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糧食安全的演講稿(精選6篇)

關於糧食安全的演講稿

  演講稿的內容要根據具體情境、具體場合來確定,要求情感真實,尊重觀眾。在不斷進步的時代,我們可以使用演講稿的機會越來越多,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演講稿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糧食安全的演講稿,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糧食安全的演講稿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好!

  大家知道,糧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物質,是關係國民生計的重要物資,也是軍需民食的特殊商品。中國有句老話:“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想有時”,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永遠不會過時。隨著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糧食市場全面放開已成定局,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會對糧食質量問題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糧食貿易的全球化,客觀上也要求糧食質量工作與國際接軌。面對新形勢,如何加強儲糧工作,發揮糧食部門在糧食儲存方面的優勢,是擺在糧食儲備工作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在糧食儲備工作中應作好以下三方面。

  一、入庫把好質量關

  糧食質量工作是糧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涉及到糧食的收購、儲存、輪換等環節,關係到國家、企業、農民及消費者的利益。隨著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深入,糧食質量工作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特點、新問題,工作難度大了,任務重了,要求高了。為了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要求我們在糧食入庫過程中做到指導收購,從源頭上嚴把質量關,應充分發揮糧食部門在檢驗技術、裝置上的優勢,對入庫糧食嚴格按照國家糧食質量標準要求進行鑑定,車車抽樣檢驗,依質論價,確保質量良好,杜絕不符合儲備糧標準要求的糧食入庫,這是確保儲糧安全的前提,也是確保儲糧安全的基礎,不能有絲毫的懈怠。

  二、儲存把好科技關

  科學儲糧,既是儲備糧管理工作的目的,也是儲備糧管理工作的關鍵。為了確保儲備糧在國家急需時“調的動,用的上”,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管理工作中必須做到嚴格制度、嚴格管理、嚴格責任。大家知道,由於糧食本身是具有生命活力的有機體,糧食內部不斷進行著有生命的、複雜的生理生化變化。隨著儲存時間的延長,糧食雖然沒有發生發熱黴變現象,但由於酶的催化作用,物理化學性狀相應地改變,導致糧食陳化而造成利用品質和食用品質變劣。這就要求我們,首先要努力提升科學保糧水平,堅持利用一切現代科學手段改善糧食儲存環境,制約庫存糧食的變劣因素。尤其要抓住低溫保管這個關鍵,抓住影響糧食陳化的主要因素,諸如糧食本身的品質、糧食水分的高低、儲存環境的溫溼度,特別是糧食的儲藏溫度,利用糧食的各種生理特性,採用機械通風、自然降溫和適時地密閉隔溫等防護措施抑制糧食品質變劣,實踐證明以上手段可以做到延緩糧食陳化、確保儲糧品質安全。同時大力推廣綠色無公害儲糧先進技術,這是確保儲備糧後期安全儲存的關鍵。其次必須做好庫儲存備糧儲先、儲中、儲後的檢驗測定工作,隨時掌握儲存糧食品質變化情況,做到心中有數,適時地決策推陳儲新的輪換週期,努力使儲備糧輪換期限界定在“宜存”和“不宜存”之間,使出庫銷售的糧食依然可以食用,並且絕對保證不出現陳化糧。同時還要努力使“宜存”的糧食儘量繼續儲存,不能以儲存年限為依據,應以儲存品質控制指標為依據,決策輪換週期,減少或延緩糧食輪換時間,以節約輪換費用。

