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榜樣個人先進事蹟(精選8篇)

北京榜樣個人先進事蹟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事蹟吧,藉助事蹟可以很好地體現先進物件的先進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時代特徵。擬事蹟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北京榜樣個人先進事蹟(精選8篇)僅供大家參考借鑑。

  北京榜樣個人先進事蹟1

  一、簡介

  胡爭光,男,1982年9月出生,北京百尚家和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

  得知一批已售出的鞋子沒“固膠”,胡爭光張貼回收廣告寧虧自己不負顧客;發現曾幫他解燃眉之急的最好朋友銷售劣質次品,他沒收了貨物再用自己的錢買下讓朋友羞愧難當。他堅持“對誰都不能不公平”,靠誠信,他經營的商場成為周邊消費人群,購物休閒的首選場所。

  二、主要事蹟

  堅守誠信不負良心

  胡爭光,男,1982年9月生,北京百尚家和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

  胡爭光出身貧寒,卻從不妄自菲薄,他帶著理想和信念,從河南老家來到北京闖蕩,憑藉著堅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和誠信做人的準則,從一名普通的銷售人員成長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他為人坦蕩,誠信經營,寧可自己受損失也不讓顧客吃虧。為了保障顧客的權益,他甚至不惜與好友反目。在他的顧客中間流傳著這麼一句話:“信老胡,不糊塗,從來不當冤大頭。”在顧客心中,他就是一個信得過的人。

  誠信經營不惜自己吃虧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在國家改革開發的大潮下,年輕的胡爭光懷著滿腔熱情和憧憬,從河南農村來到北京這個他夢寐以求的大城市,進入了理想中的一家企業——百分百,開始了他的追夢之旅。作為百分百的一名基層員工,他無數次走訪市場,勤奮工作、虛心求教,在四年的時間裡,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並建立了穩定的客戶關係,也得到了公司領導的信任。

  2008年,身為部門主管的胡爭光因業績突出,領導任命他為百分百東南區的區域經理。在公司的支援下,胡爭光信心滿滿地開設了東南區第一家百分百馬駒橋鞋業店。

  當時,很多與胡爭光有過接觸的大型鞋廠都想成為百分百鞋店的長期供貨商,而他卻選擇了一家規模不大,卻非常誠信的小鞋廠。鞋店正常運營了三個月時,胡爭光突然接到了鞋廠負責人李廣運的一個電話,李廣運十分歉疚地對他說:“胡店長啊,實在對不住,由於我們的疏忽,把一批沒固膠的鞋送到你們店裡了。鞋子開始銷售了嗎?”

  “售出一半了。”說完這句話,胡爭光沉默了。這個電話對胡爭光而言,無異於晴天霹靂,鞋店剛剛走上正軌就遇到這種砸買賣的事,今後該何去何從,他心裡也沒底了。

  李廣運很快給出建議:“已經售出的鞋就算了,在三包期限內肯定不會壞。你們把剩下的鞋都退回鞋廠,固膠後再重新發貨。這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胡爭光沉思良久,嘆了一口氣說道:“這麼做對顧客不公平啊!”於是,他當即讓店員在店門口張貼收回鞋子的通知,不管鞋子有沒有穿過,想退貨或固膠的都可以拿來。

  這個通知一貼出去,店裡立馬就炸開了鍋:

  “鞋店開張才三個月,本錢都沒賺回來,這麼做肯定會血本無歸的。”

  “現在市面上賣的鞋子沒固膠的多,大家都賣,我們為什麼不能賣?”

  “顧客沒找上門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總之,對胡爭光的這個決定,持反對意見的佔了絕大多數。但他不顧眾人反對,堅決執行通知,顧客願意退的給退,願意換的給換,願意修的給修。

  李廣運常說:“我這輩子沒佩服過幾個人,老胡算是一個。那次退貨事件,他寧願債臺高築,也不願違背內心的誠通道德。這應該也是他成功的秘訣吧!”

  保障顧客權益不徇私情

  在百分百鞋店購買過鞋子的顧客都會成為鞋店的終生會員,在他們中間流傳著這麼一句話:“信老胡,不糊塗,從來不當冤大頭”在顧客心中,胡爭光就是一個信得過的人,然而在朋友間卻有不少對他有“怨言”的。

  2009年,在胡爭光的帶領下,百分百拿下了通州區馬駒橋百尚生活廣場4萬平米的大型商場。他經過兩年的努力,把這個起初不被人看好的商場,打造成周邊30萬消費人群購物休閒的首選場所。而為了保障顧客的權益,兩年裡,他卻得罪了不少朋友。

