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新課標培訓心得(精選7篇)

高中化學新課標培訓心得

  高中新課程改革已經正式啟動,新理念、新課標、新教材,如何迎接新課程新挑戰,實施有效教學。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高中化學新課標培訓心得(精選7篇)供大家參考!

  高中化學新課標培訓心得1

  一、對人教版化學新教材的認識

  (一)注重學生學習化學素養培養。新教材採用研究型學習法。如學習“元素化合物”一節,透過活動探究形式討論金屬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教給學生研究物質性質的基本方法,即:觀察、實驗、分類、比較等科學研究方法。即:觀察物質的外觀性質→預測物質的性質→實驗觀察→解釋及結論。這樣體現了對學生能力培養,教給了學生學習化學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貫穿始終。新教材要求教師要不斷探索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不斷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使學習過程變為不斷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教師要指導學生針對學習內容,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收集利用更加廣泛的學習資源。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接受能力,做到形式為內容服務,形式和內容統一,使教學形式多樣、方法新穎,體現特色。

  (三)化學生活化特點突出。化學新教材對知識的學習目標定位在知道、說出、舉例、瞭解、認識等第一和第二層次上,對於應用、設計、評價、靈活運用、養成、具有、樹立等要求很少。學生參與的活動內容多,重視與生產、生活的緊密結合,體現了化學來自於生活,服務於生活,使學生親近化學,感到學習化學的快樂,體現了“化學從生活中來,化學到生活中去”的特點。

  (四)圖文並茂,資訊量含量豐富。教材中的圖示、圖表豐富,如,在教學“物質的量”1moL不同物質的質量和體積時給了一個表格,表中列出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在不同條件下的體積等資料,提出討論題,老師可以讓學生透過對比和歸納的方法,總結出摩爾質量和氣體摩爾體積概念。這樣的例項很多,激發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有助於學生對抽象概念的理解。

  二、加強教學研討,領會新課程意圖

  (一)深入學習研討,樹立教學新理念

  透過課程培訓、集體研討等形式轉變教學觀念,在集體備課上固定時間、固定地點,在教學上統一進度、統一練習和教學深度,在教學方式上體現特色,靈活多樣。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新課程理念,如,學習“氯氣相關性質”時,為弄清氯水中存在哪些微粒,我設計了一個探究性實驗:將新制的氯水分別加到紫色石蕊、FeCl2、Na2CO3和AgNO3等幾種試劑中,觀察有什麼變化,並用有關的離子方程式解釋出現的現象。再讓學生動手進行實驗,並組織學生交流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互相啟發,教師適當點撥,最後在廣納眾議的基礎上得出結論。這樣,不公課堂氣氛活躍,更重要的是學生透過親身參與,大大激發了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教學中,教師扮演著引領、點撥、適時給予指導的角色,讓學生自己不斷髮現問題,培養了學生的多種能力。讓學生談想法,鍛鍊了語言表達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從而真正做到從以教學中心轉變到以學生學習為中心, 從被動學習到學生的主動學習,生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

  (二)親自動手實驗創設情境,進行實驗興趣化教學

  化學實驗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問題情境,千變萬化的實驗現象讓學生驚奇、詫異和不解,會使學生對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提出一系列的新問題,渴望對新問題探究和解決。如,在學習“氫氧化鋁”性質時,先讓學生舉例Al(OH)3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然後順勢提出如何製取Al(OH)3。透過學生實驗後,讓學生交流實驗現象,並提出問題:為什麼NaOH溶液過量時Al(OH)3沉澱會溶解? 為什麼兩種試劑滴加的順序不同會產生不同的現象?它們是怎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怎麼寫?如果把NaOH 溶液改為氨水會產生同樣的現象嗎?Al(OH)3沉澱溶於酸嗎?該用什麼方法制Al(OH)3等等,引導學生興趣盎然地探究下去。總之,實驗教學能夠很好的激起學生學習化學興趣,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三、新課程教學中的困惑與思考

