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觀影心得體會(精選20篇)

《1921》觀影心得體會

  一、心得體會的寫作方法

  (一)簡略寫出自己閱讀過的書籍或文章的內容,然後寫出自己的意見或感想。明確的說,就是應用自己的話語,把讀過的東西,濃縮成簡略的文字,然後加以評論,重點的是(著重)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見。

  (二)將自己閱讀過的文字,以寫作技巧的觀點來評論它的優劣得失、意義內涵,看看它給人的感受如何,效果如何。

  (三)應用原文做導引,然後發表自己的意見。比如我們可以引用書中的一句話做為引導,然後發表見解。

  (四)先發表自己的意見或感想,然後引用讀過的文章來做印證。

  (五)將讀過的東西,把最受感觸、最重要的部分做為中心來寫;也可以把自己當做書中的「主角」來寫;也可以採用書信的方式來寫;更可以採用向老師或同學報告的方式來寫。

  二、《1921》觀影心得體會(精選20篇)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921》觀影心得體會(精選2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921》觀影心得體會1

  一百年前,在那風雨如磐的舊中國誕生了中國共產黨,她像一盞明燈照亮了中國未來之路,讓中國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100個風雨春秋,100年奮鬥不息,我們黨歷經苦難,披荊斬棘一路走過來,帶領全國人民駛向一個新世紀。

  今天在黨100週歲生日這天,有幸觀影《1921》。1921年,中國共產黨在嘉興南湖的紅船上誕生,櫛風沐雨,今年我們黨迎來了一百週年華誕。昔日承載著民族希望的小小紅船,如今已經成為承載著14億多中國人民復興希望的巨輪。

  透過觀看《1921》這部影片,讓我們生於紅旗下,長在春風裡的這代人走進建黨初期,回顧歷史,時刻銘記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今天我們的美好生活,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願中國共產黨經久不衰,願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

  《1921》觀影心得體會2

  今天,公司組織全體黨員及預備黨員看電影——《1921》。看過之後,我心潮澎湃,難以抑制心中的激動,立即奮筆疾書,記錄下這段值得珍藏的記憶。

  無論在什麼時代,我們青年人都期望能夠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那麼究竟怎樣才能最大實現自我的價值呢?毫無疑問,那就是將自我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聯絡在一齊,投身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當今世界,現代中國,我們青年的使命異常艱鉅,祖國的未來在我們手中,振興中華任重而道遠。我們必須要增強歷史職責感和時代緊迫感,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重要而光榮的使命,揮灑青春汗水,為祖國的明天而努力奮鬥,譜寫新的'華章。

  2021年7月1日,我們將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週年的紀念日。回顧黨的偉大曆程,我們感慨:是我們的.共產黨帶領著勞苦大眾推翻“兩座大山”,建立起新中國;是我們的共產黨帶領著中華兒女艱苦奮鬥,鑄起了中國的繁榮穩定、和諧富強。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或者將要成為共產黨員的我們更就應熟知歷史,以學促用,以對對國家和人民的高度職責感,提高認知和學習潛力,強化時代職責感,為鑄就新的輝煌做出貢獻;就應牢記歷史,以史為鑑,不斷提升黨性修養,在工作和生活中展示共產黨人的時代精神。

  《1921》觀影心得體會3

  光陰似箭,現在黨已經100歲了,從當年的“風腥血雨”到現在雨過天晴,又有誰能體會當時的艱辛歷程呢,只有親身經歷過才知道什麼是苦,什麼才是甜。當共產黨誕生的時候,就彷彿註定它以後的成功,看完《1921》才明白,當初黨的誕生,就是為現在的和平而建立,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了戰爭,但我們依然不能忘記共產黨對我們的“恩賜”。電影雖然已經結束了,但我的內心被那個時代所震撼,被當時的青年為了理想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精神所感動。我的腦海中始終閃現兩個詞——“青春”與“使命”。到底是什麼催使我們的青年從容的面對打擊、傷害甚至死亡?我想,那一定是強烈的愛國感和高度的責任感。愛國讓我們感知責任,使命讓我們上下求索、不惜一切代價的尋求祖國富強、民主、自由之路。

  當看到李大釗那顆晶瑩的淚珠,掛在了一個一生都不可能哭過幾次的男人臉上,但是隻有刺痛在他最柔軟的地方,才能使他更加堅強。想起曾經看到過的一段話:“我不怕死,怕的是我愛的人,不知我為何而死,我親愛的人,我對你們如此無情,只因民族存亡之際,我輩只能奮不顧身,挽救於萬一。”一個英雄,就應當敢愛敢恨,拿得起,更放的下。

  為了國家的自強,像陳獨秀,李大釗一樣的多少人勇敢地站了出來,又有多少人死在了槍口下,有人問,革命就一定要人命嗎?回答是,不,死不是革命的目的,革命是吾輩當自強,是為了活著地人更好地活下去!

