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崗奉獻事蹟材料(精選20篇)

愛崗奉獻事蹟材料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用到過事蹟吧,事蹟可以起到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我們該怎麼擬定事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愛崗奉獻事蹟材料(精選2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愛崗奉獻事蹟材料1

  尼瑪扎西,男,藏族,1965年4月生,生前系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黨組副書記、院長。

  尼瑪扎西長期致力於西藏農牧業科研和脫貧攻堅事業,帶領團隊與田野為伴、與青稞為友,刻苦鑽研、敢為人先,破解青稞“基因密碼”,選育青稞新品種,創造了青稞高產紀錄,被群眾親切稱為“青稞博士”。

  尼瑪扎西是西藏第一位藏族農學博士、農作物育種首席科學家。2020年9月5日,在阿里地區開展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工作途中,突遇車禍不幸殉職,用生命踐行“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農戶家中”的初心使命。

  在青稞增產中逐夢,在脫貧攻堅中圓夢。尼瑪扎西放棄國外高薪待遇,歸國投入到心愛的青稞育種事業。他領銜創立自治區第一個青稞分子生物學遺傳育種實驗室,建設青稞育種加代與擴繁基地,研究加速青稞等喜涼作物的育種程序。30多年來,他帶領團隊先後主持選育出20多個青稞新品種(系),研製12項西藏農作物標準化栽培技術,累計示範推廣新品種新技術1300餘萬畝,為西藏年糧食總產量突破100萬噸作出重要貢獻。尼瑪扎西培育的青稞良種在西藏覆蓋面積達到95%以上,66個貧困縣區超過30萬貧困人口從中受益,實現年人均增收500元以上,推動西藏青稞總產量突破80萬噸,經中國農科院效益測評,經濟效益超過27億元。“藏青2000”等優良青稞品種還被推廣到四川、青海、甘肅和新疆等省區,助推當地青稞種植增產10%以上。

  尼瑪扎西堅持事業至上、工作第一,加班成了他的工作常態。因長期超負荷工作、身體透支嚴重,2013年春末組織安排尼瑪扎西到成都輪休調養。剛到沒幾天,他接到白朗縣良種推廣駐點人員電話反映青稞出苗問題,立即放棄休養趕回西藏、奔向田間地頭,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直到查明原因、研究確定補救措施。尼瑪扎西著力打造一流創新團隊、推動科技富民,在他的積極努力下,申報組建省部共建青稞犛牛國家重點實驗室、西藏農科院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西藏農口院士專家工作站以及農產品開發與食品科學研究所等4個研究所,建成西藏首個水肥一體化、全程機械化的萬畝馬鈴薯繁育基地等,為加快西藏農牧業轉型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科技和人才支撐。

  愛崗奉獻事蹟材料2

  何昌淑,女,四川華鎣人,中共黨員,1963年11月出生,1982年9月參加工作,現於華鎣市觀音溪初級中學田壩子村小任教。

  1982年秋天,年僅18歲的何昌淑,懷著滿腔的熱情,走進大山,走進華鎣市觀音溪初級中學李子埡村小任教。當時那裡的辦學條件極差:海拔1500多米,四面環著高山,終年山風呼嘯,周圍雜草叢生,人煙稀少;不通公路,山路崎嶇難行,從山上到山下的鎮上,來回至少也要6個小時;教學環境簡陋不堪:一間破房屋當教室,講臺是一方凹凸不平的土臺子,黑板坑坑窪窪,早已泛白,加上幾張缺胳膊少腿的桌凳,這便是學校所有的教學設施。對剛步入教壇的何昌淑來說,除了要克服這些困難外,還要面對學生讀書熱情不高、學生家長不願送孩子上學的現實。山裡人不覺得教育很重要。他們認為“讀不讀書都一樣,看著太陽出來,揹著太陽下山,讀書還不如挖山種地”,所以失學兒童很多。這樣的條件,要留住教師,留住教師的心,談何容易!來這裡的老師總是來了即思走,難以安心,呆得最長的不過一年半載,短的只有一兩個月,甚至一個學期會換好幾位老師。缺教師,工作任務當然就重,一個老師常常要教兩三個班——複式教學。

  要教書,首先要有學生教。何老師將動員失學兒童復學作為自己的第一項任務,她走社串戶,逐個宣傳動員,儘管道理講了一籮筐,山裡人總是陰沉著臉不理不睬,何老師就軟磨硬泡,一次不行,就去二次,兩次不行,就去三次、四次、五次……村裡老劉的女兒嬌嬌已經十歲了,早過了入學的年齡,但一直沒有上學。何老師三番五次到她家裡去動員,但老劉始終不鬆口。老劉那“女娃家上不上學無所謂”的觀念甚深,再加上家太窮了,負擔嬌嬌上學的費用很困難,所以何老師總也做不通他的工作,幾次都無功而返。一個星期天,何老師又翻過兩座山樑,到老劉家去動員,老劉遠遠看到何老師來了,趕緊把門關上。何老師敲門很久,不見開門,乾脆就在門口蹲了下來。一個小時過去了,兩個小時過去了,三個小時過去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門終於開了,何老師的誠心終於感動了老劉,答應第二天就送孩子到學校去。萬事開頭難,在何老師的不懈努力下,村民們陸續將學生送回到學校,空寂的山谷裡又響起了久違的讀書聲。

  孩子們返校了,但實際困難又接踵而至。以前的桌凳早已破爛不堪,屋頂年久失修,睛天抬頭透過破洞可以看見藍天白雲,雨天水珠穿過漏瓦灑向學生課桌,師生只好戴著斗笠上課。一個個斗笠,匯成了山村教育最獨特的風景線,可這風景不但不能令人興奮,卻只有心酸!

  孩子們總不能一直這樣上課吧?何老師暗暗打定主意,要迅速改變這個情形。於是,她多方求援,找來材料,請來工匠,發動學生和家長充當幫手,自己也挽上袖子,與大家一起動手修桌凳,上房補屋頂。一個星期後,桌凳修好了,屋頂漏洞補上了,操場平整了,孩子們終於可以正常上課了,何老師累得消瘦了一圈,可她卻開心地笑了。

  李子埡村幅員面積廣,學生居住分散,要到校讀書,大都需要翻過一座座山嶺,淌過一條條大大小小的溪河。每當春夏時節,山洪咆哮,河水暴漲。學生的安全揪緊了何昌淑老師的心。每天,她早早地守候在河邊,將學生一個一個背過河,背了這個社的學生,又步行很遠去背那個社的,直到把所有學生都背過河,才安心上課。放學後,又將他們背過去。

  常常累得腰痠背痛,甚至有幾次,她自己差點被急流沖走。但看到孩子們快快樂樂學習、健健康康成長,她打心眼裡覺得高興。

  一到冬季,漫天大雪,寒風凜冽,教室四壁透風,孩子們凍得直打哆嗦。何老師看在眼裡、急在心頭,她毫不猶豫地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資(當時她的工資每月只有幾十元錢),買來比較厚的透明薄膜,將牆壁透風處一一釘上。課餘,她組織孩子們從山裡拾來乾柴,上課前,讓孩子們將柴禾燒一下,待濃煙過後,將火炭放進準備好的爛瓷盅裡,吊在課桌下取暖。

  愛崗奉獻事蹟材料3

  劉雙燕,女,漢族,1975年6月生,中共黨員,安徽省亳州市利辛縣朱集村黨總支第一書記。

  劉雙燕是全國扶貧戰線上為數不多連任3屆共9年的第一書記。她兩次主動留任,先後帶領利辛縣陸小營村、朱集村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扶貧期間,遭遇母親、丈夫先後病逝,她化悲痛為力量,初心不改,奉獻基層,被譽為“黨的好女兒”。

  2012年3月,劉雙燕作為選派幹部擔任利辛縣陸小營村第一書記。這是個外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村子,交通閉塞,產業落後,部分村民還患有艾滋病,因為各種原因成了軟弱渙散村。上任以後,劉雙燕把村民當親人,幫助患病村民重樹信心。她千方百計籌集資金50萬元,修通近3公里長的水泥主路,讓群眾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就在劉雙燕幹勁十足的時候,身體一向硬朗的母親突然被檢查出患了肺癌。劉雙燕本想在母親生命最後時刻陪伴左右,但母親深明大義,鼓勵劉雙燕繼續幫助群眾走好脫貧攻堅路。透過3年的努力,在劉雙燕帶領下,陸小營村逐步擺脫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惡性迴圈,走上發展正軌。

