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守正安心消費心得體會(通用20篇)

公平守正安心消費心得體會

  一、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設立宗旨

  選擇這樣一天作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也是為了擴大宣傳,促進各國消費者組織的合作和交往,在國際範圍內引起重視,推動保護消費者的活動。

  正如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主席羅達房·帕金所說:“人民的交往,產品的交換,技術和通訊的活動等等,就要求我們必須在全球範圍內考慮並行動。”她又說: “每個國家的消費者組織應列入世界範圍的為消費者權利的保障而鬥爭的行列。”當這種鬥爭每天繼續下去的時候,我們在每年選擇一天,讓各方面都能聽到我們為消費者而發出的聲音,並且獲得為未來的任務而努力的精神動力。

  二、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相關法律

  隨著我國消費者保護運動的快速發展,黨和政府越來越重視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4次會議全票通過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1994年1月1日,《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正式實施,標誌著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走向法制化軌道。2014年3月15日,新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施行,主要從4方面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如強化經營者義務、規範網路購物等新的消費方式、建立消費公益訴訟制度等。從此,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進入新的歷史階段。

  三、公平守正安心消費心得體會(通用20篇)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公平守正安心消費心得體會(通用2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公平守正安心消費心得體會1

  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到來之際,無論是消費者協會,還是消費者,即便是一些媒體,對315非常關注,非常純情。尤其是透過315,讓消費者更放心,讓消費市場更健康,從而更好的保護消費者權益。

  建立誠信315,就是讓商家不能少了誠信,不能少了商業道德,只要做到誠信315和道德315,才會讓消費者天天都是315。

  其實,誠信是一個人的立命之本,是人人必備的優良品格,一個人講誠信,就代表了他是一個講文明,講信用的人,這樣的人處處受歡迎,時時受尊重。不講誠信的人,人們會避免和他打交道,甚至忽視他的存在。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講誠信,企業更應該講誠信才能發展,社會更應該有誠信才有和諧。

  誠信是一個道德範疇,是公民的第二個身份證,是日常行為的誠實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稱。即待人處事真誠、老實、講信譽,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諾千金。

  古語云:“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就是說一個人若不講信用,在社會上就無立足之地,什麼事情也做不成。一個企業不講誠信,更就不會有市場,也沒有發展的天地。對於一個人要講誠信,對於一個企業更要講誠信,對於社會也應該有誠信。

  如今社會誠信的缺失,給社會帶來了災難,更帶來了麻煩。諸如:毒牛肉,牛肉膏,染色饅頭,硫磺姜,瘦肉精,這些食品安全問題已經威脅到了社會的安全,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對此也引起了高層的重視,於是要透過建立良好的誠信,喚起商家的良知,讓消費者天天都是315。

  誠信315,就是讓消費者感受到商家和企業的誠信和道德,讓每一個企業家身上都流趟著誠信和道德的血液。在如今社會安全事件頻發的當下,讓消費者草木皆兵的現實面前,透過誠信315換起社會的良心,人們的誠信意識,企業的誠信責任,助推社會共同建設誠信大廈,築起誠信銅牆鐵壁,共同營造良好的誠信氛圍。

  公平守正安心消費心得體會2

  3月15日晚上,我們一家圍在一起,全神貫注地盯著電視機的螢光屏,你一定感到奇怪吧,一家子幹嗎瞪大眼睛圍在一起盯電視機的螢光屏呢?其實我們在觀看中央一臺的3.15睌會呢!

  3.15是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定日,在這一天裡,媒體將他們曾明察暗訪所積累的危害消費者權益的所有內幕一一曝光出來,我心想:那些專靠危害消費者利益的商家的醜陋一面被曝光出來了,受到良心的指責及監督部門處理,以後應該守法歉錢了吧!那些曾被坑害過的消費者現在會不會正在連聲拍手叫好呢?

  在晚會中,我看到有幾位內幕人士戴著口罩在昏暗的燈光下,曝光商家的不良軌跡。在媒體報導中,令我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我們經常用的餐巾紙競然不如衛生紙乾淨。怎麼樣?不敢相信吧?亊實就是這樣,商家們為了節約商品成本,偷工減料,用回收的髒兮兮的書本及空藥紙盒……放入缸裡,新增燒鹼,不一會兒灰白色紙槳就做出來了,再新增螢光增白劑餐巾紙更白,所以餐巾紙擦到那,都有螢光小顆粒擦也擦不掉,且紙巾附著很多細菌,一點兒也不乾淨。王小丫主持人提倡道:“還是用手絹吧!手絹比較環保和衛生。”

