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輪複習學案文言文必修五《逍遙遊》專題
高三一輪複習學案文言文必修五《逍遙遊》專題
【複習目標】
1. 知識目標
瞭解莊子的人生哲學。
把握《逍遙遊》的基本思想及文章的結構。
文言詞句積累。
2. 能力目標
正確理解莊子的人生哲學和絕對自由思想,樹立合乎規範的自由理念。
進行尊師愛生的文化教育。
【典題引路】
選出加點詞與例句中加點詞意義、用法相同的一項( )
例句: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A. 其翼若垂天之雲 B. 之二蟲又何如
C. 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 D. 輟耕之壟上
答案及解析:D(A的 B這 C主謂間D到)
【知識積累】
(一)1、給下列字注音:
摶(tuán) 夭(yāo)閼(è ) 蜩( tiáo) 學鳩( jiū ) 舂(chōng )
泠(líng)然 坳(ào)堂 決(xuè)起 草芥( jiè )
(二)通假字
1.北冥有魚 冥通“溟”
2.小知不及大知 知通“智”
3.此小大之辯 辯通“辨”
4.而徵一國者 而通“耐”
5.御六氣之辯 辯通“變”
6.旬有五日而後反 有通“又” 反通“返”
(三)古今異義
1.野馬也,塵埃也 野馬(古義):遊動的霧氣
(今義):動物的名稱
2.海運將徙於南冥 海運(古義):海動
(今義):海洋運輸望
3.雖然,猶有未樹也 雖然(古義):雖然這樣,兩個詞
(今義):連詞,常與“但是”連用
4.眾人匹之 眾人(古義):一般人
(今義):大家,多數人
5.腹猶果然 果然(古義):很飽的樣子
(今義):副詞,表示事實與所說的相符,亦可當連詞用
6.之二蟲又何如 蟲 (古義):泛指動物(大蟲一般指老虎)
(今義):蟲子
7.小年不及大年 小年(古義):壽命短
(今義):①節日,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舊俗在這天祭灶。②果樹歇枝,竹子等生長得很慢的年份。
(四)一詞多義
1.志:①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志向
②《齊諧》者,志怪者也 記載
③博聞強志 記住
2.名:①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名稱
②名之者誰 命名
③人雖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 說出
3.置:①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 安放
②鄭人有且置履者 購置
4.窮:①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 形容詞,盡
②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 形容詞,生活困難
③復前行,欲窮其林 動詞,走到盡頭
(五)詞類活用
1.而後乃今將圖南 名詞作動詞,向南飛
2.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名詞作動詞,南行
3.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 使動用法,使……滿意;使……信任
4.彼於致福者 使動用法,使……到來
(六)特殊句式
1.判斷句
《齊諧》者,志怪者也
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2.省略句
翱翔(於)蓬蒿之間
3.賓語前置
揹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
彼且奚適也?
之二蟲又何知?
【鞏固練習】
一、夯實基礎
1.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 水擊三千里,摶扶搖(旋風)而上者九萬里。
B. 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果然是這樣)。
C. 朝菌不知晦朔(每月的第一天和最後一天,這裡指一月的時間變化),蟪蛄不知春秋。
D. 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規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2. 下列各句中的“知”意義相同的兩句是( )
A. 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
B.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C.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D.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3. 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①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 ② 吾其還也
