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生》觀後感範文(通用17篇)
《中國醫生》觀後感範文
觀後感的含義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醜惡現象的抨擊。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範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簡單來說就是觀賞過後的感觸。
《中國醫生》觀後感範文(通用17篇)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國醫生》觀後感範文(通用1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醫生》觀後感1
又到了週末觀影的時候,今天的觀影是《中國醫生》。有人說不應該稱為《中國醫生》,而應該改為《中國醫護》。參考《中國機長》,我認為這部影片選取的名稱還是合適的。首先從演員陣容來說,本片中大部分角色扮演者同為《中國機長》的角色扮演者,主創包括:張涵予,袁泉, 歐豪,李晨,朱亞文,其次,你還會看到四字弟弟的精彩表演。其實,我認為對比《中國機長》,以機長劉長建為主線,此次張涵予作為主創人員之一,飾演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競予,即故事原型張定宇院長,為主線,主要描述了金銀潭醫院中的故事。同《中國機長》描述飛機上的故事有相似之處。《中國機長》的命名重在宣揚劉長建的沉著冷靜和自我犧牲,對比《中國醫生》以小見大,雖為描述張競予院長,卻實為描述每一名醫護人員。
“步履蹣跚與時間賽跑,只想為患者多贏一秒,身患絕症與新冠周旋,顧不上親人已經淪陷。”
畢竟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回憶影片,眾所周知,新冠一開始是未知的,但在高傳染率下,院長依舊呼籲大家自願參加,四字弟弟一開始的膽怯與迷茫,真實。到後來成為一名真正的醫生,也不幸感染,最後得以康復。源源不斷的病人,診療室裡一床難求,袁泉堅毅的眼神令人折服。總有人會抱怨會放棄,可也有人為了使命去堅持。一開始心高氣傲的陶駿,也慢慢變得食人間煙火。
妹妹張子楓在片中名字是張小楓,一個因為父母感染新冠去世而成為世界上孤軍奮戰的人。“麻煩告訴我,爸爸媽媽沒有了,該怎麼辦?”
隨著治療的深入,醫護人員對新冠的瞭解也越來越多,採用插管,提高氧飽和度,ECMO治療,中醫藥治療,疫情開始轉好,正如鍾南山院士所說“武漢一直是一個英雄的城市。”最令人感動的是方艙醫院裡那段醫護一起合跳的廣場舞,全片氛圍最輕鬆的一段。那是人們的希望與樂觀。
張涵予把故事中原型張定宇院長的漸凍症飾演的很傳神,從其他媒體軟體上得知,樓梯上摔下這一段,是演員真摔。
尤其是,被保潔阿姨看到跌倒的瞬間,那份鎮靜的掩飾,讓人敬佩。
這是一張眾人在目睹一名老年患者經歷過治療後拔管的照片,拔管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新冠是可以治癒的。
回想親身經歷的那段時間:第一次與友人談論關於武漢不知名肺炎,還是在2020年的一月份去往臨沂的路上,那時的我們只是把那個不起眼的新聞當作謠言來看。直到2020年春節時的封鎖訊息傳出,原來,那麼嚴重?開工時間一拖再拖。直到3月我一個人在大街上馱著紫外線燈的時候,穿4個小時防護服進行復工前疫情演練的時候,再到去餐館吃飯,電影院看電影,生活才得以恢復成原來的模樣。
何其有幸,生於華夏,生於盛世,不經戰亂。此生不悔入華夏,來世還做中國人!
《中國醫生》觀後感2
由劉偉強執導,劉偉強、李錦文共同監製的抗疫題材電影《中國醫生》今日釋出首批劇照,張涵予、袁泉、朱亞文、李晨、易烊千璽、歐豪、周也、馮文娟、宋佳在片中飾演的角色悉數亮相,展現出生動的抗疫一線眾生相。
電影《中國醫生》根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鬥爭的真實事件改編,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為核心故事背景,同時兼顧武漢同濟醫院、武漢市肺科醫院、武漢協和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火神山醫院、各方艙醫院等兄弟單位,以武漢醫務人員、全國各省市援鄂醫療隊為人物原型,全景式記錄波瀾壯闊、艱苦卓絕的抗疫鬥爭。
影片透過精心的創作與製作,既真實還原了抗疫一線醫務工作者直面疫情奮力營救的場景,又著力刻畫了人民群眾並肩同行匯聚抗疫力量的動人景象。影片全景展現了風雨同舟、眾志成城的全民抗疫真實圖景,致敬在抗疫鬥爭做出貢獻的每一位平凡英雄。
《中國醫生》演員僅憑眼神就傳遞出角色面臨的挑戰!
