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家庭教育促進法雙減感悟(精選10篇)

2022家庭教育促進法雙減感悟

  一、家庭教育的教育內容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21世紀青少年應該具備的“四個學會”來組織的,即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發展,學會與人相處。

  在我國比較流行的家庭教育定義是三道教育,由趙雨林學者於2008年提出,即為生之道,為人之道,為學之道。簡稱為“3M”。即:

  “為生之道”以生命健康為核心,由生理保健(健)、心理健康(樂)、安全適應(安)等三大方面組成;

  “為人之道”以生命價值為核心,由生命角色(本)、人格人生(志)、處世修養(交)等三大方面組成;

  “為學之道”以生命智慧為核心,由學習品質(學)、綜合素養(素)、自主專長(特)等三大方面組成。

  二、2022家庭教育促進法雙減感悟(精選10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我們時常會因不同的人和事內心會有所觸動,產生不同的想法,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還是用文字把這些感想都記錄下來吧。為了幫助大家學會寫感悟,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2家庭教育促進法雙減感悟(精選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家庭教育促進法雙減感悟1

  其實,每一個家長都渴望成為合格、成功的家長,每一個成功人的背後都有一個成功家長、合格的家長。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每一個家長都應該和孩子一起學習,共同成長;學習家庭教育的新理念、新知識、新方法。家庭教育是一門科學,不是無師自通的。家庭教育的成功與失敗和家長個人的社會地位,經濟水平、文化修養雖有關係,但是並不是說自身成功的家長就一定能培養出成功的孩子。

  做一個家長並不難,當他(她)有了孩子後,就很自然地成了爸爸、媽媽,他(她)就變成了家長。現在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都會在孩子身體、生理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讓孩子出生更順利一點,營養更豐富一點,長得更健康一點。但是除了這種生理、身體方面的養育之外,在道德品質、心理素質、文化修養、行為習慣等方面的培育也同樣重要。

  我們知道,孩子從一出生,首先面臨的教育者是家長,上了學校才是老師。從孩子成長的過程來看,家庭的教育是基礎性的,因為孩子個性的形成在更大程度上受著家庭方面的影響。

  在對部分問題孩子的考查中發現,有問題的孩子往往存在某種個性缺陷。個性缺陷的形成往往是在上學之前,是在家中形成的。也就是說家長的行為、家長教育的態度直接影響著孩子個性的形成,而個性是每個人在社會立足中的基礎,從這個角度來講,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

  父母們,我們問個簡單的問題,當你們當上父母,匆忙上崗的時候,你們憑什麼來教育孩子,你們合格嗎?就像駕駛員有駕駛證一樣,你們取證了嗎?

  只有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過頭來看,才會發現作為家長自己是不合格的。想想看,家長平時的工作重心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還是糾正不良習慣呢?現在有很多家長的主要精力是用在與孩子的不良習慣做鬥爭上。因為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給了孩子許多不良的影響,使得孩子走了許許多多的彎路,而任何彎路都會影響孩子的順利成長,都會在孩子的心靈中留下一些痕跡。如果家長提前學習,孩子的成長就會少走一些彎路。

  從這個角度來講,並不是每個家長天生就是合格的。我們認為不合格的家長不是沒有文化的人,而是不懂家庭教育的人。所以每一位家長都應該認真學習,細細品味。

  家庭教育促進法雙減感悟2

  近期,我園開展了《家庭教育促進法》學習活動,透過學習《家庭教育促進法》,我進一步感受到家庭教育的神聖使命,身為家長的責任重大。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好孩子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作為現在的我們,做得真是遠遠不夠。

  此次《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宣傳,使我受益匪淺。透過此次宣傳,我瞭解了法律出臺的背景、家庭教育的內容、實施要求、九大方法為我以後教育孩子提供了切實的幫助和方向指引。

  現在,我就和大家談一談自己平時的想法和做法,和大家一起共勉。

  20xx年1月,我滿心歡喜的迎來了我的寶貝女兒,這是我人生第一次做媽媽。在沒做媽媽之前,我就想,等以後我有了孩子,我一定要好好教育她!然而一句“好好教育”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一直在努力的學習,看了好多育兒方面的書籍和專家講座,再透過本次的學習,我意識到真正到了實處卻不好落實。

  我對孩子習慣的培養非常重視,對此我總結了以下幾點與大家共勉。

  一、培養孩子早睡早起的習慣。

  孩子每天早上七點準時起床,晚上九點準時睡覺。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早睡早起不但有益身體健康,對孩子以後的學習和工作都有好處。

  二、培養孩子遵守秩序的習慣。

  家長教會孩子從小遵守秩序很重要,比如排隊啊之類的秩序,懂得什麼是先來後到,孩子從小學會遵守,做懂文明的好孩子。

  三、培養孩子講衛生的習慣。

  飯前便後洗手、睡前刷牙、飯後漱口、勤洗澡,這樣的衛生習慣要養成,對健康生活才會有幫助。

  四、培養孩子愛分享的習慣。

  愛分享的孩子更懂得別人的感受,才能交到更多好朋友,讓以後的人際關係更加順暢。每次給孩子吃東西之前,我都會讓孩子去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分一分,讓她懂得感恩,懂得孝敬父母,孝敬長輩。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會更有出息。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是過度溺愛會害了孩子。

