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心得感悟(精選11篇)

2021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心得感悟

  一、《跨過鴨綠江》劇情簡介

  影片以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的視角講述,全面展示了從戰前國際形勢的快速演變到板門店停戰協議的簽署,涉及中國人民志願軍對戰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的整個抗美援朝戰爭過程。

  在講述國際格局突變時中、蘇、美三國領導人作戰指揮思想博弈的同時,影片展現了毛澤東等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戰略思維,也展示了以彭德懷為統帥的指揮員們的戰場謀略,以及全體志願軍戰士用生命捍衛和平正義、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精神,全方位呈現出我們為贏得這場艱苦卓絕、震撼人心的偉大戰爭的最後勝利所做的犧牲和努力。

  二、2021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心得感悟(精選11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1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心得感悟(精選11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1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心得感悟1

  “憶”偉大勝利“聚”前行力量

  71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肩負著維護和平、反抗侵略的使命,以前仆後繼、悍不畏死的英雄氣概,同朝鮮軍民一道,經歷了曠日持久、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今天,我們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進行著許多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斗爭,只有不斷從歷史中總結經驗教訓、汲取奮進力量,才能在新時代譜寫出更壯麗的新篇章。

  這一戰,告訴我們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無論是七十年前的抗美援朝,還是如今的抗擊新冠疫情,歷史和實踐都再次證明,中國共產黨是值得人民依靠和信任的黨,為了祖國安定、為了民族復興、為了人民幸福,即使前路再艱再難,我們黨也定會不畏艱難困苦,一路披荊斬棘、奮勇向前。廣大黨員幹部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基層、深入一線,在為黨為民排憂解難的過程中,經風雨、見世面、強筋骨,以實際行動詮釋對黨忠誠。

  這一戰,告訴我們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抗美援朝戰爭是為祖國而戰、為人民而戰。人民是中國共產黨的根基,從歷史程序來看,正是因為有了人民的支援和信任,我們黨才能由小變大,由弱變強。廣大黨員幹部要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無論什麼時候,都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的宗旨。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堅持人民立場、人民至上,激發奪勝的強大力量,書寫振興的精彩華章。

  這一戰,告訴我們必須堅持真抓實幹。抗美援朝戰爭,是在交戰雙方力量極其懸殊條件下進行的一場現代化戰爭。當時,中美兩國國力相差巨大。在這樣極不對稱、極為艱難的情況下,志願軍將士拋頭顱、灑熱血,以“鋼少氣多”力克“鋼多氣少”,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雄壯史詩。廣大黨員幹部要從抗美援朝精神中汲取力量,勇於知難而上,善於攻堅克難,堅持腳踏實地,以釘釘子的精神幹真事、幹實事,做到抓鐵有痕、踏石留印,在啃硬骨頭和涉險灘中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雄赳赳、氣昂昂,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進。

  2021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心得感悟2

  冬藏時期基層幹部還需“補一補”

  穀物類植物,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不同變化。人類生活也如此,醫學上認為人體的生理功能往往隨著季節不同而有所變化,所謂“天人相應”。人類到了冬季,也同樣處於“封藏”時期,此時服用補品補藥,可以使營養物質易於吸收蘊蓄,進而發揮更好的作用。因此,民間有“今年冬令進補,明年三春打虎”之說。尤其對於廣大基層黨員幹部來說更要“補一補”身體。

  補一補體魄,提精氣。黨員幹部的“精氣神”,能夠激發幹事創業,促進地方發展,匯聚攻堅克難的強大力量。“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志願軍用敢打必勝的血性鐵骨,充分展示了人民軍隊的磅礴力量、旺盛的精氣神。作為廣大黨員幹部也要用堅定理想信念武裝自己,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來展現黨員幹部鬥志昂揚、奮發有為、永不懈怠的“精氣神”,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補一補體能,淬恆力。基層幹部要提高恆力修為,既然選擇了基層,便只顧風雨兼程,縱使基層的工作紛繁蕪雜。毛竹能夠以每天足足30CM的速度生長,短短6周時間就可以長到15米,實現平地變竹林的景象。但誰又能知道它五年前高不過3cm。毛竹用它的恆力在默默無聞的五年裡扛住了烈日灼燒,受住了寒冬冰凍,一點一滴積蓄力量紮根於土壤裡延深數百米,最終被世人驚歎。基層幹部也要發揮“毛竹精神”,在基層中淬鍊恆力,紮根於基層這塊肥沃之土,深深汲取營養,要相信“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

