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一百週年的演講稿(通用10篇)

建黨一百週年的演講稿

  演講稿主要特點

  第一:針對性。

  演講是一種社會活動,是用於公眾場合的宣傳形式。它為了以思想、感情、事例和理論來曉喻聽眾,打動聽眾,“征服”群眾,必須要有現實的針對性。所謂針對性,首先是作者提出的問題是聽眾所關心的問題,評論和論辨要有雄辯的邏輯力量,要能為聽眾所接受並心悅誠服,這樣,才能起到應有的社會效果;其次是要懂得聽眾有不同的物件和不同的層次,而“公眾場合”也有不同的型別,如黨團集會、專業性會議、服務性俱樂部、學校、社會團體、宗教團體、各類競賽場合,寫作時要根據不同場合和不同物件,為聽眾設計不同的演講內容。

  第二:可講性。

  演講的本質在於“講”,而不在於“演”,它以“講”為主、以“演”為輔。由於演講要訴諸口頭,擬稿時必須以易說能講為前提。如果說,有些文章和作品主要透過閱讀欣賞,領略其中意義和情味,那麼,演講稿的要求則是“上口入耳”。一篇好的演講稿對演講者來說要可講;對聽講者來說應好聽。因此,演講稿寫成之後,作者最好能透過試講或默唸加以檢查,凡是講不順口或聽不清楚之處(如句子過長),均應修改與調整。

  第三:鼓動性。

  演講是一門藝術。好的演講自有一種激發聽眾情緒、贏得好感的鼓動性。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依靠演講稿思想內容的豐富、深刻,見解精闢,有獨到之處,發人深思,語言表達要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如果演講稿寫得平淡無味,毫無新意,即使在現場“演”得再賣力,效果也不會好,甚至相反。

  第四:整體性。

  演講稿並不能獨立地完成演講任務,它只是演講的一個文字依據,是整個演講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演講主體、聽眾物件、特定的時空條件,共同構成了演講活動的整體。撰寫演講稿時,不能將它從整體中剝離出來。為此,演講稿的撰寫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根據聽眾的文化層次、工作性質、生存環境、品位修養、愛好願望來確立選題,選擇表達方式,以便更好地溝通。

  其次,演講稿不僅要充分體現演講者獨到、深刻的觀點和見解,而且還要對聲調的高低、語速的快慢、體態語的運用進行設計並加以註釋,以達到最佳的傳播效果。

  另外,還要考慮演講的時間、空間、現場氛圍等因素,以強化演講的現場效果。

  第五:口語性

  口語性是演講稿區別於其他書面表達文章和會議文書的重要方面。書面性文章無需多說,其他會議文書如大會工作報告、領導講話稿等,並不太講究口語性,雖然由某一領導在臺上宣讀,但聽眾手中一般也有一份印製好的講稿,一邊聽講一邊閱讀,不會有什麼聽不明白的地方。演講稿就不同了,它有較多的即興發揮,不可能事先印好講稿發給聽眾。為此,演講稿必須講究“上口”和“入耳”。所謂上口,就是講起來通達流利。所謂入耳,就是聽起來非常順暢,沒有什麼語言障礙,不會發生曲解。具體要做到:

  把長句改成適聽的短句;

  把倒裝句改為常規句;

  把聽不明白的文言詞語、成語加以改換或刪去;

  把單音節詞換成雙音節詞;

  把生僻的詞換成常用的詞;

  把容易誤聽的詞換成不易誤聽的詞。

  這樣,才能保證講起來朗朗上口,聽起來清楚明白。

  第六:臨場性

  演講活動是演講者與聽眾面對面的一種交流和溝通。聽眾會對演講內容及時作出反應:或表示贊同,或表示反對,或饒有興趣,或無動於衷。演講者對聽眾的各種反映不能置之不顧,因此,寫演講稿時,要充分考慮它的臨場性,在保證內容完整的前提下,要注意留有伸縮的餘地。要充分考慮到演講時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以及應付各種情況的對策。總之,演講稿要具有彈性,要體現出必要的控場技巧。

  建黨一百週年的演講稿(通用10篇)

  演講稿可以幫助發言者更好的表達。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演講稿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你知道演講稿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建黨一百週年的演講稿(通用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建黨一百週年的演講稿1

尊敬的100年前的先輩們:

  您好!歡迎穿越時空來到100年後的今天。

  歲月在更迭,青年會老去,但青春的集結號經久不息,嘹亮而清澈。

  100年前的您說:“部隊要攻城了,為了搶到背炸藥包的機會,我虛報年齡火線入了黨。要知道,參加尖刀班、背炸藥包是共產黨員才有的‘特權’。”這是一位革命前輩在談到入黨初心時的真誠獨白,雲淡風輕之間飽含著對祖國和人民的赤子情懷。

  100年後的我們說: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前輩們您看,2019年3月31日,是令人無比心痛的一天:涼山的撲火英雄在執行任務時壯烈犧牲,留給世界最後一道“最美逆行”。在和平年代,以青年為主體的消防和公安隊伍是犧牲最多的群體,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無論在哪個時代,青年人都是肩扛社會大任,推動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而今,責任的大旗正向我們遞來,我們應不負韶華,共同振興國家。現如今,中國仍不乏勇扛國家大任的青年。“蛟龍號”總設計師、潛航員葉聰,付出常人十倍百倍的努力,讓大國重器落地;嫦娥團隊中那些90後的年輕人,同先輩合作將中國的兔子送上月球背面;哈工大那群二十幾歲的青年,成功在軌搶救回了“龍江二號”並拍下了被世界稱讚的“最棒的地月合照”……這些走在時代前列的年輕人,完美地詮釋了什麼是“振興國家,不負韶華”。

  青年,不愧是中國革命的燎原火種,中國大廈的不鏽鋼釘,中國故事的青春註腳!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呼喚新章,領袖新時代的囑託在耳畔久久迴響:“新時代中國青年要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毫不畏懼面對一切艱難險阻,在劈波斬浪中開拓前進,在披荊斬棘中開闢天地,在攻堅克難中創造業績,用青春和汗水創造出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蹟!”

  過去的100年,你們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前仆後繼,100年後,我們作為新時代青年繼承了你們的精神,正在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堅定進發……

  新的時代,我們將迎來小康生活、社會主義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世界強國……這些都將在新時代青年的手中變為現實。

  百年青春心向黨,矢志建功新時代。100年前,你們從上海石庫門到嘉興南湖,一艘小小紅船承載著人民的重託、民族的希望,越過急流險灘,穿過驚濤駭浪,成為領航中國行穩致遠的巍巍巨輪。100年後,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國夢。100年前,你們乘著小小的“紅船”,劈波斬浪,抒發人生壯懷;100年後,我們駕駛時代的“巨輪”,凱歌前行,揮灑青春豪情……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信念堅定,更加鬥志昂揚!

  建黨一百週年的演講稿2

  今天我們迎來了我們黨的100週歲華誕,在這火紅的七月的美好的第一天,我們一起為黨祝福,祝福我們的黨生日快樂!

  1921年7月1日,南湖紅船上的星星之火,如今正以勢不可擋的燎原之勢,在世界的舞臺上展現著他獨具特色的魅力。

  自1921年至今,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著旺盛的鬥志和堅韌的毅力,帶領著中國人民衝破艱難險阻,自強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是一個具有頑強生命力的政黨,100年的風雨洗禮,留下的是不變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而作為組成這個集體的每一名黨員,也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對黨和人民的莊嚴承諾,是他們不斷詮釋著“為人民服務”的深刻內涵,讓黨旗永遠飄揚在人民群眾的心中。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象一隻浴火重生的鳳凰,掙脫了三座大山的重重枷鎖,展勤勞和智慧之翼,乘改革與開放之風,在和諧的陽光下盡情展現著自己生命的光輝,作為一名普通的黨員,我們感到驕傲和自豪,作為一名普通的黨員我們同樣感到重任在肩,如何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業績,如何讓自己的言行無愧於中國共產黨員的稱號,是我們每一名黨員應該也是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戰火的硝煙已經離我們遠去,在和平年代裡,我們正在面對一系列新的挑戰,我們的黨之所以能夠在艱苦的環境中帶領全國人民不斷前進,是因為他是一個屬於人民的政黨,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是我黨的一貫宗旨,戰爭年代我們可以為人民的利益拋頭顱灑熱血,和平年代我們同樣可以為了人民的利益奉獻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黨員是一面旗幟,是一面引領人民群眾走向富裕的旗幟,是一面讓所有的貪慾、腐朽汗顏的旗幟,我們欣喜的看到一面面鮮紅的黨旗正在全國各條戰線上高高飄揚,人民不會忘記那些用自己的血肉之軀阻擋洪流的戰士,不會忘記在震後的廢墟中用自己的雙手拯救生命的天使,更加不會忘記五星紅旗在香港、澳門上空冉冉升起的時刻,他們已經化為一抹鮮豔的紅色融入了黨旗之中,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讓世界矚目!

