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奉獻愛心的事蹟材料(精選17篇)

關於奉獻愛心的事蹟材料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事蹟吧,根據範圍的不同,事蹟可分為集體事蹟和個人事蹟。那麼相關的事蹟到底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奉獻愛心的事蹟材料,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奉獻愛心的事蹟材料1

  許同志從教二十一年來,一直用先進的思想和先進的理念來武裝自己,始終能和她的學生和睦相處,以她的人格魅力去影響他們,用她的愛心和責任心去關心他們,培養他們,做到既教書又育人。無論在何種工作崗位上,都甘為人梯,努力做有底蘊的老師,做有智慧有魅力的老師,做家長信任學生愛戴的老師,做上級肯定和社會讚揚的老師。

  一、為人師表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師只有具備高尚的師德,才能成為學生的典範。老師是學生的榜樣,她堅信有什麼樣的老師就可能有什麼樣的學生,特別是小學生,把老師的一舉一動當成標準和樣板去模仿。因此她深知自己言行的影響力,在工作中嚴格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敬業愛崗。在學校裡她始終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為學生樹立榜樣。

  每天她都是第一個到教室,開窗通風,打掃衛生,用整潔、清新的教室迎接學生。課間她總是在教室裡巡視,看見紙屑就撿,看見桌椅歪斜就會把它擺正。每節課結束,她都將自己的講臺整理得乾乾淨淨。在她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過去一進教室就只顧玩耍的學生們現在已會主動去開窗通風了,過去有的學生紙屑隨手扔,看見紙屑視而不見或將垃圾趁人不備挪到別人桌下的孩子也開始爭著清掃教室了。

  二、傾真情,獻愛心

  師愛是以教師無私地奉獻自己的愛心為基礎的,能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地灑向學生,像春風化雨,不知不覺,沁人心脾。她班的學生趙思婕,患先天性哮喘,在一次春遊活動中,思婕小朋友突然哮喘發作,呼吸困難。這時離旅遊車還有很長一段路,也有哮喘病史的許老師深知行走對哮喘病人將會帶來更大的痛苦,於是她毫不猶豫地背起思婕小朋友,吃力地向班車走去。在許老師的背上,思婕小朋友的急喘漸漸緩和了許多。接到電話匆匆趕來的家長見到因背自己孩子已累得臉色發紫氣喘吁吁的許老師時深受感動。她班上還有一位學生,自從她媽媽由於醫治無效離開人間後,孩子思想波動很大,天天不做作業,每週一都不來上課,學習散漫心不在焉,許老師到她家家訪,發現她早飯、中飯都沒有吃,爸爸整個不管她,而且她的表情也很悲傷,整天想念自己的媽媽。身為人母的許老師,能體會出孩子對母親的依賴。

  回家後,許老師找了很多女兒穿小的衣服,整理送給她穿,每天早上都過問她有沒有吃早飯,如果沒有,許老師就請她到辦公室吃早餐派和牛奶。從此以後她不再傷心,能和同學們打成一片了,學習上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三、熱愛每一個學生,做到心中零差生。

  做什麼事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做老師、做班主任最難的就是如何引導和轉化問題學生。每個班都有學習差、紀律差的學生,然而對於他們,許老師從不把他們另眼看待,相反,她是和他們談心,對症下藥,給予的是鼓勵、期待和溫暖。

  班上有個學生叫小趙,他貪玩,經常不做作業。上課了,還會趁老師轉身到黑板寫字時,不是躲到桌子底下玩他的“坦克大戰”,就是擅自下位和同學嬉鬧。下課了,他不是在校園裡亂竄,就是在同學間搗亂。由於他經常違反紀律,老師、同學都不喜歡他。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許老師發現要找他缺點來批評他,毫不費力就能找到許多條,但這樣做,只能打擊他的自信心,增加他的自卑感。這個孩子在他自己不長的人生道路上,經受的批評夠多了,他不缺少批評,缺少的是鼓勵、肯定,特別是需要別人幫他找到“閃光點”,使他的自信心有個落腳的地方。

  許老師召集他們小組的成員和班幹部,開了個小會,同學們都表示願意幫助他,並找出了小趙身上的許多優點。比如小趙愛勞動,愛幫助同學,非常大方,還有朗讀課文有表情等。許老師將同學們找出的這些優點告訴了小趙,他十分高興。許老師又及時與家長聯絡,多次與他父母談心,希望他們能積極與學校配合,共同教育和督促孩子的學習和行為。

  從那以後,他更加熱心幫助別人,願意為班級做事情。他對學習也逐漸認真起來,家庭作業每次都能按時完成,而且字跡也較端正,上課能開動腦筋,積極舉手發言。他的自信心,植根於“優點”的土壤,一點點地成長了起來。

  許老師深知一個學困生對班級的影響,更清楚轉化學困生的重要性。小驪是一位特殊的學生,他智商不高,成績差,常看到他呆呆地坐著,看著同學們玩耍,眼神迷茫,不知從何處與同學交流,與同學分享快樂,與同學共同進步……看到他這樣,許老師心裡非常著急,希望他能與同學們一起快樂地玩耍。於是,許老師找來班級的中隊幹部,與他們一起想辦法來幫助小驪。小幹部會議開得非常熱烈,大家各抒己見,群策群力,想出各種辦法來幫助他,讓他能儘快融入我們這個集體中。下課了,幹部們帶領同學與小驪一塊兒玩耍;上課了,坐在旁邊的同學,提醒他抄寫黑板上的內容,指點他完成練習……課堂上,許老師總是有意識地將簡單的問題留給他,給他溫和的眼神,給他信心。經過一段時間,他已能主動與同學們交談了,也能看到他燦爛的笑臉了。

  關於奉獻愛心的事蹟材料2

  在史家科學組有一位年齡最長、教齡最長、經驗最豐富的黨員教師,她的名字叫梁xx。在學校裡她是學生的良師益友,是老師們的知心大姐姐;在生活中她是好媽媽、好妻子、好朋友;梁老師用她的愛心、熱情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無愧於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稱號。

  梁老師一直從事的是科學課教學,曾經榮獲東城區“東興杯”教學大賽一等獎的好成績。她作為科學組的組長,經常組織老師們開展各種有意義的教研活動,開拓老師們的視野。她的課堂永遠是向大家敞開的,無論是剛畢業的大學生還是沒有畢業的實習生,無論是青年教師還是來校學習的老師,隨時隨刻可以進入她的課堂去聽課,就連美術學科的小老師都多次進入她的課堂,去真摯地向她學習那些寶貴的經驗。

  在梁老師的精心教育下,她的學生在科學課上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每一個學生的眼睛都是目視前方,認真聽講的,這正應了梁老師經常說的那句話——傾聽是美德。在區抽測科學時,梁老師的班級成績總是全校最高分。