  看完3.15晚會,我覺得從我做起:提高我們作為消費者的維權意識及素質,加強執法部門的監督力度,讓不法商家無處藏身,這樣我們的國家就健康了。

  公平守正安心消費心得體會3

  三月十五日是消費者權益日,在三月十五日晚上,我觀看了“3.15”晚會,心裡百感交集。轉眼間,時代踏入了20XX新的一年,翻開了更炫彩美麗的新篇章,可是,社會上的消費騙局還是接連不斷,無良商家騙人的花招也不斷變換,中國消費者的消費安全還非常令人擔憂。“蘋果手機”風靡全球,美國、英國、韓國、澳大利亞等科技強國消費者均有同等權利,在手機的賠償退換方面也是誠信待人,均有一年的保換期,退換時也加帶後蓋;而中國卻恰恰不同,“蘋果”手機只有90天的保換期,而且退換不帶後蓋。同樣是蘋果手機,中國消費者也不低人一籌,可因為商家的不負責任,蘋果手機的發展在中國就落後了。俗話說“一諾千金”,可還有不少關於黃金的騙局。在周大生等黃金、千足金專賣店,店員吹捧著“含金量999.9%”,看著一個個閃著金光的黃金首飾,店員的話就似乎已經被接納。記者在一家黃金專賣店買了一條黃金項鍊,在檢測中,竟發現含金量並沒有吹噓的那麼高,最低的還有含金量995.8%的黃金飾品,被添加了跟黃金相似的“銥”元素,新增的不僅是“銥”,還是許多中國商家的貪心和無良。汽車方面更是令人吃驚。江淮本是馳名的好品牌,就連我們學校的校車也是江淮出品,可就這令人深信不疑的“好品牌”,卻引發了不少爭端。車主買來的汽車開了一年多,便發現了鏽洞現象,經過許多次的“賠償”,終於答應免費維修。翹下汽車的鋼板,情景令人大吃一驚:一塊塊外面鮮亮無比的車板裡面是如此鏽跡斑斑!被鏽腐蝕了的鋼板“弱不禁風”,這樣誰能保證車上的人的性命安全呢?現在的食品安全尤其重要,一則《蠢蠢的吃法》收羅永珍。甜蜜素傷害嬰兒的肝,雙氧水漂白劑傷消化,檸檬酸令人視力差,各種各樣的有毒食品,怎能不深深傷害到我們的身體呢?有一句話我非常欣賞:我們要做中華強國,不是病夫,別殘害我們自己的同胞好嗎?是啊,食品安全是多麼重要啊。開啟問號,拷問良心,只有商家和消費者共築誠信之路,才能讓社會迎來更美好的明天!

  公平守正安心消費心得體會4

  對沖疫情影響,擴大消費是重要的著力點。要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培育壯大起來,使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得到回補,需要全面營造放心消費環境。《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從強化市場秩序監管、積極推進消費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充分暢通消費者維權渠道等領域,提出了明確要求。在落實過程中,要充分看到,目前的消費侵權,越來越呈現跨線跨介的特點,消費維權也呈現出跨區域跨部門的特點。只有打通線上線下,溝通門內門外,協調各方資源,才能做好消費環境的文章。

  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時,促進消費的擴容提質,意義重大。疫情下的消費環境具有特別意義,絕不是可有可無的點綴。保護消費與促進消費是相通的,改善環境就是實打實促進消費,這賦予了今年3·15不同的意義。如果說刺激性舉措只是一時之計,那麼強化權益保護,則是長久之策。做好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實實在在改善消費環境,就是為穩消費穩經濟穩就業做貢獻。

  公平守正安心消費心得體會5

  如今,中國已走進了新時代,很多人都富了起來,於是就有了這麼一種觀點:“買什麼都要買最貴的。”但我的消費主張是“節約消費,能不花的錢就別花。”

  我為什麼這麼說呢?第一,很多貴重物品沒有購買的必要。記得美國“奢侈之王”科茲洛夫,曾用2200美元買了一個鍍金的紙簍。我當時就感到很好笑:你用這個價值上千的鍍金紙簍幹什麼?裝廢紙。那我用幾塊錢買的紙簍也是裝廢紙,多出的這幾千塊錢,提升了的使用價值嗎?沒有。它只增加了商品的價值,換而言之,就是滿足了人的虛榮心——看,多麼高檔!我說,你用這多出的幾千塊錢乾點別的多好,非得要去滿足這份看不見摸不著的虛榮?

  這樣的例子還很多:同車型同性能的東風某款車,顏色一變,價格就增了十多萬;同樣的月餅,多了幾層包裝,便價值上百,普通的燈泡套上一層玻璃,便因為那水晶般的效果價錢翻一倍……這種不值得的消費,不要也罷。

  第二,有的物品只是加了個幌子,價格就一飛沖天。這種情況還不如第一種——第一種好歹還增加了商品的價值。這一種商品壓根兒就是頂個幌子誆錢:達芬奇的地板一載上“義大利名貴木材”的帽子便定價幾十萬;養雞場裡的雞蛋舉個“散養笨雞蛋”的牌子就2塊一個;臺灣普通橄欖油加上銅葉綠素,再掛個“西班牙進口原裝”的招牌價格就貴得嚇人……正如趙麗蓉、鞏漢林的《打工奇遇》中演的一樣,一盤蘿蔔加上“宮廷”二字就值80元;一杯兌水二鍋頭加“宮廷玉液酒”就賣一杯一百八。這種花錢買氣生甚至花錢買罪受的消費,不要也罷。

  第三,勤儉節約是美德。“縱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秦始皇的驪山墓、阿房宮讓人民怨聲載道;勾踐臥薪嚐膽終於成就霸業;慈禧太后在死後睡的褥子上嵌了1204粒寶石,還挪軍費建頤和園,讓“堂堂大清”在洋人的鐵蹄下受蹂躪……數千年的分分合合得出教訓一條:正是不該有的高消費導致了民族的敗落,而勤儉節約才能興國安邦。“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正是一點一滴的節約使國家富強!所以我的消費觀點是“節約消費,能不花的就花“奢侈只是虛華的假象,只有簡樸才能讓幸福更長久。

  公平守正安心消費心得體會6

  我的消費觀就是做理智的消費者.要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我們是學生,花的是父母的錢,就要注意一方面,消費支出應該與自己家庭的收入相適應,自己家庭的收入既包括當前的收入水平,也包括對未來收入的預期,也就是要考慮收入能力這個動態因素。

  另一方面,在自己經濟承受能力之內,應該提倡積極、合理的消費而不能抑制消費,否則,一方面,會影響個人生活質量,另一方面,也會影響社會生產的發展,特別是,當前我們國家已經形成買方市場,應該充分發揮消費對生產的帶動作用。 要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首先,在消費中注意避免盲目從眾。

  盲目從眾是消費中常見的一種消費心理現象,也是對普通消費者影響最大的一種消費心理現象。因為,人們的消費行為始終受到消費心理的影響,例:從眾心理、攀比心理等,並且這些心理往往相互聯絡,共同影響人們的消費。