  《1921》觀影心得體會4

  《1921》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中國共產黨成立的事情。主要講述了當時國內面臨滅國、動盪不安、嘗試變法維新後依舊不能改變國家命運的背景,中國迫切尋求新的道路,只有這樣才能拯救國家,才能拯救人民;講述了國際上共產主義取得成功並不斷壯大的背景,確定共產主義是中國要追求的方向,並且有跡可循;講述了中共成立的艱難險阻,國內多黨派壓迫,沒有經費,嚴禁民主自由等新思想傳播,國際上多個國家暗中阻止共產主義在中國的生根發芽;講述了中共成立時參會的主要代表人物事蹟以及中共一大的曲折歷程;講述了中共成立後到新中國成立期間主要的歷史征程。

  其中讓我最有感觸的情節是毛澤東沒能進入法國國慶的莊園,看著法國人在豪華的莊園內,衣著華麗,載歌載舞,把酒言歡,還有盛大又美麗的煙花。而中國人只能擠在鐵柵欄外觀望,毛澤東憤怒的跑了好久,想起了很多回憶。這個情景,讓我印象深刻,在我們自己的國家,外國人與國人完全處於兩個世界,一個天堂,一個地獄。任何時候都有類似的情景,這個時候,我們永遠都不要羨慕別人,要暗下決心,拼盡全力,去改變自己。現在我們國家安定而昌盛,我們永遠不要忘記,我們的幸福是千萬人用生命換來的,每個時代,都有當代人的使命,我們為自己而活的同時,也要為國家貢獻一份力,要有責任心,要有使命感。永遠不要忘記中國共產黨為新中國做出的貢獻,要永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1921》觀影心得體會5

  最初瞭解到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在初中的歷史課上。老師講到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誕生於嘉興南湖的遊船上。當時的我只覺得在船上開會很有趣,卻不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圓滿舉行的艱辛歷程。

  在北研開發一部愛國主義觀影活動中,我有幸觀看了建黨100週年獻禮片《1921》,瞭解到中國共產黨建立的艱辛,為建立中國共產黨的前輩們的愛國熱情以及流血犧牲感到震撼。

  電影《1921》以李達與其妻子籌備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過程為主線。在那個時代,共產主義的傳播遭受了很大的阻礙。中國共產黨的前輩們只能秘密辦學,秘密傳播共產主義的刊物。然而,正確的思想、正確的路線永遠不會因為外界的阻礙被埋沒。在中國共產黨前輩們的努力下,共產主義思想得以傳播,共產主義力量得以壯大。

  李達夫婦從寫請柬到精心安排會議地址與住宿,在重重阻力下促成了中共一大的召開。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開幕,由於會場受到暗探監視和法租界巡捕搜查,最後一天的會議不得已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遊船上舉行。看到這裡,我才知道在船上開會並不有趣,才感受到中共一大圓滿舉行何其艱辛。

  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讓中國的革命鬥爭有了統一的領導。在影片的結尾,看到一位位中國共產黨的前輩被迫害,讓人心痛。然而他們改變中國命運的愛國熱情,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建立了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中國,才有了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為之流血犧牲的中國共產黨前輩們值得我們銘記。牢記歷史,為共產主義新中國的建設和發展而奮鬥,也是我們新一代青年的使命!

  《1921》觀影心得體會6

  上海,作為黨的初心始發地,見證了黨誕生初期的蓬勃發展,也是《1921》啟程和正式啟航的地方。影片得到了上海市委宣傳部的大力支援與幫助,去年七一在“一大”會址開機,大部分鏡頭畫面也都取自於上海。在7月1日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之際,電影《1921》主創們重回上海“一大”會址舉辦首映儀式。

  在長沙,《1921》主創們來到橘子洲頭,深情緬懷革命先輩。湖北也是革命重鎮,革命年代的湖北籍英雄前赴後繼,拋灑熱血。而在武漢,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和八路軍武漢辦事處已成為知名紅色景點,主創們同樣也接受了一番革命精神的洗禮。

  抗戰時期的延安,是當時全國青年追求嚮往的“紅色聖地”。那裡不僅有楊家嶺的紅旗,還有棗園的燈光。鳳凰山麓,王家坪院,《1921》主創們在這片熱土上,感受這裡的紅色氣質。他們還參觀了延安魯迅藝術文學院舊址,學習了魯藝舊址乃至延安的相關革命歷史。

  《1921》觀影心得體會7

  從上海到延安,到西柏坡,再到北京,這些紅色地標的接續與傳承,不僅道出了中國革命勝利的時間線索,更呈遞出了一把解碼中國的鑰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在一堂堂生動的黨史教育課下,《1921》主創團隊對黨的自我革命、奮鬥不息的精神有了更深認識。

  這也是《1921》著重想突出的精神特質。也正像中央黨校研究生院院長潘悅所言,歷史是一艘裝載著現代人的記憶駛向未來的航船,電影《1921》透過高質量的敘事,為人們撐起了向前的桅杆。

  《1921》監製兼導演黃建新表示,拍這部電影前後總共花了五年時間,就是想更好地向黨的一百年致敬。如今新的一百年又開始了,我們滿懷信心。“不管走多遠,這些地標永遠是我們最初的起點。這個起點決定了我們未來的方向,是我們精神的寶庫”。

  《1921》觀影心得體會8

  對紅色史實娓娓道來的主旋律影視劇,不僅有助於把紅色文化資源 “立起來”,更在於讓它“活起來”。在電影《1921》裡,人們記住了老漁陽裡2號《新青年》編輯部、樹德里望志路106號這些上海知名街巷裡弄,它們與北大紅樓、合肥延喬路這些紅色地標一起,吸引了眾多慕名而來的遊客。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秘書長王洋這樣稱讚電影《1921》:“做到了將嚴肅的黨史用藝術的方式呈現出來,並讓觀眾產生共情。”

