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固定句式結構解析
文言文固定句式結構解析
文言文固定句式結構解析1
“不亦……乎”?表反問,可譯為“不是……嗎?”(其中“亦”只起加強語氣作用,可不譯);
“無乃……乎?”表推測語氣,比較委婉,可譯為“恐怕……嗎?”或者“莫非……吧?”;
“得無……乎(耶)”表猜測、疑問語氣,可譯為“莫不是……嗎?”“能不……嗎?”或者“恐怕……吧?”;
“如……何”、“若……何”、“奈……何”都表示疑問的格式,都可譯為“把……怎麼辦?”、“拿……怎麼樣?”、“對……怎麼樣?”;
“……孰與……”表示“與……相比,誰……”,常可譯為“與……比較起來怎麼樣”;
“其……乎?”表猜測或反問語氣,可譯為“大概……吧?”、“難道……嗎?”;
“何……為?”表詢問或反問,可譯為“為什麼……呢?”或“有什麼……呢?”;
“有以……”、“無以……”,前者可譯為“有什麼可以拿(用)來……”,後者可譯為“沒什麼可以拿(用)來……”;
“有所……”、“無所……”,其中“所”是助詞,“所……”是“有、無”的賓語,所以前者可譯為“有……的”,後者可譯為“沒有……的”。
文言文固定句式結構解析2
文言固定結構常見的有表疑問的、表反問的、表測度的、表感嘆的和表判斷的等五種。
一、表疑問的固定結構常見的有: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何、孰與
例如:
①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吾子取其麋鹿,以閒敝邑,若何?(《 之戰》)
③與不 同好,如何?(《左傳·齊桓公伐楚》)
④以五十步笑百步,則如何?(《孟子·梁惠王上》)
⑤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愚公移山》)
⑥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①句中的“奈何”,意思是“怎麼辦”,②---④句中的“若何”、“如何”、“何如”意為“怎麼樣”,⑤句中的“如……何”可解作“把……怎麼樣”,⑥句中的“孰與”是“與……比較,哪一個……”的意思。一般地說,“奈何”、“奈……何”、“若……何”,可解作“怎麼辦”、“把……怎麼樣”、“拿……怎麼辦”、“怎麼”,而“若何”、“如何”、“何如”一般解作“怎樣”、“怎麼樣”、“怎麼”等,要視具體語境而定。
二。表反問的固定結構常見的有:何……之有、何以……為、何……為、不亦……乎
例如:
⑦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竊符救趙》)
⑧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論語·顏淵》)
⑨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
⑩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
“何……之有”可譯作“有什麼……”,“何功之有”即“有什麼用處”,是反問句。其用法特點是:何+名詞+之+有。“何以……為”、“何……為”可譯作“做什麼”,其中“何”是疑問代詞“什麼”,“為”是句末語氣詞,相當於“呢”。“何以文為”譯為“要華美做什麼呢”,“何辭為”譯為“要告辭做什麼呢”。“不亦……乎”譯作“不是……嗎”。“不亦樂乎”譯作“不是很快樂嗎”。
三。表測度的`固定結構常見的有:得無……乎(耶)、無乃……乎
例如:
11.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岳陽樓記》)
12.成反覆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促織》)
13.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 之戰》)
“得無……乎(耶)”、“無乃……乎”均可譯為“恐怕……吧”,都表示推測、估計。“得無異乎”譯為“恐怕不同吧”,“得無教我獵蟲所耶”譯為“恐怕是教我捉蟲的地方吧”,“無乃不可乎”譯為“恐怕不可以吧”,只是例11、13的末句除了表測度外,還帶有委婉否定的意味。
四、表感嘆的固定結構常見的有:一何、何其、何如,均解釋為“多麼”。
例如:
14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石壕吏》)
15至於誓天斷髮、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16痛定思痛,痛何若哉!(《〈指南錄〉後序》)
五。表判斷的固定結構常見的有:是之謂、此之謂。
例如:
17是之謂政令行。(《荀子·王霸》)
18詩云:“殷鑑不遠,在夏后氏之世。”此之謂也。(《孟子·離婁》)
17句中的“是之謂”可譯作“這就叫做”,18句中的“此之謂”只能譯作“就是說這個”。這兩句均為判斷句,不過這裡的“是”或“此”在古漢語中卻是前置的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