  (一)對教材使用的困惑

  在課改化學教材中,一些內容過淺,知識點較零散,新教材一學年的內容基本把原來教材三年的內容都涉及到了,很多內容不容易講透,不利於學生形成學習化學的知識體系,加之高考改革方案還未出臺,因此,實際教學定位很難把握。如,“元素化合物”知識舊教材用了六章的篇幅,分佈在兩冊教材中,而新教材兩章就講完了。很多物質的化學性質在新教材上只介紹了部分。如,SO2的化學性質,新教材只介紹了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和漂白性,而未涉及還原性和氧化性,如果只作瞭解就行,但問題是相關知識又在各種配套練習中大量出現,如果不在教學中加深講,學生就不會做題,並且大量的方程式在練習中會經常出現,學生記不住,寫不來,使學生覺得學化學很難。

  (二)對教學過程實施的困惑

  以活動探究進行教學的形式很好,但有些探究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一是學生實際能力達不到,如,“氧化還原反應”教學完成後,接著是活動探究鐵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還原性,讓學生探究Fe―Fe2+―Fe3+轉化,在此以前學生沒有接觸過Fe的性質,所以預測不可能到位,以致大部分學生探究實驗不知所措。二是探究實驗過多過頻,實際教學時間安排不過來。在高中化學必修1中,活動探究13個、觀察與思考12個;化學必修2中,活動探究17個、觀察與思考9個。要完成這些探究內容又要完成教學任務,教學時間不允許,所以,很多探究就只有由老師代勞,很難全部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

  (三)對化學科評價體系的困惑

  目前,針對新教材的高考方案尚未出臺,教學內容和課後練習也不配套,因此在化學教學的“度”上很難把握。雖然我們化學教研上作了研討交流,但還是不放心,因為高考真正要求到什麼程度說不清楚。因此,在課程設計、學生學習方式、學習時間上都難免套用以前的高考模式,成了“穿新鞋走老路”,必修選修內容混亂出現,習題偏離正常軌道。因此,有關方面應儘快出臺與新課改相適應的高考方案。

  高中化學新課標培訓心得2

  一、注重基礎知識的培養

  1、注重化學用語的掌握。要想學好高中化學必須在化學教學中紮實培養學生的基本知識,因為基本知識是我們以後進一步學習化學其他知識的基礎,設想一下,如果我們要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可是有的學生甚至連一些化學符號所代表的含義都不能對號入座,這時老師就是講課講得再精彩,學生都如聽天書一般,不得其門而入,這簡直是一種悲哀。因此,我在教學中會嚴格要求學生掌握化學符合,並且總是在教學的過程中鞏固加深他們的印象,使他們達到背乘法口訣的水平,張口就來,在此基礎上還要規範化學用語的使用( 如化學反應方程式、離子方程式、電極反應式、電離方程式以及化學式、結構式、電子式等 ),規範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力爭使基礎知識和技能一一過手。

  2、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培養。我在教學過程中還會要求學生去理解的掌握化學的基本概念,如阿伏伽德羅常數、摩爾質量、物質的量濃度等,引導他們去字斟句酌的理解每個關鍵的字和詞。要讓學生明白基本概念有它自己的嚴密性和準確性,不得任意刪改,明確其中的化學涵義以及概念間的相互聯絡,透析基本原理的實質。 同時理解重要定律如阿伏伽德羅定律及其推論的內容,這些都是增強計算能力的基礎。最後為了鞏固這些基礎知識還要多做練習題,達到熟能生巧的地步。

  二、注重理論與實踐的聯絡

  好多學生都有這樣的感觸,覺得化學是一門抽象、晦澀高深的學科,學了好長時間化學後,對化學的印象還停留在課本習題上,不能把課本上的化學和日常生活聯絡起來。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新課標對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從化學視角討論生活問題。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會要求學生從身邊熟悉的物質入手,從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入手,激發學生濃厚的興趣,提出問題。如去旅遊時看到溶洞,要思考一下溶洞的形成和我們的化學知識的銜接點在哪?帶著這個問題重新回到課本,我們會發現溶洞形成的化學方程式是:

  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CaCO3+CO2↑+H2O。再進一步進行分析,會得出下面的結論:含有碳酸氫鈣Ca(HCO3)2的地下水沿著細小的孔隙和裂隙流入溶洞空間,隨著溶洞內溫度升高、壓力降低,水中的碳酸氫鈣 Ca(HCO3)2達到過飽和,碳酸鈣CaCO3便沉澱析出並使CO2逸出,形成鐘乳石、石柱、石筍等化學沉積景觀。

