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觀後感300字(精選10篇)

家庭教育觀後感300字

  觀後感格式

  大體上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由觀而引出感,這開頭部分就好比一條醒目的標語或引子一樣,先交待清楚看了什麼影片,有什麼感想。一般來說,這一部分要求簡明扼要、開門見山,千萬不要繞圈子、賣關子、遮遮掩掩,而是要用肯定的語氣概括地說出感受是什麼?簡單但明確,不含糊,這樣就可以了!不必展開來說。

  第二部分,具體談感受是什麼。我們讀書看電影都有一個過程,都需要一段時間,而我們的感受也是在這個過程、這段時間內一點一點產生的,感受由淺到深,感受由心而發、發自內心,因此要自然真實,有感而發,不要無病呻吟,虛假不實,這樣才能感人,打動讀者。

  寫法上,可採用夾敘夾議的形式,“敘”就是把感人的故事情節或人物形象或詞句敘述出來,“議”就是抒發自己的感受,要有層次地把自己的感情一步一步地推向頂點,得到昇華。

  敘述是簡述,抓住要點,不能太長,否則就有湊字數的嫌疑,再者,這樣也影響文章的結構。

  第三部分,把感受落實到自己的現實生活中去,聯絡生活中的事例來談感受,因為“感”的目的就是要指導我們的實際行動,要不就毫無意義了。具體說來,就是把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所作所為和電影中感動自己的人或事情做比較與對比,找出差距,找出不足,樹立學習的榜樣。

  第四部分,文章的結尾,要對全文內容做個收尾總結,可以進一步抒發理想或希望與祝願,把全文的情感昇華到頂點。

  家庭教育觀後感300字(精選10篇)

  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千萬不能認為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觀後感300字(精選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庭教育觀後感300字1

  讀了這篇文章,我有很多感觸。作為家長的我們,責任是多麼的重大。不僅要在平時做到言傳身教,而且在學習上也要幫助她,鼓勵她,和她一起努力共同進步。孩子的學習,不僅依賴於孩子自身的探索,教師的輔導,也需要家長的參與。家長比任何人都瞭解孩子的興趣與個性,更有可能參與到孩子的學習過程中來。在幫助孩子學習的同時我們也提高了自己。另外,在生活上要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改掉壞毛病。

  作為家長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做榜樣。現在正是孩子的關鍵時刻,我要克服一切困難,幫助孩子度過重要的六年級。我的女兒,你也要多爭氣一點,勤奮再勤奮,媽媽和你一起加油!加油!

  家庭教育觀後感300字2

  讀完這三期《家庭教育》對我的感受頗深。尤其讀完這篇《溺愛》滋生了《啃老族》這篇文章,使我聯想到自己和自己的孩子,聯想到當今社會普遍存在的一種教育觀念。每個父母心中都盼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各方面都非常優秀,掌握更多的知識,去更高的學府深造來適應這個日趨發展的社會。所以一些家長在這一方面做的比較偏激,以為自己的'孩子只要學習好,其他方面可以忽略。在家幫助孩子打點一切,養成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不良習慣。不懂得體諒大人的艱辛以自己為中心。認為這樣做理所當然,日久天長滋養了孩子的惰性和對家長的過分依賴,缺乏獨立思考問題、判斷問題的能力。

  當今社會還存在一種現象。有些孩子在學習上只要有成績,家長就覺得自己的孩子是優秀的其他方面也順理成章同樣優秀,而忽略了對孩子適應社會的基礎和認知能力。到社會後很難適應難以獨立生活。

  家庭教育觀後感300字3

  今天讀了《家庭教育》上的一篇文章《家長要學會與孩子一起學習》,裡面有許多好的做法,值得借鑑和學習。

  其中有一條說到:家長要學會寬容,敢於放棄“完美”。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功利思想驅動下,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常常是情不自禁的追求“完美”。這種完美主義在於其他孩子攀比的過程中,難免對不同層次的孩子的要求過於苛刻,孩子得到的只是父母的嘮叨、不滿、抱怨、指責,長期這樣,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斷的遭到打擊,從而產生了厭煩感。

  聰明的家長都是從孩子的實際出發,密切與孩子接觸,從深切智慧的愛出發,用“賞識”的眼光代替“挑剔”的眼光;用熱情讚美代替諷刺、挖苦,寬容孩子的缺點和過失,認為孩子的優點和缺點都是與生俱來、與生相伴的。於是,家長就會發現和挖掘孩子的優點,用有點去點燃孩子的自信,用自信去點燃孩子對生活和學習的熱情。

