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之水門橋》優秀觀後感400字(精選20篇)

《長津湖之水門橋》優秀觀後感400字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長津湖之水門橋》優秀觀後感400字(精選2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長津湖之水門橋》優秀觀後感400字1

  冰天雪地苦鏖戰,烈士鐵軀鑄長城。近期,觀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使我熱血沸騰,受益良多,從中汲取了精神力量,也感動於抗美援朝志願軍鋼鐵的意志。

  在長津湖戰役中,水門橋是唯一通往長津湖地區以外的車道橋樑,是美軍的退路,只要炸斷這座橋,位於長津湖地區的敵軍都有可能被合圍、被圍殲,因此水門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那時敵我軍事力量懸殊,作戰環境惡劣,為我軍炸燬水門橋增加了巨大阻力。面對敵人兇猛的火力,面對嚴酷的條件,志願軍毫不退縮,勇猛向前,用血肉之軀抵擋敵人的猛烈進攻。

  電影中有這樣一幕讓我印象深刻併為之動容:敵我兩軍交戰過程中,一輛敵軍坦克氣勢洶洶地向我軍逼近,危急時刻,為完成任務、保護戰友,其他志願軍們不顧性命之危,一個接一個地抱著炸藥包衝向坦克,以生命與鮮血來進行著抗爭。看到他們用血肉之軀衝向坦克,那種視死如歸的氣魄、那種大無畏的精神如一簇火焰點燃了我的血液,澎湃了我的情緒,也讓我深刻感受到了志願軍戰士那保家衛國、視死如歸的雋永精神。

  朱熹有言:“萬事須是有精神方做得“曾經,有無數的英雄為我們今日的美好生活犧牲自己,血灑疆場;今天,我們更應繼承他們的精神,接過屬於我們的接力棒,踔厲奮發,篤行不怠,讓英雄的精神永不磨滅。

  《長津湖之水門橋》優秀觀後感400字2

  2022年2月2日,農曆正月初二,我觀看了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美國為維護其在亞洲的領導地位和利益,立即出兵干涉,同時美國第七艦隊在臺灣海峽巡邏,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解放中國臺灣。10月,美軍越過三八線,同時美國飛機多次侵入中國領空,轟炸丹東地區。10月8日,中國應朝鮮政府請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迅速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

  該電影是以抗美援朝戰爭中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第七穿插連在結束了新興裡和下碣隅裡戰鬥後,接到上級命令,前往水門橋,阻擊敵軍撤退。經過三次炸橋行動,最終僅剩一人。

  這部影片充分展現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英勇無畏、不怕犧牲的精神。面對世界上武器最先進的美軍,我們沒有退縮。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影片開始,炮營遇到轟炸,所有炮都被摧毀,但他們沒有氣餒,拿起自己手中的槍,進攻敵人的炮兵陣地,搶佔炮臺。“敵人的炮火越猛,我們就越強大,要讓他們知道,我們是不好惹的”,在進攻機場過程中,我軍炮營陣地遭到敵軍炮彈轟炸,營長為救戰士,右手四指被炸掉,但他立馬起身,操作炮臺,炸掉對方炮臺,為七連進攻機場爭取更多的時間。炸橋行動中,面對敵人的猛烈攻擊,戰士們絲毫不懼,戰至最後一人。

  走出影院,聽到一道稚嫩的聲音“奶奶,看完這個電影,我特別想好好學習了”。的確,今天的和平來之不易,是成千上萬的“伍千里”為我們爭取來的。但我們也要謹記歷史教訓。作為青年一代,應當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中國的發展進步,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長津湖之水門橋》優秀觀後感400字3

  過年期間,我和家人一起去電影院觀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劇情十分感人,讓我熱淚盈眶。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第七穿插連,接到一項任務---炸掉美軍陸戰一師的撤退必經之路---水門橋。第一次炸完被美軍及時修復;第二次用夜間投襲,只炸了一小段;第三次也沒能成功。雖然以失敗告終,但給敵人在精神上以催殘,功不可沒,使得抗美援朝發生了根本性的逆轉。

