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化學新課標解讀培訓的心得體會(精選18篇)
2022化學新課標解讀培訓的心得體會
化學教學是落實課程標準,引導學生達成義務教育化學課程學業質量標準的基本途徑。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關於2022化學新課標解讀培訓的心得體會(精選1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2化學新課標解讀培訓的心得體會1
新一輪課改是從適應時代的需要出發,對化學教材大幅地進行改編,要求教師必須以一個全新的觀念去審視新教材,透過學習,加深了對新教材的認識和理解,現談幾點認識和體會。
一、對新教材的認識:
高中化學課程改革一個非常顯著的變化就是課程結構的變化。因為課程結構的變化而帶來了課程內容、教學要求以及考試評價等諸多方面的變化。所有的學生都要學化學,而不同的學生可以學不同的化學。所有的學生在科學素養方面都要有最基本的發展,但是在進入高中之後,不同的學生可以根據他們的個性、特長、潛質在科學素養髮展方面獲得不同的發展。新課程的課程結構強調領域和模組,層次性和選擇性。從觀念上說:新教材融進了大量的新知識,甚至有些知識對教師和學生來講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像: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合成氨前景展望等。設定了較多的討論和生活觀察題目,從中折射出新的知識、學習觀和教學觀。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切實承擔起引導、啟發、點拔、評價的責任,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和創新意識,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樹立良好的學習觀。新課程必修共有兩個模組,選修有六個模組。必修的內容比較少,學生的心裡負擔較輕,對培養孩子的興趣有好處。除此之外,必修課內容比較簡單,學生學完必修課以後對化學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在這基礎上學生就可以進行選擇。選修有六個模組,內容非常豐富,為學生進一步深入學習化學打下基礎,很有好處。
二.對新理念的認識。
正確樹立高中化學新理念建立有共同基礎而又能適應不同學生髮展需要的適應時代需要的可選擇的化學課程體系;強調化學課程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培養學生從化學視角看待物質世界,能應用化學知識和化學方法參與社會決策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倡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的學習方式,重視化學學習方法的啟迪,提高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在現代社會的生存和競爭能力;建立有利於學生個性發展的課程評價體系;充分發掘化學課程的人文內涵,有利於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有利於學生思維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提高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改變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的現狀,幫助學生改變被動接受、死背硬記、機械訓練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進行接受學習的同時,增強學習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倡導主動參與、探究發現、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形成一種對學習主動探求,能互相交流討論、重視實際問題解決的積極學習方式。教師的主要工作是:瞭解學習需要和發展方向和可能性,予以指導、幫助;創設學習情景,組織學習活動;提供學習工具,參與學習過程給予幫助、指導。師生要共同創造美好的有生命力、有創造力的教學生活在新課程標準的教學工作中不斷自我充實自我完善新課程改革後教師不再是教書的匠人,而應肩負起了解人。培養人的工作。教師不是學生的主宰,學生也不再教師的工作成績與效果的表徵。新課程下教師只是學生學習階段的激勵人。引導者,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支援。幫助。輔導,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特長。潛能,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指導。教師不是教教科書,而是用教書育人:在課堂上教師不單純是知識的講解。傳授者,是學習活動的設計。組織。指導。調整者。教師的教學工作:瞭解學生的學習需要。發展方向和可能性,予以指導。幫助:創設學習情景,提供學習工具;組織學習活動。參與學習過程;傾聽學生髮言。發問;觀察學生的學習活動,給予幫助和指導。師生要共同創造美好的有生命力。創造力的教學生活透過新課程的學習,我覺得作為教師必須自覺進行教學反思,發揚繼承優秀的教學傳統,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努力實踐。探索,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結合新課程的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化學專業知識。對社會的認識水平提高,同時擴大知識面。提高資訊的獲取。加工和傳播水平。
總之,新教材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廣大化學教師應抓住契機,深化化學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果。採用形式各異的激勵辦法和開展各項活動。從課堂到課外,從一堂課到一個單元再到一冊書,都要匠心獨運的設計一定的檢驗學習效果、推動學習動力的辦法。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時代的進步對化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又為化學教學提供了更為先進的手段和更為廣闊的空間,化學教師應抓住機遇,充分利用各種媒體手段,活躍課堂氣氛,擴大化學外延。
2022化學新課標解讀培訓的心得體會2
透過這一段的緊張的培訓,使我對新課程標準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化學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惟一標準。透過學習《新課程標準準》,下面談一談我自己的一點體會:
一、創設情境,發揮最佳效果。
透過學習《化學課程標準》可知,在以後的教學中,應該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化學、理解化學,同時把學習到的化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化學,感到學習化學的快樂,初步體現與現時生活的聯絡。
二、努力提高學習化學積極性。
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說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豐富!真聰明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
1、面對新課程,教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
要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關鍵在於教師;教師如何引導,啟發,點拔?能否真正地把學生引到這一領域?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儘量地蒐集,製作與教材有關的知識,教具;又要善於把握學生的心理,使學生能夠與老師發生共鳴。化學學科與社會生活緊密相聯,和生活,生產密切相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從熟悉的事物,現象出發,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激勵學生共同參與,發揮想象,積極思維來解決問題的意向。
對於教學課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那種追求“能夠教好一節課”或“教出了幾個能考高分的學生”為目的的教學已經不符合課改精神了。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為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2、靈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許多教師不適應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與實際聯絡起來。實際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在認真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同時,學會靈活、能動地運用教材,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必要的增刪、調整,這樣才能從“有限”的教材中無限延伸。
三、努力使學生應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為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 追求教學形式和效果統一的課堂
現在,一些課堂濫用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不給學生足夠的機會和科學的指導,使課堂流於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組織有效的、科學的活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問題情境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活動內容必須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讓他們帶著自己的觀點去充分地討論研究,發現自己的不足,構建完整全面的知識體系;還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觀點,讓學生在交流、探究、比較的過程中將知識最佳化組合,完成篩選,做出正確判斷。
2022化學新課標解讀培訓的心得體會3
透過學習《新課標》,掌握新課程標準修訂的總體原則是:堅持德育為先,育人為本,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能力為重,“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精神和實踐能力;資訊處理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
1、《新課標》首先要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的教學身份。
教師是“教學中的主導”。作為“教學中的主導”,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教材從講述一些化學初步理論的同時,添加了一些新的內容,如環境問題、人類健康、醫藥生產與化學等內容。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化學、理解化學,同時把學習到的化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化學,感到學習化學的快樂,初步體現與現時生活的聯絡。
2.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為主旨,不但重視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更重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即培養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使學生認識到化學在推進社會文明程序中的重要作用,瞭解我國資源現狀和利用前景,初步認識化學應用帶來的兩重性,形成運用化學知識解決社會現實問題的意識。
3、提倡跨領域學習,與其他課程相結合;充分利用學校、家庭、社群等教學資源,增加學生實踐的機會;溝通課堂內外,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要求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教師之間、校內與校外之間的相互合作,只有這樣才能完成複雜而系統的學習活動。
4、實驗部分有增加也有刪減,更注重科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實驗和實踐能力、獨立自主能力和創新精神。使學生在獲得化學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接受科學方法的訓練,體驗探究的樂趣,形成和發展科學探究的能力。
5、《新課標》注意理論聯絡實際,化學來源於生活,來源於社會實踐,生活中無處不存在化學。《新課標》要求應根據學生、教學內容、教學環境的具體情況,營造一種現實、有吸引力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與動機,讓學生在自然的情景中,在教師的幫助下自己動手、動腦“做化學”,用觀察、實驗、猜想等手段收集資料,獲得體驗,獲得真知。
學習後,我們今後教學應該怎麼做?
