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陪讀心得體會(精選20篇)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於心,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長陪讀心得體會(精選2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1

  犬子恰與晨風友之公子同級——小學四年級,十年來,各種“陪讀”的情況都有,不單單是晨風目前才出現的以陪讀之名行“監督”之實。從陪做作業到陪理書包,從陪上興趣班到陪彈琴,從陪到不陪再到陪,也是出現過反覆等各種情況。但現在已經基本上不需要陪了,僅需偶爾行使“抽查”的權利,效果還是不錯的。具體心得如下:

  一、以大人的智慧、孩子的方式去陪讀。

  儘管是四年級的孩子了,彷彿已經懂了很多東西,但畢竟還是孩子,所以,首先在一些技巧和經驗方面,肯定是不如大人的,我們還是可以用我們的智慧掌握局面的,同時,在做事情的過程中,孩子還是更能夠接受一些“遊戲”的方式,即使在你心裡,你覺得這事其實就是這麼回事,但對於孩子,換了個形式,感覺就是完全不一樣的。舉例說明:本來你是為了監督他做作業,然後坐在他對面看自己的書,你是一本正經地監督他,他是不得不被你監督,可是,如果換個形式,對他說:“兒子,我們來場比賽怎麼樣?”他肯定馬上來了興趣,問:“比什麼?”,然後告訴他:“爸爸(媽媽)現在手頭有個任務……(把你自己定的目標告訴他),你的任務是做完自己的作業,我們看誰在規定的時間裡先完成?”這樣,孩子的興趣會大大提高,他也不認為你是在監督他,避免未來產生牴觸和依賴兩種不良的情緒。而且,可以許諾孩子贏的人有獎勵,前面兩次可以故意讓他贏,以激勵他的興趣,然後適當地時候自己贏,讓他輸,給點挫折,激起他更多的興趣。這個方法其實不僅僅適用在陪讀這裡,可以廣泛使用在孩子的日常教育中,效果非常不錯。

  二、目前的陪讀是為了接下來的不陪讀。

  之所以陪讀,除了解決類似“眼面前”的短期任務,還有個觀察和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目的,所以,目前的陪讀歸根結底是為了將來不陪讀。正是因為這個目的,在陪讀的過程中,家長不能夠以“等上初中”或者“等上高中”就好了為目標,而要從一開始就主動有目標,有個計劃,準備要逐步“撤退”的,而不是“等”到什麼時候。有了這個目標,你就不會是簡單地“監督”和“陪”了,而是會在陪的過程中,注意觀察孩子的主要問題在哪裡,然後針對孩子的問題給些建議,然後重點地讓孩子改正,給孩子鼓勵,讓他(她)明白自己其實完全是可以做到的。

  當然,這個“明白”的過程也可以“遊戲化”一些,比如你覺得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孩子的狀況有好轉了,就可以某次藉故正好有應酬或者要加班,向孩子“請假”,說今天不能一起完成競賽遊戲了,看來只能他(她)獨自完成了,孩子會因為這個變化產生新鮮感,會激起某種興趣,家長也正好借記檢驗一下成果,然後給孩子一個積極的鼓勵。如果效果好,逐步增加次數,直至不再陪;如果效果不好,觀察或者詢問,發現問題,繼續制定計劃,有針對性地改正,直到完全解決。這才是陪讀的真正目的,幫助孩子發現問題,然後幫助他一起改正和解決問題,樹立他的自信心,讓他知道,他是完全可以自己做好的。這對於孩子的未來成長很重要。當初我陪兒子去彈琴,因為知道這是一定要家長陪的,所以,從一開始就下了很大的決心,剛開始的幾堂課,很認真地跟著一起聽樂理,看指法。

  後來,我就覺得這不是個辦法,長此以往下去,就變成我上課了,而且,他因為有大人上也產生了依賴。後來,我有一次特意沒去,然後回來就說要請教他,因為那天的課沒上,他興致高昂,當起了“小老師”,給我講了那天的課堂內容,我極大地鼓勵他,然後告訴他:“媽媽以後肯定跟不上你的進度了,因為你不僅上課,還有練習,媽媽根本就不練習,怎麼能跟得上你的進度和水平呢?”他的自信心一下子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不僅上課自己去上了,還會抓緊練習,每次都會問我:“媽媽,你是不是已經跟不上我的進度了?!”我說:“是的,媽媽現在最多是能聽出來你彈的不流暢了,但是錯在指法上還是樂理上,媽媽已經分不出了,所以,必須靠你自己了。”

  從那以後,兒子彈琴我再沒陪過,但每週他會興致勃勃地演奏給我聽。同理可得,在學習其他功課和知識的過程中,這個方法也很有效。

  三、不僅僅是陪讀。

  對於孩子的成長,不僅僅是做功課,學習,讀書方面需要我們家長陪,很多時候,甚至整個人生,他們都需要我們陪!但這個陪,一定只是“陪”,而不是替代,也不是“監督”。我們之所以陪,一方面是為了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會和你一起面對”,會幫助他們解決一些事情,但一定要讓孩子知道,這些事情是他們自己的,爸爸媽媽只是幫忙,幫助他們面對,但最終還是要靠他們自己的力量來徹底解決。不要讓孩子覺得“讀書是為了讓父母開心或者滿意”,做什麼事情都是因為“我爸爸媽媽讓我這麼做的”,父母更不要用“你幫我把書讀讀好就行了!”“你快點給我把作業做完”這樣的語言,給孩子傳遞的資訊就是這些事情不是他們的,而是為了完成家長的任務。

  以此類推,生活中孩子的很多問題和安排,我們家長都會有這種包辦替代的“越權”,而不是真正地“陪”孩子成長,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其實,“和孩子一起成長”不是一句簡單說說的口號,而是在更多地站在孩子的角度,而不是從我們家長的角度,一廂情願地做很多自認為“為了孩子好”的事情,往往適得其反。也只有這樣了,你會發現,孩子不僅僅是耗費了我們一生的牽掛和付出,不僅僅是讓我們願意傾注一生心血、傾一生積蓄而付出的那個“前世冤家”,而是能讓我們解讀父母養育之恩,讓我們重溫來時之路,讓我們感懷同行之人的“精靈”!想起晨風說的那個“蠟燭”的比喻,其實,我們的生命,從開始的那刻,就在燃燒了,無論我們願不願意,或者說我們知不知道。可是,因為孩子的出現,或者我們的某個寄託,或者事業的成功,或者某個理想和追求,讓我們的燃燒更有了目標,多了一份精彩,多了一層意義,使這燃燒不僅燃燒自己,還能照亮家人、他人,甚至後人,那就不是一種悲壯,而是一種溫暖。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2

  有時候一想到陪讀,就想到無數陪讀家長的心酸,孩子成績的好壞直接就影響到對家長陪讀所付出的回報,有喜也有愁。今天我們換種心境和孩子一起讀書,這是另一種陪讀,無需成績的回報,卻成了生活的另一種樂趣。

  難得的週末,是不是也想睡睡懶覺、到戶外走走?卻不知靜靜地陪孩子讀讀書也挺悠閒,瞬間將生活與工作的瑣事置之腦後,心境開始變得空靈。一家人沒了日常的煩躁,原來孩子看的書也有很深的意義與人生哲理。我們小時候也看過同樣的故事,卻只明白的膚淺,現在再讀讀這些小故事,其中隱含著太深的做人真諦。

  孩子的成長與未來的社會生存的確需要很多很多的知識,但今天陪孩子讀讀書才深切體會到未來孩子不僅需要豐富的知識,更需要有端正的生活態度。知識只是孩子未來謀生的技能,而做人的道理與端正的態度才能決定孩子人生的高度與價值。讓我們多陪孩子讀讀書吧,用我們的人生歷練與領悟去讀讀孩子的書,因為我們的體會更深刻與真實,我們有必要將孩子理解不到的東西結合我們的體會早早的告訴給孩子,讓他更多更深刻的理解未來他要用什麼樣的態度去做人、去實現自己的夢想。今天陪孩子讀的這篇故事所得到的心得我們就可以分享給孩子,告訴他貪婪與不切實際的索取、內心的狠毒與自私,最終會讓人的一生一敗塗地。人生的美好是要自己真真切切的去創造,這樣的人生才有價值與意義。

