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史個人心得體會(精選6篇)
改革開放史個人心得體會
一、改革開放的歷史意義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經之路,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才能發展社會主義,才能發展馬克思主義。這兩段話,高度概括了我們為什麼要改革,我們應當深刻的領會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的這種高度的理論概括。
改革有兩個明顯的特點。第一,在黨領導下的改革,改革是為了完善社會主義。每次重大改革的決策,都是中央透過決定做出的決策,說明黨是主動的推進改革。第二,我們的改革是漸進式的,而不是像有的國家那樣一步到位的。
改革開放的實質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提高綜合國力,進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一項根本方針。改革,包括經濟體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改革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改革,包括髮展民主,加強法制,實現政企分開、精簡機構,完善民主監督制度,維護安定團結。開放,主要指對外開放,在廣泛意義上還包括對內開放。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基本點之一,是中國走向富強的必經之路。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有著巨大影響。
二、改革開放史個人心得體會(精選6篇)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改革開放史個人心得體會(精選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改革開放史個人心得體會1
42年前的1978年12月,中央召開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這次會議,打開了塵封幾十年的國門,做出了我國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國策,從此改變了每一箇中國人的命運。這42年,是波瀾壯闊、激情澎湃、創意萬千、日新月異的42年,是給中國帶來歷史性鉅變、令世界為之驚歎的42年,是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潮流、迎來民族復興光明前景的42年。42年的實踐無可辯駁地證明:社會主義中國走出了一條成功的發展道路!
42年來,改革從農村到城市、從經濟領域到其他各個領域全面展開,逐步深化;對外開放的大門從沿海到沿江沿邊、從東部到中西部循序開啟,全方位推進。這場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改革大開放,極大地調動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使社會主義在中國真正活躍和興旺起來,使社會主義制度在除弊創新中不斷完善和發展,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變。今天,一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改革開放的歷史程序中,我們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堅持並豐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使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上煥發出勃勃生機,取得了我們這樣一個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擺脫貧困、加快實現現代化、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成功經驗。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事實最有說服力。42年的實踐雄辯地證明,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改革開放作為一場新的偉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風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開放符合黨心民心、順應時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確的,成效和功績不容否定,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這是黨和人民從歷史和現實中得出的不可動搖的結論。
作為一名21世紀的當代大學生,由於年齡限制,我無法確切知道改革開放前的中國具體是什麼樣子,只能憑著長輩的回憶和書中的描述去盡力體悟,但這阻礙不了改革開放帶給我們的巨大沖擊和幸福生活。巨龍騰飛的過程中,我們再也看不到一毛錢一根的冰棒,看不到裝訂死板的連環畫,看不到笨重的黑白電視佔據一隅。我們趕跑了霸據香港、澳門幾百年的歐洲列強,在霸權主義的.重重阻撓下我們擠進了世貿組織,我們也用北京奧運的成功舉辦強有力的回擊了反華勢力。中國近幾年來出口貿易逐年加大,GDP穩居世界第二,無不體現出來改革開放的巨大魅力。改革開放的42年,是教育事業發展的42年!高考制度恢復當年,全國有570萬人參加高考,卻僅錄取27萬名;而到2008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報名人數超過了1010萬,錄取新生逾570萬名!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改革開放的直接受益者!