  補一補體格,塑形象。基層幹部要塑造人民公僕好形象,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定“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我們的奮鬥目標,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民生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工作中事事想著群眾,事事為著群眾,事事服務群眾,爭做人民群眾身邊的“貼心人”。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獻身精神,搞好乾群關係,提升人民公僕好形象。

  2021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心得感悟3

  偉大抗美援朝精神之“光”照亮新時代之路

  10月19日,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1週年之際,習近平參觀“銘記偉大勝利,捍衛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1週年主題展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抗美援朝戰爭鍛造形成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筆者感到,我們每一箇中國人都要以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為動力,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抗美援朝精神之燈照亮奮進新時代的道路。

  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引領航向的“指明燈”。上世紀50年代,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向全世界展示出中國人民的英勇頑強和堅忍不拔的精神。71年過去了,中國這艘時代巨輪也進入了新時代,回顧那段戰火硝煙的壯烈歷史,感悟志願軍戰士那種奮勇拼殺、勇往直前的意志品格,我們就是要把抗美援精神傳承下去,把抗美援朝精神當作照亮新時代航向的“指明燈”,沿著英烈們用鮮血點亮了的精神座標,一往無前、賡續奮鬥。

  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凝聚力量的“聚光燈”。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到延安精神,再到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偉大的精神總能凝聚無窮的力量。抗美援朝這件彪炳史冊的大事也正閃耀著無數英雄先烈的光輝事蹟,構築起中華民族萬眾一心、團結奮進的精神高地。不畏浮雲遮望眼,亂雲飛渡仍從容。今天我們認真學習和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就是要從歷史中汲取營養和財富,匯聚起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強大精神力量。

  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偉大斗爭的“探照燈”。當前,中華民族正處在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征途中。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毫無疑問在復興道路上,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阻礙。這就需要我們把握住抗美援朝精神的時代意義,在銘記偉大勝利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用好抗美援朝精神這盞“探照燈”,勇於開展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我們始終要傳承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激揚戰鬥的精神,堅定奮鬥的意志,勇於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為取得下一個勝利而時刻準備著。

  2021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心得感悟4

  憶往昔援朝歲月看今朝“旭日朝陽”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一首《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唱出了71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氣壯山河、捨生忘死、保家衛國的主旋律。如今,這首歌仍然讓人熱血沸騰、踔厲奮發。

  彈指一揮,71年歲月如梭,2020年10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參觀“銘記偉大勝利,捍衛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1週年主題展覽”時強調,抗美援朝戰爭鍛造形成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必將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新時代青年更需正確認識抗美援朝戰爭,堅決弘揚抗美援朝精神,使其成為引領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旭日朝陽”。

  信仰,有夢想才能有方向。71年前,為了保衛和平、反抗侵略,中國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高舉正義旗幟,跨過大江大河,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等,捨生忘死、浴血奮戰,以信仰之力,打出國威軍威,為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巨大貢獻。作為青年幹部的我們更應繼承和發揚革命先烈精神,以信仰之名,覓人生目標,圓中國夢想。

  愛國,有理想才能有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深刻表明,愛國主義自古以來就流淌在中華民族血脈之中,去不掉,打不破,滅不了,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當今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日新月異,建設科技強國、網路強國、數字強國,給廣大基層工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建立功勳的寬廣舞臺。“愛國奮鬥,生逢其時”,青年幹部需在新時代懷愛國之心,不斷奮鬥前行。

  實幹,有思想才能有作為。“不怕犧牲,不幹則已,一干就幹到底”,是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將士戰勝武裝到牙齒的美帝國主義勢力的不二法門。事業為重,忠於職守,踏實肯幹,這是個人發展進步的基石。新時代青年幹部應以實幹之行,把本職崗位作為成長成才的沃土,腳踏實地、埋頭苦幹。要做到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把小事做到極致,在平凡的崗位收穫不凡的價值。

