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600字(精選10篇)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範文600字

  讀後感寫作要點

  要弄懂原作

  "讀”是感的基礎,“感”是由“讀”而生。只有認真的讀書,弄懂難點疑點,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徹的掌握文章的內容和要點,深刻地領會原文精神所在,結合歷史的經驗、當前的形勢和個人的實際,才能真有所“感”。

  要認真思考

  讀後感的主體是“感”。要寫實感,還要在讀懂原作的基礎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評價。分析和評價是有所“感”的醞釀、集中和演化的過程,有了這個分析和評價,才有可能使“感”緊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觀點,避免脫離原作,東拉西扯,離開中心太遠。所以,寫讀後感就必須要邊讀邊思考,結合歷史的經驗,當前的形勢和自己的實際展開聯想,從書中的人和事聯絡到自己和自己所見的人和事,那些與書中相近、相似,那些與書中相反、相對,自己贊成書中的什麼,反對些什麼,從而把自己的感想激發出來,並把它條理化,系統化,理論化。總之,想的深入,才能寫的深刻感人。

  要抓住重點

  讀完一篇(部)作品,會有很多感想和體會,但不能把他們都寫出來。讀後感是寫感受最深的一點,不是書評,不能全面地介紹和評價作品。因此,要認真地選擇對現實生活有一定意義的、有針對性的感想,就可以避免泛泛而談,文章散亂,漫無中心和不與事例掛鉤等弊病。怎樣才能抓住重點呢?我們讀完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後,自然會受到感動,產生許多感想,但這許多感想是零碎的,有些是模糊的,一閃而失。要寫讀後感,就要善於抓住這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覆想,反覆作比較,找出兩個比較突出的對現實有針對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礎上加以整理。也只有這樣,才能抓住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寫出真實、深刻、用於解決人們在學習上、思想上和實踐上存在問題的有價值的感想來。

  要寫出真情實感

  就是要寫自己的真情實感。自己是怎樣受到感動和怎樣想的,就怎樣寫。把自己的想法寫的越具體、越真實,文章就會情真意切,生動活潑,使人受到啟發。千萬不可有假大空的嫌疑。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600字(精選10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6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600字1

  84年前,一位帶著重重疑問的記者踏上了旅程,隻身一人來到這個充滿了疑團的地方,“紅色中國”,這被銅牆鐵壁所遮擋住的革命根據地,即將為他揭開神秘的革命精神。這個年輕的記者,就是埃德加·斯諾。

  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斯諾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宣揚了老一輩革命家的共產主義精神。要知道,當時還沒有一個外國記者遠渡重洋的揭開紅色中國的秘密,斯諾作為一個先驅者,坐上前往西安的慢車,會見了一位位革命的棟樑。

  斯諾透過重重封鎖,來到了周恩來,毛澤東的面前,他們都是那麼的平易近人,在困難面前冷靜思考。在充滿硝煙的歷史中,為了解放天下所有被壓迫的人民而奮鬥!帶領著群眾一步步邁向成功,晚霞的餘暉映照著,微弱的火光,在草地上亮了起來。

  在這些革命家的帶領下,在同一個偉大目標的指引下,一個個無名英雄站了起來,他們性格各異,卻又有著同一個偉大的目標,他們質樸無華,但戰士們隨部隊爬雪山,過草地。在一次次的衝鋒陷陣中,紅軍的英勇無畏,彷彿如一幅畫卷展開在了我的眼前,草地上的每一顆紅星,如希望散發出的光芒,漸漸模糊了,這紅星指引著方向,這難道不就是歷史中閃耀的光芒?在深黑的夜裡,散發自己微弱的光……

  回到當今,歷史早已翻篇,英雄們仍在我們心中,重溫了這段歷史,我汲取到前進的動力,面對如今的困難,我們應響應時代的號召,在困難之時,獻出自己微弱的火光,這,就是紅軍精神!

