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的孩子》觀後感(精選13篇)

《黃石的孩子》觀後感

  什麼是觀後感?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範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簡單來說就是觀賞過後的感觸。

  《黃石的孩子》觀後感(精選13篇)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不能忘了。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黃石的孩子》觀後感(精選13篇),歡迎大家分享。

  《黃石的孩子》觀後感1

  今天看了部很好的影片——《黃石的孩子》。

  影片講述了抗日戰爭前夕,一個喜歡周遊世界的和平主義的英國記者。他來到中國後,看到日本在南京殘暴場面,遇到一群黃石的孤兒們,並和他們一起思想轉變,並獲得精神昇華,最後為了轉移這些孩子走上了絲綢之路,歷經兩個多月的時間到了安全之地,最後死於終點的傳奇歷程。

  影片最感動我的地方其實是最後時刻那些現在還活著的黃石的孩子(現在已經成了老先生了J)對往事和對這位英國記者何克的回憶,我開始以為這個故事是純屬虛構的,但從這些“老”黃石的孩子的噙著淚水的眼中看到,他們竟是如此的真實,並且就在我們身邊。

  在他們回憶的話當中,有一句話讓我最為深刻並且為之感動和著迷:“他在我們經歷恐懼之後告訴我們,我們一定要去尋找並追求和實踐生命的意義,這裡有三個詞,希望你們一定要記住:where? why? how?——你們的生命要到哪兒去,為什麼要追求那樣的生命意義,怎樣去實踐這些夢想和意義?”

  這句話讓我一直陷入思考,在晚上回來的路上,我聽到《財經夜談》的一個小故事,兩個實習記者去北京的街頭隨地採訪,向所有的人突兀的問一個問題:你覺得你最珍貴的東西是什麼?答案是五花八門,有友情、親情、愛情、時間或生命等成人式的答案,也有是“手中的筆、胸前的紅領巾、小販推著的車”等讓人感動的答案,當然還有人不屑回答這個問題的人撇嘴而過,或是沒有時間去回答自己或思考這個問題的人匆匆而去。

  其中有兩個答案表述不同但內涵一致,最讓我記憶深刻又引起了我共鳴,一個是一位書店櫃檯的店員,他說他最珍貴的是這個書店,這個他自己努力實現的理想,並且還在一直且會繼續堅持著,因為他從這個理想中獲得了快樂。另一箇中年人說:他最珍貴的是現在還有能力擁有理想並且快樂追求著自己的理想。

  這個故事又讓我想起影片裡一句毫不起眼卻也讓我記住了的臺詞:周潤發飾演的共產黨員對男主角何克說:“我們都來自優越的家庭,有著奢侈的理想。她(一位也來自國外的女主角)不同。每個中國人都在努力不讓自己的頭被(苦海)淹沒,即使周遭似苦海翻騰。她不相信未來,就像中國人一樣,因為她不知道自己值得。”記住了這句臺詞,是因為自己也和朋友說了一句幾乎同樣結構的話,“享受對於現在的我或我們年輕人,是奢侈的”。

  是啊,對於那個還在為生存掙扎的時代的中國人,還有現在仍然在極度物質和文化貧困的人們來說,理想對於他們來說也是奢侈的,觀後感《黃石的孩子觀後感》。可是我最心痛的是,對於我們這些所謂的走出了知識與物質的貧窮的很多人來說,理想是可以觸及,卻沒有時間或不屑觸及。我們似乎總是在追求自己的目標,在閱讀著一句又一句的成功秘訣,卻不知自己生命的方向在何方?也不知我們為什麼要往那裡去。

  人性的進化相對人類物質文明的進步來說,是一個非常慢非常慢的事情,可以說,就拋開知識的人性(本來就不含純粹的知識)來說,我們這些雖稱之為現代人和那個時代那個地區的人沒有任何區別的。

  可是,我們也經常會問自己,我們生命前方的路在哪裡?我的理想是什麼?我們從小學課本就知道理想的重要性,我們也想擁有自己的理想,可我們就是找不到他!或許理想(不單單指建功立業的理想,或許還可以有精神層面)的建立不僅僅是個人的問題,也是社會的問題,這不是一個人的悲哀,而是整個社會,或者說整個民族的悲哀。這又或許與我們現在教育和觀念的一元性有關,也與我們的社會對於成功的缺乏多元的理解有關,也與我們的社會缺乏真正的信仰有關。但這些制度和社會層面的問題太深奧,我們很難去思考或者說很難去改變他們。(不過我們以後得一直努力的去改變這些可怕制度和觀念)

  那我們該怎麼做——我不知道。雖然我自己也覺得過往的成長環境和現在的觀念(有一些是社會的,有一些是我自己的)讓我深陷其中,雖然這種壓制讓我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但我還是感謝他們,因為我現在至少身體是自由的,我會努力的爭取思考和思想的自由,我會拼命的閱讀,去和那些喜歡思考的人溝通,去努力思考我以前根本沒有意識到的東西,去努力的找到自己的理想。

  可是,在我們沒有找到自己的理想或生命的座標的時候,生活還得繼續,不是嗎?