  “歷史,不僅寫在歷史書上,也鐫刻在像‘一大’會址這樣的歷史遺址中,閃動在像《1921》這種現實題材影片的光影裡,最終凝聚在所有人的心中。”《1921》出品人,騰訊集團副總裁、閱文集團執行長,騰訊影業執行長程武在上海首映儀式現場這樣說道。

  誕生於重慶的“紅巖精神”,也正是在《在烈火中永生》等影視劇的弘揚下,與“紅船精神”、“延安精神”一起,成為中國革命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1921》主創團隊的重慶之行,也是一場紅色文化探尋之旅,在山城人民中獲得熱烈反響。

  在西柏坡,《1921》製片人任寧表示,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1921》努力用視覺化的方式來講述黨史,讓當下的人們深度觸控那段激情歲月。

  北大是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1921》主創團隊“尋根”北大,也深深感受到北大師生家國天下的情懷。對於電影聚焦1921年的歷史含義,北京大學黨史研究中心主任陳晉認為,“1921”前80年曆史演變的“果”,是100年後今天一切中國社會發生鉅變的“因”,1921年的建黨是先進知識分子把握大勢的結果,也是中國共產黨人踐行真理的歷史程序。

  《1921》觀影心得體會9

  隨著五四運動的爆發,由李大釗、陳獨秀傳播的信仰火種被全國各地的新青年點燃!心懷救國理想的他們為創造一個新生的中國而奮鬥拼搏!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無情地碾碎了舊的封建主義,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她帶領中國走過百年的'風風雨雨,領導我們越過一個個坎坎坷坷。她的誕生,彷彿一道曙光劃破夜空,在東方大地閃爍,中國革命史從此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彈指一揮間,一百年過去了,舊中國千瘡百孔,民不聊生的時代已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生機勃勃、一片繁榮的景象:昔日的窮鄉僻壤,而今牛羊成群,五穀豐登;昨日的茅簷瓦舍,已被現代化的高樓大廈所取代,黨一直帶領著我們昂首闊步一路向前,披荊斬棘,開闢新的航向。

  觀看電影《1921》,回顧歷史,不僅要緬懷黨的光輝成就,更重要的是著眼新時代,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要肩負起黨和祖國人民的重託,重塑東方巨龍的雄姿。我們所肩負的歷史重任,是何等偉大、何等光榮、何等艱鉅!青少年朋友,作為新時代中國的主人,我們是否感覺到建設祖國的重任已責無旁貸地落到我們這一代人的肩上?既然是這樣,我們還有什麼時間去猶豫,去浪費?我們是成長中的新一代,我們是改革中的新一代,我們是開創未來的新一代。新世紀祖國的建設,離不開黨的領導,也離不開青少年一代的創造和奮鬥!努力吧!新世紀的寵兒,把我們的青春,把我們的生命,把我們的一切都奉獻給偉大的黨,奉獻給我們最親愛的祖國母親和最可親可敬的人民!

  觀看電影《1921》,讓我想到:我來自於最偏遠、最貧窮的農村,我是大山的孩子、農民的兒子。我的血液裡,流淌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改變貧窮命運不屈的抗爭;我的胸膛裡,跳動著一顆誠實、善良、質樸的心靈。我不羨慕肥馬輕裘、錦衣玉食的生活,我願堂堂正正地活著,清清白白地做人。我沒有對家庭出身的怨言,只有對生活的感恩。我心中始終點燃著一盞明燈:對人寬容、對已剋制、對物愛惜、對事盡責;我心中始終燃燒著一股激情:感恩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感恩偉大的祖國,感恩偉大的人民!

  《1921》觀影心得體會10

  看完《1921》,讓我們從不同方面看到了黨的成長!值得每一位中國人看。

  有這麼一種電影,永遠不怕被劇透。那就是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電影,這種電影雖然有很多缺陷,但同時也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它能喚醒人們心底的感動,也能勾出對家國的眼淚,而《1921》便是這樣的電影。

  該片的故事架構由三條線索平行推進:歐洲勢力對國際代表馬林和尼克爾斯基的監視;日本警方對來滬的日本共產黨員的追蹤;國內來自五湖四海、背景迥異的代表匯聚上海參與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風雲變幻中,各種勢力交錯激盪。

  回望百年之前,一群青年滿懷理想和拼勁,在國家和民族的危難關頭挺身而出,為改變這個國家給出自己的解決方案。他們都是偉人,都為了共同的理想在拼搏。

  整部電影有點類似有散文的感覺,所以有些小夥伴在前期看的時候可能會覺得無聊。

  但是整體電影還是值得大家去看的,王仁君所飾演的毛澤東,形象塑造上就很相似,青年毛澤東熱血篤定的眼神都要溢位來了。

  電影裡有感動也有驚喜,多線敘事,型別混搭。建黨一百週年在即,電影《1921》是一眾創作者對黨和國家的拳拳心意,在這裡感謝電影的主創和演員讓更多年輕人知道100年前的中國是這樣子的!

