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黑水鑄英魂楊靖宇觀後感(精選13篇)

白山黑水鑄英魂楊靖宇觀後感

  影片《白山黑水鑄英魂》是由中國教育電視臺策劃製作,國內首部集中反映東北抗聯主要領導人羅登賢、張甲洲、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周保中的英雄事蹟。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白山黑水鑄英魂楊靖宇觀後感(精選13篇)供大家參考!

  白山黑水鑄英魂楊靖宇觀後感1

  影片《白山黑水鑄英魂》是由中國教育電視臺策劃製作,國內首部集中反映東北抗聯主要領導人羅登賢、張甲洲、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周保中的英雄事蹟。紀錄片體現了學術界關於東北抗聯的最新觀點和結論,以紀傳體影像史的方式實現了英雄人物、歷史遺蹟、軍事文稿、報刊新聞和生活剪影等多維度印記,填補了東北抗聯主要領導人的歷史影像空白。

  革命烈士頑強拼搏、不懈奮鬥、視死如歸、忘我奉獻的革命精神讓我不得不欽佩和讚揚,更是激發了我弘揚抗戰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的熱情,並想要繼續深入學習,用東北抗聯精神激勵我們更好地珍惜今天。尤其是當前正在疫情防控保衛戰,我們作為青年大學生,也要發揚繼承艱苦奮鬥的精神,肩負起疫情防控的責任,積極響應國家與學校的號召,保障自身與身邊人的安全。

  疫情固然可怕,但我們不該怯懦,東北英雄們抗聯仍是頑強拼搏、不懈奮鬥。我們更該與這“小小的”疫情抗爭到底!吉林加油!東北加油!中國加油!

  白山黑水鑄英魂楊靖宇觀後感2

  有人問“何為英雄”。英雄來囪民間,本為凡人,但是因為有著不凡的精神,不凡的意志,不凡的人生態度,被世人尊敬的稱為“英推”。在紀錄片中,給我們展現了羅登賢、張甲洲、楊端字、趙尚志、李兆麟、周保中6位抗日將領不屈的愛國情懷,即身已亡,但英魂仍照心間,讓我感受到這種不卑不亢,這種堅強無畏的抗日精神,這種民族精神。

  作為新一代青年的我們,可能沒有經歷那個兵火連天的時代,但是這些來之不易的生活,都是那些莢雄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我們不能忘記,更不能放鬆。時刻充滿忠貞報國、勇赴國難的愛圓主義精神,勇敢頑強、前赴後繼的英勇戰鬥精神,堅貞不屈、勇於獻身的不畏犧牲精神,我們要居安思危,天將降大任,必先苦其心智,我們必須時刻做好準備,我們不僅要感慨勝利的來之不易,同時也為自己身為一箇中國人而倍感驕傲、自紊。在和平建設年代,或許先烈們的書信會泛黃,影像會模糊,但凝結其中的精神和信仰依然滾燙,激勵著我們更好地珍惜今天、邁向明天。

  白山黑水鑄英魂楊靖宇觀後感3

  “白山蘊忠魂,黑水育英烈”。在我觀看了《白山黑水鑄英魂》這一深刻反應東北抗日聯軍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光輝歷程的紀錄片後,一個個無比感人的歷史故事便開始在我的腦海中浮現。

  中華民族自古便是崇尚和平,不畏強暴的偉大民族。自九一八事變之後,日寇的鐵蹄肆意踐踏我們的東北大地,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面對著日寇的暴行,東北各族人民在白山黑水之間奮起抗爭。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這一偉大真理也在東北抗日聯軍抗擊日本法西斯侵略的鬥爭中得到了驗證。

  縱使歲月流逝,我們也不會忘記偉大的抗聯精神,不會忘記楊靖宇的最後一顆子彈和滿腹棉絮;不會忘記趙一曼寫給兒子的絕筆信;不會忘記周保中鐵鉗拔子彈……在和平的今天,我們也從未遺忘!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回顧一百年來我們黨和國家的發展歷程,正是因為有前輩們的慷慨犧牲,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安逸。今天的我們在祖國的庇護之下也應帶著對祖國的熱愛繼續弘揚先烈的優良傳統,繼續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