張涵予飾演的張競予院長,以“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原院長張定宇為原型,憑藉超強的魄力與堅定的意志始終堅守在抗疫一線,面對疫情他眉頭緊鎖,但眼神中的堅定已經展現出了一個臨危不懼的硬漢形象。
袁泉飾演重症醫學科主任文婷,馮文娟飾演的麻醉科主任辛未,宋佳飾演的婦產科主任黃佳慧,在一線並肩作戰。三人作為抗疫一線的女性代表,目光堅毅而冷靜,展現出女性獨有的溫柔而強大的氣場。
朱亞文飾演的廣東援鄂醫療隊醫生陶峻、李晨飾演的上海援鄂醫療隊醫生吳晨光、易烊千璽飾演的住院醫生楊小羊,在不同的崗位上齊心協力抗擊疫情,眼神傳遞出緊張但絕不退縮的勇敢與堅定。
歐豪飾演的外賣小哥金仔以及周也飾演的孕婦小文,作為疫情當中的普通人,樸素而動人的眼神讓人擔心他們命運的同時,也敬佩他們身處疫情暴風眼但依然堅強不懈努力活下去的勇氣。
電影《中國醫生》以精良的製作全景式記錄了中國人民的戰“疫”景象,傳遞出萬眾一心、團結奮進的精神力量。演員生動演繹了抗疫戰線上醫務工作者與普通人風雨同舟共渡難關的精神面貌,傳遞出絕不輕言放棄的堅韌態度。
《中國醫生》觀後感3
這個片子最大的困難就是認人,好多演員都是因為戴著口罩,我都認不出來了。如果單純評價電影要素,無論是故事、鏡頭語言、剪輯,《中國醫生》都要比也是在不久前上映的《革命者》要弱了不少。
不過從觀看後的感覺上上,我們會發現,看完《中國醫生》後,有一種筋疲力盡的感覺。
因為整部影片都在燃燒你的情緒。
是的,這部電影,就是靠共情,靠渲染情緒,不用考慮啥電影劇情,啥鏡頭。
觀眾是非理想的,很少有人去觀察鏡頭、劇本、表演到不到位,他們想要的是一種情緒的擴大化,無論是喜感的,還是悲情的。在這一點上,本片和《革命者》的初衷是一致的,它們都是想透過情緒的渲染來吸引觀眾。
這個片就是能讓你哭,從片頭哭到片尾,從一開始的傷心和無奈,到最後的激動和自豪。
前半部分的淚水來自於悲傷。
影片並沒有為疫情的到來做鋪墊,而是直接就看到一個個患者被送進ICU,尤其是在影片前半部分,我們看到的是恐慌的市民,能看到垂死任病毒宰割的患者,我們能看到竭盡全力想讓病人活下去,但卻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的醫護工作者。
影片中的搶救治療鏡頭都較為專業,會給觀眾一種身臨其境的緊張感。
影片並沒有渲染病毒多麼恐怖,而是突出一種人面對未知疾病的無力感。
竭盡全力,但是病人仍舊一個又一個的離去,這種無力感恰恰是醫生最能夠感受到的,這也是最打擊他們內心和意志的東西,所以我們能看到,有退縮,有放棄,有抱怨。
我們看到了醫護人員的親人也被感染,自己卻無可奈何,幫不上忙。
我們看到因為工作而忽略的留言已經從他們留下的求助變成了最後的遺書。
我們看到拿到父母遺物後無所適從的女孩子。
影片裡的新冠病毒就像飄蕩在城市上空的墜天使一樣,肆意的嘲弄眾生。
本片的表演很有難度,大家都帶著口罩,更多的還是需要肢體語言。
人因為無力,人因為事與願違,人因為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人面對病毒,從無可奈何,轉變到了一種恐懼感,這種對無可奈何的恐懼,與我們之前接受的人定勝天的價值觀是截然不同的,因此會讓觀眾更震撼!
人唯有之時方能勇敢。
是的,當我們在最絕望的時刻,當病人和銀幕前的我們在最絕望的時刻,那些醫護工作者所爆發出的勇氣就顯得如此耀眼,以至於我們的眼淚會不自覺地流出來。
他們似乎已經習慣了婆娑起皺的手,看慣了佈滿勒痕和汗漬的臉,要知道,這些護士們還是二十幾歲的年華。
電影中的臉,要比海報上的觸目驚心得多。
他們同時承受著身為一名醫生、一名護士,身為一名母親、一名丈夫的雙重壓力,他們救人,但是卻對親人的境遇愛莫能助。
影片中沒有從天而降的救星、沒有絕世武功的頓悟、沒有幹掉總Boss後的逆轉,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後再次站起來,然後再失敗再起來的過程中,實現的勝利。
沒有超級英雄,只是一群哭過、退縮過、迷茫過的普通人。
他們只是一直站在那裡罷了,他們的眼前是病毒和絕望的患者們。
也許是因為工期短的原因吧,本片的遺憾還是挺多的。
《中國醫生》觀後感4
我們在過年,而每個省市的“白衣天使”卻在過關。他們不顧家人反對,逆向而行,衝在抗病毒路上的最前鋒!