  或許我們也可以和那些已經有了堅定理想的人一起,去想第三個問題:how?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我回來的路上,我突然意識到這句話對我的影響,竟是深入骨髓(估計大多數中國人都是J),怪不得自己會跟朋友說“享受對於現在的我或我們年輕人,是奢侈的”。這種影響以前體會不到但是卻一直影響著自己,當自己一步步的從初中考到高中,從高中又考到大學,從大學又考上研究生,我總是覺得,我還不夠安全,我要追求幸福,好像自己的幸福永遠在未來一樣。然後,我就是以一個目標接著一個目標這樣的方式,急躁的,眼睛永遠向前的看著未來那個虛無縹緲又很“真實”的理想和幸福,卻忽略了身邊的親人、朋友、愛人,忽略了現在就可以得到的植物、風景、陽光……

  當男主角何克在死前時快樂的說:“我很幸運,遇上了你,遇上了你們,我很快樂……”時,我深深的被他感染了,看著那個載著何克靈魂的飛向天際的風箏,我看到了何克微笑的臉龐,看到了他快樂的追求生命的意義的真諦。

  最後,希望我的兩位朋友能看到這篇文章,我知道他和她正陷入生命的低谷,今天本來想請他吃飯,想說這些話,或許這些話不能解決任何問題,但是,生活總得繼續,問題總得解決,在繼續生活的過程中,選擇了生命的方式,也就選擇了生命的顏色……

  《黃石的孩子》觀後感2

  在國內娛樂圈的炒作中劉德華主演的《三國-之見龍卸甲》和周潤發主演的《黃石的孩子》同期上映。我先是觀看了前者,而在今日還沒起床的時候看完了《黃石的孩子》我先不比對,對於票房孰優孰劣我暫且不表,但對於現實的教育意義上後者明顯的高於前者對於我們當代人有著更深的啟迪,儘管他們都是娛樂製造。

  《黃石的孩子》是由西方導演執導的一部影片,用西方人特有的觀察角度,為我們體現了一個近代對於中國來說比較傷痛的歲月裡所發生的那感人一幕,坦率的講就連主演應該也是西方的演員,很明顯的看到所有的中國人包括我們的影帝周潤發先生都只是配角。我在這裡不是要詆譭西方人而是看到了感動,因為這種感動來源於真實。本片真實的為我們刻畫了一個西方文明與東方文明的美麗交融,西方導演用他們獨有的西方浪漫情感描述和恢弘場面鉅製,面再現了哪個對於我其實也是很陌生的悲慘時代的場景,用一些可能我們自身的文藝創作者也無法達到的觀察高度,為我們體現了一段塵封已久的往事。劇中主角何克無疑是西方文明的一個化身,這一點我們無法逾越,因為本身西方工業革命比我們來的早,所以在那個時代無疑他們的創造力也是超越我們國人的,讓我們在沒有任何羞澀的慚愧,而是讓我們更清晰的認知到中國的近代歷史和近代文明。片中導演以他們西方人的獨特視覺為我們揭示了日本侵略者的冷酷無情和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也為我們展現了當時的國民黨執政當局的腐敗無能和貪婪本色,更是體現了我們的人民軍隊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歷史鉅變。一個字“贊”。

  我不是歷史學家也不是政客,更不是文人也不是專業的影評人士,但我看到了對於我們當代人來說彌足珍貴的教育意義,中國已經改革開放了三十年,就在今日的世界影響,生活水平與當年相比可以說是一日千里,是哪個時代而無法比擬的。但在現實中我們都會發現,你自己沒有能力幫助別人也是很難的一件事,更何況哪個特殊的時代,在這點上我們無疑要向那位逝去的西方靈魂表示我的由衷感念之情,他也可以算的上是一個偉大的生命,值得我們珍藏和永遠的懷念。前一日我在經常收聽的節目裡,收聽到了有兩位癱瘓的聽眾求助的事情,因為可能是節目本身聽眾範圍所限吧,在長達半個月的時間裡求助二手的輪椅,而始無結果。所以感恩與對於節目的熱愛,我就嘗試著用自己的力量去體驗幫助一個人又或是弱勢群體。先是在西安範圍內所有自己所知道的網站發帖,但是附和甚少,只是在一個《秦之聲》的論壇很快的得到這樣的一條回覆,但也值得我高興。回覆內容(可以讓他們求助當地的民政部門或殘疾人聯合會,因為國家每年有助殘日和福利專項基金的免費救助)這個訊息對於我這個從未受過別人恩惠也沒有嘗試過求助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好訊息,因為最起碼我知道透過什麼渠道可以幫助別人,可是接下來的遭遇就猶如我去年的討薪經歷一般讓人作嘔和痛心疾首。我先後撥打了陝西省民政廳、民政廳福利處、西安市民政局、西安市殘疾人聯合會(這個讓我感覺最噁心,也不知道哪個工作人員是否是怨婦又或到了更年期,接電話時的不屑和不耐煩。讓我連死的心都有了,鬱悶了得。怎麼會在這樣的一個接近慈善的部門有哪樣的工作人員,如果是我本人求助又會怎樣)最後沒得法我有打了本地電視臺的一個熱線救助電話,依然是沒有下文,我始終想把這句話拿來與大家分享“錦上添花小人多、雪中送炭君子少”就跟我前段時間反應給媒體、反應給3.15的問題一樣石沉大海。我苦悶死了,為什麼我不是一個公眾人物又或是成功人士呢?我再次想到了去死。

  作為中國人我覺得很悲哀,真切的悲哀。我不是一個高尚的人,但我知道最起碼的好壞是非之分,雖然我並不濟,自己也是一個類似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之類的悲情之士。這回我更能體會到影片中的哪個年代給我的感動,無疑在這一刻哪個西方人的做法是偉大的是難能可貴的。但也有積極意義,面對困難我們不能退縮,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有方向只要你堅持,總歸會有得償所願的一日。更宏觀的一個體會是東西方人雖然有的時候會在價值取向和生活方式上有所不同,但在人心向善方面有著天然的近似和類同,“人之初、性本善”了。感謝生活讓我每天都在總結和進步中向前邁進,儘管還會有很多的未知或許是挑戰,但是我只要每每想起《黃石的孩子》我就會相信人生不可能有不可逾越的鴻溝,雖然我還一直在路上。雖然我是一凡夫俗子,雖然我的簡介還是哪麼的膚淺。