  五、培養孩子做簡單家務的習慣。

  根據孩子的年齡,讓孩子做簡單的家務。很多人以為孩子只要好好讀書就行,家務事情一律不讓孩子管。這樣也許培養出一個高學歷的低能兒,也許培養出一個學習並不好的媽寶男、媽寶女等,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很不好。所以我很注重這一點,如我會讓孩子自己洗衣服,幫媽媽掃掃地,墩墩地,刷刷碗,捏餃子的時候幫忙擀皮等。這樣的果活動,既提高了孩子的自身生活自理能力,也讓孩子體會到了媽媽的辛苦,讓她懂得了感恩。適時的誇獎,鼓勵,讓孩子信心滿滿。家長要根據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具體情況,培養孩子做家務的習慣,這對孩子學會獨立自主很有好處。

  我還教育我的女兒要懂得並努力去做到以下幾點:

  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主要從孩子自己吃飯,自己穿衣穿鞋,自己入廁,自己刷牙洗臉,洗屁屁,洗腳,自己疊衣服,疊被子等方面進行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件事聽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尤其需要每位家長的配合,團結一致,有共同的教育方針。

  一般孩子3歲就上幼兒園了,有些孩子3歲就能夠自己如廁了,有的孩子到了5歲還不會。早點把孩子如廁這件事情訓練好,孩子會更受老師的喜歡和小朋友的尊敬和歡迎。因為幼兒園的孩子那麼多,老師很難都照顧到。孩子早點學會如廁,也相應地減少了老師的負擔,老師當然會更開心、更喜歡這個孩子,會經常表揚孩子,這又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兩歲半的時候,我就鍛鍊孩子自己入廁了,給她買了一個小馬桶,半夜上廁所自己坐到馬桶上,還鍛鍊孩子自己穿脫衣服,自己提褲子等,與此同時讓她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

  再比如自己吃飯,專心吃飯 。在孩子第一次坐上餐桌吃飯的時候,我就有意識的告訴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自己吃飯,而不是讓家長餵飯。最開始孩子吃的不是很好,她可能會把飯弄得到處都是,衣服很快就髒了,但我一直認為衣服髒了可以洗,但對孩子能力的培養一刻也不能忽視。從孩子能自主吃飯開始,我就教育孩子吃飯的時候就專心吃飯,不能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玩玩具等,我們家長也要為孩子做榜樣,在吃飯的時候自己也要放下手機,陪孩子專心吃飯。孩子專心吃飯的習慣,有助於提高孩子專注力,專注力強不強,對以後的學習和工作影響很大。直到今天,孩子已經掌握了以上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基本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我看來還是非常棒的。

  二、哭鬧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從三歲開始,就得讓孩子明白,哭鬧不能解決問題的辦法。很多孩子在自己想做的事情被拒絕的時候就開始大哭大鬧,很多家長一聽哭聲,就立刻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家長要有原則,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不該做的事情,即使是哭,家長也絕對不能妥協。

  三、做一個懂禮貌,有教養的好孩子。

  每個人都喜歡有教養懂禮貌的孩子。如果一個小孩兒見了老師長輩問好,跟大人說話有問有答很有禮貌、能在飯桌前安安靜靜坐著把飯吃好再自己把盤子收了、不爭不搶,還給別人夾菜,照顧別人,坐電梯會在一側等裡面的人出來再進去,大人之間說話不插嘴,去別人家不能帶走別人家的東西,不和別人要東西.....大人就會有點兒驚喜地覺得這個小孩兒很成熟很有禮貌很招人喜歡。

  然而,作為家長,我們需要做的有很多。

  一、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當你吃飯看手機時,孩子也想看;當你開的電視吃飯時,孩子也跟著看;當你見了熟人問好時,孩子也會主動問好……俗話說:家長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我們當家長的一定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二、手放開一些,大膽些。

  在孩子想自己動手的時候,一定要給她動手的機會,只有嘗試過失敗過,才能成長。記女兒一歲的時候,很想自己拿筷子,奶奶說:不要讓她拿快筷子,危險,別紮了眼睛。但是我認為這樣的做法不是很好,的確筷子對於孩子來說的卻危險,我們可以給她講明白用筷子時需要注意的事項,比如拿筷子時不能瞎跑,容易受傷等。而不能限制她學習的慾望,所以每次吃飯,我都會讓她自己用筷子。然而女兒一歲半的時候就已經把筷子用的很好了。

  三、不斷學習,和孩子共同進步。

  時代在發展,教育在進步,作為家長的我們,要不斷的學習,提高自己,轉變傳統觀念,做一個新型家長。

  3-6歲是孩子性格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家長們不要把所有希望都寄託在幼兒園,真正培養孩子行為習慣的好地方是家庭,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發揮父母榜樣的力量。希望我們的孩子都能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家庭教育促進法雙減感悟3

  10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這是我國首次就家庭教育進行專門立法。這部法律的出臺,不僅要求家長必須“依法帶娃”,也有助於形成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合力,促進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好的家風離不開好的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是孩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的起點,父母應該把孩子看作平等的人,有獨立個性的人,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找到適合孩子的成長規律,才能夠更好地培養孩子。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第五條規定家庭教育應當符合以下要求:尊重未成年人身心發展規律和個體差異;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嚴,保護未成年人隱私權和個人資訊……突出了國家對家庭教育的支援和服務,這體現家庭教育的重點責任和科學性,立法的目的是引導父母建立良好的育人觀、成才觀,樹立良好的家風家教,協同校內、校外三方,來助推“雙減”政策更好的落地實施。

  《家庭教育促進法》是將家庭、社會需要履行的職責、義務更加細化,指導性更強,實現家庭教育的可操作性。作為家長,要認真學習這部法律,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科學帶娃,依法帶娃。我覺得,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以身作則。

  孩子的模仿性很高,所以,家長要時刻注意自已的言行舉止,不把工作壓力和情緒帶給孩子,以良好行為來影響孩子。遇到事情,多采取正面教育、溝通的方式,遇到一些負面的不良影響,多和孩子一起討論交流,促進孩子判斷是非能力的提升。

