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本初中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精選16篇)
2022版本初中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
初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讓學生多讀、多寫,日積月累,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體會把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全面提高語文核心素養。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2022版本初中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精選16篇)給大家參考!
2022版本初中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1
今天是研修的第一天,我先認真學習了中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受益匪淺,提出自己的學習心得。新課程改革的核心就是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儘管主要任務是要頑強推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但是課改是一項綜合性改革。因此,在語文學科實施新課標,進行課改中,不論是思想觀念上,還是具體操作層面上都發生巨大轉變。大致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樹立與新課程相適應、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教育觀念,增強教師的服務意識。新課標 “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變“一言堂”為群言堂,不少時候會把教師請下講臺,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服務。與此同時,還要接受學生對教師服務質量的評判。這種角色意識和授課方式的轉變是實施新課標的基礎。
二、圍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注重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堅持實踐性教學原則,著重培養學生8種習慣:(1)默讀和“速讀”習慣;(2)圈點批註和做讀書筆記的習慣; (3),置疑和發問習慣;(4)使用工具書和看書下注釋的習慣;(5)按照先指明X頁X段X行再回答問題的習慣;(6)分析字結構記憶生字的習慣;(7)寫完作文先讀一遍和修改文章的習慣;(8)集體討論的習慣。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閱讀、探索、思考、質疑等過程。
三、走出單一的課堂授課模式,堅持多元化教學形式。“新課標”強調:“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這將打破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外出參觀、考察、實地測量、現場製作、模擬面試、辯論會、排練節目、座談會、賽詩會和“上網”蒐集有關資料等都將成為語文教學的形式。
四、教師要站在作者的角度談創作過程和站在讀者角度談學習過程和學習體會,給學生以示範。新課標 要求 “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能聯絡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能說出自己的體驗”,這將使教師再不能以學生大腦為容器——————一味地灌輸知識,一味地把學生的認識和體驗歸攏到教學參考書的答案上,甚至強迫學生背答案;而應該以教師自己學習的過程為示範,使學生透過一次次模仿形成學習能力。
五、突出教與學的互動,教學由實施預案向增加準備如何回答學生現場提出的問題轉變。課上學生會主動提出的問題對語文材料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這種
現場發散式提出的問題是教師始料不及的,這就需要師生間互相尊重、欣賞,相互交流、溝通、理解和補充。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在幫助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實現教學相長。
六、講讀和閱讀教學以課文為單位和與 “教學單元”為單位相結合”設計、施教。目前七年級上冊(原初一第一冊)課本有30篇課文和6個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單元,儘管有15篇略讀課文,但還要加上自讀篇目。如果再沿襲原有教學方法是完不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新教材中每個單元的課文間有較明顯的內在聯絡,可按照教學單元組織學生進行 “求同與求異”的合作、探究式學習。
七、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強調個性化的教學設計和個性化的教學風格。學生將圍繞自己對課文中最感興趣的部分和知識深入探討、思考和學習。因此,教師分析課文要突破由“從頭到尾撫摩一遍”的教學習慣。要注重學科間的聯絡和知識結構的綜合性,透過指導學生首先尋找、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學習其寫作手法,並強調學生個體的需求和體驗指導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提高學生的語文水
2022版本初中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2
透過學習新課程標準,我對語文課程標準有了新的認識,為了在教學過程中能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社會性的發展,讓每個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我們教師必須依據新課程理念對每一堂課認真思考,精心準備,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的樂園。
在已往的教學中,有部分教師將整個教學過程設計為灌和填的流程,久而久之,課堂就成為了一潭死水。而《新課程標準》則強調:教師必須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創造性的活動。因此我們要把學生的大腦看成是一把需要被點燃的火把,想方設法點燃這把火,激發學生潛在的能力,讓學生自覺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充分地活動起來。讓學生透過自身的活動,充實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形式,真正體現在樂中學、趣中學、動中學、做中學,讓每一堂課都充滿活力。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做好如下準備:
一、深鑽課程標準,領會課改精神。
語文課程標準,有意識地把語文素養凸現出來。語文素養內涵豐富,它以能力為核心,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思維品質、審美情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融合。因此本次 課改不再將學生掌握系統知識放在首位,而是將學生價值觀和情感態度的培養、激發學生關注和參與社會生活的熱情、培養學生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形成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放在首位。同時,還要培養學生學生感覺觀察、體驗、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這就是要求教師在活動設計的時候,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愛上這門課,產生強烈的學習動力和參與欲。在活動中,讓學生自覺去獲取知識。
二、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
為了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資訊,創設各種教學情境,提供直觀的教學材料,僅憑教師的語言和行為動作是無法完全達到效果的。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能夠給學生以具體形象,有聲有色的情境感受,還有其它手段不能代替的跨越時空的資訊量,都會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抽象教學形象具體化,使學生在體會、感悟中獲取新知。
三、與時俱進,提高自身素養。
傳統的課程體系偏重於書本知識傳授,課程綜合化,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教師要了解每一個學生,用他們有切身感受的事情教導他們,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綜合實踐課的開設,對於傳統應試教育的教育觀,也是一個挑戰。課改力圖在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和實施建議等方面全面體現知識與技能,從而促進學校教育重心的轉移。形成正確的價值選擇,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樹立遠大理想,這種過程將深刻地影響他們思想道德的形成,影響他們人生的抉擇。
我深知,實施新課程標準任重道遠。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更新觀念,創新思想,總結經驗,開拓進取,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而不懈努力。
2022版本初中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3
暑期,我榮幸地參加了初中語文新課標培訓,感受頗深。作為一線的初中語文教師,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學目標更明確了。就語文學科而言,原來的《語文教學大綱》在教學目標上,曾出現過兩種不良傾向:一是過分強調思想性;二是過分強調文學性。滔滔不絕一堂課,到頭來,學生在語文能力的培養上收效甚微。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要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一是主張實現教學上的主體性,一是強調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那麼,在實施新課程標準時,我們的初中語文教學應注意些什麼呢?