(一)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感受。
按照建構主義心理學和接受美學的觀點,每個人都是一自己獨特的方式去構建對事物意義的理解,不同的人往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所謂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便是這個道理。化學教學不應該過多求同,儘量讓學生髮揮自己的能力,感受體悟,有自己的獨特見解。
(二)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這是課程標準四條基本理念中的一條,它作為一種精神貫穿課程標準的始終。課程標準規定,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這是課程改革的突破口。課程標準提出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任務,就是要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閱讀教學中文字的內容意義上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現、自行建構起來的,要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學會閱讀。在科學探究教學中學會觀察、試驗、分類、比較等基本方法。
(三)課程評價一定要立足於現代社會要求學生所具備的科學素養上。
也就是說,我們的評價要讓社會認可。化學課程越來越多地關注社會生產、生活實際以及科學、技術與社會之間的相互作用與影響,化學教學評價正經歷從知識取向、能力取向、實際應用取向向科學素養的多元取向的轉變。
總之, 我認為首先要由單純傳授知識向目標整體轉為,弘揚人文精神,也體現出了教學內容、知識傳授、技能訓練、智力開發和教學方法上的整體觀。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力爭與時代進步。
2022化學新課標解讀培訓的心得體會4
透過《義務教育化學新課程標準2022版》的學習,我認為其最主要的變化有以下六點:
1、新的課程標準更加註重化學課程的基本價值,更加註重化學科和社會的聯絡,更加註重社會對化學學科的需求,更加註重化學學科重要性的宣傳。新的課程標準的修訂符合學生的學習實際,更加註重對學生化學素養的培養,注重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社會生活中去,對學生未來化學知識的發展和拓展更加有實際的指導意義;
2、調整科學探究的內容:將科學探究的實驗和要求更加具體化,給學生更多的動手實驗的機會,更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更加強調學生在實驗中的實驗安全和實驗中的環保教育,更加體現了化學學科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使學生更加感受到化學學科的魅力。
3、新課標適當降低了部分微觀知識的難度:作為比較抽象的微觀知識,特別是分子、原子和離子的知識,特別是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和離子符號的推法,一直是教學中的難點,每年教學進度一到這裡,便有大批的學生就此對化學失去興趣,這也是老師非常頭疼的。新的課程標準適當降低了此部分內容的難度,將複雜知識簡單化,有利於學生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於學生學習興趣的保持。
4、對基礎知識的學習要求更加明確:《標準(2022年版)》對一些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要求作了更為準確、具體的描述:有的將綜合的內容分條目具體闡述,有的對學習內容作了一定的限制(見表3),使學習的目標更為明確,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
5、及時更新了和生活聯絡緊密的部分學習情境:本次修訂從四個視角考慮學習情景素材的更新,即化學、技術與社會的聯絡;化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元素化學知識;化學實驗情景。每個單元增加的學習情景素材不僅與時俱進地體現了化學的發展和應用,而且更貼近了實際教學內容,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使學生更好的看到了化學學科對社會發展所作的貢獻,更加激勵學生學好化學,熱愛生活,服務於生活的化學情感。
6、對課程實施過程的指導更加具體:教學建議、評價建議、教材編寫建議和課程資源的利用和開發建議都重新確定新的框架,根據歷年來一線教師的建議,適當進行修改和更新,並附有典型的例項,使得教學建議更具有針對性和指導性,使得評價過程更加具有實踐操作性,使得化學知識和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建議具有更強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前瞻性。
《義務教育化學新課程標準2011版》由原來過多地關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轉變為在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因此,我們應努力克服傳統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的定勢,更新教學理念,逐步走進化學新課程。
第一、要轉變教學行為,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初中化學課程一方面提供給學生未來發展所需要的基礎的化學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運用化學知識和方法分析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使學生能從化學的視角去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理解化學對社會發展的作用,瞭解化學制品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使學生在面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的挑戰時,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學的決策。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逐步建立起“民主、平等、對話”的新型師生關係。“對話”不僅指師生雙方狹隘的語言交流,而且是指師生雙方各自向對方的精神敞開和彼此接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溝通。教師要將教材的情感因素、教師的教學熱情,學生的學習情趣融合並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中。教學內容應當是源於學生生活的、適應未來社會生活需要和學生進一步發展需要的內容,應當擯棄那些脫離實際、枯燥無味的內容。教師應當轉變教學行為,要將過多的“自我表演”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保證學生的學習時間,動手操作、思考問題、口頭表達、討論問題、發表見解都要到位。凡是學生能發現的知識,教師就不能包辦代替;凡是學生能獨立解決的問題,教師就不要多做暗示。
第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成為化學學習的主人有效的化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自主探索、親身實踐,合作交流是《化學課標》提倡的有意義的學習方式。教學中,我們應該注意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注重知識的生活性和實踐性。化學課題生活化,問題引入情景化是化學新課程的特色之一。在教學中,教師應結合生產和生活實際,設定一些問題情景,讓學生從情景中獲取資訊,用化學思考方法去建立模型,然後進行解釋,應用和拓展。要使學生在探索活動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學知識、技能和方法,讓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化學活動,經歷教學過程,從而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課堂教學中,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倡科學探究與合作學習。要注意培養學生傾聽他人的發言,善於陳述自己的想法,勇於修正他人的觀點,勇於接受他人的意見並修正自己的想法。當不同見解難以統一時,應學會各自保留自己的見解。在進行科學探究與合作學習時,要有明確的目的,要有秩序地發表意見,要控制音量,不影響他人的討論。如果分小組活動,人員的組合要採取輪換制,使每個人接觸面廣泛。小組成員可以輪流代表小組發言,小組之間可以隨機交流幫助。
第三、改革化學學習活動評價的方法,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義務教育化學新課程標準2022版》中指出:“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評價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學生學會反思和自我評價。”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評價,可採取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師生互評的方法。可經常提出類似於“你是怎樣想的?”“透過本節課學習,你有什麼收穫?”等問題,來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建立自信,表現自我。對學生的化學活動的評價應該包括評價“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除了最基本的知識目標外,還要對學生的化學思考方法,學生在參與化學學習活動時所表現的好奇心、求知慾、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及勇於探索和創新的習慣評價。
2022化學新課標解讀培訓的心得體會5
20xx年8月28到29日,兩天時間,我們連州市第二中學化學科全體老師在清遠市清城中學進行新課標學習。這次來進行培訓的老師是來自廣東省的一些學校、教育局教研室的老師,如劉永紅、戴光宏、陳金鋒。他們研究新課標間長,經驗豐富,成果顯著,很值得我們學習。
這一次新課標培訓,重點是學習如何在新課標條件下進行有效的複習,提高複習效率。我們聆聽了來自教學第一線老師講解在複習過程中要重點注意的和關注的知識點,同時還就如何進行有效複習進行了指導。
1、課標變化
鄭長龍總結10個方面變化:(1)對化學學科的本體特徵進行了提煉;(2)從化學課程目標、結構、內容、教學和評價等5個方面,概括了基於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課程理念;(3)構建了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內容體系及其發展水平體系;(4)構建了由必修課程、選擇性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組成的“三層次”課程結構;(5)構建了基於主題的課程內容體系,並對課程內容進行了增減;(6)明確了必修課程和選擇性必修課程的必做實驗;(7)構建了學業質量水平體系;(8)注重“教、學、評”一體化,提供了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中“落地”的基本途徑和策略;(9)注重教、學、考一致性,提供了基於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髮展的學業水平考試命題的原則和策略;(10)提供了體現“教、學、評”一體化的素養為本的化學課堂教學設計案例。
2、聚焦核心素養的化學課堂教學
提出了“以發展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為主旨”的課程理念。本次課程修訂提出了“以發展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為主旨”的課程理念,提出了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包括“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五個方面。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是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基礎上進行了整合與提升,使素養內涵更加具體明確,更有學科性,更具功能性,能更好地體現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2、重視實驗教學,提高實驗能力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中學化學中的許多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提高以及物質的性質、製法等是由實驗推導和驗證的。化學學習過程中的實驗,不僅有助於加深我們對化學概念、原理和物質性質的認識,也有助於提高我們的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在這個過程中培養的實驗能力也會為許多考生將來從事科學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礎。
3、閱讀課標,瞭解課標對課本內容的要求。備課、根據課標要求,找出重難點,研究突破重難點的教學手段和策略。佈置配套課後作業。
在以後的教學活動當中,對已經刪除的內容不要再講,對練習冊上面出現的相應題目,要告訴學生,不要做。
4、建立知識結構,形成網路,重視主幹知識,加強訓練。
複習不是單純的重複,而是用舊知識的磚瓦建造新的高樓大廈”---俄國教育學家烏申斯基。只有結構化的知識才能有效地被利用。所以在第一輪複習的基礎上應按知識的內在邏輯關係以專題的形式重新整合知識。理順各知識點。
總之,這一次集中培訓,我們體會到外地區對教育的重視和廣大教師對教育事業的奉獻精神和敬業精神。他們以校為家,樂於施教,關愛學生,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形成了良好的學風和教風。
2022化學新課標解讀培訓的心得體會6
課標的內容核心是以科學素養和三維目標為特徵的化學課程理念和課程目標,構建主體導向的三級三維課程內容結構,用探究為核心的多樣化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進生活”,促進學生素養髮展的多樣化評價。必然引領自己在教學理念、教學設計、教學策略、教學實施、教學評價等方面的改變。學習新課標進一步認識到自己認知的淺薄,感悟到實驗教學的落腳點是讓學生透過實驗操作可以去幹事情,而不僅僅是在於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和探究能力,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理解實驗教學的功能價值,注重學科素養的培養。
