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拒食野味從我做起的演講稿(精選9篇)
關於拒食野味從我做起的演講稿
野味,指野生哺乳動物,或有時為鳥類,或獵獲品(如追獵)的可食用的肉;尤指獵獲野獸的可食用的肉。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拒食野味從我做起的演講稿(精選9篇),歡迎閱讀參考!
關於拒食野味從我做起的演講稿1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野生動物是大自然的精靈、人類的朋友,是上蒼賦予我們的寶貴資源,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許多病毒的攜帶者、病毒的自然宿主。
自覺遵守野生動物保護的法律法規,拒絕一切獵捕、人工繁育、出售收購、運輸寄遞和公眾展演等經營利用野生動物的行為。
樹立文明飲食觀,不以食“野味”為樂,不以“山珍”款待賓朋為榮,共同保護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
增強監督意識,積極舉報一切有關野生動物的違法行為,營造全民參與野生動物保護的良好氛圍。
保護野生動物,關係你我的健康,關係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保護環境,共建生態文明,呵護美麗家園,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讓我們攜起手來,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保護野生動物,拒食野生動物,拒售野生動物,爭做文明公民”!
謝謝大家!
關於拒食野味從我做起的演講稿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能夠站在國旗下與大家分享,也很高興在這裡給大家講一講我們的大自然,講一講我們的野生小動物們!
我是一個小動物愛好者,不管是家養的動物還是野生的動物,它們都是我的好朋友,是陪伴我從小長到大的好朋友!現在我的野生動物朋友們落難了,我想我有必要站出來給大家講一講野生動物朋友們與我們的關係了。
從前,我們人類還是一個不怎麼龐大的集體的時候,那些野生的小動物才是森林的主人。正是因為它們的存在,我們的森林,我們的大自然,我的世界才能夠變得如此美麗。它們在聽到我們人類要建設城市的時候,給它們所有的同胞們都說了這樣一段話:“我們的人類朋友們,他們要去改變世界了,他們要去建設美麗的城市了,希望我們大家能夠一起支援他們,讓他們的發展程序更加顯著!”就這樣,野生動物朋友們還為了我們人類的城市建設,貢獻出了它們那份也許我們人類都沒有見著的那份力。
可我們人類不能因為沒有見著就否認它們的付出啊!現在我們人類的城市已經建得非常好了,卻開始以殺害野生動物朋友們,以吃它們為城市生活的潮流了。這怎麼能行呢?不管我們人類有沒有把野生小動物們當做我們的朋友,但野生小動物卻一直是把我們人類當做朋友的啊!
它們也許常常躲在我們的屋簷下偷吃一些我們的食物,但更多的時候,它們都是在為我們捕捉那些我們不喜歡的害蟲啊!我們人類怎麼能如此對待它們呢?把它們端上了飯桌不算,還要把它們燉湯、紅燒、清蒸,這些讓它們死去的方法,難道我們人類不覺得很殘忍嗎?
曾經我也在跟著爸爸媽媽出去吃飯的時候,在餐桌上見到過那些野生小動物們,我無法理解大人們吃下它們時的心情,那一次,我從飯桌上逃跑了,一邊哭一邊跑,跑到了一棵大樹下,在大樹下,我見到了一條正好也看見了我的小蛇,我一點兒也不怕它,它卻看了我一眼,就嚇得逃走了。這讓我想到飯桌上的那些野生小動物們,大概那條小蛇也以為我會把它抓到飯桌上吃掉吧!
同學們,老師們,讓我們把野生小動物們保護起來吧!它們遠沒有我們人類更可怕,只要我們不去傷害它們,它們不會傷害我們的!