  2014年底,劉雙燕在完成陸小營村扶貧任務後,選擇到利辛縣另一個深度貧困村朱集村擔任第一書記。在朱集村,劉雙燕帶頭髮展種養合作社,引入特色種植養殖專案、光伏發電、林業扶貧等產業。3年下來,村裡的產業從小、散、差,逐步發展到初具規模,全村貧困發生率明顯下降,順利從重點貧困村出列。2018年3月,任職期滿的劉雙燕再次留任,用實際行動踐行了脫貧攻堅“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決心。正當劉雙燕順利推進各項工作之時,其愛人卻突發急性心梗不幸離世。噩耗傳來,劉雙燕如遭晴天霹靂,堅強的她料理完丈夫後事,擦乾眼淚又回到了朝夕相伴的貧困群眾身邊。經過劉雙燕6年的努力,朱集村貧困群眾“兩不愁三保障”得到有效解決,341戶739人全部脫貧,曾經的貧困村現已成為安徽省美麗鄉村示範村。

  愛崗奉獻事蹟材料4

  湯豔波,男,25歲,漢族,本科文化,在勉縣北收費站從事內勤工作。一年多以來,該同志以"做一個合格高速人"來嚴格要求自己,緊緊圍繞中心工作,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關心支援單位工作,認真幹好本職工作,充分發揮橋樑和紐帶的作用,為勉縣管理所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起到了積極作用。

  他具有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具備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愛崗敬業,勇於創新,開拓進取,憑著豐富的專業技能、踏實認真的工作態度、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在收費工作中取得優異成績。

  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不論是平時的收費工作,還是內勤的服務一線工作,他始終注重加強自身的思想品德修養和職業道德修養,以自己無聲的行動影響和凝聚其他員工,並注重要求其他員工在各項工作中率先垂範,搞好“傳、幫、帶”,從良好的工作作風入手,堅持做到完成收費幹在前、思想工作做在前、困難當頭搶在前、執行任務走在前、團結互助搞在前,為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以身作則,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提高員工隊伍素質。作為一名內勤人員,他始終把學習放在首要位置,並貫穿到工作的全過程,透過各種方式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工作水平。在他的影響下,員工團結一心,氣氛和諧,都能自覺地把履行崗位職責、把交通行業“三個服務”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同志之間講團結,崗位之間講協作,工序之間講配合,不斷增強了班組的向心力、凝聚力。

  積極參加各類活動,熱心參與公益事業。他忠於單位組織,熱心單位工作,積極協助單位委員做好單位的的各項活動。積極參加籃球等興趣小組及“冬季趣味運動會”等各類活動;協助並踴躍參加工、團開展的“三人籃球賽”、青年志願者活動,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志願者精神;響應分公司、管理所號召,為南鄭縣貧困學生捐款捐物、獻上自己的一份愛心,到勉縣中心敬老院慰問孤寡老人,送去晚年祝福。這些活動既活躍了員工的業餘文化生活,培育了團隊精神,又增強了企業員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升了員工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愛崗敬業,忠於職守,充分發揮內勤服務職能作用。一是針對普遍涉及員工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密切聯絡員工群眾,協同黨組織開展員工思想狀況調查,認真聽取員工的意見,關心員工作生活,熱忱為員工服務。二是幹好本職服務員工上傳下達的同時,從思想政、生活上都給予員工幫助和關心,竭盡所能地幫助員工排憂解難,使員工全力工作無後顧之憂。

  愛崗奉獻事蹟材料5

  劉虎,男,漢族,1974年7月生,中共黨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伽師縣水利局黨組副書記、局長。

  劉虎帶領團隊找水源、探路線、定方案、劃標段,在確診肺癌情況下,仍堅持奮戰在伽師縣城鄉飲水安全工程一線,為實現當地群眾喝上“安全水”“幸福水”目標,誓言奮鬥到生命最後時刻,被譽為“焦裕祿式的好乾部”。

  城鄉飲水安全問題,是伽師縣脫貧摘帽的一項重要指標。2016年11月任職後,劉虎積極與相關業務部門、設計院、勘察施工等單位多方論證,謀劃整體思路和工作措施,積極推進城鄉飲水安全工程。2019年5月2日,在劉虎籌劃推動下,此項工程順利開工。

  伽師縣和水源地之間相隔上百公里,工程共65個標段,要跨越3個縣,輸水乾管長112公里,輸水支管長167公里,改擴建配水管網1548公里。面對如此艱鉅繁重的工程任務,劉虎迎難而上,全身心投入工程建設,自此“5+2”“白+黑”成了他的工作常態。他不是在水源地總水廠,就是在施工現場,嚴把質量關,協調解決問題。早在2017年5月,劉虎就被確診為肺癌,可他依然拖著病軀為工程奔忙。工作中,他有時胸痛得滿頭大汗,卻一聲不吭,只是悄悄去醫院化療,第二天又出現在施工現場。工程忙的時候,幾個月都顧不上去醫院。

  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外地施工人員不能如期返回,工程建設不能按時開工。劉虎及時向上級建議組織當地施工人員復工,得到縣領導和地區、自治區水利部門的支援。經他多方協調推進,在嚴格做好疫情防護措施基礎上,沉寂3個月的工地再次忙碌起來。劉虎經常接到醫院催他住院化療的電話,他總是說:“等水一通馬上就去。”這一等就是5個月。工程終於進入試通水階段,劉虎卻暈倒了。因耽誤治療及勞累過度,他的病情嚴重惡化,左眼失明、癱瘓在床。

  2020年5月20日,祖祖輩輩盼望的甜水流到伽師縣居民家中,臥病在床的劉虎流下激動興奮的淚水。9月,劉虎被診斷癌細胞擴散,轉移至骨髓。“能參與改水,讓家鄉百姓早日吃上甜水,值啦!”

  愛崗奉獻事蹟材料6

  李小溪,女,2007年入職,現任人力資源部經理。該同志自2013年1月調入人力資源部至今,已經從事人力資源工作6年了。這6年期間,她透過不斷的學習、總結和實踐鍛鍊,不僅在業務水平上有了長足進步,更重要的是站在集團層面的高度,去指導安排人力資源部的工作,具有工作的前瞻性和未來規劃的指導性。在各位領導的關懷和幫助下,已經由一個初涉人力資源工作的普通員工成長為一名優先的人力資源部負責人。

  工作雖然繁忙而瑣碎,但是她盡心竭力,幹好每一件事,處理好每一個細節,獲得了上級領導的認可。

  一、主動學習,提高專業技能,增強人力資源工作業務能力。

  萬事開頭難。2013年1月,李小溪同志初涉人力資源工作,在這之前,她只是企管部的員工,對於人力資源檔案、勞動合同、人力資源資訊統計、編制核算、招聘面試等新的工作內容讓她覺得自己還只是個人力資源工作的“邊緣人”。時逢公司進行組織機構變更,領導給她分配了培訓管理的工作,負責推動集團公司各單位的練兵管理工作。從練兵培訓的需求調研、專業部門培訓課件的制定、培訓方案的稽核,到練兵課堂的管理。這些工作對於一個新人來說,任務重、時間緊,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是她倒覺得這是一個認識企業、瞭解企業、熟悉企業的好機會,是一次學習的好機會。她利用各種時機走訪各部門,瞭解部門具體工作情況,堅持到現場與員工進行走訪,匯聚了大量的資料,找到了突破點。很快練兵工作就顯現了成效,員工的基礎技能在行為上有了改善,工作有了很大轉變。贏得了領導和同志們的信任。

  起步的順利並沒有讓李小溪對自己的工作滿意,她意識到自己在人力資源專業知識上的欠缺。她積極參加培訓,閱讀人力資源專業書籍,為自己充電。透過知識積累,讓她在工作中更加得心應手,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先後擬寫了公司的《員工培訓管理制度》等多項人力資源制度,為公司人力資源工作的規範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有了實踐的鍛鍊,加上理論知識的學習,李小溪同志於2015年5月考取了國家一級人力資源管理師職業資格證書,證書對她來說只是一次知識和能力的認可,但是她更珍惜的是培訓中諸位人力資源管理名師的精彩講授,其中針對人力資源工作的操作技巧和管理經驗,讓她覺得受益匪淺。

