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儒林外史每回概括(精選56回)

關於儒林外史每回概括

  一、儒林外史的作品主題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辛辣的筆觸對社會現狀和儒士命運進行批判揭露的諷刺小說。小說形象地刻畫了在科舉制度下,知識階層精神道德和文化教育腐朽糜爛的現狀。它透過人生百態揭示了士人功名利祿的觀念、官僚制度、人倫關係和整個社會風氣。作者從揭露科舉制度以及在這個制度奴役下計程車人醜惡的靈魂入手,進而諷刺了封建官吏的昏聵無能、地主豪紳的貪吝刻薄、附庸風雅的名士的虛偽卑劣,以及整個封建禮教制度的腐朽和人民靈魂的扭曲。吳敬梓的諷刺顯然給了封建社會有力的一擊,宣洩了大多數心有同感的讀書人對人性卑劣、社會黑暗的控訴。

  二、關於儒林外史每回概括(精選56回)

  《儒林外史》是一部描繪明清儒林士子平常生活的一部著作,是中國十八世紀前後江南士紳生活的風俗畫卷。下面小編為大家精心蒐集的關於儒林外史每回概括(精選56回),歡迎閱讀,希望你喜歡!

  關於儒林外史每回概括(1-28回)

  第一回 說楔子敷陳大義 借名流隱括全文

  王冕家境貧寒,善畫荷花。京官危素想見他,因不願結交官紳,又恐受害,遂遠走山東。後山東洪災,於是回鄉。奉養母親送了終,正值元未明軍起義,朱元璋取了天下,為避免入仕,歸隱會稽山。

  第二回 王孝廉村學識同科 周蒙師暮年登上第

  薛家集上的鄉紳商討春節期間舉辦龍燈會的事情期間提到要給孩子們請個教書先生。夏總甲推薦60餘歲的周進。宴請周進時清梅玖作陪,只是中了秀才的梅玖席間作弄周進,並說夢見好兆頭才中的秀才。

  王舉人避雨路過村墊,同樣輕視周進,也講了夢見與周進的學生荀政共同中了舉人,故弄玄虛。周進很受刺數。村人因此嘲笑稱呼荀玖為“荀進士”,以為是周進所為,而辭退了周進。

  後周進隨姐夫去省城做生意,路過貢院,受刺激過度,撞上牆去。本篇體現了文人相輕(學位高的看不起學位低的)、文人們故弄玄虛的現象。

  第三回 周學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戶行兇鬧捷報

  周進的姐夫等人可憐周進,湊錢替他捐了個監生,得以直接考舉人,考中,後來又考中進士,任廣東學道。遇范進考秀才,因可憐他而錄取。後又考中舉人。張鄉紳來結交,贈與銀子及房子。本篇體現了文人們皓首窮經追求仕途及趨炎附勢的變態心理。

  第四回 薦亡齋和尚契官司 打秋風鄉紳遭橫事

  范進的母親忽然得到闊綽的房子及家市,興奮過度而亡。范進服喪三年後,張靜齋與他一起去拜訪高要縣湯知縣,因朝廷下令禁止屠耕牛,不得食用牛肉。

  恰逢回民來送牛肉希望知縣不要嚴格執行禁食牛肉的規定,張靜齋把這看做“嚴格執法,以求升遷”的機會,使得知縣打死了送牛肉的人,引來了回民的圍攻。本篇體現了官紳張靜齋奪人田地、打秋風、透過陷害別人達到自己升官目的的陰險心計。

  第五回 王秀才議立偏房 嚴監生疾終正寢

  唐知縣處理完回民的案子,有倆人來告嚴責生,一個告嚴貢生搶奪別人的豬,-個是嚴責生強要別人的利錢,知縣下令拿人。嚴貢生畏罪而逃。

  他哥哥嚴監生替他料理官司,自己出錢賠償的賠償,打點的T點。二中夥斗的妻子王氏重病,妾巧語被扶為正房。在舉行婚慶的當天,王氏病亡。文章體現出了嚴責生的霸道、趙氏的心計和嚴監生的容嗇。

  第六回 鄉紳發病鬧船家 寡婦含冤控大伯

  嚴監生病故。趙氏同哥哥王德王仁商議如何傳送,嚴監生的大哥嚴責生科舉回來,卻不顧弟弟的死,不僅不安排喪事,反倒為了兒子的親事去了省城。

  趙氏的兒子後來又病亡,王德給嚴責生寫信讓其回來,商議立嗣的事。此時嚴責生在省城接親。因給吹打手的銀子太少,吹打手不原來,新娘因此不發轎。最後來了兩個人才勉強把新娘接回來。

  回來的路上,嚴貢生有假裝發病,故意留下雲片糕給船家吃,反汙船家吃了救人的藥,最後賴了船錢。回到家後,聲稱趙氏為妾,讓兒子及新娘搬到死去的大哥家的正方住,要霸佔房子。

