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國家智慧教育雲平臺培訓心得體會(精選25篇)

2022國家智慧教育雲平臺培訓心得體會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國家智慧教育雲平臺培訓心得體會(精選2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2國家智慧教育雲平臺培訓心得體會1

  透過從第一階段的實際操作學習,結合自己軟體進行課件的製作。讓我從中明確了學習的關鍵。軟體的操作是重點但不是難點,難點是對教學內容從智慧課堂的方向進行設計。更新教學觀念才是學習的關鍵。

  在第二階段進行課件製作時,我遇到的問題是側重於沒有操作的方向,坐在電腦旁無從下手。經常停留在一頁課件裡反覆糾結,反覆修改,無法進入下一頁的設計。總是覺得課件的製作不如人意,思緒斷斷續續,軟體應用起來也不能得心應手。處於一種在不成熟思路中用不熟練的操作去進行教學設計,所以學習的效率特別低。一個課件要花很多時間,很多心思,很吃力的去完成;對比ppt的教學設計這太費時了,導致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對二部分的學習任務完成效果不理想。

  在一次ppt教學中,無意識用智慧課堂的教學設計去替換其中幾個部分的教學設計,我找到了新的教學設計與學習的思路。那就是結合ppt的教學思路,從中去發現教學設計中缺陷,再用智慧課堂的設計去彌補其中的不足。這樣結合起來,製作課件的速度明顯快了很多。由此,我從中反思到軟體操作學習的關鍵不在於單純的功能學習,軟體功能學習很多遍後腦裡仍是一片空白,只有當有了教學思路後,需要進行功能設計時進行學習,那樣學習效率才會高。所以,更新教學思路才是學習的關鍵。只有理解了智慧課堂的教學理念後,再結合具體內容進行整體的構思,那樣學習才會有方向有重點,這樣學習才會事半功倍。

  2022國家智慧教育雲平臺培訓心得體會2

  先說一個真實的例項,我曾經上過一堂公開課,課上自認為發揮的很好,課後教研員與其他骨幹教師一起評課,也都認為環節齊全,教學步驟設計合理,由淺入深,教師思路清晰,專業水平高雲雲。我也沾沾自喜,認為上了一堂好課,我隨便找了班裡一個孩子,問他:這節課你學的怎麼樣啊?孩子的回答出人意料:老師,我沒聽懂。當時我內心一顫,萬沒想到是這種答案。我的課設計的這麼好,每個環節緊緊相扣,重難點講解清晰,你怎麼能不會?我開始反思,開始深度的剖析自己的課,我得出結論——沒有分層教學。孩子的理解能力有差別,有的孩子聽一遍就會,有的孩子看一遍書就會,有的孩子自己探索就能會。那麼完整的課堂流程下來,還學不會的同學怎麼辦?這就需要老師在課堂上的調控,實現的方法便是分層教學——應對不同理解能力的孩子,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而課堂時間有限,學生這麼多,如何實現面面俱到,達到分層教學呢?透過這次培訓,我得到了答案,那就是微課!

  微課如何做?如何運用到教學當中,發揮最大的作用?剛一接觸,的確頭大。但是鍾紹春教授的報告,逐漸讓我理出了頭緒。從國際大環境看,資訊化的普及已經掀起人類歷史上第四次工業革命,任何事物脫離資訊,都變得滯後。在教育領域,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已迫在眉睫。教育資訊化如何做,如何去迎接資訊化時代的各種挑戰,如何改造我們的教育、改造我們的課堂?"智慧教育"應運而生了,他為我們在一線上懵懂、困惑、不知所措的教師們,提供一個可以參考的標準。在"智慧課堂"的教育模型下,學生將認同學習內容,主動、個性化、儘可能以探究方式學習,最終培養智慧的人。

  為期四天的培訓,無論是從理念上還是技術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有專家現場講解,邊學邊做邊指導,少走了彎路,直奔主題。在這點上,真心感謝東北師範大學"智慧教育"團隊給我們提供的幫助!

  透過這幾天的學習,個人認為微課製作的思路大抵如下:

  一、課堂知識還原生活

  課本上的知識本就來源於生活,我們學習的目的也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什麼會出現學生不願意學,不想學的狀況呢?歸根結底,孩子們沒有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把知識還原到生活中,激發孩子們的興趣,使孩子們產生共鳴,讓孩子們發自內心願意學,真心想要學會。以這種飽滿的熱情去接受新知,必定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任務驅使,引領學生,發揮孩子的主動性

  讓課堂上的每個孩子都要有相應程度的提升,但是學生興趣、認知水平、知識水平分類都不盡相同,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的每個環節,都佈置相應的任務。任務驅動,目標明確,讓孩子們自主學習。

  三、知識的獲取的多樣性

  知識的獲取,無非三種方式:一是教師講授,二是學生看書學會,三是小組合作探究。有的孩子聽一遍就會,有的孩子看一遍書就會,有的孩子自己探索就能會。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採取不同的學習方式。但是無論哪種情況的孩子,都儘可能透過探究方式獲得新知,做不了的嘗試讀懂,實在不行就聽講。並讓其在各個環節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指導和幫助。微課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每個環節佈置完任務,給孩子們提供三種可供選擇的微影片,一個是引導孩子看書自學的,一個是講授式的,一個是提示孩子小組探究的。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不同的微影片,而且可以隨意的暫停或是重複看。教師真正實現主導作用,完全發揮孩子們自主探究的主體作用。孩子們自主探索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才是困擾自己的最關鍵的問題,教師再進行個性化、針對性的輔導,孩子們帶著問題去聽課,效果會特別棒!先學後教,翻轉課堂;以學定教,事半功倍,效率格外高。

  四、知識的評測、提升與拓展

  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各不相同,但是目的是一樣的:不單單是知識的獲取,而是解決問題或完成任務的學科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所以要設定進行有針對性的測試,根據測試結果,依據學生的學習規律,選擇合適的學習方式和相應的學習內容進行個性化提升。

  一堂真正的好課,不是教師發揮得多好,課堂氛圍有多精彩,而是所有的孩子都有收穫,實現不同認知能力的孩子都有相應的提高。個性化學習程度逐步深入,創新性思維能力也得到培養。

  微課的使用,真正實現了不同認知能力的孩子都有相應的提高,它不拘泥與某種形式,不受任何束縛,旨在引領學生髮揮主觀能動性,培養其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創新能力;而它必須依存與理念的正確引導,在智慧教育的引領下,微課正發揮著它無盡的能力,在資訊化與學科深度融合的道路上,策馬揚鞭!

  2022國家智慧教育雲平臺培訓心得體會3

  對於校本課程的開發,這幾年,我校都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而且進行的有聲有色。讀完周仁康老師的《走向智慧的校本課程開發》開發的意義與目的認識更加深刻了。這本書,對校本校本課程開發的意義有三個:促進學生個性發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促進學校特色形成。其中學生的個性發展是校本課程開發的終極目標。下面針對促進學生個性發展這一點談談自己淺薄的認識。

  教育作為培養人的活動就是要使每個人的個性得到充分而自由健康的發展,從而使每個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獨立和創造性。校本課程關注每一個學生的不同需求,給學生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具體體現在課程的設定及課程內容的選擇和設計上的多樣性、課程內容的可選擇性和豐富性。

  1、以人為本。傳統的課程強調學科知識,忽略了學生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的真實體驗。校本課程的開發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和學習經驗,課程實施中強調學生髮展的主體性、主動性。關注每一個學生髮展的差異性。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與眾不同的主體,滿足每一個學生不同的發展需要。

  2、給學生留下空間。個性的發展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間。學生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體之一,有課程決策的權利。課程開發是一個動態的。不斷完善的過程。課程內容和結構都在師生互動中完成。尊重學生的興趣與經驗,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為學生的個性發展留下了一個空間。

  3、差異性教育:國家課程強調人才規格的整齊劃一,忽略了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校本課程開發為學生提供了自我個性張揚的現實條件。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對自己要學的內容作系統安排,根據自己的發展需要形成具有獨特性的個別化課程。教師作為課程的組織者與指導者,要研究學生的需要和發展的可能性,注重個別指導,儘可能滿足學生不同的需要,從學生經驗出發,提供差異性課程,作到因材施教。