首先 我認為就是要由單純傳授知識向目標整合轉變,弘揚人文精神。
目標的整合具體體現在:語文教學內容上的整體觀,要堅持知識傳授、技能訓練和智力開發的整體教育;語文教學方法上的整體觀,要堅持讀寫聽說的綜合訓練,處理好教與學、講與練、學與用的辯證關係;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整體觀,要堅持學用結合,知行統一,實現知識能力的不斷遷移。
第二,就是要由研究教法向研究學法轉變,喚醒主體意識。
現代教學論認為學力大致可以由三個同心圓所組成:最外一層,是知識,對於語文學科而言,包含著字詞句篇、語言篇章等基礎知識和相關知識;第二層,是讀寫聽說的基本能力和智力;最裡面的核心層,包含著學習動機、興趣、習慣和方法,也就是“知學、樂學、善學”。這是現代語文教學理論重心的轉移,是喚醒學生主體學習意識的重要標誌。
第三,還應注意,學法指導不應只看作是簡單的傳授方法,而應突出學生學習活動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中只有驅動學生自己去主動介入,歷經注意、思考、生疑、解疑、創造等心理體驗,才能使之理解和把握語文學習的規律,養成習慣,形成學力。而且,課堂設計要變“教”為“導”,形成教與學的互動推進。教師應充分了解“學情”,營造使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情境,有針對性地進行學法訓練,提高學法指導的自覺性;適時引導學生自悟學法,有意識地強化活用,加強能力遷移。
第四,我認為新課程標準仍然非常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
新課程標準對語文基礎知識不但有具體的要求,還有量化標準。如(七~九年級)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其中3000個左右會寫;背誦優秀詩文80篇。但同時又要求,基礎知識的學習應該充分結合社會實際和學生實際。如錯別字改正和病句的訂正,可以從廣告、招牌、標語、報刊文章中選取新鮮活潑的材料進行命題,使學生透過考試真正體會到語文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
第五,我認為必須繼續由封閉向開放轉變,堅持生活化、社會化、資訊化的大語文教育觀。
語文課本的選文是一部小百科全書,無所不有,無所不包,要把教材作為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一個範例,堅持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的教學方式;同時以課堂教學為主,開闢第二課堂,挖掘隱性課程,融通學校、社會、家庭多種語文教育渠道,形成立體式、網路化的語文教育環境。語文教師應像導演、像領航員,課外閱讀、社會調查、書法訓練、日記撰寫、詩歌背誦等等都可成為教學內容。就課堂而言,“天地閱覽室,萬物皆書卷”,而教學手段更應該是“語言+普通教具+現代媒體”。
第六,課程標準中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突出板塊就是課程的評價。
長期以來,語文課程的評價主要側重在考查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而評價的方式又大都採用試卷考核的方法,這種以“分”為本的評價嚴重地扭曲了語文教學的價值取向,使語文教學蒙上了強烈的功利色彩。其實,語文學科有著豐富的人文內涵,可以說它最能影響一個人的精神世界。新的課程標準在“評價建議”部分,就對語文課程的評價提出了新的實施原則、方法和策略,併為實施留下了一定的創造空間。
第七,有一點最應值得重視,那就是:語文課程評價一定要立足於現代社會要求學生所具備的語文素養上。
也就是說,我們的評價要讓社會認可。當我們的學生踏入社會,社會上的人說“這個人的語文素養不錯”時,我們的評價才沒有出問題。現代社會需要怎樣的語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的,除了這兩點,現代社會要求一個公民要有一定的口語交際能力和運用現代技術搜尋、處理資訊的能力。基於這些思考,就可以發現目前的評價沒有很好地評價學生口語交際的水平,也沒有很好地評價學生的書寫能力,更沒有很好地去評價學生開展語文活動的實踐能力。既然現代社會需要這些能力,我們就應該做好這方面的評價工作。
總之,一切的革新,必須在實踐中提高,在探索中前進,希望初中語文教學在新課程改革中越來越好!