  夕陽西下,似血般的晚霞染紅了無邊際的草地……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600字2

  近日,讀罷了《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這本書讓我們認識到了有關紅軍、紅軍領導人以及蘇維埃共和國等的種種,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也當屬紅軍了。

  首先是為人處世方面。在此,當以兩個方面來敘述,一是紅軍整體對待人民的態度,二是紅軍領導員對待紅軍戰士的態度。而不管哪個方面,都不可否認地體現出了紅軍的待人厚。

  在紅軍對待人民的方面,從老百姓的反應中就可以得到結果。在此引用一段斯諾在書中所寫的一個少年在談論紅軍時所發表的意見:“咱們以前有過閔妃的學校嗎?紅軍把無線電帶來以前咱們聽到過世界新聞嗎?······你說這苦,但是······這就不算苦!”由此段就可以輕鬆地看出,紅軍的行為不僅使小孩認同,而且連小孩也自願加入紅軍的行列!這就相當於說,紅軍得到了相當的認可!而人民對待白軍方面的唾棄、叫苦不迭,就與他們對待紅軍的態度形成了極大的對比,這也就更加體現了紅軍的待民親和。

  紅軍領導員對待戰士時平時是以平等著稱,據斯諾介紹,紅軍指揮員不僅吃住與戰士們混在一起,而且還經常坐在一起談天說地,其樂融融。並且,在打仗時,紅軍指導員區別於白軍指導員的是,他們常常帶上戰士衝鋒陷陣,而不是“運籌帷幄”。

  其次是紅軍打仗時的英勇神武。書中所講述的事例“大渡河英雄”就很好地體現了這個。當面對空蕩蕩的鐵索橋時,當面前是舔人的火舌時,紅軍戰士都沒有絲毫畏懼,衝了上去!且不說讓讀者自己想想一下,光是同他們的敵軍相比,敵軍就不知道遜色了多少倍!如此勇敢的戰士,怎能不讓人敬佩?

  《紅星照耀中國》,這是歷史留下的深深的痕跡!是它,使我久久不能忘記那些紅軍戰士!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600字3

  戰鼓打響,硝煙四起,硝煙中不斷迴盪著一聲接一聲的吶喊聲,倒地聲。有人逆風前行,有人拼盡全力,有那麼一個人願意自己從天堂跳入火坑,獨身一人將一場紅色長征帶到世人面前,揭開那神秘的面紗,將中國推向了世界,暴露在世人面前。這個人就是美國的埃德加斯諾,以一名外國記者的身份,寫下此書。

  書中的故事令人既熟悉又陌生。書中提到曾問老百姓們為何如此偏愛紅軍,結果他們樸實而又真切的回答,如今聽來仍牽動著今我們的心:“他們是百姓的軍,是救國的軍!”是啊,他們用自己的血肉築起長城,用自己的身軀保衛了祖國安康,他們值得我們永遠歌頌!

  古話說得好:“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紅軍戰士們徒步走完遙遙長征路,雖道路崎嶇坎坷,雖路途危險重重,前方未知,但他們最終看到了那“萬里長城”。

  在萬千戰役中,最觸動我心絃的是紅軍戰士飛奪瀘定橋的壯舉。他們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為了泯泯眾生,那30多名隊員不惜以生命為代價,敢於面對一切困難。傷痕累累的身體裡有著的卻是如青竹一般剛直的靈魂。這是一條戰士們用自己的身體鋪成的路。每一位紅軍都是一位偉人,不求回報,無私奉獻。為革命,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在勝利號角未吹響前,絕不鬆懈一分一毫。直到鮮血染紅夕陽,直到人民不再恐慌,直到中國可以驕傲抬頭,這並不是他們非做不可的,但他們就是用肩扛起了這份重任,在自己家園受到敵軍侵犯時,挺身而出。

  這是見證中國崛起的一部鉅作,它記錄了中國從水深火熱中慢慢爬起的過程,向世界各地展現了一個充滿朝氣的紅色中國。在此,我要感謝斯諾,是他讓我們知道紅軍那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讓我們紀念那些紅軍,同樣願紅軍精神永存於世人心間!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600字4

  這本書是一位外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在中國內戰時來中國的報道,他不懼危險,走訪前線,與紅軍同吃,同住,深入體會紅軍精神。

  書中講到了毛澤東,他少年時就有很強的反抗精神,他不懼強權,他敢於和當時代表很大權利的先生對質,最後還說服了他嚴厲的父親,同意他去比較“先進”的學校。這在當時就已經很了不起了。所以他也成了日後中國最偉大的領導人。