  商場開張初期,由於入駐的商戶較少,商場冷清蕭條,門庭冷落。這時,很多與胡爭光熟悉的商戶,從他制定出的商場五年規劃中看到了商機,並被他的誠意所感召,相繼入駐商場。

  然而,與胡爭光最要好的一個朋友,在入駐不久後,便以低價進了一批有些瑕疵的貨物,再以比其他商戶更低的價格出售。

  胡爭光定期對商戶銷售的產品質量進行檢查,嚴格杜絕假冒偽劣商品擾亂市場秩序。當他發現好朋友在銷售劣質商品時,立即帶領工作人員沒收了朋友的所有貨物,並給予嚴重警告。此後,這位朋友多次央求胡爭光歸還沒收的貨物,並指責他不留情面,過河拆橋。

  這是胡爭光最要好的朋友,在他事業發展的關鍵時期,資金緊張一度讓他愁眉不展,朋友二話沒說就拿出了10萬元錢幫他解了燃眉之急。兄弟情深胡爭光沒齒難忘,但在商場的管理上,他不徇私情,說一不二。

  胡爭光沒有歸還朋友的貨物,而是自己出錢買下了這批貨。他語重心長地對朋友說:“經營之道在於誠,盈利之道在於信。你這麼做,不但對其他商家不公平,對顧客也是不公平的。我們不能為了一時的小利,而失去做人的根本準則。”朋友聽後,羞愧難當,表示以後再也不做違背誠信的事情了。

  在經營中,胡爭光將誠信的理念一以貫之,最終獲得了成功。然而成功後,他並沒有侷限在自己安逸的小生活裡,而是把大愛奉獻給了社會。汶川大地震和玉樹大地震時,他先後組織捐款共計30餘萬元;在企業發展壯大時,他並沒有因為繁忙而忽略了關愛身邊的人,每年帶領公司管理層定期慰問馬駒橋鎮低保和經濟困難家庭,給予他們經濟和生活上的援助;親自為遠離家鄉且經濟困難的員工們操辦了幾十場婚禮;為了看望身患重病的員工,遠在千里之外出差的他推掉了重要的會議和會晤,甚至在孩子生病住院期間也沒有間斷過,並多次捐款資助公司員工。

  胡爭光就是這麼一個率直坦蕩的人,他從逆境中成長起來,吃過虧,摔過跤,但他始終將誠信貫徹到底,將滿腔的愛融入顧客利益中,融入員工幸福中,融入社會責任中。他將在誠信之路上不斷前行,為建設誠信通州、美麗馬駒橋而不懈努力。

  北京榜樣個人先進事蹟2

  一、簡介

  李二偉,男,1978年8月出生,密雲區新城子鎮中心小學科學教師。

  1998年成為科學教師的李二偉發現孩子們很難理解抽象概念,遂萌生自制教具的想法。從第一件教具“風的形成”演示箱成功開始,近20年來他四處“淘”材料,大大小小不同型別的教具製作了四百餘件,其中幾十件獲科技創新獎;他的十幾位學生還榮獲了“科技製作小能手”榮譽稱號。

  二、主要事蹟

  科學教師自制教具400件

  密雲區新城子鎮中心小學操場上,四年級(1)班的孩子們正在上室外科學課,師生圍成了一圈。“發射”,隨著一聲令下,火箭模型“嗖”地一聲衝向天空,發射成功,孩子們歡呼雀躍。這是鄉村教師李二偉利用廢舊飲料瓶製作的氣壓式噴水火箭。利用廢棄物品製作教具,豐富課堂教學,李二偉已有18個年頭,自制教具近400件。

  1998年,李二偉分配到密雲區最遠的山區校新城子鎮中心小學,成為了一名科學教師。地處深山區農村,這裡的孩子想象能力弱,科學課上抽象的實驗太多,孩子根本理解不了,再加上農村經濟基礎薄弱,能夠按需有套實用的教具,真是件難事。於是,他萌生了利用廢舊物品動手製作教具的想法。

  李二偉利用休息時間蒐集廢舊物品,開始製作配合教學課程的教具。

  第一件教具——“風的形成”演示箱,至今讓他記憶猶新。課上講到“風的形成”,他反覆強調原理,孩子們還是一臉茫然,課後作業仍是一堆的問題。抽象的知識對於大山裡的學生而言,的確是難以理解,在這個節骨眼上,只需要拿上教具在學生面前演示一下,所有問題將迎刃而解。就這樣,他下了班,開始畫圖、設計,到處“淘”合適的材料。一個星期後,所有準備就緒,開始動手製作、實驗、找問題、修改。兩個月後,他的第一件自制教具——“風的形成”演示箱誕生了。演示箱是用廢舊木板釘成的,玻璃管是廢棄的燈管,小風車是學生疊的,箱子裡還有房屋、樹木。雖然談不上不完美,但學生卻對這件“寶貝”讚賞有加,關於風的形成原理,也一下變得柳暗花明了。

  變廢為寶,廢舊材料成教具。教學主任說:“學生看到他用這些東西做出的這麼多好玩意兒,學習興趣被激發起來。學生就像老師一樣,回家找身邊的材料來做玩具、做教具。透過他的製作活動,學生不僅理解了課本中的知識,動手實踐能力也大大增強。”李二偉從教近20年,他製作的很多作品“太陽能的利用示教板”“晝夜交替演示箱”“自動風向標”“通電螺線管中的磁場”等,大大小小不同型別的教具已有幾百件,多數都參加了市縣級的展出,幾十件作品在市縣級評比中還獲得科技創新獎。

