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冬殘奧會的觀後感(通用22篇)

2022年北京冬殘奧會的觀後感

  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2年北京冬殘奧會的觀後感(通用22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北京冬殘奧會的觀後感1

  熊貓“冰墩墩”和燈籠“雪容融”是一對好朋友,為了準備參加迎新年的滑雪比賽,他們相約去皇后滑雪場訓練。

  這次,他們要一起完成團體滑雪越野賽!他們信心十足,在訓練的時候鉚足了勁兒,把一同訓練的其他選手甩得遠遠的。“冰墩墩”沾沾自喜地說道:“就憑我們的實力,冠軍就是小菜一碟!”話音剛落只聽撲通一聲,剛才還美滋滋的“冰墩墩”現在已經人仰馬翻地摔在雪堆裡。原來“冰墩墩”根本沒有注意到小夥伴“雪容融”發出的雪道變化提醒,因為突然出現的冰稜路段而失去了平衡,捲起一簇雪霧直接衝到了賽道邊上的護網和雪堆上。已經滑出一段的“雪容融”趕緊運用平行式急剎車停下來,掉頭趕回來幫助“冰墩墩”,“雪容融”說:“加油,墩兒,沒關係!”,稍作檢查後,兩個小夥伴又飛快地滑起來了。

  有了這個教訓,“冰墩墩”再也不輕敵驕傲了,反而更加刻苦地訓練,每天都是第一個開始訓練,最後一個收隊離場。正式比賽的日子到了,“冰墩墩”和“雪容融”以出色的成績如願取得了新年滑雪賽的冠軍!兩個小夥伴高興地擁抱在一起,相約在奧運賽場上繼續奪冠!

  北京冬殘奧會的觀後感2

  今年的兩屆奧運會可謂是我們國家的盛事,賽場上體育健兒們的精彩表現,時刻感染著億萬人民為他們而歡呼,特別是殘奧會上的殘疾運動員們的表現更讓我為他們而激動,雖然他們缺少著身體的某一部分,但他們身殘志不殘的頑強的拼搏精神令我在心靈的最深處湧起一股股激情與力量!

  在殘奧會結束後,我深深地感覺到,他們才是生活的真正強者。從組織者和志願者熱情的服務中,讓我又感覺到在當今社會殘疾人正在被濃濃地關愛所包圍,他們頑強不屈的精神使他們成為賽場中最為閃亮的人物。

  從48年前奧林匹克向殘疾人開啟成功之門後,數以萬計的殘疾運動員用驚人的毅力與頑強不屈的精神,在富有挑戰性的賽場上以攝人心魄的勇氣,書寫著一篇篇動人的華章。

  他們用行動來向世界證明,我能行!在賽場上我看到,他們是快樂的使者,他們每個人的臉上都或多或少的都帶著微笑,他們沒有因為自己的生理缺失而煩惱,也沒有因為行動的不方便而氣餒,在這點上是值得我們這些肢體健全的人所學習的,也可以說,他們就是我們所學習的榜樣。

  有些運動員雖然雙目失明瞭,但他們燦爛的笑容並沒有因為雙眼失去光明而暗淡;有些運動員雖然只能依靠著輪椅,但是並沒有因此而阻止了他們對奔跑的渴望;有些運動員雖然失去了雙臂,但是他們心中的翅膀依然引領著他們在賽場上飛翔!每當觀看他們在賽場上精彩的。

  演繹時,我的內心都會感到激情澎湃。因為我看到了,看到了殘疾人的堅強!在我們的身邊,依然有很多殘疾人需要我們去幫助去關心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許一個小小地幫助,或者一句真誠的問候,都會在共同前進和諧道路上灑滿溫暖地陽光!

  北京冬殘奧會的觀後感3

  “我會拼盡全力,努力站上最高領獎臺為國爭光。”1月16日,到達張家口崇禮萬龍滑雪場後,將出戰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的景縣籍高山滑雪運動員張夢秋,第一時間給景縣的母親高立敏打來電話,平和的聲音中透露著自信。

  “她永遠是我們的驕傲。”談起身殘志堅的女兒,高立敏滿臉自豪。

  今年剛剛20歲的張夢秋,有著6年運動員職業生涯。14歲時,因患小兒腦性癱瘓導致身體具有一定運動功能障礙的她,成為了河北省殘疾人冬季專案隊的一名運動員,專攻高山滑雪專案。因為身體原因,她的反應速度要比其他人略慢一些。教練講解的動作要領,別人一個小時就能學會的動作,對於張夢秋來說需要花兩三倍的時間才能掌握。但她不服輸,在教練的耐心指導下,刻苦訓練,反覆琢磨技術動作,最終熟練掌握了各項技巧,取得驕人的成績。2017-2018雪季,張夢秋開始在全國比賽中嶄露頭角,併入選了國家集訓隊。從2019年開始,她在紐西蘭南半球杯、殘奧高山滑雪世界盃等國際大賽中斬獲6枚金牌,2021年更成為第十一屆全國殘運會和亞殘運會高山滑雪專案的三冠王。

  在母親眼裡,夢秋是一個開朗、堅強,勇於不斷挑戰自我、超越自我的人,一路走來也有著很多的不容易。夢秋曾說:“我的夢想就是站在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的最高領獎臺”。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6年來,張夢秋絕大部分時間呆在寒冷的訓練場,一遍遍做好教練要求的動作,一個個完成好安排的計劃。長時間的訓練和比賽,也給夢秋帶來身體上的傷病,但她仍專心訓練,毫不放鬆。多年以來取得的各種優異成績,都離不開她的努力與堅持。

  “一年回家一趟,非常想她,但想到她能為國爭光,我也特別理解。”高立敏透露,2021年,夢秋僅僅回到老家景縣7天,其它時間便全心備戰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每週訓練6天,每天堅持在雪道上滑行6個小時,想家時只能打電話回來。每次打電話,面對母親“注意休息”的叮囑,她也總是語調輕鬆地叫大家放心,從未抱怨過訓練辛苦或有壓力。