  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我感到自豪,因為教師是文化和精神的傳播者,是人類靈魂的塑造者,我們傳播的不僅是專業知識和技能,更加重要的是我們要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傳承下去;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我感到責任重大,因為和我具有同樣稱號的同志中有太多優秀的個體,他們激勵著我不斷完善和超越自己,無愧於人民,無愧於黨,這將是我一生追求和奮鬥的目標。

  黨員是一面旗幟,讓我們重溫入黨誓言,以一名中國共產黨員的名義再次向人民鄭重宣誓: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身!

  建黨一百週年的演講稿3

  大家好!

  100年滄桑鉅變,100年翻天覆地,中國見證了歷史的奇蹟。

  今天,我們懷著感恩的心,向締造中國的先烈先賢,致上最崇高的敬意。當年,如果沒有“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李大釗,沒有血染江漢的林祥謙、施洋,沒有熱血犧牲的英勇烈士,就沒有今天強大幸福的中國。

  自一九二一年七月一日至今,中國已經走過了100個春秋。回顧一路來的點點滴滴,黨帶領著中華人民進行了歷史的轉變,推進了社會主義的程序。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黨領導人民奮鬥了二十八年,實現了舊民主主義的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變革,經過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推翻了國民黨反動統治,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後又由新民主主義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是中國社會發生的最廣泛和最深刻的社會變革,具有巨大的歷史進步。其後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黨認真總結國內國際的歷史經驗,實行改革開放,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理論,路線,綱領,使我國社會、經濟展現出蓬勃的生機和活力,完成了黨的歷又一次的轉折。

  在黨的領導下,我們的政治、經濟、文化、民族、軍隊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突破。社會的根本性質由幾千年的封建社會轉化為適應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更加利於社會的發展,利於國家的進步與富強。在黨的帶領下,實施一部分人先富再帶領全體經濟的發展使得小康水平已基本達到,十三億人的溫飽問題基本解決。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領域很多都邁進了世界先列。文化上也堅持發揚各民族的優秀文化,吸收各國文明的先進成果,推動社會主義文化日益繁榮,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實現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形成了五十六個民族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在黨的領導下,鍛造了一支黨絕對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建立起鞏固的國防。人民軍隊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打敗國內外敵人、建立人民政權、保衛國家、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作為一名當代研究生,愛黨,敬黨,跟黨走,更應表現在愛崗敬業上。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沒有較強的敬業精神和工作責任心就不可能做好本職工作。我們唯有時刻保持憂患意識,以校為家,敏思好學,愛崗敬業,才對得起自己的學業!學校給我們提供了展示自我實現人生價值的空間舞臺,因此我們珍惜她,要以自己的努力工作來回報學校。因為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會乾涸,一個人,只有將個人的價值與集體的利益結合起來,聰明才智才會充分發揮,生命價值才得以完美展現。

  作為一名黨員,我們更加需要將自己的熱情投入到我們的學習中,永遠跟黨走,努力工作,奮發拼搏,為企業的發展壯大貢獻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建黨一百週年的演講稿4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記得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曾信誓旦旦的對黨說:“願做一塊磚,東西南北任你搬。”這位黨員用他對黨的忠誠,向黨和人民作出了一個巨大的承諾。因為黨在他心中!

  現在我以一名即將向黨提出申請的共青團員向大家講述我心中的黨。1920年8月陳獨秀、李漢俊、李達等在上海成立了第一個黨的早期組織。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黨的第一個奮鬥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黨的第一個中心任務是組織工人階級,領導工人運動。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但我們還面臨著重重困難。1953年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革命廢除了封建地主階級的土地所有制。中國大陸出個別少數民族地區外,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21世紀中國成功加入WTO,完成中國現代化大業,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任重道遠。今天的共產黨,已走過近百年風雨歷程,久經考驗,成長壯大起來。在我心中,黨是最偉大的,它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正是這支先鋒隊將中國領到了今天的輝煌時刻,正是那些好同志,好乾部讓社會變得如此和諧。