  讓我們用另一種心態去做陪讀吧,多給孩子一些課堂上學習不到的知識,不要用索取孩子成績的心態去做陪讀。與孩子共同學習,與他分享我們的人生經歷與對生活的理解,這會是家庭生活的最大樂趣,也是真正意義的陪讀。讓我們將陪讀進行到底吧!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3

  有好多次在讀《孟母三遷》的故事,有好多次在跟學生講《孟母三遷》的故事,有好多次在和家長同志們說《孟母三遷》的故事,直到很多事情真的發生在自己的身上的時候,才能真正體會孟母的智慧與偉大。

  帶著孩子上班已經2年多了,第一次真正感受到環境、周圍的朋友對一個孩子的早期成長影響有多大。兩年前,孩子小,每一次開會沒有人幫助看孩子,就隨意的把他交給比他大一些的大哥哥們,應該從那個時候起,孩子開始接觸網路,剛開始的時候是看別人玩,後來就學著自己摸索,再到後面上癮,早上起來就想把電腦摸一摸,網上放學第一件事就是守在電腦前。(其中有一個環節:那個時候他接觸的孩子都是愛玩電腦的,他們經常指使冰冰去找媽媽要電腦,如果媽媽不給,他們這群孩子就不跟他玩。可以想象,這是一個怎樣的社會,把孩子們都變成了這樣。)為這個事情,我曾經很苦惱,心理學上講:強迫地想讓一個人不去一件事,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還會激發這個人更堅定地去做這件事。可見:硬性的強迫孩子不玩電腦只會讓孩子更離不開電腦。為此,我買了《兒童心理學》,花了半個月的時間一口氣讀完,最大的收穫是:孩子的興趣是多種多樣的,玩電腦是他的一種興趣,只不過現在這種興趣讓他著迷,並影響到他其他興趣的培養。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如何轉變孩子的興趣。在孩子12歲前,應該是一個人身體和智力發育的最佳時期,也是一個人良好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我決定抽時間培養孩子其他方面的興趣。正巧,在這個時候,我讀了鄔曉莉的《愛的叮嚀》,知道了課外閱讀對一個人一生智力發展及終生學習的重要性,我決定將孩子的興趣引到課外閱讀上來。為達到這個目的,我分如下步驟完成:

  第一:讓電腦被“沒收”,從此不能用。我將我們辦公室的電腦全部用密碼鎖上,並告訴冰冰:學校檢查電腦的時候,發現我的電腦上玩遊戲的記錄最多,校長爺爺已經將我的電腦沒收了,現在這個電腦不屬於我了。(善意的謊言,還讓校長成了壞人,呵呵。同時自己也要做到孩子在身邊的時候,堅決不用電腦)

  第二:想辦法將家裡的電視關掉。有一個機會:那天,冰冰和他爸爸在家玩遊戲,他爸爸要買他的槍,問他多少錢賣?後來玩到盡興的時候,他爸爸說:我想買你的遙控器,你多少錢賣?冰冰說:多少錢也不賣。為防止爸爸搶遙控器,他還特意去把遙控器給藏起來,後來遙控器就“永遠”消失了。冰冰回家也就沒有電視看了。

  第三:藉助益友的力量。我們辦公室旁邊有一個喜歡讀課外書的男孩—————蔣東方,這小孩機靈,淘氣,好動,正直、熱情、愛看書。我讓冰冰天天和東方一起玩,有意避免他和以前愛玩電腦的那幾個小孩接觸。朋友的力量還真是大,孩子一旦有了益友,他也會學著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每天放學學完作業,就在操場上玩耍鍛鍊身體,還經常聽他們相互之間探討一些孩子世界裡的問題。

  第四:帶著孩子讀書。每天回家,不管多忙,多累,都要陪孩子把書拿出來,讀一讀,剛開始是我讀,冰冰聽,後來變成,他看圖說話,我再帶他讀,書裡面有很多孩子感興趣的東西,有時候讀得我們一起開懷大笑,有時讀得我們疑惑重重。

  現在孩子已經走進閱讀,並喜歡上閱讀了,我們一起用四天的時間讀完了《三毛的故事》,現在正在讀第二本《小王子》,我正打算再買一套適合孩子口味的讀物。作為暑假作業的一部分和孩子一起完成。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4

  一,家長要做好榜樣,貴在堅持。

  兒子在很小時,我就有意識的培養他喜歡聽書看書的習慣,那會因他小,主要是我讀給他聽,書中精彩的故事慢慢的吸引了兒子,便漸漸的由?要他聽我讀書?變成了?他要聽我讀書?。有時我因為太累,不想陪兒子讀書時,想到了堅持,便又開始了親子讀書。這樣的習慣養成後,兒子每到了讀書的時間,都會準時去,從未斷過。

  二、讀書時,要挑吻合孩子年齡的書。

  孩子在閱讀適合他年紀的書後,會增強他的閱讀興趣。相反孩子讀不到適合自已的書,看書的熱情就有可能隨之下降。兒子在有一段時間裡,表現出不怎喜歡看書,後來我向同事瞭解她孩子讀書的情況,才得知我那段日子選的書有點偏於成人化,選購時適合了我的胃口而忽略了主要的讀者是兒子。從這件事後,我每再購書時,一方面徵求兒子的意見,另一方面我事先上網查詢一下符合兒子年齡的一些行家推薦的書,結果購了這樣的書後,兒子讀書的興致又濃了。所以家長不僅要讓孩子養成喜歡讀書,還要會幫孩子選書。這同時也說明了一個問題,要想做個合格的家長,必須事前多多充實自已,多去了解孩子的世界,你才能在孩子的世界裡受到喜愛。

  三,適當引導,學以致用。

  和孩子一起閱讀的目的,不只是為了解故事內容,更多的是想拓寬孩子的視野,能夠學其之長,將其好的一面變為孩子自已的,所以不要為了讀書而讀書。我在陪兒子讀書中,常會提些問題和兒子一起思考,比如在讀如何處理與同學矛盾的文章時,我會讓兒子思考下如果他遇到書中出現的情形時,他應當怎麼處理?有時在現實中兒子表現出了自私一面,我會談起我們一起讀過的某篇文章,那裡面的人是怎麼遇事先想到別人的?每每一提及,有時不用多說道理,兒子便明白我和他聊故事的用意了,便不好意思的糾正了自已。所以有時聽到朋友誇兒子有禮貌講道理時,我知道那是他讀的書在對他產生了影響,是書里人物的榜樣潛移默化地在影響了他塑造了他。

  四、閱讀要讀出聲,而不只是默看書。

  看書和讀書的效果不一樣,書讀出聲會增強語感,更會在大聲朗讀中體會出詞句的豐富感情。兒子有一段時間總喜歡默默的看書,且發現他看書的速度很快,這樣的看書就起不到好的作用,更多隻是一味的追求故事情節。所以後來我和兒子就改為相互讀書,每天每人各讀一會書,然後再究其內容討論一番,透過這種方式的改變,兒子的表達能力有所提高,有時會出其不意的說些我意想不到的話,有時還會故作神秘的問我某句子的意思,然後在我佯裝不解下,將他自已對其理解的意思說給我聽。呵,我明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道理已在兒子身上略有顯現了。

  五、多交流體會,做孩子的朋友。

  兒子在能獨立看書後,每有讓他特別喜歡的,他不僅會急於描述給我聽,還強烈推薦我看,那個迫切勁,讓我明白他想我與他一起看,一起體會書帶給他的快樂感受,想我和他共鳴,想我知道那是他喜歡的以及他喜歡的原因,每逢此時我就丟下手中的事,和他一起閱讀。同樣我遇到特別好的文章,也立馬想和兒子分享,想讓兒子體會到我從書中得到的那份難以言表的快樂。 親子閱讀不僅書本伴隨著兒子一天天健康的成長,同時在這閱讀的過程中,我和兒子共同經歷著書裡的喜怒哀樂,同樣的心情讓我和兒子貼的更近,也使我和孩子成了無話不說的朋友。這是親子閱讀帶給我最幸福也最切實的感受。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5