  因此,在消費中我們要儘量避免一些不健康的消費心理的影響,堅持從個人實際需要出發,理性消費。 其次,要儘量避免情緒化消費。它是個人消費受到情緒的影響,而做出不理智的的消費選擇的現象。往往是心血來潮、一時頭腦不冷靜,事後發現這種消費選擇並不適合自己的需要。因此,在消費時,要注意保持冷靜。

  最後,要避免重物質消費,忽視精神消費的傾向。因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結構是不斷變化與改善的,我們的選擇也要有利於人的全面發展。要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綠色消費就是指以保護消費者健康和節約資源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環境保護標準的各種消費行為的總稱,核心是可持續性消費。

  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汙染和資源的嚴重短缺,我們國家提出了實施“可持續發展”和“科學發展觀”,大家也應該從自身出發,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去從事綠色消費,即:節約資源,減少汙染;綠色生活,環保選購;重複使用,多次利用;分類回收,迴圈再生;保護自然,萬物共存。

  希望同學們能真正把所學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做個綠色消費者。 要勤儉節約、艱苦奮鬥 勤儉節約、艱苦奮鬥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是一種民族精神,而不是一種具體的消費行為。作為精神,它是永遠不過時的。特別是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還面臨人口、資源等壓力,我們更應該發揚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

  從我個人思想品德的修養角度講,有利於個人優秀品德的形成和情操的陶冶,是有志者應該具備的精神狀態。當然,不能把勤儉節約、艱苦奮鬥與合理消費對立起來,勤儉節約不是抑制消費而是說不要浪費。 總之,我用這些消費觀指導自己的消費行為,既有益於個人,也有益於社會。

  公平守正安心消費心得體會7

  每年3月15日,都是廣大消費者的“節日”。這一天,從報紙、電視到網路,都會策劃推出或是調查,或是暗訪來的各種案例,曝光觸目驚心的消費欺詐。今年,從汽車的變速箱故障,到超市改標籤賣過期食品,再到小吃辣條變“髒條”,“3·15”再次對不良廠商形成強大壓力,讓“商業正義”得到進一步伸張。

  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是商業世界中的毒瘤。最直接的受害者無疑是消費者,他們的財產甚至是生命安全都可能受到威脅。如果任由假冒偽劣充斥市場,放縱短斤少兩大行其道,最終也會因“劣幣驅逐良幣”而損害市場,惡化商業環境。更重要的是,提振消費能力、釋放消費需求,乃是繁榮經濟的大勢所趨,如若不能維護消費者權益,會讓市場經濟走彎路、繞遠路。從這個角度看,無論是政府、商家還是消費者,都應該成為維護“消費權利”的重要力量。

  事實上,各種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問題,並非今日中國獨有,而是從人類社會產生商業行為開始就一直存在。曾震驚美國的反映食品安全衛生問題的《屠場》一書,就揭示了美國“鍍金時代”消費者權益狀況。在經濟快速發展、現代機制尚不完善的轉型期,市場上的假冒偽劣現象會集中出現。當下中國,恰好處於這樣一個轉折時期。有這樣的認識,才能更好地理解假冒偽劣充斥市場的根源,也才能更加堅定清除假貨、淨化市場的決心。

  近些年來,媒體在曝光無良商家、保護消費者權益方面,做過不少事情,對於淨化商業環境大有裨益。作為社會公器,這是媒體應盡的職責。不過,要想徹底解決問題,單靠媒體力量遠遠不夠,還需要政府部門科學立法與嚴格執法,需要廣大商家恪守商業道德,也需要消費者以“不能就這麼算了”的較真精神,在法治框架內維護自己的權益。

  保護商業環境,政府責無旁貸,其職責包括立法和執法兩個方面。維護消費者權益首先要有章可循,在經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的情況下,制度與手段都必須與時俱進。比如,網路購物井噴式發展,打假的傳統措施就顯得力不從心;再比如,透過技術手段竊取使用者隱私資訊等新興不法行為,立法執法上也要加以考慮。今年3月15日,《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正式實施,為執法者提供了更多的武器。

  “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每家同仁堂藥店的門口,都掛著這副對聯。同仁堂能做到長盛不衰,與該對聯所表達的誠信經營理念有很大關係。商家與消費者的博弈中,前者通常會佔據信息上的優勢,靠少數消費者的一己之力,很難對商家形成有效約束,所以商家的商業道德、經營理念非常重要。成功的企業各有各的高招,但都有一個共性,就是極其重視消費者權益,打一槍就走的永遠是“游擊隊”,一錘子買賣做不成百年老店。

  今年央視“3·15”晚會上,18位重慶老人獲得了“3·15特別貢獻獎”。這些平均年齡達65歲的老人,組成了義務維權工作站,為消費者挽回上千萬元的經濟損失。老人們的精神,應當成為消費者的榜樣。政府調節是個選擇,司法救濟是個辦法,但積極主張權利的,應當是消費者自己。少些“幾個小錢不值得費那個勁”的想法,多些“為權利而鬥爭是節操之詩”的心態,才是成熟的“消費者意識”。

  當前,全國上下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消費者權益保護既關係到實現全面小康的目標,也需要改革助力、法治護航,更離不開各級領導幹部的真抓實幹。事雖小,不敢輕。惟有舉輕若重,才能解決好這一難題,真正實現人民的福祉。

  公平守正安心消費心得體會8

  因為疫情,20xx年的3·15顯得有點特別。往年3·15上的重要儀式——央視3·15晚會延期播出。但這並不代表消費者權益保護可以削弱。尤其是在疫情催熱“新消費”、“雲經濟”,消費形態和場景加速變革的當下,消費者權益保護如何與時俱進,也已成為時下頗受關注的議題。