  黨的領導幹部楷模孔繁森同志,幾十年如一日,他始終努力實踐著自己最喜愛的名言:一個人愛的最高境界是愛別人,一個共產黨員的最高境界是愛人民。正是那些點點滴滴的平凡小事,鑄就了一個共產黨員崇高品格,實現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共產主義理想奮鬥終身的誓言。

  因為有了成傑克、胡長清,所以我常常感到痛心。

  因為有了孔繁森、任長霞,所以我常常感到欣慰。

  不必為少數人的腐敗而悲傷,不必為遮眼的浮雲而惆悵,相信我們的黨,是能夠戰勝一切困難,從新的勝利走向更大的勝利。

  毛主席說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我們是新時代的大學生,要加入共產黨成長為合格的黨員。我們必須爭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必須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偉大的理想信念,要有強健的體魄,要有為人民甘願奉獻一切的思想。

  我會努力的。我想加入共產黨,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然而此時此刻我只想為我們偉大的共產黨吟那麼一首詩:您是誰您為了誰冰雪災害您化作一篝聖火融化了冰雪溫暖了人心久違乾旱您變成雨露甘霖澆灌著土地滋潤了心田洪水氾濫您搖身成了一艘海輪讓災民們安全地抵達了彼岸您是黨您為了人民您在我心中讓我們向您致敬

  謝謝大家!

  建黨一百週年的演講稿5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

  今天是我們黨的100週歲華誕,我們歡聚一堂,共同為黨我們共同的母親祝福——生日快樂!

  九十年前,在那風雨如磐的舊中國誕生了中國共產黨,她象一盞明燈衝破了漫漫長夜的黑暗,象初升的朝陽給沉睡的大地帶來了希望的曙光。從她誕生的那一刻起,神州大地就有了一群引路人,中華民族就有了更加挺拔的脊樑骨,這個堅強、光榮的集體在黑暗的灰燼中爆出一個嶄新的新中國。八十個風雨春秋,八十年的奮鬥不息,中國共產黨歷經滄桑,經歷了初創時的艱難、北伐戰爭的洗禮、土地革命的探索、抗日戰爭的硝煙、解放戰爭的炮火,又歷經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改革開放等歷史階段,共產黨一次次面臨歷史的重要關頭,又一次次實現歷史性的抉擇。不管是雪山草地大渡河的霏霏雪雨,還是井岡山太行山的腥風血雨,不管是延安窯洞的斜風細雨,還是改革開放的驚風急雨,中國共產黨同全國人民始終緊緊地團結在一起,與中國命運的脈搏一起跳動,從單薄走向厚實,從年輕走向成熟,從二十年代走來,駛向一個新的世紀。

  我,生在紅旗下,沐浴著黨的雨露,度過幸福的童年,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走進知識的海洋,黨把我從一個無知的鄉村孩童,培養成為一名人民教師。在孩提時代,我心目中的黨是神聖而偉大,可親又可愛。我學會唱的第一支歌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支歌伴隨我長大,並隨著歲月的流逝,我越來越能理解其深刻的內涵。當我從一名少先隊員成為一名共青團員時,共產主義成為我的理想信仰,她猶如心靈的翅膀,催我奮進。

  加入共產黨成為我的人生路標,竭誠為您服務!她猶如夜航的明燈、天空的星斗引導我走向理想的彼岸。我默默地為之努力,我知道"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涓流,無以成江河"。只有信仰,能使生命充滿意義,唯有奮鬥,才使生活更加充實。1989年4月,在我研究生即將畢業前夕,我終於站在黨旗下宣誓,"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此時此刻,我心中無比激動,無比自豪。我想起了"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劉胡蘭,想起了慷慨悲歌、從容就義的吉鴻昌,想起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的周恩來,想起了蠟炬成灰、春蠶到死的蔣築英……這一刻我也陡然意識到了為什麼要把黨比作母親? 因為這一生我將和她同榮辱、共命運。我們的黨哺育了成千上萬的優秀兒女,也曾犧牲了無數的優秀兒女,才使"日月變新天",如今我們母親生息之地的繁榮昌盛,我們兒女義無反顧,責無旁貸。真正的黨員,要掙掙鐵骨,耿耿正氣;真正的黨員,要先天下憂、後天下樂。