  三、注重化學實驗,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新課標高中化學,對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 , 化學實驗在化學教學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 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根據上面的要求,我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化學實驗的操作過程,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當然,我們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以有稍微的改動,前幾次課程可以按照教師傳授相關知識,再給學生演示實驗,讓學生觀察後最後再模擬練習的過程。因為實驗過程中有好多注意事項,必須在老師一邊操作一邊講解的過程中才能夠明白理解。等到學生把這些最基本的注意事項掌握後,老師的主要任務就不是去演示實驗而是引導、激勵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啦。例如,氨溶於水的噴泉實驗,是高中化學實驗的一個重要知識點,也是歷年高考試題的熱點,題型的設計屢有創新,好多學生都覺得太難啦,和課本上不一樣。那是因為他們在平常做這個實驗時只是按部就班的按照課本的說明去做,沒有積極的去創新、去思考。因此,在平時的實驗課上,老師就應當努力去拓展學生的發散思維。就這個經典的實驗為例,它的原理是:在乾燥的圓底燒瓶裡充滿氨氣,用帶有玻璃管和滴管 ( 滴管裡預先吸入水 ) 的塞子塞緊瓶口。立即倒置燒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燒杯裡(水裡事先加入少量酚酞試劑),擠壓滴管的膠頭,使少量水進入燒瓶。燒杯裡的水即由玻璃管噴入燒瓶,形成美麗的噴泉。那麼我們可以進行進一步的討論與分析:1.噴泉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2.如果把燒瓶內放入其他的氣體如氯化氫、二氧化碳、氯氣、氨氣等能否進行噴泉實驗呢?按照上面的思路,我們可以讓學生分組去做實驗,再得出結論:1.噴泉形成的原因是容器內氣體透過溶解或反應,使容器內的壓強減少,使與之想通的外界壓強大於容器內的壓強,從而引發形成噴泉。2.以上四種物質可以形成噴泉實驗。透過上面的過程不僅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拓展了他們的思維,而且為教學內容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高中化學是我國高中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整個化學教育體系中關鍵的部分。高中化學教學質量的高低不僅關係到整個高中總體教學質量的高低,也關係到很多學生的高考成績好壞。高中化學教育不僅為我國高中學生提供了學習基礎化學知識的機會,也是為我國專業化學人才的培養奠定了堅實基礎。新課標的教學內容給我們的教學帶來新的突破、新的思考,給學生提供了無限的創造空間,激發了他們學習化學的熱情,鑑於上我們要不斷的學習、創新,最大的激發新課標指導下化學課的能量。

  高中化學新課標培訓心得3

  11月25日下午,我們高中化學教研組全體成員集體觀看了兩節化學示範課及點評和微講座的線上直播,收益頗多,感悟深刻。下面就化學專家鄒海龍主講的微講座談下心得體會。

  鄒老師就具體教學實際(如粗鹽精製課例),從落實中學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視角詳細分析了進行單元教學設計的特點和意義。鄒老師從持續性評價的整體規劃、前後測的設計與實施、課堂活動表現評價的設計與實施、單元內課時作業的設計四個方面介紹單元教學的持續性評價規劃及實施。單元教學設計的基本思路是依據單元目標設計評價目標,運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選取核心活動作為評價任務。設計多樣化的評價方式,課上進行活動表現評價,預設水平,診斷反饋,促進學生自主反思和改進提升。課時作業檢驗效果,鞏固目標,為後續學習做準備。單元后測考查落實單元學習目標,鞏固和發展學生的關鍵能力。評價任務的選取實現對學生多方面的評價,既有辨識記憶,概括關聯類的考察核心知識的落實任務,同時也有說明論證,分析解釋、推論預測、系統設計等高階任務,促進學生高階思維的發展。前後測的設計與實施,前測測查學生的已有水平,包括核心知識、認識角度、問題解決的思路等。後側依據學科能力水平進行指標編碼和更細緻的能力劃分。舉例具體的前後測題目。課堂活動表現評價的設計與實施,選取能夠促進學生認識發展的核心活動設計評價目標、評價任務,並劃分水平。以課時1畫出氯化鈉進入溶液後的示意圖為例說明課堂活動表現評價的實施。單元內課時作業的設計,不同課時的作業目標不同,課時1檢驗效果、鞏固學習目標的作業目標,課時2為後續學習做準備,課時3綜合運用發展提升,課時4落實核心知識與思路方法。