關於拒食野味從我做起的演講稿3
同學們:
早上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每年十一月為全國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早在100多年前,義大利傳教士聖·弗朗西斯就倡導在每年的10月4日向獻愛心給人類的動物們致謝。為了紀念他,人們把10月4日定為世界動物日。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國的人們都會以不同的形式開展愛護動物的各種活動。
人類進化的每一步都離不開我們身邊的動物。不幸的是,隨著城市的擴張、環境的汙染、人類對自然資源的無度開採,動物的家園被侵犯了,它們的生命正受到威脅。從娛樂專案中作為活靶子的野兔,到身體裡永遠插著管子被活取膽汁的月牙熊;從頃刻間轟然倒下的百年老林,到可可西里依偎在母親屍體旁取暖的小藏羚羊無不記著人類對動物、對大自然犯下的罪行。
在這個孤寂的星球上,動物是我們的芳鄰,大自然是我們的家。愛護動物、保護環境就是愛護我們自己。同學們,一個人保護動物的能力有限,如果大家聯合起來,力量就會無限!讓我們每個人從不吃野生動物;做動物的好朋友,不殘害動物;用實際行動宣傳和落實動物保護措施;對殘害動物的行為予以譴責和舉報做起,以實際行動去撫平動物們流血的創口;構築一頂屋簷,為那弱小的生命擋風遮雨;生出一對翅膀,插在地球背上,讓她能夠飛翔!
同學們,讓我們提高自己的生態道德文明意識,為進一步營造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生態環境的良好氛圍而努力吧!
關於拒食野味從我做起的演講稿4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保護野生動物。
我們都知道熊貓。它們是非常可愛和聰明的。它們不僅淘氣,還能保護自己。
熊貓很機靈。它經常讓小林鼠自己跑出來讓它吃,當然也會使用一些計策。
它們也很頑皮。有時,當獵人不在家的時候,它大搖大擺地闖進獵人家,偷走獵物。吃完後,它們還把勺子放在很遠的地方,甚至把罐子掛在樹枝上。
當敵人來的時候,它們可以很好的保護自己不被敵人吃掉。
但是,現在,像熊貓這樣可愛的野生動物也越來越少了,海豚鹿、梅花鹿像以前一樣可以在山坡上看到,現在已經消失了。
朱䴉、金雕、白鶴,這些宏偉美麗的鳥類在數億年前曾經是無數的,但現在它們只能在動物園裡看到。
巨蜥、揚子鱷和蟒蛇雖然十分危險,但也是重要的野生動物物種,在自然界的生態平衡中發揮著一定的作用。
說到這兒,你們想到了什麼呢?我們不能因為他們的肉美味,就隨便亂殺。
它們可憐,是因為它們的兄弟姐妹越來越少。它們害怕是因為它們有被殺的危險。它們很生氣,因為我們的過度開發使它們的領土越來越小。
從現在開始,不要再亂殺野生動物!從現在開始,不要再大量開發森林!不要再破壞動物和動物的家園吧!
謝謝大家!
關於拒食野味從我做起的演講稿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是大自然中不可或缺的一員。人們喜歡乖巧的貓、忠誠的狗、可愛的兔子、靈敏的倉鼠,還有憨厚的荷蘭豬。可是,有些動物卻因為自己的特點而遭到黑手。舉一個例子,象就是因為自己長長的象牙而被偷獵者盯上的。
提到象,人們首先想到象長而靈活的象鼻。而象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它的象牙。象牙自古以來皆被視為珍貴之物,收藏者眾多,獵獲象牙使象的數量急劇下降。
非洲象不論雌雄都有象牙,而亞洲象只有雄性有象牙。成年雄性非洲象象牙平均約2.5米,象牙是終生生長的`,一旦斷掉,會再生。偷獵者為利益所驅使,獵殺象從而獲取象牙。如果只是取走象牙,象牙還會再生,可偷獵者卻直接將象殺死,使象的數量急劇減少。我曾在雜誌上看到過一篇文章,其中有一段大概是這樣寫的:“我驅車前往非洲自然保護區,一頭有發現了我,向我衝來,我的車險些側翻。我想象的此舉可能是因為人類獵殺過它的同伴吧。象的記憶性極好,十分記仇,即使事情過去了十年,它依然記得。”一旁還配上了一張照片。照片上的大象被偷獵者取走了象牙,還殘忍地割掉了象鼻。對於象,象鼻是不可缺少的,象洗澡、進食、喝水靠的都是象鼻,失去象鼻,如同人類失去雙手一樣。人類的私慾殘害了我們的朋友,動物。
