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庫衛生管理制度(通用5篇)

倉庫衛生管理制度

  倉庫衛生管理制度(通用5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可以接觸到制度的地方越來越多,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那麼相關的制度到底是怎麼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倉庫衛生管理制度(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倉庫衛生管理制度1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使本公司的倉庫管理規範化,保證財產物資的完好無損,根據企業管理和財務管理的一般要求,結合本公司具體情況,特制訂本規定。

  第二條倉庫管理工作的任務

  (1)做好物資出庫和入庫工作。

  (2)做好物資的保管工作。

  (3)做好各種防患工作,確保物資的安全保管,不出事故。

  第二章倉庫物資的入庫

  第三條對於業務人員購入的貨物,保管人員要認真驗收物資的數量、名稱是否與貨單相符,對於實物與貨單內容不符的,辦理入庫手續要如實反映。

  第四條對於貨物驗收過程中所發現的有關數量、質量、規格、品種等不相符現象,保管人員有權拒絕辦理入庫手續,並視具體情況報告主管人員處理。

  第三章倉庫貨物的出庫

  第五條對於一切手續不全的提貨,保管人員有權拒絕發貨,並視具體情況報告主管人員。

  第四章倉庫貨物的保管

  第六條倉庫保管員要及時登記各類貨物明細帳,做到日清月結,達到帳帳相符,帳物相符、帳卡相符。

  第七條每月月底之前,保管人員要對當月各種貨物予以彙總,並編制報表上報部門主管人員。

  第八條保管人員對庫存貨物要每月月末盤點對帳。發現盈餘、短少、殘損,必須查明原因,分清責任,及時寫出書面報告,提出處理意見,報部門主管人員。

  第九條做好倉庫與運輸環節的銜接工作,在保證貨物供應、合理儲備的前提下,力求減少庫存量,並對貨物的利用、積壓產品的處理提出建議。

  第十條根據各種貨物的不同種類及其特性,結合倉庫條件,保證倉庫貨物定置擺放,合理有序,保證貨物的進出和盤存方便。

  第十一條對於易燃、易爆、劇毒等貨物,應指定專人管理,並設定明顯標誌。

  第十二條建立健全出入庫人員登記制度。

  第十三條嚴格執行安全工作規定,切實做好防火、防盜工作,保證倉庫和貨物財產的安全。

  第十四條庫管人員每天上下班前要做到三“檢查”,確保財產貨物的完整。如有異常情況,要立即上報主管部門。

  (1)上班必須檢查倉庫門鎖有無異常,物品有無丟失。

  (2)下班檢查是否鎖門、拉閘、斷電及不安全隱患。

  (3)檢查易燃、易爆物品是否單獨儲存、妥善保管。

  第十五條嚴格遵守倉庫保管紀律、規定,倉庫保管紀律內容規定:

  (1)嚴禁在倉庫內吸菸。

  (2)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倉庫。

  (3)嚴禁塗改賬目。

  (4)嚴禁在倉庫堆放雜物、廢品。

  (5)嚴禁在倉庫記憶體放私人物品。

  (6)嚴禁在倉庫內閒談、談笑、打鬧。

  (7)嚴禁隨意動用倉庫消防器材。

  (8)嚴禁在倉庫內亂接電源,臨時電線,臨時照明。

  第五章附則

  第十六條本規定由行政部制定,報總經理批准實施。

  第十七條本制度自年月日起執行。

  倉庫衛生管理制度2

  一、物資的驗收入庫倉庫管理制度

  1、物資到公司後庫管員依據清單上所列的名稱、數量進行核對、清點,經使用部門或請購人員及檢驗人員對質量檢驗合格後,方可入庫。

  2、對入庫物資核對、清點後,庫管員及時填寫入庫單,經使用人、貨管科主管簽字後,庫管員、財務科各持一聯做帳,採購人員持一聯做請款報銷憑證。

  3、庫管要嚴格把關,有以下情況時可拒絕驗收或入庫。

  a)未經總經理或部門主管批准的採購。

  b)與合同計劃或請購單不相符的採購物資。

  c)與要求不符合的採購物資。

  4、因生產急需或其他原因不能形成入庫的物資,庫管員要到現場核對驗收,並及時補填"入庫單"。

  二、物資保管倉庫管理制度

  1、物資入庫後,需按不同類別、效能、特點和用途分類分割槽碼放,做到"二齊、三清、四號定位"。

  a)二齊:物資擺放整齊、庫容乾淨整齊。

  b)三清:材料清、數量清、規格標識清。

  c)四號定位:按區、按排、按架、按位定位。

  2、庫管員對常用或每日有變動的物資要隨時盤點,若發現誤差須及時找出原因並更正

  3、庫存資訊及時呈報。須對數量、文字、表格仔細核對,確保報表資料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三、物資的領發倉庫管理制度