2022版本初中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4
帶著新課程改革濃濃的春意,沐浴創新教育縷縷陽光,花季的雨露和園丁的微笑一齊映進我的視野。新課程改革讓我體會到了教學的生命過程。——題記
一、以“生”為主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改提出的教學理念。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對這一理念最好的踐行就是從學生心理特點出發,樹立與新課程理念相適應的發展教學觀念,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採取有效策略,創造一種興趣盎然、生動活潑、風采迷人的課堂教學氣氛,強化語文課堂教學的人文性、趣味性,讓語文課堂教學"高潮迭起",使學生在精彩紛呈的課堂學習中獲得情感、能力、知識等方面的協調發展。而這一切的出發點都是為了讓我們的語文課堂能有一股新興的魅力牢牢吸引學生,只有學生“樂學“才能”“好好學”,才能發揮其主動性,積極性。一切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勢必與教師不厭其煩的細講精練、單一以課堂為主的資源、沒有多大激勵作用的單調評價是格格不入的。於是新課標下的以學生為主,其實累的是我們一線教師,我們不但要好好琢磨學生的心理特點,要選好教學內容,要設計好課堂環節,要定好教學手段,掌握好教學藝術,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內在的學習動機,想想覺得我們又在風口浪尖中做一個時代的弄潮兒,難啊!
二、以“學”為主
“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是老師的“教”學生“學”,為了讓學生的終身學習的,老師要把更多的時間和更多的機會提供給學生。課標中指出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要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要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時間能力......這些要求和理念,讓我不得不重新思考學生的“學”才是第一位,我想首先在課堂上多留給學生質疑的空間。“讓老師閉嘴”“放手讓學生質疑解疑”的新課改精神便強有力的佔據了語文課堂,對文章整體的感知質疑,對部分的感知質疑,及對疑惑的解答,都需要學生自己主動探究才能真正讓她們掌握知識。其次要讓她們多讀多思多講。其次在課外要引導學生如何自主預習,自主複習。於是一些省市的《導學案》的使用,在某種意義上體現了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再其次,就是要讓學生面向更廣闊的語文天地中自主學習。古人云:“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所以新課標倡導多讀書少做題,作業“變臉”尤其重要,只有從課業負擔解放出來後學生才有更多的時間與書本接觸,於是我們要善於利用課外閱讀促進學生語文積累,老師要不遺餘力地培養學生得閱讀興趣並給予正確積極的引導,學校和家長要給予全力支援。給學生創設廣闊的閱讀空間。比如定期地給他們推薦一本好書,一篇好文章然後讓大家暢談讀後的心得體會。還可以佈置她們去閱覽室或者圖書館等文化中心去翻閱好書。還可以藉助綜合實踐活動讓他們從網際網路、報刊等媒介上搜尋自己要的資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誘發他們向高層挑戰的求知心裡。
課改的大潮湧動著,我們也努力去做一個好的弄潮兒吧!儘管比較艱難,我們也要勇往直前.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採取了以下幾點作法以: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透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絡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2022版本初中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5
今天xx老師的講座,使我受益匪淺,我從xx老師透徹的分析教材中更加了解到新的課程標準已明確提出了要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一是主張實現教學上的主體性,一是強調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對於初中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鑽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的研究和收集;要牢記驗證課標和檢驗教材的實驗任務。
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採取了以下幾點作法以: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透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絡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2、我還將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絡,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著力點,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3、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基礎上,從本班本校本地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新的一輪以課程與教材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開,這給初中語文教學帶來了生機,當然也帶來了挑戰。
我認為首先就是要由單純傳授知識向目標整體轉為,弘揚人文精神,目標的整合具體體現在:語文教學內容上的整體觀,要堅持知識傳授,技能訓練和智力開發的整體教育,語文教學方法上的整體觀,要堅持讀寫聽說的綜合訓練,處理好教與學,講與練,學與用的辯證關係;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整體觀,要堅持學用結合,知行統一,實現知識能力的不斷遷移。