課標中提出了課堂與科技進步的理念,使我對化學學科進行重新定位。面對我們基層的化學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實現承載化學學科的功能價值。讓學生體會到化學是認識物質到改造和應用物質的科學,新課標教學呈現的情景素材的與時俱進,讓學生認識到了化學與科技的關係。面對食品新增劑的泛濫和能源睏乏的當今社會,我們應讓學生從化學的視角認識物質,從過分注重學科系統經驗知識的課程向貼近社會、貼近生活,體現STS教育思想的化學課程轉變。在青少年人格定性的中學時代,我們不能只拘於知識經驗的教學,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就要給予他們批判質疑反思的機會。在教學過程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來適應時代的需要,我們的責任任重而道遠。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不斷鑽研新課標,把新課標的理念不斷內化吸收,在教研工作中不斷踐行,力求在新課改的園地中結出累累碩果。
2022化學新課標解讀培訓的心得體會7
1.明確學習化學的目的
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是中學階段的一門必修課,它是古往今來無數中外化學家的化學科學研究和實踐的成就,它編入了一些化學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元素化合物知識、化學反應的基本型別、無機物的分類及相互間的關係等知識;它充滿了唯物辯證法原理和內容,它介紹了許多科學家的優秀品質和他們對事業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嚴謹的學風。化學對工農業生產、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人們的衣、食、注行樣樣離不開化學。
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透過化學課的學習,要掌握一些化學實驗的基本技能,學會動手做實驗的能力,為今後搞科學實驗打下基礎。
因此,透過初中化學課的學習,初三學生不僅能學到初中階段的系統的化學基礎知識,受到辯證唯物主義思想、中外化學家的愛國主義思想、行為和對科學的不斷進取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的科學態度及嚴謹學風的教育,而且還能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驗能力和自學能力,為今後學習高中化學及其他科學技術打下良好的基礎。
2.課前要預習
上課前一天,一定要抽出時間自覺地預習老師第二天要講的內容。學會先預習,後聽課這種良好的學習方法。預習的好處很多:(1)它能強化聽課的針對性,有利於發現問題,抓住重點和難點,提高聽課效率;(2)它可以提高記聽課筆記的水平,知道該記什麼,不該記什麼,哪些詳記,哪些略記;(3)它可以節省課後複習和做作業的時間。透過預習時的獨立思考和聽課時留下的深刻印象,從而縮短課後複習和做作業的時間;(4)它可以培養自學能力。預習的過程就是自覺或獨立思考的過程,長期堅持下去,一定會使自學能力得到提高。
預習的方法是:(1)通讀課文。透過閱讀課文,瞭解新課的基本內容與重點,要把自己看不懂的問題記下來或用鉛筆在書上作一些記號,用以提醒自己上課時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意識、有目的地聽老師講自己不懂的問題,詳細對比跟自己的想法有什麼不同,這樣就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2)掃清障礙。在讀課文後瞭解了主要內容的基礎上,聯絡已學過的與之有關的基礎知識,如果有遺忘的就要及時複習加以彌補,這樣才能使新舊知識銜接,以舊帶新,溫故知新;(3)確定重點、難點和疑點。在通讀課文和掃清有關障礙後,在對新知識有所瞭解的基礎上,思考課文後的習題,試著解答,在此過程中找出新課的重點、難點和疑點。如果有潛力,還可以做點預習筆記。
3.聽好每堂課
聽課是學習過程的核心環節,是學會和掌握知識的主要途徑。課堂上能不能掌握好所學的知識,是決定學習效果的關鍵。功在課堂,利在課後,如果在課堂上能基本掌握所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課後複習和做作業都不會發生困難;如果上課時不注意聽講,當堂沒聽懂,在課堂上幾分鐘就能解決的問題,課後可能要花費幾倍的時間才能補上。所以,學生在課堂上集中精力聽好每一堂課,是學習好功課的關鍵。聽課時,一定要聚精會神,集中注意力,不但要認真聽老師的講解,還要特別注意老師講過的思路和反覆強調的重點及難點。邊聽課、邊記筆記,遇到沒有聽明白或沒記下來的地方要作些記號,課後及時請教老師或問同學。同時,還要注意聽同學對老師提問的回答以及老師對同學回答的評價:哪點答對了,還有哪些不全面、不準確和指出錯誤的地方,這樣也能使自己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使自己能判斷是非。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雙向活動,學生是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要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聽課時,一定要排除一切干擾和雜念,眼睛要盯住老師,要跟著老師的講述和所做的演示實驗,進行積極地思考,仔細地觀察,踴躍發言,及時記憶,抓緊課堂上老師所給的時間認真做好課堂練習,努力把所學內容當堂消化,當堂記住。
4.認真記好筆記
要學好化學,記筆記也是重要的一環。記筆記除了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高聽課的效率外,對課後複習也有很大的幫助。所以,要學會記筆記,養成記筆記的好習慣。因此,在認真聽講的同時,還應該記好筆記。記筆記的型別有:
(1)補充筆記。講新課時做補充筆記,老師講的內容是根據學生的實際將課本內容重新組織,突出重點加以講解,記筆記是邊看書,邊聽講,邊在書本上劃記號,標出老師所講的重點,並把老師邊講邊在黑板上寫的提綱和重點內容抄下來,還要把關鍵性的、規律性的、實質性的內容和對自己有啟發的地方扼要地在書本上或筆記本上寫上幾句,把老師講的但書上沒有的例題記下來,課後再複習思考。
(2)實驗筆記。老師的演示實驗和學生的分組實驗,重在透過實驗驗證化學原理或掌握化學性質或物質的製法操作。可做簡明圖解、補充筆記,把老師所做的演示實驗的現象及講解記下來,書上有實驗插圖的可以直接在上面補充,例如,在氧氣的實驗室製法裝置圖邊上記下老師講的重點:①藥品不能堆積在試管底部,而應平鋪在試管底部,記:“是為了增大受熱面積,藥品受熱均勻,氣體容易逸出”;②給試管加熱時,為什麼要先把酒精燈在試管下方來回加熱,然後集中在藥品部位加熱?記:“讓試管受熱均勻,不易破裂”。
(3)改錯筆記。習題或試卷評講課是老師糾正學生在作業或試卷中的“常見脖和“多發脖,並指導解題思路、規律、技巧和方法的課。在聽課時,不要只抄正確答案,關鍵是要用紅筆訂正,而且不要擦去自己的錯解,以利於與正確答案作對比,找出答錯的原因,過一段時間還應把以前做錯的題再重做一遍,看看現在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這種筆記是在作業或試題空隙處做簡明的“眉批”或“註釋”。
(4)系統筆記。複習小結課時,老師把課本內容進行系統歸納總結,是書上沒有的,因此要做系統的筆記。將筆記每面一分為二,一半寫板書的內容,一半記講解,課後結合複習加以整理、修改和補充,成為一個整體,以利於加深、鞏固所學知識,提高歸納知識的能力和全面的複習。筆記的形式有:①提綱式,以文字表述為主,適用於概括教材的主要內容或歸納、整理公式、定理和概念要點;②綱要式,以化學式、關係式或關係框圖來表述,適用於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製取及相互間的變化、計算知識的概括等;③圖表式,以文字、表格、線圖來表述,適用於有關概念、化學基本原理、物質的性質、實驗等進行歸類對比。
5.認真觀察和動手實驗
在義務教育化學教科書中編入了81個演示實驗、10個必做的學生實驗和9個學生選做實驗,還安排了13個家庭小實驗。因此,透過這些演示和學生實驗,學會觀察老師演示實驗的操作、現象,獨立地做好學生實驗,上好實驗課,是學好化學的基礎。
首先,在課堂上要認真觀察老師所做的每一個演示實驗的操作和實驗現象。化學實驗是很生動、很直觀的,實驗中千變萬化的現象最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但學生若只圖看熱鬧,光看現象,不動腦子思考,看完了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無助於學習的提高,所以,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觀察實驗前,要明確觀察的內容是什麼?範圍是什麼?解決什麼問題?這就叫做明確觀察的目的,目的明確了才能抓住觀察的重點進行觀察。觀察時還要仔細、全面。例如,氫氣還原氧化銅的演示實驗,實驗目的是驗證氧化還原反應,氧化銅被氫氣還原成銅。觀察時先看清反應物是無色的氫氣和黑色的氧化銅粉末,反應的條件是加熱,生成物是水和亮紅色的銅。
其次,要上好學生實驗課,課前必須進行預習,明確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和操作步驟。進行實驗時,自己要親自動手,不做旁觀者,認真做好實驗內容裡所安排的每一個實驗,在實驗過程中要集中注意力,嚴格按實驗要求操作,對基本操作要反覆進行練習,對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現象,要耐心細緻地觀察,認真思考,準確如實地記錄。
6.課後及時複習
一堂課的內容,十多分鐘就可以複習完,有時也可以像過“電影”一樣地過一遍。複習能加深理解,複習能鞏固知識。
複習要及時,不能拖。複習中不懂的問題要及時請教老師,這樣,在學習上就不會留存障礙,不留疑點,為以後順利學習打好基矗複習時,要重視教科書,也要讀聽課筆記,要反覆讀,邊讀邊回憶老師的講解,邊理解書上的內容。
7.認真完成作業
做作業是練習的極好機會,是鞏固知識的重要手段之一。學生一定要親自動手做,絕不能抄別人的作業。節後習題和章後複習題一定要認真完成,不能馬虎。做作業要在複習好了以後做,才能事半功倍。一定要主動地、獨立地完成每次作業,多思多問,不留疑點,並儘可能地把做過的作業都記在腦子裡,因為沒有記憶就沒有牢固的知識,只有用心記憶才會熟能生巧,才能在勤練的基礎上“巧”起來。
8.學會閱讀課本
讀書一般分為粗讀和精讀。粗讀主要用於預習,透過粗讀,瞭解基本知識的一般內容,掌握整章、整節或整個小標題的內容輪廓、大致思路,瞭解有什麼實驗內容,這樣,課堂上看老師做演示實驗時心裡就有了底。精讀,可以瞭解教材的重點和發現不理解的問題,聽起課來心中就有數。
精讀是認真地讀懂並理解及記憶重點內容和定義,把這些內容與有關的舊知識聯絡起來。精讀主要用於課後複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鞏固,使知識系統化。
精讀時要在理解概念的定義或定律全文的基礎上,剖析具有關鍵性的字詞,強化對關鍵字詞的認識。例如電解質的定義:“凡是在水溶液裡或熔化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叫做電解質”,關鍵性字詞是“化合物”和“或”字。非電解質是“在水溶液裡和熔化狀態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關鍵字詞是“和”字和“都”字。對這些關鍵字詞要認真思考,並把它標出記號或作眉批,以備以後再次複習時注意。
對於比較深刻的材料、重要的段落內容,要逐字逐句地反覆讀。認真地思考、分析、整理、養成記讀書筆記的習慣。可把重要內容、關鍵詞句記在筆記本上,還可寫出自己對某一問題的想法和認識,或記下不懂的問題,以備查問。
9.讀化學課外讀物
學好化學,要重視閱讀課外讀物,例如《中學化學教學參考》、《中學生數理化》、《課堂內外》等雜誌和科普讀物,它們的內容緊扣化學教學大綱和教材,其針對性和適用性很強,配合教學進度,指導解析疑難,注意智力開發,重視能力培養;它們的題材廣泛新穎,內容豐富多彩,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形式生動活潑,圖文並茂。它能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激發學習興趣,掌握學習方法,透徹理解教材,靈活運用知識,培養探索精神,它們是學生的好朋友。
10.參加化學課外活動
利用課餘時間,積極報名參加課外化學興趣小組活動,做一些有趣的.化學實驗,看化學教學和科學普及的電影片、錄影片,參觀工廠,參加化學晚會的籌備、演出,收集整理化學謎語,出化學牆報等等,這些活動都會使學生感到化學知識是那樣的豐富多彩,使學生對化學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渴求,促使學生努力學好化學。
2022化學新課標解讀培訓的心得體會8
一、以“生”為主
湯紅妮師《做一個智慧型老師》的報告,給我感觸最深的是她其中“解放自己,讓學生動起來”這個觀點。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改提出的教學理念,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對這一理念最好的踐行就是從學生心理特點出發,樹立與新課程理念相適應的發展教學觀念,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採取有效策略,創造一種興趣盎然、生動活潑、風采迷人的課堂教學氣氛,強化化學課堂教學的實驗性、趣味性,讓化學課堂教學"高潮迭起",使學生在精彩紛呈的課堂學習中獲得能力、知識等方面的協調發展。而這一切的出發點都是為了讓我們的化學課堂能有一股新興的魅力牢牢吸引學生,只有學生“樂學“才能”“好好學”,才能發揮其主動性,積極性。
二、以“學”為主
“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是老師的“教”學生“學”,為了讓學生的終身學習的,老師要把更多的時間和更多的機會提供給學生。我想首先在課堂上多留給學生質疑的空間。“讓老師閉嘴”“放手讓學生質疑解疑”的新課改精神便強有力的佔據了化學課堂,對實驗的操作,現象的觀察,都需要學生自己主動探究才能真正讓她們掌握知識。其次要讓她們多觀察多思考。要化學的頭腦去看待生活中化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誘發他們向高層挑戰的求知心裡。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學好化學關鍵在於激發他們的興趣!
化學學科培訓心得 新興中學 尉亞茹 化學學科的培訓,是我第一次參加,對於初代化學的我,此次培訓有著不一樣的意義,它讓我腦中的很多疑問都有了答案!
首先,讓我明白了化學學科的特點,以及如何去教。
化學是一門實驗性較強的學科之一,它有特定的概念和原理,以及專門的化學語言,還具有較強的經驗性。對於這樣的學科,我們旨在教會學生用專門的化學語言來描述生活中的化學變化!
