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創業好青年個人事蹟材料(精選13篇)

返鄉創業好青年個人事蹟材料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出現了年輕人返鄉創業、紮根農村的熱潮,這些人更是值得我們去學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返鄉創業好青年個人事蹟材料(精選13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返鄉創業好青年個人事蹟材料1

  XX,男,1982年9月出生,黨員,XX縣XX鄉XX村人。20xx年6月從哈爾濱師範大學恆星學院計算機專業學習畢業後放去到麻慄縣合管中心工作的機會,回鄉當了一名在別人看來毫不起眼的村官,同時利用自己在學校學到的計算機知識,兼營一個計算機銷售與維修店和XX縣XX升林山泉水銷售店,成為農村青年學習創業典型。

  立志當村官 服務新農村

  XX的母親是XX村連續三屆的村“兩委”班子成員,縣鄉人大代表,在村子裡是響噹噹致富帶頭人,曾多次受到州縣鄉黨委政府的表彰。從小目睹耳染了母親的事蹟,他從上大學開始,就把學成後回報家鄉的心思牢牢植在了心底,實值第三屆村委換屆之際,他多次跑村委會表決心,毅然報名參選,立志為家鄉的發展獻一份力。20xx年4月,XX鄉第四屆村委會換屆選舉中,年僅28歲的青年黨員XX,透過公開選舉這一平臺,依法以2051票當選為XX村委會副主任。成一名 “村官”後,面對角色的轉變,肩上的擔子,怎樣才能當好“村官”一直是他不斷思考的一個問題,XX在當選表態發言時說:“做農村工作對於我來說是外行,但我也是農村人,我有信心和決心履好這份職”。

  進村委會工作以後,加強與村“兩委”班子及群眾溝通協調,他深入村寨調查研究,聽取群眾的意見,找準工作的切入點,因地制宜地引導群眾積極調整產業結構,重點圍繞畜牧、烤煙、甘蔗、蜜香梨、茶葉、蔬菜、核桃等幾項重點產業抓發展,幫助群眾搞好產業規劃,基本做到每個村小組有1—2個產業。特別是在XX村農事E網通推廣運用、遠端教育站點管理和點播以及農民黨員上網培訓等工作上,他充分發揮了自己在大學所學的計算機專業優勢,認真利用“農事E網通”這一平臺為群眾辦實事,減少群眾辦事成本,組織農村黨員利用遠端教育、農民黨員上網培訓基地進行政治理論、科技知識、市場資訊等方面的學習,增強農村黨員自身綜合素質,為全村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2013年,在第五屆村“兩委”換屆選舉中,他又再次以高票當選為XX村委會副主任。

  白手起家 誠信經營

  年僅32歲的XX,給人的感覺他是一個頭腦靈活、思維敏捷的人,而且他敢闖敢幹,大膽創業,吃苦耐勞,勤奮好學。近幾年農村的經濟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由於受到資訊科技、自身文化水平、眼界等條件的限制,農村青年在農村的經濟發展中還不能起到真正帶頭的作用。特別是對於那些底子薄,自身發展能力弱的農村家庭,僅靠傳統的農業種植難以實現脫貧致富的願望。作為一名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大學生,他總在思考,能不能透過自己的創業行動來帶動鄉親們達到共同致富的目的?畢業後,他沒有像其他人一樣,透過考公務員這根獨木橋來實現自己的價值。2012年他報名參加馬慄坡縣合管中心招聘考試,考試成績優異,進入面試階段,但他卻放棄了面試的機會,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在家人的資助下,在興街開發區開了個電腦及配件銷售維修店,銷售範圍包括XX興街,XX,馬關,麻栗坡和天保口岸等地,每年實現銷售純收入8萬元。隨著農村生活條件的改善,農民生活質量追求越來越高,對飲用水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也讓他看到商機,他透過與XX縣升林山泉水廠負責人的溝通,承諾銷售數量和服務質量,以誠實守信的經營理念贏得XX縣升林山泉水在XX鄉的經營權,由於他服務周到,信守承諾,他每年銷售升林山泉水2.4萬桶,實現銷售純收入3萬元。在家人的支援配合下,他還經營著日用百貨、牲畜飼料及用藥、化肥、農藥等農資商品。在他自己創收的同時,也不忘將自己的創業經驗和村民們分享,帶動了本村部分青年的自主創業積極性。

  孝敬父母 傳承美德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自古以來的美德,XX作為家中的獨子,他用愛和行動詮釋了何為孝,在忙於工作和生意的同時,不忘關心和孝順家中的父母,抽空回家陪伴他們,聊聊家裡的生產和生活情況,瞭解父母的所思所想,每年抽時間帶他們外出遊玩,放鬆身心,做一次全身體檢等,保證他們的身體健康,心情愉快。特別是20xx年,母親腿患風溼並後,醫生要求手術治療,連續做了兩次手續,共花醫療費用9萬元左右,由於手術失敗,母親基本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妻子又是教師,不能隨意請假,照顧母親的重擔就落在XX一人身上,他既要忙於村委會的工作,又忙於生意,還要照顧好母親,只要聽見說民間有人能治好母親類似的病,就開車帶著母親前往看病,到過馬關,廣西,丘北,彌勒等地看過病,聽見什麼藥有效就買什麼藥,功夫不負有心人,2012年的下半年,母親終於能站起來走路了。

  XX作為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蹟,但他卻以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精神,一步一個腳印,從一點一滴做起,飲水思源,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一如既往地用一顆對黨和事業的忠心,為群眾辦好事實的決心,繼續在黨和群眾之間,發揮好橋樑扭帶作用,為群眾服務。

  返鄉創業好青年個人事蹟材料2

  農家娃當上“雞司令”

  5月26日,沿漢江旁魚紫公路紫陽段行駛一個多小時,記者來到大巴山深處紫陽縣“養雞狀元”龍倫增的養雞場,見到了這個樸實的小夥子。在交談中,一連串的來電讓他的手機響個不停。一會兒是四川的老闆打電話訂貨,一會兒是西安的客商諮詢價格,一會兒是某個酒店經理要到養殖基地考察,總之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衝他養殖的土雞來的。

  龍倫增,這位1988年出生的農家娃大學畢業後,先後在西安、天津的商貿公司上班,月薪都在4000元以上。然而,故土難離,在外漂泊的日子更堅定了龍倫增回鄉做“新農人”的決心。2014年5月,帶著在外攬下的第一桶金回到家鄉,龍倫增申請了8萬元大學生創業貸款,透過鎮政府流轉林地1000畝,建起了雞舍,引進首批土雞苗5000只,開辦林下生態養雞場,當上了“雞司令”並註冊了公司。

  為了提高養殖技術,他一邊透過書籍、網路尋求解決辦法,一邊向養殖大戶、縣上及鎮上的農技專家請教。在苦心經營養殖場的日子裡,龍倫增集老闆、技術員、工人於一身,又要給雞餵食,又要尋找銷路,還要請工人師傅維護養殖場設施,整天圍著雞仔轉,忙得不亦樂乎。

  隨著土雞的出欄,成品雞銷往西安、安康及四川等地。因為是生態養殖,龍倫增也與這些老闆建立起長期合作關係。去年,四川一位客商看好放養的土雞肉質純正、味道好,將現存欄的5000只盤廂河土雞全部購買。於是,龍倫增決定擴大生產,追加投資50餘萬元,建起了兩個2000平方米的新圈舍,完善了育雛室、飼料倉庫、消毒通道、圍欄、大門等設施,又補欄1萬隻盤廂河土雞,依舊銷售火爆。