  梁老師不光在科學課教學中是老師們學習的典範,在組織學生科技活動及科技比賽中更是一把好手。每次組織學生外出活動,梁老師都會對學生進行教育,讓學生有明確的觀察目的、有良好的學習態度及學習紀律。尤其在創新大賽、金鵬大賽及實踐活動中,梁老師認真指導每一個學生參加比賽,每一次梁老師上交的作品數量都很多,可以看出她在向每一位學生播下創新的種子,讓學生在參與中獲得科學知識。

  尤其是對於令人頭疼的淘氣包,梁老師對其進行正面引導,不厭其煩地進行知識方面的指導、品德方面的教育,使其把精力投入到創新活動中來,當看到淘氣包捧回獎狀時,所有認識的老師無不為其豎起大拇指。梁老師用她的愛心滋潤著每一個學生。

  梁老師不僅在工作中非常的投入,在家庭生活中更是一位熱愛生活樂觀的人。她總能很好地打理好家裡的一切,無論是家裡的三餐、衛生還是對高三兒子的教育,都能面面俱到,令我們這些為人妻、為人母的人折服。梁老師經常跟我們分享她的烹飪的經驗、她教育兒子的方法,能夠看出梁老師是一位賢妻良母。

  梁老師善於交朋友、善於和別人溝通,在她的身邊總有一群好朋友相伴。值得一提的是朋友的事就是她的事。還記得有一年我兒子住院了,梁老師帶著組內老師來醫院探望,那份溫暖至今還在。她的好朋友得重病住院,她就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每天下班後就去醫院精心的照顧,朋友接回家後,她繼續從身心兩方面進行無微不至的關懷,使得朋友恢復得很快,她熱心地對待身邊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

  一次,我需要找一個牙科醫生,梁老師知道了馬上聯絡她的好朋友們,最終幫我找到了合適的醫生。同事嗓子疼,梁老師馬上遞過來治嗓子的藥,同事外出開會,她主動承擔代課任務。一旦知道哪家的孩子成績不理想需要補課,梁老師馬上介紹有經驗的老師幫忙補課。

  一句話,梁老師希望她身邊的每一個人都能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能和梁老師這樣的共產黨員成為同事是幸福的,能和梁老師這樣的黨員成為朋友是快樂的!

  關於奉獻愛心的事蹟材料3

  連敬雯,女,10歲,是金鄉縣小學年級班學生。她性格開朗,品學兼優,誠實守信,勤儉節約,用自己的言行詮釋了什麼是最美少年,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受到老師,同學以及認識她的人的喜愛。

  一、努力上進,勤學善思

  在老師的心目中,她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她有強烈的求知慾望,有嚴謹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堂上,她敢於提問,善於質疑,反應敏捷,思路清晰,對學習知識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保質保量的完成作業,成績始終出類拔萃,得到各科老師的高度好評。她勤學善思,喜歡鑽研且具有實踐探索精神,在濟寧市第四屆“爭當小實驗家”科學實驗大賽中榮獲小學化學組競賽金獎;作為班裡的班長、學校大隊部的幹部,連敬雯有強烈的責任感,能協助班主任開展學校的各項班級活動,盡心盡力地做好每一件老師交待的事情,具有強烈的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凡事以集體利益為先,甘於付出,深得老師、同學的信任,是老師的得力小助手。在同學們的心目中,她不僅僅是一個各方面都出類拔萃的楷模,也是一個可以信賴的朋友,一個可以傾心相交的知己。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她總是帶領班級積極響應,並且熱心組織、動員、鼓勵同學勇於參加,大膽表現,充分掌握髮揮同學們的特長,為班級贏得多項榮譽。學習上成績優異的她,從不驕傲自滿,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條件,真誠、熱情、耐心地幫助其他同學。每逢同學遇到不懂的問題,總是耐心地給他們講解,直到他們完全弄懂學會為止,從沒有一絲一毫的厭煩。有些同學在她的幫助下,學習成績由原來的班級中游水平提高到班級前十名。

  二、心地善良,尊老愛幼

  她樂於助人,尊敬師長,文明有禮,老師都誇她是個懂禮貌的好孩子。平時不論在哪裡見了任何一位老師,即使是不教她的,她見到都會熱情地問好。她甜甜的聲音,漂亮的大眼睛,自信陽光的笑臉,總會給人帶來無限快樂。在班裡,連敬雯是被大家公認的熱心人。她在班級裡和同學相處得十分融洽,她總是主動幫助同學。不管誰有困難,她都會伸出熱情之手:同學的手套丟了,她寧願自己挨凍,也把手套借給同學;同學的橡皮髒了,她會悄悄地幫著洗乾淨,再悄悄放回去;同學在值日擦玻璃的時候,不小心手受傷了,她不僅把這名同學送到了醫務室,還回來幫那位同學幹完了值日,事後因此受到老師表揚的.時候,她只是一笑了之。在家長的心目中,她懂事孝順,尊老愛幼,乖巧可愛。她小小年紀就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房間、內務自己整理,不用大人操心。她還經常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幫媽媽打掃房間,整理鞋子、衣服,成了家裡的小幫手。她覺得正是這些家務讓他學會了如何動手與動腦。她從不講吃穿,家長買什麼就穿什麼,長輩對她寵愛有加,她卻從無半分驕傲之氣,謙遜內斂;每每遇到有困難的同學她總是伸出援助之手。她在放假的時候去養老院為老人們表演一些文藝節目,讓老人們開心。在坐公交的時候,看到有孕婦和老人總是主動把自己的座位讓出來。

  三、多才多藝,全面發展。

  她多才多藝,愛好廣泛,從小就學習舞蹈、戲曲表演、書法,並熱愛各種體育運動。透過參與文體活動,鍛鍊了她的身心,磨練了他的意志,陶冶了她的情操,她也在活動中收穫了友誼。在學校,她是藝術骨幹,只要有什麼活動,就一定有她的存在。她從小學起就代表學校參加縣裡舉辦的各項活動,市裡省裡舉辦的各種比賽。她於2013年在由人民音樂出版社、中國少年兒童歌曲卡拉ok電視大賽藝委會主辦的“童心歡唱,快樂飛揚”暨2013快樂陽光童歌會全國總決賽中成績突出,榮獲組合組銀獎,並得到多位專家的讚賞。在山東省第五屆少兒文化藝術節才藝大賽中,榮獲戲曲類一等獎,並附有證書、獎盃、獎牌等;在第十一屆中國少年兒童戲曲卡拉ok電視大賽青島賽區決賽中榮獲十佳獎。除了文藝,她在體育方面做得也都很好,她喜歡短跑,羽毛球,跳遠等等。此外,她還喜歡看書,不論是文學歷史類還是科學自然類。她透過讀書開闊了視野,培養了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堅強的意志。她還喜歡把自己讀過書和最喜歡的故事講給家人和同學聽,不僅開闊了同學們的眼界,還增進了同學間的友誼。