其次,讓我找到了複習的方法。
趙瑞玲教授的“記住它,提升它”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化學作為“理科中的文科”,需要識記的內容比較多,因此我們只有先讓學生記住應有的一些基礎知識,才能在此基礎上提升學生的能力!其中的“分類整理法”“歸納提升法”為我的教學指明瞭方向。
第三,讓我明確了老師在課堂上應有的角色。
湯紅妮師《做一個智慧型老師》的報告,給我感觸最深的是她其中“解放自己,讓學生動起來”這個觀點,以學生為主體,天天都在喊,但實際卻做不到,每次上完課,似乎都是老師喊得筋疲力盡,學生聽得昏昏沉沉,看不到任何效果。聽了湯老師關於“如何巧記元素符號和化合價”的案例,才恍然大悟,原來化學課可以這麼上,老師教的輕鬆,學生學得快樂!
最後,讓我清楚了化學教學的方向。
郭新峰老師對初中化學新課標的講解,讓我明白了,今後化學學科課改的方向及其範圍!化學實驗要真正的走進課堂、走進學生;課堂教學要達到開放與實效的雙贏;知識教學要轉變觀念和方式;評價要多樣化、有發展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對化學的興趣!
總之,此次培訓,我收穫頗多,對我今後的教學有著重要的影響。
2022化學新課標解讀培訓的心得體會9
作為一名奮鬥在教學第一線的化學教師,在體會新課標帶來的新觀念,新方法,新思路的同時,也時時處處感受著困難和壓力。在通讀了新課程標準及配套教材後,結合自己近年的實際教學經驗,談談我學習新課標過程中的體會。
1、教育理念的轉化
隨著時代的進步,基礎教育也由傳統的“應試教育”轉向全面的素質教育,新一輪課程改革已經在各學校逐步開展起來。新課程標準對一線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課標中明確指出,應改變課程實施過程中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新課程要求教師確立新的教學觀,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慣性,使教學方式顯現多樣化的格局。在很多教師的概念中,教學就是講課,就是把書本知識傳遞給學生,把學生作為知識的“容器”進行灌輸,“填鴨式”教學是某些教師慣用的教學方法。在新的課程與教學改革中,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把自己定位於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而不是知識的化身,以權威自居。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是起輔導、幫助、引導作用的人,而不是支配學生的控制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教學的目的是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要透過討論、實驗、探究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師應創設能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
2、要正確認識新的學習方式
新的學習方式主要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自主學習就是自己作為學習的主人,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學習方式。它強調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自控性,關注學習者的興趣和責任,有助於弘揚主體性和自主精神。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相互性學習。它強調學習的交往性、互動性、分享性,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探究性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從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透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方式。它強調學習的問題性、過程性、開放性,有助於形成學生的內在的學習動機,批判的思維品質和思考問題的習慣。自主、合作、探究性等學習方式,能夠更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更能激發學生的內在的學習動力,更能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大力提倡這樣的新的學習方式,是現實的要求和未來的需要。
3、今後我在教學中需要注意和加強的方面:
(1)、重視化學學科的“正面”教育。注意培養學生辯證地看問題。如正確看待環境問題,溫室效應在弊之外還有其利的一面。
(2)、重視化學史的教育意義在對學生科學思維及精神上的積極影響。
(3)、重視化學在社會、生活、科學三方面的聯絡,讓學生真正能夠學以致用。
(4)、重視化學實驗教學特別是八個必做實驗。強調化學實驗安全意識。
(5)、重視新課標的具體要求以此指導實際教學。吃透課標、教材,靈活實施教學。
(6)、用心上好每一節化學課,勤寫教學反思、心得,大膽寫教學論文。
(7)、“讓思緒經常處於不平衡狀態”多參與各項教學活動,多聽、多接觸,才有可能使我們的知識結構不斷地從無序到有序。
(8)、拓寬視野,用好資源,防止自己知識的矮化和老化,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9)、重視精選習題,力爭做題高效。在試題講解時也要挖掘題目本身可能存在的情感教育等方面的資訊,充分利用教育資源。
(10)、發現並總結自己教學中的成功經驗,記錄、研究、處理自己存在的不足。
總之,新課標已經為我們指明瞭新的方向,今後的教學中,我將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吃透教材,繼續腳踏實地工作,更加勤懇、用心教學,使自己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快速的成長起來!
2022化學新課標解讀培訓的心得體會10
一、對高中化學新課程初步認識
1、高中化學新課程結構:
高中化學課程由若干課程模組構成,分為必修和選修兩類。其中,必修包括2個模組,指《化學1》和《化學2》,選修包括6個模組,即《化學與生活》,《化學與技術》,《物質結構與性質》,《化學反應原理》,《有機化學基礎》,《實驗化學》,是必修課程的進一步拓展和延伸。每個課程模組2個學分,36學時。
2、高中化學新課程要求:
學生在高中階段最低必須修滿6個學分,學生在學完化學1,化學2模組之後,至少還應學習選修課程中的一個模組,以達到高中化學課程學習的畢業要求。我們浙江省是這樣統一安排的:高一全體學生共同學習必修內容後,從高二年級開始,向人文方向發展的學生可在化學與生活和化學與技術兩個選修模組中任選一個模組;向理工方向發展的學生則規定必須選修有機化學基礎,化學反應原理和實驗化學。目前浙江省學業考試製度設想如下:高中化學實驗考查時間定為高一第二學期末,考查內容為《化學1》和《化學2》必做實驗內容;高中化學學業考試時間定為高二第一學期末,考試內容為前三個必修模組的教學內容。高考到底怎麼考,到現在專家們也沒有一個說法,具體未定。
3、高中化學新教材特點:
我們浙江省的高中化學採用的是蘇教版的,國內有三種版本,還有人教版和山東版。
從教材宏觀的體系結構看:蘇教版《化學必修1》包含四個專題:
專題1、化學家眼中的物質世界,
專題2、從海水中獲得化學物質,
專題3、從礦物到基礎物質,
專題4、硫氮和可持續發展。
其專題內容的選擇不是單純從化學學科知識體系的角度出發,而是從化學與社會發展的關係入手,其順序的編排,體現了由具體到抽象,由簡單到複雜的循序漸進的特點。透過專題一學習研究化學的方法思路,而專題二,三,四則是關注身邊的化學:與海水,礦物,空氣有關的物質的宏觀性質,來學習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另外,從教材的微觀結構看,《化學1》藉助各種欄目完成了教材內容的呈現,如"你知道嗎","活動與探究","交流與討論","觀察與思考","問題解決","資訊提示","拓展視野","整理歸納","化學史話"等。這些欄目蘊涵著十分豐富的教與學的方法,體現了新課程理念,如果運用得當,既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起到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作用,對學生適應新課程教學活動起到很好的引領作用。同時設定的欄目對新課程實施的教師來說課堂行為的科學有效性和可操作性都有幫助。再者,從教材的基礎化學主幹知識來看,教材有新的處理:對於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知識,新教材以主題覆蓋,多元線索,螺旋發展來促進學生化學核心知識與觀念的建構,理解力的發展,認知結構的形成;對於元素及化合物這個中學化學的主幹知識之一,不再按照元素自然族來介紹元素化合物知識,不再追求從結構,性質,存在,製法,用途等方面全面系統地學習和研究有關的物質,而是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將要經歷的經驗出發,提倡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從自然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對於有機化學知識內容的處理教材將有機化學知識和有機元素化合物的性質和應用等方面的知識內容主要安排在必修《化學2》中的"化學與可持續發展"主題中。
4、正確樹立高中化學課程理念:
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
二、教學設計與實施中應注意的問題
1,準確把握知識的深廣度,避免隨意擴充套件內容
教師頭腦中要有三個階段的知識,整合核心知識,提高教學時效:清楚學生在初中階段的學習的內容和程度,知道學習在必修模組中要掌握的程度,瞭解在選修模組還有哪些進一步的延伸。
2,分析欄目功能,合理運用教材中各種欄目
教材中欄目的設定,蘊含著教與學的方法,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瞭解,借鑑教材倡導的教學基本方法,選取素材創設學習情景,設計學習活動,考慮教學設計要點,有助於教師駕馭教學過程。
3,創設以探究為核心的多樣化活動
多樣化活動:實驗,探究,交流討論,調查參觀,資料收集加工,自學,文獻探究,網路查詢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綜合運用多種學習方式。每種學習方式各有長處和短處,運用得好都會發揮其他學習方式不能代替的特殊功效。
4,正確處理STS知識,改變教學策略
知識情景化:"從生活到化學,從化學到社會";"從自然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應用"。兩大好處:提高學生應用知識能力,體會知識的價值;落實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目標。轉變教學策略,強調"元素觀","分類觀","轉化觀"。研究一種物質——看組成元素——看物質類別——判斷物質性質——研究不同類別物質之間的關係。
三、我對新課程的幾點困惑
1,教材中某一知識點的多點分佈是否都合理。
為了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編寫者將某些知識點內容分散排布,例如在P。6出現了有元素化合價變化的化學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在P。45繼續出現有電子轉移的化學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把原來完整的一個認識過程生硬的一劈為二,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2,課時不足與教學容量大的矛盾如何解決。
雖然我們都經過了新課程培訓,但是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問題還是課時不足的問題。必修教材的內容涉及面廣,欄目多,教師很難在規定的課時內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更何況探究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另外教材重視科學探究活動,很多結論在教材中沒有直接寫明而要求學生自己歸納,同時教材打破了原有的知識體系,使得不少學生不能適應而覺得化學太難,太繁。
3,學校實驗室的配置是否都能跟上新教材。
增添了大量學生探究實驗,跟據新教材的意圖有很多時候我們的化學課最好是搬到化學實驗室去進行。但實際上我們學校化學實驗室只有三間,三個年級共享,一般一個年級一次只准備一間,12個班級輪流進行,一個實驗要一週左右才可以完成,但有時連著幾節課都有學生實驗安排,這個矛盾不知道怎麼解決。還有實驗一多,僅靠兩個實驗員準備有時人手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化學教師的從旁協助,增加了我們化學教師的工作量。
4,手頭的資料很少,其中很多還是換湯不換藥的,配套的練習很難跟找。
還有我們也沒拿到後續的教材,有些內容專家說要發展,我們也不知道該發展到什麼地步。考試大綱到現在還沒確定,不知道高考怎麼考。
魯迅先生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希望透過我們的教學嘗試,我們的學習和摸索,並且透過實踐不斷調整我們前進的方向,我們的化學新課改之路會越走越寬,越走越遠!