  “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返鄉創業一直是我的夢想。我相信做農業是有前途的,我要給鄉親們做個表率”,龍倫增說,“下一步,我準備成立專業合作社,形成自己的品牌,延長產業鏈,走生態農業、公司加農戶、‘網際網路+’的生產經營模式,帶動廣大青年一起創業,帶領鄉親們和周邊農戶共同致富,讓盤廂河土雞走向各大超市、餐館酒店,走出陝西,走向全國。”

  產業融合促進脫貧

  在紫陽縣高橋鎮,李遠權算是遠近聞名的返鄉創業能人。他從初中畢業就開始涉足商海,幫父親在鎮上經營商店、開旅館。後來又帶領鄉親們外出打工,從採礦到包礦,一度將隊伍擴充套件到上千人。

  紫陽有得天獨厚的富硒資源,李遠權時常琢磨,如果在這塊富硒寶地上建廠建園建社群,帶領鄉親們在家門口就業,儘快走上脫貧致富道路,豈不是一樁美事?用他的話說,就是想在家鄉幹一番事業。

  2012年,李遠權回到家鄉,註冊成立了公司。起初,他抓住國家扶持現代農業園區的機遇,在高橋鎮建成了融農業生產、文化、旅遊於一體的“紫陽縣開源生態農業迴圈經濟園區”。公司成立以來,李遠權圍繞“硒”字做文章,逐漸發展成為以開發富硒特色農產品、富硒食品,帶動當地農戶發展生態種植養殖的龍頭企業。

  園區以農戶種植玉米和本土黑豬養殖為載體,將原生態農業和迴圈經濟有機結合,走上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道路。其農業園區、產業聯合社、訂單農業,都成為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依託。透過移民安置、土地流轉、玉米種植、黑豬養殖、工廠上班、園區務工6種方式,帶動高橋鎮10個村的群眾共奔小康。

  這兩年,李遠權及團隊透過調研和考察,經過技術攻關,還自主研發了“紫陽味道——深磨坊玉米營養餐”系列產品,目前可年產“黃金米”5000噸、“黃金米線”200噸、衝調飲品5000萬杯,年產值達到兩億元。

  目前,200餘名農民成為公司員工,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同時,李遠權還與600多戶貧困戶簽訂了玉米訂單收購協議,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服務。談到今年的發展規劃,李遠權不緊不慢地說:“新增的兩條玉米加工生產線正在加緊建設中,投產後將與全縣5萬農戶簽訂玉米生產訂單協議,覆蓋貧困戶兩萬戶。”

  返鄉創業好青年個人事蹟材料3

  姚海定、男、布依族、1976年10月5日出生、中共黨員、蔗香鎮蔗香村計生協會會長、蔗香鎮創業致富帶頭人。

  每當火龍果開花掛果季節,蔗香公路低碼頭渡口,增添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沿路水泥樁上紅、黃、白花相爭豔,鱗形果球紅沿線,這就是蔗香火龍果。

  蔗香渡口路口100畝的火龍果是姚海定於2011年2月份引進種植示範基地。據瞭解姚海定1997年和村裡的青年,一起南下廣東打工,在東莞街口一家玩具廠打工,當時工廠效益不太好,薪水少,家裡有老有小需要照顧,他尋思著打工不是他的出路,1999年他結束了打工生涯。兩年後返鄉,接著龍灘庫區移民開始,家鄉的拆遷有序地開展,幾年後移民建房建好,家人安居樂業。他就開始尋思找發展致富路子,正當他尋思無路之時,恰逢省農科院到蔗香調研,並組織培訓亞熱帶水果種植技術,姚海定第一個踴先報名,在培訓期間認真學習,不恥下問,在老師的引導下,他決定在碼頭路口處實施100畝火龍果種植示範。

  培訓結束,他就帶著家人所有勞動力上山,砍草、挖坑整地,聯絡果苗,他堅信“含淚播種的人一定能含笑收穫”。按老師教的種植技術程式逐一進行,經過幾個月的努力,100畝的火龍果示範基地現在人們的眼前。不知情的過路人,看到碼頭公路上下,栽有整齊序的一根根水泥柱,不知有人在幹啥?後經瞭解,才知道是蔗香姚海定在栽火龍果。

  俗話說“種莊稼、三分種七分管“,為了確保示範成功,姚海定在地頭建一個臨時工棚,在果園內認真抓好管理,種耕除草,澆水施肥。夜間又作人工授粉,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努力,終於在2013年6月火龍果熟了,蔗香第一家火龍果開始上市。在當地,他的舉動傳為佳話。

  從那時起,他帶動村裡的幾家農戶栽起了火龍果,隨著國家對農村的政策扶持越來越好,羅甸縣有人來蔗香投資種植火龍果,有人在成立火龍果種植合作社,也有單戶種植,他知道這是村民脫貧致富的好機會,他堅定:只要肯學、肯想、肯幹,致富小康不會是夢。蔗香的火龍果種植面積逐年擴大,初步形成了一項新的產業,奔赴同步小康致富路,他是群眾“領頭雁”。

  據統計,目前全鎮共有5家種植合作社,有13家單戶種植共計2350畝,年總產值1133萬元,鎮政府也把火龍果專案作為一項重要的產業來抓。

  返鄉創業好青年個人事蹟材料4

  “只要敢打敢拼,就沒有辦不成的事”。這是返鄉黨員梁秋華在十多年打拼歲月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也是他一直以來所遵奉的人生信條。正是憑著這種能吃苦,敢打拼的精神,他由一名外地的個體醫生轉型為家鄉有名的茶場老闆。

  梁秋華,男,中共黨員,中醫執業醫師,1969年8月出生在桑園鎮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1988年梁秋華縣衛校畢業後,為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他攜同妻子在福建石獅開辦醫療診所,先後從事個體醫療和醫藥銷售。在此期間,關係網越拉越廣,賺的錢也越來越多,但他始終無法在一個陌生的城市找到家的感覺,有一種感情讓他無法真正快樂起來。甜是家鄉水,親是家鄉人,2011年7月他懷揣在外創業的所有積蓄,準備開創自己新的事業。經過一番調研後,利用家鄉豐厚的茶業資源優勢,在各級政府的支援下,投資120餘萬元興辦了佔地面積10餘畝、廠房15間的“桑園鎮茶場”,並於2011年3月正式投產。

  桑園鎮茶場當年投產就實現了開門紅,生產漢中仙毫1000公斤,炒青綠茶25噸,實現產值300萬元,並在西鄉縣“賽茶節”上獲得“漢中仙豪”銀獎和“漢中炒青”銀獎兩項殊榮,其產品更是遠銷漢中、西安等地。初見成效的梁秋華深知創業難、守業更難的道理,要想尋求更大的發展,就必須在科學管理上水平、做大產業創名牌上下功夫。他先後對承包購買的350畝茶園進行茶樹改良,培育無性系茶苗補栽補種,注重綠色環保無公害化生產,保持茶葉的原汁原味。並多次聘請專家技術人員進場指導,嚴格按照茶葉加工環節各個流程的技術要求進行生產。

  淺嘗輒止不是梁秋華的個性,追求更大的發展才是他的目標。梁秋華計劃進一步投資添置新裝置,分檔次加工製作出適應各個消費層次的茶葉,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實現“茶廠四季產茶、茶農四季採茶、農戶四季有收入”的目標,年底再承包200畝茶園,爭取畝平均收入達到4000元,依託“西漢高速”和“十天高速”連線線地域優勢,全力打造集茶園觀光、茶葉加工、茶藝表演和品茶餐飲娛樂於一體的茶葉產業綜合示範專案,同時,註冊商標爭取品牌認證,擴大種植規模、加強技術管理,為早日打入全國市場作準備。目前,在他的帶動下,周邊5個村近千戶茶農年增加收入約70多萬元,他的茶場成為當地初具規模的茶葉加工龍頭企業,他本人也成為縣鎮實用技術骨幹人才和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帶頭人。