  白山黑水鑄英魂楊靖宇觀後感4

  《白山黑水鑄英魂》這部歷史文獻紀錄片反映人民在白山黑水間艱苦卓越的鬥爭史。讓我們穿越時空,真切感受到為了救亡圖存展開的艱苦卓絕鬥爭。我們民族先烈在生與死、血與火的磨礪中,表現出堅定的信念、高尚的愛國情操和英勇的犧牲精神。看後,令人動容,激盪靈魂,堅定信仰,倍增為祖國富強、民族復興實幹創業的精神動力。

  縱觀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鬥爭史,將士表現出的愛國情懷感天動她。這些將士勇赴國難、忠貞報國的壯舉,生動詮釋了高度責任感,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是我們實現偉大夢想的精神動力。艱苦奮鬥精神為推進偉大事業提供了歷久彌新的光榮傳統。自為更生、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取勝之道、傳家之寶。我們現在雖然不用像將士那樣吃草根啃樹皮,但在新時代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十分有必要弘揚這種不畏艱苦、百折不撓的艱苦奮鬥精神。歷史的經驗啟示我們,越是困難時期越需要具備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尤其是當前我省正處在推動振興發展的攻堅時期,很有必要弘揚艱苦奮鬥精神。

  白山黑水鑄英魂楊靖宇觀後感5

  3月27日晚,學院組織觀看了《白山黑水鑄英魂》系列紀錄片,紀錄片真實的反映了東北14年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並將先烈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生動的展現在我們眼前。

  以羅登賢,楊靖宇等人為代表的革命先烈在國家危難之際表現出了對黨和人民的絕對忠誠,他們浴血奮戰,用自己的行動生動詮釋著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白山黑水,這是英雄的土地,滋養著英雄的人民。一代又一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譜寫著氣壯山河的史詩,為黨,為國,為人民。

  近期,吉林省,長春市出現了較為嚴峻的疫情,在這一時刻,醫護工作者,社群志願者,校園志願者等毅然決然的奔赴抗疫第一線。是他們,讓我們深知無論在什麼年代一定會有人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矢志堅守,守護你我安寧。是他們,讓我們看見這份愛黨愛國的精神始終在接續傳承,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他們是出自平凡的英雄。我們要足夠相信,在黨的正確領導下我們齊心協力共同努力一定會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明媚的陽光終會再次照向這片土地,我們一定會與春日的吉大重逢!

  白山黑水鑄英魂楊靖宇觀後感6

  今天我觀看了《白山黑水鑄英魂》。日寇的窮兇極惡與中國人民的熱血沸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不禁想起了從前歷史課所講的: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才能站起來、強起來、富起來。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不怕犧牲的鬥爭精神令我感到無比幸福而自豪。

  時間溯回抗日戰爭時期,我看到了戰士們堅貞不屈,匍匐向前;我看到了毛主席智慧果敢,指點江山;我看到了周總理以民為本,耐心細心。不禁心生感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望著如今晴空白雲歲月靜好,我不免感觸良多從而心懷感激,也懂得了如今我肩負的責任。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已不必像當年在風雨飄搖國勢中的青年人為祖國犧牲自己的生命,卻應該銘記歷史不忘國恥,向先輩學習不忘初心使命,努力學習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方為不負先烈所託。恰如魯迅先生所言,“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如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盡我所能做好份內,能力範圍內幫助他人,做有意義的事。山河無恙,吾輩當自強。“青山埋忠骨,翠柏伴英靈。”先烈英魂與時代同在!

  白山黑水鑄英魂楊靖宇觀後感7

  今天,我們觀看了《白山黑水鑄英魂》這部紀錄片講述了羅登賢從工人運動領袖到東北抗聯創始人的傳奇人生。民族危亡時刻,羅登賢等革命先烈敢為人先,不畏艱難,挺身而出,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愛國之歌。隨著影片的播放,大家對羅登賢頑強、堅毅、冷靜、刻苦耐勞、不屈不撓的高貴品質,深生敬仰之情。