  二、立足本職,嚴格要求,盡心盡力做好本職工作。

  人力資源工作要求細緻嚴謹,尤其作為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需要稽核各部門報送的人力資源資料、資訊,進行彙總核對,為領導提供準確的人力資源資料資料。人力資源部負責著公司員工的入職管理和離職管理,關係到公司人員“入口”和“出口”兩道關。所以,對於招聘面試、入職資料的稽核、錄用考核等都要嚴格嚴謹的進行。作為一名人力資源負責人,不僅要為人員入口把好關,也要為最佳化公司人力資源配置花心思。李小溪同志深刻意識到,在今後的工作中,要認真組織做好人才引進,根據公司戰略發展需要,對各崗位人員的招聘精挑細選,嚴把質量關,確保滿足招聘需求,使員工隊伍進一步充實、壯大,人才結構更加合理。

  在工作作風上,該同志一貫堅持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腳踏實地,勤奮敬業。作為一名中層管理幹部,她時刻嚴格要求自己,主動、積極地做好每一項工作,為本部門的其他工作人員起到表率作用。她還注重加強部門人員的管理,提高員工的執行力,規範內部工作程式,注重溝通,調動員工積極性。2019年在集團公司組織架構調整之際,公司大批人員要根據所屬公司轉移勞動關係,簽訂勞動合同,李小溪同志為保證續簽工作的順利進行,針對員工關心的幾個問題,在公司例會上多次進行講解說明,並組織勞動關係的同事一起積極為續簽合同的員工進行現場答疑,保證了續簽工作的順利完成。

  三、端正修養,用操守嚴把制度關。

  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錄用、考核、任免、獎勵、懲戒等多方面的工作有著政策性強、情況複雜的顯著特點,這就要求人力資源從業者必須充分認識人力資源工作的重要性和嚴肅性,認真嚴格執行政策,對工作負責、對他人負責、對歷史負責,紮紮實實地開展工作。尤其是負責公司的招聘工作,來自方方面面的誘惑很多,人情世故的東西又摻雜其中,這更要求人力資源工作者的嚴肅性和職業操守,時時刻刻要秉持著對公司負責的態度開展工作。對於這一點要求,李小溪同志比誰都清楚,所以在工作中,她始終以“眼裡不能揉沙子”的態度對待那些違反政策的事情。

  在人力資源工作的保密制度上,李小溪同志更能意識到保密內容對於公司穩定團結的重要性。公司歷經了多次組織機構調整,每次都涉及到管理人員的崗位變動,在沒有成文釋出之前,她堅持原則,絕不洩漏任何資訊,嚴守制度規定和工作要求。

  四、從細節做起,為各部門提供服務,為領導做好參謀助手。

  作為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掌握著最全最新的人力資源資訊。李小溪同志能夠積極落實職能部門的服務職責,為幫助各部門完善人力資源工作,主動提供各種資訊、政策的支援。在工作彙報中為領導提供人力分析報告和人力資源工作的可行性建議,充分發揮領導參謀助手的作用。

  在人力資源崗位的工作經歷和上級領導的指點,成為李小溪同志非常珍惜的學習經歷。今後的工作依舊是繁忙,任務也是艱鉅的,但是她決定,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無所畏懼,腳踏實地,帶領著團隊圓滿完成任務,奉獻她的力量。

  愛崗奉獻事蹟材料7

  湯寶俊,男,漢族,1981年11月生,中共黨員,生前系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公安局墾區治安分局刑警大隊四級警長。

  2021年3月24日,湯寶俊在抓捕網上在逃犯罪嫌疑人的過程中,不幸壯烈犧牲。湯寶俊從警16年來,始終懷著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堅持用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律己修身、以身作則、勤奮工作,他用年輕的生命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忠誠本色。

  勇鬥疑犯,不幸殉職。3月24日,唐山市曹妃甸區公安局墾區治安分局刑警大隊接到群眾舉報,稱疑似網上在逃人員趙某軍在當地某理髮店出現。接到舉報後,根據大隊領導指派,湯寶俊帶隊迅速出擊,實施抓捕行動。到達現場後,嫌疑人趙某軍見身份敗露,極力掙脫拒捕,湯寶俊和同事與嫌疑人英勇搏鬥,並一度將其控制。在搏鬥過程中,身高1.9米、體重近100公斤的趙某軍憑藉身體優勢突發蠻力,將湯寶俊壓在身下。湯寶俊失去意識,嫌疑人趙某軍趁機潛逃。湯寶俊被緊急送往醫院,經搶救無效犧牲。湯寶俊用生命踐行了人民警察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

  嫉惡如仇,履職盡責。湯寶俊從警校畢業後進入基層派出所工作,後又調入刑警大隊。因工作原因,他長期與家人分居兩地,平均每年在家時間累計不足1個月,將滿腔熱血拋灑在公安事業上。從警以來,湯寶俊始終戰鬥在派出所和刑偵一線,練就了一身勇於擔當作為的硬脊樑、鐵肩膀、真本事,參與破獲各類刑事案件40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00餘人,被稱為破案能手、追逃先鋒、反詐專家。

  紮根基層,服務群眾。當民警時,湯寶俊始終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頭。轄區內群眾哪家有困難,他都主動幫忙協調解決;凡遇到走失兒童或老人,他都熱心救助;鄰里發生口角矛盾,他會用心調停;企業股東鬧起糾紛,他就分析利弊促成和解。從事公安工作16年來,湯寶俊為百姓辦實事、辦好事1600多件。

  愛崗奉獻事蹟材料8

  在全市地稅系統“愛崗敬業、忠誠奉獻”先進事蹟報告會上,來自全市地稅系統的6名代表以樸實無華的言語,講述了他們在各自工作崗位上平凡、真實、生動、感人的先進事蹟,從不同角度詮釋了“忠誠奉獻、公正勤廉、求是創新、興稅報國”的湖南地稅精神,集中展現了我們地稅系統幹部隊伍在新的歷史時期的嶄新風貌,他們是全市地稅系統的優秀代表和先進典範,又都是一個個平凡的人,一個個普通的稅官,平凡之中見證了偉大,普通之處展現了崇高。他們的典型事例和先進事蹟來自於基層、植根於地稅事業的發展,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教育和現實意義。

  他們的先進事蹟,充分體現了當代優秀稅官勤奮學習、多謀善斷的優秀品質。學習是一個人完善自我、提升境界的必由之路,是增長才幹、提高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做好各項工作的重要基礎。報告團的6名先進代表,無一不是勤於學習、刻苦鑽研、善於創新的先鋒模範。他們始終牢記自己的身份和使命,心繫本職,情注崗位,鑽研業務,苦練本領,認真負責,竭誠服務,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和崗位技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學習他們的先進事蹟,就是要和他們一樣把學習作為一種精神追求,一種政治責任,一種生活習慣,一種工作動力,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科學計劃,合理安排,努力做到工作、學習兩不誤,兩促進。既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又要敢於突破陳規、大膽實踐,善於思考和謀劃,努力把學習的成果轉化為謀劃工作的思路、促進工作的措施、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習中尋找快樂,在學習中實現追求。

