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精選41篇)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精選41篇)歡迎大家閱讀與收藏。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

  江蘇省新課程培訓於10月24日到26日在省常中進行,三場大師級專家講座,六節教研課,三場專家點評,9節說課。內容豐富精彩。

  吳星教授結合高中化學教育現狀,從課程改革說起,總結了課程改革成功的地方,也從課程設計,課程教材,課程教學,教學內容,化學學習,課程評價進行了分析,專家提出了一些建議;從課程理念,課程性質,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內容,實施評價解讀了新課程標準;闡述了化學學科核心素養與學業質量標準間的關係;透過整合將國家課程轉化為實踐課程,將國家課程轉化為實踐

  王教授強調化學學科的育人功能,重新審視化學的教育價值,進一步弘揚化學學科的價值,指導老師多用正面的案例,正面激勵,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王教授指出課程結構的調整體現基礎性、多樣性、選擇性,保持原有課程結構的整體,適應新的改革方案,更便於學校實施和相容。課程內容的修訂:認識知識與能力和素養的關係;建立從知識到能力和素養的通道。理論與實踐結合,以無機物主題為例指導老師構建:“無機物”主題核心素養關鍵能力系統模型。

  結合專家的講座,我重新認識了新課程標準,知道我們現行的課程結構包括:必修課程、選擇性必修課程、選修課程。必修課程是全體學生必須修習的課程,是普通高中學生髮展的共同基礎。選擇性必修課程是學生根據個人需求與升學考試要求選擇修習的課程,選擇課程中學生自主選擇修習的課程,面向對化學學科有不同興趣和不同需要的學生,拓展化學視野,深化對化學學科及其價值的認識。修訂後,學生只需要獲得4學分,即修習新的必修課程後就有高中畢業資格,無須修習任何選修課程。

  必修課程內容的修訂精心選取具有學科核心素養髮展價值的核心知識,著力解決過去教學實施中出現的忽視學生實驗等突出問題。除此之外,此次課程標準修訂針對每個內容主題增加了“教學提示”和“學業要求”。

  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是化學核心素養的實踐基礎,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是化學核心素養的思維核心,宏微結合與變化平衡是化學核心素養的學科特徵,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是化學核心素養的價值立場。

  我們要提升專業地位,增加專業底氣,永遠對專業保持不滿足的狀態,與學生進行有效思辯,將化學的核心素養貫穿於課堂教學中,依據課程標準設定教學目標,以社會性科學議題為明線,以知識為教學的暗線設計教學思路,教學過程指向實際問題的解決,培養學生反論證的能力。用大師的理論來指導實踐教學。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2

  在井岡山參加了為期三天的新課程培訓學習,這次培訓邀請了兩位主講人,一位是遼寧省基礎教育教研培訓中心的王豔春老師,另一位是瀋陽市第十二中學的包廣軍老師,由於這兩位老師都有實際的教學研究和教學經驗,所以這次的培訓跟我想象培訓有所不同,但卻是我所向往的培訓方式。這次培訓並沒有枯燥的理論宣講,更多的是教學成果的分享和失敗案例的探討。經過這次的培訓令我感觸很大,下面將談談我的一些感受:

  一、理想課程和現實課程

  理想課程和現實課程是有差距的。新課程的理念是好的,是先進的。當在現實課程中由於受條件的限制是無法完全實現的,比如說教學條件的限制、班級人數的限制、地域條件的限制,當然最主要的一點是高考的限制,所以我們在新課程對待新課程的態度上應該注意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更理性。第二、更現實。第三、更平和。

  二、尋求學生個體對知識的建構,體現學生的自主性

  傳統教學中,教學是從外部向學生灌輸明確的知識,學生無法將知識轉變為自己的智慧,無法產生對知識的發現與創新。因此,新課程提出:恢復個人在知識建構中的合法身份。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就能體會到兩者的區別有多麼地大。放在假設現在廚房有很多東西要放在櫃子裡,傳統的教學是這樣做的':把學生帶進廚房,老師根據自己的思維放一遍然後跟學生說:油是放在這裡,鹽是放在那個位置。你要記住哦;二新課程應該是這樣的,老師把學生帶進廚房,告訴學生有哪些東西,然後說你喜歡怎麼放就怎麼放。這兩種教學,哪個學生更能夠記住東西放在哪,結論是顯而易見的。

  三、不缺方法,缺的是堅持的勇氣

  新課程在教學的過程中將會遇到各種困擾,比如說學生的不適應,家長的不認可,甚至有的時候連自己都不自信,都對自己都產生疑問:我這樣的教學到底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有沒有作用呢?這時候我覺得應該要有堅持的勇氣,應該要堅信自己的努力是能為學生的未來打下堅實基礎的。當別人在觀望時,你堅持了,你就走在了課改的前沿了。

  這次培訓我透過學習不僅熟悉了新教材教法,更在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儘管改革之路不會暢通無阻,新課程改革是挑戰,同時改革更意味著機遇,讓我有機會嘗試全新的教學模式,實踐自己的教學理念。我將滿懷信心地投身新課程教學。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3

  透過學習《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我明白了以前的學習理念已經不能夠跟得上現在學生的需求。新課程的提出改變了教師的教,也改變的學生的學,讓教師的教真正啟發了學生的學,教師改變了教學的策略,從啟發學生思維的角度入手,透過各種各樣的教學行為,真正做到了在啟發思維的同時達到了教材基礎知識的學習。課程標準提出了原來的死板的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更加關注了學生的發展。我首先要努力克服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的定勢,更新教學理念,逐步形成適應於新課標的自己的教學風格。關於新課標我有自己的認識:

  一、努力克服以前的教學思維定勢,努力形成適應現代學生的新型的教學模式。

  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化學對社會發展的作用,能從化學的視角去認識科學、技術、社會和生活方面的有關問題,瞭解化學制品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懂得運用化學知識和方法去治理環境汙染,合理地開發和利用化學資源;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使學生在面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的挑戰時,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學的決策。課程標準裡說的好,義務教育階段化學課程應該體現啟蒙性、基礎性。一方面提供給學生未來發展所需要的最基礎的化學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運用化學知識和科學方法分析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學生從化學的角度逐步認識自然與環境的關係,分析有關的社會現象。

  因此,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教育應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一般的發展。讓每一個學生以輕鬆愉快的心情去認識多姿多彩、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化學,積極探究化學變化的奧秘,形成持續的化學學習興趣,增強學好化學的自信心;給每一個學生提供平等的學習機會,使他們都能具備適應現代生活及未來社會所必需的化學知識、技能、方法和態度,具備適應未來生成和發展所必備的科學素養,同時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良好的發展;使學生初步瞭解化學對人類文明發展的巨大貢獻,認識化學在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促進人類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凡是學生能發現的知識,教師就不能包辦代替;凡是學生能獨立解決的問題,教師就不要多做暗示。

  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

  《化學課標》提倡自主探索、親身實踐,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在課堂教學中,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倡科學探究與合作學習。要注意培養學生傾聽他人的發言,善於陳述自己的想法,勇於修正他人的觀點,勇於接受他人的意見並修正自己的想法。當不同見解難以統一時,應學會各自保留自己的見解。如果分小組活動,人員的組合要採取輪換制,使每個人接觸面廣泛。化學教學要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教師應當轉變教學行為,要將過多的“自我表演”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保證學生的合作學習時間,動手操作、思考問題、口頭表達、討論問題、發表見解都要到位。凡是學生能發現的知識,教師就不能包辦代替;凡是學生能獨立解決的問題,教師就不要多做暗示。

  三、改變化學學習活動評價的方法,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化學課標》中指出:“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評價方式。

  在學習過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學生學會反思和自我評價。”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評價,可採取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師生互評的方法。可經常提出類似於“你是怎樣想的?”“透過本節課學習,你有什麼收穫?”等問題,來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建立自信,表現自我。除了最基本的知識目標外,還要對學生的化學思考方法,學生在參與化學學習活動時所表現的好奇心、求知慾、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及勇於探索和創新的習慣評價。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化學意識、參與意識和創新意識。化學意識包括化學學科感、符號感、時空觀念、統計觀念、應用意識等;參與意識包括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創新意識包括創新的慾望、創新的素養等。

  總之,學習完了課程標準,我產生了很多思考,“實驗問題能是阻礙化學學科發展的關鍵問題嗎?如何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如何克服傳統教學模式?”等等,所以面對壓力一定要以飽滿的精神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只有讓學生看到你的激情,學生才會釋放自己的激情。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4

  原先以為會與往常的培訓一樣,理論會多一些。沒想到這次周老師教授的講座聽下來,竟然如此地真實和可操作,讓我對新教材有了更一步地瞭解和認識。

  講座先是引用了溫儒敏老師解讀教材的觀點,概括下來主要有幾點:一是讓語文學習真實發生,要多使用任務驅動促學生主動,要注重進行整合式教學,要創造真實情境;二是教案的設計方式要改一改,力求圍繞自主學習的任務去設計;三是對學習任務的設計,最好還要能夠重新研究和參照課標,要關注“如何體現”,為學生提供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途徑。

  接下來周教授就按照17年《高中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具體展示了她在華師附中上課的情況,主要展現的是第一單元的上課情況。她強調高中語文任務群設計宗旨:讓語文學習真正發生,並將這一點落實到實處。17年《高中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

  1、主題:由學習資源+素養導向提煉;

  2、整合:對學習內容要進行整體安排、群文學習;

  3、情境:與生活聯絡,情景主管產生問題;

  4、任務:解決問題的方案;

  5、活動:解決問題的具體途徑和策略;

  6、評價:教、學、評一體化。

  以第一單元為例,大體梳理一下週老師上課的思路:

  主題方面,確立了“青春的價值”的主題,分析了第一單元的單元類別和特點。有詩歌題材,也有小說題材;有現代詩,也有外國詩;有教讀部分,也有自讀部分。確立了單元教學目標。

  整合方面:先在上課前教授了思維導圖的新知識,讓學生學會整合資料的工具。還有表格。

  情境方面:教讀課的情境任務活動和單元綜合任務的設計舉例,讓情境真實發生。本單元是舉辦一個毛澤東、郭沫若、聞一多三首詩歌比較研討會。

  任務方面:按照單元學習任務,分成八個小組的研討會,每組負責一個小的學習研討任務,

  活動方面:自學了SQ3R閱讀學習策略,提供相關論文支援學生探究,提供大致的整合思路的表格。

  評價方面:老師點撥、學生評價,還有課外梳理和總結整個單元學習,實現單元學習效果的評價化。

  講座的後面還仔細地展示了每節課的安排,如何實現她的教學目標,一步驟一步驟的講解,環環相扣,十分有耐心。再有展示八個學生小組的學習成果,非常認真和詳細,讓人不禁感慨“別人家的學生”。還有周老師上課的教學實錄,不過遺憾的是由於時間關係,未能看完上課的所有過程。

  最大的感悟,周老師上課還很認真,每一步的策劃,到每一步實施的設計,十分用心。按周老師的話來講,以後的語文老師應是一名設計師。對新教材認識不夠的我,還將要繼續學習和實踐,努力設計好每堂課。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5

  在這個暑假裡,我參加了高中新課程遠端培訓,在這十幾天的時間裡,透過觀看專家講座的影片,參與線上討論、交流,使我受益匪淺,走入新課程後,我對過去傳統的教學思想和方法進行了分析,並融入新課程的理念,總結了一些自己的認識,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有關教學過程中幾點想法

  就以上認識,本人結合新課程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

  1、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高中物理的學習有一定的難度,要把我好度,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在學生對高中物理有了一定的認識後,再逐步地提高難度。

  2、嘗試探究性學習

  探究性性學習在實施起來一定的困難,實施探究性教學需要的時間多,而課時是有限的,並且這種教學模式並沒有現成的東西供我們使用,但絕不能因為這些原因而放棄嘗試,我們只有在教學過程中努力地、有意識地去嘗試、去摸索,教師可以試著自行調節,探究的力度可以輕重緩急,該探究的地方一定要探究,有的探究內容可適當放鬆處理,從而節省出一些時間,讓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同時,也可以加強對所學物理知識的應用。

  3、教師備課要新

  教師備課要下功夫,切忌照書本講,要根據實踐內容以理解為主重在理解,切忌讓學生死記硬背。在高中物理知識中,需要記憶的東西並不太多,必要的物理公式和常數需要記憶,而大多數物理知識應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切忌死記硬背。

  4、課堂重過程

  課堂內容不可一味注重結果,學習的過程很重要,要加強物理實驗的觀察,滲透物理思想。一定要把從物理現象總結歸納的過程講清楚,不要草率地給出結論,要使學生體會到物理學是注重講道理的科學,要理解每一個過程。

  二.對新課程及新教材的認識

  1、教學方法的改變

  探究式教學是新課程理念的集中體現,是一種透過提出假設,進而進行實驗,最終得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的教學模式,是針對學生在生活、活動中遇到的困難提出問題,幫助他們分析問題。可以猜想探究學習是新課程下物理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探究式教學作為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經歷和體驗知識形成過程,增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種教學方式,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成為學生與教師共同參與的過程,而不是像舊課程中教師在唱獨角戲,探究性學習可以讓學生經歷成功和失敗的艱辛,不僅獲得了科學知識,最重要的是瞭解了科學探究的方法與思想,學會以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激發其不斷創新的精神,這才是終生受益的。

  那麼對於新課程的高中物理學習,最重要的就是要改變過去的學習方式,培養正確的學習觀,要求同學們要從學會物理到會學物理。學生不能侷限於題海戰術、死記硬背的苦學方式,要學會與他人的合作,新課程要求從獨立學習轉為合作學習,它可以使學習物理的效率有更多提高。

  2、教學理念的改變

  新課程與舊課程相比有很大的差異,舊有教學方式注重教知識,而忽視能力和德育的教育,在新課程中特別注意這一點,課程目標即設定三方面,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透過這三個方面的設計,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單單考慮如何教好,而是要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把學生置於教學的出發點和核心地位,即新課程強調了 學, 教是服務於學的。

  基於新課程教學理念的改變,作為教師首先要學會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課程教學中的身份和地位,在新課程中,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卻也要成為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與參與者。例如可以進行探究式學習,教師為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時間,倡導學生的自主學習,讓學生在教學中,自主學習、互相交流、小組合作、全班交流等。

  3、教材的改變

  高中物理新教材特別重視情景的展現,注重過程探,教材中強調以社會生活為原型的物理知識的應用,因此,新教材的高中物理學習需要更多的實踐、探索、思考和感悟,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領悟到物理學的意義,從而鼓勵學生自我拓展物理學的學習。

  另外,新教材與舊教材的一個明顯的不同就是物理的知識體系不再象舊教材那樣嚴謹,有些知識顯得有點零亂,再加上教學內容的範圍是靈活的,是廣泛的,不僅僅侷限於課本,既可以是課內的也可以是課外的,只要適合學生對知識的認識與瞭解,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的材料都可作為學習內容,所以教師要靈活的學會如何利用好教科書,在教學過程中認真去研讀課標,可以自己開發教材,適當補充一些內容,不必千篇一律的照課本講,教師要創造性地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學精神和智慧,可以推陳出新,製作出自己獨特的課本。

  新課程培訓結束了,更重要的是我們今後在教學中如何落實新的課程理念,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努力工作,認真學習新的課程理念,把新課程理念融入教學中,更好的授課於學生。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6

  參加新課程培訓前作為一名青年教師的我一直感到很茫然。剛剛對教材有了較深刻地認識就要進行課程改革,對我來講是一次機遇也是一次挑戰。經過這兩天的培訓我的思想認識有了很大轉變,對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也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下面僅就我個人的認識談談高中數學課程改革的一些學習體會。

  首先,整體把握高中數學課程,抓住數學本質。高中數學課程有幾條主要脈絡,比如函式、幾何、運算、演算法、應用、統計和機率等。教學中應注意從課程目標、素養與能力、知識與技能等方面整體理解和把握教材,抓住數學本質。比如函式,它是貫穿整個高中數學課程始終的主線。應從三個不同的角度理解函式概念,即變數間的依賴關係、對映關係、圖形關係。而函式性質的核心是單調性,奇偶性側重於影象,定義域和值域已經淡化了。

  其次,強調學生的主體性。一直以來我們始終提倡"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但教學中實施的不盡人意。教師導的過細,學生沒有思考、探究的過程。新課程認為學生是數學教學過程的主體,學生的發展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學生的學習應是發展學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習內容,讓學生採取掌握、接受、探究、模仿、體驗等學習方式,使學生的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從而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質疑創新和終身學習的能力,真正體現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

  再次,學習方式的轉變。傳統的學習方式比較單一,以接受性學習為主。學習材料主要來自於教師,過於強調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基本上是老師講,學生聽,靠單純的接受、記憶、模仿和訓練,學生完全處於一種被動的狀態,教師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識結論準確地給學生講清楚,學生只要當收音機全神貫注地聽,把教師講的記下來,考試時準確無誤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學習任務,學習對於學生而言僅僅是一個驗證鞏固知識的過程。而新課程倡導積極主動、勇於探索的學習方式,以課題學習為主。學習材料主要來自於問題,以解決問題來聚集學習內容,要求教師提供資源培養氣氛,透過問題的解決去吸附知識。真正實現了"帶著學生走向知識"而不是"帶著知識走向學生"。