  總之,連敬雯同學活潑開朗、自信、熱情、陽光、愛好廣泛、樂於助人、成績優異。因為品學兼優,多才多藝,每年都被評為“三好學生”“優秀幹部”等稱號。她用她自己的努力和實力贏來了老師和同學的欣賞,獲得了大家的掌聲。

  關於奉獻愛心的事蹟材料4

  鍾夢歌,女,2001年11月3日出生,是濟南市長清區文昌街道十里小學六年級的學生,擔任班級班長,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四年級時被評為:“市級三好學生”,五年級時被評為:“市級優秀學生幹部”。在家中,從一年級開始,就堅持自己洗腳、洗襪子、疊被子等,媽媽非常高興。現在她更勤快了,每天吃飯前後,主動給父母盛飯、端菜、收碗、擦桌、洗碗。懂事的她從來不挑吃穿、不攀比享受,只是和別人比自己學到的知識、比在學校的表現。她知道,自己努力學習,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是對父母最好的報答。她樂於助人,熱心公益事業,是傳遞愛心的小天使。

  在學校,她勤奮好學,心繫集體,積極參加各項活動且成績顯著,是老師的好助手和同學的好榜樣 ,她努力地學習各門功課,在知識的海洋裡,她是一個快樂的暢遊者。不斷的學習和總結,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她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從老師的辛勤耕耘中,一點一滴積累著收穫。從老師的諄諄教誨中,不斷塑造著豐滿的自我。和同學們一起互相學習,共同進步,與同學們在互學互比中取長補短,一起進取;與同學們在交流探求中,學習、借鑑,共同提高。他總是在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虛心接受老師的教育、幫助。

  他從小就懂得遵守紀律,講文明,熱愛集體,助人為樂;他熱愛勞動,每當學校勞動時,他總是搶著幹最髒最重的活兒,從不偷懶,也不會拿出班委的架子只指揮別人幹;從不亂扔垃圾,因為他知道勞動的辛苦,如果有同學不守紀律,她會及時給同學們指出來,幫助他們改正錯誤。作為一名大隊部幹部,他按時執勤上崗,不惜犧牲自己的課餘時間做好學校的衛生檢查工作,處處維護學校榮譽,樹立自身形象,是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幹部。她一向積極帶領少先隊員參加少先隊開展的各項有益活動,加強體育鍛煉,身體素質好。

  學習上,他求知慾強,課堂上,他敢於提問,善於質疑,對所學的知識能理解地掌握;課外,他不滿足於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大量閱讀一些有益的書報,以開闊自己的視野、增長知識,碰到難題就向老師請教或自己查閱資料解決,六年來,他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年年被評為學校的“優秀學生”、“優秀班幹部”,在學校古詩文誦讀比賽中分別獲得二等獎、一等獎??這一張張鮮紅的獎狀,都是她努力奮鬥的結果。班集體這個榮譽她倍加愛護,哪裡能給集體增加榮譽,哪裡就有她的身影。並且在班級工作中,主動承擔責任,同學之間的友誼她特別珍惜。

  在學校開展“講文明”活動中,她帶頭不買零食,不亂扔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平時見到有同學違反了紀律規定,她勇於上前指正。有同學遇到不懂的問題了她會耐心輔導,是同學們心目中的知心朋友、學習榜樣。廣泛的興趣和愛好,既陶冶了情操,又讓她在學習和生活中充滿了熱情和自信。和同學們在互相幫助中茁壯成長。

  在社會,她誠實守信,遵守社會公德,熱心公益活動。他積極呼籲為災區孩子獻愛心,不僅自己主動把平時攢的零花錢全部捐到災區,還帶領全班同學發起倡議,爭取身邊的親人、同學和朋友積極為災區孩子損款。並透過勤工儉學與災區的小朋友共渡難關,他用一顆熾熱的心感動著身邊每一個人。在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中主動擔當主持人,為敬老院的老人、送文藝節目;發動同學們一起到全校各班級為母校徵集校歌;帶領有特長的同學參加社群文化廣場活動, 近兩年,每逢週六日,她經常組織同學到一些設區、廣場、街道打掃衛生,搞環保宣傳教育,既美化了環境、又提高了人們的環保意識,在她的帶動下,全班學生都積極投入到了這項活動當中。她的愛心和誠心在行動中傳達到生活每個角落,她用一顆熾熱的心感動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鍾夢歌同學就是這樣心中有長輩,心中有同學,心中有老師,心中有集體,心中有社會。她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努力按照中華傳統美德的要求去做。在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都有著突出的成績和表現,確實做到了令家長放心、令同學敬佩、令老師滿意,是名副其實的好學生。在她的帶動下,全班學生都積極投入到了這項活動當中。她的愛心和誠心在行動中傳達到生活每個角落,她用一顆熾熱的心感動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學習、生活、成長的路是漫長的,但她懂得不經歷風雨,怎麼能見到彩虹。她正用自己的正直、善良為歌,熱心和寬容為曲,彈奏暖人心扉的歌;用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為筆,用進取和奮發為墨,書寫充滿希望的畫。用自己的愛心、恆心、誠心托起更加燦爛、美好的明天。

  這就是她——鍾夢歌,一個有愛心、恆心、誠心的優秀少年,美德少年。

  關於奉獻愛心的事蹟材料5

  陳敏銳,女,中共黨員,1972年8月出生,小學高階教師,教齡19年,現任西江中心小學教師。家庭人口有六人,丈夫是下崗工人,工作不穩定。女兒楊程文今年15歲,有精神智力障礙,生活自理能力較差,不能正常上學。兒子楊凱鈞7歲,讀一年級。家裡還有在農村的公公、婆婆要照顧。家庭並不富裕。但由於有一顆愛孩子的心,一顆做一名好教師的愛心。這幾年來堅持幫助扶持單親家庭困難孩子楊貴、覃敏榜、陳國通、周凱靜等本校學生,在經濟上共為他們資助了5000多元作為學習、生活費用,並堅持做好心理輔導工作,鼓勵他們自立、自強,認真學習、立場成才。

  一、熱心幫助單親家庭困難學生

  2006年9月,我擔任06(4)班的課,發現班上的學生周凱靜沉默寡言,說話也很小聲,學習成績不算好。經瞭解才知道,她是單親家庭的孩子,爸爸是個聾啞殘疾人,媽媽已經離開了這個不幸的家庭。平時的生活只靠奶奶的一點退休金來維持這個家,生活比較困難。知道周凱靜的家庭情況後,我決定儘自己的一份心意,扶持這個困難的學生,平時在學習上、心理上引導她自主、自強,鼓勵她努力學習,爭當優秀學生。每個學期都給她買學習用品和教育意義書本,瞭解她的學習情況。看著這個可愛的小女孩在集體生活中快樂健康成長,心裡感到特別的欣慰。

  楊貴是我校六(5)班的學生,這個可憐的孩子在五個月大時,就被她的父親拋棄了,媽媽帶著她租住在一間簡陋的房子裡,為養活孩子到處奔波勞碌,把楊貴寄託在我這個當老師的手中,看著這個可憐的孩子,我實在不忍心拒絕接收。這六年來,不計較任何報酬,一直把他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扶養教育他。

  2008年12月,我校二(4)班的學生陳國通,是我曾經教過的一名學生,他的父親因車禍不幸去世了。生活僅靠媽媽做點小買賣養著兩個孩子,比較困難。可是陳國通這個孩子卻無心向學,調皮搗蛋,讓老師和媽媽操心。國通媽媽幾次無奈地對我說:“我要放棄這兩個孩子,我沒法去教育他們了。”聽了她的話,我心裡很難過,也知道一個單親媽媽的艱辛。就鼓勵她說:“你一定要堅強,永遠不能放棄對孩子的教育!我們辛辛苦苦地工作都是為了孩子啊!”