  趙氏告狀,族長不敢管,知縣判決遵從趙氏的意見。嚴貢生不服,告到省裡,後又告到部裡。體現出嚴貢生的客嗇、霸道、無賴行徑。

  第七回 範學道視學報師恩 王員外立朝敦友誼

  范進去拜見恩師周進。因范進要去山東任學道,周進叮囑范進到山東後關注荀玖使其進學。其時荀玫已同王惠共同考中。兩人遇到了算命先生陳禮,併為王惠的前途算了一卦。

  荀現的母親病故,荀政及王惠想等殿試後在回家奔喪,因此想急瞞亡情,不成,只得回家。王惠同蘢政共同辦完喪事後,王惠獨自返回省城。體現了文人的虛偽及薄情。

  第八回 王觀察窮途逢世好 婁公子故里遇貧交

  王惠回省城後,正遇朝廷下令補南昌知府缺,於是上任。到南昌後,故意不肯接印,直到蓬太守送了銀子才正式就職。後來寧王反叛,攻下南昌,王惠降順。後寧王兵敗,王惠逃

  第九回 婁公子捐金贖朋友 劉守備冒姓打船家

  婁公子兩人回省城的路上,看到了為其家族看墳的僕人鄒吉甫的兒子鄒三,自言在附近住。婁氏公子於是進家看望。席中得知楊執中因替人管賬有虧空,被下了監獄。

  婁氏公子決定救人。回到家後,叫家僕晉爵帶銀子去縣裡講清,攝於婁府的家威,知縣放了楊執中。楊執中因不知道是誰救了他,徑自就回到了家中。

  多日後,婁氏公子想拜見楊執中到底何許人,去楊家找,但未找到。路上遇到劉守備的船冒名婁府逞兇,婁氏公子僅予說教後放行。幾日後再次拜訪,仍未見到。

  第十回 魯翰林憐才擇婿 蓬公孫富室招親

  婁氏公子二次仍未找到楊執中,返回途中遇到了魯編修。談到楊執中時,魯編修不以為然。幾日後,陳禮來訪。此時蘧公孫住在婁府,陳禮是為魯家的女兒提親。蘧老太爺來信讓婁氏公子酌情辦理。按魯編修的意思,蘧公孫入贅魯家。擇吉日,辦了婚事。

  第十一回 魯小姐制義難新郎 楊司訓相府薦賢上

  婚後,魯小姐才貌雙全,而蘧公孫的文采學識很一般,卻也無可奈何。鄒吉甫來到婁府,又談到了楊執中,決定再次去拜訪。見面後,相談甚歡。因蘧公孫學識太低,魯編修擔心他不能考學做官,想再娶一妾,以圖再生一子。

  引來老夫人的不滿。魯編修因此發病。此時,因見婁氏公子極好結交賢士,楊執中向婁氏二公子推薦了一個學識淵博的人,名叫權勿用。

  第十二回 名士大宴鶯脰腹溯 俠客虛設人頭會

  婁氏公子正要去拜訪權勿用時,新到任的魏老爺來訪。看到瑣事繁多,楊執中建議讓僕人帶書信去請。途中僕人瞭解到權勿用是個無所事事、不務正業的人。寫了兩封書信權勿用才來到婁府。

  並帶來一個俠客。婁公子另邀請了一些朋友陪同一起遊玩喝酒一連數日。俠客騙了婁公子500兩銀子後不知去向。而權勿用則在原籍有案底在身,被跟隨來的差役帶走。婁氏公子略感失望。魯編修被朝廷升了侍讀,卻高興而亡。

  第十三回 蘧駪夫求賢問業 馬純上仗義疏財

  蘧公孫遇到開辦幫人補習學問的課堂的馬純上,聽他大談升學的竅門,很受啟發。婁家的僕人宦成與蘧家的丫鬟雙紅私通,帶著原先王惠丟在蘧老太爺家的箱子跑了。

  蘧公孫告了官,而拿人的差役知道了那個箱子是叛官的贓物後,詐走了宦成身上的全部銀子,並以宦成的名義去詐蘧公孫要銀子,並假惺惺提要求給雙紅贖身。差人沒見到蘧公孫,找到了馬純上,馬純上極力要自己出銀子把事情壓下來。

  第十四回 蘧公孫書坊送良友 馬秀才山洞遇神仙

  經過討價還價,馬純上出了92兩銀子,並替蘧公孫寫了給雙紅贖身的文書,方把贓箱取回來。而差人則拿了其中的大部分銀子。宦成與雙紅遠去他鄉。事情理清後,馬純上去了杭州。到杭州後,一連幾日,四處遊玩,直到在丁家祠遇到了一位“仙人”,名叫洪憨仙。

  第十五回 葬神仙馬秀才送喪 思父母匡童生盡孝

  仙人瞭解到馬純上當前窘迫,有意賙濟。給了幾塊黑煤,馬純上帶回家中用火一煉即成了銀子。仙人又請有錢的胡公子出銀萬兩,用以準備煉丹的物料,說是四十九日後即可練出“銀母”,到時可點石成金。隨後,仙人卻“駕鶴西去”。

  他的僕人說出了原委,洪憨仙並非仙人,只是意在賙濟馬純上。協助辦完喪事後,馬純上在街上遇到一個拆字的少年匡迥,流落街頭,無錢回家。而家中的父親又病重,很是慘然。馬純上借與他十兩銀子,資助他回家盡孝,並一再叮囑要舉業進學。

  回家的船上,遇到鄭老爹(日後成了匡迥的丈人),講了一件事情——張氏兄弟因埋怨父親偏袒小兒子而打鬧。被父親告官後,老大老二上下使錢,並冒充父親的名義撤了訴。

  第十六回 大柳莊孝子事親 樂清縣賢宰愛士

  因匡超人的三叔要強佔他父親的宅子,一病不起,母親終日以淚洗面。匡超人回到家後,盡心盡力服侍父親,安慰三叔。並拿馬純上給的銀子做個小買賣,以補家用。

  村裡失了火,匡超人一家被迫搬到了租屋。一次知縣路過,見到匡超人辛勤讀書,很是賞識,自助銀兩命其去考試。結果連續考中,直至中了舉人。

  第十七回 匡秀才重遊舊地 趙醫生高踞詩壇

  匡超人進學之後,連續拜望了老師。不久,父親病逝。不知什麼原因,知縣被革職摘印,但百姓擁戴知縣,圍了省裡的官員。上面派人捉拿帶頭的人,連累了匡超人。匡超人到杭州避禍。結識了民間的賢士景蘭江及他的一幫朋友。這些人經常相聚作詩。

  第十八回 約詩會名士攜匡二 訪朋友書店會潘三

  匡超人寓居的文瀚樓主人讓他幫忙選編一些文章,馬純上當初兩個月才能完成的工作他只用了七天,也因此得到了一些酬勞(選金)。景蘭江帶匡超人透過胡縝的生日認識了一些新的文人朋友。

  他們一起舉行詩會,但有的人的文采著實一般。去省城舉行詩會的當天晚上,因醉酒而夜行,被巡夜的官員拿住。本篇體現了大財主的兒子胡三公主的吝嗇、文人的虛假才學及酒後的醜態。