  第四,教師角色的多重性。由傳統課堂教學中的以教師為中心的主體地位,轉變為教育課堂教學活動中的組織者、設計者、指導者與參與者。

  在傳統的學習方式中,課堂成了“教案劇”出演的“舞臺”,好學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數學生只是“觀眾”與“聽眾”。在課堂上,學生被當成是單獨的學習個體,而教師往往居高臨下地對待學生,有點唯老師獨尊的架式,而且一味地強調學生接受老師灌輸的現有知識,很少甚至沒有考慮過學生的真實感受。

  而此次課改中強調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同時認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老師應儘可能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參與課堂,把“主宰”權還給學生。我認為,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學以致用,而不是單純地為了考試,為了升學,因此,作為教師確實有必要轉變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順應課改的需求,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鬆自由的課堂氛圍,在這種輕鬆的氛圍裡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這樣一來,學生有了較自由的學習窨,有了與老師平等對話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大膽,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地表現自我。 古語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一直以來教師被認為是知識的傳授者。這次高中課程改革中新課程賦予教師更多的角色和作用。教師不僅是課程的實施者,也是課程的研究、建設和資源開發的重要力量;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且也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教師不再只是習題的研究者和考試的指導者,而是擁有先進教學理念、懂得現代教育技術、善於學習、善於合作的探究者。新課程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選擇課程資源、組織教學活動、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以及參與研製開發學校課程等方面,必須圍繞施素質教育這個中心,同時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創造性地進行教學。新課程標準下還要求教師學習、探索和積極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師德素養和專業水平。

  最後,科學的評價體系。新課程下的評價體系由傳統的單純考查學生的書面成績轉變為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全面發展。既重視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重視其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變化;既重視學生學習水平的甄別,又重視學習過程中起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既重視定量的認識,又重視定性的分析;既重視教育者對學生的評價,又重視學生的自評、互評。總之,評價貫穿於數學學習的全過程,既要發揮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更要突出評價的激勵和發展功能。

  高中數學課程改革適應了社會、科技、教育和數學本身發展的需要,但改革的過程中將面臨著許多困難,課改的藍圖非一朝一夕就能實現,而是一個碰撞、摸索的過程,是一個不斷面對問題,挑戰問題,又不斷生成問題,解決問題的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我們要積極轉變觀念,投身到課程改革的事業中去,與教育共同成長進步,與學生一起收穫碩果!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7

  20xx年8月21日25日,我參加了在華中科技大學舉行的高中物理教師培訓,雖然時間短,但是內容豐富,感受很深,收益匪淺。既有專家的講座,得到理念的提升,又有中學同行的表演,感受新課改的精神,同時還有領導的鼓舞和鞭策,讓我們一線教師得到理論與實踐的充實。我從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心靈上得到隆重的洗禮,大腦從繁忙的工作中得到解脫,細思回想導師、教授的精彩講課,他們的聲音、形象久久迴盪在腦海,永不退卻。教授的思想教育了我,導師的思想影響了我,使我充分認識到學習和掌握一種重要的思想,比學習和掌握一門學科知識更重要。

  第一天是人教社周譽藹琴教授的講座。高屋建瓴地引領我們走進高中物理新課程。透過為什麼需要改革課堂教學以及新課程新在哪裡這兩個主題。並結合一些很具體案例對新課程改革做了生動地、具體地介紹。我們聽後有收穫,也有思考。在將要新課程改革的前夜,我們怎麼把新課程的理念一步一步地帶進課堂。怎麼在課堂中有機的整合三維目標。

  第二天是北京海淀區教研員蘇明義老師的講座,讓我感受到我們中學物理界的這些精英對教育教學的關心和教師職業的執著追求,他幽默、風趣的講解讓我們不知不覺就度過了一上午,既有理論知識,更有實戰的經驗。這種經驗上升為他對教育的四條信念:信念一:教育強調和諧:健康第一,以德育人,開發智慧,貫穿審美(系統性)。信念二:教育追求有效:讓師生們用較少時間,能得到較大收穫(科學性)。信念三:教育需要激發:用榜樣和例項去激勵,用問題和交流去啟發(藝術性)。信念四:教育要求行動:實踐出真知,訓練出技能,經驗出智慧(技術性)。他把他在教學中總結出來的20條經驗毫無保留地教與我們,難能可貴,可以領略其人格魅力。

  許曉林、陳繼明等其他幾個專家的講座給我們展示了新課改理念和新的教學模式。新課改給我們基礎教育的老師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但無論多麼好的課程理念,如果沒有教師的教育思想的轉變和教學方式方法的更新,都將無法得以落實。教學質量的好壞與我們自身的素質的高低有直接或者間接的關係,這必然要求我們既要加強理論素養的學習,可以是集中學習,更多的是自己學習,要有終身學習的思想和準備,以滿足學生需求的不斷增長和社會的不斷髮展,同時可以走出去看看別人的做法,聽聽別人的課堂,吸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不足。在物理課中,怎麼把新課改的理念和精神,把教學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很好運用在課堂中,把教和學有機的融合在一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是在導學。教比導容易,在教學過程中有效的把握教學的節奏和環節,除了有很好的掌握教材以為,更多的是有掌握學生,瞭解學生。教師的教不是演員在舞臺上的表演,更不是電視螢幕上的節目,是師生之間的情感的交流,思想的溝通。

  這樣的學習機會是難得的,是很寶貴的,我希望透過這個培訓班的培訓,努力提高自己的修養和素質,使自己成為學習型和專家型的中學教師,“學以致用,研學並進”,充分利用這個平臺“廣泛交流,資源共享”。

  在這幾天學習過程中,我作為一名物理教師要時刻提醒自己要讓自己的學生喜歡物理這門學科,可是在教學中我一直有這樣的感覺,教書好象就是在教學生做題目,並且題目越難越好,越是能把學生考倒的題目就越是好題,對於每次都考不及格的學生來說能喜歡物理嗎?同時與生活的聯絡也不緊,理論性比較強。我一直有一個感覺就是我們的學生是被教笨,當然這笨並不是指學生的智商而是指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我覺得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應深入研究教材

  為適應學生的探索性學習,新教材在內容和形式上作了重大改革。大量傳統的封閉性、定向性習題改成了探索性的“問題”。這些探索性問題的條件、結論、思路等大都具有較強的開放性,沒有標準的答案,往往還聯絡廣泛的現實背景,這對教師是一個重大的挑戰。所以教師應花大氣力鑽研教材,對教材作“探索”的探索。要對教材涉及的實際問題進行調查研究,掌握相關資料。要弄清所給的問題可向哪些方面探索,

  能較恰當地預測有關探索對學生的知識、能力、素養、精神等達到怎樣的效果。總之,只有教師對教材研究得深透,探索得深透,才有可能較好地引導學生探索。

  2、要為學生的探索創設有利的情境

  為有利於學生進行探索性學習,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情境,這些情境包括時間、器材、組織、心理等各個方面。例如,要根據教學的需要,做好學具、教具、音像、課件等各方面的準備;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組織安排,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探索的機會;要為探索留有較寬裕的時間,新教材大大減少了練習和習題的數量,這正是給學生留出探索的餘地,教師在教學中要合理安排時間,計劃性與靈活性相結合,保證“探索”的優先地位;要增強學生探索的興趣,一方面,對教材中的內容,教師應努力蒐集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與之結合,增強探索內容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根據探索的內容,應合理運用做遊戲、講故事、競賽與表演等方法,增強探索形式的趣味性。

  3、應對學生的探索給予引導和幫助

  所謂自主探索,含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是指探索的主動性,表明學生是主動地學習,即“我要學”;另一方面,是指探索的獨立性,表明學生是獨立地學習,即“我能學”。但學生主動地、獨立地探索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在學習中逐步形成的,要經歷由被動到主動、由依賴到獨立的逐步轉化的過程。而這種轉化,主要靠教師的引導和幫助。所以,積極有效地引導、幫助學生進行探索性學習,是新課程教學的中心任務。

  首先,對學生的探索要進行正確地導向。探索作為一種學習活動,也有有意義和無意義之分。教師應努力把學生引向有意義的探索,減少或避免無意義的探索。不宜信馬由韁,放任自流。對學生進行探索的問題,教師應適當提示探索的方向,並當在不宜繼續探索時相機予以提醒。

  其次,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應科學合理地予以評價。新課程對學生學習的評價不光要評結果,還要評過程;不光要評顯性指標,還要評情感與精神等隱性指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予以評價。透過評價,使學生嘗試成功的喜悅,增強繼續探索的信心;也使學生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不斷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果。

  把引導探索和教師講授適當結合。當前,由於大力倡導“引導式”教學和相應的“探索性”學習,“講授式”教學及相應的“接受性”學習似乎成了“禍水”,人們避之不及。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課程改革的本質不是教學和學習形式上的改變,而是使學生進行有價值的學習。而任何有價值的學習都屬於“意義學習”。根據奧蘇伯爾的“意義學習”理論,“意義學習”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要具有意義學習的意向,即學生具有把新學的知識與自己已有的知識建立起聯絡的傾向;二是學習的材料對學生具有潛在的意義,即學生將要學習的內容能夠跟其原有的知識結構建立實質性的聯絡。教師的教學方式及學生的學習方式只要能對上述兩個條件起促成作用,即能夠促成有意義的學習方式,這種教學方式或學習方式就是適宜的,值得肯定的。講授式教學、接受性學習可能造成“意義學習”,引導式教學、探索性學習也可能造成“機械學習”。總之,教學方式及學習方式並無定式,應由學習內容及學生的情況而決定。新課程教學重視探索,但並不排斥講授。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把學生的探索與教師的講授有機結合起來。尤其是對那些約定性的、常規性的、公理性的知識,更應以講授為主。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8

  新課程培訓即將結束,我認真的聽了各位專家對新教材的解讀和分析,並結合平時的教學實際,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一、教師的觀念應發生改變高中化學新教材學科難度明顯下降

  知識面和新科技的介紹有大幅度的增加,課時大幅下降、與此同時新大綱所賦予化學教學的任務明確指出:化學教學的第一任務,就是要貫徹全面發展的方針,提高學生的素質,為國家培養合格的公民、為此承擔化學新課程改革的具體實施者教師的教學觀念必須轉變。要從注重具體的化學學科知識點的嚴謹性、深刻性轉變為進行化學教育的大教育。化學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認識多姿多彩、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化學,並能形成持續的化學學習興趣。不能只注重化學學科本身的知識結構,而要幫助學生理解化學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使學生可以從化學的視角去認識科學、技術、社會和生活中的有關問題,瞭解化學制品對人類的貢獻,學會運用化學知識和方法治理汙染、合理開發和利用化學資源,使化學教學更清醒,充分體現化學教育的功能。傳授給學生的不僅僅是一個個具體的化學知識點,而更是可以與具體化學背景聯絡的實際問題或思考方法。

  二、教材的內容和功能發生了改變高中化學新課程與現行和原有課程相比

  在課程理念、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堂教學、課程和教學管理、考試評價等各方面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們必須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新課程,要不斷的更新自己教育觀念和知識體系,及時補充新知識,並對原有知識進行整合,更需要調整自己原有教學思路和方法,是自己的教學節奏適應新的教育形式。新課程在教材的取材和功能發生了巨大變化,知識體系也隨之發生了改變。新教材採取模組式教學,分選修和必修兩類,採取學分制,因此新課程表現出模組化、多元化和層次性。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重視知識的獲得過程和方法,要求教師在教學時以三條內容線索來支撐三維教學目標的實現和落實,體現知識的基礎性、時代性、多樣性和選擇性,要從生活走向化學,再從化學回歸社會,以高視點、大視野、多角度、多層次地傳授知識和方法,將化學溶解於實際生產生活中。

  三、教學方式的不斷改變。

  根據化學學科的特點和不同知識內容的特點,化學課的課堂教學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課堂教學可以採取的教學方法很多,如:探究討論式教學法、啟發討論式教學法、程式教學法、單元結構教學法、發現法、自學輔導法、實驗探究法等多種形式並舉。可以改變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感到學而不厭從而進一步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同時極大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運用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應該注意一個問題,那就是一定要根據教學實際,做到形式為內容服務,形式和內容統一,並且要強化化學作為教學主體的能動作用,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特點,使教學形式多樣內容新穎,達到學生喜聞樂見的效果。

  四、學生的評價方式發生改變高中化學課程實行學分管理

  學生要達到高中化學課程學習的畢業要求,必須完成必修課程模組化學1、化學2和一個選修課程模組,即至少要修滿6學分的化學課程。對化學有興趣的學生,可以再選學若干個化學選修課程模組。鼓勵學生尤其是對化學感興趣的學生在修滿6個學分後,選學更多的課程模組,以拓寬知識面,提高化學素養。有理工類專業發展傾向的學生,可修至8個學分;有志於向化學及其相關專業方向發展的學生,可修至12個學分。這樣的評價方式使學生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此次新課程培訓給我感觸很大,對新課程的理解又更深一步。在聽取報告的同時,我也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結合理論,重新思考,也得到了很多啟發。相信在今後的教學當中,對新教材的理念有更好的體現。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9

  自進入八月份以來,又開始忙碌起來。依照學校的安排,我們必須一邊上課,一邊參加高中教師新課程遠端培訓。於是,每天頂著火熱的太陽,奔忙於課堂和微機室。

  說實話,剛開始培訓時,我也和大多數教師一樣,有些牴觸情緒,覺得還不過是走形式而已——本來,我們生活中走形式的事情太多了!於是,作業、發帖都是隨便貼上拼湊,被動應付,只為得到一個合格的分數。

  而在研修的過程中,我漸漸有了一些感悟和收穫。透過聆聽專家的講座、觀摩名師的課堂,我感受到了自己見識的淺陋;透過論壇發帖跟帖,我收穫到了與同行交流的快樂。後來的幾天,我認真地完成每一篇作業,及時地撰寫每一篇日誌,深入地思考和探討教育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每天一有空,我就登入繼續教育平臺,或觀摩課例、閱讀文章,或進入論壇,跟帖發帖。雖然很辛苦,但樂在其中。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確,剛開始的幾天,我被動應付的作業,輔導老師評出成績都只是合格;而當我轉變態度,認真對待之後,我的作業、日誌、教學設計等有好幾篇被評為優秀,其中有的篇目還被輔導老師作了點評和推薦。雖然我與這位老師素未謀面,但從點評的片言隻語可以感受到,他對我的一些想法還是非常認同的,這對於向來不夠自信的我來說,無疑是一種很好的激勵。

  看來,一件事情,不管你一開始是否喜歡它,都要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這樣總比消極應付要好。

  而現在,培訓即將結束,對這個研修平臺竟有些許的留戀——畢竟,在這裡有自己付出的時間和辛勞,也有思想交流的快樂回憶。但願以這次研修為契機,促使我今後抵制不可避免的職業怠倦感,在教學這條佈滿荊棘的路上,走得更從容一些。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0

  今天參加新一輪高中數學課改培訓,看了影片中對《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的解讀和對新教材的詳細說明,使得自己對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的認識也逐漸加深,對新的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評價理念、等也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同時也明白崗前培訓的重要意義,使我對新課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讓我更加走近了新課程。下面是我參加今天培訓的一些體會:

  1、對新課程的認識:課改要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關鍵在於教師;教師如何引導,啟發,點拔?能否真正地把學生引到這一領域?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儘量地蒐集,製作與教材有關的知識,教具;又要善於把握學生的心裡,使學生能夠與老師發生共鳴。數學學科與自然界緊密相聯,和生活,生產密切相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從熟悉的內容,現象出發,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激勵學生共同參與,發揮想象,積極思維來解決問題的意向。

  (1)、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的把握和定量的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並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來源於生活實際的,它在人類社會中,是無處不在的,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與生活密不可分的,所以數學應該是來源於生活又作用於生活,並且能夠解決現實生活中實際問題

  (2)、更注重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教材的設計更注重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研究,充分發揮自己的獨特潛能與創造性。我們知道每一個學生因為生活環境,智力發展,性格特點等多種原因會造成,每個人對知識的理解和接受有差異,表現出學習的效果不盡相同。這種現象是切實存在的,而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這種差異,對每個學生提出合理的要求,使每個學生都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獲得不同的發展。

  (3)、形式和內容更加多樣化,高中數學課程分必修和選修。必修課程由5個模組組成,必修課程是每個學生都必須學習的數學內容。選修課程有4個系列,其中系列1、系列2由若干個模組組成,系列3、系列4由若干專題組成;每個模組2學分(36學時),每個專題1學分(18學時),每個專題可組成1個模組。對於選修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對未來發展的願望進行選擇。

  2、聽到了一種聲音:在培訓期間,我們無論是在這看影片中,還是在茶餘飯後,我們都能聽到另外一種聲音,感受到合弦的美。數學課程改革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顯然不是隻憑熱情和勇氣就能一蹴而就的冒險之旅。" 我們應當清醒的認識改革的長期性和艱鉅性,從而,在積極參與課程改革的同時,我們也就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對中國的傳統一定不要輕易否定與拋棄。比如說,"雙基"教學是中國的特色與傳統,繼承的同時要理解與吃透它的內涵。我們應正視所存在的問題。其中,有的是在過去就已暴露出來而未能很好解決的問題,更多地是不能適應時代發展和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而暴露出來的諸多弊端。因此,總結好的傳統,認清存在的問題,是為了更好地面向未來。我們應抱著"揚棄"的觀點辨證對待傳統教學,不要盲目繼承,更不要全盤否定,正視存在的問題,進行批判改正,根據新時代的要求走一條自己的路。

  3、體會到了課改的艱辛:我在學習之餘,與各地的教師私下也做了交流,深感課程改革前途光明,但眼下困難與阻力也不容忽視。高中與初中的課程銜接問題,高考的問題;課程標準與教材中的問題;市場上大量充斥的濫編濫印的教輔教材問題;教師的素質水平和對課程改革的認識以及培訓的一些問題……幾天的學習緊張而有序,研修使我們瞭解了課程改革的理念,瞭解了數學教育的方向,瞭解了教材的設計思路,瞭解了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施。也體會到了課程改革的艱辛。

  4、增加了新的思考:我覺得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身上的擔子都不輕,因為進行新課程僅僅有熱情是不夠的,必須要有比較充分的理論準備,必須要有教育觀念的更新。為了課程改革的成功,為了下一代人的數學教育,我們數學教育工作者都應關注,都應思考,都應行動,都應付出,都應探索。為了課程改革的成功,為了數學教育的美好明天,讓我們共同努力,在新課程的土地上辛勤耕耘。讓我們共同努力迎接新課程,實踐新課程,直面新課程,為全國的數學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 。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1

  透過緊張有序的學習,交流、研討、評論等對這次課程培訓有了全新的認識,對之前的一些疑惑和迷茫有了深刻的答案。同時也"被迫"對自己的心態和角色進行了調整——原先想既然是遠端培訓,也不會很緊張,可是從培訓的第一天起,就體會到了放鬆一下的想法都讓這每天的聽、想、寫等無形的壓力趕的無影無蹤。培訓真的是既太緊張太辛苦!