  於是我就讓她放學後把孩子放到我家來,讓他在我這裡吃飯,輔導他學習,引導他讀國學經典,學會感恩媽媽的養育之恩,學會做人做事的道理。讓他去跟溫傑成老師學習書法,慢慢轉化他的思想。2009年7月,還聯絡南寧愛心家庭,送楊貴和陳國通去參加半個月少年改良班學習,讓他們的思想得到正確的引導。

  覃敏榜是我校二(7)班的學習,是進城農民工的孩子,他的爸爸在今年的8月被醫生檢查出是晚期肝癌。敏榜的媽媽知道這個不幸的訊息後,很無助的哭著向我說了情況,並希望我能借一些給他們治病。當時我在自己家庭經濟也比較困難的情況下,向我的同事黃凡、李雲等幾位老師借了一些錢,湊夠4000元借給了這個不幸的家庭,並安慰他媽媽錢不急還。鼓勵他們勇敢與病魔鬥爭,用堅強的意志去克服困難,幫他們照顧孩子,讓他們安心找工作和治療。

  二、熱心參與傳承中華美德社會公益推廣活動

  這幾年來,我積極參與中國傳統經典聖賢文化,和貴港市各界愛心人士組織宣傳國學經典傳誦讀活動,組織學生和家長到新世紀廣場進行國學經典誦讀,向群眾和各兄弟學校傳送道德教育讀本——《弟子規》、《啟迪心靈的鑰匙》等教育讀本。2009年3月,我個人捐款3000元參加公益助印《弟子規》。為建設貴港,和諧貴港盡一份力。2009年敬老節來臨之際,我組織學生和家長到貴城敬老院慰問老人,和孩子們一起用行動來表達對長輩的關愛。

  關於奉獻愛心的事蹟材料6

  帥氣的臉龐,瘦弱的肩膀,一位勇於擔當的獨臂青年。從自強到助人,從平凡到偉大,中間的過程叫持之以恆,他做到了堅持與執著。

  遼寧省海城市王石鎮西艾村,一間租住的簡單平房,擺放著簡單的生活日用品等。這是27歲劉思言的家,72歲的父親在45歲時老來得子,母親在去年因病離世,劉思言在14歲時遭遇車禍失去右臂。怎麼看,這都是一個需要關愛需要幫助的家庭,可就是這樣平凡而樸實的`家庭,卻培養出一位堅毅而充滿愛心的青年,從有能力在社會上獨立生存的那天起,他就開始儘自己所能愛身邊的每一個人,弘揚正氣,幫助弱小,難能可貴的是,這已成為一種習慣。

  頑強拼搏 播下感恩種子

  13年過去了,年邁的父親提起傷心往事,仍淚流不止。花季的年齡,帥氣的孩子,2001年的一場車禍,殘酷地奪去了他的右臂,那時,劉思言還只是一個剛上初中的學生!父母彷彿頂樑柱塌了一般,悲痛欲絕。生活還是要繼續,老兩口掩住悲傷,苦口婆心地勸說,讓兒子重新站起來。有著堅強個性的劉思言開始練習用左手寫字,可是好難啊!他常常氣得把筆摔在地上。父母的耐心,老師的關愛,讓劉思言找回好好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氣。“看到父母那樣傷心,經常背地裡偷偷抹眼淚,我就想應該學會堅強,應該讓父母看到我的微笑,長大後我要好好孝敬他們。”事實就是這樣,直面遠比逃避更有力量!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鍛鍊,劉思言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從小養成雙手做的事情,現在卻要用單手去做,連最簡單的以前著急吃完飯外出,有沒有桌子都可以,一手拿碗,一手用筷子往嘴裡扒,現在也只能是必須把碗放在桌子上面,用笨拙的左手,一點一點的吃,很多生活瑣事都要像幼兒般從頭學起,漸漸學會了用左手吃飯、寫字,後來可以自己洗衣服,還可以幫父母做些家務。

  走出命運的陰霾,劉思言重新回到久違的課堂,憑著頑強的毅力,令人欣喜地考上高中,讀完大學,並且實現了當一名運動員的夢想。讀書時,市殘聯得知他愛好體育,特意為他請了教練,他對教練說:“即使比別人付出得再多,我也決不放棄奔跑在賽場上的夢想。”一席話打動了教練,全身心培養這個有毅力有夢想的少年。劉思言記不清自己摔了多少跤,流了多少血,經過艱難訓練,他代表鞍山參加了兩屆省殘疾人運動會,榮獲田徑專案多項金、銀、銅牌,獲得省十運會“鞍山最佳運動員”稱號。讀大學期間,積極參加學校運動會等各項公益活動,他樂觀活潑,積極向上,在他身上幾乎看不到殘疾人的影子。

  2011年,大學畢業的劉思言覺得自己在不平坦的成長過程中,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愛,他對這些溫暖刻骨銘心,暗暗下決心:自己有了生存能力,一定要回報社會,回報家鄉的父老鄉親。這是一枚感恩的種子,播撒在一個有責任心,血氣方剛的青年心中,正是這枚種子,日後生根發芽,長成遮天蔽日的大樹,連成片,排成行,讓劉思言真正強大起來。

  回報社會 成就無邊大愛

  2011年,大學畢業後的劉思言,不懈地尋找工作,王石鎮政府領導被他的自強拼搏精神和優秀的學習業績所感動,安排了他一個工作崗位,負責殘疾人技能培訓。每天他要騎車上、下班,單程需要一個小時,對於一個獨臂青年,這需要很大的毅力,劉思言很樂觀,他說自己很珍惜這樣的工作機會,他要盡全力回報這個給過他許多關愛的社會。

  ——捐獻器官第一人 “作為一個殘疾人,我深感生病的苦痛。我只有一個願望,就是希望生命結束後,能把自己有用的器官拿去救人,讓世界上多一個健康的人。”2012年3月,劉思言反覆做了父母的思想工作後,應邀參加了鞍山日報社、紅十字會捐助大會,鄭重簽署了器官捐獻志願書,承諾死後將器官全部捐獻。在“當代雷鋒”郭明義的精神感召和劉思言的帶動下,10餘名殘疾人申請成為遺體捐獻志願者,組建了“感恩遺體器官自願捐獻志願者俱樂部”,表達“願把殘軀留人間,愛心傳遞作奉獻”的意願,他們共同呼籲社會破除傳統觀念,希望更多的人參與遺體器官自願捐獻。

  劉思言正用大愛給藍天添朵亮麗溫和的白雲,讓世界充滿友善和諧的光輝!

