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個人優秀事蹟(精選16篇)

防疫個人優秀事蹟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疫情雖然可怕,但我們依然有勇氣去面對它,戰勝它。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防疫個人優秀事蹟(精選1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防疫個人優秀事蹟1

  20日,武漢市江夏區衛生健康局釋出公告,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協和江南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生彭銀華,在抗擊疫情一線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因病情惡化,經搶救無效,於2月20日21時50分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去世。

  “疫情不散,婚期延遲” 從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確診到隔離病區組建,作為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的一名呼吸內科醫生,彭銀華深知“有場硬仗要打”。

  他推遲了原定正月初八的婚期,主動請纓上一線。彭銀華做的每一個決定都得到了未過門妻子的理解和支援。堅守在隔離病區抗擊疫情的日子裡,“白班加夜班”輪班倒,工作強度很大。雖然陸續有更多醫生加入進來共同抗擊疫情,壓力得到緩解,但隨著疫情的發展,彭銀華再次選擇堅守。大年三十,同事們心疼他,讓他回家休息,多陪陪未過門的妻子。他卻說:“讓更多有家人的同事多休息,我年輕,我先頂上!”和未婚妻簡短通話後,彭銀華再次義無反顧穿上隔離衣,全身心投入到更需要他的戰場。但是不幸還是發生了,正月初一這一天,彭銀華倒下了。從1月25日(正月初一)到2月20日(正月二十七),彭銀華在醫院裡被救治了整整27天。一位微博網友曾在2月2日給彭銀華拍照,照片裡,他躺在病床上,一隻手擺出“勝利”的手勢,看著鏡頭,微微笑著。如今他辦公桌抽屜裡的結婚請柬還沒來得及發出去,推遲的婚禮也永遠無法舉行彭醫生,一路走好!

  防疫個人優秀事蹟2

  充足的物資供應是打贏這場病毒狙擊戰的有力保障,作為承擔物資保障工作的主力軍,供應鏈管理辦公室主任周復亮堅守後方、任勞任怨,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認真履職盡責,為醫院醫療防護物資與藥品的保供作出了突出貢獻。

  在疫情初見端倪時,他1月19日就及時行動,請示院領導提前採購物資事宜,並運用一切資源積極調集專業防護物資、藥品,全力滿足國康集團及屬地公司要求。在春節前的20日,根據國康集團部署,醫院首批馳援武漢物資需緊急傳送,而此時臨近假期跨省物流已非常吃緊,限重限件,讓千方百計調劑到的緊急物資無法順利寄出。為此,他積極與物流公司溝通,按照物流要求,組織科室員工和支部黨員逐一拆箱重包,將整箱原封裝的物資拆成10箱於21日分批分次寄送,最終成功將物資於節前送抵武漢。

  大年三十,本已回到老家準備過年的他發現疫情日漸嚴重,毅然扔下了才團聚的父母、妻子和年幼的女兒,從老家驅車趕回上海組織物資搶購與調撥。在物資採購壓力最大的那幾天,他時常熬到半夜,透過各類網購平臺深夜“搶單”,為確保及時領到預訂物資,他帶著支部黨員與相關科室團青志願者駕車趕往工廠倉庫現場提貨、搬運。就這樣,周復亮一干就是二十餘天!好不容易在節後盼到夫妻團聚,卻被告知從老家返滬的妻子需按最新規定居家隔離兩週。為了不影響工作,他毅然選擇了妻子隔離期間不回家,為避免接觸後被一起隔離,還搶在妻子抵滬前趕回家中打包行李,直接睡到醫院,繼續奮戰在物資保供戰線,為一線抗疫醫務工作者及屬地電力企業復工人員的防疫物資保障堅持奉獻著。