  《1921》觀影心得體會11

  今天早上我和媽媽一起去觀看了《1921》這部電影,看完後,我感悟之深。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轉眼間,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了一百年的`風風雨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情,除了感慨,還有感激。

  本影片,以李達、毛澤東等13位青年為主線,講述了他們如何歷經千辛萬苦,躲掉一次又一次的捕查,來建立中國共產黨。

  在影片中,最打動我的是兩個奔跑的鏡頭,這兩個畫面雖然不起眼,但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次是毛澤東的奔跑,那是在法國國慶日那天,大批的法國人在中國的土地上肆無忌憚的載歌載舞,歡樂遊行,而毛澤東和一些中國人,卻只能站在門外,看著他們,看著天空燃起的煙花,毛澤東從憤懣失望中騰起一種不屈,一種自強,開始了迅疾的奔跑,奔跑當中還穿插了被父親追打的奔跑,這個橋段有很強的寓意,它意味著毛澤東把向父親挑戰的勇氣轉為向舊世界挑戰的勇氣,從小我轉大,我從青澀轉向成熟。

  第二次是王會悟的奔跑,王會悟準備向博文女校的校長借校舍來給各地的代表們住,但又擔心校長看出破綻,李達就讓他奔跑,讓她以此克服緊張的心理,最後她順利完成了任務,一位23歲的女子,在充滿青春活力的奔跑中,不乏如此堅毅沉著,因為這是向著光明未來的奔跑。

  電影重現了百年前那一群青年拋頭顱灑熱血的歷史,我突然意識到,在那些艱苦奮鬥,為革命獻身的歲月裡,飽含著先輩們滿腔的熱血。這些熱血青年曆盡千辛萬苦,最終中國共產黨成立了,從此,炎黃子孫們的理想有了歸一,有了值得託付的領導人,悠悠長夜下,終於亮起了一顆啟明星,它照亮了黎明前的黑暗,指引著前進的方向。

  影片結束,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那個場景,陰雨過後,陽光灑進了嘉興南湖的小遊船,在這一方小天地裡,中國共產黨成立了!

  《1921》觀影心得體會12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瞬之間,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100年的風風雨雨。在黨的100歲生日之際,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的心裡,除了激動,就是感激。在期末考試結束的第二天,也是7月1日建黨節下午,我和同學一起去觀看了這部獻給建黨百年的電影——《1921》。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中國共產黨從建立之初,在國家風雨飄搖的日子中成立,並擔當了救亡圖存的重任,並帶領中國革命漸漸走上煥然一新的故事。

  觀影室看這部電影時,我腦海中的記憶大門正緩緩向我開啟。1921年7月,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紅船上傳出巨人的吶喊,猶如春雷喚醒了沉睡已久的東方雄獅,拔開了數百年來籠罩於千萬仁人志士心頭的迷霧,亮出了共產主義的偉大旗幟,點燃了神州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從此,炎黃子孫們的理想有了歸一,有了值得託付的領導人——中國共產黨。悠悠長夜下終於亮起了一顆耀眼的啟明星,它照亮了黎明前的黑暗,指引著前進的方向。

  不知多少年前,作為中國革命的一個轉折點,漫漫長征讓中國共產黨人摸索找到了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道路。

  建黨與長征——中國革命的兩件大事穿越歷史的時空,啟迪著我,昭示著未來。

  紅旗飄飄,黨旗獵獵,祖國欣欣向榮,經濟蓬勃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國際地位空前居高,中國人民正滿懷喜悅和希望,朝現代化目標前進。100年光輝歷程,走出一條永遠不變的真理:中國共產黨是時代的中流砥柱,是中華人民的脊樑。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1921》觀影心得體會13

  終於等到了週末,在家人的陪同下,我們一起看了《1921》這部電影,它叫囂著勿忘歷史,呼喚著少年的熱血。

  起初我只顧著看有哪些明星,忙著拍照——直到電影中一聲聲振奮人心的口號響起,我將目光轉回大螢幕,遂被情節吸引。

  故事講了一些有志青年成立黨,以及召開一大會議的過程。其中,他們躲避國民黨追殺這一點尤為詳細。為了開一大會議,許多人歷經艱辛來到會議地點。這當中還有一個感人的片段:當時周恩來等人在國外收到了一大邀請卻無法趕到,於是他們就在法國求經費求支援,請他們關注中國共產黨。

  最可氣的是國民黨,他們殘忍殺害自己的同胞,只為求取那個人利益,甚至去當日本、美國的走狗。可美國都有共產主義來幫助中國共產黨,他們又憑什麼背叛中國!

  電影的最後是那些先輩的片段。李大釗,被國民黨處以絞刑,國民黨足足將他折磨半個小時之久才將他絞死;陳獨秀,由於堅持守在第一線,被國民黨三次捕入牢獄;楊開慧,被國民黨槍殺,死時年僅27歲,死前的最後一刻也仍不吐露任何資訊。他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了革命的勝利,贏來了21世紀的新中國!

