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領巾廣播站重陽節廣播稿(精選9篇)

紅領巾廣播站重陽節廣播稿

  當秋風吹來時,我的祝福化作秋雨滋潤你;當菊花盛開時,我的祝福化作花瓣飛向你;當重陽節到來時,我不惜鉅款發條資訊祝福你!祝你重陽節快樂!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紅領巾廣播站重陽節廣播稿(精選9篇),歡迎閱讀參考!

  紅領巾廣播站重陽節廣播稿1

  【甲】心與心相貼,

  【乙】手與手相牽,

  【甲】我們相約在一起。

  【合】這裡是城關二小廣播站。

  【甲】大家好,我是主持人甲。

  【乙】我是主持人乙。

  【甲】你知道農曆九月初九是什麼日子嗎?

  【乙】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甲】 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乙】 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甲】 今天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全國各機關、團體、街道,往往都在此時組織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老人們秋遊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裡;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著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為老人準備一些可口的飲食。

  【乙】 重陽節的習俗: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曆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

  【甲】 登高: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乙】 吃重陽糕: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甲】 賞菊並飲菊花酒: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曆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裡,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乙】 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新中國成立後,重陽節的活動充實了新的內容。第到這一日,各地都要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鍊身體,培養人們迴歸自然,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甲】 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哪一個角落不在弘揚著敬老愛老的文化傳統?常把老年人比作“夕陽”,雖然已至暮年,但他們也曾年輕過,也曾散發出正午時耀眼的光芒,至今仍雙手“托起明天的太陽”。夕陽的餘輝多燦爛!

  【乙】 古往今來,有不少偉人是我們敬老愛老的榜樣:恩格斯的父親死後留下大筆遺產,可恩格斯的弟弟卻蠻橫地要恩格斯放棄繼承權,為了不使身患重病的母親因兄弟間的糾紛加重病情,他毅然放棄了繼承權,他說:“我還會有成百上千個企業,但我永遠只有一個母親。”毛主席回故鄉時,請韶山老人毛禹珠來吃飯,並特地向他敬酒,白髮禹珠老人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澤東說:“敬老尊賢,應該應該!”

  【甲】 尊敬不僅表現於口頭上,而且應體現於實際中,如盡己所能去和他們交往,讓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愉快的情緒;虛心向老年人請教,讓他們覺得自己還行,從而增強自信心;和老年人一起學習,讓他們緊跟時代的步伐,放寬眼界,激發對生活的興趣??

  【甲】 讓我們記住一首提醒我們尊重老人的兒歌吧!請聽:

  小朋友,要記牢,敬重長輩很重要。晚上睡前要問安,早上見了要問早。

  進出家門要招呼,禮貌用語不可少。天天做到不能忘,長輩見了哈哈笑。

  【甲】【乙】 好了,今天的廣播到此結束,謝謝您的收聽,再見!

  紅領巾廣播站重陽節廣播稿2

  甲:老師們,同學們,當秋季悄然來到我們的身邊,當滿城的菊花開放的時候,我們已步入了火紅的10月。

  乙:九月九,我們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度過了一個屬於他們的節日,是什麼節啊

  (齊答:重陽節)

  甲:尊敬長輩、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乙:把道德比作陽光,因為道德就如同陽光一樣,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溫暖和幸福。我們是新世紀的雛鷹,將展翅搏擊長空,我們播撒下尊老的種子,我們收穫道德的豐收。

  甲:我記得一位名人說過:“孩子的心靈是一塊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種子,就能獲得行為的收穫;播上行為的種子,就能獲得習慣的收穫;播上習慣的種子,就能獲得品德的收穫;播上品德的種子,就能獲得命運的收穫。”

  乙:今天我們播上尊敬老人的種子,就能獲得心靈的快樂。

  甲乙:秋高氣爽、隊旗飄飄九九重陽、愛心無限,“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紅領巾廣播現在開始。

  甲: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從古至今有著非常多的良風美俗,如端午吃粽子,賽龍舟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乙:清明節掃墓祭祖,中秋節閤家團圓,那麼大家知道重陽節的來歷嗎?請聽《重陽節的神話故事》。

  甲:剛才兩位同學給大家講了重陽的神話故事,讓我們再來聽一聽重陽節的來歷吧。

  乙:重陽節的習俗又有哪些呢?