  當時的少年毛澤東都有如此大的膽量去對質先生,因為他並沒有隨著大多數人,而是很有自己的主見。這不僅在當時,在現在也很重要,不能盲目跟隨人們,我們應該學習他的這一點。

  在書中,還記得一位偉大的人。他是一位大將軍,國民黨懸賞十萬元要他的頭,可是他還是絲毫不怕的走在大街上,他就是紅軍大將軍—朱德。他的大鼻子是他的標誌,在當時,人們卻把敵人叫作“大鼻子”,於是一些小鬼子就說你的鼻子還不夠大,不能叫作“大鼻子”。

  朱德居住得地方很樸素,只有幾件簡單的傢俱,他總是和幾個士兵在炕上吃瓜人們一見他總是樂呵呵的,一點也沒架子。民間卻又很多他的神話,他能“上天,入地,分身,還可以飛”,這當然是誇大化了,不過也突出他深懂兵法。他也很懂照顧將士,一次行軍中,他為了7省下些食物,連續二十幾天不吃東西,只吃些野果,於是,得了腸胃病。

  朱德平易近人,他很愛士兵,對自己卻很吝嗇,也不自高自大。這裡只是朱德一人,但紅軍中的大將們無一不這樣。在如此艱難的時期,能做到這樣,是我們這個和平年代的人榜樣。

  埃德加·斯諾,來的時候並沒有感觸,但他走的時候,就感覺像“離家”,而不是“回家”,這正是紅軍所帶給他的,也是讓我們值得反省的。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600字5

  埃德加·斯諾是美國著名的記者。說是美國人倒不如說是中國人,之所以說是中國人,是因為他一生為記錄中國共產主義戰爭為工作,從某種程度來講斯諾是中華的鬥爭的記錄者和見證者。

  斯諾在1936年6月至10月到了中國西北部去實地採訪中國共產黨,可就是這一去便註定他寫這本書的命運了。

  這本書講的是,埃德加收集軍事將領的談話,工人、戰士、知識分子的談話,揭示了中國紅軍的真正形象以及與日本戰士,國民黨的堅定鬥爭,讓全世界恢復對中國的信譽。因為當時世界不瞭解中國是否為馬克思主義者?綱領是什麼?國民黨與共產黨到底哪方對?國民黨與共產黨的爭論是什麼?他們是什麼人?還有很多問題去問中國。

  其中對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大渡河英雄,內容講的是紅軍先鋒隊的指揮員劉伯承,他曾在四川的一個軍閥的隊中當過軍官,他熟悉這個民族,瞭解彝族人痛恨漢人,他前往與彝族談判,最後得到了武器,與紅軍聯合打敗川軍,巧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從中我看出了紅軍的機智與勇氣,和各個少數民族對統治的憎惡,以及希望恢復和平,追求自由的願望。還有紅軍必勝的決心。

  書名是紅星照耀中國,那麼其中的紅星又是什麼意思呢?沒錯,紅星便是紅軍,那麼中國又是什麼呢?中國是世界上的那一顆紅星。

  從宏觀上可以說,這本書是一本劃時代的鉅作,推翻了外界對中國共產主義的負面影響,讓中國共產黨可以展翅飛翔,一鳴驚人。向世界展現中國最英勇的一面,也是這本書,給予國家很與民族希望,以振奮,以自由。

  中國是世界上的那一顆紅星,它也必將照亮整個世界!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600字6

  1949年前的中國,也許並不完美,但是她卻擁有一群完美的締造者。

  ——題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無疑是每一箇中國共產黨人的豐功偉績,但是卻只被濃縮成了幾個偉大的代名詞;無數英烈光華閃耀的姓名,僅僅只是被“共產黨”,“紅軍戰士“這樣籠統的稱謂所代替。