  那麼,面對這次新冠疫情的襲來,我們也應該做好大學生的職責,聽從學校的安排,出門要戴口罩,不傳謠不信謠,保護好自身。在一線上我們還能看到許許多多醫護人員和老師們的身影,他們只能住在學校裡來保護我們,不怕危險的來保護我們。這場抗擊疫情的硬仗要和東北抗日聯軍那段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戰鬥一樣努力打響。這些抗疫英雄和民族英雄有遠超同齡人的成熟,深謀遠慮的決斷,堅若磐石的毅力,以生命守初心,以熱血踐誓言,為革命和人民安全勝利。抗戰英雄不會埋沒於歷史之中,同時,抗疫英雄也不會埋沒於時間中。我們要傳承他們的精神,向那些保護國家的英雄們,向日日夜夜為我們做核酸取樣的醫護工作者們,向每天堅守一線的老師們說一聲謝謝!

  白山黑水鑄英魂楊靖宇觀後感8

  勿忘國恥,緬懷先烈。歷史不會說假話,我們有太多的鐵證能夠證實侵略者對我們民族所犯下的滔天大罪。南京大屠殺,幾十萬手無寸鐵的民眾變成了侵略者的槍下魂。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革命先輩用自己的身軀為我們鋪平了未來的路,我們感激!

  百年華誕志在中華!如今的中國元素隨處可見、如今的華人遍佈世界各地、如今的中國早已不是任人宰割的弱國,在世界的舞臺上我們的祖國起著影響世界決策的重要作用,我們時刻保持一顆仁義之心面向世界,在自己發展的同時,不忘去幫助那些貧窮落後的國家,這是中國風範、是強國風範、是大國風範。

  在疫情來臨之時,有免費的疫苗可以接種;在災難發生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2022年我們也見證了歷史,見證了新的國家獨立,在國外動盪不安的今天,卻仍能以一個國人的身份享受一份黨和國家給與的安定;生活在這樣的國度裡,我們有何理由不去珍惜,又有什麼理由不去託付未來、奉獻未來。

  曾經的白山黑水鑄就了英魂,如今,我們是被綠水青山養育了的後一代,我堅信有前人的付出再加之後一代的努力,未來的中國定會更加的強大!

  白山黑水鑄英魂楊靖宇觀後感9

  《白山黑水鑄英魂》這部歷史文獻紀錄片反映的是人民在白山黑水間艱苦卓越的鬥爭史。自九一八事變後,國民黨的“不抵抗”導致東北全境淪陷,東北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這時,抗聯戰士出現了。他們在身後無援、糧彈兩空、惡劣氣候環境下,奮勇殺敵,不懼任何困難。因為這不僅是中華民族生死存亡之戰,還是為後人爭取和平生活的捨身之戰,更是表現中國人民永不屈服的尊嚴之戰。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英勇奮鬥,才有了中華民族的勝利,才有了今天的我們。或許這些英雄我們並不都熟悉,但我們現在所享有美好生活都是他們的英勇奮戰所給予的。除了紀錄片中的幾位,還有千千萬萬的抗聯戰士為了中國的存亡獻出了自己包括生命所在的一切。

  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綿延幾千年,正是因為我們在民族危亡之際總有一些英雄站出來保衛國家,總有人能做到一些不可能的事來拯救我們的民族。中華民族能將不可能變成可能,心之所向,行之所往。記錄片訴說歷史,更激勵我們。那個時代再也不會重演,但我們依舊要學習那些為了中華民族而不斷奮鬥的人的精神,不僅是為了告慰逝去英靈的遺願,也是為了未來的我們國家的富強。

  白山黑水鑄英魂楊靖宇觀後感10

  我觀看了紀錄片《白山黑水鑄英雄》第一集,羅登賢是本期的主人公,紀錄片講解了中國共產黨人鮮為人知的東北抗聯事蹟,記錄了他們在東北這片熱土上做出的卓絕貢獻與犧牲精神。體現了中國人民不畏風雨,砥礪前行的高尚氣節,更是為我們大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幫助且推動了青少年的政治教育。我們民族先烈在生與死、血與火的磨礪中,表現出堅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愛國情操和英勇的犧牲精神。看後,令人動容,激盪靈魂,堅定信仰,倍增為祖國富強、民族復興實幹創業的精神動力。