  也許你會說陪讀很簡單,不就是搬個小板凳坐在孩子旁邊,盯著他寫作業嗎?其實不然,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陪讀儼然成了一個要求極高的技術活兒。陪讀爹媽們,都盼著孩子寫作業是一場“閃電戰”,但絕大多數時候,都打成了“持久戰”。這場以熊孩子為導火索,作業為主要敵人的較量,智力是必須的,體力更是不能不要的。最好是十八般武藝齊上陣,否則可能連幼兒園的作業都應付不了。

  幼兒園入學第一天,就被要求畫世界地圖。小學一年級要觀察樹葉從生到凋零,寫實驗報告……小孩子連筆都握不穩,作業自然落在了家長頭上。都需要家長親力親為。做手工、列印資料、裝訂書本……不少家長好不容易熬過了學生時代,最後卻又要撿起來重新來過。所以說,沒有半把刷子還真攬不來這瓷器活兒。

  我們童年的時候,沒有輔導班,沒有特長班,有的是歡樂,有的是無憂無路。然而,現在的孩子,過得真累。學校裡要為了考試認認真真、分秒必用,生怕被別的小朋友落下;週末假期要拓展視野,參加各種興趣班輔導班,智商情商同步發展;做完這些,還有成山的家庭作業、練不完的琴棋書畫等等,想輕鬆,根本沒門。然而,要論被這些折磨得最苦的人,孩子遠遠排不到第一。

  陪讀爸媽的苦,是不被世界理解的痛楚。而孩子一天沒長大,這種苦和累一直都要繼續下去。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6

  除了教材以外,我很少同小孩一起看課外書,因為我們平常給小孩買書針對他的年齡層都買些帶拼音的書或者買些他喜歡的卡通書讓他自己看;要不就買些益智故事書由他媽媽在睡前讀給他聽,然後聽完回答些問題。

  這樣堅持轉眼快三年了,小孩也上小學一年級了。今年春節我閒來無事就讓他拿來些沒拼音的課外書同我一起看。本來我是想看看他識字的能力,沒想到大約1000字左右的文章他居然能夠讀下來,大約有20來個比較生僻的字詞不認識,也有幾個字讀半邊,還有幾句讀出了整句的意思但漏掉了一個字,讀後,我們隨興聊起故事的內容,一起談論故事裡的某個情節。他能告訴我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雖然表述和理解不完全正確。

  但這的確使我大吃一驚,在現代這個現代化的環境中,我們不能低估孩子的閱讀能力。同時也給我們做家長的提出了一個問題:如何在閱讀中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幫助他理解和感受書中的語言與人物形象;學習使用正確的用詞和語句,並鼓勵孩子接受新的詞彙和表達方式,啟發孩子主動思考,把文字語言轉化為吸收營養的過程。

  現在的孩子,知識的接觸面廣,雖然有“書中自有黃金屋”之說,但是他們小小的年紀很難分辨出語言表述的好壞,很多怪話,髒話他們一下就記住了;很多人物形象他們很難分辨出好壞,對於不認識的生僻的字詞他們用猜的,對於書中故事的理解也多是一知半解。因此在這個對一切充滿好奇,興奮和求知慾很濃而又對事物缺乏必要的理解和判斷的年齡,我們做家長的很有必要同孩子一起閱讀。

  在家庭中給孩子創設一個讀書環境,營造讀書的氛圍,我們也要常常做讀書的榜樣。小孩是很貪玩的,但是在同父母一同閱讀的那種大氛圍下,讀書的精神和氣質是很容易受到感染的,慢慢的小孩也就養成愛好閱讀的習慣。再加上在閱讀中認不到的生僻的字詞馬上可以得到解決,可以隨時糾正讀錯的字詞;在閱讀中適當的加以引導和鼓勵,一起談論書中的情節,學習使用正確的用詞和語句;並鼓勵孩子接受新的詞彙和表達方式,啟發孩子主動思考,從而提高孩子的表述能力,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關心他所關注的事物,一起分享有趣的內容,與孩子成為真正的朋友;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參與而使他讀書的興致更濃。讓孩子感覺,讀書就是一種像吃飯、玩耍一樣自然的生活,而不是需要完成的硬性作業。當然,陪孩子讀書不是象我寫得那麼容易,關鍵是我們家長要為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同時要有耐心,要想辦法讓孩子讀懂書中的故事,不然一本看不懂的書我們也不想看何況是孩子。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7

  我是大班xx的媽媽,現在我把我的心得和大家分享。作為家長首先要經常與老師溝通,因為孩子一整天都在學校,老師付出的最多,也最瞭解孩子,與老師經常溝通家長能及時瞭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可以更快的讓孩子改掉不良的行為習慣,小孩子是最沒有耐性的和堅持力的,需要老師和家長經常的督促。

  其次家長要和孩子交朋友,有時間時陪她玩她願意玩的遊戲。玩的時候你可以問她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這樣可以知道孩子是怎麼想的。遇到事情時和她商量,與她交心,教她把事情換位思考一下,自己是什麼心情,什麼感受,交孩子有一顆善良和理解的心,如果孩子與其他的小朋友玩玩突然就不高興了,也不願意說是什麼原因,可以先放一下,把話題轉移,過一會在問,她就會說,這時你要幫她分析讓孩子變的大度些,在一起玩是件開心的事不要計較小小的過失,誰都不是有意的,是自己孩子的錯時要讓她主動去道歉。當孩子提出無理要求時,要說明原因,講道理,分析這要求對她來說好的影響有多大,壞的影響有多大,讓她自己比較一下。雖說孩子的心裡不高興但基本上都會主動放棄。

  如果孩子同樣的錯誤出現了兩次以上,就要提醒她這件事情不應該出錯的。媽媽以前與你說過,並告訴她這次可以原諒。如果再出錯就必須要嚴厲起來,不能心軟。事後要告訴她媽媽的本意也不願意這樣,是因為你把媽媽給氣急了。媽媽也是為了你好。如果有一天孩子不用大人督促就能把事情作的很好,那麼就要表揚她,寶寶今天真棒,真是個好寶寶。並適當的給些獎勵比如“三個吻”或是給點吃的或是玩的,她都很高興。大人不要輕易的對孩子許諾,如果許諾了就一定要對限,當時不能及時對限諾言就必須解釋清楚。在孩子面前不能失信。當大人出錯時要與孩子說“對不起”。她會記住的,她出錯時同樣會與你說“對不起”。記得有一次是我把她的什麼東西弄壞了,我不記得了,當時我沒有說話,也沒有對她說“對不起”,她就攆著我讓我與她說“對不起”。當時我就笑了,心想我怎麼還不如孩子呢,然後我說我不是故意的“對不起”了。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8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家長朋友們:

  你們好!