  “一直以來,我們全家人都很支援夢秋,也很關注她的歷次比賽程序。”高立敏表示,夢秋在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比賽當天,全家人將會透過手機、電視等渠道關注她的比賽,為她加油鼓勁,自己也會提前準備好女兒最喜歡吃的美食,等她賽完回家團聚。

  北京冬殘奧會的觀後感4

  經歷過奧運會的輝煌和激烈競爭以及色彩紛呈的畫面,有些人對殘奧會或許會覺得比賽的觀賞性要降低不少。殘疾人和正常人的體育競技自然有所區別,但是相同的是,他們也在追求“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崇高目標。

  其實,你只要稍微瞭解一些殘疾人運動員的經歷,瞭解他們比正常人付出了更多的汗水和淚水,你的心頭就會不由自主地發顫,你的眼淚就會奪眶而出,你就會由衷的承認,他們,就是生活中的強者。

  每一個參加殘奧會的運動員,都有一段刻骨銘心的人生坎坷。他們中有些人是先天殘疾,有些人是後天不幸遭遇各種各樣從天而降的災難,在經歷過生命的低谷之後,他們無一例外地選擇了站起來,迎接生命的挑戰。殘疾人運動員,幾乎百分之百的都不是職業選手。因此,他們一沒有充裕的.時間去進行訓練,二缺乏資金的保障去購置訓練器材和服裝等必需用品。他們付出的努力除了身體上與正常運動員的差距外,還有許許多多令人難以想象的困難。但是,他們堅持了下來,並走到今天,走到奧運會的賽場。

  “鳥巢”、“水立方”,因為有殘奧運動員,而同樣精彩。對待殘疾人運動員,我們應該付出更多的愛,他們不僅是我們的兄弟姐妹,而且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們的自強不息,他們敢於做生活中的強者,都奏出了一曲高亢激越的生命交響曲的宏偉樂章。

  殘奧會,除了精彩的比賽,我們還能讀到無數催人淚下、催人奮進的故事。我們更深地體會到:愛,應該獻給每一個人;愛,時時刻刻在我們心裡;愛,溫暖著生活的每一天。只要有愛,我們這個世界,我們人類的生活,一定會更美好。

  北京冬殘奧會的觀後感5

  所有參加殘奧會的運動員,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自強奮鬥的故事,每一個人都有一段艱難前行的經歷。終於,他們成功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們為了成功付出了多少汗水甚至鮮血。他們曾經一次次地摔倒,但每次摔倒,都是他們繼續前行的起點,他們是真的勇士,百折不撓就是最貼切的寫照。

  殘奧精神包含著一種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賽場內外,殘疾人以不屈的毅力,挑戰和超越生命的極限,奏響了生命的最強音,以自我素質的提高和自身價值的實現,獲得人們的尊重,而不是同情和憐憫。同時也教育人們熱愛生命、珍惜生命,用積極進取的態度點燃生命的激情。

  “超越、融合、共享”,簡單的六個漢字,概括了48年殘奧會運動史的真諦。在世界的共同努力下,殘奧運動已經成為世界和平的象徵。殘奧運動發展到今天,對於所有殘疾人運動員來說,不再僅僅是對獎牌的嚮往,更多的是對超越自我和堅忍不拔精神的追求;對於一個國家來說,舉辦一場殘奧會也不再僅僅是展現該國運動員實力、水平,更重要的是展現一個國家對殘疾人事業的關注和發展情況;對於整個奧林匹克運動來說,不僅僅是為了彙集世界各國殘疾人運動員參與到競技中來,更多的是為了進一步推動整個人類和平、友誼、進步的程序。

  北京冬殘奧會的觀後感6

  北京冬奧會雪花火炬臺餘溫猶存,冬殘奧會火炬已在路上。昨天,九路火種彙集在天壇公園,以“九天之火”為主題的北京冬殘奧會火炬傳遞正式開啟。明晚,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將在國家體育場舉行。

  火種傳遞愛與自強不息的精神,雙奧之城已準備好踐行冰雪的約定。“一起向未來”,這是北京冬殘奧會向世界發出的聲音。

  火炬傳遞有玄機

  昨天下午,天壇公園舉行火種彙集儀式,九路火種共同匯聚生成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官方火種。火種彙集儀式後,火炬接力繼續在以“九天之火”為主題的天壇公園進行。

  與冬奧會的火種取自奧林匹克運動的發祥地希臘不同,冬殘奧火種來自多個地點。根據國際殘奧委會的要求和殘奧火種的基本理念,任何個人、組織或城市都可以為殘奧做出貢獻。因此殘奧火種通常採集自城市之間、社群之間,由多個火種交匯在一起成為殘奧會的官方火種。

  本屆北京冬殘奧會設計了九路火種,其中一路採集自殘奧運動的精神發源地——英國曼德維爾,其他八路為在北京市盲人學校採集的“光明之火”、在望京街道溫馨家園採集的“互助之火”、在中國盲文圖書館採集的“希望之火”、在大運河漕運碼頭採集的“源流之火”、在八達嶺古長城採集的“和平之火”、在張家口“創壩”園區採集的“‘氫’潔之火”、在黃帝城採集的“文明之火”、在天壇公園採集的“夏奧之火”。這些火種採集地涵蓋了學校、社群、圖書館等助殘地標,具有代表性的歷史文化地標和現代科技園區,以及2008年北京夏殘奧會的火種採集地等。每一路火種採集後,都在採集地進行不超過20棒的城市火種火炬接力。

