進各項工作開展、黨的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一、執政為民是做好群眾工作的堅實基礎執政為民的是我們黨的生命之基。

  歷史告訴我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絡群眾、黨執政後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黨的權力來源於人民,也只能歸於人民並造福於人民。只要我們全心全意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群眾就會義無反顧地支援我們、配合我們。去年的城建工作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三年大變樣,一年要實現”的任務目標很艱鉅,各級幹部的工作壓力很大,但隨著工作的開展,老百姓看到了“三年大變樣”給自己的生活環境帶來的巨大變化,感受到了縣委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的決心和力度。群眾對我們幹工作的態度發生了徹底改變。從起初的觀望變成了參與,從被動配合變成了主動支援,從不屑一顧變成了全身心關注。從而推動了“三年大變樣”乃至全縣整體工作的開展。當前,我縣正處在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唯有堅持執政為民,一切從群眾出發,才能從群眾中獲得力量源泉,促進工作開展。

  二、真摯的感情是做好群眾的必要條件城市建設和管理工作,不論是徵地、徵收房屋還是維護秩序,都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

  城建、國土、房管等部門每天都要面對群眾。如果沒有對群眾的真摯感情,我們的工作將步履維艱。樹立群眾觀點、堅定群眾立嘗堅持群眾路線,把感情貫穿於群眾工作的始終,是我們爭得群眾擁護和支援的關鍵。在利益調整中,兼顧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妥善協調各方面群眾的利益關切;在工作實踐中,尋找與群眾交流溝通的共同語言,拉近與群眾的思想感情距離,都需要我們帶著真摯的感情走進群眾,用心與群眾交流,用心去傾聽廣大群眾的心聲。今年,我縣將全面打響舊城改造、瀦龍河生態綜合整治等六大戰役。有很多與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工作要做,群眾工作能不能做好關係到六大戰役的成敗。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時刻群眾保持聯絡,帶著感情做好群眾工作,積極搭建與群眾溝通交流的平臺,及時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和問題。

  三、過硬的工作本領是做好群眾工作的重要保障要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光喊口號是不行的。

  “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不解決方法問題,完成任務也只是瞎說一頓。”只有切實提高各級幹部的群眾工作的本領,動真本事,拿硬措施,找到做好群眾工作的“船”與“橋”,才能真正做通、做好群眾工作。面對當前不斷出現的新形勢新任務,我們必須深入研究和把握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新特點和要求,不斷提幹部的群眾工作本領,總結運用以往好的經驗和有效做法的基礎上不斷創新,靈活運用各種辦法和手段,提高群眾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城鎮建設上水平、工業園區建設等關係我縣發展的重項工作涉及群眾廣、問題多、情況複雜。這就要求我們擁有一支群眾工作本領紮實、過硬的幹部隊伍。全體幹部要切實提高群眾工作本領,特別是基層幹部、一線幹部把身子沉到底,把腳板踏實,面對徵地、拆遷等困難大、矛盾多、協調難的群眾性工作,要不縮、不推、不避,一門心思撲上去,提高自身宣傳、發動、服務、引導群眾的本領,增強調解、溝通能力,把群眾工作做好。

  四、群眾滿意的標準是做好群眾工作的根本目標改善人民生活條件,提高群眾生活水平,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也是衡量我們黨一切工作的重要標尺。

  如果一件工作做得很漂亮、很完美,卻沒有給群眾帶來任何好處和實惠,沒有讓群眾滿意,那麼可以說這是一件毫無意義的工作。因此,無論做任務事,都要把改善群眾生活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最終落腳點,都要考慮群眾會不會擁護、會不會贊成、會不會滿意,用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援。讓群眾滿意,就要求我們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訊號,把群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參與作為第一路徑,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群眾幸福作為第一追求。各級幹部要牢固樹立“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思想觀念,凡對人民群眾有利的,克服困難也要幹成、幹好、幹出成效。如我縣舊城改造工作雖然牽扯問題多、情況複雜、阻力重重,但是絕大多數舊城區居民是贊成、支援和盼望改造的,所以我們不論付出多大努力都要把舊城改造成為群眾滿意的民心城區、幸福城區。