  從孩子一生下來,我們作為媽媽的就一直陪在孩子身邊陪讀,隨著社會的變遷和時代的進步,我覺得真的快趕不上時代的潮流了,看著很多人給孩子報這個班報那個班的,說實在的,咱也不能讓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差吧,不是有句話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經過別人介紹我來到了xx音樂,聽到了老闆的介紹真的覺得不錯,所以就給孩子報名了,從20xx年暑假開始我就一直陪著孩子學琴,孩子學的還行吧,一般情況不是很好也不是很壞,其實主要是我的心態不好,覺得學琴吧也不是上學,學的好壞無所謂,也不是經常帶孩子去練琴,加上她剛上小班,年齡也小。下午放學後回來就寫作業,寫的太慢了,等吃完飯後就差不多好睡覺了,就沒時間練琴了,所以在她班裡她的成績很差。

  每次陪著上課,看到別人的孩子得分都比俺閨女高,我都覺得丟人,恨不得立刻揍他一頓,後來我慢慢的就想改變他,也改變一下我的不端正的態度,今年我給她買上了電子琴,沒時間去學校我們就在家裡練琴,下午下課回來後我就讓她快點寫作業,她寫作業我就練琴,她就能聽見,還能聽出我哪裡彈錯了,背過了曲子彈的就容易多了。

  我老認為我的孩子笨,在她班裡他是成績最差的,其實我錯了,她很聰明,一首曲子她從上課到回家練個三遍兩遍就能背過曲子,可是我就不行,從這個上看來他不是不聰明,主要是練習的少了,於是我就下決心陪孩子一起練琴,孩子沒事玩的時候我就練琴,她不練我練,我一練琴孩子就說我笨,她就非要練,這樣她才慢慢能在家練幾遍了,但還是練的不夠以後我們會繼續加油練習的,爭取不在班裡做個最後了。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9

  教育孩子是一項十分複雜的事情,也是一項偉大的事業。“望子成龍,盼女成風”是普天之下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願。這種心願從小處看,可以成就一個人的驕傲與輝煌,從大處看,可能造就一個民族的自豪,甚至成為一種文明與進步的代表。遺憾的是,就一些父母而言,望子女成才的心願卻很難實現,下面就我個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點粗淺的看法。

  一、愛孩子,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對待孩子,與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組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孩子的信任。做父母的要愛孩子,也許你會說這個道理再簡單不過了,哪個做父母的會不愛自已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愛並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認可,我就常常給我調皮的兒子一個個親切的擁抱,一個個淺淺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誘的開導,一件件小小的禮物,這會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給予他的愛,也增強了他對父母的信任感,所以我們家長都應該用愛心去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父母與孩子良好的溝通的前提是傾聽

  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學會平等地與孩子交流,靜下心來傾聽孩子要訴說的一切,哪怕此時你在忙。再累,也要專心致志地傾聽,不時地詢問孩子:“在學校有什麼有趣的事嗎?上課時你對自已的表現滿意嗎?今天你的笑臉又增加了嗎?每當我這樣問兒子的時候,他總是十分興奮的向我彙報一切,當他說出自已對事情的看法時,我也會尊重他的意見,與他商量辦,給了他足夠的信心和自信,我認為這對培養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傾聽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學問。

  三、鼓勵孩子敢於迎接挑戰

  當今時代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所以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敢於迎接挑戰的精神,學習上我常鼓勵兒子說:你太棒了,真聰明這麼難的知識你都能答對,媽媽好佩服你啊,他一聽就很高興,而且還調動了他的學習積極性,當他遇到困難時,我不斷地給他打氣,此時我也會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實際行動感染他,也達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

  四、教育孩子正確地面對挫折

  在人的一生當在,遇到挫折在所難免,苦難是人生的一大財富,不幸和挫折可以使人沉淪,也可以鑄造人的堅強意志,成就充實的人生,苦難是人生的一位良師,他能教給孩子學會用感激的心情。積極的態度對待一切問題,勇敢地參與社會競爭

  五、培養孩子的適應能力

  在實踐活動中,針對發生變化的客觀形勢運用自已的智力等諸因素進行自我眺控。自我改造。實現主觀與客觀相融,從而保證實踐活動正常進行的能力,自古以來,它就是求得生存的基本能力,今天人類社會迅速變化和激烈競爭的時代,需要人們更強的適應能力,誰的適應能力強,誰就能生存下去,就能更好地發展下去,就能邁下成功的彼岸。

  六、與孩子一起閱讀書籍

  家長與孩子共同閱讀,孩子可以從中得到快樂及滿足,能感受到愛及溫暖,有時更甚與對書本身的興趣。

  七、表揚是塑造好性格的妙方

  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獲得他人的讚賞,孩子當然也不例外,來自父母的讚美會激起孩子內在的自我價值和尊嚴感,促使他們進一步強化良好的行為,直至養成好性格。

  八、父母衝動的行為會讓孩子性格逆反

  父母應該認識到,逆反是青春期孩子發洩情緒的一種方式,父母應該冷靜處理,不要總和孩子“頂牛”多和孩子溝通,這樣才能逐漸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

  九、學會寬容和忍讓

  寬容是一道美麗的風景,能夠寬容和忍讓別人缺點和錯誤的人,確實是一個高尚的人,這樣的人,便是人世間一道道美麗的風景,寬容更是一種能力,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寬容傷害自已的人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我們的心如同一個容器,當愛越來越多的時候,仇恨就會被擠出去,我們只有不斷地用愛來充滿內心。用關懷來滋潤胸襟,才能讓仇恨沒有容身之處,寬容不僅需要廣闊的胸襟,更需要很高的智慧。

  十、遇事允許孩子申辯

  申辯也是一種權利,有的父母喜歡那種腑首帖耳“聽話”的孩子,父母怎麼講,孩子就怎麼做。一旦發現孩子做錯了,就會不分青紅皂白地訓斥,打罵孩子。不允許孩子申辯,這樣不但不能使孩子心服口服,還會使孩子滋長一種牴觸情緒,為謊,推脫責任埋下惡根,孩子申辯本身是一次有條理地使用語言的過程,也是父母交流的過程,如果父母能意識地找一些問題來與孩子辯論,孩子的思維能力和口語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訓練。

  十一、避免把孩子的分數看得太重要

  作為父母不要整天盯著孩子的分數,做孩子分數的晴雨表。孩子得了高分就心花怒放,得了低分就心灰意冷。弄得孩子整天心情緊張,誠惶誠恐,無心學習,父母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品德培養上,放在創造能力。學習能力的培養上,讓孩子將來即使上不了大學,也能夠自食其力。

  十二、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如何教育的父母

  家長總愛將教育孩子當成風箏,任其高飛,線繩終端不離手心才踏實,而孩子卻願當只小鳥,渴望飛翔,家再溫暖,也總是孩子練飛的首站,而不是他飛翔的天空,不能將其終生關在小天地裡,家長的雙手不是用來使勁捆綁孩子手腳的,而應該是用來磨練孩子翅膀的。

  十三、善於發現並培養孩子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從興趣出發,才能讓孩子樂學,現在社會上有種怪現象,那就是小小年紀,大多數孩子要學很多門知識,很多家長不去考慮孩子學習效果如何,好象是學的內容越多,孩子就離成才就越近,完全不考慮孩子是否願意去學,有沒有興趣,結果造成浪費金錢,浪費經歷,更浪費孩子天真的快樂時光,所以我希望父母從平時的生活學習中捉孩子的興趣點,加以引導,然後再給他們的興趣去點溫加油,讓他們燃燒起來,這樣才會獲取更加的效果。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10

  古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名言道出了閱讀的`重要性。書籍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雖然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可以拓展人生的寬度,能豐富人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而我卻認為書中自有樂趣在,特別是陪孩子一起讀書的時候,其樂融融,感受頗深。

  孩子的世界,充滿著純真,洋溢著快樂。我們要走進孩子的世界,與孩子做到真正地零距離接觸,母女閱讀是一次次快樂的體驗。深深體會到閱讀是一種能給孩子帶來無限樂趣的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他們獲取知識、開闊視野的一種學習方法。作為家長,我們閱讀的過程中,也回味到了童年生活的幸福,同時也能體會孩子們的酸甜苦辣。為了讓孩子儘可能多接觸書籍,擴充她的知識面,營造讀書的家庭氛圍,在學校和老師推薦的《沒頭腦和不高興》這本書特好,我在繁忙的工作時間外擠出時間和女兒一起讀書。

  我認為,陪孩子一起閱讀,應該順應孩子的心理特點,選好孩子愛看的書,使他對書產生好感,不宜對孩子的閱讀管得太死。同時,還要與孩子在一起交流讀書的方法和心得,鼓勵孩子把書中的故事情節或具體內容說出來,把自己的看法和觀點講出來,然後大家一起分析、討論。如果經常這樣做,孩子的閱讀興趣就可能變得更加濃厚,同時孩子的閱讀水平也將逐步提高。這是一個讓他學會觀察和想象力的很好方法,再把自己看到和想到的告訴他,引導他以後學會自己去看,自己去想。就這樣一個閱讀過程,我們就不知不覺地和孩子一起陶醉在書的世界裡,一起享受讀書帶來的快樂與幸福。久而久之,孩子會愛上了閱讀,也和父母親密無間,我們也在陪孩子閱讀的同時,充實了自己,豐富了自己。

  透過陪女兒閱讀,父母與孩子共同學習,一同成長,為父母創造與孩子溝通的機會,分享讀書的樂趣。和孩子一起讀書吧,讓我們的家庭少一點菸酒味,多一點書卷氣,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書香,為孩子樹立一個閱讀學習的好榜樣。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11

  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是每一位家長的心願,家長們對孩子的期望高,含在嘴裡怕化了,希望娃娃們除了搞好學習之外不要關心其他的,更有一些家長辭掉工作專門陪在娃娃身邊,結果卻是家長亦步亦趨地跟在娃娃身後卻不被領情,娃娃反倒更叛逆,家長們更是委屈:我這樣陪著孩子照顧孩子,卻讓孩子不領情,到底是為什麼啊?