  這部電影中令我最為感動的是影片中,當戰鬥結束後的伍萬里的一句臺詞:報告,第七穿插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報告完畢。”看到這一幕,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感動萬分,淚流滿面,體會了戰爭的殘酷,戰士們的英勇無畏,氣壯山河的豪情壯志。可能現實比電影中的情節更殘酷,更震撼人心。電影中戰爭的場面十分逼真,讓你如身臨其境,那一聲聲的槍響,一顆顆的手榴彈爆炸,機槍,飛機的轟鳴聲也讓人們倍感緊張。我不禁感慨,如果不是志願軍奔赴戰爭,為我們創造了和平年代,可能我們就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今天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都是先輩們一次又一次地戰爭,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和平,保衛國家領土和人民的安全。我們要銘記歷史,牢記使命,他們值得我們敬佩,向英雄們致敬,謝謝你們!

  《長津湖之水門橋》優秀觀後感400字4

  今天,我看了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是電影《長津湖》的續作。

  電影的主要場景是美軍撤退的必經之路——水門橋,而七連的任務,就是將橋徹底炸燬,阻止美軍的撤退。在戰鬥時,七連一位又一位戰士所犧牲,有即使被坦克紮在底還引爆炸藥包的平河;有不顧敵人的炮火,一直衝鋒陷陣的梅生;還有即使被子彈射穿,也仍然開槍引爆炸彈的伍千里……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在影片的結尾,伍萬里說:“報告,第七穿插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我的眼淚止不住的流下。真正的戰場遠比電影中的所可怕,一個不小心就會有生命危險,但即使如此,這群中國軍人還是義不反顧地衝上了前線。面對自己親人和戰友的離去。他們能做的,只有繼續戰鬥,讓祖國的後代,不再生活在硝煙之中。

  《長津湖之水門橋》這部電影讓我深深感受到了鋼鐵意志的力量:戰士們面臨著被大雪凍死、被炸彈炸死、被槍炮射死的種種困難,可他們還是一往無前,毫不退縮。白天為了不被美軍飛機發現,把自己埋在雪中,晚上摸黑行動,克服了看起來完全不可能克服的困難。正是因為他們有這樣的鋼鐵意志才能打敗比他們強幾十倍武力的美軍。

  這部電影讓我學到了:失敗不要灰心,我們要毫不退縮的去戰勝困難;沒有完不成的任務只有不想完成的任務。

  《長津湖之水門橋》優秀觀後感400字5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當這八個大字響徹在長津湖上空時,美軍的失敗已經在所難免了。面對我們這支具有鋼鐵意志的強大隊伍,無論你是多麼厲害,但只要侵佔我國領土,雖遠必誅。

  《長津湖之水門橋》主要講了——第七穿插連隨軍隊進攻長津湖後,又接到命令,立即趕往水門橋,切斷領軍退路,炸燬水門橋。儘管前方危機重重,但七連仍不懼危難,繼續前進。雖然最後沒有成功炸橋,但七連這種前赴後繼的精神擊潰了美軍的內心防線,讓他們慌忙撤走。

  “第七穿插連應到157人,實到一人!”許多人因伍萬里的報數而破防了,第七穿插連以自己的大傷亡換來了國家和大隊伍的小傷亡。一百多號人在冰天雪地之下,槍林彈雨之中,仍堅守在自己的崗位,完成了自己尚未完成的任務,他們向世人介紹了什麼叫鋼鐵的意志鋼鐵漢——與別人裝備天差地別,仍一個接一個,前赴後繼的往上衝;儘管自己性命難保,仍抱著炸藥往前進;知道自己可能會死,但仍以一己之力拯救一隊的人……什麼叫鋼鐵的意志鋼鐵漢?七連向我們完美詮釋,整個志願軍都向我們完美詮釋了什麼叫鋼鐵的意志鋼鐵漢!七連整整157人,有156人都倒在了戰場上,都為了完成任務而奉獻出了自己那寶貴的生命,他們用鮮血染紅了雪地,以不屈的生命鑄就中國的崛起。