另一點體會是,新課程標準仍然非常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新課程標準對語文基礎知識不但有具體的要求,還有量化標準。
我覺得把握新的課程評價標準,有一點最應值得重視,那就是:語文課程評價一定要立足於現代社會要求學生所具備的語文素養上,也就是說,我們的評價要讓社會認可,當我們的學生踏入社會,社會上的人說“這個人的語文素養不錯”時,我們的評價才沒有出問題。現代社會需要怎樣的語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的,除了這兩點,現代社會要求民要有一定的口語交際能力和運用現代技術搜尋,處理資訊的能力,基於這些思考,就可以發現目前的評價沒有很好地評價學生口語交際的水平,也沒有很好地評價學生的書寫能力,更沒有很好地去評價學生開展語文活動的實踐能力,既然現代社會需要這些能力,我們就應該做好這方面的評價工作。
2022版本初中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6
透過學習我們明確了《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觀念和學習方式、評價目的和方法上進行了一次系統而大膽地變革。它吸收了現代課程論的最新成果,對語文課程的性質、特點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新的理念對於富有膽識、敢於創新的人來實踐它。它在呼喚著能夠對課程標準的理念進行準確詮釋,以新型的教學方式完美實施課程標準的新一代教師。
新課標提倡的自主、互助在我的教學中也逐漸體現出來並在課堂上不斷實踐著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涉及了識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實踐能力幾個方面。看完新課程標準,對於閱讀和寫作方面的體會自己頗有感觸。新的課程理念非常注重閱讀教學,閱讀是為了著重培養理解書面語言的能力而進行的一系列語文訓練。它符合語言文字學習的特點,“讀”是培養學生綜合性語文能力的客觀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徑。忽視“讀”或“讀”不到位,學生語感的培養和聽說讀寫技能的訓練便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語文教學的過程性是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和思維方式等。學生的學習結果不一定是具體、有形的成品,可能是提出一種見解,產生一個方案,策劃一項活動,注重在學習體驗的過程中,學習者對所學的內容有所選擇、判斷、解釋、運用,從而有所發現。語文教學的全過程,應是全體學生積累參與學習的過程。學生的年齡、知識積累和個性特點,決定了其學習品質的差異性、因此,反映在學習結果上差異肯定是存在的,不管學生的差異有多大,只要是積極參與了學習研究的過程,都要給以肯定和鼓勵。承認差異就是尊重學生的學習過程。體現語文教學的過程性,就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學生邊讀邊思,領悟語言表達之精妙,獲得情感體驗之愉悅。給學生討論交流的時間,討論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或同桌研究,或分組討論,或自由組合交流,以期達到人人參與、各抒己見的目的;給學生質疑問難的時間,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並尋求解決的途徑。
閱讀教學,首先要使文字開口“說話”。這就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地通讀課文,才能抓住重點,也才能與文字深入對話,因此,初讀是閱讀教學的基礎。但是想到自己過去一年的語文閱讀教學中初讀這一重要的教學環節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時間得不到保證,學生在課堂上匆匆地讀一遍就進入精讀,在家讀的時間也得不到保證,向我們山區學校,學生回去沒有家長的督促,很多學生就回去的作業就等於是空的;二是初讀目標不明確,認為初讀就是讓學生有充分的讀書時間,於是學生一遍又一遍地讀,多數學生是有“口”無“心”;三是缺乏教師的指導,就是一個“讀”字貫穿始終;四是反饋不及時,自己不知如何評價學生的讀,以至於學生應有的語文能力得不到訓練。另外,感覺自己在平時的教學中對孩子們課外閱讀書目的數量及程度鼓勵力度不夠,缺乏一定得評價方法,在今後的教學中一定會努力改正,爭取提高自己的閱讀教學。
總之,在新的課程、新的學習方式、新的教學氛圍下,需要老師引領學生開闢出一片語文學習生活的新天地,在這片天地裡,教師和學生將共同成長,不斷進步。
2022版本初中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7
很有幸參加了4月27日市舉辦的語文新課標準解讀報告會,終於讓我明白了初中語文其性質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因此,我們要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不能把語文課上成自然科學類、思想品德或別的什麼課,而要把語文課上得象語文課,就是要還語文的本體特徵。其次,是兒童的語文教育,是兒童學習母語、運用母語為主的教育。那麼,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範疇下怎樣才能把初中語文課教得“有滋有味”呢?在這裡,我想結合下面三點來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語文味
所謂的語文味即是語文的文學蘊味,包括語文、文學、形象、構思、意境、哲學、情趣等蘊味,也即是語文美。所以,語文課就要應有濃厚的語文味。而語文教學的過程.就是引導學生去體驗、去發現、去感悟語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因此,要領悟語文的美,首先必須從語言入手,從品味語言達到超越語言,著眼於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引領學生獲得感受,體驗情感、理解見解,使之轉化為智慧,最終積澱文化,形成自己豐富的精神世讓界。那麼,如何讓教師上出語文味?