  關於奉獻愛心的事蹟材料7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荊州一醫醫護戰士輪番上陣,不畏風險,逆風而行,隔離的是病毒,凝聚的是希望。原神經外科副護士長王麗娜,2月21日,進入隔離三區負責護理工作。隔離三區分為三個樓層,有25名護士,都是從各個護理單元抽調出來的護理骨幹,王麗娜團結帶領這群兄弟姐妹們,用仁愛之心與患者一道共同抗擊疫情。

  因為病毒的傳染性,有很多家庭聚集性發病。21日,父女兩人,想住在一間病房裡,可是根據新冠肺炎病人收治規範,患者一個陽性,一個疑似病人,是不能住在同一間病房,面對這種情況,護士長王麗娜反覆給患者做工作,耐心對患者講解分開收治的重要性,最終患者表示理解,並接受分開在兩個單間病房裡。

  一天,患者劉大姐反饋病房電視不能正常觀看,王麗娜在後勤人員的電話遙控下,經過半個多小時的努力,調好了電視。這一刻,聽著患者小孩似的歡呼,看著患者歡笑的面龐,王麗娜也開心的笑了。在與劉大姐的交流過程中,王麗娜瞭解到劉大姐前不久才失去了親人,而全家又都被感染隔離,母親在醫院重症監護室治療,在重重的打擊下,這位上有老下有小的劉大姐心理負擔太重了,在掌握了這一情況後,王麗娜每天都要去看望劉大姐,跟她聊上幾句,瞭解一下她的心理動態,樹立了她戰勝疾病的信心。

  患者丁先生是一位回民,由於食堂提供的飲食不合習俗,後來,護士們為他點全素的中餐和晚餐,但是丁先生還是“吃不飽”,22日中午,丁先生的朋友為他送來了愛心午餐,此時正是中午12點多鐘,支助工友、隔離區外勤人員都是最忙的時候,還沒吃午飯的王麗娜為了解決患者的問題,決定自己化身一名快遞員,找到丁先生的回民朋友,取來他們為丁先生準備的愛心午餐,送到隔離病區丁先生的手中,王麗娜瞭解到丁先生的朋友每天都會給他送一次愛心餐,為此,專門預定了志願者,使這份特殊的愛心能夠每天按時到達丁先生的手中。

  王麗娜說:“我們每天的工作雖然很繁瑣、很勞累,但對患者來說,我們醫護人員就是他們的希望。除了給患者最好的醫療護理,還要和他們一起互動,關心患者的身心健康,從而增強抗疫心勝的信心。”

  關於奉獻愛心的事蹟材料8

  近日,安康市石泉縣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了關於表揚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典型的通報,石泉縣人民檢察院院幹警張積紅就是此次受通報表揚的人員之一。

  張積紅今年59歲,是石泉縣人民檢察院的一名司法警察,因他的警銜是警司,大家都親切地稱呼他為“張警司”,儘管多年前他早已晉升為二級警督,但大家仍習慣地稱呼他為“張警司”。當然,也有不少年輕的幹警出於尊重,親切地稱呼他為“張叔”。

  提起張積紅,石泉縣人民檢察院上上下下無人不豎大拇指。他到底有哪些優點和先進事蹟值得這麼多人稱讚和表揚呢?下面,我就帶大家認識一下“張警司”。

  “小夥兒張警司”

  儘管已年近花甲,即將退休,但是“張警司”仍然堅守在工作一線,絲毫沒有“車到碼頭船到站”,要鬆一鬆、歇一歇的心態。相反,他在工作崗位上,保持著幾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狀態,不僅任勞任怨,幹起事來也是勁頭兒十足,樓上樓下經常看見他拿著檔案一路小跑、健步如飛,熱情洋溢地在各個辦公室統計各類資料、分發檔案、通知、協調處理領導交辦的各類事項,工作狀態和精氣神儼然是個剛參加工作的“小夥兒”。

  “老黃牛”張警司

  在石泉縣人民檢察院大大小小的各類會議上,在每個院領導口中,用來表揚“張警司”的最高的詞彙就是“老黃牛”。誠然,他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的工作作風確實擔得起“老黃牛”這個稱號。每天他都是單位來的最早、走的最晚的那個人,因為管著機要通道,有時下班後還會有緊急檔案,為了不耽誤每一份檔案送到領導手裡的時間,他每天都比別人晚半個小時下班,每逢下班時,樓道里經常傳來他給家裡人打電話的聲音“你們先吃,別等我!”。因為院裡外地幹警很多,每逢國慶、春節,值班人手排不過來時,總是他挺身而出,每年的兩個長假中,至少有兩到三天都是他值班,一部分是他主動排班給自己,一部分是他主動替家在外地的幹警幫忙值班。2020年大年三十,院裡的大部分外地幹警回家過年了,因為禁放煙花爆竹工作,需要派人網格區內巡邏,他知道院裡人員情況後,二話不說,從上午8點一直巡邏到晚上24:00,期間只換班回家吃了頓飯,整個除夕夜都是在單位值班室度過的。

  “技術流”張警司

  儘管已經59歲了,但張警司和他同齡的很多幹部都不一樣,他不僅能熟練操作各類辦公軟體,還能管護甚至維修內外網網路系統及各類網路終端,院裡的視訊會議系統、無紙化辦公系統都是由他掌管,網路資訊保安等工作也是由他負責,他在資訊化工作方面的技術已遠超許多當下抱著手機和電腦長大年輕人,可謂不折不扣“技術流”。日常生活中,張警司還經常網上“shopping”,不僅懂技術,還跟緊時代潮流,時髦範兒十足。

  “犟人王”張警司

  總是被人表揚的張警司,也時常有被人“抱怨”甚至“衝撞”的時候,這源於他對工作近乎偏執的較真兒勁兒。因為負責院裡的機要通道,收發的很多檔案都是涉密件,所以張警司在處理檔案的過程中,十分嚴謹、仔細。經他手傳送的檔案、資料,他都要反覆檢視,但凡覺得有哪句話、哪個字,甚至是哪個標點符號不妥,他都要跟檔案起草人或相關責任人嚴格進行核對,確保無誤後才發出。他經手的每一個事項也都必須嚴格按照程式進行,有時候遇到緊急事項,幹警們忙著要報送資料,碰巧領導不在單位,沒人簽字或者無法蓋章的時候,幹警們急得雙腳跳,張警司卻一如既往地“軸”,哪怕幹警已經跟領導請示過了,也要當著他的面跟領導打個電話進行再確認,而且事後他一定會找到領導完善相關的手續。在處理一些事情過程中,因他過於堅持原則,時常會和領導及同事們“辯論”一番,有時不惜爭的臉紅脖子粗。為此,幹警們對他有過不少“怨言”,說他是個十足的“犟人”。但也正因為這種嚴謹、這種較真兒、這種“犟”,他從檢以來,以司法警察身份在執行搜查、拘傳、送達、協助檢察人員進行提訊等過程中無一差錯,他負責的機要通道、網路安全及保管的相關資料等未發生任何洩密及其他安全事故。