  返鄉創業好青年個人事蹟材料5

  XXX先生從一個地方郵政局的普通職工到千萬身家,用了僅十年的時間。1997年從室內裝飾工程起步,經過艱苦的創業,企業規模不斷的發展,成立了武漢集團,現在集團下屬企業達數餘家,投資涉及房地產開發、建築裝飾工程、通訊貿易、酒店管理、水電開發、生物科技等,截至底,集團企業總資產達到2億元以上。

  一、創業之路——因勢制宜快速行動

  九十年代,經濟改革的浪潮把一個年青人推到了風口浪尖。這個年青人憑自己良好的素質和驚人的膽識,搏擊風雲,鑄就了不可磨滅的輝煌。他就是。

  一個人要想成就自己的事業,實現自身的價值,除了有過人的膽識外,就是要能敏銳的覺察到創業的時機和善於利用自身的資源。認識到在創業初始階段,最現實、最經濟、最有保障的發展,就是圍繞現有資源進行整合與延伸。有了資源才有生財點和增長點。

  1993年從部隊復員到縣郵電局做一名普通的職工,由於不滿足於現狀,開始謀求創業,看到郵電局要裝修營業廳,就向局領導提出了承包營業廳裝修工程的想法,但是被領導否決了。在郵電系統鼓勵成立勞動服務公司創辦第三產業的整體氛圍下,主動放棄穩網定的工作,在局領導的支援下創辦了郵發裝飾公司。開始承接郵電系統內的裝飾工程,並以優良的質量獲得了局裡的一致好評。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是過去鼓勵讀書人發奮圖強的一句俗語。創業也是一樣,只有把勤勞當作一種資本,比別人在身心上付出得更多,才會取得更大的收穫。創業的艱辛只有自己能夠體會,為把握好商機,嚴把品種質量關,一人既是老闆又是員工;既是會計又是出納;既是採購員又是材料員;既是質量監督員又是施工員,為了能按時保質完成工程,經常和工人一起吃住在工地。堅持了軍人所特有的“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鬥”的精神。每年約有二分之一的時間在火車、汽車上、旅館中和工地上度過的。

  在家鄉闖出一片天地後,開始思考如何走出去,如何才能壯大自己的事業?經過認真的思考後,1997年放棄在家鄉優越的生活和較好的事業基礎,孤身一人來到武漢,在武漢承接了青島路中銀大廈的室內裝飾工程專案,但是由於業主資金組織的原因,工程剛剛進行就被迫停止,前期的大量投入均付之東流。但是並沒有氣餒,哪兒跌倒了就從哪兒站起來,99年又在武漢開起公司,這次吸取了上次的經驗教訓,經朋友介紹和自身的實力,在武漢承接了中國銀行網點室內裝飾工程。隨後成立了武漢世紀星裝飾工程有限公司,透過兩年的艱苦努力,武漢世紀星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成為中國銀行、華夏銀行、建設銀行在武漢網點裝飾的主要合作伙伴。並且業績開始向大型工程裝飾發展,先後承接了海口金燕賓館、天津海關大樓、武漢海關,山西汽車運輸集團交通大廈、省泰華大廈、省東湖大廈等幾十項大、中型建築裝飾與設計工程,並依靠雄厚的設計力量、精湛的施工技術、先進的裝置材料和全員的精品意識贏得了使用者的信賴和有關部門的好評,工程質量合格率100%,優良率90%以上,數項工程獲省、市優質工程獎。個人資產也達到數百萬元以上。

  二、立業之道——管理創新誠信為本

  在完成了資金的原始積累和事業的穩步發展以後,在創業過程中深深認識到好的思路、產業及專案不僅要有發展的基礎,更要有管理的支撐和機制的保障,管理與創新永遠是企業永恆的主題。企業要發展壯大就必須不斷創新專案建設運營程式及管理模式。

  在的努力下武漢世紀星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建立了科學規範的現代企業管理體制和工程質量監控體系,在專案管理上,實行專案經理負責制,實行嚴格的質量控制體系。並於透過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

  大部分老闆喜歡安排自己的親戚、老鄉來管理公司的要害部門,但是並不是這樣,公司裡沒有自己的親戚和家人,而是實行能者居之。公司吸引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其中高階職稱的有16人,中級職稱的有32人,國家一、二級專案經理10人;擁有數支裝置先進、訓練有素的專業施工隊伍;一流水平的電腦繪圖系統,實現了圖紙設計高標準、國際化。公司在北京、太原等地建立了分公司。

  誠信既是為人處世之根本,更是辦事創業之根本。必須把“誠實守信、優質服務”放在第一位。在加強公司管理的同時,在公司大力倡導誠信為本,提出先做人,再做事。經常教導員工,不僅要公司與員工之間、同事與同事之間,要講誠信,還要在與客戶,與同我們打交道的每一個人都要講誠信,這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一個失信的人是不可能在社會上立足的。

  正式依靠一系列嚴格周密的管理制度與現代管理手段以及誠信經營,使企業充滿活力,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公司不僅取得了客戶的信任,還多次獲得了主管機構的嘉獎。連續多年被評為市場行業“十佳信譽單位”、武漢市質量管理協會“質量誠信授信單位”、省統計學會“質量誠信服務滿意率三優”企業。

  在客戶和夥伴的支援下,從起一直擔任省工商聯常委。

  三、興業之源——謀劃整合資源版圖

  在武漢站穩腳跟,管理好裝飾公司之後,開始思考如何使自己的事業做大做強。商場的數年沉浮,使認識到資源是資源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客觀物質基礎,誰擁有資源,誰就擁有未來。在產業佈局穩定發展的基礎之上,起開始謀劃了一系列的資源整合與併購,組建了武漢百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武漢佳新通訊裝置有限公司,將業務擴張到生物科技和通訊貿易。為專案大規劃、產業大布局、企業大發展做好了充分的物質準備。

  機遇總是給有準備的人。中國聯通正式推出cdma服務專案,武漢佳新通訊裝置有限公司準確抓住這一商機,整合相關資源。與中國聯通和中國銀行以及諾基亞、三星、摩托羅拉等主要的手機生產廠家聯合推出存款送cdma手機活動。該專案累計為武漢佳新通訊裝置有限公司實現了上千萬的利潤,同時密切了武漢佳新通訊裝置有限公司與中國聯通以及諾基亞、三星、摩托羅拉等主要的手機生產廠家的關係,公司先後取得了上述廠家的省級銷售代理權。公司業績逐年攀升,成為武漢市通訊貿易行業的佼佼者。

  在工程裝飾和通訊貿易行業取得良好成績的時候,為了進一步擴大自己的事業,拓展公司的業績,更好的整合現有的資源,底,將自己控制的企業組合起來,成立了武漢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集團的成立是事業的一個重要旅程杯,因為對資源的成功整合,使企業取得了長足發展。