  小教具解決大難題。從自制教具到帶領學生參與研製教具,激發了學生創造靈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從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到培養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科學課教學變得簡單而輕鬆,科學學科成為了學生最喜歡的學科,李二偉也因此成為了學生心目中最具魅力的學科教師。

  科技活動助推學生科技夢想。李二偉課前準備豐富的實驗材料,把自制教具引入課堂中,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實驗活動中來。他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趣味科技活動,帶領住宿生開展航模製作活動,組織航模比賽;舉行“水火箭”、“氣火箭”等的製作和發射活動……,在他的引領中,學生積極參加市縣級的科技比賽,十幾位學生榮獲了“科技製作小能手”榮譽稱號。

  學生心目中的魅力科學教師——李二偉,紮根深山區18載,利用廢舊材料自制教具近400件,帶領孩子們在玩中學、做中學,培養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引領孩子探索科學的奧秘,將一批批孩子送出大山,尋找自己的人生夢想。

  北京榜樣個人先進事蹟3

  奶茶遇到中藥,會發生什麼變化。昨日,在山西省中醫學院,一位22歲的女大學生張林芳,學以致用,讓二者相遇,呈現了一杯杯味道可口、而又健康養生的中藥奶茶。並帶領著同學們創業,在校園開了一家橘井奶茶店。

  自創中藥奶茶

  昨日,張林芳的橘井奶茶店開業了,正在上大三、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的張林芳穿著工作服,在操作間製作著奶茶。來這打工的十多位學生忙碌其間,為客人準備著甜點等。

  清馨奶茶,有清熱瀉火,清心潤肺功效;暢動奶茶。促進腸胃蠕動,有溶腸功效。瑰蜜如閨蜜,用玫瑰花和蜂蜜調製,適合愛美女士品嚐,可以美容養顏。

  據張林芳介紹,奶茶吸收了藥方和中醫藥診斷專業知識,按照方劑比例調製而成,儘可能達到口感和食物調理共存。清馨奶茶運用荷葉薄荷等四味有清熱解毒瀉火的中草藥。並且得到了醫學界專家的認可,一次學校來了天津中醫藥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等,學校把她的中藥奶茶進行產品展示,獲得了參觀專家的認可。這讓她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

  中醫融入生活

  團隊從最早的 3個人,後來進行校園招賢納士,不少大學生們也報名加入進來,現在已經發展到30名。學生們在不影響上課的情況下,利用課餘時間,鍛鍊自己。王-丹就是其中一位,去年,剛步入大學,大一學生王-丹,除了做奶茶的同時,由於曾在PIZZA店打工,現在她做PIZZA。同學們互相學習對方所長,現在10多名學生跟著她學會了做PIZZA。王-丹說:“以前沒課的時候,不知道做什麼。現在挺開心,豐富大學生活的同時,也讓自己重新認識到,古老中醫可以和生活完美融合。”

  張林芳的中藥奶茶獲得首屆晉商杯優秀獎,獲得了一萬元獎金,並獲得家人親戚的支援,讓她的夢想可以照進現實。在老校區賣普通奶茶,搬到新校區後,她想著將奶茶和專業結合起來。並在傳統藥方和中藥診斷中汲取靈感。最終,有了她的中藥奶茶。現在學校也給她莫大的幫助。店鋪免費,讓張林芳壓力減輕了許多。

  橘井奶茶,正如店名。“橘井泉香”一詞與“杏林春暖”“懸壺濟世”一樣,在中醫藥學界膾炙人口,她希望用此名傳遞中醫藥學子情懷,同時,在品嚐可口的奶茶時,達到食物調理的目的。未來她打算考研,現在她感覺只是用了中醫藥的.皮毛,打算考研進一步深入研究。

  北京榜樣個人先進事蹟4

  “90後”的方毅,在校是“明星學生”。1999年,他被保送進入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工科混合班就讀,2003年又被保送進入浙江大學計算機專業讀研究生,畢業時獲評“浙江大學特優畢業生”。

  然而他偏愛創業。2001年,他被選入只有60人的浙大創新與創業管理強化班,聆聽MBA老師們的課程,在浙大科技園接受創新創業系統輔導,從此,創業不輟。

  “2005年,我開始第一次創業,做‘手機備備’,後來被百度收購了;第二次創業做了‘個信’,後來被騰訊幹掉了;個推是我的第三次創業,做手機訊息推送服務。”

  在經歷了硬體開發商、軟體開發商到技術提供商的幾度定位之後,方毅帶領的團隊定位在了“送水工”角色上——目前“個推”業務獨立覆蓋8億手機終端,在第三方推送服務的部署上佔據國內90%的市場份額。