首先.語文教學必須從語言文字入手,引領學生對語文作品反覆涵詠體味。給學生創造充分閱讀的時間,讓學生在琅琅書聲中,用心靈去擁抱語言,和作者的心靈直接對話,在思維和情感的強烈震撼中領會作者偉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教師引導學生反覆朗讀、大量閱讀、細細品讀、深情誦讀中反覆涵詠體味,學生領會語言文字之美,從而領會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其次,要困繞“語文字體”引導學生在充分的思維空間中,多角度、多層面,甚至是有創意地去理解、欣賞作品,產生對文字的情感美、語言美、形象美、構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認同與讚賞,併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創作欲,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二、兒童味
初中的語文是兒童的語文。兒童就是兒童,他們既不是縮小的成人,也不是成人的預備:兒童是一個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獨立的人,兒童又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因此,初中語文教學必須從成人霸權中走出來,還兒童以發展語文素養的自主權。
語文教師的任務,主要不是教導學生和控制學生,而是透過文字向學生提供一個更活躍、更開闊的語文實踐平臺。在“還”的過程中,語文教師應該自起至終、自覺自願地成為學生實踐的組織者、服務者和幫助者。激發學生的閱讀願望和激情;洞察學生在語文實踐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障礙;誘發學生作為一名讀者的發展和創見;帶領學生經由語文課走向一片新的語文天地。為此,我要在語文課體上體現“兒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現幾童的主體地位,把兒童的精神融入語文課,讓童聲、童心、童趣在老師的喚醒、激肋和鼓舞下真實體現。在教學中兒童自有兒童的感動,兒童自有兒童的詮釋,兒童自有兒童的情懷,兒童自有兒童的夢想。語文的主人是兒童,我們要尊重兒童的原始表達,要體會語言的真意,要讓兒童真情流露,語文課就要尊重兒童的語文世界,上齣兒童味來。
三、個人味
語文課的語文味,一般是說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理教材、組織教學活動、選擇教學手段、運用教學語言以及教師的儀表風度等諸種因素.凝聚之後顯示出來的審美風貌.審美風貌表現為真(真實可信)、誠(誠摯深沉)、新(新穎獨特)。這種審關風貌體現於教學的全過程,併為學生所品評體驗.或深或淺或長或短地吸引著學生。無個人味的語文課,猶如作家筆下塑造的缺乏個性的人物形象,對讀者來說總是缺乏影響力和吸引力。一般地說,這樣的語文課不可能是“有滋有味”的。古人云:文如其人。今人說:上課如作文。可見“課如其人”的說法也合乎邏輯,正如大自然裡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個性絕對相同的教師,因為即使他們的年齡、學歷相同,但每個人的性格、氣質、感情、特長等總是千差萬別的,那如何使語文課富有個人味呢?我們可以從兩方面去努力。
第一、教學時做到“胸中有書,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研究教材時也要研究學生,熟悉學生,不研究學生怎麼能教好他們呢?教學是為育人服務的,身為語文教師,要想上出不乏個人味的語文課,就要努力體現書要滾瓜爛熟.!上課即使不看教材.也都在肚子裡。
第二、突現優勢,形成個性化教學風格。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揚長避短,即突出“人無我有”,在語文課上顯出與眾不同的個性:如有的教師個性豪放,慷慨激昂,那麼在教學中就上出情來,教出意來,讓學學生在濃濃情意中得到陶冶;有的教師見多識廣、博學多才,善於引經據典、妙語連珠,那麼,在教學中就應用開放的教學方法來拓寬學生的視野,擴大其知識面。總之,為了語文課的個人味,每位教師都要善於發現和發揮自己教學上的優勢。善畫的要運用插畫的優勢;善讀的要運用範讀的優勢:善唱的要運用吟唱的優勢如此等等,讓教語文課是很有趣、很有味道的。讓學生兩節課下來說“呀,怎麼這麼快就結束了?”這樣的語文課哪能沒有個人味?在新課程改革的程序裡,“有滋有味”的語文課,應能讓聽者如沐春風,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2022版本初中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8