  從這一刻起,我有了一個新的身份--中國共產黨黨員。我就象一滴水融入了長江、大河,去奔向浩翰的大海。在共產黨的大集體中奮鬥,心靈獲得充實,生命變得更有價值。畢業後,我來到上海電力學院社科部工作,站在三尺講臺上,為黨的教育事業添磚加瓦。在這個優秀分子輩出的海洋裡,我不敢有絲毫的懈怠,我因追求進步而來,是為追求進步才來。裹足不前就意味著落後,落後就意味著被淘汰,唯有生命不息,追求不止。

  建黨一百週年的演講稿6

各位共青團員們:

  你們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肩起明天的使命。

  昨天,我們的黨開天闢地;昨天,我們的國家翻天覆地;昨天,我們的改革改天換地。今天的我們更自信,更充滿活力。燦爛的明天,需要我們奮鬥與擔當,需要我們肩起未來的使命。

  站在這歷史的交匯點上,我們回首昨天——昨天的勝利,是用披荊斬棘的精神鑄造的。君不見“雄赳赳氣昂昂”的志願軍戰士,拋頭顱灑熱血;君不見“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進喜們,櫛風沐雨;君不見“深圳速度”的開山劈地,創造奇蹟。所有的這些都是靠中國人的勤勞與奮鬥,不怕犧牲與艱苦卓絕實現的。

  昨天的輝煌,是靠永不摧毀的激情、生命與團結精神實現的。面對一次次的磨難與艱險,中國人永不言敗。面對兩萬五千里長徵,吃野菜,吃樹根,我們不怕;面對侵略者的鐵蹄踐踏,我們抗日、抗美援朝,我們不怕;面對汶川地震、非典、新冠病毒,我們的戰士、醫護人員,奮不顧身。中國人永不言敗。

  今天,我們站在歷史的交匯點上——那就是兩個一百年的交匯點上,我們信心百倍。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今天,我們站在建黨一百週年歷史的交匯點上——我們更要傳承中國精神,繼往開來。擁有紅船精神、長征精神、航天精神、女排精神、抗疫精神……是的,“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國;你怎麼樣,中國便怎麼樣;你是什麼,中國便是什麼;你有光明,中國便不再黑暗。”

  明天,我們的使命就是實現中國百年夢想——全面實現現代化,需要我們有理想、有信念,因為我們是共青團員。我們實現脫貧攻堅、一億人脫貧,823個貧困縣脫貧靠什麼?是信念與使命。

  共青團員就要勇於擔當,奮鬥在肩。青年人的未來決定國家的未來。我們青年人要有袁隆平、鍾南山一樣的奮鬥精神,創造一片輝煌的藍天;我們青年人要學習鄧稼先、屠呦呦的創造精神,在我國核心技術上大展宏圖。

  “當烏雲與陽光接吻,便化出滿地繁花。”明天,也會有困境、險灘、泰山壓頂。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國際國內任何艱難險阻,我們將怎麼辦?我們說,困難與機遇同在,挑戰與決心並存,就是要有“泰山壓頂不彎腰”“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氣魄才行。

  “像牛一樣勞作,像土地一樣奉獻。”站在歷史的交匯點上,我們牢記路遙的話。昨天、今天與明天,需要一代一代中國人的接力。回首昨天,我們心潮澎湃,把握今天,我們自信滿滿,展望明天,我們更要使命與擔當。

  赤日煌煌,其芒未央。演講的最後請允許我吟詩一首吧:蜀道之難上青天,我輩劈山戰猶酣;昨天今天與明天,代代奮鬥代代傳。

  建黨一百週年的演講稿7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學: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沐浴黨的光輝,豪情邁向未來》

  在百年黑暗歷史中衍生這樣一個黨派:她點燃殘破中華民族希望,她在萬惡的舊社會里照亮前途的光明,她就是我們共產黨——我們永遠的母親。歷史為她營造了一個不可缺少卻無比艱難的背景,亂事建國,難中之最難。

  她,在一次次失敗之後總結經驗,為人民咬牙挺住,她在一次次滅頂之災過後,挺起身姿,鳴起鑼號又一次次蹣跚立足站起。歷史給了她選擇給了她機遇,那共產黨——我們的母親,粉身碎骨也要緊緊抓住,萬里長城在狹隘的起步之路艱險啟程。她創造機遇,只因,她選擇,她堅持。八年抗戰,力量危弱。她努力,她等待。她始終懷著必勝的信心,哪怕拋頭顱,灑熱血,也在所不惜,她堅信,終有一天曆史會給她更多的選擇今天,建黨100週年,100年來黨帶領中國各族人民艱苦卓絕的奮鬥,戰勝了各種艱難險阻,獲得了偉大成就。看如今,城市中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經濟迅速發展,她終於迎來了祖國繁榮昌盛的局面。我們勝利舉辦了奧運會,又圓滿結束了舉世矚目的世博盛會,我們的國力躍居世界前列,我們的國際地位也日漸提高,黨——我們的母親,是她帶領我們一路走來,她帶著新中國走向世界的舞臺。