  九路聖火的傳遞方式也各不相同,有健全人與殘疾人共同用“冰壺撞擊”的方式採集的“互助之火”,也有兩名盲人青年用盲文書寫引燃“電子的煙花”的方式採集的“希望之火”,還有30名盲校師生合唱歌曲《光明》,利用分貝音訊聲壓,引燃火種的“光明之火”……在位於八達嶺古長城的火種採集現場,1名中國人和4名外國人代表五大洲共同點燃“和平之火”。中國登山協會成員夏伯渝是現場的首棒火炬手。他在1975年攀登珠峰時因幫助隊友,導致自己被凍傷,雙小腿截肢。2018年5月14日,夏伯渝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成為中國第一個依靠雙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3月2日至4日,北京冬殘奧會火炬傳遞活動在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進行。此次火炬傳遞共有565名火炬手,其中殘疾人火炬手佔比21%,符合國際殘奧委會“殘疾人火炬手佔比不低於15%”的要求。

  北京冬殘奧會的觀後感7

  3月4日,2022年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即將精彩亮相。世界的目光將再次聚焦國家體育場“鳥巢”。

  “開幕式的感覺是五彩斑斕”

  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以“生命的綻放”為主題,將在80分鐘左右的時間裡透過10多個場上環節展現殘疾人的故事。目前各項準備工作就緒,今晚將進行演出前的最後一次彩排。據開閉幕式總導演張藝謀透露,冬殘奧會開幕式與冬奧會開閉幕式不一樣。冬奧會是冰雪藍而這次是五彩斑斕的感覺,表達一種熱烈的、打動人心的情感。參演人員殘疾人佔比30%

  “同心圓”理念是亮點

  本次冬殘奧會開幕式匯聚了來自全國多地、各行各業的參演人員,其中殘疾人佔比為30%。主創團隊運用模擬排練技術提高排練效率,凸顯人文關懷。透過將殘健融合的理念貫穿於內容和形式當中,闡釋自強不息、同心與共的精神核心。提及冬殘奧會開幕式的亮點,開閉幕式導演沈晨表示,開幕式從始至終無論是舞美空間、視覺空間還是表演空間都在強調“同心圓”的概念。

  “‘同心圓’本身是一箇中國古老的文化概念,而且還有非常好的寓意,團結、友誼、平等對於殘健共融的這屆冬殘奧會開幕式這個理念是最重要的亮點。”

  北京冬殘奧會的觀後感8

  殘奧會期間,行動不便的`殘疾觀眾在北土城地鐵站,不用出站,即可完成進入奧林匹克中心區所需的全部安全檢查,直接換乘奧運支線;持證殘疾人乘車入場,如果不方便或者不願意下車,安檢員將上車檢查。

  本屆殘奧會安保。警方將從一個個細節突破。殘疾人各有各的不幸,各有各的苦楚。肢殘、智障、視覺聽覺語言殘,所需要的社會關愛是有差異的,太原則、太籠統不行。針對視力殘疾、肢體殘疾、截癱、腦癱、脊椎殘疾等各種型別的殘障觀眾,採用細緻入微的、有區別的安檢方法,既方便了殘疾人,又充分尊重了殘疾人的人格。而對於本次運動會的主角——殘疾運動員,他們的參賽不在於能否拿到獎牌,能拿到多少獎牌,而在於積極參與。

  為了參賽,他們事前都作出了超乎常人想像的付出,他們有勇氣、有資格走進賽場,本身就已經證明了成功。比賽中,他們需要正常人的鼓舞和理解。對於他們參賽,觀眾應該多欣賞、多喝彩,把他們的長處看成是超常規發揮。賽場喝彩聲、掌聲不斷,且都是恰到好處,才能激發他們超水平的發揮。本屆殘奧會規模很大,將會湧現一大批成績優異的運動員,也必然會出現一批雖然沒有拿到獎牌,但賽風頑強,敢打敢拼,讓人感動不已的運動員。

  媒體報道這些殘疾人運動員時,應該準確揣摩他們的心理,以他們的方便為方便,以他們的滿意為滿意。切不能強人所難,只顧自己方便,增加被採訪者的負擔無論是殘疾選手、殘疾觀眾還是日常生活中的殘疾人,他們所到之地,難免會遇到障礙、碰到麻煩。

  因此,殘奧會會閉幕,但對殘疾人的關愛不應落幕。根據聯合國的統計,全球有殘疾人6.5億,佔總人口的10%;中國則有8300多萬,每16人中就有一個殘疾人。在構建和諧世界的程序中,應當有更多的社會民眾甘當志願者,主動從細節上向殘疾人投去關愛,提供幫助,並且還要把這種關愛視為一種快樂。

  這樣殘疾人出現在哪裡,和煦溫暖的春風就能沐浴到哪裡,“超越、融合、共享”的殘奧會精神就能延伸到哪裡。

  北京冬殘奧會的觀後感9

  前天晚上我看了殘奧會開幕式後,讓我有了很大的感想。今天,媽媽因為手痛,所以不能幫我洗衣服,也不能幫我們洗碗了,便叫我幫她的忙。

  剛開始我非常不願意,心想:“這事為什麼讓我來做?為什麼不讓爸爸做?”可是,轉念一想:“我得學一學殘疾人運動員那永不屈服的精神,想《弟子規》裡所說的‘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於是我便洗起了衣,刷起了碗。當我做完這些事的時候,已經累得氣喘吁吁了。

  這時我才知道媽媽每天做家務是多麼的辛苦,而我卻只顧著玩,從來不知道要幫忙。看著這些殘疾人運動員,我的臉火辣辣的,我是一個有手有腳的健全人,可殘疾人運動員卻強過我十倍,因為,我們認為他們做不到的事,他們都努力去做,而我一碰到自己認為做不到的事情就放棄了。

  現在,我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人不能好吃懶做,要學習殘疾人運動員那永不屈服的精神。