  我們的今天是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作為祖國的未來,更應該肩負起祖國賦予我們的使命,不負韶華,不負祖國,不負先輩,不負自己。

  《1921》觀影心得體會14

  正當中國暗無天日的時候,“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一批先知者瞬間覺醒,認定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於是拋棄所有幻想,抱著死戰決心,開始為建黨籌謀奔忙,以圖改變中國命運……影片《1921》,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從無到有的過程,反映了舍家為國的先驅們以信仰和熱血鑄就的豐功偉績,是一部藝術性、思想性和邏輯性都很強的黨史教育片。

  建國後,一代代黨和國家領導人,沒有辜負革命先輩的重託,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繼續朝著夢想奔跑,由最初的百廢俱興,到改革開放,再到脫貧攻堅、全面決勝小康,尤其是近一年多來,不僅抗擊疫情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就,也穩步得到經濟高質量發展,最初的紅船一路乘風破浪,駛成了一艘東方巨輪。

  影片中數次出現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女孩,這應該是代表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今天,中國共產黨已由最初的50多名發展到9500多萬名,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我們要在黨中央的領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拼搏進取,以革命先輩為榜樣,以國家和民族為己任,不斷向前奔跑。

  《1921》觀影心得體會15

  下午全家人一起去看了《1921》,電影讓我幾度落淚,真的是太好看了。

  我看到那些熟悉的名字,本以為不過會是臉譜化的演繹。

  但我錯了,電影裡他們是一個一個鮮活的人,他們正當少年、青年,我看到他們對理想的堅持,我看到他們對新中國的期待,我看到他們有血有肉,我看到他們的痛苦與堅定,我看到他們的熱切與勇敢。

  電影裡的人物演繹,給人最大的感覺就是青春、明亮。

  那時候,他們都還年輕,他們有朋友、有愛人、有理想、有朝氣蓬勃的青春,但他們選擇了一條最不好走的路,一條充滿危險與未知的路,只為了給我們一個新中國!一個男女平等、人人都能受教育、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中國!

  《1921》作為一部主旋律電影,我沒想到會這樣好看,連畫面也是也是唯美的。

  小夥伴兒們,我就不更多的劇透了,電影很好看,他們風華正茂,他們青春正濃,他們在一百年前為了我們的今天,在奮鬥,在無畏,在吶喊……

  小夥伴兒們,讓我們想一想,我們的這一棒,要怎麼跑下去,才能不辜負先輩的努力!

  《1921》觀影心得體會16

  電影《1921》的上映,讓國人激動不已。在全國人民歡欣鼓舞,舉國同慶黨的百歲華誕之際,享受一道精緻的文化大餐,接受一次精神的洗禮,將是一件很榮幸的事情。我有幸觀看了這部電影,感慨萬千,收穫滿滿。

  電影《1921》以1921年的時代脈絡和“橫截面”視角切入,聚焦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這一核心事件。重現了中共一大召開這一波瀾壯闊的歷史時刻,講述了首批中國共產黨人,在風雨如磐的日子中擔起了救亡圖存的重任,讓中國革命煥然一新的故事。

  電影《1921》讓我看到了:隨著五四運動的爆發,由李大釗、陳獨秀傳播的信仰火種被全國各地的新青年點燃!心懷救國理想的他們為創造一個新生的中國而奮鬥拼搏!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無情地碾碎了舊的封建主義,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她帶領中國走過百年的風風雨雨,領導我們越過一個個坎坎坷坷。她的誕生,彷彿一道曙光劃破夜空,在東方大地閃爍,中國革命史從此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彈指一揮間,一百年過去了,舊中國千瘡百孔,民不聊生的時代已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生機勃勃、一片繁榮的景象:昔日的窮鄉僻壤,而今牛羊成群,五穀豐登;昨日的茅簷瓦舍,已被現代化的高樓大廈所取代,黨一直帶領著我們昂首闊步一路向前,披荊斬棘,開闢新的航向。

  觀看電影《1921》,回顧歷史,不僅要緬懷黨的光輝成就,更重要的是著眼新時代,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要肩負起黨和祖國人民的重託,重塑東方巨龍的雄姿。我們所肩負的歷史重任,是何等偉大、何等光榮、何等艱鉅!青少年朋友,作為新時代中國的主人,我們是否感覺到建設祖國的重任已責無旁貸地落到我們這一代人的肩上?既然是這樣,我們還有什麼時間去猶豫,去浪費?我們是成長中的新一代,我們是改革中的新一代,我們是開創未來的新一代。新世紀祖國的建設,離不開黨的領導,也離不開青少年一代的創造和奮鬥!努力吧!新世紀的寵兒,把我們的青春,把我們的生命,把我們的一切都奉獻給偉大的黨,奉獻給我們最親愛的祖國母親和最可親可敬的人民!

  觀看電影《1921》,讓我想到:我來自於最偏遠、最貧窮的農村,我是大山的孩子、農民的兒子。我的血液裡,流淌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改變貧窮命運不屈的抗爭;我的胸膛裡,跳動著一顆誠實、善良、質樸的心靈。我不羨慕肥馬輕裘、錦衣玉食的生活,我願堂堂正正地活著,清清白白地做人。我沒有對家庭出身的怨言,只有對生活的感恩。我心中始終點燃著一盞明燈:對人寬容、對已剋制、對物愛惜、對事盡責;我心中始終燃燒著一股激情:感恩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感恩偉大的祖國,感恩偉大的人民!