  (1)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金秋十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以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效果。

  (2)高和糕諧音,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以後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3)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曆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也象徵長壽。

  (4)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茱萸入藥,可制酒養身祛病。

  (5)還有好多詩人為重陽節作詩呢!陶淵明的《過故人莊》中就有兩句: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他喝的應該就是重陽節的菊花酒。

  (6)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採桑子·重陽》詩詞中有四句也是寫重陽節的。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紅領巾廣播站重陽節廣播稿3

  男:九九重陽望秋空,金菊紅葉染秋風。

  女:秋思秋情緣秋起,舉杯邀月秋正濃。重陽節已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但給我的感覺,還是意味深長,難以忘記的。

  男:為什麼說是意味深長,難以忘記的呢?而我卻不覺得。

  女:哈哈,不知道了吧!其實,重陽節是小輩孝敬長輩的節日。

  男:哦?是嗎?

  女:如果你不知道的話就聽我說一下重陽節的來歷吧:原來,我國古代把九叫做“陽數”,農曆九月九日,兩九相重,都是陽數,因此稱為“重陽”。據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吃蓬餌、喝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妻戚夫人被呂后害慘後,宮女賈某和呂后都被逐出了皇宮,將這習俗傳入民間。

  男:我知道了。我再問你一個問題,你知道重陽節的習俗嗎?

  女:誰不知道?那就是吃糕呀!

  男:那你知道吃糕的習俗是怎麼來的嗎?

  女:不知道。

  男:那就聽我慢慢道來吧:東漢時,有一個叫恆景的人,父母雙全,日子過得不算好,但半菜半糧也能過得去。誰知不幸的事來了:他們的村子害起了瘟疫,他的`父母病死了。恆景小時侯聽大人們說過:“這裡住著一個病魔,他走到哪裡就把病帶到哪裡。”恆景決定訪師求友學本領,戰病魔,為民除害。他聽說南山上住著一個大仙,便決定上山拜師學藝。大仙給恆景一把劍,恆景早起晚睡地開始練了。一天,恆景正在練劍,大仙對他說:“今年九月初九,病魔還要出來害人,你趕緊回鄉為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說完,就用手招來一隻仙鶴,把恆景載回家鄉去了。恆景回到家鄉,就把大仙的話對大家說了一遍。

  到了九月九日這一天,他就帶著大家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並把茱萸葉子分給每人一片,讓病魔不敢前進。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喝了一口,說是可以避魔。安排妥當後,他就帶著寶劍回到村中,等著斬殺病魔。不一會兒,病魔就出來了,忽然看見人們都在山頂上,便衝至山下,卻被酒氣和茱萸的香味嚇得不敢上前。一回頭,又看見恆景手中拿著寶劍,便與他戰鬥,戰了幾個回合,病魔鬥不過恆景,便轉身就跑。恆景嗖的一聲射出寶劍,一眨眼,病魔就被釘死在地上。從此,那裡的百姓再也不受病魔的侵襲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習俗一代代的傳到現在,現在的人就把吃糕代替了登高。同學們,你們還知道重陽節的那些習俗嗎?知道的話就趕快來大隊部回答吧!

  合:重陽節也是思念故鄉的節日,茱萸一支寄深情,人共佳節醉秋風。紅領巾廣播到此結束!

  紅領巾廣播站重陽節廣播稿4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中午好!紅領巾廣播又和大家見面了。

  我是播音員:

  我是播音員:

  額,你會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嗎?

  當然會背了。那你背給大家聽聽。

  好。“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Hi,你真行!那你說說九月九日是個什麼節日?

  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是個值得慶賀的節日。

  為什麼呢?

  因為呀,在漢代以前就有了這個節日呢。

  那——你知道重陽節有哪些習俗嗎?

  第一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因此古人在重陽節這天第一要吃重陽糕(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第二賞菊花並飲菊花酒,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第三遍插茱萸,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看來,你知道的還真多呢?

  在10月2日嘛。其實我國把這古老的傳統又成為老人節的目的就是想繼續弘揚中華民族固有的“尊老、愛老和養老”這三個優秀文化的傳統美德,也是傳統美德中的“敬老尊賢”的具體比和現代比。每到這個佳節,社會上就洋溢著一種尊老、敬老和愛老的氣氛。

  在這個老人節,我們應該為老人做些什麼呢?