  4、課程以學生為中心。校本課程開發是以學生的的需要出發的,是為了學生的發展而存在的。學生實際需要什麼,成人不一定清楚,校本課程的開發主體之一就是學生自己,更能夠從學生的需要出發,精選對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與技能。促進學生的發展。

  2022國家智慧教育雲平臺培訓心得體會4

  任教九年來,經歷的培訓不少,可這次縣初中歷史培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培訓已過半,每天的感覺是幸福而又充實,因為每天都要面對不同風格的教師,每一天都能看到不同型別的亮點展示,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衝擊。在這裡,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在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深知自己在教學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太多的問題,但是經過學習,真是受益匪淺。下面是我透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一、擴充套件自己的舒展空間,突破自己:

  此次培訓中我發現了自己本身存在的缺陷,專業技術知識不足,上哪個年級看哪個年級的教材,現學現賣,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應用期日趨縮短,知識創新日趨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吸取新資訊、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己,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做到博學多才,與時俱進,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所教學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內容要充實:

  主要指合理地確定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明確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合理安排教學的順序。要把歷史教學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絡起來,講來源,講用處,學起來有親切感、真實感,要靠知識本身的魅力來吸引學生。同時教學過程中做到三個"延伸"。一是由傳授知識向傳導方法"延伸"。二是由傳授知識向滲透情感"延伸"。三是由傳授知識向發展智慧"延伸"。

  透過培訓,我進一步確定了自己的方向,並且有了日後工作的指南:

  1、作為一名教師,我要向馬玉梅老師學習,要讓教育具有“親和力”。我們有責任找到一種方法,讓孩子們感受到生活的樂趣,並以一種積極的方式生活。讓他們有所期盼、有所憧憬。用心關愛每一位學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寬容、善待每一位學生,以微笑面對學生,努力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

  2、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博覽群書,不斷進取,善於總結反思。以高度的責任心對待工作,踏踏實實、一絲不苟,精心準備好每一堂課,用心上好每一節課。

  透過這次培訓,我學會了站在素質教育的高度審閱自己的教學行為,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我會時時警醒自己的素質和修養。今後的工作中,我定會更加努力,加強學習,提高素質,完善自己,書寫出燦爛美好的未來。

  2022國家智慧教育雲平臺培訓心得體會5

  “智慧課堂”的學習,讓我受益匪淺,觀當今社會的各個方面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充滿了機會與挑戰,而知識則是我們面對這一切的籌碼,學習“智慧課堂”勢在必行。透過這次學習有如下收穫:

  一、什麼是智慧課堂

  新的課程理念認為,課堂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學習的過程,它是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是不可重複的激情與智慧綜合生成的過程。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課堂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課堂教學所呈現出來的前所未有的艱鉅性、複雜性,以及教學活動自身的特異性、多變性和不確定性,都對教師洞悉複雜局面、應對複雜挑戰的智慧品質和智慧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國家督學成尚榮教授指出:“課堂教學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識教育,從知識走向智慧,從培養“知識人”轉為培養“智慧者”;用教育哲學指導和提升教育改革,就是要引領教師和學生愛智慧、追求智慧。“

  由此可見,讓智慧喚醒課堂,讓智慧引領教師專業成長,是時代的呼喚,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需要,是課堂教學煥發生機與活力的契機,也是新時期教育教學改革的重大使命,我校目前進行的“建構智慧課堂”的課題研究有著鮮明的時代意義。

  二、做智慧型教師

  智慧的課堂需要有智慧的教師。一個墨守成規的教師會阻礙學生個性的發展,扼殺學生的童真、天性,時代需要我們作為學生智慧成長的引導者、促進者和自我智慧成長的反思者、實踐者。作為一名教師不僅需要廣博和專精的知識,更需要機敏、豁達的智慧,要用智慧的心靈去點燃學生智慧的頭腦。

  智慧型教師就是具有較高教育智慧水平的教師。智慧型教師的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學與藝術高度融合的產物,是教師在探求教育教學規律基礎上長期實踐、感悟、反思的結果,也是教師教育理念、知識學養、情感與價值觀、教育機智、教學風格等多方面素質高度個性化的綜合體現。智慧型教師與研究型教師有諸多共同之處,如都執著於教育規律的探索,現實問題的研究,對理論學習抱有很高的熱情,將研究視為重要的成長基礎等。但從二者的內涵和目標指向來看,智慧型教師具有更豐富的內涵和更高的目標指向,它對現代教師的成長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和更高的發展境界——在實踐與理論的緊密結合中全面提升自身的教育智慧水平。

  做智慧型教師吧,只有充滿愛心的教師,學會讀書和反思的教師,具有創新能力的教師才能夠打造新時期的智慧課堂。

  三、建構智慧課堂

  1、智慧課堂應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智慧是植根於愛的,教師不僅要尊重和寬容學生,更要欣賞學生的獨特感受和多元見解,不排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節外生枝”。在充滿智慧的課堂上,學生不再是唯唯諾諾、亦步亦趨、小心翼翼。這樣民主平等、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吸引著每一個學生進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融合、心靈的互動,學生的思緒得以飛揚,靈感得以激發,智慧得以生長。

  2、智慧課堂應講究教學語言的藝術

  在工作中,時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師自己很有才華,可惜上的課卻並不受學生歡迎。這與不能清晰展開教學有很大的關係。而一些公開課之所以很成功,給學生及聽課的老師以一種享受,教學語言的精心設計起了很大的作用。

  3、智慧課堂要有多樣化的教學設計

  多樣化的教學設計是指多樣靈活地呈現課時內容,是“用教材”還是“教教材”?如何用好教材?都應該是教師精心預設的問題。當然,多樣化的教學設計還包括使用吸引注意力的技巧,變化提問的型別等。

  4、智慧課堂應引導學生投入學習

  我們要研究如何增加學生的投入時間,有效引導學生投入學習過程。教師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對可能出現的“意外”預先想好對策、對學生的學習及時進行反饋等都將直接觸發學生智慧地學。

  5、智慧課堂應重視動態生成

  “動態生成”是新課標提倡的一個重要理念。教學不應只是忠實地傳遞和接受知識的過程,更是課堂創生與開發的過程,課堂教學是千變萬化的,再好的預設,也不能預見課堂上可能出現的所有情況。智慧課堂不但要求教師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更要求教師在隨機應變中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根據教學程序中出現的新情況,及時調整課前的預設,給學生騰出空間,為生成提供條件,鼓勵生成。

  6、智慧課堂應追求高效教學

  “高效教學”,就是要最大程度地發揮課堂教學的功能和作用,在單位時間內,即在課堂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最完美地實現教育教學的三維目標整合,以求得課堂教學效益。其顯性標誌是:課堂教學既要有課程內容選擇上的廣度和深度,還要有課程實施安排上的密度和適度,更要有課程組織落實上的力度和效度。也就是說,“高效教學”的課堂要做到資訊量大、思維含量高,情感培育要真正觸及人格與靈魂。

  國際未來學研究所儒佛內爾博士說過:“明天的資本,就是智慧。”智慧是力量的源泉,智慧是創造的源泉。從現在開始,讓我們和學生一起從思想上親近智慧,行動上實踐智慧,不斷地生成智慧,給課堂注入新鮮血液,讓課堂成為學生智慧之旅。

  2022國家智慧教育雲平臺培訓心得體會6

  今天,有幸聆聽了學校教研室鄭媚主任的一場關於“構建智慧校園”的專題培訓活動,非常直觀的感受到了這種將資訊科技與教學過程緊密結合和高度融合的全新學習模式,感觸頗深。