  在聽了各位專家的講座和影片學習中:不但豐富了我的理論知識,讓我對新課程改革後的高中化學教學工作有了更深一層的領悟,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可以說,在研修學習的這些日子。每一天對於我來說都有觸動,無論從形式還是從內容上都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也有一些感悟。

  經過這一個階段的高中化學新課程培訓,使我受益匪淺,感受很多。

  總的說來透過緊張而又認真的學習所獲得的感想與心得體會可概括為以下幾點:

  1、課改必須更新教師觀念

  課程改革的最高境界是教師觀念的提升。教師作為課改的執行者,決定著這場教育變革的成敗。因此廣大教師參與各級培訓,最佳化校本教研,自覺發展專業素養和教學藝術,力求以課程改革的新理念規範最佳化教學行為;另一方面科學認識和處理推進課程改革以及實際教學時的矛盾,處理新舊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的矛盾。

  隨著新課程的推行,教師要調整自己的角色,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新課改讓教師從知識的"權威"變成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從"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每位老師心理都承受著巨大的心理落差。在新課程實施中教師可以實現自身發展,而教師的發展又將構成新課程實施的條件。我們的課改不是細枝末節的小變化,而是教育體制和教育觀念的根本性變革。

  2、經過專家的講解,使我清晰地認識到高中化學新課程的大致內容。透過培訓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高中化學新課程內容的增減與知識的分佈;怎樣把握知識的深度與廣度,即專家們所提醒的在對學生講解時應該把握的尺度;新的課程標準所提出的要求。使我不僅要從思想上認識到高中化學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從自身的知識儲備上為高中化學新課程改革作好充分的準備。對於新增的大部分內容應在最短的時間裡把它們拾起來,不僅要弄清,更要弄透。

  對於一個高中教師,要想教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成為源源不斷的自來水。知識的更新與深化也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社會。一成不變的教材與教法是不能適應於社會的發展與需求的。對於未曾變動的舊的知識點,考綱上有所變化的必須做到心中有數。

  對於新增內容,哪些是高考必考內容,哪些是選講內容,對於不同的內容應該分別講解到什麼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做到面對新教材中的新內容不急不躁、從容不迫,不至於面對新問題產生陌生感和緊張感。透過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高中化學新課程的內容是由哪些模組組成的,各模組又是由哪些知識點組成的,以及各知識點之間又有怎樣的聯絡與區別。專家們所提供的知識框圖分析對我們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著非常重要而又深遠的意義。對於必修課程必須講深講透,對於部分選學內容,應視學校和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高中化學新課程的改革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與人才需求而制定的。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與需求,作為教師理應先行一步,為社會的發展與變革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2

  新課改在我省已開展了一年多,可這期間我一直沒有機會真正的接觸新教材,僅對新課程理念有一些瞭解。透過這幾天的培訓,我恍然大悟,開始真正的瞭解了新課改的實質。以下是我這幾天的學習心得體會。

  第一、轉變觀念,更新教育教學理念。透過本次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培訓,我瞭解到新課程倡導了許多新的教育理念,其中,“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本次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的基本理念與追求要求以學生髮展為本,轉變學習方式,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堅持評價方式的改革等等。新課程把教學的實質定義為交往、互動,沒有交往發生的教學不能叫做教學(最多可以叫做報告)。“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交往、互動。”因此,我們廣大教師要徹底轉變教育教學觀念,以人的發展為本,尊重學生人格,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強化學生實踐,更新教學方法,改變教學評價,培養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強的創新型人才。

  第二、拓寬知識結構。作為教師,不僅僅要擔負起“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更重要的還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擁有廣博而精湛的知識是對教師最起碼的要求。要給人一杯水,不僅自己要有一桶水,最好還要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教師知識的淵博,一方面會引起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教師的尊敬,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利用多方面的知識引導學生開啟思路,滿足他們對知識的渴求。因此,我們老師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博覽群書,不斷了解新事物、學習新知識,不斷更新和拓寬自己的知識結構,使自己具備與新課程改革教學適應的多元化的知識結構。

  第三、積極探索,創新教法學法。新課改不僅體現在教學觀念、教材體系、教學評價方面的改變,更重要的還體現在教法學法的創新上,推進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是一項重要任務。新課改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教法的設計和學法的指導上。一種先進的教育觀念要透過先進的教育方式體現出來,而教育觀念轉變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學轉變中進行,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係。觀念不轉變,方式轉變就沒有了方向,沒有了基礎;方式不轉變,觀念轉變就失去了歸宿,失去了落腳點。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關係是傳授與接受的關係,二者只通過知識和技能等資訊媒介進行溝通,很難形成互動、合作的關係。而心理學和學習科學的研究表明,教育的過程應該是認知的過程、學習的過程,學生的知識是學會的不是教會的。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加強課程與學生生活的聯絡,促進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引導高中生自主獲取知識和觀念,去適應知識經濟的時代。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3

  這學期我參加了湖南省高中教師“新課程、新高考”培訓。透過這次培訓,我對高中英語新課改有了一定的認識。首先,新課程理念標準認為,課程不是教材,教學也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或是“知識移植”的過程。真正的教學過程,應當是學習主體(學生)和教育主體(教師),包括環境互動作用的過程,這種教學是一種學生主動參與的、尊重學生個性的、參與教學環境中的教學。眾所周知,以前在教學中,老師們習慣於把英語教學等同於語言知識的傳授,課堂上主要用普通話授課,學生既聽不到英語,也很少有機會說英語,這就讓在非英語環境中學習英語的學生聽不懂、說不出,“啞巴英語”一直存在。但是,新課改逐步在扭轉這一局面。新課程標準注重英語學科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採取必修課與選修課相結合的課程設定模式,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為目標,最佳化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關注學生的情感發展。要想有效的實施英語課堂課程,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1.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要改變英語教學理念、課堂教學方式,打破傳統的死記硬背的教學模式,因材施教、創新教學,利用現代化科技等各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使教學方式更加豐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果。比如,在牛津譯林20xx年版第一冊unit 2 Grammar and usage——簡單句、並列句和複合句的教學中,我做了以下調整。語法本就是枯燥無味的,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首先我選取了一組圖片,讓學生根據圖片造句,引出簡單句的定義。之後,我又呈現了一組關於我自己的照片,讓學生用簡單句對照片進行描述,進一步鞏固簡單句的定義。選取的這些圖片直觀有趣,很容易就能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他們的興趣,將看、說等環節融入其中,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我還截取了英語歌曲中的某些片段,透過聽英語歌來填詞,然後體會所涉及的語法知識,讓學生覺得語法不再是枯燥無味的。然後繼續讓學生用所學語法來描述我,將寫作貫徹這堂課的始終,達到了聽、說、讀、寫、看等技能的訓練。

  2. 創設情境設定提問。

  在教學設計中,可以結合班級學生實際情況,合理創設情景,讓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可以增加開放性的任務活動(即有利於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各種語言實踐活動),發揮具體化情境功能作用,順利激起學生求知慾、探索欲,主動參與到英語課堂中,高效培養語言能力。以牛津譯林20xx年版第一冊unit 4 Integrated skills——plastic surgery為例。在課題教學設計過程中,首先我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呈現了一組關於“plastic surgery”的圖片和短影片,引導學生思考:Do you want to receive plastic surgery? Why? 然後設定閱讀和聽力兩個任務,引導學生探索plastic surgery的利與弊,之後將其以文字的方式呈現在螢幕上,進行大量的輸入,最後設定寫作情境,讓學生按照PRE模式將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同時培養了學生的思維品質。

  3. 重視學生主體地位。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一改“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模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逐漸把以“教”為中心的教學轉移到以“學”為教學上去,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並做好教與學的最佳結合。學生的認知過程,是在教師指導下,由不知到知的轉化過程,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任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鼓勵學生透過體驗、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結合各種教學手段的運用,拓展學生髮展的空間。課堂真正做到:把講的機會讓給學生,把問的權利還給學生,把練的安排納入課堂。透過學生自己動腦、動口、動手,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培養學生用英語獲取、處理資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探究創新的能力,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良好習慣,從而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4

  一、注重學習、轉變觀念、以推動新課改的順利進行。

  新的課程、新的標準、新的教學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原則來支撐,而這些理論的實踐者,就是教師,可見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師對課改的認識是實施課程改革的關鍵。先後召開了“課改的意義”、“課改中教師角色怎樣轉變”的交流會。使全體教師掌握了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論,並依據這些理論進行課堂教學,實施課程改革的教師也實現了舊教材,新理念、新方法。

  二、課程改革中應注意的幾個客觀存在的問題

  1、積極研究探索,實事求是,重實質,少花樣

  我國的高中新課程改革是在借鑑西方教育發達國家的課程改革理念、思想和做法的基礎上形成和建立起來的。西方取得的成功經驗我們應該拿來,但不應盲目照辦,引進不是目的,創新才是最終目的,創新就是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教育實際,另立新經。關於這一點,一線的老師在教學實踐中一定要有足夠的認識,要大膽創新,積極探索,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課改模式和方法。

  2、 加大宣傳力度,形成有利於課改的社會環境

  課改不單是教育系統內部的事情,也不是單靠教育系統內部的調整和自適應就能順利完成。課改涉及到政府、教育體制、教育觀念、教育文化傳統以及社會輿論等多方面的因素,只有這些因素都能被很好的調動起來,形成促進課改“合力”,課改才能順利的推進。因此,必須加強對本次高中新課程改革的宣傳,尋求各個方面的理解和支援,形成有利於改革的社會環境和政策環境。應借鑑山東課改中存在的問題。

  3、結合升學實際進行設計,選擇課程內容

  課改使高中教師有了一定的自主權,也使學生有了一定的選擇權,比如新課標只給新課程提供了宏觀的指導,在學科內容等細節問題上並沒有十分嚴格的規定,這就給老師在教學內容的選擇方面留下了不小的空間。比如新課程增加了選修模組,充分考慮了學生的興趣和愛好,為學生髮展豐富自己的個性提供許多可供選擇的學習材料和內容。因此,老師在課改實施中,在學科內容的選擇方面,除了要考慮學生個人的成長等因素外,還應儘可能的考慮與大學課程的對接,進而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做必要的準備。

  4、要注意處理好過程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的使用問題

  過程性評價是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的評價,旨在確認學生的潛力,改進和發展學生的學習”。形成性評價的任務是“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所取得的成績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態度、策略等方面的發展做出評價。其目的是激勵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有效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培養合作精神。” 總結性評價“指向更一般的等級評定”。它的直接目的是作出教育效果的判斷,從而區別優劣、分出等級或鑑定合格。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二者結合,相互補充,共同承擔對學生髮展和成長的評價任務。一線教師,一定要根據評價內容和目標,選擇適當的評價方法,力求對學生的評價全面準確,真實的反映學生的發展動態和學習結果。

  三、開展課改實驗、走進新課改

  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形式展現在我們的面前,數學教學採取了提出問題——實驗探索——引導觀察——分析推理——得出結論的實驗教學法。語文采取了嘗試“三步”教學法,先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動手寫作要學習的課文內容,然後進入課文的學習(帶著自己碰到的問題),最後可模仿借鑑所學課文內容修改自己的習作。傳統的教師泛泛講,學生被動聽的局面已被生動活潑的討論式,合作學習的方式所代替,教師的關注由單一的學習效果轉為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具體做法是:

  1、確立一個思想,即“為學生一生的發展做準備”的思想。

  學生的發展,我們主要強調應該是全體學生;而不是部分學生,應該是學生人格的全面發展,而不是重智力輕其他;應該是個性發展而不是同一模式,應該是可持續發展,而不是限於當前的發展,教師的每節施教必須從這點做起,這是我們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

  2、落實兩個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當一個人他要把想到的事情準備付諸行動時,他才有動力,有激情,而當他想到的事情準備付諸行動時,那就啟用他創新,所以在課改中我們創設情境讓學生們去想,鼓勵學生動腦、動手去做。

  3、進行三個轉變

  (1)、教師角色的轉變;

  (2)、學生地位的轉變;

  (3)、教學手段的轉變;

  4、採取四種方法

  (1)、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教會學生學習、發展學生的自主性。

  (3)、營造創新教育氛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4)、面向全體,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得。

  四、 新課程給我帶來的思考

  1、 教師的教育觀念開始發生變化,教師認識到教材只是教學的載體,教師不再是隻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計地利用教材啟發拓展。課堂教學的角色發生了變化,教師能把平時積累的知識有機地融進課堂,重視研究性學習。

  2、教師意識到課改形勢逼人,教師自身知識水平,業務能力的提高,掌握必要的現代資訊科技應用於教學等已迫在眉睫。所以教師的自我學習提高的積極性越來越高。教師們都能積極主動地參加在職進修,業務培訓或加強教師基本功的自我訓練。教師們能積極地開動腦筋,進行富有創造性的工作。如自制課件,集體備課等,迸發出了前所未有的探索、研究熱情。

  3、課堂教學氛圍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更注重師生的交流、互動。教師從重知識的掌握轉變到更注重學習方法、研究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

  4、但強調在課堂教學貫徹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的同時,不能忽視教師在系統教材體系下落實“雙基”的主導性作用。

  隨著課改的深入,學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面發展,在獲得知識、增加技能的同時,思維活躍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了相應的發展。

  總之,從培訓中有很大收穫,也解決了不少困惑。教育教學任重而道遠,但只要目標明確,向著光明我們一定會達到目標的。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5

  20xx年高考結束後,我們便參加了高中新教材培訓。為期三天,我們聽了主講教師的授課,觀看了影片,每天在網上釋出作業。雖然時間短暫,但收穫頗大。

  教育改革勢在必行,這是世界潮流,也是發展中的中國教育所必然。為了適應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中國必須從應試教育的困境中走出來,從一切圍繞高考指揮棒轉的嚴酷現實中走出來,從一切對教育、對學校、對教師的評價以分數、成績、升學率為唯一硬性指標的誤區中走出來。還教育一片藍天白雲,風和日麗,山清水秀。

  教育的本質是使人向善向真向美,是使受教育者個性中這樣那樣的缺點或錯誤或不良行為得到糾正,不健全的靈魂得到重塑,使其成為一個心智健全,品德高尚,有文化,有素質,熱愛科學敬畏自然,對社會發展有用的人。而這些年來,我們的教育卻悖離了教育的這個宗旨,悖離了它應走的道路,已經異化為對人個性的遏制甚至扼殺的“被教育”。這種“被教育”完全是透過大量的重複,死記硬背那些在社會實踐中沒有用處的過時陳舊的知識來獲取高分並由此進入高等學校,這就是所謂的高分低能。正如筆者在一篇文章中寫到“現在中國的應試教育幼兒園小學化,小學中學化,中學大學化,大學幼兒園化”。這是指我們的教育現在只講考試,只講成績。幼兒園學小學的東西,小學學中學的,中學學大學的,而大學卻在行為習慣與為人處事的基本常識等方面“補課”。在一些學校,公然張貼有“用分數說話,拿成績發言”的大幅標語。這是告訴我們的學生,你除了把成績提高以外,你可以不管其他,或者說你可以為了成績而不擇手段。我們的教育應該對人的全面發展負責而不只是對他的智育負責。話又說回來,即使是抓得如此之緊,現行的應試教育也只能把入口成績好的學生作一些提高,而大部分入口成績一般或稍差的學生出口還是一般或稍差。

