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家庭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300字(精選22篇)

2022家庭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300字

  2022家庭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300字(精選22篇)

  在平日裡,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2家庭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300字(精選22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家庭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1

  透過觀看這段關於《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小影片,我深切感受到了國家從多維度對於家庭教育的重視以及明確了家長應盡的責任,一直以來,父母都是不需要任何培訓就能上崗的職業,可是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合格的父母,其中不乏有那些生而不養,養而不育的父母存在。

  各項研究驗證了家庭教育對於孩子成長的重要性,而《家庭教育促進法》則明確了家長在家庭教育裡應盡到的責任,並且從三個定位詳細的介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家長應盡的責任,讓我更深刻的瞭解到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和深入,之後我也會在多方面要求自己,讓家庭教育發揮更有力的作用,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家庭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2

  透過傅國亮老師對《家庭教育促進法》的解讀,讓我認識到家庭教育人的責任擔當和主動作為,《家庭教育促進法》的頒佈其主要意義在於讓家事上升為國法,讓長時間的理念變成了現實,讓家庭教育併入了依法治國的序列;同時,透過傅老師的講解,我瞭解到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家國關係的重視和論述,習近平總書記將家國關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對家庭、家教、家風做出了詳細的解讀,並高屋建瓴的指出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家庭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充分體現出了高尚的家國情懷,由此可見國家對於《家庭教育促進法》的重視和對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關切。

  家庭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3

  12月18日上午,透過海淀教育雲平臺線上直播收看了孫雲曉教授的講座“父母如何承擔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該講座對這部法律的重點內容進行系列解讀,引導家長要樹立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老師的責任意識,承擔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透過本次學習,心得體會如下:

  1.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家長,必須權衡好工作與家庭的時間分配,留出親子時間,用正確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未成年人養成良好思想、品行和習慣。

  2.順應“雙減”政策大趨勢,要減輕孩子課後負擔,保護孩子的休息權,合理安排學習、休息、娛樂和體育鍛煉的時間,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學習負擔。

  3.家長要重視“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為孩子做好道德榜樣和行為楷模,不要隨意謾罵孩子,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並學會向孩子學習。

  今天,短暫的學習時光雖然受益匪淺,但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依法帶娃”卻任重而道遠,作為家長,必須要更用心的去理解法律背後的真理,與學校共努力,與孩子共成長。

  家庭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4

  為更好地學習《家庭教育促進法》,學校特組織一次面向全校家長的專題講座,此次講座由羅爽主講。講座主題為正確理解《家庭教育促進法》與自覺承擔家庭教育主體責任。以下是幾位家長對此次講座的感想。

  聽了講座,切實感受到《家庭教育促進法》為我們家長賦能。家庭教育需要科學指導,需要和學校、社會緊密配合,從分數本位轉變到素養本位、成人本位。家庭是社會最核心的細胞。父母雙方是孩子的一面鏡子,要為孩子創造溫馨、和諧的成長環境,透過自己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感染、影響孩子。孩子正處於青春期,更要學會理解、尊重他,從指令型家長、包辦型家長,轉變為支援型家長、共情型家長。透過自我的反思、改變,讓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也並不完美,也有很多在教育中的不足,但是,我們願意和他共同成長。

  家庭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5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礎和根本,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很難搭建起良好的學校教育。無論在任何時代,社會如何發展變化,家庭的社會功能不可替代,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可替代。

  家庭教育促進法表決透過,把家庭教育上升到了立法的程度,為的就是讓孩子的教育迴歸理性發展通道,促進少年兒童健康成長。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新家長,應該緊跟家庭教育促進法的要求。

  總之,兒童少年的健康成長,關乎家庭的幸福,民族的希望。希望所有的家長都能夠認真學習家庭教育促進法,使孩子們健康、快樂的成長,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