  北京冬殘奧會的觀後感10

  前不久,張藝謀打造的冬奧會開幕式、閉幕式用中國式的文化,震撼了全球觀眾,因此大家也對冬殘奧開閉幕式非常期待。

  3月4日北京冬殘奧會將正式開幕,據央視新聞訊息,冬殘奧開閉幕式目前各項準備工作就緒,今晚將進行演出前的最後一次彩排。

  據介紹,2022年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將以“生命的綻放”為主題,在80分鐘左右的時長內,秉持殘健融合的理念,透過十多個場上環節,在溫暖、感動的氛圍中,展現殘疾人對“更美好的生活、更包容的世界”的不懈追求。

  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開閉幕式總導演張藝謀表示:已經跟冬奧開幕閉幕不一樣,冬奧還是冰雪藍,而我們是這樣的一種五彩斑斕的感覺,表達出熱烈的情感、打動人心的情感來,而這個特點恰巧是冬殘奧會最能達到的。

  張藝謀強調:“我們加班加點把這場開幕式充滿感情的這個點突出,也許我們就成功了。”

  據悉,本次冬殘奧會開幕式匯聚了來自全國多地、各行各業的參演人員。

  其中,殘疾人佔比為30%,主創團隊運用模擬排練技術,提高排練效率,突顯人文關懷,透過將殘健融合的理念貫穿於內容和形式當中,闡釋自強不息、同心與共的精神核心。

  讓我們的社會形成普遍尊重、關愛、幫助殘疾人的社會風氣。

  冬季殘奧會自1976年舉行以來,至2018已經舉辦了12屆,參賽運動員總人數接近4000人。比賽專案有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冰上雪橇球、輪椅體育舞蹈等4個大項,每個大項中又包括若干小項。中國2002年首次參加冬季殘奧會,當時共派出4名運動員參加了高山滑雪和越野滑雪,取得一個第六名的成績。

  冬季殘奧會截至2018年已舉辦過第12屆,第2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由於有許多受傷計程車兵和普通人試圖重新參加滑雪活動,殘疾人冬季體育運動逐漸發展起來。早期的殘疾人冬季體育運動先驅有奧地利失去雙腿的塞普·茨維克納格,他用假肢從事滑雪運動。

  後來滑雪運動器材設計方面出現了革新,例如創造出了使用柺杖的三板滑雪(three-trackskiing)1.1獨腿運動員單腳穿一隻滑雪板,再使用分別裝配有小滑雪板的雙柺,這樣雪地上便留下了三條痕跡。

  這一器材的革命導演了1948年2月奧地利17名殘疾人參加的第一次滑雪比賽。廣大殘疾人滑雪愛好者十分歡迎這項比賽,於是翌年在奧地利的巴德加施泰因(Badgastein)舉行了首屆奧地利3板滑雪錦標賽。

  北京冬殘奧會的觀後感11

  冬殘奧會吉祥物是雪容融。

  冬殘奧會吉祥物雪容融的燈籠造型源於吉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產品設計專業本科生薑宇帆對家鄉年味兒的印象。小姑娘的家在位於小興安嶺深處的黑龍江省伊春市嘉蔭縣,每逢過年,這座小縣城都會被濃濃的節日氛圍包裹,街巷樓宇間,紅紅的燈籠高高掛起,是最常見的景象。

  燈籠的創意入圍前十,不過專家們給出的意見卻是“僅保留原創屬性,重新設計形象”。這就意味著,整體形象設計幾乎要從零開始。

  同樣出於保密需要,設計團隊將位於學校校園後側居民區中的一間吉藝專家公寓作為工作室,這間100多平方米的公寓,見證了冬殘奧會吉祥物誕生的全過程。

  吉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視覺傳達系主任吳軼博說,在前期修改階段,她每週都要來冬奧組委提交修改方案,在方案“深加工”的7個多月裡,她從長春往返北京的次數多達30多次,從首都機場到首鋼的“兩點一線”成了她對北京的最深印象。

  吉藝設計團隊面臨的任務除了為燈籠形象加入多樣化屬性,將其擬人化,賦予其生命,還要將其與奧運結合,這需要多方面的學習。

  於是,吉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教學副院長金巍特意買了個燈籠掛在工作室,讓團隊成員每天觀察,每天琢磨。與此同時,所有團隊成員把冬奧組委的宣講錄影看了一遍又一遍,還上網查詢,“惡補”奧運及相關知識,感悟和尋找奧運文化與中國文化的融合點。“這對我們是一個寶貴經驗。”金巍說。

  2月下旬,北京冬奧組委專家組經討論研究決定,取消中國結的進一步修改,讓團隊主攻燈籠形象的完善設計。到4月初,燈籠形象已基本確定,吉藝設計團隊需要遞交完整的文化闡釋方案。

  “這個階段也是團隊最迷茫和煎熬的階段。”郭春方說,“一開始是將吉祥物的屬性與鹿結合,我們嘗試過加鹿角、紅鼻頭,但是一方面形象要做得漂亮,另一方面也要考慮文化闡釋,大概有近1個月的時間,我們做了各種嘗試,感覺路走不通了。”

  設計團隊每天都在不斷嘗試和自我否定之間徘徊,就在這一膠著階段,修改專家組感受到了團隊的迷茫,並及時地給予了指導和幫助。

  在雙方多次溝通和嘗試之下,鹿的屬性被放棄,體現“雙奧之城”的天壇、鴿子、長城,以及與冬奧相連的如意(冬奧會跳臺滑雪場地又名“雪如意”)等元素出現在了吉祥物的形象中。

  設計會有靈感閃現的剎那,但更多的是反覆修改完善。雪容融面部的雪塊勾勒出它的臉龐,為了最真實的效果,設計團隊在冬天專門往牆上隨意扔了許多雪堆,之後再把牆上的形態具象化;而為了展現雪容融紅紅的臉龐、彎彎的嘴角,團隊也做了許多微調。

  “團隊在修改的時候就考慮到後期應用,儘可能多地增加應用的延展性,比如道路兩旁和廣告牌的展示效果,還有衍生品的效果,像檯燈、手錶等等,都在我們考慮範疇。”吳軼博說,“燈籠本身是可以發光的,可以帶來溫暖、傳遞力量,這和冬殘奧會的理念非常契合。”