  有人說《長津湖之水門橋》沒有彩蛋,但我認為,出門看見萬家燈火,這就是最大的彩蛋。

  七連就是個人,就站在這,他比那房子還高,比那樹還高,傷痕累累,他從來都不倒,所以他是鋼,鋼鐵的意志鋼鐵漢。

  《長津湖之水門橋》優秀觀後感400字6

  看完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給我的感受可以概括為八個字——熱血沸騰、熱淚盈眶。

  一、三場戰鬥

  面對計劃從下碣隅裡機場撤逃的美軍,志願軍藉助搶來的美軍炮火向敵軍陣地展開了衝鋒。敢打敢拼的志願軍不顧一切地衝向美軍,喊聲震天,號聲響亮,無懼生死。

  敵軍逃向興南港的必經之路——水門橋,成了敵我雙方爭奪的焦點。接到命令的穿插七連在連長伍千里的帶領下必須要炸掉這座橋。從橋南,橋北,水泵機房,敵指揮部四方面協同進攻,憑藉指揮員的經驗和智慧,戰友間的默契和配合,大家戰鬥時的勇猛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最終成功的炸燬了大橋。

  橋又被敵人增援部隊修好了,所剩無幾的志願戰士這次選擇了向死而生。抱著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決心,以命相搏也要炸燬這座橋。

  二、戰友的情義

  英雄的連隊有著英雄的氣質。餘從戎憑一己之力引開敵人轟炸機群,保護了戰友們的生命;連長伍千里被困橋下,命令大家撤退不要管他自己,隨時做好了犧牲的準備;前仆後繼,爭搶抱著炸藥包衝向敵軍坦克的兄弟們等等,每個志願軍戰士心中想到的只有祖國,只有親人,只有戰友,而從來沒有考慮個人的安危和生死。

  最後,請允許我套用作家魏巍的名言結尾:親愛的朋友,當你坐在電影院裡觀看電影時,你是否意識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

  向我們最可愛的人致敬!

  《長津湖之水門橋》優秀觀後感400字7

  今年的《長津湖之水門橋》這部電影,我甚至覺得它都不應該播放出來。因為長津湖戰役無論於勝方中國還是敗方所謂聯合國軍都是慘無絕倫的戰役。從歷史的角度看,我們不能只說志願軍政治覺悟高為了新中國的和平發展拋頭顱灑熱血,而忽略了我們軍團的宋司令的有勇有謀。同樣從歷史的角度看,我們也不能只說麥肯阿瑟他傲慢輕敵,而忽略了他們也可以不慌不忙臨危不懼。

  戰爭的慘烈已經超出了人性的極限。單從人類的基本認知和道德要求來講,估計美軍的將領和士兵已經跪地了。因為他們從來就沒有真正明白過有信仰的人是可以用精神意志來戰勝客觀困難的。今天看這個《長津湖之水門橋》,人定勝天的哲學思想對中國人民志願軍在長津湖戰役獲勝是起到了很大作用的。難怪敵軍美帝陸一師首長史密斯將軍對天長嘆,“中國人民志願軍是不可戰勝的!”

  想到現在的中美關係,如果美帝還用這種以實力的地位來跟中國談話的做法,那是真的行不通的了。今年我們楊主任已經在阿拉斯加正告過他的美國同行,“美國沒有資格從實力的'地位同中國談話。20年前,30年前,你們就沒有資格。”我想說的是恐怕早在1953年朝鮮戰爭停戰時美帝就已經沒有資格從實力的地位同中國談話了。

  事實已經證明中國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極端阻礙發展甚至試圖剝奪發展權利的做法是完全行不通的。

  《長津湖之水門橋》優秀觀後感400字8

  看了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先輩們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就像電影中的那句活。“這場仗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先輩們替我們打完了所有的仗,才有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這一仗打出了軍威和國威,奠定了新中國在亞洲和國際事務中的重要地位。