  家庭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6

  《家庭教育促進法》,育人先育己,我們希望孩子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先努力成為這樣的人。家長擺正態度,家庭對孩子的成長起的作用最大。孩子的人格培養、勞動技能、心理狀況、習慣養成、父母的教養方式和行為習慣是孩子重要的無形資源。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當家長的教育理念跟不上孩子的成長速度,孩子就會出現問題。孩子的成長成才需要家庭文化的滋養薰陶,需要父母改變教育觀念。

  自知者明,知人者智,勝人者有力,勝己者強。在國家社會的支援下,我們家長們會很快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改變自己,再影響孩子。我相信在學校、社會的配合下,家長老師各負其責,各盡其能,我們的教育前景可期。

  家庭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7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於1月1日起正式實施,此法頒佈標誌著家庭教育從“家事”上升到了“國事”,所以作為家長也要知曉《促進法》,更好地實施家庭教育。

  楊雄教授透過《家庭教育促進法》的重要意義、特色、亮點和貫徹實施需要進一步完善的相關制度等幾個方面進行講解,層層剖析,娓娓道來,把孩子當做自己的朋友,正確地進行引導,樹立孩子的自信心。楊教授的解讀,讓我這個一年級的家長更明晰家長的教育內容及教育方式,“依法帶娃”,為孩子健康成長賦能。當然,我也認識到透過立法的形式來促進家庭教育,充分體現了國家對家庭教育的重視,透過家庭、學校、社會的三方合力,有助於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實現民族復興。

  家庭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8

  學習了《家庭教育促進法》,感受良多。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並且是終生老師。正確地培養和教育孩子是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國家制定出臺《家庭教育促進法》,將家庭教育由家事上升為國事,以立法的形式規範家庭教育的責任主體、基本概念、主要內容和形式,建立家庭、學校、社會協同育人工作機制,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未成年人教育的高度重視和關心關愛。

  作為一名家長,應帶頭樹立良好家風,認真履行家庭教育責任,言傳身教,身體力行,時時處處為孩子做榜樣,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

  家庭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9

  透過對這部法律的學習,使我更加清晰的認識到,家長應當樹立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老師的責任意識,承擔對孩子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合理安排孩子的學習、休息、娛樂和體育鍛煉的時間。用正確的思想、方法和行為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良好生活習慣。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開端,關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和家庭的幸福安寧,也關乎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穩定。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制定實施,是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的法治體現,也是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法治保障。

  在教育孩子這條路上,父母任重而道遠,只有透過自己的.不斷學習,瞭解孩子在各個階段特定的心理,保持自身情緒的穩定,為孩子提供情感精神最有力的支援,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肯定,用行動影響孩子,用語言感化孩子,孩子們才能綻放屬於自己的光彩。

  家庭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10

  《家庭教育促進法》表決透過,國家把家庭教育上升到了立法的程度。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新家長,該如何緊跟國家要求,在“雙減”的背景下,把家庭教育真正落到實處,和學校一起,共同把孩子培養成未來的棟樑之才呢?

  首先,家庭教育從單一的“血緣”責任昇華為“法律”責任。立法的目的不是為了約束家長,而是引導和規範家長家庭教育行為,更多的是在指引家長如何去教育未成年人,事實上是在幫助家長實施家庭教育。

  其次,作為家長要加強家庭教育技能提升,教育孩子不只是給他吃飽穿暖,不只是把他送到學校做甩手掌櫃。孩子的成長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涉及到文化、心理、健康等方方面面,家長要有充分的準備,才能做到“依法帶娃”。

  最後,“雙減”絕不意味著躺平,減負的目的是提質。透過遏制“內卷”,因材施教等措施,創造了更多的家庭時間。家長需要做到陪伴和規劃,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引導並扶植孩子建立正確的學習導向,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幸福成長之路。