  鄒老師分析的課例中,凸顯分析課程標準和教材後將概念的建構、理解與應用過程轉變為實際問題解決的過程。基於實際問題解決的單元學習主題非常具有驅動性,將電離、離子反應的核心概念與生產中的實際問題融合,從學生的視角拆解任務,將真實問題解決、核心概念和學生認知邏輯融合。學生在課堂活動中表現出積極投入參與。第二,單元教學規劃非常豐富,突出了核心知識建構的框架,將粗鹽精製作為單元重要內容,充分展開學生實踐活動,凸顯單元核心知識,沒有更多的解說類似電解質的概念這樣的事實性知識,而是突出單元核心概念,讓學生有充分的活動空間,從而形成關鍵能力。第三,突出了化學學科實踐,粗鹽精製是一個真實的生產問題,在課堂上學生充當化工工程師模擬這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學生既要感受到化學知識的重要功能和價值,同時也發展系統思維。不僅在理論上化.從學學科知識的角度探討可能性,而且還考慮真實問題帶來的多種要求。同時在整個過程中幫助學生建立化學學科的思維方式,即宏觀、微觀和符號表徵。第四,設計了一系列具有挑戰性的活動,不僅將實際問題解決和概念建構很好的融合,而且還展示了學生多種不同的認識,挑戰性任務的開放性探查出學生的真實的想法。每一步的進階對學生來說都有挑戰,教師在一系列的活動過程中給學生搭建了臺階,如使用白板加磁扣的設計,讓學生透過動手和動腦結合,透過實踐過程喚醒微觀認識。同時,單元持續性評價的設計,顯示出這個單元教學是紮紮實實的基於常態教學的,研讀課程標準和深入使用教科書,促進學生核心素養髮展。這些都帶給我們很多啟示和借鑑,我們聽後都表示要把相關理念付諸實踐,最佳化教學設計,助推學生的發展和進步。

  高中化學新課標培訓心得4

  聽了將小鋼老師,林文興老師關於高中化學實驗考查特點及複習建議,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有一下幾點體會:

  1.新課程下高考化學實驗題的特點

  以“工藝流程”為背景,將元素化合物知識放置在真實的化學工業環境中,從而達到考查學生的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將新資訊和已有資訊整合,重組為新資訊塊的能力。

  以“實驗裝置”為背景,將教材實驗某些裝置分為具有一定實驗功能的、簡單的實驗組合或片段、如制氣、除雜、物質檢驗、物質性質實驗、氣體收集、尾氣處理等裝置,要求學生按照題目要求,依據實驗原理,從中選出一些裝置進行科學組合、合理連線,以完成某一具體實驗,考查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實驗問題的能力。該類試題特點:所考查的知識源於教材中的典型實驗,但“立足教材、高於教材”,是教材重點實驗綜合運用能力的再考核。只要學生平時重視學習教材上的典型實驗,該類題的解答還是很容易得分的。

  2.結合我校實際,新課程下高考化學實驗複習策略

  縱觀新課程下高考化學實驗試題的特點,可以發現題目難度並沒有增加,但加強了對化學實驗基礎知識、基本操作、實驗資料分析和推理、實驗方案的設計和評價以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考查,注意與生活和實際的聯絡,這種改革的方向有助於教師和學生從題海中掙脫出來,把新課程理念落到實處。透過對新課程下高考化學實驗試題的特點的'分析,得出以下幾點啟示。