  新課程改革全國各地都在轟轟烈烈地進行,沒有現成模式,也無可以上升為理性總結的經驗。以四川省高中語文新課程為例。從兩本教材變成了三本,執行新教材的還是原來的那些教師,( )教法還是原來的那些方法,或者說有一些變化。這樣的改革效果如何可想而知,同時也說明新課程改革的難度是很大的。

  透過學習,我認為新課程改革,首先是思想觀念的更新。這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教育觀念應該是融於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我們應該把教育看作是心靈塑造工程而不只是課堂教學,如果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觀念不轉變,那就什麼都談不上,要把教育看成是一項民族振興,國家富強的宏偉工程,而不是每年的升學率。

  其次,我認為那些講課的教師都講得很好。比如詩歌教學的美感薰陶,又比如作文教學寫心靈,審題立意等,但恕我直言,在應試教育背景下這些東西卻根本推不開,也無法實行。我們高中語文面臨的形勢是嚴峻的。很多重點大學在他們的自主招生考試中都取消了語文考試,更有甚者,在一些重點高中的自主中考中,也取消了語文考試。許多中學的校長都認為語文課無關緊要,可以臨時突擊。而在高考分數下來後,卻又驚歎語文還是可以將學生的總分抬高的。儘管困難重重,我們還是要艱難前行。要進行改革。首先要把課堂的主體換成學生,把滿堂灌變成金手指,對學生在關鍵時刻關鍵問題作一點撥。

  語文教育中特別要注意學生基礎知識的鞏固訓練。學生從小學到初中,他們在普遍重理輕文的影響下,語文基礎知識都很不牢固,文學素養也差,許多中外文學名著不要說讀就是聽都沒聽說過。某些學生在複習文學常識時,只是死背一些文學名著的名字和作者的名字,他們連書的封面都沒見過。新教材增加了高中生的閱讀量,也選了大量的名著選段,這很好,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拓展他們的視野。

  再次,要注重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這主要靠教師的引導和長期的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是要長期堅持的。自主學習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和習慣。合作學習是要發揮學生各自在知識的不同點上的長處,取長補短,吸納優勢。這在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有許多成功的經驗亟待總結。

  總之,新課程改革勢在必行,前途光明,我們作為參與者,更應該身體力行,把新課程改革進行到底。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6

  作為一名物理教師,我時刻提醒自己要讓自己的學生喜歡物理這門學科,可是在教學中我一直有這樣的感覺,教書好象就是在教學生做題目,並且題目越難越好,越是能把學生考倒的題目就越是好題,同時與生活的聯絡也不緊,理論性比較強。我一直有一個感覺就是我們的學生是被教笨,當然這笨並不是指學生的智商而是指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我覺得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應深入研究教材

  為適應學生的探索性學習,新教材在內容和形式上作了重大改革.大量傳統的封閉性、定向性習題改成了探索性的“問題”.這些探索性問題的條件、結論、思路等大都具有較強的開放性,沒有標準的答案,往往還聯絡廣泛的現實背景,這對教師是一個重大的挑戰.所以教師應花大氣力鑽研教材,對教材作“探索”的探索.要對教材涉及的實際問題進行調查研究,掌握相關資料.要弄清所給的問題可向哪些方面探索.

  2、要為學生的探索創設有利的情境

  為有利於學生進行探索性學習,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情境,這些情境包括時間、器材、組織、心理等各個方面.例如,要根據教學的需要,做好學具、教具、音像、課件等各方面的準備;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組織安排,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探索的機會.

  3、應對學生的探索給予引導和幫助

  所謂自主探索,含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是指探索的主動性,表明學生是主動地學習,即“我要學”;另一方面,是指探索的獨立性,表明學生是獨立地學習,即“我能學”.但學生主動地、獨立地探索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在學習中逐步形成的,要經歷由被動到主動、由依賴到獨立的逐步轉化的過程.而這種轉化,主要靠教師的引導和幫助.所以,積極有效地引導、幫助學生進行探索性學習,是新課程教學的中心任務.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7

  為期一週的歷史新課程遠端培訓就要結束了,回顧這段學習的日子,讓我收穫了許多。在培訓學習專家和其他老師理念的過程中,也引導著自己不斷思考歷史教學的方方面面。在此,簡單概述本次學習的體會。

  首先,作為新教師,必須轉變教育觀念,這是課改的前提和基礎。如果沒有正確、先進的教育理念,就不會有自覺而有效的實踐。長期以來,我們的課堂是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地聽。而新課改是要改變以教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課堂教育除了要教知識與技能,還要注重教學的過程與方法的選擇,並且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教育、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想我們老師應該做到:學生才是課堂活動的主體,教學過程中應該由重教師“教”轉向重學生“學”,這樣才能真正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其次,要認真鑽研課標,重新審視教材,研究教材教法。以往的歷史課教學是以教學大綱為基礎,只有全國統一的一本歷史教材,教師上課只需要一本書而已。而新課改中,我們實行的是一標多材,共有四個版本的教材,且每種教材的內容會有些許的不同,而高考卻是依據課標而非教材。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牢牢樹立一個觀點:歷史的新課標的要求和理念是講授增減的唯一依據。在備課中,應深入研究課標內涵,把握課標的各項具體要求,針對課標的不同要求制定課堂教學實施過程。在今後的歷史教學中,我決定每節課之前,將課標內容首先在黑板上標出,讓學生第一時間去把握課標,從而有的放矢,不做無用功。從備課到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應時時處處將課標理念貫徹進來,指導自己的教學。

  第三,要轉變以往的教學方式方法。注重學生活躍的思維方式的培養。新課標應時下,學生的思維活躍和批判精神應作為新課改下的首要問題來探索。老師應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讓學生大膽地陳述自己對事件的看法,並應該敢於質疑老師的教學。老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識的傳授者,而應是一個平等的對話者的姿態與學生共同學

  習和探討,培養學生的民主氣氛。所以在今後的歷史教學中,我將努力做到:上課先由學生閱讀,各個小組之間可以就課文內容互相提問,由學生自己得出結論;對於有爭論的問題,可以讓學生自己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師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供學生參考;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針對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問題,積極動手查詢資料,製作資料冊或小報,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總之,教師的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始終擺正自己的位置,將學生置於整個課堂教學過程的主體之中。

  不過,在這次的遠端培訓中,我和其他一些教師一樣有著不少的疑惑,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就是新課改對教師提出了難度頗大的挑戰。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要改變已經根深蒂固的原有的教學觀念,決非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這個過程必定是要經歷一個較長的磨合期。同時,新課改一切都是新的,缺乏足夠實施案例,因此需要教師發揮能動性,不斷的探索與提高。

  第二、新課改對學生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課外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學生在以往的學習中已經養成了被動接受、不會積極動腦的習慣,要改變他們的惰性,也是一個艱鉅的任務,同時,對於學生基礎好的學生來說,他們在課堂上可以按照教師的要求動起來,但對於我們普通高中的學生,提出問題往往是一問三不知,怎麼開展課堂教學,發揮學生的能動性?

  其三、新課改過程中,新課標相應的配套體系還不完善,評價制度無法統一。對於一線的教師怎麼教沒有明確的指導要求,這都是目前我們所面臨的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我作為一名參加工作不久的普通的中學歷史教師只是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而已。真正要解決,那還需要廣大歷史教師的共同努力,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引下,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掌握學生的認知心理,揚長避短,力圖使學生通過歷史教學,逐漸掌握開啟歷史之門的金鑰匙,成為能夠認識歷史的真正主人。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同樣就選擇了付出奉獻,更要終身學習,更新觀念,腳踏實地,充分利用自己的長處來完善自己,我們更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反思,不斷的進步,更要不斷地從新課程標準、歷史學科特點、歷史學科的教育功能、課改先驅的課堂案例和反思中汲取營養,我們也許無權選擇自己的工作環境,但我們可以自己選擇我們的工作方式,用自己的獨特去演繹精彩,使自己的課堂永遠讓學生有一種耳目一新的特別感覺。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8

  走進浙江大學進行教師90學時的培訓,可以說是以另一種方式圓了高中時代的夢。在10天時間裡,聆聽了省教研室專家、名師、特級教師和名校教授關於課堂教學、校本研修、教師修煉、積極心理等方面的專題講座,既有理論層面的,也有實踐層面的,不但拓寬了自己的教育視野,而且進一步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

  各位老師的講座可謂精彩連連,因篇幅原因,我就以省教育廳教研室方張松老師的講座為例,來談談自己的學習體會。

  工作近十個年頭,可以說聽講座無數,但說實話裡面的絕大多數,味同嚼蠟,完整聽完的興趣都沒有,更不用說對今後的教學工作起到引領和指導作用了。但是今天,聽了方張松老師的講座,卻感覺生動而富有實際意義,讓人如飲甘露,且意猶未盡。用通俗的廣義相對論來說,幸福的.時間總是讓人感覺短暫,x老師兩個小時的講座,妙語連珠,肢體語言豐富,居然讓人有種太快了,不忍結束的感覺。

  在x老師的眾多觀點中,對於教師的教育智慧的闡述,引起了我的思考。他提出,教師的教育智慧大致可以分為:語言智慧、角色智慧,物件智慧、教材智慧、正和智慧和問題與反思智慧。並分別從各個方面提出了許許多多生動而又真實的案例,讓我們驚訝地發現,原來自己身邊常見的問題,竟都可以用智慧的方式得到更好的處理。

  在教育教學中我們經常能聽到有些老師們這樣抱怨“現在的學生一屆不如一屆了!”、“學生真是越來越不像話了!”等等諸如此類的抱怨,原因無非就是某某學生多次教育都不改正錯誤,某某學生成績又沒有考好等等,這個時候,大多數的老師都會把責任放在學生身上,且覺得理所當然。聽了x老師的講座,我不禁靜下心來再次回顧這些現象,有了些新的想法——

  第一,我們在處理這些情況的時候是否運用了物件智慧呢?

  學生不是一個個沒有生命力的產品,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有自我意識,有不同的性格心理特徵,有不一樣的家庭生活背景,而我們老師在教育這些個性的學生的時候,是否在以一種一成不變的教育理念在進行呢?如果你不瞭解學生,那麼你又怎麼能找到一種讓學生樂於接受的教育方式呢?更不用說,如方老師所說的,德育工作本身最好的效果就是無痕的,讓被教育者自己想通的,只是一味的訓誡和說教,效果真的是微乎其微的。

  第二,我們在教育學生的時候是否注意到了角色智慧呢?

  教師在教育工作開展中,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需要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比如在探究學習的時候,教師更多的是扮演同學的角色;在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失去信心的時候,作為朋友的老師會告訴他:“不怕,我會幫你一起解決這個問題!”在學生遭受到挫折的時候,老師需要扮演的是兄弟姐妹的角色,去鼓勵他,去支援他;在學生犯錯誤的時候,爺爺奶奶慈祥和藹的角色更能讓學生快速地調節自身的心理狀態;而學生確實需要懲罰教育的時候,嚴厲的爸爸媽媽角色就登場了……我想,我們在教學中更多的是把自己框定在一個教師的角色中吧,師道威嚴,高高在上,其實很多時候這也是導致我們教育工作得不到較好效果的主要原因吧!

  第三,我們在教育學生的時候,是否關注到自己的語言智慧呢?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雖說我們的教育語言從出發點和最終目的上看,絕不能算得上是“惡語傷人”,但是有時候不合適的話語,肯定會給學生帶來比較大的困惑,甚至有時候想不開,做出些極端的事情,這個時候教育不僅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反而變成了傷人不見血的兇器,這是你我都最不願意看到的。就如這幾天,我抱怨著班上學生在上課時舉手的積極性大不如前,今天方醍醐灌頂,造成這一切的不是學生,而恰恰可能是自己沒有運用好教育的語言智慧,或許已在無意間影響甚至傷及學生的積極性和自尊心。慶幸,如今幡然醒悟,今後一定要好好斟酌對學生的評價語言,不能讓“四十五度的舉手”和“一百八十度的舉手”現象出現在自己的班級!

  雖然培訓結束了,但帶給自己的收穫是無盡的,那些專家給自己指的是一個方向,一個目標,而自己想要的,終究還要自己去琢磨、去領悟、去實踐……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9

  第一天的培訓主要是開始講授青少年身心的變化,尤其是將在青春期開始發生的變化進行了著重的講解。這是我更加明白了現在的學生更多需要的是理解,其實人與人之間最為缺乏的就是理解,畢竟一些在內心中的東西是很難被他人發現的,更是很難被理解的。我想著也就是如今的學生開始變化的開始。而往往學生進入中學時期,家長的更年期也隨之而來,大家在一些相處模式上有沒有進行更好的溝通,所以才會出現如今這般的情況,現在想想溝通在人與人的相處過程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天的課程是從學生的方面來看我們教學,教師上課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懂得我們課上所講授的知識,更是能較好的運用在自己的作業上。這就讓我們明白了教師的重要性,教師要將自己的知識選擇更好的方式來讓學生能夠明白其中的道理。而這也是一種溝通的技巧,要去適應他人的理解能力,這樣才能夠將自己想要傳達的東西讓學生更容易理解。

  最後一天自然就是一些突發事件的解決之道。學生總是會出現一些讓我們難以應對的事情,這就需要我們每位教師都能夠在面對一些事情之時,能夠臨危不亂的出來主持大局,更是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勸導,而勸導的方法也是有很多,並不是一味的進行批評,而是要讓相互之間有更多的體諒。

  短短三天的講解,讓我更是感覺到了對於學生教育的博大精深,學生作為我們祖國的花朵,更是需要我們的精心呵護。只有對他們進行更好的引導才能夠讓學生在青春期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更是不會出現那種有不良影響的事情。我們教師既然承擔了這份任務,更需要在學生的位置上來考慮,這樣就更能夠明白自己接下來應該去如何面對。

  作為教師必須擁有一顆強大的心,這樣才能夠在面對學生的時候有一定威嚴感,才能夠讓學生對自己更加信服,才更能夠在校園中學習到更多的正確的知識,而老師才是完成了自己的責任。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20

  能夠成為xx區xx高階中學的一名工作人員是我最幸運的事情,我將用我最大的努力來對待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在暑期為使學校青年教師儘快熟悉教學常規、掌握教學技能、瞭解學校相關規章制度、樹立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促進教師專業素養的發展,為即將到來的新學期做好應有的準備,學校特於8月8日至8月18日開展暑期青年教師系列培訓活動。

  雖然培訓只有短短十天,但收穫頗多,受益匪淺。葛校長說xx區xx高中有一股強大的磁場效應,悄悄地改變了每一位學子,讓他們凝聚在集體中,從老師和同學身上不斷汲取成長的力量。我想說這個強大的磁場效應不僅改變著每一位學子,也深深感染和薰陶著這裡的每一個人。這次培訓從塑造老師形象,最佳化工作作風做起,到教師研讀,專題示範,備課注意事項,教案撰寫規範到最後的說課要求及準備和比賽,我覺得每個步驟都是不可或缺的。

  對於我們這些剛從校園走出來的青年來說,很幸運來到這裡,但應該快速的轉變角色,從原來的學變成現在的教。這教的背後有著汗水,有著責任,有著別人看不見的努力和艱辛。河北xx中學和江蘇xx中學兩所聞名全國的名校精神是我們值得學習的。我認為無私奉獻,頑強拼搏、團結協作、強力爭先這幾種精神不光衡水中學有,在我們xx老師的身上同樣具備。

  在三尺講臺上寫人生,站直了,站穩了,站瀟灑了相信是每位老師的目標,雖然僅有的幾個字,但這和譜寫人生一樣重要。我們應該努力做到。校長說紮實有效的教學科研是高質量的不竭源泉。因此有幾點要求:嚴、精、細、實、活。抓細備課,要求每個老師把個人鑽研和集體備課有機結合起來,要求青年教師規範備課,詳細備課,先聽師傅上課再上課。抓活課堂,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在於提高學生掌握知識和能力的達成度。抓嚴輔導,認真落實。抓嚴練習,考前抓命題,考中抓考風,考後抓分析。抓實質量分析。希望我們青年教師透過持續不斷地努力,迅速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同時也希望我們教師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立足崗位儘快成長。我們要加強師德修養,做青年學生的人生楷模;要加強學習,不斷提高工作能力;要牢固樹立育人觀念,努力成為教學教師。這次培訓何校長講了一些話,讓我震驚,同時給了我勇氣和信心。他說在江蘇xx的高中,如果老師代課水平相對較差,那就安排在高一、高二代課,如果工作還做不好,那就安排在後勤,再不行那就去圖書館。

  這些話我現在聽到我覺得很是振奮人心,對於我來說是精神的洗禮。作為一名圖書管理員,我覺得我更有必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快速實現從學生的角色轉變為圖書管理員。雖然我不能在三尺講臺上寫人生,站直、站穩,但是我對自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要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在圖書館的工作也一樣可以寫人生,站直了、站穩了、站瀟灑了。只要努力了,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面對七萬冊書,四百多種期刊,我要把這些書和期刊的功能發揮出來,讓圖書館真正成為學生最愛和最實用的第二課堂。希望以後的日子裡我累但充實著;苦但快樂著;奉獻但幸福著……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對於我們xx這所新校來說意義重大。因為我們有著責任,不僅要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更重要的是要讓那些對我們學校充滿信任和期待的那些家長麼,我們要用事實說話,要讓所有人信服。我們要努力打造書香校園、活力校園、實力校園,讓每位學生能夠全面發展。這樣的擔子自然落在我們每一位老師身上,我們不僅要嚴格要求學生,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必須盡心盡力,關心學生的每個方面,認真鑽研,博採眾長,不斷提升專業素養,以身為範、循循善誘,引領學生努力前行,為xx以後的每一步做我們最大的努力。雖然xx還很年輕,稚嫩,但希望我們這一群教育追夢的年輕人在這片熱土上揮灑青春,播種理想,收穫希望。