  家庭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11

  《家庭教育促進法》這個法律之所以是促進法,不僅對於家長,對於全社會都是一次家庭教育工作的促進,讓每個人在這個社會大家庭的保護下得到改善和提升。所有的家長需要學習,同時社會也會提供各種學習的機會,有政府提供的家庭教育公共服務做支撐。《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實施,倡導家長學習法律,如何教孩子、養孩子,是家長的權利和義務。

  真心希望能夠透過這個法律讓我們的孩子都能夠茁壯成長,成為祖國的棟樑。

  家庭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12

  透過觀看《家庭教育促進法》,理解了相關家庭教育的含義,對其實施的道德品質、身體素質、生活技能、文化修養、行為習慣等方面的培育、引導和影響。是規範家長行為的底線,優秀的父母不在於學歷的高低文化程度多少,是否有責任意識,陪伴是責任以身作則也是責任,履行父母的責任就是對孩子負責。

  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的“三教結合”,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社會教育對我們家庭教育是一個非常大的保障。尊重未成年人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個體差役;尊重未成年的人格尊嚴,保護未成年人的隱私權和個人資訊;遵循家庭的教育特點,貫徹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緊密結合協調一致。每年的5月15日是全國家庭教育宣傳週,它也是國際家庭日。

  我們作為家長要以身作則,有效的與孩子溝通,善於傾聽孩子的想法,才能有針對性的給與孩子關心和幫助。

  家庭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13

  今天,我認真學習了《家庭教育促進法》解讀課程。在課上,我瞭解到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家庭教育促進法》。這是我國首次就家庭教育進行專門立法,也是首次將家庭教育,由傳統“家事”上升為重要“國事”。專門的法案支援,意味著大力發展家庭教育已成必然趨勢,家庭教育從此有法可依。

  雙減實施後,家長不能再當「甩手掌櫃」。每一位家長都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無論哪個時代,無論政策如何,無論貧富差異,培養好自己的孩子,對於一個家庭來說都是頭等大事。雙減以後,校內將不斷減負,校外培訓機構也逐步退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會更加凸顯!

  我們常說,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的奮力託舉。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更離不開父母的教育。越是雙減,家長越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堅持“四不減”,做好孩子的“第一責任人”。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隨著此項法律的制定出臺,家庭、學校、社會能夠更好地實現相互協同、相互促進,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家庭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14

  我們常說“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中華民族自古至今都注重家教,家庭是孩子永遠眷戀且永不停課的學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永不卸任的老師。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便是為了發揚中華民族重視家庭教育的優良傳統,引導全社會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風,增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制定的法律。在家庭教育促進法中,列舉出家庭教育常用的一些正確方式方法,像“父母共同參與、言傳身教、寓教於生活、尊重孩子差異、平等交流、嚴慈相濟、親子共成長”等等,都是在教育科學研究中得以證實的一些好方法,可供家長們在日常家庭教育中隨時使用。

  我想,隨著家庭教育促進法的普及,父母有法可循的教育,可以很大程度幫助孩子建立自信,父母對學校和學習滿懷興趣,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諧的親子關係可以涵養孩子良好的情商。家庭教育將迎來“依法育兒”的新時代。

  家庭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15

  透過這次的學習瞭解到國家對於家庭教育的重視,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開端,關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和家庭的幸福,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作為家長,我們對孩子的家庭教育雖比較重視,但是在教育方法層面又比較欠缺。《家庭教育促進法》給社會的家庭教育提供了一個更好的氛圍,同時給了許多像我一樣缺少良好方法的家長指引了一個正確的方向。明確了每個家庭和孩子的情況各不相同,要用相對應的教育方法來溝通教育。《家庭教育促進法》為家庭教育劃定了底線標準,立法對家庭教育進行規範指導和監督,家庭教育以德育為主,與學校教育以智育為主的培養正好形成互補。

  作為家長,應該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與學校教育共同努力,推進“家校共育”,加強終身學習,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建設和諧快樂、幸福美滿的家庭教育生態系統!