  第十九回 匡超人幸得良朋 潘自業橫遭禍事

  匡超人見到了潘老爹的弟弟潘自業,他很爽快,頭腦靈活,專替人解決難題掙錢。有個大戶人家的丫頭逃跑,被官府拿住要送回原籍,被胡姓財主看中,願出二百兩銀子。潘三爺透過各種關係,疏通官府,假刻公章,把事辦成;

  施美卿想把弟媳賣與別人,卻誤把妻子送了出去,對方不退,施美卿告了官,但又沒賣弟媳手續,欲出些銀子了卻官司,潘三爺同樣把事辦成了;金東崖的兒子想考學,但沒有學問,想出銀五百兩找人替考。經過潘三爺仔細籌劃,由匡超人替考,並順利考中。

  匡超人也因此得到了二百兩銀子。因此買了房,並由潘三爺保媒,介紹鄭老爹的女兒成了親。匡大給弟弟來信,讓其去溫州應考,考中。同時,他的老師,樂清縣知縣被誣陷一事,核實釋放,並升官至給事中,給匡超人來信,邀請過去。潘三爺終於作案太多被拿下監。

  第二十回 匡超人高興長安道 牛布衣客死蕪湖關

  匡超人找到了老師,老師欣賞他的才學,要把外甥女嫁給他,他謊稱未婚,就成了親。一次回浙江辦事,順便到家看望,不想妻子因不習慣鄉間生活,病逝了。舊友景蘭江找到他,要他去看望在監獄的潘三哥,因他與潘三的案子有染,推脫說因是為朝廷效力不能去看望犯人。

  辦完事後,他回京的船上,遇到了牛布衣。並向他們吹噓自己的才學高超。牛布衣在蕪湖縣住在庵裡,不幸病亡。死前請老和尚給他料理喪事。和尚及眾鄰照辦不誤。體現了匡超人做官後,不顧結髮妻子之情、不念舊友情、好吹噓抬高自己的醜態。

  第二十一回 冒姓字小子求名 念親戚老夫臥病

  牛浦郎在庵裡讀書,認識了老和尚,趁老和尚不在時,偷看了牛布衣留下的個人詩集,因是同姓,就想冒名牛布衣,因此改名牛浦,字布衣,自刻了手章。卜老爹有個外甥女,母親已亡,父親常年在外經商,與牛老爹商議嫁與了牛浦郎。

  牛浦郎不善於經商,自接手爺爺的雜貨店後,日益虧空。牛老爹知悉後上火,病亡。親家卜老爹年歲已大,辦完了牛老爹的喪事後,隨之而亡。老和尚的弟子做了九門提督,差人接了老和尚去京,留下庵子讓牛浦照顧。

  第二十二回 認祖孫玉圃聯宗 愛交遊雪齋留客

  因為牛浦冒名牛布衣,董瑛慕名前來拜訪,為顯出氣勢,牛浦讓兩個丈舅一個端茶倒水,一個收拾衛生。接待完後,互相埋怨不懂禮數,惹得卜信卜成把牛浦從家裡趕了出去,自尋房住。牛浦無計可施,就想去投奔董瑛。在船上遇到了牛玉圃,因是同姓,虛張聲勢的牛玉圃認了牛浦為孫子。

  後來在半路上遇到了牛玉圃的結拜兄弟王義安,吃飯時王義安被人臭打一頓,側面反應了牛玉圃的人品。到杭州後,牛浦隨牛玉圃去拜訪萬雪齋,在池塘邊散步時,不小心掉進池塘,被牛玉圃數落上不得檯面。

  第二十三回 發陰私詩人被打 嘆老景寡婦尋夫

  牛玉圃去萬家時,道士向牛浦說了萬雪齋的底細。萬雪齋原是鹽商程家的管家,後來自己做生意發的家,因此最恨別人提起此事。牛浦向牛玉圃說如果在萬雪齋面前提起程明卿,就會要挾住萬雪齋而得到更大好處,不料引起萬雪齋的憤怒,將牛玉圃趕了出來。

  牛玉圃遷怒於牛浦,找到他暴打了一頓。牛浦恰好遇到黃姓船家,因為說與董知縣相好,得到了黃的敬重,並把四女兒嫁與了他。董知縣升任到京,他不知道牛布衣已死,更不知道牛浦是假冒的,他向馮琢庵說牛布衣在甘露庵,致使牛布衣的妻子找上門來。

  第二十四回 牛浦郎牽連多訟事 鮑文卿整理舊生涯

  牛奶奶不知道丈夫已死,以為是牛浦害死了她丈夫,才冒充的牛布衣,於是告了狀。但向知縣以為只是同名,不予審理,發回了原籍去審理。上司認為向知縣不務正業,欲參他,被戲子鮑文卿所救。鮑文卿回到南京,想找幾個人成立一個小戲班子。

  第二十五回 鮑文卿南京遇舊 倪廷璽安慶招親

  鮑文卿在街上游走,遇到一個修理樂器的老者。遂請到家中幫忙修理樂器。期間談到倪老爹做了二十多年的秀才,家貧如洗,五個兒子已經賣出去了四個。最後一個也是難以養活,與鮑文卿商議後,兩廂情願,過繼給鮑文卿,更名鮑廷璽。

  由此,鮑文卿帶著兒子四處開班演戲。一日在街上遇到原來的向知縣,已到本地升任知府,經知府介紹,將府上看門人王老爹的女兒許配給了鮑廷璽。

  第二十六回 向觀察升官哭友 鮑廷璽喪父娶妻

  鮑廷璽的妻子王太太難產而死。向知府升任福建道臺。鮑文卿因年歲太大,回到老家南京,到家後不久病重而死。戲班老師金次福來給鮑廷璽提親,鮑老太太叫歸姑爺打聽女方的底細,