  二、創造環境。

  現在的孩子讀書、學習的壓力日益增大,作為家長,應儘可能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孩子能夠在在舒適的環境裡專心致志地學習。在孩子學習期間儘可能不去幹擾他們,如果可能,可以選擇在孩子旁邊靜靜地讀書看報,或做一些不影響孩子學習的家務。能和孩子一起討論學習方面的問題,能和孩子共同交流成長當中的困惑。

  三、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就是與孩子的角色對換,把孩子當自己,把自己當成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事情、思考問題,體會孩子的感受與難處,這樣就可以避免自己產生錯誤的直覺和判斷力,從而影響到當前所發生的事情。做父母的要學會換位思維,換位做事,換位做人。要尊重、信任孩子,多瞭解孩子,以心換心,用信任贏得孩子的信任。日常生活中要透過細心觀察、傾心交談、悉心照顧、耐心幫助等方式多瞭解孩子成長的煩惱、心靈的需求,切忌拿自己孩子的缺點和別人孩子的優點相比,要用孩子今天的進步和昨天的不足比,要用孩子今天的努力和明天的成就比。每當遇到困難,多鼓勵安慰,幫孩子找回自信。

  家庭教育促進法雙減感悟4

  俗話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成長中學習的模範”。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一生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我就非常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當然並不是單單的教會孩子背幾首唐詩,讀幾首兒歌,熟悉幾個漢字,而是教育孩子為人處事的道理,教會孩子生活的技能,使孩子養成具有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人。當然,對於惟獨兩歲多的幼兒來說,空泛講授深奧的道理並不能使他明白其中的含義,孩子自然就不會接受,所以具體的還是要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

  (一)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家庭的和睦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家人之間的相親相愛會讓孩子學會寬容,學會理解,學會愛,愛別人和愛自己。假如缺少家庭的關愛,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冷漠,越來越自私。看到過許多的案例,孩子的墮落,麻木等等問題,都是因為家庭缺少愛,試想一個孩子連自己的父母和家人都不愛,他還會去關懷體貼生疏人嗎?所以,一定要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生活,讓我們的孩子都能快樂無憂的生活。

  (二)父母要以身作則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就是孩子的模範,父母的一言一行會在不經意間給孩子巨大的影響。所以,父母在要求孩子懂禮貌尊重他人的時候,可以想想自己是不是這樣做到了呢?記得有一次,涵涵犯了錯,我狠狠的訓斥了他,還說了一些重話,說你再這樣我就打你了。本來沒覺出問題,可是後來他居然學會了這句話,動不動就說我打你。這讓我很懊悔,也很難過,懊悔以前不該對孩子這樣說話,難過的是孩子對媽媽說這樣的話,所以趁孩子還能糾正的時候,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謹言慎行,對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要三思而行,不管你是在多麼生氣的情況下都要想到我這樣做這樣說會對我的孩子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三)獎罰有度實事求是孩子發脾氣冷處理

  孩子做對了,我們要積極的誇獎,孩子做錯了,我們也要及時的糾正。獎勵和懲處都要有度,適可而止。雖然此刻教育專家都提倡多誇獎孩子讚美孩子,可是我覺得這還要分什麼事情,因為我這是有切身體會的。在涵涵還是一歲多小孩的時候,他玩積木,本來是搭錯了,可是我想他第一次玩就給了他誇獎激勵,本想能促進他進步,結果卻恰恰相反,反而使他每次搭都出錯,而且變得還特殊固執,我再怎麼說他還是不聽不接受,這就讓我想到,假如在他第一次搭的時候,我就給他糾正,也許就不會呈現此刻這種情況了。所以我堅持家長在誇獎孩子方面還是要實事求是,不能一味的盲目的誇獎誇獎。當然批評就更要有度,假如批評過度,甚至打孩子,慢慢的孩子就會變得反叛,當孩子做錯的時候還是堅持以道理說服,而且就事說事,不能翻舊賬,最重要的是你說的話能讓孩子聽懂聽進去。以前涵涵做錯的時候我都會跟他說一大堆的道理,結果他還是我行我素,後來聽了專家的建議是讓你說的話孩子更能接受,不要說一些空泛的大道理。而且,在孩子任性發脾氣的時候,你說任何道理他都不會聽的,所以我的做法就是冷處理,讓孩子自己去鬧,家長可以做個冷眼旁觀,等孩子覺得哭鬧也沒有意思,冷靜下來的時候,我們在去跟他說道理,這樣反而更能讓他接受,假如在他發脾氣的時候還去跟他說這說那,只會加重事態的發展。假如哭鬧繼續不止,那我們只能迅速把他抱離現場,轉移孩子的注重力,這樣做也許效果會更好。

  (四)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

  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首先父母就要先學會尊重孩子,這是我一貫的堅持。在涵涵還很小的時候,我就能蹲下來聽他的意見。有人會說,這麼小的孩子能有什麼意見,其實不然,雖然孩子小,可還是一個個體的人,他也有思想,所以我們更要尊重他。例如,涵涵每次出門都會帶玩具,剛開始孩子的爺爺總是阻止他帶玩具,可是這樣就會鬧好久才幹出門,雖然玩具是放下了,可是會哭好久,此刻想想,那時的哭也許就是對大人的'不尊重而感到不滿。後來,我就跟涵涵商議,剛開始的時候是跟他商議出門要帶什麼玩具,漸漸地就變成他主動跟我商議,而且變得更聽話了。即使在外面,涵涵和小朋友相處的時候,我也會教他學會尊重他人,比如看到別的小朋友的玩具,自己想玩的時候,我就會教他你跟小朋友商議,“等你不玩的時候可以把玩具給我玩一會,好嗎?”當別的小朋友想要他的玩具的時候,我就會教他:“把玩具給這個小朋友玩一會,好嗎?”一切都是看孩子自己的意願,不能強加大人的意願。以前我就曾經犯過這樣的錯誤,和朋友的小孩一起玩的時候,看到朋友的小孩哭鬧著向涵涵要玩具的時候,我總是不假思量的把涵涵玩具搶過來給別的小孩,所以後來涵涵就養成了抱住玩具不撒手的習慣,即使睡覺的時候一拿下來就哭,我想就是那個時候我傷害了他的自尊,我對他的不尊重對他造成了嚴重的後果,雖然此刻經過時間的沖淡,涵涵已經慢慢好了,但是對我的衝擊還是挺大的,讓我自省了很久。