  新中國成立伊始,面對的是長期戰爭造成的千瘡百孔的爛攤子和各方面極為嚴重的困難。在國家安全受到威脅、領土主權受到侵犯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處境危急請求中國出動軍隊進行支援的情況下,以毛主席為核心的中共中央毅然做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同朝鮮人民軍一起,與世界上大資本主義國家的軍隊——美軍作戰,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決心和力量,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正氣凜然。

  可以說,是抗美援朝戰爭改變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形象,奠定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進一步確立了中國共產黨在億萬中國人民心中堅強的核心領導地位。中國各族人民堅信,跟著黨走就有希望,聽黨指揮就能勝利。

  《長津湖之水門橋》優秀觀後感400字9

  大年初一的早晨,爸爸媽媽帶我去電影院觀看了一部影片,片名是《長津湖之水門橋》,是延續《長津湖》的故事線。影片講述了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水門橋戰役,對戰雙方是第九兵團和美軍陸戰一師。面對志願軍的強烈攻勢,美軍被打得節節敗退,落荒而逃,水門橋就是美軍撤退路線的關鍵點。第七穿插連三炸水門橋,最後英勇犧牲,只剩伍萬里一人生還。

  隨著抗戰情節的深入,我多次熱淚盈眶,第七穿插連為了炸燬水門橋,每個戰士都在拼命,都在為了完成任務而做好視死如歸的準備。伍千里說:“只要橋在,任務還在,美軍修一次,我們炸一次。”當時的長津湖,氣溫已近零下四十度,美軍外圍有先進的軍艦、鋪天蓋地的飛機、強大的陸戰師以及充沛的物資,反觀我們的戰士,武器上只有步槍、迫擊炮,他們日夜隱蔽在雪山坳裡凍得瑟瑟發抖,唯一的食物就是揣在懷裡凍得硬邦邦土豆了。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他們沒有退卻,毅然守護著我們祖國的疆土,這是一個多麼偉大而無私的壯舉哪。

  此時,我已流淚滿面。我不禁想到了我們這一代人是幸運的,我們的幸福生活是無數先輩用血肉之軀鑄成的,我們要感恩生活,珍愛和平,銘記歷史,從小立志,作為一名學生,要把自己的使命與祖國的命運緊緊相連,努力學習,艱苦奮鬥,爭取早日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長津湖之水門橋》優秀觀後感400字10

  今天我去電影院觀看了上映的《長津湖之水門橋》。

  長津湖戰役發生於1950年11月27當時中國第九兵團初入朝鮮,當時的志願軍到達朝鮮時已是10月下旬,又是寒風凜凜,可是他們並沒有退縮因為美軍已經跨過三八線,很快就會越過鴨綠江,戰火燃燒到中國邊境,所以他們沒有理由退縮,因為他們需要守護他們身後億萬萬的人民,所以他們毫不退縮的向前衝鋒陷陣,保家衛國。

  愛國,這兩個偉大而又十分平凡的字眼,但在這些戰士中紮了根,當那許許多多的無名英雄們在雪地中凍僵時,正是這兩個簡單的字在他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發揚壯大時,愛國情懷支撐著他們已經近奄奄一息的身體,一次又一次地擊敗了美國王牌戰隊,一次又一次得近乎無人可及的勝利。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是的,我們作為新一代的接班人,應當好好學習,奮鬥拼博,才能對的起七十年前逝去的烈士們的生命和鮮血。

  中華民族的崛起,已經成為了我們的任務。

  《長津湖之水門橋》優秀觀後感400字11

  看了最近剛出的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我感慨萬分。七十多年前,英勇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去進行一場守護正義的戰爭。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最英勇的人,最可敬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築起一道牆,阻隔美帝主義的侵略,保衛了中朝兩國的和平與安寧。