  集團成立後,開始涉足房地產行業。由於房地產行業是一個高風險行業,同時由於房地產公司需要有較強的資源整合能力。開始與他人合作在武漢開發了幾個小型專案後,武漢投資集團開始獨立進行專案運作。成功在武漢市新洲區中心城區取得36畝土地的使用權開發建設紅旗廣場,紅旗廣場集精品住宅、大型購物中心、商業步行街、酒店以及休閒娛樂於一體,於正式開業,因成功與全國零售百強企業中商集團聯姻,打造了10000平方米的中商平價新洲購物廣場,而成為了新洲區新的經濟和休閒娛樂中心。在紅旗廣場專案規劃設計期間,長期和規劃設計院的設計師在一起,經常討論方案到深夜,在工程建設期間,大部分時間都在工地,監督工程施工方的工程質量和工程進度,確保了專案的成功。

  根據專案的需要和新洲區經濟發展的要求,在新洲累計投資4000萬元建成了新洲大酒店,新洲大酒店按三星級酒店標準建造,集住宿、餐飲、會議、休閒娛樂於一體,是武漢市周邊城區最好的酒店之一。

  新洲紅旗廣場的開發建設累計吸收投資8千萬元,為當地帶動稅收1000萬元以上,提供崗位達1000個以上。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對能源的需求將越來越大,發現了其中的商機,投資在十堰市竹溪縣進行水電開發。該專案已經基本完成專案論證和報批工作。預計將成為集團未來的主要利潤來源之一。

  敏銳的發現工業地產的發展前景,在武漢陽邏經濟開發區成功拿下近600畝的工業用地的開發權並在此基礎上成立了武漢鑫瑞置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陽邏標準廠房專案,預計總投資將達到2億元以上,該專案將在正式動工。

  四、成業之感——謀勢借勢造勢創勢

  只有巧妙地利用各種條件來發展壯大自己,借外在的力量完成發展的擴張;“先謀於事”,借勢造勢,才能以最優的配置整合更多的資源,以最快的速度創造最佳的機遇,以最少的投入創造最大的利潤。

  朋友多了,合作的夥伴多了,擁有的資訊量就大。這些“熟人經濟”中蘊藏著巨大的金礦,只要善於挖掘、巧於利用、長於合作,就會創造出雙贏的良好局面,就能為企業帶來巨大的收益。因此,認為市場經濟下的企業必須是開放式的,企業有多少朋友夥伴,就會有多少資訊儲量,就會佔有整合多少有效的社會資源為我所用。

  為了更好的整合資源,為大家提供商機,底開始籌劃成立武漢商會,為在武漢的商人提供一個團結互助、更快發展的平臺。

  正式由於以其獨有的人格魅力,誠信待人,才結交了大量的朋友,大量的資訊會集起來就帶來了大量的商機,才能使企業有效的迴避風險,取得長足發展。集團在陽邏的工業地產專案、周邊城市的商業地產專案以及正在洽談中的武漢中心城區的幾個住宅開發專案均成為集團新的利潤增長點。計劃用5年的時間將集團打造成武漢、全省乃至全國的知名企業。先做人後做事再創業

  返鄉創業好青年個人事蹟材料6

  楊宏斌,男,現年40歲,合水縣西華池鎮孫家寨溝行政村宋堡子自然村村民,現任合水縣怡露水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從1997年部隊轉業回鄉,到2012年創辦怡露水業有限責任公司,2014年註冊創辦怡露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怡露門窗建築裝飾有限責任公司,2015年建立合水縣怡露種植專業合作社。走過了一段艱辛創業的風雨歷程,也取得了創業的豐厚回報。2014年,怡露水業總產值達2000萬元,實現利稅65萬元,安排下崗工人和農村剩餘勞動力60人,為我鎮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一、不甘貧窮,立志創業。

  楊宏斌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家子弟。1975年出生在合水縣西華池鎮孫家寨溝行政村宋堡子自然村,交通不便、資訊閉塞。兒時的貧困經歷,造就了他吃苦耐勞的精神,三年的從軍生涯培養了他堅忍不拔的品質。1997年,從部隊轉業後,他回到家鄉合水縣孫寨溝村,當了一名普通農民。當時,黨和國家改革開放的春風和惠農政策的落實,在全國湧起創業發展脫貧致富的新浪潮。經過深思熟慮,他踏上了漫漫的打工路。

  二、努力創新,艱辛創業。

  在北京一家門窗工廠,他開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先從最基本的工序開始,慢慢積累經驗、增強技術。經過九年的磨礪,他邁出了自主創業的第一步。2006年他在北京成立了自己的門窗加工公司,萬事開頭難,當時處於“三無”狀態的他,經過幾年的努力,憑著過硬的產品品質和優質的服務理念贏的了客戶的信賴,終於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了腳跟。伴隨著企業的迅速發展壯大,他組建了過硬生產及銷售團隊。北京公司總資產1400多萬元,年創利潤200萬,並在當地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信譽度。

  三、富而思源,勤儉創業。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經過十幾年的探索與磨練,他從一個地地道道的普通農民,蛻變為一個有上千萬資產的民營企業家,十多年來,自己發家致富了,但他始終沒有忘記家鄉的父老鄉親。2012年他毅然放棄了北京得天獨厚的發展空間,回到家鄉合水縣,積極籌建家鄉企業。在政府的大力支援下,他在合水縣西華池鎮孫寨溝行政村宋堡子自然村自籌自建怡露水業有限責任公司。公司總投資3460萬元,佔地2640平方米,前期投資2880萬元,建成水源區、辦公區、生產區配貨車和工作用車7輛,新建辦公樓450平方米,生產廠房680平方米,引進國內外自動化生產裝置30多臺(套)。於2013年5月建成運營。二期投資580萬元,新建銷售網點40處,開發碳酸飲料5種以上,2013年5月啟動實施,主要實施市場開拓和碳酸飲料生產。廠區周圍環境優美,制水規模大,純淨水、無氣碳酸飲料日生產能力可達15000餘桶/瓶。公司生產水源來自高原井水,經水質驗檢,各項指標均達到優質飲用水標準。辦公區設行政部、財務部、銷售部、會議室等,廠房區購置安裝了過濾器、高溫電爐、恆溫乾燥箱、蒸餾水器、消毒器、檢測儀、無菌自動灌裝系統等一流自動生產裝置,並按照消毒、分離、生產、包裝的流程和生產要求嚴格進行分段隔離。擁有純淨水、碳酸飲料廠區,五條生產線,核心裝置全部採用進口裝置,全封閉無菌電腦自動化灌裝生產線,百級空間淨化間。在產品最終質量控制上,建有完備的化驗室,能夠進行大腸桿菌,細菌總數等多種微生物指標化驗,對生產關鍵環節,完全按照IS09001標準要求進行關鍵點控制。保證了產品質量的優質、穩定、可靠。公司以“誠信為本、以質取勝”的經營理念,目前產品在市場試運營期間反響熱烈並迅速躍升為合水縣純淨水的龍頭產品。“怡碩”成為市內家喻戶曉的純淨水品牌。伴隨著市場需求、企業的壯大,2014年公司實現產值2000萬元,併為國家繳納稅款65萬元,共吸納家鄉富餘勞動力60人。2015年初,他積極響應國家土地流轉政策,成立了怡露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先後在西華池鎮孫寨溝行政村承包土地318畝,大力發展矮化密植蘋果產業,帶動全村60戶村民走上致富路。