  基層群眾工作心得體會7

  一是協調關係,適應環境的能力。相對大學校園環境而言,外面的世界確實很精彩,可也很複雜。一個長期在象牙塔中生活的大學生,剛步入社會,從學歷上來講是本科生,而從社會經驗來講只是一個小學生。當初自己就有很多想法比較單純和簡單。步入社會,進入鄉鎮機關當一名基層幹部,面對的人員比較複雜,可謂魚龍混雜。在這樣的環境中,你要生存下去,就必須適應這個環境,必須要有同方面的人打交道的能力,協調好各方關係,積極為自己創造一個好的工作環境。這時,作為新同志必須謙虛謹慎,尊重同志,當好小學生。

  二是獨當一面,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特別是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我當時到鄉政府工作時,是這個鄉有史以來第一個正規的大學本科幹部。作為一個大學生,組織上高看一眼,領導高看一眼、同事高看一眼,村幹部們高看一眼,工作的期望很高。工作一段時間後,就會承擔一些重要的工作。而且工作崗位的變動也會很頻繁,從我自己的工作經歷看,基本上是一年換一個工作崗位,承擔的工作任務越來越繁重。在工作時,不可能老是有領導帶著你,老同志幫著你,一段時間後,你必須獨立思考問題,獨立開展工作。所以,獨當一面開展工作的能力必須儘快提高。

  三是能說會寫,處理日常公務的能力。作為基層幹部,這是最基本也是最要緊的,你聯絡一個村,一個企業,有時下鄉入企業就你一個人,主持個會議、講個話是常事,這時你必須會講。但在基層“講”有個效果的問題,基層幹部群眾感興趣的是大實話,純理論的大套套沒人聽,但你在講基層幹部群眾愛聽的大實話時,還要把農村政策講進去,這就要有水平。還有一個就是寫的能力,我感覺現在作為基層幹部最欠缺就是這方面的能力。農村基層幹部一般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比較強,但叫他把處理的事情寫下來,並且進行總結提煉,這就為難了。現在“寫”這塊的工作,領導重視,上級重視,機關裡也缺乏這方面的人才,很重要。文字組織能力好的年輕幹部,在基層幹部中比較容易突現出來。

  四是把握心態,調整心理的能力。在基層工作中,碰到這樣哪樣的困難和委屈是經常的,這些對你的工作精神狀態肯定有影響,但不可能經常有領導和同志來關心你,同你談談心,幫你調整心態。這時,就需要自己把握好心態,及時調整好工作狀態。

  基層群眾工作心得體會8

  在一間只有不到十多平米的平房裡,我第一次見到老城三老人員。老人個子不高,說起話來中氣十足,本以為老人五六十歲,哪想到老人已經七十歲高齡了。看到躺在炕上的老伴,我關切的問什麼病,老人擺擺手只說一句"老病了"。與老人的聊天一直處於輕鬆、愉快的氛圍之中,老人非常明事理,是一名老黨員了,對國家的政策方針非常瞭解,對縣委組織部"下基層"的活動表示非常歡迎,所以聊起來也非常愉快。"大爺,有什麼困難你就直說吧,看我能不能幫上忙。"邊說我邊看看鍋灶。"大爺,過兩天我給你送些肉吧",老人感動的哭了,斷斷續續的講了他的故事,老人有三個兒子,三個女兒,兒女生活的家庭狀況都不是很好,老人原來一直與二兒子一起生活,前二年因為一些事情與二兒子鬧僵了,結果搬了出來不算,還差點鬧上法庭。父子關係非常緊張,兒子更揚言說不認這個爹。老人說我們生活雖然比較清淡,但比不上與親人不能相認的心更涼,看得出老人一直非常想和二兒子合好。"這個事我有時間一定找你二兒子好好說說",我臨走時把我的聯絡電話留了下來,並囑咐有困難就打電話給我。我要走時,老人依依不捨,感動的一直落淚。