  第二集《張甲洲》採用懸念引領式開頭,最終透過深入探訪,挖掘出了這位革命家傳奇的求學歷程。後來被黨組織調回東北抗聯,張甲洲在離別時對妻子說,祖國一定會解放,那時我們再家庭團聚。確實聽到我犧牲了,是你的光榮,也是你的苦難。你還年輕,就另找可心人。本集至此,觀眾眼中的張甲洲已不僅是中國共產黨組織武裝進行抗日的將領,他還是一位清華和北大的“雙料學霸”和一位深愛妻子的丈夫。英雄人物的悲歡離合、英雄事蹟背後的傳奇人生,讓人物形象更加生動傳神。因為他們的慷慨犧牲,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安逸。在祖國的強大臂膀下,我們華夏兒女帶著對理想的堅定、對工作的細心、對黨的崇敬、對祖國的熱愛,同仇敵愾,用生命守衛家園,切實把紅色基因浸入骨髓、融入靈魂,保持和發揚先烈的優良傳統。

  第三集《楊靖宇》這部紀錄片。看完紀錄片的我,也陷入了沉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但唯一不變的是刻在骨裡的中國魂和家國情懷。在祖國強大的臂膀下,我們華夏兒女帶著對理想的堅定,對祖國的熱愛把屬於中國人的“魂”刻在了骨子裡。為了紀念楊靖宇英勇抗日的光榮一生,1946年,中國共產黨決定將楊靖宇犧牲的蒙江縣改名為請宇縣。看了楊靖宇的英雄事蹟,楊靖宇等八路軍戰士們殊死搏鬥的景象經常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抗戰將士的可歌可泣的事蹟不斷地感動著我,我深刻地意識到現在的幸福生活是多麼地來之不易。我暗自下了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高舉先烈的旗幟,繼承先烈的遺志,勤奮學習,長大後為保衛祖國、建設祖國出一份力!

  第四集《趙尚志》初秋的趙尚志烈士陵園,松柏掩映,莊重肅穆。陽光照耀下,紀念碑上的“趙尚志烈士永垂不朽”9個大字熠熠生輝。紀念堂的墓室內,安葬著趙尚志將軍的顱骨。13年前,在趙尚志將軍100週年誕辰時,失蹤了60多年的將軍顱骨才得以安葬於此,魂歸故里。在尚志鄉,提起趙尚志將軍的英雄事蹟,鄉親們無不感到自豪:“他是我們這個村子我們整個家族的榮耀。他是一個真正的英雄。”1932年趙尚志(第一排正中手拿馬鞭子)和巴彥游擊隊骨幹合影。趙尚志紀念館供圖。趙尚志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在兄弟姊妹+一人中,他排行第六,男孩中排行第三。父親為他取名“尚志”是取自《莊子·刻意》中的“賢人尚志”,寄希望他有鴻鵠之志1925年,17歲的趙尚志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是東北地區最早的黨員之一。1926年回東北從事革命活動。“九一八事變”後,被任命為中共滿洲省委常委、軍委書記。在極其艱難困苦的險惡環境中,趙尚志率領抗聯部隊對日偽軍進行了難以想象的艱苦戰鬥。

  第五集《李兆麟》李兆麟是一名忠實於黨、祖國和人民,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模範的領導幹部。在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艱苦歲月裡,在與兇惡敵人的鬥爭中,他堅毅剛強,積極進取。這位民族英雄,沒有犧牲在飢寒交迫的林海雪原和興安峻嶺,也沒有犧牲在槍林彈雨的松花江兩岸和遼闊的黑嫩平原,卻倒在了抗戰勝利後,建立和平、民主、統一、富強的新中國的工作崗位上。英雄犧牲,山河已奪回;英雄不死,精神永留存。以李兆麟為代表的東北抗日聯軍譜寫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壯麗史詩中最慘烈、最艱苦、最令人動容的重要篇章,鑄就了偉大的東北抗聯精神。這種為黨和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革命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這種為中華民族的解放而艱苦奮鬥,英勇獻身的高尚品格永遠值得我們敬仰。