  2014年7月,“個推”宣佈完成B輪數千萬美元融資,軟銀賽富領投,原A輪投資方悉數跟投,“這可能是國內B2D行業迄今最大的創業公司單筆融資。”方毅說。

  2014年11月,“個推”獲第三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網際網路及移動網際網路行業全國總決賽第一名。

  在網際網路創業、科技型創業的江湖裡,收益大、風險也大,被替代、被顛覆的事隨時可能發生。

  在方毅的創業道路上,資金鍊斷裂、技術瓶頸、小夥伴跳槽的狀況都發生過。

  “最難過的時刻是裁員,從135人的團隊直接縮減到50多人,現在回頭想想,沒有裁過員的也許不能叫做公司。”

  但10年創業征途,他始終堅信自己的選擇,“雖九死其猶未悔”。

  方毅很感激在自己創業路上幫助過他的“貴人”,也很願意把自己的一部分時間留給和自己當年一樣選擇創業的年輕人。他每年會到母校浙江大學去進行四五場的創業講座,也會到本土創業圈子B座12樓進行創業分享訪談。

  在累積的多年網際網路創業經驗中,他拿出分享的內容常常是自己親歷的失敗。“對於創業者來說,失敗的教訓比誇誇其談的成功學更實用。”

  例如說到自己的第一次創業,“當手機不停更新的時候,它就要不停地去適配。你會發現你的敵人不停地增加,不停地進化,你有限的生命都投入到無限的適配中去了”。他告誡師弟師妹們:Find the Must-Win Battle,選對戰場,才有必勝一役。

  又如說到第二次創業,他告訴師弟師妹們說,“當競爭對手是一隻大象,我是一隻螞蟻,大象腿踢過來的時候我可以用針扎,但是這隻螞蟻不幸處在了象群遷徙的道路上,畫面太美就不敢看了。所以創業過程中,大家可以很勇敢,但儘量不要選在超級大鱷或者說過早地選在超級大鱷必經之路上。”

  2014年,方毅和一些小夥伴共同發起了“湧泉—華旦基金”,專注移動網際網路行業的創投,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初創企業孵化成長。

  創業10年,方毅的穿著依舊“校園風”,他和妻女住在杭州普通小區的小房子裡,上下班走路,遠一些騎腳踏車,辦公場地是和百來人分享的、1000平方米大開間裡的一小格。

  他和他的創業夥伴兼妻子張潔有共識,比起舒適的辦公條件,自由、開放這些創業企業的氛圍更可貴。

  “我們這一代的創業者,已經不需要透過穿什麼、住在哪裡等物質去證明,我們的內心已經足夠豐富強大。”

  不過,2014年,他購入了一輛紅色的特斯拉。在杭州,他是首批車主之一。

  “這一行為代表了一家網際網路創業公司對未來科技趨勢所保有的好奇心,如果能從中得到一些靈感,價值就會遠遠超過車價本身。”

  而且,這輛特斯拉成了“個推”員工的一項福利——只要經過報備,每個人都有一天的使用權。

  在方毅目前所帶領的.團隊中,有來自伯克利大學的數學博士,有來自上市公司的資料專家,還有百度、騰訊、IBM的前員工,而更重要的是,這個已經有“90後”員工融入的年輕團隊,需要符合他們價值觀的企業文化。

  “對於這些年輕人來講,可以接受同樣的工資,但是工作環境需要更加良好一點,這個工作環境也包括所在公司在整個行業裡的一個形象。希望同事們在使用的時候,能夠感受到自豪感和歸屬感。”

  有人問他,如果有一天他的公司發展到可以放手,他會選擇一份什麼樣的職業。方毅說:“創業教練。

  北京榜樣個人先進事蹟5

  張西京,男,1970年出生,中共黨員,現任空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

  他堅持軍人本色,衝鋒在前。在對口支援的武昌醫院,他主動請戰,帶領19名黨員骨幹率先進入重症監護室,逐一檢視患者、掌握病情,發揮從事重症醫學24年經驗優勢,與地方醫護人員密切協同,精準制訂每名患者的個體化救治方案。他堅持科學精神,嚴把關口。火神山醫院重症科室建設期間,他經常跑工地、改圖紙、調方案、走流程,紅黃綠區設定、ICU通道佈局、換隔離服的房間建設,他都守在現場,確保萬無一失。經過48小時奮戰使病房設施條件達到感控要求,保證火神山醫院按時收治危重新冠肺炎患者。他心懷生命重託,分秒必爭。作為火神山醫院專家組副組長,全院所有危重患者的會診他都參加,在往返醫院的通勤車上與同事討論救治方案,回到駐地收看關於CT影像的學術研討影片,圍繞危重新冠肺炎診療方案開展課題研究······處處是他忙碌奔波的身影。“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搶人,必須做到惜時如金”,病房、駐地、會診三點一線,是他每天工作的常態。