  是戰爭無疑是殘酷的。《長津湖之水門橋》裡,中國人民志願軍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他們吃不飽穿不暖,但他們仍舊堅持在抗戰的一線,只是因為那保家衛國的決心。電影中有一幕火車上路過長城的場景,而他們就是長城,用生命築起長城換來和平。

  《長津湖之水門橋》裡,看到美國的飛機轟炸我們最可愛的人,看到我們最可愛的人不到最後不放棄,看到他們用盡一切力量去反抗美軍,我抑制不住地哭了。我在想,如果沒有他們,我們現在會是什麼樣。所以我們應該一直銘記他們,緬懷他們。

  先輩們用鮮血寫下的歷史,用青春和生命換來的和平,人們不會忘記,更不敢忘記。《長津湖之水門橋》的上映讓人們對抗美援朝戰爭有了更多的瞭解,讓人們對這來之不易的和平更加珍惜。

  惟願硝煙不會再瀰漫,和平不會再消逝。

  《長津湖之水門橋》優秀觀後感400字12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

  整部影片都非常震撼,是根據歷史真實改編,一個個炸彈從頭上飛過的時候,彷彿就在戰場上,身臨其境。電影裡有兄弟情,戰友情和家人的不捨,師長犧牲每一刻都特別精彩,他們用自己的身軀換來了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

  愛國。是這兩個偉大卻又十分平凡的字眼,在這些戰士們的心中紮了根。當那許多無名的烈士們,抱著炸藥包,與敵人同歸於盡時,當那許多無名的英雄們在雪地裡凍僵時,正是這兩個簡單的字在他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發揚壯大的時刻。愛國情懷支撐著他們已近奄奄一息的軀體,一次又一次地擊敗美國的王牌軍團,一次又一次取得近乎無人可及的勝利。

  他們,戰無不勝,他們毫不畏懼;把生命的鮮血點綴在偉大祖國母親上;他們,永遠把祖國放在第一位他們;戰勝了困難。

  在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中,十九萬七千多名英雄兒女,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為了和平獻出了寶貴生命湧現出了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等三十多萬名英雄功臣和近六千個功臣集體。

  《長津湖之水門橋》優秀觀後感400字13

  大年初一的早晨,爸爸媽媽帶我去電影院觀看了一部影片,片名是《長津湖之水門橋》,是延續《長津湖》的故事線。影片講述了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水門橋戰役,對戰雙方是第九兵團和美軍陸戰一師。面對志願軍的強烈攻勢,美軍被打得節節敗退,落荒而逃,水門橋就是美軍撤退路線的關鍵點。第七穿插連三炸水門橋,最後英勇犧牲,只剩伍萬里一人生還。

  隨著抗戰情節的深入,我多次熱淚盈眶,第七穿插連為了炸燬水門橋,每個戰士都在拼命,都在為了完成任務而做好視死如歸的準備。伍千里說:“只要橋在,任務還在,美軍修一次,我們炸一次。”當時的長津湖,氣溫已近零下四十度,美軍外圍有先進的軍艦、鋪天蓋地的飛機、強大的陸戰師以及充沛的物資,反觀我們的戰士,武器上只有步槍、迫擊炮,他們日夜隱蔽在雪山坳裡凍得瑟瑟發抖,唯一的食物就是揣在懷裡凍得硬邦邦土豆了。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他們沒有退卻,毅然守護著我們祖國的疆土,這是一個多麼偉大而無私的壯舉哪。

  此時,我已流淚滿面。我不禁想到了我們這一代人是幸運的,我們的幸福生活是無數先輩用血肉之軀鑄成的,我們要感恩生活,珍愛和平,銘記歷史,從小立志,作為一名學生,要把自己的使命與祖國的命運緊緊相連,努力學習,艱苦奮鬥,爭取早日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長津湖之水門橋》優秀觀後感400字14

  這部電影讓我明白抗美援朝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立國之戰!