  三、輪換把好市場關

  儲備糧輪換是確保儲備糧品質良好,始終處於宜存狀態至關重要的一環。首先,在輪換環節,糧食要推陳儲新,就應考慮新陳糧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價,出入庫還要開支裝卸搬運、短途運輸費用等因素。大家知道,儲備糧輪換業務需要一定的時間,一般在3-4個月,在此期間市場可能存在一定的波動,有時甚至是劇烈的波動,因此,儲備企業的市場風險是大的,如操作不慎,將發生鉅額虧損,輪換時,企業只能負盈,不能負虧。所以,在輪換中,應按照“加強組織指導、增強整體合力、突出風險控制、提高輪換效益”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事制宜、宜統則統、宜分則分,堅持面向市場,構建購銷網路體系,推進圍繞糧食訂單農業,建立以農村經紀人為主體的收購網路,透過批發市場開展競價交易、棧單交易和網上協商交易,規範交易行為;充分發揮糧食部門的主渠道作用,掌握糧源,控制風險,從而化解輪換風險,提高儲備糧輪換效率和效益。

  “糧食定、天下定”,只要我們糧食工作者肩負起自己的神聖職責,為我國的糧食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我堅信,我們國家的明天會更加燦爛輝煌。謝謝大家

  關於糧食安全的演講稿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保障糧食安全》。10月16日,也就是明天,是第xx個世界糧食日,今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是“辦好農業合作社,糧食安全添保障”。

  日益嚴峻的氣候危機,正是糧食安全面臨的最大挑戰。溫度上升帶來的糧食減產、乾旱洪澇等極端氣候、及病蟲害加劇等問題,正在影響到全球的農業生產。

  聯合國糧農組織曾前發表報告說,到2050年,全球糧食產量需要增加70%,才能養活23億新增加的人口;報告同時指出,隨著全球變暖及與此相關的降雨量變化,旱澇等自然災害日益頻繁,到2050年,全球變暖可能導致發展中國家整體農業生產力下降9%到21%。氣候變化將使貧窮國家的處境更加艱難,並將對全球糧食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作為糧食生產大國和人口大國,我們中國的糧食安全問題同樣處於這一危機的陰影之下。

  同學們,作為學生的我們,也許沒法從氣候等方面解決糧食安全的問題,但是我們都知道糧食是勞動人民汗水的結晶!糧食來之不易的!我們能做到的是要珍惜糧食,避免浪費!然而,在日常生活中,隨處都可以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也許你並未意識到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麼,也許你仍然以為我們祖國地大物博……

  由於近年來人們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節約”詞在人們的心裡已日漸忽視和淡忘了。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種種的浪費現象如果繼續下去的話,其後果是很嚴重的!13億人口,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如果每人每月浪費500克糧食,一年全國就浪費了65萬噸糧食。

  珍惜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古以來就有“粒粒皆辛苦”的詩文。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節儉也是一種美德,這也是對勞動的尊重,也是一種社會責任。

  同學們,節約資源,健康生活,讓我們從珍惜糧食開始!

  關於糧食安全的演講稿3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當我們看到鮮豔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我們唱起雄壯的國歌時,我們心中充滿了自豪和幸福。我們為自己是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而自豪,我們為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歌唱。但同時,你們有沒有為我們的祖國憂愁呢?

  我國人口眾多。世界上平均每五個人中就有一箇中國人。根據1990年人口普查統計,我國人口已達十二億。而我國的耕地面積呢?僅僅佔世界耕地面積百分之七,卻養活著佔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這麼多人的吃飯問題成為我國第一個大問題。你們為我國這一最大的問題憂慮過嗎?

  不錯,我們有共產黨的領導,我們有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我們早已解決了舊中國幾千年沒法解決的人民吃飯問題。我們應該為之自豪!可是,透過下面的數字,我們也應該看到,沉重的人口包袱不僅使吃飯成為一個大問題,而且也影響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速度。

  有這麼一組資料。1998年我國穀物、棉花,肉類的產量均佔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糧食僅362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還低,甚至低於一些發展中的國家。更令人感慨的是,新中國的今天不是比一千多年前的唐宋王朝不知多了多少倍嗎?可是由於人口猛增,人均佔有糧食竟比唐宋時代還少了200多公斤。