  歸姑爺找到媒婆的丈夫沈天孚,沈天孚告訴他女方是一個潑辣的人,但有些積蓄,歸姑爺就請媒婆沈大腳說和此事。女方王太太虛榮心極強,媒婆極力誇大了鮑廷璽的身家情況,王太太同意了。

  第二十七回 王太太夫妻反目 倪廷珠兄弟相逢

  婚後,因鮑家有個婆婆,丈夫也並非舉人,也沒有字號店,這些事實都顯露出來,鮑太太脾氣大發,氣出病來。鮑老太太不堪忍受,在女兒及姑爺的建議下,把鮑文卿夫婦趕出了家門。鮑廷璽的大哥倪廷珠一直在撫院姬大人那裡做幕僚,來到南京時找到了鮑廷璽,給了些銀子,叫他買所房子。

  因馬上要去蘇州,叫兄弟過幾日去蘇州找他,再給些銀子做些生意。不料鮑廷璽到蘇州後得知大哥已經病亡。幸巧在來時的路上遇到了季葦簫,就去揚州找季公子。季公子此時是鮑老爹的孫女女婿。

  第二十八回 季葦蕭揚州入贅 蕭金鉉白下選書

  季葦簫此時正在娶二房親。各名士紛紛來賀。鮑廷璽到來後,因為還要回南京,季葦簫託他給朋友季恬逸帶封信。此時季恬逸在南京,身無分文。

  諸葛佑找他幫忙找一位選書先生,想共同刻書,以藉此成名。季恬逸找到了朋友蕭金鉉,但蕭金鉉的學問並不高。只是為了掙諸葛天申的銀子。三人找到一處僧庵做住所,開始安排刻書事宜。

  關於儒林外史每回概括(29-56回)

  第二十九回 諸葛佑僧寮遇友 杜慎卿江郡納姬

  恰遇僧官剛剛升任,要擺酒慶賀,眾多朋友紛來捧場。諸葛天申在路上看到了杜慎卿,帶朋友前去拜訪。因杜慎卿在考試時得過頭名,眾人都很仰慕。杜慎卿留下眾人吃了飯。杜慎卿沒有兒子,決意納妾。

  第三十回 愛少俊訪友神樂觀 逞風流高會莫愁湖

  季葦蕭同杜慎卿相談甚歡。杜慎卿談起缺少一位知己(應是暗指同性戀),季葦蕭有意戲弄他,告訴他在神樂道觀裡一個才貌俱全的人,杜慎卿信以為真,去了後才知道是開玩笑,要找的人是來霞士,二來霞士是一個黑醜胖壯的道士。

  杜慎卿同鮑廷璽商議,召集眾多戲子,要開莫愁湖湖亭大會,挑選色藝俱全的人。最後選出了前三名,分別是,鄭魁官,葛來官,王留哥。

  第三十一回 天長縣同訪豪傑 賜書樓大醉高朋

  透過召開的戲子大會,鮑廷塵看到了杜慎即的慷慨大方,就想借些銀子重新建立一個對班。但杜慎卿向他介紹了自己的堂弟社少卿,說他是一個更大方的人,只要提認識杜老太爺,並高抬他,就可以向他借出銀子。

  鮑廷璽去找杜少卿的路上,遇到了同去拜訪的韋四太爺。杜少卿果然更是慷慨,不僅好好菜招待客人,給門有抓藥治病,並且不畏權勢,不去攀附本縣知縣,還在自身無錢的情況下,當了自己新做的衣服給楊裁維死去的母親買棺材。

  第三十二回 杜少卿平居豪舉 婁煥文臨去遺言

  韋四太爺要回家,杜少卿送了一隻玉杯;因平日慷慨施捨,家裡沒有銀子使用,就叫管家王鬍子賣了一塊地,賣了一千多兩銀子。婁老伯的孫子要回去,杜少卿送了一百兩銀子;僕人黃大的房子倒晶了,杜少卿送了五十兩修繕銀子;

  臧三爺收了別人三百兩銀子,替人買秀才不成,人家索要銀子,減三爺怕吃官司,找杜少卿來借了三百兩;張俊民的兒子想考學,因為是冒籍,杜少卿出了一百二十兩銀子昔他流通關係;知縣王老爺丟了官,沒處住,雖然從未來往,仍然騰出一間屋子讓他搬進來住;

  鮑廷璽見別人都能借到銀子,終於開了口,說是要組建戲班子,也借到了一百兩。婁老伯的病越來越重,回家前,叮囑杜少卿要學會持家,出借銀子要分人分事,有的人是來騙銀子的,並不會心懷感數。杜少卿依舊大方如故。又賣了一塊地。

  第三十三回 杜少卿夫婦遊山 遲衡山朋友議禮

  杜少卵搬去了南京。眾朋友紛紛前來拜訪,杜少卿也回拜。杜老太爺的門生李大人要舉薦杜少卿做官,杜少卿自知無才,又不願受官場的束縛,裝病不去。遲衡山同杜少卿商裡為吳泰伯(周太王的兒子)建一座祠堂,以便傳承傳統禮樂,並向眾朋友募集資金。

  第三十四回 議禮樂名流訪友 備弓旌天子招賢

  薛鄉紳宴請眾朋友,包括遲衡山、馬純上、蓮先夫、蕭柏泉、季葦蕭、餘和聲等人,杜少卿推病不去。期間高老先生大談杜少卿沒有做官的本事,將歷代積累下的家產都軍霍空了。

  遲衡山同杜少卿去拜訪莊紹光,商議建祠堂的事。莊紹光受徐巡撫舉薦,要進京赴任。在客店遇到押解銀的孫守備。同行。孫守備的馬隊遇到了響馬,被孫守備的朋友蕭昊軒用彈弓擊退。

  第三十五回 聖天子求賢問道 莊徵君辭爵還家

  莊紹光應詔覲見皇帝。皇上大為讚賞他的才學,但是他不諸官場事故,得罪了太保,當皇帝要重用他時,太保說不適宜用沒有透過正規渠道進學的人。於是皇上賜了銀兩及元武湖,允許他回鄉著書立說。