  第六集《周保中》“玉洱銀蒼俊萬里,白山黑水任奔流。何時盡驅倭寇去,揮劍遙指渡瀛洲。”九一八事變後,正在前蘇聯學習的周保中毅然回國投身抗戰。在歸國的列車上,他寫下這首詩。輾轉來到上海後,周恩來代表中央交給他在東北敵後建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的重任。抗聯英烈,名垂青史。“東北抗聯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牽制和打擊了幾十萬日偽軍。抗聯的建立者和主要領導人大多壯烈犧牲,其中軍以上指揮員就有40位。”陳列館解說員運辰介紹,作為中國共產黨建立最早、堅持抗日時間最長、條件最為艱苦的抗日武裝力量,東北抗聯戰鬥在白山黑水,戰鬥在茫茫林海,孤懸敵後,進行了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鬥爭,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譜寫了中華民族威武不屈的不朽傳奇。

  白山黑水鑄英魂楊靖宇觀後感11

  在東北長白山一帶流傳著這樣一首輓歌:“十冬臘月天,松柏枝葉鮮。英雄楊靖宇,長活在人間。”這足見東北人民對於楊靖宇的崇敬與熱愛。楊靖宇(1905~1940),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作為東北抗聯第一路軍的主要締造者、組織者之一,楊靖宇將軍率領軍隊馳騁在東北的白山黑水之間,在極其艱難的環境下,與敵人進行著艱苦卓絕的鬥爭,給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擊,有力地配合和支援了全國的抗日戰爭,也為全國抗戰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英雄的人生雖短暫,卻以其鋼鐵般的意志、如歌般的人生、史詩般的成就彰顯了中華民族不朽的民族魂。

  煉獄錘鍊鋼鐵般意志

  1905年,楊靖宇原名馬尚德,出生在河南省確山縣一個農民家庭,楊靖宇這個名字是其後來在東北從事抗日遊擊活動的化名。1923年,楊靖宇就讀河南開封省立第一工業學校期間,成為一名忠實的馬克思主義者。1926年秋,國民革命高潮之際,為配合北伐軍的順利推進,楊靖宇回到家鄉領導了確山農民暴動,給了反動軍閥、地主武裝以沉重打擊。當“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爆發之際,楊靖宇毅然選擇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至1932年,楊靖宇在白區做黨的地下工作期間,5次被捕入獄。在獄中,楊靖宇雖經敵人的嚴刑拷打,卻始終大義凜然,嚴酷的煉獄生活錘鍊了其鋼鐵般的意志。

  5次入獄讓楊靖宇的人生充滿著濃郁的傳奇色彩。1928年秋,楊靖宇來到中共河南省委工作,在開封、洛陽開展工作期間,其先後被敵人逮捕3次。不幸之中也有萬幸,由於楊靖宇沉著應對,敵人均因無供無證,只能將其釋放。1929年,楊靖宇準備途經東北到蘇聯學習軍事,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中東路事件”爆發,蘇聯之行也就此擱淺。時任中共滿洲省委書記的劉少奇安排楊靖宇到撫順領導煤礦工人運動。沒想到,迎接他的卻是比前三次更為艱難的兩次監獄生活,險些讓他丟掉性命。

  以煤炭商人的身份潛伏在煤礦工人之中的楊靖宇,準備策劃一場大規模的工人暴動。楊靖宇的行動為日本礦主所察覺,特別是煤礦大罷工震驚了撫順的時候,日本關東軍迅速找到中共地下組織並逮捕了部分領導人,楊靖宇也因叛徒的出賣而被捕。經受酷刑的楊靖宇,雖奄奄一息,卻視死如歸,拒不透露一點兒資訊。無奈之下,日警把楊靖宇引渡給地方法院,楊靖宇被判處一年半刑期。出獄之後僅四天,楊靖宇就因瞭解獄中情況,參與了互濟會組織的營救活動。不幸的是,他再一次以“陰謀暴動”的罪名被捕入獄,再一次接受嚴刑拷打,但他拒不承認自己與滿洲省委的關係,敵人同樣沒能從他的口中獲取一點兒資訊。恰逢“九一八”事變爆發,在滿洲省委組織部部長何成湘的積極營救下,楊靖宇得以出獄。