  (五)及早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

  在涵涵剛會坐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把他放在凳子上和家人一起吃飯,雖然那個時候他還不能自己吃,但是我們堅持讓他看我們大人是怎麼用餐的,所以慢慢的涵涵自己就學會吃了,而且是很早就學會拿筷子吃飯,家裡只要能讓他做的事情,都是堅持讓他自己做,比如掃地洗菜拿碗筷搬凳子等等。許多家長認為孩子那麼小能幹什麼呀,還不是越幫越忙,其實做不好是肯定的,但是隻要他參與就好,假如你總是阻止他幹活,他就會覺得媽媽不需要我,久而久之他就不再願意幹了。而且勞動習慣的培養會讓他更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比如說自己玩的玩具不要亂放,垃圾不亂丟等等。

  (六)營造孩子的學習環境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有一段時間家裡人看電視看的多點,涵涵也跟著看電視看多了,後來覺得不能再這樣,所以此刻家裡人都學會看書,即使不看書也會看報紙,這樣涵涵也跟著學會了閱讀,雖然時間堅持不了多久,但是習慣是慢慢培養的,一點一滴累積起來就會好的。俗話說,行千里路勝讀萬卷書,所以只要有時間還是會帶孩子多出去走走,在大自然中學習知識更能讓孩子接受。雖然教育專家都不建議孩子那麼小就學唐詩古詞之類的,但是我覺得雖然孩子還不懂,但是多讀點這類的詩詞能培養孩子的美感和節奏感。至於兒歌音樂之類的,多讀多聽肯定是有好處的,要害是涵涵很喜愛這些,我覺得培養愛好是最重要的。

  (七)培養孩子的男子漢氣勢不溺愛孩子

  涵涵的爸爸經常在外地,涵涵一年也見不著幾回爸爸,所以我這個做媽媽的既要做好媽媽的責任也要當好爸爸的角色。所以我總是有意無意的想培養涵涵的男子漢氣勢,不過分的寵他溺愛他。例如,當涵涵摔倒的時候,我從來都不扶他起來,總是激勵他自己跌倒自己爬起來,然後拍乾淨身上的土。假如摔破了,即使心裡心疼,也不會表現出來,只對他說沒事。所以此刻涵涵摔倒了,只要不是很嚴重,基本上不哭,反而安慰我說:“媽媽,我沒事!”雖然看似我冷血,但是我自己覺得我做的沒錯,尤其是對一個男孩子,一定要培養他堅毅的性格,不能懦弱。

  以上就是我對家庭教育中的一點心得,還是那句話,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所以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人格,沒有萬能的教育,只能是每個家長在家庭教育中不斷的摸索實踐,有人說孩子是父母的第二次人生,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也是在不斷成長的,就讓我們和孩子一起長大吧!

  家庭教育促進法雙減感悟5

  我們的孩子許愷佶是合肥市安居苑小學的3年級學生,學習成績比較優異,並且在[數學大王]雜誌上發表了一篇小論文,我們家長也經常為自己的孩子感到驕傲和自豪,下面在此和大家交流一下培養孩子過程中的一些心得和體會,如有不當之處請多諒解。

  一、培養孩子學習的愛好,讓孩子“快樂學習”

  許愷佶從小時就很愛學習,我們家長看準了孩子的這個特點,特殊注重培養孩子學習的愛好,保護孩子學習的愛好,使孩子從小至今一直把學習當作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我們家長從來不給孩子定學習任務,而是經常透過遊戲的方式引導孩子,比如用pu-ke牌算24點,早期的時候讓孩子玩電腦教育遊戲軟體等等,最重要的一點是每當發明孩子的學習有了進步,掌握了一些新的知識,家長就要毫不吝嗇地表揚他,增強他學習的快樂感受,引導和培養他愛學習的習慣。

  二、不給孩子施加學習壓力,適當的時候幫助孩子減輕壓力

  孩子的心靈是比較脆弱的,壓力太大可能會給孩子造成負面的影響甚至喪失學習的愛好。我們家長從來不給孩子施加學習壓力,沒有要求孩子考試要考多少分以上等等,許愷佶有時候測驗或考試沒考好,心情特殊沮喪,我們家長在這時候往往是對孩子進行保護,安慰他,激勵他,幫助孩子減輕壓力,使他迅速地從失敗的陰影中解脫出來,等過一段時間後再來總結上一次失敗的原因。我們覺得這樣做在保護了孩子同時,也教會了孩子正確面對失敗的辦法。

  三、培養孩子自覺學習和獨立學習的習慣

  孩子在學習時家長不要在旁邊陪著孩子,讓孩子養成獨立學習和自覺學習的習慣。天天放學,許愷佶基本上都在家長還沒回家的情況下很快地寫完作業,寫完作業後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看電視或幹些別的事情,我們家長從不干涉。透過這樣不僅培養了孩子自覺學習和獨立學習的習慣,而且使孩子養成了寫作業不拖沓的好習慣。

