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精選8篇)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
當我們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精選8篇),歡迎大家分享。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1
5月17日晚,中國女排姑娘的身影第四次出現在感動中國頒獎典禮上,現場一句“我們沒贏夠”,再一次燃爆了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充分展現了無所畏懼、頑強拼搏、敢打敢拼、永不言棄的“女排精神”。新時代黨員幹部也要向女排姑娘們學習,始終秉持這種“沒贏夠”的勇氣和魄力,弘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打造敢於亮劍、能征善戰的新時代“紅色鐵軍”。
堅定信念,強化鬥爭意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偉大復興的征程上不會一帆風順,越接近目的地越充滿風險挑戰甚至驚濤駭浪,更需要黨員幹部保持永不懈怠的鬥爭姿態和一往無前的鬥爭精神。鬥爭精神不是與生俱來的,是一代代共產黨人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甘於奉獻鑄就的。每一名共黨員都要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自覺加強思想淬鍊和政治歷練,不斷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切實增強敢於鬥爭的意識和膽氣。特別在大是大非問題上,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面對一切歪風邪氣和艱難險阻都敢於鬥爭,絕不在困難面前退縮,更不在壓力面前低頭,自覺做到旗幟鮮明講政治、立場堅定勇擔當,樹立和維護好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
磨練成長,苦練鬥爭本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員幹部要要堅持在重大斗爭中磨礪,越是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越能練膽魄、磨意志、長才幹。溫室裡長不出參天樹,庭院裡練不出千里馬。中國女排“流血不流淚,掉皮不掉隊”的魔鬼式訓練加上無數次世界大賽的鍛鍊,方才造就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冠軍之師。黨員幹部尤其是年輕黨員幹部必須增強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的勇氣和魄力,敢啃“硬骨頭”、敢涉“深水區”、敢當“排頭兵”,主動到艱難困苦一線去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幹,努力在實踐中摔打磨練、淬火成鋼,最大限度激發幹事創業的“洪荒之力”。
把握規律,掌握鬥爭方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鬥爭是一門藝術,要善於鬥爭,抓主要矛盾、抓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對大勢和大局的準確把握,歷來都是我們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先決條件。正如排球比賽一樣,針對不同對手採取不同的戰術,有攻有守、攻守有道,方能取得勝利。對黨員幹部來說,完成肩上承擔的各專案標任務,光有敢打敢上的衝勁是不夠的,盲打莽撞也不會取得好的結果。必須學懂弄通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切實把握鬥爭的規律和技巧,做到既能謀全域性、觀大勢,又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合理選擇鬥爭方式,努力找到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真正實現鬥爭的“最優解”。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2
