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英雄人物事蹟1000字(精選7篇)

愛國英雄人物事蹟1000字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事蹟材料吧,事蹟材料是指對本單位具有突出事蹟的集體和個人整理出的文字宣傳材料。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愛國英雄人物事蹟1000字(精選7篇)供大家參考!

  愛國英雄人物事蹟1000字1

  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5軍第29師第87團第9連戰士邱少雲,在抗美援朝戰爭秋季戰術反擊戰中擔任潛伏任務,臥火海忍劇痛,視紀律為生命,壯烈犧牲。戰後,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文藝工作團贈給特等功臣邱少雲烈士錦旗上寫道:“獻給中國人民志願軍偉大戰士邱少雲永垂不朽”。志願軍第15軍全體指戰員獻給邱少雲烈士家屬的錦旗上寫道:“祖國人民的光榮”。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四川省抗美援朝分會給邱少雲烈士家屬的錦旗上寫道:“光榮之家”。四川省軍區司令部、政治部給邱少雲烈士家屬的錦旗上寫道:“偉大人民的戰士,英雄不朽的功績”。

  邱少雲,1931年生,四川省銅梁縣關建鄉人,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第五次戰役、鞏固陣地作戰及戰術反擊戰。

  1952年10月11日,志願軍第15軍在鐵原東北391高地反擊戰打響了。391高地位於鐵原東北10公里處,山勢險要,有敵軍1個加強連駐守,是敵軍安在志願軍前沿陣地的一個“釘子”。拔掉這個“釘子”不僅可以改善志願軍第15軍的防禦陣地,而且可以對敵軍形成威脅。從志願軍前沿陣地到391高地,中間有3000米的開闊地。為了縮短部隊衝擊距離,使戰鬥發起具有突然性,該軍第29師第87團組織500名戰士,在當晚夜間隱蔽潛伏在距敵軍只有60米的草叢中,邱少雲就是其中的一名戰士。

  12日中午12時,突然飛來4架敵機,在潛伏區投下幾顆燃燒彈,有一顆落在離邱少雲2米的地方,四散飛迸的燃燒液濺到他的腿上,身上的偽裝燒著了,火苗往上冒,頓時火團把他包圍了。邱少雲身後有一條水溝,只要後退幾步,在泥水中打個滾,身上的烈火就可息滅。但他深知,這樣會被山頂上的敵軍發現,暴露目標。為了不暴露部隊的行動意圖,也為了500名戰友的生命安全及整個戰鬥的勝利,他嚴守潛伏紀律,在烈火燒身時,不驚慌,不呼救,堅定地趴在地下,忍著劇痛,咬緊牙關,一聲不吭,巋然不動。烈火在他身上燃燒了30多分鐘,光榮犧牲。至下午17時,已經潛伏了19個小時的第3營在炮火支援下,突然向守軍發起衝擊,經40多分鐘戰鬥,攻佔了391高地,全殲南朝鮮軍第9師第51團1加強連。邱少云為這次反擊戰的最後勝利,在烈火持續的燃燒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為了表彰邱少雲崇高的集體主義精神和頑強的革命意志,中國共產黨志願軍某部委員會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於1952年11月6日給他追記特等功,1953年6月1日追授他“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稱號。同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同時授予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勳章,並將邱少雲的名字刻在金化西面的391高地石壁上:為整體、為勝利而犧牲的偉大的戰士邱少雲同志永垂不朽。

  愛國英雄人物事蹟1000字2

  英雄,是歷史巨人,更是人民心中的豐碑……

  北京密雲縣,有一位英雄母親。她的丈夫和6個孩子,全部為國捐軀。

  這位偉大的母親叫鄧玉芬。

  鄧玉芬是個倔強的女子,她堅信只要努力,家裡人丁興旺,日子總有一天會好起來的。婚後,她和丈夫借住在親戚家,靠租種地主家的幾畝地,含辛茹苦地拉扯大了7個兒子。

  好日子還沒有熬到,1933年長城抗戰失敗後,日本侵略者就把鄧玉芬的家鄉強行劃入了偽滿洲國。為了餬口,她被迫搬到張家墳村東南的豬頭嶺山上,開荒度日。

  1940年,八路軍10團挺進密雲西部山區。在鄧玉芬的家門口,八路軍宣講抗日道理,字字句句都說到了她的心坎上。她知道,只有拿起刀槍打鬼子,才能挽救國家、拯救自己。

  當年6月,10團組織游擊隊。鄧玉芬和丈夫商量:咱家有人,在打鬼子這件事情上,絕對不能含糊。就叫兒子打鬼子去吧!於是,鄧玉芬的大兒子永全、二兒子永水成為白河游擊隊的首批戰士。