  高中新課程培訓心得體會 篇17

  為期十天的研修就要結束了,回顧這十天的培訓,有汗水,更有收穫。

  在這十天培訓中,我聆聽了名師精彩的講座,感受了教學名師的風采,也更新了教學觀念。各位專家的精彩講座和指導老師的點評給了我很多啟示,讓我受益匪淺,更激起了我的反思。反思是教師的一塊“自留地”,只有不斷耕耘,才能檢討自己的教育理念與行為,只有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學生。

  同時,我學習了很多很有用的教學思路,對必修三和必修四德教學有了總體的把握,並對各個單元的重點進行了研討和探究。透過完成作業,讓我們對教學的思路和方法有了更深的思考;透過線上研討,我們把平常存在的問題提出來,大家互相幫忙,相互解決;透過專家和指導老師的點評,讓我們找到了自己的優點和不足,為今後我們的教學指明瞭方向。

  1、透過培訓學習,我認識到在今後的教學中,應立足於自己的本職工作,加強理論學習,轉變教育教學觀念,積極實踐新課改,鋪設好自己的專業化發展之路。

  2、透過培訓學習,我深深地認識到課程是要面向全體學生的,是要考慮到學生的個別差異性的。因此,我們要改變教師的角色,成為學生的朋友。教師要學會欣賞每一位學生,發現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在老師的關注中,學生不僅會喜歡老師,喜歡上課,產生融洽和諧的師生情感,還會在課堂上積極表現,快樂愉快地去學習。

  培訓是結束了,但是真正的歷程才剛剛開始,教師的學習和教學研究是無止境的,這還需要自己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的充實自己,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升,不斷加強修養才能勝任教育這項工作。正如有的老師所說的,培訓收穫不是一篇文章了得,重要的是在以後的教學中能發揮作用,這才是培訓的真正目的。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21

  參加這次的培訓,我也是感受到作為高中的老師,的確有挺大的壓力,但是在這壓力之下,成長也是會更快,收穫也是會更多的。此次的培訓也是聽老師講了很多,自己也是有一些體會。

  的確作為高中的老師,面臨的是學生的高考,即使是教高一高二,其實也是有著一些壓力,希望學生們學好,從而有更好的基礎和準備去面對這人生非常重要的時刻,去考取好的成績。此次培訓,我也是清楚,也是要為了之後自己進入高三教學而做好準備,隨著班級一起前進,從高一到高二的教學,自己也是變得更為成熟和穩重了,對於教學的方法也是有了很多,自己做好了工作,但是在此次的培訓裡面確是可以看到自己其實和優秀之間還是有蠻大的差距,要繼續努力去進步的。特別是老師講課的時候,對於知識的靈活運用,以及對於重點的把控,有些是自己做不到的,我也是在此次的培訓裡感受到,學到很多,讓我清楚做好高三的教學不容易,但是也是在這些培訓裡面讓我更有信心了。老師也是講了很多高三教學的要點,我也是要去認真的體會,在之後工作裡頭運用好。

  對於高三的教學,不但是學生有壓力要去複習好,同時對於我們老師一樣的也是有很大的壓力,而在教學之中自己也是要懂得去緩解壓力,並且多去和學生溝通,儘量的化壓力為動力,讓複習更加的主動和積極,而這也是我們要去繼續做好的,此次培訓裡面老師也是講了很多關於如何釋放壓力,如何去和學生溝通的技巧,我也是更懂得了,畢竟在高一高二的時候雖然也是有一些壓力,但是並不是那麼的大,而且學生也是有體育課,有其他的課來釋放壓力,不像高三,基本整年的時間都是會在複習之中,休息的時間少了很多,不但是環境如此,同時自己也是會在適應環境過程之中去給自己新增壓力,也是需要我們老師去引導好他們才行的。

  經過培訓,我也是更懂得了作為高三的老師,真的有挺多的事情要去做,有壓力不過也是更有動力,我也相信經過自己的努力,會去把學生教好,帶他們去考出理想的成績,從而邁入他們夢寐以求的大學。我也是要不斷的積累經驗,去得到成長和收穫,工作之中繼續的去學,去把此次的培訓所學融入到實際工作裡頭運用好。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22

  透過這次培訓,我漸漸明白了教師工作對富國興邦的重要意義,明白了加強師德建設工作是時代的需要,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抓手,也是搞好教育戰線行風建設,決定教師隊伍建設成敗與否的關鍵環節。我深深體會到:

  1、教師要了解學生。一名教師需要有紮實的基本功,首先要善於瞭解教育的物件。前蘇聯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說:“不瞭解孩子,不瞭解他們的智力發展、思維、興趣、愛好、才能、稟賦、傾向,就談不上教育。”由此可見,瞭解學生是首要前提。教師要了解學生,就必須走進他們的心靈,每個學生都有獨特的個性、不同的愛好和差異化的家庭背景,這需要大量的付出,沒有付出就不可能真正瞭解一個學生。大量的付出充滿艱辛,但是教師最大的幸福和人生價值的體現就是培養出比自已更能幹的學生,只有培養出合格的學生才能無愧於全社會對教師職業的尊重。

  2、教師要尊重學生。在新課程改革全面鋪開的今天,教師的教育理念應該是“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關愛學生是師生和諧相處的重要前提。尊重學生就是把學生當作和自己一樣有尊嚴、有追求、有獨特個性特長、有自我情感的生命個體,建立新型的現代師生關係,教師要進行必要的角色轉換,要從傳統的師道尊嚴中擺脫出來,要從家長的威嚴中解放出來,要從高高在上俯下身來,要學會傾聽,學會理解,學會寬容,學會欣賞,懂得讚美,善於交流,成為學生成長的夥伴,成為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和鼓勵者。

  3、教師要教會學生。高爾基曾說過:“愛孩子,那是母雞都會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教師要教好學生,自身必須要有過硬的本領。在學生心目中,具有愛心並且具有知識,才是“好教師”。教師知識淵博、學識廣泛,會使學生自覺地尊重教師的勞動,更加欽佩老師,更加願意接近老師,能夠有效調動他們的學習慾望。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因此,教學要立足於學生的成長和長遠發展,既要教會學生知識,也要教會學生學習,還要教會學生做人。有知識的教師能教給學生更多,也更能得到學生的尊敬。

  4、教師要關愛學生。愛孩子的感情是書本上學不到的,需要每一位教師主動地去感悟和體會。要與學生共同學習、玩耍,成為學生的朋友,要對學生充滿愛心,對學生保持人格上的平等。要關心學生的冷暖、體察學生的心理。要透過各種渠道,加深師生的感情溝通,透過師生心靈上的交流、撞擊和感情交融,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教育首先是一種保護,保護學生的人格、保護學生的幼小的心靈。教育需要互動,課堂上,要先與學生進行溝通,問問他們想聽什麼,怎麼講才能調動興趣,然後引導學生高效學習。教育需要鼓勵,要多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真誠地賞識他們,透過教育細節影響學生。感人的教育、大愛的教育來自教師偉大的壯舉,在汶川大地震中,多少名教師用他們的實際行動給全中國的教師和學生上了生動感人的一課。那些教師把生的希望讓給學生,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那些教師把學生的生命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親人拋在後面;那些教師保護著學生的生命,安撫著學生受傷的心靈。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23

  我已經作為學校高三老師接手高三教學工作。由於今年是高中新課程高考第一年,所以有關新課程的高考理念可以說是一無所知,帶著這麼一份期待,自始至終我都很認真的學習新課程培訓的內容。只有從這一次學習當中我才真正感受到了一些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和新課程大綱下高考內容應該怎麼樣來考察知識點。新課程教學理念中,新課程標準是一條教學準繩。

  洛陽二中教師程文給我們分析了07~10年高考趨勢與數學複習對策,首先給我們展示了對以前的高考的回顧,並提出了2011年高考的新特點。更是給我們在一線的高三老師提供了很多寶貴的複習策略。作為每年的數學評卷組長給我們分析了高考解題當中應該注意的問題,並提出了2011年高考數學命題的趨勢更是分析的非常精闢。其中給我們提到的選考內容更是進一步明確了有關選考內容究竟該怎麼樣來選考,為今後的高考提供了一個方向標的作用。選考內容文理有異,第一次明確提出了文科是二選一,理科是三選二的選修內容進行考察。並對所有數學老師提出了要求:提高推理運算求解能力和資料處理能力。希望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圍繞著新課程標準,抓住主幹,推陳出新,集中精力,突出重點,研究新理念,抓住新內容。提到新內容的教學,程文說了“新內容肯定考察,但是難度不會太大,並以近三年高考題對新內容的考察比例進行說明,新內容的考察分值和難度有一個逐年提升的跡象。最後程教師對高考題的探索性問題(壓軸題)的提出了自己獨到的看法。要求高三老師指導考生克服緊張的情緒,以平和的心態參加考試,併合理支配考試時間,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解決試題。

  短短的幾天緊張而又充實的新課程培訓,讓我結識了不少異地的有經驗的數學老師,與他們相互學習和交流讓我覺得自己學到了很多以前還做得不夠的地方。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將由“關注學生學習結果”,轉向“關注學生活動”,重塑知識的形成過程課程設計將由“給出知識”轉向“引導活動”數學新教材倡導學生主動探索,自主學習,合作討論,體現數學再發現的過程,數學教學不再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而是鼓勵學生“觀察”“操作”“發現”,並透過合作交流,讓學生髮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個性品質的發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那麼新課程理念下要做好數學教育教學工作,我認為應該側重以下幾方面:

  一、學習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使人的大腦處於最活躍的狀態,能夠最佳地接受教學資訊。濃厚的學習興趣,能有效地誘發學習動機,促使學生自覺地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學習活動中。在教學中可以透過介紹我國數學領域的卓越成績,介紹數學在生活、生產和其他科學中的廣泛應用,激發出學生學習數學的動機。透過設計情景,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去探索,去發現,讓學生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和快樂。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他們的求知和好奇心,從而培養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注重數學思想方法教學

  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思想和教學方法的總稱。數學思想是對數學知識與方法形成的規律性的理論知識,是解決數學問題的根本策略。數學方法是解決數學問題的手段和工具,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的精髓,只有掌握了數學思想方法,才能

  真正掌握數學,因而數學思想方法也是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現行的教材當中蘊涵了多種數學思想方法,在教學中應當挖掘由數學基礎知識所反映出來的教學思想和方法,設計教學思想方法的目標,結合教學內容適時滲透,反覆強化,及時總結,用數學思想方法武裝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數學的主人。

  三、思維能力的培養

  思維品質的優良與否是國民素質的重要決定因素。為了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我們必須高度關注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活動,必須研究思維活動的發展規律,研究思維的有關型別和功能、結構、內在聯絡及其在數學教學中所起的作用。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從這個角度講,數學本身就是一種鍛鍊思維的手段。我們應充分利用數學的這種功能,把思維能力的培養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在教學中,我們尤其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使學生的思維既有明確的目的方向,又有自己的見解;即有廣闊的思路,又能揭露問題的實質;既敢於創新,又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四、應用數學能力的培養

  數學是一種語言,是認識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運用數學的能力是未來公民應當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質之一。九年義務教育數學教學大綱明確規定:“要使學生受到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的訓練”,“形成用數學的意識”。筆者認為,在教學中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1、重現知識形成的過程,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數學概念和數學規律大多是由實際問題抽象出來的,因而在進行數學概念和數學規律的教學中,我們不應當只是單純地向學生地方時 授這些數學知識,而視對其原型的分析和抽象。我們應當從實際事例或學生已有知識出發,逐步引導學生對原型加以抽象、概括,弄清知識的抽象過程,瞭解它們的用途和適用範圍,從而使學生形成對學數學、用數學所必須遵循的途徑的認識。這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而且對激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生用數學的意識大有裨益。

  2、加強建模訓練,培養建立數學模型的能力。建立適當數學模型,是利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前提。建立數學模型的能力是運用數學能力的關鍵一步。解應用題,特別是解綜合性較強的應用題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建造一個數學模型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們可根據教學內容選編一些應用問題對學生進行建模訓練,也可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生產、科技和當前商品經濟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如利息、股票、利潤、人口等問題),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為數學模型,培養學生的建模能力。

  3、創造條件,讓學生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在教學中,可根據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為學生創造運用數學的環境,引導學生親手操作,如測量、市場調查和分析、企業成本和利潤的核算等。把學數學和用數學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實踐中體驗用數學的快樂,學會用數學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達到培養學生用的能力的目的。

  在教學中,還應當對學生意志的培養和訓練。如注意力的培養,長期反覆思考同一問題的意志品質的培養,獨立思考精神的培養。使學生形成不怕困難堅韌不跋,刻苦鑽研,頑強拼搏的優秀品質。

  總之,本次課程改革與以前的七次課程改革不同,不是小打小鬧、修修補補,不只是課程內容的加減調整和教科書的替換,而是牽涉到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的改革更新,牽涉到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等方面。在新課程理念下,實施素質教育,是一項迫切而艱鉅的任務,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要積極探索努力實踐,切實把新課程理念落實到教學工作中去,為培養振興中華的高素質人才作出自己的貢獻。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24

  2月14日—21日,四川省高中語文省級骨幹教師四川師範大學培訓班104名學員參加了我校舉行的培訓。短短8天時間,他們聆聽了10餘位學者專家的專題講座,我校孫雪梅老師和另外兩位外校老師就《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這一課進行了精彩的同課異構。以下是黃燕老師的聽課感受。

  12月20日上午,七中嘉祥外國語學校的大階梯教室裡濟濟一堂,四川省高中語文骨幹教師培訓在我校熱情綻放。今天培訓課題是對語文教學的同課異構,即用不同的教學設計去構造同一堂語文課。

  冬日的晨霧並沒有遮擋住語文課堂的陽光,溼冷的空氣中彌散著語文課堂的熱情。本次同臺獻課的有來自綿陽中學實驗學校的任文川老師,成都七中劉源老師和我校孫雪梅老師。三位老師以其敏捷的才思和深邃的才情給在座的老師獻上了三堂精彩紛呈的語文課——曾榮獲普利策新聞獎的《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他們所教授的內容雖然相同,但是三位老師所傳遞的語文教學之美卻是截然不同的:綿陽中學任汶川老師對文字的深沉探索,七中劉源老師真誠地和學生一起溯游文字,我校孫雪梅老師懷著對歷史的深情祭奠讓人動容,他們的語文課堂無一不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感受到了他們身上所綻放的思維之光。

  課堂上,《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讓學生懷著沉重的心情去緬懷那段不忍回顧的歷史,讓孩子們在擁有美好的世界裡去追問歷史留給我們的思考,讓在座的所有老師也隨著三位老師的講述找尋那種油然而生的使命感。語文課堂不僅是傳授之乎者也的花園,更多的應該是讓學生們在老師的精神感召之下有一種責任感和反思精神的陣地。

  這次培訓時間很短,三堂課留給我們更多的思索應是如何在語文課堂裡營造更多的美,思想之美和語言之美,人文之美和人性之美。這次的培訓不僅僅是一堂堂語文課,更讓我們感受到是一場場精神盛宴,讓我們向語文教學更深處漫溯吧!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25

  經過四天的培訓,我深感收穫頗多,也認識到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與創新,結合時代的發展需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和文化素養,肩負好育人的偉大使命,下面我就本次培訓的一些心得體會作如下的一些總結:

  第一天是由雲南師範大學數學學院孔德宏老師為我們講解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解讀及高中數學教材分析;這兩堂課讓我感受最深的是我們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在教學中要更多的花時間和精力去備教材,熟悉教材,從知識的橫向和縱向的聯絡出發,拓展研究;市教科院張靜元老師講解高中課堂教學案例分析,比較接地氣,他分析和研究了不少老師在教學課堂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及其一些改進的策略,並延伸一些解題的技巧與方法;還有後面的中小學生教師心理健康,高考學科質量分析,如何製作微課這些專題都讓我學到很多東西。

  傾聽名師專家的經驗傳授的同時,我與許多老師一起學習、交流。作為一名一線的高中數學教師,平時責任大、任務重、工作忙,極少關注自身的發展,教學中遇到的許多困惑。專家的發言,讓我拓展了思維,促使我站在更高層次上反思以前的工作,更嚴肅的思考現今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更認真的思考未來的路如何走,面對新課程,教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

  對於教學課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為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是為學而教,以學定教,互教互學,教學相長的過程。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壓抑學生創造性的教學環境,透過教學模式的最佳化,改變教師獨佔課堂、學生被動接受的資訊傳遞方式,促成師生間、學生間的多向互動和教學關係的形成。教師不是數學知識的傳授者、解惑者,而是知識的促進者、引導者;學生不是知識的接受者、複製者,而是知識的發現者、創造者。教師的作用主要在於“導”,就是透過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善於對學生進行啟發誘導,點燃其思維的火花,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數學結論的形成過程,體會科學家走的路,充分體現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