  讓我們銘記黨母親所受的苦,歌頌黨母親所受的苦,她值得我們銘記,值得我們歌頌。歷史的接力棒傳入我們新一代人手中,歷史給了我們足夠的選擇,過平平坦坦的生活。我們應把這交付於我們手中的祖國帶向更昌盛富強的時代,讓我們用生命,來創造歷史的另一個輝煌!這也正是我們年輕一代的使命。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完成這個使命,讓我們充滿豪情,在黨的光輝沐浴下,邁向未來!創造更美好燦爛的未來吧!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建黨一百週年的演講稿8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2021年是我國共產黨建黨100週年,在這100年來,我國共產黨由弱變強、又小到大,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衝破重重難關,奪取了一個又一個來之不易的勝利,強大了國家。

  兒時我對黨的印象很朦朧很模糊,只是,從外公和爺爺的身上能感受到作為一名黨員的勝於常人的奉獻精神和吃苦精神。那時在懵懂的我的心中,黨是一串串動人的革命故事和一個個偉大的英雄人物,依稀記得那時的我很喜歡聽長輩、老師給我講過去革命的事,會陪家中的老人一起看他們那時代的革命電影,黑白的畫面在彩色的.電視機裡一幕幕放過,但是不滅的歷史情節在我的心中跳動。《烈火中永生》、《小兵張嘎》、《南征北戰》等等,這些描寫革命時期的電影以及在小學語文課本中出現的董存瑞、黃繼光等閃亮的英雄人物的名字,都在我幼小的心靈中深深地紮下了根。儘管那時對黨的知識一無所知,也不知道黨員有什麼義務與權利,但我卻深深體會到了黨員的奉獻精神。

  我曾無數次凝望著黨旗。耳畔響起老師親切的話語:“鮮紅的顏色是烈士的熱血,金黃的色彩代表著人民的信念,高擎大旗的是我們的黨”,我那顆向著黨的心便迸發出更鏗鏘有力的聲音——為人民服務,這是黨的宗旨,也是我一貫的宗旨。

  因此,我總會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我身邊所有的人,於課上於課後,於工作中於私底下,我總努力保持笑容,希望他們能在接受自己的幫助後將皺著的眉頭重新舒展開,在我看來,“為人民服務”不僅僅只是一句口號而已,也不應該只是一個口號而已,只有時刻銘記心中,並融入行動中,才能讓這種精神感染身邊的人,才能將這種精神永遠傳承下去。

  建黨一百週年的演講稿9

尊敬的各位:

  大家好!三千年夢風和雨,一百載滄海桑田。拉開中國近代史的帷幕,風雲鉅變中乾坤顛倒。世界改變著格局,也勢不可擋的改變著中國人的世界觀,盲目自大的自我中心主義,結果必然是被遺落在時代的邊緣。一部近現代中國史就是一部中國人民重新認識世界,重新在世界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的歷史,歷史是由人民創造的,而人民在曲折反覆中最終找準了自己的引路人。歷史的探尋總是跌宕起伏的,過程中難免有誤區有坎坷,但能在時間的洪流中淘洗出來的便是真理。正如事實所證明的那樣,只有馬克思主義能救中國,也只有共產黨才是馬克思主義的執行人。

  風雨共濟的100年是中國共產黨從誕生到成熟的發展時期,一頁頁一幕幕都是中華民族上下求索艱苦奮鬥的心路歷程。外寇入侵,我們眾志成城恢復中華;內患難醫,我們刮骨療傷浴血重生;唇亡齒寒,我們兵行遠道凱旋而歸;超英趕美,我們求勝心切天可憐見;蘇聯撤援,我們咬緊牙關自力更生。經歷建黨時篳路藍縷的艱辛,面對大好河山,曾有過看今朝風流人物的豪情。生死存亡之秋,不畏遠征艱難,橋橫鎖寒渾不怕,水拍金沙雪冷峰,草莽烏蒙回首笑。戰場硝煙時局困,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雖遭遇封山圍城之難,卻繼續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百萬雄師過大江,一鼓作氣追窮寇,未曾沽名學霸王。這個黨,這個民族,這個國家,每一次成長都伴隨著分娩的痛楚,回首這段風雲激盪的歲月,歷史長河中流淌的是勇敢的弄潮兒——中國共產黨——引領中國人民譜寫的雄壯之歌。