  有人打過這樣一個比方,12億人口的嘴加在一起,比世界上最大的廣場——天安門廣場還要大。這真是一張大嘴!光是每年新增加的一千五百萬人就要吃50億公斤的糧食!所以,增產糧食,節約糧食,對我們的國家更有特別重大的意義。

  同學們都知道聯合國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把世界糧食日的那一週定為節糧周。我們要開展各種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主題活動,真正達到《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得出的"愛惜糧食"的要求!今天,我們知道了國情,進一步明確了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特殊意義,我們每個同學都要從現在做起,要拿出實際行動,為黨為國家分憂,把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活動紮紮實實地開展下去。

  1996年,我國政府首次發表《中國的糧食問題》白皮書以來,我國在維護糧食安全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績。近20xx年來,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年均產量較上一個20xx年增長了10%以上,糧食自給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居民膳食結構顯著改善,以市場化為方向的糧食流通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國家對糧食實施宏觀調控的物質基礎更加鞏固、手段更加靈活,實現了立足國內糧食自給的預定目標。糧食生產的發展消除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糧食問題的擔憂,解決了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貢獻。在我國糧食生產取得巨大成績的同時也必須看到,當前我國糧食安全的現狀: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字,20xx年我國糧食總產實現連續三年增產,達到9949億斤,不僅接近歷史最高水平,也可望提前實現“xx”末糧食總產達到1萬億斤水平的規劃目標。但在形勢出現轉機之際,更要對目前存在的困難保持清醒認識。

  一、糧食繼續增產面臨諸多制約因素。

  一是土地和水資源的制約日益突出。20xx年,我國耕地面積較糧食產量峰值時的1998年減少了1.2億畝,接近18億畝的底線,而且被佔的基本上是優質耕地。同時,糧食播種面積也下降到15.6億畝,與農業“xx”規劃提出的15.5億畝糧食播種面積基本持平。我國耕地和糧食播種面積近乎到了不能繼續減少的臨界水平。我國還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人均可利用水資源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並且年度間、區域間分佈很不平衡。水資源匱乏已經成為制約糧食生產的重要因素。

  二是人口總量仍將保持慣性增長的勢頭。根據有關報告,未來20xx年,中國的人口總數還將繼續增加,至20xx年前後達到15億的峰值後方可緩慢下降。人口增加直接推動了糧食需求總量的剛性增長,這將使我國本已偏緊的糧食產需形勢在相當一段時期內更趨嚴峻。

  三是氣候變化加劇影響增大。據統計,我國因災年均損失糧食在1000億斤左右,相當於每年產量的1/10。特別是近年來,由於全球氣候變暖所導致的極端天氣趨於頻繁,從而加劇了農業生產的不穩定性。四是農民依靠種糧增收的空間有限。近年來國家持續增加了“三農”方面的投入,有效保護了農民種糧積極性。但總體上農民種糧收益仍然偏低,而且受人多地少、分散經營、生產資料價格持續上漲等因素的制約,未來提高種糧收益的空間十分有限。特別是在不少糧食主產區,青壯勞力都選擇外出打工,致使投入糧食生產的物力、人力和技術不足。

  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20xx年,我國糧食在總量基本實現平衡的同時,品種結構的不平衡問題日漸上升為主要矛盾。這主要表現在:一是小麥和稻穀口糧品種基本實現緊平衡目標。綜合國家有關部門的分析報告,20xx年我國小麥產銷略有盈餘100億斤左右,稻穀產銷略有缺口,但不超過100億斤,甚至更少。兩大口糧品種處於緊平衡狀態。特別是稻穀,在過去的20xx年,城市大米消費量增長達83%,以大米為口糧的人口比例已達到60%,且產量波動大、儲存難,是引發市場變化的先導和敏感品種,必須予以高度關注。二是玉米供求形勢發生重大變化。近幾年食品消費結構升級帶動養殖業較快增長,能源消耗增加推動生物質能源產業迅猛擴張,糧食深加工需求保持高速增長勢頭。這個特點在玉米品種上表現最為明顯。20xx年,我國玉米出口同比減少60%以上,這種趨勢發展下去,我國玉米供求將從寬裕向偏緊轉變。三是大豆對國際市場的依賴進一步加深。據海關統計,20xx年我國大豆進口達2827萬噸,成為世界最大的大豆進口國。面對跨國企業資本和產業優勢的擠壓,國內大豆播種面積和產量呈下降趨勢,市場出現萎縮,從而進一步加深了對國際市場的依賴。