  他們的先進事蹟,充分體現了當代優秀稅官愛崗敬業、奮發有為的進取精神。“實幹興邦,空談誤國”。“一步實際行動勝過一打綱領”。正如鄧小平同志指出的那樣,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幹出來的,不幹,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報告團的6名先進代表,個個都是立足本職、忠於職守、勤奮敬業的時代楷模。他們來自地稅事業的各個層面,既有二層骨幹,也有一般幹部,既有稅收徵收員,也有稅收管理員,既有來自縣局機關的同志,也有來自徵收管理一線的同志,既有年過半百的老者,也有風華正茂的年輕人。他們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恪守“脫下軍裝依舊是戰士”的堅定信念,發揚“狹路相逢勇者勝”的“亮劍”精神,勇於開拓,知難而進,分別在平凡的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業績。學習他們的先進事蹟,就是要學習他們牢固樹立“工作起點永遠是零,工作追求永無止境”的工作理念,大興“求真務實、崇尚實幹”之風,自覺講大局、講責任、講奉獻,克服浮躁情緒,拋棄私心雜念,真正把心思用在幹事創業上,立一流標準,幹一流工作,創一流業績,在創新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為推進地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他們的先進事蹟,充分體現了當代優秀稅官克己奉公、清正廉潔的良好作風。古人云:“貪慾者,眾惡之本;寡慾者,眾善之基”。報告團的6名先進代表,就是公正執法、廉潔從稅、甘於清貧的鮮活典範。他們自覺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堅決克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的思想,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已之心,常慕清廉之美,堂堂正正做人,乾乾淨淨做事,清清白白為稅,樹立了“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地稅形象。學習他們的先進事蹟,就是要學習他們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牢記“兩個務必”,自覺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在任何時候,都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誘惑,經得住考驗,慎獨慎行,擇善而交,把個人的愛好和業餘時間放在健康有益的事情上來,做到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努力實現地稅事業的和諧、健康發展。

  愛崗奉獻事蹟材料9

  20xx年4月我如願以償成為了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師,到現在已經有十四年的時間。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教書育人,誨人不倦。長年紮根山區,始終工作在教育一線,並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堅持出滿勤,幹滿點,從不遲到早退。以校為家,熱愛學生、團結同志,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在多年的教育教學中,為了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業務素養,提高自己的教學認識水平,適應新形勢下的教育工作要求,在教學中我不錯過任何一個可以提升自身業務素質的機會,積極參加各種政治學習和政治活動,積極參加師德師風建設活動,向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學習,並認真寫心得體會。工作期間,我既教書又育人,經常關愛學生的點點滴滴。在生活上無微不至的照顧他們。在思想上,教育學生做人要自立自強,誠實守信,為人正直;在學習上要積極進取,開拓創新,待人要寬厚,做事要有責任心;在生活上要勤勞節儉,生活儉樸。經常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集體。

  一、愛崗敬業、因材施教。

  作為一名教師,我不斷地刻苦鑽研業務,認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課程標準,注重多方位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學習習慣,對工作講求實效,對學生因材施教。備課時,我精心設計環節,努力鑽研教材,上網查閱資料,了了大量的課前準備工作,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資源,結合課堂實際運用課件配合教學,向40分鐘課堂要質量。課堂上給學生暢所欲言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而我則循循善誘的引導,做好學生的學習合作伙伴,學習效果事半功倍。教育學生上,我很注重培優扶差的工作,對於後進生,我總是給予特殊的照顧,在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對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大力的表揚;課後多找他們談心、交朋友,樹立起他們的信心和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比如,班裡有個女孩叫薛志蓮。她學習很好,可是就是不敢在同學面前發言,只要站起來就緊張,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同學們都替他著急。她也成了班裡有名的“膽小生”。為了幫助她練習膽量,我經常課上提問她,都是些很容易的問題,怕她遇到難題緊張就更不敢說話了。並且私下經常找她談心,鼓勵她。當發現她的英語很好時,就在學校每週一句的英語學習中,試著讓她帶著大家朗讀。她竟大膽的走上講臺,而且毫無羞澀的讀了起來。同學們也很激動,在她的領讀下,都放聲的讀了起來。這以後語文課上的一分鐘演講,她也能夠大膽的走上臺來。有一位同學曾這樣評價她的演講發言。他說:“老師,今天的演講薛志蓮雖然不是很流利,但是她終於可以大膽的走到前面來了。我覺得她今天是最棒的!我們應該向她學習,勇於向自己挑戰。”我聽了之後很是欣慰,看著孩子們的成長,心裡有說不出的喜悅。後來薛志蓮同學學習更是突飛猛進,還當上了我精挑細選的課代表。老師的細心關愛就像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於完美。

  二、關愛學生,無微不至。

  作為寄宿制學校的班主任,要讓學生成材,身心健康成長,就必須關心愛護他們,做他們的知心人,我把“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曉之以理、持之以恆”作為關心學生的座右銘。關心學生的點點滴滴,使每個孩子在校都得到了精心照顧,感受到了媽媽般的溫暖。對於這裡的住校生,我經常給予他們生活上無私的幫助。家長農忙忘記來接孩子了,他們就領回自家和家人一起吃住;孩子在校生病了,我就自掏腰包給孩子打針買藥;有的孩子衣服破了,家長沒錢買,我就把自家孩子的衣服給換上。對於這些,我都表示:住校的孩子不容易,離家在外,我們不管誰來管。如:去年五月的一天中午,我發現我班學生侯志全發高燒,這孩子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我及時的把孩子送在鄉衛生院,看到孩子難受的我邊用酒精幫他擦拭身體一邊安慰他,一直照顧孩子兩三個小時直到他哥哥把他接走我才放心。

  三、銳意進取,與少先隊一起成長。

  2012年起一直任少先隊輔導員,還負責學校的政教德育、安全、紀律管理工作以及各項大型活動的安排。不論哪項工作,我都計劃得井井有條,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方方面面都會考慮周全,組織老師和學生參加各項活動,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上級的任務。

  1、累,並快樂著

  2010年擔任少先隊輔導員,就與少先隊活動結下了不解之緣。學校的少先隊活動從無到有,展現出了蓬勃的生機。我富於創造性的工作和符合時代特色的活動,從根本上改變了校內、校外一些人認為“少先隊對學生已經不適合了,沒有什麼吸引力,少先隊組織已無存在的必要”等錯誤觀念,為全校的少先隊工作闖出了一片廣闊的空間。

  每年的六一活動,從組織策劃到培訓主持人,從環境的佈置到音響的準備,從校園評優到獎品購買,從遊戲設計到文藝節目編排,再從中隊表演節目的選定到演出服裝的準備。整整忙四個星期,活動終於成功展。看著孩子們的笑臉和精彩的演出,我笑了。像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如2011年的“中國精神”演講比賽我校獲得三等獎。每一次都是精心策劃,圓滿結束。我要說:“累,並快樂著,我喜歡!”。

  2、伴隨活動,雛鷹羽翼漸豐

  我堅信“竭誠為少年兒童健康成長服務是少先隊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幾年來,我組織了幾十次活動,效果顯著。

  我開展的少先隊活動與生活密切聯絡。雛鷹爭章活動期期開展,還針對實際設“勤儉章”等特色章。為從小培養隊員良好的行為習慣,我深入課堂,和一年級小朋友開展“爭做四個好少年”活動,向全校隊員發出“為校園整潔彎彎腰”的倡議。

  在一次次活動中,一隻只雛鷹羽翼漸豐,作為輔導員的我也和少先隊一起成長著,靈活務實地做好少先隊工作,深受學生的歡迎和尊敬,得到家長的充分信任和好評。

  3、積極、上進作為主旋律

  因為年輕,領導給了我這樣的重任;也因為年輕,我毫無怨言,兢兢業業。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積極上進始終是我人生的主旋律。我積極參加繼續教育的學習,2010年,順利完成大同大學專科函授學習,2013年,又完成了大同大學的本科函授學習。同時,我沒有放棄自己對普通話和演講的愛好,經常為來校考察的省市縣各級領導做講解,在學校內多次負責現場活動主持和晚會主持,除此之外,還積極參加了全省輔導員培訓等各級各類培訓,以此充實、完善自己。

  有風有雨有陽光,有汗有淚有歡笑,這是我工作十幾年來的真切感受,工作雖然艱苦,但我更多感到的是愛的快樂。“不經歷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近年來,我獲得了 “縣級教學能手”、“黨史知識競賽二等獎”、“‘寰爍杯’多媒體應用賽講二等獎”、“市模範教師”、“晉綏兒女支援老區教育獎”等榮譽稱號。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近幾年來,無論是教學還是教研,無論是紀律還是成績方面,我在校、在鄉都位居榜首,贏得了學生和家長的普遍讚譽,為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做出很大的貢獻。十多年的教育生涯,我始終堅守著一腔熱誠一腔愛,我無怨無悔地耕耘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讓嬌嫩的生命之花永遠綻放在這希望的田野上!