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於創新,努力學習,提升素質,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堅定不移地把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奮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迎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改革開放史個人心得體會2
42前的12月18日,中央召開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這次會議,打開了塵封幾十年的國門,做出了我國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國策,中國開始了改革開放,開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42年的風雨兼程,42年的光榮與夢想,值得所有炎黃子孫驕傲、紀念、書寫。這42年,可以讓蹣跚學步的幼兒成長為國之棟樑;這42年,可以使奔流的大河衝盪出廣袤平原;這42年,也可以讓我們看到昔日沉寂的華夏重獲榮光。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42年,是我們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同心同德、銳意進取,進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性創造性活動的42年;是波瀾壯闊、激情澎湃、創意萬千、日新月異的42年;是給中國帶來歷史性鉅變、令世界為之驚歎的42年;是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潮流、迎來民族復興光明前景的42年。
在實行改革開放之前,中國與剛實現民族解放的國家一樣,迫切希望改變在國際上的被動地位,迫切希望能夠達到歐美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鑑於當時的國際環境,各國紛紛採取優先發展重工業的趕超戰略,中國也不例外。由於重工業建設的特徵與當時中國的資本稟賦、外匯支付能力以及資金動員能力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這樣的趕超戰略背離了比較優勢的發展思路,因此並沒有讓中國走向富強,反而出現了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甚微、經濟增長速度緩慢、農民與工人生產效率低下的問題。從國際視角來看,選擇了趕超式發展戰略或者進口替代戰略的國家,無論是社會主義制度,還是資本主義制度,都沒有取得預期的結果,因此經濟是否能夠良好發展,無關社會制度。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們黨及時撥正航向,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路線,決定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開放之路,極大地調動了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思想大解放,帶來了經濟大發展,“要想富,先修路”造路工程在全國各地掀起了高潮,高速公路迅猛發展,形成了全國聯成一體的、縱橫交錯的公路網,把城鎮與鄉村,內地與邊疆連結起來,把國內與國外連通起來。帶動工業化、城鎮化與工業園區的發展,使物質資源與勞動資源得到充分地挖掘、調配和合理使用,加速經濟建設的發展,有力地推動了國防現代化,帶動了農村的農業現代化,使我國的國民經濟保持在一個穩中求發展的勢頭。目前我國農村建設也在迅速發展,脫貧致富,村村通公路已是必然趨勢,從單車道的水泥路發展成雙車道的柏油路。連邊遠貧困山區也在各地黨組織的帶領下,劈山開路走出大山奔小康。如今鄉村公路沿線在綠色理念指導下綠化、美化,成了中國大地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成了美麗鄉村的旅遊之路。加速脫貧奔小康,中國人民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
中國能夠創造經濟奇蹟並非偶然,這一跨越式的發展的背後是對發展戰略的正確選擇。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中國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利用勞動力資源豐富的稟賦,發展勞動力密集型產業,沿海五省率先實現經濟騰飛。而且,增量改革的形式也大大減少了阻力,在把“蛋糕做大”的過程中,幾乎沒有利益的受損者。
在今天,中國已經在國際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國際地位和越來越多的話語權。中國的“大國擔當”不僅體現在“一帶一路”的號召中,也不僅體現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成立上,更加體現在世界各國對中國的認同與聲聲讚美中。
“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是各國人民的期待,也是我們這一代政治家應有的擔當,”2017年1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演講時如是說,“中國方案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當前這個時代,各國間的聯絡日益加深,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解決當今世界上各種難題、實現和平與發展的中國方案。
風雨同舟42載,中華民族在復興道路上已經走過了一段艱難而又輝煌的歷程,一代又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帶領著我們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披荊斬棘、無畏向前,以前無古人的氣魄推動著中國前進,讓華夏大地重新勃發盎然生機。
42年的實踐雄辯地證明,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改革開放符合黨心民心、順應時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確的,成效和功績不容否定,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
如今站在改革開放42週年這一時間節點上,回望來路,不改初心。從改革發展,到深化改革,再到全面深化改革。歷史和現實鮮明地昭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這是時代的呼喚,人民的期盼。
改革開放史個人心得體會3