  糧食綜合供給能力仍有待提高。考察糧食安全水平,不僅要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還要看糧食的投放和流通效率。按照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我國糧食市場和物流體系仍比較滯後。糧食市場體系方面,一是市場主體發育很不充分。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改制任務尚未完成,還沒有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單戶農民糧食種植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低;多數個體、民營和股份制等市場主體經營規模和業務量較小,迫切呼喚大型糧食企業集團應運而生。二是各類市場發展不完善。糧食市場網路不健全,市場交易不規範,管理水平較差,硬體設施落後;市場經營方式不適應需要,服務功能不強。以電子商務和期貨為代表的現代交易方式發展緩慢,發現價格、規避風險、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受到制約。

  二、節糧的意義。

  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也許人們並未意識到自己在浪費,也許會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麼,也許仍然以為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然而事實是:我國人口己超過12.5億,每年的淨增長是1200萬人;人均耕地面積1.2畝,是世界人均值的1/4;目前耕地面積正以每年30多萬畝的速度遞;全國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糧食依靠進口。從1981—1995年間,全國共減少了耕地8100萬畝,每年因此而減少糧食生產500億斤。而且現在這個減少速度仍然在不斷加快。亂佔耕地、挖沙、土地質量下降、荒漠化等種。種現象在蠶食著耕地。現實絕對不容樂觀!!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而不是說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只要存有節約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而不應該擺闊氣,亂點一氣。

  透過下面的數字,我們也應該看到,沉重的人口包袱不僅使吃飯成為一個大問題,而且也影響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速度。

  有這麼一組資料。1998年我國穀物、棉花,肉類的產量均佔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糧食僅362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還低,甚至低於一些發展中的國家。更令人感慨的是,新中國的今天不是比一千多年前的唐宋王朝不知多了多少倍嗎?可是由於人口猛增,人均佔有糧食竟比唐宋時代還少了200多公斤。

  有人打過這樣一個比方,12億人口的嘴加在一起,比世界上最大的廣場——天安門廣場還要大。這真是一張大嘴!光是每年新增加的一千五百萬人就要吃50億公斤的糧食!所以,節約糧食,對我們的國家更有特別重大的意義。

  平時有沒有浪費糧食的現象呢?在學校裡,早中晚在食堂用餐發現這種現象真的是非常嚴重的,每天總有好多米飯、饅頭被浪費了,真是太可惜、太令人痛心了!浪費可恥,從某種意義上說簡直是“犯罪”。凡事貴在堅持,節約要從點滴做起,尤其需要堅持。一天兩天可以,一年兩年呢?更長的時間呢?不僅僅是對糧食,要讓節約內化為自覺,成為習慣。

  三、節糧措施。

  我們要開展各種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主題活動,真正達到《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提出的“愛惜糧食”的要求!今天,我們知道了國情,進一步明確了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特殊意義。有首古詩說得好“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我們每個同學都要從現在做起,要拿出實際行動,為黨為國家分憂,把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活動紮紮實實地開展下去。

  為了切切實實地把節糧落到實處,我們倡議:

  1、不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

  2、盛飯要適量,吃多少盛多少,把碗裡的飯吃乾淨,做到不隨便剩飯剩菜。在學校食堂就餐的同學更是如此,刷了飯卡,打了飯,就一定要吃完。

  3、提倡飲食均衡,不偏食,不挑食,不吃零食。

  4、跟隨家長到飯店吃飯時,點飯點菜不浪費,若有剩餘的要打包帶回家。

  5、看到浪費現象勇敢地起來制止,盡力減少浪費。積極監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

  6、對垃圾進行分類,儘量減少垃圾排放,減少耕地汙染。

  7、積極參加田間勞動,在家中幫助家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關於糧食安全的演講稿4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好!