  在供應鏈管理辦公室和前來支援的健康管理中心等各科室員工們的通力協作下,疫情以來,不僅紮實確保了院內防控物資的正常使用,更為武漢一線及屬地電力企業的疫情防控積極貢獻物資力量。截至2月19日,已先後緊急調撥口罩、手套、護目鏡等各類防護物資、藥品四批共計51440件馳援國網湖北、武漢電力;並向國網華東分部、國網上海、安徽、浙江電力、華能上海分公司、國電投上海電力股份等近40家所屬地、周邊電力企業及重要體檢客戶分批發放口罩、手套、測溫儀器、消毒液、消毒裝置及相關藥品等各類防護物545048件。給電力保障一線員工以保護,給員工家屬以安心,獲得了相關單位的高度肯定。

  周復亮不計得失,默默堅守,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力量,成為了戰“疫”中的幕後英雄。

  防疫個人優秀事蹟3

  這個世界上沒有大家所說的“超級英雄”只有面對困難挺身而出的凡人。一句“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是他們對祖國人民的莊嚴承諾!

  從新年的鐘聲敲響的那一刻,就註定了這是一個不平凡的新年,“新型冠狀病毒”的到來讓我們的祖國不得安寧。但是截止到2020年2月20日,全國累計派出255支醫療隊,32572名醫護人員支援武漢。他們是“戰士”抗疫情就是打仗,他們勇闖第一線。

  記得有一個採訪是這樣的——一線醫生的女兒的一番話:“我的媽媽其實是一個抵抗力特別低的人,她給兒童看病的時候自己都能感著冒回來;有意外的得知我外公居然還在一線上班,在我的世界裡,我的媽媽和外公是很能行的人,我把他們借給你。他們能頂起我們這個家,他們同樣也可以頂起你們患者的一片天……”她含著淚卻笑著說起了這樣的一番話,可是她還只是一個被家人庇護的小女生啊!沒有誰,就應該衝鋒陷陣,就應該英勇無畏,就應該拋家舍子,就應該無私奉獻的,但在每一位醫生的背後也許也會有著自己的精神支柱吧?

  因為防護服的“珍貴”,所以醫護人員也是特別珍惜的用著,他們甚至一天都穿著防護服,他們不敢吃飯、喝水,連女醫生生理期的時候也堅持不脫防護服。男女醫生都穿著成人尿不溼連續工作。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物資最緊缺的時候,各個省,各個工作單位也都伸出了救援之手,在緊急時刻,我們中國人團結一致,互幫互助。其實哪有什麼“白衣天使”,他們不過是一群普通人披上了戰袍,學著前輩的樣子和死神搶人罷了……汗水流到眼睛裡,口鼻裡、手臂被口罩和衣袖勒的青紫,鼻樑上被壓的滿是痕跡——他們不是“白衣天使”,是“戰鬥天使”!

  防疫個人優秀事蹟4

  李強,濱州市公安局濱城分局政工室副主任。

  疫情就是命令。作為濱城公安分局的一名老同志,李強主動請纓到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分局領導擔心防疫工作強度大,怕他身體吃不消。而李強堅定地表示:“疫情面前,沒有年齡大小,我也是一名戰士,必須衝在前線。”他被安排到市東派出所參與疫情排查隨訪工作。大年初一早8點,李強第一個趕到市東派出所,落實“四包一”措施,主動配合辦事處、衛生防疫部門深入轄區住戶,對涉疫區返濱人員進行走訪,發放告知書。一開始,考慮到他年齡偏大,所裡分配給他的工作任務相對較少。面對“照顧”,李強對市東派出所所長張濤說:“現在是爭分奪秒的.時候,全域性上下都盯靠在防控一線,我能多做一點是一點。”

  連續8天每天開展隨訪工作11個小時上門為居家隔離物件測量體溫,落實居家隔離措施5個小時跑了11個小區、22個居家隔離物件因勞累過度突發疾病,失去意識,2月4日抗“疫”鋼鐵戰士李強被省公安廳記一等功。

  防疫個人優秀事蹟5

  有這樣一位院長,疫情發生以來,他帶領全院醫務人員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即使在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之後,他依然在病房內從早到晚不停地處理各種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2月18日上午10時58分,一個在新冠病毒疫情一線不懈抗爭的白衣戰士停止了心跳,他就是武漢市武昌醫院院長、神經外科學科帶頭人劉智明。