  四、搏擊商海,誠信創業。

  企業要發展,要壯大,質量是根本,沒有可靠的質量作保證,產品難有市場。為了確保產品質量,我自己親自操作,掌握技術要領後,再傳授給聘請的師傅。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楊宏斌又專門購進了一套質量檢驗裝置,嚴把質量關,公司生產的純淨水合格率都是100%。他和他的公司也先後獲得了“慶陽青年返鄉創業典型”“勞動關係和諧企業”“誠信單位”“先進基層黨組織”等諸多榮譽。有的人對他說:你現在是一個大老闆了,該享享福了。聽到這樣的話,他總是一笑了之。他心裡知道,公司能有今天,不僅僅個人吃苦闖出來的,更是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關心、幫助得來的,是家鄉的百姓群眾支援得來的。賺到了一點錢,首先想到的不應該是講享受,而是要富而思源,把有限的錢用到擴大再生產上,用到支援家鄉建設上。於是,楊宏斌開始了自己的另一項計劃,發展無極限,追求無止境。楊宏斌經常說到,人的一生,在不懈追求,不懈創業中度過,更有意義和價值。今後,一定要做大做強企業,力爭透過3-5年的努力,使公司再上一個新的臺階,並帶動著更多的有志之士投入到創家業、辦企業、幹事業的洪流中,為建設和諧新幹、小康新幹奉獻出自己的青春和熱

  返鄉創業好青年個人事蹟材料7

  18歲,他離開家鄉,踏上了求學之路;22歲,他走上社會,開始了謀生之路;26歲,他回到家鄉,開啟了創業之路。

  “不走尋常路”的創業抉擇,讓我在差別競爭和錯位發展中搶得先機

  2002年,我大學畢業。與其他同學一樣,為了找工作曾到處參加招聘會。但是,要找一個能讓自己一展才華的崗位談何容易。三年間,我輾轉幾家電腦公司,奔波在高樓大廈之間。在就業和待業的反覆波動中,常常使我思忖:人生的路有千萬條,與其擠在城市裡打工,不如回鄉創業實踐,做自己想做的事!

  就在此間,2006年的春天,中央頒佈1號檔案,推出一系列惠農政策。縣裡對從事農副產品生產、加工、流通的,實行只備案、不審批的“備案制”,對確認的備案專案,允許兩年內不辦手續、零收費進行試經營。這些優惠政策的出臺,點燃了蘊藏在我心底的激情之火。我和同是大學畢業的女友經過一番躊躇和多方考慮之後,終於做出勇敢的決定——創辦特種養殖場,憑藉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回鄉創業幹出一番事業。但是,傳統觀念的影響巨大。回鄉創業的想法遭致家人的反對和親友的不解,父母說:“家裡花了那麼多心血供你讀大學,就是希望你在大城市出人頭地。你把金飯碗扔掉,回來要養雞養蠅,這不是胡鬧嗎?”我深知父母的善良心願,然而省城高密度的職場競爭和高強度的生活壓力,想要有所成就顯然不是一蹴而就的。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我堅信:只要有知識和本領,即便沒有走進城市,而是走入農村;沒有選擇做白領,而是自主選擇當農民,命運也同樣會因知識和本領而改變。我決定用“知識務農”的理念和實踐,轉變家人的觀念和自己的命運。我的務農創業之路,伴著周圍人不理解的目光啟程了。

  “不成不罷休”的創業意志,使我在積極探索和辛勤付出中勇立潮頭

  “創業可不是一首美妙的歌謠,時時伴隨著艱澀、困難、挫折和風險。”2006年初,我透過網際網路瞭解到了蠅蛆養殖專案,並對這一新鮮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透過查閱資料和市場調查,確認這一專案前景看好。於是,我先後到河南鄭州和吉林雙河等地的蠅蛆養殖基地考察。透過考察,我意識到養殖蠅蛆絕非易事,不僅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而且要整天與讓人作嘔的蒼蠅、蠅蛆打交道。對於能否發展這個專案,我也曾面臨大大的問號。但靜下心來仔細琢磨,這是個沒人願乾的“好”專案,越是沒人願乾的越“錢”景廣闊。

  “看準的事就要幹,幹就幹好!”當年3月,我東挪西借籌集資金,在距縣城十多公里的長興村建立了集蠅蛆繁育、飼料加工、蛋雞養殖、加工銷售於一體的特種雞養殖基地。我邊學邊幹,精心伺養。當我看到一隻只蒼蠅破蛹而出,似乎看到了成功的希望。然而,事與願違的是,由於地域和氣候等差異,種蠅陸續死亡,幾近滅絕。幾個月的辛勤努力,竟然竹籃打水一場空。面對這一結果,我幾乎要崩潰了。陣痛之餘,我仔細分析原因,問題在於技術環節。為此,我主動向有關專家、技術人員求教,購置蠅蛆養殖資料潛心研讀,最終摸索出正確養殖方法,重新開始蠅蛆養殖基地建設。其間,我的創業舉動得到團委、勞動、就業等部門的支援,推薦我參加SYB培訓,提高創業本領。經過近半年的努力,我終於養殖出白白胖胖的蠅蛆。為實現養蠅蛆、餵雞、產蛋的目標,同年9月我引進2000只特種蛋雞。為搞好養殖,我勤學習、請專家、找獸醫,全身心地撲在養殖場。

  “一波方平,一波又起。”闖過了飼養關,遇到了特色關。我發現用蠅蛆養殖蛋雞做法並不少見,要想與眾不同,必須研究飼料配方。安圖是長白山藥材大縣,有豐富的藥材資源,能否把中藥材新增到飼料中呢?我隨即搞起了試驗,沒成想大批蛋雞死亡,解剖化驗後發現是藥材用量過大。幾番試驗之後,終於掌握了藥材選料和新增份量,達到了用藥材調節雞體,提高雞蛋營養成份的目的。2006年底,我精心培育的特種、優質、健康、生態的雞蛋終於面市了,並受到專業人士和消費者的好評。這麼好的雞蛋如何包裝,怎樣開啟市場?一個個問題又隨之而來。基於“安圖特產,安全特別”的想法,我給雞蛋起名叫“安特”。名字起好了,下一步就是定包裝,做廣告,進市場。在包裝製作上,起初做50枚普通包裝,但是投放市場效果並不好,這種包裝既不利於運輸,也不利於提高產品檔次。可是要做新包裝需要4——5萬元,在團縣委、勞動局等部門的幫助下,我得到5萬元小額貸款,委託專業公司設計、製作新款包裝,推出10枚小包裝、42枚禮品裝和60枚精包裝。多樣化包裝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生態雞蛋銷售量明顯提高。隨著市場的逐步開啟,養殖規模也相應擴大。2007年9月和2008年7月,我又先後引進3000只和6000只雞雛。為加強管理和節約成本,我在不斷學習、提高技術的同時,購進了攪拌機、粉碎機,自制了清糞機和喂料機,如今飼養2萬多隻雞,只要兩人就可以輕鬆完成。

  返鄉創業好青年個人事蹟材料8

  旭日東昇,霞光璀璨,秀木繁茂,青山蒼翠,在西鄉縣××鄉黃泥池村委會旁,伴隨著拉飼料、拉生豬、拉豬糞車輛的進進出出和肉豬、仔豬覓食相互撕咬的嘈雜聲,這個生豬養殖場又迎來了新的一天,返鄉黨員創業先進事蹟材料。整個養豬場佔地3畝,建築面積XX平方米,各類豬欄舍圈30間,養有肉豬150多頭,場內設施完備,管理科學,這便是返鄉黨員××的熙坤生豬養殖場。