  學生應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為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師必須注重加強教學的情感性設計,實現課堂教學民主化,建立平等、寬容、和諧的師生關係。對教學而言,交往是瀰漫、充盈於師生之間的一種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圍;對學生而言,交往意味著心態開放、主體性凸現,個性張揚,創造性得到釋放;對教師而言,交往意味著與學生一起分享理解,意味著角色定位的轉移,是自己生命活動、專業成長和實現自我的過程。時刻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態,賞識、期待和鼓勵是學生成長的.最好動力,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敢於質疑,勇於標新立異,給學生展示自我、探索創新的機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和充分發展。 但要追求形式和效果統一的課堂 。

  以上是我參加寒假骨幹教師培訓以來的一點體會和心得,還不成太熟。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將不會迷惑、徬徨,我相信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會嚴格按照新課要求,上好每節課,掩卷沉思,這次培訓我受益匪淺,真正懂得了為什麼要進行新課改,並懂得了培訓的用意。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26

  數學是一們基礎學科,我們從小就開始接觸到它。現在我們已經步入高中,由於高中數學對知識的難度、深度、廣度要求更高,有一部分同學由於不適應這種變化,數學成績總是不如人意。甚至產生這樣的困惑:“我在初中時數學成績很好,可現在怎麼了?”其實,學習是一個不斷接收新知識的過程。正是由於你在進入高中後學習方法或學習態度的影響,才會造成學得累死而成績不好的後果。那麼,究竟該如何學好高中數學呢?以下我談談我的高中數學學習心得。

  一、認清學習的能力狀態。

  1、心理素質。由於我們在初中特定環境下具有的榮譽感和成就感能否帶到高中學習當中,就取決於我們是否具有面對挫折、冷靜分析問題的辦法。當我們面對困難時不應產生畏懼感,面對失敗時不應灰心喪氣,而要勇於正視自己,及時作出總結教訓,改變學習方法。

  2、學習方式、習慣的反思與認識。

  (1)學習的主動性。我們在進入高中以後,不能還像初中時那樣有很強的依賴心理,不訂學習計劃,坐等上課,課前不預習,上課忙於記筆記而忽略了真正的聽課,顧此失彼,被動學習。

  (2)學習的條理性。我們在每學習一課內容時,要學會將知識有條理地分為若干類,剖析概念的內涵外延,重點難點要突出。不要忙於記筆記,而對要點沒有聽清楚或聽不全。筆記記了一大摞,問題也有一大堆。如果還不能及時鞏固、總結,而忙於套著題型趕作業,對概念、定理、公式不能理解而死記硬背,則會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忽視基礎。在我身邊,常有些“自我感覺良好”的同學,忽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不能牢牢地抓住課本,而是偏重於對難題的攻解,好高騖遠,重“量”而輕“質”,陷入題海,往往在考試中不是演算錯誤就是中途“卡殼”。

  (4)不良習慣。主要有對答案,卷面書寫不工整,格式不規範,不相信自己的結論,缺乏對問題解決的信心和決心,遇到問題不能獨立思考,養成一種依賴於老師解說的心理,做作業不講究效率,心思不集中,學習效率不高。

  二、努力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1、抓要點提高學習效率。

  (1)抓教材處理。正所謂“萬變不離其中”。要知道,教材始終是我們學習的根本依據。教學是活的,思維也是活的,學習能力是隨著知識的積累而同時形成的。我們要透過老師教學,理解所學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並將前後知識聯絡起來,把握教材,才能掌握學習的主動性。

  (2)抓問題暴露。對於那些典型的問題,必須及時解決,而不能把問題遺留下來,而要對遺留的問題及時、有針對地起來,注重實效。

  (3)抓解題指導。要合理選擇簡捷的運算途徑,要根據問題的條件和要求合理地選擇運算過程,抓住問題的關鍵突破口,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4)抓思維訓練。數學的特點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邏輯性和廣泛的適用性,對能力要求較高。我們在平時的訓練中,要注重一個思維的過程,學習能力是在不斷運用中才能培養出來的。

  (5)抓45分鐘課堂效率。我們學習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如果不能很好地抓住課堂時間,而寄希望於課下去補,則會使學習效率大打折扣。

  2、加強平時的訓練強度。因為有些知識只有在解題過程中,才能體會到它的真正含義。因此,在平時要保持一定的訓練度,適量地做一些有典型代表性的題目,弄懂吃透。

  3、及時的鞏固、複習。在每學完一課內容時,可抽出5-10分鐘在課後回憶老師在課堂上所講的內容,細劃分類,抓住概念及其註釋,串聯前後知識點,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路。

  最後,還想提出幾點注意:

  1、提高數學學習能力是一個秩序漸進的過程,要防止急躁心理,貪多求快,囫圇吞棗。

  2、學習知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如華羅庚提倡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學習過程,就是這個道理。我們要在以後的生活中加強對應用數學思維和創新思維的方法與能力的培養與訓練,從長遠出發,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希望同學們能從中有所收穫,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自己的數學成績!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27

  有人說“君子之學必日新,日新者日進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進而不退者”。的確,不學習不進步實際上就是一種退步。成為一名教師已經一年了,經驗增長了一些,但銳氣與進取心也磨掉不少,有時甚至覺得浸在一堆堆的作業、備課本中都喘不過氣來了,更別提還有頑劣的學生用他的懶惰和不上進觸動敏感的神經。直到我參加了江蘇省高中語文教師網路培訓,為我提高自己打開了一扇窗。

  從學習的內容來說,每一個專題的講座都和我們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有關,專家深入淺出的講解,課後的交流也讓我深受啟發,覺得有這麼多的同行參與進來,發現自己困惑的問題也讓他們頭疼,終於覺得學習不是一件寂寞和孤軍奮戰的事。

  從學習的效果來說,我覺得學到的東西也能在教學中迅速地應用起來,改善自己的課堂。比如,作文專題那一講,老師講了一堂如何開啟學生思路的課,當時我就想這樣的方法對指導學生的寫作真的有用嗎?沒過幾天,講解單元練習裡的一個作文題時,我就大膽地嘗試了一下這個方法。那篇作文是一篇命題作文,文題是“記住這一天”,我指導學生先從“記”字入手討論,再採用老師用過的方法,讓學生大膽聯想,看他們能想到什麼,平時不怎麼回答問題的學生也敢於開口說出自己的想法了。當時我就覺得這種開啟思路的方法是值得嘗試的,後來看學生的習作,雖然優秀文章仍是寥寥,但至少很多學生知道了應該從哪個角度寫,可以寫什麼,我想這就是學習的收穫吧。

  其實這次的學習還給了我另一個體會,就是慚愧。當看到別的老師旁徵博引,理論結合實際,侃侃而談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的理論積累是在是淺薄得可憐;當看到別的老師洋洋灑灑,或做散文或詩情澎湃時,我發現自己的文筆生澀得很;當別的老師激情萬丈的時候,我有時卻難免會偷偷懶,這一切都讓我十分慚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無論採用哪種方式,無論是哪一個方面,我都認識到學習是終身的職業。一個人語文素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閱讀習慣的有無、閱讀視野的寬窄和閱讀積澱的厚薄。

  葉聖陶先生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乎於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絡。”可見閱讀與寫作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關係,只要我們找到兩者的結合點,舞好兩柄“利劍”,相信就能“雙劍合璧,威力劇增。”因此作為語文老師,我們不僅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更要重視我們自身的寫作教學。有人統計,目前有90%以上的語文老師有閱讀習慣,但是閱讀的內容多為教學參考書籍。所以老師要帶頭讀書,而且讀好書多讀書。其次,加強學生的寫作訓練,重視作文講評,讓學生每節課都學有所得。

  透過參加這次培訓,我在語文教學觀念上面也有了新的認識。學生的學習不是單靠老師講會的,更重要的是靠他們自己學會的。我明白了一些知識可以傳授給學生,但是學生能力的提高更依靠他們的實踐來培養。但是老師的講並不是可有可無的,它也是非常必要的。老師要講的是學生不會的、不懂的、想不到的,也就是要講重點、難點、疑點。教師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更要發揮好自己的主導作用,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應用與拓展、發現與創新能力。

  另外我也想談談,這次培訓以後我以後在教學方面的目標:其次我談談我以後的目標:

  1、針對教學經驗不足,我決定在認真鑽研新大綱,吃透教材的同時,虛心向有經驗的老教師及兄弟學校的同行討教經驗,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他們學習。

  2、重視作文教學。加強學生的寫作訓練,多寫多改,養成切磋交流的習慣,並樂於相互展示和評價寫作成果。可以限時作文,45分鐘寫800字左右的文章。批改作文時可以採取多種方法,寫評語時少批評多激勵,並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建議。

  3、及時充電,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面,為教學工作注入新鮮血液,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

  4、激發學生的閱讀經典名著的興趣。教師讓學生結合個人愛好,選擇一些相接近的名著閱讀,還要邊讀邊做讀書筆記,記下優美文段,記下心得體會。

  專家們的精闢講座為我們一線教師的教學指明瞭一條寬敞的教學之路,讓我們在教學中找到了方向,找到了依據,成為我們教改之路上的又一面旗幟,從而確定了教學研究的大方向。透過觀看聆聽專家們的理論見解,我再一次體會到語文教學的不定性,趣味性,可欣賞性,讓我再次對研究語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28

  在正式開始作為一名實習老師之前,我們接受了xx區教育局與當地學校的崗前培訓。再教育局接受課程培訓時,樊老師強調一節課的內容不在於多而在於精。一節課與其講的太快,令學生們接受不了,消化不了,不如講的少一些,慢一些,使學生們都有收穫感,哪怕只是一點點。下午董校長給我們開培訓會時也強調到了這一點,我們xx區實驗高中的學生以藝術生為主。同學們的基相對薄弱,在課堂上講的太多不僅僅同學們理解不了,時間久了也可能產生厭學心理。因此,在上課前要充分考慮到同學們的基礎和現有水平,充分考慮學情。

  也正是因為實驗高中的孩子們大多都是藝術生,因此班級和課堂管理就非常重要了,其實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就是心理之間的博弈。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們大都容易衝動,叛逆,因此對於這樣的學生,不能硬碰硬,而是多觀察每個孩子身上的優點,從優點出發,鼓勵孩子,幫助他們從建立自信開始改變自己。有人曾說:“當你把別人當做天使時,你就生活在天堂;當你把別人當做魔鬼時,你就生活在地獄。”同樣地,當我們吧學生當做天使,用心去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時,我們的課堂就像是天堂,當我們把孩子們當做煩人的魔鬼時,我們的課堂也就變成了地獄,毫物趣味可言。

  因此,我覺得和孩子們相處最好的狀態是亦師亦友,上課時嚴肅,下課時活潑。我們也要做到言傳身教,為人師表,以身作則,爭取把每個孩子都培養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29

  20XX年10月29日,我參加了貴陽電大新教師培訓。透過3天的培訓,我對教師這個職業的內涵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培訓教師的講話也為我將來的工作初步地指明瞭方向,使我明白教師這個職業的沉重份量,對我日後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意義。面對我們這些剛剛上崗的新教師,學校領導為我們考慮的非常周全。從始業教育到專業成長,從師德學習到班主任培訓,從教師教學工作,到學生學習常規,面面俱到,細緻入微,在各方面對我們加以培訓。讓我們樹立起師德觀念,規範教學過程,從而邁好第一步。

  教育形勢快速發展,對我們新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新教師,我有許多不足之處,由於教育教學經驗的欠缺,我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會遇到許多困難,需要透過進一步的學習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學校的新教師培訓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的平臺,為我們創設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透過對幾種教育法規的學習,我瞭解作為一名教師最基本的義務——教書育人。教師應無私地將知識傳授給自己的學生,維護自己的學生,並關愛他們,以自己高尚的品行為學生樹立起榜樣。面對後進的學生,不能採用暴力或體罰等行為,而是應該用加倍的愛去幫助他們進步,這不僅是從職業角度,更是從法律角度對教師的義務作出了規定。教育不僅是教,更是教與學互動的一個過程。一味地向學生灌輸書本知識只是一個教書匠的水平。只有透過在教育中不斷學習,在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對教學有所創新,才能逐漸提高教學水平。

  在培訓期間,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關於<<教師職業道德>>。談到職業道德,其實每一項職業都要求具備一定的職業道德。但是對於教師這個職業而言,就顯得尤為重要,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為作為一名教師,一言一行都是學生眼中的榜樣和標準。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在某種年齡階段,教師的形象之高大甚至超過他們的父母。所以,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和關係到學生未來的品德發展。教師必須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這一點非常重要。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30

  十三天的遠端研修就要結束了,這十三天是緊張的,辛勞的,但是收穫也是沉甸甸的。這沉甸甸的收穫有:

  1、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怎樣評價評價學生要儘可能地做到向學生的嘴裡抹蜜。儘可能地發現學生的優點,多表揚學生。人人都希望得到肯定,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學生尤其是這樣。正確地評價學生才能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2、蜂採百花釀甜蜜,人讀群書明真理

  怎樣讀書“讀”是我們學習語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說,讀書時應該做到“眼到,口到,心到”,這很有道理。“有納才能吐”,有積累才能夠表達。我們有些同學作文中的詞語是豐富的,看得出他們課外有較大的閱讀量。在閱讀中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非常重要,堅持讓學生做好讀書筆記,讀書筆記一般包括三個部分:

  第一、字詞積累。對於自己在閱讀文章時遇到生字詞的時候,要及時積累紀錄,不理解的詞語要解釋。

  第二、語句賞析。對於優美的語句要摘抄下來,同時進行賞析,說出好在哪裡,從而培養學生的語言鑑賞能力。

  第三、思想感悟。針對文章寫一些人生感悟,這樣可以對學生的思考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對寫話題作文有一定的幫助。除了給他們創造興趣外,還要給他們一些壓力,比如開個讀書會,看同學都讀了那些書,這樣可以給他們一定的壓力,為了趕上其他同學,他就要下功夫讀一些書。另外就是教師也可以給他們一些作業,讓他們一學期看一些名著,可以給他們定書目,也可以讓他們自己選擇一些感興趣的書目。

  3、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怎樣寫作?)

  (1)生活內容的課程化。學生要向學課程一樣對生活進行感悟、思考。生活是一種客觀存在,作文因為其內容是反映客觀世界的,是思考的產物,屬於意識的範疇。讓生活轉化為作文,作文又能讓學生的生活產生新的認識,這一步需要思考來搭橋。

  (2)素材積累的熟稔化。很多學生積累了一些素材,但是缺乏對素材的深層思考,導致素材高高在上,自己卻用不上,久而久之,他對積累也失去了信心,老師再佈置讀書筆記時,已調動不起他的積極性。需要對素材進行深層反思。

  (3)作文學習的傳統化。如每天討論一個小話題、透過講故事引發學生思考、讓思維練習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等都有很強的操作性。

  (4)自由作文的常態化:課外隨筆有批改有講評,成為課程意義上的寫作。

  (5)作文內容的多樣化。寫人文性作文,這是以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的人文精神的題材的作文注重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切,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精神文化現象的高度珍視,對一種全面發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總之,“至今東武遺風在,十萬人家盡讀書”的境界,是我們對讀書的追求。“寫作就像呼吸,不寫就活不下去”的境界,是我們對寫作的嚮往。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31

  學校從師德教育、基本功技能提高訓練、現代資訊科技學習、新課程理念、教育的藝術以及教育科研能力培養等諸多方面對全校教師進行了培訓,現將我的參訓體會小結如下:

  在本年度的校本培訓中,對教師的專業精神、專業態度、專業知識和能力等關係到教師專業發展的方方面面給予了全方位關注,如教師的敬業精神、負責任的態度和成長目標等等。普通教師與專家的比較表明,教師的知識不僅有量與質的問題,而更重要的是結構問題——教師所需要的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經驗性知識和背景性知識,都是在具體的教育實踐中整合,而專家致力於某方面的研究,見多識廣,經驗豐富,可以給教師提供迅速有效的幫助。

  通常某一類專門的教師培訓對教師進行培訓時,把教師當成了學生,從基本的教育理論到各科的教學內容、方法等進行系統的培訓,也就是全面的培訓,這樣的培訓有它的優點,但針對性不夠,因為每一位教師都有他的優點、長處,也有自己的短處,而校本培訓就揚長避短,很好地解決這類問題。教師長期在學校任教,教師之間、校長與普通教師之間,每人的長處、短處彼此都十分了解。比如,年輕教師課堂經驗不足,不能很好地把握上課的進度、學生學習積極性不能很好地調動等,校長、經驗豐富的中老年教師就可針對這些常規問題對青年教師進行有的放矢的指導,這些指導可以在課堂中、也可以在課堂外、辦公室裡。所以,這樣的培訓模式針對性強,在某些方面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學習是教師的終身必修課,在資訊化時代,只有堅持不斷的學習,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而不致於落伍,教師尤其應該如此。校本培訓與時俱進,從這些方面入手,重在指導教師學會學習,提高教師的實際動手能力。