  走進劉智明生前的辦公室,他的工作證和圍巾還掛在牆上。許多同事直到現在依然不願相信他已經離去的事實。在這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劉智明所在的武昌醫院是首批七家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之一。1月21日,劉智明去市裡開會接到任務,要接收499名新冠肺炎病人,人數僅次於金銀潭醫院。而武昌醫院只有三天的時間來完成院區改造和病人的轉運。

  不眠不休的三天,劉智明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武昌醫院是綜合性醫院,短時間內按照傳染病醫院要求改建,難度極大。增加床位、調配醫務人員、解決物資,每一件事都需要劉智明協調。

  而此時的劉智明已經住進了本院的ICU。1月24日,他的CT結果顯示,肺部嚴重感染,隨後的核酸結果確診為陽性。在ICU裡,劉智明的身份變了,可救死扶傷的使命和擔當卻沒有放下。在病房裡他不停地接打電話、回覆微信,一會兒問病人收進來了沒有,一會兒問院內感染防控做到位了沒有。同事提醒他要好好休息,他卻說:“我是院長啊,我丟不下!”並讓大家不要過多關注自己的病情,等他康復出院,再與大家一起並肩作戰。

  劉智明的妻子蔡利萍,是武漢市第三醫院光谷院區重症病區的護士長。丈夫感染後,她曾想過趕過去照顧病重的丈夫,然而,劉智明每次的回答都是“不要”。他心裡明白,妻子也在一線,把她留在崗位上,會給更多的人帶來生的希望。

  2月14日,劉智明病情突然惡化,被轉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進行搶救,直到2月18日上午,搶救無效不幸離世。斯人已逝,在劉智明所帶領的武昌醫院收治的900多名新冠肺炎患者中,截至目前,已有400多名重症患者治癒出院。

  防疫個人優秀事蹟6

  不是從疫區回來,也沒有離開上海,可燒傷科醫師陳浩傑還是被保護性隔離了。他的隔離,與一名新冠肺炎疑似感染者有關。

  作為國家電網全國電燒傷治療中心、上海市衛生系統首批“重點特色專科”、長寧區首批“醫學名專科”,1月29日,醫院燒傷科接到上海市長寧區衛健委發來的會診通知。在長寧區武漢返滬人員醫學觀察定點賓館內,有一名燙傷病人需要醫院燒傷科專家到場參加會診。

  救病治人高於一切。上海電力醫院迅速響應,剛下夜班的燒傷科黨員醫師陳浩傑主動請纓,趕赴現場診治。經診斷,患者約有2.5%的胸腹部二度深燙傷,好在處理及時專業,患者傷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疼痛得以緩解。

  按照原定治療計劃,陳浩傑此後將定期為患者上門換藥。但幾天後,這名燙傷患者的配偶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感染病例,燙傷患者本人經醫學檢查也被列為疑似病例,並被就近送入同仁醫院發熱門診進行醫學隔離觀察。為確保患者燙傷創面不進一步惡化,陳浩傑在瞭解情況後仍於2月3日前往同仁醫院會診,瞭解患者傷情,指導其在隔離區的換藥注意事項,並表示將根據同仁醫院及患者傷情需要,隨時再來會診。

  雖然在前後的會診過程中都嚴格做好防護措施,但醫院慎重起見,還是要求陳浩傑居家醫學觀察兩週,並於2月10日致電關心其身體情況。可離崗位不離職任,居家隔離期間,他,仍多次透過電話聯絡同仁醫院瞭解患者傷口恢復情況,充分彰顯了醫者仁心,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擔當。

  防疫個人優秀事蹟7

  37年間,山西靜樂縣雙路鄉衛生防疫員王元林為全鄉15個村的孩子接種疫苗20萬人次,實現了規範接種、安全接種,100%完成國家強制免疫。其間,沒發生一起基礎免疫傳染病、一起接種糾紛。