2022化學新課標解讀培訓的心得體會11
20xx年9月25日——9月27日,我有幸參加了精品課程《普通化學》的高校師資網路培訓。在這裡領略了同濟大學吳教授的風采,嚴謹的理論知識、豐富的授課經驗、以及獨特的授課藝術,讓我深受感觸,收穫很多。
本次培訓以分機構為中心,以班級為團隊進行線上討論,大家分別建立BBS課程論壇、班級論壇,來自全國各地的老師在這裡自由的交流,傳授課程經驗、提供經典教材、理出關鍵問題、吐露教學心聲,在這裡大家擦出了教學上的火花。網路的盛行讓大家沒有了距離,在這裡我們可以與大師面對面,與專家面對面,從更深層面理解了普通化學相關內容。同時大家也把各自對本課程的看法也進行了相關的表達和闡述,讓我們對本課程有了新的見解。
我從xxxx年開始給生命科學學院一年級學生講授《無機化學》這門課程。大一的學生學習興趣濃厚、積極性很高、求知慾也很強。作為一名教師,有一種很強的責任感,也有很大的壓力,希望能竭盡所能將知識傳授給他們,但課後總覺得這堂課效果很差,對課程內容的講授不夠清楚、深入,沒有讓學生學到很多東西。所以,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提高自己教學水平一直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此次培訓給我提供了思路,經過思考,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在以後工作中做到幾點:
首先,要充分利用課件的動畫效果,對於無機化學中的一些問題,比如原子結構中的電子雲伸展方向、分子結構中的軌道雜化、晶體結構和配合物結構章節中的部分內容採用flash動畫演示,使抽象的問題形象化,講解起來也比較直觀;
第二,在教學中,結合具體的講授內容,充分利用各種素材,如圖片、化學故事、生活中的化學等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活躍課堂氣氛;簡單介紹科研上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多啟發學生,讓學生逐漸學會分析和解決無機化學問題的思路、方法和手段,提高他們自學能力;
第三,對於難點重點的問題,要深入剖析,並以具體的教學案例來說明問題,使學生更好的掌握問題的實質和解決的方法;將各個章節的知識串接起來,既有利於對前面知識的複習,又有利於新知識的認識和掌握;
最後,採用輔助的現代資訊科技,建設無機化學網路課程教學平臺,將《無機化學》這門課程的教案、各方面的素材、習題等放在網上,供學生學習,此外,也儘可能的將化學的相關知識,如化學前沿發展、熱門研究領域的一些報告PPT或文獻等資料也放在網上,利於學生了解化學發展動態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以上是我參加這次學習的心得體會,最後衷心感謝吳慶生教授的辛勤授課和精彩的講解,同時也感謝組織這次培訓的所有工作人員,希望今後能有更多的學習機會。
2022化學新課標解讀培訓的心得體會12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化學新課程已走進學校、走入課堂.新教材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學的重要性,瞭解化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新教材強調了學生主體性學習的重要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新教材讓學生主動地體驗實驗的探究過程,在知識的形成、聯絡、應用過程中養成科學的態度,獲取科學實驗的方法.即初中化學新教材已注重從書本走向生活;從以教師為主走向以學生為主;從注重知識走向注重活動.
一、從書本走向生活
刻育的本意是面向生活的,所謂學習,就是學會生活,學會做人,離開了生活,學習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長期以來,傳統教育觀念是:學習就是讀書,提高能力就是會解難題,對教師來說,“教學”就是把書本上的內容講給學生聽;對學生來說,讀書就是讀課本,能力的提高就是學會解難題.可以看出,傳統的教育把學生固定在“書本世界”裡,把教育與人的“生活世界”分離開來,使教育在“生活世界”的意義失落中艱難前進,不能為學生建立起教育全部的生活意義和生活價值.
初中化學新教材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對科學過程的感受,不過分強調書本知識的邏輯關係.新教材改變了學科內容“難、繁、偏、舊”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注重了科學與生活的有機整合,加強了課程內容和學生生活以及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絡.
新教材注重從生活實際中引入課題,生活是課題資源,生活是最好的教育.新教材編入了與生活、生產和科學技術實際聯絡密切的內容.如空氣和水、燃燒和滅火、化石燃料和新能源、金屬材料和金屬資源保護,化學與生活等.在具體內容中編入瞭如何防止空氣和水體汙染、如何滅火、如何防護鋼鐵鏽蝕等解決實際問題的課題,使學生透過化學學習,能夠初步解決一些與現代社會有關的實際問題,能從切身感受中體驗化學與人類社會的密切關係,從而建立起正確的化學學習價值觀.
新教材注重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有位教育家曾經說過:任何有效的教學都始於對學生已有經驗的充分挖掘和利用.知識來源於生活,又用於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新教材編入了怎樣正確使用煤氣爐具,用鐵鍋燒菜更好等生活中經常碰到卻並不太注意的問題,讓學生真真切切在感受到化學的實用性,化學就在我們身邊;要學好化學,就一定要關注生活.
當然,書本知識的學習和在生活實踐中學習並不是完全對立的,相反,兩者應該是相輔相成的統一體.新教材要求教師“依據書本”,但不“依賴書本”.要從生產、生活實際中尋求教學素材,形成由單一的書本學習延伸到書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化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的教學要讓學生從書本走向生活.
二、從以教師為主走向以學生為主
傳統的教學活動,認為只要教師教得好,學生自然會學得好.因而整個教學過程中只有教師“教”的自由,而沒有學生“學”的自由,一切教學活動都是從教師主觀願望出發,“我講你聽、我寫你記、我問你答”,“我要你怎麼學,你就得怎麼學”,教師牽著學生走,學生圍著教師轉.長此以往,學生習慣被動學習,學習的主動性漸漸喪失.這顯然不利於學生的潛能開發和身心發展.
初中化學新教材改變了以教師為主的教學傾向,按照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建立起了有利於學生自主探究和創新的教材模式,體現學生身心發展特點,讓“教本”變成“學本”,變簡單傳播為互動的教學,如化學反應中的能量探究、物質的製取和性質探究、元素質量計算的探究等等.改變了以往以教師講解為主的傳統,使從教師帶著知識走向學生轉變到教師帶著學生走向知識,從教師帶著問題提問學生轉變到讓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
有人說,教師的教學好比“修橋”,目的是為了“過河”,離開了“過河”這一目的,“修橋”也就失去了意義,至於如何“過河”,應該放手讓學生去摸索,去探究,而教師不必把學生都一一背過河去.常言說得好:授人以魚,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漁,終生受用無窮.
當然,強調學生的主體性,也不可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教師是教學計劃的設計者、實施者和組織者,另一方面,教師又是教學實踐的參與者、合作者和引導者,不能認為學生主動學習活動多了,探究活動多了,教師就可以省力了.不能強調了學生的主體性和積極性,而放棄了教師的責任性和指導性.恰恰相反,從學生髮展出發的教學設計與組織的難度更大了,啟發式和探究式教學的組織更費力了.學生的主體性增強了,需要教師更多的培養、誘導和訓練.教師的主導性發揮得越好,學生的主體性增強得越快,二者是互動的關係,也是因果的關係.
2022化學新課標解讀培訓的心得體會13
高中新課程在我省實施近一年,其間給高中教師帶來了新的理念,也帶來了新的挑戰,特別對於已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老師來說,如何轉變教學觀念,提升教學能力是一個嚴峻的考驗.順應新課程理念下,經過新課程的實踐,我有如下體會:
1.教育價值的界定
1.1 價值的含義.作為哲學術語的價值,在時空領域裡,它表示物能滿足人的某種需要的供求關係,或人賦予物有用性的社會存在.人類生活在今天的社會里不僅是為了生活,而且要生活得更加美好,生活得更加富有價值.教育是達到人生最高目標,實現人生最高價值的一個基礎工程.所以教育問題受哲學價值論的支配與價值問題密切相關.
1.2 化學教育價值.(1)化學教育中的內蘊價值,它討論社會對化學教育的需要或藍圖規劃問題,化學教育應該在學生身上實現哪些價值,即化學教育的目標是什麼,"教什麼".(2)化學教育的功能價值,它討論怎樣的教學活動才具有教育上的價值,即教師"怎麼教"、學生"怎麼學"才能使學生有效地獲得化學教育中的內蘊價值.從化學教育的整體過程看,化學教育實踐有活動目標和活動手段需要研究,所以必然包括化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和價值目標實現的基本策略這兩個價值子系統.
2.高中化學新教材特點
2.1 許多學習小"模組".如:學與問、資料卡片、思考與交流、科學史話、科學視野、實踐活動、科學探究等.這些學習小"模組"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的學習理念,內容新穎活潑.有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與探討、科技前沿、社會熱點、生活生產實際、科學家的發明創造史、科學實驗等諸多方面的知識.富有"自主性"、"探究性"、"實踐性"、"趣味性"的學習模式,知識面廣,資訊量大,創設了新穎的問題情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求知慾;突出了基礎性和探究性學習,有利於提升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拓展創新思維;對培養學生思維的過程和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與效率十分有利.如:必修1第三章第三節中有一個"角色扮演"的實踐活動,問題是"是否應該停止使用鋁質飲料罐";假如你是以下人員之一,對這一問題有什麼看法?請查閱資料並做準備,然後選擇角色,進行活動.可能扮演的角色:(1)開採鋁礦的工人;(2)生產鋁質飲料罐的工人;(3)飲料公司的老闆;(4)售貨員;(5)消費者;(6)環保局的官員;(7)回收公司的人員.學生對這樣的實踐活動積極性很高,它不但關注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而且還關注了學生終身發展的願望和需要,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規劃人生的意識及能力,重視與人交流與合作,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非常有意義.
2.2 大量的彩色插圖.這些插圖印刷精美、形象、直觀,有利於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所學的知識,並使學習變得更有趣味性和美的享受.如課本中的甲烷、乙烷、苯、溴乙烷、乙醇等分子比例模型圖.能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掌握這些有機物的空間架構;一些實驗現象插圖,能有效地解決課堂演示實驗中現象不明顯的問題,同時也能有效地幫助學生記憶實驗現象;透過飛機、腳踏車、矽太陽能電池、計算機晶片等許多實物圖片,學生就能很容易地瞭解合金、晶體矽等物質的廣泛應用情況.
