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文言文閱讀練習

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文言文閱讀練習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苑、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小題1】解釋下列詞語(4分)

  ①豪傑並起()②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

  ③利盡南海()④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

  【小題2】.翻譯下列語句(4分)

  A.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譯文:

  B.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譯文:

  【小題3】在諸葛亮的對策裡,對不同的物件採取的對策不同。說說對下列物件所採取的對策分別是什麼?(用原文回答)(4分)

  ①曹操:

  ②諸戎、夷越:

  【小題4】諸葛亮替劉備策劃的最終目標是什麼?(2分)

  【小題5】在公眾眼裡,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歷來被人們所稱頌,有關他的典故、成語、名言警句以及俗語等還有很多,請列舉兩個。(4分)(不必每項都列出,只要寫出兩個即可)

  參考答案

  【小題1】①起兵、起事②圖謀③物資④愛撫、愛惜

  【小題2】A曹操於是能夠戰勝袁紹,從弱小變為強大,不僅是時機好,而且也是人的謀劃得當。

  B挾持天子來命令諸侯各國,(我們)的確不能與之爭強奪勢。

  【小題3】此誠不可與爭鋒西和諸戎,南撫夷越

  【小題4】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小題5】諸葛亮舌戰群儒,火燒赤壁,草船借箭;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 錦囊妙計

  解析【小題1】試題分析:“起 圖 恤”根據語境即可推斷出意思。“利”是註解中的重點字,也是極需注意的字,此句中是名詞用法,即“物資”之意。

  【小題2】試題分析:翻譯時要注意,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落實。此句中的關鍵詞有“非惟”“抑亦”‘ 爭鋒’等。“非惟”是不僅,不只的意思,“抑亦”是而且的意思,和前面的“非惟”是固定搭配。‘爭鋒’是爭強,爭勝的意思。把各個詞語的意思連綴起來,語意通順即可。

  【小題3】試題分析:根據原文中的“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可知,句子前半部分分析曹操的狀況,最後提出對待曹操的策略,即“此誠不可與爭鋒”。 根據語句“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可知,對待諸戎、夷越要“西和諸戎,南撫夷越”。

  【小題4】試題分析:理解文章內容內容,可知語段先分析曹操,接著分析孫權,後分析荊益二州。

  在分析的基礎上得出最終的戰略方針,繼而寫出了最終的戰略目標即結尾處“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的語句,即這個句子就是答案。

  【小題5】試題分析:學習〈出師表〉和〈隆中對》時老師們都會補充,即使沒有補充,在平時看的電視劇《三國》裡,也有一定的積累。如:有關諸葛亮的故事火燒赤壁草船借箭舌戰群儒三氣周瑜六出祁山七擒孟獲等,有關諸葛亮的成語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等,有關諸葛亮的歇後語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等。

最近訪問