2022年4月21日,《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終於頒佈了。認真學習過後,我獲益匪淺。下面,我以七下課文《偉大的悲劇》為例從課堂設計的角度,談談我的新認知。
1、要有真實的學習情境啟用學生。
“透過課文的學習,理解探險在人類科學發展歷史中的偉大價值”,這是單元提示對學生的閱讀要求。可對於涉世未深的初一孩子來說,這個目標是極易流於形式的——他們極為有限的成長經歷決定了他們很難理解“探險”一詞對於人類歷史發展的巨大意義。傳統教法由標題中的“悲劇”和“偉大”切入,讓學生到文中去找印證性語句的做法,儘管能讓學生對文章內容和情感有所瞭解,卻無法幫助他們感同身受。
學習了新課標後,我認識到可以用真實的學習情境去啟用學生。於是,我設計了這樣的“匯入”環節:
在靜穆的教室裡,我用非常低沉的聲音給同學們講了關於斯科特一行人的探險故事:“同學們,今天這堂課,我們要走近的是一群來自上個世紀初的英國探險家。他們分別是……1910年6月1日,他們熱情高漲地離開英國前往南極。道阻且長,他們歷盡了千難萬險。可就在他們即將到達南極點的時候,他們悲哀地發現:已經有人捷足先登了……
可是,在英國國家主教堂裡,國王卻跪下來悼念這群失敗者。(停頓良久)這是為什麼呢?讓我們走進課文——《偉大的.悲劇》。”
讓學生透過老師抑揚頓挫的深情講述沉入文字,讓他們帶著巨大的疑問親近文字,這比直接從“悲劇”和“偉大”切入更能拉進他們和文字的距離,也更能啟用他們的探究興趣。
2、要以統整的學習任務凝聚課堂。
作為經典,本文可教的東西很多。可新課標告訴我們,學習任務也是需要統整的。因為,零敲碎打的課堂培養不出學生系統的語文思維習慣。
鑑於本文在人文方面的重要價值,我把本課的學習任務統整在話題“說說那些觸動我們心靈的文字”之下。我試圖讓學生知道:“偉大”與否,需要他們自己在具體的語言情境中去感受和領悟。
實踐證明:經過統整後的學習任務完全能實現教師導而弗牽的教學初心。
3、要在典型的實踐活動中學用語文。
我非常欣喜地看到《新課標》從本質上還保留著語文學科的性質和特點。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這就是在告訴我們學習語文的具體要求、策略及方法。
備課時,我關注到:文中的英雄形象可能不太符合一些學生的固有認知。如文章對埃文斯從瘋到死這一痛苦過程的敘述性描寫就很容易讓學生感到不解甚至不安。正如一位同學在初讀批註中這樣寫到:當不了第一就瘋了,這不是膽小鬼才有的表現嗎?
我沒有直接否定學生的認識,而是鼓勵他向全班同學表達自己的疑惑。學生你一言我一語,暢所欲言。終於,有學生在文中有了發現——這個人由於……或……。至於到底是什麼,其實已經用不著老師來解釋了。因為學生在表達與交流的過程中已然明白:作品呈現給我們的,是一群真實的英雄,是有血有肉的凡人英雄,而不是神仙。
具體的語言實踐活動必然還包括“梳理與探究”。整堂課在“說說那些觸動我們心靈的文字”這一任務的引領之下,學生從站在岸上觀望到下至深水區探索再到學有所獲,這個過程中老師及時地引導學生不斷梳理已解決的問題,從中提煉出規律性的東西;同時,適時給學生布置些需要合作探究才能解決的問題。如此,當學生上岸時,怎會帶不走屬於他們自己的語文能力。
2022版本初中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9
一、倡導少做題多讀書
2022版語文課標在課程理念要增強課程實施的情境性和實踐性,促進學習方式變革這一條中明確指出倡導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注重閱讀引導,培養讀書興趣,提高讀書品位”對於這一理念我是感觸頗深的:在我周圍有許多語文教師還秉承著以前的傳統,每學期在學校規定的語文作業之外,讓孩子買大量的語文資料,什麼同步課課練,單元試卷等等來做,孩子們整天埋頭於語文作業中,根本無暇看課外書。我的觀點一直就是語文學習第一要務是閱讀,讀書多的孩子,語文成績不會差。可能那些做題目的孩子目前語文考試能多考幾分,但往後一定沒後勁。我從三年級開始,正式要求每個孩子每天總共閱讀最少半個小時課外書,我從教20年從來沒讓學生買過任何相關語文資料,可是我班孩子的語文成績也不差。如今看到新課標中的這一條,挺自豪,原來我一直走的路是對的。
二、課程目標可以有所側重,但不應割裂開來
鄭教授的講座為我提了個醒,前幾年小語教學流行三維目標,也可能是理解不到位,包括我自己經常是把知識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分的開開的,一條一條寫。2022版語文課標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這一課程目標包含文化、語言、思維、審美4個方面,鄭教授提醒,這4個方面是一個整體,可以有所側重,但不能割裂開來,分成語言目標、審美目標等,謹記!