  7月5日至7月28日,我校開展了為期十五天的暑期校本培訓。在本次校本培訓中,校長為我們解讀了各類教育教學法規,並請梅主任在個人網頁、部落格、課件製作等方面對我們進行了系統的培訓,力求使我們在師德素養和教育教學業務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十多天的培訓不僅內容十分豐富,培訓形式也是多種多樣,有作報告、經驗交流、討論等多種形式。特別是對於我這樣一個從教剛剛兩年的新教師來說,具有很強的教育性,讓我從這次培訓中學到了不少東西。以下是我對本次校本培訓的一點體會:

  一、學習理論,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

  培訓初,張校就帶領我們學習了《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教育法》及《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等相關法律法規。教師們集中在一起,系統地學習了理論知識。每位教師都認真撰寫了學習心得,從中獲益匪淺。另外,學校還制定了學習篇目,教師們分學科學習了《新課程標準》,學好後組織教師交流。教師們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實踐,從而來提高自己的理論知識。

  另外,梅主任在個人網頁、部落格、課件製作等方面對我們也進行了系統的培訓。現在,我也建立了自己的個人部落格、網頁,今後我會將自己的教學感言及時地撰寫到部落格中,從來不斷地來充實自己。我也會多利用多媒體課件穿插到教學中,從而使課堂更豐富,學生學得更開心。

  二、學會反思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只有善於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師,才能成為得力的有經驗的教師。”波斯納也說過:“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成為膚淺的知識。如果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地思考,那麼他的教學水平的發展將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在以前的工作中,我雖然有過反思,但從來沒有正規地把它當成一項工作去執行,只是在頭腦裡想想就過了。在以後的工作中,我一定而且必須要學會總結反思,以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三、做好班隊工作

  在“愛生模範”候選人競選演講中,我深刻地瞭解到班主任工作的酸甜苦辣,體會到他們對學生的那份無微不至的愛。在學習中,她們不讓一個學生掉隊。特別是後進生,她們騰出自己的休息時間,為孩子們補缺補漏。在生活上,她們更是無微不至地關心著每個學生。對於那些留守兒童。,她們就像父母一樣,時刻對孩子們問寒問暖,讓孩子們處處感受到學校大家庭的溫暖。我剛走上教師講臺不久,我想如果我能多多向這些優秀教師學習、請教班主任經驗,真誠地去對待關心每一個孩子。那我相信孩子們會更幸福。

  孩子們是明天的希望,而我們教師則是托起希望的人。他們的成功便是我們的成功,凝結著我們努力的汗水。他們是我們生命的延續,完成我們未能完成的願望。在教師這條道路上,教育工作任重而道遠,但我也相信在這片天空裡,我們只要透過反覆地學習、研究和領悟,定能綻放出自己絢爛的生命之花。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32

  短短一個星期的培訓學習,對我來說是一次難忘的充電機會。教育局給我們提供了這個學習、再提高的機會,讓我們能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共同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我們不僅學到了豐富的知識,也進一步提高了業務素質。一次難忘的學習交流,勤懇敬業的老師發言中雖沒有多少華麗的辭藻,卻流露出樸實真誠、謙虛好學的工作態度;何子山教研員的“有效,教學的永恆追求”的講座像一場及時雨;特別是劉曉朝局長在培訓班開班儀式上的講話,更是讓我思潮澎湃,受益匪淺。

  教師的成長曆程和教師的職業發展離不開教師的培訓和再學習,從理論上提高教師的執業水平,從科學發展的角度來提高教育教學能力,不僅是教師自身的需求,而是社會發展的要求。這次的培訓,聽取了劉局長開班儀式上激動人心的講話,我對教師這個職業的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教師應無私地將知識傳授給自己的學生,維護自己的學生,並關愛他們,以自己高尚的品行為學生樹立起榜樣。面對後進的學生,不能採用體罰等行為,而是應該用加倍的愛去幫助他們進步,這不僅是從職業角度,更是從法律角度對教師的義務作出了規定。講話中,劉局長表揚了一批我市教育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對自己孩子的小學教師——市一小的餘陽老師的大力稱讚,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餘陽老師不僅是省級骨幹教師,更是全國的優秀教師之一。她的教育事蹟令我感動,心中的敬佩之情倍增,也暗下決心,好好地向餘陽老師學習,爭當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

  新課程理念下,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教師的教學方法也五彩紛呈,使得有些教師不知所措,聽了何教研員的講座,大家的心裡豁然開朗。“有效教學”“為什麼在實施有效教學?”“如何實踐有效教學?”等問題的提出,何子山教研員都給我們做出了明確的回答。何教研員的講座,沒有什麼特別高深的理論,而是引用了一些“大家”的話,用例子來論證提出的觀點,並且出示了我市教學課中的一些相關案例來為我們指路。何教研員的講座非常精彩,老師們聽得也很認真,真正“有效”地給我們的老師上一課,從中讓我們學到了同行們的先進經驗,明白了一些道理,更加引發了我的思考。

  這次的培訓學習,別開生面。課堂上,我們分組討論,交流學習成果;人人參與,各自走上講臺交流,展示自己的風采。學習可以說是緊張的,但又是輕鬆的,愉悅的。白天參加課堂學習,晚上參加集體大合唱活動,不僅提高了自己的教學技能和業務水平,而且在美妙的歌聲中得到了美的薰陶,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培訓學習繁忙但卻有意義。

  體會是可以記錄的,但心靈的感受可是無法言語的,只有自己經歷,才會有認識上的提高。我將努力追尋前輩們的步伐,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件事,儘快地成長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相信透過自己不懈的努力,用自己的真誠和愛心去對待每一個學生,在教育事業中做出成績。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33

  暑假的一個時間很長,也是要去好好的利用起來。此次參加教學的培訓,也是讓我對於教學,對於工作有了更深的感悟,讓我明白,多去交流,多去學習,也是會更容易成長,對於自己日常裡所做的工作再去印證,也是能更好的提升自己,此次培訓也是有些體會。

  高中的教學,壓力也是很大的,學生們都是為了高考而努力,而我們老師也是要去教好從而讓學生們有更多的收穫,去提高成績,我們任課老師雖然只是負責一門的課程的,但是也是要深入的研究,去把知識點講細,去讓學生有收穫,並做好引導,讓他們感興趣,願意主動積極的來學好,不要出現偏科的情況發生,而培訓里老師也是講了很多關於日常教學之中的一些問題,如何的去解決,又是有哪些方法,可以用到,我也是清楚有些自己是在用的而有些確實以前都不怎麼了解的,可以受培訓也是一種交流,去聽老師講,和同事們一起多交流讓我也是對於日常的教學有了更深感觸,能去做的更好,特別是學到的一些方法也是可以在之後的工作裡頭用到。

  培訓之中也是對於複習方面有了一些講解,讓我也是對於高三的教學有了更多瞭解,同時自己下個學期也是要進入到高三來教學生,可以說此次的培訓很及時,也是自己能去把所學更好的運用,高三的教學也是和之前有很多的不同,更多的是為高考而準備,並且新的知識也是沒有了,主要是複習鞏固為主,所以也是有很多的知識點要去講細,要讓學生把知識點弄懂為高考而做好準備。老師也是講了很多關於在複習之中的一個教學方法以及一些技巧方面,讓我也是懂得了很多。特別是一些知識點的講解方式,以前自己也是沒有從這個角度去考慮過的,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多聽優秀老師是如何教學,也是可以給自己更多的可能和方向,讓自己更懂得如何的做來提升,把工作做得更好一些。

  此次的培訓,可以說讓我真的收穫很大,也是讓我更加的明白,自己其實也是有很多的方面要繼續的學習,多一些交流,從而能讓自己得到提升,平時和同事也是要更多溝通,相互的學習,這樣工作也是能更順利做好,把學生教的更好了,下學期也是快要到來,不過我也是會準備好,去面對壓力,做好自己該做的本職工作。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34

  短短數十天的90學時培訓結束了,課程緊張而豐富,雖然個人帶著一點出來放鬆的私心,但聽了很多專家和特級教師的講座,我覺得真的對我有很大的啟發,我學到了很多有用的東西。作為一名班主任和德育導師,我在這次培訓中重點關注瞭如何與學生溝通和交流,希望藉此能夠提高我管理班級的能力,其中,孫義農老師和方張松老師的講座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x老師的心理講座讓我更深刻的意識到教師心理健康學習刻不容緩。無論是從教師自身,還是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我們教師都有必要去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其實每個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只是有些時候大家忽視了它的存在,或者有意識的否認它的存在。所以我們每一個一個正常的人都需要學習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更何況我們這些被稱為靈魂的工程師的教師呢?教育是心與心的溝通,我們面對的不是一成不變的事物,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著複雜情感的人。有句話說得很好,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學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心理不健康的教師對學生身心造成的危害,遠遠超過其教學能力低下對學生學業所產生的影響。教師的心理健康更是直接關係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學業成就和人格發展。因此,教師心理健康是培養兒童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維護教師心理健康對於培養合格人才促進教育和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此外,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為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化作用,真正作到為人師表。只有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網路,齊抓共管,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用發展性原則來與學生溝通交流對我的觸動很大,其中提到的增強來訪者的自助能力是我目前做班主任和德育導師時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每次我找學生談話,或者學生主動跟我聊天,提到了一些問題時,我會幫著一起想辦法,但是卻沒有做到“增強來訪者的自助能力”這一點。有一些學生從我這裡得到了方法,但是當他們遇到了其他的問題時,他們又會來找我,自己並沒有提高自我幫助的能力,過度地依賴班主任和德育導師。所以我想,這是我以後工作中需要關注的一點,我要想辦法來改進自己的工作方法。

  x老師的講座“打造理想的課堂”,提到了有效教學的問題,這與我們長中的有效課堂有著很多相似的東西。其中提到了一點——“教師的語言智慧”對我的啟發很大。方老師認為“提問是課堂質量的生命,重點是問題指向水平;反饋是教學效率的難點,重點是專業導向水平;評價是師生關係的核心,重點是中性以上原則”。作為一個剛參加工作第二年的新教師,以及沒有讀過師範專業的我來說,在教學上方老師提出的語言智慧非常關鍵,可以有效地幫助我成長,也能提高課堂的效率。但是我細想了一下,其實語言智慧在班主任對班級的日常管理中一樣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以管理寢室為例,一開始我管得過於緊了,一旦寢室扣分了,馬上把學生叫過來批評,可是這樣一點效果都沒有,每週依然在扣分。後來我改變了談話的方法,我用比較溫和與耐心的語氣讓他們明白衛生習慣與學習習慣其實是相貫通的,打掃衛生經常扣分的同學在學習上也會存在一些粗心馬虎的毛病,在處罰上適當寬鬆,衛生打掃方面扣分了可以原諒。但是如果因為違反了寢室紀律,比如說晚上寢室熄燈後還在講話的,這樣的錯誤是要嚴肅處理的。我會以比較嚴厲的語氣批評講話的同學,讓他們明白有些“高壓線”是絕對不能去碰的。慢慢的,寢室的衛生打掃和紀律有了明顯的改觀,連續幾周都沒有扣分。

  經過這次培訓,在專業教學上我聽到了很多專家的理念,拓寬了我的視野;在班級管理上我也學到了很多寶貴的經驗,雖然這些講座不是針對班級管理,但是其中一些相貫通的理念和做法完全可以借鑑過來。新班主任培訓班開班儀式上張偉琴老師講座對我而言依然歷歷在目,用心經營班級,是啊,作為班主任必須要用心,同時還要學會用智慧來完善自己的管理方法,這樣才能培養出優秀的班集體。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35

  暑假裡參加培訓,讓我也是和更多的老師去交流,去探討教學方面的經驗,去在這培訓裡面也是找到自己的問題,去得到學習和進步,我也是相信透過此次的培訓,在今後的工作裡頭,我能做得更好,去把學生們教得更為出色。

  每年的暑假都是會參加培訓,這不但是能讓自己有一個學習交流的機會,同時也是可以更好的看到自身的進步以及要去提升的地方,此次的培訓也是如此,優秀的老師給我們講課也是讓我看到自己在日常的教學裡面還是有些細節做得不夠好,同時和其他老師的交流,大家的經驗都是有所區別也是可以看到各自的優點,同時在這些交流裡面找到合適自己,可以去進步的地方。培訓之中,我也是認真的做好筆記,聽課的時候也是去思考,如果我是來講課,又是怎麼樣的,而和老師的區別也是更看到自己要去改變的地方,雖然有一些工作的經驗了,但是我也是知道自己能力方面不是那麼的優秀,也是隻能多花時間,多去學習,這樣才能更好的把自己的教學做的更好的。

  同時此次的培訓也是讓我看到其實自己的工作也是做得還不錯,有一些經驗也是分享給其他的老師,自己也是感觸到,的確隨著經驗的積累,自己不斷的去學習,教學方面也是能力會更優秀,而作為高中老師其實一直都是壓力比較大的,要去把教學做好,讓學生們有好的基礎去迎接高考的挑戰,自己也是不想由於自己做的不好而導致學生們學的糟糕,培訓裡面老師也是講了很多關於緩解壓力,如何去引導學生方面的經驗,也是和自己的去對比讓我看到也是有改進的地方,每一次的培訓都是會有給我不一樣的感觸,的確是如此,只有一直去學習,去多交流,自己教學方面也是能做得更好,雖然一些方面是一樣的,但是每一學年所接觸的學生是不一樣,也是需要我們使用不同的技巧和方法去做好教學工作,去讓學生們更積極主動的把課堂知識給學好。

  培訓結束,我也是結識了很多的老師,彼此之間也是留下聯絡的方式,在今後也是可以繼續的去交流,去把各自的經驗分享,這樣的學習也是可以讓自己的收穫更多,而且老師所講的,我也是要好好的吸收,並在新的學期去用好,去嘗試來讓自己的教學有一些改變,做得更好。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36

  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是這樣的:有責任,有學識,有方法,有趣味。

  有責任。過去的我自認為這一點做到了,而且還深以為傲。但今天的我卻不敢再以此自誇。為了對學生的前途、命運和一生的幸福負責,作為老師,我們必須更優秀,更出色。有一句話說的好,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自己首先得成為什麼樣的人。這裡的“孩子”當然包括學生。

  有學識。不僅僅是指專業知識,還包括學科知識以外的更多的東西。記得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曾說過“教師必須成為一本書”,“一本永遠站著的厚重的書”。關於這一點,目前的我尚難達到,但雖不能至,心嚮往之,必努力為之。

  有方法。關於這一點我更需要努力去做。有句話說的好,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我認為“方向”裡也有“方法”。“別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不是衡量一個好老師的唯一標準,有方法,有成效,才是我們追求的方向。

  有趣味。“親其師,信其道。”一個古板、守舊、無趣、不知變通的老師,學生肯定是不願親近的。所以為了讓學生“信其道”,我們還要讓自己成為一個有高雅情趣的人,從方方面面去影響學生,感染學生,帶動學生。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37

  在這幾天的物理新課程培訓學習過程中,我作為一名物理教師要時刻提醒自己要讓自己的學生喜歡物理這門學科,我覺得在教學過程中要因材施教、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為輔導,注重教材,我們應該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應深入研究教材

  為適應學生的探索性學習,新教材在內容和形式上作了重大改革.大量傳統的封閉性、定向性習題改成了探索性的“問題”.這些探索性問題的條件、結論、思路等大都具有較強的開放性,沒有標準的答案,往往還聯絡廣泛的現實背景,這對教師是一個重大的挑戰.所以教師應花大氣力鑽研教材,對教材作“探索”的探索.要對教材涉及的實際問題進行調查研究,掌握相關資料.要弄清所給的問題可向哪些方面探索,能較恰當地預測有關探索對學生的知識、能力、素養、精神等達到怎樣的效果.總之,只有教師對教材研究得深透,探索得深透,才有可能較好地引導學生探索。

  2 、要為學生的探索創設有利的情境

  為有利於學生進行探索性學習,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情境,這些情境包括時間、器材、組織、心理等各個方面.例如,要根據教學的需要,做好學具、教具、音像、課件等各方面的準備;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組織安排,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探索的機會;要為探索留有較寬裕的時間,新教材大大減少了練習和習題的數量,這正是給學生。

  留出探索的餘地,教師在教學中要合理安排時間,計劃性與靈活性相結合,保證“探索”的優先地位;要增強學生探索的興趣,一方面,對教材中的內容,教師應努力蒐集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與之結合,增強探索內容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根據探索的內容,應合理運用做遊戲、講故事、競賽與表演等方法,增強探索形式的趣味性。

  3 、應對學生的探索給予引導和幫助

  所謂自主探索,含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是指探索的主動性,表明學生是主動地學習,即“我要學”;另一方面,是指探索的獨立性,表明學生是獨立地學習,即“我能學”。但學生主動地、獨立地探索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在學習中逐步形成的,要經歷由被動到主動、由依賴到獨立的逐步轉化的過程。而這種轉化,主要靠教師的引導和幫助。所以,積極有效地引導、幫助學生進行探索性學習,是新課程教學的中心任務。

  首先,對學生的探索要進行正確地導向。探索作為一種學習活動,也有有意義和無意義之。教師應努力把學生引向有意義的探索,減少或避免無意義的探索。不宜信馬由韁,放任自流.對學生進行探索的問題,教師應適當提示探索的方向,並當在不宜繼續探索時相機予以提醒。