  毋庸諱言,消費模式的變化,給消費者權益保護帶來了很多新的挑戰。

  一方面,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既有不足,在新消費時代被進一步放大。如這次疫情期間,線上消費加速普及,原本部分行業監管、某些領域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缺陷,暴露得更明顯。有媒體梳理,預付式消費受疫情影響,就面臨著諸多不確定性,有些線下消費轉為線上後,也因為服務質量或品質引發了新的糾紛。

  另一方面,隨著新消費興起,相應的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也需要擴容、提質。

  具體來說,得做好兩點。一是新舊消費場景下的消費者權益保護需做好銜接。此次疫情帶動了“無接觸消費”——從傳統的外賣、網購逐步擴充套件到健身、線上賣房等。新的消費場景下,消費者權益保護勢必要對新的變數因素及時作出回應。二是新的消費產品、服務加速湧現,隨之帶來新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溢位了傳統監管體系。如新產品與服務的質量和標準體系建設,必然滯後於市場的創新步伐。在這樣的過渡階段,平衡好對消費者權益的必要保護與對新事物的審慎包容之間的關係,是個必須直面的新課題。

  近些年,網約車、共享單車等新事物,已給出了許多啟示。而隨著以5G、人工智慧等為主要內容的“新基建”開啟,資訊數字消費規模還將加速擴大,如有預計到2020年,我國資訊消費規模將達到6萬億元。這樣一個全新的、更為複雜的新消費領域崛起,無疑更考驗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法規的更新速度及專業度。這還不僅僅是隻靠消費者權益保護部門就能完成的任務,協同治理的必要性更加凸顯。

  也應看到,新技術加速新消費程序,同時給消費者權益保護提供了更強的基礎支撐。如藉助大資料技術,可讓消費者權益保護更精準;很多新技術也可以助力對新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溯源、全過程監管,這也能為消費者權益提供更有力的前置性保護。

  此外,23個部門日前聯合釋出的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全面營造放心消費環境。其中如完善個人資訊保護制度和消費後評價制度,大力最佳化線上消費環境,加大力度打擊刷單炒信等黑色產業鏈;加強12315行政執法體系和消費者維權資訊化建設,形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消費者維權服務體系,強化對消費者權益的行政保護等,也是新消費時代值得完善和落實的消費者權益保護舉措。

  正如專業人士所指出,當前的消費者權益保護,面臨著“傳統的消費痼疾未除,網際網路等新經濟的崛起、新消費領域的不斷拓展又帶來了很多新型消費糾紛”這樣一種新局面。這要求舊的問題要加速解決,新的問題則要在法律、政策的修訂和完善乃至資源投入等層面,作出新的除錯。整個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應有更敏銳、高效的最佳化和完善意識與能力。

  從消費已成經濟增長主動力的趨勢來看,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營造更健康的消費環境,對於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已變得越來越重要。20XX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高達57.8%;十九大報告也指出,要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而要啟用消費潛力與活力,夯實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提升消費者權益保護水平是最基礎的配套保障。因此,做好消費者權益保護,不只是新消費語境下的“權宜之計”,更應成為持續強化的長久之策。

  公平守正安心消費心得體會9

  今年,我國的消費者維權年主題是“讓消費者更有力量”。在物質產品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商品種類繁多,令人眼花繚亂,與此同時,商品質量參差不齊,不法商家侵犯消費者權益的事件也屢禁不止。我們未成年人作為一名普通的小消費者,如何更好地維護自己的權利呢?

  在校園生活中,我們去學校周邊的小超市買東西時是否會注意一下商品的保質期限?也許大部分同學的回答都是“沒有”,因為許多同學都沒有這種意識。而你是否瞭解在每年的“3.15”打假時總會在周邊小超市裡查獲很多的過期食品、假冒偽劣產品,還會責令周邊不少沒有衛生許可證和經營證的小餐館整改?聽到這些有的同學或許會吃驚,原來“打假”離我們那麼近,而我們卻常常將它忽略。

  “讓小消費者更有力量”不應該僅僅是一句口號,我們應該養成維權的習慣。首先,應該宣傳3.15打假相關資訊。宣傳維權不僅在校內,還可以透過志願活動等方式將資訊傳遞給社會上的人、兒童等易上當受騙人群。其次,應該練就一雙能辨別真偽的“火眼金睛”。平時透過上網瀏覽資訊或者聽取維權講座等方式學習辨別假貨的方法。平時買東西要多關注保質期、合格證等。再次,當正當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應該透過正當渠道維權。最普遍的手段是與商家協商,要求賠償或者退貨。如協商不順利,在校內我們可以透過校權益部進行維權;在校外還可向“消協”投訴,由協會負責與相關企業進行溝通、協調,或提交民事訴訟,依據相關法律條例進行處理。

  我們不能只在“3.15”的那一天才想起加入打假隊伍,不能總是依賴媒體、政構。在“3.15”這一天替我們伸張正義。維權關係到我們的共同利益,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作為大學生,更應該做出表率。只要假冒偽劣商品沒有市場,不法商家就沒有了生存發展的空間,這樣我們消費者就會愈加地有力量,社會才會變得更加純淨。

  我們未成年人也是一名小消費者,我們要做有心人,用法律來保護我們自己的權益。只要我們大家團結起來,共同捍衛我們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我們就能阻止假貨在社會上的肆無忌憚,就能讓傷天害理的事減少發生,甚至不再發生。

  公平守正安心消費心得體會10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方便。在通訊方面,從大哥大到智慧手機;在交通方面,從馬車到飛機、高鐵;在購物方面,從千里迢迢去商場到網上購物,足不出戶就能買到放心產品……其中令我感觸最深的,是消費時只要開啟微信或支付寶,就能快速付款。