  莊紹光回鄉的路上,借宿到老農家,不幸老農夫婦雙亡,莊紹光花費銀子安葬了。回家中途及到家後,各路官僚、鄉細因為他被皇上召見,紛紛前來拜見,莊紹光不堪其擾。搬到了皇上賜予的'元武湖上。

  盧信侯隨即到胡上來訪,因為盧信奐收藏了禁書,被官府追來捉拿。盧信侯自首,一個月後,被莊紹光疏通關係救了出來。遲衡山、杜少卿來找他商議需找一個賢士主祭泰伯祠堂。

  第三十六回 常熟縣真儒降生 泰伯祠名賢主祭

  常熟有個虞搏士五十多歲才中進士,為人極其忠厚,做了一系列善舉:受朋友之託,到南京國子監後即履行諾言,給予武書以關照;儲信和伊昭勸虞搏士在春天時舉行生日,以便收些禮金用來春遊,被拒絕;

  虞搏士的舊鄰湯相公來找他,告訴他因缺錢用,把虞搏士讓他住的房子拆賣了,虞搏士不但沒有生氣,還另給了銀子讓他再去租房住應天府送來一個犯了賭博罪的監生,虞搏士不但不治他的罪,反而與他同吃同住,過了幾日就放回了家。因此,虞搏士被迭為泰伯祠堂大典的主祭。

  第三十七回 祭先聖南京修禮 送孝子西蜀尋親

  虞搏士帶領眾人舉行隆重的祭祀大典,鄉人圍觀。禮畢,蓬公孫見到了張鐵臂,原來就是張俊民,從遊俠變成了醫生,張俊民見劣跡顯露,辭別而去。武書給杜少卿又講了兩個虞博士的善舉。

  一個是虞搏士監考時,發現了考生挾帶小抄,虞搏士不但不查,還替他隱瞞,十兩銀子,並給西安的朋友修書一封請於協助,茲助他去四川繼續尋找父親。

  第三十八回 郭孝子深山遇虎 甘露僧狹路逢仇

  郭孝子找到尤知縣,住了幾日,臨走前,尤知縣贈與盤纏,並修書封,命其到成都後可找好友蕭昊軒茲助。郭孝子路風餐露宿,途中遇到劫道的木耐,勸說他歸了正,並收為弟子,傳授武藝,贈與銀兩,令其做個小買賣。到了成都後找到了父親,已在庵裡出家。

  但未料到收親堅決不予承認。郭孝子在附近住了下來,每日做工給父親送飯。郭孝子在西安時增在海月禪林裡住過,此時老和尚要去訪問峨眉山,順便看看郭孝子。路上遇到了劫道的趙大,因趙大以前被老和尚趕出過山門,懷恨在心,要害老和尚。一個賣的老婦人指了一條生路,讓他去找附近的一個少年。

  第三十九回 蕭雲仙救難明月嶺 平少保奏凱青楓城

  能救老和尚的這個少年是蕭昊軒之子蕭雲仙,他跟隨老和尚返回庵裡,用彈弓射傷了趙大,揹著老和尚逃出來。途中遇到了郭孝子,郭孝子的父親已經病逝,郭孝子要被父親的骨骸回到湖廣安葬。正直番兵奪了青楓城,京裡派平少保剿恢番兵。

  蕭昊軒叫兒子蕭雲仙去投軍,以博取功名。投軍的路上遇到了也要去投軍的木耐,遂收了木耐同行。平少保命令蕭雲仙打頭陣攻城,大軍墊後,蕭雲仙用計潛進城去,配合大軍裡應外合,拿下了青楓城。

  第四十回 蕭雲仙廣武山賞雪 沈瓊枝利涉橋賣文

  蕭雲仙留在青楓城休整被破壞的城池,開墾荒地,安撫百姓,興修水利,又請教書先生給幼童教授知識。城也修好後,蕭雲仙向朝廷上報所花費用。但朝廷說有虛報,讓蕭雲仙自行承擔七千兩。

  後來四川知府調走,新任知府提升蕭雲仙為守備,去南京任職。船上遇到了曾在青楓城教書的沈大年,正要把女兒沈瓊枝送到揚州嫁與宋為富未料到宋為富是納妾,沈大年告狀,由於宋家暗中疏通,沈大年被押解回常州,女兒私自逃到了南京。

  第四十一回 莊濯江話舊秦淮河 沈瓊枝押解江都縣

  武書與杜少卿在南京城禺到了莊翟江等人,莊灌江與杜少卿的父親是舊相識,但卻是莊紹光的族親侄子。幾個人相互拜訪,遊玩作詩。看到了沈瓊枝的招牌後,前去認識。引來沈瓊枝到杜少卿家的回訪。此時,江都縣差役來捉拿沈瓊枝。沈只得隨他們回去。回去的船上,遇到李老四帶著兩個妓女投奔湯老六。

  第四十二回 公子妓院說科場 家人苗疆報資訊

  李老四將兩個妓女領到湯六姥爺處,湯老六欣喜異常。湯鎮臺的兩個兒子要來南京趕考,路過這裡,堂弟兄湯老六接待。席間,兩個公子大談考場上的程式、排場。考完後,兩個公子請戲班演戲,又找戲子飲酒作樂。湯二公子因與人爭執,被脫光衣服關了起來。二十文件天后揭榜,均為考中。

  第四十三回 野羊塘將軍大戰 歌舞地酋長劫營

  苗民造反,湯鎮臺給兩個兒子來信,囑其儘快回家,協助平叛。在貴州,湯鎮臺按上級指示,出兵打敗苗兵。但苗民首領別莊燕及降將馮君瑞脫逃,上司不看捷報,只關注苗首下落。

  減四打探到別性燕要來城中夏仇的計劃,湯鎮臺設計拿下了別莊燕及馮君瑞。雷太守上奏朝廷時使壞,湯總鎮反被降三級,卸任回家。

  第四十四回 湯總鎮成功歸故鄉 餘明經把酒問葬事

  湯鎮臺回到家後,見到侄子湯老六不成氣候的樣子,十分生氣,又看到兩個兒子的學識太差,就想青教書先生。蕭柏泉介紹了餘有達,但因大公子湯由的傲慢無禮,餘有達拒絕應聘。

  餘有達的父親已過世多年,他與弟弟餘有重因找不到好地,一直未葬。餘有達去南京看望朋友,在與杜少卿談論風水之事時,遲衡山勸解不可過於相信風水,還舉出施御史家的例子來證明風水不可信。