  楊靖宇時常對別人說,他上過兩個大學,一個是社會大學,一個是監獄大學。正是這兩個大學把楊靖宇鍛鍊成了一位老練的、經得起考驗的堅強戰士。歷經5次監獄生活的考驗,楊靖宇幾次瀕臨死亡線,卻始終用堅強的意志支撐著自己,煉獄給了他無比的磨難,卻錘鍊了他堅定的革命信念。

  戰火燃燒如歌般人生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雲:“時窮節乃現,一一垂丹青。”5次監獄生活並沒有動搖楊靖宇的革命意志,卻更加堅定了他對於祖國和人民的忠誠與信仰。“九一八”事變後,楊靖宇穿梭在白山黑水與林海雪原之間,開始了艱難的抗戰之路。縱使條件再艱苦,他始終保持著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用詩歌表達著他對於革命的理解,調動著軍隊抗戰的積極性。從小就喜歡岳飛的《滿江紅》,足見楊靖宇對於英雄的崇拜和詩詞的熱愛,他也用自己的行動實踐著個人的人生追求。楊靖宇一生寫了多首歌詞,流傳至今比較有名的有《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軍歌》《四季遊擊歌》《西征勝利歌》《中朝民族聯合抗日歌》《中朝民族聯合起來》等。

  《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軍歌》是東北抗聯時期產生的眾多革命歌曲中流傳最廣、影響最深的戰鬥歌曲之一。抗戰全面爆發後,中華民族面臨著亡國滅種的危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東北人民同裝備精良的日本侵略軍展開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殊死搏鬥。該歌曲創作於1938年,正是東北抗戰最為艱難的時刻,歌詞開頭便以抗戰必勝的信念激勵戰士們鬥爭的信心。同時,歌曲還闡明瞭黨的治軍原則,一句“領導起一切民眾抗日者,中朝人民共同團結緊”則闡明瞭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這首軍歌充分表現了奔騰澎湃的熾熱情感、高尚的民族氣節和前仆後繼的大無畏犧牲精神,激勵了前方抗戰的戰士,表現了對革命必勝的信念和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

  《中朝民族聯合抗日歌》中唱道:“崛起呀,中朝民族!萬不要再酣夢。既有血,又有鐵,只等著去衝鋒。全世界上,最大仇敵日帝數頭等,焚燒掠奪,姦淫侮辱,亡國且滅種;並朝吞中,莫非《田中奏摺》的獸行!同仇敵愾,共赴國難,決不讓再久逞!”歌詞的內容把矛頭指向中朝兩族人民共同的敵人——日本帝國主義,忠誠地宣傳了黨的民族政策,有利於中朝兩族共同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楊靖宇的這些革命歌曲大多簡潔明快,主題明晰,但各自具有獨特的風格。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這些革命歌曲就是戰鬥的號角,激勵著每位戰士,每唱一遍就是上一堂政治課,有效傳播了黨的抗日政策。正如德國著名詩人海涅說:“我是革命的兒子……遞給我琴,我唱一首戰歌……語言像是燃燒的'星辰從高空射下,它們燒燬宮殿,照明茅舍。我全身是歡悅的歌唱,劍和火焰。”楊靖宇創作的軍歌,字字句句都充滿了愛國激情,就像閃光的利劍,時時刻刻刺向敵人,如熊熊的烈火,激勵著每一位戰士,也成就了其如歌般的人生。

  鮮血鑄就史詩般結局

  “九一八”事變後,楊靖宇見證了中國軍民十四年抗戰的肇始。1932年冬,楊靖宇來到南滿,重新建立抗日武裝,併發誓“為祖國獨立而戰,以雪國恥,而謝國人”,將軍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南滿根據地是楊靖宇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而建立的,也是東北抗日聯軍的重要基地。1933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對滿洲各級黨部及全體黨員作出明確指示:“在滿洲群眾運動發展的現階段上,我們總策略方針,是一方面儘可能地造成全民族的(計算到特殊的環境)反帝統一戰線……另一方面準備進一步階級分化及統一戰線內部階級鬥爭基礎,準備滿洲蘇維埃革命勝利的前途。”建立統一戰線成為指導根據地建設的重要原則。同年6月,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楊靖宇回到磐石開始籌建人民革命軍。楊靖宇邀請在磐石北部的“毛團”“馬團”“趙旅”等義勇軍和山林隊首領召開會議,共同協議組成“聯合參謀處”。“聯合參謀處”的成立,對團結一切抗日武裝力量共同抗日起到了積極作用。9月18日,在“九一八”事變的紀念日,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獨立師在磐石正式建立,11月7日,擴編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1936年7月,根據《八一宣言》的要求,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第1軍,仍由楊靖宇任軍長兼政委,成為東北大地上拖延日軍侵華的主要力量。東北抗日聯軍就是黨的統一戰線的產物,正如楊靖宇在給《救國時報》主筆吳玉章的信中所說:“我們的口號也是不分黨派,不分信仰,只要是抗日救國的,都一致聯合起來。”