這世界因為他們而不同。
看了《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頒獎盛典》之後,我的內心彷彿受到了洗禮,這些奮鬥者對於夢想的追求、對於工作崗位的堅守,讓人為之震撼,他們雖不是什麼改變歷史的大人物,但他們滿腔的熱情、毅力與堅守深深地打動了我。
地處絲綢之路南北三路的分合點上的敦煌,是一座繁華的都會,莫高窟也在此生根發芽。每一個洞窟、每一幅壁畫都飽含著智慧的結晶。經過歷史的變遷和沙塵風蝕,窟內許多珍貴的壁畫已殘破和變色。為了讓敦煌莫高窟重煥光彩,“敦煌的女兒”樊錦詩自1963年從北大畢業來到敦煌莫高窟,50多年紮根大漠,潛心石窟考古研究和創新管理,完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分期斷代、構建“數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護工程,可讓敦煌文化得以永久儲存。
關於莫高窟,我曾經在小學的一篇課文中讀到過,那時對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特別神往。後來在上海中心與敦煌莫高窟來了一次近距離接觸,參觀了等比例複製的洞窟,那別具特色的穹頂,婀娜多姿的飛天,還有一些充滿想象力的童趣壁畫,都讓人歎為觀止。我那時才知道,隨著大批遊客的實地到訪參觀,每一次遊客進洞時,空氣的流動都會對壁畫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對比一千年前的壁畫,如今的莫高窟壁畫色彩消退、日漸模糊。而現在,在樊錦詩奶奶帶領的“敦煌守護人”潛心研究和保護下構建了“數字敦煌”,也讓我們不必去敦煌,就能穿越千古,近距離接觸這座歷史的寶庫。
樊錦詩奶奶為了這份信念,半世紀的沙吹,心歸處還是敦煌。敦煌是個謎,是個夢,但它更是樊錦詩的命。她的堅守、她的毅力都是我們學習的標杆,作為一名當代學子,我們也應責任在肩:一桌一椅讀天下書,將華夏五千年的文化底蘊更好地傳承。
向所有《感動中國》的奮鬥者、奉獻者們致敬!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3
中國,我們偉大的祖國,走過戰爭,解決溫飽,全面小康,為人民謀幸福;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我們經遇挑戰,奮勇拼搏,為的是,讓鮮花再爛漫,遊人再奔赴;有一群人,他們為國為民,誓死拼搏,奉獻大愛,感動著你和我。
在看過《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頒獎盛典》之後,我更深切的有了對於祖國的崇敬,對於那些可愛的人的發自內心的崇尚,他們堅強有責任,無畏肯奉獻,拼搏示大愛,堅持架暖爐,勇敢展技藝,心細寄熱血,突破長騰飛,報國攜風雅,開山又拔路,吃苦獻國力,英勇常留存。我們更多的感懷,是源於他們的義無反顧,無私無畏,勇敢向前,有擔當,不氣餒,不放棄,他們從平凡走向了偉大,他們的事蹟,他們帶給我們深思的偉大曆程,是精神的財富,人格的精煉,價值的提升。
他們從人民中走來,為了人民,他們捨棄了許多,遺憾了許多,激動了許多,悲痛了許多。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他說能夠幫助別人很幸運,壯烈也很平常,一聲定宇兄,一腳為民生,抗疫一線他衝向前;抗洪防汛戰士陳陸,與家人最後一張合照,村民不曾遇見的`大洪水,不願相信他已離去;山區老師張桂梅,一塊兩塊為女子搭一方校舍,重疾纏身,時間留給女孩,喪葬費留給孩子;“抗癌廚房”,萬佐成,熊庚香,早點鋪成爐火處,萬家廚房,偶然改軌跡,必然見善良;空軍英雄王海,跨過鴨綠江,不畏強敵,140米開炮,不怕死,死不了。他們的精神體現,讓我們更加懂得,生活並不總是如意,或是難以接受,但我們應該堅強,把一切都交給時間,為了未來,拼就再拼一點,健康就是財富,對美好持有期待,對一切懷有熱愛。
志願者汪勇說,十公里不能讓醫護人員走過去,他察覺醫護需求,迅速解決,他認為醫護是神聖的;技術突破人謝軍,他傾心傾力北斗國產原子鐘,三次暈倒,關鍵器件全部國產,工作值得;風雅先生葉嘉瑩,築民族修養,頌經典,結詩緣,文化傳播,書生報國,謙虛自謙,傳承一家;開路主任毛相林,修路是可行的,改變村莊命運,挑戰艱難,身先士卒,架起康莊路;獵獵風旗國測一大隊,珠峰高程測,扎西德勒,雙腿丈量,生死考驗,年輕人接力,情誼深。汪勇坦誠相見,持之以恆,汪勇真勇,熱血融化恐懼,新的目標挑戰,奮勇向前,品格提升見價值,無聲覺悟有聲教育,敢於抗爭命運,不忘嚮往美好家園,感受集體的珍貴,無私無畏。