  很簡單:孝順。現在,我們家裡就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我們應該尊老敬老,聽長輩的話。俗話說得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在這樣一個和諧的文明社會,我們更應該孝敬,聽從長輩,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到這一點。

  在這一天,我們要做到尊老、愛老、敬老、助老。帶老人們去秋遊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裡;我們還可以攙扶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散散心;我們也可以去敬老院幫助老人做事。

  同學們,希望我們在10月2日,重陽節這天積極行動起來,參加到尊老、愛老、敬老、助老行列中去,把傳統美德發揚光大吧!

  紅領巾廣播站重陽節廣播稿5

  (【男】採擷一縷陽光,編織成七彩的花環。

  【女】留住一陣清風,播撒出希望的明天。

  【男】付出一份真誠,打造出溫馨的世界。

  【女】帶走一絲煩惱,讓快樂與我們同行。

  【合】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小夥伴們 ,大家下午好

  【男】我是主持人

  【女】我是主持人

  【男】這周星期日是一個重要的節日,你知道是什麼嗎?

  【女】哦,我知道了!是九九重陽節。你知道重陽節登高的來歷嗎?

  【男】知道。傳說古時候,有個地方出現了瘟魔,每年農曆九月初九,就會來傳播瘟疫,讓百姓們苦不堪言。一位名叫桓景的年輕人,決心除掉瘟魔,他歷盡千辛萬苦找到山裡的神仙,刻苦跟神仙學習武藝。一年之後,桓景就要下山了。臨行前,神仙不僅送給他一把青龍劍,還給了他一包茱萸葉和一瓶菊花酒。回家後,桓景給每個人一片茱萸葉,讓每個人都喝了一口菊花酒,這樣大家就不怕瘟魔了。九月初九這天,瘟魔又像往年一樣出現了,桓景與他搏鬥了整整一天,終於砍下了瘟魔的頭。為了世世代代紀念桓景,也為了大家重新過上幸福安寧的日子,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人們便臂插茱萸,肩背菊花酒,外出登高。這便是傳說中“重陽節” 登高的來歷。

  【女】“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情”。“重陽節”自古還有敬老的含義。江南一帶,出嫁的姑娘要在這一天回孃家探親,孝敬父母和兄嫂;兒子要在這一天為老人置辦過冬的棉衣,換上鬆軟的被子。因此,“重陽節”又被稱為“老人節”,他寄託了兒女對父母、青年人對老年人的深深熱愛與敬重。

  【男】同學們,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講的就是這層意思: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時也要像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別的老人和小孩。《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第二條也規定:我們要尊老愛幼,友愛同學、平等待人??

  【女】值此重陽節之際,我想號召同學們從現在開始,從自己做起,去尊敬、關愛每一個老人。

  【男】不管老人是否有病,都應經常詢問老人的身體,遇到老人身體不適時,要主動陪伴老人去看病。

  【女】要經常抽出時間,跟老人們聊天,談他們關心的事,多順順他們的心。

  【男】家裡有什麼活動,上公園、看戲、看電影,最好邀請老人一同前往。

  【女】逢年過節過生日,旅遊出差,要記住給老人送些禮,不管買的東西價格如何,老人們都會把它看作是對他們的孝順之心。

  【男】對老人的合理要求,儘可能滿足他們。不能滿足時,要多作些解釋工作。

  【女】老人心情不暢,情緒不佳時,要忍耐,不要任意頂撞。即使老人說錯了,也不要在眾人面前駁老人的面子等。

  【男】讓敬老、尊老之風永遠地留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裡,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幼的傳統美德,讓我們從點滴小事做起,在公交車上主動為老人讓個座,遇到老人過馬路主動攙扶老人,多去看望老人、陪陪老人,對老人多些文明禮貌,多些寬容體貼等等。讓我們的老人感受到溫暖、幸福,讓我們的社會處處充滿和諧,充滿愛!

  【男】你還知道重陽節有哪些風俗呢?