  王元林說,針眼上的是天大的事,件件都馬虎不得。

  見到王元林那天,是6月30日。呂梁山東麓的雙路鄉迎來一場久違的細雨,靜謐山鄉透著陣陣涼意。

  王元林正準備出門,張亮傑的孩子3歲了,該加強接種流腦疫苗了,半月前娃兒發燒不能注射,今兒得再去一趟。他小心翼翼地把疫苗和冰塊從冰箱移入隨身背的疫苗箱,邊穿那件出門才穿的中山裝邊說,針眼上的是天大的事,件件馬虎不得。

  他要去的是15裡外的蘭家山,從河灘下去,再沿著陡坡爬上去。

  61歲的王元林已經這樣走了37年。37年中,他為全鄉15個村的孩子接種疫苗,接種疫苗達20萬人次,實現了規範接種、安全接種,100%完成國家強制免疫。其間,沒發生一起基礎免疫傳染病,沒發生一起接種糾紛。

  王元林先後獲得省級計劃免疫先進個人、法定傳染病報告先進個人、免疫規劃優秀個人等榮譽稱號。日前,山西省衛生廳授予他衛生防疫楷模榮譽稱號。

  苦點累點不怕,就怕誤了娃娃。

  山西省靜樂縣是國家級扶貧工作重點縣,在王元林童年記憶裡,就有天花、脊髓灰質炎、流腦等疾病流行。他親眼看到這些傳染病奪去很多孩子的健康和幸福。

  初中畢業後,王元林選擇了在縣衛校讀書。1973年畢業返鄉後,他成了全縣第一代鄉村防疫員,那時候,因為知道怕,就更懂得自己身上的責任有多重!

  起初,大山裡的人不大明白,自家孩子沒病,為啥要挨那一針,還吃那些紅紅綠綠的藥丸丸?王元林只能一趟趟地找上門,一家家地做工作。蘭家山村的趙桃娥是個聾啞人,家裡3個孩子都到了接種疫苗的年齡。王元林幾次上門,任憑怎麼說、怎麼比劃都不行。好不容易請人幫忙用啞語把道理說清了,可趙家又拿不出錢來接種。王元林二話沒說,自己墊錢給3個孩子打上了疫苗。

  王元林每到一村,總要打聽誰家快生孩子了,誰家剛生了孩子。一有新生兒的訊息,他就立即上門,為孩子建起健康檔案。春去秋來,看著王元林一趟趟地跑,聽著王元林一回回地說,鄉親們明白了:這疫苗,誰打上,對誰好。

  為了不漏掉一個孩子,王元林走遍山鄉,風雨無阻。去年春節剛過,大雪紛飛,正好李天亮家的新生兒到了接種期。王元林背起藥箱,深一腳淺一腳地直奔10多里外的南黃葦村。兩個多小時後,當滿身是雪的王元林撩開李家土窯洞的門簾時,李天亮驚詫地說:這麼大的雪你還來?王元林卻答:這麼大的事,我怎能不來?

  一次出診的路上,天忽降大雨。坡陡路滑,王元林左膝蓋重重磕在石頭上。他掙扎著爬起來,一瘸一拐堅持走到大山深處完成接種。他的左腿從此落下毛病,不能彎、蹲不下,天一涼就疼。跑山路最費的是鞋,王元林每年要穿壞老伴親手做的七八雙布鞋,布膠鞋一年也得兩三雙。他說:苦點累點不怕,就怕誤了娃娃。

  為了娃,多跑幾個來回算個啥?

  那天,在張亮傑家,王元林仔細給孩子測過體溫後,才給孩子接種了流腦A+C疫苗。張亮傑有些不好意思,打一針害你跑兩趟,還下著雨!王元林認真地說:發燒是典型的接種禁忌,帶病接種是害了娃。為了娃,多跑幾個來回算個啥?