這個本該普天同慶,鑼鼓喧天的春節,卻因為冠狀病毒的到來發生了意外。人們不能出去遊玩,不能賞花燈,猜燈謎,欣賞民俗表演。還有許多人不能闔家團圓,要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堅守陣地,他們這些人就是在這個春節中最美的逆行者。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醫護人員們堅守陣地,衝鋒在戰疫的最前線。他們是最勇敢的戰士,用行動守護著萬燈火。當情報響起,他們毅然決然地勇往直前,放棄了體假,放棄了安逸,放棄了團圓,選擇了堅守,選擇了堅持,選擇了與病魔對抗。因為,他們是不怕困難,不懼挑戰、不畏艱險的,最可愛的戰士。
全國各地數不清的醫護人員紛紛挺身而出!
鍾南山爺爺已經84歲了!在新型冠狀病毒蔓延的當下,他建議公眾"沒什麼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但他卻在第一時間乘坐高鐵衝往武漢防疫第一線。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隱瞞了身患漸凍症的病情,顧不上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妻子,堅守在抗擊疫情最前沿,托起信心與希望,他說,“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病人。”
戰鬥在武漢醫院的醫護人員,被口罩磨破了臉頰,汗水溫透了他們的衣服,每天只睡2個小時,為了節省防護服,連水也不敢喝,怕水滴到衣服上,在接受採訪時嗓子都啞了,這讓億萬人感動,也讓億萬人心痛!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因為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在疫情肆虐的當下,所有為防控病情而努力的人都是負重前行的人。請接受我真誠的感謝與崇高的敬禮!
《中國醫生》觀後感5
本來這舉國上下是喜氣洋洋、快快樂樂的,整片神洲大地都充滿了幸福感。但我們卻在武漢收到了“挑戰書”,還沒等我們準備好,它就開始肆虐,病人眼開越來越多,但病毒還是不停手,國家為了顧全大局,不得不把武漢封城。
病毒啊,病毒,你可知,因為你讓多少年輕的醫生喪失了生命,讓多少幸福的家庭破滅!因為你,我們沒有辦法上學,沒有辦法高效率的學習知識!你可知,因為你多少幹部,警察,整天整夜的不合眼,操碎了心!這一條條生命,一個個家庭,就這樣,讓你吞噬了……
我們的老師冒著危險為我們製作“網課”,不辭辛苦,就是為了讓我們繼續學到知識。讓我們不受疫情的影響。
現在,你漸漸地不再肆虐,平靜下來。顯然,你還有些良知。但你可知,因為你這次“玩笑”,讓多少人為你陪葬嗎?全中國上上下下幾萬人,就因為你,喪了命。這些人中有醫院,有平民,有警察,甚至還有剛出生不久的小嬰兒,他們剛來到這個世界就又要離開。你不顧一切的肆虐後,就留下了這些……
在這期間,很多家人不能團聚,整天提著心,吊著膽,生怕自己會被感染,生怕親人會患上新型肺炎,我們一天天的大氣不敢喘,就是為了等到疫情被控制的這一天。
新型冠狀病毒,我們遲早將你完全打敗。
《中國醫生》觀後感6
嚴重的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這個寒假註定過得不安穩。原本公路上奔流不息的車輛,現如今彷彿消失了一樣,原本熱熱鬧鬧的公園和廣場也變得冷冷清清,原本可以和親戚朋友一起聚會歡度春節,而現在只能呆在家裡“望門興嘆”。。。。
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這種病毒潛伏期最長14天,以飛沫和接觸傳播為主,被傳染的可能性極大。在重大疫情面前,最先挺身而出的就是我們的白衣天使,他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中為患者築起生命防護之堤,讓大家彷彿看到寒冬裡的 一縷陽光,灑在每個人的身上,給我們帶來無限的溫暖和希望。白衣天使們恪盡職守、臨危不懼,穿梭在生死之間,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他人的生命。
在這個戰場上,還有一位值得我們敬佩的80多歲的老爺爺鍾南山教授。已經耄耋之年的他,依然掛帥親征,奔波在抗戰一線,與新型冠狀病毒戰鬥,真令人佩服。
我們也要像鍾南山教授那樣,做一個有知識、有學問、刻苦鑽研的人。知識不僅能改變我們的生活,還能救人於水火。當遇到困難,勇往直前,用知識戰勝困難。
我堅信這次疫情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必將戰勝攻克,正所謂“眾志成城,共度難關”。
最後,我想說:每一個青少年都應該聽從指揮,做好自己的安全守護,儘量避免出門遊玩,儘量少去人群密集 的地方,不添亂,為這次打贏疫情戰役貢獻自已的綿薄之力。
《中國醫生》觀後感7
我們在過年,他們卻在過關。在這病毒肆虐的惴惴不安裡,他們一路上披荊斬棘,無所畏懼,他們,是平凡人,而偉大恰恰來源於平凡。
身著白衣,心有錦緞
八十三歲的鐘南山爺爺,本來可以避開病毒的危險,安度晚年,但是他在人民最需要他的時候站了出來,就跟十七年前,SARS病毒爆發的時候一樣。十七年前,他曾堅定地說:“把病人都送到我這裡來!”這斬釘截鐵的話語,帶給全世界無比的震撼。十七年來,這顆為人民服務的心,始終未改,為人民逆行的志,始終不變。
你的樣子,就是中國的樣子。你的樣子我們銘記在心,你的精神我們世代相傳!讓14億人都成為你的樣子,我們就能在春暖花開之時,看到你脫下防護服,揭開口罩露出燦爛的笑容。
心懷感恩,致敬英雄
甘肅大哥楊榮榮從甘肅驅車30多個小時,送25噸蘋果到武漢,支援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奮戰的3000多名醫護人員。他說:“我的家人被醫院救過,所以我一定要來盡一份心意。回去還要被隔離14天,但還是要來。”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中國人民同石榴籽一般緊緊抱在一起,共同抗疫,春就在前方!