他們的事蹟啟發著我們當代的少年,一代一代的少年,唯有將自己的熱血灑注祖國,才是有價值,有意義的。感動中國,感動你和我,支撐感動的背後,是我們共同有責任,為我們的國家而奮鬥,揮灑青春汗水,激揚美好樂章。
全國上下,共克時艱,2020,必定不凡。我們偉大的祖國,昨天已然是一美好的畫卷,新的藍圖已經鋪就,我們國家有能力,有信心以一大國姿態立於東方,在她的身後有國士無雙,亦有朝氣蓬勃的新一代。
同祝願,祖國好;共奮力,展宏圖。唯願與感動中國人物一道鑄美好明天。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4
“感動中國,感動你我,這世界才會永恆------”這歌詞多麼讓人感動。是啊!一縷陽光讓你燦爛,一絲關懷令你溫暖,一片愛心使你感動萬千。世界上無時無刻都在有人獻愛心,溫暖他人的心,也在感動著——中國。
實現社會主義化,科學技術是關鍵。有這樣一個事例:
梁萬俊是一名試飛員。一次,一架新型戰鬥機誕生了,梁萬俊接受了這個任務。
半路上,戰鬥機突然發生狀況,飛機失控了!飛機帽出了黑煙這時的梁萬俊完全可以開啟降落傘跳機,但這樣的話,人是保住了可飛機卻會墜毀。梁萬俊心裡也很清楚,一旦他跳下去了,這個科學家們辛辛苦苦製作出來的新型飛機就會墜毀,將會成為一堆廢鐵。為了保全飛機,為了保全國家財產,梁萬軍毅然決定迫降。但這樣很容易機毀人亡------雖然梁萬俊心裡知道這一點,但他依然沒有動搖這個決心。總部以為迫降做好了準備,梁萬俊小心翼翼的駕駛著飛機著陸了,飛機在停機場上劃了好久才停下來。算算看的話,這驚心動魄的一幕,就用了八分鐘!這緊緊握著一條火熱的生命的八分鐘啊!你又孕育了一顆生命種子。
公共財物是國家的財產,這是由許許多多的人創造出來的。梁萬俊把戰鬥機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他的不顧一切,感動了總部,感動了全中國人民,同時,也感動了——中國。
像梁萬俊這樣的人還有許多,像孝敬父母的田世國;像熱愛生命的貴希恩;像精忠報國的任長霞;像不畏艱苦的徐本禹------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的人,只是我們沒有發現罷了。
現代社會是一個充滿竟爭的社會,祖國是中華兒女成長的沃土,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祖國。五千年的歷史、壯麗的山河、燦爛的文化,輝煌的成就、崇高忠貞的民族氣節、不屈不撓的堅強性格、可歌可泣的英雄壯舉------對!也需要充滿愛心。人人獻出一絲愛心,世界將變得更美好,燦爛的陽光灑滿大地,芳香的鮮花開滿人間。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5
在中央電視臺向全社會公開發布“時代楷模”張超和張楠的先進事蹟。
張超生前是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一級飛行員。入伍12年來,他始終懷揣“強軍夢”“飛行夢”“艦載夢”,精飛苦練不停歇,履職盡責不懈怠,超越自我不止步,多次參加重大演習演練和軍事行動,磨礪成長為優秀的航母艦載戰鬥機飛行員。今年4月在執行任務中,他不幸以身殉職,年僅29歲,被批准為革命烈士。張楠生前是武警山東省總隊臨沂市支隊直屬大隊一中隊班長。他自覺接受沂蒙精神滋養薰陶,始終恪守“當兵就要當好兵”的錚錚誓言,時刻以衝鋒的姿態頑強拼搏、積極進取,先後圓滿完成多項重大任務。去年7月在擔負我駐索馬利亞大使館安全警衛任務中,他遭遇恐怖襲擊壯烈犧牲,被批准為革命烈士。
近一段時間,張超和張楠的先進事蹟經媒體宣傳報道後,在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廣大幹部群眾和部隊官兵認為,張超和張楠身上生動體現了從軍報國、聽黨指揮的堅定信念,矢志強軍、精武強能的使命擔當,不畏犧牲、衝鋒在前的英雄氣概,崇德向善、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不愧為“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的優秀代表。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6