B. ① 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 ② 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矣
C. ① 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② 吾不欲匹夫之勇,欲其旅進旅退
D. ① 去以六月息者也 ② 夫差與之成而去也
4. 對下列各句中“以”字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① 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② 奚以知其然也
③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
④ 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A. 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也相同 B. 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同
C. 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也不同 D. 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
5. 指出下列句中的活用詞並解釋
(1)、水擊三千里水,
(2)、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3)、適莽蒼者
(4)、而後乃今將圖南
(5)、彼於致福者
二、理解賞析
(一)、閱讀下列文段,然後完成練習題。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揹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
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湯之問棘也是已: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裡,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
1. 下列各項與“南冥者,天池也”句式不同的一項是( )
A. 此天子氣也 B. 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C. 未之嘗聞 D.《齊諧》者,志怪者也
2. 句中加點詞與“其名為鵬”的“名”意義相同的是( )
A. 莫名其妙 B. 名聞天下
C. 立名為皇帝 D. 有名無實
3. 下列句中的“其”字,用法不同於其他三項的是( )
A. 其翼若垂天之雲 B. 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C.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 D. 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
4. 下列句中加點詞與“風之積也不厚”的“也”用法相同的是( )
A.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 B. 其負大翼也無力
C. 陳勝者,陽城人也 D. 是何言也
5. 下列句中加點詞與“則風斯在下矣”的“斯”意義相同的是( )
A. 斯是陋室 B. 禮樂不可斯須去身
C. 有備斯可以無患矣 D. 何故至於斯
6翻譯
(1)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題
陳湯字子公,山陽瑕丘①人也。少好書,博達善屬文。家貧丐貸無節,不為州里所稱。西至長安求官,得太官獻食丞。數歲,富平侯張勃與湯交,高其能。初元二年,元帝詔列侯舉茂才,勃舉湯。湯待遷,父死不奔喪,司隸奏湯無循行,勃選舉故不以實,坐削戶二百,會薨,因賜諡曰繆侯。湯下獄論。久之,遷西域副校尉, 與甘延壽俱出西域。
湯為人沉勇有大慮,多策謀,喜奇功,每過城邑山川,常登望。既領外國,與延壽謀曰:“夷狄畏服大種,其天性也。西域本屬匈奴,今郅支單于威名遠聞,侵陵烏 孫、大宛,常為康居畫計,欲降服之。數年之間,城郭諸國危矣。且其人剽悍,好戰伐,數取勝,久畜之,必為西域患。郅支單于雖所在絕遠,蠻夷無金城強弩之 守,如發屯田吏士,驅從烏孫眾兵,直指其城下,彼亡則無所之,守則不足自保,千載之功可一朝而成也。”延壽亦以為然,欲奏請之。湯曰:“國家與公卿議,大策非凡所見,事必不從。”延壽猶與不聽。會其久病,湯獨矯制發城郭諸國兵、車師戊己校尉屯田吏士。延壽聞之,驚起,欲止焉。湯怒,按劍叱延壽曰:“大眾已 集會,豎子欲沮眾邪?”延壽遂從之,部勒行陳,益置揚威、白虎、合騎之校,漢兵、胡兵合四萬餘人,延壽、湯上疏自劾奏矯制,陳言兵狀。