  糧食問題是關係經濟安全和國計民生的重大戰略問題,始終是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一個重點。省委、省政府對糧食問題也是高度重視,為了促進糧食生產和農民增收,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檔案精神,省委下發了三號檔案,制定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和有力措施:

  一是將全省農業稅稅率下調3個百分點,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宿遷五市免徵農業稅,僅此一項就減輕農民負擔17億多元。

  二是從糧食風險基金中安排40的資金共計5億多元,對種植水稻的農戶實行直補。同時,新增2000萬元資金,對農民購買水稻插秧機等農機具給予補貼。

  三是省裡安排5000萬元財政資金,對蘇中、蘇北地區23個縣500萬畝水稻實施優質良種補貼。

  四是省級新增農資調控資金3000萬元,用於穩定農業生產資料價格。

  五是根據國家釋出的糧食最低收購價,對雜交秈稻、粳稻分別確定了72元/百斤、75元/百斤的最低收購價格。

  六是省裡安排4000萬元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經費,用於農民職業技術培訓。

  七是各市縣在國有土地出讓金純收益中劃出不低於15的比例,用於支援農業和土地開發。

  八是扶貧小額貸款擔保資金總量由6000萬元增至1個億,進一步擴大小額貸款的覆蓋受益面。可以這樣說,對促進糧食生產和農民增收工作的重視程度高、政策力度大、發展環境好,這是我們20xx年糧食工作和農民增收工作能夠取得好成績的重要原因。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糧食工作和農民增收工作還有許多問題需要研究和解決。比如,如何加強耕地保護,加快科技進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如何正確處理糧食安全與推進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的關係;如何加強和改善政府對糧食市場的宏觀調控,走出糧食“多了多了、少了少了”的圈子;如何進一步完善糧食生產、加工、消費政策,等等。

  江蘇的糧食問題和全國以及其他省份相比,既有相同之點,也有不同之處。要研究好江蘇糧食問題,必須堅持從糧食安全的內涵、市場經濟的規律和江蘇特殊的省情出發,牢牢把握好這麼幾條:

  第一,要科學理解糧食安全內涵。

  糧食安全概念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在1974年的世界糧食大會上提出來的,其基本的定義為“保證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能得到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夠食品”。1983年糧農組織將其概念進行修改,提出糧食安全的目標為“確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時候既能買得到又能買得起所需要的基本食品”。雖然這個概念不斷得到發展和豐富,但體現糧食安全的幾個核心因素即數量、價格、流通、質量沒有變。糧食安全不安全,首先,要看總量是否有保證,能否滿足市場的需要;其次,要看價格是否合理,生產者能否有利可得,消費者能否買得起;再次,要看流通是否順暢,能否把糧食及時送到任何需要的地方;第四,要看質量是否有保障,能否滿足人們營養全面、結構合理、衛生健康的需求。因此我們研究糧食安全問題,必須科學理解糧食安全的內涵,緊緊圍繞數量、價格、流通、質量這幾個因素,既要研究量的擴大,又要研究質的提高,還要研究合理的配置。