42年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憑著一股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憑著一股滴水穿石的韌勁,成功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改革開放42年,給中國一個答案,給世界一個奇蹟。
回首42年來走過的路,我們心潮澎湃、感慨萬千。改革開放的42年,是撥亂反正、百廢待興、改革奮進、頑強拼搏的42年。改革開放的42年,是波瀾壯闊、恢弘浩蕩、氣象萬千、日新月異的42年。改革開放的42年,是給中國帶來歷史性鉅變、令世界為之驚歎、讓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潮流、迎來民族偉大復興光明前景的42年。42年的偉大實踐、42年的篳路藍縷、42年的矢志不移、42年的風雨兼程、42年的豐碩成果無不向我們證明了一條真理:實行改革開開放的偉大實踐,開闢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正確的,我們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毫不動搖地堅持走下去。
回首過去,我們42年的風雨歷程,歲路途艱辛,但是碩果累累。改革開放42年的發展,中國人民的生活實現了由貧窮到溫飽,再到整體小康的跨越式轉變;中國社會實現了由封閉、貧窮、落後和缺乏生機到開放、富強、文明和充滿活力的歷史鉅變;經濟實現了持續快速增長,綜合國力進一步提高;民生得到顯著改善,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科技教育快速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群眾主人翁意識顯著增強,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顯提高,社會整體文明程度大幅提升;中國科技也飛速發展,製造業正由“中國製造”變為“中國創造”。改革從城市到農村、從東部到西部、從經濟領域到其他各個領域全面展開,逐步深化。使中國社會發生全方位的歷史性轉變。
繼往開來,中國的發展永不止步,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領導下,全面深化改革,著眼全域性性重大問題進行頂層設計,狠抓改革落實,一往無前,今年也是黨的十九大開局之年,十九大對未來的發展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中國也踏上了新的歷史征程。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同樣也是黨的根本宗旨所在,是黨的一切工作所依,是我們必須堅持的改革價值取向。習近平總書記更多次強調,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要抓住什麼、推進什麼,透過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作為基層組工幹部,我們更要全力踐行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必須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體現在各方面制度安排上。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要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時代特色,是我們黨最鮮明的時代旗幟,是中國人民最為自信和自豪的偉大創舉。
站上新起點,步入新時代。在紀念改革開放42週年之際,這部紀錄片的推出,將進一步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繼續全面深化改革,砥礪前行、真抓實幹;進一步激發十三億多中國人民支援改革踐行改革的積極性和能動性,為全面深化改革凝心聚力,為建立美好生活,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
改革開放史個人心得體會4
時光荏苒,歲月不居。轉眼之間,改革開放已經走過了四十二個年頭。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二週年。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必由之路,我們要以慶祝改革開放四十二週年為契機,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將改革進行到底。
我出生在90年代,是享受到我國改革開放之後經濟高速發展的一代。作為九零後的一代,也許沒有體會過父輩吃不好飯、穿不好衣的年代,但是,我們卻實實在在得感受到了我國近二三十年日新月異的變化。中國人民的生活實現了從溫飽到整體小康的跨越式轉變,中國社會由封閉、貧窮、落後和缺乏生機變得開放、富強、文明和充滿活力;經濟實現了持續快速增長,綜合國力進一步提高;民生得到顯著改善,科技教育快速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群眾主人翁意識顯著增強,社會整體文明程度大幅提升;中國科技也飛速發展,製造業正由“中國製造”變為“中國創造”。
偉大夢想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而是拼出來、幹出來的。我們青年人將會是偉大夢想的參與者與創造者,要擼起袖子加油幹,勇做新時代的“弄潮兒”。作為一名行政審批局的普通黨員,在新的一年中,要更加努力工作,樂於善於學習新的業務知識,遇到不懂的業務知識多向其他區縣學習請教,做到原本熟悉的工作內容不出差錯,新接觸到的工作透過交流學習也能做好。對行政服務中心的工作中,要不斷督促視窗工作人員遵守制度手冊中的內容,提升服務質量,為園區企業及群眾提供更好的服務,不斷提升辦事群眾滿意度。在生活中,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要緊緊圍繞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牢記“四個意識”,樹立“四個自信”,向先進思想不斷靠攏,不斷學習先進經驗。同時,我也要多閱讀,多思考,用知識力量來武裝自己,補足精神上“鈣”,將信仰信念刻進腦中,記在心上。
我想,作為當代青年,在國家面臨著重要發展機遇時刻,我們應該積極為中國夢的實現貢獻自己的的力量,為國家大發展添磚加瓦。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所述,“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帶的,更是青年一代的。相信在黨的領導下,中國將會越來越好。
改革開放史個人心得體會5
時光如水,日月如梭,在那些偉大的歷史瞬間,總是會被人們銘記。