  觀看電影《1921》,讓我感到:我要儘自己的力量去幫助我身邊所有的人,課上課下,無論何時何地,我都要努力保持笑容,希望自己周圍的人能在接受自己的幫助後將皺著的眉頭緩緩舒展開來。

  觀看電影《1921》,讓我感到:“為人民服務”不僅僅只是一句口號而已,只有時刻銘記心中,並付諸實際行動中,才能讓這種精神感染身邊的人,才能將這種精神永遠傳承下去。

  電影《1921》雖然看完了,但我還深深地沉浸在滿滿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之中,我將從這部電影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激勵自己不斷進步,奮發有為!

  《1921》觀影心得體會17

  “外爭國權,內除國賊。”這句響徹雲霄的口號令我現在還沉浸在熱血青年們的遊行之中。

  這是電影《1921》中的一幕,看完電影之後,我心潮澎湃,感慨萬千。

  影片濃墨重彩集中描繪1921年的上海,在那個相對有限的時間和空間之中,把故事講得精彩感人,全面展現五四運動的發生、《共產黨宣言》的翻譯出版、“南陳北李”相約“開天闢地”、上海英美菸廠工人罷工、共產國際幫助中共建黨、國際和國內反動勢力對革命活動的圍剿、中共一大召開及從上海石庫門轉戰嘉興南湖紅船等重要場景,全景重現了百年前波瀾壯闊、開天闢地的歷史時刻——中國共產黨成立。

  這部紀錄片有這三個鏡頭令我十分震撼。

  一個是李達先生髮表文章摳字眼的場景。他要將“百姓”改成“人民”。這在那些所謂工人階級當然不理解李達先生的良苦用心,他們只會疑惑:這兩個詞的意思相近有什麼可替換的。可在李達的眼裡,“人民”指的是以勞動群眾為主體的社會基本成員。而“百姓”的應該廣泛,可以指為了利益、錢財,當賣國賊的人,那麼他們就和“人民”不一樣。

  還有一個是何叔衡先生被“逼問”為何要參加革命。他其實考中過秀才。這麼一說,我們肯定認為他經歷過皇帝的統治。沒錯,他確實經歷過。他講了他一個朋友的故事:這位朋友,他比何叔衡厲害。他不僅僅考中了秀才,還一步一步地進入了殿試,可以被皇后提問。一百多號人齊刷刷拜倒在皇后面前,頭都不敢抬,跟個囚犯似的。後來這位朋友回到家中,何叔衡問他,“你見到皇后了,長什麼樣子,快跟我講講。”等了半天,那位朋友硬是沒有回答,又過了一會,那位朋友慢吞吞地回答“沒有!”何叔衡疑惑了,“那你考的什麼試啊,連皇后的容貌都沒看見?”“我們連頭都不敢抬,怎麼看清她的容貌?”何叔衡這才察覺到,這位朋友已經淚流滿面了。“當時的讀書人多麼憋屈啊,連頭都不能抬,是多麼丟人啊。”何叔衡摘下眼睛,擦了擦淚水,“我參加革命的理由非常簡單,就是改變制度,讓社會公平些。”

  歷史給了我們深刻的教訓,只有讀書才能解放思想,解救人民,拯救國家,改變命運。

  最後一個,也是最讓人激動人心的當然是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當各個地區的共產黨代表聚集起來召開了第一代表大會。開這次會議的時候也經歷了許多波折,在家中開幕的時候,被密探打擾,會議只好轉移別處。這裡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上海嘉興湖畔,在這條船上,傳出了鏗鏘有力的歌聲——“起來吧,被咒罵跟著的,全世界的惡人與奴隸;我們被擾亂的理性將要沸騰了!預備著去打死戰吧!……”

  就在這煙雨江南,水波輕漾的南湖,12雙手翻開了中國歷史嶄新的一頁——中國共產黨誕生。它宛如黑暗中的一盞明燈,點亮了中國人民前行的道路。

  歲月長河悠悠流淌,榜樣精神代代相傳。走在新世紀的征途上,我感慨萬千。面臨科技發展的浪潮,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我們是21世經的真正主人,要勇敢地承擔起世紀重託,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與祖國、時代、人類命運聯絡起來,勤奮學習,立志成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1921》觀影心得體會18

  1921,一個極其特殊的年份。

  由此上溯七十年,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開啟中國大門,燒殺搶掠,荼毒生靈,強迫簽下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從此,國運衰頹,舉步維艱,漫漫長夜,路在何方?所幸中華兒女上下求索,堅韌不拔,奔走呼號,奮鬥抗爭,不畏強權,無懼犧牲,映照赤子心,彰顯英雄氣。所幸十月革命一聲炮響,覺醒的中國人民終於找到一條救亡圖存的正確道路,為共產主義而奮鬥的信仰點燃了改變中國命運的星星之火。

  可以說,電影《1921》的藝術規劃相當大氣。前承七十年苦難,後啟新時代輝煌,中間主體濃墨重彩地塑造中國青年的追求與奮鬥,大視野、全景式地呈現革命先驅從迷茫到堅定、從分散到集中、從熱烈到執著的鬥爭史;既有具體塑造,更有細節刻畫,雖然最終聚焦於中國共產黨成立這樣一個重大事件,但仍然試圖表達那樣一個時代裡中國的呼吸、中國的抗爭、中國的奔跑、中國的吶喊。從藝術的角度看,全片的敘事結構,類似於《水滸傳》,在時代背景的烘托下,不同地域的人物因為共同的信仰,百川歸海般的殊途同歸於建黨偉業,後來一部分人止步不前,甚至背叛革命,但更多的青年堅守初心,以“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直面犧牲而不悔,最終在爭取國家發展的進步事業中綻放光彩;青春風采因信念而神聖,因忠誠而永恆,因奮鬥而美麗。