  《黃石的孩子》觀後感3

  剛剛看完了《黃石的孩子》,有一些小感動。

  雖然影片的敘事手法和人物對白都比較好萊塢化,但那一份平淡中不經意流露出的感動,依然讓我回味良久。

  沒有瀰漫的硝煙,沒有橫飛的戰火,沒有蕩氣迴腸的愛情,甚至都沒有絲毫的煽情,導演僅僅用最平實的鏡頭,卻展現了一段不平凡的歷史,一個偉大的英雄。

  喬治何克是個不折不扣的小人物,相信大多數中國人都從來沒有聽過這個名字,但正如托爾金所說,小人物成就歷史,何克為我們書寫了一段關於愛和堅強的歷史。何克從戰火瀰漫的中國拯救了六十多個孩子,他做的並不多;他為這六十多個孩子獻出了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這就足夠感到我們。

  我實在無法想象何克是怎樣在當時那種艱難的情況下帶著六十多個孩子徒步穿行了五百英里的距離,導演甚至也沒有用過多的篇幅來描寫他們的“長征”,但當何克和李到達山丹,看到那樣一座破廟時的喜悅表情時,我們也許就可以明白這一路上的艱辛。

  影片的結尾,是幾位今天仍然在世的“黃石的孩子”講述何克的故事,“我們都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生日,我們都說我們的生日時7月22日,那是何克去世的日子”,這一刻,我真的感動了。

  在這樣一個愛國主義情緒過於火熱的時候看到一部平凡的講述抗日戰爭的影片,確實多了幾分思考。

  《黃石的孩子》觀後感4

  朋友們的.慫恿下,我時隔3個月,再次踏入電影院觀看這部《黃石的孩子》,我承認,對於這部電影,我並不是一個好的觀眾,當在影院正襟危坐了125分鐘之後,我仍無法像一個影評人或者和身邊的朋友一樣,對這部渾身上下散發著好萊塢味道的大—片品頭論足,甚至在四周燈光亮起的一剎那,我竟陡然感到有些眩暈,任由記憶中那幾幕並不怎麼煽情的場景肆意閃過。

  這是一個平凡的故事,甚至有些拖沓、冗長的故事。喬治·霍格,一個為了瞭解真—相的英國記者,深入戰場進行報道。不幸被日軍俘虜,差點丟了腦袋,後被新四軍傑克·陳解救,在逃離治病之時,偶遇日寇屠殺過後倖存下來的60多名性格各異孤兒,語言不通的喬治承擔起關懷照顧這些孩子的責任,當戰爭的陰雲臨近之時,他又引領著他的“孩子”們踏上了西去甘肅山丹的行程,沿著中國的古絲綢之路跋涉千餘公里,歷盡艱險,越過雪山來到沙漠的邊緣逃避戰火,卻又不得不面臨新的人生故事……

  確實,除卻開頭處南京大屠殺的慘景再現,以及孩子們頭上偶爾飛過的侵略者飛機,山水如畫的影片畫面中,絕少涉及血腥、殘酷的戰爭,更沒有王侯將相的縱橫捭闔,甚至連好萊塢大—片慣常的煽情橋段都絕少出現,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只有一個大人,幾十個孩子掙扎求生的細節,堪稱瑣碎的生活片段。

  對此,有人將其解釋為西方導演特有的浪漫情懷,就如在霍格的菜園中高高挺立的向日葵,在生存之外,更流露出一種西方人對生活莫可名狀的堅持,甚至是迥異於中國人對待這場戰爭的輕鬆感。然而,這部影片真的令人感到輕鬆嗎我捫心自問。

  答案無疑是否定的。誠然,瑣碎的生活細節和孩子們幸福的笑容,幾乎令我們忘卻了戰爭,但當我看到那因無法忍受恐懼而上吊自殺的孩子慘白的臉龐,那因為仇恨而早早學會破壞、殺戮的孩子手中碎裂成兩半的日本士兵家人合影和他那冷漠得幾乎可以掉下冰碴的眼神時,我的心臟彷彿被一隻手狠狠地攥了幾下。

  有些疼痛,更多的卻是難言的羞恥。

  無法忘記,影片開頭處南京街頭的瘋狂屠殺,荷槍實彈的“野獸”將成群的國人驅趕到一起,再用機槍和刺刀肆無忌憚地收割生命,最終付之一炬……

  無法忘記,中國—軍隊潰敗之後,英國女醫生在他的中國同行拉扯之下,不得不放棄倒臥路旁的中國傷兵時回顧的哀傷眼神……

  同樣無法忘記,一個英國人為了他的中國“孩子”免於被抓壯丁命運而鋃鐺入獄時,中國—軍官義正詞嚴的斥責話語:孩子們身上的血也是中國的……

  恰如影片結尾時,幾個當年的“孩子”用他們蒼老而又真實的聲音追憶的霍格:“他是個完人,是沒有任何瑕疵的完人……”

  然而,在“完人”的對比之下,我們又看到了怎樣的國人這個問題,我不知道該如何回答自己。回憶至此,除了感佩於主人公霍格偉大的人性的光輝,我的心中,更多的竟是難以言喻的哀傷,久久不散……

  《黃石的孩子》觀後感5

  曾經在電視劇裡聽到過這樣一句話:“我活著都不怕,難道還怕死嗎!”從話裡不難聽出,對於說這話的人來說,死比活著更容易。死是一種解脫,脫離苦海,而活著卻是苦海無邊。《黃石的孩子》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發生在極其惡劣的情境下的故事。