  9月,鄧玉芬知道游擊隊正缺人手,毫不猶豫地又把三兒子送去了白河游擊隊。

  1941年底,日本侵略者實行“三光”政策,製造“無人區”。鄧玉芬響應黨的號召,開展反“無人區”鬥爭。她叫丈夫把在外扛活的四兒子、五兒子找回來,在環境最殘酷的時候,參加了抗日自衛軍模範隊。

  1942年,抗日政府發出了“回山搞春耕”的號召。鄧玉芬和許多山地群眾決定重返“無人區”。她讓丈夫先回山裡搭窩棚自己隨後就到。誰知丈夫走後沒幾天,竟傳來噩耗:丈夫、四兒子和五兒子在種地時遭日軍偷襲,丈夫和五兒子同時遇害,四兒子也被抓走了。

  堅強的鄧玉芬沒有屈服。親友們勸她不要再回山。她拉起兩個小兒子,堅定地對他們說:“走,回家去。姓任的殺不絕,咱和鬼子拼了!”她又回到了豬頭嶺,拿起丈夫留下的鎬頭,沒日沒夜地開荒種地。

  國難當頭,人命如螻蟻,不幸的事接二連三地發生在這位母親身上。1942年秋,大兒子永全在保衛盤山抗日根據地的一次戰鬥中英勇犧牲。

  1943年夏,被抓走的四兒子永合慘死在鞍山監獄中。同年秋,二兒子永水在戰鬥中負傷回家休養,因傷情惡化無藥醫治死在了家裡。三兒子也下落不明。

  白髮人送黑髮人,面對沉重的打擊,鄧玉芬咬牙挺住了。只是,往日性格開朗的她,變得沉默寡言。春種秋收,做鞋做襪,照料傷員,她從不得閒。她的家成為八路軍和傷員的休息站,幹部戰士到了她家,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樣。

  戰士們就是她的親兒子!鄧玉芬為了讓傷員能多吃點兒,自己節衣縮食。家裡養的幾隻老母雞,雞蛋卻一個也捨不得給親兒子吃,統統送給了傷病員。戰士們都知道在密雲的豬頭嶺有個鄧媽媽。

  1944年春,日偽軍為了肅清“無人區”的抗日力量,圍住豬頭嶺一帶,一連折騰了7天7夜。小六兒跑丟了,她揹著剛滿7歲的小七躲進一個隱蔽的山洞裡。她為了掩護藏在附近的鄉親和幹部們,眼睜睜地看著幼子連病帶餓死在懷裡。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國主義投降了,中國人民勝利了。鄧玉芬眼噙淚花,告慰九泉之下的親人,咱們勝利了!

  值得一提的是,惟一的兒子小六兒也被媽媽送去當兵。1948年在攻打黃坨子據點的戰鬥中壯烈犧牲。

  在這場救亡圖存的偉大斗爭中,男女老少齊動員。為了保衛家國,鄧玉芬獻出了一個妻子和母親的至愛,這是抗戰時期最普通的百姓代表,他們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愛國英雄人物事蹟1000字3

  楚懷王十一年,屈原由文學侍臣晉升為左徒。這職務相當高,僅次於楚國最高行政長官令尹,相當於後來的副宰相。這時候,屈原才22歲。

  屈原在楚國政壇的崛起,他的一系列政治主張的提出,在楚宮內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老百姓拍手叫好,卻引起了貴族勢力的一片恐慌。因為屈原的政治主張特別是改革主張,跟楚國早年的改革家吳起有許多共同之處,對舊貴族勢力顯然不利,對楚國內部的親秦派更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這兩股勢力的代表人物是令尹子椒、現後鄭袖、上官大夫靳尚跟稍後的公子子蘭。他們結成死黨,在懷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用惡語中傷屈原。