說到這裡,我的發言結束了,可象牙交易還尚未結束。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你所買到的象牙,是用一頭象的生命換來的。
關於拒食野味從我做起的演講稿6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2019年接近尾聲的時候,或許我們都沒有想到,中國即將迎來一個別樣的春節。勤洗手,戴面罩,宅在家,成了年度關鍵詞,為了生命安全,親朋好友減少見面,每個人都似乎活成了一座孤島,被疫情分隔開來。面對此次疫情——究其原因,這病毒之所以在人身上寄存並繼而災難性蔓延,是因為一些人對野味的趨之如騖、對野味的饕餮不厭。痛定思痛,我認為:面對野味病毒,我們應當懸崖勒馬,敬畏自然,遠離野味已是刻不容緩。於是我今天發言的題目是《敬畏自然,行有所止》。
敬畏自然,拒絕野味,我們要為自己無知的行為“買單”。
多少年來大自然都遭到毀滅性的破壞,一些無知的人類亂砍亂伐破壞野生動物們的家園。殊不知大自然的威力,颱風、海嘯、地震、甚至龍捲風……這些都是大自然對破壞自然的始作俑者——人類的“饋贈”。直到一切真正的過去,人們才開始尋找原因,為自己的無知行為“買單”。
敬畏自然,拒絕野味,保護生態系統的平衡。
大自然中,有許多生物與我們共存,所以人類並不孤獨。在宇宙中處處是我們的朋友,所以人類再也不應該把宇宙中的其他部分看作是我們征服的物件,而應該把它們看作是我們平等的生命。我們應該從根本上轉變觀念,與它們友好共處,共同維護生態系統的平衡。
敬畏自然,拒絕野味,為我們國家明天的美好添磚加瓦。
科學已經證實,非典病毒、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源均來自野生動物,那麼,在具體行動上,拒絕吃野味,嚴禁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交易活動,理應成為全民的共識和自覺,不僅疫情爆發期間是如此,全國疫情解除之後,竊以為也應如此;而在思想觀念上,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有所戒懼、有所約束,同樣理應成為全民的共識和自覺,這是我們自我防護的要求,也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發展理念的要求。否則,好了傷疤忘了疼,“後人復哀後人”的悲劇難免仍然會上演。拒絕野味,讓我們共同為國家明天的美好添磚加瓦。
此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鏖戰正酣,九省通衢的武漢,正拼盡全力!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空寂的街巷,寥落的燈火下湧動的力量,我們清晰感知這是一股闖過難關的信念和決心,千萬人咬緊牙關,他們知道,闖關,並不是一個人的戰鬥!武漢更不是孤軍奮戰!武漢闖難關的歷程,聚焦這場攻堅戰中千百萬平凡人會聚起來的非凡力量與寶貴精神。
我呼籲:敬畏自然,拒絕野味,還野生動物以美好家園,還生態系統以平衡,還我們以明天的美好!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關於拒食野味從我做起的演講稿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我們都知道,在這個蔚藍的星球上,除了我們人類,還有許許多多美麗神奇的物種。我們喜愛忠誠的狗,乖巧的貓,而當提到毒蛇猛虎時我們又唯恐避之不及。這是這些生靈,和我們人類一同構成了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然而,我們又必須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隨著人類可續技術的發展和自身生活的需要,絕大多數的野生動物數量在急劇減少。今天,我演講的題目就是《保護野生動物》
我們都看過海豚表演,也聽說過海豚救人的故事。海豚是一種既聰明又敏感的動物。可又有多少人知道,海洋館中的海豚有許多都死於音樂、掌聲等聲音造成的壓力過大?