  如今,雙路鄉的許多老鄉都能說出接種疫苗的禁忌常識:感冒、發燒不能打;吃雞蛋過敏不能打;糖丸必須用涼開水調成糊狀服下,水溫千萬不能高這都是王元林走家串戶宣傳的結果。

  為保證疫苗安全有效,王元林常年養成兩個習慣:不管多遠的路,他從不在外過夜,以保證行動式疫苗箱維持正常的低溫;一進家門,不管白天黑夜,首先要按一下房燈開關,看是否停電。一旦停電,他就立即將冰模板一個個挪到冰箱冷藏室,以確保疫苗質量。王元林說:一個細節把握不好,就會出大事。

  王元林出門喜歡穿4個兜的中山裝,兜裡總裝著幾個64開大小的本子。在他家一個紙箱裡,這樣的小本本有幾十個。小本本上詳細記錄著孩子的名字、所在村莊、父母姓名、出生年月日,曾經接種的時間、疫苗名稱,還有每次疫苗的批號、日期、產地和生產日期。每個月,王元林都要根據小本本自行設計一張疫苗接種行程表,哪天去哪幾個村、哪個村有幾個孩子需要接種,都做了標註,一個都不漏。

  王元林生活中,一切都圍著疫苗轉。一次,王元林高燒39攝氏度,人躺在床上,心裡卻想著10裡外的硯灣村,那裡有個孩子等著接種。接種疫苗有規程,不能錯過週期,他給自己打了退燒針,就頭頂烈日出門了。今年春節,狼兒溝村老趙帶著1歲多的孫子回鄉過年,正月初八就要返城。初七一大早,王元林冒著刺骨的寒風來到18裡外的狼兒溝村。看到王元林凍得發僵,老趙心疼地說,晚打一針不要緊!王元林卻說:接種晚了,惹上些病,我可就害了你們了!

  鄉親們待見咱,比啥都強!

  王元林生活的神家村,是雙路鄉政府所在地。這些年,村裡蓋新房、建小樓的人越來越多,有的還開回了小汽車,王元林的日子卻過得緊巴巴的。住了20多年的兩間老屋漏雨走風,老伴說,要翻修得四五萬元,修不起呵!現在老兩口借住在同村的二女兒家,家裡除了公家配給的電冰箱和一個檔案櫃外,沒什麼值錢的傢什。

  在王元林心裡,覺得最虧欠的就是自己老伴和兩個女兒。王元林的工資起初只有26.5元,到上世紀80年代,漲到每月60多元,至今,他的工資也只有370元。30多年,王元林沒給家裡掙回什麼家當,一家四口的生活全靠家裡的6畝責任田。因經濟拮据,大女兒只上到小學六年級就輟學,二女兒初中沒讀完就外出打工去了。由於王元林常年奔走在山鄉,家裡的農活全靠老伴一個人操持。提到老伴,王元林有些哽咽:她懂得我,我感謝她!

  王元林也有不少開心事。我管的轄區,我管的事,娃娃們沒一個耽誤,都健健康康的。還有許多事,也讓王元林感到欣慰。前年,在外打工的女兒、女婿回村蓋房。動工那天,沒有打招呼,前村後鄰的鄉親們都來了,大工、小工全都不要工錢;地裡的農活老伴一個人忙不過來,總有鄉親過來幫把手;走在山間,誰開車或騎車碰上了,都會毫不猶豫地停下車,捎他一程。

  想想這些溫馨事,王元林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鄉親們待見咱,比啥都強!

  防疫個人優秀事蹟8

  xxx是xxx街道運河西街社群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新一輪疫情開始後,她堅持晝夜在崗,認真紮實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決策部署。不管工作多忙多累,她始終保持著飽滿的熱情,昂揚的鬥志,用自己身上滿滿的“正能量”感動和感染著周邊同事與群眾。

  為全面打好疫情防控這場戰役,她結合實際情況,牽頭制定全員核酸檢測實施方案,率先啟動核酸檢測點,並提前謀劃,快速就近招募志願者260餘人,確保核酸檢測有序進行。同時,對轄區華元商貿城、20個小區及沿街店鋪等重點場所逐一實地督查,對重點人員嚴格落實專人包靠、責任到人制度,每日排程相關情況,做到鋪下身子盯靠,確保不出問題。針對老舊小區流動人口多,部分群眾對疫情防控工作不理解、不支援、不合作等問題,她帶領志願者耐心勸導,併發放口罩,贏得了轄區人員支援理解。