  家庭教育觀後感300字4

  今天看了家庭教育裡的一段內容非常有感觸,寫下來分享一下。

  這段內容主要講了五個問號教孩子養成規劃習慣。我家的哲凡同學時間觀念不強,做什麼都很慢條斯理的,看了以後覺得非常適合他做作業慢,拖拖拉拉的,不能合理規劃時間。一問是假期有什麼計劃?二問是想去哪裡放鬆一下?三問是那可能要佔用一天半的時間,你覺得夠嗎?四問是那你制定時間表吧,怎樣才能休息好又能提高?五問是如果沒有完成,你覺得需要多久時間彌補?

  從以上可以看出這是位有智慧、耐心的爸爸,在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規劃態度方面依照這樣一個規律:詢問並引導計劃——制定計劃——實施計劃——監督檢查——修正改善。在上次計劃落實的基礎上,下次適當的延長時間,逐步鍛鍊孩子的規劃能力,不嘮叨只問了五個問題,這位家長就讓孩子養成了規劃的好習慣。

  透過學習覺得做什麼事都要有方法,好方法事半功倍,呵呵,會繼續學習的。

  家庭教育觀後感300字5

  讀了這本書,我真的百感交集,每天我們都在為孩子的成長而操心。當父母的是多麼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成長中能夠一帆風順。健康快樂擁有一個美好的人生。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那麼優秀,我的女兒也是一般,在生活中,打、罵、冷嘲熱諷。有的時候,我們利用母親的權利情不自禁的就把這些都用上了。看了這本書,我深深的覺得我們這種錯誤的教育方式。應該放在一邊,徹底的改變一下了,這樣的方式達不到想要的預期效果。僅此而已,我不會再用這樣的方式。

  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教育不能尊重孩子的天性。這樣的教育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殘酷的、是違揹人性。因此,我們教育起孩子也是困難重重,讓他玩了,學習不進步,不讓玩,還在臉上燦爛花朵般的笑容沒了,真是矛盾的很,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我覺得孩子的童年時快樂無憂無慮的。所以沒怎麼在學習方面管他。結果在一年級的時候就落後,玩與不讓玩做到適度真的很難。

  教育孩子有的時候會很生氣,有的時候孩子進步了,也感覺很享受。和孩子一起生活是一種快樂。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進步,真是一種無法言表的快樂。一種美好的享受。希望我們都在快樂中教育孩子,為了孩子父母都樂此不疲。

  家庭教育觀後感300字6

  讀了《家庭教育》中的一篇叫做“求學的懸樑歲月”的文章,感觸很深。說的是前世界乒壇冠軍鄧亞萍苦心求學直至讀到劍橋博士的艱辛歷程。身材矮小的鄧亞萍剛開始喜歡上打乒乓球時,所有的人都不看好她,但她的父親堅持對他說,你很優秀,真的,後來靠吃泡麵矜持集訓的 她最終靠堅韌的毅力取得了驕人的戰績。

  同樣,退役的她在只認識26個英文字母的情況下靠著頑強的毅力在清華大學讀完了英語本科專業,後又到英國諾丁漢大學攻讀碩士,再到後來就讀英國劍橋讀博士,從對英語一竅不通,到與外國教授用英語熟練交流,從開始的迷茫到後來的挑戰,每一步都是那麼艱難。

  鄧亞萍學業上的成功於打乒乓球的輝煌,其實並非得益於她先天具備多大的天賦。恰想反,在條件對她很不利的情況下,靠內心那對強大的翅膀——毅力去支撐,靠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在人生道路上為自己和他人樹立了一座座豐碑,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人生有涯,知識無涯,不懈追求,走出人生理想之路。

  家庭教育觀後感300字7

  平時,我家爸爸和媽媽經常發生爭執。你瞧,爸爸媽媽今天早晨又發生了“兩伊戰爭”。

  俗話說,“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媽媽理直氣壯,而爸爸卻理屈詞窮。媽媽憤怒地說:“你瞧瞧,這飯都煮成什麼了?今天早晨我多睡了一會兒,你……你就把飯做成這樣了!平時我調到400瓦還掀鍋蓋看看呢,你調到600瓦就不管了,飯都糊了。”爸爸“委屈”地小聲說:“哼,還不是兒子不讓我去。”這聲音雖小,但還是讓我聽見了。我立即反駁:“那你不會調到400瓦啊。”媽媽得理不人,“吃飯了,筷子怎麼沒拿過來?”爸爸把這當作耳旁風,根本不理會。這可把媽媽惹惱了,狠狠地數落了爸爸一頓。爸爸只好連連求饒,方才把媽媽的火消了。