  愛崗奉獻事蹟材料10

  我叫李紅,1974年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淳樸的農村環境造就了我吃苦耐勞的品質。,1998年透過他刻苦努力,終於以優越的成績畢業於畢業於鞍山師範大學,同年7月參加工作,現在是牛莊高中化學教師。李紅同志注重職業道德修養,愛崗敬業、勤奮積極,師德高尚,熱愛學生、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立足崗位刻苦鑽研,業務過硬勇於創新,遵紀守法、團結同志、十六年來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深受師生愛待。

  一、不斷學習,完善自己

  自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學的第一線,把培育祖國最需要的人才作為最光榮、最聖潔的事業。注重加強自身修養,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愛崗敬業,尚德篤學,善教樂研,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學及新課改,以自身堅定的政治信仰和積極向上的人生觀感染、激勵學生,以“工作業務上的高標準,生活享受上的低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二、奉獻愛心,喚醒良知

  熱愛學生是每個教師的天職和美德,是教師心靈美的主要表現,也是做好學生教育工作的前提,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人們常把母愛視為世界上最純真的感情,因為母愛是無私的,教師給孩子的就是母親般的愛。熱愛孩子是教育好許多不同型別的學生,向全體學生

  進行全面教育的基礎,用“愛”塑造幼小的心靈,用真摯的感情喚醒學生。

  我多年來始終施給與學生的就是“母親”般的愛。學生們的學習、生活我樣樣關心。2005年,我班有個叫楊瓊珍的同學,從小失去了父親,性格孤僻、內向,不願和同學來往,內心的情感和秘密也不願與老師和家長交流傾訴。學習注意力不集中,是非觀念不強,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或挫折時,放任自流。在糾正她的錯誤時,我很注意發掘她的優點,進行正面誘導;還發現她經常缺筆少本,就掏錢給她去買,有時還餓著肚子來上學,就買來點心給她吃。有一次楊瓊珍病了,家裡沒人照顧她,她就又來上學,我就給她買來藥讓她服下,還給她買來罐頭讓她吃。這時她哭了,對馬老師說:“老師,你是最好的人,我要聽你的話,好好學習。”後來楊瓊珍變得活潑向上,遵守紀律,學習認真,成績逐漸上升,成了一位品學兼優的學生。而今,楊瓊珍已走社會,但是她始終沒忘記老師的教誨,踏實生活,誠實做人。現在,她會經常給我寫信、打電話問候,一有機會回家,就忘不了來校看望我,並會激動的說:“老師,謝謝您!如果不是您,我是不會有今天的,是您挽救了我,也挽救了我的一生啊!”

  三、勤研業務,成績優異。

  我從參加教育教學就在牛莊高中工作,擔任班主任及科任工作。在工作中我能努力鑽研文化業務知識,鑽研教材、研究教法,文化業務水平得到了不斷的提高。教學工作中,對學生進行耐心細緻地說服教育,特別是近幾年學生入學成績越來越差,有的時候進行手把手的教,

  直到教會為止。對厭學學生進行說服教育、耐心誘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直到把學生引導到正確的學習軌道上來,這樣的事例是數不勝數。因為工作努力,能一心把主要精力用在教育教學工作上,所以幾年來,我所教班級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多次受到表揚,也得到了社會和學生家長的認可。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但教師如果沒有紮實的教學技能,空有一腔熱情是沒法完成教書育人這一使命的,因此,我把練師能當作不斷提高師德修養的一個目標去追求。平時刻苦學習理論和文化知識,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水平。教學上更是潛心研究教材教法,廣採他山之石。多次參加各種培訓,透過學習和聆聽專家報告,在吃透教材編寫意圖後,積極主動地付諸行動。在上課前,緊緊圍繞課改理念,深刻領會課標內涵,準確把握、認真鑽研教材,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課堂中,把各種教學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教學中做到整體把握、突出重點、明確難點為一體,實現師生、生生、生本之間的平等對話。

  在教育教學上,我積極探索教育教學的規律,積極運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來指導學生。認真研讀我縣課堂教學模式,分析學生的學情,研究有效的教學策略,認真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發揮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學和課堂管理始終受到學生的歡迎,師生配合默契,效果良好。

  我一直覺得:一位名教師的成長首先從教學反思開始,所以,我平時再忙也堅持及時進行教學反思,反思自己每一節課的得與失,也反思其他教師的教、學生的學,經過多角度的反思和留心自己的教學,不斷總結經驗,找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著力實施解決,自己不能解決的虛心請教於有經驗的教師解答。教學反思,為我的教育科研積澱了基礎,也為課題研究提供了實踐素材,我主張積極倡導科研先行,和老師們共同研究,提倡“行動+總結”的教學方式。

  為了提高課堂效率,我努力學習新的教學理念,並在實際的教學中運用實踐。在教學中,我堅持學校提出的教學“五步”法,精心備課,從學生入手,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認真分析學生的特點,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積極營造一種平等和諧、活躍有序的課堂氛圍,力求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穫。在課下,我透過從網上查閱資料、向其它教師請教以及徵求學生意見等方式,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過程,爭取做到不上無準備之課,努力使自己的課堂更加高效。在《科教論壇》國家刊物上發表教學論文並獲獎。經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我的業務素質有了較大的提高,自己的教學效果受到了同科教師和領導的好評。

  四、愛心澆灌祖國花朵

  教師身上被社會賦予很多耀眼的光環,作為一名教師,在領受這些美麗光環的同時,更應該去恪盡職守,努力適應時代的的發展,去為這些光環增輝添彩。我努力做到了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用自己的言行詮釋了師德的高尚。

  隨著科學發展觀的學習不斷深入和領會,我進一步認識到新時代教師使命的重大和師德弘揚的迫切,明確了教師對於學生進行道德垂範、知識傳遞、學法引導、情感培育、人生啟迪的重要。

  我有兩個心房,一個裝的是良心,一個裝的是愛心。我捫心自問時,問的是良心,我傾情付出時,灑的是愛心。在講求公德,崇尚師德的今天,我們需要這份純真,更祈盼這種由純真帶來的人性的昇華!正是這樣,我自覺端正師德、師風,嚴格執行各種規章、制度,使上牆的制度、規定不流於形式,用自己的言行做好同行的典範,擔任了校團委書記和政教員職務。

  作為教師,我覺得著力點就是愛學生。我始終堅持在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的同時,根據學生的個性,採取不同的方法,用愛心去點亮學生的心燈,用愛心去演繹教師的愛。在課堂上,我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能最大限度地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把愛心轉化為對學生的尊重,把愛心體現在對學生的嚴,體現在對學生習慣的培養上。課堂上,學生沒有坐姿不正的,沒有不思考的,沒有遲到的課外經常開展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的活動,對後進生進行耐心、細緻的輔導工作。平時與學生打成一片,瞭解他們的心理,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可以說我的課,學生愛上!

  成績不能滿足,名譽催人奮進。作為一名教師,覺得自己始終要踐行為人之道,從師之道。特別在實施教師績效考核的今天,我覺得教師更要講敬業和奉獻。我,一名普通初中政治教師,談不上有驚天動地的功績,只是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堅守著三尺講臺辛勤耕耘、開拓創新、默默奉獻。在教育園地中耕耘,沒有過高的享受,只有上課。

  愛崗奉獻事蹟材料11

  田仲虎,男,1974年3月生,中共黨員,甘肅省隴南市康縣長壩鎮花橋村黨支部書記。

  田仲虎恪盡職守、不辭辛勞,盡心盡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使花橋村從“爛泥灣”變成名副其實的“最美鄉村”,成為帶領鄉村發展的主心骨,群眾致富的貼心人。

  過去的花橋村,是遠近聞名的窮地方,人均純收入不足5000元,全村200多戶人,守著青山綠水受窮。2012年以來,田仲虎帶領村民大力推動村容村貌和基礎設施建設,先後硬化通村道路1420米、風貌改造215戶、庭院改造215戶、拆除危舊房屋89間,配套建設文化廣場、村級衛生室、中醫養生堂、村史館,修建農業體驗區梯田60畝、環村步道600米。同時,他充分發揮村級扶貧互助資金的作用,透過引導建檔立卡貧困戶從扶貧互助社借款投資旅遊產品經營專案的方式獲取穩定收益。全村6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每年每戶可獲得500元的穩定收益。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與龍頭企業搭建農特產品購銷、務工等平臺,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養殖產業11戶、發展種植產業8戶、從事務工22人,形成了產購銷聯動機制,有效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