守護家園,勇往直前
甘如意是武漢一街道衛生所的檢驗技師,病情初發時,她剛休假回老家。受疫情影響,武漢實施了進出人員管控,公共交通全部停運。她硬是靠手機導航,騎腳踏車、搭順風車,4天3夜跨越300多公里,趕回戰役一線。她說:“我不能後退,後退不可原諒!”
武漢不收淚,我們不後退。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因為他有千千萬萬英雄的人民組成。
有太多太多逆行出征者的故事讓我們動容,讓我們敬佩!上下樓5米,是他們夫妻堅守崗位卻無法觸碰彼此的距離;10天,是建設者與病魔賽跑交給人民的成績單;0。5秒/個口罩,是生產者日夜奮戰維護人民生命線的中國速度!
英雄民族何懼風浪,萬眾抗疫春在前方。一個偉大的民族,往往是從苦難中涅槃而生的!疫情過後,我們的國家會更加富強,因為最美逆行出征者!
《中國醫生》觀後感8
春節,應是闔家團圓的日子,一場疫情,像一個巨石砸入我們原本平靜有序的生活,一時間,巨浪翻湧。
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而使火神山醫院的建設者各自帶著合作伙伴趕往施工現場。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燈火通明,工地的戰士們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時光與陌生的夥伴們只能在堆滿泡麵、礦泉水、雜物的“小盒房”中各司其職。看著那潮溼且沾滿泥土的泡沫紙盒中已稍微冷硬的“年夜飯”,臉上有說不盡的疲倦,頭盔都還沒來得及脫,腳上染著土黃色的是泥,但為了工程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工,他們只能匆匆忙忙,狼吞虎嚥,以最快的速度填飽飢腸咕嚕的肚子,這應該是世界上最迅速的年夜飯了。
為了和疫情賽跑,自火神山醫院開工以來,還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建築工人,她們是建設者、組織者、協調者、指揮者……7天建成一座醫院,速度奇蹟裡有她們的功勞。向你致敬,逆行者!
為了為祖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出一份力,感謝一線的“戰鬥者”。河南退伍老兵王國輝,將自己種的九千多斤新鮮蔬菜帶領村裡人連夜拔起,年三十自駕300多公里,載著5噸多的新鮮蔬菜,不管道路的泥濘,路途的艱辛,隻身從河南沈丘趕到武漢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全部免費捐給專案部,到時已是凌晨,疲倦的他說:“自己曾在武漢服役17年,武漢就是自己的第二故鄉。看到武漢人民眾志成城,攻堅克難,也想盡一份綿薄之力。”王國輝駕車回到河南,並將自己隔離了起來。致敬,逆行者!
在危難中,總是有這樣善良的人來溫暖我們的心。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全國一線戰士們奮力前行,一方受難,八方支援,讓大家看到疫情之下的希望與陽光,讓所有人都相信,這樣的中國,一定能贏,致敬,逆行者!
我曾經暢想,能夠在影片中看到那最美的日落,一名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和一名穿著防護服的醫生就在那裡,一躺一站、一老一少,我相信透過電影的鏡頭,我們能看到比那張照片更美的一幕。
這張照片其實是最適合放到大銀幕上的。
我也曾想,在影片中看到武漢夜晚的大合唱,歌聲從一個陽臺到一幢樓,再到一個小區,然後是整個夜幕下城市的合唱。
可惜這些都成為了影片的遺珠。
當然,我們不否認影片存在的缺陷,故事主線的缺乏,以及缺少一個作為災難性電影需要貫穿始終的核心戲劇衝突,同時人物支線上也是過於繁複,因為人物視角過多造成了每個人物多給予的筆墨有些少,如果沒有演員功底的支撐,很難體現出一個活靈活現的,站立在這個歷史時刻的普通人。
影片中的人物,我個人認為表演和塑造人物的亮點,就只有朱亞文了,這個張狂、魯莽、毒舌的專家,同時也具備著頑強、幹練、高度的責任感等特點,是影片中唯一個具有矛盾性的角色。
張子楓的角色,短短几分鐘,但是說出了最催人淚下的一句話:“沒有爸媽的孩子怎麼活?”