  自1840年至1945年這一百多年的歷史,不是被八國聯軍侵略,就是被日本鬼子侵略。多少億兩白銀被擄走,多少珍寶被豪奪,多少生靈被塗炭?是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才使中國有了今天的地位,抗美援朝一戰保證中國的70年和平。新中國成立後,沒有一個列強把新中國看在眼裡,就連戰敗的小日本也沒有把中國放在眼裡,但抗美援朝一仗,讓日本對新中國刮目相看。

  朝鮮戰爭還起到了威懾作用,在中蘇交惡最嚴重的時期,蘇軍邊境陳兵百萬中蘇境,都不敢輕舉妄動。中國不公開的兩次地下核試驗,結束了蘇聯最後的幻想。直到前蘇聯解體,都沒有任何一個蘇聯領導人,敢跟中國軍隊在正面戰爭一較高下。

  1840年以後我們屢戰屢敗,1949年以後我們戰無不勝。抗美援朝不僅僅是一場戰爭,更是一種精神,那種精神是不信邪、不信神不怕鬼的自信精神,是不畏強暴、敢於亮劍的英雄精神。它說明,貌似兇猛的美帝國主義並不可怕,的確是一隻紙老虎。中國人從那時開始,就不再害怕地球上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支軍隊。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當前國際形勢下,尤其不能忘記領袖的話:保家衛國是每一箇中國公民的神聖義務與光榮使命!

  就如今的中美關係而言,這一影片的上映是向以美國為首的、蠢蠢欲動的一切反華勢力發出的一個強烈訊號:誰非要把我們當敵人,我們就一定要做個合格的敵人。

  《長津湖之水門橋》優秀觀後感400字15

  全家總動員一起去奧斯卡電影城看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

  今年這個年過得不輕鬆,我們一家四口人,三個都在抗疫一線。女兒為了讓我們放鬆放鬆,趁今晚都有空,就買好票,我們一起去看電影。這是兒子期盼已久的電影,知道是戰鬥片兒,就笑著說:咱媽今天看電影時,估計該睡著了。我瞭解情況後,就說不去了。耐不住女兒百般勸說,就一起去了。

  看電影的人還真不少,大多數是年輕人,我感覺我和老公在那裡面有點格格不入。有事耽誤了,去的時候晚了有2分鐘,剛進去就看到:總導演,陳凱歌。沒看到電影名字。

  本來我從上學時對歷史、地理就不感興趣,所以對這個電影的歷史背景不太瞭解。於是邊看邊問老公一些歷史知識。故事發生在1950年朝鮮那個寒冷的冬天,中國志援軍為阻止美國陸戰一師中朝鮮的撤退速度,決定炸燬水門橋,故事就從這裡開始了。穿著薄棉襖,啃著凍土豆的中國軍人用鋼鐵意志對美國的飛機大炮,打得美軍在1950年的12月25日從海上撤退。水門橋取得了勝利,中國軍人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全連人最後只剩下一個由易烊千璽演的軍人--伍萬里。他的兩個哥哥伍百里、伍千里,都在這次戰爭中犧牲了。

  這部電影的最大的觀感:見證了伍萬里從一個懵懂少年成長為一個真正的軍人。

  《長津湖之水門橋》優秀觀後感400字16

  自《八佰》後一直沒進影院,昨天和車友一起觀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影片再現了發生於抗美的援朝第二次戰役期間的長津湖戰鬥,今天的觀感我不講歷史背景,戰役程序,以及武器裝備,講講人吧。

  解放戰爭結束後,伍千里抱著哥哥的骨灰回到了老家:一座小漁村。這是一戶靠水吃飯的人家,解放前即便是岸上的窮人也看不起他們,“漁花子”——直到近些年還有人這樣說揚州沿湖村的漁民。而伍家三代打漁,坐穩了中國社會的最底階層。所以當伍父說政府分了兩畝多地給他們,伍千里立刻描繪起了新屋的模樣,這是翻身擺脫階級烙印後發自真心的高興。