  一方面,新的教學模式的確讓人眼前一亮,極大的衝擊了老師們的許多教學理念。透過主任播放的幾段小影片,老師們非常直觀的感受到了這種近乎一對一的數字化課堂教學模式的突出優點。比如說,當堂練習時,學生用5到10分鐘的時間完成教師佈置在平臺上的作業,教師透過軟體及時獲得全班作業情況,包括錯題內容、哪些學生答錯,它能夠做到“即時反饋,自主提升”,教師還可以透過“一對一”方式在網路上及時與學生交流,而學生也能透過電腦的反饋獲得自己的答題資訊,並及時反思進行糾錯,同時還能進行同類題的強化練習。這樣不僅有利於老師佈置分層作業,以減輕學生學習負擔,還極大的調動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有利於進一步激發了他們學習的熱情。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老師提出了一些不一樣的見解,比如ipod的用電問題,一般只能待電兩個半小時,這樣一天幾節課上下來能不能保證ipod的正常使用。另外,網路的相容性是不是能夠滿足現在的班級人數。當系統系統本身出現了問題時,老師們能不能及時解決等等。很顯然,這種教學手段的運用一旦在上課時出現操作故障,課堂往往很難進行下去,其可操作性將嚴重受到限制。同時,完全的數字化的形式代替了紙質教材,對學生的視力是否會帶來不好的影響也有待商榷。

  個人認為這種數字化課堂模式仍然是一種提高教與學效率的手段而已,不管是傳統教學還是數字化教學都不能把技術和手斷層面的東西看得太重,關鍵還是如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如何提高教學效率。我想只要用好了手中現有的技術條件,努力提高了教學效率都應該是值得肯定的。所以,這種一對一的數字化課堂模式的優勢絕不應該僅僅是在網路支援下提供學生人手一機的硬體條件和學習環境而已,更為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充分運用它的各種優勢去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當然,不管怎樣,這種新型的數字化課堂教學模式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是社會進步的象徵,作為新時代的老師我們必須嘗試著去接受“一對一數字化教學模式”。這種嘗試我想是值得的,隨著社會的不斷更新發展,這種模式必將不可避免的逐步改變師生教與學的理念,改變師生教與學的方式,因此這種新型教學模式更需要我們提前的去發現探索和學習。同時,如果我們暫時還不能用上這些先進的教學裝置,我們也要嘗試著更加充分利用網路上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引導學生進行更加主動化的個性學習,就算是在傳統課堂教學的形式的情況下,也要盡最大努力幫助學生實現個性化的學習,我想這才是我們未來教育的真諦。

  2022國家智慧教育雲平臺培訓心得體會7

  都說教師是辛勤的園丁,是知識的傳遞者。在教師的身上,被賦予了許多神聖的職責。我在這小小的三尺講臺上,揮灑著我的青春與熱血。我期望自己的每一個學生都能從我的教育中有所收穫,我期望自己與學生間的互動是親密的。但理想與現實總是有所距離。在工作中,我開始漸漸迷茫。到底什麼是教育?我該如何讓德育滲透在教學中?如何讓學生愛上學習?我想,透過這兩天的培訓,我已經找到了答案。

  在這兩天的培訓中,三位全國優秀班主任分別從自主教學、學會聆聽和內在師德三個不同的領域,給我開啟一扇全新的大門。他們每一位都是有著幾十年教齡的老老師,他們向我們分享了自己在教學中的所思、所得、所做。他們的講課中都有一個相同的核心,那便是對學生的愛。這種愛是發自內心的。在教學中我們總是不自覺地用愛約束學生,讓學生按照自己說的話去做。這種愛就變質了。愛不是過多的要求,愛同樣不能成為綁架學生的理由。在鄭老師的班級自主管理講課中,我最大的收穫就是,管理就是要不斷的創新。他將他的班級打造成一個小學校,讓每一個學生都去主動尋找自己的位置、他的班級透過感情、制度、文化三塊打造。獨一無二的班規創造了獨一無二的學生。

  “靜靜聆聽孩子童心的呼喚。”“教師一手是孩子一手是種子。”“小小一粒米,粒粒都很重,粒粒能生萬粒米。”這是萬老師給我們說的話。她用詩一般的語言,將她和學生的故事緩緩向我們道來。這些故事每個都那麼真實,讓人聽了不禁會想,如果這件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我會怎麼辦,能做到像她一樣棒嗎?她遇到的學生遠遠比我來的更難更特別,但她用她獨特的方式,用自己的耐心和細心讓孩子回頭。從她的身上讓我看到了一個好老師的標準,讓每個孩子因你而改變、進步、有力量;不忽略每一個孩子;公平對待每一個孩子。

  而從李老師的課中,我明白了,方法來源於理念。有了對的理念,才能有正確的方法。照搬方法只能是學葫蘆畫瓢,遇到新的就只能撓腮抓癢。李老師告訴我們,愛是教育最核心的內容,師者必備大愛之心。師德是教師的靈魂,要擁有一個純淨的靈魂就要做到人性化的修養。李老師的課充滿了實踐與理論的結合。她和學生的互動是平等的,她教育學生並不是劈頭蓋臉的一頓大罵。而是一步一步地接近學生的心。她真正做到了換位思考。她將德育滲透到了每一句話,每一個行動當中。她是學生的朋友,她也是老師的導師。

  這三位老師每個都說自己是平凡的人,但他們其實都在教師這個崗位上做了許多我們很難想象的事情。榮譽的背後是辛勤的耕耘。學生是獨立的個體,只要你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那麼他們便會給你一個驚喜。讓我們以師的人格去喚醒學生的人格,讓我們以師的言行去影響學生的言行,努力做一個新時代的合格老師!

  2022國家智慧教育雲平臺培訓心得體會8

  透過參加本次雲教育的培訓,使我在思想上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學習中,我學到了不少有價值的知識。在人人通雲教學學習中,使我受益匪淺。以下是這次學習的收穫和體會。

  透過雲平臺支撐的教育雲空間可以快速搭建學校空間、班級空間、教師空間、家長空間、教研機構空間,為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及學校、機構輕鬆建設實名制網路學習空間。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工作都發生了變化。教師已不再是傳遞資訊的工具,教師更需要更高層次的教育教學能力,掌握現在教育技術,研究教學的各個環節,適應未來教育的需要。

  透過這次教師網路人人通雲教訓培訓,使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教育教學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對自己今後的教學工作指明瞭方向。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深深提體會到自己知道的太少,學習應該成為一個人的一生目標,人應該是活到老學到老。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

  2022國家智慧教育雲平臺培訓心得體會9

  很高興能參加三亞市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雲平臺培訓。透過培訓,我深刻認識到教育資訊化的深遠意義,更加明白了資訊化建設的重要性,也初步瞭解雲空間的一些功能,其將給我們的老師教育教學帶來很大的便捷和溝通上的暢通便利。

  雲空間是一個全新的理論,之前聽媒體介紹過,但究竟什麼是雲空間,這個概念一直比較模糊。但透過學校的培訓,我對雲空間有了一個基本的瞭解。現在對雲空間理論有了一些個人的理解。雲空間可以改善教師的資源共享,例如:

  ①透過平臺可以實現無紙化辦公;

  ②如果有自己的講課影片課件,可以在雲平臺免費展示。

  ③如果覺得網上的影片講得不夠精彩,沒有講透,可以自己製作影片上傳到雲平臺,和那些有這方面興趣的人共同交流;

  ④如果發現在雲平臺豐富的影片課件中有喜歡的精彩課件,只需在這個影片課件旁邊點選一下“收藏”鍵,這段影片就會被收進了個人的資料夾,可以隨時隨地地收看這堂課了;

  ⑤可以邀請同行在平臺開展遠端教研協作。

  運用教學空間與教育、教學、管理,順應了當今網際網路最新發展趨勢,是以資訊化為驅動推進教育改革發展,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滿足人們群眾需要的有效途徑。教師在空間裡建設課程,把教案等教育資源放到空間裡讓學生學習,學生在空間做作業、寫新的,廣泛收集學習資料,師生在空間裡互動、教學相長,這不僅有利於優質教育資源的廣泛共享,還有利於師生跨越課堂的教學互動。雲平臺拉近了老師們與專家的距離,拉近了老師與老師的距離,拉近了老師和學生的距離,增進了師生、家長之間的感情,學生的學習進步了,老師的工作省心了…。