潘建偉,男,1970年3月出生,漢族,浙江省東陽市人,理學博士,1992年7月參加工作,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潘建偉同志一直活躍在量子資訊理論和量子論基本問題等領域的世界學術前沿,在理論與實驗兩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系統的、富有開創性的重要成果。他主要的學術成就與貢獻有:第一、在世界上系統地開創了量子通訊的實驗研究領域,包括: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實現了量子態隱形傳輸以及糾纏交換;在發現線性光學糾纏態純化理論方案的基礎上,首次成功地實現了高精度的糾纏態純化;首次實驗實現了未來長程量子通訊的關鍵器件一一量子中繼器;第二、首次成功地製備了三光子、四光子、五光子糾纏態,並由此首次完成了三光子和四光子GHZ定理的實驗驗證;第三、在連續變數的Bell定理、兩粒子GHZ定理的證明以及多粒子糾纏分類等理論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第四、五粒子糾纏態以及終端開放的量子態隱形傳輸的實驗實現,該成果表明我國在多粒子糾纏態的研究方面成功地超越了美、法和奧地利等發達國家,進入國際領先水平。
在量子通訊的實驗方面,潘建偉教授與合作者完成了幾個關鍵性的實驗,包括量子態隱形傳輸、糾纏交換、任意未知糾纏態的濃縮和純化、量子中繼器。這些成果為未來量子遠端通訊提供了重要的基礎。
量子糾纏是量子通訊中的一種基本“資源”。多光子糾纏態的實驗實現使得量子糾錯和多使用者量子通訊的實驗研究成為可能。在基礎理論研究方面,多光子糾纏可以用來檢驗量子力學的一些基本問題,比如檢驗量子力學與愛因斯坦定域實在論之間的矛盾〈GE定理),證實量子理論的空間非定域性質。在此方面,潘建偉教授的成果引用次數超過1100多次。空間非定域性和量子糾纏是量子資訊科學的重要理論基礎,連續變數體系的Bell定理及兩光子GEfZ定理對於更加廣泛地暴露量子論與定域實在論之間的矛盾具有重要意義。
雜誌新聞網站NatureScienceUpdate、《科學》雜誌的每週新聞、美國物理學會的新聞網站PhysicsNewsUpdate、歐洲|物理學會的新聞網站PhysicsWeb、physicsWorld、英國《新科學家》、《科學美國人》、《今日物理》〉的關注。其論文迄今為止被他關於量子態隱形傳輸以及糾纏交換的系列工作先後於1997年底被歐洲|物理學會和美國物理學會評選為97年度世界物理學的十大進展之一;1998年底,被《科學》雜誌評選為98年度全球十大科技進展之一:1999年底,入選國家科技部年度基礎科學研究十大新聞之一,併入選《自然》雜誌百年以來物理學中21篇經典性論文;1999年底,他的關於多光子糾纏態的一系列實驗工作被美國物理學會評為99年度世界物理學的十大進展;由於糾纏態純化在遠端量子通訊中的重要性,2003年5月22日發表的《Nature》雜誌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報道了該研究成果。
2004年7月1日,國際最權威的學術刊物《自然》雜誌發表了潘建偉教授五粒子糾纏態以及終端開放的量子態隱形傳輸的實驗實現,該成果表明我國在多粒子糾纏態的研究方面成功地超越了美、法和奧地利等發達國家,進入國際領先水平。《自然》雜誌稱讚說:“儘管五粒子糾纏態以及終端開放的量子態隱形傳輸的實現非常困難,但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潘建偉教授和他的同事們完成了這一壯舉,他們的實驗方法將在量子計算和網路化的量子通訊中有重要的應用。FP歐洲|物理學會評價,潘建偉的研究創造了多粒子糾纏態的新紀錄,是在利用量子力學基本原理進行量子資訊處理的努力過程中的重大突破。
潘建偉同志在國外學有所成的同時,也不忘報效祖國,他於2001獲海外青年學者合作研究基金併入選”中科院引進國外傑出人才氣他於2001年在中國科技大學負責主建了量子物理和量子資訊實驗室。該實驗室近兩年來在量子資訊實驗和理論兩個領域都得到了重大的成果,在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文章6篇。最近實驗室的五光子糾纏和開放目的隱形傳態論文由於其重要性,已經被英國《自然》雜誌接收。