  縱觀全片,創作者是相當用心的。開篇,便是陳獨秀囚禁在監獄中的畫面,透過小小的獄窗只能看到他的臉,他的眼睛顯露出對自由的渴望,也表現出面對黑暗世界的勇敢與決絕,這樣的畫面和不斷閃現的苦難中國史畫面,不禁讓人聯想到舊中國被列強蹂躪,舊中國被命運“囚禁”得幾乎喘不過氣來。片尾,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一步步推翻三座大山,贏得獨立,變得富強,苦難的中國終於變成高歌的中國,落後的面貌終於變成輝煌的場景,強烈的反差,讓觀眾覺得當年中國青年的信仰是正確的,犧牲是值得的,奮鬥是有意義的,他們的芳華因改變國家命運而壯美。片中不同時期,四次出現同一個女孩,衣著並不相同,總那樣純真而善良地看著這些忠誠於國家、獻身於進步事業的熱血青年。顯然,跨越百年的這個女孩青春不老,永遠保持著美好,不可能是一個“現實的人”,也許創作者的出發點,就是以一個真善美的角度,帶著觀眾,走進時代的每個角落,實地見證這一段有溫度有追求有希望的歷史。

  1921,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年。南湖紅船上,一群中國熱血青年,做了一件開天闢地的大事。高尚的信仰,為青春芳華奠定了厚重而寶貴的底色;高擎的旗幟,為中國發展照亮了艱難而輝煌的征程。一百多年前,李大釗先生曾預言:試看將來之環球,必是赤旗之世界!現在,我們可以欣慰地告慰前輩,中國堅持紅色信仰,已創造多個世界奇蹟,不但在現代化建設快車道風馳電掣,而且正逐漸成為世界和平發展的擔當者與捍衛者。在兩個一百年交匯之際,中華兒女必將傳承革命精神,未來也必將因紅色青春而更加美好。

  今天是建黨百年的日子,天安門廣場上在進行慶祝大會,和100年前相比,今日之中國定是那時紅船上的他們所期望看得的吧,祝願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好!

  《1921》觀影心得體會19

  今天,我有幸參加了本部黨支部的觀影活動———觀看電影《1921》。影片講述了第一批共產黨人苦苦探尋民族復興的前途、勇於冒著腥風血雨創立中國共產黨的故事,讓我頗為動容。

  百年前的中國,因循守舊,封閉落後,甚至連一根小小的火柴都是從日本進口的;百年前的中國,列強環伺,軍閥割據,百姓們流離失所;百年前的中國,13名共產黨代表克服重重困難,在白色恐怖籠罩的上海組織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為了躲避敵人的追捕,最後一天的會議改在嘉興南湖的一艘小船上舉行。“一大”勝利召開,中國共產黨宣告正式成立。一群平均年齡只有28歲的共產黨人在那搜小小紅船上點燃了星星革命之火。該片中三個主要歷史人物的事蹟時刻牽動著我的心。

  陳獨秀,中國共產黨最主要的創始人,也是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最主要領導人。他創辦《新青年》雜誌,勉勵青年崇尚自由、進步、科學,喚醒了整整一代人。“一大”召開時陳獨秀雖然缺席,但還是當選中央局書記。在救亡圖存的路上,儘管他多次入獄,依然初心不改,對中國革命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李大釗,中國共產黨最主要的創始人,是我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他領導宣傳馬克思主義,開展工人運動,建立黨的組織,掀起北方地區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1927年4月28日,李大釗同志在北京英勇就義,犧牲時年僅38歲。

  李達,中共主要創始人之一,是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為了讓更多的中國人覺醒,他夜以繼日、嘔心瀝血地創作,身為湖南人,卻因積勞成疾、身體孱弱而拒辣椒於門外。在與共產國際代表商談時,他不卑不亢,心繫國家和人民,不為“五斗米折腰”。他積極籌備和組織中共一大,並在“一大”上當選為中央局宣傳主任。

  魯迅先生曾說:“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正是他們這些革命先驅,為了民族的自由獨立,拋頭顱灑熱血,才將共產主義信念的火種撒遍大地;正是他們這些革命先驅,為了救國理想,為了共產主義信念,無怨無悔地奮勇向前;正是他們這些革命先驅,建立了中國共產黨,撥開了華夏大地瀰漫著的重重迷霧,為飽受災難的華夏兒女送來了黎明的曙光。

  我以我們的祖國有這樣的英雄而感到驕傲,我以生在這樣英雄的國度而自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先輩們的浴血奮戰,就沒有今天的美好生活。我們何其有幸,生於華夏;我們何其有幸,可以見證祖國百年復興歷程。

  作為新世紀的青年,我們要肩負起黨和人民的重託,重塑這東方巨龍的雄姿。我們所肩負的歷史重任,是何等光榮何等艱鉅啊!祖國的建設,離不開黨的領導,也離不開我們青年一代的創造和奮鬥!在黨的百年誕辰之際,我鄭重地向黨宣誓:強國有我,請黨放心!