  在往回走的路上,我在想對於青年幹部如果沒有"下基層"活動,我們也許永遠也沒有機會走進這些困難群眾的家,心貼心地感受他們的疾苦,面對面的與他們交流,永遠也不會理解在追求奢華享受的年代,還有這樣一群人們,在感受他們困苦生活的同時,我們的內心也經受著前所未有的洗禮,同樣身為人子的我,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父母呢?是常常抱怨自己父母沒有給自己更多?還是時常因為一些小事與父母堵氣?

  我想我們應該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對於生活心存感恩,就不會有太多的抱怨,與老人相比,我們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要優越得多,但我們心中總懷著不滿情緒,抱怨工資不漲、埋怨工作太累,父母給自己的太少,我們應該捫心自問,是否在本職崗位上已經全力以赴、是否已經習慣了攝取而忘記怎樣回報?在兩種處境之下進行比較,引發了一系列的反省——我們應該學會施愛,懂得感恩。當碰上不順意時,比抱怨更重要的是自己為改變這一切做了哪些努力。感恩之心足以稀釋我們心中的狹隘和偏激,幫助我們度過苦痛和不順。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種種失敗、無奈都需要我們勇敢地面對、豁達地處理。這時,是一味地埋怨生活,從此變得消沉、萎靡不振?還是對生活滿懷感恩,跌倒了再爬起來?英國作家薩克雷說:"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如果我們心存感恩,則可以沉澱許多的浮躁與不安,消融許多的不滿與不幸。我們要感激父母把我們帶到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要感激學校的老師給予我們的教誨與溫暖;感激同事們給予我們的友愛和幫助。讓我們學會感恩,為父母留下一個真心的微笑;學會感恩,為朋友留下一雙支援的友誼之手;學會感恩,為陌生人留下一絲心靈的溫暖。只要我們常懷一顆感恩的心,我們便會發現,生活原來是如此的和諧和美麗!"常懷一顆感恩的心"是這次"下基層"活動給我最大的體會,也給我上了人生中最難忘的一課。

  本文主要從看是否有"紅心",對黨忠誠;看是否有"孝心",對家庭負責;看是否有"良心",對知者感恩;看是否有"善心",對弱者同情;看是否有"廉心",對自己嚴律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看一個幹部的品德如何,首先要看他是不是有一顆對黨忠誠、信念堅定的"紅心"、孝敬父母、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人在家孝敬父母,對妻子兒女負責,在社會上就會尊敬和關心身邊的人,在與人相處中,也會講究道德,這就是所謂的"忠臣出於孝悌之家"、做人要有良心,憑良心做人、憑良心做事,是中國人幾千年來不變的做人處世箴言、觀察一個幹部,要看他對殘疾人、乞丐、特困戶等社會底層弱勢群體的態度,是慷慨相助、心存憂慮同情……

  基層群眾工作心得體會9

  自開展“樹新形象、創新業績”主題實踐活動以來,作為鄉鎮黨委的一把手,我經常性地進村入戶瞭解農民疾苦,解決農民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對農村基層工作感悟頗深,真正體會到:只要把真心掏給農民,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

  雲壇村是雲壇鄉政府所在地,由於高速公路經過雲壇村,而且需要拆遷房子的物件比較集中,這些房子一旦拆除,村容村貌將受到較大的影響,村民顧慮不少,這也是我們鄉政府所顧慮的問題。如何做到使每位村民都滿意,不埋怨,讓他們對政府的工作有信心,這是我們這次拆遷工作的宗旨。