  老師們都表態,在今後的工作中會不斷加強自己空間的建設,以空間為基礎努力汲取所需,將最好的教給學生,教出最好的學生。

  2022國家智慧教育雲平臺培訓心得體會10

  透過參加教育雲平臺教學培訓,使我在思想上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學習中,我學到了不少有價值的知識。在人人通雲教學學習中,使我受益匪淺。下面是學習的收穫和體會。

  透過雲平臺支撐的教育雲空間可以快速搭建學校空間、班級空間、教師空間、學生空間、家長空間、教研機構空間,為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及學校、機構輕鬆建設實名制網路學習空間人人通。

  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工作都發生了變化。教師已不再是傳遞資訊的工具,教師更需要更高層次的`教育教學能力,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教學的各個環節,適應未來教育的需要。透過人人通教育雲空間的應用,為學校、老師、學生、家長構築了一個以學生成長記錄為核心,以校園、班級文化建設為紐帶,以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為驅動的管理、學習、交流、分享網路。

  "三亞教育雲平臺"是立足教育網際網路平臺,主要使用物件是教育主管部門、學校、老師、學生、家長,支援文字、圖片、影片、文件等多種格式,可以透過PC電腦、手機客戶端、平板電腦等多種方式上網使用,極大地降低了資訊化應用門檻,使得網路學習空間建設與應用快速普及,促進教與學、教與教、學與學的全面互動。

  現在,三亞教育雲平臺通集過成教育行政管理、教學互動、學校教學教務管理、學生日常管理、成長管理、安全管理、教育垂直社群、個性化空間、優質教學資源、家校溝通等資訊化應用於一體,已成為各級教育主管部門"三通二平臺"建設的綜合服務平臺,並逐步融入到每個教師的日常教學活動之中,學生的學習活動之中,家長的協同教育工作之中。

  透過教師教育雲平臺教學培訓,使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教育教學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對自己今後的教學工作指明瞭方向。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感到自己知道得太少。學習應該成為一個人的一生目標。人應該是活到老學到老。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

  2022國家智慧教育雲平臺培訓心得體會11

  本學期我有幸參加了20XX年暑假教師集中培訓。雖然只有短短的五天時間,但在這短暫的時間裡讓我過的很充實!聆聽縣級骨幹教師的講座,使自己對教師的專業發展、師德修養等方面都受益匪淺,下面談談自己收穫最大的幾點。

  一、教師的專業發展

  透過潘正琴等幾位老師的授課,我認識到了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和方法,瞭解到“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等。作為教師,我們的專業發展曲折而漫長,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面對挫折困難,我們必須要樹立自主發展意識。我們是專業發展的主人,成長永遠是我們自己的事,我們不該怨天尤人、推諉扯皮,自己的成敗得失、喜怒哀樂都應該由自己去擔當。

  二、師德修養

  唐涿權、劉秋豔、李樹芬等老師給我們傳授了師德修養的存在問題及對策;教師職業道德的心理健康;師生交往中的師德等,使我更深地理解到師德修養的內在含意。唐涿權老師在談到“愛生奉獻”時,我才真正認識到“愛生奉獻”是師德之魂,是師德的永恆主題。愛生是從事教師職業的前提,只有愛自己的學生,才會樂意的去奉獻。愛是一種為之付出百備感欣慰的幸福體驗。

  三、感悟過程,真誠付出

  培訓結束了,我會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之中,把這份珍貴的經歷銘記在心,開始我教學生涯新的征程,我會努力把學到的理念、方法用於自己的教學實踐之中,不辜負領導、老師們的希望,用優異的成績回報給大家。

  2022國家智慧教育雲平臺培訓心得體會12

  我有幸參加了河東區七巧板輔導教師培訓,受益頗多。小學部立足現代資訊科技,以快樂為軸心,以實踐為半徑,開展適應資訊時代脈搏的各種活動,努力讓學生每天都快快樂樂地成長。我校也開展了七巧板興趣小組活動。培訓中學生的作品是我感受到我們的孩子真聰明,幾塊小小的圖形,孩子們競能拼擺出各種各樣漂亮而有趣的圖形,為此我們應該更加努力地開展好教學,讓孩子們能在一個平等、民主、輕鬆、和諧的氛圍下自主地學習,有意識地在情境、合作、活動中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使他們願學、樂學,同時他們在感知、感悟的過程中都有所體會,能充分大膽地表露自己的想法,並在活動中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一、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創新意識。

  為了儘量為學生創設動手操作的機會,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可以設計很多讓他們動手的環節,例如用七巧板拼出平面圖形、拼自己最喜歡的圖形、小組合作拼一個故事以及同桌合作創作一幅拼圖作品等活動,以操作為手段,促進學生的發展;以促進為目標,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目的。

  二、在實際情境中豐富學生對圖形的認識。

  在教學"用七巧板拼圖形"這一環節的時候,讓學生自己動手用七巧板中的若干塊拼出我們已經學過的平面圖形,學生積極地思考,開動腦筋,想出了許多種不同拼法的正方形和三角形,不僅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更能豐富他們對圖形的認識。

  2022國家智慧教育雲平臺培訓心得體會13

  此次教師繼續教育網上學習感覺不錯,方式靈活多便、省時省力,大家能自行安排時間,隨時聽課學習,隨時評論、隨時互動交流、答題,從學習中不斷獲得知識,充實自我,效果挺好,學習也挺快樂!在此簡單談一談對教師職業的理解。

  教師不是像其他職業那樣要使用什麼工具,而是要用教師自己的知識、智慧、人格魅力在和學生共同活動中去影響學生。教師對學生來說是知識的傳播者,智慧的啟迪者,情操的陶冶者。正是教師職業的這些特點,就要求教師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來說都具有示範性。教師要時時注意自己的行為能不能成為學生的表率,能不能對學生起到積極的影響。還要有奉獻精神,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要能甘於清貧,不受物質世界的誘惑。

  我是一名初中化學教師,回首二十多年來的從教歷程,我的感覺是幸福、快樂的。美國學者諾丁斯在《幸福與教育》中說過:“一個幸福的教師才能教出幸福的學生”。學生幸福了才會成長與進步,教師們可以從學生那裡獲得一種滿足、收穫一份感動、收藏一份純真。這種體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也是隻有教師才會擁有的一種財富。一名教師能得到學生的尊重、認可、熱愛、信任,不管在哪裡教書,自身價值能得到體現而被周圍認可,就是一種幸福。

  2022國家智慧教育雲平臺培訓心得體會14

  3月22日,我參加了統編教材網路培訓初中語文科目的培訓,觀看了影片。經過這次培訓,我對教學方法與技能,以及所使用的教材都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透過培訓讓我受益匪淺,它使我的教育教學理念得以進一步更新,對於自己今後的教學工作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一、認真聽課

  聽了專家們的報告,更是被專家們獨到的教育理論所吸引。“書到用時方恨少”聆聽了以後,自己的思想真可謂是豁然開朗,許多困擾了自己很長一段時間的教育教學問題也得到了迎刃而解。他們所講的東西對我來講,我的感觸非常大,“紙上得來終覺淺”,在以後的工作實踐中,我要更加重視人文思想的滲透,使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更加完美。除此之外,老師們講到同樣的文字,時代不同,人文思想也會有所變化,對於文字不能只停留在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的層面上,這一點是要注意的。透過培訓學習,我明白了人文思想是現代教育中最重要的思想。因此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充分挖掘文字。所學的專業課程,使自己的理論功底更紮實了。

  二、認真感悟

  本次培訓,用這樣的一句詩來描述再恰當不過了,那就是“天光雲影共徘徊,”有的說學生課堂學習不能只流於形式,要注意效果。有的說對於出現這種現象,教師首先要對學生充分肯定,然後再慢慢引導學生,這樣不會傷學生的自尊心,也體現了人文關懷。也有的指出這種現象是時常發生的,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發揮小組合作學習功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大家各抒己見,我也談了自己的看法,這樣的互動使我所得到的感悟是深刻的,因此,所帶來的進步是任何催化劑都無法做到的。所以我要說,沒有互動,就不可能產生智慧的火花,更不能拓寬我的視野,更不可能提高我的專業技能。因為交流我充實了自己;因為互動,我獲得了進步相信。透過學習,我將把自己的感悟應用於實踐,到那時,自己的工作將是更加得心應手了。