  熟悉常見的實驗基本操作,力求實驗基礎知識網路化新課程下的高考實驗試題在命題的形式上注重試題的綜合化,即試題注重對多方面的實驗基礎知識進行考查。高中化學實驗基礎內容包括儀器與藥品、實驗操作與實驗技能、物質的製備與實驗方法、識圖繪圖與安全知識、定量實驗與誤差分析、物質的分離提純和鑑別、實驗設計與綜合實驗等。在化學實驗複習過程中,應強化對化學實驗中的儀器使用、實驗的基本操作、藥品的變質與儲存、氣體的製備、離子的鑑定、物質的鑑別、檢驗、推斷等做一些小專題複習,以達到鞏固基礎的目的。另外,還應針對化學實驗知識和技能進行歸納、對比,總結規律,由點到面,形成知識網路,注重對以上知識的聯絡類比歸納。

  3.重視教材實驗,力求對實驗素材進行深入拓展和挖掘

  從新課程下的高考試題不難看出,許多實驗試題是源於教材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並由典型實驗進行一些改裝或創新。對於課本的每一個實驗都要弄清原理、相關的儀器裝置,注重操作細節,對於每個實驗,都要做到:①怎麼做?②為什麼要這樣做? ③如果不這樣做,會引起什麼後果?④還能怎麼做?對實驗中所涉及到的重要化學方程式和重要實驗現象均應做到熟練。儘可能讓學生重做一些重點實驗,例如酸鹼中和滴定等,感受實驗細節,加深體驗。

  加強規範教學、注重審題能力的培養實驗題是高考中賦分最高、得分最少的題目,也是考生最沒有把握的題型。因此答好實驗題是做好高考化學試卷的關鍵,也是高考制勝的關鍵。從平時改卷和高考閱卷反饋情況來看,學生做實驗題最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答題不規範,文字不簡煉,詞不達意,不能用正確的化學用語答題,從而造成大量失分。另外,答非所問也是考生解答此類試題經常出現的錯誤。因此在答題時必須注意:①答名稱還是答符號、化學式;②答離子方程式還是化學方程式;③答現象還是答結論;④答規律還是答具體物質或具體內容。審好題才能做好題,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理解和概括題意的能力,學會分析儀器裝置的特點和作用,學會分析流程圖中每一步的作用,學會分析每一步中反應物和生成物的關係,在答題時還要注意一些限定條件,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總之,“年年高考題相似,高考年年題不同”,認真研究新課程下高考化學實驗試題的特點,從試題中去領略試題的考查意圖和試題命題的方向,從而在教學中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實驗創新意識和實驗探究能力,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就能大大提高實驗備考複習效率。

  高中化學新課標培訓心得5

  新課程改革程序的不斷加快,使提升初中課堂教學成效成為教育領域重要的研究課題。初中化學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積極適應新課程改革標準的要求,探索更具成效的教學方式,促進新課程教學內容的有效實施。下面,我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對於新課程標準下提升初中化學課堂有效性提出幾點建議。

  一、轉變傳統教學觀念,突出學生課堂主體性

  化學作為一門邏輯性和科學性較強的學科,學生面對多樣化的化學知識需要充分調動自身思維,分析與解決化學問題,更好地完成對知識的深入理解與消化。但就初中化學教學現狀來看,大部分教師受傳統教學觀念影響深刻,在課堂教學中過於重視對課本知識的傳授與講解,忽視對學生能力與素養的培育,學生處在被動接受的客體位置,無法激發自身的學習熱情與慾望,導致初中化學教學效率與質量低下。在全新的教育環境中,新課程改革標準對初中化學提出全新的要求,不但要求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學習狀況,還要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更好地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主動探究與學習的意識。以學習“物質的溶解性”一課為例,由於這部分知識與學生生活聯絡較為密切,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完成對知識的探索,我利用學生生活中常見物品作為實驗物質,並利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理解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內涵。首先,我為學生準備食鹽、白糖、澱粉等物質,然後組織學生閱讀課本中的實驗內容,理解和探究實驗步驟。其次,在學生充分掌握實驗操作流程後,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操作,並思考實驗現象出現的原因。最後,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總結,發現物質不同的溶解性,同時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在教師與同學的幫助下解決問題。利用這種教學方式,學生既能夠感受到化學教學內容的樂趣,又能夠體會到合作探究的重要性,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成效。