  相較於現金支付,用微信支付有更多的優點,無論是對消費者還是對商家。對消費者來說,手機支付有不定期的優惠活動,還不用數錢;對商家來說,微信支付不會收到假幣,還不用回找零錢,如果自家有公眾號,顧客支付時會預設關注,有活動能及時推送,建立良好的口碑。

  記得一次我住在姑姑家,與姑姑和表弟一起去商場購物,結賬時,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就能即刻付款。就連在菜市場買菜,只要帶了手機,就不用再花現金了,姑姑對我感嘆道:“現在可真方便啊!出門只帶手機、不帶現金的時代已經到了,生活越來越方便了!以前成天拿著錢,找個零錢也不方便,手裡拿著一堆東西,有時候也顧不上數錢……”滿足的笑容漾上了姑姑的臉。“就是,現在太方便了!錢都不用帶了,也不怕丟失啦,就是手機可不要丟了哦,哈哈哈”調皮的表弟補充道。這下姑姑愣住了,“是哦,要是手機丟了,那不就麻煩了,錢都被別人用了”“姑姑,不擔心,要是手機丟了,馬上就可以透過電腦操作凍結微信賬戶,等買了新手機再重新申請就可以了,撿拾到手機的人是沒法使用微信裡的錢的。更何況我們還有支付密碼呢……”我胸有成竹地說著。姑姑高興地摟住我跟表弟,直誇讚:“國家越富強,科技越進步,我們的生活也更便捷了,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了。”

  是的,現在的生活實在太方便了,到處都可以“掃一掃”,二維碼充斥著生活的方方面面。當我們享受著便捷的操作時,也要警醒自己:事物都有兩面性,微信紅包和支付寶雖然使我們的消費更方便,但也有弊端。正因為微信紅包,使越來越多的人沉迷手機,只專注於手機裡的事物,成了名副其實的“低頭族”,“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我在你身旁而你卻在看手機”這句話很殘酷,但又是事實。

  我們作為祖國的花朵、新時代的接班人,要發奮學習刻苦鍛鍊,像錢學森這些前輩一樣,為祖國作出貢獻。現在我們享受高科技時,要學會控制自己,不沉迷網路,趨利避害才能發揮出科技的最大用處。

  公平守正安心消費心得體會11

  年年3·15,今年有不同。因為疫情影響,具有儀式感的央視3·15晚會延期播出,與往年鋪天蓋地講保護不同,這幾天促進消費的動作一個接著一個,聲音一浪高出一浪。這並不代表消費者權益保護不重要,面臨的形勢不嚴峻。疫情的發生,給消費者權益保護提供了新視角。

  新冠肺炎疫情這隻“黑天鵝”的出現,給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帶來了困難和挑戰。從長遠看,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有著強大的韌性,完全可以應付短期衝擊。但不可否認,當前經濟受到了影響,尤其是餐飲等服務行業受到極大影響。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消費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消費壓抑,必然會帶來行業壓縮。正是為了推動消費市場復甦,多地釋出倡議書,發放消費券,助力消費增長。

  這些應急手段,到底會發揮多大作用,有待實踐證明。但穩消費就是穩經濟,穩經濟就是穩就業,這是確鑿無疑的,其鮮明導向和強大決心貫穿於促進消費舉措的全過程。消費行為的完成,既要看“口袋”,也就是袋裡有沒有錢;也要看“糧袋”,市場提供什麼產品和服務;還要看“腦袋”,也就是由消費環境支撐的消費體驗。很難想象,在市場上到處充滿陷阱,每走一步都有可能掉進坑裡,消費者怎麼敢放心大膽地消費?消費者權益保護,看似落腳在消費者身上,其實最終受益的是經濟社會。而這,對掃清制約消費的罈罈罐罐,對疫情背景下的消費環境,均提出了更高要求。

  消費者權益保護是永遠的進行時,當下面臨著“傳統的消費痼疾未除,網際網路等新經濟的崛起、新消費領域的不斷拓展又帶來了很多新型消費糾紛”的局面。一方面,在傳統領域,消費者權益保護依然任重道遠,另一方面,消費場景的變化,消費終端的轉移,又給消費者權益保護帶來了新挑戰。這次疫情期間,且不講退票難、假冒偽劣口罩等問題,就拿作為新事物出現的“不接觸消費”來說,未來會給消費維權帶來什麼挑戰,很值得研究和重視。

  公平守正安心消費心得體會12

  自消費權益日成立以來,那些買假冒偽劣產品的商家受到了嚴懲。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了保障,並且每到3月15日,消費者們紛紛走上街頭,宣傳3.15的相關知識,讓更多的人瞭解3.15,齊心協力共同打擊不守法的商家,這樣才是我們不被受騙上當。

  在我小時候就經常挺大人們在討論3.15。從那時懵懵懂懂的我到長大後的我,經過這段時間的成長,早已對3.15有了更多新的瞭解。其實只要我們大家都能做一個守法的好公民,那我們的國家會多麼美好呀!有一次爸爸去超市買東西,買了一大包泡麵。閒的沒事的我,把泡麵的外包裝拿出來看一看。誰知道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包泡麵早已過期了。唉,爸爸可真是粗心呀!我看了看超市的袋子,還好發票沒丟,趕緊跑到爸爸面前,“興師問罪”。爸爸急忙和我上了超市。到了超市,我爸爸把泡麵給了營業員阿姨,她一看連說“對不起”,說著給我們重新調換了一包,還把貨架上面的也檢查了一遍。看到這一切,我和爸爸才安心的離去。

  如果不是到大的超市買東西,有發票證明,說不定人家還不承認呢!所以我還是建議大家要買什麼貴重的東西,還是要去一些正規的大超市,不要去一些小賣部。這樣既質量有了保證,萬一要調換,有發票才好辦事。