  我,不知所言。

  今天,我想有些人,也應該被銘記,比如“鄧發”。

  鄧發作為一個共產黨員,在國共內鬥,共產處於下風之時,依然鋌而走險,深入敵內,不斷提供重要情報。可以說,共產黨的勝利,鄧發功不可沒。

  在《紅星閃耀中國》中,作者埃德加·斯諾對於鄧發有如下一段描寫:“他的青銅色的臉上露出惡作劇的笑容,在他卸掉那副墨鏡以後,你一眼就可以看出,他的制服是件偽裝,他並不是個坐辦公室的官僚,而是個戶外活動的人。”

  短短几行,卻飽含了不少的訊息:鄧發是個臥底,他熟知作者身份,且經常鍛鍊,身體健康。

  在書中對鄧發並沒有太多的文字去描繪,只有寥寥數百字,而字字皆為精髓,我讀到的是一個幽默風趣,在敵人的狼窩中,憑著冷靜睿智,與敵人周旋,也依然保持著強大的心態,不畏任何危險的偉大共產黨員,一個置生死於度外的,為國無私奉獻的鄧發。

  我想,新中國的成立,也是有著許許多多像鄧發一樣的人,發著光,發著熱,儘管最後泯於無形。如果樹立一個紀念碑,或許應該有許多從未耳聞,卻立下豐功偉績的英烈被銘刻吧。

  也許1949年前的中國並不完美,但是,她有一群完美的締造者,正是有他們的努力,才有今天這個前途無量的中國。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600字7

  作為第一部向世界介紹和傳播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歷程的`圖書,它在英語世界獲得了轟動性影響,是一部文筆優美,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被譽為“研究中國革命的經典百科全書”。

  《紅星照耀中國》又稱《西行漫記》,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名著,作者真實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實地採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

  在《紅色照耀中國》中,作者用事實向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革命事業猶如一顆善良的紅星不僅照耀著中國的西北,而且必將照耀全中國,照耀全世界。同時,作者在書中描繪了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戰士堅韌不拔、英勇卓絕的偉大斗爭,以及他們的領袖人物的偉大而平凡的精神風貌。

  讀這本書,我瞭解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和紅軍將領的生平經歷,我彷彿親眼看到了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中付出的艱辛,我知道了“真正的”紅軍的生活,我還知道了“紅小鬼”,我又為那些經歷戰爭和被白軍剝削的老百姓深感同情,我“親身經歷”了那次的西安事變……《紅星照耀中國》真切地讓我們再次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燒,烽火連天的崢嶸歲月,深深地感受到中國共產黨領導人進行革命的偉大光輝歷程,深刻感悟革命先輩的堅定信念和英雄壯舉。

  讀《紅星照耀中國》之前,我對當年的戰爭一知半解;讀《紅星照耀中國》之後,我也對此有更深入的瞭解。引用書中“中文重譯本序”中胡愈之的一段話:“今天在又一次偉大的歷史性轉變的日子裡,為了解放思想,開動機器,大踏步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進,重讀這樣一本書是值得的。”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600字8

  我會用英勇,頑強,勤勞這三個詞來形容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裡的資料。

  英勇的意思是英勇:勇敢出眾;勇敢出眾的人。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中,每個人物都英勇善戰。比如在第八篇同紅軍在一齊講述了作者深入到真正的紅軍內部,瞭解他們年輕、英勇、精神飽滿、訓練嚴格、紀律嚴明、裝備出色、政治覺悟高,才使得他們成為鐵打的軍隊。並且講述了紅軍採用游擊戰術的原因和策略(這就是他們英勇的一個方面)。

  頑強的意思是頑強:強硬;堅強。勇敢出眾,強硬不屈。比如在第五篇長征講述了紅軍長征的艱難過程。著重記敘了第五次大圍剿,以及長征中強渡大渡河、過大草原等艱難英勇的事蹟。長征這麼的不易,可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還是頑強的活了下來。並且還活得很好,說明了中國解放軍的頑強。

  在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中,人民解放軍都十分的勤勞、能幹。這也是人民解放軍對戰國民黨能成功的一大原因。

  所以我認為用英勇、頑強、勤勞來概括紅星照耀這本書是十分完整的。

  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彭德懷很多,懷他小時候的經歷並不是很好,可是他卻沒有對這個世界沒有信心。他17歲帶領饑民去攻打糧倉。說明了他是一個十分有正義感的人。