  四、尊重孩子的愛好,注重培養孩子好的愛好

  許愷佶在很小的時候,看見別的孩子都學樂器,我們家長就按照自己的想法給他報名學電子琴,可是孩子對學琴沒有多大的愛好,一到練琴時間就哭。看著孩子難過的樣子,我們反省了自己的做法,最後決定讓孩子放棄學琴。這件事也一直在影響著我們的教育理念。要尊重孩子的愛好而不是家長的意願,家長應當注重培養孩子好的愛好,帶領孩子去體驗一些活動而不是逼迫他,引導他的一些好的愛好如學習的愛好,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體驗快樂,把學習當作一件快樂的事。

  五、注重表揚孩子的優點與特長,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往往並不知道自身有哪些優點與特長,我們家長要善於發明孩子的優點與特長,引導孩子發揮自己的優點與特長,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許愷佶也和所有的小孩一樣,有些方面有優勢,有些方面有劣勢,我們家長經常注重表揚孩子的優點,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參加一些自身有優勢的專案,一方面發揮孩子的特長,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六、注重與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

  我們經常與孩子處在平等的位置上進行溝通和交流,激勵孩子把他的感觸和情緒表達出來,瞭解孩子的喜怒哀樂,對孩子所說的一切持開放包容的態度,我們有時也讓孩子參加大人的一些活動。在交流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掌握孩子的動態,更重要的是透過平等對話喚起了孩子心靈深處做人的自豪感與責任感。

  家庭教育促進法雙減感悟6

  “至樂莫如讀書,至要莫如教子”,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是中國家長的普遍心理。然而真正落實到實處時,我才發現這是一本難唸的經。從孩子哇哇大哭來到這個世上,孩子最先接觸的是父母。為人父母做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孩子,所以在這裡我想和大家討論一些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淺談我的經驗與心得。

  關於學前教育——發展興趣愛好

  幼兒時期是奠定一切事物基礎的時期,孩子的學習能力,因此多方面發展對於孩子是有一定幫助的。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的興趣愛好培養,併為孩子選取合適的培養興趣愛好的方式,幫助孩子快速成長!從小我便十分關注孩子的興趣取向,也會盡可能使孩子接觸一些新奇的東西。但同時,我也會教育她要學會堅持,做任何事情不能半途而廢,而我們家長更不能急於求成。對於我家孩子,小時候她說“媽媽,我想學畫畫”“媽媽,我想學跳舞”對於這些我都很開心的接受了她的想法。當然,這途中肯定不是一帆風順的,時間長了孩子的好奇心消失了,慢慢變得牴觸反對,這時做家長的就要發揮教育作用,積極引導,多加鼓勵。這個過程是艱辛的,但看到孩子現在能自信地在舞臺上展現自己,就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關於小學階段——陪伴是關鍵

  都說陪伴是孩子的老師,12歲之前,孩子如果缺乏陪伴,就不利於人格形成與完善,同時也有可能造成孩子叛逆,沒有責任感,對身心發展都有極大的影響。那麼,陪伴是把自己全部時間貢獻給孩子嗎?當然不,我們力求在有限的時間內高質量陪伴孩子,我認為陪伴質量高不高的標準就是父母和孩子在此刻的狀態如何。只要雙方狀態是愉快安詳的,這樣的陪伴就是高質量的陪伴。比如做家務,比如做手工,這些孩子能看見,也能明白並能模仿的,這樣的工作就能使雙方都處在一個放鬆的狀態。同時,父母陪伴孩子時的狀態極其重要,你是匆匆忙忙為了完成任務而陪伴?還是享受陪伴本身?要知道,孩子吸收的不光是父母所做的事情,他更有可能吸收的是父母做事時的狀態。

  關於中學階段——給予尊重

  初中時期是孩子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是父母的監護,並開始反對父母的所作所為。這令我們家長很是頭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嘗試過很多方法。但越是過多的干預,便越適得其反。慢慢的我得出了一個經驗:尊重。而的尊重就是讓孩子自己做和他有關的決定。當然我們家長如果已經有傾向性,就要提前做功課,給孩子分析利弊,引導孩子做正確的決定。同時瞭解他的思想動態,見縫插針,把自己的三觀傳達給他,包括學習的,感情的,人際關係的。一定要潤物細無聲,不能來硬的,不能說教。把話說到他的心坎裡面,他就會聽。在這裡我總結出“三多三少”供大家參考:多引導少訓斥;多交朋友少窺探隱私;多商量少命令。

  教育是一項宏偉的事業,培養出一個身心健康,積極樂觀,人格獨立的孩子是我們每位父母的目標。在此,作為基礎教育的家庭教育就顯得尤其重要。“成功的家庭造就成功的孩子,失敗的家庭造就失敗的孩子”,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父母對孩子的成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我們在關注學校對孩子的教育同時,不能忽視孩子的家庭教育。我們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該多瞭解學習關於家庭教育的知識,便於孩子能夠良好的接受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促進法雙減感悟7

  在教育孩子任重而道遠的艱辛歷程中,我們要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與微笑。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家庭又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搖籃,教育子女是每個做父母的天職。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天長地久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是每個父母的心願。要實現這一心願關鍵在於教育。要教育好一個孩子光靠幼兒園、學校是遠遠不夠的,家庭教育尤為重要。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每一位家長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下面我就孩子教育方面談談一些心得體會與天下父母分享。

  一、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和良好性格的形成和發展。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裡萬般被寵愛,造就了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從來不考慮別人的感受,也不懂得怎樣去關心別人。作為家長我時刻注意自已的言行舉止,不把工作壓力和情緒帶給他,以良好行為來影響他。凡事從正面去教育,遇到一些負面的不良影響,和他一起討論讓他懂得判斷是非的能力。