  進入新千年後,抗美的援朝影片風格開始改變,沒有三大戰役時代的全域性俯瞰了,而是在保持主旋律的基礎上重視對基層戰士人性的刻畫,以及戰爭對人生產生的影響。這不是反戰,而是在告訴觀眾“保衛和平”這句話的是由很多人放棄自己的人生而承擔起來的。

  在我看,看群像影片,和追偶像組合有相似之處,而在《長津湖之水門橋》你可能會因為某個演員某個角色而被影片感動,並繼而對整個志願軍群體產生崇高的敬意。

  滿是硬漢的七連,梅生有不一樣的氣質,從他在部隊集合時報數時“壓線”趕到,神態中硬朗與書卷氣相得益彰,就引起了觀眾的好奇心,明明已經退伍,可以告別槍林彈雨的戰爭,在上海過上溫馨愜意的生活,他卻狂蹬了120公里腳踏車歸隊了。他當然不是天生好戰,他熱愛和平,厭惡戰爭,喜歡讀書聽歌學外語,深愛著女兒,但是為了不把戰爭留給下一代人,他責無旁貸,選擇走向戰爭。

  《長津湖之水門橋》優秀觀後感400字17

  當中國人民志願軍攻下了下碣隅裡機場後,宋時輪司令得知美軍將逃向水門橋時,下令第七穿插連火速趕往水門橋,將美軍撤退的必經之路炸掉,阻斷美軍行動。

  然而,美軍在橋面設下重兵。九連先到,可惜計劃失敗,炸藥掉在了橋下面,並沒有爆炸。雖然士兵用火箭筒引爆了炸藥,但因火力不夠,只炸了一個小洞。

  七連也開始行動,他們制定了行動計劃,首先破壞敵人的水泵室佔領指揮部。七連的狙擊手平河出其不意地順著水管發射了一枚火箭彈,只聽轟的一聲,水泵室裡煙塵滾滾。其他人從水管中進入水泵室將指揮部佔領。擒賊先擒王,逼美軍指揮官投降後炸橋,減少傷亡。可在戰鬥中,指揮官炸死了,這個計劃失敗,七連只能繼續炸橋。

  七連的戰士不怕犧牲,前仆後繼,用血肉之軀去抵擋敵人瘋狂進攻,終於將橋被炸斷。然而美軍後勤保障能力非常強大,他們很快用木頭重修了斷裂部分。“我們的任務只有一個:不犧一切代價,炸燬水門橋!”伍千里挺身而出,又抱著炸藥包去炸橋,但被美軍發現並用亂槍打中。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引燃了炸藥包,又一次炸斷了橋。

  雖然美軍又修復了橋,美軍的行程只被拖了一夜,但我敬佩七連士兵捨身為人,不懼生死的精神和視死如歸的氣概。七連最後只剩下伍萬里得以生還,但每名犧牲的戰士都是最偉大的英雄,值得敬佩,值得懷念。

  水門橋之戰,雖然敵我實力相差懸殊,但戰士們仍奮勇殺敵,不怕流血犧牲,這份精神永垂不朽!

  《長津湖之水門橋》優秀觀後感400字18

  晚飯後特意去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這部影片以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在結束了新興裡和下碣隅裡的戰鬥之後,七連的戰士們又接到了更艱鉅的任務——炸燬水門橋,切斷美軍撤退的唯一道路。

  我想所有看完這部影片的人,心靈都會受到一種敬畏和震撼,這是何等崇敬的愛國情懷啊。志願軍戰士在面對武器裝備強大的美軍面前,一次又一次地衝向敵人陣地,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打開了一條條血路,戰鬥的場面震撼著觀眾的心靈。

  志願軍戰士在雪地裡遙望著祖國的方向,他們想家了,但想的是國家。他們的臉上、手上全是凍傷的痕跡,觸目驚心,那一罐從美軍那裡繳獲的罐頭大家還互相推讓。

  當看到平河在戰友第一次炸橋失敗後,他鑽到了橋面上的坦克下方,卻被坦克壓住了身體,無法點燃近在咫尺的炸藥包。他眼含淚水,要伍千里向他身邊的炸藥包開槍時,我的眼淚怎麼也無法控制,真的是淚流滿面,戴著的口罩一下全溼了。