  北京冬殘奧會的觀後感12

  殘奧會將於3月4日至13日舉行,為期10天。屆時運動員將參加兩個大類中6個運動專案共78個不同競賽專案的爭奪:

  雪上運動: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冬季兩項和單板滑雪。

  冰上運動:殘疾人冰球和輪椅冰壺。

  這些賽事將在北京、延慶和張家口三個賽區的六個場館內舉行。其中兩個場館——國家體育館(殘疾人冰球)和國家游泳中心(輪椅冰壺)-是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和殘奧會的遺留場館。

  首先是歡迎儀式:一群穿著五彩服的卡通玩偶出現在我的眼前,慢慢地,他們變成了一座“彩虹橋”,十分好看.到選手入場了:147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多名殘奧會選手,走進歡樂的鳥巢。他們有的坐著輪椅,有的架著柺杖,有的靠人扶持,有的雙目失明……但他們每個人的臉上,都是一片燦爛的笑容。

  動人的一幕出現在德國代表團入場時。選手們步入場地,笑向觀眾,並亮出了一面寫有四個漢字“北京你好!”的德國國旗。547名中國代表隊出場了,全場觀眾報以熱烈的掌聲。開始表演了,首先是《太陽鳥》:“太陽鳥”飛向一位盲人歌手,盲人歌手唱起了:《天域》。《星星,你好》:舞臺的中央,320名聾人姐姐穿著潔白的裙子,翩翩起舞,用手語對著天空說:“星星,你好!”<<永不停跳的舞步:百名聾人舞蹈家,用靈動的雙手,“跳”著酷似芭蕾的舞步,輕盈歡快地旋轉、跳躍.她們中間有一位身著白色芭蕾舞裙的小姑娘,坐在輪椅上用雙手翩翩起舞。她就是“芭蕾女孩”—李月。她跟“芭蕾王子”一起翩翩起舞……

  最後,韓紅阿姨和劉德華叔叔一起唱起主題歌:《和夢一起飛》。

  最激動人心的一刻即將到來,33歲的侯斌叔叔用自己的手臂,將輪椅和身體一同拉起,一點點向上攀升,全場觀眾的加油聲伴隨他一直攀升到39米高處的主火炬燃點,他伸手向前,點燃主火炬。頓時,全場沸騰!天空放出美麗的煙花。

  明天我們等待著中國健兒再創輝煌!

  北京冬殘奧會的觀後感13

  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北京冬殘奧會吉祥物是“冰墩墩”和“雪容融”。當我看到它們的那一刻,就深深地喜歡上了,簡直可愛到了極點,萌翻了我的雙眼,我好想擁有它們啊。

  彷彿把我帶入了夢境,我感覺冰墩墩和雪容融突然來到了我的身邊。它們架起我的雙手飛出窗外,直奔崇禮滑雪場,俯身望去一片白茫茫,銀妝素裹的滑雪場十分耀眼,我激動不已。它們把我輕輕地放下:“瑩瑩小朋友敢不敢挑戰一下運動員的滑雪專案?”我看著它們倆激動地說不出話來,我連忙點點頭,我們三個穿戴好滑雪服和護具開始了滑雪大冒險。

  因為沒學過滑雪,我雙腿發抖。內心打起了退堂鼓,冰墩墩說:“放心吧,由我護著你不會讓你受傷的,你要勇敢一些哦。”雪絨絨微笑著舉起我的手,開始教我怎樣滑雪。在它的耐心教導下,我很快掌握了滑雪要領,順利地滑了起來。冰墩墩和雪容融帶著我越滑越好,我們在賽道上飛馳,身後留下一串串歡聲笑語。

  時間過得飛快,我甜美的滑雪夢也逐漸清醒,要到了說再見的時候,它們把我送回家。我一步三回頭不捨得它們,淚珠在眼眶裡打轉,冰墩墩和雪容融笑著說:“不要難過,好好學習,鍛鍊身體,2022年我們還會再見面的。我們一起去冬奧會觀看各個國家運動員的比賽,好不好?”“好,一言為定!”,我拍手叫好,抬頭一看,它們已經飛走了。

  我暗下決心,為了我心中的那個夢想,為了冰墩墩和雪容融的約定,我要發奮學習。

  2022我們崇禮見。

  北京冬殘奧會的觀後感14

  幾天前我被兩個具有中國特色的卡通人物吸引了,一個是穿著冰晶外殼、頭戴七彩冰頭盔、腳踩能量環、充滿了科技感的大熊貓;另一個是一身中國紅、頭頂如意環、面部是一團白雪、腦袋圍了一圈和平鴿和天壇圖案的燈籠娃,它們敦厚可愛、憨態可掬的模樣瞬間萌化了我的心。後來得知它們倆就是即將在北京舉行的2022年冬奧會和殘奧會的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

  這天做完作業後我在紙上畫著冰墩墩和雪容融的樣子,剛畫好它倆突然從紙上跳到了我的書桌上,衝著我咯咯地笑:“想和我們一起玩嗎?”我驚喜地點點頭,“跟我來,帶你去一個好地方!”冰墩墩一手拉著我一手拉著雪容融,只見腳下的能量環發出一束強烈的光芒,刺得我閉上了眼睛,當我睜開眼時已經到了冬奧會“冰絲帶”速滑場。哇,好大呀!冰墩墩說:“這裡將承辦冬奧會的冰上比賽專案,看見中間大的冰上賽道了嗎?敢不敢挑戰?”從沒有滑過雪的我被這七彩高大漂亮的場館吸引了決定一試。我們換好了滑雪服,看著陡峭的賽道,雙腿發抖,內心打起了退堂鼓。冰墩墩說:“滑雪運動就是要考驗運動員的強壯的體魄和堅強的意志,你要勇敢一些哦!”看著它堅定的眼神,我說:“好,來吧!”一旁的滑雪專家雪容融微笑著拉起我的手,開始教我怎樣滑,怎樣拐彎,怎樣停下。在它耐心指導下,我掌握了一些技巧順利地滑起來。整個學習過程中,冰墩墩堅強的意志是我學習的榜樣,強健的體魄是我以後運動的動力,當然我能這麼快的掌握滑雪技巧更離不開雪容融的包容和鼓勵。