  面對東北地區敵強我弱的局勢,楊靖宇與敵軍展開了積極有效的游擊戰。在實戰中,楊靖宇採用“敵合我分、敵進我退、乘敵之虛、各個擊破”的游擊戰術,與關東軍作戰數百次,基本上沒有失手。戰術的正確運用使得東北抗日聯軍在戰場上取得了輝煌的戰績。據日本陸軍省不完全統計,在東北戰場上日軍傷亡數字為:戰死者4200人,傷病者171,300人,完全實現了黨中央制定的關於“牽制日寇進兵中原”的戰略目的。毛澤東曾經說過,楊靖宇所率領的抗聯將士,在南滿長白山區,深入開展游擊戰爭,給日寇沉重的打擊,牽制日寇四十餘萬不能進入關內,這是蜚聲千秋的歷史功績。

  1938年10月,抗戰進入相持階段,日軍把矛頭指向敵後根據地的抗日力量。在東北,抗日聯軍遭到了日本重兵的包圍,其糧食補給也被日軍切斷,處境日益艱難。面對敵強我弱的局面,東北抗日聯軍不得不實施“化整為零”的方法分散突圍。1940年2月,被叛徒出賣的楊靖宇隻身一人在蒙江縣保安村被日軍包圍。日本的《滿洲國警察外史》記載了楊靖宇犧牲前敵人與他的對話。日軍指揮官喊話:“君是楊司令否?”足見日軍在最後時刻對楊靖宇還有一絲尊敬,稱呼他為楊司令。但是楊靖宇大聲回答道:“不必多說,開槍吧!”楊靖宇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打光了最後一顆子彈,流盡了最後一滴鮮血。楊靖宇犧牲後,敵人剖開他的遺體,發現胃裡連一粒糧食都沒有,只有野草、樹皮和棉絮。見此情景,在場的日軍將士都不由得為之動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在吉林省通化市修建了靖宇陵園,將蒙江縣改名為靖宇縣,保安村改名為靖宇村,以示對楊靖宇將軍的尊敬與懷念。

  文天祥詩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楊靖宇將軍以自己的行動踐行著對祖國和人民的忠誠,用自己的鮮血鑄就了中華民族的不屈靈魂。我等後輩,必當砥礪前行!

  白山黑水鑄英魂楊靖宇觀後感12

  近來,我觀看了《白山黑水鑄英魂》這部紀錄片,該紀錄片共有六集。看完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紀錄片中展現的歷史故事,不僅是當年東北抗日聯軍艱苦卓絕的真實寫照,更是抗聯英雄們浴血奮戰的歷史鐵證。

  觀看了這部紀錄片後,我瞭解到東北抗聯鬥爭環境之艱苦、時間之長久、犧牲之壯烈,在中國革命史上是少有的。抗戰勝利後,到東北主持工作的彭真同志曾深有感觸地說:“共產黨20多年領導的革命鬥爭中有三件最艱苦的事,長征、南方紅軍的3年游擊戰爭和東北抗聯的14年苦鬥。”

  東北冬季漫長、天氣酷寒,抗聯將士們在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冰天雪地裡生活戰鬥,被凍得斷趾裂膚是常有的事。敵人採取堅壁清野的嚴密封鎖,部隊斷糧斷炊、無衣無食、缺彈缺藥,經常幾個月吃不到一粒糧食,靠吃草根、啃樹皮充飢,有時為了吃一頓飯都要付出血的代價。每次戰鬥都要面對數十上百倍的敵人,與敵人交火一次要連續奔走上百公里去追擊。在敵人瘋狂圍剿下,東北抗聯人數由最多時的3萬人銳減到最少時的2000人。