  說服村民是我們工作的第一步,對於安置點的選擇和構建新村工作是後續的重點工作。雲壇村總共要安置78戶305人。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系統工程。為了讓村民儘快住上新房,我們政府透過選擇位置,開山填灘,合理科學地開發網出新村的位置。為了確保新村更規範科學,設計更合理,雲壇鄉特地邀請縣設計專家進行專業設計,還組織拆遷戶到松陽古市、蓮都南山等地參觀考察村鎮建設。這一系列的工作的背後,都是經過我們無數次的與農戶懇談,解說方針政策,消除農民後顧之憂,才確保了高速公路的無障礙施工。

  雲壇村整體搬遷,高速公路構建這個大難題總算攻下來了,從中我深刻體會:“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須知自己也是百姓。”我們只有真正換位為“百姓”,身去聯,心去駐,駐到“百姓”中去“察民情、解民憂”,才能真正瞭解、理解、依靠群眾,幫助和引導群眾。最艱難的事情,只要堅持讓群眾得益,幹部作風轉變,工作方法得當,都能辦成;最尖銳的矛盾,只要走下去,坐下來,也都能解決好。黨員幹部要學會聽群眾說話,這樣才能知群眾的想和盼、缺和憂、怕和怨,才能真正辦好群眾擁護的事情。透過蹲點調研,我認識到作為鄉鎮領導必須明確的以下幾點意識:

  一、服務基層是我們鄉鎮幹部始終要樹立的意識。透過與基層黨員幹部交流,與群眾座談,使我更加了解到基層和群眾在想什麼、盼什麼、需要幫助解決什麼,而這些都是我們指導和改進工作的客觀依據。今年我們將進一步完善班子成員和機關幹部聯絡村制度,切實透過幹部進基層,聯心結對送服務等活動的開展,來推進基層的創業創新。

  二、改善民生是我們鄉鎮幹部始終要做好的命題。在調研過程中,聽到最多的是農村幹部群眾對黨和政府改善民生方面所做工作的肯定,村民建房、關心低保弱勢群體、實施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等,給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但他們期盼著進一步提高生活質量、改善生活環境。所以我們要始終做好的改善民生問題。

  三、難題是我們鄉鎮幹部始終要交好的答卷。透過走訪調研,村專案建設推進難、新農村規劃建設難和各類矛盾糾紛、不穩定因素化解難等一系列問題更加凸顯在我們面前。

  基層群眾工作心得體會10

  《論語》有云:“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用通俗的話說,即要求人們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那麼作為一名青年基層工作者,我們如何做到嚴以律己呢?

  從做人角度出發,首先要多向老同志學習為人處事的方式方法。俗話說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不僅是在家裡,在單位也是一樣。尤其是基層工作中,學習如何與群眾搞好關係,深入群眾,獲取人們信任是群眾路線的基礎。其次,凡事多為他人考慮。我們80後、90後的年輕人,大部分都是家中獨子獨女,時常被詬病不懂得站在他人角度考慮,太過自我。舉個簡單的例子,在一些會議或者活動的時候,年輕的同志常常手機不離手,影響自己不說,還會影響周圍的同志專心聽講。再者,要經常進行自我檢討、自我反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說的是每天要從多個方面反省自我,只有透過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改正缺點,才能獲得進步。

  從做事角度出發,首先要知法懂法、遵紀守法。法律是治國的根本,俗話說,無知者無畏,要做到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必須先要深入學習各項法律法規,依法辦事,為民服務。其次,誠懇接受他人的批評指正。工作中犯些小錯誤在所難免,一定要虛心接納他人意見,改正原來的不足;切忌剛愎自用,諱疾忌醫,造成更大的損失。再者,不隨波逐流,堅守自己立場。當週圍環境出現各種誘惑,我們要時刻將“清廉”二字謹記在心中。周恩來同志在《團結廣大人民群眾一道前進》中指出:“‘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當然這個寬不是沒有原則的。”當週圍行起不正之風,那我們就要斬釘截鐵地拒絕同流合汙,如果他人還是拒不悔改,那必要時我們要勇於揭露,絕不姑息貪腐之風!