  【女】重陽登高,是重陽節主要習俗。歷代以來,老百姓每到到九月九日,都成群結隊去爬山登山。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若無山可登,無高可攀,就仿製米粉糕點,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藉以示登高(糕)避災

  紅領巾廣播站重陽節廣播稿6

  齊:歡度重陽紅領巾廣播現在開始!

  甲:大家都知道重陽節吧!

  乙:讓我們來聽一聽蔡文欣給大家介紹的有關重陽節的來歷吧!

  【重陽節的傳說】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

  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病癒之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恆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於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終於收留了恆景,並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恆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恆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恆景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準備。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衝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恆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溫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另外,在中原人的傳統觀念中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後來重陽節被立為老人節。

  【重陽節簡介】

  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重陽節簡介】

  慶祝重陽節的活動豐富多彩,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活動一: 登高

  重陽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重陽時節,秋收已經完畢,農事相對比較空閒。這時山野裡的野果、藥材之類又正是成熟的季節,農民紛紛上山採集野果、藥材和供副業用的植物原料。這種上山採集農民們把它叫做”小秋收“。登高的風俗最初可能就是從此演變而來的。至於集中到重陽這一天則是後來的事。那意思是以此作為一種象徵,起點提倡作用,正像春天宜於植樹,人們就定個植樹節的道理一樣。此外重陽節期間天氣晴朗,氣溫涼爽,適宜於登高望遠。

  活動二:吃重陽糕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

  粘些香菜葉以為標誌,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糙乾果;細花糕 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乾果,如蘋果脯、桃脯、杏 脯、烏棗之類;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一 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品。

  活動三:賞菊並飲菊花酒

  菊花,又叫黃花,屬菊科,品種繁多。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自古培種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讚美作凌賞菊霜不屈的象徵,所以人們愛它、贊它,故常舉辦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陽舉行,因為菊與重陽關係太深了;因此,重陽又稱菊花節,而菊花又稱九花。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習俗的組成部分。宋代《東京夢華錄》卷八:”九月重陽,都下賞菊,有數種。其黃、白色蕊者蓮房曰‘萬齡菊’,粉紅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黃色而圓者‘金齡菊’,純白而大者曰‘喜容菊’。無處無之“。

  活動四:插茱萸和簪菊花

  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

  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

  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下面我們就請蔡文欣同學來朗誦一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齊:瞭解了這麼多的重陽節小故事,大家一定對重陽節印象更深了吧!重陽節主題隊會到此結束!新學期新打算廣播稿校園之聲廣播稿校園笑話廣播稿

  紅領巾廣播站重陽節廣播稿7

  【甲】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乙】伴隨著熟悉的音樂,心與心相貼,手與手相牽,紅領巾廣播站又和大家碰面啦!

  【甲】我是本期播音員錢昕瑤

  【乙】我是播音員朱中意

  【甲】本期紅領巾廣播為大家準備了《校園芳草地》、《中華小故事》、《doremi點歌臺》等欄目。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音樂《校園芳草地》

  【甲】親愛的少先隊員們!本週三,也就是十月十三日,我們又將迎來屬於我們的節日——中國少年先鋒隊61週年的建隊日。屆時,我們將舉行“自己的小幹部自己選”寶虹小學第五屆少先隊代表大會暨大隊幹部競選儀式。

  【乙】競爭上崗顯風采,這是屬於我們自己的舞臺。本次改選採取在中隊民主選舉推薦候選人的基礎上,再在全校進行競選宣傳的形式進行。

  【甲】隊員們先在中隊中進行競選。請記住啦:每一個隊員都有平等的權利,都能一展自己所長。然後在班級裡進行民主選舉,推薦1名隊員參加校的競選。

  【乙】在校級改選活動中,全體少先隊員進行現場投票,5位候選人將脫穎而出當選新一屆大隊委員。

  【甲】在此,紅領巾廣播臺呼籲各位少先隊員們,毛遂自薦,一展你的風采!

  音樂《中華小故事》

  【甲】重陽到,重陽到,

  爺爺奶奶節日好,

  我們非常感謝您,

  向你們節日問個好。

  【乙】咦?錢昕瑤,你為什麼念起重陽節歌謠啊?

  【甲】你知道本週六是什麼日子嗎?

  【乙】是10月16日啊。

  【甲】還是農曆九月初九!

  【乙】哦,我知道了,重陽節快到啦!