  發展鄉村旅遊需要示範引領。田仲虎指導村民卯張輝發揮院落基礎設施優勢,開辦農家客棧,年收入近15萬元。村民們看到發展鄉村旅遊實實在在的收益,參與意願越來越強烈。田仲虎順勢而為,組織成立鄉村旅遊協會,大力發展以農家客棧、農家樂為主的鄉村旅遊產業,創新探索“協會+企業+貧困戶”“龍頭企業+產業+貧困戶”等旅遊扶貧模式,帶動貧困戶就業脫貧,吸引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2016年,甘肅省鄉村旅遊精準扶貧現場會在花橋召開,推廣他們的經驗做法。目前,全村發展農家樂13家、農家客棧20家,2020年旅遊綜合收入1600多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1萬元。花橋村已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被評為“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中國美麗鄉村百佳範例”等。

  愛崗奉獻事蹟材料12

  虞鄭娜同志是幼教戰線上的普通工作者,她能熱愛祖國,能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積極向黨組織靠攏,98年參加工作以來,工作踏實認真,堅持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以一份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和政治使命感精心愛教,愛崗敬業。在工作中樹立了"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孩子”的精神,悉心領會新《綱要》的教育理念,不斷開拓進取總結經驗,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覺悟和認識。文化素養和業務水平,作為幼教戰線上的一名成員,能時刻保持自己的先進性,克人先克己,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積極履行教師職責,有明確的社會責任感和強烈的進取精神,勇於創新,時刻以陶行知先生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名言來鞭策自我,為黨為人民的教育事業而忘我地工作。

  人們把教師稱為"陽光下最崇高的職業”把教師喻為紅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教師必須具備服務精神,奉獻精神,敬業精神,以及為人師表以身作則的精神,默默無聞的工作是她的人格力量,行為規範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身教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們。

  98年以來,她先後教過小,中。大各年齡班,透過工作實踐,積累了豐富的教育經驗,能根據不同年齡幼兒的身心發展和教育要求進行創造性的教育工作,在一日活動中,我堅持保教結合的原則,關心每一位幼兒,對孩子充滿愛心,她深知只有熱愛每一個孩子,教育才能成功。為了促使家園教育同步,經常利用休息日,家長來園接幼兒回家的時候,主動與家長交換幼兒在園"身心發展情況,虛心接受家長提出幼兒合理化的建議,不斷提高保教質量。

  該教師還是學校教科研方面的積極分子,99年參加遼寧省師範大學鄒曉燕教授的 "九五全國教育規劃重點研究子課題<3—6歲幼兒獨立性的發展與培養實驗研究>”,接受鄒曉燕教授的個別輔導,為課題展示成果,01年參加市立項課題《培養大班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課題成果獲一等獎,參加溫州市立項課題《教師職業情感的利用與開發》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03年設計申請了在"科學活動中幼兒探索能力的培養研究方案在溫州市立項,課題正在有序的實驗中,具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並能爭取機會參加省,市的教科研,教學培訓或觀摩學習,不斷吸收新知識,更新觀念,為更好的開展教育與教學教科研工作做好準備。

  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嚴謹治學是新時期教師應具備的個人品德的典範,該教師對待幼兒教育工作一絲不苟,兢兢業業。在她的指導下,幼兒都有了明顯的進步,還取得了可喜的成績。2001年指導幼兒參加金秋全國書畫大賽,全國第四屆少兒美術杯書畫大賽成績喜人,2002年指導幼兒參加《金球杯》第九屆全國青少年美術書法攝影大賽榮獲一二三等獎,03年指導幼兒參加小組唱比賽分別獲得了一二等獎,指導幼兒體操比賽獲三等獎,指導家長與幼兒合作的"小發明小製作比賽,作品想象力豐富,充分利用廢物獲得園級領導和其他教師的一致好評,繆正儒等小朋友參加瑞安市現場繪畫比賽,取得看來優異的成績,在全園教師家長的印象中留下了良好的教師形象。

  該教師能嚴格要求自己,勇挑重擔,在工作方面取得優異的成績,98年被評為鎮級先進教師,從98年至今連續6次被評為園級優秀教師和微笑老師,98年鋼筆字比賽中榮獲二等獎,99年在塘下學區幼教教研活動中開出《抗挫會動腦筋的小兔子》公開課,100多位教師前來觀摩學習,2000年,參加瑞安市幼兒教師優秀教案評選榮獲三等獎,2001年在優秀半日活動評比中榮獲二等獎,2002年在說課比賽中榮獲一等獎,參加瑞安市幼兒教育活動設計評比活動中榮獲三等獎,在教職工卡拉OK大賽中榮獲二等獎,六月份在塘下學區榮獲"群體師德創優徵文比賽優秀獎,參加瑞安市第五屆幼兒教師教壇新秀比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十一月份參加瑞安市首屆國際象棋賽幼兒教師組獲第三名,參加溫州市首屆幼兒教師國際象棋賽獲個人第四名,團體第四名的好成績,2003年被聘為《瑞安師訓報》、《瑞安教師》雜誌通訊員,文章多次發表,2004年與鮑田中心幼兒園結對,開觀摩研討課《跳舞的夾子》受到了姐妹幼兒園的一致好評,2005年,參加教師現場說課評比活動榮獲一等獎,參加瑞安市"玉海中學杯國際象棋成人比賽女子組獲得第七名等,組織和開展幼兒園國際象棋興趣小組,指導學生參加瑞安市的比賽,獲四五級棋手的稱號。

  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該教師能根據教改需要,密切注意幼教發展動態,瞭解學科資訊,更新學科知識,大膽嘗試新的教學方法,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02年七月取得幼兒教育專科文憑,現已再度學前教育本科,在02年取得了瑞安市國際象棋指導師資格,國家三級裁判員證書,國家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資格,參加會計培訓班學習,擔任瑞安市國際象棋協會的會計工作,撰寫了《把國際象棋引入課堂》、《關於幼兒同伴關係的個案研究》等論文,推薦到瑞安市 評選,多次在教研會上交流,研討,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她能保持自己的思想先進性,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全面關心學生的成長,對工作全身心投入是一位出色的教師!

  愛崗奉獻事蹟材料13

  丁建華,男,回族,1961年8月生,中共黨員,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同心縣河西鎮旱天嶺村黨支部書記。

  丁建華髮揚“三牛”精神,帶領村民發展肉牛養殖業,苦幹實幹、創新發展,將貧窮的搬遷移民村建設成為產業穩定發展和諧的先進村,群眾親切稱他“牛書記”。

  2013年,為實現群眾“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丁建華放棄年收入幾十萬元的工作,擔任旱天嶺村黨支部書記。為給村民蹚出一條增收路子,他帶頭養雞、養羊、養牛,最終找到肉牛養殖這個符合旱天嶺村實際的脫貧產業。丁建華探索出“幫扶單位+黨組織+村集體經濟+建檔立卡戶”模式,採取“集體管理、分戶飼養、統一出售”方式經營。為鼓勵村民養牛,他用自家財產作抵押幫村民貸款,把自建的養殖場免費提供給鄉親們使用,還承擔養殖場的水電費。6年間,他累計為村民擔保貸款6000餘萬元,幫貧困戶墊付償還貸款本息、產業發展資金200餘萬元。如今,全村肉牛養殖規模從當年的300頭髮展到3000多頭。8年多時間,村民人均收入從2300元增加到8600元。

  調整產業結構後,村裡家家戶戶開始養牛,愛鑽研的丁建華自學獸醫技術,成了全村的“牛保姆”,他還把肉牛品種選育、常見疾病預防與治療等技術教給村民。他對村民的需求,做到隨叫隨到,每天出了這家牛棚,又鑽進那家牛圈。一天凌晨2點,貧困戶馬玉伏家母牛難產,如果母牛小牛都保不住,對馬玉伏來說損失就太大了。接到求助電話後,丁建華從被窩裡爬起來趕去助產。“獸醫都說沒辦法,丁支書還是不放棄,忙了幾個小時,總算把母牛保住了。”馬玉伏說。在丁建華眼裡,牛不僅是鄉親們脫貧的“家當”,也是他們發家致富的“根”。