三、緊跟時代潮流,探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語文學習
一直以來對於網際網路可以說又愛又怕,作為一名教師,我深知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網路作用之大,利用網路資源平臺能幫助我們拓展學習空間,豐富學習資源,整合多種媒介的學習內容;為學生的個性化、創造性學習提供條件;可以發揮它的大資料優勢,幫助分析和診斷學生學業表現,為教師的教,學生的學提供改進依據但身邊也一直不斷這樣的例子,家長反映某某孩子利用學習要用電腦或手機為藉口偷玩遊戲所以佈置線上學習任務時總有點底氣不足。如今好了,2022版語文新課標有了明確規定:探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語文學習,要正確認識資訊科技對閱讀習慣、寫字能力、深度思考等可能產生的影響,揚長避短,使用適度,避免網路沉溺。正式定下了基調,告訴我們可以探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語文學習,但是要考慮如何揚長避短地使用。
四、追求課程內容、學生生活、語文實踐之間的融通
個人認為2022版語文課標最大的亮點是:課程內容主要以學習任務群組織與呈現,分3個層面設計了6個學習任務群,追求課程內容、學生生活、語文實踐之間的融通。改變了過去知識點、能力點的線性排列,改變了逐點解析和逐項分析的習慣,將靜態的知識轉化為動態的語文實踐過程,從而切實提高了學生的各項能力。意在打破一直以來孩子們死讀書、讀死書的狀況,改變我們教師一直以來被人詬病的,教出來的都是書呆子的現狀。學習語文的目的不應該是應付考試,而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新課標點贊!
2022版語文課程標準緊隨時代潮流,為我們一線語文教師指明瞭以後教學的方向,它應當成為我們每一名語文教師的枕邊書。
2022版本初中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10
關於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在學習任務群的教學提示方面提出了評價要求。評價應注重學生在真實生活情境中語言運用的實際表現,圍繞個人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中閱讀與交流的實際任務,評價學生實用性閱讀與交流的能力。在評價中應引導學生注意實用性閱讀與表達的目的、物件、情境以及交流效果,注意內容明確,條理清晰,語言簡潔明白,注意實用文的基本格式和行文規範。根據這樣的一個教學提示,我們可以擬定六個觀察要點:
一,在閱讀鑑賞過程中有物件意識和目的意識,根據不同的物件和目的分析表達效果;
二,在表達與交流的過程中,能夠根據不同的交際物件、情境與目的,選擇不同的內容與方式;
三,完成日常生活中的書信簡訊、便條,能夠格式規範完整清晰的傳遞資訊;
四,能夠有目的的說明事物,安排合理的說明順序,恰當使用說明方法,說明性語言準確;
五,能夠區分不同文體樣式的實用場景,根據場景選擇記敘、描寫、說明等表達方式;
六,閱讀非連續性文字,能夠關注文字間的關係,得出有意義的結論。
學習任務群的評價:教、學、評一體化“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活動評價“實用性閱讀與交流”觀察點。
2022版本初中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11
在課程目標上,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時代踏踏實實的到來了。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分別是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和審美創造。在文化自信方面,明確提出透過語文學習,要熱愛中華文化,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那也就是說透過語文學習,讓學生具有一定的中華文化底蘊的積澱,培養學生根深蒂固的熱愛中華文化,並且能夠堅定的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對中國的文化充滿自信,從而才能培養出具有家國情懷的可靠的接班人。
課程目標分學段的要求也不再是以往的五個板塊,而是分成了四個領域,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鑑賞、交流與表達、梳理與探究。如果說課程目標上的變化是期待和預料之中的,那麼新增的兩個內容鑑賞與梳理,那就是創造性的。閱讀與鑑賞的融合,對於閱讀教學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不能僅僅引導學生去讀,去感受,更要在讀的基礎上去思考,去與他人溝通,從而發揮創造性,真正落實鑑賞這一詞語。如何引導學生真正學會鑑賞就是一線教師急需深入思考的問題。
新的課程標準根據時代需要,對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要求下,教師和學生需要關注變化,共同成長,與時俱進!