日本是世界最大的捕鯨國。直至2015年,世界鯨總量為7000多頭,而日本一年的捕鯨量就高達3000頭。海豚作為鯨魚的近親,也同樣難逃厄運。在日本,每年平均有2.3萬條海豚被圍殺。
日本的太地町,表面上處處展示出對鯨類動物的喜愛。可實際上,這裡也是日本獵殺海豚最集中的地區。每年秋天,當地漁民會把前來覓食的海豚用噪音趕到一處隱蔽的海灣。其中一些海豚會被各地海洋館挑去訓練,而剩下的只能等待死神的降臨。在影片《海豚灣》中,屠殺海豚的一幕被真實地記錄下來。一些海豚眼看著自己的親人被殺害,而原本藍綠色的海水也在瞬間被染成紅色。影片的一位攝影師也曾看到一隻身受重傷的海豚逃出包圍,但因為失血過多隻能在水中一沉一浮的掙扎著遊著,直至完全浸入水中。
這些被捕殺的海豚,最終會貼著鯨魚肉的標籤,銷往日本各地。
再來說說我們的國家。中國自古講究“民以食為天”,被國人吃少吃沒的動物同樣不在少數。
鯊魚是海洋之王,但他們的鰭同樣是一道價格不菲的菜餚,美其名曰“魚翅”。而為了魚翅交易的巨大利潤,人們開始大肆捕獵鯊魚。一條鯊魚成熟需要30年,而使它窒息只要短短3分鐘。網住的鯊魚被拖上岸,割掉魚鰭,再扔回海里,整個過程連一分鐘都不到。而被扔回海里的鯊魚有很多甚至還活著,卻因為無法游泳而在很短時間內死亡。每年有近億條慘遭捕殺,鯊魚的數量也在50年內下降了80%。
類似的例子數不勝數。東北虎因為其骨和皮毛而在我國境內已經絕跡。近幾年已無人看到叢集數量超過2000的藏羚羊群。在我們國內,也會看到很多野味館,而食材則是溼地中的各種鳥類和遼河中的魚。
棲息地被破壞和各種環境汙染則是除捕獵外動物數量銳減的另一大原因。
朱䴉在我國古代被視為瑞鳥,但因為農藥的汙染,使得鳥類蛋殼變軟,孵化率急速下降。上世紀70年代,我國最後找到的野生朱䴉數量只有7只。前兩天有一則新聞。有微笑天使之稱的江豚,在洞庭湖水域40天就死去了12頭。這對該水域原本就不到百隻的種群來說更是雪上加霜。現在整個長江流域的江豚不過1200條,而這個數字也在以每年6.4%的速度下降。
我今天的演講,在坐的各位可能會覺得很枯燥。可事實上,請大家想一想,如果我們再也聽不到夏日微風中的蟬鳴,如果我們再也看不見天空飛翔的雁群,如果昔日森林只剩下荒蕪的土地和森森白骨,那麼我們所生存的世界,將會變成怎樣一個昏暗無聲的悲哀世界。
我們並不一定要像動物保護主義者那樣,傾盡財力心力,只專注於動物保護事業。對於一個人來說,一生能為一項必須的事業奮鬥已然不易,更何況動物保護這條路非常難走。但我們也有我們能做到的`,就像一則公益廣告說的那樣,“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拒絕購買野生動物製品,不要為了自己的口腹之慾或虛榮心而使動物們遭到滅頂之災。儘管我們能做到的很少,但即使是節約小小的一張紙,也是對森林的保護,對動物棲息地的一點小小貢獻。
人類是萬物之靈,我們應當懂得與自然和平相處,與世界萬物共生。
關於拒食野味從我做起的演講稿8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春節將至,“新冠肺炎病例”在引起擔憂的同時,也勾起我們對十七年前SARS浩劫的慘痛記憶。病情出現時,它們有相似的開頭:一個病人出現,一系列人傳染,由一至百呈“井噴式”增長;回顧病源時,更有相似的起因:國家衛健委指出,病毒是從野生動物傳播到人類。“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所有人都在關注開始肆虐的疾病如何防控,我們也應注意到疾病的由來,以及我們能做些什麼從源頭上遏制病毒。