  1、庫管員憑領料人的領料單如實領發,若領料單上主管或總經理未簽字、字據不清或被塗改的,庫管員有權拒絕發放物資。

  2、庫管員根據進貨時間必須遵守"先進先出"的倉庫管理制度原則。

  3、領料人員所需物資無庫存,庫管員應及時通知使用者,使用者按要求填寫請購單,經總經理批准後交採購人員及時採購。

  4、任何人不辦理領料手續不得以任何名義從庫內拿走物資,不得在貨架或貨位中亂翻亂動,庫管員有權制止和糾正其行為。

  5、以舊換新的物資一律交舊領新;領用的各種工具均要上工具卡,並由領用人和總經理簽字。

  四、物資退庫倉庫管理制度

  1、由於生產計劃更改引起領用的物資剩餘時,應及時退庫並辦理退庫手續。

  2、廢品物資退庫,庫管員根據"廢品損失報告單"進行查驗後,入庫並做好記錄和標識。

  倉庫管理制度小結:

  1、倉庫是企業物資供應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各種物資週轉儲備的環節,同時擔負著物資管理的.多項業務職能。它的主要任務是:保管好庫存物資,做到準確,質量完好,確保安全,收民迅速,面向生產,服務周到,降低費用,加速資金週轉。

  2、倉庫設定要根據工廠生產需要和廠房裝置統籌規劃,合理佈局;內部要加強經濟責任制,進行科學分工,形成物資分口管理的保證體系;業務上要實行工作質量標準化,應用現代管理技術和abc分類法,不斷提高倉庫管理水平。

  倉庫衛生管理制度3

  1.食品倉庫必須做到衛生、整潔、整齊,食品與雜物嚴格分離。

  2.食品庫房周圍不能有有毒、有害汙染源及蟻蠅孳生地防止義叉感染。

  3.庫房內地面平整,硬化,嚴禁直接裸露土地,通風良好避免陽光直接射入,保持所需溫度和溼度。

  4.庫房內有防蠅、防塵、防鼠及防潮設施,防止食品發黴,變質發生蟲子。

  5.庫房內設立食品墊離板,存放臺,存放案,做到所有食品離地離牆。

  6.食品庫房更設專人管理,建立健全衛生管理、食品和原料出入庫登記,檢查保管制度,做到定期清理、消毒、換氣經常保持清潔狀態,避免塵土、異物汙染食品。

  7.對進為的各種食品原料,半成品應進驗收和登記;掌握食品的進出狀態,做到先進先出,儘量縮短貯存時間。

  倉庫衛生管理制度4

  1、主食、副食分庫房存放,食品與非食品不能混放,食品倉庫內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不得存放個人物品和雜物。

  2、庫房每日清掃,保持庫房及貨櫃貨架清潔衛生,經常開窗或機械通風裝置通風,保持乾燥。

  3、做好食品數量、質量入庫登記,使用應遵循先進先出,易壞先用的原則。

  4、食品按類別、品種分架,隔牆、離地均在10cm以上整齊擺放,散裝食品及原料儲存容器加蓋密封,同時經常檢查,防止黴變。

  5、食品冷藏、冷凍貯藏的溫度應分別符合冷藏和冷凍的溫度範圍要求。

  6、食品冷藏、冷凍貯藏應做到原料、半成品、成品嚴格分開,不得在同一冰室記憶體放。冷藏、冷凍櫃(庫)應有明顯區分標誌,宜設外顯式溫度(指示)計,以便於對冷藏、冷凍櫃(庫)內部溫度的監測。食品在冷藏、冷凍櫃(庫)內貯藏時,應做到植物性食品、動物性食品和水產品分類擺放。

  7、冷凍(藏)裝置定期化霜,保持霜薄(不超過1cm)、氣足。

  8、經常檢查食品質量,及時發現和處理變質、超過保質期限的食品。

  9、做好防鼠、防蠅、防蟑螂工作,安裝符合要求的擋鼠板;不得在倉庫內抽菸。

  倉庫衛生管理制度5

  1.目的:控制產品儲存過程的衛生條件,防止產品受到汙染;

  2.適宜範圍:適用於產品儲存過程的衛生控制

  3.主責部門:生產部;

  4.負責部門:倉管;

  5.具體要求:

  5.1食品輔料及成品庫衛生管理

  5..1.1食品原輔料進廠必須具有食品合格證。

  5.1.2進廠的食品原輔料須由品管部門人員驗收合格後,並記錄驗收結果,才能投入生產使用。

  5.1.3倉庫地板應保持乾淨清潔,做到地面無灰塵,屋頂無蜘蛛網懸掛。

  5.1.4食品入庫後,按入庫先後批次生產日期分別存放,並對庫存食品定期進行衛生質量檢查,做好質量預報工作,及時處理有變質徵兆的食品。

  5.1.5成品庫存放食品時,要按批次存放,做到先入先出且不得擠壓。

  5.1.6嚴禁庫房存放有毒有害及放射性物質和危險物品。

  5.1.7食品儲存工程中,應及時防黴及庫房保持適當的溫溼度。

  5.1.8食品在倉庫中的堆放要有足夠間隙,不可過分密集,庫房應鋪木製墊板,食品放在墊板上並與地板牆壁間保持一定距離,熟食品不能著地。

  5.1.9過期及發黴蟲蛀腐朽變質的食品原輔料、成品,不能存放,應及時清理出庫。

  5.1.10、貯存食品原輔料、成品的庫房不得殘留異味。

  5.1.11、應定期對倉庫進行清掃與消毒,消毒前應清庫並注意消毒劑對食品的汙染。

  .51.12、庫房應做好防雨防潮工作。避免庫房漏水。

  5.1.13、庫房應做好防鼠、防蟲措施。

  5.2、冷藏保鮮庫的衛生管理

  5.2.1、冷藏庫設有精確控制溫度的裝置,要求溫度恆定,按溫度要求準確控制,儘量減少溫度的波動。

  5.2.2、冷藏庫周圍場地和走廊及空氣冷卻器應經常清掃,定期消毒,冷藏庫及工具裝置應保持清潔,注意搞好防黴除臭和消毒工作。

  5.2.3地面應經常打掃清洗,做到不殘留汙水汙泥。

  5.2.4、食品應按入庫日期批號分別存放,先入先出,防止冷藏食品超過期限,在貯存過程中,應做好衛生質量檢查預報工作,及時處理有變質徵兆的食品。

  5.2.5、庫房應定期消毒,可使用次氯酸鈉消毒液,消毒前將食品全部搬出,消毒後經通風涼幹後方可使用。

  5.2.6、庫房不得殘留異味。

  5.2.7、庫房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質及帶有汙染源的物品。

  5.2.2.要求車間四壁門窗潔淨,地板及天花板保持乾淨清潔且無漏水,牆壁無脫落物,牆裙無青苔汙漬。

  5.2.3.生產過程中,嚴禁開啟門窗。

  5.2.4.生產車間所用器具生產前後都應保持整潔併合理放置。

  5.2.5.生產用刀器具、水池、工作臺要求清潔,不得殘留鐵鏽、汙垢。

  5.2.6.嚴禁車間記憶體放有毒有害物質及生產無關的物品。

  5.2.7.嚴禁車間內吸菸、進食及隨地吐痰。

  5.2.8.嚴禁患五大病症者應及時脫離崗位,待全愈後方可上崗從事生產。

  5.2.9.嚴禁閒雜人員入內。

  5.2.10.嚴禁上崗人員串崗打鬧及從事與正常工作無關的事項。

  5.2.11.必須做到生產後及時清理廢物料及垃圾離開車間,嚴禁車間記憶體在垃圾死角。

  5.2.12.排水溝應及時清理,做到流水暢通且無廢渣殘留及汙水汙泥。

  5.2.13.當天廢棄物應盛放在規定地點規定密閉容器內,做到當天垃圾當天處理出廠。

  5.2.14.各種生產生活用水儲水池應定期清洗消毒,保證用水質量。

  5.3.生產過程中的衛生管理

  5.3.1食品生產使用的原輔料應符合國家食品衛生標準。

  5.3.2.生產過程中,由專人負責並嚴格按照制定可行的配方投放用料且做好詳細記錄。

  5.3.3.生產工藝的各種引數指標由專人負責監管並且詳細記錄存檔。

  5.3.4.由衛生管理人員對生產裝置、工具及容器清洗乾淨後消毒等進行監管符合衛生要求方可使用。

  5.3.5.各工序使用的工具器具容器應加以區別並標誌著生與熟用工器具分開,不得混用以防止汙染。

  5.3.6.食品生產操作中各工序應嚴格按原料、半成品先來處理的原則,以免因積壓過多而發生變質現象,加工過程中注意剔除和避免混入一切雜物,加工下來的廢料,廢品,必須放在指定的容器內並及時清理。

  5.3.7.食品生產使用新增劑時,必須使用由國家指定工廠的符合質量標準的食品新增劑,不得使用不合格產品和非指定工廠的產品。

  5.3.8.生產過程中,必須保持作業現場有充足光線。

  5.3.9.生產作業現場不允許存放與生產無關的東西。

  5.3.10.生產用水的各項衛生指標檢驗應符合國家用水標準

  5.2.8、冷藏庫應密閉無漏風,且做好防鼠、防蟲措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