  《1921》觀影心得體會20

  在即將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的重要時刻,有幸和幾位評論家一起觀看了電影《1921》。看完電影,大家交口稱讚,認為影片濃墨重彩集中描繪1921年的上海,在那個相對有限的時間和空間之中,把故事講得如此精彩感人,全面展現五四運動的發生、《共產黨宣言》的翻譯出版、“南陳北李”相約“開天闢地”、上海英美菸廠工人罷工、共產國際幫助中共建黨、國際和國內反動勢力對革命活動的圍剿、中共一大召開及從上海石庫門轉戰嘉興南湖紅船等重要場景,非常不容易。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還是更習慣於把視角聚焦於教育。我覺得,這既是一個黨史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也是一個青春的故事、成長的故事、教育的故事。

  影片講述的是黨史,更是講述了一群年輕人的青春史。影片的主人公是一群年輕人,在他們的身上,洋溢著朝氣蓬勃的青春氣息。13位一大代表平均年齡28歲,最小的劉仁靜只有19歲,年長的何叔衡也只有45歲。在1921年,他們也是青春年少。所以,他們有著與今天的“90後”“00後”一樣年輕的面龐,一樣的對美好生活與愛情的嚮往,一樣儲存著童趣童真,所以我們也能夠看見影片裡劉仁靜等幾位年輕人在上海大世界快樂遊玩的鏡頭。

  影片講述的是這群年輕人的青春史,更是講述了這群年輕人的奮鬥史。在這群人身上,我們特別地感受到20世紀初這群年輕人的使命擔當,感受到他們對馬克思主義的激情、拯救中國的豪情和對底層勞苦大眾的同情。影片中,陳獨秀執拗地向孫中山要教育經費,講述“教育救國”的道理,甚至為了索要教育經費而放棄去上海參加“一大”;毛澤東說,他堅信最終一定能夠“建立一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都讓我對那個時代的年輕人心生敬意。他們以生命創造了歷史,告訴人們,一個適逢其時的夢想,一股渴望改變的激情,是如何造就了一個偉大的政黨,如何創造了一個偉大的奇蹟。

  在影片中,最打動我的,是奔跑的鏡頭。這兩個奔跑的畫面,給我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

  首先是毛澤東的奔跑。那是在法國國慶日,一方面旅法的中國留學生與法國人民一起在凱旋門下慶祝歡呼,一方面是在上海租界的法國人一起合唱《馬賽曲》。但是毛澤東等中國人卻被無情地拒之門外。法國人肆無忌憚在中國土地上歡樂,中國人只能在他們的門外,看著天空燃起的煙花……青年毛澤東從憤懣失望中升騰起一種不屈、一種自強,開始了迅疾的奔跑。奔跑當中穿插的,是他對家鄉生活的回憶,是被父親追打的奔跑,以及母親在身後的呵護。這個奔跑的橋段具有很強的寓意,它意味著青年毛澤東把向父權挑戰的勇氣轉為向舊世界挑戰的力量,從小我轉向大我,從青澀轉向成熟。奔跑中的毛澤東內心堅定、目光澄澈,熱血沸騰、信心滿滿。從他青春奔跑的剪影裡,我們看到了日後他奔向井岡山、延安、西柏坡、天安門的遠大前程。真正的青春,正是永不停息的奔跑,是超越時空的奔跑。

  其次是王會悟的奔跑。作為一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的影片,《1921》破例將以往不太引人注目的李達、王會悟這對年輕夫妻作為主線人物之一。王會悟是一位美麗、智慧、勇敢的新女性,因為共同的革命理想,和李達走到了一起,在陳獨秀的家中結為伉儷。婚後的他們攜手共進,全身心地投入革命事業,為籌備“一大”忙裡忙外、殫精竭慮。在會場遭到特務監視的情況下,王會悟建議把會議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為一大順利完成各項議程發揮了重要作用。影片中一個鏡頭,是王會悟準備向博文女校的校長借校舍給來參加一大的代表住,又擔心校長看出破綻,李達就讓她奔跑,訓練她克服緊張的心理。最後,她在《國際歌》的旋律中奔跑,順利完成了任務。一位23歲的女子,在充滿青春活力的奔跑中,她的步伐如此堅毅、沉著,因為,這是向著光明的奔跑,向著未來的奔跑。

  透過重塑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革命先驅的光輝形象,這部電影重現了中國共產黨成立的“紅色起點”,重溫了黨的歷一個特別的“重要瞬間”,著力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為黨史的學習教育提供了生動鮮活的視覺化學習教材,也為講好、講活黨史故事提供了生動範本。影片反映出來的20世紀初年輕人的理想追求與使命擔當,為今天的年輕人加深對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認識,提供了範本和榜樣。

  影片起用了許多青年演員,無論是五四運動的青年學生,罷工鬥爭的青年工人,還是一大的代表,他們都是年輕人。我相信,演出的過程也是今天的年輕人向100年前的年輕人集體致敬的過程,而觀影的人們,也將會向100年前的年輕人致敬。

  新的時代需要英雄,需要榜樣。黨史知識,並不是冰冷的過去,而是以信仰和熱血鑄就的言行。革命者,並不是老去的身影,無論100年前還是100年後,那些以國家民族為己任而奔跑的行動者們,他們永遠活在人們心中,永遠年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