  2021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心得感悟5

  習近平總書記出席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1週年儀式並發表重要講話,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我們都要鍛造捨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71年前志願軍將士面對強大而兇狠的作戰對手,身處惡劣而殘酷的戰場環境,萬眾一心、勠力同心戰勝對手,這是我們的取勝之道,也是我們的民族之魂。

  首戰兩水洞,胸堵槍眼,知難而行。“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丹江繞黑山。”首批入朝志願軍在朝鮮兩水洞,與敵人進行遭遇戰殲滅全敵,揭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這是首戰兩水洞的故事。上甘嶺戰役,戰友犧牲彈藥用光的情況下,黃繼光毅然用身軀堵住敵人槍眼,為衝鋒部隊開闢血染的通路,這是胸堵槍眼的故事。經此一戰,先烈們用血肉換來了國泰民安,奠定了新中國在亞洲和國際事務中的重要地位,體現出人民軍隊堅韌向前、敢打必勝的血性鐵骨。

  激戰雲山城,身背炸藥,絕不退縮。“城頭鐵鼓聲猶振,匣裡金刀血未乾。”志願軍在雲山城與美軍的初次交戰,在猛烈的美軍的火力下以劣勝優,讓美國重新認識中國軍隊,這是激戰雲山城的故事。中朝軍隊發起了第二次戰役,楊根思所在的部隊奉命對敵人實施分割圍殲,在堅守陣地的過程中,有40多個敵人爬上陣地,已負傷的楊根思抱起炸藥包,縱身向敵群衝去,切斷了敵軍退路,這是身背炸藥的故事。經此一戰,打出了中國人民的精氣神,展示了革命英雄主義的的頑強品格!

  鏖戰長津湖,烈火燒身,巋然不動。“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長津湖是朝鮮北部最大的湖泊,在這裡志願軍將士們以“鋼少氣多”的意志,面對“鋼多氣少”的侵略者,全殲美軍“北極熊團”並將美軍主力打退,這就是鏖戰長津湖的故事。被燃燒彈引燃了身邊草叢,翻身就能撲滅的火焰,但怕暴露目標的邱少雲謹記潛伏紀律,忍受著烈火燒身的劇痛,堅持不動,直至壯烈犧牲,這是烈火燒身的故事。經此一戰,證明正義必定戰勝強權,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簽訂了停戰協議!

  這是屬於我們的故事,故事很長,很久也道不清,故事還在延續,在國家的各個角落、各個時代,但不變的是那個在任何困難和風險面前,腿肚子不會抖,腰桿子不會彎,嚇不倒、壓不垮的中華民族!

  2021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心得感悟6

  11月25日,在上甘嶺戰役美軍撤退69週年紀念日這天,電影《跨過鴨綠江》釋出特別獻禮內容,致敬最可愛的人。這部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出品的故事片,將於近期登陸國內院線。影片集結了國內頂尖的主創陣容,而丁勇岱、唐國強等在內的實力派演員的加盟,也讓《跨過鴨綠江》對史實的還原更加逼真。作為一部“全景式、史詩性”展現抗美援朝戰爭的電影作品,《跨過鴨綠江》以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在板門店停戰協議簽字時的回憶作為切入點,藉由倒敘手法全面詳實地展現了抗美援朝戰爭。而其中的“上甘嶺戰役”,也在《跨過鴨綠江》中有著不同以往的全景重現。

  以史為本 《跨過鴨綠江》重現全景統攝下的上甘嶺戰役

  電影《跨過鴨綠江》完整記錄了抗美援朝戰爭的過程,不僅全面展現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對戰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的整個抗美援朝戰爭過程,並將從戰前國際形勢快速變換,到板門店停戰協議簽署時的國際形勢變化巧妙融入影片中。東西兩線和五次戰役的全時空格局,以及防禦戰、運動戰、陣地戰、坑道戰等多場不同特質的激烈戰鬥,都在《跨過鴨綠江》中有著精準呈現。