  2020年9月被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

  北京榜樣個人先進事蹟6

  彭xx是一名2000年入黨的老黨員,參加工作至今,一直戰鬥在教育教學工作的第一線,擔任數學教師和班主任工作。在工作崗位上他嚴謹求實,勤奮刻苦,兢兢業業,努力完成各項工作任務;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時時刻刻以優秀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政治理論學習、教育教學、聯絡群眾和遵紀守法等各方面都較好的發揮著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特別是在教育學生方面,他能做到言傳身教,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學生,贏得師生的好評。

  一、忠誠教育,修師德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彭老師認為只有把黨組織對黨員的要求落實到具體工作中,才能體現黨員的先進性,身體力行教師的職業道德,加強師德修養,把“為教育事業奮鬥終身”作為自己的職業理想,才符合新時代對教師的要求,才能做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為此,他積極參與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事業,著力將教師道德要求轉化為個人的內在品質,遵守社會公德,注重家庭美德,強化個人修養,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時時處處對自己嚴格要求,查詢不足及時更正。

  唐校長曾經說過:“一個優秀教師,要甘於平淡,但是不能甘於平庸,我們要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而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不僅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更要在普通教師中樹立典範”。從此以後,彭老師始終以這句話勉勵自己,在教育中始終堅持以“為學生一生的幸福奠基”作為工作信念,以“愛”架起與學生相處的橋樑,來溫暖學生的心靈;在教學中,敢於創新,敢於突破,積極投身到學校“三環五步”課題教學改革中,主動承擔課題研究任務,課改中走在了教師的前列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如在學區賽課中獲得了一等獎,縣賽課獲得二等獎。指導的薛麗老師在縣級賽課獲得二等獎。

  二、熱愛學生,樹師德

  師愛是師德之魂,對學生的熱愛是教師道德的重要標誌,也是對老師最基本的要求。作為一名班主任老師師,在教育教學過彭中,彭老師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指導思想,關愛學生,努力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用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人格魅力和道德風範來影響教育學生。

  我們農村學校的學生,班上有百分之七、八十是留守學生,父母在外打工,公婆由於知識、觀念等原因對孩子疏於關心和教育,有的孩子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心理上問題,如過早的產生了叛逆和頹廢的心理問題等。發現問題,他總是積極跟科任老師溝通,同時及時與家長交流,弄清楚產生問題的原因,耐心、細心地與孩子交通心談,幫助他們發自內心的改變。用包容和愛心去感化他們,把他們引向成功的道路。

  記得在參與三、一班的主題隊會時,孩子們說:“我們都很幸運,也很幸福,因為遇到了愛我們的家長,遇到了特別棒的老師。”感動的話語時常縈繞在耳邊,我們也為有這樣一名優秀黨員教師而感到自豪。

  三、快樂教學,練師德

  彭老師是一名數學教師,當一名出色的數學教師是他努力的方向。在教學改革中,他主動投身到學校“三環五步”課題教學改革中,承擔課題研究任務,積極探索,勇於實踐,虛心向老教師學習,經常共同研究,主動聽課,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找到一套培養學生各種能力的切實可行的方法。他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在 “自學自悟”建立自己的學習方法,在“互動釋疑”中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給學生多一點思考問題的時間,多一點知識消化反饋的餘地,多一點進行活動表現的機會,多一點體驗成功的愉悅環境,讓學生“互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解放學生的頭腦、雙手、眼睛、嘴巴和時間,努力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在探索中學習,在參與中發展。在學困生的轉化上,彭老師尤其煞費苦心,他在班級中組建了學習幫扶小組,針對不同的學困生選用不同的指導小老師,並自己加班,為每一位學困生制定不同的補習方案,和補習習題。利用中午課餘等時間對學困生進行一對一學習幫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據除此之外,彭老師積極參加學校、學區等各級各類的數學教研活動,與同行之間探討新的教學方法,把學到的經驗再轉換為理論,並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也毫不吝嗇地在學校的教研中與老師們一起分享。

  回首過去,展望未來,作為新世紀的優秀教師,一名戰鬥在教育一線的共產黨員,相彭xx老師會用自己的知識和愛心去點燃紅燭的事業,再創輝煌業績,一路放歌,勤修師德,讓自己的教育事業更加輝煌,用愛揚起學生未來理想的風帆。

  北京榜樣個人先進事蹟7

  劉鵬輝,1984年8月出生,大學專科文化程度,共產黨員。xx年7月參加工作,先後在韓二專案部擔任技術負責人、副隊長等職務,現任韓二專案部工程管理部主任。銳意進取獎候選人。

  自參加工作以來,劉鵬輝同志銳意進取,敢於創新,充分發揮青年人生力軍的作用,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產黨員的宗旨,展現了新時期青年管理者的風采。