  “疫情防控先鋒”張警司

  歷年來,在石泉縣人民檢察院各類大大小小的會議上,受到最多表揚的人,非“張警司”莫屬,“張積紅”這個名字也是院裡各項表彰獎勵中的高頻詞。此次被縣疫情防控指揮部作為先進典型通報表揚,既是我們意料之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1月26日晚,收到縣疫情防控指揮部緊急通知,要求27日早單位派一名志願者進入社群進行疫情摸底排查,時值大年初二,很多外地幹警尚未來得及返崗,院裡一時難以派出人員,27日當天值班的張警司挺身而出,以志願者的身份配合牽頭單位及相關人員進入社群挨家挨戶摸底排查,連續多日奮戰在防疫一線。社群摸底排查工作甫一結束,他得知院裡很多外地幹警受疫情影響無法返崗,還有的幹警處於居家隔離當中,張警司一天也沒休息,立馬返回院裡,主動承擔了公文平臺及機要通道的檔案收發、每日疫情防控報表的填報、防控物資的發放及部分居家隔離幹警的包聯等工作,每日加班加點,忙到晨昏顛倒,但他仍像幾十年來的一貫所作,毫無半句怨言。

  當單位要推薦他為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典型時,他的“倔勁兒”又上來了,他說到:“我是國家工作人員,領著國家的工資,就該為國家出力辦事,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算不上啥先進,也當不了典型”。直到領導多次找他談話,並告訴他這是一項命令,必須執行,他才填了個人資訊報表。

  表彰出來後,得知單位領導要安排人對他的先進典型事蹟進行宣傳時,他再次拒絕了,甚至“拒不配合”採訪,也拒絕提供工作時的照片,他拒絕的話很樸實,但卻讓人無比動容,他說“我老了,別宣傳我,多宣傳宣傳其他年輕同志吧”。

  這就是“張警司”,我們當中普通的一員,他平凡、樸實、勤勞、倔強、謙遜,讓人又愛又“恨”,卻又讓人不得不肅然起敬!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是旗幟,代表著方向;

  榜樣是資源,凝聚著力量。石泉縣人民檢察院為擁有這樣先進典型的“張警司”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同時,我們全體幹警也決心以“張警司”為榜樣,堅決扛起責任、經受考驗,切實把各項工作抓實、抓細、抓落實,在疫情防控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確保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關於奉獻愛心的事蹟材料9

  今年42歲的張志田,是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放射科醫生,宣恩縣李家河鎮老司城村人。

  1月19日,他帶著10歲的兒子從杭州回到家鄉與親人團聚。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原本計劃1月27日返回杭州的張志田取消了行程。

  1月29日晚,張志田主動向宣恩縣衛生健康局“請戰”,願意參與李家河衛生院疫情防控救治工作。1月30日早上,張志田走進衛生院,成為該院一名“編外醫生”。

  張志田從醫20餘年,主要從事放射科臨床醫學研究,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張志田發揮自己優勢,參與衛生院影像學報告診斷。

  李家河衛生院進出口只有一個大門,醫護人員和患者通道通用,張志田與衛生院商量改造,按照傳染病樓兩通道、三分割槽的標準,隔離出醫護人員通道、患者通道,分開清潔區、汙染區和半汙染物區。同時,針對通道還改造兩個小門出入住院樓,該院在衛生院大門,也專門用隔離帶分開為進、出口。

  該衛生院醫用物資緊張,張志田便多渠道聯絡,為衛生院籌集捐助醫用防護物資。“又捐物資,又捐技術,真的很感動。”李家河衛生院院長段萬能表示。

  家住來鳳縣大河鎮大壩社群的楊錚,2020年從湖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畢業後在外地一企業上班。學習臨床醫學專業的楊錚看到監測點人手不夠,主動申請參加疫情防控工作志願者服務。他每天工作12個小時,排查過往車輛,為車上人員檢測體溫,同時利用在學校學到的專業知識,指導執勤人員規範防護措施……

  關於奉獻愛心的事蹟材料10

  於曉嬌,女,漢族,該同志熱心公益事業,富有敬業精神和奉獻意識。無論從事哪項工作都能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投身於自己的崗位工作中。在工作中勇於開拓,富於創新意識,取得了顯著成績。自2011年參與建立寬城區青年志願服務聯盟以來,一直秉持“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開展志願活動,是志願者公益活動的組織者之一和骨幹參與者,策劃組織並親自參與了大小十餘次志願者公益活動,受到各級組織和社會的好評,也贏得了廣大志願者的普遍讚譽。在她的組織及積極參與下寬城區青年志願服務聯盟走出了一條極具寬城特色的公益組織發展道路,寬城區青年志願服務聯盟開展的多次活動也得到了社會公眾的認可。

  從殘疾兒童到孤寡老人,從農民工子女到困難群眾,於曉嬌同志帶頭捐款,集資為轄區兩位孤寡老人購買了米、油、雞蛋和生活用品等,還幫助老人們更換了新被單、給窗戶釘塑膠。在此後的日子裡,她只要有時間就會去看望孤寡老人們。老人冬天的衣服不夠暖,她就會給老人們送上一件棉衣,一條棉褲;老人的牙口不好,她就會給老人們買點雞蛋、買點柔軟的蛋糕送去……她的行動也感染著更多的人來關心老人們。

  如今,大部分農民工子女目前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已經不是教育問題,而是如何更好的與城市相互融入,這些孩子們要融入城市就要更多的瞭解城市、感受城市、體驗城市。於是在今年的工作中,於曉嬌同志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我與寬城共成長”農民工子女一日體驗活動。

  3月份,於曉嬌同志選擇農民工子女較集中的柳影小學和宋家小學,組織學校裡20名農民工子女,開展觀賞電影、肯德基就餐、歡樂世界遊玩三個體驗專案。6月份,於曉嬌同志又組織100名未成年人觀看愛國主義教育電影《甲午風雲》。幫助樹立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他們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操,增強他們建設祖國的信心和遠大抱負。組織團山小學和天光小學的100名小學生遊覽雕塑公園。9月份,於曉嬌同志組織100名農民工子女參觀長春自然博物館,讓每一個孩子不但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深奧,同時也產生了對大自然的好奇和熱愛。