  基層工作看似簡單,裡面也有著大學問,青年同志一定要時刻謹記嚴於律己,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從基層颳起清廉之風。

  基層群眾工作心得體會11

  群眾工作路線是我黨發家和發展的傳家寶,既有理論上的成熟,更有實踐上的檢驗。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不管時代怎麼變革,經濟如何發展,但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民本理念不能丟,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不能變,否則,我們就會丟掉執政的土壤、喪失執政的根基。

  “群眾路線”不是紙上寫寫、嘴上說說、牆上掛掛的空洞理論,顧名思義是“路線”其要義重在走。基層幹部是黨直接面對群眾的媒介和視窗,走“群眾路線”的方向正不正、步伐穩不穩、路子寬不寬,關係著民心向背,左右著黨群脈動。

  黨的群眾路線沒有捷徑可走、技巧可挖,要保障不走樣、不走調,基層幹部急需提高三種“走”的能力。

  必須提高走“服務路線”的能力,黨的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就是為人民服務、使群眾得利,我校幹部要真心實意當教師、學生的服務員,在涉及民生、民富、民難的問題上,切實做到“民困我解、民需我幫、民求我應”。

  必須提高走“發動路線”的能力,黨的所有工作和一切發展都需要群眾參與,基層幹部要發揮“宣傳機”和“播種機”的作用,透過建立黨群思想溝通和合理有序反映意見、建議的新平臺,把群眾組織和調動起來,把黨的主張透過法定程式轉化為群眾集體的意志。

  必須提高走“傾聽路線”的能力,群眾的意見和建議是改進黨的領導、實現科學執政的最好助推劑,化解“老不信”需要在思想上尊重群眾,懷揣包容之心,傾聽不同意見,從牢騷話中找尋“表達意境”,從質疑聲中聽出“畫外之音”,在抨擊語裡發現“訴求真意”,很多時候傾聽是最好的溝通,退步是最大的尊重。

  基層群眾工作心得體會12

  做好群眾工作,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環節。只有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願望,解決群眾所需,才能代表群眾利益,贏得群眾讚許。在新形勢下,要做好群眾工作,各級幹部就必須從六個方面入手:

  貼近群眾。幹部能否貼近群眾,是做好群眾工作的先決條件。要貼近群眾,就必須嚴格要求自己,潔身自好,加強修養,做到兩袖清風朝天去,一身正氣於民間,真正塑好形象,立起威望,取得信賴。自身正,有威望,群眾信得過,幹群關係就自然接近,說話才能擲地有聲,產生眾望所歸的作用。反之,得不到群眾的認可和接受,就很難談得上和群眾產生感情。

  讀懂群眾。

  讀懂讀不懂群眾事關找準找不準做好群眾工作的切入點。讀不懂群眾,就不瞭解群眾,做好群眾工作就無從談起,領導幹部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和群眾打成一片,要戒掉官氣,真心實意地與群眾交朋友、做知己。浮風躁氣、蜻蜓點水、淺償輒止、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作風,是與群眾交不成朋友的。交朋友就是要交那些急需黨和政府幫扶關愛的困難群眾。要真正瞭解民心民意,提高工作的認同點,把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上。

  心繫群眾。

  領導幹部要懂得兩個關係:一是魚水關係,時刻牢記人民群眾是水,自己是魚,是群眾養育了自己,沒有群眾就沒有自己,忘記了群眾,脫離了群眾就會一事無成;二是舟水關係。古訓雲:“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領導幹部要時刻明白自己是群眾中的一員,是為群眾工作和服務的,無任何特殊而言,應時時處處與群眾打成一片,產生和諧共振。

  團結群眾。

  在工作方法上要靈活多樣,以“管、卡、壓”為軟著陸,以“活”開群工大門,透過交談、交心、交朋友,做到知民情、解民意、贏民心;要情理兼顧,做群眾工作既要講大道理,又要會議家長裡短的話;要利用典型引路、現身說法、換位思考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做群眾工作、疏通思想,融為一體。