  第四十五回 敦友誼代兄受過 講堪輿回家葬親

  身在南京的餘有達接到了在家的弟弟的來信,令其暫時不要回家。原來,餘有達在無為州曾收人錢財,幫助打了一一樁人命官司,但用的是弟弟餘持的名字。現在案發,差設去捉拿餘持。餘持以沒有到過無為州為由,幫哥哥反覆應付差役。

  三番五次,打發了差設後,有人請餘有達的堂弟餘敷及餘殷幫忙看風水,並請餘有達及餘有重作陪徐戴及餘殷高談闊論,餘有達並不以為然。但哥兩個還是去找了張雲峰幫忙擇地及擇日期安葬了已過世多年的父母。

  第四十六回 三山門賢人餞別 五河縣勢利燻心

  餘有達無事可做,就去南京拜訪杜少卿,在杜家又遇到遲衡山、莊紹光、虞搏士、武書等人,時值重陽,登高飲酒作詩作樂。餘有重來信讓大哥餘有達回去,說是虞華軒要請餘有達教子讀書。因鄉紳彭老四、方老六等依仗錢勢,放高利貨,府裡派季葦簫下來查問。

  唐二棒槌認準不可能是季葦簫,他以為要是真的來了,應該先去拜訪彭老四、方老六等,而不是先來拜訪虞華軒。事後證明確是季葦簫,顯出唐二棒槌等人趨炎附勢的勢利眼心態。

  第四十七回 虞秀才重修元武閣 方鹽商大鬧節孝祠

  成老爹來找虞華軒,說鄉下有分田地,因方家作威作福,不想賣給方家,虞華軒答應要買。並要留下成老爹吃飯,成老爹說有很多事要辦,並說後日方家要請他吃飯。虞華軒打聽到成老爹在說大話,替方家做了一張假請帖送給了成老爹,戲弄了成老爹一回。

  縣裡的節孝祠建好後,方家、彭家、餘家、虞家都要送故去的女性老人的牌位到祠裡。因方、彭兩家勢大,四里五鄉的人都跟在方鼓兩家的隊伍後面隨隊而行,包括虞、餘兩家的本家親屬。

  而虞、餘兩家送牌位的只有寥寥幾個人,冷冷清清。方彭兩家在祠裡大擺鏈席時,虞、餘兩家湊成一桌將就吃了點酒食。

  第四十八回 餘有達被選了徽州府學教導,到任後,六十多歲的老秀才王玉輝來拜。交談中得知,王玉輝一直在著書立說,因而家貧如洗。王玉輝的三女婿病逝後,女兒也要殉夫,公公婆婆、母親都苦勸,只有王玉輝贊成這麼做,說是可以成全美名,又能做個縣裡的楷模。果然三女兒絕食而亡。縣裡舉行了隆重的祭祀典禮。葬了女兒後,王玉輝不耐煩老妻的整日哀愁,要去南京散心,餘有達給他寫信去找杜少卿、莊紹光等人。到了南京後,要找的幾個人都不在,卻遇到了老朋友的侄子鄧質夫。他來南京幫東家賣鹽。兩人一起去看了南京的泰伯祠,不勝嘆息虞博士在南京時的崇文風氣,一個月後,王玉輝把餘有達寫的書信交給鄧質夫,讓他轉交杜少卿等人,自己返回了徽州。

  第四十九回 萬里自稱被保舉為中書,萬中書來訪高翰林時,高翰林邀請武書作陪。高翰林看不起當時的遲衡山、莊紹光、馬純上等所謂名人,因為他們一直是秀才,不能考中舉人。也看不起那些非透過正規科舉渠道而靠保舉取得職銜的人。因萬中書補缺後就與高翰林的親家秦中書是同衙,秦中書因此要在家中請他吃飯。席間,不知何事,萬中書被方知縣帶領差役鎖走。而席間的幾位所謂朋友卻無動於衷。

  第五十回 鳳老四提醒幾位朋友應去探尋捉走萬中書的原因,管家去打探,但未搞清。鳳老四自己去打探才搞清楚。原來是台州一名總兵被參,萬中書受了牽連。但公文上說萬里是秀才。在鳳老四的追問下,萬里才承認自己是秀才,借中書之名騙取錢財。本來官司不大,但若牽涉到假冒官職則事態嚴重。鳳老四一心救人,叫秦中書活動施御史等人保舉一個真的中書官銜,如此在把萬中書押解回台州後,再打官司就無大礙。

  第五十一回 鳳老四同府差押著萬中書回臺州。途中同船的有一名年少的絲客,受妓女的誘惑,被偷去二百兩銀子。鳳老四教把船搖回去,找到了妓女,騙到了這條小船上來。剝了她的衣服,叫絲客帶著衣服去找她的丈夫把銀子要了回來。到台州後,鳳老四叮囑萬中書在受審時,把責任都推到自己的身上來,萬中書招辦。大堂給鳳老四用刑時,身懷武藝的鳳老四接連崩斷了三幅夾板而不招認。知府將情況上報。當時,案首苗總兵已經死在獄中,且牽連不大,就釋放了萬中書及鳳老四。