  在抗戰時期,我國慘遭日本法西斯的蹂躪,橫屍遍野,戰火瀰漫。一個叫喬治·何克的英國記者,帶著六十多個性格迥異,飽受戰爭之苦的孩子,沿著古絲綢之路歷盡千辛跋涉,逃避戰火……,最終他保護著這些孩子們,來到了一個叫山丹的地方,並在這個世外桃源安定了下來。而他自己也把生命永遠留在了這片土地。影片是根據喬治·何克的真實經歷改編而成的。

  在歷史上,喬治·何克雖然沒有白求恩和約翰·拉貝在中國那麼人人皆知,但在甘肅山丹至今還矗立著一塊英國人的石碑,以紀念他在上世紀30年代抗日戰爭期間千里救孤的偉績。

  喬治·何克出生在英國一個優越的家庭,父母是一生都將精力放在了致力於和平事業的反戰人士。在二戰初期,作為一名戰地記者,為了告訴世界,殘酷戰爭的真相,何克去過許多國家,即目睹過對戰爭漠不關心的美國人,也看到了被戰爭狂熱所矇蔽的日本人。最後他來到了遭到大屠殺浩劫的南京,親眼目睹了慘遭塗炭的中國人民。這也激發了他千里救孤的決心。

  用好萊塢的手法拍攝一部發生在中國的故事,肯定有些擰巴,最明顯的就是喬治·何克的那一腔熱血和他熱愛和平的理想應是本片最令人感動的地方,卻沒有賺到多少眼淚,而片子中的許多時間都用來描寫他和那些孩子怎樣相處,怎麼打動孩子,反而倒讓我覺得何克和那些孩子始終都有種生疏感,最終也沒有哪個打動人的細節把這種距離抹平。

  如果片子早早就進入他保護著這些孩子,怎樣克服重重困難,歷盡生死,透過絲綢之路來到山丹,把這段經歷放大講的話,可能會更好看,節奏也不至於這麼拖沓,故事會更加感人。而那些他和孩子的矛盾衝突也可以在這裡多加一些。

  喬治·何克、周潤發所飾演的陳漢生和女醫生,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也都有著各自奢侈的理想,片中的幾個道具也把他們在那個殘酷的歲月下,對和平生活的嚮往做了詮釋,比如女醫生隨身攜帶的留聲機;何克為女醫生準備的咖啡和插在花瓶裡的野花,都為影片增加了浪漫的色彩。

  我最喜歡片子的結尾,那些被何克冒死救下來,勇敢地活到今天,見證和經歷了幸福生活的人們,用採訪的方式,讓他們再次回憶起那段經歷時,所有的感受是那麼的真實:在那個戰爭年代,有一扇門時隨時開啟的,有的是支撐不下去,走了進去,比如小青,有的是被無情的戰火吞噬的,而何克卻打開了另一扇門,一扇通往和平和自由之門。攝影機帶領我們穿越時空,認識更多的像白求恩、約翰·拉貝和何克這樣的英雄們。

  《黃石的孩子》觀後感6

  終於還是在臨出差的前一天晚上到電影院拜謁了久違的《黃石的孩子》。

  “大愛成就不朽傳奇”,宣傳詞頗具磅礴氣勢,但影片卻辜負了題材原本厚重的深度,《辛德勒的名單》和《盧安達飯店》等旗幟始終在前方杵著,想要超越歷史淘洗後的經典自然絕非易事,羅傑斯波帝伍德顯然也深諳箇中道理,所以他企圖別出蹊徑、糅合更多的元素來增加自己的籌碼,廣袤逶迤的自然風光、錯綜複雜的情感糾葛、出乎意料的情節鋪陳……可惜過分雜糅這些好萊塢慣用的手法卻讓影片的線索更加蕪雜,反而削弱了探討人性主題應有的震撼力。

  就像發哥所說的那樣,他希望透過這部影片來警醒更多的國人勿忘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也許正是這種義不容辭的責任感促使他加盟該片,可惜飄忽的角色大大制約了發哥演技的發揮,只有在為數不多的槍戰場景中,才勉強能夠從其稜角分明的面孔中依稀辨認出當年小馬哥的影子。當然,和發哥同病相憐的還有曾經擁有“香港頭號女打星”頭銜的楊紫瓊,作為一名黑白通吃的商人,她為何克做出的犧牲未免太過慘烈,平白耗費了多年積蓄不說,最後竟然還要跟那個面目可憎的國民黨軍官……如此節外生枝出的角色和少得可憐的戲份留給他們的表現空間實在太過狹窄,所以也只能自然而然地淪為綠葉。

  置身事外的外國人究竟如何看待那段中國歷史我不得而知,但羅傑斯波帝伍德顯然試圖去選擇站在一個溫和而冷靜的立場。他刻意避免了血腥慘烈的戰爭場面,而僅僅利用餘燼中殘垣斷壁的城牆和幾個典型性的屠殺鏡頭一筆帶過;日本兵死後緊握全家福照片的鏡頭也深化了其“戰爭中每個人都是受害者”的人文理念和慈悲胸懷,但這些也導致了影片的平淡無奇和缺乏張力,不過相對影片的主題而言這倒不失為一個相對客觀的角度。

  Jonathan Rhys Meyers和Radha Mitchell這兩位外來男女主角的表現還算中規中矩,麗靠毒品來延續生活的希望和堅持信仰的追求雖有點出乎意料,但也從側面增加了角色的平實度和親近感,幾個黃石孩子的表演還略顯稚嫩,石凱對叛逆的詮釋過猶不及的令人生厭,生命最後時刻的異樣舉動也跟那個上吊自殺的孩子一樣突發的莫名其妙。