  第二,要切實尊重市場經濟規律。

  糧食是關係國計民生的.基礎物資,糧價對整個物價水平有著重要的影響,因而糧食一直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點物件。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糧食作為一種商品,必須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當前,糧食工作面臨著許多新的情況:隨著糧食購銷市場化改革的推進,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對糧食價格的影響不斷增加;隨著農民就業渠道的增多,糧農收入來源漸趨多樣化,價格對糧食生產的制約作用以及種糧比較效益低的問題將更加突出,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有一定難度;隨著市場的全面開放,糧食收購主體日益多元化,加強糧食市場監管顯得更加重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糧食和食品的需求呈現多樣化,糧食生產的結構性矛盾突出,等等。這些情況都要求我們在新的形勢下研究糧食安全問題,必須運用市場經濟眼光來審視問題,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來配置資源,按照市場經濟規律來研究政策和措施。

  第三,要緊緊圍繞農民增收這個中心。

  農民增收始終是“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農民種糧比較效益低、積極性不高,是影響我省糧食安全的一個突出問題;不解決好這個問題,江蘇糧食安全就不可能真正實現。前幾年,我省糧食生產出現下降,根本的原因是,糧食生產效益低下,農民種糧收益很少甚至沒有收益。20xx年我省糧食生產出現恢復性增長,根本的原因是,由於政策、市場、氣候及工作等綜合因素的作用,較好地處理了促進糧食生產與增加農民收入的關係。因此,必須把糧食安全與農民增收更加緊密地結合,緊緊圍繞農民增收這個中心開展糧食問題研究。

  第四,要大力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糧食生產是糧食安全的基礎,而發展糧食生產根本的是要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只有切實保護耕地資源,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田灌排條件,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才能提高土地產出率,實現“藏糧於地”。只有大力推進農業科技進步,開發優質高效的糧食品種,推廣先進適用的技術,才能實現“藏糧於科技”。只有發展農村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建設現代農村,培育現代農民,才能實現農業農村的可持續發展,最終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第五,要緊密結合江蘇特殊省情。

  江蘇人口眾多,土地資源緊缺,人均佔有耕地少,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程序的推進,耕地減少趨勢難以逆轉,人地矛盾突出。江蘇經濟比較發達,非農就業比重大,勞動力機會成本比較高,農業生產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前提下,只有堅持效益優先、加快結構調整才能有出路。江蘇既是糧食主產區又是糧食主銷區,根據中央精神,結合本省實際,省委、省政府確立了“保證全省口糧省內自給,確保所有城鄉居民有糧吃,工業、飼料用糧缺口利用國內外市場調節解決,透過市場有效配置實現全省糧食供需基本平衡”的糧食安全基本目標。要保護好6606萬畝基本農田,穩定3000萬畝水稻種植面積。因此,開展江蘇糧食問題研究,不能離開江蘇人多地少這對矛盾,不能離開效益優先這個前提,不能離開我省糧食安全這個基本目標。

  關於糧食安全的演講稿5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糧食安全與糧食浪費是屢見不鮮的問題,大家經常聽到,但對此卻沒有深入的思考。糧食問題已經成為了困擾全球的一個普遍問題。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世界糧食日的設立,就是呼籲大家重視糧食的生產,關注糧食的安全,反對糧食的浪費。它呼籲大家從我做起,儘自己所能地為緩解世界糧食危機做出貢獻。

  食品安全問題與大家息息相關,如果我們也有絕不將就的態度,我想企業肯定會有很大的改進,當然國家的政策監管也不能忽略。在平時,大家要對食品安全的知識有所瞭解,對不衛生或顏色異常的食物,應該避而遠之。

  安全尚未解決,浪費又成困擾。中國是一個食物浪費非常嚴重的國家。中國人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一年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於2億人一年的口糧。與此同時,中國西部農村、偏遠地區及城市低收入階層還有人吃不飽飯。遠的不說,就說說我們學校的午飯。雖然說不上太美味,但絕對是衛生營養的。

  有許多同學,對中午飯十分感冒,沒能扒上兩口飯就已經結束了。整盒飯菜沒動兩口就倒掉了。如果整個大橋人人都這樣,浪費的糧食將無法想象。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小賣部前絡繹不絕的人群,彎彎曲曲的隊伍。我想小賣部的零食一定比不上我們午飯那麼有營養。零食滿足了口味,卻滿足不了身體的健康。午飯吃不好,下午就累倒。上課的效率可想而知。

  儘管已經說過千遍萬遍,但還是想勸大家珍惜農民的汗水,儘量不浪費我們的盤中餐,為減少大橋,乃至中國的糧食浪費做出自己的貢獻。如果一個人如果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那麼何談去做大事呢?