  “我與寬城共成長”農民工子女一日體驗活動的開展就給他們提供了了解城市、感受城市、體驗城市的機會,從而使這些孩子更加熱愛我們的城市,努力學習,將來為建設長春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的城市要更好的吸納這些城市新生代,就要給他們機會讓他們靠近城市,更重要的是從心理上貼近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作為志願者,她在給予的同時也收穫了奉獻的快樂,體會到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透過組織開展一系列志願公益活動,於曉嬌同志思想上更加成熟,活動能力更加增強,公益業績也更加顯著。由於經常參與社會活動,該同志視野開闊,知識面更加寬泛,工作成績更加顯著,對單位和社會都帶來了良好影響,成為了廣大青年學習的榜樣。志願者不是一個簡單的稱號,不是一種榮譽,而是一個人身處社會所應承擔的.責任。於曉嬌同志在平凡的崗位上,用志願者的承諾實現作為一名優秀志願者的責任和義務,為自己的人生譜寫一首優美的樂曲。

  關於奉獻愛心的事蹟材料11

  白澤湖鄉月形社群的大學生村官陶效敏,同時也是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的一名骨幹成員。自加入青年志願者服務隊以來,陶效敏同志始終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風,工作態度端正、團結同志、樂於助人,具有較高的思想修養和業務素質,在接待來訪群眾、提供志願服務上,樹立了良好的青年志願者形象。陶效敏同志一方面精心組織青年加入到志願者隊伍開展服務活動,另一方面以身作則積極投入到青年志願者活動中來。

  一、積極參加扶貧幫困送溫暖活動。

  在本次社群志願服務主題活動中,陶效敏同志積極參與到“進社群 送溫暖”活動中,不僅為社群老人們送去大量的生活用品,還陪老人們聊天談心,排解他們的憂愁和寂寞,給老人們帶來了快樂的心情,使他們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和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二、積極參加文明交通志願者行動。

  為響應文明交通志願者行動,陶效敏同志在第一時間內參加志願者交通執勤活動,11月28日起每天上午、下午車流高峰期,在社群十字路口維護交通秩序,一如繼往,從不間斷,為維明文明和諧交通環境貢獻自己應有的一份力量。

  三、積級參加文明城市共建活動。

  到各村(社群)和包乾責任區進行大規模的衛生整治工作,陶效敏同志前後3次前往月形還建小區進行衛生清掃,給社群居民帶來了乾淨整潔的衛生環境。

  除了參加青年志願者的各項活動以外,陶效敏同志在本職工作中時刻嚴格要求自己,不斷的加強自身的理論學習,全力提高志願服務水平。對未來的工作,陶效敏同志表示將繼續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彰顯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相互關愛和諧共存的理念,秉承自覺自願、力所能及的原則,積極投入到青年志願者活動中來。

  關於奉獻愛心的事蹟材料12

  12月3日,渝北區石船鎮,郭明義愛心團隊的志願者帶領留守兒童玩耍。

  “海面倒影著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著綠樹紅牆,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12月3日,舒緩柔和的歌聲給寒冷的冬日平添了一股暖意,在渝北區古路鎮草坪村,郭明義愛心團隊重慶大學分隊的年輕志願者們來到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身邊,陪伴他們度過一個充滿愛的週末。

  剛見面時,老人和孩子們都有些拘謹,同學們默契十足地唱起了歡快的歌曲。娃娃們頓時來了興趣,圍成一圈,跟著歌聲一起搖晃著小腦袋;儘管老人們沒有跟著哼唱,但還是不住地為年輕人鼓掌,滿是皺紋的臉上流露著笑意。

  氣氛調動起來後,大學生們一個個與老人、孩子結對。有的當起了“乖孫孫”,拉著老人的手,噓寒問暖、捶背揉腰,為他們打掃房間;有的成了“知心大哥哥”、“愛心大姐姐”,陪著留守兒童聊天,給他們講故事,同他們玩遊戲。

  同時,愛心團隊還送上了同學們湊錢買的暖手袋、靠墊、水果、食用油等慰問品。73歲的謝惠珍婆婆歡喜得眼圈都紅了,“我的孫孫和他們一樣大,他如果沒去廣州打工,肯定也會和這些年輕人一樣孝敬我。”

  志願者鍾清告訴記者,如今渝北區古路鎮已成為郭明義愛心團隊重慶大學分隊的慈善親情教育基地,在這裡,關愛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將成為愛心團隊的一個長期活動。

  同學們一有空就會來到老人和孩子中間,給予關愛,為他們提供各種幫助。大家還會記錄下老人和孩子們的生日、愛好、心願,透過向微博、網站發帖,來獲得社會廣大愛心人士的關注。

  “古路鎮歡迎大家來感受慈孝文化。”古路鎮黨委書記唐文武介紹,今年以來,古路鎮已吸引了俄羅斯、日本、非洲等20幾個國家的參訪團來參觀新農村建設和慈孝文化。結合全鎮慈孝文化建設,鎮上也成立了由機關幹部、大學生村官、青年學生組成的志願者服務隊伍。下一步,這支隊伍將走進各大高校,宣講慈孝故事。

  同時,古路鎮還向全市愛心市民敞開大門,歡迎他們來鎮裡體驗慈愛與孝道。

  關於奉獻愛心的事蹟材料13

  百合社群是江北區孔浦街道、地域最廣的老小區,也是受“菲特”肆虐影響最嚴重的社群。整個社群90%的區域在臺風中積水,800多戶居民家裡進水,有的地段連著幾天停電停水。

  孔浦街道黨工委委員、紀工委書記王軼芳是百合社群的聯片領導。從6日晚開始,在街道黨工委的統一部署下,他全程在百合社群指揮參與抗災工作,連續七天奮戰在第一線。

  10月7日至9日,是百合社群受災最重的三天,社群很多地段普遍積水,深的地方已經漫及腰身。王軼芳與社群工作人員一道積極安排救災各項事宜,帶領著街道、社群幹部組成應急小分隊,轉移安置安撫受災居民,接聽居民求助電話……作為小分隊隊長,他始終衝在第一線,冒雨蹚水挨家挨戶慰問通知。他在齊腰深的水中,拉著皮艇轉移群眾,直接參與轉移西管小區、大通巷、壓賽堰和倪家堰等區域受災群眾18人次。

  針對受災較重居民無處安身的情況,在他的建議和協調下,街道開通了位於原區政府三號院的百合社群災民安置點就近安置受災群眾,期間共接待受災群眾150餘人次。

  在恢復重建過程中,擔任群眾工作組組長的他,帶領著5個工作小組,深入西管小區、倪家堰、大通巷的居民家中瞭解居民受災情況,記錄群眾需求,發放消毒藥片,直接參與走訪群眾100餘戶。