  當最後那隻印有十字架的白色風箏再次獵獵作響於風中,心頭還是感染了那份奢華的感動。一名原本與其無關的英國人為了六十餘名無辜的孩子在古老的絲綢之路上跋山涉水千餘公里,最後還因當時惡劣的醫療條件奉獻了自己的生命,但他用自己的良知奏響了一曲偉大的輓歌,也讓無數中國人記住了“喬治霍格”這個名字。

  最後弱弱的建議一下對此片抱著較高期待的朋友,最好不要去電影院觀摩此片,等原聲牒出來後淘回家欣賞即可。理由如下:整部影片節奏略嫌拖沓,配音生硬的難以接受,通篇也沒有震撼的視聽效果,而且我看的時候最後的人物訪談剛剛開始,影院就開始亮燈逐客了……

  《黃石的孩子》觀後感7

  看完“黃石的孩子”,男主角Hogg的思想變化讓我反覆思考一個問題:究竟什麼情況下才能辦成事?

  Hogg是牛津大學的高材生,作為記者冒用別人的通行證,擔著生命危險來到戰火的前線——南京。作為一名記者,他忠於自己的理想——用自己的相機記錄下那寶貴的瞬間,並將其展示給世人。可正如Jack Chen所說,這是一個“Luxury Dream”,他選擇了做很多本不該屬於自己的工作,如機械工作、教書和種地等等,甚至還擔負起了60幾個孩子的監護人,在繽紛的戰火中將他們安全的轉移到山丹這個地方。他成功了,成功的克服了自己的心理障礙,留下來幫助這些孩子,並在無數的挫折中選擇了堅持,這一點尤其令我感動。

  電影裡說,那是一個不“安全”的時代。一個連護士職業資格都沒有的女人,被派上了前線維護無數士兵的生命,充當了外科醫生等多種角色;一個牛津大學的高材生,卻成為了60多個孩童的保姆;一個西點軍校的學生,成為了游擊隊的一員。三個人的命運因為戰爭交織在了一起,演繹並昇華。他們在那個不“安全” 的時代,做出了很多有意義的事情。

  如今,我們也常在感嘆時代的不利,環境的不佳,就像影片中的兩位男主人公一樣“擁有奢侈的夢”。可是,我們很多時候缺乏那種排除萬難,堅持去做的勇氣與決心。透過觀看“黃石的孩子”,也許對我們有所啟示。

  《黃石的孩子》觀後感8

  不得不再次引用波普的憤怒,因為放在這裡再合適不過:

  “那些被遺忘的無數的個人生活,他們的哀樂,他們的苦難與死亡。這些才是歷代人類經驗的真正內容……”

  這部片子裡有形形色色的人。

  外國記者Hogg:從和平世家的文質彬彬青年,到咬牙切齒地說出"Sometimes you hv to fight"。但他仍然心底善良柔軟。不願殺害兩個日本偵察兵。只因為他更尊重“一個人”的存在。當國仇家恨,和戰爭,已經讓絕大多數人模糊了對於“人”的認識只有“敵我”的分別,只有他,仍然想著,這是一個有血有肉,有家人,有自己的生活的“人”。無論他做了什麼為誰為何而戰是否曾經參與過殘忍的屠殺,歸根到底,都是一個人。只可惜,在時代的背景下,人的輪廓常常都被模糊了。只成為統計數字裡一個微不足道的“1”。

  外國護士Lee:她不認為自己是多偉大的人。只是看到了這一切,做不到袖手旁觀。她不得不擔負起本以為遠超出自己力所能及的眾多責任。她經歷了失敗的愛情。她認為自己沒有明天。她用嗎啡麻醉自己。她很真實。真實的偉大。

  共產黨員Jack:西點軍校畢業生。軍事將領的氣度。

  王太太:亂世之中,一個女人,撐著一間鋪子,撐著自己的優雅。從糧食,西藥到鴉片,軍官。她優雅地討價還價,優雅地妥協。她聰明事故,知道在這樣的戰爭時代應該遵循怎樣的規則。她沒有失卻真性情,卻收放得恰到好處。(我越來越喜歡楊紫瓊了)

  還有孩子們。

  他們的每一個故事,都是一個再真實不過的war story。

  戰爭的陰影在他們心裡造成的傷害難以想像。

  石凱的跋扈。滿腔的仇恨像地獄裡的火。冰冷的火。

  儒雅的青,永遠忘不了“離開”帶來的可怕後果。他上吊的時候,大概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麼。只是被恐懼吞噬。

  只是還好,剩下的他們到了山丹。

  一個不毛之地成了世外桃源。沙漠,荒野,龍捲風。

  任何自然災害,大概都沒有人類的自相殘殺來的可怕。

  《黃石的孩子》觀後感9

  最初聽到這部戲的時候,它不曉得為何退出了今年的奧斯卡,小喬不戰黯淡出局。

  一個天荒夜談的故事,一個洋人帶著60多個孩子,為了躲避戰,火歷經700多公里來到沙漠的邊緣重新生活。

  也許是外人第一次把中國人眼中南京大屠殺的史實描繪出來,生澀的演繹成為了小喬在戲中的敗筆,作為一個談不上經歷,也說不上熟悉的外國人,怎樣詮釋都不妥帖。兩大華人影星的加盟只為了攻陷大中華市場,就像當年《海盜3》,不過這次發哥戲份倍增,應該有20分鐘了;楊紫瓊的話,只難忘她為瞭解救小喬最後為別人寬衣解帶的鏡頭。比較亮眼的還是女主角,不漂亮不做作但一切剛剛好。

  第三次一個人看戲,完場時聽到後面男生抽鼻子,還不屑地盯了他一眼。到底還是我太冷血?