  懷王雖然對屈原十分賞識,但他性格中的另一面卻表現為孤傲自大,頭腦簡單,無一定主見。懷王經不起鄭袖、靳尚一夥的挑唆,一氣之下疏遠了屈原,撤掉屈原左徒職務,任命他掌管王族三性事務,不讓他參與國家大事。 從此屈原鬱郁而行。

  楚懷王三十三年屈原在政治上累遭挫折,眼見親秦派已經得勢,趁著懷子欞柩運回郢都,舉國默哀致祭的機會,拼死揭露了那批禍國殃民的親秦派的罪行,遭到更沉重的打擊。他被流放了,標誌著他的政治生涯的結束。

  可以說屈原的一生都是個悲劇。他一生“正道直行,竭忠盡智”,為何“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呢?他百思不得其解。他把滿腔憤怒化為詩歌。著《離騷》、《天問》、《九歌》、《九章》等作品20多篇,抒發了他熱愛祖國、同情人民、嚮往光明、憎恨黑暗的熾熱感情。這些詩作如今萬古流芳。

  楚頃襄王二十一年,秦將白起攻克楚國郢都,長期在洞庭湖流域過著流放生活的屈原,深知楚國大勢已去,他絕無回天之力,只好以身殉國,於當年五月初月懷石投汩羅江而死,終年62歲。

  屈原的一生是一個悲劇,一個愛國者的悲劇,一個改革家的悲劇,一個正義毀於邪惡的悲劇。縱觀他的一生,作為一位政治家跟改革家,他失敗了。他的理想跟事業永遠為後人所惋惜。但作為一個偉大的思想家以及文學家,他成功了。他憂國憂民、行廉志潔的人品被譽為後世楷模,他氣魄宏偉、辭章瑰麗的作品堪稱世界文學殿堂的精品,他創造的“楚辭”文體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與“詩經”並稱“風騷”二體,對後世詩歌創作產生了積極影響。近代學者梁啟超首推屈原為“中國文學家的老祖宗”。郭沫若評價屈原是“偉大的愛國詩人”,一顆閃耀在“群星麗天的時代”,“尤其是有異彩的一等明星”。聞一多評價屈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有充分條件稱為人民詩人的人”。《中國文學史》評價屈原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大百科全書·文學》評價屈原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

  愛國英雄人物事蹟1000字4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霍去病是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他是武帝衛皇后的姐姐少兒和霍仲儒的非婚生子,其舅父衛青是抗擊匈奴的名將。漢朝的大將軍。西漢初年,北方匈奴屢為邊患。武帝時國力強盛,開始對匈奴的侵略進行反擊。元朔六年(前123),年僅18歲的霍去病以校尉的身份,跟隨衛青出征。他率領800騎兵長途奔襲,斬獲匈奴2000餘人,戰功冠於全軍,被漢武帝封為冠軍侯。

  在元狩二年(前121),元狩四年(前119)與匈奴軍的戰鬥中,霍去病顯露出傑出的軍事才能,共斬俘匈奴10萬餘人。漢武帝非常喜歡這個名將,曾下令給他建造府第,但是霍去病卻拒絕了。他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這句洋溢著愛國激情的名言,世世代代激勵著後人。

  元狩六年(前117),年僅24歲的霍去病猝然去世。武帝非常痛惜,在自己將來的陵墓茂陵旁邊為他修建了一座狀如祁連山的墳墓,以表彰他抗擊匈奴的卓著功績。

  岳飛“精忠報國”

  岳飛應募參軍,因戰功累累不斷升職,宋高宗親手寫了“精忠岳飛”四個字,製成旗後賜給他。又召他到寢閣,對他說:“中興的大事,全部委託給你了。”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劉錡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飛火速增援,並且在賜給岳飛的親筆信中說:“設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遙度。”岳飛於是調兵遣將,分路出戰,自己率領輕裝騎兵駐紮在郾城,兵鋒銳氣十足。但後來高宗和秦檜決定與金議和,向金稱臣納貢。就在岳飛積極準備渡過黃河收復失地的時候,高宗和秦檜卻連發12道金字牌班師詔,命令岳飛退兵。後岳飛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毒死於臨安風波亭,時年僅39歲。