  雖然她叫嬌嬌,但工作起來完全不“嬌氣”。她長期堅守在防疫一線,經常24小時不回家,每天工作16小時以上,連日的高強度工作使她面色蒼白,聲音沙啞,但她總能展現最好的工作狀態。她用自己的逆行,換來了更多人的健康與平安。

  防疫個人優秀事蹟9

  xxx是海信蘭郡小區業委會主任,在疫情防控人手緊張的情況下,他身先士卒、衝鋒在前,和同志們一起,積極投身小區疫情防控工作,以擔當和責任,守護一方平安。

  為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好,他把名下企業交由家人打理,自己卻搬到了小區物業辦公室,帶領業委會成員紮實做好人員排查、核酸檢測等各項工作。小區實行封閉管理期間,他組織力量對小區出入口嚴格把關、逐人登記,切實守好小區第一道“安全門”。為給小區居民提供良好衛生環境,他牽頭成立5人消殺隊伍,帶領人員深入到單元門、樓道間、電梯轎廂等關鍵位置,加大消殺力度,確保不留死角。面對人手不足的局面,他聯合其他業委會成員參與值守工作,每天十餘小時在班在崗。全員核酸檢測開始後,他連續6輪參與,現場指導居民生成核酸檢測二維碼,提高檢測效率,累計協助檢測達9800人次。

  部分群眾對小區管控措施不理解,他就親自上門,解釋政策,做好思想工作。居家隔離人員購買生活物資不方便,他自覺承擔起為隔離人員採購日常生活用品的工作。他的堅守、擔當和溫情,感動和感染著小區居民,大家紛紛自發加入抗疫隊伍,形成了海信蘭郡小區群防群治、共同戰“疫”的良好局面。心在一線,幹在一線,他以全身心的投入築牢了小區疫情防控牆。

  防疫個人優秀事蹟10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就在此時白閣行政村村委會開始組織黨員及大學生報名參加疫情防控一線工作時,xxx踴躍報名參與家鄉的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工作。

  在疫情防控卡點,她嚴格落實疫情防控的各項措施,詢問過往人員相關資訊,對扎堆人員進行勸導疏散,告誡廣大村民非常時期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出門,若出門則一定要戴好口罩。在全員核酸檢測工作中,她與醫務人員並肩作戰,組織村民有秩序地排好隊,併為老人和小孩申領個人採集碼。她經常是凌晨五六點起床,在自己的崗位上做著默默無聞的貢獻。

  她所在的疫情卡點條件簡易,到飯點時需要輪流在卡點值班,有時中午輪到值班,只能在卡點簡單的吃泡麵充飢,隨後就又開始忙碌的工作,她經常是凌晨五六點起床,在自己的崗位上做著默默無聞的貢獻。

  “一個優秀的志願者當從點滴小事做起。並非所有人都能成就驚天偉業,大多數都在默默無聞中度過,工作著、奉獻著。要成為一個出色的志願者,就要在各個方面要求自已。雖然有的時候在工作中有所鬆懈,但是唯獨在工作中成長起來,才能磨礪一個成功的自己。做志願者就好像是一個工作崗位的小型平臺,真正全身心投入地去工作。同時我也明白了“被需要是一種需要”。把志願服務當作自己的生活內容和生活方式,時時刻刻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做奉獻愛心的事,我想這就是當一名志願者的真諦所在。”xxx如實說。

  防疫個人優秀事蹟11

  自疫情發生以來,xxx便擔任公司辦健康管理員,他認真執行集團及公司下發的關於疫情防控的檔案要求,為公司防疫指揮部提供真實可靠的防疫資料;給隔離觀察室按要求配備隔離所需的防疫物資,並完善生活設施,儘量為隔離人員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針對車隊司機人員的特殊情況,他加強了防疫管控,除煤婆打卡外,還要求全員每天上報行程碼,車輛按照防疫要求進行清潔消殺,確保自身及乘客的安全。