縱觀近幾十年新型傳染病的發源,艾滋病毒來自於非洲白眉猩猩,寨卡病毒來自於恆河猴,埃博拉和H1N9禽流感這些更為熟悉的疾病,也都和野生動物有關。這次肺炎的第一例感染者與隨後十餘名病人都來自野生動物市場,而多年前SARS的第一位感染者正是一名野味廚師……這些事實無一不告訴我們:捕食“野味”是病毒傳播關鍵的一環。“SARS的源頭是蝙蝠不假,但是它發展的舞臺是野生動物市場和酒樓、餐館。如果沒有我們濫用果子狸,食用果子狸,那麼病毒從蝙蝠到果子狸再到人的傳播鏈就不會發生,當年的SARS就不會爆發。”新冠病毒研究所的研究員石正麗在“一席”演講中說。
因此,在屢次發生的血的教訓面前,每個人都應該拒絕追求“野味”。從前我們呼籲保護野生動物,只是關注它的生態意義,還是有一些人不以為意,我行我素;如今這些傳染病提醒我們,拒絕捕食野生動物,不僅關乎生態,更關乎公共安全。由人的貪念、痴昧引起的後果來之迅速,更是來勢洶洶。在此,我發出如下倡議:
第一,樹立健康的價值觀,不抱獵奇心理。
國人對“野味”的嗜好,有文化心理、傳統以及中醫藥文化影響等多方面原因,也有人把捕食一擲千金的珍稀野生肉類當做身份地位的象徵。然而,這樣的“排面”建立在一條條原本在自然中靈動的生命和一個個潛在的病毒威脅之上,真的值得追求嗎?答案不言而喻。
第二,明確捕食野生動物的危害,不抱僥倖心理。
在記者臥底的一個“野味群”,有人提及最近的疫情,一群友回覆“該吃吃該喝喝,沒那麼容易來我頭上”。總有人不相信野生動物會傳播疾病,或者說是不相信傳播病毒的野生動物就是自己接觸的這隻,抱著僥倖心理。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一旦發生大規模疫情,經濟損失動輒數千億,生命的代價更是無法衡量。
第三,心懷對自然的敬畏與愛護,不抱自大心理。
化用一句莎翁名言,同一的太陽照著人類,也不曾避了任何一種生物。天行有常,萬物都在其該在的位置,維持天地的週轉。一些病毒寄生宿主,千百年來動物共同進化出了特殊抗體,而新鮮宿主人類卻對它們毫無招架之力。如果不是人類自高自大,把自己當做主宰而任由慾望膨脹,把本在山原奔跑的麋鹿、果狸擺上餐桌,悲劇也許就不會發生。
聖雄甘地曾說,地球所提供的足以滿足每個人的需要,但不足以填滿每個人的慾望,每一次無節制的索取,大自然都會要求償還。也許這一次“新冠肺炎”的戰爭,我們也會像打敗“非典”一樣打敗它,但這場戰爭建立在惶惶人心和無數人命之上,早已不能以輸贏來論。我們不要等到出現超級病毒再後悔貪婪,不要等到付出慘痛代價再後悔愚昧。
關於拒食野味從我做起的演講稿9
全縣廣大市民朋友: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與之有關的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成為網路熱點;就在這段防疫期間,多地執法機關還破獲查處了一批捕捉、售賣野生動物的案件……種種景象,讓人觸目驚心。
還記得那年的“非典”和非洲埃博拉病毒嗎?有專家指出:“非典”是吃果子狸吃出來的,讓人聞之色變的非洲埃博拉病毒,也是由吃野生動物引起。有關資料顯示,超70%的新發傳染病,都來源於動物。
生態平衡是大自然的規律,是自然的法則,捕殺、販賣、食用野生動物,強行違逆自然規律,將會破壞食物鏈、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生態平衡,終究會受到懲罰。
野生動物攜帶各種病毒,食用野生動物不僅容易感染病毒,與道德、文明不符,更是一種違反有關禁令的行為。日前,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
市民朋友們,“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倡導文明,心存敬畏,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法紀,拒絕食用野生動物,共建共享生態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