  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長的呵護,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的成長家長不能缺席,但也不能把孩子拴得太緊,拴太緊反倒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童年,需要快樂,需要美好,但是家長也不能過分溺愛孩子,與孩子溝通時最好講究兵法策略,家長和小孩之間最重要的是信任、理解、溝通,家長陪伴孩子讀書,一同成長,是家長的責任與義務所在。

  大多數家長認為,學校把過多工交給家長,這讓他們非常頭痛,比如給孩子檢查作業、陪同上網查閱資料,讀書等。一所公辦學校校長告訴記者,如今學生壓力大屬於教育體制問題。不僅學生,老師和學校都同樣面臨著各種考核和競爭。但他認為“親子共讀”是孩子成長中必要的環節,“在西方,學生們回家就有家長陪同閱讀,全家有共同的時間娛樂。我自己也是晚上忙工作,孩子忙學習”,他建議家長在陪讀中去尋找到樂趣。

  當然,陪讀家長最開心的就是孩子取得優異成績。也有不少學生表示,來自身邊大人和學校的壓力不小,尤其是分數和就業壓力很大,而孩子成績優異的家長也容易從中獲得滿足。

  美博教育專家提醒:陪讀家長一定要注意家庭平衡問題,千萬不要把全部心思都壓在孩子身上,而忽略了伴侶、長輩的感受,也不要把後半生的希望全部壓在孩子身上讓孩子承擔過大的壓力。對於藝術班,有關專家也建議適可而止,不能摧殘了孩子的天性,學習、娛樂、勞動等才是生活的全部,而並非僅只有學習和成績。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12

  父母是孩子的老師,父母應該注意平時生活中的細節問題,做好榜樣,帶好頭。和孩子一起讀書學習,營造讀書學習的氛圍,偶爾也以向孩子“請教”的方式培養孩子多讀書學習、做一個有知識的人的自豪感。別在孩子面前評判老師和他人,多和其他孩子的家長學習交流孩子的教育方式和經驗,做一個有愛心、包容心的家長。

  當今社會的家庭,獨生子女的教育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我們天下父母們的共同心願。我們作為父母,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獨立的人,能夠有足夠的能力和信心離開我們,成為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獨立個體。但要怎樣教育孩子,尤其是怎樣做好幼兒教育便成為我們每位父母的難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生存環境,而父母則是孩子的影響,是多麼的巨大與深遠。以下便是我平時在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體會。

  第一,尊重孩子的提問,注重智力的培養。我們一直沒有刻意的去教她學習什麼,只是在孩子提問的時候認真回答她提出的問題;在她喜歡看的書上面教她認一些字,給她一些她喜歡的書與碟子,讓她自己學會放,怎樣講故事,平時在我講一次故事,然後讓她自己再講一次給我聽,使她對學習有著深厚的興趣。

  第二,尊重並引導孩子的思想,的培養。重視孩子的道德培養,不管在什麼場合,要求做到不打人,不罵人,不說髒話。我們做父母的是孩子的第一個啟蒙老師,在家裡,在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候,要做到不說髒話,不做過激行為。在孩子發現父母做錯了的時候,我們做父母的要主動承認錯誤,並引導她在犯了錯誤時也要勇於承認。

  第三,注重孩子的獨立性培養。在孩子的成長過程,離不開教育,教育離不開尊重,尊重不等於縱容。在平時,要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就必須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多商量問題,要學會換位思考,如果是我們父母自己遇到同樣的問題應該怎樣做,是會像孩子那樣做嗎?我們不能用自己的觀念、模式、自己的思維方式去認定孩子該做什麼,不準做什麼,更不能利用家長的權威去壓制孩子的想法。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與獨立性,尊重孩子的獨立性,給孩子自己的空間,讓孩子自己學會涮牙、洗臉、穿衣等,讓孩子自己學會獨立思考,讓孩子有自己的能力與知識。

  上述這些只是我平時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現在是獨生子女的時代,在幼兒教育上,我們也經歷了一個從無知到漸知的過程,在教育子女這方面,家庭環境的區別,造就不一樣的教育方法,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健康成長,出類拔萃,值得驕傲,但我相信,只要做父母的能夠注意方法,因材施教,孩子們一定要取得成功,走向輝煌。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13

  有幸閱讀了學校下發的《家長必讀》,受益非淺。它是結合當前社會、教育、生活等各方面,編寫的一本具有時代性、科學性、針對性強的家長學校教材,該書大量例舉了生動的故事,教會家長如何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何引導孩子學會自主學習,如何指導孩子學會交往,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個性。透過閱讀,體會頗深。

  一、知識很重要,但不能因學習知識而損害孩子的想象力、思考的興趣。

  一個人是什麼樣的人,由一個問題決定:他想什麼樣的問題。或者說,一個人想什麼樣的問題,決定了他是什麼樣的人。因此,一個人的想象力,思考的興趣,遠比他掌握了多少知識要重要。事實上,人類的知識,無論是誰,都無法窮盡掌握,那麼,怎麼辦呢?只能是用的時候去學。什麼時候用?就是在他學會獨立思考時,他會遇到他沒有掌握的知識,這個時候,他只要有想象力,有思考的興趣,會一直的學下去,直到自己找到答案。因此,我對孩子學習的過程的關心,大於他學了什麼。

  二、規則很重要,但不能因為要求小孩遵守規則而損害獨立思考的精神。

  每一個人現在都認為我們現在的教育是有問題了,但每一個人都不敢停下來,而深深的陷入了“囚徒困境”。這是為什麼?每一個人獨立思考的精神的缺乏,可能是一個方面的原因。對於我們國家的基礎教育,錢先生有“錢xx之問”,即我們國家這麼多年了,為什麼沒能培養出大家來?我想,我們教育出來的人,獨立思考精神的缺乏,可能也是一個方面的原因。總之,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就是要在規則與獨立思考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

  三、快樂學習很重要,但不能因快樂學習而忽視韌性的培養。

  裡面有一個問題要澄清一下,很多人認為,倡導快樂學習,就是要讓小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的每一個過程都是快樂的。我認為,這是偏頗的。因為,我們做一件事,不可能至始至終都是快樂的,而是伴隨著痛苦的。快樂是什麼?從心理學意義上來講,快樂是痛苦的釋放,因此,沒有痛苦,就沒有快樂。

  我們自己應該也有體會,我們做一件事,做成了,我們很快樂,而且,相比之下,做成的這個過程,越是艱難,我們做成後的快樂體驗就越多。因此,學習到知識這個過程的體驗,就是培養和訓練學生們的韌性。這種韌性,是他們一輩子做事的心理基礎,是他們在今天的人生中能否耐受住挫折的基礎。但這種體驗,我們無法代替,我們只能看著他們、幫助他們、鼓勵他們。

  四、也來談談我的孩子教育的目標。

  對於家庭教育的目標,我在與一些朋友閒談時說,對於我的女兒,教育的目標不是設定在她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上,我的目標設定在她什麼時候能夠獨立的思考、獨立的面對一些事情上。這樣,她愉快的陪著我們父母一起走過生命中的一段歷程,而且在沒了我們之後,繼續愉快的走完他的生命的歷程,進而陪著她的孩子愉快的走過一段生命的歷程。