  在算賬文化執行方面,他以王董事長“精益思想指導下的算賬文化”思想為指導,在“算賬”與防疫工作之間做出了有效平衡:用A4紙自行列印防疫宣傳標語,在每個會議室進行張貼,即為公司節省了宣傳費用,又達到了防疫宣傳的目的。招待所床上用品實行“一臥一換”,床單被罩清洗乾淨後,採用日光照射的方式進行紫外線消毒,即達到了消毒的目的,又節省了消毒櫃的電耗。招待所隔離觀察室配備的水銀溫度計,相比動輒上百元的電子測溫槍,即節約了成本,又能達到測體溫的目的。

  在學習方面,他利用業餘時間,及時瞭解與疫情防控有關的最新訊息和知識,及時調整防疫方案和措施。同時,組織全員對集團和公司下達的一系列防疫檔案進行學習,增強職工防疫知識,提高職工思想覺悟,使其思想觀念由“要我防疫”向“我要防疫”轉變,真正做到群防群控,為公司防疫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

  防疫個人優秀事蹟12

  62歲的xxx熱心公益事業,退休後主動當起志願者,並組建起由30名老幹部志願者組成的泰祥紅袖標巡邏隊。新一輪疫情發生後,她聽聞泰祥社群疫情防控任務重、社群人員力量不足,迅速帶領隊員參與到疫情防控中,積極協助社群開展人員排查、資訊登記、體溫測量等工作,發揮銀齡餘熱。

  “不會亮碼”“為碼所困”是很多老年人在核酸檢測時遇到的困境,她對此感同身受,每當遇到排隊的老人,她都一一詢問是否需要幫助,協助他們完成檢測碼掃描,確保核酸檢測現場高效有序。她把貼心服務送給每一位小區居民,每天出門時她都會往口袋裡塞上幾包口罩,遇到有忘記戴的居民就送給他,當服務過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居民時,她也總是耐心給對方解釋,贏得了小區居民的讚揚聲。她還主動建起微信群,承擔起所住居民樓的“線上樓長”,每天在群中轉發最新疫情防控要求,進行核酸檢測接龍、外來人員登記等。

  她的腰不好,還患有血壓高,每次志願服務長達要連續14個小時,有的年輕志願者都吃不消,她卻一直堅持了下來,每次結束後回家她都是咬牙忍著腰疼上樓,躺在床上時經常腰疼的已經動都不敢動。社群看她辛苦,給她安排幹半天、歇半天,但她仍然堅持全天參與志願服務。她用自己的光與熱,構築起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演繹了最美“夕陽紅”。

  防疫個人優秀事蹟13

  為精準、高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區裡緊急部署開發防疫一體化平臺的任務,xxx作為大資料中心科員,在時間緊張、人手不足的情況下,毅然承擔起平臺研發的艱鉅任務,從確定設計思路到搭建系統框架,從模組功能實現到平臺系統除錯,他都全程參與,每天平均工作16個小時,在最短時間內推動系統上線、有序執行。

  為確保平臺中“xxx一碼通”“高速路口一碼通”“貨運物流司機報備”等重點功能充分發揮效用,他積極向防疫專家請教、赴街道現場調研,先後對接有關單位40餘次,反覆論證需求。每次座談會議,他都認真聽取部門單位使用反饋,並不厭其煩地與開發公司探討,逐一將各項合理建議落實到平臺中,實現使用者體驗不斷提升。系統搭建完成後,大量基礎資料需要錄入,他主動承擔起資料庫資訊維護工作,加班加點核對比較、上傳資料,高效完成了上線準備工作。

  經過xxx和同事們夜以繼日的努力,平臺重點場所人員註冊登記達33餘萬人次;系統比對常駐人口和重點場所登記人員健康碼、核酸檢測等資訊達近600萬人次;向街道、發展中心推送資訊異常人員370餘人次。作為一名“大資料”人,他用自己的辛勞和汗水,織密織牢了疫情資訊系統“防護網”。