  三、努力提升

  認真地完成各項學習任務,不僅撰寫教學日誌,而且還不斷加強自身業務學習。透過學習和反思,我認識到未來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師,而不再是“教書匠”。教師要想從“教書匠”轉為科研型教師,首先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給自己不斷充電,消除職業倦怠。由於我們從事的教育事業,面對的是一群對知識充滿渴求的孩子,將他們教育好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大家都知道要想給學生一碗水你必須有一桶水。

  學習是為了武裝自己,運用於實踐。在參加培訓的同時,我深入思考,積極實踐。同時教師要成為研究者,還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總結,不斷地反思,及時將自己的經驗寫成論文。既不能脫離教學實際又要為解決教學中的問題而進行的研究,即不是在課本上進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學活動中的探究。

  總之,這次培訓是一次對教師專業成長極有意義的培訓,帶給我最深的體會就是教學不僅是一門複雜的學問,同時又是一門高超的藝術,需要我們不斷去研究,不斷地去反思,不斷地去提高。我將努力將所學化入我的平時教育教學工作中去,並從專家以及學友們精彩的觀點中汲取更多有益的營養,不斷加強自身理論及業務學習,不斷透過教育教學實踐提升個人的理論和實踐水平,為我校教育貢獻更多的力量。

  2022國家智慧教育雲平臺培訓心得體會15

  在此次網路教育培訓過程中,我認真觀看了各個專家的影片錄象,學習了各位老師的優秀教學方法,我受益匪淺。透過這次學習,解決了我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很多疑難問題,使自己在師德修養、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尤其在駕馭課堂、把握教材、交流溝通、教學設計、班級管理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更新了教育理論,豐富了教學經驗,為今後從事語文教學工作,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下面我就談一下這次學習的收穫和體會。

  一、提高自我的思想認識。

  透過此次學習,我清楚地知道了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所提出的要求。我們要以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我們從事的教育工作,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不斷地總結自己的得失,提高認識,不斷學習,才能適應教育發展對我們教師的要求。網路研修,好處多多。可以說網頁學習的即時性,有利於我自主安排學習,減少了工作與學習的矛盾。可以說網頁學習的快捷性,有助於我提高學習和實踐應用的效率。可以說網頁學習的互動性,有助於我和眾多教師及時學習和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二、理論聯絡實際,學以致用。

  學習的過程是一次知識積累與運用、創造的過程,因此要會學、善用。我每次聽專家講座和觀看課堂實錄後,總要有一個思考,即如何將這些優秀的、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及典型的案例帶進自己的課堂,有針對性的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縮短同發達地區學校教學上的差距。透過實踐對理論、經驗的檢驗,尋找這些方式方法上的不同點、相同點與銜接點,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方法,提升自身的課堂教學藝術。開闊學生的視野,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啟用學生的思維。

  三、提高自身素質,學會終身學習。

  在教學實踐中,將學習與實際教學結合起來,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在豐富自身專業知識的同時,廣泛涉獵各種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從而更好地適應學生對知識的需要。做反思型教師,養成反思習慣,反思自己的活動過程,分析自己的教學行為、決策以及所產生的結果的過程,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在這次網路培訓的學習過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自己知道得太少。學習應該成為一個人的一生目標。人應該是活到老學到老。越是這樣就越有一種急迫感,一種壓力,驅使自己更加自覺地學習。

  2022國家智慧教育雲平臺培訓心得體會16

  8月29日,鄭媚主任就智慧校園、智慧課堂教育方面進行了培訓。透過學習,讓我受益匪淺,認識到資訊化的普及已經掀起人類歷史上第四次工業革命,任何事物脫離資訊,都變得滯後。在教育領域,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已迫在眉睫。教育資訊化如何做,如何去迎接資訊化時代的各種挑戰,如何改造我們的教育、改造我們的課堂?智慧校園應運而生了,讓我們這些在一線上懵懂、困惑、不知所措的教師們,提供一個可以參考的標準。在智慧校園的教育模型下,學生將認同學習內容,主動、個性化、儘可能以探究方式學習,最終培養智慧的人。所以學習“智慧校園”教育勢在必行。

  1、要轉變觀念。“智慧課堂”實施,需要教師們要究、多思考、轉變自己的觀念、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同時也要關注當今社會發生的種種與教學相關的事件,把課本知識還原於生活,這樣的工作量很大,需要教師們不斷地學習,而且備課的工作量加大,如教師們沒有強大的觀念支援,是很難實施的。

  2、智慧課堂非常重要。新的課程理念認為,課堂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學習的過程,它是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是不可重複的激情與智慧綜合生成的過程。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課堂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課堂教學所呈現出來的前所未有的艱鉅性、複雜性,以及教學活動自身的特異性、多變性和不確定性,都對教師洞悉複雜局面、應對複雜挑戰的智慧品質和智慧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應是透過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共同發展的課堂。它既注重了知識的生成過程,又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能力的培養,智慧課堂可以提升實現過程和能力培養的智慧水平。

  3、要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要提倡數學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和靈活性。知識的獲取,無非三種方式:一是教師講授,二是學生看書學會,三是小組合作探究。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採取不同的學習方式。但是無論哪種情況的孩子,都儘可能透過探究方式獲得新知,做不了的嘗試讀懂,實在不行就聽講。並讓其在各個環節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指導和幫助。智慧課堂能讓每個環節佈置完任務,給學生提供三種可供選擇的影片,有引導看書自學的,有講授式的,有小組探究的。學生可以選反選擇適合自己的,也可以隨意的暫停或是重複看。教師真正實現主導作用,完全發揮學生自主探究的主體作用。學生自主探索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才是困擾自己的最關鍵的問題,教師再進行個性化、針對性的輔導,學生帶著問題去聽課,效果好。先學後教,翻轉課堂;以學定教,事半功倍,效率格外高。

  總之,智慧課堂不是隻關注學生的知識、技能、分數,而是更關注學生的未知世界,學生生命的智慧。智慧課堂教育是一種最直接的、幫助學生建立完整體系的`教育方式,其教育宗旨在於引導學生髮現自己的智慧,協助學生髮展自己的智慧,指導學生應用自己的智慧,培養學生創造自己的智慧。

  2022國家智慧教育雲平臺培訓心得體會17

  曾軍良教授是北京實驗學校的校長,中學物理特級教師,有25年的一線教育教學經驗,是一位對教育有深入研究和切身體會的教育學者。曾軍良教授的著作《愛與智慧的教育》共計22萬9千字,分為理念篇、教育篇、教學篇、管理篇、探索篇、附錄、後記7個部分。

  在多年的一線教育生涯中,我們都希望將學生們打造成有知識、有涵養、有能力的人才,但總有學生不會按照我們所設定的軌道去走,無論是後進生還是特立獨行的學生,如何面對他們,如何正確地引導他們,是每一位教師的畢生課題。以愛的智慧撫慰學生的心靈,是曾軍良教授給予我們的第一個提示。

  我是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數學是一門培養思維的學科,教會學生數學基礎知識、計算技巧、解題技巧都不是數學教育的最終目的,培養數學思維才是。在班級教學過程中,有為數不少的學生表現出“不開竅”,例題能做對,課堂反應也不錯,但例題稍微變化一下就不會解了,這說明他們只是將數學知識、規律、定理背誦記憶了,並未真正理解。初時他們與那些真正理解了數學內涵的學生沒有太大的差距,隨著年級的上升,開放性試題越來越考驗對數學知識的綜合掌握,學生之間的差距也就越來越明顯。

  面對這種情況,作為教師要在班級中營造一種平等、和諧、友愛的環境氛圍,讓學生都能夠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和關懷;寬容善待學生的不足,幫助學生找到落後的原因,習慣的問題就從習慣入手,思路方法的問題就從思維訓練入手,習慣和思維都不是一天兩天能養成的,教師的耐心、積極引導是重要的推動力量。教師要多多對學生進行誇獎和鼓勵,在良性的暗示下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只有自信心旺盛的情況下學生的潛力才能夠儘可能挖掘出來。“你能行!”是教師培養學生自信心的重要工具,在這一方面我們千萬不能吝嗇好話。