  希望各位同學在之後有所觸動,更有所行動。希望大家繼續密切關注食品安全的問題,也更希望大家樹立節約意識,珍惜自己的盤中餐。大家一定還會做的更好!請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關於糧食安全的演講稿6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愛惜糧食 從我做起》。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這是聯合國糧農組織為促進世界各國關心糧食問題於1981年正式規定的。而我們中國,為解決目前糧食浪費嚴重的問題,也發出通知,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活動,特別是在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所在的這一個星期時間裡都是全國“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宣傳週。今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第32個糧食日,主題為“辦好農村合作社,糧食安全添保障”。 在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當天,國家糧食局首次在全國廣大糧食幹部職工中發起倡議,倡導自願參加24小時飢餓體驗活動,以更好地警醒世人“豐年不忘災年,增產不忘節約,消費不能浪費”。

  可能有的同學對於“節約糧食”不以為然,有的同學心存困惑:我們家從來不缺糧食呀?爸爸媽媽也從來沒讓我餓過肚子啊?那為什麼愛惜每一粒糧食這麼重要呢?

  相信我們大家都透過唐代大詩人李紳的古詩《憫農》瞭解到農民耕種的辛苦:“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可同學們有所不知,其實要把地裡的禾苗加工成我們每天碗裡香噴噴的米飯,可遠遠不光是農民們在田地裡頭頂烈日、拋灑汗水地勞作啊!糧食從播種、收割到加工成成品糧,這其中至少要經過20道工序,這得需要有多少農民和工人為此付出心血呀!正因為如此,每一粒糧食我們都必須要珍惜。

  退一步說,雖然同學們每天都能吃得飽、吃得好,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食物吃。據聯合國最新統計,目前全球長期捱餓的人口達到了9億2500萬之多。而在我們中國的邊遠地區,由於經濟落後、交通閉塞等原因,還有許多人在餓肚子,還有許多像我們一樣大的孩子連溫飽問題都沒有解決,又怎能談得上讀書、上學呢?也許有同學認為,節約幾粒米沒有多大用場,讓我們一起來算筆帳:如果一個人一天節約一粒米,全國13億人口可節約2186萬斤,這麼多米可以救濟4000多災民吃10年,可以給我們全校學生吃60多年的時間。現在,同學們還覺得節約糧食沒有必要嗎?

  雖然“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如此的重要,但在我們的校園裡,就在我們的身邊,卻令人遺憾地是常常有浪費糧食的現象。上學要遲到了,有的同學就把沒來及吃完的早點隨意丟棄;中午的飯菜不合口味,有的人就整盒整盒地倒掉;午餐過後,有的班級的盒飯箱常常被剩飯、剩菜塞得滿滿的……這是多麼令人心痛的浪費呀!同學們,對照老師剛才所提到的現象,請仔細回想一下,在你們班級、你自己的身上發生過嗎?

  同學們,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我希望我們三元中學的每一位同學和老師,把每一天都當做“世界糧食日”,把每一週都作為“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宣傳週,在以後的每一餐裡都愛惜糧食,同時能告誡身邊的人節約糧食,人人從自己做起,個個養成愛糧節糧的好習慣。

  建議大家做到以下幾點:

  1、珍惜糧食,適量定餐,避免剩餐,減少浪費。

  2、不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

  3、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

  4、看到浪費現象勇敢地起來制止,盡力減少浪費。

  5、做節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浪費的可怕後果。

  6、不偏食,不挑食。

  7、積極監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

  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