  《黃石的孩子》觀後感10

  看這個電影是因為一本書:《從牛津到山丹》,牛津沒有去過,山丹倒是每年路過好幾回,和我的出生地同屬於一個地區。絲綢之路上一個臥在茫茫戈壁和巍峨祁連山之間的小縣城,可能到現在都沒有摘掉貧困縣的帽子,山丹最有名的是擁有亞洲最大的軍馬場,著名的電影<牧馬人>就在那個地方拍攝。喬治何克的墓就在這個地方,在這個小縣城已經靜靜躺了六十多年,每年都有很多多人來到他的墓前憑弔,大部分是他當初收養的那些孩子。

  電影《黃石的孩子》就是在紀念喬治何克,這個“號稱”是東方辛德勒的英國男人。這回好萊塢請來了在華人電影圈裡的的風雲男女周潤發和楊紫瓊在飾演電影裡貌似可有可無的配角,也以無可爭辯的鏡頭對準了日本軍隊在南京慘絕人寰的屠殺等暴行,旨在將二戰期間那些個幫助過中國人民抗戰的外國友人們集何克於一人,展現一下西方價值文化觀念中仁慈博愛。結果是網上惡評一片,究其原因,主要是編劇中的史實錯誤和劇情上刻意編造,有一下點:

  1,事實上,電影和黃石無關。實際地點是在延安的雙十鋪,因為翻譯口音的問題二誤打誤撞成為黃石。從黃石到山丹的距離絕對不是500多公里,所以也無從談起“小長征”。從黃石到山丹,最起碼要翻過秦嶺,那些個孩子能做到的話,難度絕對不亞於真正的長征。對於一個要歌頌真實人物的電影來說,這些謬誤可以毀了電影,最起碼看到的是粗製濫造。

  2.在何克決定從延安去山丹的時候,原因並不是國民黨軍隊要徵用他們的學校和裝置。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當時的情形,駐紮在延安的不應該是國軍。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楊紫瓊為了取悅那些國軍軍官而讓他們在她房間裡XXX的劇情,是可以讓人噴飯的。

  3.發哥的露面帶有強烈的小馬哥的影子。而從西點畢業,則也讓強烈懷疑導演刻意杜撰的意圖是為了討好。片中那些說英語的人,則是完全服務於蹩腳的劇情。就一個打著史實的招牌的電影來說,著實已經削弱了展示在觀眾面前的真實性,失望之情已經無處不再,不管電影中的大部分情節都是可信的。

  在劇情上的紕漏似乎也隱約讓我們看到了導演的尷尬,電影要在中國上映,電影審查不可避免,對於一個帶有強烈好萊塢風格的電影來說,保證票房必須要保證,導演不想把電影變成地下電影,因為這樣的主題放在美國似乎永遠不可能有賺錢的希望。只有依靠中國觀眾的理解,才能首先在票房上取得勝利。儘管之前有鋪天蓋地的宣傳和東方辛德勒的噱頭,走進電影院的觀眾還是將失望贈送給了他。雖然電影裡溫情一片,孩子們在艱苦的環境裡自給自足,學習英語,打籃球,重拾生活的信心。影片的最後,喬治的孩子們已經成為老人,在鏡頭前緬懷喬治,電影就此結束。

  他不是國際主義戰士,也沒有永遠活在所有中國人的心裡,也沒有出現在課本上被時代傳頌。我們只記住了他的樂觀,堅韌和不畏強權。最後,把臧老的詩給他:有些人死了,他還活著。我們不知道你,是因為你不能像白求恩那樣被寫在了課本上。

  《黃石的孩子》觀後感11

  晚上在華星對面吃完肯,順便去看了宣傳正熱火的《黃石的孩子》,去的時候已經開始了兩分鐘,在第一排的加座還剩倆位置,那個音響效果,炮彈一響,全身都哆嗦

  看到一個小時的時候有人退場,前面拍得有點不著邊際,完全沒入戲,到後半段來了看主旋律好萊塢的感覺,我開始跟同行的天空猜劇情,首先是那個石凱一定會在中途掛掉,然後片中一定會出現一段激情戲,製片方的要求,在蘭州,果然有很小一段。隨後是hogg手上的傷一定會感染致命,手頭的藥一定會用完,在去城裡取藥的過程中hogg一定會壯麗死去,期間還要加上一段交叉剪輯,片尾一定是幾個人站在hogg的墳前,然後鏡頭上升,結束…………

  沒想到的是居然有一段幾個人的多角戀,有點扯

  周潤發和楊紫瓊的演技個人認為沒發揮出來

  沒記錯的話日軍攻入南京應該是在12月份吧,可是剛開始的時候大家全是單衣,太強大了,可能是我進去晚,漏了情節了

  還有為人詬病的,地理位置不對

  故事原型確實很不錯,拍可惜了,太平淡

  感人的情節也有好幾場,最後的結局雖然猜中,確實感動了我,有點建議是能不能標出最後那幾個老人的身份呢,有名字也好啊

  總之吧,給三顆星沒糟蹋它

  《黃石的孩子》觀後感12

  《黃石的孩子》劇本的誕生過程,頗有些趣味。一個英國駐華官員偶然聽說何克的故事,把這事寫成了新聞稿,引起電影公司的注意,又被改變成電影劇本。

  電影上映時的宣傳是中國的《辛特勒名單》。這明顯過譽了,《黃石的孩子》無論是對人性的追問深度還是藝術上的表現力,都遠遠不能和《辛特勒名單》相比。然而《黃石的孩子》依然有其動人之處。

  男主角何克在臨死前,對自己的至愛說,“我是幸運的”。

  此言不虛,何克身為一個和平主義者,在見識了最殘酷的戰爭與屠殺之後,還能迴歸到自己的和平主義理念,只能說是太幸運了。

  《黃石的孩子》有非常清晰的和平主義傾向。電影在開始沒多久就借何克的視角正面描寫了南京屠殺。而也正是這一段經歷動搖了何克的理念。何克後來說,他懷疑過去自己家庭的和平主義是否正確,是否有些罪惡必須靠暴力來制止?