  涉世之初,外出打工學本領

  XX年,××初中畢業後,由於家境貧寒,只好中斷學業,在家務農,看著同齡孩子進城繼續讀書,××感到對貧寒的苦惱和無奈,多少個夜晚輾轉難眠,年少的心靈倍感折磨。窮則思變,人窮志不窮,XX年6月,18歲的××南下深圳打工。在深圳他做過建築工人,在五金廠當過電焊工,在生豬養殖場當過養豬工人……,繁華的都市裡,他雖然做的都是最苦最累的工作,可是對每樣工作都勤勤懇懇,任網勞任怨,加上他頭腦靈活,虛心好學,不斷地實踐總結,在外打工期間學會了建築、電焊等手藝,尤其是掌握了一些生豬養殖技術,練就了一身致富本領。

  返鄉創業,借東風致富顯身手

  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工作的工廠處於半停產狀態,無奈之下,2011年9月他結束了八年的打工生涯回鄉創業。回鄉後××就開始思索,在閉塞落後的家鄉應該發展什麼產業才能做強做大,經過考察調研瞭解到,西鄉縣委、政府一直大力扶持生豬養殖業,有很多優惠政策,何不借此東風辦起生豬養殖場?有了創辦生豬養殖場的想法後,××先後到幾家大型生豬養殖場取經,學習養殖技術及管理知識。2011年10月初,××利用自己打工積攢下的8萬元以及鄉、村兩級協調的10萬元貸款在黃泥池村建起了初步規劃發展500頭生豬的養殖場,他將自己在深圳打工學到的技術以及全部智慧傾注到了這個養殖場裡。2011年底,第一批100餘頭仔豬、7頭母豬送進豬場,熙坤養殖場正式運轉,在父母的支援以及他和妻子的辛勤勞動下,2011年6月份,第一批商品豬出欄,當捧著淨利潤三萬元時,××的喜悅溢於言表,眼神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事蹟材料《返鄉黨員創業先進事蹟材料》。

  心存遠志,帶領群眾創富路

  熙坤養殖場已逐漸步入正軌,年出欄生豬500頭以上。可以說××現在的生活過得富足而安穩,但這個年輕的小夥卻另有一番想法與打算。一個人富了不算富,他要擴大養殖場的規模,帶領家鄉人走向致富路,要把自己的熙坤養殖場也打造成像漢中軍鑫養殖場一樣的省級生豬養殖龍頭企業。他的養殖場在未來三年內將完成三期規劃,計劃再用一年時間,到2011年完成二期建設,佔地將達3000平方米,存欄母豬60頭,公豬2頭,年出欄自繁自養生豬1000頭以上。到2012年完成三期建設,總佔地面積達4500平方米,存欄母豬100頭以上,種公豬5-6頭,年出欄商品豬XX頭以上。

  目前,黃泥池村許多村民受到××創業事蹟的影響不再外出打工,並積極返鄉創業,養殖戶越來越多,收入越來越高。科學養豬,既成就了××個人,又造福了村民,並掀起了一股返鄉創業熱潮。

  返鄉創業好青年個人事蹟材料9

  袁文財同志是湖南金糯咪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自一九九八年八月開始創辦貴陽金糯咪冷飲廠以來,平均每年實現產值2000萬元,創利稅200萬元。每年解決當地農村剩餘勞動力300餘人,為發展地方經濟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一、白手起家,艱苦創業

  隨著黨中央改革開放號角的吹響,全國城鄉經濟蓬勃發展,個體經濟也孕育而生。袁文財同志藉助這股東風,開始了他的創業生涯。一九九四年六月,憑著他過人的膽識,看準了當時沒人看好的冷飲行業,跟親戚朋友東拼西湊,湊了1000餘元啟動資金,利用自己良好的社會關係,佘原料,租裝置,聘請了幾十個工人,在黔陽縣安江鎮建立他的第一間工廠---金糯咪冰廠。他一邊管理生產,一邊開拓市場。當時沒有冷藏車,就自制簡易的運輸工具,不分晝夜,走村串巷,每天都超額完成工廠的銷售任務。在全體員工共同的艱苦努力下,當年就實現產值100餘萬元,創利稅20餘萬元。解決了當地農村剩餘勞動力30餘人。不但還清個人借款,還支付了工廠所有材料款和裝置租金。為今天的金糯咪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擴大生產規模,謀求更大發展

  袁文財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家子弟,但是念過高中。有近兩年教師(代課)經歷的他,有著他人沒有的商業眼光和市場嗅覺,於一九九五年初,利用第一年全部盈利作為前期投入,在當時冷飲市場還是一片空白的湖北沙市,租廠房,購裝置,建立了他的第二間冰廠,生產線規模比安江冰廠增加近一倍。在他的精心管理下,當年實現產值150萬元,創利稅30餘萬元。解決了當地農村剩餘勞動力50餘人,企業規模得到了有效的擴張,他本人也完成了自己創業的第一次資本積累。

  “搏擊商海,誠信創業”是袁文財的商業信條。企業要發展,要壯大,質量是根本,沒有可靠的質量保證,產品就難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次年二月,袁文財投資了近10萬元購置一套先進的檢驗裝置,聘請了專業人才,嚴把產品質量關,確保產品出廠合格率達到100%。從而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三、不甘落後,爭創一流

  為了把金糯咪做成一流的冷飲企業,袁文財響應黨中央的“西部大開發的號召”,於一九九八年二月,把三年以來的全部積累,投入到貴州,隻身一人參與西部大開發,先後在貴陽鋼廠、貴陽市白雲區建設生產線。到二000年,累計完成投資1000餘萬元,三年間實現平均年產值2000餘萬元。利稅200餘萬元。為當地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200餘人。促進了當地三產的蓬勃發展。

  由於貴陽市進行產業佈局調整,應貴陽市糧食局招商引資,於二00三年五月入駐貴陽食品工業園,從二00三年到二00八年累計投資3500萬元,實現年均產值4000餘萬元。年均利稅300萬元 。

  解決當地農村剩餘勞動力300餘人。二00四年—二00八年連續獲得貴陽市糧食局頒發招商引資貢獻獎。“金糯咪”商標於二00六年—二0一二年被貴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評為“貴州省著名商標”。袁文財多次被貴陽市評為先進民營企業業主稱號。

  四、飲水思源,報孝家鄉

  應中方縣四大班子的邀請,袁文財同志於二0一一年回鄉創業,在中方縣委、縣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援下,金糯咪企業入駐中方縣文化產業科技園,專案總投資11780萬人民幣,專案一期工程投資6800萬元,佔地36.5畝,經過八個月的艱苦奮戰,於二0一二年二月份建成投產,已累計完成投資5000萬元。設計生產線規模為年產雪糕、冰棒、湯圓、水餃10萬噸。專案全部達產後可實現產值1.4億人民幣,稅金1000餘萬元。可解決當地農村剩餘勞動力800餘人。為中方縣經濟貢獻綿薄之力。

  返鄉創業好青年個人事蹟材料10

  我叫佔xx,今年28歲,共青團員,畢業於江西旅商大學經濟管理系。家住xx省xx市xx縣,作為新農村建設生力軍的一員,能夠在這裡選撥為鄉村好青年既感到榮幸和激動,更感到責任重大。

  我是來自農村的孩子,祖上以來都是漁民,從大學畢業後我就進入一家銷售管理公司任職,現在重提這份工作感覺壓力確實很大,但我還是堅持了五年,在當初的就業過程中我就想到創業,再細想這個社會我們到底適合做什麼?當自己在這樣的困惑中琢磨很久時,想想自己是漁民來自農村,又得知國家對農村經濟的大力發展,使我回鄉創業的想法更加堅定。