  為了全景還原抗美援朝戰爭,《跨過鴨綠江》以歷史為本,在影片的歷史縱深、國際視野、美學品格、史詩風範的基礎上,最佳化內容、打磨細節,基於歷史背景與事實,用靠近抗美援朝戰場真實的方式,讓觀眾更直觀地親歷慘烈震撼的戰火硝煙,感受愛國將士的豪情血性。

  相較1956年上映的經典電影《上甘嶺》,《跨過鴨綠江》將上甘嶺戰役置於更為宏大的“立國之戰”史詩敘事中,從而使其的歷史意義和價值得到了更高維度的體現。不同於此前主旋律作品多用以小見大的方式引發觀眾更深層次情感共鳴,《跨過鴨綠江》在聚焦戰場一線奮勇拼殺的戰士之餘,也用筆力精準刻畫了細緻刻畫了抗美援朝戰爭期間中、蘇、美三國領導人的博弈,讓“上甘嶺戰役”不再僅僅只是戰場單一維度的呈現,多線敘事的角度也讓《跨過鴨綠江》增加了歷史縱深感,黃草嶺、飛虎山、三所裡、松骨峰、長津湖、漢江、鐵原等多場標誌性戰鬥的細膩描摹,也讓《跨過鴨綠江》在全景還原歷史之餘,更具歷史厚度。

  影片中除了戰爭場景極力還原真實以外,出場的英雄人物事蹟也經過了仔細考究、嚴絲合縫遵循史實,這使得電影有如一本“影像”歷史,讓觀眾在觀影時,對歷史擁有更加正確的認知。值得一提的是,《跨過鴨綠江》中數場毛澤東與彭德懷的戲份中,臺詞與歷史記載驚人一致,尤其是當彭德懷第四次戰役回國向主席報告說起毛岸英的犧牲時,主席強忍悲痛,淡淡說出了那句“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影片只用符合歷史的寥寥數筆,就勾勒出當時情景。

  以精神為旗 《跨過鴨綠江》硬實力強擔當傳遞不滅精神

  雖然主旋律題材近幾年在電影市場上博得越來越多觀眾的喜愛,但如何更好地將主旋律故事和精神用電影載體表現出來,始終是院線電影的大課題。為此,《跨過鴨綠江》除了用全景還原抗美援朝戰役,更在製作過程中恪守歷史,只為將抗美援朝精神傳遞給觀眾。

  在《跨過鴨綠江》的預告片中,兩年九個月的戰事中百萬志願軍的英姿可見一斑,足以讓觀眾對《跨過鴨綠江》所展現的全景式還原抱有信心。但《跨過鴨綠江》想要帶給觀眾的,不只是對歷史的真實還原。透過走進歷史,讓觀眾透過《跨過鴨綠江》感受到抗美援朝這場“立國之戰”背後的意義,才是影片竭盡全力,用全景式的真實去傳遞、用紀實性的手法去描繪、用史詩感的鏡頭去承載的。抗美援朝作為一場“立國之戰”,是中國人民在經歷百年屈辱後,拼盡全力捍衛自由、和平的幸福生活的戰役。戰爭的.勝利不是全部,《跨過鴨綠江》想要讓觀眾感受到當年愛好和平、嚮往自由的中國人反對壓迫、反抗強大侵略者的堅定信念,以及對美好和平的捍衛和堅持。全時空、全視角的大格局只是手段,用氣勢蓬勃的抗美援朝歷史畫卷,再現站起來的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這才是《跨過鴨綠江》的目標。

  近年來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持續發力,製作推出優質內容,旨在“鍛造精品、重塑高地”。此次集結國內戰爭片頂尖主創團隊打造《跨過鴨綠江》,也不負“總檯出品”的金字招牌。

  在如今主旋律作品當紅、越來越多觀眾被喚醒並自發靠近歷史、激發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的今天,以全景維度具象式再現歷史的《跨過鴨綠江》更具歷史意義,在讓觀眾全面感知、瞭解抗美援朝歷史的同時,更能體會抗美援朝的不滅精神。

  為此,秉承基於史料和真實事件的夯實創作,《跨過鴨綠江》以科普性和歷史觀為創作初心,在藝術表達和真實性上做到了有機平衡,在好看、震撼之餘,依然保持了本真。《跨過鴨綠江》用“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全景記錄,多重視角還原真實歷史;在史詩的宏觀敘事中,又見全方位的人物刻畫,構建鐵骨錚錚的英雄群像;在歷史真實的基點上展現審美藝術的表現力,達到歷史真實和想象真實的平衡與交融,有溫度、有態度、有細節地傳遞家國情懷。