  家庭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16

  仔細研讀《家庭教育促進法》,“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節課,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習近平總書記的話一直迴盪在我腦海。這部法律明確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負責實施家庭教育,國家和社會為家庭教育提供指導、支援和服務。從宏觀上講清楚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與實施辦法;從微觀上又講明瞭我們家長需要培養什麼樣的人才。讓我深切感受到身為家長肩上的責任重大,要更加重視自身學習,與時俱進,科學做好“施教者”社會角色。用正確思想、方法、行為教育孩子,使其從小養成好思想、好品行和好習慣,做有氣節、有骨氣的新時代好少年!

  透過此次學習,我很慶幸是省實驗學生家長,更明白學校平時開設家長課堂、家長學校的深遠意義。感謝學校為家庭教育的科學實施提供的有利支援!相信隨著《家庭教育促進法》出臺,家庭、學校、社會能更好地實現相互協同、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從而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最終助力“祖國的未來”健康成長!

  家庭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17

  傳統理念中的“重智輕德”、“重知輕能”、“重學校教育輕家庭教育”已然無法立足了!我們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積極看待孩子的教育問題!

  在《家庭教育促進法》推行前,我已透過相關書籍的閱讀,瞭解到家庭教育對孩子發展的重要性,知道要抓住孩子發展的關鍵期,充分發揮父母的榜樣作用,進行“無痕”教育,積極營造家庭學習氛圍,和孩子一起學習,互相分享學習成果!

  聽了這次《家庭教育促進法》的講座後,可謂感受頗多,受益匪淺,它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家庭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立德樹人”,家長要用正確的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思想品行和習慣;家長和孩子要平等交流,注重孩子心理發展狀態。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家長是孩子的第一老師,家長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我們作為家長,既不能錯位,又不能越位,更不能缺位。

  在今後的日子裡,我會細心品讀促進法中的各項條款,尤其是承擔家庭責任部分,勇擔家庭責任,從自己的小家做起,引導孩子合理安排學習、休息、娛樂和體育鍛煉的時間,培養孩子更加健全的人格,走向更加寬廣的人生道路。

  家庭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18

  透過學習該法律,我深切感受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己作為家長肩上的責任重大,必須不斷的學習,改善自己教育孩子的經驗和理念。

  一、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改變家庭教育方式,以身作則,家長是孩子模仿的物件,家長任何有關的行為和語言都會影響孩子,只有自己做到位,付出的行動充滿正能量,孩子才會跟著學習,為孩子樹立榜樣。

  二、尊重信任孩子,不要打擊,一味指責不能高高在上,哪怕是自己的孩子,也要相互尊重,彼此包容。建立共同興趣,多帶孩子跑步。爬山、打球做有益於孩子身心的事。

  三、真心的陪伴,不做“影子父母”關注孩子的需求和學習。用心感受孩子的每一點進步,陪伴不是低頭玩手機、看電視,而是陪孩子看本他喜歡的書,侃侃而談自己理想,真正的心靈陪伴,是陪伴孩子享受自己的成功,面對自己的失敗。

  《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實施,對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會、學校、家庭的合作,為孩子們創造一個更好的成長和學習的環境。

  家庭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19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新家長,該如何緊跟國家要求,在“雙減”的背景下,把家庭教育真正落到實處,和學校一起,共同把孩子培育成未來的棟樑之才,我透過認真學習此部法律,也有了一些心得和體會:

  1.應該讓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童年生活充滿“快樂”的回憶;

  2.維繫和諧的親子關係,為孩子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3.樹立和傳承優良的家風,樹立好家規,傳承好家訓;

  4.尊重孩子的選擇,同時積極地引導,和孩子共同探索最適合的教育模式;