  因此,我的目標設定為:在她十五週歲前,我的目光永遠盯在她的身上,自然,這種盯著,她是沒有明顯感覺的,但我會關注她的一舉一動,她的思想或行為有任何的風吹草動,我都能有所瞭解並迅速作出反應,這一段時期,我稱為主動教育時期;在她十五週歲至二十週歲時期,我還會關注她,但即使她有了一些我認為的問題,我不會去主動干預,但若她主動來問我,我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這一時期,我稱為被動教育時期;

  在她二十週歲以後,我也有可能關注她,也有可能不關注她,即使她有了我認為的一些問題,我也不會主動干預,而且,即使她來問我,我也不一定回答,這一時期,我稱為不教育時期。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的教育目標就是在她二十週歲前完成所有教育,到了二十歲以後,就完全放手不管。因為,那時,她就不是我孩子了,那時,她屬於她自己,也屬於這個世界。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14

  女兒今年進入小學一年級,與此同時我也就踏進了家長學校的大門。9月17日以來我在家長學校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動而有意義的課,我深感受益匪淺。在每位家長都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同時,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很重要的。現就自己聽課後的感受談一點體會。

  一、自我素質的提高

  家庭作為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就時刻充當著“老師”的角色,因此必須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質。正如朱棣雲老師所說的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與孩子交朋友,尊重孩子,知道如何給孩子部署任務,如何處理孩子的不開心等。

  二、培養良好的習慣受益終身

  透過張琴老師的講座使我明白了習慣是人的思維定勢,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力量。在學校的習慣有老師教導,還可以向其他同學學習;可在家就靠家長督促和引導。因此在家裡就要從孩子的書寫習慣、做作業的習慣和生活習慣等方面開始。雖然都是一些小事,但正是這些小事使之培養出一個個優秀的學生。

  三、創造好條件,好環境

  外界條件是孩子讀好書的外因,父母的素質、住房條件、家庭生活習慣、住地環境的氛圍等諸多方面是影響孩子讀書的因素。父母應起帶頭作用,多讀書,多看報,不斷更新和增長知識,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家庭生活習慣要注意,孩子看書應給她創造一片小天地,使孩子感受到讀書是一種享受。選擇學校也要考慮,要給孩子找一所文化與藝術都兼有的學校,在學習文化的同時不忘藝術的情操。

  孩子的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家庭教育也是,家長學校可以說是拋磚引玉,引導家長如何更好的掌握教育方式來輔助學校一起教育幫助孩子學習成長。感謝家長學校,更感謝少兒藝校為我們創辦了這麼好的學習平臺!讓我們共同努力,爭取把孩子培養成為有用人才,為祖國做出偉大的貢獻。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15

  1、不斷鼓勵

  雖然這兩點看似很平常,但是怎麼做呢?特別是像我這樣從前很少鼓勵兒子,打擊比較多,看見兒子的缺點,便抓住不放手的人,太難了!我真的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在我眼裡,兒子身上就沒啥優點,也沒有什麼值得鼓勵的。

  透過逐漸的學習,我恍然大悟,原來我一直在用成人世界的標準來衡量兒子。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成人已經習慣了扛壓力、超負荷工作、背罵名……當承受不了時,就會想方設法釋放壓力、抵抗負面資訊。可是未成年人不同,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還不太強。想想看如果孩子在學校已經承受了很多壓力,特別是高三的孩子本身就面對巨大壓力,當他回到家,再面對愁眉苦臉的父母不斷地向他施壓,如果他不想崩潰,就只能逃跑了!

  想通了,我決定當下極力要做好的就是接受兒子目前的狀況,以目前這個狀況為標準,只要比這個狀況好一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點點進步,都要鼓勵他。我決定要試一下。鑑於以前我和兒子之間相處的方式,我似乎有點矯枉過正了,只要看見兒子有一點點進步,就大大誇贊,說過很多有點誇張的讚美之詞。我每天回家也不再提高考,而是說說外面的精彩世界。我嘗試說過各種話題,只要能減輕壓力的,包括笑話。開始,兒子有點吃驚,很不習慣,甚至有時還不太相信,慢慢地,我和兒子之間的距離拉近了。

  快開學了,兒子的生日到了,我買了他最喜歡的蛋糕,與他一起快樂地度過了他17歲生日。開學之後,學校裡馬上就有各種考試,兒子的壓力頗大,但每次考試後,都能告訴我他的成績和自己對此的分析,我便抓住每次這樣的機會,大大地稱讚他。

  國慶假期之後的月考,兒子的成績還很一般。那天,他把語文卷子拿給我看,說道:"兩次測試,古文閱讀部分都是全對,默寫部分丟分也在減少。"我微笑著表揚他:"有進步啊!"他很高興,"前一段學校複習的重點是古文、默寫等,所以這部分成績提高就行,其他暫時先不管。"其實我心裡清楚,兒子的語文基礎知識部分一直還是可以的,但是閱讀理解部分很成問題,他專揀自己的強項說,弱項卻避而不談。不過這一次我只是微笑地聽他為自己辯解。要是以前,我一定會對他的話嗤之以鼻,戳穿他,再加上一句話:"你閱讀理解怎麼不說說啊?"

  唉,曾經的我怎麼那麼愚蠢!

  針對這次月考,兒子還能理智地分析自己不好的地方(以前是諱疾忌醫的),他說作文沒寫好,是立意不高,沒有主旨,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我心想這是老毛病了,不太好辦。看我不批評、也不埋怨,兒子反而堅持要朗誦自己不太好的作文。我一邊聽,一邊說:"這個句子要畫圈……"這次作文的題目是:《聆聽……的聲音》,半命題作文,兒子的題目是:《聆聽消逝的聲音》。我小心地、平和地對他說:"題目就錯了,聲音都消失了,還怎麼聽呢。"他不接受,認為不是題目問題,是自己沒寫好。他平常很稱道語不驚人死不休,可達到這種效果,對寫作者的能力要求是很高的,兒子目前顯然是達不到的。我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麼,就又不說話了。我提議把這篇作文錄入電腦中,他不授權,我也就作罷了(這其實也是想讓他知道我是多麼欣賞他的作文,即便是不太完美)。

  老師讓學生自己給這次作文評分,兒子評的是35分。60分是滿分,他給自己的是個不及格的分數。我以前對他說過,作文要是跑題了就不能及格,看來他好像是記住了。能正視自己的成績,能評判自己,說明他想改變,是進步的開始,我內心充滿了驚喜。

  後來,我不斷根據這個原則,鼓勵、再鼓勵,真的,兒子的態度越來越積極,信心越來越足,成績穩步提升了。

  2、 少說多聽

  在家長們的經驗總結中,少說多聽是與孩子溝通的原則,在高三這個敏感期,這點也非常重要。之前我由於工作太忙,很少注重與兒子的溝通,說過很多錯話,招致兒子反感。經過學習,我逐漸意識到要經常反思,約束自己的嘴巴,無意義的話不要說,要多多聆聽兒子的。

  期中考試後的一天,兒子回來很晚了,但還是忍不住地告訴我,老師表揚他了,物理月考有進步,班級第二、年級第四。這是他到目前為止最好的一次成績。這要是換作以前,我一定會發表一通長篇大論,從他的學習態度講到高考的競爭激烈,直到他索然無味地一聲不吭回房間。但是這次我只是用欣賞的目光看著他,不停地追問"然後呢"。兒子熱情來了,他把自己錯的題一道一道分析給我聽,他手裡沒有卷子,我看不見他的問題,只是聽他滔滔不絕地說了好久。最後還意猶未盡地對我說,他最後一道大題不會,可那位第一名的同學不僅做對了,還把選做題也做完了。而自己和他比差得太遠了。我安慰他:"那位同學一定是參加競賽的人,站的高,我們還是不比了。"

  其實,他這次考試分數不算高,即便是年級第四,還是暴露了很多問題。

  但是令我沒有想到的是,他竟然自己毫不留情地剖析了導致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因為題做得少,計算不夠熟練,平時對自己要求不高。這種情況在以前,我是想都不敢想的,我初次領略到了"家長少說多聽"的威力。