  曾軍良教授在書中說:“沒有愛與智慧,就沒有教育。”在教育領域中,愛是永恆的主題。教師對學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家長對孩子沒有愛,也就沒有家庭教育,孩子對父母沒有愛,教育是失敗的。國家開放二孩政策推行時間還比較短,目前大多數城市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最多也不過兩個孩子,農村家庭中有幾個孩子的也很少。可以說,孩子數量的減少意味著每一個孩子都承擔著父母深切的關愛和希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大多數父母的現狀。

  但反過來,孩子在面對父母的愛時是怎樣的感受?他們弄懂這些愛了嗎?他們對父母的愛是否有正確、良好回饋?這些都是引起教育界及社會各階層深思的話題。培養小學生懂得愛,應當是全體一線教師們共同努力的方向。小學生是一個生理年齡、心理年齡都比較小的群體,他們需要從家長付出愛的基礎上去學會愛,需要從家長和教師付出關愛的方式上去學會正確地回饋愛,如果家長和教師給予關愛的方式不正確,他們要怎麼懂得愛呢。

  在日常與家長的交流中我發現,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耐心不足,尤其體現在作業輔導上面,參與課後作業的家長時不時就被孩子氣得跳腳,不參與課後作業的家長只會盯著孩子“快去寫作業!”,這兩種方式都不是正確的。

  數學是一門培養思維的課程,學生不懂題目、解不出正確答案的原因是沒有弄懂思路,沒有正確的方法,家長要做的是幫孩子分析“不懂”的原因,這是正確付出關愛的方式,而不是拍桌子狂吼“你為什麼還不懂”。教師的教育工作需要家長的配合,我有的時候也會與家長交流一些正確的引導學生的方法,但有的孩子適用,有的則效果有限,這說明作為教師我們的經驗和智慧還是不足的。

  《愛與教育智慧》一書凝聚了曾軍良教授的智慧和心血,凝聚著他多年一線教育中總結出的激勵、喚醒經驗,“教育需要智慧之愛”發人深省。作為一名一線教師,自問對教育事業有專心,對學生有耐心,但這其中是否貫穿著智慧,卻難以自查自省,只能再接再厲。

  2022國家智慧教育雲平臺培訓心得體會18

  利用課餘時間,我讀完了《一節好課需要的教育智慧》這本書。該書透過案例,輔以分析、評點,介紹了讀懂學生的智慧,課堂生成的智慧及構建有效課堂的智慧,使我知道上一節好體育課需要的知識。掩卷長思:我不禁捫心自問,我有教育智慧嗎?我的教育智慧從哪兒來的?那一個個熟悉的案例,都在在提醒著我:教育的智慧來自於研究。遇到問題首先要想為什麼,再想怎麼辦。如果沒有找到問題的根由,盲目採取教育行為,最終效果是不會好的。

  上好一節好課,使學生聽得懂,記得住達到應有的課堂效果,要有一定的技巧。第一、教師要讀懂學生,在課堂上充分關注學生,抓住學生的疑問,進行有效的擴充套件;瞭解學生的真實想法,給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讓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第二、講課要把所講內容給交代清楚。教學中要有條理性,抓住關鍵,突出難點,面向全體,突破難點。新舊知識合理銜接、自然過渡,層次清楚。第三、教師應當具備課堂的應變能力。在遇到尷尬或難以回答時,教室要及時化解。如教師說錯話要及時轉掉,剛才老師說的話,對嗎?那麼,原話是怎樣的?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活躍了課堂氣氛,輕輕鬆鬆地解決問題,師生均得到了鍛鍊與提高。

  第四、凡事皆有度。一節課到底要實現怎樣的教學目標,達到怎樣的學習效果,讓學生獲得怎樣的進步和發展,教師應該做到心中清清楚楚。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其次,要嚴扣教材,發掘教材價值,然後,針對學生實際,瞭解學生的已知和已能,思考如何開發學生的未知;最後,進行整合,確定核心目標,分清目標主次。第五、教師教學不能循規蹈矩,應該多考慮一下學生的特點和需求,使教學多一些創意性和趣味性。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會增強,教學效率自然會提高。

  作為教師,一定要自己對自己負責任,把精力放在提高自身專業水平上,不斷挑戰自我,超越自我,多讀書,多研究,保持對教育的熱情和幹勁,這樣才會使自己的教育生命長青。

  2022國家智慧教育雲平臺培訓心得體會19

  假期,我仔細閱讀了《當代教育家教育智慧》一書。書中有大家熟悉的魏書生、李希貴、李鎮西、竇桂梅、楊瑞清等名師的智慧魏書生老師的智慧是教育工作者肩負的光榮與責任。老師就是給孩子提供服務,要給不同的孩子提供不同的服務,要以孩子為中心,讓孩子們人人有事做,讓班級事事有人做,沒有人沒事做,沒有事沒人做!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班級的平常學習生活中,幫助管理班級,班主任可以積極地下放權力給學生。自己則牢固樹立服務的觀念。李希貴的教育智慧是一種精神的享受,也是一次心靈的震撼,更重要的是他給我們的教育教學實踐帶來了更多的啟迪和思考。李鎮西構建和諧師生關係非常重要,他們不同的教育人生和共同的教育情懷,成為中國基礎教育的重要財富。讀此書感慨頗深,我的讀後感言是:一本好書如同一桌色香味俱佳的營養大餐,讓人食慾倍增,回味無窮。

  感悟之一:樹立理想。讀幾位教育家的故事,雖然他們的經歷不同,但他們對教育理想和信念的執著追求和忠誠實踐,都是令人佩服的。他們都想做最好的老師!關於做最好的老師,李鎮西有著獨特的解釋,他以為:“做最好的老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也是一種激情的行動;是對某種慾望的放棄,也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

  感悟之二:親近學生。魏書生老師認為他的長處是對學生的理解,站在學生的角度上思考問題。關於親近學生,李鎮西老師說得好:不是我愛學生,而是學生愛我。學生都是愛老師的,關鍵是老師能否感知學生的愛。要親近學生,要多和孩子們接觸。首先在感情上和孩子們融為一體,融為一體之後就基本上站在管理的制高點上了。孩子們從心底裡佩服你、接受你,這時可以說嬉笑怒罵皆文章,你不用去特意多講什麼東西。而且接觸孩子一定要帶著一顆童心,以一顆童心走進童心,這裡面就包含民主的內涵。不是那種表面上蹲下來說話,李老師強調:蹲下來說話,你的心沒有蹲下來,身子蹲下來那只是故作姿態而已。教育無痕,親近學生,讓學生和老師都感受到愛與被愛的力量,方能體現教育的力量。

  感悟之三:堅持積累。研究,就需要素材,需要有第一手實踐的事實與有關資料。素材、事實、資料都需要積累,而比較好的積累辦法之一就是寫日記。魏書生老師儘管工作繁忙,但這些年來,他一直堅持記日記。魏老師認為:寫日記還有利於研究自己、改變自己。很少有人寫日記讓自己狹隘、自私、消極、懶惰。神經正常的人,一般都在日記中勸自己、鼓勵自己,要寬厚、要助人、要積極、要勤奮。這發自內心的勸說和鼓勵,同來自外界的勸說和鼓勵相比,作用更大。經常這樣勸說自己,自己就能更冷靜、更清醒,更能寬厚助人、積極勤奮,更具科學頭腦。

  總而言之,《當代教育家教育智慧》給我以無數的收穫和啟發,他們嶄新的教育思想、豐富的教育理論和成功的教育教學實踐如清泉一般流淌在我的心中,滋潤著我的心田,讓我受益匪淺。

  2022國家智慧教育雲平臺培訓心得體會20

  此次的讀書任務大家都一樣,校長向我們推薦了張平主編的《教育的智慧》。從題目看,應該對自己的教學有幫助,因為曾經讀過另一本也是以“智慧”為題的書,是從教師的“專業”為出發點的,讀後覺得收益非淺。不過看著厚厚的頁碼,覺得看不完,於是選擇性地看了第一章,下面簡單地來說說對課堂教學智慧的實踐技巧這一節的體會。