  二、以身作則,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現在的孩子讀書壓力大,作為家長應儘可能給他們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他們在舒適的環境裡心無旁騖地學習。在孩子學習期間儘可能不去幹擾他們,在旁邊靜靜地看書報做家務,隨時回答孩子關於學習方面的提問,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他們在一個言傳身教的良好環境中快樂學習。

  三、強打根基,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最主要的是打好基礎,我曾聽過這樣的話:"小學、初中差不多就行,高中好好學" 。我認為這樣的想法是不正確的,小學和初中是很關鍵的打基礎、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的階段,一旦基礎打不好,上高中後很難改變局面。所以在這個階段,我每天叮囑孩子上課一定要認真聽課,不懂的一定要弄懂。英語一定要多讀、多背、多聽;數學一定要掌握基礎,不能混淆概念,答題時看清題意,小心謹慎;語文不僅要掌握課本上的知識,還要了解和課文相關的、書本上沒有的其他知識要引申出去。從細微之處做起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良好的學習自覺性。

  四、用愛心和微笑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和交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孩子進入初一後,可能是青春期的緣故,越來越覺得與父母有牴觸情緒,也不願意多講學校裡發生的事,學習好壞更是不願講。怎麼回事呢?是不是我們經常以家長的身份與他說話讓他反感?於是我放下家長的架子,對孩子報以愛心的微笑,經常有意無意地講一些自己單位的事及自己在工作上碰到的困難給他聽,並讓他出謀劃策。漸漸地孩子也對我講一些學校裡和學習上的事。對於他學習上的失誤我從不直接批評,而是以鼓勵和提出希望為主。

  五、培養良好興趣,樹立自信心。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無論做任何事情,只要有了興趣才會有動力去做好它,帶著興趣學習和被動的學習,效果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從來不給孩子施加壓力,讓他報讀什麼提高班、輔導班之類的他不願意學習的東西。我的孩子總是在玩中學、樂中學,而且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現在,我的孩子已學會了打乒乓球、羽毛球、籃球、踩滑板、騎腳踏車、滑冰、游泳等。他從這些運動中懂得了什麼叫團隊協作精神,也嚐到了成功和失敗的滋味,這些親身體驗對他來講是一筆很好的精神財富。

  六、認真總結經驗,制訂好下一步學習計劃

  每一次考試,我都讓孩子總結成功經驗,找出每一個階段的弱點與不足。每次成績出來後,都要和孩子一起總結分析每一科目存在的問題,制定好下一步的學習計劃,打有準備之仗,凡事做到穩操勝券。

  七、教育孩子正確地面對挫折。

  在人一生當中,遇到挫折在所難免,苦難是人生一大財富,不幸和挫折可以使人沉淪,也可以鑄造人的堅強意志,成就充實的人生。苦難是人生的一位良師,它能教給孩子學會用感激的心情,積極的態度對待一切問題,勇敢地參與社會競爭。

  八、把握好尊重、信任、鼓勵、批評的尺度。

  做父母要學會換位思維,要尊重、信任孩子,多瞭解他們,以心換心,用信任贏得他們的信任。日常生活中要透過細心觀察、傾心交談、悉心照顧、耐心幫助等方式多瞭解他們成長的煩惱、心靈的需求,切忌拿自己孩子的缺點和別人孩子的優點相比。每當遇到困難,多鼓勵安慰,幫他找回自信。以恰當的方式批評孩子所犯的錯誤。

  九、返璞歸真,迴歸自然,增長見識,開拓視野。

  一到孩子放假,我們都會抽空帶他去旅遊,讓他看看外面的世界。孩子透過親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氣息,增長了不少見識,開拓了視野。看到孩子置身於大自然的懷抱中盡情地玩耍、其樂融融自我陶醉的樣子,我們舒心的表情喜形於表。是啊!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比什麼都重要。

  十、做好表率,常懷感恩之心。

  現在的獨生子女們,家長們寵著、愛著,個個都是家裡的"心肝寶貝"、"小太陽",有時用軟的不行,用硬的也不奏效,不好管理。所以要求他做到的事情,我們首先要做好表率,儘量做到最完美。例如:要求他不要經常打電腦遊戲,那首先我們也要做到不玩,努力去做他的榜樣。孩子是有思想、有血有肉的,我們為孩子所付出的愛心、耐心和關心,他們會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家長的言傳身教和無微不至的關愛會感動孩子,他們無論何時,無論對老師、家庭、社會都會常懷一顆感恩之心;也會帶著一顆誠實、善良、感恩的心去努力創造一切並回報社會。

  以上談了一些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培養孩子的體驗遠不止這些。它是多方面的、具體的、有感觸的。每個家庭的環境不同,孩子的具體狀況不同,教育的具體方式也不同。在孩子的成長教育過程中我也曾困惑和彷徨,但我會依然執著和努力。我堅信:只要我賦予孩子更多的愛心和微笑,我的孩子一定更棒,將來一定成為國家棟梁之材。

  家庭教育促進法雙減感悟8

  我們的國度,從來就不缺少教育理論,從來就不缺少教育的氛圍,家長重視孩子教育的激情,全民高漲。書店裡有關教育理論的書有半面牆,微信朋友圈有一半是有關孩子教育的東西……我們真的不缺少教育理論,我們缺少優秀的教育操作者。

  孩子的差異性天生都有,無奈我們的家長總想走捷徑,不思考,照抄照搬,希望一本萬利,這是不行的。

  一、關於家庭中的民主

  我贊成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的觀點:我不相信教育是快樂的,請別再以愛的名義對孩子讓步。