  在煙囪一隊及土建八隊從事技術負責及生產管理工作中,他提倡 “以安全生產為基礎,以進度和質量為中心,以技術指導為關鍵,突出發展,帶好隊伍,增強職工的技術水平,落實班組規範化管理,不斷深入施工現場,實現管理創新、機制創新、科技創新”的工作思路,為隊上的管理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每天,他始終堅持第一個上班,最後一個下班,在施工現場隨時可以看見他的身影,哪裡遇到問題,哪裡就有他的身影,樹立了一個積極進取、朝氣蓬勃的青年管理者的良好形象,也成為了廣大青年爭相競技的榜樣。

  他對職工提出的一些合理要求,他都盡最大可能解決,就關係職工切身利益如制定的規章制度等突出問題落實公示制度,並積極採納職工的意見和建議,穩定了職工隊伍。xx年3、4月份一期工程收尾的時候,由於工程量少、資金緊張等不利因素造成了隊伍人心不定,很多工人都徘徊在去留邊緣,給工期造成了嚴重的人力資源壓力。他為了隊伍穩定工作,積極組織隊上年輕人員利用晚上的業餘時間學習,給他們增強理論及專業技術方面的知識,並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不僅穩定了職工隊伍,杜絕了施工人員不良行為的發生,也提高了職工的自身素質,確保了工程的順利進展,為隊伍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得到了隊上和專案部領導的一致認可。

  在韓城二期工程中,基層土建八隊擔任著專案部工程量最大、技術難度及生產組織最複雜的主廠房施工,作為基層技術、生產負責人,同時又是第一次獨立負責此項工作的技術管理工作,他深知此項工作的挑戰性有多強。為了現場施工能正常進行,他經常起早貪黑,白天忙現場,晚上加班熟悉圖紙,同時不斷同有豐富經驗的老職工探討學習,從書籍、網路上收集相關知識,瞭解各類工程的先進施工工藝,各類材料、機械效能等,不斷最佳化施工技術方案。

  主廠房施工各類螺栓、埋件、孔洞多,並且在圖紙上計算尺寸比較麻煩,而其容易出錯,遺漏或位置偏移等都會對將來安裝工作造成影響。他為了避免現場加減尺寸及由於尺寸線較多現場加減出錯對質量、施工進度造成影響,在每個專案施工前,他加班加點,透過電腦製圖將所有的埋件、螺栓等根據軸線分開繪製成小圖,並和其他技術人員進行相互檢查無誤後發給施工人員,所有尺寸都一目瞭然,給施工帶來了極大地方便。在現場施工過程中,他幾乎是全過程跟蹤檢查、指導驗收,特別是對特殊部位親自同施工人員一起完成,對每一個螺栓、每一塊鐵件等他都要親自進行驗收取保準確。

  xx年10月,劉鵬輝同志調入工程管理部工作,擔任工程部主任一職。由於灞橋、渭河等專案相繼開工後,工程技術、質量管理人員的大量調走,致使現場工程技術管理壓力急劇增大。他到工程管理部後,看到工程管理部現狀,二期工程已到後期,他深知增加相應技術管理人員已經不可能,土方、及安裝技術人員已可獨當一面,土建技術人員由於工作經驗少,技術管理處學習狀態,為使充分發揮工程管理部的職能,確保現場管理正常,他白天帶土建技術員到現場熟悉環境,瞭解工程施工情況及各施工專案施工工藝、工序銜接,晚上認真熟悉圖紙、學習相關規範,編制施工方案,使土建技術人員很快進入狀態,現已能獨立完成單項工程技術管理工作。

  韓城二期專案比以往專案有所不同,上面有大唐、一公司、網新機電三個管理單位,現場主廠、煙囪水塔、脫硫等專案全部開工,他除了每天參加各單位會議以外,基本上每天要保持每個施工點檢查指導3-4次,晚上經常加班到很晚才休息。雖然工作很忙,但是在學習上都絲毫沒有放鬆,在平時的工作中,不斷加強專業知識及政治理論、政策制度的學習,用理論聯絡實際的學風,結合專案部實際情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開闊視野,學以致用,提高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斷豐富充實自己,使自己的理論素養和管理水平得以提高。

  他就是這樣一個銳意進取、甘於奉獻的人,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青春的含義,彰顯了新時期青年管理先鋒的蓬勃朝氣,引領著青年們為電力建設揮灑著青春的熱情和汗水!

  北京榜樣個人先進事蹟8

  一、簡介

  閆麗,女,1980年7月出生,首都博物館技術部副研究館員,

  120小時一個週期的微生物培養,閆麗進行了無數次,2010年終於發明出清除絲織文物上血漬和結晶鹽的高效生物製劑,獲國家發明專利3項。之後她被累倒,病癒出院後馬不停蹄又用4年時間捕捉到如絨毛劃過手心般觸感的最佳揭展力,用生物揭展劑解決了困擾書畫修復百年的難題。