  颱風過境後,由於姚江上游水位居高不下,造成緊臨姚江的百合區域積水時漲時落,此時群眾盼望供電的呼聲也越來越高,但在上級“必須在具備恢復供電條件方可供電”的指示要求下,他冒雨帶領小分隊和電力公司同志,挨家挨戶到倪家堰149號和大通巷等區域做群眾的說服解釋工作。這期間,也遇到了不少難題,甚至遭受到了不理解群眾的非議和謾罵。

  如今,積水消退了,他仍堅守崗位,組織力量清掃垃圾,對社群主要地段開展消殺工作。

  孔浦街道一位工作人員說,在抗災期間,王軼芳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守土有責”,他也正是用始終和街道普通幹部一起並肩作戰的現實表現詮釋了一名紀檢幹部的責任擔當。

  關於奉獻愛心的事蹟材料14

  2008年,劉秀祥“千里背母上大學”的舉動被媒體廣泛報道,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成為流傳廣泛的動人故事。

  從1998年到2008年,從10歲到20歲,從初中到大學,從貴州望謨到山東臨沂近10年時間,劉秀祥一邊艱難求學,一邊不離不棄地照顧母親。

  而支撐他從苦難中一步步“熬”出來的力量,是“夢想”。

  “母親就是我的夢想。一直以來,我都想把母親的病治好。”劉秀祥說,一定要相信夢想。正是這個執念,支撐他跌倒了爬起來,遇到委屈咬牙捱過去。

  其實,從內心深處,青少年時代是劉秀祥不太願意回憶的時光。父親早逝,母親患病,家庭一貧如洗,年幼的劉秀祥肩負起整個家的重擔。他的中學、大學時光,都擔負著照顧母親的責任。

  “其實誰都不願意把自己的傷疤掏出來給別人看。”劉秀祥說。

  可是,每次演講他都會說到自己的經歷,以激勵他人。“只要能夠幫助一個孩子轉變思想,讓他們相信讀書可以改變命運,那麼我所做的事就是有意義的。”

  “劉老師對我的影響很大,他的演講讓我明白,永遠不要放棄自己。”蕭雅迪是劉秀祥的學生,也是他的眾多“粉絲”之一。

  “無論人生多不容易,都要微笑面對,要始終相信奮鬥的力量。”劉秀祥不向命運低頭的倔強,都寫在他那張樸實的臉上,更濃縮在了他的每一堂思政課裡。

  關於奉獻愛心的事蹟材料15

  氣動力是飛機設計的靈魂,空氣動力學的`發展推動了飛機的跨代發展。我國開始飛機設計之初,氣動力設計方法和手段完全空白。蘇聯在當時對我國進行的援助僅限於製造,關於設計方面的技術堅決不提供。

  顧誦芬參加工作後接受的第一項挑戰,就是我國首型噴氣式飛機——殲教1的氣動力設計。他在大學學的是螺旋槳飛機,現在需要設計噴氣式飛機,而且徐舜壽提出要採取兩側進氣,不能用機頭進氣,國內沒有先例。

  當時聽說北航圖書館有一份相關的國外文獻,他便動身從瀋陽來到北京,借一輛舊腳踏車,天天晚上跑北航查詢抄錄資料。他潛心學習研究國外資料,最終提出了亞音速飛機氣動引數設計準則和氣動力特性工程計算方法,出色完成了殲教1飛機的氣動佈局設計。

  顧誦芬隨後又完成我國首型初級教練機——初級教練飛機氣動佈局設計,建立了亞音速飛機氣動力設計體系。初級教練飛行品質出色,為我軍培養了數以萬計的飛行員。

  一刻不停,顧誦芬轉身又投入超音速飛機氣動力設計研究。當時國內一無超音速風洞,二無工程適用的數值計算能力。他依靠紮實的理論功底,首次建立了超音速飛機氣動力設計體系,實現了超音速飛機氣動力設計、計算、試驗與試飛的閉環。他所創立的飛機氣動力設計方法體系至今仍被國內飛機設計採用,為後續殲擊機設計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關於奉獻愛心的事蹟材料16

  英雄王鋒的故事,要從2016年5月18日凌晨的一起火災事故說起。

  那天夜裡,在南陽市臥龍區西華村一棟民宅,二十多位熟睡的人不曾預見,危險正一步步逼近。凌晨1點多,因一樓電動車短路失火,繼而引發大火。租住在一樓的王鋒最先發現火情,帶著女兒第一時間跑了出去。

  “失火了!”王鋒一邊大聲呼喊,一邊折回頭衝進火海,救出了妻子和兒子。

  “你打電話報警,招呼好孩子,我得去救人,樓裡還有很多人。”王鋒安頓好妻子潘品後,便轉身第二次衝入火海。這一次,挽救了住在一樓東間的兩名學生和一名託教老師的生命。

  此時,樓內已火光沖天,還不時響起爆炸聲。“裡面還有人,我還要去救人。”說完這句話,他第三次衝入火海。

  這一次,他挨門挨戶敲門示警。鄰居聽到咚咚的敲門聲,趕忙起床逃生。樓裡二十多個人得救了,而原本是第一個逃出去的王鋒,第三次從火海中出來時,已被燒成了“炭人”,全身烏黑,神志已經不清醒,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依然邊跑邊喊,奔走呼號。住處巷口五六十米的路上,留下了王鋒帶血的腳印。

  整棟樓的鄰居無一傷亡,但王鋒全身的燒傷總面積達到98%,命懸一線。

  雖經多方救治,但因嚴重感染,在頑強堅持了136天后,王鋒於2016年10月1日因多臟器衰竭不幸離世。英雄王鋒當選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是對他英勇事蹟的高度認可。

  如今,王鋒事蹟已在全國發酵,關於他事蹟的電影也感動了無數觀眾。

  就像“感動中國”評選委員會給予王鋒的頒獎詞寫的一樣,高貴的靈魂浴火涅槃,在人們的心中永生。

  關於奉獻愛心的事蹟材料17

  張超,30歲,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正營職中隊長,一級飛行員。

  2016年4月27日,張超在駕駛艦載戰鬥機進行陸基模擬著艦接地時,突發電傳故障,危機關頭,他果斷處置,盡最大努力保住戰機,推杆無效、被迫跳傘,墜地受重傷,經搶救無效壯烈犧牲。

  張超是“海空衛士”王偉生前所在部隊優秀的三代機飛行員,全團6名“尖刀”隊員中最年輕的一員,曾數十次帶彈緊急起飛驅離外軍飛機。

  事故發生後,張超在送往醫院的過程中,團長張葉一直陪在他身邊,清楚記得張超說的最後一句話:“團長,我還能不能飛”。

  張超走了,留下剛剛滿兩歲的女兒和妻子,帶著深深的遺憾走了,再有半個月就要著艦飛行了,這一直是他最大的心願。

  面對張超,《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時文潮說,我們必須牢記每一位軍人的犧牲,都是在為國家換來更多的安寧和幸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