  但是何克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重新迴歸到了和平主義,他試圖讓孩子們象正常的孩子們一樣成長,讓他們獨立自強,沒有恐懼,也沒有仇恨。所以他盡力反對共產黨員傑克把孩子石凱培養成戰士。

  石凱是一個典型的戰爭孤兒。他目睹日軍殺死了自己的親人,他藏著家人的照片,心中充滿仇恨。

  何克和他們的難民們在旅途上俘虜了兩個日軍斥候。何克把他們關在小屋中離開。石凱卻返回殺死了這兩個軍人。何克在一個軍人的手中找到張這個軍人和家人的合影,構圖和石凱家人的照片如出一轍。何克把照片給石凱看,石凱卻把那照片撕掉了。

  在我們的傳統戰爭電影中,石凱是標準的少年英雄,就象《小兵張噶》一樣。《黃石的孩子》卻把石凱當作了救贖的物件。

  我有點不確定該如何評斷何克的和平主義。實際上我同意,有些罪惡必須靠暴力來制止。然而我也同意,在遠遠更多的時候,無法化解的仇恨是更可怕的東西。如果我有一個孩子,我寧願他是《黃石的孩子》而不是《小兵張噶》。

  《黃石的孩子》有些有趣的細節。何克被國民黨軍隊拘禁的時候,國民黨軍官對他說,百多年來,你們殖民者、傳教士、侵略者一個個地來了。這些孩子流著中國人的血,只能是我們中國人的孩子,你不能帶走他們。

  現實中,有些黃石的孩子還活著。電影的最後有幾個老人回憶何克。有個老人說,他是一個完人,沒有缺點的人。

  另外,有一處,我不是太有把握。電影剛開始的時候,何克和自己的同事一起去南京。兩個人在車上討論日軍。我所聽到的對話和字幕顯示略有不同。何克說,日本人也不是野蠻人。他的同事說,按我聽到的是,可他們認為中國人是野蠻人;字幕是,可他們認為他們是。

  《黃石的孩子》觀後感13

  故事大致是這樣的:1937年,剛從牛津大學畢業的英國人——喬治何克,在抗日戰爭爆發後從東京來到上海,本打算報道“日本是如何幫助中國的”,卻目睹了日軍佔領中國城市後犯下的種種暴行。他目睹了日軍在南京對無辜百姓實行慘無人道的大屠殺等一系列暴行,併為之震動。身為一名懷揣著新聞理想的記者,在職業道德感的感召下,為了讓世界瞭解戰爭的真相,他拍照寫稿希望將南京的所見即感公之於眾。他在戰爭中四處奔波,影片的開端,何克一味地想固守戰爭前線採集戰爭素材和資料,然而卻輾轉至戰場後方的一所孤兒學校。在職業道德與人性道德的衝突下,經過慎重斟酌,最終選擇留下並主動擔任起了保護這60多個孤兒生命安全的責任,其身份的轉折也由一名戰地記者轉化為了孤兒院的老師、修理工、園丁、家長等各種非記者的角色。為了躲避戰爭塗炭,他帶著學校的60多箇中國孩子長途跋涉千餘公里,歷經艱險,越過雪山來到他認為最安全的地區——山丹。故事的最後,何克也將自己寶貴的生命留在了這片異土……

  記者應不應該隱瞞自己記者的身份,透過“欺騙”的方式來促進採訪程序?這是本片涉及的第一個新聞職業道德倫理討論點,這也是新聞界至今都關注、討論甚至備受爭議的問題。

  顯然,受到西方正統精英教育的何克當時的選擇是肯定的。日軍對南京的資訊封鎖,何克不得不以冒充紅十字會的名義來透過日軍的檢查從而進入南京。或許何克對於這種歡欣鼓舞的“欺騙”是因為受到火熱的新聞理想的驅使,畢竟整個世界對於南京的情況尚一無所知,並只有日方的官方說法——他們是來拯救中國人於水深火熱之中的。如此“大義之舉”的真實性無疑是從世界各地來到中國戰場的記者想要弄清楚的。

  在新聞人的眼裡,知情權是公眾天然權利之一,而作為一名新聞人為了獲取真實的資訊並將之公之於眾是其職業操守與專業主義的要求。若採訪自由受到限制時,當天枰兩端各站著維護公眾知情權與隱性採訪的道德悖論(此類採訪所伴隨而來的各種道德爭議)時,在這之間做出任何一個選擇無疑都是極為困難的。孰輕?孰重?當面對情況錯綜複雜的每一個現實問題時,記者在面臨此種抉擇時都必定要作出一個選擇,而這個反覆斟酌考量後的選擇,也必定將遭受世人評價。