  我從紅星照耀中國的一段中,“在表演途中我突奇怪地發現彭德懷卻已脫了棉衣,這是我才看到他把棉衣披在坐在他身邊的一個小號手身上。”說明了他很喜歡小孩子,也沒有官架子。

  我從“長征途中自我的馬讓部下們騎。”說明了他是一個很有兄弟情的人,也體現了他沒有官架子,身為一個長官卻把自我的馬給部下騎。也說明了人民解放軍與人民之間沒有距離。

  因為這些種種原因,所以我在紅星照耀中國中最喜歡的人物是彭德懷先生。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600字9

  本月,教師組織我們讀《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讀完這本書後,我的收穫也頗為豐富。

  《紅星照耀中國》的作者是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是他衝破了國民黨以及資本主義世界對中國革命的嚴密封鎖,才最終彙編成一本書。此書曾以《西行漫記》作為書名。

  這本書主要講了1936年,“我”帶著當時“我”無法理解的許多關於中國紅色政權、革命與戰爭的問題,冒著生命危險衝破層層封鎖,進入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當時中國戰火連連,處於水深火熱當中。“我”採訪了許多人,如: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彭德懷等紅軍偉大的將領,慢慢的找到了答案。這些紅軍將領也向“我”介紹了基本政策、軍事策略以及蘇區內的生活等等。第一次讓全世界明白了紅軍是一支強大而又嚴格的隊伍。

  書中這麼多篇章,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第五篇:《長征》。

  “路上一共三百六十八天,有二百三十五用在白天行軍上,十八天用在夜間行軍上。”“紅軍一共爬過十八條山脈,其中五條是終年蓋雪的。”當看到這些觸目驚心的長征的統計,我的第一感覺是覺得長征當時十分艱苦,其次是感到敬佩。敬佩他們在這麼惡劣的環境、艱苦的環境中能堅持下來。他們是一支強大的隊伍,沒有他們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我們此刻幸福的生活!

  他們那個年代,生活是那麼的艱苦。而此刻,我們卻過著幸福的生活可又身在福中不知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對所有的好東西都是百般挑剔,這不好那不好的。當讀了《紅星照耀中國》後,我也感到無比慚愧。我應當向那時的紅軍學習,做一個節儉、勤勞的人!

  《紅星照耀中國》讓我感受到了紅軍不可征服的戰鬥精神和改變世界的熱情與力量。“紅星照耀中國”,還照耀了全世界。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600字10

  1936年6月,一位西方記者冒著生命危險來到了紅色中國,他們首次瞭解到在無形之中,一顆紅星已經照耀在了東方,乃至全世界。

  西方記者斯諾經過了一番周折,終於到了保安。透過採訪與實地考察得到了許多關於紅軍的資料,他深深被其所折服,用相機與筆記錄下了紅軍中的大小人物與事蹟。在當時的陝北,不僅人煙稀少,植被缺乏,家家戶戶還十分貧窮,與近鄰古城西安截然不同。我們的紅軍戰士就是在這種環境下生存,用頑強的毅力堅持著,與極端分子與侵略者抗爭著,用血肉鑄成我們新中國。在書中講述了中國共產黨的發展過程與當今現狀,充分表現出了共產主義精神與中國人的民族魂。

  在這個混亂而又黑暗的時代當中,中國人民的民族魂已悄然覺醒,有了民魂,各路人馬發動起義,建立紅軍;有了民魂,沿途各地百姓給予共產學黨力所能及的援助;有了民魂,紅軍戰士敢於衝出敵人的包圍圈,重建根據地;有了民魂,紅軍堅定信念,堅持到最後獲得勝利。民族魂在中國的發揚,奠定了新中國成立的基礎。全書最後,蔣介石被捕,無奈與共產黨合作,一起合力抵抗日本侵略者,這也贏得了全球的廣泛關注,東方戰場上的民族魂,重新被點燃,重新雄起。

  反觀我們當今社會,在共產黨的帶領下,國家富強,繁榮昌盛,在享受之中,民族魂漸行漸遠,當年的那種熱血已不復存在,思想也逐漸被淡薄。我們新一代年輕人就應該重新發揚紅軍精神,要使民族魂得到傳承。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