  屈原以死報國

  屈原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楚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於楚懷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一統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嫻於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三閭大夫。屈原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由於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後來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他被流放江南,輾轉流離於沅、湘二水之間。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汨羅江,以身殉國。

  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崇高的品德和情操在屈原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愛國英雄人物事蹟1000字5

  張伶同志自20xx年調入旅遊局以來一直分管愛國衛生工作,在工作中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執行愛國衛生工作方針,在愛國衛生崗位上成績顯著;開拓進取、工作勤奮,在愛國衛生各項工作中能以身作則,有效地組織、協調和動員各方力量參與愛國衛生運動,圓滿完成愛衛工作重大任務和各項基礎性工作,成績突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抓賓館飯店滅四害工作

  賓館飯店是旅遊者旅行的第一站,舒適衛生的居住環境是享受旅行生活的必要條件。從這一點來看,賓館飯店滅除四害的工作尤為重要。張伶同志多次深入轄區賓館飯店進行調研,深入瞭解情況,協助、督促賓館飯店從業者做好滅除四害的工作,切實做到了不留殘餘、不留死角。透過與賓館飯店從業者的深入交流,瞭解他們的需求,從而為我局向各賓館飯店發放消毒藥品掌握了第一手資料,使這項工作得以高效進行。同時利用轄區賓館飯店的星級複查機會,進一步督促賓館飯店狠抓落實除滅四害工作,對於不達標的及時下達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

  二、抓景區景點疾病預防

  旅遊業的人口流動頻繁,一旦在旅行中感染傳染性較強的流行性疾病,波及範圍及其廣泛。為此針對旅遊景點人流

  1量大、逗留時間短的特點,張伶同志一方面從源頭入手,開展景區衛生整治工作,透過及時清除景區各種生活垃圾、清除低窪處積水、向景區餐飲業者宣傳環保意識等方法,在淨化景區環境的同時,力圖從源頭上減少病原菌和蚊蟲的滋生,減少遊客在轄區感染傳染性疾病的機率;另一方面加大對旅遊者宣傳力度,使其提高認識,加強自我防範和自我保護意識特別是食品安全意識,從而享受愉快的旅行生活。

  三、抓食品衛生安全

  食品衛生安全一直以來都是旅遊工作的重點。為此張伶同志帶領全域性人員多次協同衛生、城管等相關部門做好食品安全的宣傳和檢查工作,特別是景區小商販的管理工作,貫徹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在源頭上減少旅遊者食物中毒的可能性。透過積極宣傳教育和嚴格督促,規範轄區賓館飯店和餐飲業者的經營,使其自覺使用消毒餐具,不貪圖小利而使用有問題的原材料和調味料。同時積極向旅遊者宣傳戶部巷等規模化小吃品牌,滿足旅遊者品嚐正宗漢味小吃的同時,避免旅遊者購買存在衛生安全隱患的無證經營食品帶來的風險,保證其身體健康。

  此外,張伶同志在抓施廟村結對共建的工作中,結合愛衛工作開展了以下活動:

  1,宣傳傳染性疾病相關知識:

  張伶同志透過自學免疫學等專業知識,按照傳染性疾病

  的傳播方式分類向村民講解傳染病預防和控制的若干簡單而有效地做法。為減少致病菌和蚊蟲等傳播媒介的滋生,在全體村民的配合下開展統一處理人畜糞便和生活汙水的整治活動,淨化了施廟村的生活環境的同時,也控制了病原體的產生,受到廣大村民的一致好評。

  2,養雞場的疾病預防:

  施廟村擁有眾多養雞場,在創造經濟效益的也存在著一定防疫方面的風險。近年來世界各地的禽流感疫情給養殖產業帶來了嚴重的損失和消費者的恐慌。特別是候鳥的遷徙擴大了禽流感傳播的範圍和速度。雖然我國暫時沒有較大規模疫情,但仍需高度警惕。針對養雞場的高密度養殖現狀,張伶同志提出幾點預防禽流感疫情的'建議,參照細胞工程無菌實驗室和無菌空氣發酵的技術要點,定期對養殖場進行消毒處理,尤其是角落處。最佳化雞棚通風措施,在進風口處加裝空氣過濾裝置,透過使空氣高速透過陶瓷過濾器的方式,將空氣中的細菌和孢子隔離在雞棚外,降低雞群感染禽流感的風險。

  3,綜合治理雞糞秸稈等有機垃圾

  施廟村及其所在的三店街養雞場眾多,該村村民李友林興辦了一個有機肥廠收集各養雞場的雞糞透過有機發酵生產有機肥料。但由於種種原因,並不能完全、及時地將養雞場產生的雞糞處理掉。張伶同志建議將來不及處理的雞糞和

  農田裡產生的秸稈一起集中到若干封閉沼氣池中發酵,用以產生沼氣供村民作為燃料,發酵剩餘的殘渣仍可作為有機肥料施用於土壤中,減少化肥施用過多造成的土壤板結和鹽分失衡,保持土壤肥力,實踐綠色農業,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條件。

  4,宣傳綠色農業理念

  張伶同志透過向村民宣傳“物盡其用”、“變廢為寶”的綠色農業宗旨,在潛移默化中倡導綠色農業理念,不僅提高了村民收入,改善環境,更實現了短期效益與長遠發展的有機結合,淨化環境與經濟效益的結合。只有將這樣的綠色農業理念傳播到每一個村民的心中,才能確保農村經濟和生態環境的雙贏,才能確保愛國衛生運動的順利而長期不懈地進行。

  愛國英雄人物事蹟1000字6

  文天祥在南宋危亡之際,領兵抗敵,欲挽狂瀾於既倒,不幸兵敗被俘。在獄中他備嘗艱苦,斷然拒絕元人的誘降,至死不屈,最終英勇就義。他堅貞的民族氣節,萬世流芳。文天祥的名篇《正氣歌》氣勢磅礴。他留下的名言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對後人的啟發很大。

  宋理宗時期,奸相賈似道把朝政弄得一團糟,元世祖忽必烈便加快了兼併南方、統一全國的步伐。

  宋理宗死後,他的兒子趙禥即位,就是宋度宗。朝政大權還是掌握在貫似道手中。到了公元1274年,宋度宗生病死了,四歲的趙顯登基,成為宋恭帝。第二年,元朝大將伯顏率大軍威逼臨安,形勢危急,朝廷急忙下詔,要各地派兵勤王。可是各地幾乎沒有人響應,只有文天祥立即召募了義軍一萬餘人。

  文天祥,號文山,少有大志,博覽群書,二十歲中進士,被宋理宗欽點為狀元。主考官王應麟稱讚他“忠肝如鐵石。”開慶年間,蒙古軍隊侵宋,文天祥屢次上書,主張抗敵,斥責權貴們惑主誤國,竟遭猜忌和迫害,不得不在三十七歲正當盛年時就正式退休。當時有朋友勸他:“你這一萬多烏合之眾,去同蒙古兵打仗,正像羊入虎口,不會有什麼好結果。”文天祥激昂慷慨地回答說:“我豈能不知!但我這樣做了,天下義士忠臣就會聞風而起,奮勇保衛國家。”但文天祥帶兵到臨安後,因投降派的刁難,終於未能上前線抗敵,卻被朝廷派到蒙古兵營,去與伯顏談判投降之事。

  當時宋恭帝年幼,朝廷大事都由他的祖母謝太后作主。謝太后見蒙古大軍兵臨城下,朝內又無抵擋的兵力,就派人到伯顏軍營求和投降。伯顏是元朝的丞相,他提出他只能與宋室丞相等級的人談判。右丞相陳宜中怕被元兵扣留,先溜走了,左丞相留夢炎則早就逃到南方去了;另一位重要大臣張世傑見朝廷輕率投降,氣得從海上出走,另尋機會組織反攻復國。謝太后無可奈何,便升了文天祥的官,派他前往。