  期末考試前,為了給兒子減壓,晚上我帶他出門吃飯。誰都知道期末考試很關鍵,全區統考,要區排名的,對報考志願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可是我知道兒子還沒有準備好,生物和化學幾乎都還沒有開始複習呢。我很焦慮。吃飯的時候,兒子忽然說:"明天就要考試了,我怎麼一點也不緊張啊?"可能是我心裡一直惦記這件事,所以脫口而出:"因為你根本不知道這次考試的關鍵性,根本對自己要求不高,一點都沒想過如果這次考不好……"我一口氣說了一大堆,直到看見兒子低著頭、一聲不吭我才意識到自己又說了不該說的話。氣氛瞬間凝固了,兒子沉默了一下說:"媽媽,你應該說我心態好。"

  唉,我本來準備不說學習的,我本來準備鼓勵兒子的,我本來想讓兒子明天輕鬆上考場的,可是,一時管不住嘴巴,我的努力都落空了。

  從那以後,我更加註意"少說多聽"這個原則,我發現高考路上的孩子其實最需要的是愛心和鼓勵,而家長們之所以總是話多,是因為太焦慮了,可憐天下父母心!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16

  陪讀是每一個家長必修的課程。

  要成就你的孩子,就要了解孩子,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他們最大的幫助。而這些就要求每一個家長不斷地學習。學會傾聽、換位思考、架起心靈的橋、母親的責任、家長會等這才是我思想中的陪讀。也是真正意義上的陪讀。不要談陪讀就往一些社會現象上去靠。有人說:若干年以後沒有高考了,也就沒有陪讀了。其實,這是一種曲解。陪讀是陪孩子一起成長,一起學習各種知識——理論知識、社會實踐知識等。西方的教育學已經將重心轉移到兒童上了。讓父母理解孩子的世界,與孩子一起成長。作為新一代的父母,我們有責任倡導新的父母觀,倡導新的教育理念。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17

  一年陪讀日子,常想記錄點什麼,可總隨不了心願。也許是那段日子過於平靜,也許擱筆太久,文字無法由心而生了。回到原有生活已有些日子了,忙碌的工作,瑣碎的家事,你來我往的人際交往,令我更加懷念那段仿若隔世的生活。

  “喜歡一個人待著”,對於如此性格的我是無法融入到社會的繁雜與喧鬧的。鬧中取靜越發顯出自己的格格不入了。其實清高也罷,孤僻也罷,真得不想在年近四十了還去改變什麼。曾有朋友好言相勸,你改變不了這個社會,那你只有改變你自己。對於朋友的忠告,我只能啞然一笑。我還是我,雖然有時不得不說著善意的謊言,不得不去做違背自己意識的事情。人入塵世,萬事不由已,一句俗話道出了人生的百般無奈。

  而在陪讀的那段日子,我似乎過起了意由心生的恬淡生活。每天與之接觸的只有女兒一人,沒有電腦、電視等與外界接觸的媒介,日子可以說是封閉的。聽著最多的就是女兒從學校裡帶回的新聞和趣事。十四五歲孩子幼稚裡透露幾分成熟,所做所想往往令我意想不到卻又情在理中,妙趣橫生的童貞趣事常常讓我開懷大笑。女兒往往不解我笑的含意,越發疑惑的望著我說她們同學回家對父母說都會受到嚴厲批評,你卻為何發笑呢。“這是你們這個年齡段的天性,再說你們有思想會思考,雖說偶爾做點荒唐事,但是又有幾人沒做過了。我們也是從那個年齡段過來的,到我們這個歲數再去回憶學生時代的所作所為,你會覺得無論是什麼都是一段珍貴的記憶”。女兒很會撒嬌,說我不象媽媽象朋友。和女兒的長期相處,發現自己偶爾也會童心不泯,在她作業做完之餘常會與之一起玩耍,一起黃昏散步。女兒很喜歡挽著我的胳膊,敘敘叨叨的說著學校的事情,有時會突然蹦蹦跳跳的跑開和別的孩子玩在一起,望著女兒臉上溢位的笑容,幸福的滋味正一點一點的湧上心頭。

  當然女兒也會惹我生氣,在她的學習上我總是左嘮叨右嘮叨。本來請假陪讀就是為了給她創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希望在中考時能有所突破,從而進入理想的重點高中。而她對我的嘮叨常用無言抗拒,我卻也拿之無法,只能諄諄誘導,慢慢教誨吧。

  但是更多的時間卻是與書籍作伴。女兒上學走後,便常常獨自一人沏一杯清茶,拿一本書在庭院一棵桂花樹下,靜心的品茶讀書。茶香繚繞,墨香飄逸,午後的陽光透過桂花枝葉點點滴滴地灑落在身上,溫暖在心裡。四周靜謐無語,一切都融入了自己的世界,隨著書中情節的跌宕起伏,似乎在那一刻自己已伴隨著書中主人走過了一世,歷經著共同的塵事,品味著書中人物的喜怒哀樂,感同身受,彷彿身臨其境。那時讀得最多的還是王安憶、海巖、餘華、池莉和當下一些流行小說,書當然是租得了。我是不喜歡讀那些時事性質較重的書籍。往往一本書合上之後,還沉浸在小說的情節中不能自拔,早已忘記自己身在何處,待到一聲清脆的車鈴聲響起才恍惚回到現實。

  在八月桂花飄香的時候,庭院那株桂花樹開的歡喜,滿院都是淡淡的香味,此時,靜坐於桂花樹下,在舒緩的音樂飄繞之中, 沏一壺茶, 手握一卷, 聞香而讀,那是何等令人心醉愉悅的享受啊, 靈魂會在不知不覺之中融化在一起,想著“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詩句,看著微風拂過,一陣桂花雨飄然而至,竟有了林黛玉葬花的心情,無怪乎有人常說女人讀書太多,最易多愁善感了。

  讀書之餘便喜歡一個人獨自去爬山,一人雖說寂寞卻很自由,可隨時駐足留意身旁的一草一木,可隨意走自己喜歡的幽幽曲徑。聽聽林中小鳥的啼鳴和山間潺潺的流水聲,使人彷彿置身於奇妙無比的仙境中,如痴如醉,留戀忘返。山,以其如詩如畫的意蘊讓你陶醉,以其險峻嶙峋的變化讓你驚歎,以其巧奪天工的秀奇讓你回憶,以其偉岸挺拔的雄姿讓你仰慕,以其起伏連綿的疊韻讓你探讀無窮。

  登上山頂,俯瞰滿眼翠綠,感受天廣地闊的深厚,山與你相互注視,默默相望,讓你的心裡深處有一種感應,一種默契,並使你的心靈感受到一次最深層地洗禮和淨化。

  蟬宗說:“一年春盡一年春,野草山花幾度新。天曉不因鐘鼓動,月明非為夜行人。”大自然是不會為任何人停止腳步的,我也如這身邊的草木一樣,送走一春迎一春,唯有順其自然,在該播種的季節裡播種,在該收穫的季節裡不忘收穫,才不辜負這四季輪迴。

  如今,女兒已在市區一所重點高中寄宿讀書,而我也回到了原來的單位。每當想靜下心來看會書,卻總是被繁瑣的俗事纏身,往往看不了幾頁就擱置了,再說電視與網路幾乎充斥著所有的閒暇時間。現在回頭想想,那段日子雖辛苦,卻收穫著幸福,雖寂寞卻也在輕鬆中播撒著希望。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18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家長朋友們:

  你們好!

  我的寶寶在xx幼兒園已經和老師同學一起度過了x個月的時光了,這x個月來我很明顯看到他各方面的進步,我深深的體會到老師的辛苦,目睹了孩子的成長。x月是幼兒園“書香浸潤童年,閱讀點亮人生”讀書月的活動。

  我是眾多普通母親中的一員,由於時間和能力的有限無法全身心的養育孩子,常常陷入愧疚和自責之中。我的寶寶很好動愛玩,對外界的一切都是那麼的好奇,很難讓他靜下心來去認真的看書,相信很多的父母都有同樣的困惑,不知怎樣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安靜快樂的閱讀?