2022版本初中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12
一、高度重視識字寫字。
按照規範要求認真寫好漢字是教學的基本要求。練字是學生情趣,態度,審美情趣養成的過程。對比以前減少了寫字數量,適當減輕了學生的識寫負擔,體現了多識少寫的思想。這樣,不但符合低中年跟孩子生理發育的特點。同時也便於提高寫字教學的質量。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把漢字轉化成學生生活中已知的圖畫,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把識字寫字教學由難變易。
二、適應現代社會要求。
在學習中我深刻體會到新的課程標準是根據時代的需要,對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學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注重了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養成。這些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適應了社會的發展。
三、墊持“課程基本理念”。
透過學習,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克服以往在語丈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的錯誤傾向。
四、堅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學習後,讓我明自在教學程序中要特割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斷精神。即要求譜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強調在綜合性學習中要具有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依據課標開展教學使學生獲得現代壯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
2022版本初中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13
透過學習新課程標準,我對語文課程標準有了新的認識,為了在教學過程中能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社會性的發展,讓每個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的樂園。
在已往的教學中,有部分教師將整個教學過程設計為“灌”和“填”的流程,久而久之,課堂就成為了一潭死水。而《新課程標準》則強調:教師必須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創造性的活動。因此我們要把學生的大腦看成是-把需要被點燃的火把,想方設法點燃這把火,激發學生潛在的能力,讓學生自覺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充分地活動起來。讓學生透過自身的活動,充實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形式,真正體現在樂中學、趣中學、動中學、做中學,讓每一堂課都充滿活力。要做到這一一點,教師必須做好如下準備:
1、深專課程標準,領會課改精神。注重學生情感體驗,讓學生愛上這門課。
2、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輔件。具體形象,有聲有色。
3、與時俱進,提高自身素養。
2022版本初中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14
課改要點在於“核心素養”,那麼對於語文學科,如何在新課標情境下,透過單元教學的任務驅動來培養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呢?
一、將教學放入到情境中去:線上教學期間,因為條件等限制是不能和線下教學媲美的,而且經過一段時間的網課後,學生會因為內外因產生疲倦,對於初三複習階段,如何高效地讓語文知識內化成學生的體系並且讓學生樂於參與,這是擺在我面前的課題。學生的語文能力要在具體的情境下實施,語文教學和複習也要設定情境。從學生實際出發,我設計了“藝”心“抑疫”課本劇創作、“青春之歌”的歌曲創作、“家庭之星”頒獎詞等活動。語言文字永遠是活潑潑且生動的,透過這樣的情境可以讓學生將四年的語文能力內化且體現出來,同時增進生生和親子的情感聯絡。
二、將教學放入到系統中去:一堂課是為了一型別文字或者一組題目服務的,久而久之,學生的系列化意識和舉一反三的素養能力就會得到飛速發展。
新課標帶來的學科思考和發展的源泉是無窮無盡的,今後的教學中,我更要邊實踐邊反思,促進自身專業的提升,完成高品質的育人。
2022版本初中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15
我們教研組進行了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培訓,新課標在以下幾方面對我們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
1、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師注意資訊科技與語文教學深度融合的趨勢,充分發揮資訊科技在教學中的價值和功能。這對我們提出了不小的挑戰。
2、新課標提出了過程性評價的要求。過程性評價是義務教育評價的一個新要求。之前可能只是在某些課堂中關注過程性評價,現在新課標提出來了,就必須是今後教學中常做的一個規定動作。過程性評價的方式也可能是今後教科研重點研究的課題。
3、新課標對作業佈置的量、方式和評價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學校在“雙減”政策後,就對作業設計和佈置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求作業佈置少而精,佈置方式多樣,要關注各個層次的學生,也一直強調教師在批改作業後要及時反饋和真心讚揚。因此,對於這一點我們還是有備而來,並不慌張。當然在今後的教學中可以對作業的佈置和評價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總而言之,這次的培訓有很大的收穫,明確了國家今後對義務教育學段語文教學的新的要求。作為語文教師,我會虔誠地學習,而後積極地實踐。
2022版本初中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16
2022版新課標與2011版相比,發生了以下六個顯著的變化:
第一是增加了四個核心素養內涵,這點我們已經滲透到平時的教學設計中了。
第二是將學段目標與內容改為學段要求。
第三是增加了課程內容部分。與我們教材中的各個板塊相對應,比如主題包括中華優秀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等,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整本書閱讀等。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應該思考:這些學習任務群與教材之間有什麼關係?怎麼將這些任務群與教材聯絡起來?教師是自己組織內容還是按照任務群的要求來組織內容呢?教師可否適當增刪一些任務群的內容呢?這對教師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
第四是增加了學業質量部分,闡述了各學段學業質量的要求,有利於一線教師把握。之前一直強調的是教學質量,這次改為了學業質量,也就意味著教學主體改變,把學生的地位提高了,課程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在一個階段的學習和變化可以透過學業質量來體現,同時也能體現課程的成效,也彰顯了核心素養的重要地位。
第五是評價建議,包括過程性評價、課堂教學評價、作業評價、階段性評價。教學評價越來越成為一種共識,從最初的篩選甄別功能,轉為監督調整和指導功能。尤其是作業評價,正符合當今提出的“雙減”政策,要合理安排不同型別的作業的比例,增強作業的可選擇性,用少量、優質的作業幫助學生獲得深刻而典型的學習體驗。
第六是增加了教學研究與教師培訓內容。新課標的又一個切口是注重各級各類的教研活動和教研培訓,例如學校教研組、備課團隊、區教研部門組織的各類培訓等,使教師們在培訓中努力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