  二、主要事蹟

  解文物修復百年難題

  閆麗同志2006年畢業於中國農業科學院微生物學專業,一個機緣巧合的機會,她來到首都博物館工作。那時正值首博新館剛剛開放,新館嶄新的定位和先進的裝置設施需要更多的專業人才,尤其是跨專業的人才,閆麗同志正是在這個時期加入到首博這個大家庭的。對於一個學習生物專業的學生來說,博物館對於她無疑是陌生的,而想到自己所學到的生物學知識能夠用於人類文化遺產的保護,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夠幫助博物館為後人留下歷史的記憶時,她倍感激情四射、躊躇滿志,但是很快如火的激情就面臨了嚴酷的考驗。

  戰勝恐懼,融入考古

  2007年7月,首都博物館紡織品保護專家王亞蓉受國家文物局委託,負責江西東周墓出土絲織品保護。閆麗作為微生物保護的代表被派往考古現場做樣品採集、出土絲織品整理等工作。之前閆麗只聽說過考古工作環境惡劣,非常辛苦,但是到了現場才有了真切的體會,面對的不僅僅是三十六、七度潮溼悶熱的環境,更是在地下沉睡多年的、深度腐敗的棺木、屍體……這是作為一個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所難以想象的。到考古現場的那一刻,閆麗驚呆了,雖然在來的路上她無數次的想象環境會有多惡劣,但是這一刻還是使她震驚了,瞬間閆麗想到了退縮,想到了離開,但是當她看到考古工作者的工作熱情,想到未來陳列在博物館的一件件精美文物,深刻體會到自己工作的意義,對這份職業的尊敬和多年的專業素養讓她慢慢強大了起來。接下來的日子裡她轉戰於幾十口棺木之間,站在充滿泥水的棺木裡提取、清理文物,手套是不能帶的,容易損傷文物,衣服永遠是髒的,上身基本是趴在水面上,工作的投入和執著戰勝了恐懼,閆麗慢慢體會到了考古的樂趣,她會為摸到圓潤的玉簧而歡喜雀躍,會為精美的絲織品的自然風化而扼腕嘆息……發現文物的過程就是發現歷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閆麗深深地愛上了文博這個行業,她感覺自己找到了大顯身手的地方。

  發現問題,深刻思考

  回到北京後,閆麗對這次難得的工作經歷進行了全面的總結。她發現對於剛出土的絲織品文物,往往是十幾個人用細小的棉籤一點點擦拭,時間數月流失但效果卻不理想,損失了大量人力物力。有些絲織文物由於墓葬環境的特殊性,如屍體腐爛等原因,表面會被血漬汙染,影響了文物的色澤和圖案品質。某些出土絲織文物表面存在白色結塊(硫酸鈣結晶鹽),去除難度很大。很多精美的文物,就因為沒有很好的清理和保護方法而難以展示其珍貴的歷史價值。如何破解這些難題,給了閆麗博物館文保工作與自己專業很好的結合點,找到合適的微生物分解血漬和結晶鹽成為了她為自己提出的研究課題。

  潛心研究、艱苦探索

  有了思路,閆麗一頭扎進了微生物實驗室。一遍又一遍的實驗,一次又一次的探索,120小時一個週期的微生物培養,她不知重複了多少遍。為了不間斷的觀察,週末加班已成家常便飯。一次次的加班到深夜,一次次的與末班車擦肩而過,無數次失敗的打擊,家人的不理解,朋友的不支援,都匯聚在了閆麗的心裡,很多時候閆麗都感覺自己馬上要被委屈和一道道難題所打倒,但是又一次次站起來。那時候實驗成為了她每天思考最多的問題,甚至在睡夢中都在一遍遍地做著實驗,每天晚上回到家,她總是筋疲力盡倒頭就睡。家人看著她一點點憔悴,心痛萬分,但看到她堅定的眼神,不放棄的信念,又含痛一次次站到了支援她的一邊。由於閆麗家住通州東六環,而首都博物館在西二環外,同事們都戲稱閆麗是跨越八個環來上班的“女漢子”。每當黎明的鐘聲剛剛敲響北京城,這位“女漢子”就已經踏上了一天充滿鬥志的征程,每當華燈初上,在別人一家團聚,沐浴著家庭溫暖的時候,這位“女漢子”卻還在實驗室為了自己的理想孤獨堅守著。

  文物是不能用來做實驗的,為了準確的實驗資料,閆麗自己設計模擬出真實的墓葬絲織品,她將大白鼠用絲織品包裹埋入地下,經歷一個盛夏,最終將包裹著完全腐爛的大白鼠的絲織品取回實驗室分析,雖然作為學生物學專業的她對大白鼠並不陌生,但近乎“殘忍”的方法,對一個女孩來講也是一種極限的挑戰,她咬牙堅持著。

  辛勞終於有了回報,2010年,閆麗培養的微生物清除血漬終於成功了,僅僅進行幾分鐘的無動力浸泡,血漬就會被消除了,這表明微生物清洗文物不僅可行,而且高效。

  戰勝疾病、忘我投入

  2010年5月,就在閆麗的研究熱情日益高漲之時,她累倒了,被查出乳腺腫瘤,最大的已經有雞蛋大小,醫生說像她這樣三十歲還在忙工作沒要孩子的本來就是高危人群,又加上長期的精神緊張及生化實驗室的環境導致人體機能的紊亂,造成了這樣的結果,