2.3 從實驗中學習化學.必修教材1的第一章第一節就是化學實驗基本方法,選修6是實驗化學,不論必修還是選修課中還有許多演示實驗和家庭小實驗.透過實驗學化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學習一些新的化學知識,為正確認識物質及其變化規律提供實驗事實,更重要的是透過學習和實踐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科學素質.只有親自動手實驗,才能掌握實驗的方法和技能,真實地體驗實驗探究的艱辛,真正感受發現的樂趣和科學的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4 時代性 與舊教材相比,新教材內容更具備"淺、寬、新"的特點.
2.4.1 跟蹤新科技、新發展. 新教材根據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增加一些大自然奧秘、尖端科技成果等科技發展.舊教材中也曾經介紹了一些科學家的某些發明和發現,大部分是經典原理知識,有些是同學們早已聽說或已有所瞭解的.新教材除此外增加了較多最近的新科技、新成果等現代內容.透過對新科技、新發展的學習和了解,同學們不僅學到了有關化學知識,而且學習了科學家們從身邊小事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探索精神和科學研究的思維習慣,培養了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品質.
2.4.2 關注環保問題.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將不斷產生一些新的影響環境的有害物質.我們可以透過化學知識找到破壞環境的因素,從而研究出減少破壞環境的方案,甚至杜絕汙染源或變廢為寶的策略.保護環境已成為人類共同的呼聲.
2.5 體現學科融合性.
2.5.1 與理科間的融合 . 隨著考試製度的改革,新教材更加註意與生物和物理之間的交交匯和滲透.在講述氧化—還原反應時補充了食物在人體中被消化及釀酒的例項;在NaHCO3的性質後,補充了NaHCO3是焙制糕點所用的發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有講元素週期表時插有"元素在人體組織、體液中富集情況示意圖",還有碘的化合物對人體的作用,有毒物質的中毒原理等體現了與生物學的緊密聯絡.在講鈉的用途時講鉀鈉合金用於原子反應堆的導熱劑,在講述摩爾時提到千米、克、秒等物理單位,及氣體摩爾體積中相聯絡的氣體狀態方程,原子結構中的原子、電子、α、β、γ三種射線等的發現,矽在電子工業中的發展起到的作用,光導纖維等,以及研究某物質性質時討論的狀態、熔沸點、導電性等方面,無不體現了化學與物理學的緊密聯絡.
2.5.2 與文科間的融合. 新教材中增添了許多閱讀材料,為了幫助理解相關化學知識離不開語文知識的指導作用;化學用語部分離不開外語知識的幫助;閱讀材中的歷史知識使學生輕鬆瞭解化學的發展史;天氣預報和空氣質量日報及地質變遷、天體成分分析、彩頁中的"南極上空臭氧層的變化"也體現了化學與地理知識密不可分.
在新教材中增加了一些文科方面的閱讀材料,讓學生了解古今中外方方面面的科學文化知識,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他們的興趣、愛好、個人情趣和精神生活.強調學生關心世界,關注社會,樹立責任感,真正實施科學知識的普及,推行素質教育.學生對這些教材的學習,不僅能夠獲得相對系統完整的化學科學知識,同時也為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世界觀的形成和鞏固,提供了大量的科學事實和堅實的理論基礎.
2022化學新課標解讀培訓的心得體會14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化學1》教材在欄目設定上較以往教材有很大的突破:該教材“節”層次下設定了“思考與交流”、“科學探究”、“科學視野”、“科學史話”、“實踐活動”、“實驗”、“學與問”、“資料卡片”和“提示”等大量欄目、在“章”層次下設定了“整理與歸納”等欄目。這些欄目一方面體現了教材與學生“對話”功能,有利於實現學習方式多樣化,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另一方面體現教材內容開放性、靈活性的特點,不僅豐富和拓展學生知識面,而且為學生進一步收集資料、解決問題提供一定的引導。
“思考與交流”是新教材突出的欄目之一,以《化學1》第一、二章為例,兩章共5節,在10處設定了“思考與交流”欄目,提出16個問題(以“簡答”、“填表”和“列舉”等形式呈現問題)。這些內容的設定不僅大大豐富了教材的內容和視野、為教學提供方便,同時為學生提供主動參與、樂於探究、積極實踐的機會,為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提供了有效的條件。下面談談對該欄目的認識。
一、欄目設定意圖
認真分析第一、二章“思考與交流”欄目內容,可以發現:從教材編寫的角度分析,設定欄目的意圖主要有以下五種:
1.引出將要學習的新課題。
思考與交流(P5)你知道沙裡淘金嗎?淘金者是利用什麼方法和性質將金子從沙裡分離出來的?如果有鐵屑和沙的混合物,你能用哪些方法將鐵屑分離出來?
該欄目安排在“混合物的分離與提純”知識學習之前。欄目的設定,引出(揭示)將要學習的內容。透過對本欄目問題的思考、討論與交流,學生不僅明確新學習任務,而且明確混合物分離提純的意義,同時透過對“鐵屑分離”方法的歸納,為混合物分離提純的學習奠定基礎。
2.歸納總結所學的內容。
思考與交流(P5)根據你做化學實驗和探究的經驗,想一想在進行化學實驗和探究時應該注意哪些安全問題。將注意事項寫在不同的卡片上,與小組同學討論,然後進行歸納總結,在班上交流。你能舉出經歷過或所瞭解的發生安全問題的例子嗎?
該欄目安排在第一章“化學實驗安全”內容學習之後。很明顯,安排這一欄目的目的在於學生明確實驗安全問題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實驗和探究的經驗,歸納總結目前所學的和以前實驗與探究中遇到的“實驗與探究中的安全注意事項”,並透過對相關問題的交流與討論,共享集體思維成果,使得對安全問題的認識更加深刻、更加系統與完善。
3.深化拓展所學的知識。
思考與交流(P7) (1)如果要除去粗鹽中含有可溶性雜質CaCl2、MgCl2以及一些硫酸鹽,應加入什麼試劑?可參考資料卡片中相應物質的溶解。(表格略);(2)在實際操作中,還要考慮所加試劑的先後順序、試劑用量,以及試劑過量後如何處理等。你設計的除去離子方法中有沒有引入其他離子?想一想可用什麼方法把它們除去?
基於初中學習的實際,學生對除雜過程的綜合最佳化處理的掌握是不夠深入的。教材設定這個問題,主旨就在於對離子除雜知識作深化拓展。該問題強調在離子除雜時,不僅要考慮採用什麼試劑,而且還有考慮“所加試劑的先後順序、試劑用量,以及試劑過量後如何處理等”。透過本問題的思考與討論,相信學生對除雜應該遵循的原則(要求)能夠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使學生對除雜問題的認識更加完善,超越初中化學關於除雜的實驗要求。
4.遷移應用所學的知識。
思考與交流(P27)請參考酸的定義,嘗試從電離的角度概括出鹼和鹽的本質。
該欄目安排在“酸、鹼、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專題學習之後。由於初中化學課程標準已經刪去了該部分內容(目前仍在使用的初中化學教學大綱對“電離”也降低了要求──改為“常識性介紹”)。因此,從電離的角度概括酸、鹼和鹽的本質(或概念)知識對初中畢業生來說也是陌生的。在“酸、鹼、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知識學習中,課本從電離的角度分析了酸的本質。而本欄目的問題要求學生根據所學的“電離”知識概括出鹼和鹽的性質,因此它的作用在於對電離知識的遷移應用。
5.明確知識的價值與意義。
思考與交流(P20)請從其他方面收集一些應用分類法的例子,討論對它們進行分類的目的和意義。
明確知識的價值與意義,能夠激發學習者學習興趣,從而有利於知識的學習與掌握。該問題安排在“簡單分類方法及其應用”專題中,要求學生“請從其他方面(課本介紹了‘物質分類和化學反應的分類’等內容)收集一些應用分類法的例子”,討論進行分類的目的和意義,使學生進一步深化對分類方法的理解與掌握,並切身體驗科學分類方法知識的價值與意義。
二、欄目教育功能
不同的欄目往往承載著不同的教學任務,同時不同的欄目也將體現不同的教育功能。認真研究新課程標準和《化學I》“思考與交流”欄目,可以發現該欄目具有如下的教育功能:
1.激發學生學習慾望
現代學習論指出,學習需要感知,但感知並不是產生學習的根本原因,產生學習的根本原因在於問題。因為只有問題,才能誘發和激起求知慾望,促使學生深入探究和思考。“思考與交流”欄目正是根據這一理論,在各個學習環節中,設定若干個問題,透過問題設定來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而且欄目中的問題,指出了學習的目標和方向,能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進行意義學習的心向,對新知識的學習起到定向和引導作用。
2.轉變學生學習方式
從學習歷程來看,“思考與交流”所經歷的過程不是簡單的從“問題思考交流結論和體驗”的單向、線性的過程,而是如圖所示的多向、迴圈、立體的過程。
從流程圖可知:“思考與交流”學習的第一階段是感知並思考欄目提出的問題,這一階段強調學生自主思考。如果不能順利解決問題,則需要重複該過程,直至問題解決;然後進入第二階段:與小組同學交流。這一階段要求學生將自己得到的結論和形成的觀點與其他同學交流、討論。透過交流後,如果達成共視,則順利完成“獲取結論和體驗”的最終階段;如果不能達成共視,將產生新的問題,進入新一輪的“思考與交流”,直至達成新的共視。因此,“思考與交流”欄目設定強調學生自行思考,為學生提供主動參與、樂於探究、積極實踐的機會,為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提供有效條件。
而且欄目強調透過讓學生將自己所思、所想與同伴進行交流與討論,不僅為學生提供一個自我表現的機會,激勵學生不斷進取,同時又促使學生對自己的所思所想作出反思和評價:不論在“交流”還是獲得“結論與體驗”階段,學生都將根據自己的思考和與同伴交流的情況進行自我反思,反思自己的思想是否正確、是否全面、有哪些不足之處、不足在哪裡、如何改進等,並在此基礎上對自己的學習行為作出調整、改進和完善。因此,“思考與交流”欄目很好地“引導學生改變學習方式、進行自我反思評價”。
3.提升學生科學素養
“思考與交流”欄目的設定總是為解決某學習問題,而且要求學生先思考後進行討論與交流(在16個問題中,有7個直接提出“與同學交流”或“在班上交流”的要求)。因此,這些問題不僅很好地鞏固所學的知識與技能,並在問題解決過程中掌握學習方法和訓練思維,同時給學生提供體驗與實踐、合作與交流等機會。
所以“思考與交流”欄目總是能夠有側重或全面地落實《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關於“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課程目標,充分發揮育人功能,促學生在上述三個方面得到和諧發展,進一步提高學生未來發展所需的科學素養。
思考與交流(P29)離子反應在混合物的分離、物質提純、化合物組成的分析和鑑定,以及消除水中汙染物等方面都有重要意義。請你舉出幾個具體的例項,並與同學交流。
上述例子很好地體現新課程強調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課程目標的整合。具體表現為:
目標分類
具體發展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離子反應及其發生的條件;
2.瞭解離子反應在混合物分離、物質提純、化合物組成的分析和鑑定,以及消除水中汙染物等方面的用途。
過程與方法
1.獲取資訊的能力;
2.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3.口頭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與同伴合作與溝通的能力;
2.瞭解化學知識(離子反應)在化學研究中的作用,感受化學知識的價值與魅力;
3.瞭解水汙染等知識,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和責任感。
三、欄目實施建議
“思考和交流”欄目不僅呈現了學習內容(以問題形式呈現),而且指明瞭學習方式(採用思考與交流的方式),並希望學生透過指定的學習方式解決提出的問題,從而掌握知識、體驗學習過程的方法和情感。由於思考與交流活動(包括感知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交流討論、反饋評價以及獲得體驗等環節)的主體是學生,因此,教學過程中,只有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思考與交流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切切實實地發揮欄目應有的作用。相反,如果老師直接把答案呈現給學生,這無疑浪費學生寶貴的思維素材,失去欄目設定應有的功能。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的作用做好“鋪路搭橋、收放結合、及時反饋”工作,從而有效組織指導學生開展思考與交流活動。