  它們在前我在後漸漸地速度越來越快,我們都興奮地叫著、笑著,我看見了冰墩墩七彩冰晶頭盔和外衣閃著七彩的光芒,像一個外太空飛來的天使,而雪容融快樂地跳起了燈籠舞,喜氣洋洋跳到哪裡哪裡亮,太美了!在我們的影響下所有來訓練和參觀的各國小夥伴們,隨著我們一起快樂的滑起雪唱起歌來,大家的歡呼聲和笑聲久久迴盪在空曠的速滑場上空,我們約定2022年一定相聚在北京的冬奧會上。這時我才真正體會到奧林匹克的精神:相互瞭解、友誼團結、公平競爭。

  “寶貝,想什麼呢?”媽媽的一句話把我拉回了現實,我告訴她剛才冰墩墩和雪容融來過了,我們相約再見於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上,我一定要和這兩個形象大使合影留念!

  北京冬殘奧會的觀後感15

  在6日舉行的北京冬殘奧會“無障礙環境建設”主題釋出會上,國際殘奧委會、北京冬奧組委和北京市殘聯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場館和設施的無障礙建設,以及從場館到城市的連續無障礙環境。

  國際殘奧委會無障礙專家伊萊亞娜·羅德里格斯舉例說,在往屆冬殘奧會中,殘奧高山滑雪賽場的無障礙往往最具挑戰性。而她認為,北京冬殘奧會的'高山滑雪賽場是非常令人讚歎的。“比如媒體流線,即便使用輪椅,記者們在混合採訪區也會感覺非常安全,這裡的混採區是我見過的最無障礙的。”

  羅德里格斯還說,舉辦冬殘奧會,除了硬體的無障礙,另一個重要遺產就是文化和觀念的無障礙。“讓殘疾人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社會,(在這方面)北京無疑給下一屆冬殘奧會的東道主設立了標杆。”

  北京冬奧組委規劃建設部部長劉玉民介紹說,他們根據殘奧運動員的身體條件和實際需求,來確保設施和通行的無障礙。比如雪上場館設定了無障礙打蠟房和纜車系統,運動員所到之處均消除細微高差,增設防滑安全措施。場館內設定醒目簡潔易懂的無障礙引導標識,以及標準的輪椅假肢維修間。

  北京市殘聯副主席郭旭升說,他們有一支由老年人、殘疾人和專家組成的2000人的無障礙體驗隊伍,前往冬奧場館和社會各方面進行體驗,其中冬奧場館的體驗超過1萬人次。他表示,北京市借冬奧籌辦也進一步促進了社會的無障礙發展。

  北京冬奧組委新聞發言人嚴家蓉表示,觀看冬殘奧會,她“深深感動、特別震撼”。“這些難以想象的體育成就,透過殘疾人運動員們的努力和意志變成現實,他們不僅完成了對自身的超越,對我們每個人來說,也都是巨大的鼓舞。我們新聞發言人和各位媒體朋友一起喊你看比賽!疫情影響不一定都在現場,但是在電視螢幕前、在多屏全媒體上,讓我們都來看比賽——感受冬殘奧、一起被激勵!”她說。

  北京冬殘奧會的觀後感16

  從3月5日北京冬殘奧會賽事籌辦·開幕式主題新聞釋出會上獲悉,本屆冬殘奧會共有9000餘名志願者服務,19名服務於冬奧會的殘疾人志願者中,有12名繼續服務於冬殘奧會。

  北京冬奧組委成立之初,就確定了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同步規劃、同步籌辦”的工作原則,在場館規劃建設、競賽組織、疫情防控、賽事服務等方面同步推進,確保兩個奧運同樣精彩。

  場館建設和執行方面,北京冬殘奧會共使用28個場館,包括5個競賽場館和23個非競賽場館,分佈在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5個競賽場館沿用冬奧會已有場館,冬殘奧村沿用三個賽區的冬奧村。相關競賽場館、非競賽場館執行團隊,也繼續服務於冬殘奧會,保持同等的場館執行水平和服務標準。

  競賽組織方面,冬殘奧會競賽專案場地根據殘奧運動員特點和競賽規則做相應轉換和調整。各競賽場地已經透過國際殘奧委會單項體育聯合會認證,全面具備辦賽條件,競賽器材按照國際頂級賽事標準配備。

  無障礙設施方面,北京冬奧組委編制《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無障礙指南》和《指南技術指標圖冊》,作為場館無障礙建設的規範依據,將無障礙工作同步納入場館規劃設計、施工建設、驗收評審各環節中,確保場館設施符合冬殘奧會執行要求。

  賽事服務方面,將冬殘奧會特點和需求充分納入賽事各領域執行計劃和服務政策,全面做好賽事服務工作。住宿方面,各冬殘奧村按照無障礙指南標準建設無障礙設施,為殘奧運動員及隨隊官員提供優質服務;18家簽約飯店新改造無障礙房間109間。醫療方面,確定41家定點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針對殘疾人的特殊醫療救助服務培訓,在相關場館提供輪椅、假肢維修、導盲犬獸醫服務。交通方面,投入1898輛車輛服務,冬殘奧會包括280輛無障礙車輛。安保方面,制定人性化安檢規範,為殘疾人接受安檢提供便利。編制了《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運動員和隨隊官員服務手冊》和《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指南—盲文大字版》,官網也設定了無障礙功能,方便視力障礙人士獲得賽事資訊。

  北京冬殘奧會的觀後感17

  在6日的殘奧高山滑雪和殘奧越野滑雪賽場上,中國選手迎來了集體爆發。梁景怡、張夢秋分別摘得殘奧高山滑雪男、女超級大回轉(站姿)金牌,鄭鵬和楊洪瓊則包攬了殘奧越野滑雪男、女長距離(坐姿)冠軍。本屆賽事之前,中國運動員從未在冬殘奧雪上專案奪得過獎牌,因此每一枚金牌的背後都代表著一次突破。

  當張夢秋越過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岩石賽道終點,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與歡呼,中國殘疾人高山滑雪完成了冬殘奧金牌“零”的突破。在一天前進行的殘奧高山滑雪女子速降(站姿)專案中,即將20歲的張夢秋以0.1秒之差屈居亞軍。6日賽後她說:“我成功把獎牌換了顏色,現在感覺特別開心、激動。這是中國高山滑雪的重要時刻!”

