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300字(精選5篇)

家庭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300字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並稱為教育的三大支柱。家庭教育曾經是中國文化的優勢資源,孝文化、君子文化都是中國式家庭教育的正面結果。在轉型期的當代中國,成年人的價值觀發生鉅變,家庭教育的支柱正在崩塌,其中過去以道德為核心的價值觀遭到破壞,重智輕德成為家庭教育的普遍趨向,造成的嚴重問題亟待引起重視。導致家長教育缺失或者失位。使得我國家庭教育存在種種問題,因此新的恰合適宜的家庭教育應該應運而生。

  家庭教育問題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關注,但被作為一種學科進行研究,在我國也就是近年來的事情。這是時代的發展,人才的需求,國民整體素質提高所必須涉及的問題。這裡與家長們探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家庭與社會、教育部門共同擔負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務。人的教育是一項系統的教育工程,這裡包含著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集體(托幼園所、學校)教育,三者相互關聯且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制約,這項教育工程離開哪一項都不可能,但在這項系統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兒童比作一塊大理石,他說,把這塊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

  1、家庭;

  2、學校;

  3、兒童所在的'集體;

  4、兒童本人;

  5、書籍;

  6、偶然出現的因素。

  從排列順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兒童的過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這位教育學家心中佔據相當的地位。為此家長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二、家庭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300字(精選5篇)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庭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300字(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庭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300字1

  生活中人們可以經常看到,有些孩子為了達到目的特別任性。有人把這種任性歸咎於家長對獨生子女太嬌慣,其實並不盡然。美國心理學家威廉.科克的研究表明,孩子任性也是一種心理需求的表現。他指出,幼兒隨生理發育,開始逐漸接觸更多的事物,但對這些事物的正確與否,他們卻不能像成人那樣作出正確的判斷。

  孩子只會憑著自己的情緒與興趣來參與,儘管有些參與行為會對他們不利。家長們大多以成人的思維方式更多地考慮結果。實際上,這些興趣與要求也正是孩子心理需求的一種形式。

  處於獨立性萌芽的幼兒,對一切事物都想親歷親為,想弄個透徹,這原本是好事。但是,這種“親歷親為”的心理行為,往往會不合情理地表現出來。家長對此既不可惟命是從,也不應斷然拒絕。要知道,孩子任性也是心理需求。

  家庭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300字2

  《不輸在家庭教育上》一書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它讓我們深深明白了“只有不懂教的家長,沒有教不好的孩子”這句話的含義,讓我們共同閱讀這份每個家長必做的家庭作業。書中有一個欄目“父母課堂”中的幾句話值得借鑑――好父母都是學出來的;好孩子都是教出來的;好習慣都是養出來的;好成績都是幫出來的;好溝通都是聽出來的。

  確實,沒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斷學習提高的結果。只有不斷學習和掌握現代家庭教育科學知識和方法,才能扮好家長這個角色,孩子的健康成長才有基本的保障。

  總之,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長的第一個生活場所,是孩子最重要的生活基地,家庭教育是任何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基礎上的延伸、擴充套件和提高。要真正瞭解一個孩子,首先要了解其家庭,要做到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首先要做到孩子不輸在家庭教育上。

  家庭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300字3

  這幾天讀了雜誌《家庭教育》有許多的感想。

  一,教育就是養成習慣。注重培養孩子健康快樂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

  二,不僅要用照相,錄影記錄兒子的成長,更要用文字記錄兒子的成長。這將會是給他的成長的禮物。

  三,童年是一個人成長的重要階段,還給兒子一個快樂和有記憶的童年。

  習慣決定命運。這句話可謂是至理名言。人們說習慣的養成要有21天的時間,慢慢地成為了一種固定的習慣。難就難在這前面的21天時間,有決心要養成好的習慣。現在,兒子基本上養成了1,睡前刷牙,2,睡前閱讀的習慣。每晚睡前聽故事,可以慢慢讓他自己來複述故事,培養聽說能力。這個習慣要一直延續下來,直到他自己能夠獨立閱讀3,每晚睡前安排聽英文故事,每天早上聽英文故事。雖然聽的時間不多,但要養成一個習慣。每次聽十分鐘。

  家庭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300字4

  《家庭教育》讀書筆記之教導原則:

  1、對於教育小孩子,做父母的最好用積極的暗示,不要用消極的命令。

  2、積極的鼓勵比消極的刺激好得多。

  3、小孩子既好模仿,做父母的'一方面要以身作則,一方面還要替他選擇環境以支配他的模仿。

  4、做父母的不可常常用命令的語氣去指揮他們的小孩子。

  5、做父母的不應當對小孩子多說“不!不!”事屬可行,就叫他行;事不可行,就禁止他行。

  6、別人做好的事情或壞的事情的時候,做父母的應當以辭色來表示讚許或不讚許的意思給小孩子聽,給小孩子看。

  7、我們應當按照小孩子的年齡、知識予以適當的作事動機。

  8、待小孩子不要姑息也不要嚴厲。

  9、不要驟然命令小孩子停止遊戲或停止工作。

  10、做父母的應當同小孩子作伴侶。

  11、遊戲式的教育法。

  家庭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300字5

  10月20日聽了張老師的教育經驗座談會,感慨頗深。自己以前的教育理念也有了一些改變。教育孩子是一項非常複雜的事情,經過近兩個月的入校學習,張書涵在張老師,劉老師以及其他老師的幫助下,由一個懵懂的幼兒園小朋友逐漸成長為一個小學生。在生活自立方面也有了很大提高,回家能及時獨立的完成老師安排的作業,合理安排時間,早睡早起等。但是也存在著一些不足,粗心大意就是很主要的一項,有些題也會做,但是因為檢查不到等原因頻頻出錯。因此我們也想配合老師使張書涵改掉這個壞習慣。

  另外我們家長也有需要提高認識的地方。例如在生活中應該以平等的身份對待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孩子的信任。還有,遇事允許孩子申辯,即使有錯也允許孩子申辯,避免產生牴觸情緒等。

  最後,我們衷心希望和老師一起,使張書涵在以後的生活,學習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績,更大的進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