  公平守正安心消費心得體會13

  消費者權益保護是民生法治建設的重要內容,具有保民生、促發展的重要作用。以法治保民生是穩定消費市場的“主旋律”,是全黨實行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方向。一方面,牢固樹立“以人為本”思想理念。消費市場在權益保護的推進過程中必須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把消費者權益保護納入市場管控重點內容,以國家法治力量作為人民權益保護最有效的手段,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使消費者能更好地行使自己的權益。另一方面,要堅定不移推進法治實施和監督工作。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依法推動落實消費者權益政策,強化要素保障,改善消費環境,提升市場活力,依靠法治實現、維護、發展人民的利益,以強有力的.責任擔當維護消費市場健康秩序。

  健全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是穩增長機制必然選擇。構建健康發展經濟生態圈,以消費者權益保護為傳統消費提質升級,有利於啟用經濟增長內生動力、增進民生福祉、推動經濟結構最佳化升級。一方面,要用法治穩定市場經濟。強化監管乃治本之道,特別是節日時期,消費市場異常活躍,要運用法治力量保障人民群眾消費需求,從行動上抓落實,認清當前消費市場面臨的問題和困難,找準法治推動市場經濟增長的關鍵節點,從嚴從實從細抓好各項消費者權益保護措施。另一方面,要完善立法加強監管。要嚴格履行抓改革、促發展、保穩定職責,做好消費者權益保護頂層設計,堅定不移地用法治思維謀劃工作,抓住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加強協調、形成合力,以法治懲不正之風、以法治督責任、以法治抓作風,做到從嚴整治、從快處理、從重問責。

  公平守正安心消費心得體會14

  在這個日益現代化的時代,消費是我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盲目消費的現象也愈加嚴重,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應該學會合理消費。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上的商品日益豐富,我們的消費觀念在發生變化,許多中學生都存在盲目消費的現象。其中,買衣服、上網、送禮物所花費的錢佔總開支的比例最大,到了用錢的關鍵時刻卻又沒錢了。作為中學生,我們的社會閱歷還不夠豐富,自己選擇商品的能力還比較弱,在消費時更應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

  在消費前,我們可以先做出預算,把錢花在關鍵的地方;避免盲目消費,在自己能夠承受的範圍內購買物有所值、經濟實用的商品;不與周圍的人進行攀比,不要浪費金錢。在消費的過程中,我們應該用環保的眼光選購商品。這樣做既有利於自己的身心健康,又有利於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滿足基本的物質消費需求後,我們更應該注重自己精神上的需求,在消費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一本有益的書,一部精彩的電影,一次愉快的旅遊……都會給我們帶來更多快樂,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精彩。

  現如今,人們已經不再僅僅限於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的滿足,而是更加註重透過消費提升生活品質,追求更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中適度消費是對生態文明的重要貢獻。如果每人減少一分鐘淋浴時間,將減排74克;自帶包裝袋購物,減排62克……

  適度消費、理性消費並不是要降低國民的物質生活水平,而是為了提高資源利用的生活方式,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當一個理性消費的文明人!

  公平守正安心消費心得體會15

  人生在世,人人都想生活過得好一些。要過得好些,不是壞事。但過分的追求,不一定是好事。別人有的,我何必也要有呢?蘇州人有句老話講:“吃食看來方,穿衣看門面。”就是說你有多少錢辦多少事。要量入而岀。生活必須的,缺少不了的,那怕借了錢也得買。不是必須的,你何必背這個債呢。現在有些人過分的追求享受、時尚。穿的、用的、戴的都要名牌,最好國際上有名氣的,這樣走出去才風光,才有面子。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節儉的民族,我們的祖先一代一代都是這樣生活的,延續幾千年。會吃會用,超前消費,提倡奢侈品消費,不適應廣大的民眾,我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經濟實力不允許我們這樣做。即使我們有了經濟實力,成了發達國家,也不應該這樣做。一個國家中大多數民眾都揮霍浪費,追求過分享受,這個國家還有民族自尊心嗎?還能自強不息嗎?外敵一旦入侵,還可能同仇敵愾而殲滅入侵之敵嗎?小到一個家庭,你做了這個“奴”;那個“奴”,一天到晚為還貸在操心;怕銀行加息;怕老闆炒你的魷魚,只能低聲下氣幹活,這種生活質量會好嗎?更有甚者,有些人只圖享樂,不勞而獲,幹起違法犯罪的勾當。嚴重影響社會治安,被繩之以法。

  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就應該把錢化在刀口上。享受要有一個度,難得瀟灑瀟灑,也是一樂,也不能太辛苦了自己。一個成功的老闆,他不會亂化錢,他只會把錢放在事業上再發展。只有那些靠坑、蒙、拐、騙不法奸商才會錢不當錢花。這些人揮金如土,炫耀標榜唯錢獨尊,他們一方面在幹傷天害理的勾當,一方面在求菩薩保佑。如真的有菩薩,菩薩會保佑他們嗎?有慈悲心的人,他們不會亂花錢,他們會把一部分錢放到慈善事業上。這些人才是真正的活菩薩。

  現在有些宣傳很不著調,高消費不可倡導。要理性消費,勤儉節約。勤儉節約這個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萬萬不能丟,從童年起,父母就教育我們要點滴節約,上學後老師也教育我們要節約,那時我們連鉛筆頭也不會丟掉,到文具店買一隻鉛筆套,把鉛筆頭套在鉛筆套裡還能書寫。現提出要低碳生活,低碳生活可以理解為: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的生活。但前提是在不降低生活質量的情況下,盡其所能的節能減排。“節能減排”。低碳生活是實實在在做岀來的,不是唱出來的。現有些人錢賺得不多,用錢的手面卻很大,左手剛領薪水,右手就花光。這種人現在稱“月光族”,以前叫“倒頭光”。不能提倡。“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一個人總要有些積餘,手中有了錢,遇事才不慌。我的觀點,有些人認為早己過時了,是老土,是曲西,不懂享受生活。不過我的這種觀點也代表相當一部分中老年人的觀點。正確與否?我想今後會有定論。