42年前的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由鄧小平提出,中國開始實施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改革開放後,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是中國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改革開放包括: 經濟體制改革,把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轉化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政治體制改革,發展民主,加強法制,實現政企分開,精簡機構,完善民主監督制度,維護安定團結。
江澤民和胡錦濤兩代領導人,繼承和發揚鄧小平改革開放的思想路線。江澤民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錦濤的‘和諧社會’, ‘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詮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的框架下,主席提出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中國經過短短几十年的發展,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速位居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位居第一,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超過30%,成為拉動全球經濟的主要動力。中國人民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正賦予中國全新的發展動能。
改革開放經過42年的不斷探索和推進,逐漸形成了一條合適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中國從經濟軍事,政治,科技,教育,文化,體育,社會等多方面走向全面開放的局面,並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印象最深刻的是人們的衣、食、住、行、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改革開放前衣服縫縫補補又三年,現在每個季節都在換新衣;改革開放前只顧解決溫飽問題,而今雞鴨魚肉隨便選,更要生活更要考慮健康科學化;改革開放前一家人住在幾十平米的毛瓦房裡,現在小洋樓,電梯房處處可見;改革開放前腳踏車的踏出歲月的艱辛,現在風馳電掣的高鐵日行千里。
42年前不是每家每戶都能有黑白電視的,而今家家戶戶都有液晶電視機,試想原來的夏天都是靠搖著蒲扇來解暑,如今也被空調所替代了;以前的娛樂方式也很單一,現在國家大力提倡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統一,精神文明得到很大發展。影視歌舞、讀書看報、琴棋書畫、花鳥蟲魚、上網衝浪、旅遊遠足、運動健身等這些過去屬於富人的娛樂專案已進入尋常百姓家,大大豐富了百姓的業餘生活。隨著國家醫療制度的改革,從建立健全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再到遍及城鄉的衛生服務體系,公共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得到較好的詮釋,“人人享有基本醫療服務”成為可能。許多居民家庭沒有後顧之憂,不再害怕得病,加之家庭收入和生活條件飛速提高,居民平時從細微之處開始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從過去的“大病小治、小病不治”的現象有了較大改變。
42年如彈指一揮間,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教育事業也在不斷髮展變化。基礎教育水平全面提高,職業教育在改革中不斷髮展,高等教育也上新臺階,教師整體素質不斷提高,教育法制開創新局面。中國教育經費投入不斷增加,加大對鄉村教師隊伍支援計劃、農村學生兩免一補和營養餐補貼
42年間我國也注重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發展,趙麗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系。我國溼地保護區數量明持續增長,野生動物群落和野生植物群落得到有效保護;生態修護已經開始從陸地向海洋拓展,近海水質優良率不斷提高,中國海洋開發方式向迴圈利用性轉變。今天的中國正在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綠色已經成為中國發展的新理念,在節能減排方面有新突破。中國已有自己的太陽能發電裝置,風力發電以及核電站,充分利用自然資源達到節能環保的效果。中國推進沙漠治理,保護天然林資源,擴大退耕還林,讓中國綠水常在,青山常在,藍天常在。
美好生活正在每一箇中國人手中創造。中國人民深知只有改革開放,才能與世界一道繁榮。42年的改革發展已結出累累碩果,進步還需要繼續,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改革開放史個人心得體會6
1978年,丁巳年,是蛇年,我們就是從這一年開始,走向了全世界。42年後的今天,我們終於有能力、有責任,從開始的仰望世界,走向了引領世界的舞臺中央。
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世界主要國家中名列前茅,國內生產總值從54萬億元增長到80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經濟結構不斷最佳化。農業現代化穩步推進,糧食生產能力達到1.2萬億斤。城鎮化率年均提高一點二個百分點,8000多萬農業轉移人口成為城鎮居民。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成效顯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實施,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南海島礁建設積極推進。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逐步健全,對外貿易、對外投資、外匯儲備穩居世界前列。
這一份份沉甸甸的成就,這一場場成功地喜悅,42年來,中國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以增進民生福祉為使命,豐碩成果如春雨般惠及13億中國人民,讓廣大人民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因為中國本身即擁有世界約五分之一的人口,所以中國國民富裕程度的顯著提升便是人類社會均衡發展和進步的重要成就。
42年改革開放,中國不僅以自身發展直接為世界作出了巨大貢獻,而且胸懷天下、立己達人。在發展道路上一步一步走過來的程序中,中國改變了自身,惠及了世界。
春風化雨,初心不改,中國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願我們初心不改,堅定不移走改革開放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