  但她並不後悔這幾年的努力,她也是幸運的,腫瘤是良性的,手術很成功,在病房休養的日子裡,館領導、同事們紛紛去看望她,這也給她莫大的鼓勵和安慰。

  疾病並沒有阻擋閆麗的腳步,成功更加激勵她不斷前行。病癒出院後,閆麗沒有顧得上休息,又回到工作崗位,馬不停蹄地繼續她的實驗工作。這次她選擇的是攻克紙質書畫文物的揭展與微生物技術的融合的難題。揭展是古書畫保護的最關鍵環節,書畫性命,全在於揭,致力於毫芒微渺間,有臨淵履冰之危。

  閆麗再一次投入了繁複的實驗中,紙張文物是非常脆弱的,而古老的墨痕水彩更是不容侵蝕,稍一個不小心就會讓整個實驗過程前功盡棄。隨著時間的推移,激情在慢慢消磨,能夠分解粘接劑的微生物找到了卻很難做到不損害文物本身,那段時間她幾近絕望,填補一個空白的領域,想起來美好,實際卻是困難重重,不然揭展技術也不會這麼多年無法突破。終於在2013年的一天,她在實驗室找到了一種能夠分解粘接劑還不損傷紙張及顏料的菌株,這讓她欣喜若狂,隨即開始沒日沒夜的研究該菌株揭展的詳細機理與最優配方,揭展力的規律實驗需要絕對安靜的環境,不能有一絲的振動,而目前實驗室的環境無法滿足要求,為了不受環境的影響,探究揭展本身的規律,閆麗選擇了在博物館頂樓一個無人經過的走廊裡做實驗,整整一年,頂樓悶熱不通風的條件下磨練了她的心智,更讓她得到了喜人的成果,捕捉到了13m.N這個如絨毛劃過手心般觸感的最佳揭展力,終於實現了用精細的揭展力、精巧的揭展劑,得到精美的書畫文物。

  成果豐碩、影響巨大

  11月23日,在廈門舉辦的博物館博覽會上閆麗代表首都博物館展示了研發的生物揭展技術,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傳統的揭展是透過擁有幾十年經驗的技術人員長時間小心翼翼的捻搓,將命紙和舊漿糊搓成極細的紙屑、紙條,如果用力稍過極易損傷畫心,而生物揭展方法,即使是非專業人員都可以輕易揭開使畫心完好無損,簡單而安全。眾多知名的書畫保護專家來到首都博物館展臺交流與學習,大家一致認為生物揭展技術將會是一次重大的創新。12月29日,首都博物館召開了古書畫揭裱保護研究成果鑑定會,邀請了國家文物局科技保護專家組組長王丹華、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宋紀蓉、中國傳統書畫裝裱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徐建華等共計21位專家,專家們一致認為這項科研成果解決了困擾書畫修復百年的難題。同時專家組認為該成果不僅僅只是一個停留在實驗室的科研成果,它對實際工作意義重大,希望首博的這項發明不要束之高閣,要儘早應用於文物修復領域並在全行業推廣。目前已經有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安徽博物院等文物單位開始在書畫揭展的實際工作中試用。

  北京市文物局於2015年5月27日召開了該項技術的新聞釋出會,當時有30多家媒體報社出席,並於當晚在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新聞頻道播出,各大報社和新聞網站也刊登和報道了該項成果。閆麗同志及其團隊研發的生物揭展劑在《這裡是北京》節目中播出。幾年來,閆麗已經在文保行業核心期刊《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中國文物科學研究》等發表研究成果共計6篇,論文榮獲“北京市文物局2011年度學術論文評比”二等獎,申請《生物揭展劑在書畫文物修復保護中的應用》、《一種使用蛋白酶與表面活性劑對絲織文物上血漬協同清洗的方法》和《利用生物清洗劑清洗文物上結晶鹽塊的方法》國家發明專利3項,併成為2013年北京市文物局系統唯一獲北京市優秀人才培養資助的人員;2015年,被評為北京市先進工作者、北京市優秀宣講員,並作為第十三期《為你而歌》拍攝物件進行宣傳,同時,她的事蹟還被“中國夢365個故事”收錄;2017年獲得第三十屆北京青年“五四”獎章。作為北京市優秀宣講員的閆麗透過宣講的平臺,讓更多的人瞭解了首博工作人員的艱辛和對於文物保護的決心。“文物保護”對於好多人來說都很陌生的,將自己的工作告訴更多的人,讓越來越多的人理解文物保護,瞭解每一件文物背後的故事。閆麗同志和宣講團的成員一起走進了北京的各個區縣,企事業單位,街道社群和高校醫院部隊,宣講近三十場,聽眾近萬人。

  閆麗同志事蹟在傳播,文物保護故事在傳唱,社會正能量繼續在傳遞。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