  選擇回鄉創業去建設可愛的家鄉,更是有一種感恩的情懷,2012年,我選擇了原生態水產品加工,銷售及出口,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投資近600萬建立了我縣最大的集水產養殖,鮮貨,冷藏及急凍為一體的功能型合作社,主要養殖青蝦,棍子魚,毛刀(長江刀魚一種類)餐條和鯉魚,主要加工蝦仁,鯉魚乾,野生雲魚等。產品主要銷往江蘇,安徽,湖北,黑龍江,山東和內蒙古。佔地面積50餘畝,員工158人其中專業生產管理人員23人,是一支管理及生產的專業團隊。我們的理念是把鄱陽湖真正的綠色原生態產品輸送到廣大消費者手中,讓廣大消費者食用無汙染更無任何新增劑的原生態綠色產品,所以原生態是我們理念經營的重中之重。2013年我們正式投產營運,在運作過程中我們考慮最大的問題是和我們的原材料供應商就資源如何分配問題,讓漁民如何賺的更多讓他們更加有積極性,更加牢固我們的合作關係。在這良好合作的框架下2013年我們的生產銷售額達到近978萬,各項生產計劃和銷售任務基本完成。在合作社全體員工努力下,員工月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這更是奠定了我們今後在不斷髮展強大和行業影響力加下堅實的基礎。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應該不遺餘力地開展農村建設,要盡情發揮青年才智,使我們在農村經濟發展中起到積極作用,為跨越非發展提供新思想、新動力。更要發揚發揚傳統,勇挑重任來體現我們的價值。優品課件,意猶未盡,知識共享,共創未來!!

  返鄉創業好青年個人事蹟材料11

  xx,男,1967年出生,現為xx汽車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他志存高遠,敢為人先,矢志不渝,艱苦創業,鑄造了人生和事業的輝煌。小學沒有畢業的他管理著37個大學畢業生,在短短10年時間裡,他白手起家、自主創業,從一個回鄉農民工變為一個擁有5000萬元資產的企業家,成就了一個農民工的創業神話。公司成立兩年間,他無償投入公益事業資金100餘萬元,其服務家鄉、回報社會的赤子情懷,更是樹立了新一代農民企業家的典範。

  一路艱辛一路歌

  xx出生在一個高寒山區一戶貧窮農家,家裡有兄妹8人。為接濟家裡,供弟弟上學,小學三年級沒讀完他便輟學在家務農,14歲開始外出打工,做過泥瓦匠、礦工、建築工人。2014年他帶著微薄的積蓄、帶著一顆報答家鄉養育之恩的赤子之心回到了家鄉,他要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真正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他用僅有的2萬元資金,開了一家摩配總彙,從騎腳踏車送貨,到騎摩車送貨,再到開著小汽車送貨,8年後,他的摩配總彙在管理上已居全省同行業前列,資產也從2萬元增加到600餘萬元。 雄鷹總要搏擊長空。他並沒有滿足於摩配總彙的成功,早在 1

  2014年,他便開始醞釀著一個更大的創業計劃,那就是在縣內創辦一個集汽車銷售、汽車維修、裝飾美容、配件供應、保險落戶業務代辦為一體的汽車服務企業。但他的'困難和壓力非常大,他預計企業啟動資金是1100萬元,他手裡只有620萬,缺口480萬元。當時恰逢父親因車禍去世,母親生病昏迷不醒,生活的重創讓他差點倒下。但他並沒有因此放棄,在家人和朋友們的信任和支援下,1100萬元終於籌齊。2014年10月,他的汽車服務有限公司隆重開業。短短兩年多時間內,公司總投資達2014萬元,從註冊資金50萬元發展至固定資產接近3000萬元,流動資金2014萬元,年營業額達到9650萬元,公司佔地面積達16畝,下轄3家子公司,共有員工152人,成為全縣乃至全市行業標誌性企業和重要的中型民營企業。

  企業文化樹形象

  xx雖然只讀過小學三年級,但他從未放棄過對知識和文化的追求。工作之餘,他總愛讀書看報,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學習現代企業管理方法。他認為,一個沒有企業文化的企業是沒有前途的企業,一個沒有信念的企業是沒有希望的企業。為此,他帶領公司樹立科學發展觀,講究經營之道,培養企業精 神,最佳化企業環境,塑造企業形象,全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質的企業文化,引領員工成長和企業發展。透過不斷地考察、學習,

  他確立了公司的管理經營理念,全力打造“客戶至尊、金牌服務,爭創一流、回報社會”的企業精神,堅持“客戶至尊、金牌服務”的服務觀,“精益求精、誠信不渝”的質量觀,“以人為本、共進共贏”的管理觀,“用待遇吸引人、用感情凝聚人、用事業激勵人”的人才觀,“團結共進,眾志成誠”的團隊觀,“迅速反應、馬上行動”的效率觀,“發現市場、創造市場、滿足市場”的市場觀,“重點集中、創新超越、分步領先”的競爭觀,以及“服務城鄉、做強做大、爭創汔車銷售行業大型企業”的發展理念,全力打造4s綜合性汽車服務企業。

  2014年公司相繼成立了黨支部、工會、團支部、女工小組等群團組織,積極組織開展組織活動和創先爭優活動。在公司黨員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廣大青年員工對黨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紛紛表現出加入黨組織的迫切願望,目前已有黨員11人。既是公司董事長又是一名共產黨員的xx先生,以身作則,積極響應縣委政府及各級部門的號召與指導,高度重視和無條件支援公司黨群建設工作,凡是事關公司發展、事關員工福利待遇的,都事先在黨支部進行討論。為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經黨支部建議,公司制定了崗位績效工資制度,現職工的平均工資已達2300元,充分體現出員工多勞多得的分配原則。同時,與簽訂了穩定性期限合同的員工辦理了五大保險,以解除員工老無所養的後顧之憂。公司每年都要拿出30餘萬元資金,透過外送培訓、外騁講師培訓、內部定期組織培訓等方式,幫助員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不斷提升職工個人綜合素質,培養職工感恩父母、感恩社會的品德。

  赤子之心報社會

  在開拓市場、發展企業的同時,他始終牢記社會責任,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他說:“我最遺憾的事就是沒有上過什麼學,但是社會教會了我知恩圖報,別人在我困難的時候拉我一把,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我也會盡全力去幫忙。”公司開業短短兩年就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152個,吸納農村富餘勞動力54人、下崗失業人員42餘人、應屆大中專畢業生37人、退伍軍人15人、殘疾人4人,有效緩解了社會就業壓力。他帶領公司積極參與抗旱救災、捐資助學、扶貧幫困、扶弱助殘、城市建設等社會公益事業,無償投入資金100萬元。實施“愛心助學工程”,無償資助6名貧困大學生,直到完成學業。2014年雲南大旱,公司積極組織員工參加抗旱救災行動,發放呼籲抗旱宣傳單5000多份,並向缺水嚴重的鄉(鎮)小學捐贈礦泉水,有效緩解了師生飲水困難。向縣教育局一次性捐贈現金15萬元,並贊助價值15萬、5萬元的轎車各一輛,作為優秀教師專項獎基金,給景東民族小學贈送了一批上萬元的學習用品,以實際行動支援景東教育事業。在慶祝建黨90週年活動中,出資6萬元協助景東縣委宣傳部舉辦徵文比賽,出資3萬元協助縣直機關工委組織開展黨史知識競賽。逢年過節,公司就會組織員工到敬老院和困難戶家中走訪慰問,為他們送去慰問金、大米和食用油等,一些受惠老人感動地說,從xx汽車公司和董事長xx先生身上,他們又看到了雷鋒的身影。xx先生的真誠付出和公司的優質服務,贏得了廣大客戶的青睞及社會各界的認可。公司先後榮獲景東縣“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先進維修企業”、“捐資助學優秀企業”等榮譽稱號。

  xx先生,從哀牢山腹地走出來的大山的兒子,一路風雨,從農村到城市,從城市再回到農村,在這片他熱愛的土地上勇往直前,揮灑熱情,傳遞溫暖,樹立榜樣。正因為有xx先生這樣勇於承擔社會責任、時刻關心群眾冷暖的“領頭羊”,才有了xx汽車服務有限公司這個充滿朝氣與活力的愛心企業。創業之路在腳下,一路艱辛一路歌。xx先生靠勤學實幹興業,靠求實創新發展,超越自我,挑戰未來,使他成為一名年輕有為的創業先鋒和道德模範。