  2021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心得感悟7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精神氣質,政黨也是如此。精神氣質既是先天的、穩定的,又能夠在社會實踐中因後天條件影響而不斷調整變化。

  作為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政黨,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不同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從實踐出發,用不同的精神形式,踐行自己的“最初心”,完成了時代賦予的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光榮使命。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在捨身赴難的革命時期,共產黨人為求人民解放和民族獨立,鑄就了開天闢地、堅定理想的“紅船精神”,堅定信念、艱苦奮鬥的“井岡山精神”,自強不息、勇往直前“長征精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延安精神”,團結統一、堅持鬥爭的“抗戰精神”,永不停步、團結高效的“西柏坡精神”,堅持真理、無畏犧牲的“紅巖精神”……在革命中,各種形式的精神表現,詮釋出共產黨人不畏艱險、堅守信念的鬥爭精神,實現了使中華民族擺脫落後捱打而站起來的初心和使命。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在篳路藍縷的建設時期,共產黨人為探索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鑄就了不畏強敵、英勇鬥爭的“抗美援朝精神”,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大慶精神”,熱愛祖國、勇於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的“紅旗渠精神”,親民愛民、迎難而上的“焦裕祿精神”,愛憎分明、公而忘私的“雷鋒精神”……在建設中,各種形式的精神表現,釋放出共產黨人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創業精神,實現了使新中國擺脫貧困落後而富起來的初心和使命。

  “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在大刀闊斧的改革時期,共產黨人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鑄就了敢為人先、勇於革新、奮發有為、相容幷蓄的“小崗精神和特區精神”,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難、百折不撓的“抗洪精神和抗震救災精神”,勇於攻堅、開拓創新、無私奉獻、愛崗敬業的“載人航天精神和塞罕壩精神”……在改革開放中,各種形式的精神表現,展現出開拓創新、求真務實的改革創新精神,實現了帶領全黨全國人民強起來的初心和使命。

  不忘來時根、方行萬里路。共產黨員個人的精神氣質會隨著實踐和歷史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作為新時代的共產黨員們,既要原原本本繼承前輩們的革命精神、鬥爭精神、改革精神、創新精神,也要從“心”出發,培育和涵養出新的時代精神,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時代使命,勇往直前、奮發有為。

  2021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心得感悟8

  在鮮朝內戰爆發後,由於美國公然參戰,並一直北上,嚴重威脅到了我國的安全。在以毛澤東為首黨中央的商討下,決定派兵進入朝鮮,部隊名稱為“中國人民志願軍”。

  在部隊進入北朝鮮後,大部隊一直沒有讓美軍的偵察機發現。美軍也一直分東西兩線冒然北進。在美軍如此囂張的情況下,志願軍總司令德懷決定立即發起第一次戰役,給美軍來個下馬威。此次作戰的計劃是這樣的:將走在最前頭的美韓軍精銳部隊用小服部隊吸引過來,引入戰鬥預定區域,讓入朝的38軍,39軍,40軍,42軍中的39.40.42軍在雲山圍住南朝鮮軍隊和美騎1師,再讓50軍,38軍各派一個團去阻擊向此方向進攻的援軍,38軍則插到敵人後面,背靠清川江阻擊敵人,以此完成圍殲任務。計劃制定完了,也就立既開始實施了。

  當計劃實施一半時,南朝鮮軍就被我軍痛擊,但麥克阿瑟目中無人,依然十分自負,根本不把我軍放在眼裡。續繼命令美軍北進。於是他們就完美地進入到了我軍的預定區域。除了38軍有一些失誤,沒有按時到過指定地點,放跑了不少的美軍外,在戰鬥結束後發現戰果也十分顯著,把美軍嚇破了膽。

  從美軍的失敗中,我們可以得出驕傲是美軍失敗了的一項主要原因。當然,周總理說過:“中國人民在面對侵略戰爭時是絕不會害怕的。”歷史上任何一次侵略戰爭總將會以失敗而告終。