  公平守正安心消費心得體會16

  中消協公佈的消費維權年主題為“信用讓消費更放心”,這說明,堅守誠信,營造放心的消費環境,推動消費領域信用體系建設,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工商企業和消費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誠信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企業之間的相互關係,構建誠信社會,堅守誠信之道,是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重要保障。隨著人們社會、經濟交往日益頻繁,誠信在維護公眾利益和經濟秩序,促進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弘揚和傳承誠信文化,關鍵在於褒揚誠信,懲戒失信,諸如柳州市傾力打造“放心消費”專案,形成“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監管態勢就很有新意。無疑,只有加大對銷售假冒偽劣產品行為的打擊力度,對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市場主體依法進行懲處,才能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

  誠信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全社會共同的價值追求和行為準則。培育和營造誠信生態圈,構建完善的誠信體系,遏制誠信缺失現象,重在加強社會誠信體系建設。一方面,誠信者秉持品德高尚、依法經營、誠實守信的精神,積極推動經濟發展,體現了優良的道德品質和信用水準。另一方面,建立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需要廣大工商企業和消費者共同努力。因此,堅持以誠信為本,大力增強工商企業誠信意識,夯實經濟社會發展的信用基礎,是營造誠實守信的良好社會環境,建設誠信社會的關鍵所在。

  堅持以誠信為本,積極倡導和培育全社會誠信意識,是加快誠信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尤其是對廣大工商業者來說,依法誠信經營,虛心接受消費者監督,為消費者提供真實性、有效性的商品資訊,避免或消除漠視消費者權益的行為,進而贏得消費者信賴,不僅體現了工商業者的整體信用水平,而且使工商業者更具品質和魅力,有助於在全社會營造以誠實守信為榮、以欺詐失信為恥的優良信用環境,促進社會進步和經濟健康發展。

  實踐證明,只有堅持以誠信為本,大力提升全社會誠信水準,為誠信建設注入新的動能,著力打造共建共享的誠信新格局,才能使每天都成為315消費者權益日。

  公平守正安心消費心得體會17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充當著消費者的角色,大到買房買車,小到買一個麵包,我們無時無刻都在消費著。可是,近年來,消費者的權益成為了許多人質疑的焦點。3月15日是一年一度的消費者權益日,這天,第24屆“3.5”晚會在中央電視臺現場直播。

  當3.15來臨的時候,我們的心情有一些五味雜陳:一方面生活當中我們的吃穿住行都離不開消費,但另外一方面,消費又常常會帶給我們一些委屈、憤怒,甚至是難以抹平的傷害。為了讓我們的消費環境更加完善和健康,今年“3.15”晚會的主題定位為“讓消費更有尊嚴”。

  這次的晚會曝光了許多問題,不必說有多家蛋糕店使用過期食品原料,企業違規生產四輪代步車導致事故頻出;也不必說幼兒魚肝油多吃有害,高鴻股份洩露個人隱私;單是尼康公司D600相機拍照頻繁出現斑點,就已讓人目瞪口呆,大吃一驚。

  “尼康”是知名的大品牌,大批大批的電子愛好者都是它的粉絲。可是,在“尼康”的迷人面紗後面,又隱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事呢?尼康公司在20XX年推出了D600全畫幅單反數碼照相機,擁有二千多萬畫素的高畫質,售價高達一萬多元。“這樣專業的相機,卻遭到了很多消費者們的反饋:用了才幾天,拍出的照片上就出現了好幾個明顯的斑點。找到售後工作人員,他們卻推脫說是因為進灰,或者是受霧霾影響。工作人員幫免費清洗好後,才拍了幾百張甚至幾十張照片,黑斑就又出現了,就這樣反反覆覆地去清洗,出現黑斑,又去清洗,又出現黑斑,有些消費者折騰了四五次,也沒有徹底解決問題。找到尼康公司中國總部的售後人員,他們卻堅稱相機是沒有問題的。一次又一次的清洗,讓使用者們徹底失望了,他們要求換機。按照國家三包規定,數碼照相機在保修期內出現效能故障,經兩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可以要求退換貨。可是,尼康公司以清灰不算修理為由,拒絕了使用者們的要求。不僅如此,公司對更換快門元件的做法,同樣認為不算修理。各地使用者的D600相機維修單上,都寫著同樣一句話——“預防性更換”。清灰不算修理,更換叫預防性更換,這樣的解釋讓不少使用者對尼康公司失去了信任。”打個比方,飯裡面全是老鼠屎,哪怕是一顆兩顆,你吃得下去嗎?“別的機器也同樣在這樣的環境下操作,沒有出現這個問題,為什麼D600這個問題比較突出呢?”“拍出一張完好無損的照片,這是相機最基本的要求。”使用者們紛紛質疑。不僅在中國,歐美的不少使用者也遭遇了同樣的問題,他們正準備正式向尼康提出集體訴訟。我想,尼康公司這樣做違反了中國的法律,中國的使用者們如果也能向尼康公司提出正式訴訟,問題會不會早點解決?尼康公司能不能主動向使用者們道歉,平等賠償使用者們的損失?