  返鄉創業好青年個人事蹟材料12

  他和眾多青年人一樣,曾有過美麗的生活遐想、美好的事業憧景和燦爛的人生構想。1991年從農林校畢業後,到家鄉的小學任教。1994年由於鄉上要調整產業結構,要大力發展種植烤煙,鄉煙站也是急需人才,他覺得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應該用到家鄉的建設發展中去,所以毅然決定辭職,到鄉煙站做了一名煙輔員,這也是他喜歡的工作。但好景不長,到1999年隨著企業改制的深入發展,他所在的單位面臨改制,他沒能逃脫下崗的命運。那時,他正處在上有老人,又要興家立業的艱難爬坡階段,精神上的打擊和生活上的拮据,使得他無限的迷茫和深度的苦惱,他只能回家種田過日子。

  家鄉的自然條件很適合種植柑桔,到2014年,全鄉掀起了種植柑桔的高潮,種植的柑桔果汁豐富、酸甜適中,味美可口,已成為區內的知名品牌。他看到了商機,覺得自己可以利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加上刻苦鑽研,一定能成為柑桔種植大戶。他開墾了113畝山地種植柑桔,剛開始由於要大量的資金用於苗樹的選購,農藥化肥的購買和請工人上,但經濟效益要等三年才能見效。資金一下子週轉不夠來,他剛開始很苦惱,但他覺得一旦做了,就要做大做強,一定要堅持下去。所以他放下面子去向親戚朋友借錢,但不是很理想,後來聽說鄉上有惠農政策,可以無息貸款,他覺得他的堅持有希望了,到村上、鄉上反映了情況,得到了鄉上的支援,同意他貸了5萬元錢。他也在鄉上工作人員的宣傳下,加入了柑桔協會,他和協會的成員一起參加科技培訓,與他們一起探討種植技術和經驗。柑桔投產第一年就收到了不錯的效益,使他更加堅定了創業的信心。

  由於大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結,近年來鄉內的柑桔品質明顯下降,質量好的柑桔,數量明顯偏少。但他靠著自己的經驗技術和不斷創新,他種植的柑桔仍然能保持好的品質,產量不減反而遞增。2014年他租下了一個店面,開始賣起了農藥、化肥,這也成為了種植柑桔外的一筆收入,他也藉著鄉親們來買農藥化肥的時候,給他們講解種植經驗和農藥的配方、化肥的使用技術等,得到了鄉親們的好評。他也是眾心所向,成為了柑桔協會的會長,協會現有9戶種植戶組成。他不能辜負鄉親們對他的期望,積極聯絡外地的市場,做好自己的品牌包裝及銷售。他要求嚴把果品的採收、分級和包裝處理關,採收要按規定的時間和方法採收,採收後的柑桔按果形大小和品種分級處理,再進行不同規格的包裝。採用5公斤包裝,10公斤包裝,20公斤包裝三種規格,由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管理和操作。在穩定柑桔品種的同時,為了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他有計劃的發展一些優良橙類。現他的柑桔已在外地大量銷售,還有部分優質產品運銷國外。

  他靠著自己的努力到目前已經成為了鄉內最大的柑桔種植戶,已有三名長工,遇到種植繁忙的季節,還要請大量短期工人,解決了部分富餘勞動力的工作問題。2014年柑桔產值已經達到了21萬,他走上了致富道路,2014年至2014年他榮獲了科技局頒發的科普工作先進個人獎,成為了鄉內青年創業的典型,也是青年學習的榜樣。他自己致富,不忘帶動其他人共同富裕,按他的理念講“一個人的本事再大,他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就像一部皮帶運輸機,不僅要靠電機做動力,還要靠許多託輪做傳導”。他以虛心的態度,紮實的幹勁,合理的思路和掌握的經驗,傳授種植方法,言其身教,率先示範,用自己的模範行為帶出一個奮發向上的柑桔種植隊伍邁向成功。

  返鄉創業好青年個人事蹟材料13

  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家子弟,家庭出身貧寒,但他從小就有要改變家庭當前狀況的理想。1991年他中學畢業,回家務農,家裡主要靠種養殖為生,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重複而枯燥的生活,家裡的經濟狀況也沒有什麼明顯改善。他覺得一直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永遠不能脫貧致富。 家鄉的氣候條件很好,氣候溫暖,陽光充足,山草資源豐富,適合發展黑山羊養殖。黑山羊肌纖維細,硬度小,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羶味極小,營養價值高。而且養殖黑山羊有幾大優點,一是它繁殖效能高,公羊8-10月齡、母羊6-7月齡開始配種繁殖,母羊一般年產1.7胎;二是生長髮育快,6個月的成羊就可以銷售了;三是市場前景可觀,市場供不應求;四是山草資源豐富,養殖飼料不用發愁;五是黑山羊屬於無公害草食類肉用性動物,健康、營養、環保的食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鄉上也把黑山羊養殖列入了“十二五”規劃中,打造生態養殖基地,建立並提升黑山羊農業品牌。

  他看到了這一點,決定要大力發展黑山羊,雖然以前也有養殖,有18年的養殖經歷,有豐富的養殖經驗,但數量不多,不成規模,形成不了產業鏈。2014年他打算在現有存欄80多隻的基礎上,擴大養殖規模,但是困難和問題也隨之而來,首先資金問題就讓他頭疼,後來聽說鄉團委有鼓勵青年創業貸免扶補專案,可以無息貸款,他看到了希望,到村上、鄉團委反映了情況,經過鄉團委和信用社的考查之後是適合輔助創業發展物件,得到了鄉上的支援,同意他貸了5萬元錢。他籌到了創業資金後,開始買羊崽,僱工人,風風火火地走上了養殖之路。在養羊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難,剛開始買回來的小羊崽成活率不高,他多方面尋找問題的根源,後來得知是因為品種的原因,他毅然決定到外面引進好的品種。經過他的努力和認真的探索,現在養殖150餘隻黑山羊,每年可出欄至少50餘隻,賣羊的年收入可達到2.5萬餘元,羊糞的收入也可達到7000餘元,為他們家增加了一筆不錯的收入。另外他還發展綠色種植產業,多渠道增加經濟收入,開發了8畝咖啡和6畝烤煙,效益也非常好。

  他作為村上的團支部書記,覺得自己不能光是自己創業致富,也是帶動全村青年創業致富。他在開會或者婚宴人多的時候,他就開始宣傳政府高度重視黑山羊養殖和市場的前景,和青年們一起探討養殖技術和養殖經驗,積極參加各類種、養殖等科技培訓。現在整個村的黑山羊養殖規模也在漸漸擴大,因為市場需求量大,有很好的銷路,收入也是在不斷增加。

  他就是這麼一個平平凡凡的農家青年,但是他的想法和幹勁卻不平凡,他靠自己的雙手和眼光創業致富,也為其他的創業青年開創了一條致富道路,是鄉內青年創業的典型,是青年學習的榜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