  愛玩乃孩子天性,我們要適當控制,但不要壓制,讓孩子在遊戲玩中學習,又快樂,又能學到東西,每次出去的時候身邊的人文事物都是孩子學習的物件,孩子無時無刻不在學習著,要看大人怎麼引導,我家寶寶很愛觀察善於發現,每天都有很多的問題,我很樂意跟他一起探討,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也重新迴歸到了童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一個人的閱讀能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幼兒時期需要我們父母去引導培養的。每晚臨睡前的親子閱讀是我和孩子最喜歡做的事情,每當這個時候,寶寶總是依偎在我的懷裡,我們一起品味書的芬香,我想只要愛心耐心,加上動人的故事,再加上堅持,相信每個孩子都會愛上閱讀。

  現在的父母每天都很忙碌,甚少有時間陪著孩子一起玩,但不管有多忙,親子閱讀時間是一定要騰出來給孩子的,親子閱讀的好處數不勝數,但以下幾點對我感觸頗深:

  一、能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

  二、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三、增強語言能力、想象力、注意力。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19

  今年暑假期間,按照學校的統一安排,為進一步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提高文字和閱讀能力,我陪兒子閱讀了《活了一萬次的貓》和《時代廣場的蟋蟀》這兩本書,共同感受了兩本書中主人公的變化無常和喜怒哀樂,分享了讀書帶來的樂趣。透過親自參與,使我感受頗深,在此,談點體會和認識。

  一、家庭教育是關鍵。在我一貫的思維裡,認為孩子教育重點在學校,有老師管理就足夠了,家長只要照顧好孩子的衣食冷暖就行了。透過此次和孩子零距離的接觸,他的調皮、不專心以及需要不停的督促引導,使我發現自己原來那種片面的認識是多麼不靠譜,也使我感受到孩子童年教育是多麼難,更使我聯想到老師在學校同時管理那麼多孩子是多麼辛苦。我深深地認識到,孩子的教育需要家庭和學校共同擔負起責任,家長的適當參與是孩子接受教育不可缺的一部分。

  二、親子陪讀很重要。透過和孩子一起閱讀,我感覺,一方面能激發他的閱讀興趣,使他很快進入狀態,增強認識和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大人可以隨時感受到孩子的思想變化,掌握孩子學習方面存在的缺點和短板,瞭解他的興趣愛好,瞭解他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強。其次,透過切身參與,可以增強和孩子的交流,拉近和孩子的距離,增進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感情和親情,引導和教育孩子如何做人。

  三、課外閱讀不可缺。平時在學校,孩子接受的主要是必修課程學習教育,雖然也有語文課,但側重點不同,有一定的侷限性,閱讀量和麵比較狹隘,風格也比較單一。因此,利用暑假和寒假期間,適當給孩子安排各種風格的課外閱讀,不僅可以提高孩子的語言文字能力,也可以陶冶情操,增強孩子分析思考問題的能力,我感覺學校的這種做法值得推廣和堅持,在以後的假期中,建議多安排一些類似家長和孩子互動的活動,以此來促進孩子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家長陪讀心得體會20

  一年前我辭去了工作,在家做起了全職保姆,其實目的還是為了把孩子培養成才,不再吃盡我們這一輩沒有知識文化之苦。

  為了孩子的成績我絞盡腦汁,想了很多很多的方法,每天放學後和孩子一起讀書,他所學的課文,每天我都會給他大聲的朗誦一遍,目的就是培養孩子將來在演講方面有所突破。有的時候我都讀得喉嚨沙啞,唇乾舌裂,每讀一篇課文我都非常的用心,都很有感情的朗讀甚至是還有表情。我發現孩子也漸漸的習慣大聲朗誦課文,有意無意的還邊讀邊表演了起來。讓我非常的欣慰,也很感動。

  每一道他不懂的數學難題,我都會給他另出相同型別的題10道,直到孩子弄明白我才放心。

  白天我在家裡還得聽孩子學習的外語碟子,目的就是和孩子能有一些簡單的對話,在我們一起玩,一起閒逛的時候輕輕鬆鬆就記住單詞。堅持了一年我發現孩子確實會一部分老師沒有教到的對話。我一直都為孩子感到驕傲,感到自豪。

  特別是晚上睡覺前,我會和孩子一起看故事書,並且我都給他大聲的朗讀一遍,然後讓孩子自己讀記之後講給他的爸爸聽聽。

  週末常常和孩子一起讀經典,這一陪讀讓我非常的感動,特別是讀了《中國經典古詩詞讀本》的第九則:

  香九齡,能溫席。

  孝與親,所當執。

  讀了那一則古詩詞後孩子改變了很多,不是成績上的顯著變化而是孩子變得體貼懂事。那是半年前的一個週末,我生病了,病得全身沒有力氣,躺在床上動都不想動。我沒想都還不到七歲的孩子他居然自己做了一碗酸辣面,還端到我的床前一口口強迫著讓我吃。後來,他又拿著溫度計給我量體溫,孩子不會用,也不知道多少度叫高燒,他不眨眼的看著時間一分一分過了五分鐘。然後輕輕的拿著溫度計一看嚇壞了,大叫了起來:“媽媽,媽媽不得了你高燒了都27度了,必須起來要上醫院”孩子一邊說就一邊拉我起床。

  我有些哭笑不得的告訴孩子:“我沒有高燒,孩子溫度量錯了,媽媽不高燒”他就一個人什麼也不說跑下了樓。那個時候我也懶得去理他幹什麼,沒過多久孩子回來了,一手拿著藥一手端著水走到了我的床前。他把杯子放好後,又用他的臉貼我的臉和額頭。自言自語的說:“好像不高燒,老師說過,高燒就會很燙的”我當時有種熱淚盈眶的感覺,但是我沒有力氣和孩子說話。

  孩子餵我吃了藥後我就沉沉的睡去了,我自己都不知道睡了多久,等我醒來的時候,我發現孩子也在床上,他正坐在床的另一端,他的小腳正對著我的腳,手裡還拿著溜溜球在不停的旋轉。

  我感覺一身很輕鬆,看到孩子在床上玩當時有些生氣,我問孩子你為什麼要在床上玩?孩子一下子把臉轉過來:“媽媽,媽媽你醒了呀,你好些沒有?你還冷不冷?你睡著了,我摸摸你的腳好冷好冷,我就想到了黃香,他夏天用扇子把涼蓆一扇一扇的扇涼再請父親去睡。冬天黃香怕父親受凍,先鑽到冰涼的被窩裡給父親暖被子,再扶父親上床。所以今天媽媽很冷我也給媽媽暖腳,媽媽病了我要守著媽媽”

  從那以後,我這個家庭保姆也輕鬆了許多,每到週末孩子就和我一起做清潔,每天晚飯時候孩子就幫我擺好餐具,吃完飯很主動的幫我收碗擦桌子。有的時候還跑到邊上幫我把碗清洗乾淨放進櫃子裡。總是要等到我休息了孩子才跑去玩。

  我想這一切都應該是來至於我的付出,來自於我堅持下來的陪讀。雖然孩子的考試成績不是100分也不是班裡尖子生,甚至有可能在老師眼裡也不是成績好的乖孩子,但是我很滿意我的孩子,我覺得我的孩子很棒,他善良,體貼,心靈手巧,我相信有一天會有更多的人會看到我家孩子不一樣的閃光點。

  現在走在街上,聽到最多的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孩子調皮不聽話,成績不好怎麼辦?”教育孩子成了女人的一道難題,一樁難以治癒的心病。

  其實在我看來,孩子也各有所長,各有其愛,今天我在文摘上也看到一篇文章《乖孩子總是沒糖吃》我想應該也是引導家長不要只看孩子的成績,孩子的成長來自方方面面,成績只是其中一部分。

  要想孩子進步,我們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長,發現並及時表揚孩子生活中的每一點進步,鼓勵孩子在挫折中堅強的站起來。

  我覺得陪讀經典也是和孩子一起成長,陪讀有感,陪讀快樂,陪讀讓我受益匪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