  文天祥臨危受命,來到元軍大營中。一見伯顏,雙方就唇槍舌劍交鋒地論起來。文天祥義正辭嚴地說:“你們蒙古若想消滅我宋朝,未必有什麼好結果,因為我們南方的廣大軍民一定要同你們抗爭到底。”

  伯顏威脅說:“你文天祥若不老老實實投降,只怕今日饒不得你。”

  文天祥毫不退縮地回答:“我文天祥忠心為國,哪怕刀山火海!”伯顏非常惱怒,就將文天祥囚禁起來。

  不久,謝太后和趙顯終於投降,他們繞過文天祥,另派賈慶餘為右丞相去元營求降。文天祥仰天長嘆,把賈慶餘痛斥一頓,但南宋向元朝投降稱臣已成事實。

  但是伯顏並沒有善待謝太后和趙顯,反而將他們當俘虜押往元大都,並將文天祥也一同押去。途經鎮江時,文天祥趁元兵不防備,同他的隨從杜滸等十二人連夜逃脫。他們先到真州(今江蘇儀徵),後過揚州,本想聯絡各地宋兵,抗元復國。但因為當地宋將輕信元朝的挑撥,懷疑他是元兵的奸細,都不肯接待他,他才不得不繼續往南奔走。最後到溫州時,文天祥聽說張世傑在福州擁立了新皇帝端宗趙昰,就又趕到福州。後來他作為朝廷的大臣,積極招募人馬,組織抗元,連續轉戰於江西、福建各地,多次打敗元軍,先後收復了不少縣城。

  端宗死後,張世傑、陸秀夫、文天祥又擁立了趙昺,繼續在南海一帶抗敵。公元1278年十二月,元軍元帥張弘範大舉攻打潮州,文天祥被迫率兵轉移五坡嶺。軍中正在吃飯時,元兵突然來到。宋兵作頑強抵抗,最後全軍覆滅,文天祥被俘。

  元兵將文天祥押去見張弘範。張弘範欽佩文天祥的骨氣,以禮相待,想讓他降。但文天祥不理睬,於是他就把文天祥軟禁在軍營中。當時張世傑正領兵在山抗擊,張弘範知道張世傑最欽佩文天祥,便叫文天祥寫信招降張世傑。文天祥冷冷地回答說:“我自己無力救父母,難道可以教別人背叛父母嗎?”張弘範厚著臉皮,反覆地威脅利誘,文天祥便將船過零丁洋時所寫的一首詩給了張弘範,詩中最後兩句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張弘範讀過詩後,苦笑一聲,只好下令強攻山。

  山被攻破後,元軍中擺酒慶賀,張弘範又勸降文天祥說:“現在宋室已經滅亡,你文丞相已經盡忠盡孝。如果你能像對宋朝那樣忠心對待元室,你還會當丞相。”文天祥沉痛地回答:“國家我無力救亡,為人臣者即使死了也還有罪,何況叫我投降,改事二主!”張弘範只好派人將文天祥送往元京大都。文天祥一路上絕食八天,以示必死信念。

  當時,雄心勃勃的元帝忽必烈正在蒐羅中原人才。他先派降臣王積翁去勸降,後來又親自召見文天祥,問他還有什麼願望。文天祥回答說:“我受國家重託擔任宰相,怎能又投降元朝,我的願望就是賜我一死。”忽必烈不願殺他,就將他囚禁在元都好多年。在牢房中,文天祥曾寫下千古傳頌的《正氣歌》。他在詩中列舉了歷史上那些堅持正義的忠臣義士,認為他們都是正氣的表現,是自己效法的榜樣。其中有兩句:時窮節乃現,一一垂丹青。公元1282,民間的義士聚積了兵馬數千人,揚言要打破大都,救出文丞相。元世祖為絕後患,終於下令處死文天祥。臨刑時,文天祥朝南跪拜,從容地說:“我的事情到此完結了。”然後慷慨就義,時年四十七歲。他的妻子為他大殮時發現,他的衣帶中有一篇文章說:“孔子說‘成仁’,孟子說‘取義’,只有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的書,學到了什麼?從今以後,我真正做到無愧於己了。”