由於潘建偉同志對量子資訊科學發展的貢獻,2002年被教育部聘為長江學者。2003年他被奧地利科學院授予Erich Schmid獎。此獎為奧地利科學院授予四十歲以下的青年物理學家的最高獎,兩年一度,每次一人。他領導的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組關於糾纏濃縮和量子中繼器的實驗實現的研究成果也被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評為2003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多粒子糾纏的實驗研究被教育部評為2003年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7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老黨員幹部的奮鬥人生鑲嵌著光輝品質,在歲月的歌裡流淌著動人的旋律,在光陰的故事裡寫就至美的詩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大離退休幹部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老幹部們為黨的事業積極貢獻,奮鬥人生不言老,始終不失共產黨員的先進本色,無疑是青年一代走好新時代長征路的精神富礦,為全黨全社會注入了強大的正能量。
奮鬥人生不言老是老幹部們崇高的人生境界,我們當實踐、傳承、發揚老幹部身上的光輝品質,品讀他們的初心、領悟他們的精神、讀懂他們的夢想,在深學篤行中薪火相傳,在中華民族的復興征程中,拿好接力棒,向前更衝鋒。
他們的初心不泯滅,大愛不變。老幹部年歲漸深,身形隨之消瘦,衣服亦隨之鬆垮,但他們為民之心的光亮從不熄滅,為民之行的能量從未消失。我們不會忘記,感動中國的老英雄張富清,穿過了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又紮根在貧困山區奉獻一生,無論是為革命事業奮鬥的章節,還是為貧困群眾無私奉獻的章節,其中的一字一句都圍繞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的宣誓和初心而作,裡頭的一行一頁都凝聚著他對黨的深情和大愛,張富清對國家對人民的摯愛也是其他老黨員幹部心中湧動的暖流。老黨員幹部是樸素的,他們節衣縮食,卻在關鍵時候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積蓄,他們功名赫赫,卻將策勳深藏於箱底之下。他們身雖老,但心頭熱,懷著一顆永恆的赤子之心,始終以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指南,挺身在前、守護在後,本色不改、熱情不減。
他們的精神不凋零,勁頭不減。老幹部年歲漸深,他們的體態不再挺拔,後背也逐漸變得佝僂,但是他們的精神脊樑從不彎垮,在急事難事大事中撐開了一片天。面對疫情,他們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主動加入防控隊伍,戰疫場上以作為顯擔當;面對扶貧,他們一身泥濘田間跑,一路辛勞不言苦,一絲不苟地落實落細每一項扶貧政策;面對群眾工作,他們有熱情、有方法,耐心細緻地宣傳,設身處地地為群眾著想,幫助群眾更快更好地瞭解政策。許多人把老幹部比作“老黃牛”,這是因為他們慨然前行,不辭辛苦;這是因為他們埋頭做事,不計回報;這是因為他們深耕細作,勁頭不減。他們的精神在群眾當中,就是一種熱情,一種能夠感染群眾的熱情;他們的精神在幹部當中,就是一種鞭策,一種能夠激勵幹部篤於前行的鞭策!這就是老幹部們的精神!
他們的夢想不枯萎,熱情不退。老幹部們年歲漸深,他們的容顏逐漸失去光澤,雙頰也不復飽滿,但是他們的夢想並未因此枯萎,他們對待夢想的那股執著和韌勁也從未失去光澤。“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他們對夢想孜孜以求,有的幾十年如一日勤習書法,筆墨人生不歇腳,夢想讓翰墨之寶更具風骨;有的堅持健身鍛鍊,百歲依舊山頭跑,夢想參加馬拉松賽,賽出人生的精彩。他們的夢想豐富多彩,宛如萬類霜天競自由;他們的夢想志存高遠,恍若江天遼闊野蒼茫;他們的夢想風風火火,猶似日出江花紅勝火,他們的生命在每一個騰空的夢想裡綻放,他們擰著勁的“個人夢”中潛藏著熱切的“中國夢”。他們用玫瑰色的夢想裝點未來,熱切地開創著美好的生活,這不正是我們的“中國夢”嗎?“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夢想在葳蕤生長,他們的熱情永遠不退!