張子楓客串的那幾分鐘,很精彩,請注意她的手,握著拳頭,並不想去接父母的遺物。
很遺憾,其他幾個重要人物,包括張涵予的張院長和袁泉扮演的文主任,以及易烊千璽扮演的楊小羊等,雖然戲份很多,但是並沒有給到我們特別多的亮眼之處。
瑕不掩瑜,這部影片的賣點本就不是演員,本就不是一個多麼精彩的故事,本就不是角度、燈光、聲效、特效,真正感染觀眾的,讓觀眾流淚的是那隱藏在死亡、絕望、未知後面的勇氣和醫者仁心。
當醫院的院長無法為自己的妻子找到床位的時候,當護士把自己的長髮剪掉的.時候,當一個城市能夠用十天時間建起一座醫院的時候,當一座城市迎來了兩萬多來自全國各地的支援者時……
吾國!吾民!
《中國醫生》觀後感9
連日來,一個個不畏艱險、主動請纓的醫護人員感動,全國各地的醫療隊馳援湖北、衝線上讓人動容。《醫生》系列紀錄片受到廣泛關注也在情理之中。正如這部紀錄片的宣傳語“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所傳遞,無數醫生用救死扶傷和醫道仁心的故事溫暖著人心,傳遞正能量。
醫療題材紀錄片是近年形成的一股創作潮流,產生了《急診室的故事》《人間世》《生門》《手術兩百年》等一批廣受觀眾喜愛的優秀紀實類作品。其中既有傳統電視臺紀實欄目的堅守,也有新興網際網路視聽平臺的加入。可以說,不論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危急時刻,還是風平浪靜的日常生活中,當下社會都迫切需要對醫學和醫療體系有更多瞭解。為此,上述作品秉承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揭示出社會熱點背後的多元面向,從不同角度展現了醫療的科技、社會影響和人文精神。
《醫生》是上述創作潮流中的最新代表。它引發關注,首先在於它所蘊含的打動人心的力量。這既來自於病痛給普通家庭帶來的衝擊,也來自於醫生與患者面對共同敵人凝結出的誠摯情感。疾病是對人類生命最嚴酷的拷問,它所帶來的衝擊不僅是身體和經濟上的,還有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醫生》充分利用紀錄片這一形式,對現實生活展開近距離地——描摹。在第四集中,一位老年患者在手術前一天恰逢生日,兒子擔心引發父親的心理負擔而忍住沒有慶祝,原本預計8小時的手術進行了10個小時還沒結束,家屬的情緒也瀕臨失控……影片反映的這些現實常常能夠喚醒觀眾自身生活的體驗,進而引發情感共鳴。然而,疾病也教會我們更好地珍惜生命、直面困難、積極生活,這也是整部影片一直呼籲的。雖然題材足夠吸引眼球,但創作者在拍攝和剪輯的過程中保持冷靜,避免過度煽情,儘量透過對一個個治療過程中醫患之間共同努力的展示,鼓勵人們堅強面對疾病,展現出文藝創作的態度和溫度。
影片塑造了生動感人的醫生群像。大量紀實性段落展現了當下醫生們所面臨的挑戰和抉擇,既有在應對疑難和重症過程中的判斷、選擇甚至是冒險,也有面對患者和家屬的耐心、誠懇甚至是無奈。在集中,有一條長鏡頭完整記錄了朱良付大夫用手機錄製他和患者家屬術前交流的告知確認環節,真實表現醫生面對醫療過程不確定性時的無奈,但這並不影響他在寒夜一次又一次從家中趕赴急診現場,在查房過程中他頻頻和患者開玩笑,用最簡單的語句鼓勵患者積極康復。第四集中的孫自敏大夫長期從事血液病治療,她一度因為治癒率很低備受打擊,甚至不想繼續從事這個職業。但也正是這些人間疾苦讓她立志要攻克難關,最終帶領自己的科室成為世界上知名的臍帶血移植中心。
醫生憑藉醫術給患者帶去治癒和慰藉,文藝作品透過故事給社會帶來更多的信任和力量。這些真實、鮮活、普通的醫生,讓影片的彈幕和評論充滿敬意。“我們是同一條戰線上的戰友,我們的共同敵人是疾病本身”,這些質樸的話語由拍攝物件講述出來,更能引起共鳴。可以說,《醫生》主動呼應了社會熱點,透過貼近式的拍攝展現了醫療衛生的最新成果。同時,影片也弘揚了、誠實、信任、勇氣,讓我們能夠切身感受到醫者仁心的力量。這正是危難之際,他們勇於向著“戰場”逆行的原因。
據瞭解,《醫生》中的多位醫護人員正在湖北抗擊疫情的線,祝福他們平安凱旋。
《中國醫生》觀後感10
誰曾想,我們口中那個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年是這樣開始的:肺炎在一夕之間席捲整個武漢,再至整個中國,也是因此,若干“戰士”奮戰一線。去年12月1日,中國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攜帶者出現,在疏於防範的情況下,該病毒迅速擴散至整個武漢,進而是整個中國。慶幸的是,國家立即採取行動:迅速封城、十二天建成小湯山、各黨員嚴格執行任務,使得疫情得到控制。前幾天看見了這樣一句話:當天空漸暗,星星就會發亮。據統計,全國總人口中國共產黨員佔比6.4%,而戰“疫”犧牲人員中國共產黨黨員佔比卻超過了67%。他們中,有的疲憊到倒在病床前、有的染病而英年早逝。面對惡疾,他們未曾有絲毫怯意,相反,他們遠離親人,義無反顧的踏上戰“疫”一線,這就是中國共產黨黨員,一呼百應,不管前路如何。
當然,各界愛心人士也蜜蜂般蜂擁而至。大至傾其所有,小至幾箱口罩、牛奶。常年四處行好事的韓紅捐出了她所有身家、各機構自行組織錢財及物品的捐贈,就連身處險境的日本也捐了不少口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所描述的該是這樣吧,面對困難,我們更該堅持黨的領導,聽從黨的指揮,對當下有耐心,對未來有信心。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手持手術刀,身披白大褂,為了更好的抗擊疾病,女性舍了青絲,他們全天24小時輪流值班,一天堅持20多個小時戴口罩,已經持續了3個多月了,即使滿臉血印,他們也無怨無悔,這就是白衣天使,中國的醫護人員。他們也為人子女,為人父母,但國家有難,他們義無反顧的奮戰一線。這就是中國醫者。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說得便是這般吧。