  【甲】對啦。讓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吧。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

  【乙】我知道重陽節要吃重陽糕!

  【甲】是的。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一下關於“九層重陽糕”的美麗傳說:

  傳說那天是王母娘娘在天上做大壽,各路神仙都前來拜壽。在眾仙歡慶之際,七位仙女卻覺得天堂非常厭煩,便互相商量偷偷下凡,來到人間遊玩。怎知,過了一會兒,這件事便被一位朝中大臣發現了,於是他使了法術,讓七位仙女永遠不能回到天上。

  七位仙女帶著歡樂與好奇,在人間遊啊,玩啊,等天黑下來,四處無人的時候,她們才覺得應該回天上去了,可是,她們怎樣變化,也飛不上天,心中已知定是天上有哪位神仙在懲罰她們。出於無耐,她們便偷偷地溜進了一戶人家,到廚房尋食。正巧這戶人家準備在第二天擺酒席辦婚事,於是在廚房裡準備了糕點。其中有一種糕點是七層的,每層顏色都不同,特別好看。當她們吃得正高興之時,突然有人進來了,這七位仙女便各自鑽進七層糕中的每一層,為了保護嚴密,她們又使仙術在頭首又變了兩層糕面,加起來共九層。

  到第二天酒席中,一位客人看見這種糕點很可愛,便詢問主人叫什麼。主人一時不知如何回答,考慮到新婚大喜日子,便隨口說出“玫瑰九層糕”。從此,玫瑰九層糕便在人間傳開了。

  【乙】原來還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說。

  【甲】重陽節還有個名字,叫老人節,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人節。

  【乙】我知道,尊老愛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我們有許多敬老愛老的故事。例如木蘭“代父從軍”、黃香“扇枕溫席”等等。

  【甲】那麼我們就一起來聽聽黃香“扇枕溫席”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孩子名叫黃香,漢代江夏人,9歲時,母親去世了,哀痛至極,為母親守孝三年。

  夏季天氣炎熱,黃想的父親難以入睡。黃香拿著蒲扇在爸爸的床前不停的扇,爸爸問道:“兒子,你在這裡幹什麼?”黃香答到:;父親,我用扇子扇一扇,蚊子就會飛走,不再叮咬您了,而且這麼一扇,枕蓆也清涼多了,您睡覺時就不會感覺到熱了。”

  冬天到了,父親叫黃香到自己床上睡覺,但黃香來到父親床前,鑽進被子裡,父親好奇的問道:“你怎麼不回到自己的床上睡?”黃香說:“天氣太冷了,被子非常涼,我怕您睡在冰冷的床上會生病,所以先幫您暖暖被子……”黃香用身體暖熱被褥,讓父親好好休息。

  【乙】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要以黃香為榜樣,做一個孝敬父母,關愛老人的好孩子。

  【甲】親愛的同學們,你是否因忙碌的學習而忽視了與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交流,你是否記得過自己的生日卻不知道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是哪天生日……看著他們的頭髮一根根地變白,想想他們為我們付出的心血,你是否覺得應該為他們做點什麼?

  【乙】本週六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大隊部向全體寶虹學子發出以下倡議:

  【甲】倡議書

  在重陽節當天,為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為他們盛一碗飯,幫他們捶一捶背,給他們唱一首歌,送去你的零用錢等,以你自己的方式,行動起來,獻上一片孝心,讓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度過一個愉快的節日!我們衷心希望“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永放光彩!

  此致!敬禮!

  音樂《doremi點歌臺》

  【甲】本週doremi點歌臺向大家播放一首《九九豔陽天》,祝願天下老人幸福美滿,健康長壽!。

  【甲】每一次相約,都傾注了我們殷切的期待。

  【乙】每一次離別,都意味著下一次更精彩的回來。

  【甲】希望我們的節目能給你帶去一天的好心情。節目最後請記住我們,我是本期播音員錢昕瑤。

  【乙】我是本期播音員朱中意。

  【齊】我們下次再會。

  紅領巾廣播站重陽節廣播稿8

  1.開場

  (開場曲《星星小夜曲》)