  凝聚群眾

  做群眾工作不能光空對空,而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群眾、吸引群眾。作為一名領導幹部,群眾願不願意跟你走,主要看你會不會引路、能不能當好引路人。如果不能帶領和指引群眾致富,沒有抓經濟、抓發展的本領,群眾兜裡沒有錢,肚子挨著餓,日子不好過,你的招兒再花哨,話兒再好聽,感情再充沛,那也打動不了群眾,這種感情也不可能是真誠的,甚至是虛偽的。只有你方法多、路子活、眼光好,能指引群眾致富,群眾的日子過得越來越舒坦了,幸福了,群眾才會認可你這個幹部,才會鐵了心跟你走,你也才能把群眾凝聚到自己的身邊,你也才會產生感染力、吸引力,這樣的感情也才是最實際、最真誠的感情。

  感召群眾

  做好群眾工作,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真心真意地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使廣大群眾得到最大的實惠。我們必須付之於實際行動,用行動證明我們的工作,證明我們對群眾的感情。幹部要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立足基層,摸透民情,找準癥結,有的放矢,千方百計為民謀利。

  總之,做好群眾工作,需要各級幹部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在日常的工作實際中不斷學習和總結,掌握方法,積累經驗。

  基層群眾工作心得體會13

  新學期開始,由於我負責學生學籍管理工作,前來辦理轉學、休學等業務的家長絡繹不絕。適逢國家實行學生電子學籍管理,初次使用新系統,全國沒有統一的細節要求,各縣區制度不盡一致,學籍管理員技術水平差異大,再加上規範的轉學操作涉及單位多,單位與單位之間距離遠,操作過程程式性強,使得家長要不斷來回奔波在各單位之間,至少每單位往返兩次。於此同時,目前學生“擇校熱“和各校的“控輟保學”針鋒相對,使得學校和家長的行為發生明顯衝突,家長一意孤行,要求轉學,學校不熱情服務,拒絕轉走,更造成了學生轉學難上加難。這時,學生家長來回奔波,怨氣橫生的.來到教育局,既要遵照嚴格的程式,又要巧妙化解家長怨氣,就是我的主要工作,透過這幾天的努力,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是政策清,程式明。 這幾天學校和家長不停得諮詢我關於學生學籍的事情,我覺得首先要政策清,程式明。要針對每個人提出的不同問題,能熟練用上級檔案條款或相關政策規定解釋,要讓群眾知道,應該怎麼去做,為什麼要這樣做,不這樣做會造成什麼後果。等大家瞭解了規定和程式,再麻煩的事情也不會抱怨個人,自然就不會有什麼矛盾衝突了。

  二是“聲音小”,有耐心。 我所說的“聲音小”不是讓你做姿態,給人擺譜,而是以平和的語氣,低緩的聲調,慢節奏的語速,讓群眾覺得你沒架子,不盛氣凌人,講話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同時要有耐心,特別是年齡長的,文化層次低的,要不厭其煩,用打比方的方式,拉家常的通俗文化,解釋政策,講清程式,化解矛盾,疏通心理,要讓群眾覺得你是公正人。

  三是講原則,有感情。 中國人辦事最講感情。做群眾工作,既不可用政策搪塞群眾,讓人感覺你不解人情,也不可放棄原則,為所欲為。在講原則的情況下,一定要體諒群眾的不易,要有同情心,針對特殊的情況,善意的幫忙解決問題。只有大家覺得你是在盡力幫他,是他的知心人,誰會對你發怒?再大的怨氣也就化解了。

  總的來說,和群眾打交道的關鍵是:舉著政策的大旗,站在群眾的立場,理解群眾的心情,用通俗的方法,遊刃於群眾之間。只有這樣,群眾才能認可你,聽你的,從而達到政策的貫徹和落實。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