即日引軍分行,從北道入赤谷,過烏孫,入康居東界,令軍不得為寇。間呼其貴人屠墨見之,諭以威信,與飲盟遣去。由是具知郅支情。
前至郅支城都賴水上,離城三里,止營傅陳。郅支百餘騎馳赴營,營皆張弩持滿指之,騎引卻。頗遣吏士射城門騎步兵,騎步兵皆入。延壽、湯令軍聞鼓音皆薄城下,四周圍城,各有所守,穿塹,塞門戶,滷楯為前,戟弩為後,昂射城中樓上人,樓上人下走。土城外有木城,從木城中射,頗殺傷外人。外人發薪燒木城。夜,數百騎欲出外,迎射殺之。平明,四面火起,吏士喜,大呼乘之,鉦鼓聲動地。漢兵縱火,吏士爭入,郅支單于被創死。呼韓邪單于見郅支已誅,且喜且懼,稽首來賓,願守北籓,累世稱臣。
初,中書令石顯嘗欲以姊妻延壽,延壽不取。及丞相、御史亦惡其矯制,皆不與湯。湯素貪,所虜獲財物入塞多不法。司隸校尉移書道上,系吏士按驗之。湯上疏 言:“臣與吏士共誅郅支單于,幸得禽滅,萬里振旅,宜有使者迎勞道路。今司隸反逆收系按驗,是為郅支報仇也!”上立出吏士,令縣道具酒食以過軍。既至,論 功,拜延壽為長水校尉,湯為射聲校尉。
(節選自《漢書·陳湯傳》,有改動)
【注】①瑕丘:在今山東兗州北。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少好書,博達善屬文 屬:寫作
B.富平侯張勃與湯交,高其能 高:認為……高
C.延壽、湯令軍聞鼓音皆薄城下 薄:逼近
D.令縣道具酒食以過軍 具:器具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①令軍不得為寇 ②是為郅支報仇也
B.①久畜之,必為西域患 ②久之,遷西域副校尉
C.①既領外國,與延壽謀曰 ②既至,論功,拜延壽為長水校尉
D.①間呼其貴人屠墨見之 ②及丞相、御史亦惡其矯制
3.以下句子分成四組,全部屬於“湯為人沉勇有大慮,多策謀”的一組是 ( )
①既領外國,與延壽謀曰
②國家與公卿議,大策非凡所見,事必不從
③會其久病,湯獨矯制發城郭諸國兵、車師戊己校尉屯田吏士
④延壽、湯上疏自劾奏矯制,陳言兵狀
⑤間呼其貴人屠墨見之,諭以威信,與飲盟遣去
⑥今司隸反逆收系按驗,是為郅支報仇也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④⑤⑥ D.②④⑤⑥
4.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陳湯年輕時就喜歡讀書,聰明好學,但家境貧寒,為生活所迫而四處借貸,沒有節
制,品行不被鄉里人所看重。
B.陳湯舉薦為秀才後等著升遷時他的父親去世,沒有按慣例回家奔喪,被司隸舉報沒
有孝心而下獄治罪。
C.陳湯趁著西域校尉甘延壽生病之機假傳聖旨,擅自調動兵馬,當甘延壽試圖制止時,
他用武力脅迫甘延壽聽從自己的調遣。
D.陳湯處事果斷,有計謀,性格剛直,敢於直言,但同時他也不顧親情,不顧名節,
貪圖功名,貪婪斂財。
5.把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彼亡則無所之,守則不足自保,千載之功可一朝而成也。(4分)
(2)大眾已集會,豎子欲沮眾邪?(2分)
(3)呼韓邪單于見郅支已誅,且喜且懼,稽首來賓,願守北籓,累世稱臣。(4分)
【鞏固練習答案】
一、1. C 果然:很飽的樣子。
2. BD(A管理 B通“智”智慧 C知道 D通“智”智慧)
3. D(A難道 ,商量語氣 B就 ,這樣 C匹敵,逞勇無謀的人 D離去)
4. C(① 用 ② 憑藉 ③ 來,目的連詞 ④ 用)
5. (1)、名作狀,在水裡
(2)、南:方位名詞作動詞。向南飛
(3)、莽蒼:形容詞作名詞。野色迷茫的地方。
(4)、如:而後乃今將圖南(南:向南飛)
(5)、使動用法,如:彼於致福者(致:使……到來)
二、(一)
1. C(例句與A、B、D三句均為判斷句式。C項為賓語前置句。)
2. C(例句中“名”,名字、名稱。A項中“名”,說出;B項中“名”,名聲;D項中“名”,名聲。)
3. C(A、B、D三項中“其”,代詞;C項中“其”,加強推測語氣。)
4. B(例句中“也”表句中停頓。A項中“也”為並列連詞;B項中“也”同例句;C項中“也”表判斷;D項中“也”表句末語氣。)
5. C(例句中“斯”,則、就。A項中“斯”,為代詞;B項中“斯”,與“須”組合,表時間副詞;C項中“斯”,與例句同;D項中“斯”,代詞,這。)
6.(1)再說如果水積聚得深厚,那麼它載負大船就沒有力量。
(2)小的智慧不瞭解大的智慧,壽命短的不瞭解壽命長的。
(二)1.D(具:準備)
2.C(都是副詞,已經,……之後。A動詞,做、幹;介詞,替。B代詞,指郅支單于;
助詞,不譯。D代詞,指康居國;代詞,指甘延壽。)
3.B(④是二人為矯制善後;⑥陳湯抗爭的言辭)
4.C(甘延壽並沒有聽從陳湯的調遣而是聽從了他的建議。)
5.(10分)
(1)他如果逃跑卻沒有合適的去處,死守也不能夠保全自己,千年功業可以在今日建立了。(“亡”“之”“自保”“功”“成”每1分,共4分)
(2)大家(士卒們)已經集合了,你小子想阻撓(擾亂)軍心嗎?(“集會”“沮”及疑問語氣每1分,共2分)
(3)呼韓邪單于看到郅支已經被殺,又驚又喜,頓首投降,願意守衛北部邊疆,世代臣服。(“誅”“且”“稽首”“來賓”“籓”“累”每1分,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