“停課不停學”也紮實進行,為人師者,早已為學子做好榜樣:網課進行的井井有條,更有甚者,老師親自走上七尺講臺。他們蠟燭般的奉獻,只為照亮學子前行。這就是中國教師。
一鯨落,萬物生。一頭鯨將死時,會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慢慢死去,同時,它的屍體將供養這片海域的生命長達百年,科學家將這一過程稱作鯨落。而今無數鯨一般的人湧出“水面”,他們無私的精神值得我們深深地致敬,同時,我們更該像他們那般,擁有無私奉獻,勇於奉獻的精神。
這就是中國的樣子,你什麼樣,中國就什麼樣。讓14億人都成為你的樣子,我們就能在春暖花開之時,看到你脫下防護服、揭開口罩露出燦爛的笑容。
“願春早來, 花枝春滿,山河無恙,人間皆安”。我們經歷過無數次的嚴寒,每一次,也都迎來了春天。我相信這次也一定會。
《中國醫生》觀後感11
對於這次疫情的爆發,身為中華的子民,無論是誰都應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為祖國減少一分負擔。
疫情爆發衝在最前頭的是白衣天使,他們就不怕染病嗎?他們就沒有家人沒有子女嗎?他們也會怕染病,他們也有心中捨不得的家人和子女。那他們為什麼還會選擇義無反顧的衝在最前面呢?因為責任,因為他們的職責所在。還有那些無論颳風下雨都無所畏懼的卡車司機們,他們為這些疫情也貢獻很多,他們熬夜趕車,只為能夠及時運送貨物。
疫情嚴重,封城、封鎮、封村,新聞報道和鍾南山爺爺的講話,所有人都在為此次疫情憂心,憂心疫情的傳播,憂心醫護人員的安全……
中國人口眾多,自然愛心人士也多,有人為祖國捐錢、捐口罩,為祖國分憂解難。做好事不留名,有的六七十歲的爺爺奶奶,他們為祖國捐錢、捐口罩,現在科技發達,有很多年輕人選擇網路捐錢。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責任,當下我們的責任就是保護好自己保護好自己的家人,勤洗手、不去人員密集區、出門一定戴口罩、不走親訪友,做好保護措施,讓自己和家人不染病,便是在儘自己的責任,便是在為祖國減負擔。
疫情當前,全國人民團結一新,眾志成城,勇敢的站在一起,一起戰勝本次疫情。全國人民齊心協力戰勝疫情。
《中國醫生》觀後感12
這是紀錄劇集當初在央視首播的時候的名字。它相較於醫療題材的行業劇而言,沒有更多戲劇性,而是更加的平淡真實。
它甚至沒有過多戲劇性的拍攝,劇集到現在,也沒有過多地去展現重疾,也沒有用特別煽情的音樂,而是簡單幾句的解說詞,點到為止。
團隊深入全國六家大型三甲醫院的婦產科、急診科、腫瘤科、整容燒傷科、麻醉科、手術室、ICU等科室,進行了長達一年的紀實拍攝。用返璞歸真的敘述手法,去向大眾全方面立體展現“醫生”這個群體。
這群人值得被這個時代記住,尤其是在當下,他們不僅是天使,同樣也是英雄。
過去1年裡,我們用《烈火英雄》記住了消防英雄,用《中國機長》銘記了那群“空中英雄”。我們同樣也需要用影像牢記這群“白衣英雄”。
每天新聞的滾動,都是他們衝在第一線的身影。
2003年非典時期,鍾南山院士說,“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這裡來。”
17年過後,年過八旬的他,坐在餐車,成為第一批逆流而上的人。在對抗著疫情同時,還實時亮相電視前,向群眾解讀疫情,讓大家瞭解並做好預防。
有參加過非典抗戰的醫生,寫《請戰書》,“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
有馳援湖北的青年醫生,還在戀愛的他們,不約而同地報了名,選擇成為家人,“回來後,我娶你。”這是兩人把自己的愛,給了更多需要愛的人。
在這場戰役中,正是他們的身影,時時刻刻在溫暖著我們,感動著大家,同時給社會力量。
他們就是中國醫生。
《中國醫生》觀後感13
3月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關於表彰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授予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重症救治醫療隊等113個集體“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稱號,授予丁新民等472位同志“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追授徐輝等34位同志“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其中,菏澤市援鄂醫護人員蘭素萍光榮入選。
蘭素萍是曹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三病區護士長、主管護師,作為我市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她於2月9日奔赴湖北一線,在武漢漢陽方艙醫院參與救治工作。
據瞭解,蘭素萍踏上征程當日,恰好是她孩子的生日,一句簡單的“生日快樂”,一個匆匆的擁抱,一場簡短的出征儀式,這位母親就奔向了前線。在一線,蘭素萍被任命為山東省援鄂醫療隊控感組組長、山東省醫療隊護理團隊總護士長、菏澤市護理組組長,其任務是防止同事出現“職業暴露”,防止院內感染的發生,防止醫務人員受到感染。