  第五十二回 鳳老四到南京找朋友陳正公。陳正公借過他的銀子。鳳老四想把銀子要回來做盤纏回家。到杭州時遇到了秦二侉子與胡尚書的八公子胡八亂子。逗留了幾日。在胡八亂子家吃飯時,眾人見胡八亂子腳功厲害,一腳踢斷了馬腿,就叢恿胡八亂子踢鳳老四一腳看看,結果胡八亂子的腳趾頭幾乎折斷。此時,陳正公與好友毛二胡子在南京販絲。毛二胡子接連介紹了兩筆放貸的生意給陳正公,收穫頗豐,陳正公非常高興。後來因毛二胡子自己要盤一家典當行,銀子不夠,陳正公主動借與他一千兩。待陳正公找到那家典當行時,毛二胡子已將店面轉與他人。這時,鳳老爹來找陳正公,並答應幫他要回銀子。他們找到毛二胡子家,鳳老四徒手掀翻了他半間屋子,毛二胡子無奈,只得連本帶利清還了欠銀。

  第五十三回 聘娘長相嬌媚,喜好結交名貴。她舅舅給她介紹國公府裡徐九公子的姑表兄陳四老爺認識。見面的前一日,陳木南與徐九公子閒談,表達了妓女地位戲子的地位高的看法。陳木南來到來賓樓,聘娘很高興,叫他與正在和她下棋的師父下了十幾盤棋,晚上同宿一處。陳木南說日後若得官做,定替她贖身。

  第五十四回 陳木南從聘娘處出來,來向表弟借銀子。此時,徐三公子要去福建上任,徐九公子同去。因此耽擱了兩日陳木南才借到銀子。他回到來賓樓時,聘娘正在生病,需人參、黃連等名貴藥材補著。陳木南的房東董老太勸他不要把銀子花在聘娘身上,陳木南不聽。果然,陳木南再無銀子可用時,聘娘就不再理他了。陳和甫的兒子也是個算命先生,為人混賬。整日與丈人吵架。在一次爭吵後一氣之下出了家。出家後還與同行測字先生丁言志為了鶯脰湖大會有無作詩的事大吵一回。丁言志拿著僅有的二兩多銀子也想會會聘娘,被聘娘奚落出來。虔婆疑心聘娘私收了花錢,向聘娘索要。二人爭執起來,聘娘受氣不過,在延壽庵出了家。

  第五十五回 老一輩的名士逐漸故去之後,社會上崇尚文學的風氣漸漸衰敗下來。雖然也有琴棋書畫的高手如荊元、王太、季遐年、蓋寬等後輩出現,但空有滿腹才學,卻不得重用。只能在田間舍頭艱難度日。

  第五十六回 萬曆四十三年,天下大旱,百姓聊窮。河南道監察御史單揚言上奏朝廷說,是因為民間有很多有才學之士,朝廷不委以用,有才無處施展,積聚的怨氣與天地合為一體,致使水旱成災。因此請求朝廷深入民間調查,對於確有才學的,不論生死,均賜予學位,以梳理氣息。朝廷採納,對於文中出現的賢人名士,根據才情大小,分別給予了不同學位。

  三、儒林外史讀後感(精選5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儒林外史讀後感(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儒林外史讀後感1

  《儒林外史》主要說了在舊時代時,各類人士對功名富貴的不同表現。描寫了一些深受八股科舉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當時不良的世俗風氣。

  在《儒林外史》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吝嗇鬼-嚴監生。他是一個膽小而有錢的人。他最令人深刻的那件事就是嚴監生疾終正寢。這件事充分表現嚴監生吝嗇,愛錢如命,我覺得這樣的人不值得我們去學習。相反,我們在生活中學會大方,如果不大方,下場就是和嚴監生一樣。而嚴監生的另外一件事--悼念亡妻中知道,嚴監生吝嗇到連給親人花一點錢都不肯,充分得體現出嚴監生愛錢如命。而《儒林外史》開篇詞中一個生於鄉村的王冕,因家裡沒錢,就去放牛。但他喜歡讀書,所以每天賺的錢都去買書看。最後功夫不負有心人,成了縣內的名人,許多人聘他做官,他都不接受,他逃到山中,過著隱居的生活。說明他討厭做官的昏晦的生活。

  《儒林外史》教會了我要大方,不能貪小便宜。

  儒林外史讀後感2

  《儒林外史》是一本長篇諷刺小說,主要寫了清朝的一些讀書人觀念是讀書只為了當官,心中只認為“書中自有黃金屋”,所以,只有極少的官是清官。

  《儒林外史》中,我最喜歡的是“王冕的故事”,“王冕的故事”主要寫了元朝末年,有一個人叫王冕,在諸暨縣鄉村居住;七歲時死了父親,他母親做些針線活,供給他到村學堂裡去讀書。王冕在隔壁人家放牛,每月給他幾錢銀子,還一邊放牛一邊讀書,在這樣的環境下,他12歲,就對天文、地理、經詩、瞭如指掌,無所不通。

  一天雨後,王冕來到湖邊,湖裡有十來枝荷花,花苞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王冕一看從此對畫畫感興趣了,初時畫得不好,畫到三個月之後,那荷花精神、顏色無一不像,就像是湖裡長的。路人見畫得好,也有拿錢來買的。王冕得了錢,買些好東西孝敬母親。

  長大後,朝廷讓王冕當官,王冕執意不去,躲在了深山。我覺得王冕清高孤傲,不同留和汙。有的古代把讀書當成敲門磚——“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圓如意,書中自有……”。為了財富,他們可以廢寢忘食地讀書,可以從黑髮考到白髮:八十歲才中了狀元的梁灝,花白鬍子的周進,考了幾十年一朝中榜;歡喜瘋了的范進……而王冕他不求名利,不為金錢,不為財富,這是一般人無法控制的。

  今天,我讀了——《儒林外史》這本書,使我深有感處。是的,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離不開書的!