1.鋪路搭橋
受學生本身的知識基礎、能力水平和身心發展規律的制約,高一學生的主體性還夠成熟。因此,教師要做好“鋪路搭橋”工作。“鋪路搭橋”,不僅要在知識與方法上做好鋪墊,而且在情感上也要做好鋪墊。知識與方法的鋪墊主要體現在:首先,要不斷地教給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方法、概括與歸納的方法、比較與聯想的方法等,讓學生掌握有效思考與交流的原則與方法,促使學生有效地思考與交流;其次,對一些綜合性強、難度或者跨度較大的問題,必須做好層層分解,使問題符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學生能夠入手思考討論;第三,幫助學生揭示所思考與討論的問題和已學知識與經驗之間的內在聯絡,加深對討論內容的認識、理解和掌握,提高思考、討論與交流的質量。而情感上的鋪墊,主要是創設良好的“思考與交流”的情景。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與學生同樣的好奇、同樣的興趣、同樣的激情,融入學生中間參與“思考與交流”,讓學生以開放的心態將思維發動起來,動腦、動手並動口,大膽地發表見解、與人交流、探討。在課堂氣氛的調節上,做到“寬鬆但不放任自流、嚴肅但不過於緊張”。
2.收放結合
首先要“放”。即教學過程中,要給足時間和空間,放手讓學生進行思考(根據欄目提出的問題去思考)、主動交流(在思考的基礎上表達與交流)和深入反思(在思考與討論的基礎上進行反思)。因為不論是思考、還是交流、直至最後階段的反思,其行為主體都是學生,誰也無法替代學生去完成。因此,只有充分放手,給予時空保證,才能充分發揮欄目的教學功能。在教學過程中,要堅決杜絕因為學生得出的結論不一定正確、全面,思考和交流的效率不高就採用包辦代替。其次也要“收”。教學過程中絕對不能因強調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而放手不管,而應有針對地“收”。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高中學生特別是高一學生,由於其主體性不夠成熟,思考往往成為胡思亂想、交流討論也變成信口開河、人云亦云,無法實現對“思考與交流”欄目指定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與討論、得到自己初步的結論、形成自己的觀點,並用自己的觀點與其他同學進行討論,由此形成新的觀點、更為全面的結論和方法的功能,因此要有針對地“收”。所謂“收”,不是包辦替代,而是採用有效的方法使學生緊扣“思考與交流”欄目的要求、緊緊圍繞所提出的問題指導學生開展思考與交流。如何有效地“收”呢?就是要求老師針對學生思考與交流的情況,採用正面引導、反面強化、正反對比的方式,對所思考與討論的內容作必要的強調和補充,使學生的思考與交流活動能突出“思考與交流”欄目的主題內容,有的放矢,提高思考與交流的效率。
3.及時反饋
基於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問題的綜合程度,經過學生自身努力和小組共同探討所得到的結論可能是正確的,但不一定是最最佳化的;也可能涉及部分內容,但不夠完整、全面;甚至答案可能是錯誤的、或者表達欠科學性和條理性。這就要求對“思考與交流”的結果及時予以反饋。教學時,教師要以“參與者”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思考與交流”活動中,及時認真觀察學生活動的表現並聽取學生交流的內容。對活動過程中觀察到的好的現象、所聽到獨到見解等,給予充分肯定、表揚與鼓勵;而對活動中不好的表現、錯誤的答案要及時予以糾正;對不完善的內容要及時予以補充等。從而做到肯定正確、糾正錯誤、完善答案、激發情感等。上述工作可由任課教師完成,也可以由學生代表、小組代表在教師的指導與協助下共同進行。
2022化學新課標解讀培訓的心得體會15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已進入了全面實施階段。我校的九年級化學課也使用了新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應改變課程實施過程中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新教材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教材的編寫無論是從內容的呈現方式,還是頁面、檢視的設定上,都重視初中生已有的經驗和興趣特點,提供了豐富的與青少年生活背景有關的素材,以及開闊學生視野的“科學、技術、社會”等閱讀內容,同時教材中添加了許多“活動與探究”。這些正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學生積極參與化學學習活動的基礎。下面談一談在使用新教材實踐中的幾點體會。
一、上好緒課言課,激發學習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緒。”緒課言課是初中學生學習化學接觸的第一節課,許多學生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若能及時引導和啟發,對學生將來學習化學有著重要的作用。可增加一些趣味實驗,如用“玻璃棒沾少許濃硫酸和高錳酸鉀晶體混合調成的湖狀點燃酒精燈(魔棒點燈);用手帕在2份酒精(95﹪)和1份水混合均勻物中浸溼取出,點燃,待燃燒後,手帕依然完好無損(燒不壞的手帕)”……等趣味實驗。讓學生剛接觸化學這門課時就感到化學知識的神奇,趣味無窮,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
二、巧妙設計問題,引入學習目標
學習動機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強烈的學習動機是由學生高層次的學習需要和成就感激發的。在教學目標的引入上,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挖掘教材內涵,巧妙設計能引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的問題,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利用先進的教育技術手段,有助於創設最佳的教學情境,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質疑。問題設計要在“巧”上下功夫,要有中心,有重點,有啟發性、挑戰性和研究性。如在學習化學反應時,針對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探究性學習問題的設計是:麵粉可以燃燒嗎?麵粉燃燒會引發爆炸嗎?麵粉的爆炸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等等。在初中學生的常識中,麵粉是不會燃燒和爆炸的,這種“違反常識”的問題,可以強烈地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變得積極主動。
三、轉變觀念,充分信任學生
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總怕學生自己學不懂,不厭其煩地講解、強調,或多或少會將學生置於被動聽講的課堂環境中,這種長期的灌輸式學習使學生變得內向、被動、缺少自信、恭順……這自然也就窒息了人的創造性。學習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師教學行為的變化為前提的,因而教師教學行為和思想觀念的變化以及學生學習方式的改善是新課程改革的主要目的。一本美國的教科書上有一句名言:“You hear,you forget;You see,you remember,you do,you learn”,這正是教育家們“作中學,玩中學”所倡導的。在學習中探究的樂趣和收穫只有學習者自己知道。我們應當引導每一位學生大膽嘗試,充分相信學生,儘可能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讓學生體味到學習的快樂和在學習中探究的快樂。例如,在教材第10頁“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撥出的氣體的探究”中,學生對這兩種氣體再熟悉不過了,但並不太清楚其中某些成分的含量,更不知道怎樣去測定和驗證。
這時,給出探究目標:你認為這兩種氣體相同嗎?它們中哪些成分的含量不同?第一,請提出自己的假設,然後閱讀課本第10頁的活動與探究;第二,請在作業本上簡單設計一個探究實驗報告(可參考第9頁的實驗報告),並填上要做的實驗步驟(明確該步驟的目的是什麼),與同學交流;第三,按照設計的實驗步驟,用實驗(兩人一組)驗證提出的假設,並在實驗報告中填寫每一步實驗出現的現象;第四,根據實驗現象分析並得出結論;第五,把自己在實驗中看到的實驗現象和得出結論,向同學交流。該活動有別於以往的學生實驗。一是學生並沒有在課堂上見過教師的示範操作,又不知道實驗結果,這會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探究熱情。二是實驗報告不用現成的,讓學生自己設計,這使學生脫離被動,更加主動地、認真地思考實驗的步驟以及實驗操作的可行性,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三是能夠得心應手地發揮動手能力,不用機械地看一步報告操作一步,可提高探究實驗的質量。此探究活動中既有個體學習,也有小組學習,在課堂上給了學生自主、合作的機會,培養了學生的合作和競爭意識。同時發展了學生間的交往與審美能力。這節課又把上述學習目標在大螢幕上展示給學生,一開始學生就很興奮,交頭接耳,相互交換看法,並及時與教師交流,教師成了這個活動的積極服務者。很快,同學們就按照學習目標繼續往下進行,在這個過程中體現了不同學生在學習能力上存在的差異,他們中有的學生已經把實驗報告擬好,躍躍欲試,準備動手實驗,有的同學書上的探究內容還沒閱讀完,但95%的學生在學習上絕不示弱,積極與他人交流,以求自己也能很好地獲得最後的成果。課堂看起來活潑而有秩序。因此,我只指導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學生。20分鐘後,在大螢幕上展示較好的設計示例,及時給予表揚,同學們再給以補充和完善。設計不足的同學及時改進,而後開始動手做自己設計好的實驗,都顯得信心十足,只是有的學生看起來“笨手笨腳”,但是非常認真。15分鐘後大部分學生都順利地完成了實驗(兩人一組)並填好報告,得出結論。圓滿完成了這節課的學習目標。只要充分相信學生,他們會發揮出很大的潛力,學習過程中的主動參與,使學生嚐到了成功的喜悅。
四、適當提示學法,但不可過度
對不同的教材內容,應採取相應的教學方法。但不論採取何種模式都包含著教師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要求,以便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具備基本的學習和研究能力,能自主、自如地學習。如在上面談到的探究實驗結束時,並不急於小結,而是由學生總結得出探究實驗的方法和步驟:提出問題→做出假設→查閱資料→設計實驗步驟→進行實驗驗證→科學推理得出結論→評價與交流。這樣做讓學生很有成就感,越學越能找到感覺。再如,在學習氧氣具有助燃性這一化學性質時,要提示學生注意:該類反應的條件是“點燃”,這就足夠了。如果你再告訴學生,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時,一定要在鐵絲前系一根火柴,他們就看不到鐵絲在空氣中被點燃時的現象,而將鐵絲在氧氣中與在空氣中被點燃時的現象混為一談,也就不知道類似的探究以後該怎樣進行。因此我們不要過度指導,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和學習空間,讓學生做決定。真正地做自己學習的主人,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斷得到提高。
五、教師要勇於探索,為學生樹立榜樣
課堂上,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在學生的思想上留下印象,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產生影響。我們要求學生在學習上勇於探索,多思、多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應體現出這樣的行為素質,這樣你的思想,你的要求才能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學生。例如,人教版九年級化學新教材中的[實驗2—5](2),給過氧化氫溶液微熱可看到有較多的氣泡冒出,按教材上的操作看不到帶火星的木條復燃,這就沒法讓學生得出過氧化氫溶液在加熱時能放出氧氣的結論。此時,我們對出現此現象的各種推理都顯得蒼白無力,亦有武斷的嫌疑。於是我故意提出問題:該試管中放出的氣體是不是氧氣?我們該怎麼辦呢?學生們七嘴八舌,議論紛紛,有學生說,把氣體收集在集氣瓶裡,再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我說為什麼?答:如果是氧氣的話,氣體應多一些,容易看清現象。