《中國醫生》觀後感14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縣各級各部門單位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中央、省、市、縣關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決扛起政治責任。廣大黨員、幹部視疫情為命令、以防控為己任,衝鋒在前、連續奮戰,不畏艱險、無私奉獻,用最美“逆行”,彰顯最強“擔當”,為全縣疫情防控工作做出重要貢獻,湧現出了一大批先進典型。為激勵先進、鼓舞士氣,凝聚力量、堅定信心,增強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信心和決心,縣委組織部、縣人社局、縣衛生健康局研究決定,對5名援鄂醫護人員和在疫情防控一線表現突出的42名基層幹部、共產黨員、專業技術人員和先進分子予以表揚。5名醫護人員主動請纓、服從大局,奔赴武漢開展醫療救助工作,彰顯了景泰醫務工作者的醫者仁心和救死扶傷、甘於奉獻的職業精神。42名基層幹部、共產黨員、專業技術人員和先進分子衝鋒在前、堅守一線、恪盡職守、拼搏奮戰,是全縣疫情防控一線廣大黨員幹部的優秀代表。
全縣各級黨組織、各部門單位要以此次通報表揚為契機,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進共識、凝聚力量,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絡群眾優勢轉化為疫情防控的強大政治優勢。廣大黨員幹部群眾要以先進個人為榜樣,主動對標先進、學習先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科學有效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做到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努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中國醫生》觀後感15
2020,是一個多麼美好的年份,在人們還沉浸在2020年2月2日對稱日的浪漫時,卻傳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訊息。
84歲的鐘南山院士再次掛帥出征,在第一時間奔赴武漢;全國各地醫務工作者立下請戰書,按下手印,緊急馳援;習近平總書記做出重要指示,要將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我們再一次見證了祖國的強大與中國速度。他們是夜空中最亮的星,用自己的身體力行、全力以赴,將希望傳遞給每一箇中國人。
這不禁讓我想到,在2019年,四川省涼山州木裡縣境內發生的森林火災。涼山州消防支隊指戰員和地方撲火隊員共689人在海拔4000餘米的原始森林展開撲救,卻未曾料到受風力風向突變影響,林火爆燃,熊熊大火迅速席捲整個山林,27名森林消防指戰員和3名地方撲火人員失聯。
也許我們無法將這些最美逆行者的名字一一訴說,但不管是醫務工作者還是消防官兵,他們本同我們一樣,也為人子、為人母,有著自己的家庭和幸福。但當他們穿上隔離服的那一刻,他們代表的就不僅僅是自己,更代表了祖國賦予的使命。他們有的與我們年齡相仿,但危險降臨時,他們沒有絲毫的猶豫與退縮,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他們舍小家顧大家的為民情懷無不令我們為之動容。
疫情之下,沒有一個人可以置身事外,作為一名黨員,我們要衝在前、幹在先,有擔當與責任意識,不傳謠、不造謠,及時公開透明資訊,給公眾以的信心與安心。自覺遵守組織規定,配合領導幹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對村莊、社群,外出返鄉人員要及時上報進行備案登記,對火車站、超市等人員密集地區做好人員、物資及交通工作的查驗工作,對疑似症狀人員要及時進行醫學觀察,做到“早發現、早上報、早診斷、早治療”,控制傳染源,將疫情擴散可能性降到最低。
2020,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在鼠年春天到來之際,我們經歷著這樣一個特別的冬天。但正如雪萊所說“冬天來了,春天還會晚嗎”,冬天快要結束,春天也必將來臨。防控疫情阻擊戰,我們也必將取得勝利。此刻我們所坐擁的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讓我們向最美逆行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武漢加油,中國加油。讓我們約定,待到繁華盛開時,攜手共進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國醫生》觀後感16
所謂習慣,是之於生活中最平常的存在;早起的一杯溫水,是習慣;睡前的一杯牛奶,是習慣;疫情面前,他們始終衝在第一線,亦是習慣。他們不是別人,他們是醫務工作者、是工作人員,是我們的守護神,是最美的逆行者。
捨身取義化身“守護神”,情義深責任重。是什麼讓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毅然前往一線?是什麼讓無數醫生護士主動放棄休假、放棄與家人的團聚,請願前往一線支援武漢?是為了千千萬萬家庭的安康,為了確保病患得到及時的收治,於是他們轉身逆流而上,不是朝著家的燈光,而是背離家的方向;不是走向年夜飯的飯桌,而是奔向急救室的病榻。看著一封封按滿紅手印的請願書,他們說“不計報酬、不論生死”,他們說“我是教授,我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我是共產黨員,我要衝鋒在前”。不覺中,早已淚目,疫情面前,他們選擇不放假、不離城、不退縮,他們穿梭在生死之間,用自己的青春挽救別人的生命,為我們構築起一道牢不可破防控疫情的銅牆鐵壁。在此,願廣大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保護好自己,我們等你們回家!