  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1939年冬季反討伐作戰中,楊靖宇將軍的部隊陷入重圍,50多天內進行了40餘場戰鬥。最後,楊靖宇孤身一人與敵人周旋5天5夜,身中數彈壯烈殉國,時年35歲。當敵人殘忍剖開他的腹部時,發現他嚴重萎縮的胃裡全是枯草、樹皮和棉絮,沒有一粒糧食。在東北抗聯三路軍中高階將領共10人,僅4人倖存。在東北抗聯的11個軍中,前後繼任軍長共19人,也僅有4人倖存。可以說,世界上還從來沒有一支軍隊,像東北抗聯這樣,主要建立者和領導人大半戰死,也從來沒有一支軍隊,像東北抗聯這樣,無論是總司令還是普通士兵,在10多年的時間裡,時刻面臨著餓死、凍死和戰死的威脅。

  事實上,有著千千萬萬的東北抗日戰士頑強抗敵14年,面對兇殘的敵人和惡劣的環境,不畏犧牲、浴血奮戰,他們譜寫出中國抗日戰爭史上氣貫長虹的英雄史詩,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氣壯山河的不朽豐碑。可以說,東北抗聯精神是東北抗聯將士崇高精神風貌和高尚思想品格的集中體現,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譜寫了中華民族威武不屈的不朽傳奇。

  《白山黑水鑄英魂》這部紀錄片閃爍的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高光,也有著超越民族與時代侷限的人性光輝。東北抗聯精神的實質究竟是什麼?它是忠貞愛國、勇赴國難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勇敢頑強、前赴後繼的英勇戰鬥精神,是堅貞不屈、勇於獻身的不畏犧牲精神,是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艱苦奮鬥精神,更是休慼與共、團結禦敵的國際主義精神。

  處在新時代的我們應該感恩先輩的無畏與付出,為自己身為一箇中國人而倍感驕傲、自豪。疫情期間,雖然我們還未有能力衝在一線,但是我們可以努力學好專業知識,掌握過硬的本領和技術,這樣,有朝一日才能做到召之即到,到之即戰,戰之必勝。

  白山黑水鑄英魂楊靖宇觀後感13

  生逢盛世學習吾輩楷模,不辱使命扛起青年擔當。《白山黑水鑄英魂》作為國內首部集中介紹東北抗聯主要領導人的紀錄片,再現了抗日戰爭中東北14年抗戰代表人物可歌可泣的戰鬥事蹟,反映了白山黑水間艱苦卓越的鬥爭史。

  觀看了這部紀錄片後,我好像愈發理解了艾青的那句話:“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這片白山黑水因為有了精神的澆灌而愈發富饒肥沃。

  曾經,白山黑水的東北歷經了與日本侵略者長達十四年的艱苦鬥爭,“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後寒,東北抗聯英雄們,精誠奮發橫掃嫩江原!”革命信仰成為鼓舞抗聯將士浴血奮戰、艱苦鬥爭的精神力量。

  尤其是在白山黑水之間沉寂著的張甲洲先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過紀錄片後,我想我們都會被“清華英烈”碑和“北京大學革命烈士紀念碑”上共同的名字觸動。甚至心也有慼慼然,只恨生不逢時,不能身披戰衣衝殺敵軍,不能手握利刃斬盡倭寇。可轉念一想,又是不禁意氣風發!先輩們為我國家立下不可動搖之根基,同志們為我民族增添未曾斷絕之磚瓦,而我身為此中一員,更應秉承先輩遺志,為建設國家偉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如今,白山黑水間正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疫情大考。我相信,東北抗聯英雄們傳承下來的無畏鬥志與奮發精神定會成為戰勝疫情的銳利武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們定會向前輩看齊,為“抗疫”貢獻一份屬於我們的青年力量。

  白山黑水鑄英魂,終換得如今綠水青山。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英雄從未遠去,精神永勵後人。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定會牢記歷史,將東北抗聯精神傳承下去,在當前新冠疫情的嚴峻形勢下,我們更要將東北抗聯精神和戮力抗疫相融合,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共迎春暖花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