  5.家長也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讓孩子從小擁有良好的習慣和品格。

  在教育孩子這條路上,父母任道而重遠。我要積極學習國家的政策方向,順應時代,讓孩子的成長之路走得更穩。

  家庭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20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密不可分,這在我以前的文章裡有敘述過,我基本觀點就是:學校教育中的學生並不是一張白紙,是在家庭教育基礎上進行的;家庭教育的反作用,會令學校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學校、家庭、社會必須三位一體。

  說起孩子,我沒見過一位家長是說不在意的,部分家長卻往往“言行不一”。是他們不會教孩子嗎?還是說他們對教孩子這件事上認為“船到橋頭自然直”,無須多費勁?在家長中還有過度“雞娃”等走向另一個極端的教育方式,也是需要轉變的。

  我希望《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出臺能引起這些家長的反思與改變。《促進法》中沒有什麼懲戒條例,還是以勸導、引導為主,對於家長的思想有多大的撼動作用呢?

  既然家庭教育已在國家層面上得到重視,引導家長改變不良的教育方式方法,應在過往的基礎上再上一個臺階,如家長學校活動的開展,又如社會輿論等,讓家長知道不當的家庭教育極有可能把孩子毀掉,例如有人分析李某迪的“墮落”有跡可循,把他的不端行為與其母教育方式聯絡起來。家庭教育更不是一家子裡的事情,更會影響他人生活甚至社會秩序。

  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有法律條文保駕護航固然是好的,落實起來可不是單靠學校去推動。在社會層面上,例如家長們的老闆,能否做到照顧家長們回家教孩子的需求;警察叔叔能否多來學校向學生、家長宣傳法律法規。等等。當“共同促進家庭教育”成為常態,相信《家庭促進法》就不用費勁落實了。

  家庭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21

  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和工作中,面對紛亂複雜的社會,我們為了維繫一定的人際關係常常忽視對家人的感受,特別是對於未成年的關心,我們很多家長普遍認為在教育中所承擔的責任,僅限於協助科任老師給孩子佈置的家庭作業,而忽略要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情商,培養孩子良好生活和學習習慣,樹立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一個好的家風家教,孩子就會是一塊海綿,他具有學習的慾望、學習的能力和上進的決心,不管將這塊海綿扔到池塘或是大海,他都會吸滿有用的知識;反之,不好的家庭教育,孩子像一塊石頭,被扔到池塘或大海,或許會產生“漣漪”,但是他吸收不到任何有用的東西。所以很多孩子的成長中出現的問題,不是因為課堂教育沒有學習好,也不是沒有學到足夠的知識,而是因為他缺乏學習知識的能力、興趣和習慣,而這些往往是家風家教所決定的。

  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從“四個第一”的高度明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要培養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幹部,應該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帶頭樹立良好家風家教,把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落實到方方面面,形成“家長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良好局面。

  家庭教育促進法心得體會22

  《家庭教育促進法》是我國首次就家庭教育進行專門立法。它明確了的家庭教育主體責任,同時又提出了具體要求。

  近年來,隨著國家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更多的家庭生活水平日益富足,但很多家庭在生活富足的同時,忽略了對孩子教育的富足,《家庭教育促進法》就是要讓廣大家長高度重視對孩子的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形成合力,助力孩子成才。

  這就要求我們家長在讓孩子物質的富足同時,增加其精神的富足,重視其素養的富足。

  物質的富足——從居住條件、生活條件、經濟條件上滿足孩子的需要。這在當下的中國很容易實現。

  精神的富足——營造幸福的家庭環境,給孩子以更多精神層面的給養,讀書、旅行、體驗社會,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這方面正得到越來越多家長的重視。

  素養的富足——透過父母的言傳身教、家庭的溫馨和諧、良好的家風,培養孩子健康的人格和價值觀,讓孩子適度承擔家庭責任,進而增進其家國情懷,培養其擔當大任的社會責任感。這方面需要我們今後高度重視。

  孩子成才不僅僅是家庭的願望,更是國家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資源,學好《家庭教育促進法》,重視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從現在做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