  其次,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應科學合理地予以評價。新課程對學生學習的評價不光要評結果,還要評過程;不光要評顯性指標,還要評情感與精神等隱性指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予以評價。透過評價,使學生嘗試成功的喜悅。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38

  我很榮幸參加有化學與材料學院、 `物理與光電資訊科學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和教育學院四院聯合舉辦的大學生骨幹培訓,這次的培訓內容豐富多彩,富有啟發性,形式也多種多樣,帶給我們一種新的感覺,大學生班委培訓總結。透過這次的幹部培訓,能夠和來自不同學院的優秀學生幹部一起交流討論,暢所欲言,從中我深刻體會到了知識與智慧碰撞的火花是無比的奇妙,每個同學都很想法和主義,在這樣的友好氛圍下,讓我們接觸更多,學到了更多,下面我就詳細介紹一下我的體會:

  首先從培訓內容的安排上來說,有開學式:領導講話、宣佈課程、宣佈紀律講座,校團委書記的講座,有關勵志人生的講座,高雅藝術欣賞,案例分析、分組討論交流,關於如何打造一流的團隊的講座以及素質拓展活動。這樣的內容安排從如何成為一名優秀學生幹部的各個方面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升級,比如透過分組討論交流鍛鍊了我們的溝通交流能力和組織能力;透過校團委書記的講座我們能夠清楚的認識到如何把自己培養成優秀的學生幹部;透過高雅藝術的欣賞,又從藝術行為、美學鑑賞等對我們理工科專業的同學有很大的視覺衝擊和思維響應,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我們的審美意識和情操;透過講座我們也清楚的認識到一個優秀的團隊在當今社會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它所取到的至關重要的作用,讓我們明白了要有“teamwork”的精神,以便我們能夠在自己的道路上走的更遠,走的更久;透過素質拓展活動也培養了我們動手實踐的能力,讓我們學會了在困難中互幫互助,讓我們感受到了一股“團結就是力量”的暖流……因此,這次的培訓確實讓我們每個人受益匪淺,工作總結《大學生班委培訓總結》。

  其次我想就塗榮書記關於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學生幹部談下自己的看法。這次的開學式是我入學兩年多以來第一次近距離的看到了塗書記,果不其然塗書記的講座給我帶來了很大的震撼,他很全面客觀的描述了整個大學裡面學生幹部存在的問題和不良的工作作風,同時也對學生幹部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生幹部要善於堅持在黨團領導下開展工作,要堅持面向廣大同學設計工作內容,要努力在同學們中贏得支援與信任,要注重設計尊重同學主體地位的工作,要充分運用同學喜歡的進行溝通交流和聯絡,短短的“六要”就概括了學生幹部在開展工作時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原則,簡明扼要,同時他也提出了學生幹部如何處理好六種與我們切身相關的關係,我結合自身感受跟大家分享一下:一是學習與工作的關係,這個是老生常談的問題,我們很多幹部在工作做的風生水起的時候,學習成績卻一落千丈,我認為我們學生幹部要協調好二者的時間分配,然後要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和科學性,在別人睡覺的時候我們要在學習,在別人玩的時候我們要在學習,要充分利用各種空餘時間,因為時間是靠我們擠出來的;二是繼承與創新的關係,對於這方面,我覺得我們要推廣自己的工作品牌,拿一個活動方案來說,它必須是要符合廣大同學喜聞樂見的,然後我們進行包裝美化,形成我們特有的一個創新活動;三是學校與學院的關係,有些學生幹部在學校做事踏踏實實,一回到學院裡就擺官架子,不配合學院、年級或班級的工作,對於這樣的同學,我認為是很不符合幹部的基本素質的,幹部是要用來服務同學的,服務服務在服務;四是學生與老師的關係,這點毋庸置疑,有些老師在打分的時候還是會有人情分的,所以做好這點很重要,當然自身實力才是王道;五是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在家靠父母,出門要靠朋友,在學校裡要靠同學,所以我們要加強和同學間的聯絡,多一份關心同學的心,這樣對我們的發展也是很有幫助的;六是現在與未來的關係,我們同學應該把目光放的更長遠一些,要敢於多承擔一些責任,多幹些活哪怕是髒活累活,而不是注視眼前蠅頭小利,天天喊著助學金,思政加分之類的,作為大學生,應該敢於擔當。

  再者,透過這次培訓我也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作為一名優秀的學生幹部,最起碼的是坐下來要能夠寫,筆頭功夫要鍛鍊到足夠硬,這個是很多同學的“硬傷”,站起來也要能說,這點我們不應該學習陳景潤,要說出來才能讓大家明白你所要表達的意思,這兩點我覺得自己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我應該制定相關的計劃,提升自己的說寫能力。

  最後是關於小組討論,部分幹部提出來的問題:同學參加活動積極性較低(自身發展VS班級發展),我覺得可以有這幾種渠道來解決

  ①先硬性解決透過做幾次活動讓大家熟悉;

  ②活動要吸引人且有意義;

  ③考慮同學情況,組織不同多次活動逐漸帶動不積極同學;

  ④不能操之過急,要給大家營造一個“家”的感覺,珍惜集體,樹立主人翁意識;

  ⑤小部分帶動小型活動,再有大型活動,不能操之過急。同學們結合自己遇到的問題展開了詳細的交流。

  我覺得擁有參加這樣培訓的機會確實很珍貴,我們是來自四個不同的學院,文理交璧,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維方式讓我學到了很多,思維的碰撞,智慧的交鋒,讓我在這個大骨班進步很多,引用塗書記的話與大家共勉:時刻保持忠誠,激情。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39

  透過本次省化學骨幹教師第一階段的培訓,首先要感謝教育廳、華師給了我們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在歷時十天的培訓活動中,我有幸聆聽了教育專家的精彩講座,教授專家們所闡述的教育觀點,他們都是以大量生動感人的例項,全面的敘說了教育教學經驗和處理好師生關係的具體措施,以及新時期教師工作的技巧和應該具備的素質。透過這次培訓讓我學到了許多實在的教育方法,讓我受益匪淺。以下是我參加這次培訓會後的一點感受。

  一、更新觀念,良師益友

  育人先要育心,只有走進學生心靈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學生心靈深處的共鳴。老師要善待、關愛每一個學生,多與每一個學生接觸,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與學生“打成一片”,切實走進學生心靈,做學生最信任的引路人。用心靈去贏得心靈,用愛去交換愛,用真 情贏得真情。也就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才更有心去主動地創造更充裕的時間和空間去了解、剖析、關愛學生,為學生提供最適合的教育。在教育學生時,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在融洽的師生情感中,學生才會把老師的批評看作是對自己的愛護,把老師的表揚看作是對自己的鼓勵,從而引起情感的共鳴,自覺把道德要求和行為規範轉化為自己的心理定勢和良好的習慣,收到“親其師,信其道,受其術”的效果。教師不要老是擺著一副高高在上的面孔來威懾學生,以維護自己“神聖”的地位。教師要用真誠的情感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富於同情心,這樣就會受到學生的愛戴,就能溝通師生之間的心靈,學生就會親近老師,從而在師生之間架起一座信任的橋樑。

  二、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直接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無不強調身教勝於言教,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範性,在無形之中為學生樹立榜樣。教師的世界觀、品德、行為、對每一現象的態度,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著全體學生。車爾尼雪夫斯基說:“教師把學生造成什麼人,自己就應當是這種人。”我希望我的學生成為積極向上、勇於創新、不怕困難、對人以誠相待、有同情心和責任感、盡力做好任何事情,有一定心理承受力的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而我首先就要使自己成為這樣的人。新時期的教師應對教育物件實施影響的同時,不斷地完善自己。必須不斷地學習有關知識,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提高自身素質,才能嚴於律己,在學生中樹立一個實實在在的榜樣。

  三、有效教學,提高效率

  提高化學課堂的有效性,教師備課時要深入鑽研教材,提出的問題要有一定的開放性。教師心中要明確在這裡討論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和效果,學生會如何面對教師預設的問題,以及會出現什麼樣的行為或碰撞出什麼樣的思維的火花。教師在備課時充分考慮到這些問題,才能有效的組織教學,有目的的開展討論,為學生的合作學習奠定基礎勢。提高化學課堂的有效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化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主動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學知識與技能、化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化學活動經驗。新課程改革以來,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認知途徑。教師讓學生交流建議,學生也樂於交換意見,有其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優勢。有效的化學課堂教學取決於是否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其核心是在思考過程中,學生是否由不知到知,由知之較少到知之較多,是否透過思考,掌握化學知識、領悟化學方法、理解化學思想。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40

  非常榮幸能有機會參加這次的培訓,這短短几天的培訓讓我收穫到了許多平常注意不到的東西,我會把收穫到的這一切慢慢加入到我的課堂裡,相信會對那些學生有很大的幫助。

  透過這次的培訓,我意識到我的原先的教育太過於死板,以致於學生們在上課時都沒什麼幹勁,回答問題時不積極,偌大的教師只有我一個人講課的聲音在迴盪。這次培訓我見識了一下其他老師的講課,我發現他們總是能夠輕易的帶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學生們的聲音裡也總是充滿著激情。

  而且我發現很多優秀的老師,他們講課的時候總是脫離了書本的,不需要向我一樣時時刻刻看著書,他們對於書裡的那些知識點了然於心,這讓我十分的羨慕。當然我也清楚的知道這樣的行為不是現在的我可以做到的,需要時間的積累和沉澱,再加上自己刻苦的鑽研。這次的培訓只有短短几天,帶給我的收益卻是我平日裡幾年的收穫,因為在教書的時候,我們是無法正確的判斷自己是否教的好。也不會時時刻刻都有老師看在你的授課給你評價,大多的時候,我們都是在盲目的教學。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很清楚這門學科的不易,相對於其他的科目來說,語文的確是一門比較輕鬆一點的課程,班裡的學生隨便一考,成績也不會太差。可這門功課難就難在成績很難得到高分,語文成績的提升只能靠著平日裡的積累和死記硬背。眾所周知,靠死記硬背是讀書效率最低的,因此我作為一名語文老師,要多想想能夠讓學生們如何提起對這門功課的興趣。

  培訓我看著上面講課的老師,有幾個甚至比我還年輕,但他們講起課來卻讓人感到很舒服,而我的講課大概只會讓人感到枯燥。兩者之間巨大的差距引發了我的思考,這樣的差距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學生們考試成績沒考好固然有一份他們自己的原因,但老師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透過這次的培訓,對於老師這個崗位,我有了更深的體會,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與其一個勁的給他們塞知識,還不如教會他們如何去學習,讓他們對學習產生興趣。這次我清晰的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後我會向那些有經驗的老師虛心請教,看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我會繼續努力的。

  高中新教材教師培訓心得體會41

  8月22日至26日我參加了高中語文課改培訓,透過聽教育專家的講解以及與同行的互動,有了新的認識。新一輪語文課程改革中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新課程的基本特點。這一觀點的提出,擺脫了長期以來關於語文學科性質的爭論,正面論述了語文的學科性質和地位,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為了在教學過程中能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社會性的發展,讓每個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我們教師必須依據新課程理念對每一堂課認真思考,精心準備,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的樂園。在已往的教學中,還有部分教師將學生的大腦作為一個簡單的容器,把課堂作為灌輸和填鴨的場所,將整個教學過程設計為"灌"和"填"的流程,久而久之,課堂就成為了一潭死水。而《新課程標準》則強調:現在教師的職責已經越來越少地傳授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教師必須集中更多地時間和精力從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創造性的活動。因此我們要把學生的大腦看成是一把需要被點燃的火把,想方設法去點燃這把火把,激發學生潛在的能力,讓學生自覺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充分地活動起來。讓學生透過自身的活動,充實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形式,真正體現了在樂中學、趣中學、動中學、做中學,讓每一堂課都充滿活力。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做好如下準備:

  一、深鑽課程標準,領會課改精神。

  語文課程標準,有意識地把“語文素養”凸現出來。語文素養內涵十分豐富,它以語文能力為核心,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語言積累、思想情感、思維品質、審美情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融合。因此本次課程改革不再將學生掌握系統知識放在首位,而是將學生價值觀和情感態度的培養、激發學生關注和參與社會生活的熱情、培養學生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形成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放在首位。同時,還要培養學生感受、觀察、體驗、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以上目標達到之後,知識的獲得將是很自然的事。這就要求教師在活動設計的時候,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愛上這門課,產生強烈的學習動力和參與欲。在活動中,讓學生自覺去獲取知識。如在講授《荔枝圖序》一文時,鑑於學生對句子“核如枇杷,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的難以理解,教師可以事先準備好幾隻荔枝,然後把同學們分成小組,讓他們動手剝掉荔枝的皮。這時,他們會對“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一句有了視覺上的感受。最後再讓他們動口嘗一嘗,這樣,不僅加深對“漿液甘酸如醴酪”的品味,還掌握了荔枝核的形狀。這樣講解,不僅使學生很快解決了難點,而且大大節省了教師講解、啟發的教學時間。學生學得輕鬆愉快,且印象深刻。

  二、瞭解學生,有的放矢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課程活動設計的首要目的是把學生吸引到教學中來,引導他們體驗情感,培養能力,構件自己的知識體系。因此,深入地瞭解學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學生好奇心強,有活力,情感單純而強烈,記憶力強,想象力豐富,處在形象思維強而抽象思維正在形成階段,由於學生們受到現代各種傳媒的影響,有較廣的知識面,對所學的內容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如果能根據學生們的情感和年齡特徵,找到學生們感興趣的話題作為切入點進行教學,再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一定會得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

  為了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資訊,創設各種教學情境,提供直觀的教學材料,僅憑教師的語言和行為動作是無法完全達到效果的。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能夠給學生以具體形象、有聲有色的情境感受,還有其它手段不能代替的跨越時空的資訊量,都會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抽象教學形象具體化,使學生在體會、感悟中獲取新知。比如,讓我教《七根火柴》時,先播放《長征組歌》,音樂把學生帶進了艱難的長征歲月,因勢講述此課文的背景,然後播放“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等畫面,最後定格在紅軍“過草地”上。然後設定兩名紅軍相互依偎的情景,配以聲音,使學生身臨其境般地感受到紅軍為了革命的勝利,不惜犧牲自己寶貴生命的高尚品質,感受到了他們對黨的無限忠誠。這種形象逼真的方式比教師口乾舌燥的講解要好得多。

  四、與時俱進,提高自身素質。

  這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特徵之一是綜合化,強調每個學科彼此建立聯絡,跟科技發展及日常生活建立聯絡;同時強調跨學科的、建立在各個學科之上的綜合實踐活動。這是對傳統教育的極大挑戰。傳統的課程體系偏重於書本知識傳授。課程的綜合化,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教師要了解每一個學生,用他們有切身感受的事情教導他們,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綜合實踐課的開設,對於傳統“應試教育”的教育觀也是一個挑戰。透過課程改革改變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學習方式,甚至需要全民的一種教育觀念的轉變。課改力圖在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和實施建議等方面全面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功能,從而促進學校教育重心的轉移。尤為重要的是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引導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價值選擇,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樹立遠大理想。這種過程將深刻地影響他們思想道德的形成,影響他們人生的抉擇。

  五.課改就是讓每一個學生髮展。

  每個家長最關注的是:我的孩子最後得了多少分?對於這個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中心的領導認為,必須伴隨相應的評價制度的改革,從更多地關注結果到更多地關注過程,從更多地關注知識技能等可透過考試評價的學習成果到更多地關注學生的情感、價值觀等用考試難於評價的成果。這種新的評估方式是縱向的,更多地關注每個學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的一種發展。而以前的評估是橫向的,往往以為傳統意義上的主科不好,就會讓一個學生在班級裡抬不起頭。因此,課程的改革,需要學校、家長評價觀念的轉變,需要每一個人思索我們用什麼樣的評價觀念才能有利於下一代更加健康地發展。在一次國際教育研討會上,香港一位教授曾說,一個人的人品無法考,我們的教育工作者能說因為做人的事情沒法考,我們的教育就不管做人嗎?這是一個多麼令人反思的問題。許多新課程包括綜合實踐課的開設,對學生的發展有獨特的價值,這種價值有很多方面是沒法考的。實際上,考試應該伴隨著課程而發展,而不是課程改革追隨考試,絕不能本末倒置。新教材突出教學方法的轉變,讓學生在學習知識、接受科學文化教育的一開始,就運用親身體驗與親身實踐的新型方式進行學習。在傳統的學習方式中,課堂的主角是教師,好學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數學生只是觀眾與聽眾。而此次課改中強調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同時認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題,老師應儘可能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參與課堂,把主宰權還給學生。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鬆自由的可讓氛圍,在這種輕鬆的氛圍裡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這樣一來,學生有了較自由的學習,有了與老師平等對話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大膽,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地表現自我。在教學實踐中,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快樂的學習到知識。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要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教師如何引導,啟發,點撥?能否真正把學生領到這一領域,這就要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儘量收集製作與教材有關的資料,又要善於把握學生的心理,使學生能和老師發上共鳴,對於教學課堂而言,不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現在的教師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魚,最重要的是授之漁。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為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我深知,實施素質教育任重道遠。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更新觀念,創新思想,總結經驗,開拓進取,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而不懈努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