  文天祥有一個信念:精忠報國,不管個人付出多大的代價。在他看來,個人的財產、家庭、名利、官位,與國家和民族大業相比,算不了什麼。他有愛國的情感和信念,團結民眾,組織義軍,全力抗敵,成為人們敬仰的物件和民族英雄;他的民族氣節和崇高品德,也成為了當時人推崇的理想人格。

  愛國英雄人物事蹟1000字7

  800多年來,岳飛“精忠報國”慷慨悲壯的動人故事,一直在我國人民中間廣為流傳。

  岳飛(公元1103~1142年)出生於河南省湯陰縣一個貧苦農家。據說岳飛呱呱墜地的那天傍晚,剛巧一隻大鳥從屋頂上飛鳴而過。父親嶽和便給他取名叫“飛”,字“鵬舉”。

  由於家境清貧,岳飛小小年紀就得打柴割草,還要幫助父母下地耕作。在艱辛的勞動中,岳飛練就了一副強健的體魄,並學得一手好箭法和好武藝。

  岳飛青年時代,是在國家內憂外患之中度過的。宋朝統治者縱情享樂;長期生息在我國東北的女真族勃然興起,建立了金政權。1127年金攻陷宋都城汴京,北宋宣告滅亡。

  這一年,岳飛正好20歲。這個飽讀兵書、諳熟武藝、身強力壯的年輕人,盼望有一天能夠投身疆場,為國家報仇雪恥。當招募“敢戰士”的訊息傳來時,他報名參軍。就在他走上戰場的前夕,深明大義的母親,特意在他背上刺下“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囑咐他一生一世都要為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奮勇殺敵,決不吝惜自己的生命。

  岳飛參軍後,一直堅持戰鬥在抗金的最前線,為挽救民族的危亡而英勇殺敵。他率領的“岳家軍”不畏強敵,獨當一面,先後六次與金兵交鋒,均獲全勝,“岳家軍”聲威大震。而趙構卻重用寵臣主和派代表黃潛善、汪伯彥等人。為了拯救淪陷在敵佔區的苦難同胞,把敵人驅逐出境,岳飛不顧自己位卑言輕,上書給皇帝趙構,堅決反對繼續向南逃跑,力諫趙構返回汴京,親率六軍北渡黃河,這樣將帥一心,一定可以收復中原。這道奏書進呈後,觸怒了趙構和黃、汪這些妥協投降派。他們以“小臣越職,非所宜言”的罪名,把岳飛的官職革掉了。閒居三個月後,岳飛難以壓抑心中報效國家的強烈意願,投奔河北路招撫使張所。岳飛慷慨陳詞,決心以身許國,消滅敵人,恢復故疆,以報答父老鄉親。從此,岳飛又轉戰在抗金的戰場上,而且越—戰越勇,“岳家軍”的旗幟成了抗金力量的象徵。金兵統帥不得不驚呼:“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1140年,正當岳飛奮勇前進,勝利在望的時候,趙構和宰相秦檜卻害怕“岳家軍”強大起來之後,成為南宋政權的威脅。因此,不惜出賣民族利益,以“孤軍不可久留”為藉口,在一天之內連下12道金牌,強令岳飛退兵。岳飛對此極為悲憤,長嘆道:“十年之功,廢於一旦!”岳飛退兵時,中原人民攔住軍馬,哭聲盈野,岳飛也潸然淚下。

  岳飛回到臨安後,趙構和秦檜為了向金兵求和,誣陷他唆使部下謀反,以“莫須有”的罪名把岳飛送進監獄。1141年12月29日,岳飛和他兒子岳雲、部將張憲等一同被害,當時岳飛年僅39歲。臨刑前,他奮筆疾書,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意思是“老天有眼呵,老天有眼呵!”岳飛被害後,南宋與金人訂立了可恥的紹興和議,向金朝稱臣納貢,大片國土淪於金人之手。

  岳飛雖然慘遭殺害,但他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光輝業績,深深地銘刻在世代中國人民的心中;而奸臣秦檜等人,卻被鑄成鐵像,反剪雙手,長跪於英雄墓前,被萬世人民唾罵!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