  獨生子女是自地球上有人類這個物種以來所出現的一個從來沒有過的“亞種”,在人類歷,從來沒有那麼多沒有兄弟姐妹的人在那麼短時間內,有計劃地出現在一個國家。千萬不要以為他們和我們是一樣的,他們和我們不一樣,甚至可能完全不一樣。

  現在很多家庭的倫理是倒過來的,在家裡不是老子說了算而是兒子說了算。我的學生中,在家裡父母說了算的孩子學習成績一般都很優秀,品行修養更高。“你吃我的喝我的用我的,憑什麼不聽我的”!霸父經常這樣訓斥孩子,最終,這位家長就成了學霸之父。事實證明,在家庭教育中,家長中一個人說了算的家庭中,孩子成才率是極高的。

  家庭中的民主,要慢慢培養,當孩子的認知水平和家長接近的時候,才可以透過商量,達成一致,讓孩子明白,民主來之不易。很多家長以民主的幌子打著愛的旗幟去教育孩子,這是放縱,一個未成年人打敗了成年人,結果相當可怕。

  二、關於學習興趣和快樂

  別太相信學習是快樂的。高階學習都是枯燥的,不討厭就是興趣。認為學習是快樂的很少,如果真有快樂,那也是透過學習考出高分的快樂。

  如果一個人能夠在學習中感到快樂,那就很可能成為大師級人物。絕大多數人是不會的。絕大多數人是不得不學,是為了某種目的學。所以,品質和意志才是真正的好老師。

  相信我們的孩子是屬於大多數人中的某一個吧。憑什麼學習是快樂的?學習裡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這是不言而喻的。好成績基本上都來自學生的好習慣,什麼時間專注的做什麼事,日積月累,某一天不小心他成了第一名,他自己都想不到。

  而我們教育總是想給孩子更多的快樂,給孩子更多的遊戲時間,不停的對孩子讓步。天底下哪有這樣的教育?不要糾結社會上一些似是而非的說法,什麼素質教育、什麼應試教育。應試是最基本的素質。

  三、關於教育中的鼓勵

  現在,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大多是鼓勵,俗稱“戴高帽子”,更有專家說出這樣的話:好孩子都是誇大的,我實在是不敢苟同。適當鼓勵孩子有自信,這是對的,但是不能過度。在這種教育下的孩子將來到社會,他面臨的反差足以把他摧毀把他推向萬丈深淵。

  教育可以沒有懲戒手段嗎?單憑鼓勵就可以完成教育了?我認為,犯了錯誤要付出代價。我們應該告訴孩子,這個社會是殘酷的,要準備受到很多委屈。

  四、關於言傳身教

  教育目的就是要讓下一代超過上一代,先超越父母,然後超越孩子自己,把孩子的潛能的挖掘出來。

  我真感動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學好某門課,自己另買了一套教材,和孩子一起打拼……我真佩服有些家長,為了做孩子的表率,從來不看電視不玩手機不上網……孩子的奮鬥非要毀掉父母的幸福?這樣的孩子能走多遠?

  我認為,父母的作用應該是點燃孩子積極向上的激情之火,而不是拼命燃燒自己企圖去照亮孩子,有多少父母燃燒一生化為灰燼,而孩子前途一片黑暗。只有內心無比強大的孩子,才能戰無不勝,歪風邪氣也影響不了他。

  幫助孩子超越自我,每天都有新進步,努力今天比昨天做得好,計劃明天比今天做得好,規劃一個積極向上的充滿正能量的美好願景比什麼都重要。

  五、關於考試分數

  放在最後說,是因為我不想說,因為我覺得它比前五點說的相比,太次要。但我又不得不說說它,在中國,它又是那麼重要。

  大多數家長把分數當作教育的目標,我覺得,可以值得尊重的分數應該是高考成績,我們看多了孩子分數的起伏,看多了家長的束手無策看多了孩子的淚流滿面,所以更看清分數對家長和孩子的折磨。

  所以,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在孩子身心都還稚嫩的時候,不要為分數犧牲孩子心理生理的健康成長。小學就要求雙百分,有些過分。孩子得了100分就給獎金,就照相留念大肆宣揚,100分就是沒有缺點沒有漏洞?

  小學得100分的孩子能走多遠?數學大師陳省身生前為中科大少年班題詞就是:不要考100分。朱清時解釋說,原生態的學生一般考試能得七八十分,要想得100分要下好幾倍的努力,訓練得非常熟練才能不出小錯。要爭這100分,就需要浪費很多時間和資源,相當於土地要施10遍化肥,廢掉的是孩子學習的激情和創造力。

  在分數面前,毫不猶豫的選擇相信孩子是孩子不竭的動力,父母的冷言冷語可能是壓在孩子身上的最後稻草。

  做一個有遠見的家長,過程比結果重要,只有完美的過程,才會有無憾的結果。孩子想當第一名的願望與生俱來,就像大樹拼命往天上生長,為了獲得更多的陽光和雨露一樣,這不是教育的功能,這是生物的本能。

  教育的作用是什麼,我認為就是家長在旁邊關注、期盼和守望,及時清除小樹旁邊的雜草和害蟲,在狂風暴雨把小樹吹歪了的時候,第一時間去扶正他,而不是拔苗助長。

  家庭教育促進法雙減感悟9

  歷經幾日的繼續教育網路研修結束了,幾位專家條分縷析,娓娓道來,就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如何教育好孩子,提供了非常寶貴的建議。在此,我僅代表我個人,向為我們進行培訓的王玲老師、王大龍老師、關宏宇老師和趙剛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