  二、創新教學方法,提升化學課堂教學趣味性

  更具創新性的教學方式是提升化學教學效率的保障,傳統灌輸式教學容易使學生產生學習枯燥感,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而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學習需求的基礎上進行教學設計,並突出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和生動性,能夠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程學習中,並在參與中獲得學習收穫,有效提升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在學習有關燃燒與滅火知識時,為了帶給學生全新的學習體驗,我利用多媒體裝置為學生播放關於火災的圖片和影片,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看到燃燒火焰的危險性,同時對火災的發生情況有更為清楚的認知。然後為讓學生掌握有關燃燒和滅火的知識,我引導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思考,並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讓學生了解不同起火原因需要採用不同的滅火方式,除了提升學生安全意識和技能外,還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更好地保障化學教學內容的實用性。

  三、最佳化作業設計,激發學生探究慾望

  課後作業是幫助學生完成知識鞏固的重要途徑,部分教師為更好地發揮出作業的知識鞏固作用,為學生設定大量的作業內容,加重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同時無法保障學生的作業完成質量,影響學生課餘時間自主學習的效果。針對這種問題,我對學生課後作業進行系統化的設計,並遵循以下幾點原則:一是較強的針對性,學生透過作業內容能夠更好地明確學習重點;二是作業內容分層,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為學生設定不同難度的課後學習內容;三是加強與生活的聯絡,保障學生學習的知識能有效應用到生活中,解決生活問題。以“酸鹼反應”為例,我為學生設定課後思考問題:“酸鹼反應的主要原理是什麼?生活中常見的酸性與鹼性物質有哪些?生活中有哪些酸鹼反應的例項?”利用層層遞進的方式增強學生的思考能力,並引導學生在思考與探索中,不斷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信心,更好地發揮出課後作業的促進作用,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

  總而言之,作為新課程改革的落實者,應積極探索更具成效的教學方式,並不斷學習全新的教學理念,大膽嘗試與創新,積累更多的教學經驗,以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完成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高中化學新課標培訓心得6

  隨著新課標的實施,我們的教育即將步入新的里程,透過學習新課標的解讀,讓我感觸最深的是:

  1、新課標的第一個突破:強調核心素養。重點解決了藝術課程培養什麼樣的人?指向過程,關注孩子在培養過程中的體悟,注重培養學生終身發展和適應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核心素養,特別是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非結果導向。

  2、如何理解學習任務:

  透過學科內設計:聚焦、嚴謹、連貫性;跨學科設計:可遷移性、跨學科、可選擇;

  超越學校設計:真實性、靈活性、可操作性;

  過程設計:參與、學生主體、教師主體;透過本次學習,也引發了我以後對教學的一些思考,首先教師對藝術的認知和理解力要加強,其次要加強對知識的融通與理解。

  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備課、實施教學的時候要提前預設,看看能提升學生哪些方面素養,需要學生做什麼,怎樣的學習效果最好,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線上線下混合學習,達到提高學生能力,提升學生素養的效果。

  高中化學新課標培訓心得7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研究物質結構,組成,性質,變化,用途,製備等的一門自然學科。

  化學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化學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與實踐、科學態度與責任,是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在化學課程中的具體化,反映了義務教育化學課程的教育價值與育人功能,體現了化學學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展現了化學課程學習對學生髮展的重要價值。

  化學課程內容:化學課程設定五個學習主題,即“科學探究與化學實驗”“物質的性質與應用”“物質的組成與結構”“物質的化學變化”“化學與社會·跨學科實踐”。五個學習主題之間既相對獨立又具有實質性聯絡。其中,“物質的性質與應用”“物質的組成與結構”“物質的化學變化”三個學習主題,是傳統的化學科學的重要研究領域;“科學探究與化學實驗”“化學與社會·跨學科實踐”兩個學習主題,側重科學的方法論和價值觀,反映學科內的融合及學科間的聯絡,凸顯育人價值。

  教學建議:化學教學是落實化學課程目標,引導學生達成義務教育化學課程學業質量標準的基本途徑。教師要深刻領會核心素養內涵,科學制定化學教學目標;全面理解課程內容體系,合理組織化學教學內容(基於大概念來組織單元教學內容);充分認識化學實驗的價值,積極開展科學探究與實踐活動;大力開展核心素養導向教學(積極探索大概念引領的課堂教學改革),有效促進學習方式轉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