  同樣迎來榮耀時刻的還有日本運動員村岡桃佳,她在殘奧高山滑雪女子超級大回轉(坐姿)比賽中收穫了自己在本屆賽事上的第二枚金牌。“雖然感覺有些地方還能做得更好,但我最終贏得了金牌,所以我很高興。”她說,“我覺得我滑得很有侵略性,這就是我的比賽風格。”

  輝煌的背後離不開運動員平日的刻苦訓練和比賽中的拼搏精神。“我根本沒想過自己能拿一塊金牌,這一切都像是做夢一樣。”在奪得殘奧越野滑雪女子長距離(坐姿)冠軍後,中國選手楊洪瓊激動地說,“我一直都希望自己默默努力,然後一鳴驚人。是訓練中的汗水和淚水,還有我在賽場上的拼搏與堅持,讓我站上最高領獎臺,實現了願望。”

  當日,在北京國家游泳中心“冰立方”舉行的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輪椅冰壺迴圈賽中,中國隊以9比3戰勝愛沙尼亞隊。

  此外,在6日結束的一場殘奧冰球小組賽中,中國隊以5:2擊敗捷克隊。當日進行的兩場輪椅冰壺迴圈賽裡,中國隊分別以1:5不敵瑞典隊、9:3戰勝愛沙尼亞隊。

  北京冬殘奧會的觀後感18

  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於3月4日至13日舉行,中國代表團總人數217人,其中運動員96人,參加全部六個大項的比賽。這是我國參加冬殘奧會以來,代表團規模最大、運動員人數最多、參賽專案最全的一屆。遼寧省派出15名運動員、8名教練員、5名工作人員共28人參加殘奧高山滑雪、殘奧單板滑雪、殘奧越野滑雪和殘奧冬季兩項共四個大項的比賽。

  3月6日,遼寧省殘奧運動員劉思彤、張海原、陳亮、李響、孫鴻勝、孫豔龍、王輝、韓沙沙、王擎雲將在殘奧高山滑雪超級大回轉專案中亮相;毛忠武和馬靜將在殘奧越野滑雪男子(坐姿)18公里和女子(坐姿)15公里比賽中登場。

  19歲的孫奇來自朝陽,他曾在殘奧單板滑雪荷蘭世界盃的男子坡面迴轉LL2級比賽中兩獲金牌,為我國殘奧單板滑雪專案首次爭得國際賽事最高榮譽;葫蘆島籍運動員劉思彤剛剛獲得一枚銅牌,四年前她便是平昌冬殘奧會中國代表團唯一一名高山滑雪參賽運動員,填補了中國運動員這個專案的參賽空白。備戰北京冬殘奧會,省運動員、教練員在中國殘聯國家集訓隊的組織下刻苦訓練,通過冬夏結合、賽練結合等方式,運動員競技水平不斷提升。

  近年來,遼寧省殘疾人競技體育和康復健身均衡協同發展,以積極承接中國殘聯殘奧會、冬殘奧會國家集訓隊專案和參加全國殘運會及國際大賽為契機,推動殘疾人大眾體育融入全民健身,省殘疾人體育工作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在2021年第十一屆殘運會冬季專案比賽中,遼寧省運動員在高山滑雪、單板滑雪、越野滑雪、冬季兩項四個專案中,獲得金牌19枚,銀牌11枚,銅牌21枚。在2019年至2021年期間,遼寧省圓滿完成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及冬季兩項國家隊各項訓練保障工作,為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備戰作出貢獻。

  北京冬殘奧會的觀後感19

  5日在海外社交媒體“照片牆”曬出了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的現場圖,並表示這一晚的經歷讓他難忘。

  傑羅斯曬出了多張現場圖和影片,並配文中說:“開幕式將是我永遠銘記的經歷!也是我100%不會忘記的記憶。”傑羅斯還說,他非常努力,並且在這個賽季中表現很好,此刻他感到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回報。

  在傑羅斯分享的現場影片中,他和隊友們開心地走入場地,並與現場志願者們興奮自拍,志願者們熱情地說“歡迎來到中國!”

  北京冬殘奧會的觀後感20

  從3月4日一早開始,北京就大風呼嘯,還伴著沙塵。眼看2022年冬殘奧會晚上就要開幕了,大風沙塵天氣會影響開幕式活動嗎?冬殘奧會開幕式的氣象預報工作,再次透過精準無誤的預報,給大家吃了一刻定心丸。

  當天早上6時開始,氣象部門已經開始逐小時更新預報資訊,保障頻次跟冬奧會一樣,力求確保冬殘奧會開幕式氣象預報準確無誤。

  由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翟亮牽頭組建的針對開幕式期間的氣象條件研究團隊,早在一週前就對此次大風和沙塵天氣做了預報和服務提示。

  在開幕式舉行的頭3天,北京市氣象臺、中央氣象臺、國家衛星中心、周邊省區市氣象臺、內蒙古自治區氣象臺的首席專家等,每天都開展多次不同形式的天氣會商,做到多輪次、多樣化跟蹤滾動預報會商。