  2021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心得感悟9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嘹亮的歌聲把我帶回了那個戰火紛飛、遍地英雄兒女的熱血年代。1950年10月-1953年7月,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了保衛革命的勝利果實、守衛疆土完整、保護中國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與當時頭號強國美國進行了一場可歌可泣的立國之戰。無數英雄兒女背井離鄉,與朝鮮人民站在一起反對美帝國主義野心狼。在武器裝備落後,後勤保障不足,同時沒有制空權以及制海權的不利作戰條件下,中國人民志願軍還是打得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抱頭鼠竄、苦不堪言,這些最可愛的人靠的就是頑強的戰鬥意志,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大無畏革命精神。——《記憶的力量·抗美援朝》以五次戰役為線索對抗美援朝戰爭進行描述,著重介紹了某些關鍵戰役、戰鬥,其中包括上甘嶺戰役、長津湖戰役、三所裡阻擊戰、龍源裡阻擊戰等等。

  為了勝利,向我開炮!

  “為了勝利,向我開炮!”這句悲壯的吶喊聲響徹天際,久久未能散去……上甘嶺戰役的慘烈程度實在不忍提起,雙方在597.9、537.7兩個高地展開了反覆拉鋸戰,據老兵回憶,高地上很難看見完整的屍體,腳踩上去都是黏糊糊的,可見當時炮火的猛烈程度,已經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最高水平。英雄的志願軍在此次戰役中粉碎了美帝國主義的陰謀,打出了國威。我真的很想對志願軍先烈們說:現在祖國強大了,我們有了各式新型火炮、導彈,我們有能力捍衛祖國安全了!

  冰雪啊!我絕不屈服於你

  “我愛親人和祖國,更愛我的榮譽,我是一名光榮的志願軍戰士,冰雪啊!我絕不屈服於你,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地聳立在我的陣地上!”這是長津湖戰役烈士宋阿毛寫下的絕筆詩,與宋阿毛同連隊的共125名志願軍戰士為伏擊美軍,在零下40度的嚴冬中堅守一天一夜,被凍成了一座座冰雕……這就是抗美援朝戰爭中可歌可泣的“冰雕連”。看到這段歷史時,我眼角不禁溼潤了,我們的英雄沒有倒在敵人的炮火下,卻因為後勤保障不足而長眠在嚴冬中,我能想象到志願軍由於補給不到位而眼睜睜看著敵人逃跑的無奈與憎恨。我真的很想對志願軍先烈們說:現在祖國強大了,我們有了新型的保暖方艙,有了保暖又輕便的軍服,無論在多麼嚴酷的環境下,我們的戰士都能吃到可口的、熱噴噴的飯菜,以前令你們頭疼不已的.後勤保障如今都不再是問題了!

  中國人民志願軍萬歲!三十八軍萬歲!

  “中國人民志願軍萬歲!三十八軍萬歲!”這是時任志願軍司令員的彭德懷元帥發給第三十八軍嘉獎令的最後兩句,以表彰其在三所裡、龍源裡、松骨峰狙擊戰中取得的重大勝果。此戰讓三十八軍名揚天下,從此“萬歲軍”這一無比榮光的稱號響徹整個朝鮮半島。在第二次戰役期間,三十八軍擔任關鍵的穿插重任,其中第113師14小時急行軍70餘公里,趕在全機械化美軍前,成功穿插三所裡與龍源裡,搶佔松骨峰,一舉切斷了美第8集團軍南撤退路,打退敵人的多次瘋狂突圍攻勢,死守陣地,共殲敵1.1萬餘人,繳獲坦克14輛、大炮200餘門,汽車300餘輛,一舉扭轉了整個朝鮮戰局。面對敵人的空中偵察與轟炸,為了按時到達指定穿插地點,三十八軍113師機智地冒充李偽軍潰退部隊,全速行軍,硬是用兩條腿跑贏了美軍的四輪汽車,不少志願軍戰士在行進中倒下了就再也沒有起來……我真的很想對志願軍先烈們說:現在祖國強大了,我們有了各式各樣的輪式戰車、步兵戰車、坦克,當初令你們羨慕不已的高機動、機械化如今我們都已經實現了,我們有能力不放走一個敵人!