  儒林外史讀後感3

  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這是《儒林外史》開頭的幾句。可以說,這也是整本書的靈魂所在。在五年級的語文課本中,有一篇課文《臨死前的嚴監生》選自《儒林外史》。教學中需要了解這篇課文的出處及相關的背景介紹,在給學生布置讀名著的任務時,我也隨之認真讀了讀。這次的讀書帶有教學任務去讀,在讀中的思考也是圍繞著教學中出現的相關細節。因為這節課在學校上語文研究課,對這部著作只是粗淺的瞭解。

  在假期中,完全以一種放鬆的心情再次品讀,感受頗深。對於這部清代封建小說,魯迅曾有過如此的評價。“如集諸碎錦,合為帖子,雖非巨幅,而時見珍異。”對於此,但卻也深有同感。“學而優則仕”,正是這句話害了一批又一批的讀書人。他們把讀書當成敲門磚——“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圓如意,書中自有美嬌娘……”。為了金錢,為了財富,他們可以廢寢忘食地讀書,可以從黑髮考到白髮蒼蒼:八十歲才中了狀元的梁灝,花白鬍子還是“小友”的周進,考了幾十年一朝中榜,歡喜瘋了的范進……儒林中為了功名利祿,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又何止這幾個?魯迅先生稱封建禮教為吃人的禮教,稱封建科舉制度為害人的制度。

  讀書,其實強調的是一個漫長的求知過程。王國維說得很好,讀書分為三個境界:一是立志,二是奮鬥,三是成功。而儒林中的那些一心只為功名者,第一步——立志,就走錯了。在我看來,讀書就是人在不斷汲取精神食糧的過程。其中最關鍵的在於吸收,然後再轉化為自身的力量。這與一日三餐的功效是一致的:吃飯,吸收營養,再促進自身生長。只可惜,儒林中的某些學子們只注重“食”,即數十年如一日地讀書,卻忽視了吸收。讀書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敲開榮華富貴之門的工具。一旦達到目的,這個工具也就毫無價值了。這些人,即使讀一輩子也不會有半點知識吸收轉化成自身力量。當然,“世人皆醉我獨醒,舉世渾濁我獨清”的人在儒林中也不是沒有。王冕就是其中的一個。他從小就因為家境貧寒而為鄰人放牛。在牛背上,他仍舊博覽群書,更自學成為了畫花卉的名筆。但王冕性情不同,不求官爵。能在功名面前,心如止水,不為所動,也只有王冕這些儒林中的鳳毛鱗角了。

  對於封建社會中科舉制度和官場的黑暗,儒林的墮落。作者感到非常的感嘆和痛心。但作者同時也感到了自己做為一個民間學士,勢單力薄的無奈。對此他不能抵抗,他只能選擇嘆息多餘激情澎湃的鬥爭。吳敬梓用他的一枝老筆寫盡了幾百年儒林人士的悲痛嘆息,寫盡了作者一個一輩子盼望期許的盛世儒林。作者希望他能激起,所有正直文人的內心共鳴,重尋儒林的那條正潔古路。吳敬梓的《儒林外史》的確堪稱經典。

  一卷《儒林外史》,道盡了百年士林的風雲雨雪,辛酸苦嘆。

  儒林外史讀後感4

  利用暑假的時間我去買了一本儒林外史來讀,以前我聽過這本書,是一本諷刺小說。書中描寫的是作者吳敬梓的所見所聞。反應了封建社會中人性被腐蝕的現象。

  書中我們最熟悉的人物,沒過嚴監生了。他在我們的課本中出現過他是一個膽小而有錢的人。他最令人深刻的那件事就是嚴監生在臨終前,還在看兩個竹心,反應出他的愛財如命的性格。不過,此人也有一點也令我十分反感,就是他追悼他妻子時,連一枝花也不肯買,更反應了他的視財如命的傢伙。

  小說在一開始就講王冕的故事,作者從這裡入手,是有很大的深意的。透過在後面的各位書生故事的閱讀,與王冕的一生對比就會顯示出作者的諷刺。這正好回應主題,諷刺封建社會。不過,王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他一生苦讀,幹成了許多事情。

  在文中,有以為考生用錢買來監生,那就是周進。他在生活中不好好學習,在外頭風流瀟灑,專門靠父親的地位來欺負別人。我最看不起這種人了,這本書中,也有不少這樣的人物,無非是為了諷刺社會。

  其實,從辛辣的諷刺中,我還讀到了欣慰的一點,就是已經有人開始意識到危害,並且想要革命去改變現狀,這是思想的昇華。

  儒林外史讀後感5

  這世上有很多人,每個人有不同的遭遇,不同的命運,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呢?是選擇,是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做出了不同的選擇,所以人生軌跡截然不同。

  黃公和趙爺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可一個子孫滿堂,是個庶民,另一個當了官,卻沒有家庭。他們一個選擇了工作,一個選擇了家庭,他們做出不同的選擇,導致了不同的結果。

  《儒林外史》裡還有一個故事,范進在三十幾年間,考了二十餘次,才考中舉人。設想一下,如果范進考不中,決定放棄,或者最後一次周學監選擇不親自看卷,又或者只看一遍范進的卷子,那范進可能永世不得中舉了。

  如果能回到過去,改變某一事件,歷史也就會發生改變,當時的改變就會影響到現在。有一部電影《海市蜃樓》,女主透過一次巧合,改變了幾十年前的一件事,救了一個小男孩,但當她第二天醒來,身邊的一切都改變了。

  不同的選擇導致不同的結果。有一次我們期末考試,歷史九十分以上就能免假期作業的手抄報。因為選錯一道2分的選擇題,我與90分失之交臂,不得不痛苦地去完成手抄報。

  中考高考是人生的岔路口,進入什麼樣的學校取決於我們的選擇,我們的努力會變成我們手裡的選擇利器,就是分數。深中還是深外,寶中還是紅嶺,這些選項要靠自己去爭取的。

  而選擇志願,也並不是學校越出名越好,而是要權衡利弊,作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弗羅斯特在《未選擇的路》中寫道,“兩條路分岔於黃色樹林裡,可惜我不能都踏上腳步,作為旅行者,我久久佇立,沿著一條路眺望,盡目力所及直到它在灌木叢中蜿蜒而去。”

  每一次選擇都可能會引起蝴蝶效應,一定要三思而後行。重點還是職高,大公司老闆還是搬磚工,也許全在一念之間。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