  吃完飯,剛才的戰爭也煙消雲散。媽媽和爸爸好像忘了剛才的不愉快,又說又笑。唉,這就是我的爸爸媽媽。

  爸爸雖有些懶,但有學識;媽媽雖刀子嘴,但卻是豆腐心。他們都是我的最愛。

  家庭教育觀後感300字8

  許多人都說家庭是停泊小船的港灣,是疲憊時放鬆的場所。對我而言,它還給予了我道理。

  “兒子,我帶你去爬山,走。”剛吃完飯,爸爸就帶我去爬山,我又閒來無事就跟了去。沒有多久便到了目的地,我下車看到無法看到盡頭的臺階,有些不想爬了,不過既然來了,我也沒有回頭的理由了。

  “走吧。”我對爸爸媽媽說了一句就向上走。剛開始還十分輕鬆,沒有一點兒壓力,一路上我和爸媽還有說有笑,走了一段山路就慢慢累了,這時我便不再說話節省力氣。大約到了半山腰,我就汗水滿身,沒多少力氣了,就在我想要放棄的時候,想起了一句話: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想起這句話後,我又邁開了步伐,向著山頂繼續前進。

  又走了一段路,雙腿像灌了鉛一樣的沉重,我又想起了“放棄”這念頭,這時,爸爸媽媽卻不斷鼓勵我前進爬到山頂。我咬咬牙,又堅持了下來。最後我終於遙遙地看到了山頂,我加快腳步走上山頂,迎著習習微風,看著山下小小的房子,我突然明白了,只要堅持,就會成功,而身邊的父母也笑。

  家庭帶給了我們很多,不只溫暖和光明,還有道理和信念。

  家庭教育觀後感300字9

  母蟹對小蟹說:“孩子,您怎麼老是橫著爬,為什麼不能直著走呢?”小蟹委屈地答道:“媽媽,我是照著您的樣子走的呀。”這是說,母親必須正直地生活,正直地做人、行事,才能正確引導孩子。

  “不管我死在什麼地方,請不要把我同貴族、名流、富豪們葬在一起,請把我埋在普通的猶太工人、老百姓中間,讓我的墓碑能夠點綴周圍普通的石碑,也讓他們裝飾我的墓碑。”這遺囑出自俄國籍猶太作家肖洛姆·阿萊汗姆的手筆。與這份遺囑一起留給後世的,還有一個厚厚的筆記本,記滿了尖酸刻薄、謾罵詛咒的語言。例如:“吃——讓蛆蟲把您吃掉!”“叫——讓您牙疼得叫起來!”“縫——讓縫衣針扎死您!”……

  原來,肖洛姆幼年失去了母親,父親給他娶了個心腸毒、脾氣壞的繼母。繼母經常用惡毒的語言謾罵他。肖洛姆從不頂嘴,只是躲在角落,把繼母嘴巴里“吐”出的詞語,記錄在筆記本上。後來,他成了作家,在他的作品中,許多咒罵與尖酸刻薄的詞語,都是從繼母那裡“借”來的。

  事實證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往往不知不覺影響著孩子。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鏡子”,想孩子成為怎樣的人,父母首先應是那樣的人。

  家庭教育觀後感300字10

  俗話說:“少年強,則國強!”是的,的確是這樣。你們看,中國這麼大,人這麼多,應該是很發達的,但事實卻不是這樣。就像剛剛那句俗話一樣,為什麼國家不強,因為我們不強;為什麼我們不強,因為大多數人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對。

  經統計,中國有很多的父母,是把自己的孩子當做成績單。比如說大多數家庭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你考得很好,父母獎勵你,誇獎你;而你考得不好,他們則會罵你,打你,嚴重的會強迫性進行退學,或進行人生的心理傷害。這些是很惡劣的!爸爸媽媽們啊!請注意,我們是人,不是拿去炫耀,爭光的工具,利用品!我們小孩也有尊嚴,不要把我們當做玩具。這會顯得你很自私,你要把我們拿去炫耀,得經過我們的允許,我知道,這是為我們好,但你們還是不能有這樣的想法。

  可見這差距是多麼的大啊!美國那麼發達,就是因為他們大多數父母都不認為孩子是他們的成績單。爸媽們,如果我們有錯,請提出來,並講解;不要因為成績而傷害我們。我們不是你們的成績單!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