  A:一杯清茶一張藤椅,靜靜聆聽用心靈觸控藍天

  B:一把吉他一個夢想,堅定信念,讓未來鋪滿晴朗的顏色

  A:一段音樂一份感動,陪您一起共享午後的青春年華。159中的共青團之聲欄目又和大家見面了。我們將陪伴大家在音樂和美文中度過一個輕鬆快樂的午後時光。我是今日主播王雪菲

  B:我是黃健庭。

  2.重陽節

  A:十月,有金秋的涼爽、十月,有累累的碩果

  B:十月,同樣有個傳統的節日——重陽節

  A: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是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B: 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A: 下面有請王春麗同學為我們帶來重陽節小故事

  B: 感謝春麗同學給我們帶來的故事,下面有請李尚為大家朗誦***

  A: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遊玩觀景之記載。在東晉時,有著名的“龍山落帽”故事。

  B:其次,重陽日曆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曆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

  A:在此,我們呼籲全體師生尊老愛老,在這個重陽佳節為家裡的老人長輩送上一份祝福,發揚傳統。

  3.音樂鑑賞

  B:節目的最後我們為大家帶來一首《updown funk》,希望這首歌能使同學們心情愉快,有個美好的下午。

  5.結束

  <3分15秒進入>

  A:隨著這首優美的旋律,我們的節目也接近尾聲了。希望透過這期節目,能有更多的同學瞭解重陽節,加入到孝老愛親的隊伍中來,讓我們將中國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B:在下期的節目中我們會為大家帶來更多音樂和資訊,也歡迎大家向我們推薦自己所喜歡的輕音樂,我們將會納入欄目內容與大家一同分享。

  A:當然如果同學老師們有任何意見和建議歡迎大家前來交流。以上內容均可書寫成書信形式放在二層團委辦公室門外的共青團信箱當中。

  B:今天的節目到這裡就要和大家說再見了,祝願老師同學在下午的工作學習當中能有一個輕鬆愉快的心情。

  A+B:我們下期再見~

  紅領巾廣播站重陽節廣播稿9

  一、開場白

  甲:當燦爛的晨曦溫暖著整個校園,採擷一縷陽光,編織成七彩的花環。

  乙:留住一絲清風播撒出希望的明天。

  甲:付出一份真誠,打造愛的世界。

  乙:帶走一片笑容,永遠與我們同行。

  合:紅領巾廣播又和大家見面啦!

  乙:歡迎大家收聽本期節目,我是主持人乙。

  甲:我是主持人甲。

  合: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下午好!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尊老愛幼話重陽”特別節目。

  甲:梁穎,你知道前天陰曆九月初九是什麼日子嗎?

  乙:我知道,陰曆九月初九既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也是溫馨的老人節。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甲:在古代,重陽節又被稱為“登高節”。登高、遊園、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等是重陽節活動的主要內容。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裡寫道:“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

  乙:在改革開放的今天,重陽節這個傳統的節日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同學們,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同樣要發揚尊老、愛老的優良傳統。

  甲:當然,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要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安慰。同學們,你們以前是否陪自己的爺爺奶奶到外面玩過呢?有沒有為他們梳梳頭、敲敲背、洗洗腳呢?有沒有幫助過別人的爺爺奶奶?有沒有在公交車上為老年人讓座呢?我們現在已經是少先隊員了,漸漸長大,漸漸懂事,我們應該為老人們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情。

  乙:我們每一位同學今天都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疊被,多為他們著想,把好吃的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對鄰居長輩有禮貌,外出禮讓老人。俗話說:兩陽相重,九九豔陽天。

  甲:的確,在這雲淡山清,秋高氣爽又正值豐收的季節,橘紅橙黃,金桂飄香,令人心情舒暢。

  合:老爺爺,老奶奶們,沒有昔日您們艱苦的創業,哪來我們今天優美的校園?為了表達對您們的崇敬,我們特別獻上我們崇高的敬意。

  甲:今天的節目分為一週要聞、生活百科和成語故事三個版塊。

  五、結束

  甲: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又到說再見的時候了。

  乙:親愛的同學們,我們衷心地祝願:紅領巾廣播站能成為你的良師益友,願它能帶走你所有的煩惱,為你帶去無盡的歡樂。

  甲:願它能給你留下美好的回憶,伴隨你度過金色的童年。

  乙:感謝大家的收聽,本次播音到此結束。

  合:再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