  防疫個人優秀事蹟14

  本次疫情發生後,鄉村振興局先後包靠了兩個隔離點,在單位人少事多的情況下,xxx堅定扛起了疫情防控責任,義無反顧、主動請纓進駐隔離點開展防疫工作,成為隔離點裡為數不多的巾幗幹部。

  隔離點工作任務重、標準高、要求嚴,為快速進入狀態,她連夜學習最新政策檔案,熟悉工作流程,努力成為隔離管控的行家裡手。工作開展後,她積極聯絡安排隔離人員入住、轉運,認真紮實做好人員資訊登記、建立健全各類臺賬等各項工作,每天工作時長達14小時。為確保區委疫情指揮部及時掌握各類資料,有效統籌安排工作,她每天時刻待命,第一時間落實工作群裡的各項安排,有時凌晨收到訊息,她也確保按時完成任務,從未有過遺漏和差錯。

  在做好各項工作的同時,她還主動做好保障服務工作,每日為隔離人員備好基本生活物資,不厭其煩地講解防疫政策和防疫注意事項,保證隔離點工作的正常運作,在她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累計為兩個隔離點270餘人提供了高質量服務。

  隔離點包靠單位調整時,xxx本有機會可以輪換休息,但是她卻說:“單位女同事多,都拖家帶口、很不容易。但這項工作很重要,必須有人頂上,我家孩子大一些,我願意做這個人。”就這樣,她先後在兩個隔離點持續駐守了20多天,直到單位包靠任務結束她才休息。她用實際行動演繹了新時代的巾幗風采。

  防疫個人優秀事蹟15

  xxx是雙楊街道疫情防控工作的分管領導,更是一名共產黨員。她時刻都以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自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她堅守崗位,勇於擔當,和同事們一起順利完成12類擴圍加密人群及其他重點人群檢測2.2萬人次、居民抽檢13.7萬人次,追蹤推送資訊800餘條、跟蹤管控人員2000餘人次。

  3月份疫情形勢嚴峻後,她第一時間對重點地區返寒人員情況開展細緻摸排,並嚴格按照要求落實對重點人員的管控措施,築牢防控“安全線”。為保障全民核酸檢測工作有序開展,每逢核酸檢測日,她都會自己開車一個點一個點的轉,發現問題,立即指導整改。自疫情發生後,她每天白天奔波在村社之間,晚上伏案辦公室處理事務性工作,常常是10多個小時連軸轉。她顧了大家,卻舍了小家,家裡年邁的老人和上學的孩子無暇照顧,一心撲在疫情防控工作上。疫情防控期間她因突發急性闌尾炎住院,在病床上她依然掛念著工作,剛做完手術就回到工作崗位,強忍著疼痛堅持工作。她用自己的行動展現了領導幹部的責任擔當,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錚錚誓言。

  防疫個人優秀事蹟16

  xxx是經濟區經發局綜合科科長,也是康華生物服務專班的一員。新一輪疫情開始以後,她迅速進入角色,靠在企業一線,幫助康華生物有限公司戰疫情、渡難關,促進企業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3月份,康華生物新研製的抗原檢測試劑盒經批准上市,訂單量激增,企業緊急招聘大量外來員工,對其疫情防控帶來很大壓力。瞭解到這一情況後,xxx主動對接疫情防控指揮部專家,深入分析企業現狀,積極為企業破解防疫難題出謀劃策,並與專班成員會同企業制定了各項防疫制度9個,為企業精準做好防疫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導。同時,她先後17次對企業落實情況進行督導,對場地消殺情況、人員出入登記、現場查驗兩碼、場所碼運用等工作進行現場指導,確保方案有效實施。

  根據企業防控政策,市外新入職員工需要靜置7天,並確保每日一次核酸檢測,部分員工對政策不理解,產生牴觸情緒,對此,她不顧潛在風險,主動與靜置員工拉家常、講政策,幫助員工紓解心理困頓,同時積極為靜置員工做好生活服務保障,解決員工後顧之憂,使其全身心投入工作,確保企業生產平穩執行。她秉承真心服務理念,全力解決企業難題,為企業實現戰“疫”不停、生產不誤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