  2018年,丁建華腦袋裡長了一個良性腫瘤,醫生建議他立即住院手術,他卻因沒時間選擇保守治療。即便是在醫院輸液,他也不“老實”,時不時在輸液中拔了針頭就走。“村裡的急事難事多,我要回去解決,沒時間看病。”與村裡的事相比,他始終覺得自己治病並非急事。一年時間,丁建華的體重驟降40斤。大家都催他抓緊去治病,他當面答應,卻一次次地變成“明日復明日”的空頭承諾。丁建華深情地說:“我有一個目標,讓旱天嶺全體村民家家住新房,戶戶有小車。如果老天暫時不要我的命,我就一定要帶領大家實現這個目標。”

  愛崗奉獻事蹟材料14

  刁克劍,男,漢族,1971年1月生,中共黨員,中國石油撫順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資訊科技研發中心主任。

  從普通鉗工到微電子領域專家,32年來,刁克劍愛崗敬業,勇於創新,研發的多項科技成果達到世界或國內先進水平,其中6項技術填補國內空白,用發明創造踐行勞模精神、工匠精神,被譽為“企業裡的愛迪生”。

  好學敬業,練就一身技藝。在工友們眼裡,刁克劍無論做鉗工、當班長,還是幹軟體開發,身上總有一股不服輸的“鑽勁”。上世紀90年代初,刁克劍從技校畢業後,參與廠裡各類大機組的安裝、檢修、維護工作。為更好掌握引進裝置效能,他自學外語和計算機,透過微軟註冊工程師認證,在工作中練就一身過硬本領,攻克許多裝置的關鍵技術難題。2008年,他把已有管理經驗和IT技術結合到一起,成功開發出全國首套班組專業管理軟體,解決了班組日常管理工作中各類資料繁雜、易失真,難以有效積累等難題。

  潛心鑽研,工作室變成研發地。2009年,刁克劍調入“趙林源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擔任資訊化應用技術研發組組長,開啟在石化領域的發明之路。他研發的新型防爆報警器,只有紐扣大小,是目前世界上體積最小、重量最輕、同類型報警器中價格最優的高靈敏度行動式報警器。他研發的巡檢儀,只要對準巡檢點輕釦扳機,裝置的溫度、壓力等資料就能即刻被巡檢儀資料晶片接收,成為國內石油石化領域巡檢資訊化的首創產品。他立足企業安全發展需要,還成功研發石化智慧滅火控制裝置、防爆柔性LED特種照明裝置等新型智慧產品。

  胸懷大愛,堅守科技報國情。隨著對電子技術的熟練掌握,刁克劍的科研專案開始走出石化企業。他先後參與地方政府部門及金融機構與資料傳輸技術相關的資訊系統建設服務。他負責的國家五年規劃專案“機械密封早期預警監測系統”研究課題,僅用不到兩年時間就取得突破。該課題完成後,相當於機械密封監測有了“黑匣子”,發現問題即可報警,從而減少石化機泵裝置火災。近年來,一些國外知名企業紛紛懇請他到國外發展,但都被他婉拒。他說:“中國人創新的時代已經到來,我的堅守要讓成果來說話,在這裡,我能幹得更好!”

  愛崗奉獻事蹟材料15

  於硯華,女,滿族,1969年5月生,中共黨員,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區就業服務局黨總支副書記、副局長。

  在關乎民生冷暖的就業服務前沿,於硯華一干就是33個春秋。她情繫民生、辛勤耕耘,為的就是讓莘莘學子在家鄉找到滿意工作,讓尋求發展的企業招到適用人才,讓困難群體享受到國家就業政策,被群眾親切地稱為“最美就業紅娘”。

  迎難而上,使下崗再就業市場煥發新活力。2004年,由於當地國有企業並軌改制,很多職工需要走向社會重新就業。為發揮政府服務百姓就業視窗單位作用,於硯華挨家挨戶反覆上門拜訪企業,收集用工資訊,建立全市首個企業用工資訊檔案。不到兩年時間,就啟用全區再就業市場。她真誠服務,與時俱進,創新工作方法和措施,使全區就業市場至今保持持續繁榮,每年累計提供就業崗位30餘種2萬餘個,年均促成萬人以上成功就業,出現全年招聘無淡季的良好就業局面。

  量體裁衣,為破解就業市場供需矛盾出實招。針對長期困擾就業市場資訊不對稱問題,於硯華著力暢通職業資訊渠道。她建立企業用工資訊“快釋出”機制,解決用工企業招聘燃眉之急;為求職者提供多種形式的就業指導,推行“人崗匹配”等精準就業推介措施。她主動延伸服務範圍,建立“細回訪”制度,逐一協調解決求職者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勇於創新,運用新思路拓寬就業服務新渠道。於硯華利用資訊化手段,整合就業資訊採集、供求資訊釋出及對接等多個功能,先後推出基層就業基礎資料庫、“指尖就業”和智慧化職業介紹線上服務系統,實現供需雙方足不出戶招聘、求職、對接,做到“零跑腿”。疫情期間,於硯華堅守崗位,帶領工作人員充分利用網際網路等各種渠道,釋出各類用工崗位6萬餘個,線上線下促進就業2萬餘人次。以其名字命名的“於硯華六步工作法”在當地推廣應用。

  愛崗奉獻事蹟材料16

  王友農,男,漢族,1969年12月生,中共黨員,生前繫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發展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王友農致力推動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的跨越式發展,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打響郵輪領域上海品牌,拼盡全力、奉獻所有。2020年,他堅守崗位忘我工作,勞累過度因公殉職,年僅51歲。他用汗水詮釋了公僕情懷,用生命踐行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王友農是中國國際郵輪產業創新的探索者、引領者和推動者。他牽頭髮起建立亞洲郵輪港口協會、亞太郵輪港口服務標準聯盟,奠定了中國在全球郵輪產業的領先地位;牽頭創設首箇中國郵輪旅遊發展實驗區和首箇中國郵輪旅遊發展示範區、國內首批面積最大郵輪港進境免稅店;推動建立郵輪通行“五優先”,郵輪準點率和安全率達到100%,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打造全國郵輪港首個服務標準《郵輪港服務規範》,被交通運輸部確定為國家標準施行。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面對郵輪具有人員高度密集、空間相對封閉、聯通國內國際情況給防疫帶來的巨大挑戰,王友農堅守崗位,全身心投入抗疫工作,整個春節幾乎沒有回家休息。他每天工作十七八個小時,在他和全體員工的努力下,一週之內,港口累計接靠大型國際郵輪10個航次、接待出入境遊客4.27萬人次、船員2.18萬人次。作為亞洲最繁忙的郵輪母港,在嚴密機制和嚴格把關下,奇蹟般地做到了零輸出、零輸入、零感染。

  在國外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王友農根據上海市和寶山區政府的要求,率先接收國際郵輪非經營性停靠。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他反覆琢磨“海洋量子號”郵輪迴靠方案,並不斷細化、修改和完善方案,召開各種協調會,反覆踩點,實地勘察。最終,在海上漂泊兩個多月的郵輪成功停靠,船員平安回到祖國。然而,因勞累過度,王友農倒在了抗疫前線……

  愛崗奉獻事蹟材料17

  王傳喜,男,漢族,1968年9月生,中共黨員,山東省蘭陵縣卞莊街道代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

  任職20多年來,王傳喜堅守農村廣闊舞臺,愛崗敬業、履職盡責,帶領黨員群眾攻堅克難、脫貧致富,把貧困落後村打造成為鄉村振興樣板村,被譽為“鄉村振興領頭雁”。

  帶領貧困村脫貧致富。20多年前,代村是遠近聞名的落後村。王傳喜上任後,立志要拔掉窮根、摘掉窮帽。面對近400萬元村集體負債、126張法院傳票和村中諸多矛盾,他迎難而上,抓治安、整村容、還債務、發展集體經濟,壯大現代農業、鄉村旅遊、商貿物流、建築裝飾、教育醫療、節會展覽等主導產業。最終,硬是把一個貧困落後村發展成為鄉村振興樣板村。2020年,村集體各項產業總產值36億元、純收入1.5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7萬元。