精準監控成為“保衛神”,措施全應對穩。疫情爆發以來,各地緊急響應,截至25日21時,除尚未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或確診病例的西藏外,所有發現新型肺炎病例的省份均已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多地衛生系統、公安系統全部取消休假,全員在崗,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之中,時刻堅守崗位,帶班值班,做好應對處置準備。各基層組織積極參與疫情防控,成立疫情防控尖刀班,以村民小組為戰區,包組連戶、責任到人,做到“宣傳家喻戶曉、排查精準到人、監測各家隔離、村口份分兵把守、情況每日一報”,一系列的措施快、準、穩,有條不紊的緩解了群眾的緊張情緒。唯願在眾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儘早戰勝疫情。
眾志成城全民“鼓勵神”,同命運共風雨。隨著疫情的態勢不斷嚴峻,眾多防護物資,如:護目鏡、N95口罩、一次性醫用口罩、防護服、手術衣、防護面罩等出現了嚴重短缺的現象。就連醫院,也已經不能滿足病患的需求。武漢市蔡甸區,一座嶄新的“小湯山”——武漢火神山醫院正在拔地而起,無數建築工人和前線的醫護人員一起奮戰,爭分奪秒築建起一道道抗擊病魔的醫護城牆。河南、福建、浙江等地的醫用防護品生產線,也馬力全開、春節不休息,盡最大所能為一線奮鬥的戰士們提供最有力的物資保障。在接到武漢的緊急救援後,來自全國各地的救援物資,也在源源不斷的運往武漢。希望所有的群眾們高度重視,保護好自己、也是保護好他人,我們共同努力,戰勝病毒!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英雄,災難面前,他們毅然逆向前行,不畏生死,他們當之無愧是這個時代的英雄,向英雄致敬,願英雄早日歸來。
《中國醫生》觀後感17
2020年,本是一個充滿歡樂、幸福的年,可是,一個不速之客來臨——新型冠狀病毒,讓中國的氣氛變得冷冷清清。
幾十天前,各各地區都紛紛組織封鎖,口罩也成了必搶之物,來自世界各地的愛心人士紛紛向武漢捐獻出自己的愛心,這也體現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句中國的優良傳統。
很多人避而不及,遠離病毒時,湖北省醫院中的醫生沒有向困難低頭,主動向困難請戰,將克服萬萬家庭的一切困難,全身心的投入到這次抗擊病毒中回去。
每天,武警、公安、醫生,他們為了全社會的安全,不分晝夜的工作著。現在病情即將被消滅,這些功勞都離不開他們默默付出,為我們建起了一道道銅牆鐵壁,為我們建立了個安全的環境。
我們現在的任務不是判斷誰對誰錯,而是與病毒作鬥爭。面對疫情,沒有旁觀者,每個人都承擔起了社會責任,積極投身到抗擊疫情中去,團結一心,終會戰勝病魔。
除夕當天,正當中國各地各家,看著春晚,共享團圓的時候,而湖北省醫院中的醫生並沒有,他們摩拳擦掌,時刻準備著,顧不上與家人共享年夜飯,但他們沒有絲毫的埋怨和後悔,他們說:“用我們的時間,換來全國人民的安全,也值了。”這句話驚天地泣鬼神,捨己為人的高尚品質是我們做人的榜樣。
難道這一切都是“新型冠狀病毒”搗的亂嗎?我覺得並不是,根據我國著名的醫學家終南山院士推測,這次疫情的來臨就是人們貪吃野味,才會降臨人間。
只要齊心合力,萬眾一心,就沒有翻過去的山。我相信,全國人們團結起來,抗擊疫情,雨後便是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