  一、 充分預設,教師必需心中有生。

  有備而來,有備無患,不上無備好之課,這是處理好課堂教學的預設與生成的重要前提。許多成功的案例都表明,準備得好預設就好,生成也就好。所以備課時必須心中有學生,從學生出發,從學生現有的體驗水平、理想、情感、態度現狀出發,分析文字,制定多維目標,然後依據目標預設幾種有助於學生學習的思路,儘可能多的將學生在學習中可能出項的種種情況想清楚。

  二、 以理服人,教師順應課堂生成。

  音樂教師應善於捕捉課堂教學中生成和變動著的各種有價值的資訊,作為活的教學資源,努力創造條件去扶植它,栽培它,讓學生的智慧火花在輕輕一“點”間不斷迸發,盡顯其個性靈性在上面的`案例中,學生模仿跳舞是興致高所致老師如果生氣發火,必定會影響課堂氣氛,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透過鼓勵讚賞,最終使他們的個性得以張揚音樂潛能得以開發,也讓我們的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三、 讀懂學生,引領學生思維發展。

  教學與思維的關係極為密切,學生在學習中不僅要感知客觀事物,記憶學習材料,而且要透過思維去掌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在音樂課中,不善於運用思維就不能很好地掌握音樂基礎技能,理解表達歌曲情緒,創作音樂旋律。因為學習要求各種型別的四位活動參與,所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就更為重要 ,思維能力提高越快,學習也就越有效。

  四、 專業發展,提升自身知識尺度。

  我們都知道,音樂知識是為學習音樂服務的。在音樂教學中,不能隨意套用智育教學的模式。如果將藝術教學簡單地變成知識的記憶,不但美育的目的不能實現,而且還會加重學生的負擔。過分的強調音樂知識的熟記,忽視音樂實踐,那麼音樂審美將成為空談。音樂知識的講解、音樂技能的傳授和練習應避免偏重於語言、樂譜、動作等“非音樂聽覺體驗”方面。如果依靠單純的說教,是缺乏音樂美感的。我們要把音樂知識、音樂技能等內容融合在聽、唱、動等各個環節,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地掌握它、運用它,從而提高音樂能力。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的實施中,只要努力把握音樂的度,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少一些盲目的追風,偏離“音樂”的現象就會減少,使音樂課迴歸自身本色。

  2022國家智慧教育雲平臺培訓心得體會21

  “智慧課堂”的學習,讓我受益匪淺,觀當今社會的各個方面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充滿了機會與挑戰,而知識則是我們面對這一切的籌碼,學習“智慧課堂”勢在必行。

  一、抓住一切可利用的空閒時間來學習

  由於這次學習的主體都是教師,工作都很繁忙,能專門用於學習的時間是少之又少。於是我利用課餘時間,進行了學習。我個人認為:學習時間的長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提高學習效率,否則,可能利用一天的時間學習到的東西還沒有一個小時學到的東西多。學習就是要學習課程中的重點,抓住重點用心體會,思想上不要開小差。有時候一個問題可以分成幾個小問題來學習,每次根據時間的長短只學習其中的一到兩個小問題,不要貪多,貴在堅持。

  二、經常與各位優秀的教師進行交流

  我們組的教師在課餘閒聊的時間裡,轉移了話題,“智慧課堂”為我們的聊天提供一個有價值的話題,我們老師相互之間進行學習與交流,這樣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可以讓自己更好的掌握各種教學生的方法以及如何與學生更好的相處等。

  三、教師的角色定位

  教師在新課程中的角色應是:課程價值的思考者、學科專業的播種者、學生髮展的促進者、合作探究的協作者、資源保障的服務者、終身發展的示範者。相應的教師的專業生活方式則為:學習--研究--實踐--反思--合作。我們可透過在汲取學生時代的經驗的同時,透過在職培訓、自身的教學經驗與反思、與同事的日常交流、參與有組織的專業活動來促進我們自身的專業成長。

  總之,透過本次的學習使我感受到: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應是透過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共同發展的課堂。它既注重了知識的生成過程,又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與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對教材的處理、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評價的方式都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宗旨,這才是課改的最終目標。因此我想在今後的工作中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與敬業精神。工作中要不斷尋求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結合,使自己做一名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

  2022國家智慧教育雲平臺培訓心得體會22

  今天,有幸聆聽了學校教研室鄭媚主任的一場關於“構建智慧校園”的專題培訓活動,非常直觀的感受到了這種將資訊科技與教學過程緊密結合和高度融合的全新學習模式,感觸頗深。

  一方面,新的教學模式的確讓人眼前一亮,極大的衝擊了老師們的許多教學理念。透過主任播放的幾段小影片,老師們非常直觀的感受到了這種近乎一對一的數字化課堂教學模式的突出優點。比如說,當堂練習時,學生用5到10分鐘的時間完成教師佈置在平臺上的作業,教師透過軟體及時獲得全班作業情況,包括錯題內容、哪些學生答錯,它能夠做到“即時反饋,自主提升”,教師還可以透過“一對一”方式在網路上及時與學生交流,而學生也能透過電腦的反饋獲得自己的答題資訊,並及時反思進行糾錯,同時還能進行同類題的強化練習。這樣不僅有利於老師佈置分層作業,以減輕學生學習負擔,還極大的調動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有利於進一步激發了他們學習的熱情。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老師提出了一些不一樣的見解,比如ipod的用電問題,一般只能待電兩個半小時,這樣一天幾節課上下來能不能保證ipod的正常使用。另外,網路的相容性是不是能夠滿足現在的班級人數。當系統系統本身出現了問題時,老師們能不能及時解決等等。很顯然,這種教學手段的運用一旦在上課時出現操作故障,課堂往往很難進行下去,其可操作性將嚴重受到限制。同時,完全的數字化的形式代替了紙質教材,對學生的視力是否會帶來不好的影響也有待商榷。

  個人認為這種數字化課堂模式仍然是一種提高教與學效率的手段而已,不管是傳統教學還是數字化教學都不能把技術和手斷層面的東西看得太重,關鍵還是如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如何提高教學效率。我想只要用好了手中現有的技術條件,努力提高了教學效率都應該是值得肯定的。所以,這種一對一的數字化課堂模式的優勢絕不應該僅僅是在網路支援下提供學生人手一機的硬體條件和學習環境而已,更為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充分運用它的各種優勢去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當然,不管怎樣,這種新型的數字化課堂教學模式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是社會進步的象徵,作為新時代的老師我們必須嘗試著去接受“一對一數字化教學模式”。這種嘗試我想是值得的,隨著社會的不斷更新發展,這種模式必將不可避免的逐步改變師生教與學的理念,改變師生教與學的方式,因此這種新型教學模式更需要我們提前的去發現探索和學習。同時,如果我們暫時還不能用上這些先進的教學裝置,我們也要嘗試著更加充分利用網路上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引導學生進行更加主動化的個性學習,就算是在傳統課堂教學的形式的情況下,也要盡最大努力幫助學生實現個性化的學習,我想這才是我們未來教育的真諦。

  2022國家智慧教育雲平臺培訓心得體會23

  這假期我有幸讀了徐建平校長著的《釋放你的教育智慧》一書,感觸頗深。在書中,要求廣大教師要對自己的職業生命負責,要關注自己的職業生命質量,對自己職業生涯有一個規劃。他分別從“教師成長篇”“學生感受篇”“教育教學篇”“管理藝術篇”“影響輻射篇”這五個方面闡述了自己多年來對教育教學的一些感觸,是來自生動鮮活實踐的啟迪,是一種教育人的生活哲理,有好多例子是可以活學活用的。

  比如在書中,有這樣一個案例,在一次批改試卷時,老師發現王明和張強兩位學生答卷非常相似,他們的成績差異非常大,這顯然是一起作弊事件。作為教師,想必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的非常之多,我們的第一反應肯定是把他們的卷子單獨挑出來,把他們叫過來狠狠批評一頓,甚至再通知家長。可是,這位教師卻換了一種思維方式,用一些激勵性的語言,讓張強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寬容的心態包容了他的行為,保護了他的自尊心,喚醒了他的羞恥感,引發了他的求知慾,激發了他的內驅力。