奮鬥人生不言老。老幹部是中國好榜樣,他們身上有中國好故事,他們發出的是中國好聲音,凝聚在他們身上鮮活生動的中國精神和榜樣力量,教會了青年幹部扣好言行的每一粒“紐扣”,更好地詮釋初心使命,同時,推動著全黨和全社會更好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邁步更加璀璨奪目的新時代。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8
《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已經落下帷幕。短短一個多小時裡,留給我們的是無盡的感動,樁樁件件小事,都在訴說著我們的民族精神。
堅守,是一腔熱血,託付半個世紀。從北京大學畢業之後,樊錦詩便來到了戈壁深處的敦煌莫高窟,在最美的年紀,她放棄了舒適安穩的生活,紮根大漠,半輩子的光陰奉獻給了敦煌石窟,她守護著大漠敦煌,見證了莫高石窟的歷史變遷。40多年的執著和堅守,從壁畫病蟲害防治到崖體加固,從環境監測到風沙治理,她的足跡遍佈敦煌。在她的帶領下,團隊完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分期斷代、構建“數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護工程,給觀眾提供了了解敦煌的全新視角,敦煌遺產保護翻開了新的歷史篇章。一腔愛,一洞畫,一場文化苦旅,從青絲到白髮,譜寫了一個文物工作者的平凡與偉大。樊院長的半生堅守,是我國民族精神的傳承和延續,從她的身上,看出了一代文物保護者的傳承和堅守,凝聚著中華民族堅守的偉大力量。
擔當,是非做不可,逾古稀而不辭。在茫茫長河中,有感動,有憤懣。但總有人會帶給這個世界溫暖。四十年堅持一件事,是需要多大的勇氣,而伍淑清做到了。她說:“這件事值得做,有些事必須做。”她一家人愛國愛港,致力於香港和內地的交流合作,增進香港青年對中華歷史和文化的認識。多年來,她將愛國愛港刻進骨子裡,將宣傳和交流作為自己的擔當,年逾古稀,雖千萬人而往,愛青年,愛香港,是美心,更是良心。她身上的擔當精神,是中華民族擔當精神的偉大力量,激勵著我們奮鬥前行。
初心,是良藥大仁,拳拳赤子心。“糖丸爺爺”是對顧方舟的親切稱呼,他的一生都在為攻克脊髓灰質炎事業奮鬥,一生心繫國家衛生事業,最後造就了醫學奇蹟。他說:“交給我這個任務,我想無論如何也要把它完成。”1995年,脊髓灰質炎在我國大面積流行,患者多是7歲以下的孩童,於是顧方舟臨危受命,開始了脊髓灰質炎的研究工作。為了這一項任務,他紮根在醫學研究所,與病魔抗爭。在第一批疫苗誕生後,他用自己的孩子來做臨床試驗,然後改變方式,做成“糖丸”,綿澤到中國大大小小的地區,一顆小小的“糖丸”將大多數孩子從危難中拯救出來。“為一大事來,鞠躬盡瘁;做一大事去,澤被子孫”,是他一生最真實的寫照,他“一生的大事”裡是堅守職業初心的偉大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力量,他用“糖丸”成就守護人民的方舟。
永不言敗,是迎難而上,從低谷奮起。《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頒獎盛典》上,我們再次看到了中國女排的身影,這也是她們第四次登上感動中國的舞臺上。上世紀中國女排成立以來,她們懷揣著對祖國的責任感,對排球的熱愛,一往無前,在世界舞臺上頻頻創造奇蹟,逆境之中,她們未放棄拼搏,從低谷中奮起,面對強敵永不言敗,時隔11年,女排姑娘們再次捧起屬於她們的榮耀,她們在賽場上的團結協作,拼搏不息,顯露出祖國至上、勝不驕敗不餒的時代最強音,也是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動見證。她們的身影是民族性格的縮影,她們的腳步是一個國家的成長曆程。她們永不言敗的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民,她們身上的精神,超越了自身,超越了體育,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力量。她們是國家的戰士,是國家的英雄。
“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每位獲獎者都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他們用自己的實踐溫暖社會,溫暖大眾。無論是樊錦詩守護莫高窟的堅守、伍淑清愛國愛港為香港發聲的擔當;還是顧方舟醫者仁心研製糖丸的初心、中國女排的從低谷奮起為國著功成的永不言棄,他們身上的價值追求,都是中國民族精神的凝聚,體現了當代中國的價值座標,是當代中國人民最醒目的精神標識,激勵中國人民不斷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