大家說得不錯,那我們用什麼方法收集該氣體較好呢?這一下教室裡又炸開了鍋,爭吵不休。教師叫兩個代表講明觀點,甲學生說;“因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所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操作簡單、省時”;乙學生說;“因加熱時可能產生大量的水蒸氣,用排水法可以使水蒸氣冷卻變成水,收集到的氣體校純淨。”雙方的辯論使我感觸頗深,只要我們給學生機會,善於引導,學生的智慧隨處閃光,有時他們的見解會令我們吃驚,禁不住為其喝彩。最後,我們亮明自己的觀點,支援乙學生,因為他們的觀點更科學,更嚴謹。在學生的配合下我們用大試管代替集氣瓶,用排水法收集了氣體,經檢驗該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劇烈復燃(學生操作),教室裡發出“哇”的驚歎聲,這時披開被加熱的試管口的單孔塞,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木條亦復燃。此時,學生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該實驗透過如此探究及改進具有如下的積極意義:①能讓學生清楚地知道過氧化氫溶液在加熱的條件下能放出氧氣;②可直觀地觀察到氣泡在水槽中冒出的速度很慢,對介紹二氧化錳對過氧化氫的催化作用有很好的幫助;③讓學生體會到對待實驗要科學、嚴謹、勇於探索,得出結論一定要有科學的推理和充分的證據。
總之,課程改革為我們帶來了新的教學理念,為學生髮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我認為:凡是學生能夠探索出來的,教師絕不替代,凡是學生能夠獨立發現的絕不暗示,讓學生從生活、活動、思索、合作交流中學習;儘可能多給一點思考的時間,多給一點活動的空間,多給學生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多一點創造的信心,多一點成功的體驗。
2022化學新課標解讀培訓的心得體會16
透過新課程標準的學習,使我越來越感受到這次課改絕對不僅僅是改變一下教材而已,而是學生學習方式的徹底改革,更是我們教師教學方法上的重大改革。以往重結果,輕過程,忽視學生思維水平的發展,制約學生多方面的發展:新課程著眼於學生的發展,著眼於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位一體的發展。我們廣大的教師也應該徹底地洗腦,改變我們現有的課堂教學的模式,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下面我就談一下我的感受:
一、理解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改變教學方法。
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化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化學;不同的人在化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理念之二是“學生的化學學習內容應當貼近學生的生活,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化學活動”。基本理念之三是“學生是化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化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要深入、全面地學習課程標準,理解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掌握課程標準的思想內涵,通曉課程標準的整體要求,才能目的明確、方向集中地鑽研教材,具體、準確地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創造性地設計教學過程,從而得心應手地駕弩教材,靈活自如地選擇教法。
二、教學中教師要正確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
從新的課程標準來看:化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化學教學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透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實踐。
它實際上是一種探究性的學習,教師是探究性學習的組織者,在學習中對學生提供經驗和幫助,做好組織協調工作。教師要想方設法開闊學生的視野,啟發學生的思維,要善於發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適當地給予一些建議,老師要向學生提供經驗,幫助他們進行判斷、檢查自己想法的正確性,提醒他們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困難,要深思熟慮地、周全地統籌學生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思維會變得開闊,富有獨特性和創造性,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認識水平和口頭表達能力,逐步由過去的“學會”向“會學”轉變。
總而言之,新教材新理念,為我們教師提供了更寬廣的舞臺,也對我們每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願我們每位教師都能踐行課標理念,還原化學本色。
2022化學新課標解讀培訓的心得體會17
新課程培訓即將結束,我認真的聽了各位專家對新教材的解讀和分析,並結合平時的教學實際,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一、教師的觀念應發生改變高中化學新教材學科難度明顯下降
知識面和新科技的介紹有大幅度的增加,課時大幅下降、與此同時新大綱所賦予化學教學的任務明確指出:化學教學的第一任務,就是要貫徹全面發展的方針,提高學生的素質,為國家培養合格的公民、為此承擔化學新課程改革的具體實施者教師的教學觀念必須轉變。要從注重具體的化學學科知識點的嚴謹性、深刻性轉變為進行化學教育的大教育。化學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認識多姿多彩、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化學,並能形成持續的化學學習興趣。不能只注重化學學科本身的知識結構,而要幫助學生理解化學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使學生可以從化學的視角去認識科學、技術、社會和生活中的有關問題,瞭解化學制品對人類的貢獻,學會運用化學知識和方法治理汙染、合理開發和利用化學資源,使化學教學更清醒,充分體現化學教育的功能。傳授給學生的不僅僅是一個個具體的化學知識點,而更是可以與具體化學背景聯絡的實際問題或思考方法。
二、教材的內容和功能發生了改變高中化學新課程與現行和原有課程相比
在課程理念、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堂教學、課程和教學管理、考試評價等各方面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們必須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新課程,要不斷的更新自己教育觀念和知識體系,及時補充新知識,並對原有知識進行整合,更需要調整自己原有教學思路和方法,是自己的教學節奏適應新的教育形式。新課程在教材的取材和功能發生了巨大變化,知識體系也隨之發生了改變。新教材採取模組式教學,分選修和必修兩類,採取學分制,因此新課程表現出模組化、多元化和層次性。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重視知識的獲得過程和方法,要求教師在教學時以三條內容線索來支撐三維教學目標的實現和落實,體現知識的基礎性、時代性、多樣性和選擇性,要從生活走向化學,再從化學回歸社會,以高視點、大視野、多角度、多層次地傳授知識和方法,將化學溶解於實際生產生活中。
三、教學方式的不斷改變。
根據化學學科的特點和不同知識內容的特點,化學課的課堂教學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課堂教學可以採取的教學方法很多,如:探究討論式教學法、啟發討論式教學法、程式教學法、單元結構教學法、發現法、自學輔導法、實驗探究法等多種形式並舉。可以改變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感到學而不厭從而進一步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同時極大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運用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應該注意一個問題,那就是一定要根據教學實際,做到形式為內容服務,形式和內容統一,並且要強化化學作為教學主體的能動作用,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特點,使教學形式多樣內容新穎,達到學生喜聞樂見的效果。
四、學生的評價方式發生改變高中化學課程實行學分管理
學生要達到高中化學課程學習的畢業要求,必須完成必修課程模組化學1、化學2和一個選修課程模組,即至少要修滿6學分的化學課程。對化學有興趣的學生,可以再選學若干個化學選修課程模組。鼓勵學生尤其是對化學感興趣的學生在修滿6個學分後,選學更多的課程模組,以拓寬知識面,提高化學素養。有理工類專業發展傾向的學生,可修至8個學分;有志於向化學及其相關專業方向發展的學生,可修至12個學分。這樣的評價方式使學生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此次新課程培訓給我感觸很大,對新課程的理解又更深一步。在聽取報告的同時,我也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結合理論,重新思考,也得到了很多啟發。相信在今後的教學當中,對新教材的理念有更好的體現。
2022化學新課標解讀培訓的心得體會18
xx年2月1日和2月2日兩天我參加了xxxx教研室組織的新課程培訓,透過學習對新課程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也感覺有了更明確的方向。尤其對以下幾位老師的論述印象深刻,感覺受益匪淺。
xxxx教研室的周詳老師從使教育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新課程帶來的變化和基本評估、教學中暴露出的問題、對化學(2)教學的幾點建議、練習和作業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講解。提出在下學期的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把握好深廣度,不要任意加深和拓展,要瞻前顧後,瞭解初中《科學》和選修模組,忌一步到位。
2、注意學生的學習方式。
3、關於實驗教學,為了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應進行分組實驗,邊講邊實驗效果更加理想。
這就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研究好本冊書,還要深入研究初中和選修模組的教材,同時化學(2)包含29個實驗,要想做好分組實驗,實驗室及實驗器材的不足成為最大的問題。
桐鄉市高階中學的張錦松老師對化學(2)第二專題進行了分析解讀。用例項詳細地講解了各個單元中應該掌握的知識以及不宜拓展的內容。不宜拓展a、比較用不同物質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b、化學平衡狀態特徵和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c、燃燒熱、中和熱;d、蓋斯定律;e、陰陽離子的放電順序。這麼精細到位的講解就能使我們教師在第二專題的授課中少走很多彎路。
xxxx四中的夏賓老師演示了幾個多媒體課件及有機教學中比較實用的3D軟體,他提倡教師在以下情況多使用多媒體:
1、給學生提供一些我們無法去的現場的場景,比如鍊鋼、溶洞的形成;
2、已做過的實驗的再次演示,比如鈉、鋁、鎂已做過演示實驗,化學(2)中再次出現時使用多媒體演示既清晰省時又可以反覆演示。培訓資料69頁提供了軟體下載地址,各位化學教師不妨一試。
新課程、新思路、新方法,新課程培訓給了我們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