  3月4日8時30分,多部門再次開展天氣會商,尤其對陣風風力、沙塵程度、結束時間等內容進行了詳細討論,最終結論一致:午後沙塵影響逐漸減弱,傍晚前後風力明顯減小,基本不會對冬殘奧會開幕式活動造成影響。

  “開幕式活動期間,北京風力明顯減弱,大家不會感受到像上午一樣的七八級大風。”翟亮說,相應的預報、預警資訊都已經提前釋出,便於開幕式準備的相關單位、城市執行保障的相關單位提前做好應對。

  相比2月4日冬奧會開幕式的天氣,3月4日晚的風力要略大一些,但也在可接受的範圍內;但氣溫方面要比一個月前暖和很多,20時至22時國家體育場溫度在8℃至9℃,體感不會覺得很寒冷,不過撤場的時候,溫度會下降到6℃或者更低,早晚溫差還是比較大。

  對於預報結論,翟亮還是很有信心的,“對大風的預報水平,目前還是比較高的,包括減弱的時段都可以報準。”翟亮說,針對大風的預報,他一點不擔心會出現變數,反而是沙塵的影響,會讓預報員們稍微有一些緊張。

  翟亮解釋,相比大風,沙塵的預報難度更大,因為沙塵是一個氣團,它產生影響的時間節點並沒有非常清晰的界限,“不像一輛列車,說幾點到幾點停,沙塵的影響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有可能人還沒感覺到,但沙塵的影響已經開始了,漸漸地人們才感覺到空氣發黃且帶著土味兒。”

  沙塵影響結束的時間也是相同的道理,並不是說到了一個時間點,瞬間就結束了,同樣也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很難界定具體幾點可以清除,還是存在一些不確定性。3月4日午後,翟亮一直盯著天氣雷達圖,關注著沙塵的發展情況,大概從13時過後,沙塵自西向東陸續結束對北京的影響,能見度逐步轉好,翟亮這才放了心。

  20時,冬殘奧會開幕式準時拉開序幕,國家體育場的陣風風力已經減弱到了四級,不會對開幕式活動造成影響,跟預報的情況完全吻合。“這一次預報,我們也做到了精準無誤,圓滿完成了保障任務。”翟亮滿意地說。

  北京冬殘奧會的觀後感21

  中國又驚豔了世界。

  2022年的冬殘奧會開幕式在萬眾矚目下終於呈現了。這次的開幕式與2008年相比截然不同,這一次沒有了鑼鼓喧天的紅色,取而代之的是冰清玉潔的白色;沒有整齊劃一的千人團體操,只有天真爛漫的幾百少年。經過時間沉澱的中華文化更加具有歷史韻味,內涵更加豐富。

  當傳統立意與冬奧會相碰,中國人便使這場盛會更加浪漫。因此,這次的倒計時別出心裁地以二十四節氣開始,當每一幀唯美的畫面從我眼前閃過,我更加堅定了中華的文化自信。當畫面定格在立春時,我知道新的希望永遠存在,它永遠不會隨著時間的消逝而消逝。

  各國代表團按筆畫順序依次入場。引導員手舉雪花形狀的引導牌帶領世界各國依次入場,藍白相間的`禮服,古典雲紋的配飾,清新而又不失優雅,使人眼前一亮。最後雪花形狀的引導牌被聚攏成一個更大的雪花,以橄欖枝圍拱,這讓“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的口號深入人心。

  最使我自豪的是奧運火炬的點燃方式,當兩名火炬手將火炬放入矩形雪花中間時,並沒有出現想象中的熊熊聖火,仍是隻有那束來自希臘的小小火焰在燃燒,這是北京冬奧會綠色、低碳、可持續原則的真正體現。這次的點燃方式簡約卻不簡單,它燃燒著全世界的激情、熱愛和浪漫。

  同呼吸共命運,北京冬殘奧會充分體現了這一里面。在奧利匹克精神的照耀下,人類定能攜手前進,走向未來。

  北京冬殘奧會的觀後感22

  冰墩墩和雪容融是我國2022年冬季奧運會吉祥物,它們的樣子很可愛,我有一個夢想:能和它們一起旅遊一日該有多好啊!終於,我的夢想實現了!那是四月的一天,我接到奧林匹克委員會的邀請,要帶冰墩墩和雪容融遊覽河南旅遊聖地!得到這個訊息,我別提有多興奮了。

  作為小導遊,我帶領冰墩墩和雪容融第一站來到了洛陽的`龍門石窟,龍門石窟是中國四大洞窟之一。我們一起走上巍然屹立的伊河大橋,冰墩墩和雪容融興奮不已,迫不及待地想領略石窟中佛像的風貌。我們順著標誌往前走,漸漸地,望見了許多大小不一的洞窟,我給他們介紹這些雕刻細緻、惟妙惟肖的佛像,他們兩個剛看到大佛時大吃一驚,冰墩墩奇怪地說:“這座山裡怎麼會有大佛?”我回答道:“冰墩墩,這不是真的大佛,這是人們雕刻出來的。”冰墩墩雙手合十道:“我已被這磅礴的景象所折服!”雪容融問道:“這樣恢弘的石窟藝術是怎樣建造出來的?”我驕傲地說:“這是我們中華人們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開拓出的奇蹟!”

  我們從龍門石窟轉乘去了王城公園,我們去的時候正是四月的時候,那裡的牡丹開的正旺,真是“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各色雍容華貴的牡丹競相開放,冰墩墩和雪容融歎為觀止。我們還一起看到了威風凜凜的老虎,調皮可愛的猴子,遊玩了刺激的碰碰車,觀景的摩天輪等等,我們一起玩得非常開心。

  現在也是時候該分開了,我還有點不捨得和它們分開,但是“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再捨不得也得分手,我將它們送到了奧林匹克委員會的人手中,依依不捨的離開了,我期待著,期待著能和下一屆奧林匹克吉祥物的相遇……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