  公平守正安心消費心得體會18

  又是一年315,又有老百姓津津樂道的315晚會。然而,業內卻戲稱,315晚會就是辦給各個企業老總和公關部看的。進入3月份,公關總監們就開始千方百計打聽今年自己的公司有沒有“上榜”,315當晚,他們緊張地守在電視機前,如果被點名就立即開始危機公關,如果沒被點名就慶幸又平安度過一年,洗洗睡覺。只留下第二天老百姓們照例對晚會上被曝光的企業和產品義憤填膺。

  但是,剩下的364天呢?這些侵害消費者權益的產品和行為就不存在嗎?回答是同樣存在,只是不那麼引人關注。因為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後,投訴渠道不夠暢通。

  我國的消費投訴電話是12315。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曾透露,調查顯示只有70%的城市居民知道“12315”。有個部級領導買的商品出了問題,不知道怎麼辦,找到張茅,才知道是工商總局管消費投訴。

  而且,12315投訴電話推廣了這麼多年,有一個問題始終沒有解決,就是熱線太熱,打不進去。張茅自己也承認,工商系統內部檢查12315的時候也打不通。現在統計12315投訴總量的時候,工商部門其實對資料也“發虛”,因為有些投訴相關部門並沒有接到。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去年3月份,工商總局建設了12315第一期網際網路平臺並正式開通。只要關注微信12315公眾號,就可以網路投訴。上線僅9個月,網路平臺就解決了38萬件投訴,效率非常高。

  不過,這套系統還有待改進升級。比如,同電話一樣,投訴時消費者需要提供商家名稱或者統一社會信用程式碼,但消費者往往很少記得商家的準確名稱。而且,有的洗衣店、小飯館根本沒有證照,在工商的市場主體系統裡查不到,無從投訴。

  這些問題,把消費者攔在了投訴的大門外。怎麼解決?首先還是應該藉助技術力量。據瞭解,工商總局即將上線二期網際網路投訴平臺,將增加電子地圖功能,消費者點選購買地點後,工商系統將透過大資料,線上處理舉報。

  其次,相關管理部門要切實承擔起市場監督作用,及時處理投訴資訊,依法處理不法商家。

  第三,還要儘可能地把消費者的投訴變成強有力的威懾。比如,繼續推進企業投訴公示試點,將企業被投訴的情況經由全國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公示。以後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或選擇服務時,可以提前查詢。如果發現這個商家有多次被投訴的經歷,或者是解決投訴特別不給力,就要多留個心眼。同時,還要發揮媒體的作用,及時曝光這些被投訴的企業和商家,讓全社會共同監督。

  總之,消費者權益保護不該只是企業公關在315當天的一次大考,應該成為所有商家時時敬畏的一條準則。

  公平守正安心消費心得體會19

  俗話說:國無信則不強。誠信自古以來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國崇尚"誠信"的文明源源流長。早在幾千年前,孔子就說過:“人而無信不只其可”,延伸之意就是:“信,則知其可”,孟子也說過:“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我們底為什麼而活著?現在的社會到底怎麼了?人,是地球上等的生物了,與其它的生物相比所不同的除了人類有自己獨特的,複雜的語言外,那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感情了。其它動物也有感情,但那總比不上人與人之間的了!人可以有仇恨,但人可以寬容,可以理解,可以相逢一笑泯恩仇!可是讓我不能理解的是,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而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卻在淡薄,人的心理也有不斷扭曲的嫌疑,詐騙、坑人、造假……有個人行為,有公司行為,有單位行為,出門在外,還能相信誰?

  早在十年前,3·15晚會就說到過誠信。然而,誠信在市場中並沒得到商家的重視。一些不法商家為了在經濟上的牟取暴利,不惜丟棄誠信,不惜代價。“共鑄誠信,有你有我”,這不僅是口號,我們更應該付諸實踐當中去,深切理解消費者的利益。為此,國家質檢總局也為此做出很多的努力。為把我國的市場打造成誠信市場付出了很多。但是仍有很多不法商家冒天下之大不韙新海消費者的利益,從中賺取利益。

  誠信是治國之計,誠信為政,可以取信於民,從而政通人和。倘若言而無信、掩人耳目、弄虛作假,社會就無從安定。

  公平守正安心消費心得體會20

  還是那麼一個舞臺,卻一年比一年奢華;還是那麼大量的觀眾,卻一年比一年增多;還是那麼吸引人的內容,節目卻一年比一年精彩。這就是一年一度的315晚會。

  昨天是315,是全國消費者的節日。晚上19:45,我就已經早早的售後在電視機旁了。

  現場的觀眾朋友,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大家晚上好!隨著主持人熱情洋溢的開場白,20XX年315晚會正式開始了。

  晚會首先曝光了騙人治療的神床。賣神床的工作者們用誇張,誇大的推銷手段和甜言蜜語拉近與老人之間的感情,讓這些老人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床能治病的說法,並心甘情願的花一萬多元買下這個完全沒有任何治療作用的床。

  看到這裡,我心裡憤憤不平,對那些沒有一點人情味的商人生起了陣陣恨意。今天我才知道,原來我們身邊的人是如此沒有良心,竟然會為了自己掙錢而不顧別人的經濟損失及身體健康,這些商人太可恨了。

  更可氣的是那些只做一次性筷子的工人們,他們居然使用工業硫磺和具有漂白作用的工業雙氧水漂白。這些都還不說,在筷子加工的過程中,工人們居然用腳翻筷子,腳與筷子這樣親密接觸,你難道還敢吃嗎?

  這些工人們只想著自己賺錢,從不想別人的利益,真的良心唄狗吃了嗎?

  看了今年的315晚會,我十分憤怒,氣憤商人們只想著自己怎麼賺錢,卻從不為消費者考慮。最後,我希望消費者們不要被商品美麗的外表給迷惑。

  備註:《2022年中央廣播電視總檯3·15晚會》是第32屆《3·15晚會》,晚會的主題為“公平守正 安心消費”。晚會於2022年3月15日20:00在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播出。本文將會持續更新,請關注收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