  “最可愛的人”——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實力不對等的不利條件下,憑藉著頑強的戰鬥意志、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打敗了當時如日中天的美國,樹立了國威,為新中國贏得了幾十年的和平發展時間。正因為他們,才有了現在繁榮昌盛的新中國,才有了現在富足的生活。作為航天人的我們,應該將先烈們的遺願繼承下去,將先烈們的精神發揚光大,用我們的知識為祖國的繁榮強大做出貢獻!

  2021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心得感悟10

  他們,戰無不勝;他們,毫不畏懼。把生命的滴滴鮮血點綴在偉大的祖國母親身上;他們,永遠把祖國放在第一位;他們,戰勝了叫做“紙老虎”的困難。

  他們就是抗美援朝的志願軍戰士們。

  戰爭,永遠是殘酷的。我們的億萬同胞們,經歷了多少困難,才能贏得一點點生存的希望,和生命的曙光。

  食物,對於他們來說,吃到一碗米飯。就是他們最大的奢望了。聽著曾爺爺在我們講他過去打土匪、打日軍、打美軍的故事。曾希賢爺爺作為部隊的大當家,想想當時的戰友們吃的是什麼?玉米粥。玉米粥聽起來還不錯,但事實上卻是少許的玉米和熙熙攘攘的野菜。每一個人也吃不到多少。即使這樣艱苦的生活,曾希賢爺爺照樣帶領部隊的幾十名戰友英勇戰鬥。來到了土匪的領地,曾希賢爺爺把戰友們分成了三排。“一排上!從東北方攻進寨裡。二排上!主攻大門。三排上!來掩護所有成員。”他們毫不畏懼,衝鋒在前。最後把那些燒殺搶掠的土匪們打的落花流水,為人民立了功。

  曾希賢爺爺如今85歲了。他還與我們分享了許多偉大的,感人的故事。生命垂危的戰士,在臨死的時候,都還想著任務,想著祖國。最後曾希賢爺爺還告訴我們要好好學習,爭做四有新人。我聯想到我的期中考試,對於抗美援朝的戰士們所面臨的困難。我是微不足道的,我要繼續努力。

  曾爺爺還說:我們小學生是祖國的接班人,現在沒有戰爭了,但是我們要努力學習,要把自己學習中的困難當做敵人。你戰勝了困難就等於戰勝了敵人。聽了曾爺爺的話,我滿懷信心,也希望自己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我明白如今我們的幸福生活是曾爺爺他和他的戰友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雖然現在的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但,我們始終不會忘記你們:那些用生命來捍衛祖國的戰士們!

  2021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心得感悟11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行走在鴨綠江斷橋上,觸控著那蕩氣迴腸的深沉過往,儘管它被炸燬只剩下了殘骸,但從那些剩餘的部分依舊能夠看出來,這座橋有多麼的恢宏壯闊。它熊熊立在鴨綠江上,如一尾游龍,又像是一道絢麗的長虹。

  發生在今年這個國慶黃金週期間的這一幅幅畫面,串聯起來,就是一個生動的故事,貫穿故事始終的正是“流淌在中華民族血脈之中,去不掉,打不破,滅不了”的愛國主義精神。

  愛國傳統,薪火相傳。70年來的壯闊輝煌,是無數愛國者鑄就的。祖國,就是我們的母親,愛國,是一種高尚的感情,更是一種神聖的職責,愛母親,不是我們掛在嘴邊空喊的口號,而是我們與生具有的,是我們用自己滿腔的熱血去創造的,是我們用奮鬥的畫筆去書寫的。

  初心召喚使命,使命需要實幹。青春是用來奮鬥的,無論你是紮根一線的基層幹部,還是守邊固疆的邊防戰士;無論你是爭分奪秒的白衣天使,還是傳道授業的大學教授;無論你是車間碼頭的一線工人,還是自主創業的企業大家,愛國、奮鬥都是我們的責任,我們的義務。帶著濃濃的愛國情懷、懷著堅定的理想信念,立足崗位,腳踏實地,從為祖國的繁榮昌盛,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