  其實,這個道德倫理的討論和電影《消失的子彈》所討論的主題是不謀而合的:當目的公義時,是否能容許手段不公義以求最終達到目的的公義?這也就是對同一個物件或問題所形成的兩種理論或學說,雖然各自成立但卻相互矛盾的現象。手段公義了就無法達到目的的公義;手段不公義卻可以換來目的的公義,這大概也就是康德所謂的二律背反。對於新聞實務領域中隱形採訪的道德衝突的討論也將永遠無法繞開這二律背反定律。

  初到南京的何克滿腔充斥著新聞理想的熱血,高喊著要到戰爭的一線去,記者一貫是哪裡有事情發生就衝向哪裡的這樣一幫子人,這大概也是所有戰地記者最無畏最勇敢的心願與表現。不是軍人,從未受過專業軍事訓練,卻和軍人一樣奔波在炮火紛飛的第一線,除了心中有著對新聞理想最無限的追求,我想不出還有其他任何理由能支撐他們活在時刻命懸一線的最前線。

  影片前段鋪墊描述何克對於戰場一線的渴求,也明確地表達他對新聞理想的堅持,他對LEE(來自澳大利亞的隨軍護士)說:“我跨越大半個地球,不是來給這一幫孩子做保姆的”,這些陳述越是鮮明就越是凸顯了何克選擇放棄自己的理想而留守後方時迸發出的人性光輝,人性道德也因此變得更加的崇高。因為他本是有機會重返戰場去實現自己的新聞理想抱負的,然而離開時的最後那一回眸,看著江南典型建築的青瓦白牆,他選擇為這60幾個與他不同種族不同膚色不同國籍的陌生孩子們而留下,對他們負責。

  人性道德與新聞職業道德的衝突是本片丟擲的第二個新聞倫理道德討論點。一邊是60幾個無依無靠的年輕生命,另一邊是願意為之赴湯蹈火的新聞理想。選擇,從來就意味著得到與失去。放棄個人理想實現的可能性,選擇照顧這60幾個不曾相識的孤兒,退居後方,整日以教書、修理、種地、教孩子們打籃球為日常事務,把保證60來個年輕生命的安全作為己任。

  我想,這是何克放棄職業理想,表達對生命敬畏的人道主義的終極關懷。儘管,他作為記者並未像埃德加.斯諾一樣被中國人民所熟知,也未像他一樣寫下《西行漫記》如此偉大的作品為後世所傳頌,他甚至無法寫入中國新聞學歷史課程教材被新聞學學子們瞭解。但,他所保護的60來個年輕生命能在耄耋之年發出:“如果沒有他,這個世界就沒有我了。何克先生是我見過的最完美的人……”如此的感嘆,應該也算是對何克偉大的人道主義精神與人性的光輝最好的稱讚了。

  當記者在面臨突發狀況或身處事發現場時,記者的臨場表現常常需要在職業道德與人性道德之間做出抉擇。

  新聞職業道德討論職業記者與被採訪者之間的親疏遠近關係,太近,有可能無法客觀報道,但真實、客觀、公正又是新聞職業最基本的準則;太遠,有可能無法獲得報道所需要的有效資訊。然而,當事件來得太快太急到無法考慮新聞職業道德對記者的約束時,記者作為人之本能的反應應該是可以得到人們理解的。

  就如,2006年河南電視臺都市頻道23歲的曹愛文。在一次採訪落水少女的報道現場,曹愛文不是先去採訪,而是挺身而出,趴在女孩身上做人工呼吸。經過多次努力,女孩最終沒能醒來。看著女孩的屍體,曹愛文哭了,淚水順著臉頰滑落。這張照片一經上網,立刻引來眾多網友跟帖,很多網友稱之為當今“中國最美女記者”。但也有人認為,採訪是記者的第一要務,因救人而放棄採訪的做法並不可取。

  當時和曹愛文一起搶救落水女孩小孟珂,並拍下她淚流滿面鏡頭的《東方今報》記者閆善良,被當時的情景深深地打動。他在日記中寫道:“她不顧女孩身上和麵部的嘔吐物……做出了一個讓一名攝影記者一生都難忘的動作,一張紅潤的滾燙的嘴唇和一張冰冷的青紫的嘴唇牢牢對接在一起。這是一個生命向另一個生命的呼喚,這是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的拯救。當時,我距離曹愛文只有1米遠……”

  在我看來,曹愛文面對如此緊急的情況,第一反應是救人,就是在人性道德與職業道德間作出的本能選擇。生命脆弱又轉瞬即逝,作為一個人,一個對生命敬畏的人,一定無法忍受眼睜睜看著另一個生命的流逝而無動於衷。在如此這般的情況下,還去考慮採訪第一位的人,或許根本配不上“人”這個稱呼。

  沒有什麼能夠大於對生命的敬畏與尊重,這是人的本能,是人性道德的先行。這應該是所有新聞人謹記於心併為之踐行的。這就像老人摔倒要扶,面對弱者要主動讓出一張公交座椅一樣本能,而這些都不應該成為當今某些無良媒介為吸引眼球而泛道德化地將其提上議程設定,眾聲喧譁地去討論到底應不應該扶起摔倒的老人,應不應該給他人讓出一張座椅。這些命題根本就不應該成其為討論的命題!我不敢想象如果一個社會失去對生命的敬畏,對弱者的同情與尊重,這個社會將會是怎樣一番冰冷無情的面貌。

  柴靜說過:“我當主持人,不為名不為利,只是喜歡這個行業帶來的“人與人之間的生命往來”,不以央視記者的身份與人交往,是以一個人的狀態與人交往。”這也正是我所贊同的先行的人性道德。

  因為,記者因個人職業選擇而為記者,但,記者歸根到底是,人。

  首先,你得是一個人,其次,你才是一個記者。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