  還有一個案例對我的感觸也很深。徐校長一次出差時,住賓館,得到的“非同尋常的待遇”,管他房間的那位服務員不但為了燒好了開水,準備好了滑鼠墊,還洗好了水果。作為服務員只要把衛生搞乾淨,東西擺放整齊就完成了任務。可是,她還提供了超值的服務,讓旅客享受了“賓至如歸”的感覺。這位服務員,雖然沒有多少知識文化,寫的字甚至還有錯別字。但是,從她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她是在用心做事的,從她的身上,也彰顯了企業的文化服務。這位服務員的工作態度和思維方式值得我們學習,作為教師都應該像她那樣,除了作為學科教師教好的課程外,還用心發現學生身上需要我們去關心、去幫助的事情,要仔細地捕捉學生內心深處需要去呵護、去引導的事。

  教育需要智慧,所以每一位教師都要追求做有智慧的教師。教育的智慧,就是要對人性有深刻的瞭解,要顧及他人的心理感受。智慧需要釋放,深藏著的智慧,就像地底下的寶藏,體現不出價值。釋放了智慧,才有能量,才有價值。一位優秀的教師,一位受學生歡迎的教師,一定是一位讓學生感受到的有智慧的老師。

  2022國家智慧教育雲平臺培訓心得體會24

  近期讀了李鎮西老師的《教育的智慧》一書,書封面上對李鎮西老師的評價語是“一位真誠的教育思想者,一位執著的教育實踐家”,其實在接觸這本書之前,就已經知道並接觸過關於李鎮西老師一些報道與介紹,知道他是一位深受孩子喜愛也深愛著孩子的老師,他長期擔任班主任與語文教師,在語文素質教育、青春期教育、班級民主管理、後進生轉化等方面進行富有成效的探索與實踐。他的關於“關注人性做真教育,幸福至上當好老師”的教育理念也深入人心。在本書中,李鎮西老師對他的教育思想作了進一步的解讀與詮釋。

  一、愛是教育的必要條件

  如在“愛,不是教育的一切”這一篇中,他談到因為多年前出版了《愛心與教育》一書,被貼了一個“愛心教育”的標籤,對此,他表示不認可,他的思想被誤讀為有了愛就有教育,他認為愛是教育的前提條件,但除了愛,還要有思想、智慧、技巧等。當老師需要愛心,這是都明白的事情,強調愛心是必要的,但還是有很多問題需要探討。愛是萬能的嗎?愛是否可以作為一種教育手段?愛心與懲罰可以相容嗎?老話題可以產生新討論。

  二、教育家首先是教書匠

  在“教育是藝術還是技術”一文中,李老師對“不做教書匠,爭做教育家”這句話作了剖析,這也比較困擾我的一個觀點,我們一面在提“不做教書匠”一面又在提“工匠精神”,兩個“匠”的意義是一樣的嗎?技術上升到一定層次可以是藝術,教育究竟是一門技術活兒還是一門藝術活兒。李老師鮮明大膽的提出,現在許多學校存在的普遍問題,不是“技術”過度,而是“藝術”氾濫,他認為在中國當下這一定的時期或一定的時代,我們更應強調的是“最缺的東西”,我們一些青年教師現在過多地推崇或者說太迷戀“教育藝術”,但凡是人人都能夠拿來就用的東西,絕不是藝術。教育家必須是教書匠,沒理由鄙薄教書匠。

  三、尊重每一個孩子的未來。

  李鎮西認為,學校創辦百年,顯然絕不只是培養了名人與所謂的成功人士,更多的是千千萬萬個普通學生。他們將來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同樣為國家貢獻著自己微博的力量,同樣是學校的教育成果,同樣是學校教育成功的標誌。尊重每一個孩子的未來,不管他是傑出者,還是普通人,只要善良正直勤勞,都是我們的驕傲。這一觀點顛覆了我們許多教育者固有的觀念。

  這本書分四個篇章,每一篇章又都有很多文章,其中既有深入獨到的理性思考,又有大量生動鮮活的實踐案例分析,還穿插著作者對自己閃爍著理想主義光輝的教育情懷的詩意表達,在本書,李鎮西提出對一些比較時髦的觀點做了自已的解讀,體現了一個知識分子的獨立性與批判精神,這是李老師思想越來越成熟的表現。

  2022國家智慧教育雲平臺培訓心得體會25

  昨天聽了宋君老師的關於“讀懂學生,在深度反思中追求有智慧的教育”之後,我獲益匪淺。作為一名新任教師,如何讀懂學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宋君老師首先提到,要以學生為本,讀懂學生使得有針對性和有效性。其中,宋老師提到了一句話,我深有體會。就是“孩子已經掌握的知識就沒有必要再重複了,孩子沒有掌握的知識需要仔細講解”。

  這次上公開課,我們組裡的老師們來聽我講課,我教授的課程是新版小學英語三年級的教材,這次要講的重點是五個動物詞彙和一個句型,我上課一直在重複這五個動物單詞,而且以齊讀齊練的形式比較多,下課之後,我的同事們很真誠的給我提出了建議,這樣齊讀齊練的形式不容易找出學生不會的地方,同樣學生已經學會的五個動物單詞就沒必要加強訓練了,學生不會的It’sa…這個句型是需要加強講解和練習的,而我卻忽視了這個問題,所以看起來很不錯。

  其實學生掌握知識的效果不好,也就是宋君老師提到的要以學生為本,讀懂學生才能是教學工作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我沒有讀懂學生,沒有真正理解學生學習當中有哪些是已經學會的,哪些是不會的,同時,作為老師應該把學生不會的地方深度講解,而我也沒有做到這一點,很不好,現在需要反思一下接下來一個多月的教學工作中,我需要有講有練,有重點,有難點,有易錯點分析。這樣才會有效率的講述課程。

  宋君老師提到了另外一個內容,一個案例就是小學生平時喜歡接話的同學比較多這也是我非常頭疼的一個地方。上課效果不好,總是控制不好課堂,許多都是上課因為瑣事導致的問題。但是這次上完公開課之後,第二堂課我安排的是活動課。內容是接龍游戲,以動物動作為傳遞的依據然後最後一名或者第一名同學知道答案快速說出來答案,比賽哪組時間最短就為獲勝小組。中間進行了兩輪遊戲,但是其中有一個第二排一直表現不錯的男生,突然來了一句,我不玩了。當時我的心情很複雜,一方面是震驚,覺得這個孩子一直表現積極很不錯為什麼會說出這樣的話,另一方面是覺得難過,一定是我在安排這個遊戲的中間有某些環節出了問題了。下課之後我單獨叫他談話,從談話中得知,他在抱怨我一直沒有獎勵過他。

  從開學以來,由於我教整個年級,為了培養三年級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我採取了一些獎勵形式,上課表現良好的、有進步的同學都有獎勵,遊戲環節搶答成功的也有獎勵。由於我工作疏忽,導致忽略了這個男生的需求,他上課一直表現很積極,因此我讓他當了英語早讀的領讀,但是我並沒有真的讀懂學生,我沒有在關鍵時刻給予他一定的鼓勵,所以導致這節活動課上課他有懈怠情緒。

  到了下午上學的時候,我單獨叫他出來談話,正式給他說明了原因道了歉,並且給予了一個貼畫作為他開學以來的獎勵,並且說明這個獎勵是需要你以後更加努力換來的,這個孩子又露出難得的笑容。所以,作為一名新任的教師,雖然我不是科班出身,沒有系統的學習過專業理論知識,但是宋君老師提出的這些內容是我真的需要深刻反思的,我的教學還很幼稚不成熟,我的育人就更不知道怎麼處理,看來我以後還是需要真的做一名有智慧的老師,做到認真讀懂學生,每個孩子都是真誠善良的,努力向上的,我會更加努力,在教學中不斷反思自我,反思課程,早日做一名有智慧的老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