  為了引開敵機的火力,餘從戎站在山頂朝著戰士們隱蔽的相反方向奔跑,幾架敵機追隨著他的身影,扔下了幾十發炮彈,他的身子頓時炸的如紙片在火光中飛舞,此情此景我只覺得心在戰慄,這是何等的一種情懷啊。

  整部影片每一個場景都感人至深,我們看到了戰爭的殘酷,如今的和平就是無數這樣的先烈用生命換來的,他們是最值得尊敬的人,讓我們在享受歲月靜好的同時銘記歷史。

  《長津湖之水門橋》優秀觀後感400字19

  冰天雪地苦鏖戰,烈士鐵軀鑄長城。近期,觀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使我熱血沸騰,受益良多,從中汲取了精神力量,也感動於抗美援朝志願軍鋼鐵的意志。

  在長津湖戰役中,水門橋是唯一通往長津湖地區以外的車道橋樑,是美軍的退路,只要炸斷這座橋,位於長津湖地區的敵軍都有可能被合圍、被圍殲,因此水門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那時敵我軍事力量懸殊,作戰環境惡劣,為我軍炸燬水門橋增加了巨大阻力。面對敵人兇猛的火力,面對嚴酷的條件,志願軍毫不退縮,勇猛向前,用血肉之軀抵擋敵人的猛烈進攻。

  電影中有這樣一幕讓我印象深刻併為之動容:敵我兩軍交戰過程中,一輛敵軍坦克氣勢洶洶地向我軍逼近,危急時刻,為完成任務、保護戰友,其他志願軍們不顧性命之危,一個接一個地抱著炸藥包衝向坦克,以生命與鮮血來進行著抗爭。看到他們用血肉之軀衝向坦克,那種視死如歸的氣魄、那種大無畏的精神如一簇火焰點燃了我的血液,澎湃了我的情緒,也讓我深刻感受到了志願軍戰士那保家衛國、視死如歸的雋永精神。

  朱熹有言:“萬事須是有精神方做得。”《長津湖水門橋》中七連的精神滾燙心間,更化為力量鞭策我們前行。曾經,有無數的英雄為我們今日的美好生活犧牲自己,血灑疆場;今天,我們更應繼承他們的精神,接過屬於我們的接力棒,守護抗美援朝志願軍以及所有為國犧牲的將士們鑄就的榮譽,踔厲奮發,篤行不怠,讓英雄的精神永不磨滅。

  《長津湖之水門橋》優秀觀後感400字20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在全國熱映,電影以長津湖戰役為背景,展現了人民軍隊的愛國情懷、對黨和人民的無比忠誠,生動詮釋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百年間,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風雨兼程、砥礪奮進,團結帶領人民戰勝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創造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蹟。

  汲取真理力量,強化理論學習,激揚奮進之“心”

  《長津湖之水門橋》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是黨的根本血脈,傳承抗美援朝精神的前提就是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將思想武裝起來。在過去百年的革命建設實踐中,中國共產黨人從中國國情出發,創造性地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並在此基礎上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體現了黨對馬克思主義的代代傳承,也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時俱進生命力和創造力的實踐書寫。我們要延續紅色血脈,把握好理論學習這個前提,堅持品讀原著、細學原文、深悟原理,系統地掌握黨的理論。透過深入思考、融會貫通,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真正提高自身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透過強化理論學習,激揚奮進之“心”。

  汲取初心力量,厚植為民情懷,永葆赤子之“心”

  《長津湖之水門橋》體現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傳承抗美援朝精神的基礎就是做到“以人民為中心”。只有深深紮根於人民、依靠人民,才能獲得無窮的力量。我們無論身處何種崗位,從事何種工作,都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人民放在心上,用心用情做好人民的勤務員,做到厚植為民情懷,永葆赤子之“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