  春回神州,中國一個古老而又現代的國家,正昂首走進新時代,她以日出東方的壯志豪情向世界展示一個民族的風采。這裡有大國崛起的自信,這裡有睦鄰友好和平共處的風度,這裡有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情懷,這裡有大地震也摧不跨的手足情誼,這裡有全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這裡更有五千年一脈相承的燦爛文明。這裡的人民堅信,其實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當今的中國正在開拓一條屬於自己的路,甚至是人類文明史上未曾有過的路,她會面對質疑面對干擾,但是,她會用佔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的幸福生活向世界交出一份滿意的成績單,她會證明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的目的地是和諧幸福。

  曾經失落過,曾經傷痛過,曾經逃避過。而今,我們謀求的是最廣大人民的最大利益,我們求是創新引領最先進生產力的方向,我們站在整個人類文明的高度來審視和發展我們的文化。中國共產黨,一個民族的引路人,必定在風雨中成長,在學習中進步,值此100年華誕之際,祈願她意氣風發,陽光健康!

  建黨一百週年的演講稿10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

  知所從來,方明所去。翻開中國革命歷史,我們追尋革命原點、緬懷前輩楷模、回顧奮鬥歷程,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廣大黨員幹部的再一次集中“補鈣”。一個世紀過去了,我們雖然已遠離了那個戰火紛飛的時代,然而那些令人心潮澎湃的信仰故事,那些光芒閃耀的信仰足印,必定會化為我們繼續前行的精神之源。無論時勢如何變遷,信仰永遠是每個共產黨人汲取力量的強大基石。

  我們從這樣的信仰中得到淨化。唯有把握這樣的信仰,才能理解為什麼百年來如此多人被吸引到馬克思主義的旗幟之下,不求顯達於世、不求暫得於己,為了理想與信念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百年黨史中蘊含著豐富的智慧和力量,當我們翻開歷史,看到“為人民利益犧牲”大公無私的張思德、“心裡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自己”的公僕焦裕祿、“反哺家鄉犧牲在扶貧路上的”青年幹部黃文秀……他們用青春和生命書寫的史詩,一次又一次震撼我們的心靈,我們透過這些鮮活的黨史故事,不僅可以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以史為鑑不斷自我革新、堅定初心,以浩然正氣向歷史致敬、擔起時代之責。

  我們從這樣的信仰中獲得方向。唯有把握這樣的信仰,才能理解,為什麼百年來,如此多人薪火相傳,捨生忘死、公而忘私,將國家民族帶到更好的境界。永恆的豐碑上記錄著這些時代的先鋒,不是因為他們的權力或者財富,而是因為他們刻下了一個大寫的“人”。豈曰無碑,山河為碑;何用留名,人心即名。這是共產黨人的道德覺悟,也是一個集體的精神傳承。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也正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刻,在重溫黨史中堅定我們的信仰、築牢我們的擔當,從而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更加高昂的精神狀態和奮鬥姿態奮進新徵程。

  我們從這樣的信仰中汲取力量。唯有把握這樣的信仰,才能理解,為什麼百年來,如此多人風從影隨,緊緊團結在我們黨的周圍,休慼與共、生死相隨,共同書寫下“中國奇蹟”。這是精神的巨大感召力,讓人看到更廣闊的天地、更高遠的世界,繪就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的精神圖譜。2021年,開局“十四五”新徵程,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此刻的中國面臨著機遇與挑戰,我們要在壓力中啟用動力就需要不斷學習。透過學習,增強我們應對危機困局、不斷攻堅克難的戰鬥力和決心,激發出戰勝困難、迎難而上、開拓進取的戰鬥精神。

  每一次傾聽歷史,總能獲得前行的動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要求黨員幹部的信仰比任何時期更加堅定。以信仰之光照亮奮鬥之路,百年大黨溫故知新再出發,新時代的奮鬥史詩正等待我們去書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