  對於本次學習的心得體會,現彙報如下:

  首先,關於王玲老師的親子三部曲。對於傾聽這一點來說,我是很有體會的。有時候我心裡比較煩躁,別人都挺忙,不好意思打擾別人。於是,我很希望和孩子她媽說一說,也沒指望她提什麼意見,就是想找一個可以傾訴的人,感覺著說出來心裡就好受了,可他總是強調“我自己的活還沒幹完”,這種態度讓我感到非常的不理解,如果他能靜下心來,哪怕是表面上裝出一副仔細聽我說的樣子,我心裡很快就能平靜下來。由此可見,學會傾聽很重要。因此,我想到了那些未成年的孩子,我們要善於傾聽孩子的心聲。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理解孩子、認同孩子的感受。透過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瞭解孩子真實的內心感受,從而剛好的開展教育教學。

  其次,關於王大龍老師講授的有關記筆記的問題。自從三年級接觸這些孩子,我就經常給孩子們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而且,我也不時的把自己備課時寫在課本上的內容,透過投影儀呈現給他們。並且,教他們一些簡單的記筆記的方式方法。比如,直線、波浪線、方框、三角、括號、箭頭等一些符號,讓孩子們在重點的字句下面做標記。這個標記只要自己能看明白就可以。筆記對於系統學習和複習知識有很大幫助,王大龍老師教給我們細讀精思、簡明扼要、思維導圖、記錯法等各種記筆記的方法,並且學會如何利用筆記。雖然自己用不到記筆記的方法了,但孩子正在上學,各種好的習慣正在養成,整理好筆記,對孩子的學習將有很大幫助。

  第三、對於關老師講解的新時期培養孩子創新精神的內容。不是有這樣一句話嗎,“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老師和家長常常喜歡孩子聽話,不聽話的孩子家長和老師通常不喜歡,常常訓斥他們,聽了關老師的講課,才明白:允許孩子思維上不聽話,允許孩子標新立異,敢於質疑,勇於提出問題,科學發明讓人變懶,我們對孩子要充滿愛心,情感和智力是相連的,明白將來的考試方向以能力型、綜合型、應用型等主觀題為主,社會對於人才的要求由學歷社會轉向能力社會,這將更有利於我們今後的教學中培養孩子的能力。

  最後,關於趙老師家庭教育的任務的內容。趙剛老師所講的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務是培養孩子學習應對未來社會的準備,讓我們意識到,平時對孩子的培養過於注重智商培養,忽略了情商培養,情商水平和處事能力對孩子將來成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智商決定成績,情商決定成功,要讓孩子具有膽量、勇氣、合作和正直這些優秀的品質,讓孩子走向未來,學會自立、生存、合作、擔當。適合自己的才是的,讓孩子做的自己,能夠自食其力,學會生存、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建設自己完整的人生。

  總而言之,此次學習受益匪淺。

  家庭教育促進法雙減感悟10

  作為孩子的家長,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全面發展的好孩子。然而,要想使孩子健康成長,家庭卻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每一個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藉此機會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體會。

  (1)父母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學校積極引導,雙方共同努力

  我們認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只有自己做了,孩子才會跟著學習。如果光說大道理,而自己不能作為孩子的榜樣,那麼,這種教育,不過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教育,是絲毫起不了作用的。同時,學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只有雙方共同努力才能出效果。

  兒子的母親目前是一所大學的研究生,對孩子而言,這是他引以為自豪的事,也是一種促進力量。雖然他不知道母親考研的歷程有多麼辛苦,但母親深夜還在靜靜的看書的景象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個榜樣,使他明白只有勤奮努力才會夢想成真。孩子已經上初一,雖然母親不在身邊,孩子在爸爸和學校老師的諄諄教導下,不僅在學習上有進步,其他各個方面都有了可喜的進步,成為了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2)營造家庭學習氣氛,讓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習慣

  聽我的`同事講過他家女兒和侄女雙雙同年考上大學的事,他營造家庭學習氣氛,讓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每天晚上吃完飯後,他和妻子就出去散步,女兒和侄女兩個孩子收拾完桌子,就去寫作業,他們回到家,在孩子做作業時,從不看電視,各自拿一本書看,時間久了,孩子就養成了良好的作息習慣,女兒和侄女經常相互比,看誰學習好,看誰學的晚,去年高考,兩個孩子雙雙以優異成績考取夢想的大學。

  (3)培養孩子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兒子小的時候很喜歡玩電腦遊戲,我對他說,玩可以,你也可以玩出新花樣,比如,做幻燈片之類,拿給別的孩子看時,多有成就感啊。於是兒子學會了製作幻燈片,時常還叫別的孩子欣賞,並教會他們。兒子現在喜歡上了英語,剛開始的時候,我同學家的女兒去學英語,讓他也去跟著學,如今,他已經越學越有興趣,對媽媽說:我班上有一個英語說得很好的同學,我也要跟他一樣。看到孩子這樣愛學英語,我很欣慰。我知道兒子的語文不太好,我有時替他著急,真希望他能把語文提高一下,可兒子說要繼續報名學英語,我還是高興的答應了。

  (4)處罰孩子要適當,積極引導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

  記得兒子在小時候,有一次拿家裡的錢,沒有經過父母同意,買了許多玩具,我們知道後,讓他退回了玩具,並打了他,打得很重,以後他再也沒有犯過類似的錯誤。兒子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寫字很差,我讓他把寫錯筆畫的字重寫10遍,結果我們吵打起來,兒子說他已經盡力了,一時難以改變,我向兒子認了錯,同時指出他打我也是不對的,兒子也認了錯,現在我和兒子有時像朋友一樣聊天,其樂無窮。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