  幫助更多人擺脫貧困。王傳喜帶領代村幹部群眾,積極投身“先富帶後富,同走富裕路”火熱實踐。建設“幫扶農戶科技致富養殖小區”,為100多家養殖戶搭建致富平臺。建設代村商城,實施優惠政策,支援創業者零風險起步,帶動近萬人就業。捐助資金360萬元,幫扶14個村莊規劃和開發建設16處規模化種植和養殖基地。建設4座生態科技型冬暖溫室,每年收益24萬元,全部用於幫扶貧困戶,惠及8個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33戶。建設“印象代村”,採取“旅遊+”產業扶貧模式,發展夜遊經濟,帶動就業創業,惠及12個鄉鎮220多個村的1.1萬多名貧困群眾。

  探索好經驗扶志扶智。王傳喜不斷摸索創新,總結出“四個堅持”脫貧致富工作法,讓貧困戶穩定增收,大大降低返貧風險。堅持黨建引領,突出支部共建、黨員結對。堅持技術扶持,建設“新農人培訓中心”,培訓農村實用人才1萬多人。堅持細節關心,為進城創業就業人員解決孩子上學難問題,實現憑工作證明、營業執照就近入學入托。堅持經驗共享,王傳喜帶著經驗走出村莊作報告、搞培訓,談脫貧心得,傳扶貧辦法。

  愛崗奉獻事蹟材料18

  支月英,女,漢族,1961年5月生,中共黨員,江西省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負責人。

  支月英跋涉了許多路,總是圍繞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給孩子們的都是甜。堅守才有希望,這是她的信念。41年過去了,1100多名孩子走出了大山,支老師卻一直守在原處,不曾離開,她是“夢想守護人”。

  1980年,年僅19歲的支月英不顧家裡強烈反對,隻身來到邊遠山村泥洋小學任教,後又輾轉到更為偏遠的白洋教學點。從此,一干就是41年。從肩挑手提教學工具步行20裡山路,再到一個人騎壞6輛摩托車,她已記不清多少次渾身泥濘、雨中翻車,但為了孩子們,她無怨無悔。她常說:“不是因為有希望才選擇在山裡堅守,而是因為堅守才能看到希望,我的一生就為了守護孩子們的夢想而來!”以支月英為原型的電影《一生只為一事來》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中國人。

  “不讓一個孩子因貧失學輟學”。這是多年來支月英孜孜以求的目標。有一年開學,發現學生劉強沒來上學,支月英趕緊上門家訪,一到劉強家就看見他媽媽眉頭緊鎖,爸爸蹲在地上悶頭抽著旱菸。見到支老師來了,劉強哭著喊著要去上學。劉強媽媽哽咽著說:“謝謝支老師過來,可家裡實在拿不出孩子的學費啊。”支月英馬上從口袋裡掏出剛發的工資遞給她:“你們拿去用吧,但是孩子絕對不能不讀書。”劉強的父親含著淚接過錢,深深地鞠了一躬……這樣的事情,支月英做了一次又一次。

  除了幫助本地貧困學生外,支月英還經常向外地貧困學生伸出援助之手。為了能夠資助更多學生,她利用節假日,跟著壯勞力去山裡扛木頭、拉毛竹。有一次跟車裝運出了車禍,支月英昏迷了很長時間才甦醒過來。支月英怕耽誤上課沒有及時下山就醫,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導致右耳失聰、右眼失明。

  如今,不論是泥洋小學、白洋教學點,還是奉新縣澡下鎮的其他學校,辦學條件都得到極大改善,受到支月英事蹟的影響,這裡也有了年輕的支教老師,教育均衡正在逐步實現。

  愛崗奉獻事蹟材料19

  巴特爾,男,蒙古族,1990年8月生,中共黨員,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消防救援支隊玉泉區大隊南二環路消防救援站站長。

  巴特爾放棄當一名射箭運動員的夢想,成了一名消防戰士,14年消防救援生涯,4000多個日夜堅守,4500多次生死考驗,護佑數以百計被困群眾的生命,用青春和熱血忠誠踐行“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錚錚誓言。

  善於鑽研,苦練業務。巴特爾獨立研發的“內攻滅火3人班組戰法”“狹小空間破拆搜救技術”被廣泛推廣。他總結歷次參加滅火救援行動的經驗教訓,寫下20餘本“火場日記”,成為支隊開展戰例研討和覆盤推演的“工具書”。他針對轄區每一條街道、每一個消防水源、每一家重點單位都做了電子資料庫,累計深入轄區單位3000多家,巡勤路線累計7萬多公里,繪製作戰預案1700多份。

  緊急救援,使命必達。2009年赤峰製藥公司“8·5”液氨運輸車洩漏事故中,他勇當先鋒,搜尋被困人員,當發現3名工人無力逃生時,果斷摘下空氣呼吸器讓給工人。救援結束後,他因氨氣中毒昏迷,在醫院搶救兩天兩夜才化險為夷。2016年8月5日,巴特爾接到命令:新營子鎮一名群眾不慎掉落枯井,生命危在旦夕!他瞬間想起,當年父親就是因為執行枯井救援任務壯烈犧牲的。面對險情,他毫不畏懼,主動請纓,迅速下井實施救援,將被困群眾成功救出,轉危為安。

  2020年3月,呼和浩特白塔機場執行北京國際航班分流任務,為做好“外防輸入”抗疫工作,他主動挑起備降隔離點駐勤重擔。在被確診為腸梗阻、醫生建議手術的情況下,他拒絕手術治療,僅靠服藥維持,重返崗位繼續執行任務。他連續115天堅守抗疫一線,隨警出動100餘次,完善應急預案20餘份,開展滅火實戰演練40餘次,協助防疫部門開展消殺60餘次,圓滿完成任務。

  愛崗奉獻事蹟材料20

  艾愛國,男,漢族,1950年3月生,中共黨員,湖南華菱湘潭鋼鐵有限公司焊接顧問。

  在國內金屬焊接界,艾愛國集豐厚的理論素養、實際經驗和操作技能於一身,尤其是對焊接難度最大的紫銅、鋁鎂合金、鑄鐵焊接有精深造詣。數十年間,他從學徒做起,刻苦鑽研、攻堅克難,終成技能大師,攻克焊接技術難關400多個,改進工藝100多項,為企業培養後備人才隊伍。

  勤於鑽研,技術精通。1968年9月,艾愛國來到湘鋼工作,在焊工崗位上一干就是半個多世紀。由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某廠擔負研製的試驗型導彈,需將中碳調質鋼彈殼與發射座焊接相連,x射線檢驗必須100%達到Ⅰ級標準。艾愛國主持制定焊接工藝,選擇焊接材料,指導徒弟施焊,獲得圓滿成功。海軍某在研先進艦艇的推進動力裝置,要在僅0.2平方米的紫銅導板上密集施焊,製造方歷時半年也沒能拿下來。艾愛國受邀前往,採用熔化極氬弧焊接工藝重新制定焊接方案,並現場指導,成功解決了產品一直焊縫滲漏、產品不合格的技術難題。

  艾愛國十分注重技術傳承。艾愛國主持的湘鋼板材焊接實驗室,被湖南省列為焊接工藝技術重點實驗室,被全國總工會命名為“全國示範性勞模創新工作室”。多年來,他帶過的徒弟有幾百名。湘鋼高階技師、技師、高階工以上級別焊工,80%都跟艾愛國學過藝。他們當中,有的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湖南省勞動模範,有的成長為“三八紅旗手”“十佳青年”。艾愛國還無償地向200多名下崗工人和農村青年傳授焊接技術,其中有100餘名考入南方電力機車集團、湖南三一重工集團等大型企業,憑藉過硬的技術基礎和自身的努力成長為企業骨幹。

  如今,71歲的艾愛國,依然奮戰在焊接工藝研究和操作技術開發第一線,為加快我國重點工程建設進度,確保鋼結構焊接質量安全作出重要貢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